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78 性理大全書-明-胡廣 (master)


[060-1a]
欽定四庫全書
 性理大全書卷六十
 歴代二
  西漢
   髙帝
程子曰髙祖其勢可以守闗不放入項王然而須放他
 入來者有三事一是有未阬二十萬秦子弟在外恐
 内有父兄為變二是漢王父母妻子在楚三是有懐
[060-1b]
 王
元城劉氏與馬永卿論圍棊曰棊中有一事今與公論
 之某嘗見髙棊云髙低棊不甚相逺但髙棊識先後
 着耳若低棊即以後着為先着故敗昔有髙棊曰漢
 髙帝方黥布以窮來歸故洗足不起以挫其鋭布欲
 自殺後見張御從官如漢王則又大喜過望此識先
 後着也又有低棊曰梁武帝方侯景以窮來歸遽裂
 地而王之其後景凡有所須輙痛挫抑之故景反而
[060-2a]
 梁亡此以後著為先着也又曰圍棊有過行者必須
 皆是髙棊而當局者為利害所昏故藉傍人指之爾
 若低棊雖是提耳而明告之亦不悟也昔漢髙帝聞
 韓信欲為假王輙大怒慢罵良平躡足此過行法也
 且髙帝見處不甚相逺但髙帝當局而迷爾使良平
 遇暗主雖累千萬言亦何益哉
或問髙祖為義帝發䘮是詐後如何却成事朱子曰只
 縁當時人和詐也無如五伯假之亦是諸侯皆不能
[060-2b]
 假故也 漢髙祖取天下所謂仁義者豈有誠心哉
 其意本謂項羽背約及到新城遇三老董公遮道之
 言方假此之名以正彼之罪所謂縞素發䘮之舉其
 意何在似此之謀看當時未必不是欲項羽殺之而
 後罪之也 廣武之㑹太公既已為項羽所執髙祖
 若去求告他定殺了只得以兵攻之他却不敢殺時
 髙祖亦自知漢兵已強羽亦知殺得無益不若留之
 庶可結漢之懽心一云使髙祖屈意事楚則有俱斃/而已惟其急於攻楚所以致太公
[060-3a]
 之歸/也問舜棄天下猶敝屣曰如此則父子俱就戮爾
 亦救太公不得若分羮之語自是髙祖説得不是
 髙祖斬丁公赦季布非誠心欲伸大義特私意耳季
 布所以生蓋欲示天下功臣是時功臣多故不敢殺
 季布既是明大義陳平信布皆項羽之臣信布何待
 反而誅之
南軒張氏曰惟仁義足以得天下之心三王是也髙帝
 之興亦有合乎此是以能剪暴秦滅强項而卒基漢
[060-3b]
 業方懐王遣將入闗諸老將固以為沛公素寛大長
 者而心歸之至於三章之約其所以得乎民者深矣
 此非其所謂仁者歟予每愛三老董公之説以為順
 徳者昌逆徳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名其為賊敵
 可乃服三軍之衆為義帝縞素聲項羽之罪而討之
 於是五十六萬之師不謀而來從義之所感也使斯
 時髙帝不入彭城置酒髙㑹率諸侯窮羽所至而誅
 之天下即定矣惜其誠意不篤不能遂收湯武之功
[060-4a]
 然漢卒勝楚卒亡者良由於此名正義立故也 問
 髙祖規模宏逺何事可驗曰約法三章用三老董公
 仁義之説此二事可驗 嘗讀漢史至平城之圍内
 外不通者七日用陳平秘計僅而獲免未嘗不為髙
 帝危之班固號良史於陳平之計亦莫得聞意必猥
 陋可羞之甚故平亦恥諱不欲自貽笑於後世也猶
 幸有平計可用耳脱或無䇿則漢家社稷豈不寒心
 雖欲斬十使封婁敬尚及為乎一聼之誤為禍如此
[060-4b]
 幸免而悔所失已多曷若審聽於初而不輕用以取
 辱乎又曰髙祖平生好謀能聽自起布衣以有天下
 用人之言鮮有誤者至此忽輕信十軰之言其病安
 在蓋由急於功利之過惟帝貪易擊之利遂欲邀功
 於逺夷此念既萌利害倒置故十軰之言得以入之
 雖有婁敬之忠反怒其妄言沮軍也是故為人主者
 又當端其一心勿以小功淺利自惑其聰明則臣下
 是非之言可以坐照而挾功利之説者亦無隙之可
[060-5a]
 乗矣
潛室陳氏曰楚懐王之立也夫將以興漢乎懐王之死
 也天將以亡楚乎夫懐王項氏所立此冝深徳於項
 今觀懐王在楚曽無絲粟之助於楚而獨屬意於沛
 公方其議遣入闗也羽有父兄之怨於秦所遣冝莫
 如羽者顧不遣羽而遣沛公曰吾以其長者不殺也
 沛公之帝業蓋於是乎興矣至其與諸將約也曰先
 入闗者王之沛公先入闗而羽有不平之心使人致
[060-5b]
 命於懐王蓋以為懐王為能右己也而懐王之報命
 但如約而已以草莽一時之言而重於山河丹書之
 誓羽雖欲背其約其如負天下之不直何是沛公之
 帝業又於此乎定矣夫項氏之興本假於亡楚之遺
 孽顧迫於亞父之言起民間牧羊子而王之蓋亦謂
 其易制無他而豈料其賢能若是邪始而為項氏之
