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59 西山讀書記-宋-眞德秀 (master)


[032-1a]
欽定四庫全書薈要
 西山讀書記巻三十二
            宋 真徳秀 撰
   聖賢氣象
詩狼跋美周公也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公孫碩膚赤舄
几几
 鄭氏曰公周公也程氏曰遜者遜而弗居也毛氏曰
 碩大膚美也王氏曰几人所馮以為安几几安也○
[032-1b]
 程氏曰周公攝政居危疑之地雖成王不知四海流
 言終不能損其聖徳者以其忠誠在於王家無貪欲
 之私心也狼獸之貪者猛於求欲故陷於機穽羅縶
 前跋後疐進退困險詩人取之以言夫狼之所以致
 禍難危困如是者以其有貪欲故也若周公者至公
 不私進退以道無私欲之蔽以謙遜自處不有其尊
 不矜其徳故雖在危疑之地安然舒泰赤舄几几然
 也○又曰周公之處已也䕫䕫然存恭畏之心其存
[032-2a]
 誠也蕩蕩然無顧慮之意所以不失其聖也○范氏
 曰其徳備者其容亦盛赤舄几几則其餘可見矣○
 朱氏曰赤舄冕服之舄也几几安重貌周公雖遭疑
 謗然所以處之不失其常故詩人美之言狼跋其胡
 則疐其尾矣公遭流言之變而其安肆自得乃如此
 蓋其道隆徳盛而安土樂天有不足言者所以遭大
 變而不失其常也○明道對神宗言王安石之學不
 是上愕然曰何故對曰臣常讀詩言周公之徳曰公
[032-2b]
 孫碩膚赤舄几几周公盛徳形容如是之盛如王安
 石其身猶不能自治何足以及此○龜山集載上問
 王安石是聖人否餘同
淇奥美武公之徳也瞻彼淇奥緑竹猗猗
 毛氏曰美盛貌
有匪君子
 匪文章貌
如切如磋
[032-3a]
 治骨曰切象曰磋
如琢如磨
 治玉曰琢石曰磨
瑟兮僴兮
 瑟矜莊貌僴寛大貌
赫兮喧兮
 赫有明徳赫赫然喧威儀容止宣著也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032-3b]
 諼忘也
瞻彼淇奥緑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
 充耳瑱也琇瑩美石
㑹弁如星
 弁皮弁㑹縫中飾以玉采
瞻彼淇奥緑竹如簀
 宻比如簀
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032-4a]
 毛氏曰金錫鍊而精圭璧性有質○程氏曰成質之
 美如金錫圭璧然
寛兮綽兮
 程氏曰寛𢎞裕綽開豁也
猗重較兮
 朱子曰重較卿士之車也
善戯謔兮不為虐兮
 程氏曰言其樂易而以禮自防節不至於過是不為
[032-4b]
 虐也
烝民仲山甫之徳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古訓
是式威儀是力
 朱氏曰柔嘉維則不過其則也過其則為弱不得謂
 之柔嘉矣令儀令色小心翼翼言其表裏柔嘉也古
 訓是式威儀是力言其學問進脩也
論語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
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
[032-5a]
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朱子曰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
 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徳光輝接於人者也言夫子
 未嘗求之但其徳容如是故時君敬信自以其政就
 而問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後得也聖人過化存
 神之妙未易窺測然卽此而觀則其徳盛禮恭而不
 願乎外亦可見矣學者所當濳心而勉學也○謝氏
 曰學者觀於聖人威儀之間亦可以進徳矣若子貢
[032-5b]
 亦可謂善觀聖人矣亦可謂善言徳行矣今去聖人
 千五百年以此五者想見其形容尚能使後人興起
 而況於親炙之者乎○南軒曰夫子至是邦必聞其
 政而未有能委國而授之以政者蓋見聖人之儀刑
 而樂告之者秉彛好徳之良心也而私欲害之是以
 終不能用耳
顔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
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顔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032-6a]
 朱子曰伐誇也善謂有能施亦張大之意勞謂有功
 易曰勞而不伐是也或曰勞勞事也勞事非已所欲
 故亦不欲施之於人亦通
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懐

 老者養之以安朋友與之以信少者懐之以恩一說
 安之安我也信之信我也懐之懐我也亦通○程子
 曰夫子安仁顔淵不違仁子路求仁又曰子路顔淵
[032-6b]
 孔子之志皆與物共者也但有大小之差耳又曰子
 路勇於義者觀其志豈可以勢利拘之哉亞於浴沂
 者也顔子不自私已故無伐善知同於人故無施勞
 其志可謂大矣然未免出於有意也至於夫子則如
 天地之化工付與萬物而已不勞焉此聖人之所為
 也今夫覊靮以御馬而不以制牛人皆知覊靮之作
 在乎人而不知覊靮之生由於馬聖人之化亦猶是
 也先觀二子之言後觀聖人之言分明天地氣象凡
[032-7a]
 看論語非但欲理㑹文字須要識得聖人氣象○南
 軒曰人之不仁病於有已故雖衣服車馬之間此意
 未嘗不存焉子路蓋欲先去其私於車馬之間者其
 志可謂篤而用工亦實矣至於顔子則幾於廓然大
 公而無物我之間矣然猶所謂誠之者人之道也至
