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80 大學衍義補-明-丘濬 (master)


[026-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學衍義補卷二十六
             明 丘濬 撰
 治國平天下之要
  制國用
   銅楮之幣上/
管子曰湯七年旱禹五年水人之無&KR1399糜/也有賣子者湯
以莊山之金鑄幣而贖人之無&KR1399賣子者禹以歴山之
[026-1b]
金鑄幣以救人之困
  臣按此後世鑄金為幣之始然皆因縁水旱以救
  濟饑困非專以阜通財貨也
又曰以珠玉為上幣以黄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三
幣握之則非有補於煖也食之則非有補於飽也先王
以守財物以御人事而平天下也是以命之曰衡衡者
使物一高一下不得有調也
  臣按三代以前已有幣而其幣有三等珠玉黄金
[026-2a]
  刀布是也刀布則是泉布之制後世公私通行以
  錢而亦兼用金銀珠玉其原葢起於此是三幣也
  人君守之以府庫通之以財賄而以平天下之食
  貨調適其輕重高下使之咸得其平此所以有衡
  之名歟後世所謂平凖其義葢出乎此
太公立九府周官有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内職幣職金圜法圜謂均/而通也
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錢圜函方外圜而/内孔方輕重以銖金以/斤為
名錢以銖/為重也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疋故貨寳
[026-2b]
於金利於刀流於泉布於布束於帛束聚/也
 鄭樵曰謂之泉者言其形如泉文古錢其形即篆泉
 文也後人代以錢字
 王昭禹曰古者寳龜而貨貝所以交易者唯貝而已
 至太公立九府圜法始用錢代貝或曰泉或曰布布
 取宣布之意泉取流行之意其實則一而已
  臣按後世之錢其形質外圓内方始此但未有文
  耳九府即周禮所載太府玊府内府外府泉府天
[026-3a]
  府職内職幣職金九官是也九官皆掌財幣之官
  而所掌者黄金布帛錢幣三者黄金以斤名布帛
  以疋計錢幣以銖重故凡貨物之出入其輕重以
  圜法均而通之如黄金一斤該錢若干帛一疋該
  錢若干之類是以國家有所用度也一切財貨寳
  之以金利之以刀流行之以泉施布之以布収聚
  之以帛所謂金即方寸重一斤者所謂刀即管子
  所謂刀為下幣者所謂泉即圜法也所謂布帛即長
[026-3b]
  四丈為疋者鄭氏謂言其器言其用等語於本文
  若不相類臣不敢以為然
司市以商通物/曰商賣物/曰賈盛/也貨而行布布謂/泉也國凶荒謂/五
榖不/熟謂疫/病謂死/喪則市無征而作布
 鄭𤣥曰金銅無荒年因物貴大鑄泉以饒民
 葉時曰按太公立九府圜法流於泉布於布泉取其流
 布取其布司市曰以商賈阜貨而行布布者欲其流
 布使行也豈非太公立此九府法而君民通用歟又
[026-4a]
 按周景王時單穆公曰古者天降災厲於是乎量齎
 幣權輕重以救民司市曰凶荒札喪市無征而作布
 豈非民之物貴乃鑄錢以饒民歟
  臣按布即泉也泉即錢也錢以權百物而所以流
  通之者商賈也故商賈阜盛貨賄而後泉布得行
  當夫凶荒札喪之際商賈畢聚而食貨阜盛亦得
  以濟其乏甦其困矣故於是時市無征税所以來
  商賈來商賈所以阜食貨然又慮其無貿易之具
[026-4b]
  也故為之鑄金作錢焉葢以米榖有豐歉非人力
  所能致金銅則無豐歉可以人力為之故為之鑄
  錢使之博食以濟饑也周官此法其亦湯禹因水
  旱鑄金幣之遺意歟
外府主泉貨藏/在外者掌邦布泉/也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
用凡祭祀賔客喪紀㑹同軍旅共其財用之幣齎賜予
之財用齎行道之/財用也凡邦之小用皆受焉
泉府司泉布/之府掌以市之征布斂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
[026-5a]
用者
 葉時曰外府掌布雖曰以共百物以待邦用而實小
 用則給之是以賈疏亦云外府所納泉布所積既少
 有小用則給之若大用則取於餘府後世凡百所用
 一出於錢曾不知周人外府之布特以供小用爾
  臣按周禮掌財之官非一職而專掌錢布者外府
  泉府二官外府掌齎載之出入泉府掌賣買之出
