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90 張子抄釋-明-呂柟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張子抄釋卷一
             明 吕柟 撰
   西銘第一
乾稱父坤稱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
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
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
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聖其合徳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
[001-1b]
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于時保
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違曰悖徳害仁曰
賊濟惡者不才其踐形惟肖者也知化則善述其事窮
神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為無忝存心養性為匪懈惡
㫖酒崇伯子之顧養育英才潁封人之錫類不施勞而
底豫舜其功也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體其受而
歸全者參乎勇於從而順令者伯竒也富貴福澤将以
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順事没吾
[001-2a]
寧也釋此舜欲並生之心/孟子立命之意也
   東銘第二
戲言出於思也戲動作於謀也發於聲見乎四肢謂非
己心不明也欲人無己疑不能也過言非心也過動非
誠也失於聲繆迷其四體謂己當然自誣也欲他人已
從誣人也或者以出於心者歸咎為已戲失於思者自
誣為已誠不知戒其出汝者引一作/歸咎其不出汝者長
傲且遂非不智孰甚焉釋君子之所以動天地感/人鬼者惟誠於言行耳
[001-2b]
   正䝉太和第三
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緼
相盪勝負屈伸之始其来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
固起知於易者乾乎效法於簡者坤乎散殊而可象為
氣清通而不可象為神不如野馬絪緼不足謂之太和
語道者知此謂之知道學易者見此謂之見易不如是
雖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稱也已釋此理氣合一神/化無二之㫖也
太虚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至静無
[001-3a]
感性之淵源有識有知物交之客感爾客感客形與無
感無形惟盡性者一之釋性兼虚/形静感
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塗然其為理也順而不妄氣
之為物散入無形適得吾體聚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
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
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然則聖人盡道其
間兼體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彼語寂滅者往而不返
徇生執有者物而不化二者雖有間矣以言乎失道則
[001-3b]
均焉釋此可以觀明/善而誠身矣
知虚空即氣則有無隠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顧聚散
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從来則深於易者也若謂虚能
生氣則虚無窮氣有限體用殊絶入老氏有生於無自
然之論不識所謂有無混一之常若謂萬象為太虚中
所見之物則物與虚不相資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
不相待而有陷於浮屠以山河大地為見病之説此道
不明正由懵者略知體虚空為性不知本天道為用反
[001-4a]
以人見之小因縁天地明有不盡則誣世界乾坤為幻
化幽明不能舉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不悟一隂一陽
