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70 朱子讀書法-宋-張洪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朱子讀書法卷一 宋 張洪 齊&KR2999 同編
  綱領
陳希周問讀書修學之門先生曰所謂讀書者只要理
㑹這箇道理治家有治家道理居官有居官道理雖然
頭面不同然只是一理如水遇圓處圎遇方處方小處
小大處大然只是一水爾 人之生道理合下皆完具
所以要讀書者盖是未曾經歴見得許多聖人是經歴
[001-1b]
見得許多所以冩在册子上與人㸔而今讀書只是要
見得許多道理 先要讀書理㑹道理盖先學得在這
裏到臨時應事接物撞着便有用處 而今只管説治
心修身若不見這箇理心是如何地治身是如何地修
若如此説資質底便養得成只是箇無能底人資質不
好便都執縛不住了傅説云學於古訓乃有獲事不師
古以克永世匪説攸聞古訓何消得讀他做甚底盖聖
賢説出道理都在裏面必學乎此而後可以有得聖人
[001-2a]
之學與俗學不同聖人教人讀書只要知所以為學之
道俗學讀書便只是讀書更不理㑹為學之道如何
先生記婺源藏書閣有曰道之在天下其實原於天命
之性而行於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間其文則出於聖
人之手而存於易書詩禮春秋孔孟氏之籍本末相須
人言相發皆不可一日而廢焉者也蓋天理民彛自然
之物則按原本物則誤作初則/今從朱子文集改正其大倫大法所在固有
不依文字而立者然古之聖人欲眀是道於天下而垂
[001-2b]
之萬世則其精微曲折之際非託於文字亦不能以自
𫝊也故伏羲以降列聖繼作至於孔子然後所以垂世
立教之具粲然大備天下後世之人自非生知之聖則
必由是以窮其理然後知有所至而力行以終之固未
有飽食安坐無所猷為而忽然知之兀然得之也故傅
説之告髙宗曰學於古訓乃有獲而孔子之教人亦曰
好古敏以求之是則君子所以為學致道之方其亦可
知也已然自秦漢以來士之所求乎書者類以記誦剽
[001-3a]
掠為功而不及乎窮理修身之要其過之者則遂絶學
捐書而相與馳騖乎荒虛浮誕之域蓋二者之蔽不同
而於古人之意則胥失之矣嗚呼道之所以不明不行
不以此歟 先生記稽古閣有曰人之有是身也則必
有是心有是心也則必有是理若仁義禮智之為體惻
隠羞惡恭敬是非之為用是則人皆有之非由外鑠我
也然聖人之所以教不使學者收視反聽一以反求諸
心為事而必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又曰博學審問
[001-3b]
慎思明辨而力行之何哉盖禮雖在我而或蔽於氣禀
物欲之私則不能以自見學雖在外然皆所以講乎此
理之實及其浹洽貫通而自得之則又初無内外精粗
之間也世變俗衰士不知學挾册讀書者既不過於誇
多鬭靡以為利禄之計其有意於為己者又直以為可
以取足於心而無俟於他求也是以墮於佛老虛空之
邪見而於義理之正法度之詳有不察焉其幸而或知
理之在我與夫學之不可以不講者則又不知循序致
[001-4a]
詳虚心一意從容以㑹乎在我之本然是以急遽淺廹
終不能浹洽而貫通也嗚呼是豈學之果不可為書之
果不可讀而古先聖賢所以垂世立教果無益於後來
也哉道之不眀可歎也已 先生曰學者望道未見固
必即書以窮理茍有見焉亦當博考諸書有所證騐而
後實有所禆助而後安不然則其徳孤而與枯槁寂滅
者無以異矣潜心大業何有哉矧自周衰教失禮樂飬
徳之具一切盡廢所以維持此心者惟有書耳又曰人
[001-4b]
嘗讀書庻幾可以管攝此心使之常存横渠有言書所
以維持此心一時放下則一時徳性有懈又曰讀書一
舉兩得這邉理㑹又到這邉又存得心詎可&KR0008轢輕𫝊
遂指為糟粕而不觀乎要在以心體之以身踐之而勿
以空言視之而已矣以是存心以是克己仁豈逺乎哉
 或問讀論孟之法奈何曰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可也曰請問循序漸進之説曰以二書言之則先論後
孟通一書而後及一書以一書言之則其篇章文句首
[001-5a]
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紊也量力所至約其程課而
謹守之字求其訓句索其㫖未得乎前則不敢求乎後
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漸進焉則志定
理明而無踈易凌躐之患矣是不惟讀書之法實乃操
心之要始學者不可不知也曰其熟讀精思何也曰論
語每章不過數句易以成誦成誦之後反覆玩味於燕
閒静一之中以須其浹洽可也孟子每章或千百言反
