KR3a0097 劉子遺書-明-劉宗周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劉子遺書巻二


  明 劉宗周 撰


  學言一


  只此一心自然能方能員能平能直員者中規方者中
矩平者中衡直者中繩四者立而天下之道冒是矣際
而為天蟠而為地運而不已是為四氣處而不壞是為
四方生而不窮是為萬類建而有常是為五常革而不
[002-1b]
悖是為三統治而有憲是為五禮六樂八征九伐隂陽
之為易政事之為書性情之為詩刑賞之為春秋節文
之為禮升降之為皇帝王伯皆是也只此一心散為萬
化萬化復歸一心元運無紀六經無文五禮六樂八征
九伐無法三統無時五常無迹萬類無情兩儀一物方
㳺於漠氣合於虚無方無員無平無直其要歸於自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大哉心乎原始要終是故知死生之


[002-2a]
  求仁孔門第一義克復求仁第一義也吾儕日用之間
一揚眉瞬目無非䕶持此已過惡皆從此生假令此已
不立雖聲色貨利亦天理邉事若為己而設即道徳性
命亦人欲邊事天理人欲本無定名在公私之間而已
學者常将此已放在天地間做公共一物看已是大家
主人翁隨感而應因物付物是恁次第


  吾人有生以後此心隨物而逐一向放失在外不知主
人翁在何處一旦反求欲從腔子内覓歸根又是将心
[002-2b]
覓心惟有一敬為操存之法隨處流行隨處静定無有
動静顯㣲前後巨細之岐是千聖相𫝊心法也學者由
灑掃應對而入至於無衆寡無小大只是一个工夫
夫子所云異端即近在吾心從人欲起念者是凡從生
死起念便是佛從成毁起念便是老從名實起念便是
申韓從毁譽起念便是鄉原從人我起念便是楊墨從
適莫起念便是子莫四下分消粹然立中正之極便當
下是聖人體段


[002-3a]
  情動而溢者昏於性也事過而留者歉於理也


  處紛而不亂在樂而不淫吾以觀其養矣君子哉
一誠立而萬善從之


  湛然寂静中當見諸縁就攝諸事就理雖簿書鞅掌金
革倥偬一齊俱了此静中真消息若一事不理可知一
心忙亂在用一心錯一心理一事壞一事即竪得許多
功能亦是沙水不成團如吃飯穿衣有甚竒事纔忙亂
己從脊梁過學無本領漫言主静無益也


[002-3b]
  釋氏之學本心吾儒之學亦本心但吾儒自心而推之
意與知其工夫實地却在格物所以心與天通釋氏言
心便言覺合下遺却意無意則無知無知則無物其所
謂覺亦只是虚空圓寂之覺與吾儒體物之知不同其
所謂心亦只是虚空圓寂之心與吾儒盡物之心不同
象山言心本未嘗差慈湖言意禪家機軸一盤托出
知行自有次第但知先而行即從之無間可截故云合
一後儒喜以覺言性謂一覺無餘事即知即行其要歸
[002-4a]
於無知知既不立一亦難言噫是率天下而禪也
罪莫大於䙝天惡莫大於無恥過莫大於多言


  學行之邪正判之義利而己有辨而淫者曰義利也利
乃所以為義也則學術亂矣以上庚申前録


  三十年克一私字不去背城借一定在何日古人云一
日用力思之汗顏失今不力墮落百年一旦挾以俱盡
形銷骨化此垢猶存塵土坐以無光猩狸顧而却歩
人心不可一息藏殺機看萬物遂生復性各得其所是
[002-4b]
何等氣象


  枉一尺不以利尋丈者吾儒也拔一毛不以利天下者
楊氏也其迹相似而實有公私之辨吾儒有見於義無
見於利而楊氏反之也夫楊氏所謂一毛者亦豈不在
名義中較量哉特其所為義乃一己之義而非天下之
通義則適以就其一己之利而已