範圍天地通乎晝夜三極大中之矩遂使儒佛老莊混
然一途語天道性命者不罔於恍惚夢幻則定以有生
於無為窮高極微之論入徳之途不知擇術而求多見
其蔽於詖而陷於淫矣釋此允執厥中之/學易之注䟽也
氣坱然太虚升降飛揚未嘗止息易所謂絪緼莊生所
謂生物以息相吹野馬者歟此虚實動靜之機隂陽剛
[001-4b]
柔之始浮而上者陽之清降而下者隂之濁其感遇聚
散為風雨為雪霜萬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結糟粕煨燼
無非教也釋此教雖在天地實/在我豈可傳不習乎
氣聚則離明得施而有形氣不聚則離明不得施而無
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謂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謂之無
故聖人仰觀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無之故
盈天地之間者法象而已文理之察非離不相覩也方
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釋/觀
[001-5a]
離明足以知氣虚一體故/君子之學當動與天合
氣之聚散於太虚猶氷凝釋於水知太虚即氣則無無
故聖人語性與天道之極盡於參伍之神變易而已諸
子淺妄有有無之分非窮理之學也釋學者氣能入虚/則能盡性虚能實
氣則能/踐形
凡氣清則通昏則壅清極則神故聚而有間則風行而
聲聞具達清之驗與不行而至通之極與釋學者當革/其舊染之汚
也不然則血肉之/軀焉能學貫天人
[001-5b]
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虚與氣有性之
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釋心性道天一物也/故學盡心則能知天
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聖者至誠得天之謂神者太虚
妙應之目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爾釋小人學其/糟粕大人學
其聖/神
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兩體者虚
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而已釋君子致一/故能變化無
窮/
[001-6a]
游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其隂陽兩端循
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釋仁義立/萬善成
書夜者天之一息乎寒暑者天之晝夜乎天道春秋分
而氣易猶人一寤寐而魂交魂交成夢百感紛紜對寤
而言一身之晝夜也氣交為春萬物揉錯對秋而言天
之晝夜也氣本之虚則湛本無形感而生則聚而有象
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故
愛惡之情同出於太虚而卒歸於物欲倐而生忽而成
[001-6b]
不容有毫髪之間其神矣夫釋化物欲而愛善惡惡者/聖人之學也故道符於天
地/
萬物形色神之糟粕性與天道云者易而已矣心所以
萬殊者感外物為不一也天大無外其為感者絪緼二
端而已釋學者當存仁義仁/義存則變化出矣
物之所以相感者利用出入莫知其鄉一萬物之妙者
與氣與志天與人有交勝之理聖人在上而下民咨氣
壹之動志也鳳凰儀志壹之動氣也釋志氣/本一物
[001-7a]
   正蒙參兩第四
地所以兩分剛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參一太極
兩儀而象之性也釋學者如蓍則能圓而神如卦/則能方以智蓍似天卦似地
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故化此天之所以參也釋此/孔子
下學上/達之義
地純隂凝聚於中天浮陽運旋於外此天地之常體也
恒星不動純繫乎天與浮陽運旋而不窮者也日月五
星逆天而行并包乎地者也地在氣中雖順天左旋其
[001-7b]
所繫辰象隨之稍遲則反移徙而右爾間有緩速不齊
者七政之性殊也月隂精反乎陽者也故其右行最速
日為陽精然其質本隂故其右行雖緩亦不純繫乎天
如恒星不動金水附日前後進退而行者其理精深存
乎物感可知矣鎮星地類然根本五行雖其行最緩亦
不純繫乎地也火者亦隂質為陽萃焉然其氣比日而
微故其遲倍日惟木乃歳一盛衰故歳歴一辰辰者日
月一交之次有歳之象也釋此人倫有定位而健順五/常無定施是以君子學其天
[001-8a]
也/
凡圜轉之物動必有機既謂之機則動非自外也古今
謂天左旋此直至粗之論爾不考日月出沒恒星昏曉
之變愚謂在天而運者惟七曜而已恒星所以為晝夜
