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93 中庸衍義-明-夏良勝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中庸衍義卷九     明 夏良勝 撰
  達德之義臨知之法/賊仁之戒 任知之戒/昭勇之法 施仁之法/矜勇之戒
臨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程頥曰五以柔中順體居尊位而下應于二剛中之
 臣是能倚任于二不勞而治以知臨下者也夫以一
 人之身臨乎天下之廣若區區自任豈能周于萬事
 故自任其知適足為不知惟能取天下之善任天下
[009-1b]
 之聪明則無所不周是不自任其智則其智大矣五
 順應於九二剛中之賢任之以臨下乃已以知臨天
 下大君之所宜也其吉可知
 臣良勝曰大君不任其知而寄聪明于大臣此以天
 下之知為一人之知可以知周萬物而不窮已然大
 臣必九二剛中而後可若或遇柔邪之知五又以柔
 中應之則大臣之舞文弄知作聪明以亂舊章甚于
 君之用知者矣蓋君而用知一人之察也人臣而用
[009-2a]
 其私智則黨附而以智用者蓋千萬也况君之用智
 猶或察臣之奸大臣舞知合而蔽主之明其禍豈淺
 鮮哉唐𤣥宗之於李林甫德宗之於盧杞宋神宗之
 於王安石髙宗之於秦檜度宗之於賈似道非所謂
 柔中而應於隂邪之大臣者乎故人君雖不用一已
 之知亦必擇大臣之知而後可任也
明夷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衆用晦而明
 程頥曰君子觀明入地中之象於蒞衆也不極其明
[009-2b]
 察而用晦然後能容物和衆衆親而安是用晦乃所
 以為明也若自任其明無所不察則已不勝其忿疾
 而無寛厚含𢎞之德人情暌疑而不安失蒞衆之道
 適所以為不明也古之聖人設前旒屏樹者不欲明
 之盡乎隠也
皋陶謨曰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懐之能哲
而惠何憂乎驩兠何遷乎有苖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蔡沈曰哲知之明也惠仁之愛也能哲而惠則智仁
[009-3a]
 兩盡雖黨惡如驩兠者不足憂昏迷如有苖者不足
 遷與夫好言善色大包藏奸惡者不足畏是三者舉
 不足害吾之治極言仁知功用如此其大也
 臣良勝曰臯陶之謨惟知人安民二者而已其所以
 為治在安民所以安民又在于知人天下之大四海
 之廣欲博施濟衆雖堯舜猶以為病惟知人而哲則
 百司庶府各得其人各行其職而天下之民自安矣
 此人君之知在知人以安民然曰帝其難之豈易言
[009-3b]
 哉
益稷禹曰安汝止惟幾惟康其弼直惟動丕應徯志以
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蔡沈云止者心之所止也人心之靈事事物物莫不
 各有至善之所而不可遷者人惟私欲之念動揺其
 中始有昧於理而不得其所止者安之云者順適乎
 道心之正而不陷於人欲之危動靜云為各得其當
 無有止而不得其止者惟幾所以審其事之發惟康
[009-4a]
 所以省其事之安至于左右輔弼之臣又皆盡其繩
 愆糾繆之職内外交脩無有不至若是則惟無作作
 則天下無不丕應固有先意而徯我者以是昭受於
 天天豈不重命而用休美乎
 臣良勝曰所貴乎知者有以成天下之務也大禹惟
 動則天下丕應徯志則其知亦大矣其所以有是者
 惟左右之承弼而非自用也人君惟察其幾與康而
 所謂幾與康者皆吾心所安而非外求之者心而安
[009-4b]
 于所止則為君而止乎仁為臣而止乎闕/
[009-5a]
 
 
 
 
 
 
 
 
[009-5b]
 
 
 
 
 
 稷不亦惑乎鯀殛而禹興伊尹放太甲而相之卒無
 怨言管蔡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棄社稷
 宣子與之乗言諸公而免之不見叔向而歸叔向亦
[009-6a]
 不告免而朝
 臣良勝曰善哉叔向其以知免乎哉以其私焉非知
 也已夫善者天下之公也公其善用厥善私其善喪
 厥善祁大夫之舉讐以讐之善也非以其讐釋之其
 舉子也以子之善也非以其子私之也是故乗驛而
 免叔向免善也非私於叔向也叔向之獲免以善免
 也非有私於祁大夫也大夫何以見叔向叔向亦何
 以謝為哉是故公善者人固公望之私善者人亦私
[009-6b]
 屬之屬之以私善雖公猶私也樂王鮒謂叔向曰吾
 為子請固欲私之又何能為此叔向所以不答而獨
 望于祁大夫也智哉叔向以善免乎哉
齊慶封來奔
 左氏曰慶氏亡與晏子弼殿其鄙六十弗受子尾曰
 富人之所欲也何獨弗欲對曰慶氏之邑足欲故亡
 吾邑不足欲也益之弼殿乃足欲足欲亡無日矣在
 外不得宰吾一邑不受弼殿非惡富也恐失富也闕/
[009-7a]


[009-8a]
 
 
 
 
 厲立良止止矣并及子孔而立洩何也止民之惑而
 示以正也若以其厲而後之則後之厲日益及子孔
 則後伯有亦大夫置後之常典也以罪死立後非義
 也立洩若以大義存誅絶之後不以其為厲也劉安
[009-8b]
 世謂班固以張純之故而私張湯并杜周而貸之正
 子産立洩意也噫此子産善用其智者故曰成大事
 者在知知猶水乎
孟子曰如知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于知矣禹之行
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如知者亦行其所無事則其知亦
大矣
 朱熹曰天下之理本皆順利小知之人務為穿鑿所
 以失之禹之行水則因其自然之勢而導之未嘗以
[009-9a]
 私知穿鑿而有所事是以水得其潤下之性而不為
 害也
 臣良勝曰性中之知屬四德之貞貞者事之幹也孟
 子于知以治水言禹之治水地以之平天以之成萬
 世永賴則古今之事莫有大於禹之治水者當時雖
 堯舜亦弗專行鯀名能治而九載功用弗成禹亦八
 年于外三過門而不入手胼足胝乃克有濟故知而
 足以治水若禹則古今天下之事無不可為者君子
[009-9b]
 知以配天德之貞其大如此
漢髙祖疾甚吕后問曰陛下百嵗後蕭相國既殂令誰
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戅陳平可以
助之陳平知有餘然難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
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吕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
乃所知也
 蘇洵曰漢髙祖挾數用術以制一時之利害不如陳
 平揣摩天下之勢舉足揺目以刼制項羽不如張良
[009-10a]
 微此二人則天下不歸漢而髙帝乃木强之人而止
 爾然天下已定後世子孫之計陳平張良知之所不
 及則髙帝常先為之規畫處置以中後世之所為曉
 然如目見其事而為之者蓋髙帝之知明於大而暗
 於小至于此而後見也帝嘗語吕后曰周勃重厚少
 文然安劉氏必勃也可令為太尉方是時劉氏安矣
 勃又將誰安耶故吾之意曰髙帝之以太尉屬勃也
 知有吕氏之禍也
[009-10b]
新市平林諸將以劉縯兄弟威名益盛隂勸更始除之
更始不敢發部將劉稷聞更始立怒曰本圖起大事者
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為者耶更始収稷将誅之縯固爭
李軼朱鮪勸更始并執縯即日殺之官屬迎弟秀秀不
與交私語惟深引過而已未嘗自伐昆陽之功又不敢
為縯服喪飲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慙拜秀為破虜
大將軍封武信侯
 臣良勝曰光武中興功業知以成之其端見於此也
[009-11a]
 書曰必有忍其乃有濟鷙之將撃必避其形當更始
 肆忌伯升之時光武非忍以處之方鞅鞅不自安則
 其忌害之毒未必不以待伯升者待之也夫惟能有
 所屈也而後能有所伸勾踐既敗屈意事吳不十餘
 年吳其沼矣然則光武之知用於其始髙祖之知用
 於其終皆大知也
唐太宗問房𤣥齡蕭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對曰文帝
勤於為治毎臨朝或至日昃五品以上引坐論事衛士
[009-11b]
傳餐而食雖性非仁厚亦勵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
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則照有不通喜察則
多疑于物事皆自決不任羣臣天下至廣一日萬幾雖
復勞神苦形豈能一一中理羣臣既知主意惟取決受
成雖有愆違莫敢諫爭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則不然
擇天下賢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闗由宰相審熟
便安然後奏聞有功則賞有罪則刑誰敢不竭心力以
脩職業何憂天下之不治乎因勅有司自今詔勑行下
[009-12a]
有未便者皆就執奏毋得阿從不盡已意
 范祖禹曰書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曰
 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庶事隳哉此舜皋陶所以賡
 歌而相戒也夫君以知人為明臣以任職為良君知
 人則賢者得行其所學臣任職則不賢者不得茍容
 於朝此庶事所以康也若夫君行臣職則叢脞矣臣
 不任君之事則惰矣此萬事所以隳也當舜之時禹
 平水土稷播百榖土榖之事舜不親也契敷五教皋
[009-12b]
 陶明五刑教刑之事舜不治也伯夷典禮夔典樂禮
 樂之事舜不與也益作虞垂作共工虞工之事舜不
 知也禹為一相總百官自稷以下分職以聴焉君人
 者如天運於上而四時寒暑各司其序則不勞而萬
 物生矣君不可以不逸也所治者大所司者要也臣
 不可以不勞也所治者寡所職者詳也不明之君不
 能知人故務察而多疑欲以一人之身代百官之所
 為則雖聖知日亦不足矣故其臣下事無大小皆歸
[009-13a]
 之君政有得失不任其患賢者不得其志而持祿之
 士得以保其位此天下所以不治也是以隋文勤而
 無功太宗逸而有成彼不得其道此得其道故也
宋太祖雪夜幸趙普家曰已約晉王矣已而王至共於
堂中設重裀地坐普從容問曰夜久寒甚陛下何以出
帝曰吾睡不著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來見卿普曰
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時矣願聞成算所向帝
曰吾欲下太原普黙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問其故
[009-13b]
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二邊之患我獨
當之何不姑留以待削平諸國則彈丸黑子之地將無
所逃帝嘆曰吾意正如此特試卿爾遂定下江南之策
 臣良勝曰自古開創之主志在闢土遂窮兵敝財虚
 已事人尋亦困敗不可支撑宋祖與趙普議留太原
 以當西北之患最為得策大抵凡器物之有觚稜者
 必壊必自邊始西周封建以秦晉燕趙獨當戎狄之
 衝流及東遷而京師拱衛猶得擁虚器者數百年幽
[009-14a]
 王之禍雖自犬戎然亦申侯召之非夷狄本謀也至
 如河東折氏靈武李氏自五代來世守其土兩番畏
 之故令世襲此意亦然虜之入冦先壊此地乃渠本
 家子孫久逺物必行愛惜分外防備爾其後以世襲
 不便乃移李氏為陜西兩闕/
[009-15a]
 
