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89 周子抄釋-明-呂柟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子抄釋卷一
             明 吕柟 撰
 
 
 
 
 
[001-1b]
   太極圖解義      新安朱子
○此所謂無極而太極也所以動而陽静而隂之本體
也然非有以離乎隂陽也即隂陽而指其本體不雜乎
隂陽而為言耳□此○之動而陽静而隂也中○者其
本體也□者陽之動也○之用所以行也□者隂之靜
也○之體所以立也□者□之根也□者□之根也□
  此陽變隂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也□者陽之變也
□者隂之合也□隂盛故居右□陽盛故居左□陽穉
[001-2a]
故次火□隂穉故次水□冲氣故居中而水火之□交
系乎上者隂根陽陽根隂也水而木木而火火而土土
而金金而復水如環無端五氣布四時行也○
五行一隂陽五殊二實無餘欠也隂陽一太極精粗本
末無彼此也太極本無極上天之載無聲臭也五行之
生各一其性氣殊質異各一其○無假借也□此無極
二五所以妙合而無間也○乾男坤女以氣化者言也
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極也○萬物化生以形化者言
[001-2b]
也各一其性而萬物一太極也此以上引說觧剥圖體/此以下據圖推盡說意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則所謂人○者於是乎在矣然
形□之為也神□之發也五性  之德也善惡男女
之分也萬事萬物之象也此天下之動所以紛綸交錯
而吉㓙悔吝所由以生也惟聖人者又得夫秀之精而
有以全乎○之體用者也是以一動一靜各臻其極而
天下之故常感通乎寂然不動之中葢中也仁也感也
所謂□也○之用所以行也正也義也寂也所謂□也
[001-3a]
○之體所以立也中正仁義渾然全體而靜者常為主
焉則人○於是乎立而○□  天地日月四時鬼神
有所不能違矣君子之戒謹恐懼所以脩此而吉也小
人之放僻邪侈所以悖此而㓙也天地人之道各一太
極也陽也剛也仁也所謂□也物之始也隂也柔也義
也所謂□也物之終也此所謂易也而三極之道立焉
實則一○也故曰易有太極□之謂也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隂靜極
[001-3b]
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隂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隂
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隂陽
也隂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
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
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
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
[001-4a]
合其吉㐫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㐫故曰立天之道曰
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
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釋易言/有太極
者著其本也圖言無極者究其精也易言四象八卦而/吉㓙在大業之先者以蓍卦而論主後天也圖言隂陽
五行而吉凶在萬物之後者以道而論本/先天也故讀易人懼為惡玩圖人易從善
 通書
   誠上第一
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乾道變
[001-4b]
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隂一陽
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誠之通利貞誠
之復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釋天道聖德惟一誠外此/不獲罪于天即見尤于聖
   誠下第二
聖誠而已矣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靜無而動有至
正而明逹也五常百行非誠非也邪暗塞也故誠則無
事矣至易而行難果而確無難焉故曰一日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焉釋誠仁一理/明公一道
[001-5a]
   誠㡬德第三
誠無為㡬善惡德愛曰仁宜曰義理曰禮通曰智守曰
信性焉安焉之謂聖復焉執焉之謂賢發微不可見充
周不可窮之謂神釋誠其本也㡬其用也德其目也故/賢其學也聖其熟也神其妙也皆至
于誠/焉耳
 