者直以地氣乗機左旋於中故使恒星河漢因一作/回
為南日月因天隠見太虚無體則無以驗其遷動於外
釋君子當自强/不息故貴知幾
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釋横渠又有日/月右轉之説恐
[001-8b]
異時/言也
地有升降日有脩短地雖凝聚不散之物然二氣升降
其間相從而不已也陽日上地日降而下者虚也陽日
降地日進而上者盈也此一歳寒暑之候也至於一晝
夜之盈虚升降則以海水潮汐驗之為信然間有小大
之差則繫日月朔望其精相感釋人之寤寐語黙/動静出處亦然
日質本隂月質本陽故於朔望之際精魄反交則光為
之食矣釋天地人/事亦然
[001-9a]
虧盈法月於人為近日逺在外故月受日光常在於外
人視其終初如鈎之曲及其中天也如半璧然此虧盈
之驗也釋夫感婦君感/臣亦是理也
日月雖以形相物考其道則有施受健順之差焉星月
金水受光於火日隂受而陽施也釋此本天親上/本地親下之意
隂陽之精互藏其宅則各得其所安故日月之形萬古
不變若隂陽之氣則循環迭至聚散相盪升降相求絪
緼相揉葢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無
[001-9b]
方運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謂之何哉釋交/感故
乆/
閏餘生於朔不盡周天之氣而世𫝊交食法與閏異術
葢有不知而作者爾
隂性凝聚陽性發散隂聚之陽必散之其勢均散陽為
隂累則相持為雨而降隂為陽得則飄揚為雲而升故
雲物班布太虚者隂為風驅斂聚而未散者也凡隂氣
凝聚陽在内者不得出則奮撃而為雷霆陽在外者不
[001-10a]
得入則周旋不舍而為風其聚有逺近虚實故雷風有
小大暴緩和而散則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則為戾氣
曀霾隂常散緩受交於陽則風雨調寒暑正釋此於風/雨雷霆霜
雪之説甚/明白矣
火日外光能直而施金水内光能闢而受受者隨材各
得施者所應無窮神與形天與地之道歟釋故君子窮/神而知天
木曰曲直能既曲而反伸也金曰從革一從革而不能
自反也水火氣也故炎上潤下與隂陽升降土不得而
[001-10b]
制焉木金者土之華實也其性有水火之雜故木之為
物水漬則生火然而不離也葢得土之浮華於水火之
交也金之為物得火之精於土之燥得水之精於土之
濡故水火相待而不相害鑠之反流而不耗葢得土之
精實於水火之際也土者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終也地
之質也化之終也水火之所以升降物兼體而不遺者
釋此説五行以水火屬天/金木屬地則土甚明白矣
   正蒙天道第五
[001-11a]
天道四時行百物生無非至教聖人之動無非至徳夫
何言哉釋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天體物不遺猶仁體事無不在也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無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且及爾
游衍無一物之不體也釋故至誠能配/天仁人能事天
上天之載有感必通聖人之為得為而為之也釋惟至/誠故天
與聖人皆能/妙應物之感
天之知物不以耳目心思然知之之理過於耳目心思
[001-11b]
天視聽以民明威以民故詩書所謂帝天之命主於民
心而已焉釋民外無天/天外無民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知上天之載當存文王黙而成
之存乎德行學者常存徳性則自然黙成而信矣存文
王則知天載之神存衆人則知物性之神釋衆人文王/與天一也觀
衆人於文王觀文/王於天觀天於已
谷之神也有限故不通天下之聲聖人之神惟天故能
周萬物而知釋聖人如太虚/故不與谷神同
[001-12a]
聖人有感無隠正猶天道之神釋天地聖人/惟虚則通
形而上者得意斯得名得名斯得象不得名非得象者
也故語道至於不能象則名言亡矣釋無名言處要在/自得難以語人
   正蒙神化第六
神天德化天道徳其體道其用一於氣而已釋徳與道/無二氣故
曰一隂一陽之謂道/分理與氣者支離矣
虚明一作/靜照鑒神之明也無逺近幽深利用出入神之
充塞無間也釋天能日月聖人/能聰明其神一也
[001-12b]
形而上者得辭斯得象矣神為不測故緩辭不足以盡
神化為難知故急辭不足以體化釋道最難言緩急形/容神化見矣故君子
於其言無/所茍而已
氣有隂陽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神其在人也知
義用利則神化之事備矣徳盛者窮神則知不足道知
化則義不足云天之化也運諸氣人之化也順夫時非
氣非時則化之名何有化之實何施中庸曰至誠為能
化孟子曰大而化之皆以其徳合隂陽與天地同流而
[001-13a]
無不通也所謂氣也者非待其蒸鬱凝聚接於目而知