覆論辨雖若不可涯者然其條理䟽通語意明潔徐讀
[001-5b]
而以意隨之出入往來以十百數則其不可涯者將有
以得之於指掌之間矣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
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
後可以有得爾至於文義有疑衆説紛錯則亦虛心静
慮勿遽取舍於其間先使一説自為一説而隨其意之
所之以騐其通塞則其尤無義理者不待觀於他説而
先自屈矣復以衆説互相詰難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
其是非則其似是而非者亦将奪於公論而無以立矣
[001-6a]
大率徐行郤立處静觀動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後其
節目如解亂繩有所未通則姑置而後徐理之此觀書
之法也曰讀書亦通其本㫖而已而於衆説思之若是
其詳将不為支離之甚耶曰不然也讀書所以明理而
明理者欲其有以燭乎細㣲之間而不差也故惟考之
愈詳則察之愈宻察之愈宻則吾心意志慮戞刮磨礪
而愈精吾心愈精則天下之理至於吾前者其毫釐杪
忽之不齊則吾必有以辨之矣若乃務為簡易而以略
[001-6b]
通大指不求甚解為髙吾恐其弊将至於儱侗顢頇處
義不精而於擇善誠身之功亦将有所闕也道不前定
臨事倉卒然後駭而圗之則其所謂簡易者是乃所以
為支離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兩條本此然此/所謂序乃每書誦讀考察之序耳 又先
生嘗上䟽曰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
讀書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則又
在於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
理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為兄
[001-7a]
弟為夫婦為朋友以至出入起居應事接物之際亦莫
不各有其理有以窮之則自君臣之大以至事物之㣲
莫不知其所以然與其所當然而亡纎芥之疑善則從
之惡則去之而無毫髪之累此為學所以莫先於窮理
也至論天下之理則要妙精㣲各有攸當亘古亘今不
可移易惟古之聖人為能盡之而其所行所言無不可
為天下後世不易之大法其餘則順之者為君子而吉
背之者為小人而凶吉之大者則能保四海而可以為
[001-7b]
法凶之甚者則不能保其身而可以為戒是其粲然之
迹必然之效盖莫不具見於經訓史策之中欲窮天下
之理而不即是以求之則是正墻面而立耳此窮理所
以必在於讀書也若夫讀書則其不好之者固怠忽間
斷而無所成矣其好之者又不免乎貪多而務廣往往
未啟其端而遽已欲探其終未究乎此而忽己志在乎
彼是以雖復終日勤勞不得休息而意緒匆匆常若有
所奔趨廹逐而無從容涵泳之樂是又安能深信自得
[001-8a]
常久不厭以異於彼之怠忽間斷而無所成者哉孔子
所謂欲速則不逹孟子所謂進鋭者退速正謂此也誠
能鑒此而有以反之則心潜於一久而不移而所讀之
書文意接連血脉貫通自然漸漬浹洽心與理㑹而善
之為勸者深惡之為戒者切矣此循序致精所以為讀
書之法也若夫致精之本則在於心而心之為物至虛
至靈神妙不測常為一身之主以提萬事之綱而不可
有頃刻之不存者也一不自覺而馳騖飛揚以徇物慾
[001-8b]
於軀殻之外則一身無主萬事無綱雖其俯仰顧盻之
間盖已不自覺其身之所在而况能反覆聖言參考事
物以求義理至當之歸乎孔子所謂君子不重則不威
學則不固孟子所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者正謂此也誠能嚴恭寅畏常存此心使其終日儼然
不為物欲之所侵亂則以之讀書以之觀理将無所往
而不通以之應事以之接物将無所處而不當矣此居
敬持志所以為讀書之本也此數語者皆愚臣平生為
[001-9a]
學艱難辛苦已試之效竊意聖賢復生所以教人不過
如此盖雖帝王之學殆亦無以易之循序致精一語兼/循序漸進熟讀精
思二條而居敬持志一/條正本此疏之語也 先生答陳福公書曰某甞聞
之師友大學一篇乃入徳之門户學者當先講習知得
為學次第規模乃可讀語孟中庸究見義理根源體用
之大略然後徐考諸經以極其趣庻幾有得盖諸經條
例不同工夫浩博若不先讀大學論孟中庸令胸次開
明自有主宰未易遽求也為學之初尤當深以貪多躐
