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67 性理羣書句解-宋-熊節 (master)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性理羣書句解卷十四
            宋 熊 節 撰
              熊剛大 註
 書
  皇極經世書邵伯温曰至大之謂皇至中之謂極/至正之謂經至變之謂世大中至正
   應變无方之謂道此依文公所/取見於文集語録者類而集之
   觀物篇言太極動静生隂陽在天以氣言故以/隂陽太少分四象在地以質言故以剛
[014-1b]
    柔太少/分四象         康節先生
天生乎動者也未有天地先有太極天/陽也生於太極之動地生乎靜者也
地隂也生於/太極之靜一動一靜交而天地之道盡之矣動與靜/交靜與
動交天地之/道盡在此矣動之始則陽生焉動者為陽故動/之初則陽生動之極
則隂生焉然動不能常動動之極則/必靜靜者為隂故隂生一隂一陽交而
天之用盡之矣隂陽相交而天之用盡在是/矣在天為氣故以隂陽言靜之始則
柔生焉靜者為隂柔亦属隂/故靜之初則柔生靜之極則剛生焉然靜不/能常靜
靜之極則必動動/者為剛故則生一柔一剛交而地之用盡之矣柔剛/相交
[014-2a]
而地之用盡在是矣在/地成形故以柔剛言動之大者謂之太陽動之盛則/為太陽
動之小者謂之少陽動之微則/為少陽靜之大者謂之太隂靜/之
盛則為/太隂靜之小者謂之少隂靜之微則/為少隂而天之體盡之
立天之道曰隂與陽因動靜之小大/而分隂陽太少天之體盡於此矣靜之大者謂之
太柔靜之盛則/為太柔靜之小者謂之少柔靜之微則/為少柔動之大
者謂之太剛動之盛則/為太剛動之小者謂之少剛動之微則/為少剛
而地之體盡之矣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因動靜之小大/而分剛柔太少地之體盡於此矣體
即道之/謂也
[014-2b]
   觀物篇此篇言人為衆物之宗聖為衆/人之宗故統理羣倫代天行事
人亦物也人雖與萬物不同/然亦天地一物也聖亦人也聖人雖與人異/亦人而已矣
有一物之物物止一物/物之小者有十物之物能兼十物過/於一物矣有百
物之物能兼百物過/於十物矣有千物之物能兼千物過/於百物矣有萬物
之物能兼萬物過/於千物矣有億物之物十萬為億能兼億/物過於萬物矣有兆
物之物十億為兆能兼兆/物過於億物矣為兆物之物茍其能兼/乎兆物豈非
人乎是必人之一身萬/物皆備於我者也有一人之人一人之人/人之小者有十人
之人能兼十人優/於一人矣有百人之人能兼百人優/於十人矣有千人之
[014-3a]
能兼千人優/於百人矣有萬人之人能兼萬人優/於千人矣有億人之人
能兼億人過/於萬人矣有兆人之人能兼兆人過/於億人矣為兆人之人茍/其
能兼乎/兆人豈非聖乎是必聖人一身冠羣/倫首出庻物者也是知人也者乃/知
生而/為人物之至者也靈於萬物故/為物之至聖也者所謂聖/人者人之至
者也異於衆人又/為人之至物之至者必為物/之至始得謂之物之物
方可言衆物之/中出乎物者人之至者必為人/之至始得謂之人之人
方可言衆人之/中優於人者夫物之物者夫處衆物之/中而出乎物至物之謂
非常物/之可言人之人者處衆人之中/而髙乎人至人之謂也非常人/之可言
[014-3b]
以一至物以此/人也而當一至人得此/聖也則非聖人而何非所/謂聖
人/乎人謂之不聖人或曰/未聖則吾不信也吾不信/之矣何哉是如/何
謂其能以一心觀萬心盖其天德清明觸處洞照能/以一人之心而觀萬人之心
身觀萬身以一人之身而/觀萬人之身一物觀萬物由一物之微以/究萬物之理
