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78 性理大全書-明-胡廣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性理大全書卷一
 太極圖
  朱子曰太極圖者濓溪先生之所作也先生姓周/氏名惇寔字茂叔後避英宗舊名改惇頤家世道
  州營道縣濓溪之上博學力行聞道甚早遇事剛/果有古人風為政精宻嚴恕務盡道理嘗作太極
  圖通書易通數十篇襟懷飄灑雅有髙趣尤樂佳/山水廬山之麓有溪焉先生濯纓而樂之因寓以
  濓溪之號而築書堂於其上又曰先生之學其妙/具於太極一圖通書之言亦皆此圖之藴而程先
  生兄弟語及性命之際亦未嘗不因其説觀通書/之誠動静理性命等章及程氏書李仲通銘程邵
[001-1b]
  公志顔子好學論等篇則可見矣潘清逸誌先生/之墓敘所著書特以作太極圖為稱首然則此圖
  當為先生書首不疑也然先生既手以授二程本/因附書後𫝊者見其如此遂誤以圖為書之卒章
  不復釐正使先生立象盡意之微指暗而不明而/驟讀通書者亦復不知有所縂攝此則諸本之失
  也又嘗讀朱内翰振進易説表謂此圖之𫝊自陳/摶种放穆修而來而五峯胡氏作序又以為先生
  非止為种穆之學者此特其學之一師耳非其至/者也夫以先生之學之妙不出此圖以為得之於
  人則决非种穆所及以為非其至者則先生之學/何以加於此圖哉是以竊嘗疑之及得誌文考之
  然後知其果先生所自作而非有受於人者二公/蓋有未嘗見此誌而云云耳
[001-2a]
 
 
 
 
 
 此所謂無極而太極也所以動而陽靜而隂之本體
 也然非有以離乎陰陽也即隂陽而指其本體不雜
 乎隂陽而為言耳 此 之動而陽靜而陰也中
[001-2b]
 者其本體也 者陽之動也 之用所以行也 者
 陰之靜也 之體所以立也 者 之根也 者
 之根也  此陽變隂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也 者
 陽之變也 者陰之合也 陰盛故居右 陽盛故
 居左 陽穉故次火 隂穉故次水 冲氣故居中而
 水火之 交系乎上隂根陽陽根陰也水而木木而
 火火而土土而金金而復水如環無端五氣布四時
 行也    五行一陰陽五殊二實無餘欠也陰
[001-3a]
 陽一太極精粗本末無彼此也太極本無極上天之
 載無聲臭也五行之生各一其性氣殊質異各一其
  無假借也  此無極二五所以妙合而無間也
  乾男坤女以氣化者言也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
 極也 萬物化生以形化者言也各一其性而萬物
 一太極也此以上引説解剝圖體/此以下據圖推盡説意惟人也得其秀而
 最靈則所謂人 者於是乎在矣然形 之為也神
  之發也五性  之徳也善惡男女之分也萬事
[001-3b]
 萬物之象也此天下之動所以紛綸交錯而吉凶悔
 吝所由以生也惟聖人者又得夫秀之精一而有以
 全乎 之體用者也是以一動一靜各臻其極而天
 下之故常感通乎寂然不動之中蓋中也仁也感也
 所謂 也 之用所以行也正也義也寂也所謂
 也 之體所以立也中正仁義渾然全體而靜者常
 為主焉則人 於是乎立而    天地日月四
 時鬼神有所不能違矣君子之戒愼恐懼所以修此
[001-4a]
 而吉也小人之放僻邪侈所以悖此而凶也天地人
 之道各一 也陽也剛也仁也所謂 也物之始也
 陰也柔也義也所謂 也物之終也此所謂易也而
 三極之道立焉實則一 也故曰易有太極 之謂
 也
  朱子曰太極圖只是一箇寔理一以貫之○太極/一圏便是一畫只是撒開了引敎長一畫○無極
  而太極上一圈則是太極但挑出在上○無極而/太極此五字添減一字不得○無極而太極不
  是太極之外别有無極無中自有此理無極而太/極此而字輕無次序故也○無極而太極只是説
[001-4b]
  無形而有理所謂太極者只二氣五行之理非别/有物為太極也○以理言之則不可謂之有以物
  言之則不可謂之無○無極而太極正謂無此形/狀而有此道理耳○無極而太極正恐人將太極
  做一箇有形象底看故乂説無極言只是此理也/○無極而太極只是一句如沖漠無朕畢竟是上
  面無形象然却寔有此理圖上自分曉○問無極/且得做無形無象説曰雖無形却有理又問無極
  太極只是一物日本是一物被他恁地説却似両/物○無極是有理而無形如性何嘗有形太極是
  五行陰陽之理皆有不是空底物事若是空時如/釋氏説性相似○極是道理之極至總天地萬物
  之理便是太極○問無極而太極固是一物有積/漸否曰無積漸曰上言無極下言太極竊疑上言
  無窮無極下言至此方極曰無極者無形太極者/有理也周子恐人把作一物㸔故云無極曰太極
[001-5a]
  既無形氣象如何曰只是理○太極只是極至更/無去處了至髙至妙至精至神是没去處濓溪恐
  人道太極有形故曰無極而太極是無之中有箇/極至之理問無極而太極因而字故生陸氏議論
  曰而字自分明下云動而生陽静而生陰説一生/字便見其自太極來今曰而則只是一理○老子
  之言有無以有無為二周子之言有無以有無為/一○謂之無極正以其無方所形狀以為在無物
  之前而未嘗不立於有物之後以為在陰陽之外/而未嘗不行於陰陽之中以為通貫全體無乎不
  在則又初無聲臭影響之可言也○不言無極則/太極同於一物而不足為萬化之根不言太極則
  無極淪於空寂而不能為萬物之根只此一句便/見其下語精宻微妙無窮而向下所説許多道理
  條貫脈絡井井不亂只今便在目前而亘古亘今/攧撲不破○天地之間只有動靜両端循環不已
[001-5b]
  更無餘事此之謂易而其動其静則必有所以動/靜之理是則所謂太極者也○無極而太極人都
  想像有箇光明閃爍㡳物在那裏却不知本是説/無這物事只是有箇理能如此動靜而已○動静
  非太極而所以動靜者乃太極也故謂非動静外/别有太極則可謂動靜便是太極之道則不可○
  問太極動而生陽是有這動之理便能動而生陽/否曰有這動之理便是動而生陽有這靜之理便
  是靜而生陰既動則理又在動之中既静則理又/在靜之中曰動靜是氣也有這理為氣之主氣便
  能如此否曰是也既有理便有氣則理又在乎氣/之中○太極生陰陽理生氣也陰陽既生則太極
  在其中理復在氣之内也在所謂太極者便只在/陰陽裏所謂陰陽者便只 太極裏今人説是陰
  陽上别有一箇無形無影底是太極非也○太極/是箇藏頭物事動時屬陽而未動時又屬陰了○
[001-6a]
  太極無方所無形體無地位可頓放若以未發時/言之未發却只是靜動靜陰陽皆只是形而下者
  然動亦太極之動靜亦太極之靜但動靜非太極/耳故周子以無極言之○謂太極含動靜以本體
  而言也謂太極有動靜以流行而言也若謂太極/便是動靜則是形而上下者不可分而易有太極
  之言亦贅矣問太極分開只是両箇陰陽括盡了/天下物事 陰陽便是太極否曰某解圖云然
  非有以離乎陰陽也即陰陽而指其本體不雜乎/陰陽而為言耳此句當仔細㸔今於某觧説句尚
  未通如何論太極問即陰陽而指其本體不雜乎/陰陽而言之是於道有定位處指之否曰然一陰
  一陽之謂道亦是此意○性猶太極也心猶陰陽/也太極只在陰陽之中非能離陰陽也然至論太
  極則太極自有太極陰陽自是陰陽惟性與心亦/然所謂一而二二而一也○纔説太極便帶著陰
[001-6b]
  陽纔説性便帶著氣不帶著陰陽與氣太極與性/那裏收附然要得分明又不可不拆開○問孟子
  言性與伊川如何曰孟子是剔出言性之本伊川/是兼氣質而言要之不可離也所以程子云論性
  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而某於太極圖觧/亦云所謂太極者不離乎陰陽而為言亦不雜乎
  陰陽而為言○無極只是無形狀太極只是至理/理不外乎氣若説截然在陰陽五行之先及在陰
  陽五行之中便是理與氣判為二物矣○両邉生/者即是陰根陽陽根隂這箇有對從中出者無對
  ○問太極兼動靜而言曰不是太極兼動靜太極/有動靜也○問動靜是太極動靜是陰陽動靜曰
  是理動靜曰如此則太極有模様曰無○問南軒/云太極之體至靜如何曰不是問又云所至靜者
  貫乎已發未發而言如何曰如此却成一不正當/尖斜太極○問太極理也理如何動静有形則有
[001-7a]
  動静太極無形恐不可以動靜言曰理有動靜故/氣有動靜若理無動静則氣何自而有動靜乎○
  未發者太極之静已發者太極之動○未發之前/太極之靜而陰也已發之後太極之動而陽也其
  未發也敬為之主而義已具其已發也必主於義/而敬行焉則何間㫁之有哉 太極只是天地萬
  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畢竞先有此理而生陽亦/只是理静而生陰亦只是理○無極者只是説
  這道理當初元無一物只是有此理而已此箇道/理便㑹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問先有理抑先有
  氣日理未嘗離乎氣然理形而上者氣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豈無先後理無形氣便有渣滓○
  問理在先氣在後曰理與氣本無先後之可言但/推上去時却如理在先氣在後相似又問理在氣
  中發見處如何曰如陰陽五行錯綜不失端緒便/是理若氣不結聚時理亦無所附著○問太極動
[001-7b]
  而生陽靜而生陰見得理先而氣後曰二者有則/俱有又問未有一物之時如何曰是有天下公共
  之理未有一物所具之理○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動即太極之動靜即太極之靜動而後生陽靜而
  後生陰生此陰陽之氣謂之動而生靜而生則有/漸次也○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不是動後方
  生陽蓋纔動便属陽纔靜便属陰動而生陽其初/本是靜靜之上又須動矣所謂動靜無端今且自
  動而生陽處㸔去○問動然後生陽則是以動為/主矣曰纔動便生陽不是動了而後生陽箇只得
  且從動上説起其實此之所以動又生於靜上面/之靜又生於動此理只循環生去○太極只是涵
  動靜之理却不可以動靜分體用葢靜即太極之/體也動即太極之用也○太極未動之前便是陰
  陰靜之中自有陽之根陽動之中又有陰之根動/之所以必靜者根乎陰故也靜之所以必動者根
[001-8a]
  乎陽故也○陰陽只是一氣陰氣流行即為陽陽/氣凝聚即陰非真有二物相對也此理甚明○問
  陽何以言變陰何以言合曰陽動而陰隨之故言/變合○陽變陰合初生水火水火氣也流動閃爍
  其體尚虚其成形猶未定次生木金則確然而定/形矣水火初是自生木金則資於土五行之属皆
  從土中旋生出來○天地生物先其輕清以及重/濁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二物在五行中最輕清金
  木又重於水火土又重於金木○就原頭定體上/説則未分五行時只謂之陰陽未分五性時只謂
  之健順及分而言之則陽為木火陽為金水徤為/仁禮順為義智○問陰盛何以居右陽盛何以居
  左曰左右但以陰陽之分耳又問木陽樨故次火/金陰樨故次水豈以水生木土生金耶四以四時
  之序推之可見○水質陰而性本陽火質陽而性/本陰水外暗而内明以其根於陽也火外明而内
[001-8b]
  暗以其根於陰也太極圖陽動之中有黑底陰盡/之中有白底是也横渠言陰陽之靜亙藏其宅正
  此意也○火中有黑陽中陰也水外黑而中却明/者陰中陽也故水謂之陽亦得火謂之陰亦得○
  陰陽氣也生此五行之質天地生物五行獨先地/即是土土便包容許多金木之類天地之間何事
  而非五行五行陰陽七者衮合便是生物底材料/五氣順布四時生焉金木水火分屬春夏秋冬土
  則寄旺四季如春属木而清明後十八日即是寄/土旺之時毎季寄旺十八日共七十二日惟夏季
  十八日土為氣最旺故能生秋金也以圖象攷之/木生火金生水之類各有小畫相牽聨而火生土
  土生金獨穿乎土之内餘則從旁而過為可見矣/○五行之生非有先後如數一二三四五自然有
  先後次序陰總而言之只是陰陽分而言之有五/○五行一 陽也舎五行無别討陰陽處如甲乙
[001-9a]
  属木甲便是陽乙便是陰丙丁属火丙便是陽丁/便是陰不須更説陰陽而陰陽在其中矣○自見
  在事物而觀之則陰陽函大極推原其本則太極/生陰陽○問既曰太極又有箇無極如何曰太極
  本無極要去就中看得這意出方見得○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則非太極之後别生二五而二
  五之上先有太極也無極而太極太極本無極則/非無極之後别生太極而太極之上先有無極也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此當思無有陰陽而無太極底時節若以為止是
  陰陽陰陽却是形而下者若専以理言則太極又/不曾與陰陽相離正當沉潜玩索將圖象意思抽
  開細看又復合而觀之某觧此云非有離乎陰陽/也即陰陽而指其本體不雜乎陰陽而為言也此
  句自有三節意思更宜深攷通書云靜而無動動/而無靜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當即此兼
[001-9b]
  看○太極云者合天地萬物之理而一名之耳以/其無器與形而天地萬物之理無不在是故曰無
  極而太極以其具天地萬物之物而無器與形故/曰太極本無極是豈離乎生民日用之常而自為
  一物哉○問無極太極本非二物曰無極而太極/而無極中萬象森列不可謂之無矣太極本無極
  則太極之體冲漠無朕不可謂之有矣○問先生/答書言陰陽五行之為性各是一氣所禀而性則
  一也両性字同否曰一般又曰同者理也不同者/氣也又曰他所以道五行之生各一其性又問莫
  是木自是木火自是火而其理則一曰且如這光/也有在硯葢上底也有在墨上底其光則一也○
  纔生五行便被氣質拘定各為一物亦各有一性/而太極無不在也問五行之生各一其性理同否
  曰同而氣質異曰既説氣質異則理不相通曰固/然仁作義不得義作仁不得○問五行之生各一
[001-10a]
  其性五性感動而善惡分此性字是兼氣禀言之/否曰性離氣禀不得有氣禀性方存在裏面無氣
  禀性便無所寄搭了禀得氣清者性便在清氣之/中這清氣不隔蔽那善禀得氣濁者性又在濁氣
  之中為濁氣所蔽五行之生各一其性這又隨物/各具去了○金木水火土雖曰五行各一其性然
  一物又各具五行之理不可不知康節曾細推來/○問五行均得太極否曰均曰人具五行物只得
  一行曰物亦具有五行只是得五行之徧者耳○/氣是那初禀底質是成這模様子底○氣質之性
  只是此理墮在氣質之中故随氣質而自為一性/周子所謂各一其性者向使元無本然之性則氣
  質之性從何處得來○問氣之所聚理亦聚焉然/理終為主此即所謂妙合也曰然○成男成女萬
  物化生而無極之妙未嘗不在是焉○問萬物化/生一太極此是以理言以氣言曰以理言○太極
[001-10b]
  非是别為一物即陰陽而在陰陽即五行而在五/行即萬物而在萬物只是一箇理而已因其極至
  故名曰太極○問太極便是人心之至理曰事事/物物皆有箇極是道理之極至或曰如君之仁臣
  之敬便是極曰此是一事一物之極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太極只是箇極好至善底道理
  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周子所謂太極是/天地人物萬善至好底表徳○問自太極以至萬
  物化生只是一箇圏何嘗有異曰人物本同氣禀/有異故不同○問靈處是心抑是性曰靈處只是
  心不是性性只是理○知覺是心之靈○形既生/矣形體陰之為也神發知矣神知陽之為也蓋陰
  主翕凡歛聚成就者陰為之也陽主闢凡發暢揮/散者皆陽為之也○在天只是陰陽五行在人得
  之只是剛柔五常之性而其氣便是春夏秋冬其/物便是金木水火土其理便是仁義禮智信○仁
[001-11a]
  義禮智信之性即水火金木土之理木仁金義火/禮水智各有所主獨土無位又為四行之實故信
  亦無位而為四徳之實也○問仁義禮智之四徳又/添信字謂之五性如何曰信是誠實此四者實有
  此仁實有此義與禮智皆然如五行之有土非土/則不足以載四者又如土於四時各寄王十八日
  或謂王於戊巳然季夏乃土之本宫故尤王夏末/月令載中央土者以此故也○天地之間陰陽而
  已以人分之則男女也以事言之則善惡也何適/而不得其類哉○或以為善惡為男女之分或以
  為陰陽之事凡此両件相對説者無非陰陽之理/分陰陽而言之或説善惡或説男女看他如何使
  故善惡可以言陰陽亦可以言男女○吉凶相對/而悔吝在其中悔自凶而趨吉吝自吉以向凶○
  人之所禀又有昏明清濁之異故上知生知之資/是氣清明純粹而無一毫昏濁所以生知安行不
[001-11b]
  待學而能如堯舜是也○聖人之生其禀受渾然/氣質清明純粹全是此理更不待脩為而與天為
  一○聖人表裏精粗無不昭徹其形骸雖是人只/是一團天理○問周子言仁義中正亦甚大今乃
  自偏言止是属扵陽動陰靜曰不可如此看反覆/皆可○問仁義禮智體用之别曰自陰陽看下來
  仁禮属陽義智属陰仁禮是用義智是體春夏冬/是陽秋冬是陰只將仁義説則春作夏長秋歛
  蔵義也若將仁義禮智説則春仁也夏禮也秋義/也冬智也仁禮是敷施出來底義是肅殺果斷底
  智便是收蔵底○中正仁義分属動靜而聖人則/主於靜盖正所以能中義所以能仁克己復禮義
  也義故能仁易言利貞者性情也元亨是發動處/必至於利貞乃見乾之寔體萬物到秋冬收歛成
  寔方見得他本質故曰性情此亦主靜之説也○/主靜云者以其相資之勢言之則動有資於靜而
[001-12a]
  靜無資於動如乾不専一則不能直遂坤不翕聚/則不能發散龍蛇不蟄則無以奮尺蠖不屈則無