 
 
 
 
 
 
 
[009-15b]
 
漢髙祖召韓信拜大將擇良日設壇塲具禮畢王曰丞
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辭謝因問王曰
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羽耶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
勇悍仁强孰與項王漢王良久曰不如也信曰信亦以
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
喑啞叱咤千人自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
爾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
[009-16a]
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
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闗中而都彭城
放逐義帝所過無不殘滅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其强
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
下之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
不散且三秦王為將將秦子弟數嵗矣欺其衆降諸侯至
新安項王詐坑秦降卒三十餘萬惟獨邯欣翳得脫秦
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
[009-16b]
莫愛也大王入闗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秦民無不欲
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南陽鄧禹杖策追劉秀及至鄴秀曰我得專封拜生逺
來寧欲仕乎禹曰不願也但願明公威徳加于四海禹
得效其尺寸垂功名於竹帛爾秀笑因留禹宿進説曰
今山東未安赤眉青犢之屬動以萬數更始既是常才
而不聴㫁諸將皆庸人崛起志在財幣爭用威力朝夕
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慮逺圖欲尊主安民也明
[009-17a]
公素有盛徳大功為天下所向服軍政齊肅賞罰明信
為今之計莫如延攬英雄務悦民心立髙祖之業救萬
民之命以公而慮天下不足定也
劉備詣亮凡三徃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頺奸臣竊命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知術短淺遂用猖
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巳君謂計將安出亮曰今曹操
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
權據有江東已歴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
[009-17b]
與為援而不可圖也荆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
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
資將軍也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劉璋闇弱張
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䘏知能之士思得明君將
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巖阻
撫和夷越結好孫權内脩政治外觀時變則霸王可成
漢室可興矣
劉基至京時陳友諒據湖廣張士誠據浙西皆未下衆
[009-18a]
以為蘇湖地肥饒欲先取之基曰張士誠自守者爾陳
友諒居上流且名號不正宜先伐之陳氏既滅取張氏
如囊中物爾㑹陳氏攻洪都聖祖遂伐陳因大戰於彭
蠡湖勝負未決公密言於上移軍湖口期以木金相犯
日決勝皆從之陳氏平上還京定計取張士誠因定中
原拓土西北密謀居多
 臣良勝曰方英雄奮起之時非特君擇臣臣亦擇君
 故謀臣策士必附賢哲以自見而立談頃刻畢見底
[009-18b]
 藴終身步驟不出範圍之外如臣所録四臣是也知
 數相當俱翊元運以基帝業惟孔明心術最明學問
 益粹出處甚正乃以志蹶身殱為後世所共惜者不
 可以成敗論也蘇軾每昝其以闗羽之故而脩怨於
 吳是以失策然觀初在草廬之言已云孫權可與為
 援而不可圖先主既殂鄧芝脩好事固明甚非孔明
 之失也軾又云嘗夢杜甫云世人皆不解予八陣圖
 詩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本謂吳蜀唇齒之國不
[009-19a]
 當相圖晉之能有蜀在吞吳之後此為可恨爾彼謂
 欲與闗羽復讎故恨不能吞吳非也子美死已四百
 年猶不忘詩臣謂軾既立論以孔明失策讎吳故託
 言子美以自信其説實是未忘情於文爾
  右衍臨知之法
齊侯伐衛遂伐晉
 左氏曰齊侯將為臧紇田臧孫聞之見齊侯與之言
 伐晉對曰多則多矣抑君似鼠夫鼠晝伏夜動不穴
[009-19b]
 於寢廟畏人故也今君聞晉之亂而後作焉寧將事
 之非鼠而何乃弗與田仲尼曰知之難也有臧武仲
 之知而不容于魯國抑有由也作不順而施不恕也
 夏書曰念兹在兹順事恕施也
 臣良勝曰人患無知亦患多知武仲多知而欲用者
 是以不免方其對季孫以詰盜何其正也既而以諂
 盜事之從其廢長立少季孫以為當然而不疑復狥
 公鉏而亂孟氏之嫡庶惡於孟氏而哭之哀曰藥石
[009-20a]
 生我比季孫於美疢而毒故孟氏之愬行而斬闗之
 逃速矣夫其順季孫哭孟氏皆以知稱其愛惡亦若
 知免齊田者詎知愛惡兩失所資如是也哉噫若武
 仲者殆多知之為累也
龍見於絳郊魏獻子問於蔡墨曰吾聞之蟲莫知于龍
以其不生得也謂之知信乎對曰人實不知非龍實知
古者畜龍故國有御龍氏豢龍氏獻子曰今何故無之
對曰夫物物有其官官脩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職則
[009-20b]
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冺棄之物乃
坻伏鬱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氏姓
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勾芒
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𤣥㝠土正曰后土龍
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乾之姤
曰潛龍勿用其同人曰見龍在田其大有曰飛龍在天
其夬曰亢龍有悔其坤曰見羣龍无首吉坤之剥曰龍
戰于野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
[009-21a]
 臣良勝曰若是乎龍之知也嘘氣成雲以雨下土其
 澤厚矣而其為山岳為葉為梭神化莫測故謂之能
 大能小在鄭國嘗鬬於洧國人欲祀之子産曰吾鬬
 龍不之覿龍鬬吾何覿且水其窟也龍惟知故多欲
 欲則爭爭則鬬鬬則有能求其欲而食之而醢之矣
 嗚呼龍以欲而失其靈人以欲而昏其知可不戒哉
  右衍任知之戒
繋辭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寳曰位何以守位
[009-21b]
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臣良勝曰天地之大德易也生生之謂易故其合隂
 陽妙理氣以生人與物無非仁也然而人物之生有
 弗遂焉天地之仁無以自成也故生聖人而與之以
 天子之位聚天下人物而使之各遂其生以守夫位
 乃所以為天地生生之仁也然人非財弗聚弗生故
 水火金木土榖惟脩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財聚而阜
 民用以繁財者利之源也利者爭之端也爭者是非
[009-22a]
 之辨也故聖人理財又必正其辭使有所制禁其非
 使知所避然後民物生聚無所傷戾是故曰義義所
 以行仁者也故曰聖人之仁猶天地也
又曰顯諸仁藏諸用鼔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
業至矣哉
 朱熹曰顯自内而外也仁謂造化之功德之發也藏
 自外而内也用謂機緘之妙業之本也程子曰天地
 無心而成化聖人有心而無為
[009-22b]
大禹謨曰好生之德洽於民心兹用不犯於有司
 蔡沈曰聖人之法有限而心則無窮故其用刑行賞
 或有所疑則常屈法以伸恩不使執法之意有以勝
 其好生之德此其本心無所壅遏而得行於常法之
 外及其流衍洋溢漸涵浸漬有以入于民心則天下
 之人無不愛慕感恱興起于善而自不犯於有司也
仲虺之誥曰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德懋懋官功懋
懋賞用人惟已改過不吝克寛克仁彰信兆民
[009-23a]
 蔡沈曰不近聲色不聚貨利若未足以盡湯之德然
 此本原之地自非純乎天德而無一毫人欲之私者
 不能也本原澄徹然後用人處已而莫不各得其當
 臣良勝曰君德以仁為本也故湯之不邇聲色不殖
 貨利立仁之基也懋官懋賞用人之仁也惟己不吝
 治己之仁也如是而寛以居之仁以行之君德于是
 乎大備而孚信于天下必矣
晉欒書帥師救鄭
[009-23b]
 左氏曰或謂欒武子曰聖人與衆同欲是以濟事子
 盍從衆子為大政將酌於民者也子之佐十一人其不
 欲戰者三人而已欲戰者可謂衆矣商書曰三人占
 從二人衆故也武子曰善鈞從衆夫善衆之主也三
 卿為主可謂衆矣從之不亦可乎
 胡安國曰兩軍相加兵刃既接折馘執俘計功受賞
 此非仁人之心王者之事故舞干而苖格者舜也因
 壘而崇降者文也次于陘而屈完服者齊桓也㑹于