 
   聖第四
[001-5b]
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無之
間者㡬也誠精故明神應故妙㡬微故幽誠神㡬曰聖
釋㡬有善惡而以誠神/㡬為聖人者能知㡬耳
   慎動第五
動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匪仁匪義匪禮匪智匪信悉
邪也邪動辱也甚焉害也故君子慎動釋本在/謹獨
   道第六
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守之貴行之利廓之配天
[001-6a]
地豈不易簡豈為難知不守不行不廓耳釋守在信行/在勇廓在智
   師第七
或問曰曷為天下善曰師曰何謂也曰性者剛柔善惡
中而已矣不逹曰剛善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為幹固
惡為猛為隘為強梁柔善為慈為順為巽惡為懦弱為
無斷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逹道也聖
人之事也故聖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而止
矣故先覺覺後覺闇者求於明而師道立矣師道立則
[001-6b]
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矣釋行天下逹/道易得師難
   幸第八
人之生不幸不聞過大不幸無耻必有耻則可教聞過
則可賢釋不自棄方能有耻/不自是方能聞過
   思第九
洪範曰思曰睿睿作聖無思本也思通用也㡬動於彼
誠動於此無思而無不通為聖人不思則不能通微不
睿則不能無不通是則無不通生於通微通微生於思
[001-7a]
故思者聖功之本而吉㓙之機也易曰君子見㡬而作
不俟終日又曰知㡬其神乎釋㡬之不見/未之思耳
   志學章第十
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伊尹顔淵大賢也伊尹耻其君
不為堯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撻於市顔淵不遷怒不貳
過三月不違仁志伊尹之所志學顔子之所學過則聖
及則賢不及則亦不失於令名釋顔亦尹之志/尹亦顔之學
   順化第十一
[001-7b]
天以陽生萬物以隂成萬物生仁也成義也故聖人在
上以仁育萬物以義正萬民天道行而萬物順聖德修
而萬民化大順大化不見其迹莫知其然之謂神故天
下之衆本在一人道豈逺乎哉術豈多乎哉釋立天之/道曰隂與
陽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其神一也故順且化
   治第十二
十室之邑人人提耳而教且不及况天下之廣兆民之
衆哉曰純其心而已矣仁義禮智四者動靜言貌視聽
[001-8a]
無違之謂純心純則賢才輔賢才輔則天下治純心要
矣用賢急焉釋求治而不求要急/是舍耕而求食也
   禮樂第十三
禮理也樂和也隂陽理而後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
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各得其理然後和故禮先而樂
釋書言作樂在象刑惟明之後/易言作樂在天下和豫之時
   務實第十四
實勝善也名勝恥也故君子進德修業孶孳不息務實
[001-8b]
勝也德業有未著則恐恐然畏人知逺恥也小人則偽
而已故君子日休小人日憂釋先憂者休/先休者憂
   愛敬第十五
有善不及曰不及則學焉問曰有不善曰不善則告之
不善且勸曰庶㡬有改乎斯為君子有善一不善二則
學其一而勸其二有語曰斯人有是之不善非大惡也
則曰孰無過焉知其不能改改則為君子矣不改為惡
惡者天惡之彼豈無畏耶烏知其不能改故君子悉有
[001-9a]
衆善無弗愛且敬焉釋此可/觀仁矣
   動靜第十六
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動
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
水隂根陽火陽根隂五行隂陽隂陽太極四時運行萬
物終始混兮闢兮其無窮兮釋君子學/天斯不差
   樂上第十七
古者聖王制禮法修教化三綱正九疇叙百姓大和萬
[001-9b]
物咸若乃作樂以宣八風之氣以平天下之情故樂聲
淡而不傷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
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釋優柔平中德之盛也天下化中
治之至也是謂道配天地古之極也後世禮法不修政
刑苛紊縱欲敗度下民困苦謂古樂不足聽也代變新