  以伸亦天理之必然也○太極首言性命之源用/力處却在修吉悖㓙其本則主於靜○小而言之
  飢食渴飲出作入息大而言之君臣父子夫婦朋/友無非是天地之事只是這一箇道理所以君子
  修之便吉小人悖之便㓙這物事機闗一下發轉/後便攔它不住如水車相似才踏發這機便住不
  得所以聖賢一日二日萬機兢兢業業如臨深淵/履薄氷只是大化恁地流行随得是便好随得不
  便是遏他不住存心養性所以事天也夭夀不萬/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太極只是天地
  物之理在天地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則萬物/中各有一太極○問仁是柔如何属剛義是剛如
  何却属柔曰仁剛陽是一様意思義柔陰是一様/意思盖仁本是柔物事發出却剛但看萬物發生
[001-12b]
  時便恁地奮迅出来有剛底意思義夲是剛底物/事發出来却柔但看萬物肅殺時便恁他收歛憔
  悴有柔底意思又問楊子云於仁也剛於義也柔/如何曰仁體柔而用剛義體剛而用柔曰此豈所
  謂陽根陰陰根陽耶曰然○極至也三極天地人/之至理三才各一太極也○易者陰陽之變太極
  者其理也○易有太極者象数未形而其理已具/之稱形器既具而其理無朕之目○太極之義正
  謂理之極致耳有是理即有是物無先後次第之/可言故曰易有太極則是太極乃在陰陽之中而
  非在陰陽之外也○周子説太極和陰陽衮説易/中便擡起説周子言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動
  時便是陽之太極靜時便是陰之太極盖太極即/在陰陽裏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則先從寔理處
  説若論其生則俱生太極依舊在陰陽裏但言其/次序須有這寔理方始有陰陽也其理則一○易
[001-13a]
  有太極便是下面両儀四象八卦自三百八十四/爻總為六十四自六十四總為八卦自八卦總為
  四象自四象總為両儀自両儀總為太極以物論/之易之有太極如木之根浮圖之頂是有形之極
  太極却不是一物無方所頓放是無形之極故周/子曰無極而太極是他説得有功處夫太極之所
  以為太極却不離乎両儀四象八卦如一陰一陽/之謂道指一陰一陽為道則不可而道則不離乎
  陰陽也○易變易也兼指一動一靜已發未發而/言之也太極者性情之妙也乃一動一靜未發已
  發之理也故曰易有太極言即其動靜闔闢而皆/有此理也○或問太極曰未發便是理已發便是
  情如動而生陽便是情○勉齋黃氏曰極之得名/以屋之脊棟為一屋之中居髙處盡為衆木之總
  㑹四方之尊仰而舉一屋之木莫能加焉故極之/義雖訓為至而實則以有方所形狀而指名也如
[001-13b]
  北極皇極爾極民極之䫫皆取諸此然皆以物之/有方所形狀適似於極而具極之義故以極明之
  以物喻物蓋無難曉惟大𫝊以易之至理在易之/中為衆理之總㑹萬化之本原而舉天下之理莫
  能加焉其義莫可得名而有類於極於是取極名/之而係以太則其尊而無對又非它極之比也然
  則太極者特假是物以名是理雖因其有方所形/狀以名而非有方所神狀之可求雖與他書所用
  極字取義略同而以實喻虚以有喻無所喻在於/言外其意則異周子有見於此恐夫人以它書閑
  字之例求之則或未免滯於方所形狀而失聖人/取喻之意故為之言曰無極而太極盖其措辭之
  法猶曰無形而至形無方而太方欲人知夫非有極/是極而謂之太極亦特托於極以明理耳又曰太
  本無極也盖謂之極則有方所形狀矣故又反而/言之謂無極云耳本非有極之寔欲人不以方所
[001-14a]
  形狀求而當以意㑹於此其反覆推本聖人所以/言太極之意最為明白後之讀者字義不明而以
  中訓極已為失之然又不知極字但為取喻而遽/以理言故不惟理不可無於周子無極之語有所
  難通且太極之為至理其辭已足而加以無極則/誠似於贅者矣因見象山論無極書正應不能察
  此而輒似於麤辨為之竊歎故著其説如此云○/未有五行只得喚做陰陽既有五行則陰陽在五
  行之中矣○太極只是極至之理不可形容聖賢/只説到一陰一陽處住只是箇一陰一陽底道理
  所以天地寒暑晝夜生死千變萬化都只是一様/分而言之則一物各具一陰陽合而言之則萬物
  總具一陰陽耳不北溪陳氏曰所謂無極而太極/而字只輕接過 可就此句中間截作両截看無
  極只是説理無形狀無方體正猶言無聲無臭之/類太之為言甚也太極是極至之甚無可得而形
[001-14b]
  容故以太名之○太極之所以為極至者言此理/至中至正至精至粹至神至妙至矣盡矣不可以
  復加矣故強名之曰極○未有天地萬物先有此/理然此理不是懸空在那裏纔有天地萬物之理
  便有天地萬物之氣纔有天地萬物之氣則此理/便全在天地萬物之中周子所謂太極動而生陽
  靜而生陰是有這動之理便能動而生陽纔動而/生陽則是理便已具於陽動之中有這靜之理便
  能靜而生陰纔靜而生陰則是理便已具於陰靜/之中然則纔有理便有氣纔有氣則理便全在這
  氣裏面那相接處全無些小縫罅如何分得孰為/先孰為後所謂動靜無端陰陽無始分别得先後
  便偏去一邊非渾淪極至之物○分而為五非有/欠合而為一非有餘○言太極渾淪之妙用自無
  而入於有自有而𣸪於無又只是渾淪一無極也/○五者謂之五常亦謂之五性然造化推原来
[001-15a]
  只是五行之徳仁在五行為木之神在人性為仁/義在五行為金之神在人性為義禮在五行為火
  之神在人性為禮智在五行為水之神在人性為/智人性中只有仁義禮智四位却無信位如五行
  木位東金位西火位南水位北而土無定位只寄/處於四位之中水属春火属夏金属秋水属冬而
  土無専氣只分王於四季之間四行無土便都無/所該載猶仁義禮智無信便都不實了則仁義禮
  智之寔理便是信信却易曉仁義禮智須逐件㸔/得分明又要合聚㸔得脈絡不亂○問智是知得
  確定在五行何以属水曰水清明可鑒似智又是/造化之根本凡天地間萬物皆得水方生只看地
  下泉脈滋潤何物不資之以生亦猶萬事非智不/可須知得確定方能成此水於萬物所以成始而
  成終而智亦萬事之所以成終而成始也○聖人/一心渾淪太極之全體而酬酢萬變無非太極流
[001-15b]
  行之用學問功夫須從萬事萬物中串過湊合成/一渾淪大本中散為萬事萬物使無少窒礙然後
  實體得渾淪至極者在我而大用不差矣○太極/只是渾淪極至之理非可以氣形言古經書説太
  極惟見於易繫辭𫝊曰易有太極易只是陰陽變/化其所以為陰陽變化之理則太極也○三極之
  道三極云者只是三才極至之理其謂之三極者/以是三才之中各具一太極而太極之妙無不流
  行於三才之中也外此百家諸子都説属氣形去/差了如漢志謂太極函三為一乃是指做天地人
  三箇氣形已具而渾淪未判底物老子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此正是指太極莊子謂道在太極之
  先所謂太極亦是指三才未判渾淪底物而道又/别是一箇懸空底物在太極之先則道與太極分
  為二矣不知道即是太極道是以理之通行者而/言太極是以理之極至者而言何嘗有二理耶○
[001-16a]
  萍鄉胡氏曰先師文公有云無極即是無形太極/即是有理今雖多為之詞無以易此言矣然則邵
  子所謂道為太極心為太極何耶曰先師所釋以/名義言之也邵子道為太極以流行者言之也心
  為太極以統㑹者言之也流行者萬物各具一理/統㑹者萬理同出一原不知統㑹無以操存不識
  流行無以處物○節齋蔡氏曰易有太極易變易/也夫子所謂無體之易也太極至極也言變易無
  體而有至極之理也先儒皆以太極二字便為萬/化之原而於易之一字但目為易書故周子太極
  圖説特以無極而太極發明易有太極之㫖其所/謂無極而太極者蓋亦言其無體之易而有至極
  之理也是其無極之真寔有得於夫子之一言而/或以為周子妄加者繆也○夫子言有者主易而
  為言也周子言無者主太極而為言也主易則易/無體故曰有主太極則太極有朕故曰無曰有曰
[001-16b]
  無由所主不同耳然其理未嘗不同也或曰夫子/何為主易而周子何為主太極曰夫子賛易則當
  主易周子作太極圖則當主太極又何疑焉○西/山真氏曰無極而太極豈太極之上别有所謂無
  極哉不過謂無形無象而至理存焉耳蓋極者至/極之理也窮天下之物可尊可貴孰有加於此者
  故曰太極也世之人以北辰為天極以屋脊為屋/極此皆有形而可見者周子恐人亦以太極為一
  物故以無極二字加於其上猶言本無一物只有/此理也自陰陽以下則麗乎形氣矣陰陽未動之
  前則是此理豈有物之可名耶即吾一心而觀之/方喜怒哀樂之未發也渾然一性而已無形無象
  之中萬理畢具非所謂無極而太極乎陰黃氏巖/孫曰通書云水陰根陽火陽根陰注水 也而生
  於一則本乎陽火陽也而生於二則本乎陰正圖/書相表裏之意又云五殊二實亦當與此参觀
[001-17a]
無極而太極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而實造化之樞紐品彚之根柢
 也故曰無極而太極非太極之外復有無極也
  問太極解引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此上天之載只/是太極否朱子曰蒼蒼者是上天理在載字上○
  原極之所以得名葢取樞極之義聖人謂之太極/者所以指夫天地萬物之根也周子因之而又謂
  之無極者所以著夫無聲無臭之妙也○問明道/言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説則周子之所謂無極也
  不可容言也若太極則性之謂也太極固純是善/自無極而言則只可謂之繼明道之言所以發明
  周子之意也曰周子所謂無極而太極非謂太極/之上别有無極也但言太極非有物耳如云上天
[001-17b]
  之載無聲無臭故下文云無極之真二五之精既/言無極則不復别舉太極也若如今説則此處豈
  不欠一太極字耶○問無極而太極何如曰仔細/看便見得問先生之意莫正是以無極太極為理
  曰此非某之説他道理自如此著自家私意不得/太極無形象只是理他自有這箇道理自家私著
  一字不得○問無極而太極極是極至無餘之謂/無極是無之至至無之中乃至有存焉故云無極
  而太極曰本只是太極只為這本來都無物事故/説無極而太極如公説無極恁他説却好但太極
  説不去曰有字便是太字地位曰將有字訓太字/不得太極只是箇理曰至無之中乃萬理之至有
  也曰亦得○問既曰易有太極則不可謂之無濓/溪乃有無極之説何也曰有太極是有此理無極
  是無形器方體可求両儀有象太極則無象○問/邵先生説無極之前無極如何説前曰邵子就圖
[001-18a]
  上説循環之意自垢至坤是陰含陽自復至乾是/陽分陰復坤之間乃無極自坤反垢是無極之前
  凡大讀書不要般涉但温尋舊底不妨不可將新/底來攙○無極而太極不是説有箇物事光輝地
  在那裏只是説這裏當中皆無一物只有此理而/已既有此理便有此氣既有此氣便分陰陽以此
  生許多物事惟其理有許多故物亦有許多○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是就有中説無無極而太極是
  就無中説有若實見得説有説無或先或後都無/妨礙○南軒張氏曰必曰無極而太極者所以明
  動靜之本著天地之根兼有無貫顯微該體用者/也必有見乎此而後知太極之妙不可以方所求
  也其義深矣○勉齋黃氏曰太極圖説云無極而/太極妄意謂無極而太極者非老氏之出無入有
  與佛之所謂空也乃斯道之本體萬化之領㑹而/子思所謂天命之性而孟子所謂生之為性也通
[001-18b]
  書統論之曰誠者聖人之本也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
  至善者也此所以發明無極而太極原始而要其/終也既又引易之繫辭而明之曰一陰一陽之謂
  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大哉性命之源乎盖沖漠無朕之中萬象森
  然已具而無所虧欠天之所以覆地之所以載日/月之所以照鬼神之所以幽風雷之所以變江河
  之所以流性命之所以正倫理之所以著人之所/以為聖人本末上下貫乎一理其實然而不可易
  者歟○北溪陳氏曰無極之説始於誰乎桞子曰/無極之極康節先天圖説亦曰無極之前陰含陽
  也有極之後陽分陰也是周子以前已有無極之/説矣但其主意各不同桞子康節是以氣言周子
  則専以理言之耳○理雖無形狀方體萬化無不/以為之根柢樞紐以其渾淪極至之甚故謂之太
[001-19a]
  極文公解此句所謂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是解無/極二字所謂萬化之樞紐品彚之根柢是解太極
  二字又結以非太極之外復有無極也多少是分/明○無聲臭只是無形狀若少有聲臭便涉形狀
  落方體不得謂之無極矣文公解用無聲臭語是/説二字之大義詞不廹切而其理自曉○或問所
  謂無極而太極者亦可得而聞其説之詳乎雙峯/饒氏曰難言也姑以名義推之所謂太極者蓋天
  理之尊號云爾極者至極之義樞紐根柢之名世/之常言所謂樞極根極是也聖人以陰陽五行闔
  闢不窮而此理為闔闢之主如户之有樞紐男女/萬物生生不息而此理為生生之本如木之有根
  柢至其在人則萬善之所以生萬事之所以定者/亦莫非此理為之根柢為之樞紐焉是故謂之極
  大者大無以加之稱言其為天下之大樞紐大根/柢也然凡謂之極者如南極北極屋極商邑四方
[001-19b]
  之極之類皆有形狀之可見方所之可指而此極/獨無形狀無方所故周子復加無極二字以明之
  以其無樞紐根柢之形而實為天下之大樞紐大/根柢也故曰無極而太極以其為天下之大樞紐
  大根柢而初非有樞紐根柢之形也故曰太極本/無極也此雖名義之粗然先儒嘗云讀書之法當
  先曉其文義文義既通然後可以求其意學者茍/知此義而於日用之間端莊靜一以養之於未發
  之時而驗之於已發之際則是/理之妙或者亦可以黙識矣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隂静極復動一動一
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太極之有動靜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謂一陰一陽之
[001-20a]
 謂道誠者聖人之本物之始終而命之道也其動也
 誠之通也繼之者善萬物之所資以始也其靜也誠
 之復也成之者性萬物各正其性命也動極而靜靜
 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
 也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分之所
 以一定而不移也葢太極者本然之妙也動靜者所
 乘之機也太極形而上之道也陰陽形而下之器也
 是以自其著者而觀之則動靜不同時陰陽不同位
[001-20b]
 而太極無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觀之則沖漠無朕而
 動靜陰陽之理已悉具於其中矣雖然推之於前而
 不見其始之合引之於後而不見其終之離也故程
 子動靜無端陰陽無始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朱子問太極動而生陽延平李氏曰此只是理做/已發看不得又問既言動而生陽即與復卦一陽
  生而見天地之心何異竊恐動而生陽即天地之/喜怒哀樂發處於此即見天地之心二氣交感化
  生萬物即人物之喜怒哀樂發處於此即見人物/之心如此做兩節看不知得否曰太極動而生陽
  至理之源只是動靜闔闢至於終萬物始萬物亦/只是此理一貫也到得二氣交感化生萬物時又
[001-21a]
  就人物上推亦只是此理中庸以喜怒哀樂未發/已發言之又就人身上推㝷只於見得大本達道
  處又衮同只是此理此理就人身上推尋若不於未/發已發處看即何緣知之葢就天地之本源與人
  物上推來不得不異此所以於動而生陽難以為/喜怒哀樂已發言之在天地只是理也今欲作両
  節看切恐差了復卦見天地之心先儒以為靜見/天地之心伊川先生以為動乃見此恐便是動而
  生陽之理然於復卦發出此一段示人又於初爻/以顔子不遠復為之此只要示人無間斷之意人
  與天理一也就此理上皆收攝來與天地合其徳/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㓙
  皆其度内耳○朱子曰靜者性之所以立也動者/命之所以行也然其實則静亦動之息爾故一動
  一靜皆命之行而行乎動靜者乃性之真也故曰/天命之謂性○隂陽迭運者氣也其理則所謂道
[001-21b]
  ○問一陰一陽之謂道是太極否曰陰陽只是陰/陽道是太極葢所以一陰一陽者也○問一陰一
  陽之謂道陰陽氣也所以陰陽道也道也者陰陽/之理也曰此説得之○陰陽何以謂之道當離合
  看○一陰一陽之謂道則陰陽是氣不是道所以/為陰陽者乃道也若只言陰陽之謂道則陰陽是
  道今曰一陰一陽則是一陰了又一陽往來循環/不已者乃道也○大傳既曰形而上者謂之道矣
  而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此豈直以陰陽為形而/上者哉正所以見一陰一陽雖属形器然其所以
  一陰而一陽者是乃道體之所為也故語道體之/至極則謂之太極語太極之流行則謂之道雖有
  二名初無両體○以理言之則天地之間至實而/無一息之妄故自古至今無一物之不實而一物