  楊墨之見不甚相逺試觀摩頂放踵之意其最初曷嘗
從天下起見雖曰天下之利而實一己之利也茍無利
[002-5a]
於己雖拔一毛而利天下有所不為矣同乎自私自利
之學楊氏正用之而其情近墨氏反用之而術愈巧
清眀以養吾之神湛一以養吾之慮沈警以養吾之識
剛大以養吾之氣果斷以養吾之才凝重以養吾之器
寛裕以養吾之量嚴冷以養吾之操


  斬釘截鐵胸中淬一利刀方有建竪可言


  毎遇拂意事即須誦孟子三自反章我必坐一項在且
孟子蓋為學聖人而未至者言若吾儕小人直是自處
[002-5b]
横逆自處妄人於他人報施平等耳不知又經幾十回
自反方得到君子不仁無禮地位正是鄉人亦不易及
也可愧哉


  凡人一言過則終日言皆婉轉而文此一言之過一行
過則終日行皆婉轉而文此一行之過蓋人情文過之
態如此幾何而不墮禽獸也


  日用之間漫無事事或出入闈闥或應接賔客或散歩
庭除或静窺書册或談説無根或思想已往未來或理
[002-6a]
藥餌或擇衣飲或詬童僕或措饔飱恁地捱排莫可適
莫自謂頗無大過杜門守拙禍亦無生及夫時移境改
一朝患作追原所自多坐前日無事甲裏如前日妄起
一念此一念便下種子前日悮讀一書此一書便成附
㑹推此以往不可勝數故君子不以閒居而肆惡不以
造次而違仁


  毎念當世無忠告之友吾無從抉吾過焉幸而人言有
及我者矣則遽抵之曰此嫉忌我者無顧也則亦弗思
[002-6b]
之甚矣試反而思之此嫉忌我者胡為乎來哉茍有以
當吾之過無往而非忠告也使吾於忌口之外求忠告
幸而一當又安知非讒謟面諛之人乎


  人言之及我者蓋亦寡矣幸而及之亦引而不發譏稱
進反之間使人思而自得之良工苦心吾自不察耳甚
者或示我以意意不可匿而徴於色吾目撃焉而亦意
喻之意喻之而復意阻之使人之抱意而來者轉失意
而往拒諫飾非之態亦何所不至哉


[002-7a]
  忽有告我者曰或謗汝則將應之曰某未之聞也果有
之吾反吾罪焉又有告我者曰或欲聚衆而辱汝則將
應之曰夫夫也亦何至於是果有之吾反吾罪焉忽遇
謗且辱我者於前則何如曰敢請某之罪不得則迴車
而避既觧仇焉則何如曰擇其善者而與之其不善者
而去之然則唾面而乾者是乎劉子憮然曰非謂此也
吾將勵人以進吾學也以上癸亥


  天之所以與我者甚美且富如子弟承父兄基業既有
[002-7b]
良田廣宅又有百物器皿又有珍奇玩好又有詩書禮
樂無所不備於此而不能守成至於一一蕩盡身受飢
寒豈不辜負先人為不肖之甚乎人生具有仁義禮智
之性一似好家當總或汩沒了一端却又有一端如有
時不見惻隱之心便須有羞惡之心有時不見辭讓之
心便須有是非之心四者更隱迭見一見則全體皆見
終無由入禽獸一途去似上天曲牖扶持安全較之祖
父䕃佑尤為百倍於此而不能反身承受必欲一一戕
[002-8a]
賊而後已雖天亦無如何者哀哉


  今世之學道者自謂十分親切覺此中隱隱一物有以
出乎其上或潛或露時有時無此處毫釐走作彼處十
分花假只為其志在此而不在彼也子曰士志於道而
耻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一衣食間足以動之何以
為志聖人直鄙其為無志耳須知男兒負七尺軀讀聖
賢書所學何事不思頂天立地做第一流人直欲與蠅
頭爭得蝸角爭鬭溷厠之中爭臭味豈不甚可悲乎顏
[002-8b]
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孟子曰自暴
者不可與有言自棄者不可與有為最是催人上路語
若於此信不及便無法可治