[009-24a]
 蕭魚而鄭不畔者晉悼也武子之能不遷戮而知還
 也亦庶幾哉
子産始知然明問為政焉對曰視民如子見不仁者誅
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子産喜以語子太叔且曰他日
吾見蔑之面而已今吾見其心矣子太叔問政於子産
子産曰政如農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朝夕而
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
緇衣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豈必盡仁詩云赫赫
[009-24b]
師尹民具爾瞻甫刑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大雅曰成
王之孚下土之式
 陳澔曰豈必盡仁者言不必朝廷盡是仁人而後足
 以化民也得一仁人為民之表則天下皆仁矣所謂
 君仁莫不仁也此所以禹以仁君立三年而百姓皆
 以仁遂
 臣良勝曰豈惟君哉君而用一仁人其效亦由是也
 故舜有天下選於衆舉皐陶不仁者逺矣湯有天下
[009-25a]
 選於衆舉伊尹不仁者逺矣君仁矣所舉又仁矣不
 仁者化而為仁矣南山之詩言大臣之仁也甫刑大
 雅言人君之仁也所謂咸有一德者也
儒行曰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寛裕者仁
之作也孫接者仁之能也禮節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
之文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
而有之猶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讓有如此者
 陳澔曰仁之本謂根本於仁也地猶踐履也作充廣
[009-25b]
 也能能事也八者皆仁之發見哀公問儒行夫子既
 歴數以告之矣仁包四德百行之原故於其終也以
 仁為説焉兼有此仁之行而不敢以為仁是尊仁而
 讓善也故曰尊讓有如此者
仲尼燕居子曰郊社之義所以仁鬼神也嘗禘之禮所
以仁昭穆也餽奠之禮所以仁死喪也鄉社之禮所以
仁鄉黨也食饗之禮所以仁賓客也
 應氏曰仁者善之道也祭祀聘享周旋委曲焉者凡
[009-26a]
 以全此而已仁心發於中而後禮文見於外及禮之
 既舉而是心達焉則幽明之間咸順其序驩欣浹洽
 皆在吾仁之中是仁之周流暢達也
表記子曰無欲而好仁者無畏而惡不仁者天下一人
而已是故君子議道自己而置法以民
 吕大臨曰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則非聖人不足以
 性仁茍志於仁矣無惡也則衆人皆可以為仁以聖
 人所性而議道則道無不盡以衆人之可為而制法
[009-26b]
 則法無不行
顔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
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顔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
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顔淵曰囘雖不
敏請事斯語矣
 臣良勝曰孔門之所以為教者曰仁也故弟子問仁
 殊衆孔子隨其才質髙下而為之啟導固非一端然
 而遏人欲存天理同歸于愛者一也獨顔子學力已
[009-27a]
 至而負王佐之才故其問仁孔子即告之以天下歸
 仁猶其問為邦即告之以斟酌先王之禮樂也天下
 歸仁則一視同仁篤近而舉逺矣其所以致力之地
 只在非禮勿視聼言動之間亦若自好者之所能為
 然而體驗真切非人欲淨盡天理流行者未足以語
 此也凡非禮之物有所交於外由其非禮之念有所
 蓄於中也蓄久于中遇物而應而發若銛鋒悍焉莫
 之制禦故君子克己之功尸居龍見淵黙雷聲靜則
[009-27b]
 養動則察當有不動而敬不言而信而後天理渾全
 隨處發見一毫非禮之物舉不足以動吾中而後能
 勿視聼言動也窮之為聖賢則動容周旋而中禮也
 達之為帝王則垂衣拱手而天下治也故斯言也孔
 子非顔子不以告亦非顔子不足以事斯語也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子曰
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009-28a]
 程頥曰醫書以手足痿痺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
 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已何所不
 至若不屬已自與己不相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
 皆不屬己故博施濟衆乃聖人之功用仁至難言故
 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
 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觀仁可以得仁之體
 臣良勝曰天地至仁只是生意不息所以不息者氣
 也一人之身即天地也故窮覆載間雖一草一木無
[009-28b]
 不欲遂其生猶人一身一毛一髪無不欲運其氣然
 而人物之生有夭折有喑啞有跛躃有傴僂有殘缺
 毁敗當發生之時而有震木有風禾時雨而有潦苗
 時暘而有焦土萬不能齊亦萬不能遂故博施濟衆
 欲使天地萬物皆由一體豈惟堯舜猶有病諸雖天
 地亦有病諸但能立己以立人達己以達人則仁有
 不可勝用者矣
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009-29a]
 朱熹曰終食者一飯之頃造次急遽茍且之時顛沛
 傾覆流離之際蓋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貴
 貧賤取舍之間而已
 臣良勝曰人之所以為人以其具是仁義禮智之性
 而此獨言不違乎仁者仁綂四端而兼萬善也故有
 是仁則謂之人違是仁則不得謂之人矣况謂之君
 子乎哉然曰終食之間不違則終日旬時可知曰造
 次不違則從容自適之時可知曰顛沛不違則安常
[009-29b]
 處順之時可知矣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朱熹曰志士有志之士仁人則成德之人也理當死
 而求生則于心有所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當死
 而死則心安而德全矣
 臣良勝曰有志之士言其始也成德之人言其終也
 非其志有所處則不足以至于仁及其成仁亦成其
 初志焉是故殺身成仁之事志士仁人同其趣也譬
[009-30a]
 之射者立的於百步之外非其志之必中何以能中
 但慷慨殺身則志士可為從容就義非仁人未可能
 也故曰慷慨殺身易從容就義難及其成仁一也
孟子曰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
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朱熹曰言衆人雖有不忍人之心然物欲害之存焉
 者寡故不能察識而推之政事之間惟聖人全體此
 心隨感而應故其所行無非不忍人之政也
[009-30b]
 臣良勝曰不忍之心所謂仁也天之生人人之生理
 皆仁也不忍則生忍則殺人必欲生而惡殺是則所
 謂不忍之心也聖人全體此心舉天下之人皆欲生
 之其行之政事者皆所以生人天下萬物莫不各遂
 其生而先王之治所以成也是不忍之心發之而惻
 隠仁之仁也發之而羞惡仁之義也發之而辭讓仁
 之禮也發之而是非仁之知也故惻隠而非仁則姑
 息也羞惡而非仁則怯懦也辭讓而非仁則迂曲也
[009-31a]
 是非而非仁則過察也以是而發之政事非偏則滯
 也又何能運天下於掌上乎哉
孟子曰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范氏曰此言治天下不可無法度仁政者治天下之
 法度也
 臣良勝曰為人君止於仁仁之外無君道也仁之外
 無治法也故人君治道至堯舜而極其所以為治法
 者不過曰仁而已然而堯舜之仁存之為仁心發之
[009-31b]
 為仁聞行之為仁政内外一致本末備具非厚于内
 而遺於外舉其一而廢其百者可並言也真德秀曰
 自古帝王獨稱堯舜為至仁者以其兼體用之全無
 纎微之間故也若宋襄公以不禽二毛為仁梁惠以
 移民移粟為仁是特區區之小善爾臣觀堯舜之仁
 所以至者亦急先務而已所謂先務親賢而已故洪
 水為患則舉大禹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乃舉后稷
 教民稼穡民得而富之舉契為司徒教以人倫民得
[009-32a]
 而教之堯舜所以仁天下之政莫大於此而所以行
 此政亦舉禹稷契而敷治之也道豈逺乎哉人君而
 求治天下之法求之堯舜至矣
夏禹出見罪人下車問而泣之左右曰罪人不順道君
王何為痛之禹曰堯舜之人皆以堯舜之心為心寡人
為君百姓各自以其心為心是以痛之
 臣良勝曰嘗聞賈捐之有言堯舜聖之盛也禹入聖
 域而不優今觀禹泣罪人之言信乎其未優者與君
[009-32b]
 子則曰風氣有漸開世道有漸降人情有漸偽禹非
 未優者也以堯舜之盛難乎其為繼也亦禹之於堯
 舜學之而未能蓋望道未見之心豈真有不能哉董
 仲舒曰三聖相授而守一道韓愈曰堯以是傳之舜
 舜以是傳之禹未嘗以優劣論也禹泣罪人以為百
 姓各以其心為心也堯舜之時有謂四㓙者果以堯
 舜之心為心者哉味斯言也益見禹之不自滿假所
 以優於聖也所以至於仁也
[009-33a]
成湯見祝網者置四面祝曰從天出者從地出者從四
方來者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解三面置一面更
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髙者髙下者下不用命者入
吾網漢南諸候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歸之者四十