[001-9b]
等好髙尚異為戒耳然此猶是知見邉事若但入耳出
口以資談説則亦何所用之既已知得便當謹守力行
乃為學問之實耳循序漸進中羣書/先後緩急序本此 先生答江端伯
書曰所議為學之方足見留意事物未至不可逆料誠
如所論惟有因聖賢之所已言者玩索之為庻幾耳故
為學不可不讀書讀書之法又當沉思反覆涵泳銖積
寸累久當見功理明心亦自定若欲為渉躐而求此理
之明又欲求方便以望此心之定亦難矣即聖賢之言
[001-10a]
平易明白處虛心平氣熟玩而躬行之玩之深則理自
明行之熟則力自進持之以久下學而上達則道體精
㣲之妙聖賢親切之傳不待單傳宻付而已了然於心
目之間矣 先生書於讀書之所曰歛身正坐緩視㣲
吟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虛心涵泳切己/體察兩條本此寛着期限𦂳着
課程着𦂳用力一條/盖本此下一句研精覃思以究其所難知平心易
氣以聽其自得 程正思曰讀書必正心肅容計遍數
熟讀遍數已足而未成誦必欲成誦遍數未足雖已成
[001-10b]
誦必滿遍數一書已熟方讀一書毋務泛觀毋務强記
非聖之言勿讀無益之文勿觀先生嘉其言 司馬温
公説為學之法舉荀子四句云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
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以持養之 大凡讀書少㸔
熟讀一也不要煩碎立説但要反覆體驗二也埋頭理
㑹不要求效三也三者學者當守此 凡讀書須整頓
几案令潔浄端正将書策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册詳
緩看字子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
[001-11a]
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强暗
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逺不忘古人云讀書
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
嘗謂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
子細心眼既不専一却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
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有不到
者乎
  循序漸進
[001-11b]
   序有二一是羣書先後緩急之序一是每書誦/讀考索之序羣書先後緩急失其序則迂回艱
   苦而不切於其身每書誦讀考索失其序則匆/遽急廹而無得於其心皆非讀書之法也序有
   兩樣不可只作一般看然朱子本意則主在於/每書誦讀考索之序此最為透過致知一關之
   妙法朱子所自得處専在此所以甲寅奏疏拳/拳於循序致精之一言正此之所謂序也讀者
   詳/之
或曰程子之先大學而後論孟且又不及乎中庸何也
先生曰大學垂世立教之大典通為天下後世而言者
也論孟應機接物之微言或因一時一事而發者也是
[001-12a]
以大學之規模雖大然其首尾該備而綱領可尋節目
分明而工夫有序無非切於學者之日用論孟之為人
雖切然而問者非一人記者非一端或前後淺深之無
序或抑揚進退之不齊其間盖有非初學日用之所及
者此程子所以先大學而後論孟盖以其難易緩急言
之而非以聖人之言為有優劣也至於中庸則又聖門
𫝊授極致之言尤非後學之所易得而聞者故程子之
書未遽及之豈不又以為論孟既通然後可以及此乎
[001-12b]
盖不先乎大學無以提挈綱領而盡論孟之精微不參
之論孟無以融貫㑹通而極中庸之歸趣然不㑹其極
於中庸則又何以建立大本經綸大經而讀天下之書
論天下之事哉以是觀之則務講學者固不可不急於
四書而讀四書者又不可不先於大學亦已明矣今之
教者乃或棄此不務而反以他說先焉其不溺於虛空
流於功利而得罪於聖門者幾希矣 先生跋臨漳四
經四書易書詩春秋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有曰聖人作經以詔後世將
[001-13a]
使讀者誦其文思其義有以知事理之當然見道義之
全體而身體力行之以入聖賢之域也其言雖約而天
下之故幽明鉅細靡不該焉欲求道以入徳者舍是無
所用其心矣然去聖既逺講誦失𫝊自其象數名物訓
