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80 大學衍義補-明-丘濬 (master)


[025-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學衍義補卷二十五
             明 丘濬 撰
 治國平天下之要
  制國用
   市糴之令
易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
其所葢取諸噬嗑噬齧也嗑合也物有間/者齧而合之也卦名
[025-1b]
  臣按此後世為市之始先儒謂易之十二卦制器
  尚象始離次益次噬嗑所取者食貨而已食貨者
  生民之本也民之於食貨有此者無彼葢以其所
  居異其處而所食所用者不能以皆有故當日中
  之時致其人於一處聚其貨於一所所致所聚之
  處是即所謂市也人各持其所有於市之中而相
  交相易焉以其所有易其所無各求得其所欲而
  後退則人無不足之用民用既足則國用有餘也
[025-2a]
周禮司市市官/之長掌市之治治以/理之教以/化之政以/正之刑以/制之
量多/寡度長/短使勿/為使之/為以次叙分地而經市以/所
居之次為叙/分地以掌之以陳肆辨物而平市陳物於市肆使/各以類相從大市
交易/衆多日昃而市朝市朝時而市夕市夕時而市凡治市
之貨賄六畜珍異亡者使有物之無者/常使之有利者使阜有利/益者
使之/阜盛害者使亡物之害財者賤/之使至於亡靡者使微侈靡者抑/之使微少
 葉時曰先王授民以井田足食也制商以市㕓通貨
 也大宰阜財之職而與農榖並任司徒通財之事而
[025-2b]
 與稼穡同頒誠以食足貨通而後教化可成也是以
 匠人營國則前朝而後市内宰建國則佐后而立市
 市者所以通商賈而阜財也
胥師市中群/胥之長各掌其次之政令而平其貨賄平其價不/得擅為高
下/憲刑禁焉
賈師知物/價者各掌其次之貨賄之治辨其物而均平之展
視/也其成物之/成者而奠定/也其賈使之/有常然後令市
  臣按周官於市肆一事設官如此之詳所以使民
[025-3a]
  懋遷其有無也有者得以售無者得以濟斯民之
  各遂其所欲是亦王政之一端也
泉府泉布委/積之府掌以市之征布征布㕓人所/斂之五布斂市之不售
貨之滯於民用者市貨有積滯不售者/則以征布買而收之以其賈買之使/民
不喪/其本物掲而書之逐物表掲/而書其價以待不時而買者以待民/之乏用
買者各從其抵抵音帝/本也都鄙從其主國人郊人從其有
主與有司即/所謂抵也然後予之凡賖者祭祀無過旬日喪紀
無過三月凡民之貸借用/也者與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國
[025-3b]
服為之息國服謂民於國所服之業如農圃之類也民/貸物不取其息俾其出力以服國事以代出
息/也
 葉適曰泉府之法斂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者以
 其賈買之其賖者祭祀喪紀皆有數而以國服為之
 息葢當是時民皆齊民未有特富者也開闔斂散輕
 重之權一出於上均之田而使之耕築之室而使之
 居衣食之具無不畢與然而祭祀喪紀猶有所不足
 上之人不之與則誰與之故賖而貸之使以日數償
[025-4a]
 而以其所服者為息且其事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
 者民不足於此而上不斂之則為不仁然則二者之
 法葢三代固行之矣今天下之民不齊久矣開闔斂
 散輕重之權不一出於上而富人大賈分而有之不