 於孔子則純乎天矣物各付物止於其分而無不得
 焉此誠者天之道也然而學者有志於求仁則子路
 之事亦不可忽要當如此用力然後顔子之事可以
[032-7b]
 馴致若慕高逺而忽卑近則亦妄意躐等終身無所
 成就而已耳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朱子曰燕居閒暇無事之時楊氏曰申申其容舒也
 夭夭其色愉也○程子曰此弟子善形容聖人處也
 為申申字說不盡故更著夭夭字今人燕居之時不
 怠惰放肆必太嚴厲嚴厲時著此四字不得怠惰放
 肆時亦著此四字不得唯聖人便自有中和之氣○
[032-8a]
 南軒曰聖人聲氣容色之所形盛徳之至不勉而中
 也○黄氏曰記此語者足以見聖人渾然天理與時
 偕行一弛一張皆有當然之則初豈有心為之哉
子食於有䘮者之側未嘗飽也
 朱子曰臨䘮哀不能甘也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哭謂弔哭一日之内餘哀未忘自不能歌也○謝氏
 曰學者於此二者可見聖人情性之正也能識聖人
[032-8b]
 之情性然後可以學道○南軒曰臨䘮則哀食何由
 飽哭者哀之至歌者樂之至二者不容相襲學者法
 聖人而勉之亦足以養忠厚之心也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朱子曰反復也必使復歌者欲得其詳而取其善也
 而後和之者喜得其詳而與其善也此見聖人氣象
 從容誠意懇至而其謙遜審宻不掩人善又如此蓋
 一事之微而衆善之集有不可勝旣者焉讀者宜詳
[032-9a]
 味之
子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朱子曰厲嚴肅也人之徳性本無不備而氣質所賦
 鮮有不偏惟聖人全體渾然隂陽合徳故其中和之
 氣見於容貌之間者如此門人熟察而詳記之亦可
 見其用心之宻矣抑非知足以知聖人而善言徳行
 不能記故程子以為曽子之言學者所宜反復而玩
 味也
[032-9b]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
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
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
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朱子曰孔子不可自謂諱君之惡又不可以娶同姓
 為知禮故受以為過而不辭○吳氏曰魯蓋夫子父
 母之國昭公魯之先君也司敗又未嘗顯言其事而
 遽以知禮為問其對之宜如此也及司敗以為有黨
[032-10a]
 而夫子受以為過蓋夫子之盛徳無所不可也然其
 受以為過也亦不正言其所以過初若不知孟子之
 事者可以為萬世之法矣○南軒曰他國之大夫問
 吾國之君知禮與否則但可告之以知禮而已及巫
 馬期以司敗之言告則又豈可謂取同姓為知禮哉
 若言為君隠之意則淺露已甚而失前對之本意矣
 故但引已之過而已然而取同姓之為非禮其義固
 已在其中矣聖人辭氣之間其天地造化歟○愚按
[032-10b]
 聖人之言如元氣之運渾然無迹而春生秋殺嘿寓
 其中如對王孫賈媚竈之問答陽貨懐寶迷邦之誚
 皆此類也雖非學者所可望而及然優游諷詠涵浸
 而不已則其所以轉移變化於㝠㝠之中者其益可
 勝計哉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

 范氏曰聖人之心哀有䘮尊有爵矜不成人其作與
[032-11a]
 趨蓋有不期然而然者尹氏曰此聖人之誠心内外
 一者也○南軒曰愛敬生於中而形於外惟聖人為
 能有常而無失於齊衰哀有䘮也於冕衣裳貴達尊
 也於瞽者矜困窮也推之則帝王所以治天下之綱
 要亦在是也
鄉黨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程子曰鄉黨一篇形容聖人動容周旋甚好使學者
 宛然如見聖人○楊氏曰聖人之所謂道者不離乎
[032-11b]
 日用之間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動一靜門人皆審視
 而詳記之尹氏曰甚矣孔門諸子之耆學也於聖人
 之容色言動無不謹書而備録之以貽後世今讀其
 書即其事宛然如聖人之在目也雖然聖人豈拘拘
 而為之者哉蓋盛徳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
 者欲潛心於聖人宜於此求焉○朱子曰恂恂信實
 之貌似不能言者謙卑遜順不以賢知先人也鄉黨
 父兄宗族之所在故孔子居之其容貌辭氣如此○
[032-12a]
 南軒曰此篇所記於夫子言語容貌衣服飲食之際
 可謂察之精矣門人亦善學聖人哉蓋聖人之道如
 是其高深也茫然測度懼夫泛而無入徳之地也故
 即其顯見之實而盡心焉存而味之則而象之於此
 有得則内外並進體用不離而其高深者可以馴致
 矣
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便便辯也宗廟禮法之所在朝廷政事之所出言不
[032-12b]
 可以不明辯故必詳問而極言之但謹而不放爾○
 此一節記孔子在鄉黨宗廟朝廷言貌之不同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此君未視朝時也侃侃剛直也誾誾和悅而諍也
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君在視朝也踧踖恭敬不寧之貌與與威儀中適之
 貌張子曰與與不忘向君也亦通此一節記孔子在
 朝廷事上接下之不同也
[032-13a]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擯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勃變色貌躩盤辟貌皆