一世觀萬世焉於一世之間洞/察萬世之事又謂其能以心代天意
又言其實天生徳代天行化天无聲/臭可聞聖心所發即天意之所形口代天言聖語所/宣即天
言之/下布手代天工舉措之間隂陽寒暑自其/手出盖代天而治天工也身代天事者
宰制之下生殺予奪自其/身出盖代天而行天事也又謂其能以上順天時又/言
[014-4a]
其上律/天時下盡地理下襲/水土中盡物情中則遂萬/物之情通照人事
者焉至於人事/无不洞燭又謂其能以彌綸天地彌縫經綸/天地之化出入
造化出入造/化之神進退今古酌今之宜行古之/道進退不失其正表裏人物者
成已成物合/内外之道嗟/嘆聖人吾不得而目見之也聖人不/世出吾
不得而/見之矣雖然轉/語吾不得而目見之吾雖不可/得而目見察其心察/聖
人之/心觀其迹觀聖人/之迹探其體探聖人/之體潛其用藏聖人/之用
億萬年亦可以理知之也雖歴年時之乆以/理推尋則可知也
   觀物篇此篇論上天盡物以春夏秋冬為四/府聖人盡民以易書詩春秋為四府
[014-4b]
易曰周易/云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窮究事物之理則能全/盡此心之理能全盡此
心之理則至於/與天命而无間所以謂之理者凡所言/理者物之理也是以/事物
之理/言也所以謂之性者凡所言/性者天之性也是以上天所/賦性言也
以謂之命者凡所言/命者處理性者也區處理性而/付於人物也所以能
處理性者所以能區處理性/而付於人物者非道而何又只是一隂一/陽之謂道流行
付與/之也是知道為天地之本乃知天地/以道為本天地為萬物之本
萬物以天/地為本以天地觀萬物即天地/觀萬物則萬物為萬物萬物/乃天
地之所生只/見其為數以道觀天地若以道/視天地則天地亦為萬物則/天
[014-5a]
地亦在道之中亦/為道中之萬物道之道道之/為道盡之於天矣天以之化/生萬物故
盡之/於天天之道天之所/謂道盡之於地矣地順天而行/故盡之於地天地之
合天地之/所謂道盡之於物矣萬物於此資生資/始故盡之于物合天地萬
物之道天地萬物之/道合而為一盡之於人矣盡人物之性以全天/地之性人之一身兼
而有/之人能知其天地萬物之道人能察天地萬/物之所謂道所以盡
於人者所以全盡/於人之性然後能盡民也由是推而闡之使民/各盡其性謂之盡民
天之能盡物天之道能/盡之于物則謂之曰昊天昊大也則名/之為昊天
之能盡民人之道能/盡之于民則謂之曰聖人是為/聖人謂昊天能異
[014-5b]
乎萬物天之道與萬物一/謂昊天與萬物異則非所以謂之昊天也則不/得為
昊天/矣謂聖人能異乎萬民聖人之道與民一/言聖人與萬民異則非所以
謂之聖人也則不得/為聖人萬民與萬物同民與/物聖人固不異
乎昊天者矣聖與/天一然則轉/語聖人與昊天為一道聖人與/天同為
一/道聖人與昊天為一道聖人與天/旣同一道則萬民與萬物則民/與萬
物/亦可以為一道也亦不外乎/此一道一世之萬民一世之/衆民
一世之萬物及一世/衆物亦可以為一道旣不外乎/此一道則萬世
之萬民則萬世/衆民與萬世之萬物及萬世/衆物亦可以為一道
[014-6a]
也明矣亦不外乎此一/道也曉然矣夫昊天之盡物昊天之道/盡之于物聖人
之盡民聖人之道/盡之于民皆有四府焉府者歸藏之地/皆有四者焉昊天之
四府上天所謂/四府者春夏秋冬之謂也指四時/言也聖人之四府
聖人所謂/四府者易書詩春秋之謂也指四經/言也春為生物之府
春主生故為萬/物滋生之府夏為長物之府夏主長故為萬/物長茂之府秋為收
物之府秋主歛故為萬/物収歛之府冬為藏物之府冬主殺故為萬/物歸藏之府
號物之庶謂之萬言物之衆/則曰萬雖曰萬之雖曰/萬殊又萬其庻
又有萬/其衆能出此昊天之四府者乎萬物生長収藏能/外昊天之四府耶
