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80 大學衍義補-明-丘濬 (master)


[048-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學衍義補卷四十八
             明 丘濬 撰
 治國平天下之要
  明禮樂
   郡國之禮
周禮州長二十五百/家為一州各掌其州之敎治政令之法則/也
建子/之月之吉各屬合/也其州之民而讀法以攷其德行道
[048-1b]
藝而勸之以糾其過惡而戒之若以嵗時祭祀州社則
屬其民而讀法亦如之嵗終則㑹其州之政令正嵗建/寅
之/月則讀教法如初
黨正五百家/為一黨各掌其黨之政令教治及四時之孟月吉
日則屬民而讀邦法以糾戒之春秋祭禜謂祭水/旱之類亦如

族師百家/為族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月吉則屬民而讀邦

[048-2a]
閭胥二十五/家為閭各掌其閭之徴令聚衆庶既比則讀法
 朱熹曰周禮屬民讀法今有司能一嵗三四舉行之
 其於風化不為無助
  臣按成周盛時制為教治政令之法既已行之於
  朝廷國都而又推之於州黨族閭焉二千五百家
  為州州有長五百家為黨黨有正百家為族族有
  師二十五家為閭閭有胥皆以嵗時屬其民而讀
  邦法每嵗之常州長則以正月及正嵗是一嵗而
[048-2b]
  再讀也黨正則以四時之孟月是一嵗而四讀也
  族師則每月而一舉行焉是一嵗而十二讀也他
  如州長之祭祀州社黨正之春秋祭禜族師之春
  秋祭酺其非時而讀法者又不止一也是以當時
  之民耳目之所聞見者莫非先王之教典朝廷之
  政治官府之禁令是其出作入息皆在乎禮法之
  中出口入耳無非勸戒之語欲為善而知所勸欲
  為惡而有所懲此所以比屋可封而鄉無不善之
[048-3a]
  俗而世多良材也歟我聖祖作為教民榜文頒布
  天下閭里御製大誥三編頒布天下學校葢即周
  官所謂教治政令之法也
鄉師之職正嵗稽其鄉器考其/良窳五家/為比平聲/下同吉凶二
服閭二十/五家共祭器族百/家共喪器黨五百/家共射器州二千/五百
家/共賔器鄉萬二千/五百家共吉凶禮樂之器
 鄭𤣥曰吉服者祭服也凶服者弔服也比長主集為
 之祭器者簠簋鼎爼之屬閭胥主集為之喪器者素
[048-3b]
 爼揭豆之屬族師主集為之此三者民所以相共也
 射器者弓矢楅中之屬黨正主集為之賔器者尊爼
 笙瑟之屬州長主集為之吉器若閭之祭器也凶器
 若族之喪器也禮樂之器若州長賔射之器鄉大夫
 集此四者為州黨族閭有故而不共也此鄉器者旁
 使相共則民無廢事上下相補則禮行而教成矣
  臣按成周盛時以禮樂為治而行禮樂者必有器
  具非特朝廷之上為然而凡比閭族黨之間皆有
[048-4a]
  其器以為行禮之具當世之民耳聞而目見無非
  禮樂之事此所以比屋可封而成粹美之俗也後
  世非獨民不識禮樂而名為士大夫者亦惟口誦
  其言而不知其所以為禮樂之器具何如也風俗
  之不如古又何怪哉以上讀/法供器
禮記曰鄉飲酒之義主人拜迎賔于庠門之外入三揖
而后至階三讓而后升所以致尊讓也盥洗揚觶所以
致潔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尊讓潔
[048-4b]
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讓則不爭潔敬則
不慢不慢不爭則逺于鬬辨矣不鬭辨則無暴亂之禍