 敬君命故也
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
 與立謂同擯者也揖左人則左其手揖右人則右其
 手襜整貌
趨進翼如也
 疾趨而進張拱端好如鳥舒翼
[032-13b]
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紓君敬也○此一節記孔子為君擯相之容○黄氏
 曰色勃足躩被命之初也揖也趨進也行禮之際也
 賓退禮畢之後也皆天理之節文所當然也至於揖
 之左右衣之前後手之翼如皆禮文之至末者聖人
 於此動容周旋無不中禮盛徳之至從心所欲不踰
 矩也門人弟子亦必審觀而詳記之可謂善學者矣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
[032-14a]
 鞠躬曲身也公門高大而若不容敬之至也
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中門中於門也謂當棖闑之間君出入處也謝氏曰
 立中門則當尊行履閾則不恪
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位君之虚位謂門屏之間人君宁立之處所謂宁也
 君雖不在過之必敬不敢以虛位而慢之也言不敢
 肆也○南軒曰君不在焉而莊敬也如此則其事君
[032-14b]
 之誠可知矣
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禮將升堂兩手摳衣使去地尺恐躡之而傾跌失容
 也屏藏也息鼻息出入者也近至尊氣容肅也
出降一等逞顔色怡怡如也没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
踧踖如也
 等階之級也逞放也漸逺所尊舒氣解顔怡怡和悅
 也没階下盡階也趨走就位也復位踧踖敬之餘也
[032-15a]
 此一節記孔子在朝之容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
蹜如有循
 圭諸侯命圭聘問鄰國則使大夫執以通信如不勝
 執主器執輕如不克敬慎之至也上如揖下如授謂
 執圭平衡手與心齊高不過揖卑不過授也戰色戰
 而懼也蹜蹜舉足促狹也如有循記所謂舉前曳踵
 言行不離地如縁物也
[032-15b]
享禮有容色
 享獻也旣聘而享用圭璧有庭實有容色和也儀禮
 曰發氣滿容
私覿愉愉如也
 私覿以私禮見也愉愉則又和矣○此一節記孔子
 為君聘於鄰國之禮也
君子不以紺緅飾
 紺深青楊赤色齊服也緅絳色三年之䘮以飾練服
[032-16a]
 飾領縁也
紅紫不以為褻服
 紅紫間色不正且近於婦人女子之服也褻服私居
 服也言此則不以為朝祭之服可知
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
 欲其不見體也詩所謂蒙彼縐絺是也
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狐貉之
厚以居去䘮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𤣥冠不以
[032-16b]
弔吉月必朝服而朝
 吉月月朔也孔子在魯致仕時如此○此一節記孔
 子衣服之制
齊必有明衣布
 齊必沐浴浴竟卽著明衣所以明潔其體也以布為
 之此下脫前章寢衣一簡
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
 齊主於敬不可解衣而寢又不可著明衣而寢故别
[032-17a]
 有寢衣其半蓋以覆足○從程子說移附此
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變食謂不飲酒不茹葷遷坐易常處也此一節記孔
 子謹齊之事○楊氏曰齊所以交神故致潔變常以
 盡敬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精則能養人膾麤則能害人不厭言以是為善非
 謂必欲如是也
[032-17b]
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
不食不時不食
 饐飯傷熱濕也餲味變也魚爛曰餒肉腐曰敗色惡
 臭惡未敗而色臭變也飪烹調生熟之節也不時五
 榖不成果實未熟之類此數者皆足以傷人故不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割肉不方正者不食造次不離於正也漢陸續之母
 切肉未嘗不方斷葱以寸為度蓋其質美與此暗合
[032-18a]
 也食肉用醬各有所宜不得則不食惡其不備也此
 二者無害於人但不以嗜味而茍食耳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
 食以榖為主故不使肉勝食氣酒以為人合歡故不
 為量但以醉為節而不及亂耳程子曰不及亂者非
 唯不使亂心志雖血氣亦不可使亂但浹洽而已可
 也
沽酒市脯不食
[032-18b]
 沽市皆買也恐不精潔或傷人也與不嘗康子之藥
 同意
不撤薑食
 薑通神明去穢惡故不撤
不多食
 適可而止無貪心也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助祭於公所得胙肉歸卽頒賜不俟經宿者不留神
[032-19a]
 惠也家之祭肉則不過三日皆以分賜蓋過三日則
 肉必敗而人不食之是褻鬼神之餘也
食不語寢不言
 答述曰語自言曰言范氏曰聖人存心不他當食而
 食當寢而寢言語非其時也楊氏曰肺為氣主而聲
 出焉寢食則氣窒而不通語言恐傷之也
雖疏食菜羮𤓰祭必齊如也
 齊嚴敬貌孔子雖薄物必祭其祭必敬聖人之誠也
[032-19b]