  入葢天下百貨皆資於錢以流通重者不可舉非
[026-5b]
  錢不能以致逺滯者不能通非錢不得以兼濟大
  者不可分非錢不得以小用貨則重而錢輕物則滯
  而錢無不通故也
周景王時患錢輕將更鑄大錢單穆公曰古者天降災
戾惡/氣也於是乎量資幣權輕重以賑救民民患輕則為
之作重幣以行之幣輕物/貴也於是乎有母權子而行民皆
得焉若不堪重則多作輕而行之亦不廢重於是乎有
子權母而行小大利之今王廢輕而作重民失其資能
[026-6a]
無匱乎若匱王用將有所乏乏則將厚取於民民不給
將有逺志謂去其/本居是離民也王弗聽卒鑄大錢文曰寳
國語注作/大泉五十肉好皆有周郭内郭為好/外郭為肉以勸農贍不足
百姓䝉利焉
  臣按錢有文其製始此單穆公此言乃後世論錢
  貨子母相權之説所自出也重者母也輕者子也
  重者行其貴輕者行其賤貴賤相權而並行焉葢
  民之所患有輕重上則持操縱之權相權而行之
[026-6b]
  要之患輕則作重患重雖作輕而亦不廢重焉子
  可廢而母不可廢故也
秦兼天下幣為二等黄金為上幣銅錢質如周錢文曰
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
寳藏不為幣
  臣按虞夏商之幣金為三品或黄金/或白銀/或赤
  銅/或錢或布或刀或龜貝至周圜法金惟用其黄
  者然猶有刀布之屬秦一天下之幣為二止用黄
[026-7a]
  金并以赤金為錢耳其他皆不用
漢文帝除盗鑄錢令使民放鑄
 賈誼曰法使天下公得鑄銅錫為錢敢雜以鉛鐵為
 他巧者其罪黥刺字/也然鑄錢之情非殽雜為巧則不
 可得贏夫事有召禍而法有起姦今令細民人操造
 幣之埶各隱屏而鑄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姦雖黥罪
 日報其埶不止
  臣按後世弛私錢禁始此夫天生物以養人如茶
[026-7b]
  鹽之類弛其禁可也錢幣乃利權所在除其禁則
  民得以專其利矣利者爭之端也
是時呉王濞即山鑄錢富埒天子後卒叛逆
 賈山曰錢者亾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貴富貴者人主
 之操柄也令民為之是與人主共操柄不可長也
  臣按錢之為利賤可使貴貧可使富蚩蚩之民孰
  不厭貧賤而貪富貴哉顧無由致之耳所以致之
  者錢也操錢之權在上而下無由得之是以甘守
[026-8a]
  其分耳茍放其權而使下人得以操之則凡厭賤
  而欲貴厭貧而欲富者皆趨之矣非獨起刦奪之
  端而實致禍亂之淵叢也古人山海之利不以封
  良有以夫
武帝時有司言三銖錢輕輕錢易作姦詐乃更請郡國
鑄五銖錢周郭其質令不可得摩取鎔
  臣按秦世八銖失之太重漢初榆莢失之太輕武
  帝罷三銖錢鑄五銖錢最得輕重之宜
[026-8b]
元帝時貢禹請罷采珠玉金銀鑄錢之官毋復以為幣
租稅禄賜皆以布帛及榖使百姓壹意農桑議者以為
交易待錢布帛不可以寸尺分裂
  臣按布帛以為衣米榖以為食乃人生急用之物
  不可一日亾焉者也顧欲以之代錢則布帛不免
  於寸裂米榖不免於粒棄織女積縷以成丈疋農
  夫積粒以滿升斗豈易致哉况榖帛有用者也錢
  幣無用者也孔琳所謂聖王制無用之貨以通有
[026-9a]
  用之財既無毁敗之費又省運致之苦今分榖帛
  以為貨則致損甚多勞毁於商販之手耗棄於割
  截之用由是觀之貢禹此䇿决不可用茍或偏方
  下邑有裂布帛捐米榖以代錢用者官府尚當為
  之禁制况立為之法乎
桓帝時上書者言人以貨輕財薄故致貧困宜改鑄大

 劉陶曰當今之憂不在於貨在於民饑葢民可百年
[026-9b]
 無貨不可一日有饑故食為至急也議者不逹農殖
 之本多言冶鑄之便夫欲民殷財阜在止役禁奪則
 百姓不勞而足徒欲鑄錢齊貨以救其弊猶養魚沸
 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水木本魚鳥之所生也用之
 不時必致焦爛
  臣按劉陶所謂民可百年無貨不可一日有饑此
  至言也民之所以有饑者以無榖也臣願國家定
  市價恒以米榖為本下令有司在内俾坊市逐月
[026-10a]
  報米價於朝廷在外則閭里以日上于邑邑以月
  上于府府以季上于藩服藩服上于戸部使上之
  人知錢榖之數用是而驗民食之足否以為通融
  轉移之法務必使錢常不至於多餘榖常不至於
  不給其價常平則民無苦饑者矣其餘貨賄民之
  可以有無者不必計焉不特此爾亦可因是以定
  科差制賦斂計工役
呉孫權始鑄當千錢既太貴但有空名人間患之
[026-10b]