 知其幾千百年也而遽奪之可乎奪之可也疾其自
 利而欲為國利可乎馬端臨曰泉府一官最為便民
 滯則官買之民不時而欲買者官則賣之無力者則
 賖貸與之葢先王視民如子洞察其隱微而多方濟
[025-4b]
 其缺乏仁政莫尚于此初非專為謀利取息設也王
 安石不原其立官之本意而勦鄭註國服為息一語
 行青苗以誤天下可乎
  臣按泉府之設以泉為名葢主泉布泉古/錢字之官也
  古者以泉布流通天下之物無非以便民而已泉
  布出於上貨物生於民民之貨物不能以皆有也
  欲通其有無必資錢以易物然後無者各有焉然
  其物之聚也有多有少時之用物也有急有緩少
[025-5a]
  而急於用則通多而不急於用則滯上之人因其
  滯也則以泉布収之俾其少而通焉所以厚民生
  也上既收之矣下之人或有所急而需焉則隨其
  原價而賣之所以濟民之用也然買物必以價彼
  民之貧者無價以買官則或賖或貸與之賖則取
  償而不取息貸則按本以計其息所以不取息者
  應其䘮祭之急而必取息者限其浮浪之費也然
  其取息也則又不以錢而以力焉所謂國服為之
[025-5b]
  息者償本之後以服役公家為息服如國中七十
  及六十野自六尺及六十有五征之以供服役之
  服也凡若此者無非以阜民之財濟民之急而上
  之人無分毫利焉豈若王莽王安石之所為哉
王制用器不中度不粥於市兵車不中度不粥於市布
帛精麤不中數幅廣狹不中量不粥於市姦色亂正色
不粥於市五榖不時果實未熟不粥於市木不中伐不
粥於市禽獸魚鼈不中殺不粥於市
[025-6a]
 李覯曰理財之道去偽為先民之詐偽葢其常心矧
 兹市井飾行儥慝何所不至哉姦偽惡物而可雜亂
 欺人以取利則人競趨之矣豈惟愚民見欺耶使人
 妨日廢業以作無用之物人廢業則本不厚矣物無
 用則國不實矣下去本而上失實禍自此始也
  臣按市肆所陳雖商賈之事然而風俗之奢儉人
  情之華實國用之盈縮皆由於斯焉
漢武帝元封元年用桑𢎞羊言置均輸官於郡國盡籠
[025-6b]
天下之貨貴則賣之賤則買之使富商大賈亾所牟大
利而物價不得騰躍故抑天下之物名曰平凖
 桑𢎞羊曰往者郡縣諸侯各以其物貢輸往來煩難
 物多苦惡不償其費故郡置輸官以相給運而便逺
 方之貢故曰均輸開委府于京師以籠貨物賤則買
 貴則賣是以縣官不失實商賈無所牟利故命曰平
 凖
 文學曰古之賦稅於人也因其所工不求其拙農人
[025-7a]
 納其穫工女效其職今釋其所有責其所無百姓賤
 賣貨物以便上求間者郡國或令作布絮吏恣留難
 與之為市吏之所入非獨濟陶之縑蜀漢之布也亦
 人間之所為耳行姦賣平農民重苦女工再稅未見
 輸之均也縣官猥發闔門擅市則萬人並収並収則
 物騰躍騰躍則商賈牟利自市則吏容姦豪而富商
 積貨儲物以待其急輕賈姦吏収賤以取責未見凖
 之平也葢古之均輸所以齊勞逸而便貢輸非以為
[025-7b]
 利而賈物
  臣按桑𢎞羊作均輸法以為平凖觀其與賢良文
  學之士所辨論者大畧盡之矣然理之在天下公
  與私義與利而已矣義則公利則私公則為人而
  有餘私則自為而不足堂堂朝廷而為商賈貿易
  之事且曰欲商賈無所牟利噫商賈且不可牟利
  乃以萬乘之尊而牟商賈之利可乎
王莽於長安及五都立五均官
[025-8a]
 馬端臨曰古人立五均以均市價立泉府以収滯貨
 而時其買賣皆所以便民也所謂國服為息者乃以
 官物賖貸與民則取其息耳今莽借五均泉府之說
 令民採山澤者畜牧者紡織者以至醫巫技藝各自
 占所為而計其息十一分之一以其一為貢則是直
 攫取之耳周公何甞有此法乎
  臣按樂語河間獻王所傳道五均事言天子取諸
  侯之書以立五均則市無貳價四民常均此王莽
[025-8b]