 此一節記孔子飲食之節謝氏曰聖人飲食如此非
 極口腹之欲然聖人之所不食窮口腹者或反食之
 欲心勝而不暇擇也胡氏曰亂者内昏其心志外䘮
 其威儀甚則班伯所謂滛亂之原皆在於酒是也聖
 人飲無定量亦無亂態蓋從心所欲而不踰矩是以
 如此學者未能然則如晉元帝可也帝初鎮江東以
 酒廢事王導以為言帝命酌飲觴覆之於此遂絶○
 黄氏曰飲食以養生故欲其精然亦能傷生故惡其
[032-20a]
 敗至於失節違禮縱欲敗徳無不致其謹焉聖人一
 念之微莫非天理學者不可以不戒也
席不正不坐
 謝氏曰聖人心安於正故於位之不正者雖小不處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杖者老人也六十杖於鄉未出不敢先旣出不敢後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無所不用其誠敬也或曰恐其驚先祖五祀之神欲
[032-20b]
 其依已而安也此一節記孔子居鄉之事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拜送使者如親見之敬也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楊氏曰大夫有賜拜而受之禮也未達不敢嘗謹疾
 也必告之直也此一節記孔子與人交之誠意
廐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非不愛馬然恐傷人之意多故未暇問蓋貴人賤畜
[032-21a]
 理當如此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
畜之
 正席先嘗如對君也腥生肉熟而薦之祖考榮君賜
 也畜之者仁君之惠無故不敢殺也
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不祭而先飯若為君嘗食然不敢當客禮也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032-21b]
 東首以受生氣也病臥不能著衣束帶又不可以褻
 服見君故加朝服於身又引大帶於上也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急趨君命行出而駕車隨之此一節記孔子事君之
 禮
入太廟每事問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朋友之饋雖
車馬非祭肉不拜
 朋友有通財之義故雖車馬之重不拜祭肉則拜者
[032-22a]
 敬其祖考同於已親也此一節記孔子交朋友之道
寢不尸居不容
 范氏曰惰慢之氣不設於身體雖舒布其四體而未
 嘗肆耳居不容非惰也但不若奉祭祀見賓客而已
 申申夭夭是也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狎謂素親狎褻謂燕見貌禮貌
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
[032-22b]
 式車前横木有所敬則俯而慿之負版持邦國圖籍
 者式此二者哀有喪重民數也
有盛饌必變色而作
 敬主人之禮非以其饌也
迅雷風烈必變
 迅速也烈猛也必變者所以敬天之怒記曰若有疾
 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升車必正立執綏
[032-23a]
 綏挽以上車之索也范氏曰正立執綏則心體無不
 正而誠意肅恭矣蓋君子莊敬無所不在升車則見
 於此也
車中不内顧不疾言不親指
 此一節記孔子升車之容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
也子樂
 朱子曰誾侃義見鄉黨行行剛強之貌子樂者樂得
[032-23b]
 英才而敎育之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尹氏曰子路剛強有不得其死之理故因以戒之其
 後子路卒死於衛孔悝之難○或問誾誾侃侃於前
 篇之訓其亦通已乎曰誾誾者外和内剛徳氣深厚
 所謂和說而諍者也侃侃則和順不足而剛直稍外
 見矣前篇之訓樂故侃侃直而果故行行有諸中形
 於外莫揜也○按鄉黨注引許氏說文侃侃剛直也
[032-24a]
 誾誾和說而諍或問二字之訓不同說文為得何也
 曰太史公稱魯道之衰洙泗之間齗齗如也亦作誾
 誾說者以為爭譲之意而晉人亦有侃侃正色之語
 蓋以音義求之亦宜如此說文之訓所以為得也誾
 誾之為中正義有不盡衎衎而樂自作衎不作侃也
 後漢書云誾誾衎衎得禮之容寢黙抑心非朝廷福
 其意亦以爭辯剛直為是而有此言但侃字誤作衎
 爾○朱張二先生誾侃之訓不同更當詳玩
[032-24b]
子路曽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
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
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
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
哂之
 朱子曰率爾輕遽之貌方向也謂向義也民向義則
 能親其上死其長矣哂微笑也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
[032-25a]
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
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㑹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宗廟之事謂祭祀諸侯時見曰㑹衆頫曰同端𤣥端