  游思妄想不必苦事禁遏大抵人心不能無所用但用
之於學者既専則一起一倒都在這裏何暇游思妄想
即這裏不無間斷忽然走作吾立刻與之追究去亦不
至大為擾擾矣此主客之勢也


  古人千言萬語只要人解一下即吾人千修萬行亦只
[002-9a]
要求解一下解得盡便是聖人不盡則為賢人解有分
數是學人全不解是凡夫凡夫不解纔求解則立地便
見聖解解則只是解此耳今曰惟聖有解凡夫安得解
此之謂不解又曰人皆不解我獨解此之謂凡夫
此心放逸已久纔向内則苦而不甘忽復去之總之未
得天理之所安耳心無内外其渾然不見内外處即天
理也先正云心有所向便是欲向内向外皆欲也
此心絶無湊泊處從前是過去向後是未來逐外是人
[002-9b]
分搜裏是鬼窟四路把截就其中間不容髪處恰是此
心真湊泊處此處理㑹得分眀則大本達道皆從此出
學問之道只有𦂳闗一下難認得清楚如所謂寸鐵殺
人者是聖賢之訓多隨地指㸃大約使人思而自得之
此項工夫直須五更清夢時血戰幾塲也


  心無物累便是道莫於此外更求道此外求道妄也見
為妄見思為妄思有見與思即與消融去即此是善學
君子之道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002-10a]
  胷中逼窄不能容物只是名利心未除利心在則一切
利害得以動我又何以觀天下之理而順萬物之應乎
三十年胡亂走今日始知道不逺人


  中庸是有源頭學問説本體先説个天命之性則率性
之道修道之敎在其中矣説工夫只説个慎獨獨即中
體識得慎獨二字則發皆中節天地萬物在其中矣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先儒教人看此氣象正要人
在慎獨上做工夫非想像恍惚而已伊川謂不當於喜
[002-10b]
怒哀樂未發之前求中正恐人滯在氣象上將中字作
一物看未便去做工夫豈不辜負昔日如温公念個中
字伊川便謂他不如持戒珠


  隐㣲者未發之中顯見者已發之和莫見乎隐莫顯乎
㣲故中為天下之大本慎獨之功全用之以立大本而
天下之達道行焉此亦理之易明者也乃朱子以戒懼
屬致中慎獨屬致和兩者分配動静豈不睹不聞與獨
有二體乎戒懼與慎獨有二功乎致中之外復有致和
[002-11a]
之功乎


  問慎獨専屬之静存則動時工夫果全無用否曰如樹
木有根方有枝葉栽培灌溉工夫都在根上用枝葉上
如何着得一毫如静存不得力纔喜纔怒時便㑹走作
此時如何用工夫茍能一如其未發之體而發此時一
毫私意著不得又如何用工夫若走作後更覺得便與
他痛改此時喜怒已過了仍是静存工夫也


  一元生生之理亘萬古常存先天地而無始後天地而
[002-11b]
無終渾沌者元之復開闢者元之通推之至於一榮一
瘁一往一來一晝一夜一呼一吸莫非此理天得之以
為命人得之以為性性率而為道道修而為教一而已
矣而實管攝於吾之一心此心在人亦與之無始無終
不以生存不以死亡故曰堯舜其心至今在


  天地之大本吾一體盈天地間有一物之失所即我之
失所非徒安全之而已又必與天下同歸於善然後有
以盡其性蓋吾善善之量原如此而况處綱常倫理之
[002-12a]
近乎遇父有不慈欲曰吾孝己至也得乎遇君有不仁
欲曰吾忠已至也得乎君子之言孝正以成其父之慈
也君子之言忠正以成其君之仁也抜一毛而引周身
之痛一毛非外也外周身而䕶一毛又可得乎知血肉
之痛而不知義理之痛亦不仁之甚者矣


  多事不如省事有事不如無事以一事還一事則事省
以事順事則事無問何以能之曰無欲以上乙丑丙寅
動中有静静中有動者天理之所以妙合而無間也静
[002-12b]
以宰動動復歸静者人心之所以有主而常一也故天
理無動無静而人心惟以静為主以静為主則時静而
静時動而動即静即動無静無動君子盡性至命之極
則也