  之中自始至終皆實理之所為也以心言之而聖/人之心亦至實而無一息之妄故從生至死無一
[001-22a]
  事之不實而一事之中自始至終皆實心之所為/也此所謂誠者物之終始者然也○問誠者聖人
  之本曰此言本領之本聖人之所以聖者誠而已/○問誠者物之終始而命之道也曰誠是實理徹
  上徹下只是這箇生物都從那上做來萬物流形/天地之間都是那底做○有此理則有此物徹頭
  徹尾皆是此理所謂未有無此理而有此物也○/太極如一本生上分而為枝幹又分而生花生葉
  生生不窮到得成果子裏面又有生生無窮之理/生將出去 又是無限箇太極更無停息只是到
  成果寔時又却畧少歇也不是生到這裏自合少/止所謂終始萬物莫盛於艮艮止是生息之意○
  誠者物之終始却是事物之實理始終無有間斷/自開闢以來以至人物消盡只是如此在人之心
  茍誠實無偽則徹頭徹尾無非此理一有間斷處/即非誠矣凡有一物則其誠也必有所始其壞也
[001-22b]
  必有所終而其所以始者實理之至而向於有也/其所以終者寔理之盡而向於無也此誠所以為
  物之終始○誠之通是造化流行未有成立之初/所謂繼之者善誠之復是萬物已得此理而皆有
  所歸藏之時所謂成之者性在人則感而遂通者/誠之通寂然不動者誠之復○流行造化處是善
  凝成於我處是性繼是接續綿綿之意成是凝成/有主之意○繼之者善繼之為義接續之意言既
  有此道理其接續此道理以生萬物者莫非善而/物之成形即各具此理而為性也○繼字便是動
  之頭若只一開一闢而無繼便是闔殺了○問繼/是動靜之間否曰是靜之終動之始也且如四時
  到得冬月萬物都歸窠了若不㑹生來年便都息/了葢是貞復生元無窮如此○只是這一箇物事
  所以萬物到秋冬時各自收歛閉藏忽然一下春/來各自發越條暢這只是一氣一箇消一箇息只
[001-23a]
  如人相似方其嘿時便是靜及其語時便是動那箇/滿山青黃碧綠無非是這太極所以仁者見之謂
  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是那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繼之者
  善是動處成之者性是靜處繼之者善是流行出/來成之者性則各自成箇物事繼善便是元亨成
  性便是利貞及至成之者性各自成箇物事恰似/造化都無可做了及至春來又流行出來又是繼
  之者善譬如禾穀則秋歛冬藏千條萬檖各自成/一箇物事及至春又各自發生出以至人物以至
  禽獸皆是如此且人如方在胞胎中受父母之氣/則是繼之者善及其生出又自成一箇物事則是
  成之者性也既成其性又自繼善只是這一箇物/事今年一生了明年又生一副當物事來又繼之
  者善又成之者性只是這一箇物事衮將去所以/仁者見之謂之仁只是見那發生處智者見之謂
[001-23b]
  之智只是見那收斂處百姓日用而不知便是不/知所謂發生亦不知所謂收斂醉生夢死而已周
  先生太極通書只是衮這幾句易之為義也只是/如此只是陰陽交錯千變萬化皆從此出○太極
  動而生陽元未有物且是如此動盪所謂化育流/行也便是繼之者善靜而生陰陰主凝結然後萬
  物各正性命方是成之者性○問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竊謂妙合之始便是繼乾道成男坤道
  成女便是成曰動而生陽之時便有繼底意及至/靜而生陰方是成六十四卦之序至復而繼○問
  太極圖解曰動而生陽誠之通也繼之者善萬物/之所以資始也靜而生陰誠之復也成之者性萬
  物各正其性命也夫無極之真誠也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動靜不息而萬物繼此以出與因此以成
  者皆誠之著固無有不善者亦無非性也似不可/分陰陽而為辭如以資始為繫於陽以正性命為
[001-24a]
  繫於陰則若有獨陽而生獨陰而成者矣詳究先/生之意必謂陽根於陰陰根於陽陰陽元不相離
  如此而非得於言表者不能喻此也曰繼善成性/分属陰陽乃通書首章之意但&KR0836讀之自可見矣
  葢天地變化不為無陰然物之未形則属乎陽物/正其性不為無陽然形器已定則属乎陽嘗謂張
  忠定公語云公事未著字以前属陽著字以後属/陰似亦窺見其意○問繼之者善之時此所謂性
  善至成之者性然後氣質各異方説得善惡曰既/謂之性則終是未可分善惡○問太極解何以先
  動而後靜先體而後用先感而後寂曰在陰陽言/則用在陽而體在陰然動靜無端陰陽無始不可
  分先後今此只是就起處言之畢竟動前又是靜/用前又是體感前又是寂陽前又是陰而寂前又
  是感靜前又是動將何者為先後不可只道今日/動便為始而昨日靜更不説也如鼻息言呼吸則
[001-24b]
  辭順不可道吸呼畢竟呼前又是吸吸前又是呼/○動極復靜靜極復動還當把那箇做劈初頭始
  得今説太極動而生陽是且把眼前即今箇動斬/截便説起其實那動以前又是靜靜以前又是動
  如今日一晝過了便是夜夜過了又只是明日晝/即今晝以前又有夜了昨夜以前又有晝了即今
  要説時日起也只是把今日建子説起其實這箇/子以前豈是無子○當初元無一物只有此理有
  此理便㑹動而生陽静而生陰靜極復動動極復/靜循環流轉其實理無窮氣亦與之無窮自有天
  地便有這物事在這裏流轉一日有一日之運一衮/月有一月之運一嵗有一嵗之運只是這箇物事
  衮將出如水車相似一箇起一箇倒一箇上一箇/下其動也便是仁是中其靜也便是正是義不動
  則動不靜則動如人不語則嘿不嘿則語中間更/無空缺處○問太極始於陽動乎曰陰靜是太極
[001-25a]
  之本然陰靜又自陽動而生一動一靜便是一箇/闔闢之大者推而上之更無窮極不可以本始言
  ○問理與氣曰有此理便有此氣但理是本而今/且從理上説起如云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
  而生陰不成動以前便是靜了程子曰動靜無端/此亦且是自那動處説起若論著動以前又有靜
  靜以前又有動○問太極主靜之説是先靜後動/否曰動靜無端陰陽無始雖是合下靜靜而後動
  若細推時未靜時須先動來所謂如環無端互為/其根謂如在人人之動作及其成就却只在靜便
  如渾淪未判之時亦須曽明盛一畨来只是這道/理層層流轉不可窮詰太極圖中盡之動極生靜
  亦非是又别有一箇靜來繼此動但動極則自然/靜靜極則自動推而上之没理㑹處○問太極之
  有動靜是靜先動後否曰一動一靜循環無端無/靜不成動無動不成靜譬如鼻息無時不嘘無時
[001-25b]
  不吸嘘盡則生吸吸盡則生嘘理自如此○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非是動而後有陽靜而後有
  陰截然為両段先有此而後有彼也只太極之動/便是陽靜便是陰方其動時則不見靜方其靜時
  則不見動然動而生陽亦只是且從此説起陽動/以上更有在程子所謂動靜無端陰陽無始於此
  可見陰隂陽本無始但以陽動陰靜相對言則陽/為先陰為後陽為始陰為終猶一嵗以正月為更
  端其實姑始於此耳嵗首以前非截然别為一段/事則是其循環錯綜不可以先後始終言亦可見
  矣○動靜無端陰陽無始本不可以先後言然就/中間截斷言之則不得不言其有先後也如太極
  動而生陽則其未動之前固已嘗靜矣靜極復動/則已靜之後有必有動矣就此看又有先後也○
  太極動而生陽只是如一長物不免就中間截㫁/説其實動之前未嘗無靜靜之前又未嘗無動如
[001-26a]
  繼之者善也亦是就此説起譬之俗語謂今日為/頭已前底更不受理意思○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動而靜静而動闔闢往來更無休息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兩儀是天地與畫卦兩儀意思又别動靜
  如晝夜陰陽如東西南北分從四方去一動一靜/以時言分陰分陽以位言方渾淪未判陰陽之氣
  混合幽暗及其既分中間放得寛濶光朗而兩儀/始立邵康節以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則是
  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之前又是一箇大闔闢更以/上亦復如此直是動靜無端陰陽無始小者大之
  影只晝夜便可見五峯所謂一氣大息震蕩無垠/海宇變動山渤川湮人物消盡舊跡大滅是謂洪
  荒之世嘗見髙山有螺蚌殼或生石中此石即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變而為髙柔者
  却變而為剛此事思之至深有可驗者○陰陽有/箇流行底有箇定位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是流
[001-26b]
  行底寒暑往來是也分陰分陽兩儀立焉是定位/底天地四方是也易有兩義一曰變易便是流行
  底一曰交易便是對峙底○隂陽若論流行底則/只是一箇對峙底則兩箇○陰陽作一箇看亦得
  做兩箇看亦得若論流行底則只一箇消長而已/如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是也若對峙底則有兩箇
  分陰分陽兩儀立焉是也若論對立底無一物無/陰陽如至微之物也有箇背面若説流行處却只
  是一氣○問必至於互為其根方分陰陽曰從動/靜便分問分隂分陽是帶上句曰然○問太極動
  而生陽靜而生陰靜極復動則動復生陽靜復生/陰不知分陰陽以立両儀在靜極復動之前為復
  在後曰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則陰陽分而兩儀立/焉靜極復動以後所以明混闢不窮之妙○程子
  所謂無截然為陰為陽之理即周子所謂互為其/根也程子所謂升降生殺之大分即周子所謂分
[001-27a]
  陰分陽也二句相須其義始備○問太極圖兩儀/中有地五行中又有土如何分别曰地言其大槩
  土是地之形質○問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可移也不知名分之分性分之分曰
  分猶定位耳○問如何是所乘之機曰理搭於氣/而行○問有此理然後有此氣曰此本無先後之
  可言然必推其所從來則須説先有此理然理又/非别為一物即存乎是氣之中無是氣則是理亦
  無掛搭處○圖解云動靜者所乘之機識者謂此/語最精葢太極是理陰陽是氣理無形而氣有迹
  氣既有動靜則所載之理亦安得無動靜○問太/極只是理理不可以動靜言惟動而生陽靜而生
  陰理寓於氣不能無動靜所乘之機乘如乘載之/乘其動靜者乃乘載在氣上不覺動了靜静了又
  動曰然○太極理也動靜氣也氣行則理亦行二/者常相依而未嘗相離也○陽動陰靜非太極動
[001-27b]
  靜只是理有動靜理不可見因陰陽而後知理搭/在陰陽上如人跨馬相似馬所以載人人所以乘
  馬馬之一出一入人亦與之一出一入蓋一動一/靜而太極之妙未嘗不在焉此所謂所乘之機無
  極二五所以妙合而凝也○問動靜者所乘之機/曰機氣機也又曰機是闗捩子踏著動底機便挑
  撥得那靜底踏著靜底機便挑撥得那動底○某/向以太極為體動靜為用其言固有病後已改之
  曰太極者本然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也此則/庶幾近之○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
  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問太極一陰一陽曰一陰一陽道也陰
  陽噐也○問陰陽氣也何以謂形而下者曰既曰/氣便是有箇物事此謂形而下者○問形而上下
  如何以形言曰此言最的當設若以有形無形言/之便是物與理相間斷了所以程子謂欄截得分
[001-28a]
  明者只是上下之間分别得一箇界止分明器亦無/道道亦器有分别而不相離也○形而上者無形
  影是理形而下者有形有狀是器然有此器即有此理/有此理則有此器未嘗相離却不是於形氣之外别有
  所謂理○形而上底虚渾是道理形而下底實便/是器這箇分别得精切明道説惟此語截得上下
  分明○問明道云陰陽亦形而下者而曰道只此/両句截得上下分明截字莫作斷字誤曰正是截
  字形而上形而下只就形處離合分明此正是界/至處若止説作在上在下便成両截矣○問伊川
  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須著如此/説曰這是伊川見得分明故云須著如此説形而
  上者是理形而下者是物如此開説方見分明如/此了方説得道不離乎器器不遠乎道處如人君
  須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這是道理合如此今人不解恁他説更不
[001-28b]
  索性兩邊説怎生説得通○可見底是器不可見/底是道理是道物是器○器亦道道亦器也道未
  嘗離乎器只是器之理如這人身是器語言動作/便是人之理理只在器上理與器未嘗相離○形
  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箇在人看始/得推器為道固不得離器於道亦不得且如此火
  是器自有道在裏○理則一而已矣其形者則謂/之器然而道非器不形器非道不立葢陰陽亦器
  也而所以陰陽者道也是以陰陽往來不息而聖/人指是以明道之全體也此一陰一陽之謂道之
  説也問道理也陰陽氣也何故以陰陽為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氣明道以為須著
  如此説然道亦器器亦道也道未嘗離乎器道只/是器之理如這交椅是器可坐便是交椅之理如
  這人身是器言語動作便是人之理理只是器理/與器未嘗相離所以一陰一陽之謂道曰何謂一
[001-29a]
  曰道如一闔一闢謂之變只是一陰了又一陽此/便是道寒了又暑暑了又寒這道理循環不已維
  天之命於穆不已萬古只如此○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箇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亦皆有箇
  形迹有道須有器有器須有道物必有則○形而/上者指理而言形而下者指事物而言事事物物
  皆有其理事物可見而其理難知即事即物便要見/此理大學之道不曰窮理而曰格物只是使人就
  寔處究竟○天地形而下者乾坤形而上者天地纔/乾坤之形殻乾坤天地之性情○形而 者是理
  有作用便是形而下者問陰陽如何是形而下者/曰一物便有陰陽寒暖生殺皆見得事物雖大是
  形而下者理雖小是形而上者○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以為是器之理者則道也所謂始終
  晦明竒耦之屬皆陰陽所為之器獨其所以為是/器之理如目之明耳之聰父之慈子之孝乃為道
[001-29b]
  耳○動靜無端陰陽無始説道有有無底在前説/道無有有底在前是循環物事動靜無端陰陽無
  始今以太極觀之雖曰動而生陽畢竟未動之前/須靜靜之前又須動推而上之何自而見其端
  與始○問動靜無端陰陽無始那箇動又從上面/靜生下上面靜又從上面動生來今姑把這箇説
  起曰然曰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未動以前是/如何曰只是理曰固是理只不當對動言曰未動
  即是静未静又即是動未動又即是静伊川云動/静無端陰陽無始惟知道者識之○問動靜無端
  陰陽無始曰這不可説道有箇始他那有始之前/畢竟是箇甚麽○動之前有靜靜之前又有動推
  而上之其始無端推而下之以至未來之際其卒/無終○動靜無端陰陽無始看來是一箇寔理○
  氣無始無終且從元處説起元之前又是貞了如/子時是今日子之前又是昨日之亥無空缺時○
[001-30a]
  仁為四端之首而智則能成終成始猶元雖四徳/之長然元不生於元而生於貞葢天地之化不翕
  聚則不能發散理固然也仁智交際之間乃萬化/之機軸此理循環不窮脗合無間程子所謂動静
  無端陰陽無始者此也○動靜無端陰陽無始天/道也始於陽成於陰本於靜流於動人道也然陽
  復本於陰静復根於動其動靜亦無端其陰陽亦/無始則人蓋未始離乎天而天亦未始離乎人也
  ○勉齋黄氏曰太極動而生陽不成太極在一處/陰陽在一處生動靜底便是陰陽陰陽都是這氣
  拍塞即無些子空缺處人愚見天在上地在下便/道中間有空缺處不知天地間逼拶都實吾身之
  外都是氣如脱了衣服便覺寒冷是這氣襲入舊/嘗寓一間屋两頭都垂簾掲起這一箇那一箇也
  掣動這是氣拶岀横渠云知虚空即氣無只是如/此又云所以致中和使天地位萬物育只是如此
[001-30b]
  ○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太極不是㑹動靜底/物動靜陰陽也所以圖解云動靜者所乘之機也
  所乘之機四字最難看舊蔡季通對朱先生問所/乘之機如何下得恁地好先生微笑大抵只看太
  極乘著什麽機乘著動機便動乘著靜機便靜那/太極却不自㑹動靜既是陰陽如何又説生陰生
  陽曰生陰生陽亦猶陽生陰生太極隨陰陽而為/動靜隂陽則於動靜而見其生不是太極在這邊
  動陽在那邊生譬如蟻在磨盤上一般磨動則蟻/随他動磨止則蟻随他止蟻随磨轉而因蟻之動
  靜可以見磨之動靜○天道是理陰陽五行是氣/合而言之氣即是理一陰一陽之謂道也分而言
  之理自為理氣自為氣形而上下是也○一陰便/是靜一陽便是動道是太極誠是太極其動也其