 吕大臨曰鄉飲酒者鄉人以時㑹聚飲酒之禮也因
 飲酒而射則謂之鄉射鄭氏謂三年大比興賢者能
 者鄉老及鄉大夫率其吏與其衆以禮賓之則是禮
 也三年乃一行諸侯之卿大夫貢士於其君蓋亦如
 此黨正每嵗國索鬼神而祭祀則以禮屬民而飲酒
[048-5a]
 于序則黨正因蜡飲酒亦此禮
  臣按先儒謂鄉飲有四一則三年賓興賢能二則
  鄉大夫飲國中賢者三則州長習射四則黨正蜡
  祭今世所行者惟存一鄉大夫飲國中賢者爾他
  如所謂州長習射黨正蜡祭世不復講而三年賔
  興賢能其宴㑹雖謂為鹿鳴而亦不以鄉飲為名
  焉夫鄉飲之名始於成周漢唐以来亦間行之然
  無定制我太祖皇帝得國之初即詔天下府州縣
[048-5b]
  每嵗再行永為定制伏讀御製大誥有云鄉飲酒
  禮不過申明古先哲王教令而已所以鄉飲酒禮
  叙長幼論賢良别姦頑異罪人其坐席間年髙有
  德者居於上髙年淳篤者竝之以次序齒而列其
  有曽違條犯法之人列於外坐同類者成席不許
  干於良善之席主者若不分别致使貴賤混淆察
  知或坐中人發覺主者坐以違制姦頑不由其主
  紊亂正席全家移出化外嗚呼斯禮古先哲王之
[048-6a]
  制妥良民於宇内亙古至今興者鄉里安鄰里和
  長幼序無窮之樂大哉王言所謂從者昌否者亡
  其垂世警俗之意深矣𫝊曰禮之教化也微其止
  邪於未形使民日遷善逺罪而不自知也其此意
  歟
故聖人制之以道鄉人士君子尊于房户之間賓主共
之也尊有𤣥酒以水/為之貴其質也羞出自東房主人共之
也洗當東榮主人之所以自潔而以事賓也
[048-6b]
 鄭𤣥曰鄉人謂鄉大夫也士謂州長黨正也君子謂
 鄉大夫也尊于房户之間賓主共之者設酒尊于東
 房之西室户之東在賓主之間酒雖主人之設而賓
 亦以之酢主人故云共之也地道尊右設𤣥酒在西
 者貴其質素故也
  臣按此古人行鄉飲酒禮之一賈公彦所謂又有
  鄉大夫士飲國中賢者用鄉飲酒者此也由是觀
  之則是禮非獨尚齒又所以尚賢也而我聖祖之
[048-7a]
  誥所謂序長幼尚齒也論賢良尚賢也然非特如
  此而已又因之以别姦頑異罪人一禮之舉衆義
  備焉嗚呼盛哉
周禮鄉大夫之職三年則大比攷其德行道藝而興賢
者能者鄉老及鄉大夫帥其吏與其衆寡以禮禮賔之
以鄉飲之禮/禮而賔之
 吴澂曰古者鄉大夫行鄉飲酒於鄉學以賔禮興賢
 者能者而升其書於天府擇其最賢者為賔其次為
[048-7b]
 介此以德選不以齒論
  臣按此古人行鄉飲酒禮之二也本朝三年大比
  一開科兩京十三藩皆有鄉試撤棘之日有司設
  席以待考試官及中式舉子謂之鹿鳴宴今宜斟
  酌古制以解首為賔以次為介為三賔為衆賔而
  以考試官為僎提調官為主監試官為司正執事
  官及藩臬官僚皆以陪位其中執事人員有營私
  作弊者列於外坐一如朝廷頒降禮制而行以復
[048-8a]
  古人賔興賢能之禮或别設席以/勞試官亦可
黨正國索鬼神而祭祀則以禮屬民而飲酒于序以正
齒位
 鄭𤣥曰國索鬼神而祭祀謂嵗十二月大蜡之時也
 正齒位者鄉飲酒義所謂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六
 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是
 也必正之者為民三時務農至此農隙而教之尊長
 養老見孝弟之道也
[048-8b]
  臣按此古人行鄉飲酒禮之三也竊惟今制一嵗
  凡再行鄉飲酒禮既行之於正月望日又以十月
  朔旦行焉嵗首之禮宜如常制合養在官在民之
  老以正齒位若夫孟冬之月百榖告成農夫終嵗
  勤苦始得少息請略倣周人蜡祭之禮備牲醴以
  索祭鬼神聚民之老者飲以勞之遂禮其年髙有
  德者以為大賔而以其能帥子弟耕稼者為衆賔
  庶合古禮意
[048-9a]
射義曰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之禮
 賈公彦曰州長因春秋二時以禮㑹聚其民而行禮
 於州之序學中先行鄉飲酒為禮而射