之茍健順動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爾然則
象若非氣指何為象時若非象指何為時世人取釋氏
銷礙入空學者舍惡趨善以為化此直可為始學遣累
者薄乎云爾豈天道神化所同語也哉釋時即象也象/即氣也氣即神
化也故君子居則觀象動/則觀變故徳與天地合
鬼神常不死故誠不可揜人有是心在隠微必乗間而
見故君子雖處幽獨防亦不懈釋心即鬼神也無人無/鬼神鬼神已動善惡必
[001-13b]
露用意掩之並意亦見/慎獨之語聖學之要
神化者天之良能非人能故大而位天徳然後能窮神
知化釋學至位天徳所存/不可測所應為無窮
大則不驕化則不吝釋大則無所不容/化則無所不可
無我而後大大成性而後聖聖位天徳不可致知謂神
故神也者聖而不可知釋聖神亦有/生熟之分
見幾則義明動而不括則用利屈伸順理則身安而徳
滋窮神知化與天為一豈有我所能勉哉乃徳盛而自
[001-14a]
致爾
精義入神事豫吾内求利吾外也利用安身素利吾外
致養吾内也窮神知化乃養盛自致非思勉之能强故
崇徳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釋有致知則尚/未神與化也
神不可致思存焉可也化不可助長順焉可也存虚明
久至徳順變化達時中仁之至義之盡也知㣲知彰不
舍而繼其善然後可以成人性矣釋成性與天命合何/神不存何化不順
知神而後能饗帝饗親見易而後能知神是故不聞性
[001-14b]
與天道而能制禮作樂者末矣釋帝與親神所由授也/易所由行也禮樂所由
出/也
敦厚而不化有體而無用也化而自失焉狥物而䘮已
也大徳敦化然後仁智一而聖人之事備性性為能存
神物物為能過化釋性性者盡已之性也物物者盡物/之性也未有能盡已之性而不能盡
物之性/者也
無我然後得正已之盡存神然後妙應物之感範圍天
地之化而不過過則溺於空淪於靜既不能存夫神又
[001-15a]
不能知夫化矣釋不過處便/可觀神化
義以反經為本經正則精仁以敦化為深化行則顯義
入神動一靜也仁敦化靜一動也仁敦化則無體義入
神則無方釋仁義者神化之别/名也何體方之有
   正蒙動物第七
動物本諸天以呼吸為聚散之漸植物本諸地以隂陽
升降為聚散之漸物之初生氣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
氣日反而游散至之謂神以其伸也反之謂鬼以其歸
[001-15b]
釋語黙動靜死生存亡亦不/得已而然乎故學貴存神
氣於人生而不離死而游散者謂魂聚成形質雖死而
不散者謂魄釋魂係於天魄係於地/故有曰天命無曰地命
海水凝則氷浮則漚然氷之才漚之性其存其亡海不
得而與焉推是足以究死生之説伊川程子改與為有/ 釋無海則亦不能
為氷漚無漚氷則/亦不害為海也
生有先後所以為天序小大髙下相並而相形焉是謂
天秩天之生物也有序物之既形也有秩知序然後經
[001-16a]
正知秩然後禮行釋經道其常禮道其變/常以變運變以常生
物無孤立之理非同異屈伸終始以發明之則雖物非
物也事有始卒乃成非同異有無相感則不見其成不
見其成則雖物非物故曰屈伸相感而利生焉釋日月/之升降
山川之流峙隂陽寒暑之往/來其為是乎不然則不利
賢才出國将昌子孫才族将大釋至誠如神/者觀於此也
寤形開而志交諸外也夣形閉而氣專乎内也寤所以
知新於耳目夢所以縁舊於習心醫謂飢夢取飽夣與
[001-16b]
凡寤夣所感專語氣於五藏之變容有取焉爾釋高宗/之夣傅
説孔子之夢周公皆心/藏正而諸藏隨之也
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
皷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嚆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
之類是皆物感之良能人皆習知而不察者爾釋風雷/言語皆
相軋而然也其有曲折大小則存乎志焉耳/故古之以道鳴者雖天地日月皆隨我矣
   正䝉誠明第八
誠明所知乃天徳良知非聞見小知而已釋此誠則明/矣然亦自聞
[001-17a]
見積/來
天人異用不足以言誠天人異知不足以盡明所謂誠
明者性與天道不見乎小大之别也釋性在我天道/亦非皆在天
義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聖動靜合一存乎神
隂陽合一存乎道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釋理聖神/誠一也
性者萬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為能盡其
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愛必兼愛成不獨成彼自
蔽塞而不知順吾理者則亦末如之何矣釋此亦西/銘之意
[001-17b]
天能為性人能為謀大人盡性不以天能為能而以人
謀為能故曰天地設位聖人成能釋此君子/不謂命也
天所性者通極於道氣之昏明不足以蔽之天所命者