  静也二条上合動靜説此分動静説動極而靜以/下又換形了一箇説流行底一箇説定分底葢太
[001-31a]
  極而下上文解圖周匝此下文又衮説箇太極與/陰陽自其著而觀之著是陰陽自其微而觀之微
  是太極問既太極陰陽不是二物如何又有微有/著曰須看觀字是我去他裏面折看却非他有兩
  箇頭面又曰所乘之機一句最妙又曰此既言氣/與理合雖然以下言雖是恁地却那裏見他入頭
  處所以不見他合不見他離正以其動靜無端陰/陽無始下面若有縫這太極也須漏出了○太極
  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妄意謂此非老
  氏有生於無與佛氏之所謂妄也一必有兩體必/有用動必有靜動靜迭興而分陰陽變化之所由
  生也即通書之言析而求之若曰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葢元者始而亨者也太極之動也利貞
  者性情也動極而靜靜極復動也又曰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又曰動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徳
[001-31b]
  觸類而長之其此之謂乎○太極本體難以形容/緣氣察理遡流求源則可知矣一靜一動靜動初
  終此氣之流也是孰為之哉理也天其運乎地其/處也日月其爭於其所乎孰主張是孰綱維是主
  張綱維理之謂乎有是理故有是氣理如此則氣/亦如此此體用所以一源顯微所以無間也嗚呼
  深哉○北溪陳氏曰以造化言之如天地間生成/萬物自古及今無一物之不實散殊上下自古有
  是到今亦有是非古有而今無皆是實理之所為/大而觀之自太始而至萬古莫不皆然若就物觀
  之其徹始徹終亦只是一實理如此姑以一株花/論來春氣流注到則萌蘖生花春氣盡則花亦盡
  又單就一花蘂論氣實行到此則花便開氣消則/花便謝亦盡了方其花萌蘖此實理之初也至到
  謝而盡處此寔理之終也○誠者本就天道論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只是一箇誠天道流自古及今
[001-32a]
  無一毫之妄暑往則寒來日往則月來春生了便/夏長秋殺了便冬藏元亨利貞終始循環萬古常
  如此皆是真實道理為之主宰如天行一日一夜/一周而又過一度與日月星辰之運行躔度萬古
  不差皆是真實道理如此又就果木觀之甜者萬/古甜苦者萬古苦青者萬古常青白者萬古常白
  紅者萬古常紅紫者萬古常紫圓者萬古常圓缺/者萬古常缺一花一葉文縷相等對萬古常然無
  一毫差錯便待人力十分安排撰作来終不相似/都是真實道理自然而然○道只是人事之理耳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自有形而上/者言之其隱然不可見底則謂之道自有形而下
  者言之其顯然可見底則謂之器其實道不離乎/器道只是器之理人事有形狀處都謂之器人事
  中之理便是道道無形狀可見所以明道曰道亦/器也器亦道也須著如此説乃截得上下分明○
[001-32b]
  道非是外事物有箇空虚底其實不離乎物若離/物則無所謂道且如君臣有義義底是道君臣是
  器若要看義底道理須就君臣上看不成脫了君/臣之外别有所謂義父子有親親底是道父子是
  器若要看親底道理須就父子上看不成脱了父/子之外别有所謂親即夫婦而夫婦在所别即長
  㓜而長㓜在所序即朋友而朋友在所信非外夫/婦長㓜朋友而有所謂别序與信聖門之學無一
  不寔老氏清虚厭事佛氏屏棄人事都是把道理/做事物頂頭𤣥妙底物看把人事做下面粗底便
  都要擺脱去了○理不外乎氣若説截然在陰陽/五行之先及在陰陽五行之中便成理與氣為二
  物矣○節齋蔡氏曰形謂動而可見之時自此而/無體故以道名之自此而下有體故以器名之○
  前謂太極形而上之道也陰陽形而下之器也此/分道器而言也後謂動靜不同時陰陽不同位而
[001-33a]
  太極無不在焉此乃所謂器即道也又謂沖漠無/朕而動靜陰陽之理已悉具於中矣此乃所謂道
  即器也葢不分上下則恐人惟以可見者為始不/合道器則恐人䧟老氏精粗之謬故須著如此説
  耳程子之意恐亦不過如此茍惟以為太極只在/陰陽中而已則器亦道也一句已足又何必重複
  耶○主太極而言則太極在陰陽之先主陰陽而/言則太極在陰陽之内葢自陰陽未生之時而言
  則所謂太極者其理已具自陰陽既生之時而言/則所謂太極者即在乎陰陽之中也謂陰陽之上
  别有太極常為陰陽主者固為䧟於列子不生不/化之謬而獨執夫太極只在陰陽之中之説者則
  又失其根柢樞之所為而大本有所不識其害有/不可勝言者○西山真氏曰凡天地之物有形有
  狀者皆器也其理便在其中大而天地亦形而下/者乾坤乃形而下者日月星辰風雨霜露亦形而
[001-33b]
  下者其理即形而上者以身言之身之形體皆形/而下者曰性曰心之理乃形而上者至於一物一
  器莫不皆然如燈燭者器也其所以能照物形而/上之理也且如椅卓器也而其用理也天下未嘗
  有無理之器無器之理即器以求之則理在其中/即如天地則有健順之理即形體則有性情之理
  精粗本末初不相離若舎器而求理未有不蹈於/空虚之境非吾儒之實學也○平巖葉氏曰動而
  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者言太極流/行之妙相推於無窮也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
  分陽両儀立焉者言二氣對待之體一定而不易/也邵子云用起天地先體立天地後是也然詳而
  分之則動而生陽静而生陰者是流行之中定分/未嘗亂也一動一靜互為其根者是對待之中妙
  用實相流通也黄氏巖孫曰程子云離了陰陽便/無道陰陽氣也所以陰陽者是道也氣是形而下
[001-34a]
  者道是形而上者又云道非隂陽也所以一陰一/陽者道也如一闔一闢謂之變又云陰陽形而下
  者而曰道者惟此語截得工下最分明元來只是/此道要在人默而識之也又云形而上為道形而
  下為器須著如此説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繫今與後已與人又云誠者物之終始猶俗語徹
  頭徹尾胡氏云誠者命之道乎此言誠者即所謂/太極也○臨川呉氏曰太極無動靜動靜者氣機
  也氣機一動則太極亦動氣機一靜則太極亦靜/故朱子釋太極圖曰太極之有動靜是天命之流
  行也此是為周子分解太極不當言動靜以天命/之有流行故只得以動靜言也又曰太極者本然
  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也機猶弩牙弩弦乘此/機如乘馬之乘機動則弦發機靜則弦不發氣動
  則太極亦動氣靜則太極亦靜太極之乘此氣猶/弩弦之乘機也故曰動靜者所乘之機謂其所乘
[001-34b]
  之氣機有動靜而太極本然之妙無動靜也然弩/弦與弩機却是両物太極與此氣非有両物只是
  主宰此氣者便是非别有一物在氣中而主宰之/也機字是借物為喻不可以辭害意
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有太極則一動一靜而兩儀分有陰陽則一變一合
 而五行具然五行者質具於地而氣行於天者也以
 質而語其生之序則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陽也火
 金陰也以氣而語其行之序則曰木火土金水而木
 火陽也金水陰也又統而言之則氣陽而質陰也又
[001-35a]
 錯而言之則動陽而靜陰也葢五行之變至於不可
 窮然無適而非陰陽之道至其所以為陰陽者則又
 無適而非太極之本然也夫豈有所虧欠間隔哉
  朱子曰一片底便是分作両片底兩便底便是分/作五片底做這萬物四時五行只是從那太極中
  來太極只是一箇理迤邐分作兩箇氣裏面動底/是陽靜底是隂又分做五氣又㪚為萬物○問以
  質而語其生之序此豈就圖而指其序耶而水木/何以謂之陽火金何以謂之陰曰天一生水地二
  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一三陽也二四陰也問/以氣而語其行之序則木火土金水此豈即其運
  用處而言之耶而木火何以謂之陽金水何以謂/之陰曰此以四時而言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問
[001-35b]
  以質而語其生之序不是相生否只是陽變而助/陰故生水陰合而陽盛故生火木金各從其類故
  在左右曰水陰根陽火陽根陰錯綜而生其端是/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到得運
  行處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生水/水又生木循環相生又如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
  癸都是這箇物事○陰陽二氣更無停息如金木/水火土是五行分了又三属陽二属陰然而各又
  有一陰一陽如甲便是木之陽乙便是木之陰丙/便是火之陽丁便是火之陰只是這箇陰陽更無
  休息形質属陰其氣属陽金銀坑有金礦銀礦便/是陰其光氣為陽○統言陰陽只有両端而陰中
  自分陰陽陽中亦有陰陽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雖属陽而不可謂其無陰女雖属陰亦不可謂其
  無陽人身氣属陽而氣有陰陽血属陰而血有陰/陽至如五行天一生水陽生隂也而壬癸属水壬
[001-36a]
  是陽癸是隂地二生火隂生陽也而丙丁属火丙/是陽丁是隂○隂陽靜動以大體言而春夏是動
  属陽秋冬是靜属陰就一日言之晝陽而動夜隂/而盡就一時一刻言之無時而不動靜無時而不
  陰陽曰陰陽無處無之横看竪看皆可見横看則/左陽而右陰竪看則上陽而下陰仰手為陽覆手
  則為陰向明處為陽背明處則為陰正䝉云陰陽/之氣循環迭至聚散相盪升降相求絪緼相揉相
  兼相制欲一之不能蓋謂是也○陰陽雖是両字/然只是一氣之消息一進一退一消一長進處便
  是陽退處便是隂長處便是陽消處便是隂只是/這一氣之消長做出古今天地間無限事所以隂
  陽做一箇説亦得做兩箇説亦得○問聖人所以/因陰陽説出許多道理而所説之理皆不離不隂
  陽者葢緣所以為隂陽者元本於實然之理曰隂/陽是氣纔有此理便有此氣纔有此氣便有此理
[001-36b]
  天下萬事萬物何者不出於此理何者不出於陰/陽○南軒張氏曰新安朱熹云太極立則陽動隂
  靜而兩儀分兩儀分則陽變隂合而五行具五行/者質具於地而氣行乎天者也語至於是則造化
  之㓛用無餘藴矣然此亦推本其所自來非以為/至此而始具也○勉齋黄氏曰陽變隂合而生水
  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妄意謂隂陽分両/儀立矣陽中之陽隂中之隂變合相得而五位成
  質横渠先生云水火氣也故炎上潤下與隂陽相/為升降土不得而制焉木金者土之華實其性有
  水火之雜故木之為物水漬而得生火然而不離/葢得土之浮華於水火之交也金之為物得火之
  精於土之燥得水之精於土之濡故水火相得而/不相害鑠之則反流而不耗葢得土之精華於水
  火之際也土者物之所以成始成終者也地之質/也化之終也水火之所以升降物兼體而不遺者
[001-37a]
  也即是而參之五行之生一陰陽之所為也木之/氣盛於東於時為春火之氣盛於南於時為夏土
  之氣盛於中央而寄旺於四時之戊巳而獨盛於/季夏之時金之氣盛於西而於時為秋水之氣盛
  於北而於時為冬春夏秋冬而氣以成此五物者/同出而異名者也四時之行即五氣之流通五氣
  之流通即一氣之妙用非截然一彼一此也通書/云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
  神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此以明太極動而生陽以至四時行
  焉無非神之所為也又云水隂根陽火陽根隂五/行隂陽隂陽太極四時運行萬物終始混兮闢兮
  其無窮兮以明五行之生四時之行百物之産一/太極而已矣其然乎豈其然乎○問陽變隂合而
  生水火木金土次序如何曰水與火對生木與金/對生因云這裏有兩項看如作建寅看時則木火
[001-37b]
  是陽金水是隂此以行之序論如作建子看時則/水木是陽火金是隂此以生之序論大槩冬春夏
  可以謂之陽夏秋冬可以謂之隂因云太極圖解/有一處可疑圖以水隂盛故居右火陽盛故居左
  金隂穉故次水木陽穉故次火此是説生之序下/文却説水木陽也火金隂也却以此為陽彼為隂
  論來物之初生自是㓜嫩如陽始生為水尚柔弱/到生木已強盛隂始生火尚微到生金已成質如
  此則水為陽穉木為陽盛火為隂穉金為隂盛不/知圖解所指是如何後請問云圖解所分恐是解
  剝圖體言其居左居石之位次否晦庵先生云舊之/也如此看只是水而木木而火以下畢竟是説行
  序這畢竟是説生之序畢竟是可疑○五行之序/以質之所生而言則水本是陽之濕氣以其初動
  為隂所䧟而不得遂故水隂盛火本是隂之燥氣/以其初動為陽所揜而不得達故火陽勝葢生之
[001-38a]
  者微成之者盛生之者形之始成之者形之終也/然各以偏勝也故雖有形而未成質以氣升降土
  不得而制焉木則陽之濕氣寖多以感於隂而舒/故發而為木其質柔其性煖金則隂之燥氣寖多
  以感於陽而縮故結而為金其質剛其性柔土則/隂陽之氣各盛相交相摶凝而成質以氣之行而
  言則一隂一陽往來相代木火金水云者各就其/中而分老少耳故其序各由少而老土則分旺四
  季而位居中者也此五者序若參差而造化所以/為發育之具實並行而不相悖葢質則隂陽交錯
  凝合而成氣則陰陽両端循環不已質曰水火木/金葢以隂陽相間言猶曰東西南北所謂對待者
  也氣曰木火金水葢以隂陽相因言猶曰東南西/北所謂流行者也質雖一定而不易氣則變化而
  無窮所謂易也○五行生之序則曰水火木金土/行之序則曰木火土金水何故造物却有此兩様
[001-38b]
  看來只是一理生之序便是行之序元初只是一/箇水水煖後便成火此両箇是母木者水之子金
  者火之子冬是太隂春是少陽夏是太陽秋是少/隂從冬起來故水木火金自成次序以水生木以
  火生金故生之序便是行之序也孔子言精氣為/物精便是水氣便是火子產曰物生始化曰魄陽
  曰魂魄便是精之靈魂便是氣之靈水便生木火/便生金在人一身初只是生腎水又生心火腎水
  上生木肝心火上生肺金造化只是如此何嘗有/両様來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
  此便是造化本原其後流行亦只如此四時之序/不過二天二地而已所以洪範亦只説水木火金
  土謂之五行則行之序亦是如此也以此可見造/化之端倪物本生之始○五行有生數有行數不
  知何故初生是一様流行又是一様其為物不二/則其生物不測易簡之義恐不如此故嘗疑其只
[001-39a]
  是一様及以造化之本原參之人物之生育初無/両様只是水木火金土便是次序古人欲分别隂
  陽造化之殊故以水火木金土為言耳自一至十/之數特言竒耦多寡耳非謂次第如此也葢積實
  之數非次第之數也天得竒而為水故曰一生水/一之極而為三故曰三生木一極為三以一運之
  圓而生三故一而為三也地得耦而為火故曰二/生火二之極而為四故曰四生金二極為四以二
  周之方而為四故二而為四也水者初生之陽木/者極盛之陽火者初生之隂金者極盛之隂陽極
  而生隂隂極而生陽故但當以水木火金土為次/序也自初生至流行皆是如此若要看隂陽竒耦
  一初一盛則當曰水火木金土非謂次序如此也/今以為第一生水第二生火第三生木第四生金
  以為次序則誤矣水木火金土五行之序也水火/木金土分其竒耦初盛而為言也以此觀之只是
[001-39b]
  一様初無両様也所謂一二三四但言一多一少/多之極少之極也初非以次序而言猶人言一文
  兩之非謂苐一名第二名也果以次序而言之則/一生水而未成水必至五行俱足猶待苐六而後
  成水二生火而未成火必待五行俱足又成就了/水然後第七而後成火也如此則全不成造化亦
  不成義理矣六之成水也猶坎之為卦也一陽居/中天一生水也地六包於外陽少隂多而水始成
  七之成火也猶離之為卦也一隂居中天七包於/外隂少陽多而火始成坎属陽而離為隂以其在
  内者為生在外者成之也若以次序言全不成義/理矣又曰五行之序某欲作三句㫁之曰論得數
  竒耦多寡則曰水火木金土論始生之序則曰水/木火金土論相生之序則曰木火土金水如此其
  庶幾乎○太極不可名狀因隂陽而後見一動一/靜一晝一夜以至於一生一死一呼一吸無往而
[001-40a]
  非二也因隂陽之二而反以求之太極之所以為/隂陽者亦不出乎二也非其本體之二何以使末
  流無往而不二哉然二也各有本末各有終始故/故三分為四而五行立矣葢一陽分而為木火一
  隂分而為金水木者火之始火者木之終金者水/之始水者金之終物名有終始未有有始而無終
  有終而無始者二各有終始則二分為四矣知二/之無不四也則知其所以為是四者亦道之本體
  非其本體之四何以使&KR0008之無不四哉故二與四/天下之物無不然則一亦以見道體之本然也雖
  為太極不可名狀此亦可以見其端倪矣體用一/原顯微無闇要當以是觀之塞天地貫古今無往
  不然仁義禮智特就人心而立名耳○北溪陳氏/曰本只是一氣分來有隂陽又分來有五行二與
  五只管分合運行去萬古生生不息不止是箇氣/必有主宰之者曰理是也理在其中為之樞紐故