  五均之說所自出也莽借古人良法以罔市利無
  足道者姑録之以示世戒
漢章帝時尚書張林言縣官宜自交阯益州上計吏來
市珍寳収採其利武帝所謂均輸也詔議之尚書僕射
朱暉曰按王制天子不言有無諸侯不言多少食禄之
家不與百姓爭利今均輸之法與商販無異非明王所
宜行帝不從其後用度益奢
  臣按均輸之法謂郡國租賦并雇運之直官總取
[025-9a]
  之而為之轉輸於京此非但商賈之事葢貧民無
  産者為人傭雇之事也不但非明主所宜行雖鄉
  里之名為士大夫者亦不宜行也章帝為漢七制
  主之一而亦為此豈非武帝詒謀之不善哉
唐德宗以宦者為宫市使置白望數百人抑買人物以
紅紫染故衣敗繒尺寸裂而給之仍索進奉門戸及脚
價錢名為宫市其實奪之諫官御史數諫不聽徐州節
度使張建封入朝具奏之上頗嘉納以問判度支蘇弁
[025-9b]
弁希宦者意對曰京師游手萬家無生業仰宫市取給
上信之故凡言宫市者皆不聽
 胡寅曰百姓豪奪縣令得而治之縣令强取郡守得
 而治之郡守倚法以削按察使得而治之宰相用人
 讐斂天子得而逐之天子而兼是數者不恤咨怨不
 畏非議不納諫說則無如何矣匹夫交易價不相直
 取而有之旁觀不平亷者愧耻富有四海而行同匹
 夫書之青史千古不泯豈非永監哉
[025-10a]
  臣按萬乘之主而有四海之富乃白奪貧人之物
  以為食用無以異於盜賊之白日行刼然方其未
  知也而為左右之人所蒙蔽其責猶有可諉者幸
  而農夫以驢負柴者毆宦者得以上聞諫官御史
  又數言之而方鎮來朝者又以言是可以罷之矣
  夫以衆人所言者皆不信而區區信一人之言謂
  京師游手萬家仰宫市以取給嗟夫人君聽言當
  揆之於理吾取物於市而游手何預焉而賴此以
[025-10b]
  給乎盍遣親信不欺者往偵其實則情偽見矣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詔宫中買物有原不出産處毋
得抑配擾民
宋初京師有雜買務雜買場以主禁中貿易仁宗謂輔
臣曰國朝懲唐宫市之弊置務以京朝官内侍參主之
以防侵擾而近歳非所急務一切収市擾人甚矣及申
舊令使皆給實直其間内東門市民間物或累歳不償
錢有司請自今宜以見錢售之
[025-11a]
  臣按宫中有所用度或有所闕不能不求之於市
  肆要之不必設塲務專官使過有所用遣亷謹之
  人齎見錢隨時價兩平交易而不折以他物不限
  以異時不易以壊幣則官府有實用而小民無怨
  聲矣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河北轉運使李士衡請令官司預
給帛錢俾及時輸送則民獲利而官亦足用從之仍今
優與其直
[025-11b]
  臣按宋朝預買紬絹謂之和買絹夫買而謂之和
  必兩無虧損上下同欲而無抑配之謂也宋朝所
  謂和買猶是民以乏錢而須賣官以先期而便民
  其後之弊且至與夏稅並輸而民家營運生生之
  具悉從折計而為民無窮之害今所謂和買者非
  止於絹凡宫闈官府有所匱乏一切取之於州郡
  州郡取之於民然後計其直俾其詣官庫給價償
  之名曰和買其實非民間所有而欲以出賣者亦
[025-12a]
  是州郡於民常賦之外斂錢収買以應官司之求
  及其領價之際文移上下展轉伺候動經旬月所
  得不償所費嗚呼官府所為如此九重之上何由
  而知其詳哉
神宗熈寧二年制置三司條例司始制均輸之法以通
天下之貨制為輕重斂散之法使富商大賈不得乘公
私之急以擅其權假發運使以錢貨資其用度俾周知
財賦有無而移用之得以徙貴就賤用近易逺預知所
[025-12b]
當供辦者從便變易蓄買以待上令以發運使薛向領
其事時議多以為非後迄不能成
 蘇軾曰均輸立法之初其説尚淺徒言徙貴就賤用