 胡安國曰易稱王用三驅在禮天子不合圍諸侯不
 掩羣夫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皆愛物之意也推此
 心以及物至於鳥獸若草木格無淫獵之過矣
[009-33b]
西伯治岐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闗市譏而不征澤梁無
禁罪人不孥為池沼掘得死人之骨西伯曰塟之吏曰
此無主人西伯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國者一國
之主寡人固其主矣以衣棺更塟之天下聞之曰西伯
澤及枯骨况於人乎
 臣良勝曰禹湯文王發政施仁者廣矣大矣獨舉其
 泣辠解網與𦵏枯骨之事者聖人之心莫非天理隨
 處發見而應用不窮皆所以為仁也即其小可以知
[009-34a]
 其大觀其忽可以信其勉仁之不可勝用也如此人
 君預養此心充周盈溢當有無時無處而不用其力
 者宋哲宗講罷而折檻栁程頥曰方春時和生意不
 可摧折是人臣而輔養君心亦有無時無處而不用
 其力者可不慎哉
漢髙祖入闗告諭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
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闗者王之吾當王闗中與
父老約法三章爾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
[009-34b]
秦法吏民皆安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兄除害非有
所侵暴毋恐且吾所以還軍壩上待諸侯至而定要束
爾乃使人與秦吏行至縣鄉邑告諭之
 臣良勝曰方懐王遣沛公項羽西入闗時諸老將皆
 曰項羽為人慓悍猾賊嘗攻襄城襄城無餘噍類所
 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
 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
 誠得長者徃無侵暴宜可下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
[009-35a]
 沛公入闗而項羽方與章邯持於河北故羽不能進
 攻邯不能退救沛公告諭悉如老將所料項羽再入
 坑降卒二十萬焚咸陽一仁一暴有若黑白在楚將
 已有定論况秦民之饑渴而易飲食者乎其興與亡
 於是決矣固不在于垓下之戰也
漢文帝議賑貸詔曰方春時和草木羣生之物皆有以
自樂而吾百姓鰥寡孤獨窮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
之省憂為民父母將何如其議所以賑貸之
[009-35b]
 臣按賈山至言曰聞山東吏布詔令民雖老羸癃疾
 扶杖徃聴之願少須臾無死思見德化之成也然則
 吏所布者殆斯詔也耶
光武遺馮異𠡠曰三輔邅王莽更始之亂重以赤眉延
岑之酷元元塗炭無所依訴將軍今奉詞討諸不軌營
堡降者遣其渠帥詣京師散其小民令就農桑壊其營
壁無使復聚征伐非畧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爾諸
將非不健鬬然好虜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脩勅無為
[009-36a]
郡縣所苦異頓首受命引而西所至布威信羣盜多降
 司馬光曰昔周人頌武王之德曰敷時繹思我徂維
 求定言王者之志在布陳威德安民而已觀光武所
 以取闗中用是道也豈不美哉
光武徇河北所過郡縣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平遣囚徒
除王莽苛政復漢官名吏民大悦喜爭持牛酒迎勞皆
不受
 尹起莘曰帝王之興其施為氣象必有大過人者漢
[009-36b]
 祖入闗之始除秦苛法世祖徇河北之日除莽苛政
 則區區逐鹿爭雄之徒豈可同日而語然則祀夏配
 天不失舊物亦豈偶然之故哉
唐髙祖伐隋所經行宫籞苑罷之出宫女還其家次長
樂宫諭代王侑及留守衛文升不報乃圍城下令曰有
犯隋七廟及宗室者罪三族既克令收圖籍約法十二
條悉除隋苛禁
唐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資仁恕初即位有勸以
[009-37a]
威刑肅下者魏徴以為不可因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
所以愛民厚俗之意太宗欣然納之遂以寛仁治天下
而于刑法尤謹
宋太祖還汴攬轡誓諸將曰爾等自貪富貴立我為天
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也皆下馬曰願
受命曰太后主上皆我北面事者不得驚犯公卿皆我
比肩不得侵陵朝市府庫不得侵掠用命有重賞不然
當族誅皆應曰諾遂肅隊而行入汴秋毫無所犯
[009-37b]
 蘇轍曰予觀孟子以來自漢髙祖及光武及唐太宗
 及我宋太祖髙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
 人者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秦晉及隋力
 能合之而好殺不已故或合而或分或遂以亡國孟
 子之言豈偶然而已哉
宋仁宗恭儉仁恕敬天重民吏治蔑刑刻之人決獄多
平允之士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所以培壅國
本者厚矣升遐之日雖深山窮谷之人莫不奔走悲號
[009-38a]
而不能止
 胡一桂曰仁宗可謂至仁之主大辟疑者皆令讞上
 所活歲以千計嘗云朕未嘗詈人以死况敢濫刑語
 近臣昨因不寐而饑思食燒羊曰何不取索曰恐遂
 以為例可不忍一夕之饑而啟無窮之殺或獻蛤蜊
 二十八枚枚千錢曰一下箸便費二十八千吾不堪
 也北使言髙麗職貢疎今欲加兵曰此只王子罪不
 干百姓事今加兵王子未必能加誅且屠戮百姓卒
[009-38b]
 寢兵京師疫太醫進方内出犀角二一通天犀也或
 請留供服御曰朕豈貴異物而賤百姓哉蘇轍制策
 言過直或請黜之曰求直言而以直棄之天下謂何
 又好學崇儒扶植斯道上承一祖二宗之心下開濓
 洛道學之意尤為盛美經筵謂侍臣曰朕盛暑未嘗
 少倦但恐卿等勞爾
元太祖時有近臣必圖等言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
人為牧地耶律楚材曰陛下將南伐軍需宜有所資誠
[009-39a]
均定中原地稅商稅鹽酒鐵冶山澤之利嵗可得銀五
萬兩帛八萬疋粟四十餘萬石足以供給何謂無補哉
帝曰試為朕行之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徴收稅課使凡
長貳悉用土人如陳時可趙昉等皆寛厚長者極天下
之選叅佐皆用省部舊人帝至雲中十路咸進廪籍及
金帛陳於庭中帝笑謂楚材曰爾不去朕左右而能使
國用充足南國之臣復有如卿者乎
 臣良勝曰楚材輔元致理無足言者然非其言則中
[009-39b]
 原盡為牧地殄無遺育天下萬世何望有今日文明
 之治以復帝王自立之地乎且其定賦簡薄如今一
 大郡縣之數所用皆寛厚預養財力以待聖祖之興
 蓋已黙為之地矣元之初令凡攻城以一矢相拒者
 得即屠之楚材曰將士暴露數十年所欲者土地人
 民爾得地無民將焉用之遂更其令罪止完顔氏時
 汴京所活百四十七萬人楚材雖勝國佐命而有功
 於中國若二事不可冺焉者
[009-40a]
洪武元年八月大將軍徐達克元都表至羣臣上表稱
賀禮畢侍臣進曰自昔革命之際多有所資惟漢髙祖
取秦起自民間陛下不階尺土一民以定天下元主遁
歸沙漠兵不黷武跨越千古聖祖諭之曰朕思三代及
漢唐宋歴年多者皆其祖宗仁厚然於人心植本固深
人不能忘故也元自世祖混一天下寛恤愛仁亦可謂
有人心矣但其子孫無承藉之德不能以仁愛守之故
至如此他日吾子孫能持仁厚之心守而不替社稷之
[009-40b]
福也
 臣良勝曰昔曹彬下江南捷至宋祖曰攻城之際必
 有横罹鋒鏑者是可哀也富弼謂太祖愛民之深推
 是仁心以臨天下宜乎致太平之速也哉聖祖念及
 子孫世守仁厚以水保太平視宋祖所見益宏逺矣
 初徐達之北征也聖祖諭之曰前代革命之際兵戈
 相加視如仇讎肆行屠戮違天虐民朕實不忍爾諸
 將帥當以為戒克城之日毋虜掠毋焚蕩毋妄殺人
[009-41a]
 必使市不易肆民安其生元之宗戚皆善保之庶幾
 上答天心下慰民望以成朕伐罪救民之志嗚呼仁
 哉斯湯武順天應人以安天下之志也逹之恪守成
 命亦幾於師中丈人之吉矣聖子神孫與天無極達
 之嗣守與國匹休有由然哉
聖祖遣徐達常遇春帥師二十萬伐張士誠集將佐諭