[001-40b]
  大化流行生生未嘗止息○平巖葉氏曰水火木/金土者隂陽生五行之序也木火土金水者五行
  自相生之序也問五行之生與五行之相生其序/不同何也曰五行之生也葢二氣之交變合而各
  成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所謂陽變隂合而生水火木金土是也五行
  之相生也葢一氣之推循環相因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復生木所謂五氣順布四時行
  焉是也曰其所以有是二端何也曰二氣變合而/生者原於對待之體也一氣循環而生者本於流
  行之用也○黃氏巖孫曰程子云/凡有氣莫非天凡有形莫非地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
生也各一其性
[001-41a]
 五行具則造化發育之具無不備矣故又即此而推
 本之以明其渾然一體莫非無極之妙而無極之妙
 亦未嘗不各具於一物之中也葢五行異質四時異
 氣而皆不能外乎隂陽隂陽異位動靜異時而皆不
 能離乎太極至於所以為太極者又初無聲臭之可
 言是性之本體然也天下豈有性外之物哉然五行
 之生隨其氣質而所稟不同所謂各一其性也各一
 其性則渾然太極之全體無不各具於一物之中而
[001-41b]
 性之無所不在又可見矣
  朱子曰太極隂陽五行只將元亨利貞看甚好太/極是元亨利貞都在上面隂陽是利貞是隂元亨
  是陽五行是元是木亨是火利是金貞是水○隂/陽是氣五行是質有這質所以做得物事出來五
  行雖是質他又有五行之氣做這物事方自然却/是隂陽二氣截做這五箇不是隂陽外别有五行
  ○問太極圖所謂太極莫便是性否曰然此即理/也○天下無性外之物有此物即有此性無此物
  則無此性○問程先生説道天下無性外之物曰/如云天地間只是箇感應又如云誠者物之終始
  ○問枯槁之物亦有性是如何曰惟是他合下有/此理故云天下無性外之物○問各一其性固是
  指五行之氣質然水之潤下火之炎上木之曲直/金之從革土之稼穡此但可見其氣質之性所禀
[001-42a]
  不同却如何見得太極之全體無不各具於一物/之中而性之無不在也曰氣質是隂陽五行所為
  性即太極之全體但論氣質之性則此全體堕在/氣質之中非别為一性也又問反復思之誠非别
  有一性然觀聖賢説性有是指義理而言者有是/指氣禀而言者却不容無分别敬謹誨語謂隂陽
  五行所為性即太極之全體始悟周子所謂各一/其性専是主理而言葢五行之氣質不同人所共
  知也而太極之理無乎不具人所未必知也今𫝊/文云五行之生隨其氣質而所禀不同所謂各一
  其性也這性字當指氣而言各一其性則渾然太/極之全體無不具於一物之中而性之無所不在
  又可見矣這性字當指理而言一段之間文義頗/相合恐讀者莫知所適從曰隂陽五行之為性各
  是一氣所禀而性則一也○南軒張氏曰五行生/質雖有不同然太極之理未嘗不存也故曰各一
[001-42b]
  其性五行各一其性則為仁義禮智信之理而五/行各専其一焉○性之本一而已矣而其流行發
  見則人物所禀有萬不同焉葢何莫而不由於太/極亦何莫而不具於太極是其本之一也然有太
  極則有二氣五行絪縕交感其變不齊故其發見/於人物者未嘗不各具於其氣禀之内故原其性
  之本一而察其流行之各異知其流行之各異而/本之一者初未嘗不究也而後可與論性矣故程
  子曰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蓋論性/而不及氣則昩夫人物之分而太極之用不行矣
  論氣而不及性則迷夫大本之一而太極之體不/立矣○勉齋黄氏曰五行一隂陽也隂陽一太極
  也太極本無極也妄意謂此三者者即所謂混兮/闢兮也懼學者支離其説故又舉而言之前之言
  原始而要其終今之言遡流而窮其源五行隂陽/同一太極而不相妨也○北溪陳氏曰天下豈有
[001-43a]
  性外之物而不統於吾心是理之中也哉理之所/在大極於無際而無不通細入於無倫而無不貫
  前後乎萬古而無不徹○平巖葉氏曰此圖即繫/辭易有太極是生両儀両儀生四象之義而推明
  之也但易以卦爻言圖以造/化言卦爻固所以擬造化也
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
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夫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此無極二五所以
 混融而無間者也所謂妙合者也眞以理言無妄之
 謂也精以氣言不二之名也凝者聚也氣聚而成形
[001-43b]
 也蓋性為之主而隂陽五行為之經緯錯綜又各以
 類凝聚而成形焉陽而徤者成男則父之道也隂而
 順者成女則母之道也是人物之始以氣化而生者
 也氣聚成形則形交氣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變
 化無窮矣自男女而觀之則男女各一其性而男女
 一太極也自萬物而觀之則萬物各一其性而萬物
 一太極也葢合而言之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分而言
 之一物各具一太極也所謂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
[001-44a]
 無不在者於此尤可以見其全矣子思子曰君子語
 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此之謂也
  問周子言無極之真却又不言太極如何朱子曰/無極之真已該得太極在其中真字便是太極○
  無極之眞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此數句甚妙是氣/與理合而成性也○問太極圖曰以人身言之呼
  吸之氣便是隂陽軀體血肉便是五行其性便是/理○眞者理也精者氣也理與氣合故能成形○
  天道流行發育萬物其所以為造化者隂陽五行/而已而其所謂隂陽五行者又必有是理而後有
  是氣及其生物則又因是氣之聚而後有是形故/人物之生必得是理然後可以為徤順仁義禮智
  之性必得是氣然後有以為魂魄五藏百骸之身/周子所謂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正謂是也○無極
[001-44b]
  是理二五是氣無極之理便是性性為之主而二/氣五行經緯錯綜於其間也凝只是此氣結聚自
  然生物若不如此結聚亦何由造化得萬物出來/○先有理後有氣先有氣後有理皆不可得而推
  究以意度之則疑此氣是依傍這理行及此氣之/聚則理亦在焉葢氣則能凝造作理却是情意無
  計度無造作即此氣凝聚處理便在其中○天以/隂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氣
  化是當初一箇人無種後自生出來底形化却是/有此一箇人後乃生生不窮底○問氣化形化男
  女之生在氣化否曰凝結成男女因甚得如此都/是隂陽無物不是隂陽○問易言有萬物然後有
  男女此圖却先言乾成男坤成女方始萬物化生/如何曰太極所説乃生物之初隂陽之精自凝結
  成両箇葢是氣化而生如蝨子自然暴出來既有/此両箇一牝一牡後來却從種子漸漸生去便是
[001-45a]
  以形化萬物皆然故曰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通人物言之在物如牝牡之類
  在植物亦有男女如有牝麻及竹有雌雄之類皆/離隂陽剛柔不得○問氣化形化曰此是總言人
  物物自有牝牡只是人不能察耳○天地之初如/何討箇種自是氣蒸結成兩箇人後方生許多物
  事所以先説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後方説化生萬/物當初若無那兩箇人如今如何有許多人那兩
  箇人便似而今人身上蝨自然變化出來○天地/生氣其序固如此遺書言氣化處可見○天下莫
  能載是無外天下莫能破是無内謂如物有至小/而可破作兩者是中著得一物在若云無内則是
  至小更不容破了○南軒張氏曰朱元晦云有是/性則有隂陽五行有隂陽五行則有人物生生而
  無窮焉凡此皆無極之具者也隂陽五行經緯錯/混融無間其妙合矣於是隂陽又各以類凝結而
[001-45b]
  成象焉陽而徤者父之道五行之所以布其氣也/隂而順者母之道五行之所以成其質也是乃天
  地所以施生之本男女所以為男女者非指男女/之身而言也男女雖分然貫一太極而已於是二
  氣交感陽施隂生而萬物各隨氣質以正性命隂/陽五行之類有萬不同其本亦一太極而已○勉
  齋黃氏曰夫所謂五行之生各一其性者言五行/之成質雖其别有五而各具一太極也無極之眞
  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者無極之實理具於二氣五/行之精相摩相盪而妙合凝聚也乾道成男坤道
  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者言無極之眞二五之/精既妙合凝聚則男女之象已分而二氣交感化
  生萬物如易所謂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搆精/萬物化生也繼之曰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言
  天命流行而不息萬物形化而無窮也葢生生不/窮之理沖漠於太極之先成象成形於化生之際
[001-46a]
  而無一毫之間斷也通書云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一各
  正小大有定其此之謂乎○氣虚而形實虚者聚/而後實者成如人氣嘘呵而後成水也○北溪陳
  氏曰總而言之只是渾淪一箇理是一箇太極分/而言之則天地萬物各具此理是各各有一太極
  又都渾淪無欠缺處自其分而言成許多此道理/似散了就萬物上總論則萬物體統渾淪又只是
  一箇太極人得此理聚於吾心則心為太極所以/邵子曰道為太極又曰心為太極謂道為太極者
  言道即太極無二理也謂心為太極者只是萬理/總㑹於吾心此心渾淪是一箇理爾只這道理流
  行出而應事接物千條萬緒各得其理之當然則/是又各一太極就萬物總言其實依舊只是一理
  是渾淪一太極也譬如一大塊水銀恁地圓散而/為萬萬小塊箇箇皆圓合萬萬小塊復為一大塊
[001-46b]
  依舊又恁地圓陳幾叟月落萬川處處皆圓之譬/亦正如此此太極所以立乎天地萬物之表而行
  乎天地萬物之中在萬古無極之前而貫於萬古/無極之後自萬古而上極萬古而下看來又只是
  渾淪一箇理總為一太極耳此理流行處處皆圓/無一處欠缺纔有一處欠缺便偏了不得謂之太
  極太極本體本自圓也○潜室陳氏曰氣化謂未/有種類之初以隂陽之氣合而生形化謂既有種
  類之後以牝牡之形合而生皆兼人物言之○西/山真氏曰萬物各具一理萬理同出一原所謂萬
  里一原者太極也太極者乃萬理總㑹之名有理/即有氣分而二則為隂陽分而五則為五行萬事
  萬物皆原於此人與物得之則為性性者即太極/也仁義即隂陽仁義禮智信即五行也萬物各具
  一理是物物一太極也萬理同出一原是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平巖葉氏曰繫辭天地絪緼萬化
[001-47a]
  化醇氣化也男女搆精萬物化生形化也圖説葢/本諸此○黄氏巖孫曰程子云隕石無種種於氣
  麟亦無種亦氣化厥初生民亦如是至如海濵露/出沙灘便有百蟲禽獸草木無種而生此猶是人
  所見若海中島嶼稍大人不及者安知其無種之/人不生於其間若已有人類則必無氣化之人或
  問人初生時還以氣化否曰此必燭理當徐論之/且如海上忽露出一沙島便有草木生有土而生
  草木不足怪既有草木自然禽獸生焉問先生語/錄中云焉知海島無氣化之人如何曰是近人處
  固無須是極遠處有不可知曰今天下未有無父/母之人古有氣化今無氣化何也曰有兩般有全
  是氣化而生者若腐草化為螢是也既是氣化到/合化時自化有氣化生之後而種生者且如人身
  上著新衣服過幾日便有蟣蝨生其間此氣化也/氣既化後更不化便以種生去此理甚明又云萬
[001-47b]
  物之始氣化而已既形氣/相禪則形化長而氣化消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
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此言衆人具動靜之理而常失之於動也葢人物之
 生莫不有太極之道焉然隂陽五行氣質交運而人
 之所禀獨得其秀故其心為最靈而有以不失其性
 之全所謂天地之心而人之極也然形生於隂神發
 於陽五常之性感物而動而陽善隂惡又以類分而
[001-48a]
 五性之殊散為萬事葢二氣五行化生萬物其在人
 者又如此自非聖人全體太極有以定之則欲動情
 勝利害相攻人極不立而違禽獸不遠矣
  朱子曰得五行之秀者為人只説五行而不言隂/陽者盖做這人須是五行方做得成然隂陽便在
  五行中所以周子云五行一隂陽也舎五行無别/討隂陽處如甲乙属木甲便是陽乙便是隂丙丁
  属火丙便是陽丁便是隂不須更説隂陽而隂陽/在其中矣或曰如言四時而不言寒暑耳曰然○
  問自太極一動而為隂陽以至於為五行為萬物/無有不善在人則纔動便差是如何曰造化亦有
  差處如冬熱夏寒所生人有厚薄有善惡不知自/甚處差將來便没理㑹了又問惟人纔動便有差
[001-48b]
  故聖人主靜以立人極歟曰然○二氣五行交感/萬變故人物之生有精粗之不同自一氣而言則
  人皆受是氣而生自精粗而言則人得其氣之正/且精者物得其氣之偏且塞者惟人得其正故是
  理通而無所塞物得其偏故是理塞而無所知且/如人頭圓象天足方象地平正端直以其受天地
  之正氣所以識道理有知識物受天地之偏氣所/以禽獸横生草木頭生向下尾反在土物之間有
  知者不過只通得一路如烏之知孝獺之知祭犬/但能守禦牛但能耕而已人則無不知無不能人
  所以與物異者所爭者此耳○問先生云論萬物/之一原則理同而氣異觀萬物之異體則氣猶相
  近而理絶不同曰氣相近如知寒知煖識飢識飽/好生惡死趍則避害人與物都一般理不同如蜂
  蟻之君臣只是他義上有一㸃子明虎狠之父子/只是他仁上有一㸃子明其他便推不去○問人
[001-49a]
  物皆禀天地之理以為性皆受天地之氣以為形/若人禀之不同固是氣有昏明厚薄之異若在物
  言之不知是所禀之理便有不全耶亦是緣氣禀/之昏蔽故如此耶曰惟其所受之氣只有許多故
  其理亦只有許多如犬馬形氣如此故只會得如/此事又問物物各一太極則是理無不全也曰以
  理言之則無不全以氣言之則不能無偏○得其/氣之精英者為人得其渣滓者為物生氣流行一
  滚而出初不道付其全氣與人減下一等與物也/但稟受隨其所得物既昏塞矣而昏塞之中亦有
  輕重昏塞尤甚者於氣之查滓中又復禀得查滓/之甚者耳○只一箇隂陽五行之氣衮在天地中
  精英者為人查滓者為物精英之中又精英者為/聖為賢精英之中查滓者為愚不肖○有有血氣
  知覺者人獸是也有無血氣知覺而但有生氣者/草木是也有生氣已絶而但有形質臭味者枯槁
[001-49b]
  是也是雖其分之殊而其理則未嘗不同但以其/分之殊則其理之在是者不能不異故人為最靈
  而備有五常之性禽獸則昏而不能備草木枯槁/則又并與其知覺者而無焉但其所以為是物之
  理則未嘗不具耳○以氣言之則知覺運動人與/物若不異也以理言之則仁義禮智之稟豈物之
  所得而與哉此人之性所以無不善而為萬物之/靈也○草木之生自有一箇神他自不能生在人
  則心便是所謂形既生矣神發知矣是也○金木/水火土各一其性則為仁義禮智信之理五行各
  専其一人則兼備北性而無不善及其感動則中/節者為善不中節者為不善也○問通書多説幾
  太極圖却無此意曰五性感動善惡未分處便是在/○隂陽有以動靜言者有以善惡言者此箇通理
  人如何看○問五性感動而善惡分曰天地之性/是理也纔到有隂陽五行處便有氣質之性於是
[001-50a]
  便有昏明厚薄之殊得其秀而最靈乃氣質以後/之事○問隂陽都將做好説也得以陽為善隂為
  惡亦得曰陽善隂惡聖賢如此説處極多○以隂/陽善惡論之則隂陽之正皆善也其沴皆惡也以
  象類言之則陽善而隂惡問孟子言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而周子有五性感動而善惡分以善惡
  於動處並言不同如何曰情未必皆善然本則可/以為善而不可以為惡惟反其情故為惡孟子言
  其正周子則兼其正與反者而言也○太極便是/性動靜隂陽是心金木水火土是仁義禮智信化
  生萬物是萬物○或問有隂陽便有善惡曰隂陽/五行皆善又曰隂陽之理皆善又曰合下只有善
  惡是後一截事又曰竪起看皆善横看後一截方/有惡又曰氣有善惡理却皆善○孟子云人之所
  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人物之所以異只是爭些子/若更不能存得則與禽獸無異矣○以氣質有蔽
[001-50b]
  之心接乎事物無窮之變則其目之欲色耳之欲/聲口之欲味鼻之欲臭四肢之欲安佚所以害乎
  其徳者又豈可勝言者哉二者相因反覆深固是/以此徳之明日益昏昧而此心之靈其所知者不
  過情欲利害之私而已則是雖曰有人之形而實/何以遠於禽獸○南軒張氏曰人之性不能不感
  物而動感物而動固性之常然而善惡自此分萬/事自此出矣五性感動動而心不宰則情流而不