 近易逺然而廣置官屬多出緡錢豪商大賈皆疑而
 不敢動以為雖不明言販賣然既許之變易變易既
 行而不與商賈争利未之聞也夫商賈之事曲折難
 行其買也先期而予錢其賣也後期而取直多方相
 濟委曲相通倍稱之息由此而得今官買是物必先
[025-13a]
 設官置吏簿書廪禄為費已厚非良不售非賄不行
 是以官買之價比民必貴及其賣也弊復如前商賈
 之利何縁而得朝廷不知慮此乃捐五百萬緡以予
 之此錢一出恐不可復縱使其間薄有所獲而征商
 之額所損必多矣
  臣按此桑𢎞羊之故智然𢎞羊自立法而自行之
  猶有其弊况後世之人不及𢎞羊而又付之庸庸
  之輩使之奉行乎大抵民自為市則物之良惡錢
[025-13b]
  之多少易以通融凖折取舍官與民為市物必以
  其良價必有定數又有私心詭計百出其間而欲
  行之有利而無弊難矣政不若不為之為愈也
熈寧五年詔曰天下商旅物貨至京多為兼并之家所
困宜出内藏庫錢帛選官於京師置市易務
  臣按先是草澤魏繼宗上言京師百貨所居市無
  常價貴賤相傾富能奪貧能與乃可以為天下於
  是下此詔嗚呼天生衆民有貧有富為天下主者
[025-14a]
  惟省力役薄稅斂平物價使富者安其富貧者不
  至於貧各安其分止其所得矣乃欲奪富與貧以
  為天下烏有是理哉奪富之所有以與貧人且猶
  不可况奪之而歸之於公上哉吁以人君而争商
  賈之利可醜之甚也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尚書省言預買錢多人戸願請比
歳例增給詔諸路提舉司假本司剩利錢同漕司來歳
市紬絹計綱赴京
[025-14b]
 陳瓘曰預買之息重於常平數倍人皆以為苦何謂
 願請今復增創雖名濟乏實聚斂之術
  臣按上之取下有常賦有定制凡於常賦定制之
  外有所建請必是欲行己私趨時好以希爵禄干
  恩典者其所以建請者必曰不益賦而國用饒又
  曰民所願請而非强迫之者又曰其行之上下俱
  便益而永逺無弊人君聽其言非不美及其施行
  之際不徒不能如其言而損國課戕民生促國脈
[025-15a]
  以貽後世羞者多矣人主於此不可不察
孝宗隆興二年臣僚言熈寧初創立市交易/也海/舟以通
貨物舊法抽解有定數而取之不苛納稅寛其期而使
之待價懐逺之意實寓焉
  臣按互市之法自漢通南越始歴代皆行之然置
  司而以市兼舶為名則始于宋焉葢前此互市兼
  通西北至此始專於航海也元因宋制每歳招集
  舶商於蕃邦博易珠翠香貨等物及次年廻帆驗
[025-15b]
  貨抽解然後聽其貨賣其抽分之數細色於二十
  五分中取一麤色於三十分中取一漏稅者斷沒
  仍禁金銀銅鐵男女不許溢出本朝市舶司之名
  雖沿其舊而無抽分之法惟於浙閩廣三處置司
  以待海外諸蕃之進貢者葢用以懐柔逺人實無
  所利其入也臣惟國家富有萬國故無待於海島
  之利然中國之物自足其用固無待於外夷而外
  夷所用則不可無中國物也私通溢出之患斷不
[025-16a]
  能絶雖律有明禁但利之所在民不畏死民犯法
  而罪之罪之而又有犯者乃因之以罪其應禁之
  官吏如此則吾非徒無其利而又有其害焉臣考
  大明律於戸律有舶商匿貨之條則是本朝固許
  人泛海為商不知何時始禁竊以為當如前代互
  市之法庻幾置司之名與事相稱或者若謂恐其
  招惹邊患臣請以前代史册考之海上諸蕃自古
  未有為吾邊冦者且暹羅瓜哇諸番隔越漲海地
[025-16b]
  勢不接非西北戎狄比也惟日本一國號為倭奴
  人工巧而國貧窘屢為沿海之冦當遵祖訓不與
  之通儻以臣言為可采乞下有司詳議以聞然後
  制下濵海去處有欲經販者俾其先期赴舶司告