[014-6b]
為生民之府易三皇事業皇之時/如春故為生民之府書為長民之府書五/帝事
業帝之時如夏/故為長民之府詩為收民之府詩三王事業王之時/如秋故為収民之府
秋為藏民之府春秋五伯事業伯之時/如冬故為藏民之府號民之庻謂之
言民之衆/則曰萬雖曰萬之雖有萬/不同又萬其庻又有萬/其衆能出
此聖人之四府者乎萬民之生長収藏能/外聖人之四府邪昊天之四府
時也天之所謂四/府者以時聖人之四府經也聖人之所謂/四府以經昊天
以時授人天則以時/而授乎人聖人以經法天聖人則以/經法乎天天人之
曰天與/人之事當如何哉其當何/如耶
[014-7a]
   觀物篇此篇論皇化民以道帝教民以德王/勸民以功伯率民以力四者不同
三皇同意而異化三皇伏羲神農黄帝也其/治則同其意而異其化同意而異
化者必以道雖是同意異化/然皆不出此道以道化民者夫惟以道而/化天下之民
民亦以道歸之而天下之民亦以/是道之名歸之皇故尚自然故所尚者/自然之化
夫自然者夫所謂/自然者無為無有之謂也不待制作无所為/无所有之稱也
無為者非不為也无所為者非/是不為也不固為者也无必為/之心也
能廣故道極/其廣無有者非不有也无所有者非/是不求有也不固有者
不必然以/為有也故能大故道極/其大廣大悉備廣大之/道兼該而不固
[014-7b]
為固有者旣不容心於有為/又不必然以為有其唯三皇乎其三皇/之治乎是故
轉/語能以道化天下者知以此道化/天下之民天下亦以道歸焉天/下
之人亦以道/之名歸於皇所以聖人有言曰是以聖/人有云我無事而民自
我无所事而/民自殷阜我好靜而民自正我崇清靜而/民无不正我無欲
而民自樸我無所欲而/民自淳樸其斯之謂歟此之/謂也五帝同禮而
異教五帝少昊顓頊髙辛堯舜/也同其禮文而其教則異同禮而異教者必以德
雖是同禮異教/然皆不外此徳以德教民者夫惟以德而/教天下之民民亦以德歸
而天下之民亦以/是徳之名歸於帝故尚遜故所尚/者禮遜夫遜也者夫所謂/禮遜者
[014-8a]
先人後已之謂也先乎人後/乎己也以天下授人而不為輕以/天
下之大傳之他/人不以為輕若素無之也如非己所/素有者受人之天下而
不以為重受天下之大於/人不見其重若素有之也如己所素有者/二者指堯舜言
若素無素有者授於人則若素无/受於己則若素有謂不已無不己有之
言若素無則是不以為己有/若素有則是不以為己无若己無己有一若己之/无一若己
之/有則舉一毛以取與於人凡舉一毛之輕/以授受於人猶有貪鄙之
心生焉與之者猶有吝心/得之者猶有貪心而况天下者乎况於天下之/大授之者无
吝心得之者无/貪心眞難得也能知天下之天下葢亦知夫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
[014-8b]
已之天下非一己/之得私其唯五帝乎必五帝方/能至是是故轉/語能以
德教天下者知以德教/天下之民天下亦以德歸焉而天下之民/亦以是德之
名而歸/之於帝所以聖人有言曰所以聖/人有云垂衣裳而天下治垂/衣
垂裳天/下自治葢取諸乾坤法諸乾坤盖取/諸上下之義也其斯之謂歟斯之/謂也
三王同形而異勸三王禹湯文武也治象同/其形著而異其勸民之方同形異勸
者必以功雖是同形異勸/然皆不出此功以功勸民者夫惟以功而/勸天下之民
亦以功歸之而天下之民亦以/是功之名歸之王故尚政故所尚/者政夫政也
夫所謂/政者正也正之/理也以正正夫不正之謂也以吾之正/正其不正
[014-9a]
者/也天下之正天下之所/謂正者莫如利民焉无若利天/下之民天下之
不正天下之所/謂不正者莫如害民焉无若害天/下之民能利民者正能/利
其民者/則正則謂之曰王矣保民而/王矣能害民者不正害其民/則不正