詁凡例之間老師宿儒尚有不能知者况於初學小生
驟而語之是亦安能遽有以得其大指要歸也哉故河
南程夫子之教人必先使之用力於大學論語中庸孟
子之書然後及乎六經盖其難易逺近大小之序固如
[001-13b]
此而不可亂也故今刻四古經而遂及乎四書者以先
後之文悉著凡程子之言及於此者附於其後以見讀
之之法學者得以觀覽焉抑嘗妄謂中庸雖七篇之所
自出然讀者不先於孟子而遽及之則亦非所以為入
道之漸也因竊并記於此云 大學是為學綱目先通
大學立定綱領其他經書雜放在裏 今人讀書且從
易解處去讀如大學中庸論孟四書道理粲然人只是
不去看若理㑹得此四書何書不可讀何理不可究何
[001-14a]
事不可處也 看文字且要看其平易正當處孔子教
人句句是朴實頭 張元徳問春秋周禮疑難先生曰
此等皆無證佐彊說不得若穿鑿出來便侮聖言不如
且研窮義理義理明則皆可通矣因曰看文字且先看
明白易曉者此語是某發出來諸公可記取 人自有
合讀底書如大學語孟中庸讀此便知人不可不學底
道理與為學之次第然後更看詩書禮樂某纔見人說
看易便知他錯了未嘗知為學之序易自别是箇道理
[001-14b]
不是教人底書故記中只說先王崇四術順詩書禮樂
以造士不說易也論語中亦不說左𫝊國語方說然亦
是卜筮耳盖易本為卜筮作熹嘗語學者欲看易時且
將孔子所作十翼分明易曉者看如文言中元者善之
長之類如中孚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亦不必理㑹
鶴如何在陰其子又如何和且將繫辭中所說言行處
看此雖是淺然却不差了盖為學只要理㑹自己胸中
事耳熹嘗謂上古之書莫尊於易中古後書莫大於春
[001-15a]
秋此兩書皆未易看今人纔理㑹便入於鑿若要讀此
二書且理㑹他大義易則是箇尊陽抑陰進君子退小
人明消息盈虛之道春秋則是箇尊王賤霸内中國外
夷狄明君臣上下之分 學禮之意甚善然此事頭緒
多恐精力短包羅不得今且讀詩俟所編書成讀之未
晚書雖讀了亦更宜温習如大學語孟中庸則須循環
不住温習令其爛熟春秋從前不敢容易令學者看今
恐不可斷讀正經且讀三𫝊當看史工夫未可便穿鑿
[001-15b]
說褒貶道理久之却別商量亦是一事也按文集此條/係答潘子善
書/ 先生書謂黄直卿曰春秋難看尤非病後所宜且
讀他經論孟之屬如不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食馬肝/出漢書
儒林/𫝊名數制度之類畧知之便得不必大叚深泥以妨
學問 先生答梁文叔書曰略於制度之說不知謂何
往往都是考得繁碎非學者所先或是從來剖判不得
如論語道千乗之國注家自是兩說此等如何强通况
又捨去所急義理而從事於此縱得其說亦何用乎昨
[001-16a]
有問看史之法某告之當且治經求聖賢修己治人之
要然後可以求此想見𫝊聞又說不教人看史矣 先
生答趙佐卿書曰大抵聖經惟論孟文詞平易而切於
日用讀之疑少而益多若易春秋則尤為隱奥而難知
者是以平日畏之而不敢輕讀也 今人讀書未多義
理未至融㑹便去看史考古今治亂理㑹制度典章譬
如作陂塘以溉田須是陂塘中水已滿然後決之則可
以流注滋植田中禾稼若是陂塘中水方有一勺之多
[001-16b]
遽決之以灌田則非徒無益於田而一勺之水亦無矣
讀書既多融㑹胸中尺度已分明而不看史考古今治
亂理㑹制度典章則是陂塘之水已滿矣而不決以溉
田也 看史先看史記及左氏却看西漢東漢及三國
志次看通鑑 通鑑却是連記去一事只一處說別無
互見散在編年雖是大事其初却小後來漸漸做得大
故人初看時不曾着精神只管看後却記不得不若先
草草看正史一過正史各有傳可見始末又有他𫝊可
[001-17a]
互考所以易記每看一代正史記却去看通鑑 先生
答陳福公書曰伊洛文字亦多恐難遍覽只前此所禀
近思錄乃其要領只此一書尚恐理㑹未徹不在多看

   右羣書先後緩急之序
先生答滕徳粹兄弟書曰足下於其所欲去者既未能
脫然於胸中所欲就者又雜然並進而不無貪多欲速
之意是以雖知其然而未免於茫然無得之歎耳足下
[001-17b]
誠若有志則願暫置於彼而致精於此取其一書自首
而尾目之所玩不使過一二章心念躬行若不知復有
他書者如是終篇而後更受業焉則漸涵之久心定理
明而將有以自得矣論語之書乃是聖門親切之訓程
氏之所以教尤以為先足下不以愚言為不信則願就
此書始 先生答吳伯豐書曰且如看大學如都不知
有他書相似逐字逐句一一推窮逐章反覆通看本章
血脉全篇反覆通看一篇次第終而復始令其通貫浹
[001-18a]
洽顛倒爛熟無可看得方可別看一書今方看得一句
大學便已說向中庸上去如此支離蔓衍彼此迷暗互
相連累非惟不曉大學亦無功力別可看中庸矣又曰
論孟中庸儘待大學通貫浹洽無可得看後方看乃佳
