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87 涇野子內篇-明-呂柟 (master)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涇野子内篇卷十八
             明 吕柟 撰
  鷲峰東所語
壬辰八月二十一日顧與叔應熊謁先生於鷲峰東所
先生却其幣顧跪曰自行束脩以上學者之禮先生笑
曰拜即是禮焉以幣為吾不能依本畫葫蘆也問學曰
聖人教人只是立志志定則學成
[018-1b]
問夫子吾衰之嘆獨歸夢於周公者豈以堯舜之道傳
之禹湯文武周公周公沒而傳冺焉故夫子惓惓念慮
惟欲繼周公以續斯道之行乎先生曰此亦孟子論承
三聖之意盖指道在人臣者而言也周公生成西周之
治孔子夢周公吾其為東周乎傳道之論雖亦有理不
必如此牽附
問易云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與三人行
必有我師同否先生曰彼言致一也雖然只要虛心吾
[018-2a]
心不虚則雖千萬人有善亦在所不取况三人乎吾心
若虛則雖一二人有善亦在所取况三人乎又曰此道
學之正傳前乎孔子樂取於人者此也後乎孔子以能
問於不能者此也不然則匹夫匹婦不獲自盡雖民主
㒺以成功矣
先生曰學者開口便說仁怎麽便能令有諸己象先曰
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無一事而非仁也故學者在隨處
體認則得之曰正是鳶飛魚躍無往非此會得時活潑
[018-2b]
潑地然學者須要用參前倚衡之功纔見得鳶飛魚躍
無往非此
問以能問於不能如何先生曰某嘗説此節與舜之大
知相類易泉問何謂也曰舜之大知止是一箇仁盖仁
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欲並生哉無一毫私意間隔於
其中無一物處之不當故人有善必取之於己己有善
必推以與人問於耕稼問於陶漁問於在朝皆非心之
所得已也今學者只是見不破這箇仁與人物若不相
[018-3a]
干其有不得其所者就不肯思量去處他更肯好問人
邪顔子之心亦與舜同故其言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
有為者亦若是何等激昻講畢又曰某嘗謂大舜生於
千百載之上貴為天子者也顔子生於千百載之下匹
夫之㣲者也自他人視之一定把舜做箇不可到的人
又何敢曰有為者亦若是顔子不畏而有此言故卒能
如舜我等學顔子之學須提醒此心果有箇欲並生哉
好問好察為舜的心纔好又問犯而不校如何曰此亦
[018-3b]
人觸犯他他自不校爾泉曰與不遷怒同乎曰然顔子
自不遷怒進而上之就是孔子不尤人的地位至於孟
子則曰於禽獸又奚擇焉亦未免有計校的意思故說
孟子不及顔子此等去處亦略見
問過内自訟初無形迹著見人誰知之聖人遽以絶望
於門人何也先生曰此見内外合一之學也有諸中必
形諸外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莫見乎隠莫顯乎微能
訟必能改也夫子當日絶望甚言見改過之難得爾
[018-4a]
十月二十一日顧移鷲峰東所請教先生曰志學必以
聖人可到為期顧對曰為學莫大於立志亦莫先於慎
交曰在學者自修固當如是然有容德乃大不可褊隘
顧又對曰先生以天地萬物為心固無不可若初學未
到中立不倚地位未免為習俗所奪先生曰然寺中章
宣之良友也與之日夜切磋庶幾成學
二十九日陳子虚胡儒道告歸先生及諸友餞之秦淮
寺子虚曰昌積昨日㸔語録以智仁勇講資質恐不親
[018-4b]
切先生曰亦是資質亦是學問如淡而不厭簡而文溫
而理亦然又問知風之自如何先生曰凡事必有所自
如人之毁譽是非必自己之得失我嘗說雖是箇人君
其天下生民之安否四方之叛服百官之違順其風端
自乎己於此而能知之則獨必慎德必修如何天下不
治昌積又問昨見人謂意之發動處就是行如何先生
曰固然然知略或先些如今日餞二友於寺亦必先遣