  知止性以䧟溺矣所以為惡也譬之水發而無泥/滓之雜則固水之本然者泥滓或參焉則汩之矣
  雖汩之而水之本然者自在也故貴於澄之以復/其初而已人雖流於惡其本然亦豈遂忘乎此聖
  人所以有敎也○太極渾淪生化之根闔闢二氣/樞杻群動惟物由乎其間而莫之知惟人則能知
  之矣人之所以能知者以其為天地之心太極之/動發見周流備乎已也然則心體不既廣大矣乎
[001-51a]
  ○北溪陳氏曰太極只是理理本圓故太極之理/本渾淪理無形狀無界限間隔故萬物無不各具
  得太極而太極之本體各各無不渾淪惟人氣正/且通為萬物之靈能通得渾淪之體物氣偏且塞
  不如人之靈雖有渾淪之體不能通耳然人類中/亦惟聖人大賢然後真能通得渾淪之體一種下
  愚之人其昏頑却與物無異則又正中之偏通中/之塞者一種靈禽仁獸其性與人甚相近則有偏
  中之正塞中之通者細推之有不能以言盡○問/感物而動或發於理義之公或發於血氣之私這
  裏便分善惡曰非發於血氣之私便為惡乃發後/流而為惡耳○若就人品類論則上天所付皆一
  般而人隨所值又各有清濁厚薄之不齊如聖人/禀氣至清所以合下便能生知賦質至粹所以合
  下便能安行如堯舜既得其至清至粹為聰明神/聖又得氣之清髙而寛厚者所以貴為天子富有
[001-51b]
  四海至於享國皆百餘嵗是又得氣之最長者如/夫子亦得至清至粹合下便生知安行然天地之
  氣到那時已衰微所以夫子禀得不髙不厚止栖/栖為一旅人而所得之氣亦不甚長僅得中夀七
  十餘嵗不如堯舜之髙自聖人而下各有分數顔/子亦清明純粹亞於聖人只緣禀氣得不長所以
  夭死太抵得氣之清者不隔蔽那理義便露呈昭/著如銀盞中滿貯清水自然透見盞底銀花甚分
  明若未嘗有水然賢人得清氣多濁氣少清中微/有些查滓在未嘗能昏蔽得他所以聰明也易開
  發自大賢以下或清濁相半或清底少濁底多昏/蔽得厚了如盞底銀花子看不見欲見得須十分
  加澄治之功若能力學者觧變化氣質轉昏為明/有一般人禀氣清明於理義上儘看得出而行為
  不篤不能乘載得道理多雜詭譎是又賦質不粹/此如井泉甚清停在銀盞裏面亦透底清徹但泉
[001-52a]
  脈從淤土惡木根中穿過來味不純甘以之煮白/米則成赤飯煎白水則成赤湯煎茶則酸澀是有
  惡味夾雜了又有一般人生下來於世味一切簡/淡所為甚純正但與説到道理處全發不來是又
  賦質純粹而禀氣不清此如井泉脈味純甘絶佳/而有泥土渾濁了終不透瑩如温公恭儉力行篤
  信好古是甚次第正大資質只緣少那至清之氣/識見不髙明二程屢將理義發他一向偏執固滯
  更發不上甚為二程所不滿又有一般甚好説道/理只是執拗自立一家意見是禀氣清中被箇一
  條戾來衝拗了如泉脈出來甚清却被一條别水/橫衝破了及或遭巉岩石頭横截衝激不帖順了
  又成險惡之流看來人生氣禀是有多少般様或/相倍蓗或相千萬不可以一律齊畢竟清明純粹
  恰好底極為難得所以聖/聖賢少而愚不肖者多
[001-52b]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而主靜無欲/故靜
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徳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
序鬼神合其吉凶
 此言聖人全動靜之徳而常本之於靜也葢人禀隂
 陽五行之秀氣以生而聖人之生又得其秀之秀者
 是以其行之也中其處之也正其發之也仁其裁之
 也義葢一動一靜莫不有以全夫太極之道而無所
 虧焉則向之所謂欲動情勝利害相攻者於此乎定
[001-53a]
 矣然靜者誠之復而性之貞也茍非此心寂然無欲
 而靜則又何以酬酢事物之變而一天下之動哉故
 聖人中正仁義動靜周流而其動也必主乎靜此其
 所以成位乎中而天地日月四時鬼神有所不能違
 也葢必體立而後用有以行若程子論乾坤動靜而
 曰不専一則不能直遂不翕聚則不能發散亦此意
 爾
  問聖人定之以仁義中正而主静朱子曰此是聖/人修道之謂敎處○人雖不能不動而立人極者
[001-53b]
  必主乎靜惟主乎靜則其著於動也無不中節而/不失其本然之體矣○性之分雖属乎靜而其藴
  則該動靜而不偏故樂記以靜言性則可遂以靜/字形容天地之妙則不可○人性雖同禀氣不能
  無偏重有得木氣重者則惻隱之心常多羞惡辭/譲是非之心為其所塞而不發有得金氣重者則
  羞惡之心常多而惻隱辭譲是非之心為其所塞/而不發水火亦然唯隂陽合徳五性全備然後中
  正而為聖人也○聖人立人極不説仁義禮智却/説仁義中正中正即禮智中正尤親切中是禮之
  得宜處正是智之正當處自氣化一節以下又節/節應前靣圖説仁義中正應五行也○問周子不
  言禮智而言中正如何曰禮智説得猶寛中正則/切而實矣且謂之禮尚或有不中節處若謂之中
  則無過不及無非禮之禮乃節文恰好處也謂之/智尚或有正不正若謂之正則是非端的分明乃
[001-54a]
  智之實也○問何以不言禮智而言中正莫是此/圖本為發明易道故但言中正是否曰亦不知是
  如何但中正二字較有力○問中正即禮智何以/不直言禮智而曰中正曰禮智字不似中正字却
  實且定中者禮之極正者智之體正是智親切處/智於四徳属貞伊川解貞字謂正而固也一正字
  未盡必兼固字所謂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知即端的真知如此便是正弗去便是固所以正
  字較親切○問智與正何以相契曰只是真見得/是非便是正不正便不喚做智字又問只是真見
  得是真見得非若以是為非以非為是便不是正/否曰是○問處之也正裁之也義處與裁兩字義
  頗相近曰然處是居之裁是就事上裁度又曰處/字作居字即分曉○動則此理行此動中之太極
  也靜則此理存此靜中之太極也○問聖人定之/以仁義中正而主靜是聖人自定是定天下之人
[001-54b]
  曰此承上文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言之形生神/發五性感動而善惡分故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
  靜以立人極○元亨神之通動也利貞誠之復靜/也元者動之端也本乎靜貞者靜之質也著乎動
  一動一靜循環無端而貞也者萬物之所以成終/而成始也○問無欲故靜曰欲動情勝則不能靜
  ○問中正仁義而主靜中仁是動正義是靜如先/生觧曰非此心無欲而靜則何以酬酢事物之變
  而一天下之動哉今於此心寂然無欲而靜處欲/見所謂正義者何以見曰見禮之定體便是○衆
  人所以失之者以其不能全得仁義中正之極而/聖人全體太極無所虧缺故其定之也乃所以一
  天下之動而為之敎化制其情慾使之有以撿押/相率而趍於善也○問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
  主靜曰中正仁義皆謂發用處正者中之質義者/仁之斷中則無過不及随時以取中正則當然之
[001-55a]
  定理仁則惻隱慈愛之處義則裁制㫁决之事主/靜者主正與義也正義便是利貞中是亨仁是元
  ○問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曰本無先後此四字/配金木水火而言中有禮底道理正有智底道理
  如乾之元亨利貞元即仁亨即中利即義貞即正/皆是此理至於主靜是以正與義為體中與仁為
  用聖人只是主靜自有動底道理譬如人説話也/須是沉黙然後可以説話葢沉黙中便有箇言語
  底意思○周子之言主靜乃就中正仁義而言以/正對中則中為重以義配仁則仁為本非四者之
  外别有主靜一段事也○中正仁義這四箇物事/常在這裏流轉然常靠著箇靜底做辟若無夜則
  此晝不分曉無秋冬則做得春秋不長茂且如人/終日應接歸來歇霎時却出去則便分外精神如
  春夏生長若一向恁地去却有甚了期元氣也須/解竭所謂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又曰中仁是動正
[001-55b]
  義是靜通書都是恁地説如云禮先而樂後之類/皆是○主靜看夜氣一章可見○問聖人定之以
  中正仁義所以主靜者以其本靜靜極而動動極/復靜静也者物之終始也萬物始乎靜終乎靜故
  聖人主靜曰若如此則倚於一偏矣伊川云動靜/無端隂陽無始動靜理均但靜字勢重耳更宜深
  玩之○問太極動而生陽是陽先動也今觧云必/體立而後用有以行如何曰體自先有下言靜而
  生隂只是説相生無窮耳○中正仁義而已矣言/生之序以配水火木金也又曰仁義中正而已矣
  以聖人之心言之猶孟子言仁義禮智也○問仁/義中正竊謂仁義指實徳而言中正指體段而言
  然嘗疑性之徳有四端而聖賢多獨舉仁義不及/禮智何也曰中正即是禮智○問自太極之動言
  之則仁為剛義為柔自一物中隂陽言之則仁之/用柔義之用剛不知如此説得否曰也是如此仁
[001-56a]
  便有箇流動發越之意然其用則慈柔義便有箇/商量從宜之義然其用則决裂○主靜二字乃言
  聖人之事葢承上文定之以中正仁義而言以明/四者之中又自有賔主耳觀此則學者用功固自
  有次序須先有箇立脚處方可省察就此進歩非/謂靜處全不用力但須如是方可用得力耳○大
  凡人須是沉靜周先生所以有主靜之説如蒙艮/二卦皆有靜止之體○或説江西所説主靜看其
  語是要不消主這靜只我這裏動也靜靜也靜曰/若如其言天自春了夏夏了秋秋了冬自然如此
  也不須要輔相裁成始得○或問知者動仁者靜/如太極圖説則智為靜仁為動如何曰且自體當
  到不相礙處方是良久曰這物事直看一様横看/一様子貢説學不厭為智敎不倦為仁子思却言
  成已為仁成物為智仁固有安靜意思然施行却/有運動之意又曰智是潜伏淵深底道理至發出
[001-56b]
  則有運動然至於運用各當其理而不可易處又/不専於動○南軒張氏曰天地之徳日月之所以
  明四時之所以序鬼神之所以吉凶皆是理也聖/人得太極之道而備諸躬則其合也豈在外乎葢
  其理不越乎此而已學聖者盍亦勉夫修道之敎/乎修之之要其惟敬乎太極之妙不可以臆度而
  力致也惟當一本於敬以涵飬之既發之際則因/其端而致夫察之之功未發之時則即其體而不
  失其存之之妙則其所以省察者乃所以著存養/之理而其所以存養者厚則其省察者益明矣此
  敬之功也所謂主靜者也○問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觧云正義是靜正義如何謂之静勉
  齋黄氏曰是向這裏裁一裁便住又問此是聖人主/静工夫學者要主靜時豈是向事物上各得箇當
  然之則便是主靜否曰主靜下小注云無欲故靜/須就裏面下工夫今人終日紛擾心不定疊也須
[001-57a]
  著片時去那裏靜坐收這心不専一則不能直遂/不翕聚則不能發散但看天地之間冬間纔温燠
  陽氣發洩得盡了来嵗生物必不十分暢茂也多/有疫癘之氣若是凝肅藏閉大寒極凍方藏得許
  多氣一發出便自充塞萬物自是箇箇長茂人亦/如此孟子言夜氣亦是如此日間固不可不存若
  於早晨清明未接物時纔存養得日間也自别○/北溪陳氏曰禮者心之敬而天理之節文也仁中
  有箇敬油然自生便是理見於應接便自然有箇/節文節則無太過文則無不及如作事太質無文
  采是失之不及末節繁文大盛是流於太過天理/之節乃恰好處恰好處便是合當如此更無太過
  更無不及當然而然便即是中故太極圖説仁義/中正以中字代禮字尤見親切○圖説中正仁義
  而注脚又言仁義中正互而言之以見此理之循/環無端不可執定以孰為先孰為後也亦猶四時
[001-57b]
  之春夏秋冬或言秋冬春夏以此見氣之動靜無/端隂陽無始也○果齋李氏曰人生而靜性之本
  體湛然無欲斯能主靜此立極之要領也○西山/真氏曰大凡有體而後有用如天地造化發生於
  春夏而斂藏於秋冬發生生用斂藏是體自十月/純坤陽氣既盡不知者謂 氣已熄不知斂藏者
  乃所以為發生之根自此霜雪凝固草木凋落蟲/蛇伏藏微陽雖生於下隱而未露一年造化實基
  於此惟冬問斂藏凝固然後春来發生有力所以/冬暖無霜雪則來嵗五穀不登正以陽氣發洩之
  故也人之一心亦是如此須是平居湛然虚靜如/秋冬之祕藏皆不發露渾然一理無所偏倚然後
  應事方不錯差如春夏之發生物物得所若静/時先已紛擾則動時豈能中節故周子以主
  靜為本程子以主敬為本皆此理也○問周子不/言禮智而言中正何也平巖葉氏曰此圖辭義悉
[001-58a]
  出於易易本隂陽而推之人事其徳曰仁義其用/曰中正要不越隂陽之両端而已仁義而匪中正
  則仁為姑息義為忍刻之類故易尤重中正○或/問定之以仁義中正而主靜䨇峯饒氏曰中正仁
  義性之四徳中即理正即智也然不曰禮智而曰/中正者葢仁義禮智専以性之未發者言如孟子
  之所云而中正仁義則以性之周流乎動靜者言/若乾坤之元亨利貞也以未發者言則四者各専
  一徳而其發也為四端以周流動靜者言則名雖/有四而實則一太極之流行也故中者動而無過
  不及之名極之用也正者靜而不偏不倚之謂極/之體也中見於事正主乎中確乎其不可移易若
  户之有樞車之有管轄天之有南北極也定萬事/以立人極莫先乎此仁者主於生育所以流通乎
  物我而發揮其功用故由靜而應於動由體而通/於用者仁之事也義者主於收斂所以裁成夫事
[001-58b]
  物而斷割乎彼我故動極而歸於靜用畢而反其/體者義之事也二者中正之機括而極之妙用也
  四者之在吾心動靜周流如環無端亦猶天地之/五氣順布而四時行也然是極之理根於所性其
  體本真而靜茍有一毫之私欲雜乎其中則利害/相攻思慮錯擾而本然之體已失其正則何以能
  汎應曲當而使用之各得其中哉唯聖人之心天/理渾然無少私欲故能寂然不動以為感而遂通
  之本此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之説也學者不/學聖人則已欲學聖人可不於此而用力哉○隂
  陽而五行具男女交而萬物生而太極之理無乎/不在及乎形神感而五性動善惡分而萬事出非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則人極有所不立矣何則/葢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
  之道曰仁與義隂陽氣也剛柔質也形而下者也/仁義性也形而上者也故自天地言之則器即道
[001-59a]
  道即器本無精粗之間善惡之殊而隂陽五行之/運男女萬物之生隨其氣質之所在莫不各一太
  極至於人則禀氣有昏明賦質有淑慝而人欲之/私或得以害其天理之正茍非有盡性者出乎其
  間以為天下之標的而使凡氣質之不齊者有所/取則焉則人欲勝而天理滅矣此人極之立所以
  惟盡其性以盡人之性者能之而氣質有所不與/歟元公周先生生於聖道不𫝊千五百年之後一
  旦建圖属書剖發幽秘直指無極太極以明道體/而天地之所以運化人物之所以生育者莫不森
  然畢具於其中至於人極之立則蔽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之一言而天下之動亦得以貞夫一此
  其發明三極之藴以上繼洙泗之絶下啓河洛之/𫝊使天下後世復見天地萬物之大全復聞聖賢
  修已治人之心法者幾於伏羲始畫八卦同功可/謂盛矣○黄氏巖孫曰程子云乾陽也不動則不
[001-59b]
  剛其靜也専其動也直不専一則不能直遂坤隂/也不靜則不柔其靜也翕其動也闢不翕聚則不
  能發/散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聖人太極之全體一動一靜無適而非中正仁義之
 極葢不假修為而自然也未至此而修之君子之所
 以吉也不知此而悖之小人之所以凶也修之悖之
 亦在乎敬肆之間而已矣敬則欲寡而理明寡之又
 寡以至於無則靜虚動直而聖可學矣
[001-60a]
  朱子曰以事言之則有動有靜以心言之則周流/貫徹其工夫初無間斷也但以靜為本耳周子所
  謂主靜者亦是此意但言靜則偏故程子只説敬/○濓溪言主靜靜字只好作敬字看故又言無欲
  故靜若以為虚靜則恐入釋老去○南軒張氏曰/君子修之吉者順理之謂吉也小人悖之凶者逆
  理之謂凶也順理則平直坦易而無悔非吉乎逆/理則艱難險阻而有礙非凶乎○西山真氏曰朱
  子嘗謂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要人静定/其心自作主宰程子又恐只管靜去與事物不相
  交渉却説箇敬有問周先生説靜與程先生説敬/義同而意異否曰程子是怕人不得他靜字意便
  似入禪坐定周子之説只是無欲故靜其意大抵/以靜為主朱子發明二先生意如此至其為論有
  云明道敎人靜坐李先生亦敎人靜坐須靜坐始/能收斂又云始學工夫須是靜坐則本原定又云
[001-60b]
  心於未遇事時須是靜臨事方用便有氣力如當/靜時不靜思慮散亂及至臨事已先倦了伊川觧
  靜専處云不専一則不能直遂閑時須是收斂做/事便有精神又云心要精一方靜時便湛然在此
  不得困頓如鏡様遇事時方好又云為學工夫須/要靜靜多不妨才靜事都見得然總是一箇敬又
  云主靜所以養其動又云靜者養動之根又云主/靜夜氣一章可見以上數條葢祖周子主靜之説
  也至其門人以靜坐工夫與役役應接不同為問/則答之云不必如此反成坐馳但收斂勿令放逸
  到窮理精後自然思量不至妄動凡所云為莫非/至理亦何必兀然靜坐然後為持敬又云明道説
  靜坐可以為學上蔡亦言多著靜不妨此説終是/少偏才偏便做病道理自有動時自有靜時學者
  只是敬以直内義以方外見得世間無處不是道/理不必専於靜處求所以伊川謂只用敬不用靜
[001-61a]
  便説得平又云不可特地將靜坐做一件工夫但/著一敬字通貫動靜則於二者之間自無間㫁處