之曰自大亂以來豪傑並起所在割據稱名號者不可
勝數江南亂雄西有陳友諒東有張士誠皆連地千里
[009-41b]
擁衆數十萬吾介乎二人之間相與抗者十餘年觀二
人所為其志豈在於民不過貪富貴聚淵藪刼奪冦攘
而已友諒敗滅獨士誠據有浙西北連兩淮恃其强力
數侵吾之疆場賴諸將連嵗征討克取兩淮之地今惟
浙西姑蘇諸郡未下故命卿等討之卿等宜戒飭士卒
毋肆虜掠毋發丘壠毋毁廬舍聞士誠母𦵏姑蘇城外
慎勿侵毁其墓爾毋忘吾言諸將帥務在輯睦勿縱左
右欺凌軍士凡為將之功必資士卒善撫恤之大抵克
[009-42a]
敵者必以成功為效樹徳者必以廣恩為務卿等勉之
諸將皆再拜受命
 臣良勝曰聖祖神武不殺命將專征指無不捷臣獨
 詳於克元都取友諒士誠者三者皆勍敵也其餘么
 麽不足比數者矣且夫天下之勢怯而遇勇則勇者
 勝闇而遇知則知者勝知勇之相當則天下之難固
 有紛起而難平者是故英雄之主黜知去勇而真知
 大勇乃有行乎至仁之間若聖祖者天下之知勇固
[009-42b]
 有不足為之敵矣况發政施仁動罔非德臣獨詳于
 用師師以毒天下而仁先之則無所徃而不為仁矣
文皇在御時仁宗皇帝為皇太子自南京過山東境内
遇饑民即令布政司發粟賑之及入見以聞文皇曰正
是昔范仲淹之子猶能舉麥舟濟其父之故舊况百姓
吾赤子乎
  右衍施仁之法
秦二世東行郡縣至咸陽謂趙髙曰人生世間譬猶騁
[009-43a]
六驥過決隙也吾欲悉耳目之所好窮心志之所樂以
終吾年夀可乎趙髙曰陛下嚴法而刻刑盡除先帝之
故臣更置陛下之所親信則髙枕肆志寵樂矣二世信
之乃更為法律務益刻深大臣諸公子有罪輒戮死後
髙與其壻咸陽令閻樂謀易置更立子嬰樂將吏卒入
望夷宫謂二世曰受命於丞相誅足下麾其兵進二世
自殺趙髙乃立子嬰為秦王令齋當廟見受玉璽子嬰
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髙殺二世恐羣臣誅之乃佯以
[009-43b]
義立我使我齋見廟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
之髙果自來子嬰遂刺殺髙於齋宫夷其三族
 胡寅曰使扶蘇嗣位則秦祚可延使子嬰繼世則諸
 侯未必盡西然吕政反道天所不佑殺人之子多矣
 人亦殺其子宜也子嬰居無可奈何之勢乃能不動
 聲色屠戮趙髙雖不救亡亦舒憤志豈不可憐也哉
 漢祖遂王闗中必有以處項氏殺之不仁甚矣
 臣丘濬曰嗚呼古者罪人不孥罰弗及嗣秦人始創
[009-44a]
 為夷族之法君用之以快其憤臣假之以報其怨卒
 之始皇子女駢首就戮斯髙族類靡有了遺是則向
 之所以害人者適以自害也天道何昭昭哉
隋文帝之克陳也天下皆以為將太平監察御史房彦
謙獨謂所親曰主上忌刻而苛酷太子卑弱諸侯擅權
天下雖安方憂危亂其子𤣥齡亦密言於彦謙曰主上
本無功德以詐取天下諸子皆驕奢不仁必自相誅夷
今雖承平其亡可翹足待
[009-44b]
 臣良勝曰秦之暴甚于夷族而隋之法至盜一錢而
 死者或三人盜一𤓰而死行旅晏起早宿天下凜凜
 有數人却執事者曰吾豈求財者為我奏至尊曰自
 古以來未有盜一錢而死也而不為我以聞吾更來
 而屬無類矣文帝不善之積如此而煬帝弑父殺兄
 其罪有浮於紂者又慕秦皇漢武之為人窮奢極欲
 重賦煩刑兵連夷狄盜起諸郡而巡遊不已以樂慆
 淫其滅亡之徴不出房氏父子之所料嗚呼戒之哉
[009-45a]
曹彬下江南唐州郡皆降獨江州指揮使胡則殺刺史
謝彦實集衆為唐固守曹翰圍之城陷翰執之數其拒
命之罪對曰犬吠非其主公何怪也翰殺之因縱兵悉
取其資財而盡屠其民彬之子孫貴盛累世翰没未久
子孫有乞丐者
 宋史臣曰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將者武
 夫也聖人亦不得已而任之任非其人而假以生殺
 之柄則其屠戮之禍庸有已乎太祖深知其然每遣
[009-45b]
 將更必諄諄戒之曰慎勿妄殺當時諸將莫不奉命
 不奉命者惟曹翰一人而已翰至江州胡則率兵拒
 守翰怒其拒命執而腰斬之又忿江州民訴掠民家
 遂屠其城何其慘酷之甚耶昔李廣之殺降卒慮其
 有變故也則為義士今已就執何其震怒腰斬以快
 其忿其好殺之心尤有甚于師殱之暴矣然而天道
 好還理無不復白起之喪杜郵坑趙卒也李廣之不
 封侯殺降卒也史稱翰没未久子孫有乞丐者蓋以
[009-46a]
 為殺戮過當之報嗟夫以翰之屠戮而言其報豈止
 如是而已哉宋之元氣亦為翰所喪多矣厥後金人
 入冦縱兵大掠二帝䝉塵忠良遇害其禍豈不尤慘
 於江州乎故世之為將者誠不可不以曹翰為鑒而
 以殺戮為戒也
  右衍賊仁之戒
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朱熹曰天乾卦之象也凡重卦皆取重義此獨不然
[009-46b]
 者天一而已但言天行則見其一日一周而明日又
 一周若重復之象非至健不能也君子法之不以人
 欲害其天徳之剛則自强不息矣
 臣良勝曰天無象所以為天者氣也氣之運用無有
 停息是以日月星辰懸麗於天之下山川人物承載
 於天之上各安其所無有崩墜傾洩之患一有止息
 則不得其常矣嘗見伎兒以水一盂布裹之疾手轉
 運如飛㸃滴不漏停手則傾天行之健而不息似亦
[009-47a]
 類此君子内之脩徳外之制治其自强不息有如天
 行之健所謂有天德以行王道故曰君德以剛為主
 也孔子發此義於乾之大象周公之吿成王亦曰夙
 夜基命宥密於緝熈殫厥心則所以繼文武而受天
 命者不外是矣
大壯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程頥曰凡物莫不用其壯齒者嚙角者觸蹄者踶羊
 壯于首羝為喜觸故取為象羊喜觸藩籬以藩籬當
[009-47b]
 其前也蓋所當必觸喜用其壯如此必羸其角矣猶
 人尚剛壯所當必用必摧困也
 臣良勝曰隂長而君子為遯遯極而陽長陽長而君
 子為壯然壯而利貞必大者正也若一于用壯多傷
 寡與未免于貞厲之危故在君位而求治之太急在
 臣位而疾惡之過嚴皆非壯之正也此隂陽消長之
 機治亂興衰之際君子不能不用其壯亦不可不善
 用其壯此勇之所以貴乎其中也若夫小人勢窮力
[009-48a]
 屈計於必敗忿然一逞以幸其或成而卒莫之救是
 之謂罔也尚何以云壯哉然則君子之罔豈真視之
 無者與其廢之將有舉也待時而動焉爾是小人之
 壯乃所以為罔君子之罔乃所以為壯此易之所以
 無方也
仲虺之誥曰天乃錫王勇知表正萬邦纘禹舊服兹率
厥典奉若天命
 蔡沈曰天錫湯以勇知之徳勇足以有為知足以有
[009-48b]
 謀非勇知不能成天下之大業也表正者表正于此
 而影直于彼也天錫湯以勇知者所以使其表正萬
 邦而繼禹舊所服行者也此但率循其典常以奉順
 乎天而已天者典常之禮所自出而典常者禹之所
 服行者也湯革夏而纘舊服武革商而政由舊孔子
 所謂百世可知者正以是也
武詩曰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嗣武
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
[009-49a]
 朱熹曰周公象武王之功為大武之樂言武王無競
 之功實文王開之而武王嗣而受之勝殷止殺以致
 定其功也
 臣良勝曰大武之樂象武王之武也而必曰允文文
 王以開之者蓋以文徳為之先武非帝王所尚也及
 不得已而後用武武以止殺非以為殺也故曰文王
 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也然是時以頌武王之功必歸
 之文王者周公親父尊祖之心不敢頃刻而忘也故
[009-49b]
 論文王之徳必本之太王王季以及太任則論武王
 之功固宜本之文王太姒者稱人之善又本其父兄
 師友厚之至也後世有所追崇上祀之典而謂靈芝
 無根醴泉無源蓋亦薄之甚已殊未達于周公之意
 歟
常武詩曰赫赫業業有嚴天子王舒保作匪紹匪遊徐
方繹騷震驚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驚
 朱熹曰夷厲以來周室衰弱至是而天子自將以征
[009-50a]
 不庭其師始出不疾不徐而徐方之人皆已震動如
 雷霆作於其上不遑安矣
 臣良勝曰佳兵不祥之器也宣王出師詩人頌以為
 美撥亂反正振衰起敝非師不可然徒恃兵威亦不
 可也故末章必曰王猷允塞乃為天子之功蓋曰此
 之興師乃王道之大之當然也若其恃威黷武之師
 豈足為中興之盛舉也哉
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于邲晉師敗績
[009-50b]
 左傳曰楚重至于邲遂次于衡雍潘黨曰君盍築武
 軍而收晉尸以為京觀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
 武功楚子曰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武王克商