 私人而今遂為天下之義主始以為有大造於楚而
 今則視羽蔑如也則羽此心之鬱鬱悔退豈能乆居
[060-6a]
 人下者自我立之自我廢之或生或殺羽以為此吾
 家事而不知天下之英雄得執此以為辭也故自三
 軍縞素之義明沛公之師始堂堂於天下而羽始奄
 奄九泉下人矣懐王之立曽不足以重楚而懐王之
 死又適足以資漢然則范増之謀欲為楚也而秪以
 為漢也嗚呼此豈沛公智慮所能及哉其所得為者
 天也此豈范増項羽智慮之所不及哉其所不得為
 者亦天也 髙帝之為義帝發䘮也三軍縞素天下
[060-6b]
 之士歸心焉雖然帝亦詭而用之耳夫帝之於懐王
 也君臣之分未定也生則嘗以天下之義主而事之
 死則以為天下之義主而䘮之此蓋項氏之短而大
 其辭以執之是三老董公之善謀豈出於帝之本情
 哉 問髙帝約法三章如何曰沛公之始入闗也與
 秦父老約法三章是時沛公猶未王闗中也而輒與
 其民私約如此殆類於兒曹嘔咆之為者當雌雄未
 定之時務為寛大長者以媚悦其民孰不能者及項
[060-7a]
 氏既滅天下一家正髙帝創法定令之時也而三章
 之法不移如山豈兒軰咆嘔之恩姑以媚悦於一時
 者哉使其仁心仁聞出於至誠憐恤之意雖草莽私
 約遂以為漢世不刋之典真主一言其利愽哉 問
 髙祖大封同姓卒有尾大不掉之患髙祖明逹何不
 慮此曰懲戒亡秦孤立之弊故大封同姓聖人謂百
 世損益可知此類是也周以封建亡故秦必損之秦
 以不封建亡故漢必益之事勢相因必至於此兼漢
[060-7b]
 初戸口减少封諸王時計地故封三庶孽分天下半
 其後戸口日蕃所以彊大 問漢髙人謂其寛仁長
 者韓彭英盧曽未免於誅死何耶曰方事之殷能奪
 諸公死力是髙祖善將將處及事之定置諸公於死
 即將將之餘習未忘寛仁其天資殘忍是無學問
 問漢髙祖為義帝發䘮與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未
 審如何曰為義帝發䘮因人之短而執之挾天子以
 令天下負己之有而挾之雖皆詭之為名但一則豪
[060-8a]
 傑起事舉動光明一則奸雄不軌蹤跡暗昧為義帝
 發䘮無君之罪在項羽挾天子以令諸侯無君之責
 在曹操
魯齋許氏曰髙祖自有取天下才量如推車子須是自
 推得六七分則人扶領二三分雖陡峻處都行得若
 全推不得全仰别人平地上也行不得况陡險乎諸
 功臣但輔翼之也躡足不悟後大害事
   文帝
[060-8b]
程子曰漢文帝殺薄昭李徳裕以為殺之不當温公以
 為殺之當説皆未是據史不見他所以殺之之故須
 是權事勢輕重論之不知當時薄昭有罪漢使人治
 之因殺漢使也還是薄昭與漢使飲酒因忿怒而致
 殺之也漢文帝殺薄昭而太后不安柰何既殺之太
 后不食而死柰何若漢治其罪而殺漢使太后雖不
 食不可免也須權他那箇輕那箇重然後論他殺得
 當與不當也
[060-9a]
龜山楊氏曰文帝以竇廣國有賢行欲相之恐天下以
 為私不用用申屠嘉此乃文帝以私意自嫌而不以
 至公處己也廣國果賢邪雖親不可廢果不賢邪雖
 踈不可用吾何容心哉當是時承平日乆英才間出
 擇可用者用之可也必曰髙帝舊臣過矣
朱子曰三代以下漢之文帝可謂恭儉之主 問文帝
 好黄老亦不免有慘酷處莫是纔好清浄便至於法
 度不立必至慘酷而後可以服人曰自清浄至慘酷
[060-9b]
 中間大有曲折却如此説不得惟是自家好清浄便
 一付之法有犯罪者都不消問自家但看法如何只
 依法行自家這裏更不與你思量得此所以流而為
 慘酷或曰黄老之教本不為刑名只要理㑹自己亦
 不説要慘酷但用之者過耳曰縁黄老之術凡事都
 先退一着做教人不防他到得逼近利害也便不讓
 别人寕可我殺了你定不容你殺了我他術多是如
 此所以文景用之如此文帝猶善用之如南越反則
[060-10a]
 卑辭厚禮以誘之呉王不朝賜以几杖等事這退一
 着都是術數到他教太子晁錯為家令他謂太子亦
 好學只欠識術數故以晁錯傅之到後來七國之變
 弄成一塲紛亂看文景許多慈祥愷悌處都只是術
 數然景帝用得不好如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問文
 帝欲短䘮或者要為文帝遮䕶謂非文帝短䘮乃景
 帝之過曰恐不是恁地文帝當時遺詔教大功十五
 日小功七日纎三日或人以為當時當服大功者只
[060-10b]
 服十五日當服小功者只服七日當服纎者只三日
 恐亦不解恁地臣為君服不服則已服之必斬衰三
 年豈有此等級或者又説古者只是臣為君服三年