若奔程趂限一向䟎看了則雖看猶不看也近方覺此
病痛不是小事元來道學不明不是上面欠却工夫乃
是下面元無根脚若信得及早脚踏實地如此做去良
心自然不放踐履自然純熟非但讀書一事也 政如
[001-18b]
農功如農之有畔為學亦然 理㑹經不可躐等不可
草率徒費心力須依次序理㑹得一經通熟他書亦易
看 凡讀一件便要精這一件一件看得精其他書亦
易看嘗愛山谷與李幾仲帖說讀書法甚好云大率學
者喜博而嘗病不精泛濫諸書不若精熟於一也有餘
力然後及諸書則涉獵諸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觀書則
處處得益以書博我則釋卷而茫然 讀書須是一件
一件讀理㑹了一件方可換一件理㑹得通徹是當了
[001-19a]
則終此生更不用再理㑹後面只須把出來温尋涵泳
便了若不與逐件理㑹則雖讀到老依舊生正如喫飯
不成一日都要喫得盡須與分做三頓喫只怎地頓頓
喫去知一生喫了多少飯讀書亦如此讀書須純一如
看一般未了又要涉獵一般都不濟事某向時讀書方
其讀上句則不知有下句方其讀上章則不知有下章
一日之間祗讀一二章凡讀書到冷淡無味處尤當着
力精考 文字且子細逐件理㑹得看多自有箇見處
[001-19b]
一之曰易簡且要知盡許多疑了方可下手做去先生
曰若要知了如何便知得了不如且聽知得一件做一
件知得兩件做兩件貪多不得今之學者大抵有貪多
之病如此用工夫恐怕枉費了時日熹謂少看者功却
多泛然多看全然無益熹深知此病初來只是一箇小
沒理㑹少間却成一箇大沒理㑹去又曰文字不可泛
看須逐句逐叚理㑹理㑹此一叚未透又去看別叚皆
成鶻突去如何㑹做徹如何㑹通貫今有看文字一覽
[001-20a]
而盡者亦恐只是無究竟 問經書須逐句理㑹史書
易曉只看大綱如何曰固不同然亦自是草率不得須
當看人物是如何當時治體是如何皆當子細上蔡說
明道看史逐行看過不蹉一字 先生語陳公直曰讀
書須逐些子子細理㑹莫要攪動他別底今人讀書多
是從頭看到尾都攪渾了 須是𦂳着工夫不可悠悠
又不須忙只常提撕待心醒則愈有力讀書須是不可
枝蔓如讀孟子其間引援詩書處甚多今雖欲檢本文
[001-20b]
但也只須看一叚便依舊自看本來章句庶幾此心純
一道夫曰此非特為讀書之方亦存心養性之要法也
 看經書之法看論語如無孟子看上章如無下章看
學而時習之不須看有朋自逺方來且専看此一意得
之而後已又如理㑹此句未得更不須雜以別相似者
次第亂了和此句也曉不得 又云讀論語如無孟子
讀前叚如無後叚不然方讀此又思彼擾擾於中這般
人不惟無得於書胸中如此作事全不得 讀書須是
[001-21a]
専一讀這一句且理㑹這一句讀這一章且理㑹這一
章須是見得此一章徹了方可看別章未要思量別章
別句只是平心定氣在這裏看適因洗浴得一說大抵
揩浴須從頭揩去則用力省而垢可去若於此處揩幾
揩於彼處揩幾揩則勞而無功學問亦然若一畨理㑹
不了又欲更作一畨理㑹終不濟事也莫道見了便休
而今看一千遍見得又別看一萬遍見得又別須是無
這册子時許多節目次第都厯厯落落在自家肚裏方
[001-21b]
好 在經筵時曾說讀書者譬如觀此屋若在外而望
之便謂見了則無緣識得須是入去裏面逐一看過是
幾多間架幾多窻櫺看一遍了又重看一遍都說得方
是 讀書如園夫灌園善灌者隨其蔬果根株而灌之
灌溉既足則泥水相和而物得其潤自然生長不善灌
者忙而治之擔一擔之水澆滿園之蔬人見其治園矣
而物未嘗沾足也 先生問林共父看論語至何處對
曰至述而先生曰莫恁地快這箇使急不得須是緩緩
[001-22a]
去理㑹須是逐句去搜索俟這一章透徹之後却理㑹
第二章久後看得到貫通時却自然事事㑹看如喫飯
樣了一日又却喫一日喫得滋味後方解生精血若只
是恁地吞下去則不濟事 先生問子武看詩到何處
對曰至大雅先生大聲曰公前日方看節南山恁地快
恁地不得今人看文字敏底一掲開板便曉但於意味
恐不㑹得而今但只管看時也只恁地但百遍自是强
五十遍時二百遍自是强一百遍時題彼脊令載飛載鳴
[001-22b]
我日斯邁而月斯征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這箇看時
也只是恁地但裏面却有記不得底解不得底意思事
在說不得底意思裏面又曰生民等詩也見祭祀次第
此與儀禮相合 看文字不可傷快恐不子細須是理
㑹得底更須將來看此不厭熟熟後更看方始覺其滋
味出 先生答侯官丞書曰示諭讀書之目恐亦太多
姑以應課程可矣欲其從容玩味理與神㑹則恐決不
能也 又答書曰程氏教人以論孟大學中庸為本須
[001-23a]
於此數書熟讀詳味有㑹心處方自見得如其未然讀
之不厭熟講之不厭煩此數書程氏與其門人髙弟為
說甚詳試訪求之自首至尾循序加工須如小兒授書