  天樞萬古不動而一氣運旋時通時復皆從此出主静
立極之學本此


  對誠通而言則誠復為静本一氣之所從出而言則通
復皆屬之動蓋生陽生隂生生不息處便是動然而孰
[002-13a]
主張是孰綱維是


  周子主静之静與動静之静迥然不同蓋動静生隂陽
兩者缺一不得若又於其中偏處一焉則將何以為生
生化化之本乎然則何以又下箇静字曰只為主宰處
著不得註脚只得就流行處討消息亦以見動静只是
一理而隂陽太極只是一事也以上甲戌


  只做向上人只問向上路只此一路更無㫄蹊曲徑可
托纔一跌足墮落千仞


[002-13b]
  一味退藏一味闇淡寡言以抱吾之愚省事以守吾之
拙亦可以寡過矣乎以上乙亥元旦壁帖


  涵養與克治是人心雙輪入門之始克治力居多進步
之後涵養力居多及至車輕路熟時不知是一是二
正諦當時切忌又起爐竈


  問涵養曰勿忘勿助學人大概是助病幾時得个忘也
知人之道莫先於知言書有之有言逆於汝心必求諸
道有言遜於汝志必求諸非道君臣朋友皆然


[002-14a]
  論人之要心術為本行誼次之官人之要職掌為主流
品合之


  格君心定國是


  端本澄源在正心誠意提綱挈領在進賢退不肖本正
則末治綱舉則目張兵農錢穀各有司存


  無事時得一偷字有事時得一亂字


  有勝己者有憎己者有疑己者有異己者皆我師也有
勝己者知我之不若有憎己者知我之不肖有疑己者
[002-14b]
知我之未信於人有異己者知我之尚同於人


  一日三簡㸃程子曰其餘時做甚勾當蓋㸃鐵成金語
也只為和叔並未一簡㸃在


  程子曰无妄之謂誠无妄亦無誠


  訐似直佞似忠謟似恭曲似慎刻似公巧似智此人臣
之六賊也以察為明以猛為威以愎為斷以自用為勵
精以私智小術為作用此人君之五窮也挾五窮之術
而攻之以六賊必無幸矣


[002-15a]
  西北有可耕之地而無其人况大亂之後千里為墟吏
出無民之地官出無田之賦人主亦何以立國為今之
計宜㪚天下流移之衆以歸民聚天下流移之民以歸
農合天下之農以寓兵又鼓天下之商以佐農教天下
之農以為士而又率天下之士以為民事則天下事可
幾而理也


  王道本乎人情又曰人情即天理今之所大患者在人
臣有私交而廢公義謂之情面正為以私交廢公義也
[002-15b]
而今者絶人情以徇一己之情反謂之無情面乎上積
疑其臣而畜以奴𨽻下積畏其君而視同秦越則君臣
之情離矣此否之象也卿大夫不謀於士庶而獨斷獨
行士庶不謀於卿大夫而人趍人諾則寮采之情離矣
此暌之象也如是則亦可謂絶情面矣然欲國無危亡
也得乎大抵情面與人情不同人情本乎天而致人有
時拂天下之公議以就一己而不為私如周公孔子之
過吾黨之直是也情面去其心而從面有時忍一己之
[002-16a]
私以就天下而不為公如起殺妻牙食子之類是也
主術之病三一曰自用一曰自是一曰自滿官邪之病
三主自用則規缷愈巧主自是則逢迎愈工主自滿則
威福愈借


  世道昌明之日其君子必身任天下之勞而遺小人以
逸世道艱危之日其君子必身犯天下之害而遺小人
以利當君子相安之日則恬者必為君子競者必為小
人當君子爭勝之日則勝者必為小人負者必為君子
[002-16b]
然則治亂之數义誰制之乎曰制於人以君子而與小
人爭是亦小人而已矣斯亂之道也