 作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徳肆于時夏允
 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爾功其三曰敷時繹
 思我徂維求定其六曰綏萬邦屢豐年夫武禁暴戢
 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
 章今我使二國暴骨暴矣觀兵以威諸侯兵不戢矣
[009-51a]
 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猶有晉在焉得定功所違民欲
 猶多民何安焉無德而强爭諸侯何以和衆利人之
 幾而安人之亂以為已榮何以豐財武有七德我無
 一焉何以示子孫其為先公宫告成事而已武非吾
 功也
 臣良勝曰春秋之世兵爭俶擾荆楚爭衡上國素以
 輕剽為習乃有莊王居功不伐而序武必本于德葢
 僅見也蘇轍嘗謂所貴乎五伯者皆以其不得已而
[009-51b]
 用兵莊王聲罪於陳以討夏徵舒之賊此尤義之不
 可已者視桓文勝楚伐戎必獻王宫以徼寵命亦有
 間矣故雖終身未能一主會盟之權而君子許之五
 伯之列有由然也
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帥師㑹晉郤克
衛孫良夫曹公子首及齊侯戰于鞍齊師敗績
 左氏曰齊髙固入晉師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乗其車
 繋桑本焉以徇齊壘曰欲勇者賈余餘勇齊侯曰余
[009-52a]
 姑剪滅此而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郤克傷于矢流血
 及屨未絶鼔音曰余病矣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
 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吾子忍之
 臣良勝曰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乃可以言師也齊之
 君臣矜勇若此晉之將佐用命若此晉安得不勝齊
 安得不敗乎
及國佐盟于袁婁
 左氏曰晉師歸范文子後入武子曰無為吾望爾也
[009-52b]
 乎對曰師有功國人喜而迎之先入必屬耳目焉是
 代帥受名也故不敢武子曰吾知免矣郤伯見公曰
 子之力也夫對曰君之訓也二三子之力也臣何力
 之有焉范叔見勞之如郤伯對曰庚所命也克之制
 也變何力之有焉欒伯見公亦如之對曰變之詔也
 士用命也書何力之有焉
 臣良勝曰成功匪難居功為難范文子不有其功而
 諸將佐率以讓名所謂一人刑善四方其訓之况其
[009-53a]
 國乎後世若鍾㑹鄧艾之伐蜀王濬王渾之平吳同
 功相忌至於爭奪而禍延家國其亦未聞晉卿之讓
 善者乎
樂記子曰樂者象成者也總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發
揚蹈厲太公之志也武亂皆坐周召之治也
 陳澔曰孔子言作樂者放象其成功故將舞之時舞
 人縂持干盾如山之立嶷然不動以待諸侯之至故
 曰武王之事也所以發揚蹈厲象太公威武鷹揚之
[009-53b]
 志也亂樂之卒章也上章言復亂以武言武舞將終
 而坐象周公召公文德之治蓋以文而止武也
儒行曰儒有忠信以為甲胄禮義以為干櫓戴仁而行
抱義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吕大臨曰忠信則不欺不欺者人亦莫之欺也禮者
 敬人敬人者人亦莫之侮也忠信禮義所以禦人之
 欺侮猶甲胄干櫓可以捍患也行則尊仁居則守義
 所以自信者篤雖暴政加之有所不變自立之至者
[009-54a]
 也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朱熹曰仁者心無私累見義必為勇者或血氣之强
 而已
 臣良勝曰仁主於愛德也勇主於剛威也德所以濟
 威威所以成德也故勇而不本於仁非勇也仁而不
 發於勇非仁也沈潛剛克皆所以為仁也威克厥愛
 愛克厥威皆所以為勇也昔子産語子太叔曰惟有
[009-54b]
 德者能以寛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故鮮死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子産亦仁者
 而欲尚猛非徒猛也以寛為之先也是以太叔之政
 啓雈苻之盜非殺之而不止仲尼曰善哉政寛則民
 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寛寛以濟
 猛猛以濟寛政是以和然則仁也勇也並行而不相
 悖者也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
[009-55a]
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臣良勝曰聖門弟子以勇著稱莫子路若也其初見
 夫子時冠雞服豕以武自負既而有聞大道聞過而
 喜則其所謂勇者有德義焉非特血氣之剛者故治
 蒲之政三年有成夫子入其境曰善哉由乎恭敬以
 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乎忠信以寛矣至其庭曰善
 哉由乎明察以斷矣噫以若此為政豈徒尚其勇者
 夫子尚義之教蓋有行乎其間矣
[009-55b]
詩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
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書曰天
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
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
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朱熹曰人君能懲小忿則能恤小事大以交鄰國能
 養大勇則能除暴救民以安天下
 張栻曰小勇者血氣之怒也大勇者禮義之怒也血
[009-56a]
 氣之怒不可有禮義之怒不可無知此則可以見性
 情之正而識天理人欲之分矣
 臣良勝曰孟子于戰國之君曲于開導徃徃不逆其
 意就其所欲以伸其説葢將以啟其心而沃之是以
 開而牖之也是故其言好勇則進以文武之大勇好
 貨則進以公劉之好貨好色則進以太王之好色雖
 至昏庸悻戾之主必且亹亹聽納惟恐其説之終也
 雖然此豈其本心哉降而自卑以行救世之志焉爾
[009-56b]
 若在春秋之時如孔子對衛靈公之問陳魯哀公之
 問政一以正議不少貶焉是知聖人之心無心而成
 化也賢人之心有心于行道也後世儒者於時君世
 主而有諮焉師孔子而不得猶不失其正君之志刻
 鵠之鶩也師孟子而不得將不免有徇君之欲畫虎
 之狗也此所以為聖賢之别亦邪正之原也後世讒
 諂面諛之徒于君之惡長而逢之惟恐拂逆率因縁
 古義以孟子導齊梁之君藉口攘竊神器則曰堯舜
[009-57a]
 禪受弑君簒國則曰湯武征伐放廢其主則曰伊尹
 桐宫戕虐本支則曰周公致辟反顔事仇則曰就桀
 就湯臺苑肆志則曰文王百里故議者益奮至以六
 經為奸宄囊槖聖賢之累大矣臣故欲預為之所焉
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
自反而不縮雖褐寛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
吾徃矣孟施舍之守氣又不如曾子之守約也
 朱熹曰言孟施舍雖似曽子然其所守乃一身之氣
[009-57b]
 又不如曽子之反身循理所守尤得其要也孟子之
 不動心其原葢出於此
 臣良勝曰孟子之勇原於曽子曽子之勇原于夫子
 夫子固無所用于勇者若其誅少正卯卻萊兵墮郈
 費一言之出威重三軍此非天下之大勇何以能是
 故胡安國曰天下莫大于理而强於衆有不與焉
漢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單于十四萬騎入朝那闗殺
北地都尉遂至彭陽上親勞軍自欲征闕/  皇太后
[009-58a]
要固乃止於是以張相如為大將軍擊之逐出塞即還嘗
輦過郎署謂馮唐曰父家安在對曰臣大父趙人上曰
昔有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戰於鉅鹿下令吾每飯意
未嘗不在鉅鹿也唐對曰尚不如亷頗李牧之為將也
上拊髀曰嗟夫吾獨不得亷頗李牧為將吾豈憂匈奴