  知行下所司審勘果無違礙許其自陳自造舶舟
  若干料數収販貨物若干種數經行某處等國於
  何年月囘還並不敢私帯違禁物件及囘之日不
  致透漏待其囘帆差官封檢抽分之餘方許變賣
[025-17a]
  如此則歳計常賦之外未必不得其助矧今朝廷
  每歳恒以蕃夷所貢椒木折支京官常俸夫然不
  擾中國之民而得外邦之助是亦足國用之一端
  也其視前代算間架經總制錢之類濫取於民者
  豈不猶賢乎哉以上/市
齊管仲相桓公通輕重之權曰歳有凶穰故榖有貴賤
令有緩急故物有輕重人君不理則畜賈游於市謂賈/人多
蓄/積乘民之不給百倍其本矣以十/収百民有餘則輕之故人
[025-17b]
君斂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輕重
斂散之以時即凖平守凖平使萬室之邑必有萬鍾之
藏藏鏹千萬六斛四/斗為鍾千室之邑必有千鍾之藏藏鏹百
萬春以奉耕夏以奉耘耒耜器械鍾饟糧食必取贍焉
故大賈畜家不得豪謂輕/侮之奪吾民矣又曰國之廣狹壤
之肥磽有數終歳食餘有數彼守國者守榖而已矣曰
某縣之壤廣若干某縣之壤狹若干則必積委幣委蓄/也各
於州縣里蓄積錢幣即/上文萬室千室所藏者於是縣州里受公錢君下令謂
[025-18a]
郡縣屬大夫里邑皆籍榖入若干
  臣按管仲伯者之相也其輔桓公以兵車伯天下
  而其治國猶知以守榖為急務而通輕重之權為
  斂散之法歳穰民有餘則輕榖因其輕之之時官
  為斂糴則輕者重歳凶民不足則重榖因其重之
  之時官為散糶則重者輕上之人制其輕重之權
  而因時以斂散使米價常平以便人是雖伯者之
  政而王道亦在所取也
[025-18b]
魏文侯相李悝曰糶甚貴傷人人謂士/工商甚賤傷農人傷
則離散農傷則國貧故甚貴與甚賤其傷一也善為國
者使人無傷而農益勸是故善平糴者必謹觀歳有上
中下三熟大熟則上糴三而舍一中熟則糴二下熟糴
一使人適足價平則止又見固/邦本
 馬端臨曰古今言糶糴斂散之法始於齊管仲魏李
 悝管仲之意兼主於富國李悝之意專主於濟民管
 仲言人君不理則畜賈游於市乘民之不給百倍其
[025-19a]
 本此則桑孔以來所謂理財之道大率皆宗此説然
 山海天地之藏闗市物貨之聚而豪强擅之則取以
 富國可也至於農人服田力穡之贏餘上之人為制
 其輕重時其斂散使不以甚貴甚賤為患乃仁者之
 用心若諉曰國家不取必為兼并者所取遂斂而不
 復散而資以富國誤矣
  臣按天生萬物惟榖於人為最急之物而不可一
  日無者有之則生無之則死是以自古善為治者
[025-19b]
  莫不重榖三代以前世無不耕之民人無不給之
  家後世田不井授人不皆農耕者少而食者多天
  下之人食力者什三四而資糴以食者什七八矣
  農民無逺慮一有収熟視米榖如糞土變榖以為
  錢又變錢以為服食日用之需曾未幾時隨即罄
  盡不幸而有荒年則伐桑棗賣子女流離失所草
  芽木皮無不食者天下之民莫不皆然而淮北山
  東為甚臣願朝廷舉李悝平糴之法於此二處各
[025-20a]
  立一常平司每司注戸部屬官三員量地大小借
  與官錢為本每歳親臨所分屬縣驗其所種之榖
  麥熟幾分粟熟幾分與夫大小豆之類皆定分數
  申達戸部因種類之豐荒隨時價之多少収糴在
  官其所収者不分是何米榖逐月驗其地之所収
  市之所售粟少則發粟麥少則發麥諸榖俱不収
  然後盡發之若易朽腐者又/在臨時斟酌隨處立倉通融般運
  分散量時取直凡貨物可用者皆售之不必專取
[025-20b]
  銀與錢也其所得貨物可資國用者其數送官其
  餘聽從隨時變賣以為糴本臣言儻有可采乞下
  有司計議先行此二處試其可否由是推之天下