  日有食之陽見蝕於隂日之過也月有食之陽盛而凌
隂亦日之過也


  心以物為體離物無知今欲離物以求知是程子所謂
反鏡索照也然則物有時而離心乎曰無時非物心在
外乎曰惟心無外


  喜怒哀樂性之發也因感而動天之為也忿懥恐懼好
[002-17a]
樂憂患心之發也逐物而遷人之為也衆人以人而汨
天聖人盡人以達天


  大學言心到極至處便是盡性之功故其要歸之慎獨
中庸言性到極至處只是盡心之功故其要亦歸之慎
獨獨一也形而上者謂之性形而下者謂之心


  獨是虚位從性體看來則曰莫見莫顯是思慮未起鬼
神莫知時也從心體看來則曰十目十手思慮既起吾
心獨知時也然性體即在心體中看出


[002-17b]
  心之官則思思曰睿睿作聖性之德曰誠誠者不勉而
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此心性之辨也故學始
於思而達於不思而得又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
之道也思之一字是古人吃𦂳為人處為小人言曰弗思
耳為庸人言曰思無邪為學人言曰慎思曰近思為賢
人言曰儼若思為聖人言曰無思而無乎不思亦曰何


  毎拜疏君父多以輈張履錯蓋得失太重故耳誰謂不
[002-18a]
蹈鄙夫行徑○且就得失心搜求去是今日吃𦂳工夫
朱子云隱㣲深錮之疾此即為一輩小人後天之司命
即尋常發心措事未嘗不勉於善而密制其命者既定
卒亦歸於為惡而已


  毎日間只是一團私意憧憧往來全不見有坦然釋然
處此害道之甚者


  問服官之要曰靜時存養動時省察


  有我之病惟發為勝心勝氣最難持


[002-18b]
  問誠明曰誠中有明明亦性也明中有誠誠亦教也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故曰自誠明謂之性誠之者
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故曰自明誠謂之教


  誠失而後明善學者誠而已矣


  天命之謂性以其情狀而言則曰鬼神以其理而言則
曰太極以其恍兮惚兮而言則曰㡬曰希以其位而言
則曰獨


  人心惟危道心惟㣲道心即在人心中看始見得心性
[002-19a]
一而二二而一然學者工夫不得不向危處起是就至
麤處求精至紛處求一至偏倚處求中也


  虞廷説箇惟㣲是指道體至㣲至妙處説箇精一是指
工夫至㣲至妙處又説箇執中是指本體工夫合一至
㣲至妙處所以為千萬世心學之祖


  亡友劉静之尚論千古得失嘗曰古人往矣豈知千載
而下被静之簡㸃破綻出來安知千載後又無簡㸃静
之者其刻厲自任如此乃今只是簡㸃當面人却被當
[002-19b]
面人一簡㸃我也懿哉吾友為之憮然


  纔説聖人為不可為姑做第二等人便是自棄纔説聖
人為必可為仍做第二等人便是自欺


  師道立而善人多若取友則損益種種矣自世鮮師道
故擇友為急


  堯如天如神真是逈隻千古為生知安行第一人舜學
知之至者也禹困知之至者也大舜一生只認得自己
是庸人故執中之傳開口説人心惟危舜真自道也故
[002-20a]
一生只是舍己從人好問好察聞見若決所以浸假登
髙造極自庸人做到聖人地位大禹只是克艱口口説
苦説艱其一生得力在勤儉二字所謂勤將補拙儉以補
過云爾終被他做了聖人禹治水是極大事功只是行
所無事而已乃知禹之聰明一毫無用處此是他大智
處即是舜之稱大智處後來顏子善學舜曽子善學禹
噫顏氏之子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似曽子者斯可矣
舜處人倫未免有參商皆天理人情之不得不然者做
[002-20b]
舜極難不合有不是處號泣二語是真實語也予嘗斷
焚廩浚井為必無之事只鬱陶思君一語相傳是實録
由此推之可見當時兄弟依舊存大體在但象語是偽
舜語是真此是分聖狂處也當時父母與弟都坐在庸
人局内其父母與弟見得事已如此我原無不是處舜
見得事已如此我必有不是處纔認無不是處愈流愈
下終成凡夫纔認有不是處愈達愈上便是聖人要之
起脚處只是一些子及瞽瞍允若之日已認得有不是
[002-21a]
處與舜只爭先後之間耳