節節而進乃佳不可匆匆繙閲無補於事又不可雜以
他說徒亂宗㫖也 讀書是格物一事今且須逐段子
細玩味 人讀書不可攙前去下梢必無所得 讀書
如理亂髪然理髪須逐條理教條直讀書者須逐句逐
字理㑹教通透 先生讀書屏山書堂一日與諸生同
[001-23b]
行登䑓見草盛長命數兵士耘草分作四段各耘一角
有一兵士逐根㧞去耘得甚不多其他所耘處一齊了
畢先生見耘未了者問諸生曰諸公㸔幾箇耘草那箇
快諸生言諸兵皆快獨指此人以為鈍先生曰不然某
㸔来此卒獨快因細視諸兵所耘處草皆去不盡悉復
呼来再耘先生復曰那一兵雖不甚快㸔他甚子細逐
根去令盡雖一時之難然却是一畨工夫便了這箇又
著從頭用工夫只縁其初欲速茍簡故致得費力如此
[001-24a]
㸔這處便是學者讀書之法
   右每書誦讀考索之序
  熟讀精思
問㸔先生所觧文字略通大義只是意味不如此浃洽
先生云只要熟㸔又云且将正本文字熟㸔自然意義
日生有所不觧因而記録他日却有反覆論語愈㸔愈
見得滋味出若欲草草㸔去儘說得通恐未能有益凡
㸔文字須㸔古人下字意思是如何且如前輩作文一
[001-24b]
篇中須㸔他意在那裏子美詩云更覺良工心獨苦一
般人㸔畫只見是畫一般識底人㸔便見他精神好處
知得他用心也向時不理㑹得孟子以其章長故也因
如此讀元来他章雖長意味却自首末相貫熟讀滋味
自出今學者㸔文字徃徃不曽熟何縁貫通横渠云書
須成誦精神都是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記則思不起
時舉云某縁資質魯鈍全記不起先生曰只是貪多故
記不得福州陳晋之極魯鈍讀書只五十字必三百遍
[001-25a]
而後能熟積累讀去後来却應賢良要之人只是不㑹
耐苦耳凡學者要須是做得人難做底方好若見做不
得便不去做任其自然何縁做得事成切宜勉之 問
讀書求意義雖知爛熟之為美而習氣已慣惟恐不多
之念未能頓忘先生曰既知其非便當改之不須更加
支蔓又曰荀子說誦數以貫之見得古人誦書亦記遍
數貫字訓熟如習貫如自然又訓通誦得熟方能得通
曉若不熟亦無可思索熟讀/下同凡讀書且要熟讀不可只
[001-25b]
管思口中讀則心中閒而義理自出某之始學亦如是
爾更無别法又曰讀得通貫後義理自出 凡㸔文字
端坐熟讀乆之於大字邉自有細字迸出来方是自家
見得若自家果是著心見他道理不得則聖賢為欺我
矣而今公們只於外面捉摸箇影子說将去這箇不喚
做學聖人之言熟讀玩味道理自見說了又喟然歎曰
是有這箇道理說與人不信奈何 或問吾與回言一
章先生曰便是許多𦂳要底言語都不㑹說得且說精
[001-26a]
義有許多言語而集註能有幾多字是一字當百十字
公都把作等閑㸔了聖人言語本自明白不須觧說只
為學者㸔不見所以做出註觧觧尚㸔不出如何㸔得
聖人意出聖人言語只熟讀玩味自不難見若果曽著
心而㸔他道理不出則聖賢為欺我矣且如老蘇軰只
讀孟子韓子便翻得許多文字出来譬如攻城四面牢
壯任是銅墻鐵壁如今但只消攻得他一面破時則這
城便是自家底了自然不待更去攻那三面矣 又曰
[001-26b]
初學固是要先㸔大學語孟若先㸔得大學一書透徹
他書都不費力觸類便見 與張元徳書曰舊與朋友
說話每怪其不觧人意而不知所以然者近乃覺學者
讀了書聼了話後元不曽著心記當紬繹玩味至有兩
年㸔一部易𫝊都不記得𦂳要處者雖其根鈍使然亦
是不肯用力乃知横渠教人讀書必欲成誦真學道者
第一義須是如此已上方有著力處也又曰近與學者
講論尤覺横渠成誦之說是為徑㨗盖未論義理如何
[001-27a]
且是收得此心有歸處不至走作然亦須是精専精研
使一書通透爛熟都無記不得處方别換一書乃為有
益若但輪流通念而覈之不精則亦未免枉費工夫也
須是都通透後又却如此温習乃為佳耳歐嚴譚君近
来㸔得又如何更望以此相勉但於所讀書經之註脚
記得首尾貫通浃洽乃有玩味思繹處如其不然泛觀
雜說毫無精實工夫則徒費日月終歸無益也 又曰
書只是熟讀常常記在心頭始得孔子教人也是學而
[001-27b]
時習之若不去時習則人都不奈何這是孔子弟子編
集只把這箇作第一件若能時習将次自曉得若十分
難曉底也自曉得 讀書須是成誦方精熟今所以記
不得說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若曉
得義理又皆記得固是好若曉文義不得只背得少間
不知不覺自然相觸發曉得這道理盖這一段文義横
在心下自然放不得必曉而後己若曉不得又記不得
更不消讀書矣横渠云讀書須是成誦云今人所以不
[001-28a]
及古人處只争這些子古人記得故曉得今人鹵莽記
不得故曉不得不論𦂳急處皆須成誦自然曉得也今
學者若已曉得大義但有一兩處阻礙說不去某這裏
略似數句撥動自然曉得諸公盡不曽曉得縱某多說