通極於性遇之吉凶不足以戕之不免乎蔽之戕之者
未之學也性通乎氣之外命行乎氣之内氣無内外假
有形而言爾故思知人不可不知天盡其性然後能至
於命釋性命皆氣為也内外㣲顯一致其曰性/通乎氣之外者性能帥乎氣而變化之也
天性在人正猶水性之在氷凝釋雖異為物一也受光
[001-18a]
有小大昏明其照納不二也釋性無大小氣有昏明/故變其氣之昏則性存
性其總合兩也命其受有則也不極總之要則不至受
之分盡性窮理而不可變乃吾則也天所自不能已者
謂命不能無感者謂性雖然聖人猶不以所可憂而同
其無憂者有相之道存乎我也釋故盡性/可以立命
湛一氣之本攻取氣之欲口腹於飲食鼻舌於臭味皆
攻取之性也知德者屬厭而已不以嗜欲累其心不以
小害大末䘮本焉爾釋養性則氣清湛道心為主也/徇氣則性鑿䘮人心惟危也
[001-18b]
心能盡性人能𢎞道也性不知檢其心非道𢎞人也釋/心
主氣血性所由/生才所由出也
性於人無不善繫其善反不善反而已過天地之化不
善反者也命於人無不正繫其順與不順而已行險以
僥倖不順命者也釋性本化也/命本順也
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
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釋天地之性善而已/亦只在氣質之性中
人之剛柔緩急有才與不才氣之偏也天本參和不偏
[001-19a]
養其氣反之本而不偏則盡性而天矣性未成則善惡
混故亹亹而繼善者斯為善矣惡盡去則善因以存故
舍曰善而曰成之者性釋此後天而求/復先天之道
徳不勝氣性命於氣徳勝其氣性命於徳窮理盡性則
性天徳命天理氣之不可變者獨死生脩夭而已故論
死生則曰有命以言其氣也語富貴則曰在天以言其
理也此大徳所以必受命易簡理得而成位乎天地之
中也所謂天理也者能悦諸心能通天下之志之理也
[001-19b]
能使天下悦且通則天下必歸焉不歸焉者所乘所遇
之不同如仲尼與繼世之君也舜禹有天下而不與焉
者正謂天理馴致非氣禀當然非志意所與也必曰舜
禹云者餘非乗勢則求焉者也釋惟大徳為能知性命/故程子曰盡性便可至
命/
利者為神滯者為物是故風雷有象不速於心心禦見
聞不𢎞於性釋性通則耳目自靈心竅自開/不疾而速風雷不足以喻之矣
在帝左右察天理而左右也天理者時義而已君子教
[001-20a]
人舉天理以示之而已其行已也述天理而措之釋時/義通
乎人/已
和樂道之端乎和則可大樂則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
已矣
莫非天也陽明勝則徳性用隂濁勝則物欲行領惡而
全好者其必由學乎釋親賢友/善則道明
   正蒙大心第九
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為有外世人
[001-20b]
之心止於聞見之狹聖人盡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
天下無一物非我孟子謂盡心則知性知天以此天大
無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見聞之知乃物交而
知非徳性所知徳性所知不萌於見聞釋心盡亦由多/見多聞中來但
不溺於見/聞則知天
人謂已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
知合内外於耳目之外則其知也過人逺矣釋耳目之/外者心與
天也其内/亦通於心
[001-21a]
天之明莫大於日故有目接之不知其幾萬里之高也
天之聲莫大於雷霆故有耳屬之莫知其幾萬里之逺
也天之不禦莫大於太虚故心知廓之莫究其極也人
病以其耳目見聞累其心而不務盡其心故思盡其心
者必知心所從來而後能釋心自太虚来故與太虚/同耳目皆白是通焉耳
體物體身道之本也身而體道其為人也大矣道能物
身故大不能物身而累於身則藐乎其卑矣能以天體
身則能體物也不疑釋係自處大小如/何大則天小則物
[001-21b]
成心忘然後可與進於道成心者/私意也化則無成心矣成心
者意之謂與釋成心者因心所欲而/遂成之也即人心惟危
以我視物則我大以道體物我則道大故君子之大也
大於道大於我者容不免狂而已釋病起白是/道進自虚
釋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滅天地以小緣大以末緣
本其不能窮而謂之幻妄真所謂疑氷者歟釋只是/淫蔽
釋氏妄意天性而不知範圍天用反以六根之微因緣
天地明不能盡則誣天地日月為幻妄蔽其用於一身
[001-22a]
之小溺其志於虚空之大此所以語大語小流遁失中
其過於大也塵芥六合其蔽於小也夣幻人世謂之窮
理可乎不知窮理而謂盡性可乎謂之無不知可乎塵
芥六合謂天地為有窮也夢幻人世明不能究所從也
釋釋氏只欲自生不管/人故輙自是不求人
 
 
 
[001-22b]
 
 
 
 
 
 
 
 張子抄釋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