 服章甫禮冠相賛君之禮者
㸃爾何如鼔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

 希間歇也作起也撰具也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旣成冠者
[032-25b]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
然嘆曰吾與㸃也
 曽㸃之學蓋有以見夫人欲盡處天理流行隨處充
 滿無少欠闕故其動靜之際從容如此而其言志則
 又不過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初無舍己為
 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
 得其所之妙隠然自見於言外視三子之規規於事
 為之末者氣象不侔矣故夫子嘆息而深許之
[032-26a]
三子者出曽晳後曽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
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
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
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㑹同非諸侯
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程子曰古之學者優柔厭飫有先後之序如子路冉
 有公西赤言志如此夫子許之亦以此自是實事後
 之學者好高如人游心千里之外然自身却只在此
[032-26b]
 又曰孔子與㸃蓋與聖人之志同便是堯舜氣象也
 誠異乎三子之撰特行有不掩焉耳此所謂狂也子
 路等所見者小子路只為不達為國以禮道理是以
 哂之若達却便是這氣象也又曰三子皆欲得國而
 治之故孔子不取曽㸃狂者也未必能為聖人之事
 而能知夫子之志故曰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言
 樂而得其所也孔子之志在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懐之使萬物各遂其性曽㸃知之故孔子喟然
[032-27a]
 歎曰吾與㸃也又曰曽㸃漆雕開已見大意○集義
 謝氏論佛學之失曰為他不窮天理只將拈匙把筯
 日用底便承當做大事大事任意縱横將來作用便
 是差處便是私處問作用何故是私曰把來作用做
 弄便是做兩般看當了是將此事横在肚裏一如子
 路冉有相似便被他曽㸃將冷眼看他只管獨對春
 風吟詠肚裏渾没些能解豈不快活又問堯舜湯武
 做底事業豈不是作用曰他做底事業只是與天理
[032-27b]
 合一幾曽做作横在肚裏他見做出許多掀天動地
 蓋世底功業如太空中一㸃雲相似他把做甚麽又
 引呂氏詩云函丈從容問且酬展才無不至諸侯可
 憐曽㸃惟鳴瑟獨對春風詠不休謝氏之說集註不
 取今附此○或問夫子何以與㸃也曰方三子之競
 言所志也㸃獨鼓瑟於其間漠然若無所聞者及夫
 子問之然後瑟音少間乃徐舍瑟而起對焉而悠然
 遜避若終不肯見所為者及夫子慰而安之然後不
[032-28a]
 得已而發其言焉而其志之所存又未嘗少出其位
 蓋澹然若將終身焉者此夫子所以與之也曰何以
 言其與天地萬物各得其所也曰夫暮春之日生物
 暢茂之時也春服旣成人體和適之候也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少長有序而和也沂上舞雩魯國之
 勝處也旣浴而風又詠而歸樂而得其所也夫以所
 居之位而言其樂若止於一身然以其心論之則固
 藹然天地生萬物之心聖人對時育物之事也夫又
[032-28b]
 安有物我内外之間哉程子以為與聖人之志同便
 是堯舜氣象正謂此爾或曰曽晳胸中無一毫能事
 列子御風之事近之其說然乎曰聖賢之心所以異
 於佛老者正以無意必固我之累而所謂天地生物
 之心對時育物之事者未始一息而停也若但曰曠
 然無所倚著而不察乎此此則亦何以異於虚無寂
 滅之學而豈聖人之事哉○曽㸃之志如鳳凰翔于
 千仞之上故曰異乎三子之撰○只看他鼔瑟希鏗
[032-29a]
 爾舍瑟而作從容優裕悠然自得處無不是這個道
 理○人之一身便是天地只縁人為人欲隔了自看
 此理意思不見曽㸃却超然看破這意思○曽㸃於
 道見其逺者大者而視其近與小者皆不足為故其
 言超然無一毫作為之意唯欲樂其所樂以終身焉
 耳○先生令門人說曽㸃之志門人以為只是樂其
 性分而已日用間見得天理流行才著一毫私意去
 安排便不得曰不是不要著私意去安排這道理自
[032-29b]
 是天生自然私意自著不得更待誰去安排與聖人
 安老懐少信朋友底意思相似惟曽㸃見得到這裏
 聖人便做得到這裏○人只是說曽㸃狂看夫子特
 與之之意須是大段高縁他資質明敏洞然自得見
 斯道之體看天下甚麽事能動得他他大綱如莊子
 明道先生亦稱莊子云有大底意思又云莊生形容
 道體儘有好處曽㸃見得大意然裏面工夫却疎略
 明道亦云莊子無禮無本○問曽㸃浴沂氣象與顔
[032-30a]
 子樂底意思相近否曰顔子恬靜無許多事曽㸃是
 自恁地說顔子是孔子稱他樂他不曽自說我樂○
 問吾與㸃處程子謂便是堯舜氣象如何曰曽㸃却
 只是見得未必能做堯舜事看其見到處直有堯舜
 氣象如莊子亦見得堯舜分曉或問天王之用心何
 如便說得天徳而出寧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
 有經雲行而雨施以是知他見得堯舜氣象出曽㸃
 見識儘高見得此理洞然只是未曽下得工夫㸃參
[032-30b]