何益無他只要熟讀而已别無方法也 先生答吳伯
豐書曰此間亦有十數朋友徃来講學前此多是㸔得
文字不子細徃徃都不曽入心記得所以不見曲折意
味乆之遂至一時忘却今不免且熟㸔若得一一記得
[001-28b]
牢固分明則反覆誦數之間已粗得其意味矣 又書
曰此亦有十數朋友然極少得善㸔文字者不免令熟
㸔註解以通念為先而徐思其義只尋正意毋得支蔓
似此方略有頭緒然却恐變秀才為學究又不濟事耳
 因言讀書用功之難諸公覺大段淺近不曽著心某
舊時用心甚苦思量這道理如遇危木橋子相去只在
毫髮纔失脚便跌落橋下用心極苦五十嵗後覺得心
力短㸔見道理只争毫髮間只是心力也不上所以大
[001-29a]
學語孟皆是五十嵗以前做得了自後長進甚不多而
今人㸔文字全心麄前輩文士亦用幾多工夫方做得
成若用之道理上那裏得来如韓文公荅李翊一書與
老蘓上歐陽書直如此用工夫未有茍然而成者歐陽
則就作文上改換只管揩摩逐旋捱将去久久漸漸揩
摩得光老蘓直是心中都透熟了方出之書㸔他所用
工夫更難前輩以至敏之才而做至鈍工夫今人以至
鈍之才而欲為至敏之工夫所以程子曰参也竟以魯
[001-29b]
得之精思/下同 㸔文字須入裏面猛滚一畨要透徹方能
得脫離若只略略地㸔過恐終久不能得脫離此心又
自不能放下也 凡㸔文字初㸔時心尚走作道理尚
見得未定到㸔定後方入規矩須是反覆玩味得熟便
方是活受用不盡㸔文字正如酷吏之用法深刻都沒
人情直要做到底若只恁地等閑㸔過了有甚滋味
又曰某嘗說㸔文字須似法家深刻方窮究得盡某直
是拌得下工去 大凡㸔文字若有曉不得處須著下
[001-30a]
死工夫直要見得道理是自家底方住先生言此以告
學者其辭甚厲 㸔文字如捉賊須於盜發處自一文
以上贓罪情節都要勘出莫只描摸箇大綱縱使知道
此人是賊却不知他在何處做賊亦不得讀時要體認
得親切解時别白得分曉如此讀書方為有益 大率
吾曹之病皆有淺急處於道理上纔有一說似打得過
便謂之打得過以故為說不難而造理日淺今方欲痛
自懲革 看道理若只恁他說過一遍便了則都不濟
[001-30b]
事須是常常把来思量始得看過了後無時無候又把
起来思量一遍十分思量不透又且放下待意思好時
又把起来看恁地将久自然透徹延平先生嘗言道理
須是日中理㑹夜裏却去静處坐底思量方始有得某
依此說去做真箇不同 為學讀書須是耐煩細意去
理㑹切不可麄心若曰自有箇㨗徑法便是誤人底深
坑也未見得道理時似數重物包褁在裏許無縁可以
便見須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
[001-31a]
重又見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
方見髓使麄心大氣不得 吳伯英講書先生因曰凡
人讀書須虚心入裏玩味道理不可只說得皮膚上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
過了這一畨疑漸漸釋以至融貫㑹通都無可疑方始
是學又云大疑則大進又云無疑者須要有疑有疑者
却要無疑 關了門閉了户把斷了四路頭此正讀書
時也 羣疑並興寝食俱廢始劃然而有見也 若有
[001-31b]
疑處且須自去商量不要倚靠人人若除得箇倚靠人
底心學也須㑹進 有疑須當識以俟問然不可不時
時提起閑看倘或相值殊勝問而後通也 凡人讀書
若窮得到通透處心中也潜地快活若疑處須是参諸
家解熟看看得又差互時此一段終是不穏在心頭不
要放過 讀書須痛下工夫須要細看心粗性急終不
濟事如看論語且将諸家相比並看自然比得正道理
出来如識髙者初見一條便能判其是非如未能且細
[001-32a]
看如看欵案相似雖未能便判他案然已是經心盡知
其情矣只管如此将来粗急之心亦磨礲得細宻了横
渠云文要宻察心要宏放若不痛做工夫終是難入看
得一件是未可便以為是且頓放一所又窮他語相次
看得多相比並自然透得且如聖賢千言萬語雖不同
都只是說這道理且将聖賢說底看一句如此說一句
如彼說逐句把来凑看次第合得都是這道理 凡看
文字諸家說有異同最可觀謂如甲說如此且撏扯住
[001-32b]
甲窮盡其辭乙說如此且撏扯住乙窮盡其辭兩家之
說既盡又参考而窮究之必有一真是者出矣 凡看
文字諸家說有異同處最可觀某舊来看文字専看異
同處如謝上蔡之說如彼楊龜山之說如此何者為得
何者為失所以為得者是如何所以為失者是如何讀
論語須将精義看先看一段看第二段将兩段比較孰
得孰失孰是孰非又将第三段比較如前又總一章之
說而盡比較之其間須有一家說合聖人之意或有兩
[001-33a]
說有三說有四五說皆是又就其中比較疎宻如此便
是格物及看得此一章透徹則知便至或自未有見識
只得就這裏挨一章之中程子之說本是門人之說多