  又云存養之功不専在靜坐時須於日用動靜之/間無處不下工夫乃無間㫁爾又云無事靜坐有
  事應酬随時随處無非自己身心運用但常自提/撕勿與俱往便是工夫事物之來豈以漠然不應
  為是耶其答南軒書云來敎謂言靜則溺於虚無/然此二字如佛老之論則誠有此患若以天理觀
  之則動之不能無静猶静之不能無動也静之不/可不養猶動之不可察也但見得一動一靜互為
  其根敬義夾持不容間斷之意則雖下靜字元非/死物至靜之中自有動之端焉是乃所以見天地
  之心者而先王之所以至日閉闗葢當此之時則/安靜以養乎此爾固非遠事絶物閉目兀坐而偏
  於靜之謂但未接物時便有敬以主乎其中則事/至物來善端昭著所以察之者益精明爾來教又
[001-61b]
  謂某言以靜為本不若遂言以敬為本此固然也/然敬字工夫通貫動靜而必以靜為本今若遂易
  為敬雖若完全然却不見敬之所施有先有後則/亦未得為的當也至於來敎所謂要須靜以涵動
  之所本察夫動以見靜之所存動靜相須體用不/離而後為無滲漏也此數言卓然意語俱到謹以
  書之左席出入觀省以上數條則又/本程子主敬之説而不專主於靜也
故曰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
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説
 隂陽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剛柔成質地道之所以
 立也仁義成徳人道之所以立也道一而已隨事著
[001-62a]
 見故有三才之别而於其中又各有體用之分焉其
 實則一太極也陽也剛也仁也物之始也陰也柔也
 義也物之終也能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則反其終而
 知所以死矣此天地之間綱紀造化流行古今不言
 之妙聖人作易其大意葢不出此故引之以證其説
  朱子曰立天之道曰隂與陽是以氣言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是以質言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是以理
  言○隂陽以氣言剛柔則有形質可見矣至仁與/義則又合氣與形而理具焉然亦一而已矣葢隂
  陽者陽中之隂陽剛柔者隂中之隂陽也仁義者/隂陽合氣剛柔成質而是理始為人道之極也然
[001-62b]
  仁為陽剛義為隂柔仁主發生義主收斂故其分/属如此或問楊子雲云君子於仁也柔於義也剛
  葢取其相濟而相為用之意曰仁體剛而用柔義/體柔而用剛○問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
  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則仁當属隂曰仁/何嘗属隂袁機仲力爭要以仁属隂引楊子之言
  為證殊不知仁之定體自是属陽至論君子所學/則又就那地位上説如何拘得○如易中説立天
  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解者多以仁為柔義為剛非也却是以仁
  為剛義為柔葢仁是箇發出來底便硬而強義便/為收歛向裏底外面見之便是柔○隂陽剛柔仁
  義看來當曰義與仁而以仁對陽仁若不是陽剛/如何做得許多造化義雖剛却主收斂仁却主發
  舒這是陽中之隂隂中之陽互為其根之意且如/今日用賞罰到賜予人自是無疑便做將去若是
[001-63a]
  形殺時便遲疑不肯果决做這見得陽舒隂斂仁/属陽義属隂處○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是箇
  對立底闗鍵葢仁仁也而禮則仁之著義義也而/知則義之藏猶春夏秋冬雖為四時然春夏皆陽
  之属也秋冬皆隂之属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是知
  天地之道不兩則不能以立故端雖有四而立之/者則両耳○陽主進而隂主退陽主息而隂主消
  進而息者其氣強退而消者其氣弱此隂陽之所/以為柔剛也陽剛温厚居東南主春夏而以作長
  為事隂柔嚴凝居西北主秋冬而以歛藏為事作/長為生斂藏為殺此剛柔之所以為仁義也以此
  觀之則隂陽剛柔仁義之位豈不曉然而彼楊子/所謂於仁也柔於義也剛者乃自其用處未流言
  之葢亦所謂陽中之隂隂中之陽固不妨自為一/義但不可離乎此而論之耳○問仁為用義為體
[001-63b]
  若以體統論之仁却是用曰是仁為體義為用大/抵仁義中又各有體用○仁存諸心性之所以為
  體也義制乎事性之所以為用也然又有説焉以/其性而言之則皆體也以其情而言之則皆用也
  以隂陽言之則義體而仁用也以存心制事言之/則仁體而義用也錯綜交羅惟其所當而莫不各
  有條理存焉○問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説曰人/未死如何知得死之説只其原其始之理將後面
  摺轉來㸔便見得以此之有知彼之無○問原始/反終之反曰反如摺轉來謂方推原其始却摺轉
  來看其終原字反字皆就人説反如回頭之意○/且如造化周流未著形質便是形而上者属陽才
  麗於形質為人物為金木水火土便轉動不得便/是形而下者属隂若是陽時自有多少流行變動
  在及至成物一成而不返謂如人之初生属陽只/管有長及至長成便只有衰此氣逐漸衰減至於
[001-64a]
  衰盡則死矣周子所謂原始反終只是衰盡處可/見反終之理○周子太極之書如易六十四卦一
  一有定理毫髪不差自首至尾不出隂陽二端而/已始處是有生之初終處是已定之理始有處説
  生已定處説死不復變動矣○問天地之化雖則/生生不窮然而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能原始
  而知其聚而生則必知其後必散而死能知其生/也得於氣化之自然初無精神寄寓於太虚之中
  則知其死也無氣而俱散無復更有形象尚留於/㝠漠之内曰死便是都散無了○南軒張氏曰天
  之隂陽地之柔剛人之仁義皆太極之藴然也人/而居仁由義則人道立而天道流行矣夫萬物本
  乎五行五行本乎隂陽隂陽本乎太極而太極本/無極也則原始之義其趣味豈有窮乎始終一理
  也知始則知終矣古今死生晝夜語黙無不然也/非謂死生之説别為一事也只此理而已○勉齋
[001-64b]
  黄氏曰天之道不外乎隂陽寒暑往來之類是也/地之道不外乎柔剛山川流峙之類是也人之道
  不外乎仁義事親從兄之類是也隂陽以氣言柔/剛以質言仁義以理言雖若有所不同然仁者陽
  剛之理也義者隂柔之理也其實則一而已天地/亦大矣人以藐然之身乃與天地立為三至其為
  道又與天地混然而無間其可不知所以自立哉/非陽剛隂柔雖天地不能以自立不仁不義則亦
  不可謂之人矣不謂之人則與禽獸希異哉由仁/義則與天地並立而無間由不仁不義則無以自
  别於禽獸學者其亦知所擇矣○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知發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
  萬事出矣此即人而明太極之理與前之言一致/也葢盈天地之間者惟萬物而人居萬物之一物
  之感人人之應物無時不然其擴充運用正三綱/明五敎序萬事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致中和賛化
[001-65a]
  育參天地而相為無窮者聖人也故繼之曰聖人/定之以仁義中正而主靜立人極焉又引易之辭
  以明之曰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徳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以此見聖人與太極為一也
  而其所以然之妙則原於主靜焉聖人立極固不/假修為而後能然推本其經綸之所自因其用以
  言其體則有在乎是也主靜云者非不動也猶易/所謂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徳不孤
  敬義固未嘗相逆也而敬為之體也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中和固未嘗相/違也而中為之體也是亦無極而太極之意初非
  自先後次序也又懼夫學者指為聖人之事髙遠/㣲妙而不可及則又繼之曰君子修之吉小人悖
  之凶庶乎其不自暴自棄改過遷善而趍吉避凶/主一無適而克己復禮眞積力久行著習察忽不
[001-65b]
  自知其自至於貫通處則是亦聖人矣吉孰大焉/茍惟拘之以不信絶之以不為窮人欲滅天理其
  禍可勝言哉玩吉凶之二辭何其為天下後世憂/之深言之切如是乎又引繫辭以明三才之本曰
  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於以見此理之所寓雖有隂陽柔剛
  仁義之名而其立處無以異也○原始要終故知/生死之説此申無極而太極太極本無極之理使
  人知生死本非二事而老氏謂長生久視佛氏謂/輪廻不息能脱是則無生滅者皆誕也横渠曰物
  之初生氣日至而滋息物之既盈氣日反而㳺散/至之謂神以其伸也反之謂鬼以其歸也此之謂
  夫○北溪陳氏曰人生得天地之氣以為體得天/地之理以為性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則要其終而
  知所以死古人謂得正而斃謂朝聞道而夕死可/矣只緣受得許多道理須知得盡得便自無愧到
[001-66a]
  死時亦只是這二五之氣聼其自消化而已所謂/安死順生與天地同其變化這箇便是與造物為
  徒纔有私慾有私愛割捨不斷便與大化相咈○/平巖葉氏曰一隂一陽之謂道道即太極也在天
  以氣言曰隂陽在地以形言曰柔剛在人以徳言/曰仁義此太極之體所以立也死生者物之終始
  也知死生之説則盡二氣流行之妙矣此太極之/用所以行也凡此二端發明太極之全體大用故
  引以結證一圖之義○黄氏巖孫曰程子云原始/則足以知其終反終則足以知其始死生之説如
  是而已矣故以春為始而原之其必有冬為終而/反之其必有春死生者其與是類也又云但窮得
  則自知死生之説不須將死生别做一箇道理求/又云人能原始知得生理便能要終知得死理若
  不明得便雖千萬般安排著亦不濟事又云近取/諸身百理皆其屈伸往來之義只於鼻息之間見
[001-66b]
  之屈伸往來只是理不必將既屈之氣復為方伸/之氣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復言七日來復其間
  元不斷續陽已復生物極必返其理須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終又云若謂既返之氣復將為
  方伸之氣必資於此則殊與天地之化不相似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窮更何復資於既斃之形既
  返之氣以為造化近取諸身其開闔往來見之鼻/息然不必須假吸復入以為呼氣則自然生人氣
  之生生於真元天之氣亦自然生生不窮至如海/水因陽盛而涸及隂盛而生亦不是將已涸之氣
  却生水自然能生往来屈伸只此理也盛則便有/衰晝則便有夜往則便有來天地間如洪罏何物
  不銷鑠了又答或問鬼神之理云理㑹得精氣為/物㳺魂為變與原始要終之説便能知也須是於
  原字上/用工夫
[001-67a]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易之為書廣大悉備然語其至極則此圖盡之其指
 豈不深哉抑嘗聞之程子昆弟之學於周子也周子
 手是圖以授之程子之言性與天道多出於此然卒
 未嘗明以此圖示人是則必有㣲意焉學者亦不可
 以不知也
  朱子曰太極圖明易中大概綱領意思而已○大/哉易也只是言隂陽剛柔仁義及言原始反終故
  知死生之説而止人之生死亦只隂陽之氣屈伸/往來耳 問太極圖周先生手授二程先生者也
[001-67b]
  今二程先生之所講論答問獨未嘗及此圖何耶/曰二程先生雖不及此圖然其説固多本之矣試
  嘗攷之當自可見也○問伊川因何而見道曰他/説求之六經而得但也是於濓溪處見得箇大道
  理占地位了○太極圖説隂陽五行之變不齊二/程因此始推出氣質之性○周子太極圖却有氣
  質底意思程子之論又自太極圖中見出來也○/問明道濓溪俱髙不如伊川精切曰明道説話超
  邁不如伊川説得的確濓溪也精宻不知其他書/如何但今説這些子無一字差錯○或言二程之
  於濓溪亦若横渠之於范文正耳先覺相傳之秘/非後學所能窺測誦其詩讀其書則周范之造詣
  固殊而程張之契悟亦異如曰仲尼顔子所樂吟/風詠月以歸皆是當時口傳心授的當親切處後
  来二先生舉似後學亦不將作苐二義看然則行/狀所謂反求之六經然後得之者特語夫功用之
[001-68a]
  大全耳至其入處則自濓溪不可誣也若橫渠之/於文正則異於是葢當時粗發其端而已受學乃
  先生自言此豈自誣者耶○汪端明嘗言二程之/學非全資於周先生葢通書人多忽畧不曾考究
  今觀通書皆是發明太極書雖不多而統紀已盡/二程葢得其傳但二程之業廣耳○問明道之學
  後來固别但其本自濓溪發之只是此理進廣之/耳但不如後来程門受業之多曰當時既未有人
  知無人往復只得如此○節齋蔡氏曰圖説皆本/於易生隂生陽即兩儀之義也五行之用即天地
  數五之義也二氣之化萬物之生聖人與合之事/三才立道之數始終生死之説無非取於易者
 論曰愚既為此説讀者病其分裂已甚辨詰紛然苦
 於酬應之不給也故總而論之大抵難者或謂不當
[001-68b]
 以繼善成性分隂陽或謂不當以太極隂陽分道器
 或謂不當以仁義中正分體用或謂不當言一物各
 具一太極又有謂體用一源不可言體立而後用行
 者又有謂仁為統體不可偏指為陽動者又有謂仁
 義中正之分不當反其類者是數者之説亦皆有理
 然惜其於聖賢之意皆得其一而遺其二也夫道體
 之全渾然一致而精粗本末内外賔主之分粲然於
 其中有不可以毫釐差者此聖賢之言所以或離或
[001-69a]
 合或異或同而乃所以為道體之全也今徒知所謂
 渾然者之為大而樂言之而不知夫所謂粲然者之
 未始相離也是以信同疑異喜合惡離其論毎䧟於
 一偏卒為無星之稱無寸之尺而已豈不誤哉夫善
 之與性不可謂有二物明矣然繼之者善自其隂陽變
 化而言也成之者性自夫人物禀受而言也隂陽變
 化流行而未始有窮陽之動也人物禀受一定而不
 可復易隂之靜也以此辨之則亦安得無二者之分
[001-69b]
 哉然性善形而上者也隂陽形而下者也周子之意
 亦豈直指善為陽而性為隂哉但語其分則以為當
 属之此耳隂陽太極不可謂有二理必矣然太極無
 象而隂陽有氣則亦安得而無上下之殊哉此其所
 以為道器之别也故程子曰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
 器須著如此説然器亦道也道亦器也得此意而推
 之則庶乎其不偏矣仁義中正同乎一理者也而析
 為體用誠若有未安者然仁者善之長也中者嘉之
[001-70a]
 㑹也義者利之宜也正者貞之體也而元亨者誠之
 通也利貞者誠之復也是則安得為無體用之分哉
 萬物之生同一太極者也而謂其各具則亦有可疑
 者然一物之中天理完具不相假借不相陵奪此統
 之所以有宗㑹之所以有元也是則安得不曰各具
 一理哉若夫所謂體用一源者程子之言葢已宻矣
 其曰體用一源者以至微之理言之則沖漠無朕而
 萬象昭然已具也其曰顯微無間者以至著之象言
[001-70b]
 之則即事即物而此理無乎不在也言理則先體而
 後用葢舉體而用之理已具是所以為一源也言事
 則先顯而後微蓋即事而理之體可見是所以為無
 間也然則所謂一源者是豈漫無精粗先後之可言
 哉况既曰體立而後用行則亦不嫌於先有此而後
 有彼矣所謂仁為統體者則程子所謂専言之而包
 四者是也然其言蓋曰四徳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
 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則是仁之所以包夫四者固
[001-71a]
 未嘗離夫偏言之一事亦未有不識天偏言之一事
 而可以驟語夫專言之統體者也况此圖以仁配義
 而復以中正參焉又與隂陽剛柔為類則亦不得為
 專言之矣安得遽以夫統體者言之而昧夫隂陽動
 靜之别哉至於中之為用則以無過不及者言之而
 非指所謂未發之中也仁不為體則亦以偏言一事
 者言之而非指所謂專言之仁也對此而言則正者
 所以為中之榦而義者所以為仁之質又可知矣其
[001-71b]
 為體用亦豈為無説哉大抵周子之為是書語意峻
 潔而混成條理精宻而疎暢讀者誠能虚心一意反
 復潜玩而毋以先入之説亂焉則庶幾其有得乎周
 子之心而無疑於紛紛之説矣
  問以太極之動為誠之通麗乎陽而繼之者善属/焉靜為誠之復麗乎隂而成之者性属焉其説本
  乎通書而或者又疑周子之言本無分𨽻之意朱/子曰此義但虚心味之久當自見若以先入為主
  則辨説紛拏無時可通矣○仁義自分體用是一/般説仁義中正分體用又是一般説偏言専言者
  只説仁便是體再説義便是用就中分出一箇道/理如人家有兄弟只説户頭止言兄足矣再説弟
[001-72a]
  便更别有一人仁義中正只属五行為其配元亨/利貞也元是亨之始亨是元之盡利是貞之始貞