聲妖淫愁怨導欲增悲不能自止故有賊君棄父輕生
敗倫不可禁者矣嗚呼樂者古以平心今以助欲古以
宣化今以長怨不復古禮不變今樂而欲至治者逺矣
[001-10a]
釋禮古而樂不/古并禮亦廢矣
   樂中第十八
樂者本乎政也政善民安則天下之心和故聖人作樂
以宣暢其和心逹於天地天地之氣感而太和焉天地
和則萬物順故神祗格鳥獸馴釋樂即/政之極
   樂下第十九
樂聲淡則聽心平樂辭善則歌者慕故風移而俗易矣
妖聲艶辭之化也亦然釋化係/乎所感
[001-10b]
   聖學第二十
聖可學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請聞焉曰一為要一者
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
公則溥明通公溥庶矣乎釋無欲便/可虛直
   公明第二十一
公於己者公於人未有不公於己而能公於人也明不
至則疑生明無疑也謂能疑為明何啻千里釋公明皆/自已作
   理性命第二十二
[001-11a]
厥彰厥㣲匪靈弗瑩剛善剛惡柔亦如之中焉止矣二
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
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釋性命/一理
   顔子第二十三
顔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不改其樂
夫富貴人所愛也顔子不愛不求而樂乎貧者獨何心
哉天地間有至貴至愛可求而異乎彼者見其大而忘
其小焉爾見其大則心泰心泰則無不足無不足則富
[001-11b]
貴貧賤處之一也處之一則能化而齊故顔子亞聖釋/尋
顔子樂處/惟見大耳
   師友上第二十四
天地間至尊者道至貴者德而已矣至難得者人人而
至難得者道德有於身而已矣求人至難得者有於身
非師友則不可得也已釋惟求真/師良友難
   師友下第二十五
道義者身有之則貴且尊人生而䝉長無師友則愚是
[001-12a]
道義由師友有之而得貴且尊其義不亦重乎其聚不
亦樂乎釋義聚須/自得知
   過第二十六
仲由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䕶疾
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釋此子路百世/之師不啻令名
   勢第二十七
天下勢而已矣勢輕重也極重不可反識其重而亟反
之可也反之力也識不早力不易也力而不競天也不
[001-12b]
識不力人也天乎人也何尤釋識力/兼用
   文辭第二十八
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况虛車乎文
辭藝也道德實也篤其實而藝者書之美則愛愛則傳
焉賢者得以學而至之是為教故曰言之無文行之不
逺然不賢者雖父兄臨之師保勉之不學也強之不從
也不知務道德而苐以文辭為能者藝焉而已噫弊也
久矣釋道以文行/亦以文泥
[001-13a]
   聖藴第二十九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子
曰予欲無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然則聖人
之藴㣲顔子殆不可見發聖人之藴教萬世無窮者顔
子也聖同天不亦深乎常人有一聞知恐人不速知其
有也急人知而名也薄亦甚矣釋聖人之藴顔子發猶/天地之藴八卦發朱子
深厚淺薄之/注乃互文也
   精藴第三十
[001-13b]
聖人之精畫卦以示聖人之藴因卦以發卦不畫聖人
之精不可得而見㣲卦聖人之藴殆不可悉得而聞易
何止五經之源其天地鬼神之奥乎釋卦者掛也懸天/地人物之理於世
間如圖/畫然也
   乾損益動第三十一
君子乾乾不息於誠然必懲忿窒慾遷善改過而後至
乾之用其善是損益之大莫是過聖人之㫖深哉吉㓙
悔吝生乎動噫吉一而已動可不愼乎釋君子學天莫/先損益吉由是
[001-14a]
出也朱子曰/思誠之方
   家人睽復无妄第三十二
治天下有本身之謂也治天下有則家之謂也本必端
端本誠心而已矣則必善善則和親而已矣家難而天
下易家親而天下䟽也家人離必起於婦人故睽次家
人以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也堯所以釐降二女于媯
汭舜可禪乎吾兹試矣是治天下觀於家治家觀身而
已矣身端心誠之謂也誠心復其不善之動而已矣不
[001-14b]
善之動妄也妄復則无妄矣无妄則誠矣故无妄次復
而曰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深哉釋茂育萬物起于復/不善之動人可不猛
省/
   富貴第三十三
君子以道充為貴身安為富故常泰無不足而銖視軒
冕塵視金玉其重無加焉爾釋身安則心正家齊/可知他不足道也