 服如諸侯為天子大夫為諸侯及畿内之民服之於
 天下吏民無三年服道理必不可行此制必是秦人
 尊君卑臣却行這三年至文帝反而復之耳
南軒張氏曰文帝初政良有可觀蓋制事周密為慮深
 逺懇惻之意有以得人之心三代而下亦未易多見
[060-11a]
 也文帝以庶子居藩國入踐大綂知己之立為漢社
 稷非為己也故不敢以為己私有司請建太子則先
 示愽求賢聖之義而又推之於呉王淮南王有司請
 王諸子則先推諸兄之無後者而立之其辭氣温潤
 不迫其義誠足以感人也凡所以施惠於民者類非
 虚文皆有誠意存乎其間千載之下即事而察之不
 可掩也史於其編年曰帝既施惠天下諸侯四夷逺
 近驩洽乃修代來功觀諸此又可見其明先後之宜
[060-11b]
 而不敢私己記史者亦可謂善發明矣其待夷狄蓋
 亦有道以南越尉佗之強恣自髙帝猶難於服之而
 帝特施恩惠遣使遺以一書而佗即自去帝制下令
 國中稱漢皇帝賢天子皇恐報書不敢慢予嘗詳味
 帝所與書則知忠信之可行於蠻貃也如此書之首
 辭曰朕髙皇帝側室子也棄外奉北藩于代蓋後世
 之待夷狄徃徃好為夸辭於是等皆在所蓋覆矯飾
 以示之者也而帝一以其實告語之彼亦豪傑也見
[060-12a]
 吾推誠如此則又安得不服故其報書首曰老夫故
 越吏也文帝不以髙帝側室之子為諱則佗敢以越
 吏為歉哉若吾以驕辭蓋之則彼亦且慢以應我必
 然矣推此一端忠信可行於蠻貃可不信哉以文帝
 天資之羙初政小心畏忌之時得道學之臣佐之治
 功之起豈不可追三代之餘風惜其大臣不過絳灌
 申屠嘉之徒獨有一賈誼為當時英俊而誼之身蓋
 自多所可恨而卒亦不見庸也故以帝之賢僅能為
[060-12b]
 一時之小康無以垂法於後世如淮南薄昭之事未
 免䧟於刑名之家衰世之事至於即位歳乆怠肆亦
 萌新垣平之邪説故得以入之然終以其天資之髙
 旋即悟也其終詔有曰惟年之乆長懼于不終蓋可
 見帝之能察乎此矣嗚呼亦賢矣哉故予猶重惜其
 諸臣之無以佐下風也
或問肉刑始于苖堯因之而不革更虞夏商周而又不
 革漢文以一女子之言而革之何唐虞三代不知出
[060-13a]
 此也文帝除之而刑亦措何邪潛室陳氏曰先儒謂
 井田學校封建肉刑四者廢一不可不知秦變古法
 凡古人教民養民處掃地不存單獨留肉刑以濟其
 虐雖微文帝必有變之者此蓋損益盈虚理勢必至
 能通變宜民雖成康復起不能易也 問漢文平生
 所為大抵出於黄老至其得力處亦是黄老不聞有
 無情少恩之病何邪曰文帝天資粹羙却能轉得黄
 老不好處作好處景帝天資刻忍却將黄老好處轉
[060-13b]
 作不好處 問漢文殺薄昭李徳裕以為殺之不當
 温公以為殺之當未知孰是曰雖未免少恩然以文
 帝仁厚之資為之乃是借一人以行法於仁厚中有
 神武焉 問漢文時呉王不朝賜以几杖此與唐之
 陵夷藩鎮邀節旄者何異不幾於姑息之政歟曰文
 帝是純任徳教權綱在上伸縮由巳唐一向姑息權
 柄倒持于下予奪由人兩事不可同日語 問晦翁
 以三代而下皆人欲而非天理且如漢文帝資禀純
[060-14a]
 粹如何斷以人欲曰晦翁此語止謂秦漢而下不曾
 有徹底理㑹學問人其中好者只是天資粹羙暗合
 聖賢元不從學問中來文帝/是若似此人主更從學問
 中徹底理㑹便是湯文以上人 問天下之患莫大
 於本小末大周之内輕外重宜若難乆而卒綿逺漢
 之内重外輕宜若足以相制而猶有七國之禍何邪
 曰周雖諸侯彊大猶能支吾數百年先史喻為百足
 蟲所以難死者扶之者多也漢七國之禍亦自外重
[060-14b]
 自此以後日以輕矣
   景帝
五峰胡氏曰漢景以郅都寗成為中尉以嚴酷治宗室
 貴戚人人惴恐夫親親尊尊之道必選天下有節行
 賢徳之人為之師傅為之交遊則將有大人君子可
 為天下用何有憂其犯法耶治百姓亦然修崇學校
 所以教也刑以助教而已非為治之正法也
   武帝
[060-15a]
朱子曰武帝病痛固多然天資髙志向大足以有為使
 合下便得箇真儒輔佐豈不大有可觀惜乎無真儒
 輔佐不能勝其多欲之私做從那邊去了欲討匈奴
 便把吕后嫚書做題目要來揜蓋其失他若知得此
 豈無修文徳以來道理又如討西域初一畨去不透
 又再去只是要得一馬此是甚氣力若移來就這邊
 做豈不可末年海内虚耗去秦始皇無幾若不得霍
 光收拾成甚麽輪臺之悔亦是天資髙方如此嘗因
[060-15b]
 人言太子仁柔不能用武答以正欲其守成若朕所
 為是襲亡秦之迹可見他當時已自知其罪向若能
 以仲舒為相汲黯為御史大夫豈不善
南軒張氏曰武帝奢侈窮黷之事與秦皇相去何能尺