  臣按後世鑄大錢始此夫上天立君以為生民之
  主葢以之掌天下之利非以其專天下之利也日
  中為市使民交易以通有無以物易物物不皆有
  故有錢幣之造焉必物與幣兩相當值而無輕重
  懸絶之偏然後可以久行而無弊時君世臣徒以
  用度不足之故設為罔利之計以欺天下之人以
  収天下之財而專其利於己是豈上天立君之意
  哉宜其卒不可行也
[026-11a]
南齊高帝時奉朝請孔顗上書曰鑄錢之弊在輕重屢
更重錢之患在於難用而難用為無累輕錢之弊在於
盗鑄而盗鑄為禍深人所以盗鑄而嚴法不能禁者由
上鑄錢惜銅愛工也所以惜銅愛工者謂錢無用之器
以通交易務欲令輕而數多使省工而易成不詳慮其
患也自漢鑄五銖錢至宋文帝四百餘年制度有廢興
而不變五銖者其輕重可得貨之宜也以為開置錢府
大興鎔鑄錢重五銖一依漢法則府庫以實國用有儲
[026-11b]
  臣按天立君以子民付之利權使其通融以濟天
  下非專以為一家一人用也所以通百物以流行
  於四方者幣也金銀之屬細分之則耗布帛之屬
  片析之則廢惟鑄銅以為錢物多則予之以多物
  少則予之以少惟所用而皆得焉且金銀出於天
  幣帛成於人錢也者合天人以成其器銅天生者
  也銅而成錢則人為之矣自古論錢法者多矣惟
  南齊孔顗所謂不惜銅不愛工此二語者萬世鑄
[026-12a]
  錢不易之良法也銅出於天吾無所惜工成於人
  吾無所愛則其錢之為錢體質厚而肉好適均製
  作工而輪郭周正造一錢費一錢本多而工費雖
  驅之使鑄彼亦不為矣况冒禁犯法而盗為之哉
  然自太府圜法以來以銅為泉或為半兩或為榆
  莢或為八銖或為四銖不知幾變矣惟漢之五銖
  為得其中五銖之後或為赤仄或為當千或為鵝
  眼綖繯或為荇葉又不知其幾變矣惟唐之開元
[026-12b]
  為得其中二者之外或以一當三或以一當十或
  以一當百然皆行之不久而遽變惟其質製如開
  元者則至今通行焉惜乎世道降而巧偽滋古錢
  之存於世者無幾凡市肆流行而通使者皆盗鑄
  之偽物耳其文雖舊其器則新律非無明禁也彼
  視之若無作之者無忌用之者無疑銷古以為今
  廢真而售贗滔滔皆然卒莫如之何也已矣為今之
  計莫若拘盗鑄之徒以為工収新造之錢以為銅
[026-13a]
  本孔顗此説别為一種新錢以新天下之耳目通
  天下之物貨革天下之宿弊利天下之人民請先/敇所
  司遣人分行天下訪緝盗鑄所在親臨其地拘集/其人免其罪罰就於其私鑄之所立塲開鑪就用
  其徒以為工作見丁着役著籍定期給廪以食之/置官以督之如此則鑄作之工不徴於民而得之
  矣次敇内帑精選唐宋以來真錢如開元太平之/類得數百萬發下户部分散天下於闤闠市集所
  在用繩聯貫古錢百文隨處懸掛以為式様使小/民知如此様者是為舊錢非此様者皆俾其具數
  赴官首告官為収之每偽錢十斤量賞以新錢六/七斤則民不失利官得其用如此則鼓鑄之銅不
  求之民而得之矣雖然貧民之家僅有千百之錢/恃此以為生計一日無之則失所恃矣官府改造
[026-13b]
  動經歳月彼安能待哉請於未出令之先預令内/外帑藏拘刷無用之銅器沒入之偽錢盡行送赴
  開鑪去處照様鑄造一年之後新錢既成方行倒/換之令倒換既多次第改造不出十年偽錢盡矣
  夫然則天下所用者皆前代之真劑今日之新規/行之既乆雖不能保其無弊然亦可以持循百年
  有利而無害焉所以為新製者當如何曰每錢以/十分為重中間錢文必以古篆或用年號或别製
  佳名其漫加識以楷書二字上書皇下書明輪郭/之旁周廻鑿以花紋每文計用銅十五分剉磨之
  餘去五而存十新錢既成之後又令天下輸舊錢/于官以易新者將所得舊錢周以細紋如新錢製
  其漫亦剗以二字或兩旁或上下然後散之仍詔/告天下非此二様錢不許用而又申明廢銅赴官
  中賣之律鉟銷為器者有禁漏出外國者有刑如/此則錢法流通而公私俱便矣或曰凡興作必約
[026-14a]
  工計本今耗銅而費工其多如此國家何利之有/臣故曰天立君以子民付之利權使之通融以濟
  天下非專以為/一家一人用也
唐髙祖武德四年廢五銖錢鑄開通元寳錢每十錢重
一兩計一千重六斤四兩得輕重大小之中
  臣按太公圜法凡泉輕重以銖今之一兩即古之
  二十四銖計一錢則重二銖半以下古秤比今秤
  三之一則今一錢為古之七銖以上凡造一錢用
  銅一錢此開通元寳所以最得輕重大小之中也
[026-14b]
  此後之錢如宋元太平淳化之類皆倣此製至今
  行之後有作者皆當凖此以為常法
    以上銅楮之幣上/
 
 
 
 
 大學衍義補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