   陋第三十四
聖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藴之為德行行之為事業彼
[001-15a]
以文辭而已者陋矣釋入耳存心有不言而/信之義故為德行事業
   擬議第三十五
至誠則動動則變變則化故曰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
動擬議以成其變化釋擬議所以求學至誠/故朱子曰誠之之事也
   刑第三十六
天以春生萬物止之以秋物之生也既成矣不止則過
焉故得秋以成聖人之法天以政飬萬民肅之以刑民
之盛也欲動情勝利害相攻不止則賊滅無倫焉故得
[001-15b]
刑以治情偽㣲瞹其變千狀茍非中正明逹果斷者不
能治也訟卦曰利見大人以剛得中也噬嗑曰利用獄
以動而明也嗚呼天下之廣主刑者民之司命也任用
可不愼乎釋張敬夫以中正為仁明逹為智果㫁/為勇則德者刑之本也故利見大人
   公第三十七
聖人之道至公而已矣或曰何謂也曰天地至公而已
釋公則無/偏無遺
   孔子上第三十八
[001-16a]
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孔子為後世王者而修也亂臣
賊子誅死者於前所以懼生者於後也宜乎萬世無窮
王祀夫子報德報功之無盡焉釋夫子之功/宜不止此
   孔子下第三十九
道德高厚教化無窮實與天地參而四時同其惟孔子
釋朱子謂孔子其/太極亶其然乎
   蒙艮第四十
童䝉求我我正果行如筮焉筮叩神也再三則瀆矣瀆
[001-16b]
則不告也山下出泉靜而清也汩則亂亂不决也愼哉
其惟時中乎艮其背背非見也靜則止止非為也為不
止矣其道也深乎釋教人修己/皆惟靜乎
[001-17a]
   太極圖通書後序建安本/   朱子
右周子之書一編今舂陵零陵九江皆有本而互有同
異長沙本最後出乃熹所編定視他本最詳密矣然猶
有所未盡也葢先生之學其妙具於太極一圖通書之
指皆發此圖之藴而程先生兄弟語及性命之際亦未
嘗不因其說觀通書之誠動靜理性命等章及程氏之
書李仲通銘程邵公誌顔子好學論等篇則可見矣故
潘清逸誌先生之墓敘所著書特以作太極圖為稱首
[001-17b]
然則此圖當為書首不疑也然先生既手以授二程本
因附書後邢寛居/之云傳者見其如此遂誤以圖為書之卒
章不復釐正使先生立象盡意之㣲㫖暗而不明而驟
讀通書者亦復不知有所總攝此則諸本皆失之而長
沙通書因胡氏所傳篇章非復本次又削去分章之目
而别以周子曰加之於書之大義雖若無害然要非先
生之舊亦有去其目而遂不可曉者如理性命/章之類又諸本
附載銘碣詩文事多重複亦或不能有以發明於先生之
[001-18a]
道以待學者故今特據潘誌置圖篇端以為先生之精
意則可以通乎書之說矣至於書之分章定次亦皆復
其舊貫而取公及蒲左丞孔司封黄太史所記先生行
事之實刪去重複合為一篇以便觀者葢世所傳先生
之書言行具此矣潘公所謂易通疑即通書而易説獨
不可見向見友人多蓄異書自謂有傳本亟取而觀焉
則淺陋可笑皆今之時舉子綴葺緒餘與圖說通書絶
不相似不問可知其偽獨不知世復有能得其眞者與
[001-18b]
否以圖書推之知其所發當極精要㣲言湮沒甚可惜
也熹又嘗讀朱内翰震進易說表謂此圖之傳自陳摶
种放穆修而來而五峯胡公仁仲作通書序又謂先生
非止為种穆之學者此特其學之一師耳非其至者也
夫以先生之學之妙不出此圖以為得之於人則决非
种穆所及以為非其至者則先生之學又何以加於此
圖哉是以竊嘗疑之及得誌文考之然後知果先生之
所自作而非有所受於人者公葢皆未見此誌而云云
[001-19a]
耳然胡公所論通書之指曰人見其書之約而不知其
道之大也見其文之質而不知其義之精也見其言之
淡而不知其味之長也人有眞能立伊尹之志修顔子
之學則知此書之言包括至大而聖門之事業無窮矣
此則不可易之至論讀是書者所宜知也因復掇取以
系於後云乾道己丑六月戊申新安朱熹謹記
   又南康本/         前人
右周子太極圖并說一篇通書四十章世傳舊本遺文
[001-19b]
九篇遺事十五條事狀一篇熹所集次皆以校定可繕
寫熹今附見於此學者得以考焉
   通書後跋         張栻
濓溪周先生通書友人朱熹元晦以太極圖列於篇首
而題之曰太極通書栻刻於嚴陵學宫以示多士嗟乎
自聖學不明語道者不睹夫大全卑則割裂而無統髙
則汗漫而不精是以性命之說不參乎事物之際而經
世之務僅出乎私意小智之為豈不可歎哉惟先生生
[001-20a]
乎千有餘載之後超然獨得夫大易之傳所謂太極圖
乃其綱領也推明動靜之一源以見生化之不窮天命
流行之體無乎不在文理密察本末該貫非闡㣲極幽
莫能識其指歸也然而學者若之何而可以進於是哉
亦曰敬而已矣誠能起居食息主一而不舍則其德性
之知必有卓然不可掩於體察之際者而後先生之藴
可得而窮太極可得而識矣乾道庚寅閏月謹題
 
[001-20b]
 
 
 
 
 
 
 
 周子抄釋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