則謂之曰賊矣殘民財/賊矣以利除害成湯放桀武王伐紂/皆是以利民之心而
除其害/民者安有去王邪豈是无/王乎以王去賊以興王之師去/其害民之賊
安有弑君耶豈是弑/君乎是故轉/語王者正也王之為/言正也能以功
正天下之不正者能以征伐大功正/天下之不能正者天下亦以功歸焉
天下之人亦以是功/之名而歸之於王所以聖人有言曰所以聖/人有云天地革
[014-9b]
而四時成天地變革而四/時之序以成湯武革命湯革夏命/武革商命順乎天
而應乎人上順乎天心/下應乎人心其斯之謂歟此之/謂也五伯同術而
異率五伯宋襄秦穆楚莊齊桓晉文/也同其智而所以率民之道異同術異率者必以
雖是同術異率/然皆不外乎力以力率民者夫惟以力而/率天下之民而民亦以
力歸之而天下之民亦以/力之名歸之伯故尚爭故所尚/者爭奪夫爭也者夫/所
謂爭/者爭夫利者也專以利/為爭也取與利不以義一取一予惟/冕利而不見
義/然後謂之爭而後方/謂之爭小爭交以言爭之小者則/交形言語大爭
交以兵爭之大者則/交動兵戈爭夫强弱者也爭強爭/弱也猶借夫名
[014-10a]
焉者猶且假/夫虛名謂之曲直謂己為直/謂人為曲夫名也者所謂/名者命物
正事之稱也命於物正/其事之稱利也者所謂/利者養人成務之具也
養乎人成/其事之用名不以仁名非出/於仁無以守業何以守己/成之業利不
以義利不出/於義無以居功何以居已/成之功民所以必爭之也此/民
鳥得不/爭奪五伯者五伯/之人借虛名以取實利者也不過欲借/帝王之虚
名以取天/下之實利帝不足則王為帝不/足則王王不足則伯為王不/足則伯
又不足為伯又/不足則庸主矣則不過庸/主而已若然則五伯不謂
無功於中國如此則五伯亦不/可謂无功於中國語其王則未也但語以/王道則
[014-10b]
未/也過庸主則逺矣若比之庸主/則過之逺矣周之東遷周自平/王東遷文武
之功德文王武王之/休功美德于是乎盡矣至此已竭/盡无餘猶能維持
二十四君尚能維/持周家王室不絶猶綫一脉綿綿/不絶如縷四裔不敢
屠害中原者四裔之人不/敢侵害中國五伯借名之力也皆五伯假/王室之名
而有/功也是故轉/語能以力率天下者能以力而率/天下之民天下亦以
力歸焉天下之人亦以/力之名歸之伯所以聖人有言曰所以聖/人有云眇能
眇目之小者/而尚能視跛能履跛足不正者/而尚能履履虎尾履其/危不咥
人凶而不至/於傷人武人為于大君武勇之人能宣力於其君/此盖喻伯者雖是率民以
[014-11a]
力然尚足以維持王室/於不墜伯之力居多其斯之謂歟此之/謂也
   觀物篇此篇論皇帝王伯道德功力之異及今/古事業皆可以世數論夫子事業不可
    以世/數論
善化天下者善於化天/下之民者止於盡道而已不過盡其/道而已善教
天下者善於教天/下之民者止於盡德而已不過盡其/德而已善勸天下
善於勸天/下之民者止於盡功而已不過盡其/功而已善率天下者善/於
率天下/之民者止於盡力而已不過盡其/力而已以道德功力為化者
合是四者而/為自然之化乃謂之皇矣乃三皇/之事也以道德功力為教者
[014-11b]
合是四者而/為當然之教乃謂之帝矣乃五帝/之事也以道德功力為勸者
合是四者而/為使然之勸乃謂之王矣乃三王/之事也以道德功力為率者
合是四者而/為必然之率乃謂之伯矣乃五伯/之事也以化教勸率為道者
以此四者/總歸於道乃謂之易矣易者三皇/之事業也以化教勸率為德者
以此四者/總歸於德乃謂之書矣書者五帝/之事業也以化教勸率為功者
以此四者/總歸於功乃謂之詩矣詩者三王/之事業也以化教勸率為力者
以此四者/總歸於力乃謂之春秋矣春秋者五伯/之事業也天地始則始焉
灭地之始/此同其始天地終則終焉天地之終/此同其終始終隨乎天地者
[014-12a]
或始或終惟隨/乎天地而已○夫古今在天地之間古徃今來於/天地之中