人來視客之有無察地之汙潔容人之多寡然後行無
[018-5a]
窒礙使先不為之謀則或為他人先入寧有不誤程惟
時曰又如請客必先發帖以通其情又有速帖以促其
往然後客從其請也夫豈因人過我門而納於我室強
之以同飲乎先生笑曰此喻更親切昌積又曰早見程
惟時與章宣之㸔脉我問惟時曰藥可與一二劑喫乎
惟時答曰未曾㸔你脉如何知得病而可以用藥乎㸔
來亦與老先生之論相類黙起曰這般說還不𦂳要如
使不知病的證候妄意發藥豈但不能生之將反害之
[018-5b]
死矣知豈獨可先耶先生曰這段議論尤覺明白講畢
先生徹饌分散羣僕昌積謂大器曰此處亦見欲並生
哉意
十一月初二日先生召顧語曰昨日所講恐流於反復
渉於雜冗顧對曰諸生感發興起處多先生曰諸生感
發怎麽不見卓然為聖為賢的人遇纔感發時就要下
手做工夫聖賢地位亦不難到
何廷仁來見問宣之在京一年亦可謂有志者先生曰
[018-6a]
宣之甘得貧受得苦七月間其僕病且危宣之獨處一
室躬執㸑自勞筋骨未嘗見其有慍色可以為難矣廷
仁對曰孔明淵明非無才也而草廬田園之苦顔子非
無才也而簞瓢陋巷之窮㸔來君子之學惟重乎内而
已先生曰然古人做工亦從飲食衣服上做起故顔子
之不改其樂孔明淵明之所以獨處皆其志有所在食
無求飽居無求安者爾某嘗云季氏八佾舞於庭三家
以雍徹犯分不顧都只是恥惡衣惡食一念上起此處
[018-6b]
最有見得則能守得
廷仁問天下有為親病割股者可乎先生曰親病而已
如是亦根於天性之良其至誠之發乎近日連平有一
楊佐年方十四其母病即於脇下割肉一塊以奉其親
雖不能必其親之存而佐之心甚不可及廷仁曰於道
不為過乎先生曰年始十四無所習染無所畏避其幼
則不為過由有道之後而論之則為過矣廷仁曰三代
以上有此事乎曰紀傳不存亦難考廷仁曰身者親之
[018-7a]
枝也宗祧之所托後嗣之所承不重其身斯忘其親矣
曰雖然此亦事之變爾孝童至真之情豈可於此又索
過乎惟時曰事不可常禮所以不制譬如人子於親之
死雖哭泣踊辟亦不為過茍䘮其身則殯殮棺槨衣衾
誰為之主是故聖王制禮以防天下之情恐其過於慟
而喪身也抑之而使退制其哭泣有時踊辟有節易其
過而歸於中道又懼人之喪其心而忘親也作之而使
進昭其禮法詳其度數而亦歸於中使割股飬親而可
[018-7b]
常禮亦載之矣先生曰然曾子居喪七日水漿不入口
子思以為非頃之又曰喪與其易也寧戚戚不專為喪
之本盖言人子之於親能厚其棺槨精其衣衾而安親
之心與體方為有本今旣不能得其本寧戚可也夫楊
佐之事亦寧戚之始乎
惟時問先生嘗論尹彦明朱元晦不同者何先生曰得
聖門之正傳者尹子而已其行慤而直其言簡而易若
朱子大抵嚴毅處多至於諫君則不離格致誠正人或
[018-8a]
問之則曰平生所學唯此四字如此等說話人皆望而
畏之何以見信於上邪因論後世諫議多不見信於人
君者亦未免峻厲起之也顧問朱子與二程如何先生
曰明道為人盎然春陽之可掬故雖安石輩亦聞其言
而嘆服至於正叔則啟人偽學之議未必無嚴厲之過
爾頃之嘆曰凡與人言貴春溫而賤秋肅春溫多則人
見之而必敬愛之而必親故其言也感人易而入人深
不求其信而自無不信也秋殺多則人聞之而必畏畏
[018-8b]
之而必惡畏惡生則言之入人也難將欲取信而反不
信也
問立志先生曰言人便以聖為志問工夫曰程子云其
要只在慎獨又問今人不能立如何曰學者只是或畏
人之非笑或牽扯於利欲或淫蕩於富貴有許多病痛
如何教他做得立也惟時起曰今人非惟不學立却把
知天命都來講也先生笑曰不可如此說但要立還須
從志學功夫上起
[018-9a]
十一月十三日老先生宿齋於會同舘顧與章詔同在
寺中顧曰良友切磋甚為有益宣之將歸矣其何以教
我宣之曰學者只要常惺惺法茍常提醒此心不汩於
貨利不溺於聲色纔是篤於道的顧曰再何以加之宣
之曰敏於事而慎於言顧曰然有諸中必形諸外著實
做工夫的人則動止語黙自然不同來日早問安於老
先生備陳其論請教先生曰如此聚講又何患羣居終
日者邪
[018-9b]
一日㳺震得曰學者只是意向不真切意向真切則適
道不差但欲做工夫每為氣習所奪監中往來朋友未
必一一同志甚至有譏刺之入將如之何先生曰朋友
往來固所當擇然但如夫子曰毋友不如己者纔好至