失然初看時不可先萌此心門人所說亦多有好處蜚
卿因言若只将程子之說為主如何曰不可只得以理
為主然後看他底得一章直是透徹了然後看第二章
亦如此法若只看得三四篇此心便熟數篇之後迎刃
而解矣嘗苦與學者言說得口破少有依某去著力做
[001-33b]
工夫者且如格物致知之章程子與門人之說其初讀
之皆不敢疑後来編出細看見得程子諸說雖不同意
未嘗不貫其門人之說與先生之說則有大不同者矣
 文字大題目痛理㑹三五處後當迎刃而解 此義
理儘廣大無窮須是把来横看直看子細窮究又云道
理在人如何看直看是一般横㸔又是一般 又曰凡
㸔文字不可落於偏僻須是周匝四通八逹無些窒礙
方有進益又云觀書不可只觀𦂳要處閑慢處却要周
[001-34a]
匝 看文字專看細宻而遺却緩急之間固不可専看
緩急之間而遺却細宻亦不可須是切己用工将来自
得之於心則視言語誠如糟粕矣然今不可便視為糟
粕也但當自期向到彼田地耳 又云看文字専看四
邉而遺却𦂳要處固不可専看𦂳要而遺却四邉亦不
可 看集註不可遺了𦂳要字盖中有極散緩者有緩
急之間者有極𦂳要者某釋經時每下一字直是秤輕
等重然後冩出 黄勉齋著論語通釋至吾之於人也
[001-34b]
誰毁誰譽章而曰先師之用意於集註一書愚嘗親見
之一字未安一語未順覃思静慮更易不置或一二日
而未已夜坐或至三四更如此章乃親見其更改之勞
對坐至四鼓先生曰此心已孤且休矣退而就寝目未
交睫復見遣小吏持版牌改數字以見示則是退而未
寐也未幾而天明矣用心之苦如此而學者顧以易心
讀之安能得聖賢之意哉追念徃事著之於此以為世
戒 學者觀書先須讀得正文記得注觧成誦精熟註
[001-35a]
中訓釋文意事物名件發明經㫖相穿紐處一一認得
如自己做出来底一般方能玩味反覆向上有通透處
若不如此只是虛設議論如舉業一般非為己之學也
曽見有人說詩問關睢篇於其訓詁名物全未曉便說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某因說與他道公而今說詩只消
這八字更添思無邪三字共成十一字便是一部毛詩
了其他三百篇皆成渣滓矣因憶頃年汪端明說沈元
用問和靖伊川易𫝊何處是切要尹云體用一源顯㣲
[001-35b]
無間此是切要處後舉似李先生先生曰尹說得好然
須是看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有下落方始說
得此話若學者未曽子細理㑹便與他如此說却是誤
他予聞之悚然始知前日空言無實不濟事自此讀書
益加詳細此一段先生親/書示書堂學者 或云而今每日只優游和
緩曰而今便說優游和緩只是泛泛而已這箇工夫須
是從大火中鍜鍊教他通紅鎔成汁㵼成鋌方得只今
是火面上炮熟全然生硬不屬自家使在濟得甚事須
[001-36a]
是縱横舒卷皆由自家搦成團捺成匾放得去收得来
方可某甞思之今之學者所以多不得力正縁不熟耳
吕居仁記老蘓說平日因聞升裏轉斗裏量遂悟作文
處這箇須是爛泥熟之縱横妙用皆由自家方濟得事
精熟/下同 學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說只記得前賢與諸
家說便得而今看自家如何終是不如前賢須是盡意
記得諸家說方有箇襯簟處這裏義理根脚方牢這心
也有殺泊處心終只在這上走乆乆自然曉得透熟今
[001-36b]
公輩看是大槩都有箇生之病所以說得来不透徹只
欲去包籠巴攬他無實見處某舊看文字極難諸家說
盡用記且如毛詩那時未似如今說得如此條暢古今
諸家說盡用記取閑時将起思量這一家說得那字是
那字不是那一家說得那字是那字不是那家說得全
是那家說得全非所以是者是如何所以非者是如何
只管思量少間這正當道理自然光明燦爛存心目間
如指諸掌公輩只是扭捻巴攬来說都不曽熟所以這
[001-37a]
道理收拾他不住自家也使他不動他也不伏自家使
相聚得一朝半日便散去了只是不熟這箇道理古今
聖賢也如此說做得大槩一般然今人說終是不似所
争熟不熟耳縱使說得十分全似猶不自在况和那十
分似底也不曽看得出 劉晏見錢流地上想見得熟
了如此某而今看聖賢說話見聖人之心成片從面前
過 讀書之道用力愈多收功愈逺先難而後獲先事
而後得皆是此理 讀書須得箇說處方進 看文字
[001-37b]
須要得言外之意 便是看義理難又要寛著心又要
𦂳著心不寛不足以見其規模之大不𦂳不足以見其
文理之細密荀楊曉文義又不見他大規模處 看書
非止看一處便見道理如服藥相似一服豈能得病便
好須服了又服服之多後藥力自行 聖人之言大小
精粗無有欠闕又曰聖人之言自是精粗輕重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