  中庸有數吃𦂳語一曰知行合一之説言不明而曰賢
者過不肖者不及言不行而曰知者過愚者不及是也
一曰誠明合一之説言誠則明而曰至誠之道可以前
知言明則誠而曰曲能有誠是也有隐見合一之説君
子之道費而隐是也有顯㣲合一之説鬼神之為德是
也有天人合一之説闇然而日章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是也然約之則曰慎獨而已


[002-21b]
  天命一日未絶則為君臣一日既絶則為獨夫故武王
以甲子日興若先一日癸亥便是簒後一日乙丑便是
坐失事機嚴哉學者於進退語黙動静之宜皆合如此


  天理人欲同行而異情故即欲可以還理為善為惡毫
釐而千里故知其不善所以眀善


  夫子既言好仁又言惡不仁一似複語然所好者必合
之所惡而後清蓋人心本有仁無不仁而氣拘物蔽之
[002-22a]
後不仁嘗伏於仁者之中至於仁不仁相為倚伏而不
仁者轉足以勝仁此時尤賴本心之明發而為好惡之
正者終自不爽其衡而吾固不難力致其決以全其有
仁無不仁之體則聖學之全功於是乎在矣若於此而
又復自欺焉好不能如好好色惡不能如惡惡臭亦終
歸於不仁而已然其始可以自欺而終不可以欺好惡
故曰我未見力不足又曰盖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讀尚絅之詩而識獨體之藴焉所謂闇然日章是也天
[002-22b]
下文章莫著於是而却藏於至闇之中不可得而睹不
可得而聞淡簡温三句正見獨體之妙分明中庸真面
目知逺之近三句獨中自有之真知也善學者時時提
醒此便是聖路便是天衢故曰可與入徳又讀潛伏之
詩而知君子慎獨之功焉首從人所不見處杜其疚病
之門而猶慮其孔昭也又讀屋漏之詩而愈知慎獨之
功焉同是爾室之中又向屋漏處討消息并已不可得
而見矣又讀靡爭之詩而愈知慎獨之功焉當奏格之
[002-23a]
時止有一湛然純一之氣象并喜怒且不可窺而民已
賞謂心賞之即喜也對下怒字又讀不顯之詩而愈知慎獨之功焉
一理渾然名言莫措并其徳且歸之不顯而百辟已刑
之當此之時内外兩忘而化於道只是篤㳟而天下平
慎之至也又連咏明徳之詩而知君子慎獨之功之至
焉由人所不見處一歩推入一歩㣲之又㣲曰不大曰
如毛曰無聲且無臭嗚呼至矣無以復加矣可見獨體
只是箇㣲字慎獨之功亦只於㣲䖏下一著子故曰道
[002-23b]
心惟㣲以此


  慈湖言無意陽明子謂不免著在無意上了可知纔言
無意便是意也


  多言浮也謔言淫也辨言愎也巧言佞也


  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何以故真知故也
何以真知故一真无妄故也故曰復則不妄


  自來久少工課此心憧憧為却何事來豈所謂月一至
者耶或曰官家有公幹然不曽有公幹廢却三飡
[002-24a]
愎之一字最難治起於意遂於必流於固而成於我也
須從起處下手方得力既成已無及


  陽明子曰惡動之心非静也求静之心即動也并此二
心即無静無動即是無極而太極


  珠藏澤而自媚玉藴山而含輝非為山澤借光也珠玉
之所以弢光於至静者其神自不可掩也及夫割珠斲
璞而至寳之性弗全矣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
髙存之以不許顏子之厚𦵏及子路使門人為臣為窮
[002-24b]
理盡性之至獨異於佛氏言性處予謂夫子當日原自
説得分明賣車買槨無臣有臣正是一副見成道理雖
夫婦可與知者此之謂天然自有之理此之謂天然自
有之性門人輩只為私意所動故憒憒