  州郡可行之處仍乞敕諭奉行之臣俾其體李悝
  立法之心必使農與人兩不傷豐與歉兩俱足其
  法雖不盡合於古人是亦足以為今日養民足食
  之一助也
漢宣帝時大司農中丞耿壽昌奏言故事歳漕闗東榖
[025-21a]
四百萬斛以給京師宜糴三輔𢎞農河東上黨太原等
郡榖足供京師可以省闗中漕卒過半又令邊郡皆築
倉以榖賤時增其價而糴貴時减價而糶名曰常平倉
 司馬光曰常平倉乃三代聖王之遺法非獨李悝耿
 壽昌能為之也榖賤不傷農榖貴不傷民民頼其食
 而官取其利法之善者無過於此
  臣按壽昌於宣帝時上言欲糴三輔及𢎞農等四
  郡榖以足京師可省闗中漕卒至明帝時劉般已
[025-21b]
  謂常平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實侵刻百姓豪右因
  縁為姦小民不得其平置之不便考壽昌初立法
  時兼請立法於邊郡臣愚亦竊以為内地行之不
  能無弊惟用之邊郡為宜非獨可以為豐荒斂散
  之法亦因之以足邊郡之食寛内郡之民焉請於
  遼東宣府大同極邊之處各立一常平司不必専
  設官惟於戸部屬遣官一二員歳徃其處涖其事
  毎歳於収成之候不問是何種榖遇其収獲之時
[025-22a]
  即發官錢収糴貯之於倉榖不必一種惟其賤而
  収之官不必定價隨其時而予之其可久留者儲
  之以實邊城其不可久者隨時以給廪食之人凡
  諸榖一以粟為則如粟直八百豆直四百則支一
  石者以二石與之他皆准此然後計邊倉之所有
  豫行應運邊儲州縣俾其依價収錢以輸於邊如
  此不獨可以足邊郡而亦可以寛内郡矣由是推
  之則雖闗中鹽糧之法亦可以是而漸有更革焉
[025-22b]
  又見經制之/義下倉人條
唐都闗中土地所入不足以供軍國之用歳不登天子
常幸東都以就食𤣥宗時有彭果者獻䇿請行和糴於
闗中自是京師糧廪溢羡𤣥宗不復幸東都
 馬端臨曰三代以前京畿千里自甸服百里賦納總
 至於五百里米而五百里之外皆諸侯國不過任土
 作貢以輸王府而賦稅米粟則未嘗徴之當時宗廟
 百官有司與後世不殊然賦稅取之千里之内而自
[025-23a]
 足不聞其責餉運於畿外之諸侯糴米粟於畿内之
 百姓也然則不能量入為出以制國用雖竭天下之
 力以奉之多為法以取之秪益見其不足耳
德宗時宰相陸贄以闗中榖賤請和糴可至百餘萬斛
一年和糴之數當轉運之二年一斗轉運之資當和糴
之五斗減轉運以實邊存轉運以備時
貞元四年詔京兆府於時價外加估和糴差清强官先
給價直然後収納續令所司自般運載至太原先是京
[025-23b]
畿和糴多被抑配或物估踰於時價或先斂而後給直
追集停擁百姓苦之及聞是詔皆忻忭樂輸憲宗即位
之初有司以歳豐熟請畿内和糴當時府縣配戸督限
有稽違則迫蹙鞭撻甚於稅賦號為和糴其實害民
 白居易曰凡曰和糴則官出錢人出榖兩和商量然
 後交易今則配戸督限蹙迫鞭撻何名和糴今若令
 有司出錢開塲自糴比時價稍有優饒利之誘人人
 必情願
[025-24a]
  臣按和糴之法始于唐今若效其法遇米榖狼戾
  之秋遣官齎錢於豐熟之處開塲設法自糴比時
  價稍有優饒如白居易之言是亦足國之一助也
  但恐任之不得其人一切委之吏胥配戸督限蹙
  迫鞭撻則利未必得於國而害己先及於民又不
  若不糴之為愈也
宋太宗淳化三年京畿大穰物價甚賤分遣使臣於京
城四門置塲增價以糴俟歳饑即減價糶與貧民真宗
[025-24b]
景德元年内出銀三十萬付河北經度貿易軍糧自兵
罷後凡邊州積榖可給三歳即止市糴其後連歳登稔
乃令河北河東陜西增糴
 馬端臨曰古之國用食租衣稅而已毋俟於糴也平
 糴法始於魏李悝然豐則取之於民歉則捐以濟民
 凡以為民而已軍國之用未嘗仰此歴代因之自唐