 父子正相反以㸃如此高明參却魯鈍一向低頭捱
 將去直到一貫方始透徹此時見識方到曽㸃地位
 然而規模氣象又别○此一段唯上蔡見分曉蓋三
 子只就事上見得此道理曽㸃只去自己心性上見
 得箇中庸道理使曽㸃做三子事未必做得然曽㸃
 見處雖堯舜事業亦不過以此為之而已○諸子皆
 有安排期必之意曽㸃只以平日所樂處言之○曽
 㸃見得道理大所以堯舜事業優為之視三子規規
[032-31a]
 於事為之末固有間矣是他見得聖人氣象如此雖
 超然事物之外而實不離乎事物之中是個無事無
 為底道理却做有事有為底功業此所謂大本所謂
 忠所謂一者是也㸃操得柄&KR0008據著源頭諸子則從
 支流上做工夫諸子底小他底大○觀季武子死曽
 㸃倚門而歌便有些莊老底意思○曽㸃言志云云
 蓋其見道分明無所係累從容和樂欲與萬物各得
 其所之意莫不藹然見於詞氣之間明道謂與聖人
[032-31b]
 之志同便是堯舜氣象者正指此而言之也○嚴時
 亨問曽晳一章夫子旣語以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
 知爾則何以哉正是使之盡言一旦進用何以自見
 及三子自述其才之所能堪志之所欲為夫子皆不
 許之而獨與曽㸃看來三子所言皆是實事曽㸃雖
 答言志之問實未嘗言其志之所欲為有似逍遥物
 外不屑當世之務者而聖人與此而不與彼何也嘗
 因是而思之為學與為治本來只是一統事他日之
[032-32a]
 所用不外乎今日所存三子却分作兩截看如治軍
 旅治財賦治禮樂與凡天下之事皆學者所當理㑹
 無一件是少得底然須先理㑹自家身心使自得無
 欲常常神清氣定涵養直到清明在躬志氣如神則
 天下無不可為之事程子所謂不得以天下事物撓
 已已立後自能了當得天下事物者是矣夫子嘗因
 孟武伯之問而言由可治賦求可為宰赤可與賓客
 言固已深知其才所能辦而獨不許其仁夫仁者體
[032-32b]
 無不具用無不該豈但止於一才一藝而已使三子
 不自安於所已能孜孜惟求仁是務而好之樂之則
 何睱規規於事為之末縁他有這能解横在胸中常
 恐無以自見故心欲得國而治之一旦夫子之問有
 以觸其機即各述所能凡聖門平日所以講切自身
 受用處全不之及將為學為治作兩截看了所以氣
 象不宏事業不能到得至處如曽㸃浴沂風雩自得
 其樂却與夫子飯蔬食飲水樂在其中顔子陋巷簞
[032-33a]
 瓢不改其樂襟懐相似大抵士之未用須知舉天下
 之物不足以易吾天理自然之安方是本分學者曽
 㸃言志乃是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無入而不自
 得者故程子以為樂而得其所也孟子謂廣土衆民
 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
 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
 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孟子所謂所性即孔子顔子曽
 㸃之所樂顔子惟所樂如此故夫子以四代禮樂許
[032-33b]
 之浴沂風雩識者所以知堯舜事業曽㸃優為之也
 如子路食於孔悝求也為季氏聚歛後來成就止於
 如此正為他不知平日所養便是建功立業之本未
 到無入不自得處夫子之不與其有以知之矣所見
 如此不背馳否朱子答曰此段說得極有本末學者
 立志要當如此然其用力却有次第已為希遜言之
 矣○按先生答歐陽希遜云學者當循下學上達之
 序若一向求曽晳見解未有不流於釋老者也○南
[032-34a]
 軒曰三子之對非偶然而言蓋體察其力之所至而
 言其實也言三年而可使如此者其先後條貫素定
 於胸中而知其然也向使用力不素驟聞聖人之問
 非茫乎無所措則泛然肆其說矣至於曽晳則又異
 乎是其鼓瑟舍瑟之間已可見其從容不廹之意矣
 言暮春之時與數子者浴沂舞雩吟詠而歸蓋其中
 心和樂無所係累油然欲與萬物俱得其所玩味辭
 氣温乎如春陽之無不被也故程子以為此即是堯
[032-34b]
 舜氣象而亦夫子老安少懐之意也晳之志若此非
 其見道之明涵泳有素其能然乎然而未免於行有
 不揜焉則以其於顔氏工夫有所未盡耳○黄氏曰
 觀夫子逝如斯之言欲無言之意是亦歎曽㸃之意
 也又曰夫子以是與㸃矣獨不以是教門人何也曰
 夫子未嘗不以是教門人也誨之以務内語之以求
 仁無非使之存此心之天理也又曰晳之不免為狂
 何也曰天下之理固根於人心而未嘗不形見於事
[032-35a]
 物為學之方固當存養於徳性而亦不可不省察乎
 實行夫是以精粗不遺而表裏相應内外交養而動
 靜如一然後可以為聖學之全功㸃之質甚高志甚
 大然深厚沉潜淳實中正之意有未足則見高而遺
 卑見大而略小此所以不及乎顔曽也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
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
 朱子曰聖門學者於夫子之一言一動無不存心省
[032-35b]
 察如此
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相助也古者瞽必有相其道如此蓋聖人於此非作
 意而為之但盡其道而已○尹氏曰聖人處己為人
 其心一致無不盡其誠故也有志於學者求聖人之
 心於斯可見矣范氏曰聖人不侮鰥寡不虐無告可
 見於此推之天下無一物不得其所矣○或問卒章
 之說曰張敬夫推之尤詳曰道無往而不存聖人之
[032-36a]
 動靜語黙無往而非道蓋各止於其所而已師冕之
 見及階則告之階及席則告之席旣坐則歴告之以
 在坐者蓋待瞽者之道當然耳子張竊窺而有問焉
 夫子以為固相師之道辭則近而意無不盡矣事事
 物物莫不有其道蓋所當然者天之所為也夫以一
 日之間起居則有起居之道飲食則有飲食之道見
 是人則有待是人之道遇是事則有處是事之道不
 可須㬰離也一失所宜則廢是道矣是故君子戰兢