  辨心種者仁義而已矣心中只一㸃生意是仁這一㸃
生意純一不雜處是義


  天之命脈獨鍾於人飛潛動植人之餘氣也盡其人者
並飛潛動植與之俱盡矣人之命脈獨鍾於仁義禮智
[002-25a]
信皆仁之餘氣也盡仁者并義禮智信與之俱盡矣
一心也統而言之則曰心析而言之則曰天下國家身
心意知物惟心精之合意知物麤之合天下國家與身
而後成其為心若單言心則心亦一物而已凡聖賢言
心皆合八條目而言者也或止合意知物言惟大學列
在八目之中而血脈仍是一貫正是此心之全譜又特
表之曰眀德


  大學之教只要人知本天下國家之本逓在身身之本
[002-25b]
逓在心心之本在意意者至善之所止也而工夫則從
格致始正致其知止之和而格其物有本末之物歸於
止至善云耳格致者誠意之功工夫結在主意中方是
真工夫如離却意根一步亦更無格致可言故格致與
誠意二而一一而二者也


  知止而定静安慮得所謂知至而后意誠也意誠則正
心以上一以貫之矣今必謂知止一節是一項工夫致
知又是一項工夫則聖學斷不如是之支離而古人之
[002-26a]
敎亦何至架屋疊牀若是乎


  意者心之所存非所發也朱子以所發訓意非是𫝊曰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言自中之好惡一於善而不二於
惡一於善而不二於惡正見此心之存主有善而無惡
也惡得以所發言乎如意為心之所發將孰為所存乎
如心為所存意為所發是所發先於所存豈大學知本之
㫖乎


  意為心之所存則至静者莫如意乃陽明子曰有善有
[002-26b]
惡者意之動何也意無所為善惡但好善惡惡而已好
惡者此心最初之機惟㣲之體也吾請折以孔子之言
易曰幾者動之㣲吉之先見者也謂動之㣲則動而無
動可知謂先見則不著於吉凶可知謂吉之先見則不
淪於凶可知曰意非幾也意非幾也獨非幾乎


  心無體以意為體意無體以知為體知無體以物為體
物無用以知為用知無用以意為用意無用以心為用
此之謂體用一原此之謂顯㣲無間


[002-27a]
  大學是一貫血脈不是循序工夫今人以循序求大學
故謂格致之後另有誠意工夫誠意之後另有正心工
夫豈正心之後又有修齊治平工夫耶


  一性也自理而言則曰仁義禮智自氣而言則曰喜怒
哀樂一理也自性而言則曰仁義禮智自心而言則曰
喜怒哀樂


  自濓溪有主静立極之説傳之豫章延平遂以看喜怒
哀樂未發以前氣象為單提口訣夫所謂未發以前氣
[002-27b]
象即是獨中真消息盖獨不離中和延平姑即中以求
獨體而和在其中此慎獨方便法也後儒不察謂未發
以前専是静寂一機直欲求之思慮未起之先果然犯
心行路絶語言道斷之譏矣故朱子終不取延平之説
遂専守程門主敬之法以教學者特其以獨為動念邉
事不能無弊至湖南中和問答轉折發明内有以心為
主則性情各有統理而敬之一字又所以流貫乎動静
之間等語庶幾不謬於慎獨之説最後更以察識端倪
[002-28a]
為第一義為悮而仍歸之涵養一路可爲善學延平者
然終未得中庸本㫖


  程子云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此時下不得箇静字已
為千古卓見却不肯下箇動字然人安得有無喜怒哀
樂之時而後儒苦於未發前求氣象不已惑乎須知一
喜怒哀樂而自其所存言謂之中自其所發言謂之和
盖以表裏對待言非以前後際言也中陽之動也和隂
之静也合陰陽動靜而妙合無間者獨之體也