 朱黻曰文帝於備邊一事未嘗少忽雖恬靜恭黙而
 躬騎射之習雖慈祥淡泊而甘遊畋之娛雖尊禮大
[009-58b]
 臣而方正常侍之士日與馳逐雖勤恤民隠而六郡
 良家之子悉皆調集雖愛惜財用而繕脩城堡未嘗
 靳費衛軍罷矣而廣武之兵猶聚也苑囿弛矣而上
 林之射不息也髙袪一言李齊之賢毎飯不忘馮唐
 一論頗牧之善拊髀稱嘆晁錯一奏邊事璽書褒美
 請徙民守塞則募徙民請入粟實邊則詔入粟凡三
 十三年之間其商畧區畫舍農桑外所深注意者獨
 邊事而已然其卑辭屈已嵗致金繒與匈奴結好豈
[009-59a]
 得已哉帝亦度匈奴桀驁之勢未可以遽服而瘡夷
 甫定之民未可以遽用故雖外為和親之禮而内實
 未嘗輕棄自治之策帝于是憤怒激烈銳志雪恥屯
 兵三郡親御六飛勞軍勒兵申教令賜士卒必欲躬
 自北伐雖羣臣之諫不聴豈非仁者之勇哉
 臣良勝曰勇非善仁而勇者為善用勇非難勇而有
 制者為難文帝慈仁專務徳化吳王不朝賜之几杖
 張武受賂金錢愧心若無所用勇者至於禦虜備邊
[009-59b]
 奮迅自將艱險不避無事則謙抑如不能有難則英
 氣横發而不可遏其於髙祖平城之辱髙后嫚書之
 恥未嘗一日而忘于懷故李齊頗牧之思誠欲用以
 洩先世之憤然其命將撃之出塞即還不為窮追逺
 討若武帝之為者是仁而勇勇而有制者也周宣王
 時玁狁孔熾侵鎬及方而吉甫薄伐至于太原而止
 文帝之善用其勇其聞宣王之風而興起者與
光武初至郾定陵悉發諸營兵俱進自將步騎千餘為
[009-60a]
前鋒尋邑亦遣兵數千合戰犇之斬首數千級諸將喜
曰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復進
尋邑兵却諸部共乘之斬首數百千級連勝遂前乗銳
崩之諸將胆氣益壯無一不當百遂殺王尋城中亦鼓
譟而出中外合勢震呼動天地莽兵大潰㑹大雷風屋
瓦皆飛雨下如注&KR1591川盛溢虎豹皆股栗戰士卒赴水
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王邑嚴尤輕騎乗死人度水
逃去盡獲其軍實輜重于是海内豪傑翕然響應皆殺
[009-60b]
其牧守自稱將軍用漢年號以待詔命
 臣良勝曰時焉而怯人不輕其怯時焉而勇人不傷
 其勇更始在平林中漢兵已十餘萬欲立劉氏以從
 人望而更始即位朝羣臣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豪
 傑失望矣非光武昆陽之役大發其勇則炎祚之復
 不可必也既而更始忌其威名殺劉縯光武不為服
 喪飲食言笑如常而枕席間淚涕積痕不御酒肉故
 能冺更始之疑以就大業然則光武勇怯皆中其節
[009-61a]
 其所以怯者正所以大伸其勇也帝王之自有真信
 哉
唐太宗車駕發遼東至安市城進兵攻之髙麗北部延
夀惠真帥兵十五萬救安市上敇諸軍齊出奮擊因命
有司張受降幕於朝堂之側諸軍鼓譟並進㑹有龍門
人薛仁貴者大呼陷陣所向無敵髙麗披靡大軍乗之
髙麗兵大潰延夀惠貞帥其衆三萬六千八百人降髙
麗舉國大駭後黄城銀城皆自拔遁去數百里無復人
[009-61b]
煙上驛書報太子仍與髙士亷等書曰朕為將如此何
如更名所幸山曰駐蹕山
 范祖禹曰太宗之伐髙麗非獨恃其四海之富兵力
 之强也本其少時奮于布衣志氣英果百戰百勝以
 取天下治安既久不能深居髙拱猶思所以逞志抗
 腕踴躍喜於用兵如馮婦搏虎不能自止非有禮義
 以養其心中和以養其氣始於勇敢終於勇敢而已
 矣記曰所貴于勇敢强有力者貴其敢行禮義也天
[009-62a]
 下無事則用之於禮義天下有事則用之於戰勝用
 之於戰勝則無敵用之於禮義則順治太宗於天下
 無事不知用之於禮義而惟以戰勝為美也是故以
 天子之尊而較勝負于逺夷一戰而勝自以為功矜
 其知能誇示臣下其器不亦小哉
 臣良勝曰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太宗以兵畧取天
 下老而不自戢猶欲矜功逺伐率以勇力先之其所
 以成之者李靖自請將兵以堅黷武之志李世勣亦
[009-62b]
 勸伐之此蘇軾以為二人者唐腹心之疾也善乎褚
 遂良曰陛下指揮則中原清宴顧盼則四夷讋服威
 望大矣今乃渡海逺征小虜萬一蹉跌傷威損望更
 興忿兵則安危難測矣卒之遼左無功士馬敝耗糧
 盡班師卻自悔曰魏徴若在不使朕有是行也當是
 時遂良無恙不悔弗聼其言而顧追思於既死之徴
 蓋亦愧之也
宋太祖圍太原既久遼援不能進殿前都虞侯趙廷翰
[009-63a]
率諸班衛士叩頭願先登急撃以盡死力太祖曰爾曹
皆我所訓練無不一當百所以備肘腋同休戚也我寧
不得大原豈忍驅爾曹冐鋒刃蹈必死之地乎衆皆感
泣時大軍頓甘草池中㑹暑雨軍士多疾太常博士李
光贊曰蕞爾晉陽豈須親討重勞飛輓取怨黔黎豈若
囘鑾復都屯兵上黨使夏取其麥秋取其禾既寛力役
之征便是蕩平之策從之乃命趙普諭諸將解圍而還
 臣良勝曰知哉宋祖善藏其勇也方其雪夜幸趙普
[009-63b]
 家計欲下太原爾以普難之姑俟削平諸國是在軍
 志曰攻堅則瑕者堅攻瑕則堅者瑕譬之善奕不失
 先後著宜如是也又以幽燕圖示普普曰圖必出曹