 寸然不至於亂亡者有四事焉髙帝寛大文景惠養
 其得民也深流澤滲漉未能遽泯非若秦自商鞅以
 來根本已蹶民獨迫於威而强服耳此一也武帝所
 為每與六經戾夫豈真能尚儒者然猶表章六經聘
[060-16a]
 召儒生為稽古禮文之事未至蕩然盡棄名教如秦
 之為此二也輪臺之詔雖云已晩然詳味其辭蓋真
 知悔者誠意所動固足以回天人之心自詔下之後
 不復萌前日之為思與民休息矣與卒死於行而不
 之悟者蓋甚有間秦穆之誓聖人取其悔過列之於
 書予於輪臺之詔每三復焉蓋以為存亡之幾所係
 耳此三也惟其能悔過也故自是之後侈欲之機息
 而清明之慮生是以能審於付託昭帝之初霍光當
[060-16b]
 政述文景之事以培植本根於是興利之源窒而惠
 澤復流有以祈天永命矣此四也以四者相須而維
 持是以能保其祚然向使武帝老不知悔死於熾然
 私欲之中則决不能善處其後雖使頼髙文景之澤
 以免其身旋即殆矣故予深有取於輪臺之詔以為
 存亡之幾所係也然其能卒知悔者則以其平日猶
 知誦習六經之言習儒生之論至於力衰而意怠則
 善端有時而萌故耳然則其所以不至亂亡者亦豈
[060-17a]
 偶然也哉
潛室陳氏曰武帝之伐匈奴也不絶大漠不襲王庭則
 不足以泄其怒其通西域也不窮河源不歴懸度則
 不足以快其欲其事土木也不千門萬戸則不息其
 聚歛也不告緡則不休其深刑也不根株則不已其
 崇儒也不辟雍則不樂其務農也不代田則不為至
 其老而悔過不下輪臺之詔則不足蓋天地之間凡
 可以力致者武帝皆能以力致之而有不容於力致
[060-17b]
 者獨其終身用力於神仙曾不獲如其意蓋嘗凝神
 於蓬萊蜕形於海上魂交黄帝而夢接安期矣亦嘗
 父事少君師事文成五利公孫卿而賔齊魯之士矣
 而卒莫能致也豈其力尚不足耶嗚呼武帝窮奢極
 欲以從富貴之樂使神仙道家之事為不無蓋非帝
 之所可冀矧其實無有哉今徒狃於力之所可為而
 謂神仙可以力致曾不察其理之有無也使天下而
 有是理則須帝之力而可致如其無是理也則雖帝
[060-18a]
 之力何所用哉觀諸此世之言神仙者亦可以已矣
  問漢法宰相必出於列侯武帝變而通之是耶非
 耶曰漢法非軍功不侯非列侯不相儒者既無軍功
 可論永無入相之路此髙祖馬上之陋規非三代之
 宏規至武帝元朔中始下詔嘉先聖之道招四方之
 士遂以御史大夫公孫𢎞代薛澤為丞相封平津侯
 丞相封侯自𢎞始也其後遂為故事夫武帝崇儒之
 君子厭文吏武功之不學無識陋國初淺近之規以
[060-18b]
 為儒道不能光顯遂革其故習不吝厚爵重封以激
 厲儒者則武帝之羙意人亦孰得而非之也然公孫
 𢎞起自徒歩之中以明春秋一經不四年而超取相
 位貴至封候則論者不能不於是而有憾焉蓋武帝
 以利而用儒儒者見利而求用自𢎞以明經而為相
 後之為儒者孰不欲競章句之末習以僥倖於一遇
 利禄之門一開而士大夫之心術自兹蠱壊矣况漢
 家以軍功立國必以列侯為相雖漢之陋規然而非
[060-19a]
 軍功不侯則漢之良法使儒者而不相則已使儒者
 而可相則自版築而遽登相位乎何慊而猶欲假封
 侯以為重此又武帝之不善變也故自𢎞之侯平津
 也而由相封侯者漢史自為恩澤侯自是以恩澤侯
 者相望於前後使恩澤而可候則無復軍功之足竸
 矣故自侯法之既壊至元成之間士大夫之氣習豢
 養於富貴之餘無復剛心鋭氣之可畏而委靡巽懦
 之風猶婦人女子生長于閨房之中求欲如周昌趙
[060-19b]
 堯申屠嘉張蒼軰愈不可得矣夫相者既非真儒侯
 者又非軍功是武帝更張之善意不免一舉而兩失
 蓋自命相之法變而儒者之心術壊自封侯之法變
 而士大夫之氣習壊更張之善者猶若此更張而不
 善則柰何此變法之所以難也
   宣帝
豫章羅氏曰漢宣帝詰責杜延年治郡不進乃善識治
 體者夫治郡不進非人臣之大罪而宣帝必欲詰責
[060-20a]
 之何耶蓋中興之際内之朝廷外之郡縣法度未備
 政事未修民人未安堵或治郡不進則百職廢矣烏
 可不責之夫一郡尚爾况天下乎予謂漢宣帝識治
 勢
或問宣帝言漢雜王伯此説也似是朱子曰這箇先須
 辨别得王伯分明方可去論他是與不是胡叔器云
 如約法三章為義帝發䘮之類做得也似好曰這箇
 是他有意無意叔器曰有意曰既是有意便不是王
[060-20b]
 又曰宣帝也不識王伯只是把寛慈底便喚做王嚴
 酷底便喚做伯
南軒張氏曰宣帝謂漢家雜伯固其所趨若此然在漢
 家論之則蓋亦不易之論也自髙祖取天下固以天
 下為己利而非若湯武弔民伐罪之心故其即位之