[002-28b]
  但言道不可離即睹聞時已須臾無間斷矣正為道本
之天命之性故君子就所睹而戒慎乎其所不睹就所
聞而恐懼乎其所不聞直是時時與天命對越也
或曰君子既嘗戒慎所睹矣又必及其所不睹既嘗恐
懼所聞矣又必及其所不聞方是須㬰不離道否曰如
此則是判成兩片矣且人自朝至夕終無睹聞不著時
即後世學者有一種瞑目杜聰工夫亦是禪門流弊聖
學原無此敎法


[002-29a]
  莫見乎隐亦莫隐乎見莫顯乎㣲亦莫㣲乎顯此之謂
無隐見無顯㣲無隐見顯㣲之謂獨故君子慎之
不睹不聞天之命也亦睹亦聞性之率也即睹即不睹
即聞即不聞獨之體也


  或問氣機之屈伸畢竟有寂然不動之時又有感而遂
通之時寂然之時喜怒哀樂終當冥於無端感而遂通
之時喜怒哀樂終當造於有象安得以未發為動而已
發反為静乎曰性無動静者也而心有寂感當其寂然
[002-29b]
不動之時喜怒哀樂未始淪於無及其感而遂通之際
喜怒哀樂未始滯於有以其未始淪於無故當其未發
謂之陽之動動而無動故也以其未始滯於有故及其
已發謂之隂之静静而無静故也動而無動静而無静
性之所以為性也性之所以為性即心之所以為心也
無極而太極獨之體也動而生陽即喜怒哀樂未發謂
之中靜而生隂即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纔動於中即發
於外發於外則無事矣是以動極復静纔發於外即止
[002-30a]
於中止於中則有本矣是以静極復動一動一静互為
其根分隂分陽兩儀立焉若謂有時而動因感乃生有
時而静與感俱滅則性有時而生滅矣盖時位不能無
動静而性體不與時位為推遷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睹恐懼乎其所不聞何時位動静之有


  或問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天道亦不能不乗時位
為動静何獨人心不然曰在天為元亨利貞在人為喜
怒哀樂其為一通一復同也記曰哀樂相生循環無端
[002-30b]
正眀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
人能知哀樂相生之故者可以語道矣


  或曰慎獨是第二義學者須先識天命之性否曰不慎
獨如何識得天命之性


  天有常運人有常情至於當喜而忽感之以怒當怒而
忽感之以喜則情為之俱變矣如冬日愆陽夏日伏隂
惟人事之感召使然而天率不改其常運


  天命之謂性此獨體也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
[002-31a]
及爾㳺衍故君子終日凜凜如對上帝


  問中即獨體否曰然一獨耳指其體謂之中措其用謂
之和


  只此喜怒哀樂而達乎天地即天地之寒暑灾祥達乎
萬物即萬物之疾痛疴癢


  伊洛拈出敬字本中庸戒慎恐懼來然不若中庸説得
有著落以戒慎屬不睹以恐懼屬不聞總只為這些子
討消息胸中實無箇敬字也


[002-31b]
  戒有毅然止截意慎有恪然封守意恐有惕然沮䘮意
懼有凜然崩隕意二義一歩入一歩四字一層進一層
盖戒慎就隐處説工夫恐懼就㣲處説工夫人心惟耳
根最微故夫子六十而耳順誠難之也若於此不加謹
凜仍不免一時洩漏并其所不睹處亦成洩漏矣末章
言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不復兼色言意盖如此㣲字視
隐字更㣲顯字視見字更顯也


  小人只是無忌憚便結果一生至大學止言小人閒居
[002-32a]
為不善耳閒居時有何不善可為只是一種懶㪚精神
漫無著落處便是萬惡淵藪正是小人無忌憚處可畏


  凡今一切閒言語閒勾當閒臆想閒是非總是閒居為
不善情狀所謂小人而無忌憚者除却此等更有何事
可言只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是為君
子而時中


  宅中於庸闇之至也


[002-32b]
  道體本是一中賢智者從而過之有意過之耳此意湊
泊處只是毫末而其究成千里之謬








  劉子遺書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