  臣按此古人行鄉飲酒禮之四是即州長春秋以
  禮㑹民而射於州序也臣請於正月望日十月朔
  日行禮之後即率賔以下依朝廷原降射禮儀注
  行射禮於學中庶古禮復行於今日
孔子曰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048-9b]
 吕大臨曰禮之所尊尊其義也其文則擯相習之其
 義則君子知之修其文逹其義然後可以化民成俗
 也貴賤明隆殺辨和樂而不流弟長而無遺安燕而
 不亂此五者皆見于飲酒之禮而可以化民成俗故
 曰吾觀于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易謂易行易易者
 甚言其易也
 黄幹曰請賔介陳器饌獻賔介獻僎旅酬燕此六者
 禮之大節也登降辭受禮之文也鼎爼籩豆禮之器
[048-10a]
 也脯醢脊脅禮之用也此觀禮者所共知也其數易
 知其義難知也鄉飲教親睦也鄉閭親睦陵犯爭訟
 之風息矣一飲一食一拜一坐一揖一降無非教也
 通於義者又非但可以親睦鄉閭而已也天理得人
 心正無所施而不可也聖人著為禮以教人凡為鄉
 人者皆知此義焉此成周之世所以人人皆有士君
 子之行也禮廢樂墜鄉人之羣飲者未嘗廢豐飲食
 侈供張悅聲妓恣驩嗷教侈也誨淫也恣欲也無非
[048-10b]
 所以敗人心者也後世之士夫曽古之服勤于畎畝
 者之不若也然則是禮也今世學士大夫有志于古
 者其可不思所以講明而肄習之歟
  臣按孔子此言與所謂聖人制之以道及我聖誥
  之文是知是禮之在天下誠行王道之要萬世帝
  王所當舉行而凡有民社之寄者不可徒應故事
  而不知所以敬慎之也以上鄉/飲酒禮
周禮鄉大夫退而以鄉射之禮五物猶事/也詢衆庶一曰
[048-11a]
發而/中節二曰容動皆/合禮三曰主皮不失/正鵠四曰和容容比/於和
曰興舞節比/於樂
 吴澂曰詢衆庶者問于衆庶而求其人也
  臣按此鄉大夫賔興賢能既退而行鄉射之禮以
  詢衆庶也我聖祖於洪武三年初詔天下開科第
  三場面試四事其一曰射以觀其中數多寡即此
  制也
州長春秋以禮㑹民而射于州序
[048-11b]
 丘葵曰序者州之學孟子曰序者射也葢射以序進
 且以别其賢否也
  臣按三代之後射禮不行也乆矣惟晉庾亮曽依
  周制以行我聖祖初得天下即令天下府州縣學
  訓誨生員每日講讀經書罷於學後設一射圃教
  學生習射朔望要試過其有司官閒暇時與學官
  一體習射命禮部定圖式儀注凡八則一射式二
  樹射鵠三置射位四主射五賞酒六司射七射器
[048-12a]
  八射職九射位十儀注所謂射器者凡九射職者
  凡七至今天下皆立射圃朔望有司躬謁先師及
  聽諸生講讀後詣圃行射禮是即州長㑹民射于
  州序之遺意也
射義曰故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内志正外體直然後
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
行矣
 吕大臨曰禮射者必先比耦故一耦皆有上耦下耦
[048-12b]
 皆執弓而挾矢其進也當階及階當物及物皆揖其
 退也亦如之其行有左右其升降有先後其射皆拾
 發其取矢于楅也始進揖當福揖取矢揖既搢挾揖
 退與將進者揖其取矢也有横弓郤手兼弣順羽拾
 取之節焉卒射而飲勝者袒決遂執張弓不勝者襲
 脫決拾加弛弓升飲相揖如初則進退周旋必中禮
 可見矣夫先王制禮豈茍為繁文末節使人難行哉
 亦曰以善養人而已蓋君子之于天下必無所不中
[048-13a]
 節然後成德必力行而後有功其四肢欲安佚也茍
 恭敬之心不勝則怠惰傲慢之氣生動容周旋不能
 中乎節體雖佚而心亦為之不安安其所不安則手
 足不知其所措故放辟邪侈踰分犯上將無所不至
 天下之亂自此始矣聖人憂之故常謹于繁文末節
 以養人于無所事之時使其習之而不憚煩則不遜
 之行亦無自而作至于乆而安之則非禮不行無所
 徃而非義矣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所存乎内者