 後反者數起而莫之禁利之所在固其所趨也至其
 立國規模大抵皆因秦舊而無復三代封建井田公
 共天下之心矣其合於王道者如約法三章為義帝
[060-21a]
 發䘮要亦未免有假之之意其誠不孚也則其雜伯
 固有自來夫王道如精金羙玉豈容雜也雜之則是
 亦伯而已矣惟文帝天資為近之然其薫習操術亦
 雜於黄老刑名考其施設動皆有術但其資羙而術
 髙耳深攷自可見至於宣帝則又伯之下者桓文之
 罪人也西京之亡自宣帝始蓋文景養民之意至是
 而盡消靡矣且宣帝豈真知所謂徳教者哉而以為
 不可用也如元帝之好儒生蓋竊其近似之名委靡
[060-21b]
 柔懦敗壊天下者其何徳教之云夫惟王者之政其
 心本乎天理建立人紀施於萬事仁立義行而無偏
 弊不舉之處此古人之所以制治保邦而垂裕乎無
 疆者後世未嘗真知王道顧曰儒生之説迂闊而難
 行蓋亦未之思矣
或問孝宣綜覈名實而王成以為増戸口褒賞遂起天
 下俗吏之偽然綜覈者安在潛室陳氏曰刑名術數
 之家各是執一實以御百虚老蘇所謂人服吾之識
[060-22a]
 其一而不知吾之不識其九也宣帝殆用此術間有
 受人欺處不害他大體也
   元帝
涑水司馬氏曰甚矣闇君之不可與言也天實剥䘮漢
 室而昏塞孝元之心使如木石不可得入至於此乎
 哀哉京房之言如此其深切著明也而曾不能喻何
 哉詩云匪靣命之言提其耳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又
 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噫後之人可不以孝元為監
[060-22b]
 乎
   項羽范増附/
涑水司馬氏曰世皆以項羽不能用韓生之言棄闗中
 之險故失天下竊謂不然夫秦據函谷東嚮以制天
 下然孝惠昭襄以之興而二世子嬰以之亡顧所以
 用之之道何如耳地形不足議也項羽放殺其君不
 義之名明於日月宰制天下王諸侯廢公義而任私
 意逐其君以置其臣其受封者爭奪不服踈斥忠良
[060-23a]
 猜忌有功使臣下皆無親附之意推此道以行之雖
 重金襲湯不能以一日守也况三秦之險哉
龜山楊氏曰予讀漢紀至髙祖謂項王有一范增不能
 用故為我禽常以為信然及讀項羽傳觀范增所以
 佐羽者然後知羽雖用增無益於敗亡也夫秦人齮
 齕其民天下背而去之莫肯反顧當是時民之就有
 道正猶飢者之嗜食不必芻豢稲粱而皆可於口也
 項籍以閭閻匹夫之資首天下豪傑西向而並爭視
[060-23b]
 秦車之覆曾不知戒猶蹈其故轍欲以力致天下所
 過燒夷殘滅是以秦攻秦也范增曾無一言及此乃
 區區欲立楚後為足以懐民望何其謬哉其後項王
 卒有弑義帝之名為敵國之資增實兆之也增之得
 計不過數欲害沛公耳使項王不改其轍則前日之
 亡秦是也借令沛公死天下其無沛公乎
或問髙祖言項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所以亡夫項羽之
 失無數初未聞范增之有誎使項羽而終用范增又
[060-24a]
 將如何潛室陳氏曰係興亡處但看人物有無是第
 一節范增豈三傑比耶但就項羽人物言之有此人
 耳
   董公
庸齋許氏曰方楚漢爭雄之時能使沛公激發天下之
 大機括者誰歟三老董公説之以三軍素服共誅楚
 之弑義帝者順徳逆徳之辭昭然與日月爭光人心
 稍知義者其從順去逆已於此决擇矣董公之説又
[060-24b]
 豈蕭何文墨議論之比以子房號為帝師籌幄之間
 亦未見有此大計當時仗義而西天下為之響應者
 董公力也
   蕭何
龜山楊氏曰髙帝收民於暴秦傷殘之餘而蕭何秉國
 鈞盡革秦苛法與之更始天下宜之作畫一之歌其
 法令終漢世守之莫能損益也班固謂為一代宗臣
 豈虚語哉然髙皇帝既平天下於功臣猶多忌刻何
[060-25a]
 為宰輔至出私財以助軍費買田宅以自汙以是媚
 上僅能免其甚至於械繫之猶不知引去豈工於為
 天下而拙於謀身耶蓋不學無聞暗於功成身退之
 義貪冐榮寵惴惴然如持重寳惟恐一跌然而幾踣
 者亦屢矣蓋髙帝慢而侮人而輕與人爵邑故不得
 亷節之士而一時頑鈍嗜利無恥者多歸之以何之
 賢猶不免是惜夫
元城劉氏曰蕭何治未央宫之意深矣髙帝項王皆楚
[060-25b]
 人豐沛臨淮相去至近二人之心豈一日忘山東哉
 羽見秦地皆已燒殘乃思東歸使其如昔日之盛未
 必不都闗中也漢五年夏雖自雒陽駕之闗中然長
 安宫殿未成寄治櫟陽又髙帝之在闗中無幾時矣