 始以和糴充他用至于宋而糴遂為軍餉邊儲一大
 事熈豐而後始有結糴熈寧八年劉佐體/量川茶因便結糴寄糴元豐/二年
[025-25a]
 王子淵因綱舟利害/設寄糴以權輕重俵糴熈寜八年設/俵散於民均糴政和元/年童貫
 奏行以人戸家/業田土均敷博糴熈寧七年以歳用餘糧/聽民博買秋成博糴兌糴熈/寧
 九年詔淮南常/平司及時兌糴括糴元符元年章楶括/索蓄家量存其一等名何其多
 也推原其故葢自真宗仁宗以來西北用兵糧儲闕
 乏遂以茶鹽貨物召商人入中而姦商黠賈遂至低
 價估貨高價入粟國家急仰軍儲致有此弊後來懲
 其弊所以只取之民而不復墮商人之計然至於計
 其家産而均敷之量其蓄積而括索之甚至或不償
[025-25b]
 其直或强敷其數其為民病又有不可勝言者葢始
 也官為商所虧終也民又為官所虧其失一也
  臣按馬氏此言唐以前所謂糴者聚米以賑民宋
  以後所謂糴者聚米以養兵所以為民者今日宜
  行之内郡臣向謂置常平司於遼以東淮以北是
  也所以為兵者今日宜行之邊郡臣向謂置常平
  司於遼東大同等處是也伏惟堯舜在上不棄芻
  蕘之言下有司究竟其可否以聞其於國家儲蓄
[025-26a]
  之計未必無助云
神宗用王安石立制置三司條例司言諸路常平廣惠
倉斂散未得其宜以見在斛斗遇貴量減市價糶遇賤
量增市價糴以見錢依陜西青苗錢例取民情願預給
令隨稅納斛斗内有願請本色或納時價價貴願納錢
者皆許從便其青苗法以錢貸民春散秋斂取二分息
 蘇轍曰以錢貸民使出息二分出納之際吏縁為姦
 法不能禁錢入民手雖良民不免非理費用及其納
[025-26b]
 錢雖富民不免違限如此則鞭笞必用州縣多事矣
  臣按青苗之法謂苗青在田則貸民以錢使之出
  息也貸與一百文使出息二十文夏料於正月俵
  散秋料於五月俵散蓋假周禮泉府國服為息之
  說雖曰不使富民取民倍息其實欲專其利也昔
  人謂其所以為民害者三曰徴錢也取息也抑配
  也條例司初請之時曰隨租納斗斛如以價貴願
  納錢者聽則是未甞徴錢曰凡以為民公家無利
[025-27a]
  其入則是未甞取息曰願給者聽則是未甞抑配
  及其施行之際實則不然者建請之初姑為此美
  言以惑上聽而厭衆論耳夫奄有四海之大億兆
  之衆所以富國之術義無不可而取舉貸出息之
  利則是萬乘而為匹夫之事也假令不徴錢不抑
  配有利而無害尚且不可况無利而有害哉神宗
  用王安石而行此法其流禍至於民離散而國破
  敗後世英君碩輔宜鍳宋人覆轍尚其以義為利
[025-27b]
  而毋專利以貽害哉
    以上市糴之令臣按昔人謂市者商賈之事
    古之帝王其物貨取之任土作貢而有餘未
    有國家而市物者也糴者民庻之事古之帝
    王其米粟取之什一所賦而有餘未有國家
    而糴粟者也市之說昉於周官泉府糴之說
    昉於李悝平糴然其初立法也皆所以便民
    方其滯於民用也則官買之糴之及其適於
[025-28a]
    民用也則官賣之糶之葢懋遷有無曲為貧
    民之地初未甞有一毫征利富國之意焉後
    世則争商賈之利利民庻之有矣豈古人立
    法之初意哉臣愚就二者觀之糴之事猶可
    為葢以米粟民食所需雖収於官亦是為民
    若夫市賈之事乘時貴賤以為斂散則是以
    人君而為商賈之為矣雖曰摧抑商賈居貨
    待價之謀然貧吾民也富亦吾民也彼之所
[025-28b]
    有孰非吾之所有哉况物貨居之既多則雖
    甚乏其價自然不至甚貴也哉
 
 
 
 
 
 大學衍義補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