[048-13b]
 敬則所以形乎外者莊矣内外交修則發乎事者中
 矣射一藝也容比于禮節比于樂發而不失正鵠是
 必有樂于義理乆于敬恭用志不分之心然後可以
 得之則其所以得之者其為德可知矣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
君子
 朱熹曰揖讓而升者大射之禮耦進三揖而後升堂
 也下而飲謂射畢揖降以俟衆耦皆降勝者乃揖不
[048-14a]
 勝者升取觶立飲也言君子恭遜不與人爭惟于射
 而後有爭然其爭也雍容揖遜乃如此則其爭也君
 子而非若小人之爭矣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朱熹曰射不主皮鄉射禮文為力不同科孔子解禮
 之意如此也皮革也布侯而棲革于其中以為的所
 謂鵠也科等也古者射以觀德但主于中而不主于
 貫革葢以人之力有彊弱不同等也
[048-14b]
 楊時曰中可以學而能力不可以彊而至
  臣按儀禮射有三大射賔射燕射天子諸侯卿大
  夫皆有之士無大射而有賔射燕射後世禮廢之
  後而所謂射者惟用之戰陳而用之以為禮節者
  葢微矣我聖祖欲以之取士以復古人擇士澤宫
  之制而不果既而頒其圖式儀注於天下非但以
  是而教士子而必俾學官與有司習射焉噫方其
  無事而教之于學校以習其禮遜之容一旦有事
[048-15a]
  也則以用之于戰陳而無敵于天下矣以上鄉/射禮
周禮大行人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者嵗徧存問其/安否
嵗徧覜眡其/治效五嵗徧省察其/風俗
國語曰周之秩官秩官周常/官篇名有之曰敵國賔至闗尹官/名
以告行理吏/也以節以節/為信迎/也之候人為導導/引卿出郊勞
門尹除掃/除門宗祝執祀司里授館司徒具徒執役/者司空
視塗道/路司冦詰奸禁詰/奸盗虞人入材材/木甸人積薪用以/㸑爇
師監燎火/燎水師監濯滌/濯膳宰致餐熟/食廩人獻餼生/食司馬
[048-15b]
陳芻養/馬工人展車補傷/敗百官各以物至賔入如歸是故
小大莫不懐愛其貴國之賔至則以班加一等益䖍至
于王使則皆官正長/也臨/也事上卿監視/也
  臣按周禮一書其于諸侯聘問之禮詳備而于王
  朝遣使之禮略焉大行人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
  無嵗無之而不聞其有節送供奉之禮獨于國語
  定王使單襄公聘宋楚而道陳道茀而不可行歸
  告于王而引周之秩官之語所言皆侯國之禮其
[048-16a]
  末一語云至於王使皆官正涖事上卿監之則在
  當時必有其禮周禮立制以訓諸侯惟載其所以
  相待之禮而其所以奉上者不載焉非不載也敵
  國之禮尚如此而貴國賔至且以班加一等益䖍
  則天子之使至所加不止於一等而其所以䖍敬
  者益之又益可知也自罷侯置守之後無復邦交
  之禮所以奉承者惟天子之使爾攷歴代之禮制
  惟有王朝之禮所謂郡邑之禮泯如也本朝開國
[048-16b]
  之初定為洪武禮制出使禮儀凡六條二十年又
  命禮部官著為禮儀定式出使禮儀凡三條二十
  七年又命禮官參用二書為出使禮儀緫二十條
  開讀遣使一奉使王國二奉使諸司十四蕃國三
  頒降行人司永為定制又詔頒迎詔儀注於天下
  凡朝遣使各處開讀將至所在官僚朝服具龍亭
  綵輿儀仗鼓樂郊迎使者下馬以詔置於龍亭使
  者立亭東官吏人等北向行五拜三叩頭禮衆官
[048-17a]
  及鼓樂前導使者隨行至所司衆官先入東西序
  立龍亭至使者立其東西向如有出使廷臣先贊/曰出使官行禮引贊
  引出使官於露臺/行五拜三叩頭禮贊唱排班班齊之後四拜使者
  捧詔授展讀官跪受之開讀衆官跪聽出使官於/露臺束跪
  聽/宣讀訖展讀官捧詔授使者復置亭中衆官俯
  伏興四拜山呼舞蹈又四拜禮畢衆官詣龍亭前
  跪長官致辭曰聖躬萬福使者鞠躬答曰聖躬萬
  福衆官乃退易服見使者行再拜禮臣竊以謂自