  是利之盡故曰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問中也寂/也仁也感也所謂陽者太極之用所以行正也義
  也所謂隂者太極之體所以立或疑如此分配漸/至於支離穿鑿曰但虚心味之久當自見○中仁
  言用正義言體義便有裁㫁一定之體○中正仁/義之説若謂四者皆有動靜則周子於此更列四
  者之目為剩語矣熟玩四字指意自有動靜其於/道理極是分明葢此四字便是元亨利貞一通一
  復豈得為無動靜乎近日深玩此理覺得一語一/嘿起居無非太極之理正不須以分别為嫌也○
  體用一源者自理而觀則理為體象為用而理中/有象是一源也顯微無間者自象而觀則象為顯
  理為㣲而象中有理是無間也且既曰有理而後/有象則理象便非一物故伊川但言其一源與無
[001-72b]
  間耳其寔體用顯微之分則不能無也○體用是/両物而不相離故可以言一源○一心之中仁義
  禮智各有界限而其性情體用又自各有分别須/是見得分明然後就此四者之中又見得仁義兩
  字是箇大界限如天地造化四序流行而其實不/過一隂一陽而已於此見得分明然後就此又見
  得仁字是箇生底意思通貫周流於四者之中仁/固是仁之本體也義固是仁之㫁制也禮則仁之
  節文也智則仁之分别也正如春之生氣貫徹四/時春則生之生也夏則生之長也秋則生之斂也
  冬則生之藏也故程子謂四徳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専言則包四者正謂此也孔子只言
  仁以其專言者言之也故但言仁而義禮智皆在/其中孟子兼言義以其偏言者言之也然亦不是
  於孔子所言之外添入一箇義字但於一理之中/分别出來耳其又兼言智禮亦是如此蓋禮是仁
[001-73a]
  之著智是義之藏而仁之一字未嘗不流行乎四/者之中也○太極本無極要去就中看這箇意出
  方得今只要去討他不是處與他鬭而今只管去/檢㸃古人不是處道自家底是便是識見不長問
  要得理明不得不如此曰且可去放開胷懐讀書/看淂道理明徹自然無歉吝之病無物我之私自
  然快活○西山真氏曰大率此理自文公盡發其/秘已洞然無疑所慮學者欲自立一等新竒之論
  而於文公之言反致疑焉不知此老先生是用幾/年之功沉潜反覆參貫融液然後發出以示人今
  讀其書未能究竟底藴已先疑其説之未盡所以/愈惑亂而無所明也黄氏巖孫曰尹和靖問易𫝊
  序云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間莫太洩露天機否程子曰如此分明説破猶自
  人不解悟又朱子云沖漠無朕萬象森然已具未/應不是先已應不是後正説體用一源之意
[001-73b]
 熹既為此説嘗録以寄廣漢張敬夫敬夫以書來曰
 二先生所與門人講論問答之言見於書者詳矣其
 於西銘蓋屢言之至此圖則未嘗一言及也謂其必
 有微意是則固然然所謂微意者果何謂耶熹竊謂
 以為此圖立象盡意剖析幽微周子蓋不得已而作
 也觀其手授之意蓋以為惟程子為能當之至程子
 而不言則疑其未有能受之者爾夫既未能黙識於
 言意之表則馳心空妙入耳出口其弊必有不勝言
[001-74a]
 者近年已覺頗/有此弊矣觀其答張閎中論易傳成書深患無
 受之者及東見錄中論横渠清虚一大之説使人向
 别處走不若且只道敬則其意亦可見矣若西銘則
 推人以之天即近以明遠於學者日用最為親切非
 若此書詳於性命之原而畧於進為之目有不可以
 驟而語者也孔子雅言詩書執禮而於易則鮮及焉
 其意亦猶此耳韓子曰堯舜之利民也大禹之慮民
 也深熹於周子程子亦云既以復於敬夫因記其説
[001-74b]
 於此乾道癸巳四月既望熹謹書
  問先生謂程子不以太極圖授門人蓋以未有能/受之者然而孔門亦未嘗以此語顔曽是如何朱
  子曰焉知其不曽説曰顔曽做工夫處只是切己/做將去曰此亦何嘗不切己皆非在外乃我所固
  有也曰言此恐徒長人億度私想之見曰理㑹不/得者固如此若理㑹得者莫非在我便可受用何
  億度之有○問程氏未嘗明以此圖示人今乃處/為之説以傳之是豈先生之意也曰當時此書未
  行固可隱今日流布已廣若不説破却令後生枉/生疑惑故不得已而為之説爾○太極圖未嘗隱
  於人然人之識太極者只是於禪學中認得箇昭/昭靈靈能作用底便謂此是太極而不知所謂太
  極乃天地萬物自然之理亘古亘今攧撲不破者禮/也○學者雖看易聖人不曾教學者看易詩書執
[001-75a]
  皆以為教獨不及易於假我數年卒以學易乃是/聖人自説非學者事葢易是箇極難理㑹底物事
  非他書比如古者先王順詩書禮樂以造士只是/以此亦不及於易○易是箇無形影底物不如且
  先讀詩書禮却𦂳要○子所雅言詩書執禮未始/及易夫子常所敎人只是如此今人便先為一種
  𤣥妙之説○黄氏巖孫曰張閎中以書問程伊川/先生易傳不傳先生答云易傳未傳自量精力未
  衰尚冀有少進爾然亦不必直待身後覺老耄則/傳矣書雖未出學未嘗不傳也第患無受之者爾
  又吕與叔東見程先生先生語之日横渠教人本/只是謂世學膠固故説一箇清虚一大只圖得人
  稍損得没去就道理來然而人/又更别處走今日且只道敬
 太極圖附錄
[001-75b]
  總論
朱子曰伏羲作易自一畫以下文王演易自乾元以下
 皆未嘗言太極也而孔子言之孔子贊易自太極以
 下未嘗言無極也而周子言之先聖後聖豈不同條
 而共貫哉○無極二字乃周子灼見道體迥出常情
 勇往直前說出人不敢説底道理令後之學者曉然
 見得太極之妙不属有無不落方體真得千聖以來
 不傳之秘○先生之精因圖以示先生之藴因圖以
[001-76a]
 發而其所謂無極而太極云者又一圖之綱領所以
 明夫道之未始有物而實為萬物之根柢也夫豈以
 為太極之上復有所謂無極哉近世讀者不足以識
 此而或妄議之既以為先生病史氏之𫝊先生者乃
 增其語曰自無極而為太極則又無所依据而重以
 病夫先生○戊申六月在玉山邂逅洪景盧内翰借
 得所修國史中有濓溪程張等𫝊盡載太極圖説蓋
 濓溪於是始得立傳作史者於此為有功矣然此説
[001-76b]
 本語首句但云無極而太極不知其何所据而增此
 自為二字也夫以本文之意親切渾全明白如此而
 淺見之士猶或妄有譏議若增此字其為前修之累
 啓後學之疑益以甚矣謂當請而改之而或者以為
 不可昔蘓子容特以為父辯謗之故請刋國史所記
 草頭木脚之語神祖猶俯從之况此乃百世道術淵
 源之所繫耶正當援此為例則無不可改之理矣○
 濓溪太極圖首尾相因脈絡貫通首言隂陽變化之
[001-77a]
 原其後即以人所禀受明之自惟人也得其秀而最
 靈純粹至善之性也是所謂太極也形生神發則隂
 動陽靜之為也五性感動則陽變隂合而生水火木
 金土之性也善惡分則成男成女之象也萬事出則
 萬物化生之象也至聖人定之以仁義中正而主靜
 立人極焉則又有得乎太極之全體而與天地混合
 無間矣故下文只言天地日月四時鬼神四者無不
 合也○太極之㫖周子立象於前為説於後互相發
[001-77b]
 明平正洞達絶無毫髪可疑而舊𫝊圖説皆有謬誤
 幸其失於此者猶或有存於彼是以向來得以參互
 考證改而正之凡所更改皆有據依非出於已意之
 私也○周子喫𦂳為人特著太極之書以明道體之
 極致而其所説用工夫處只説定之以中正仁義而
 主靜君子修之吉而已未嘗使人日用之間必求見
 此無極之真而固守之也蓋原此理之所自來雖極
 微妙萬事萬化皆自此中流出而實無形象之可指
[001-78a]
 故曰無極耳若論工夫則只中正仁義便是理㑹此
 事處非是别有一段根原工夫又在講學應事之外
 也○凡看道理要見大頭腦處分明下面節節只是
 此理散為萬殊如孔子敎人雖是逐事説箇道理未
 嘗説出大頭腦處然四方八面合聚湊來也自見得
 箇大頭腦若孟子便已指出教人周子説出太極又
 是大段分明指出矣且如惻隱之端從此處推將去
 則是此心之仁仁即四徳之元元即太極之動處如
[001-78b]
 此節節推將去亦自見得大頭腦處若㸔得太極處
 分明則盡見得天下許多道理條件皆自此出事事
 物物上皆有此箇道理元無虧欠也○太極圖某若
 不分明别出許多節次出來如何㸔得但未知後人
 果能如此行細去㸔否○周子太極圖經許多人不
 與他思量出自某逐一與他思索方得他如此精宻
 ○今人多疑濓溪之學出於希夷某曰濓溪書具存
 如太極圖希夷如何有此説
[001-79a]
南軒張氏曰先生崛起千載之後獨得微指於殘編斷
 簡之中推本太極以及乎隂陽五行之流布人物之
 所以生化於是知人之為至靈而性之為至善萬物有
 其宗萬事循其則舉而措之可見先王之所以為治
 者非私知之所出孔孟之意于以復明
山陽度氏曰正/始讀晦庵先生所釋太極圖説莫得其
 義然時時覽而思之不敢廢其後十有餘年讀之既
 久然後始知所謂上之一圏者太極本然之妙也及
[001-79b]
 其動靜既分隂陽既形而其所謂上之一圏者常在
 乎其中葢本然之妙未始相離也至於隂陽變合而
 生五行水火木金土各具一圈者所謂分而言之一
 物一太極也水而木木而火火而土土而金復㑹於
 一圏者所謂合而言之五行一太極也然其指五行
 之合也總水火木金而不及土者葢土行四氣舉是
 四者以該之兩儀生四象之義也其下一圈為乾男
 坤女者所謂男女一太極也又其下之一圈為萬物
[001-80a]
 化生者所謂萬物一太極也以見太極之妙流行於
 天地之間者無乎不在而無物不然也然太極本然
 之妙初無方所之可名無聲臭之可議學者之求之
 其將何以求之哉亦求之此心而已矣學者誠能自
 識其心反而求之日用之間則將有可得而言者夫
 寂然不動喜怒哀樂之未發者此心之體而太極本
 然之妙於是乎在也感而遂通喜怒哀樂之既發者
 此心之用而太極本然之妙於是而流行也然已發
[001-80b]
 者可見而未發者不可見已發者可聞而未發者不
 可聞學者於此深體而黙識之因其可見以推其不
 可見因其可聞以推其不可聞庶乎融㑹貫通太極
 本然之妙可求而心極亦庶乎可立矣或者不知致
 察乎此而於所謂無極云者真以為無而以為周子
 立言之病失之遠矣先生嘗語正/曰萬物生於五行
 五行生於隂陽隂陽生於太極其理至此而極正/
 時聞之心中釋然若有以見夫理之所以然名之所
[001-81a]
 以立者先生又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何也此程子
 所謂海上無人之境而人忽生乎其間者此天地生
 物之始禮家所謂感生之道也又曰生天生地成鬼
 成帝即太極動靜生隂陽之義蓋先生晚年表裏洞
 然事理俱融凡諸子百家一言一行之合於道者亦
 無不察况聖門之要㫖哉遂寧傅耆伯成未第時嘗
 從周子逰而接其議論先生聞之嘗令正/訪其子孫
 而求其遺文焉在吾鄉時傅嘗有書謝其所寄姤説
[001-81b]
 其後在永州又有書謝其所寄改定同人説但傅之
 書藁無恙而周子之易説則不可復見耳聞之先生今
 之通書本名易通則六十四卦疑皆有其説今考其
 書獨有乾損益家人睽復無妄䝉艮等説而亦無所
 謂姤説同人説者則其書之散逸亦多矣可不惜哉
 夫太極者所以發明此心之妙用也通書者又所以
 發明太極之妙用也然其言辭之髙深義理之微宻
 有非後學可以驟而窺者今先生既已反復論辯究
[001-82a]
 極其説章通句解無復可疑者其所以望於後之學
 者至矣正/也輒不自量併以其聞之先生者附之於
 此學者其亦熟復而深味之哉
謝氏方叔/曰道之大原出於天而具於人心其大無外
 其小無内葢混然一太極也自伏羲繼天立極因河
 圖以畫八卦天地定位而乾坤列山澤通氣而艮兌
 列雷風相薄而震巽列水火不相射而坎離列自震
 而乾為數往自巽而坤為知來八倍為十六十六倍
[001-82b]
 為三十二三十二倍為六十四天地鬼神之奥萬事萬物
 之理森然畢備此伏羲先天之易所以為萬古斯文
 之鼻祖也神農氏之取益噬嗑者以是黄帝堯舜之
 取乾坤至夬者以是夏連山商歸藏亦以是雖其作
 用不同其實同一太極也降及中古文王繫卦周公
 繫爻易於是乎有辭孔子生於周末晚作十翼先天
 後天互相發明其紀載於詩書其發揮於禮樂其筆
 削於春秋大本大原曾不外此去聖浸遠世之諸儒
[001-83a]
 或汩於訓詁詞章之末或溺於權謀功利之習甚至
 薄蝕於虚無寂滅之敎其斵喪天理滋甚更千百年
 至我國朝天啟斯道始有濓溪周先生獨𫝊千載不
 傳之秘上祖先天之易著太極一圖所謂太極云者
 葢本於易有太極而隂陽五行人物由此而生即太
 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謂也自太極
 分隂陽隂陽分五行五行分四時皆指太極之在造
 化者自無極二五之妙合而推萬物之化生自人物
[001-83b]
 之并生而别人心之最靈自五性之感動而明聖人
 之立極此皆指太極之在品彚者自其在造化者言
 之則即天地可以推太極動靜之妙故曰立天之道
 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自其在品彚者言之
 惟聖人㑹太極動靜之全故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終始不窮流行今古此所謂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六爻之中五上為天三四為人初二為地統而言之
 三極同一太極析而言之三極各一太極故周子於
[001-84a]
 圖説之終斷之曰大哉易也斯其至矣此周子作圖
 之本意也至於易通之書則又與此圖相為表裏伊
 洛道喪傳者多失其真中興以來復有考亭朱先生
 上接聖賢相傳之道統著書立言私淑後學其本義
 啓蒙諸書皆所以闡揚乎太極之理言造化之樞紐
 所以明隂陽五行一太極言品彚之根柢所以明男
 女萬物一太極其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則周子無
 極而太極之意非駕空鑿虚之説也又曰非太極之
[001-84b]
 外復有無極則周子本太極無極之意非叠牀架屋
 之説也太極得朱子表章而益明可謂有大造於萬
 世學者矣
黄氏瑞節/曰朱子於書無不緒正而周子二書解在乾
 道九年已脱藁至淳熙十五日始出以授學者慶元
 五年三月將終之前五日猶為諸生講太極圖至夜
 分則其於是書葢終身焉然與陸氏兄弟往復爭辯
 以此與林侍郎栗論不合得劾以此最後臺臣排擊
[001-85a]
 偽學有張貴謨者指論太極圖説之非遂决去以終
 其身亦以此嗚呼先生講授一意分更分漏開示學
 者惟恐一毫之不明且盡也而人之好異亦可畏哉
 後之讀是書者其知先生苦心云
  論太極圖與諸書同異
朱子曰伏羲畫卦只就隂陽以下孔子又就隂陽上發
 出太極康節又道須信畫前元有易濓溪太極圖又
 有許多詳備○問太極自一而二自二而五即推至
[001-85b]
 於萬物易則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八自八而十
 六自十六而三十二自三十二而六十四然後萬物
 之理備西銘則止言隂陽洪範則止言五行或略或
 詳皆不同何也曰理一也人所見有詳略耳然道理
 亦未始不相値也○問先天太極二圖曰先天乃伏
 羲本圖非康節所自作雖無言語而所該甚廣凡今
 易中一字一義無不自其中流出者太極却是濓溪
 自作發明易中大象綱領意思而已故論其格局則
[001-86a]
 太極不如先天之大而詳論其義理則先天不如太
 極之精而約葢合下規模不同而太極終在先天範
 圍之内又不若彼之自然不假思慮安排也若以數言
 之則先天之數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八以為
 八卦太極之數亦自一而二剛/柔自二而四剛善剛惡/柔善柔惡
 遂加其一中/以為五行而遂下及於萬物葢物理本
 同而象數亦無二致但推得有大小詳略耳○先天
 之説亦是太極散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一
[001-86b]
 卦一爻莫不具一太極其各具一太極處又有許多
 道理須虚心平氣就事觀理不可只就圖想像思惟
 也○問劉子所謂天地之中即周子所謂太極否曰
 只一般但名不同中只是恰好處書惟皇上帝降𠂻
 于下民亦只是恰好處極不是中極之為物只是在
 中如這燭臺中央簪處便是極從這裏比到那裏也
 恰好不曾加些從那裏比到這裏也恰好不曾減些
 ○問濓溪作太極圖發明造化之原横渠作西銘揭
[001-87a]
 示進為之方然二先生之學不知所造為孰深曰此
 未易窺測然亦非學者所當輕議也○問近思録載
 横渠論氣二章其説與太極動靜隂陽之説相出入
 然横渠立論不一而足似不若周子之言有本末次
 第也曰横渠論氣與西銘太極各是發明一事不可
 以此而廢彼優劣亦不當輕議也○問横渠太虚之
 説本是説無極却只説得無字曰無極是該虚實清
 濁而言無極字落在中間太虚字落在一邊了便是
[001-87b]
 難説聖人熟了説出便恁地平正而今把意思去形
 容他却有時偏了○太極是箇大底物事四方上下
 曰宇古往今來曰宙無一箇物似宇様大四方去無
 極上下去無極是多少大無一箇物似宙様長遠亘
 古亘今往來不窮自家心下須常認得這意思問此
 是誰語曰此是古今語象山常要説此語但他説便
 只是這箇又不用裏面許多節拍却只守得箇空蕩
 蕩底公更看横渠西銘初看有許多節拍却似狹充
[001-88a]
 其量是甚麽様大○問康節所謂一陽初動處萬物
 未生時曰某嘗謂康節之學與周子程子所説小有
 不同康節與那隂陽相接處看得分曉故多舉此處
 為説不似周子説無極而太極與五行一隂陽隂陽
 一太極如此周遍若如周子程子之説則康節所説
 在其中矣康節是指貞元之間言之不似周子程子
 説得活體用一原顯微無間
 
[001-88b]
 
 
 
 
 
 
 
性理大全書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