猶旦暮也如旦則必暮/暮復為旦以今觀今由今時/以視今則謂之今矣
則以今/言可也以後觀今由後世/而觀今則今亦謂之古矣則今亦/為古矣
今觀古由今日而/觀徃古則謂之古矣則以古/言可也以古自觀以徃/古而
自/視則古亦謂之今矣當古之時亦/自謂之今是知古亦未必為古
是知不特古之/時可謂之古今亦未必為今不特今之世/可謂之今皆自我而
觀之也此皆自我而觀/而謂之古今也安知千古之前又焉知千/古之前萬古
之後萬古/已後其人不自我觀之也其人獨不由/我觀之耶○自古當
[014-12b]
世之君天下者自古出而為/一世之君者其命有四其為命/者凡四一曰正
第一則為正命謂得/天命之正皇之事也二曰受命第二則為受命謂受/傳襲之命帝之事也
三曰改命第三則為改命謂易/代而為君王之事也四曰攝命第四則為攝/命謂已有正
君攝行其命/令伯之事也正命者謂之/正命因而因者也因天命之属我/因以為君也
受命者謂之/受命因而革者也因傳襲之命/革於我者也改命者謂之/改命
而因者也改前代之命/因而為君也攝命者謂之/攝命革而革者也則又/改而
又改/者也因而因者因其/可因長而長者也正是陽長之時又長/者也長上聲下同
因而革者因之中/有所改長而消者也則是長而又/消之時也革而因者
[014-13a]
改而后/有所因消而長者也則是旣消而/復長之時革而革者改而/又改消而
消者也則是旣消之后/又消之時也革而革者改而/又改一世之事業也
不過一時/之事業革而因者改而/后因十世之事業可為十世/之事業因而
革者因之中/有所改百世之事業也又是百世/之事業因而因者因其/可因
千世之事業也乃千世/之事業可以因則因可因/則因可以革則革
可改則改其因/革以道不以命萬世之事業其事業可/著於萬世一世之事業事/業
僅止於/一世非五伯之道而何此五伯以/力逞者也十世之事業者事/業
可傳於/十世非三王而何此三王以/功勸者也百世之事業者事業可/及於百
[014-13b]
世/非五帝之道而何此五帝以/德教者也千世之事業者事業著/於千世
非三皇之道而何此三皇以/道化者也萬世之事業者至於事業/及於萬世
之/逺非仲尼之道而何自非夫子天生聰明聖知道統/之傳綿綿不已盖未易以盡此
知皇帝王伯者是知曰皇曰/帝曰王曰伯命世之謂也隨世而得/名者也
尼者如夫/子者不世之謂也不世有/者也○人皆知仲尼之為仲
人孰不知夫/子之為夫子不知仲尼之所以為仲尼夫子之所以/為夫子人不
知/也不欲知仲尼之所以為仲尼則己不欲知夫子之所/以為夫子則可
如其必欲知仲尼之所以為仲尼如欲知夫子之/所以為夫子則捨
[014-14a]
天地將奚之焉非天地之大/不足以名之人皆知天地之為天地人/孰
不知天地/之為天地不知天地之所以為天地天地之所以為/天地人不知也
欲知天地之所以為天地則已不欲知天之所以為天/地之所以為地則可
其必欲知天地之所以為天地如必欲知其/所以為天地則捨動靜
將奚之焉則自動靜之外/不足以觀之夫一動一靜者動為陽靜為/隂一動一靜
周流/不滯天地至妙者歟乃天地之/至妙䖏一動一靜之間指坤復/言也坤
隂方靜復陽未動於此一/動一靜之間乃太極也天地人至妙至妙者歟天地/本此
以運化人心本此以復善豈/非三才之至妙至妙者乎是故轉/語知仲尼能盡三才
[014-14b]
之道者夫子盡此三才之道/則夫子一太極也謂其行無轍跡也乃語其/道運行
無迹也猶太極/之周流不滯也故有言曰故有/云予欲無言吾欲无/所言又曰
又/云天何言哉天本/无言四時行焉四時/自行百物生焉百物自生/此即太極
主靜/之意其斯之謂歟此之/謂也
 
 
 
 性理羣書句解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