[032-36b]
 自持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惟懼其失之也夫惟
 天下之至誠一以貫之道之所在如影隨形蓋無往
 而非是也○謝先生為朱震子發說論語首舉子見
 齊衰者與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
 趨又舉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
 子曰某在斯某在斯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曰固
 相師之道也夫聖人之道無微顯無内外由洒掃應
 對進退而上達天道本末一以貫之一部論語只恁
[032-37a]
 地看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温聽其言也厲
 朱子曰儼然者貌之莊温者色之和厲者辭之確○
 程子曰他人儼然則不温温則不厲惟孔子全之謝
 氏曰此非有意於變蓋並行而不相悖也如良玉温
 潤而栗然○南軒曰其為三變豈君子之強為之哉
 禮樂無斯須而去身故其成就發見如此
孟子曰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
[032-37b]
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程子曰言四者本於心而生色也孟子非自及此焉
 能道到此○又曰人必有仁義之心然後仁義之氣
 睟然達於外故曰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也
程子曰仲尼元氣也顔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殺盡見仲
尼無所不包顔子示不違如愚之學於後世有自然之
和氣不言而化者也孟子則露其材蓋亦自然而已仲
尼天地也顔子和風慶雲也孟子泰山巖巖之氣象也
[032-38a]
觀其言皆可見之矣仲尼無跡顔子微有跡孟子其跡

 謝氏曰顔子具體而微所謂具體者合下來有恁地
 氣象但未彰著耳孟子強勇以身任道壁立萬仞誰
 敢正覷著非孟子恁地手脚也撑拄此事不去雖然
 猶有大底氣象未能消磨得盡不然藐大人等語言
 不說出來孔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謟當時諸國君
 相怎生當得他聖人恁地禮數是他只管行禮又不
[032-38b]
 與你計較長短與上大夫言便誾誾與下大夫言便
 侃侃冕者瞽者見之便作過之便趨蓋其徳全盛自
 然到此不是勉強做出來與孟子全别
豫章黄氏曰周茂叔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
 延平先生李氏以為善形容有道者氣象○朱子曰
 濓溪清和孔經甫祭文曰公年壯盛玉色金聲從容
 和毅一座皆傾墓誌亦謂其精宻嚴恕氣象可想矣
 ○又曰所謂灑落者只是形容一個不疑所行清明
[032-39a]
 高逺之意若有一毫私吝心何處更有此等氣象耶
 能如此看有道者胸懐表表亦自可見
伊川先生曰明道先生資禀旣異而充養有道純粹如
精金温潤如良玉寛而有制和而不流忠誠貫於金石
孝悌通於神明視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陽之温聽其言
其入人也如時雨之潤胸懐洞然徹視無間測其藴則
浩乎若滄溟之無際極其徳美言蓋不足以形容先生
行己内主於敬而行之以恕見善若出諸己不欲勿施
[032-39b]
於人居廣居而行大道言有物而動有常
 謝氏曰明道先生坐如泥塑人接人則渾如一團和
 氣又云學者須是襟懐擺脫得開始得明道在鄠縣
 時有詩云雲淡風輕近午天望花隨栁過前川旁人
 不識予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看他襟懐直是好與
 曽㸃底事一般○侯師聖云朱公掞見明道于汝歸
 謂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個月游楊初見伊川
 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旣覺顧謂曰賢軰尚在此
[032-40a]
 乎日旣晩且休矣及出門門外之雪深一尺其嚴厲
 如此晩年乃更平易蓋其學已到至處但於聖人氣
 象差少從容爾明道則已從容惜其早死不及用也
 使及用於元祐間則不至有今日事矣○劉安禮云
 明道先生徳性充完粹和之氣盎於面背樂易多恕
 終日怡悅立之從先生三十年未嘗見其忿厲之容
    右論聖賢氣象
 程子嘗言學者不學聖人則己欲學之須熟玩味聖
[032-40b]
 人之氣象故近思録亦立此篇今放之然近思所録
 併及其道徳學行此則専取其儀形辭氣之可以想
 像而興起者若道徳學行則别見云
論語子曰君子不器
 朱子曰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徳之士體無
 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南軒曰
 器者拘於一用凡人可以器言者皆以其才而論之
 也器雖有小大然其拘於才而有限則一也若君子
[032-41a]
 則進於徳進於徳則器質變化而才有弗器者矣不
 亦君子乎○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與訥言敏行章已
 見前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
君子
 朱子曰揖讓而升者大射之禮耦進三揖而後升堂
 也下而飲謂射畢揖降以俟衆耦皆降勝者乃揖不
 勝者升取觶立飲也言君子恭遜不與人爭惟於射
[032-41b]