[048-17b]
  古禮文之詳莫傋於周禮一書而其間所載朝覲
  聘問之禮雖詳而於出使一節獨闕而我聖祖創
  為之制其詳有如此者葢王朝之於郡國以地言
  之則疆域阻逺以分言之則名分懸絶所以逹上
  下之情一逺近之勢以其有使臣之往来詔令之
  頒布耳其所以迎接而授受者茍簡而粗率非獨
  無以嚴九重之威命重皇華之使節而下之人亦
  輕忽而不知所重而播告之修申諭之意或不足
[048-18a]
  以聳動乎奉承之人而事體或至於隳機㑹或至
  於失亦或有之矣以上出使/及迎詔禮
月令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難與㑚/同旁磔披磔牲體/攘除隂氣出土
牛以送寒氣
 陳澔曰月建丑丑為牛土能生水故特作土牛以畢
 送寒氣也
 陳祥道曰土勝水牛善耕勝水故可以勝寒氣善耕
 故可以示農耕之早晩月令季冬之月大難旁磔然
[048-18b]
 後出土牛則出土牛驅除之終事也既乃告民出五
 種命農計耦耕事則出土牛又農耕之始事也
後漢祭祀志立春之日迎春於東郊車旗服飾皆青歌
青陽舞雲翹之舞
宋志立春前五日並造土牛耕夫犁具於大門之外是
日黎明有司為壇以祭先農官吏各具綵杖環擊牛者
三所以示勸耕之意
  臣按宋景祐所頒土牛經其作土牛以嵗之幹色
[048-19a]
  為首支色為身納音色為腹以立春日幹色為角
  耳尾支色為脛納音色為蹄元至元所頒經式牛
  色則以立春日為法日幹為頭角耳色支為身色
  納音為蹄尾肚色國初襲用元制正統中始用言
  者製土牛色復用嵗之支幹納音如宋法今制每
  嵗立春日内而京兆外而藩府州縣先期造土牛
  芒人前一日出東郊具鼓樂迎入所司至日行鞭
  春禮衆官各執綵鞭環牛者三衆共擊碎之以上/迎春
[048-19b]
  禮/
馬端臨曰秦漢之後禮之因革不同有古有而今無者
如大射聘禮士相見之類是也有古無而今有者如聖
節上夀上尊號拜表之類是也
  臣按古今異宜禮經有可以義起之文天下之事
  揆之於義而與義無悖則是禮雖自古先王未之
  有制而後世之人以義起之而剏為一代之禮不
  為過也馬氏著文獻通考獨為王朝之禮所謂郡
[048-20a]
  國之禮無有焉其言曰今禮則雖不能無失然而
  議禮制度非書生可得與聞也是以亦不復措辭
  焉夫書生而與聞議禮制度而為之措辭固不可
  若夫述前人之舊詳一代之制亦何不可之有夫
  所謂聖節上夀及漢以来賀嵗首魏晉以来賀冬
  至此雖三代以前所未有然古者列國之於王朝
  朝覲㑹同殷頫之類嵗無虚月而今世所行者此
  三禮而已三禮也在朝文武百官至日具表拜賀
[048-20b]
  而天下親藩邊將藩憲府州衛所五品以上宫司
  先期遣官奉表稱賀至期前一日習儀於寺觀至
  日於所在官㕔行慶賀禮其儀注大略如朝儀但
  祝贊之辭不同及正至不用𫝊制耳茲三禮者今
  日朝儀以為大禮是非獨以寓臣子忠愛之誠亦
  以昭示華夷使人心之趨向者益以恭萬方之尊
  戴者益以固是雖古無而今有禮所謂義起者政
  此類也聖人復起臣知其決不易之矣今其禮儀
[048-21a]
  具見洪武禮制但今天下進表衙門先期進表已
  行十二拜山呼舞蹈禮至日惟行五拜三叩頭禮
  而五品以下衙門則行全禮臣竊以臣子奉上之
  禮宜隆而不宜殺當三大朝賀之日闔郡官吏儒
  生軍民人等畢至必先演習其儀而後行禮至日
  其禮乃簡略如此似乎不稱請一體俱行全禮為
  宜以上遥/賀之禮
朱熹曰禮之施於朝廷者州縣士民無以與知為也而
[048-21b]
盡頒之則𫝊者苦其多習者患其博而莫能窮也故莫
若取自州縣官民所應用者參以近制别加纂次號曰
臣民禮略鋟板模印而頒行之州縣各為三通一通於
守令㕔事一通於學一通於名山寺觀皆櫝藏之守視
司察體如詔書而民庶所用則又使州縣自鋟之板正
嵗則模而掲之市井村落使通知之則可以永乆矣
又曰禮書既頒則又當使州縣擇士人之篤厚好禮者
講誦其說習其頒禮州縣各為若干人廪之於學名曰
[048-22a]
治禮每將舉事則使教焉又詔監司如提學司者察其
奉行不如法者舉懲治之