 五年秋親征臧荼復至雒六年十二月取韓信還至
 雒陽七年冬十月自征韓信又自雒陽至長安時宫
 闕已成乃自櫟陽徙都長安則髙帝都長安之心方
 定矣然何欲順適其意以就大事不欲令窺其秘也
[060-26a]
 故假辭云爾此何之深意也而史氏見蕭何之意又
 不欲明言之又不欲不言之乃書上説兩字以見髙
 帝在何術中而且樂都闗中也
南軒張氏曰蕭何佐髙帝定一代規模亦宏逺矣髙帝
 征伐多在外何守闗中營緝根本漢所以得天下者
 以闗中根本先壯故也此何相業之大者又何為相
 之初首薦韓信為大將而三秦之計遂定此亦得為
 相用人之體曹參雖不逮何然以摧鋒䧟陣勇敢果
[060-26b]
 鋭之氣而施之治民乃能盡歛芒角以清淨為道遵
 何約束不務變更其人亦寛裕有識矣此參相業也
 然二子惜皆未之學以髙帝之資質何不能賛助逺
 追三代之法創業垂統貽之後嗣一時所定未免多
 襲秦故如井田封建等事皆不能復古在髙帝之世
 反者固已數起此在何為可憾也至參但知以清淨
 不擾為善而不知吕氏之禍已復著見當逆為之處
 以折其謀惠帝憂不知所出但為滛樂不聽政而曾
[060-27a]
 不能引義以强其君心為可罪也矣
東萊吕氏曰蕭何治未央但欲髙帝安於此不欲之他
 爾要之創業之君自當以儉為先何慮不及此也
潛室陳氏曰沛公之入闗也諸將爭走金帛財物之府
 庫蕭何獨先入收丞相府圖籍藏之以故沛公得知
 天下阨塞戸口多少强弱之處世常以刀筆吏少何
 此特書生之論耳何非刀筆吏何以知丞相府之有
 圖籍耶然刀筆吏多矣而何獨知丞相府之有圖籍
[060-27b]
 則自其為郡縣小吏時固已習於國家之體要若此
 此其器已不在人下矣况當草莽角逐之時見秦氏
 府庫宫室之盛雖沛公不能不垂涎者而何之器度
 越人如此沛公之有愧多矣及項羽王沛公於漢中
 也沛公意大不滿自絳灌以下莫不勸攻項羽何獨
 諌曰能屈於一人之下而伸於萬乗之上者湯武是
 也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
 三秦天下可圖也嗚呼何之器度若此其位當不在
[060-28a]
 人下矣昔者晉重耳之亡也從亡三人者皆相國之
 器也夫以覉旅䘮亡之餘而其從者皆可以相國君
 子曰用臣如三人公子何患於䘮乎吁此固沛公所
 以興也 問蕭何未央之營前殿建北闕周匝二十
 重九十五歩街道周廻七十里臺殿四十三所宫門
 闥凡九十五壯麗如此宜髙帝之所以怒温公譏其
 非元城乃以為蕭何堅漢髙都長安之深意當從何
 説為正曰髙帝都闗中之意猶豫未决蓋嫌殘破故
[060-28b]
 也何大建宫室以轉其機至其自夸壯麗今人皆譏
 其無識不知何不欲以據形勢定根本正言於髙帝
 恐費分踈姑假世俗之言以順適其意與買田宅/自汚意同
   韓信
龜山楊氏曰韓信以機變之才因思歸之衆以臨江東
 而燕代趙齊之間無堅城彊敵矣其用竒無窮所向
 風靡自漢興名將未有倫儗也至其軍脩武也又輔
 以張耳二人皆勇略蓋世余竊怪漢王自稱漢使晨
[060-29a]
 馳入壁即卧内奪其印符麾召諸將易置之而耳信
 未之知也此其禁防闊踈與棘門覇上之軍何異耶
 使敵人投間竊發則二人者可得而虜也豈古所謂
 有制之兵者信亦有未逮歟
或問太史公書項籍垓下之敗實被韓信布得陣好是
 以一敗而竟斃朱子曰不特此耳自韓信左取燕齊
 趙魏右取九江英布收大司馬周殷而羽漸困于中
 而手足日翦則不待垓下之敗而其大勢蓋已不勝
[060-29b]
 漢矣
   張良
程子曰張良亦是箇儒者進退間極有道理人道漢髙
 祖能用張良却不知是張良能用髙祖良計謀不妄
 發發必中如後來立太子事皆是能使髙祖必從使
 之左便左使之右便右豈不是良用髙祖乎
或言正叔云人言沛公用張良沛公幾曾用得張良張
 良用沛公耳良之從沛公以為韓報秦也既滅秦於
[060-30a]
 是置沛公闗中辭歸韓已而見沛公有可以取天下
 之勢故又從之已取天下便欲棄人間事從赤松子
 遊良不為髙祖之臣可見矣此論甚好以前無人及
 此龜山楊氏曰此論亦未盡張良蓋始終為韓者方
 沛公為漢王之國遣良歸韓良因説沛公燒絶棧道
 此豈復有事漢之意及良歸至韓聞項羽以良從漢
 王故不遣韓王成之國與俱東至彭城殺之先是良
 説項梁以韓諸公子横陽君成可立梁遂使良求韓
[060-30b]
 成立為韓王良為韓司徒良以韓見殺之故於是又
 間行歸漢其意蓋欲為韓報項羽也至漢髙祖用其
 謀已破項羽平定天下從髙祖西都闗中於是始道