於人譏刺之又何足介於心我說人只是箇不自信能
自信了則任他說不妨故我常與人說寒必要一件衣
穿穿了衣人再說我寒我便不信他飢必要碗飯喫喫
了飯人再說我飢我亦不信他㸔來此處亦只是自信
[018-10a]
故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
居富貴也不能淫居貧賤也不能移居患難也不能屈
無入而不自得故曰居之安不知汝近來於安處亦到
一二否乎震得曰受教矣
江東暉曰學者皆有為善之心而今只被舉業纒繞不
去故德不能修學不能講爾先生曰然舉業亦是一件
事做秀才專把舉業來講固不是棄了舉業不理也不
是顧曰舉業本不害人但於作文時無患得患失之心
[018-10b]
好名好勝之病就是學也先生曰此說未必然使在窻
下不能博覧經傳誦書作文一日遇主司考試題目不
能應答就去怨主司不取這却不是學了㸔來還要責
之自家可
鍾啟寅辭歸省先生問近日工夫對曰未見進處先生
曰未見進就求其進可及退復語顧曰啟寅來講一二
次此囘不知果有益否顧對曰聽先生之言肻去體貼
躬行則雖三二次不見其為少聞知而不行則雖千百
[018-11a]
言不見其為益夫子嘗云有一言而可以終身之者先
生首肻
十二月二十一日顧侍坐適章詔來見先生問曰行期
何日對曰二十四日下船來年三月還至京拜送考滿
先生曰長江限隔豈可盡必乎對曰志之所至雖窮山
極海不能阻絶長江敢畏憚乎次年如期果至南都相
知聞之謂章宣之真信人也
問鄉黨衣服之制盛徳之至也今有志於道者便侈然
[018-11b]
戴峩冠服深衣自以為聖賢之徒聖賢果在衣服間乎
先生曰程子云制於外以養其中由乎中以應乎外作
聖工夫雖不專於在外然服堯之服亦不可廢惟以其
服而已矣乃行之不稱也不幾於書所謂服美於人者

先生一晚語顧曰江㳺二生來辭與子亦講一二否顧
對曰㳺云在寺諸友常得親良師學問日進彼離羣索
居終日孤陋寡聞顧曰為學亦只是立志志若不立則
[018-12a]
雖窮年寓寺憧憧往來而無成若立志堅定則雖無文
王猶興烏以離索為念先生曰汝說固正然親師取友
功夫亦不可少
初六日講畢先生召顧語曰今日聚講不覺於舜顔發
得過多然講時初非此意但好善之心自不容已纔說
著舜顔此心就覺濶大故言重詞複爾顧曰先生之心
與舜顔同言出與之相安諸生心體本明聞之未有不
興起者曰人不可一毫自私與朋友講論務求克去私
[018-12b]
心興起箇為聖為賢的念頭則何患不舜不顔今諸生
講學時則曰興起過後却恐又忘也
良貴問昨講仰鑽瞻忽生未得聞請再發明先生顧謂
欽德輩曰記得前日所言否諸生黙然先生曰是尚未
曾仰鑽瞻忽也夫高堅前後豈可他求哉貴卿之問便
是瞻之在前諸君之忘便是忽然在後於是諸生皆瞻
顧錯愕先生曰此尚不可瞻忽邪已而欽徳問約禮是
書之協於克一咸有一德否曰非也又問協一一徳猶
[018-13a]
云非約者何曰此約於書者也非約於子敬者也於是
諸生嘆曰高堅前後其惟時乎仰鑽瞻忽其在心乎欲
罷不能其惟學乎
一日先生至寺張子醇與顧侍坐適一生來見衣服盛
飾兼以其父遺像求贊並求格言先生曰遺像上烏可
著格言耶因問爾父逝世幾年對曰已十載矣先生曰
學者孝親之心不可以已亡偃然自肆昔曹生之父喪
二十載來求墓誌予見其衣服頗美遂語之曰昔將軍
[018-13b]
文子之喪旣除服越人來弔主人於廟垂涕洟君子曰
亡於禮者之禮也其動也中故子之於親不忍之心須
要隨時發見衣服不可過侈及退先生復語顧曰庠生
也衣服過侈恐累大徳况其父已亡烏得安然而不省
乎顧對曰今之學者把節文度數亦都忘了是以如此
先生曰還是先忘其本
十二年正月三日晚辭老先生去江寧鎮拜吾父問曰
新年新月君子小人皆相慶賀學問若能自新亦必有
[018-14a]
慶喜乎先生曰新年人皆慶喜此景象可愛世運將亨
泰矣學茍自新則無入而不自得汝輩不可枉過時光
務求自得如新嵗可
問士風不振似亦科目之少乎先生曰汝以出仕者能
振士風乎譬如一處大府縣或中鄉試三十名或中會
試二十名求其能振士風者幾人汝年富而能以道自
任卓然力行則士風丕變澆漓頓改善人多君子衆在
吾輩當責之於已此正不可仰賴於人也
[018-14b]