  臣按朱氏此言可以施行於今請令禮官將洪武
  年間頒降孝慈録諸司職掌洪武禮制禮儀定式
  及永樂中頒降文公家禮等書逐一參考凡繫天
  下郡縣家鄉臣民所當行之禮勅翰林儒臣簡節
  刪潤著為一書印行天下使之遵守如朱熹所議
  者又於學校村社選人習學演行而命州縣正官
[048-22b]
  學校教職専一管領而提督學校憲臣敕書中以
  此載入俾其按部提督察其勤惰以為勸懲是誠
  化民成俗之要務為治之道莫先於此伏惟聖明
  留意則朱熹之議不行於昔而行於今矣天下臣
  民不勝幸幸
周禮小行人若國札病疾/為札札而死/曰喪則令賻以禮傅之/謂之賻
助其/不足之若國凶榖不/熟凶甚/為荒則令賙以利/周之以聚/與之
若國師軍/旅工/役則令槁犒/也㑹衆財/與之之若國有福事則
[048-23a]
令慶賀之若國有禍烖則令哀弔之凡此五物者治其
事故
  臣按天子之於侯國有札喪則令賻補有凶荒則
  令賙委是即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凶
  札也有師役則令犒禬是即大宗伯以禬禮哀圍
  敗以䘏禮哀冦亂也福事則令慶賀禍烖則令哀
  弔豈非大宗伯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以弔禮
  哀禍烖者乎臣於明禮樂下著郡國之禮前此皆
[048-23b]
  郡國奉行於上之禮此則朝廷所以施行於下之
  禮也成周盛王所以周䘏保愛其臣民者不以勢
  而以理不以分而以禮如此視後世以牛羊草芥
  待其民者有間矣嗚呼仁矣哉
及其萬民之利害為一書其禮俗政事教治刑禁之逆
順為一書其悖逆暴亂作慝猶犯令者為一書其札喪
凶荒厄貧為一書其康樂安親和平為一書凡此物者
每國辨異之以反命於王以周知天下之故
[048-24a]
 吴澂曰萬民之利害謂若禁革則某事為民便某事
 為民害也逆順者遵王法為順背王法為逆也悖逆
 至犯令謂人之為惡者也札喪凶荒厄貧謂人之不
 幸而遇災者也康樂和親安平謂人之為善而又有
 福慶者也以此五者詢問諸國别而書之使王得以
 周知若民利興政俗美惡人少烖禍弭福慶集則治
 可知也反是則不治矣
 鄭鄂曰職方掌天下之圖以周知其利害其知也以
[048-24b]
 圖此則載之以書按書所以知其事也禮俗也政事
 也教治也刑禁也諸侯之所行者或有逆順從違不
 為一書無以知其叛服之事悖逆也暴亂也作慝也
 犯令也過惡之己著也不為一書無以知其罪惡之
 輕重猶是曽犯令矣猶不改而猶犯令焉札喪也凶
 荒也厄貧也諸侯所遭之故不為一書無以知逺民
 之憂康樂謂民之安樂和親謂僚寀之交歡安平謂
 其國之寧靜不為一書無以知侯國之治
[048-25a]
  臣按三代封建之制行而天子所以相與為治者
  侯國也罷侯置守之後則藩服州郡實視古諸侯
  焉然古之侯國不過數十今之郡縣多至千百其
  土宇之分割疆域之遼隔官吏之繁多其勢未易
  以合其情未易以通視古為尤難也在成周之時
  設為小行人之職巡行而辨異之有不能徧究而
  悉舉故為之書以述其事凡有五焉葢先王以天
  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則小行人以此五物者巡
[048-25b]
  行天下每國而辨異之各為一書以反命於王以
  周知天下之故則人君居九重之上不下几席而
  一繙閲之頃天下之大四海之廣萬民之禮俗皆
  在乎心目之間矣臣願乞敕兩畿十三藩巡撫大
  臣及方面府州各為一書傋載郡邑禮俗政事教
  治刑禁當行切要之務以傋乙夜之覽遇有急切
  之事按書以求其故其於國政未必無補
    以上郡國之禮臣按郡國之禮不止於此而
[048-26a]
    所載止此者祀典則具秩祭祀下學校則具
    崇教化下
 
 
 
 
 
 
[048-26b]
 
 
 
 
 
 
 
 大學衍義補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