 引辟榖有從赤松子之語蓋為韓報仇之心於是方
 已故也據良當時説髙祖燒絶棧道然後歸韓此亦
 似有意使韓王成若在良輔之并天下未可知良意
 以謂可與之爭天下者獨髙祖髙祖既阻蜀不出其
 他不足慮矣不幸韓王成為項羽所殺故無以自資
[060-31a]
 而卒歸漢也如髙祖亦自用張良不盡良之術亦不
 止於如此須更有事在其臣髙祖非其心也不得已
 耳 子房起布衣徒歩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其竒謀
 秘計轉敗為成出於困急之中者數矣故髙祖稱之
 配蕭韓為三傑天下既平功髙者徃徃以才見忌疑
 釁一開雖韓信有解衣推食之誠猶不克終竟以葅
 醢蕭何雖能以功名自全而見疑亦屢矣是三人者
 惟子房功成智隠不邇權勢視去權利如脱敝屣雖
[060-31b]
 寄身朝市而翛然如江湖萬里之逺鴻㝠鳳舉矰繳
 不及方諸范蠡其優矣哉夫漢興將相於去就之際
 皆中機㑹而不違理義者吾獨於子房得之矣
或問養虎自遺患事張良當時若放過恐大事去矣如
 何朱子曰若只計利害即無事可言者當時若放過
 未取亦不出三年耳問幾㑹之來間不容髪况沛公
 素無以繫豪傑之心放過即事未可知曰若要作此
 事先來便莫與項羽講解既已約和即不可為矣大
[060-32a]
 抵張良多隂謀如入闗中初賂秦將之為賈人者此
 類甚多問伊川却許以有儒者氣象豈以出處之際
 可觀耶曰為韓報仇事亦是是為君父報仇 三代
 以下人品皆稱子房孔明子房今日説了脱空明日
 更無愧色畢竟只是黄老之學及後疑戮功臣時更
 尋討他不著 問子房孔明人品曰子房全是黄老
 皆自黄石一編中來又問一編非今之三略乎曰又
 有黄石公素書然大率是這様説話輔廣云觀他慱
[060-32b]
 浪沙中事也甚竒偉曰此又忒煞不黄老為君報仇
 此是他資質好處後來事業則都是黄老了凡事放
 退一歩若不得那些清髙之意來縁飾遮蓋則其從
 衡詭譎殆與陳平軰一律耳問邵子云智哉留侯善
 藏其用如何曰只燒絶棧道其意自在韓而不在漢
 及韓滅無所歸乃始歸漢則其事可見矣
南軒張氏曰子房蓋有儒者氣象三代之後未易得也
 五世相韓篤春秋復讎之義始終以之其狙擊嬴政
[060-33a]
 非輕舉也其復讎之心茍得以一擊而遂焉則亦慊
 矣此其大義根諸心建諸天地而不可泯者也子房
 之心非以功利也始終為韓而漢之爵禄不足以覉
 縻之故予以為有儒者之氣象三代之後未易多得
 此其出處大致也至於從容髙帝之旁其計䇿不汲
 汲於售而所發動中節㑹使髙帝從之有不庸釋者
 蓋子房非有求於髙帝故能屈伸在已而動無不得
 此豈獨可以知計名哉 髙帝之英武慢侮士大夫
[060-33b]
 其視隨何酈食其陸賈軰皆撫而忽之至如蕭相國
 之功一旦下之廷尉亦不顧也獨於子房蓋敬而不
 敢慢順而不可强則以子房所守在義而不以利故
 爾嗟乎秦漢以來士賤君肆正以在下者急於爵禄
 而上之人持此以為真足以驕天下之士故也若子
 房者其可得而驕之哉雖然以髙帝之英武而能虛
 己以聽信子房蓋亦可謂明也已矣可謂逺也已矣
或問髙帝暮年猜忌功臣張良不能開釋帝意及見諸
[060-34a]
 將沙中偶語乃指示曰此屬相聚謀反毋乃益其猜
 忌之心而温公反謂因事納忠何也潛室陳氏曰子
 房言無虚發平生智謀都因事方用所以撥轉主心
 如轉戸樞 問子房之於漢髙言無不盡晩年廢立
 乃不敢言至四皓之來而後定豈天下既定子房之
 言不足以動帝之聼耶曰此事子房自度不能得之
 於口舌之間故於人主機括中撥轉來伊川生平不
 喜人用智獨喜子房此著具見易傳可玩味自是轉
[060-34b]
 移君心一道理未可以一筆勾斷 沛公有三傑故
 雖遷漢中而卒定三秦項羽無三傑故雖王三將而
 終不能有三秦嗚呼羽非失險也失人也夫項羽遷
 沛公於巴蜀而王三降將以拒漢漢勢若己屈矣吁
 彼豈知巴蜀果非死地也耶羽以巴蜀為死地而謀
 遷沛公沛公亦以死地視巴蜀而忿嫉項羽當是時
 也取捨屈伸之理惟蕭何知之故何勸王王漢中收
 用巴蜀還定三秦及其既就國也項羽肺肝之謀惟
[060-35a]
 張良知之故良説王燒絶棧道以示項羽無東意此
 蕭何之所以强沛公之行也而張良所以安沛公之
 心也使巴蜀而果能為死地也則蕭何張良之謀是
 置沛公於死也蕭何張良可謂見之明計之熟矣至
 於韓信登壇之日畢陳平生之畫略論楚之所以失
 及漢之所以得漢一日舉兵而東秦民其為沛公耶
 為三降將耶此三秦還定之謀所以卒定於韓信之
 手也噫三傑宜人傑也向也蕭何張良有卓越之見