壬辰八月二十一日何叔節問揚州府庠高先生專講
心迹不必合之說堅云人皆以心去合迹須說觀迹以
合心顧答曰誠於中形於外天下豈有中志於道而外
偽者哉盖其心善則行亦善其心偽則行亦偽合一之
論未為不然先生曰然
堅問在學諸友責備在家兄弟亦每責備先生曰諸友
責備外有益友兄弟責備内有益親叔節如此何患不
長進顧問賦性粗厲不能容人過差如何先生曰知得
[018-15a]
粗厲就要變化去方是學且不能容人過差便是己的
過差
堅論被人之非笑顧曰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今人
只是弗誠爾如顧初從東郭先生京中諸友或訕笑謗
毁或面斥其過近來亦稍親與先生曰此可見禮義在
人良心未冺若顧得許多非笑則將彌縫無暇息并巳
身同倒了也
松江有一生來見行初見之禮云次日拜於門下適顧
[018-15b]
侍坐見先生愀然不樂辭之請問其故先生曰此生之
名與吾先人同見之甚不忍受之則不安顧對曰此生
有求教之誠義弗可郤其名闗於上司又難以遽改先
生曰朋友處之則可否則不可見矣顧出語一生一生
忻然曰吾從老先生惟恐其弗納也師若肻納吾豈不
易其名乎即改其字以進先生終辭之後宋元博見先
生亦只從其字
揚州有一生問曰二程抄釋與横渠抄釋二子之言孰
[018-16a]
為親切竊意張不如程也先生曰以前賢之言反之於
身都是親切若評其優劣就不親切
問雅頌得所如何先生曰詩至春秋殘缺失次夫子環
聘列國以正可否得商頌十二篇於周之太史則序其
五篇於魯頌之下如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皆有其
意而亡其辭夫子皆序列於小雅六月之前亦是各得
其所之義頃之問諸生曰孔子刪詩書作春秋無非尊
周室以黜霸功至於詩之所載魯僖公本諸侯也閟宫
[018-16b]
之詩反列於頌周平王本天子也黍離之詩反降於風
此其故何哉諸生未對請問曰此可以觀世變矣盖詩
言其時春秋正其分如天王狩於河陽之類無非正名
以統實也欽徳曰孟子謂詩亡然後春秋作恐是此意
曰然大抵聖人作春秋亦因詩而挽世道者爾欽德又
問此章其樂專語雅頌而遺夫風後云師摰之始專語
國風而復遺雅頌何曰彼此互見又詩之殘缺惟雅頌
獨多爾
[018-17a]
顧與叔應鴻歸省辭謝先生留坐適監中三四生來謁
先生曰昨過諸友無一在家何也一生對曰監中朋友
處號房因人事緐雜多處雞鳴山爾顧起曰人貴於學
爾若不勤學雖移居雞鳴山頂亦與在家同也一生問
應鴻叔曰汝常在家否叔曰某常在爾先生笑曰小謝
言人之不勤以見己之勤大謝言己之常在以見人之
不在得非欲以己之長方人之短乎及請教言遂書此
以贈至階下復語顧曰汝毋以此工夫為易也聖門高
[018-17b]
弟都從此處做起
葉春芳問如富鄭公出使契丹亦可謂不辱君命乎先
生曰豈但富公如子産穆叔之使晉晏嬰之使楚孔道
輔之使遼皆是不辱君命但先要行己有恥爾如不能
行己有恥未有不辱君命者也
徳問剛毅木訥近仁如無這樣近仁的資質又當何如
用工先生曰此須要先變化了那不剛毅木訥資質尋
向上去就可近仁若徒恃有這好資質不去用功亦不
[018-18a]
濟事故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
學也
歐陽乾元問曰克伐怨欲不行雖未是仁亦做得箇仁
的工夫否先生曰為仁的工夫不在這裏下手克己便
是為仁的工夫這箇工夫孔門惟顔子知之徳對曰仁
則自無四者之累不行則私欲病根終是不曾剪除先
生曰仁貴何以見仁則自無四者之累徳對曰仁者視
天下之事皆己之所當為故也先生曰這箇也是仁的
[018-18b]
影像易所謂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的心就是那西銘所
云的模樣一般故能以天下為一家視中國猶一人見
不如己者方哀矜憫恤之不暇又焉有四者之累乎故
予嘗為之說曰知分則不克知止則不伐知命則不怨
知足則不欲
 
 
 涇野子内篇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