 翰曰然翰可取否曰可孰可守曰以翰守之自後積
 貯金帛期滿五十萬與契丹贖之否則決戰期以絹
 二百萬疋易敵首十萬級未嘗一日忘是宋祖開國
 百里之心不在唐太宗下而仁厚保全冺其形迹此
 所以為大勇也故太原之平乃其素志以光贊之言
[009-64a]
 解圍無難志復幽燕卻曰安得人才如桑維翰者維
 翰正割地以賂石晉者也徐鉉求緩江南之師則曰
 天下一家卧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耶此其真情畢
 見而謂哀筠之言終其世不加兵者亦俟釁而動爾
 臣故以為宋祖善藏其勇者也
聖祖平陳友諒還告廟論功行賞因與諸將論鄱陽之
戰諸將請曰自古水戰必得天時地利乃為可勝當周
瑜之破曹操因風之便乃能勝之陳友諒兵據鄱陽先
[009-64b]
處上流以待我是得地利矣况我勞彼逸今勝之誠未
諭也聖祖曰爾不聞古人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陳友諒兵雖强衆人各一心上下猜疑矧用兵
連年數敗無功不能養威俟時今日適勞于東明日馳
騖於西失衆心矣兵貴時動動則威威則勝我以時動
之師威不振之虜將士一心人百其勇如鷙鳥搏擊巢
卵俱覆此所以為我破也諸將嘆服
 臣良勝曰兵陣者有形之勇戰之戰也人心者無形
[009-65a]
 之勇不戰之戰也人心至誠可以開金石可以動鬼
 神况區區兵革之間哉武王伐紂紂億萬人惟億萬
 心武王三千人惟一心聖祖之克偽漢即武王之大
 勇也以天下之勇為勇也
  右衍昭勇之法
履六三曰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㓙武人為于大
君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
咥人之㓙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009-65b]
 朱熹曰六三不中不正柔而志剛此以履乾必見傷
 害故其象如此而占者㓙又為剛武之人得志而肆
 暴之象如秦政項籍豈能久也
梁亡
 胡安國曰梁本侯國魚爛而亡何哉易曰天行健君
 子以自强不息古者諸侯朝脩其禁令晝考其國職
 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無使慆淫而後即安故克勤
 于邦荒度土功者禹也慄慄危懼檢身若不及者湯
[009-66a]
 也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者文王
 也凡有國家者土地雖廣人民雖衆兵甲雖多城郭
 雖固而不能自强于政治則日危月削如火銷膏以
 至滅亡而莫覺也而况好土功輕民力湎于酒淫于
 色心昏而出惡政者乎其亡可立而待矣
晉陽處父聘于衛反過甯甯嬴從之及温而還其妻問
之嬴曰以剛商書曰沈潛剛克髙明柔克夫子一之其
不没乎天為剛德猶不干時况在人乎且華而不實怨
[009-66b]
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余懼不獲其利而罹
其難是以去之
 臣良勝曰信嬴之言處父蓋剛者也其後卒見殺于
 狐射姑而嬴之言中然考其履處父非能剛者當與
 楚子上夾泜而軍謂之曰文不犯順武不違教吾退
 舍子濟而陳楚紓則曰楚師還矣遂歸及與王叔桓
 公伐楚救江門于方城一遇息公而還獨能易狐射
 姑趙盾之班實黨於趙氏假威濟爾卒以此戮遂符
[009-67a]
 甯嬴之言而冒曰剛者也嗚呼大臣假朝廷官爵以
 厚其威以濟其私未有善其後者也夫勇之為用大
 矣以之治人則武人不足君矣不以自治則梁伯不
 足國矣臣而以濟其惡如處父者又何以有其身也
 哉是皆足為戒也
司馬光上殿劄子曰切惟人君大德有三曰仁曰明曰
武仁者非嫗煦姑息之謂也興教化脩政治養百姓利
萬物此人君之仁也明者非煩苛伺察之謂也知道誼
[009-67b]
識安危别賢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武者非剛强暴
戾之謂也惟道所在斷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
人君之武也故仁而不明猶有良田而不能耕也明而
不武猶視苗之穢而不能耘也武而不仁猶知穫而不
知種也三者兼備則國治强闕一則衰闕二則危三者
無一焉則亡
 臣良勝曰光言君德曰仁明武即知仁勇之達德也
 達之云者非止通於天下而可行蓋亦行于萬世而
[009-68a]
 無弊光之斯疏析之而極其精合之而成其大守其
 常而不易通其變而不窮嘗云事三朝皆以是獻臣
 以為雖萬世而可獻者無出于斯也故以是終三德
 之義是亦光之所以自獻焉爾
  右衍矜勇之戒
 
 
 
[009-68b]
 
 
 
 
 
 
 
 中庸衍義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