[060-35b]
 而始勸沛公之入今也韓信乗罅漏之餘而徑勸沛
 公之出其入也所以養其出也其出也所以用其入
 也三子之見智謀略同故蹙楚之效同熟謂闗中非
 沛公囊中物耶善乎史臣之論髙祖曰從諫如轉圜
 也夫天下之勢成敗未易料也見近者昧其勢而慮
 逺者審其勢蓋勢者成敗之所係也一舉措之不謹
 則俄頃之間大事去矣方羽之王三降將於三秦而
 王髙祖於漢中也髙祖蓋不勝其忿而欲奮於一擊
[060-36a]
 之間周勃等又從而協賛之當是時髙帝死固未可
 定而何以成敗為也及蕭相國進諫而髙祖翻然改
 悟罷兵就國徐起而還定之如取諸寄此豈有他術
 也知成敗之勢在己而已己能屈之亦能伸之是以
 髙帝之還定三秦也不在於引兵故道之時而在於
 不攻項羽之日不在於拜將之後而在於聽諫之初
   彭越
龜山楊氏曰天下之禍莫大乎不明分分之不明由較
[060-36b]
 材程力之過也予觀韓彭之亡皆以此歟蓋西漢之
 初髙皇帝以匹夫起阡陌之中一時名將非屠販亡
 命輕猾之徒則里巷齠齓布衣之交也其平居握手
 素非有君臣等威也論其材力亦豈足相過哉天下
 未平而大者已王小者已候皆連城數郡一揺足則
 秦項之爭復搆矣漢方收民於百戰凋瘵之餘而臨
 諸候王之上凛乎其猶蹈春氷而常恐其潰也故疑
 隙一開則葅醢隨之矣嗚呼是豈知先王所以維持
[060-37a]
 天下者哉雖朝委裘植遺腹而不亂者亦有名義以
 正其分耳故君君臣臣而天下治如將較材程力以
 彊弱勝負為君臣則天下之禍何時已哉漢之君臣
 不知出此卒至相夷而不悟悲夫
或問司馬温公言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韓信之
 功則知彭越又其次耶今考其本末二子各有所長
 其功一也故張漢家之勢者信之功多於越破魏取
 代仆趙脅燕擊齊滅楚是也困項氏之勢者越之功
[060-37b]
 多於信焚楚積聚而項氏敗擾梁地而項氏急是也
 未審如何潛室陳氏曰彭越人物功勲皆非信比但
 其常以㳺兵出入梁楚間為項氏腹心之疾所以有
 功於漢
   曹參
程子曰曹參去齊以獄市為託後之為政者留意於獄
 者則有之矣未聞有治市者
龜山楊氏曰曹參從髙帝起豐沛間與之並馳者皆一
[060-38a]
 時熊羆之士而䧟敵攻堅必以參為首宜其勇悍彊
 鷙果於繫斷天下已定參為齊相乃退然不自用盡
 召長老諸先生問所以安集百姓者既得蓋公避正
 堂舎之尊用其言而齊大治其後為漢相亦以治齊
 者治天下故其効如之觀參所為其始以戰闘為功
 而終則以清淨無為自守何其不相侔也非其資務
 學樂用人言而勇於自克其何能爾若參者可不謂
 賢矣夫初參與蕭何有隙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
[060-38b]
 何為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用何法二人者茍無
 體國之誠心忘一己之私忿則排䧟紛更將無所不
 至推之以為賢守之而勿失尚何有哉其卒為一代
 宗臣蓋有以也 後世如曹參可謂能克己者觀參
 本武人攻堅䧟敵是其所長至其治國為天下乃以
 清淨無為為事氣質都變了
   婁敬
龜山楊氏曰婁敬建和親之䇿欲以適長公主妻單于
[060-39a]
 以謂冐頓在固為子壻子壻死外孫為單于豈聞孫
 敢與大父亢禮哉可毋戰以漸臣也其説何謬哉且
 子壻之與外孫孰與父子親也彼且殺父以代立况
 妻之父乎其何足恃哉然屬人主厭兵故以一言之
 謬而遂成千載之患惜夫
   周勃
程子曰周勃入北軍問曰為劉氏左袒為吕氏右袒既
 知為劉氏又何必問若不知而問設或右袒當如之
[060-39b]
 何已為將乃問士卒豈不謬哉當誅諸吕時非陳平
 為之謀亦不克成及迎文帝至覇橋曰願請間此豈
 請間時耶至於罷相就國每河東守行縣至絳必令
 家人被甲執兵而見此欲何為可謂至無能之人矣
或問周勃雖則重厚少文可屬大事然其畏誅令家人
 持兵自衛似未得人臣事君之義而班固以為漢伊
 周何耶潛室陳氏曰周勃處事煞有周章處如既入
 軍復問左右袒迎文帝至渭橋却欲入私謁皆非召
[060-40a]
 之不來麾之不去舉動安劉事特幸成耳
 
 
 
 
 
 
 
[060-40b]
 
 
 
 
 
 
 
 性理大全書卷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