 而後有爭然其爭也雍容揖遜乃如此則其爭也君
 子而非小人之爭矣○南軒曰爭生於有己君子克
 己者也是以無所爭惟射疑於可爭而君子之於射
 於以正己而觀徳耳揖讓而升揖讓而下揖讓而飲
 其雍容辭遜自反而下人之意蓋如此然則君子其
 爭乎於射而不爭則他可知矣○司馬牛問君子與
 君子人與章已見前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032-42a]
 朱子曰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書多聞習事而誠或
 不足也彬彬猶班班物相雜而適均之貌言學者當
 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徳則不期然而然矣○楊氏
 曰文質不可以相勝然質之勝文猶之甘可以受和
 白可以受采也文勝而至於滅質則其本亡矣雖有
 文將安施乎然則與其史也寧野○南軒曰以二者
 論之若未得中而有所偏勝與其失而為府史無亦
 寧為野人之野乎
[032-42b]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
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
猶犬羊之鞟
 朱子曰鞟皮去毛者也言文質等耳不可相無若必
 盡去其文而獨存其質則君子小人無以辨矣夫棘
 子成矯當時之弊固失之過而子貢矯子成之弊又
 無本末輕重之差胥失之矣○或問棘子成之言與
 夫子之答林放何異而子貢非之若是耶曰夫子之
[032-43a]
 言權衡審宻而詞氣和平蓋未始以文為可盡去也
 若子成則詞氣矯激而取舍過中矣其流之弊將至
 於棄禮蔑法如西晉君子之為者故子貢惜其言而
 力正之也曰何以言子貢之言之有病也曰子成之
 說偏矣而子貢於文質之間又一視之而無本末輕
 重緩急之差焉則又矯子成之失而過中者也立言
 之難如此自非聖人孰能無所偏倚而常適其平也
 哉○恥言過行及君子道者三子路問君子義以為
[032-43b]
 質章並見前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南軒曰病無能者病夫履行之無其實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稱焉
 范氏曰君子學以為己不求人知然没世而名不稱
 焉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南軒曰有是實則有是
 名名者所以命其實終其身而無實之可名君子病
 諸非謂求名於人也
[032-44a]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朱子曰莊以持己曰矜然無乖戾之心故不爭和以
 處衆曰羣然無阿比之意故不黨○南軒曰矜莊以
 自持則易以不和而失於爭羣居而相與則易以有
 比而失於黨君子非與人異也處己嚴而不失其和
 故矜而不爭君子非與人同也待物平而不失其公
 故羣而不黨惟敬者為能處此而弗失也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032-44b]
 南軒曰以言舉人則行不踐者進矣此固不可也然
 則雖使小人言之而善亦不害其為善言也以人廢
 之則善言棄矣故君子云云公心無蔽也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朱子曰貞正而固也諒則不擇是非而必於信○或
 問貞諒之别曰處義旣精不期固而自固者貞也不
 擇邪正惟知必信而不易者諒也○南軒曰貞者貞
 於義也諒者執於小信也貞於義則信在其中若但
[032-45a]
 執其小信而於義有蔽則失其正而反害於信矣蓋
 貞於義者公理所存而執小信者私意之守而已○
 君子有三戒三畏與九思三變章並見前五美章以
 上言君子之道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迹亦不入於室
 朱子曰善人質美而未學者也程子曰踐迹如言循
 途守轍善人雖不必踐舊迹而自不為惡然亦不能
 入聖人之室也○張子曰善人欲仁而未志於學者
[032-45b]
 也欲仁故雖不踐成法亦不陷於惡有諸己也由不
 學故無自而入聖人之室○或問善人者未能有諸
 已乎南軒曰不能有之則安得善然所謂有諸己者
 蓋亦有淺深善人謂其不能有諸己則不可然謂其
 盡夫有諸己之道則未也○此章言善人之道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朱子曰達者謂徳孚於人而行無不得之謂
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
[032-46a]
 子張務外夫子蓋己知其發問之意故反詰之將以
 發其病而藥之也
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言名譽著聞也
子曰是聞也非達也
 聞與達相似而不同乃誠偽之所以分學者不可不
 審也故夫子旣明辨之而下文又詳言之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
[032-46b]
達在家必達
 内主忠信而所行合宜審於接物而卑以自牧皆自
 修於内不求人知之事然徳修於己而人信之則所
 行自無窒礙矣
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

 善其顔色以取於仁而行實背之又自以為是而無
 所忌憚此不務實而専求名者故虛譽雖隆而實徳
[032-47a]
 則病矣○程子曰學者須是務實不要近名有意近
 名大本已失更學何事為名而學則是偽也今之學
 者大抵為名為名與為利雖清濁不同然其利心則
 一也尹氏曰子張之學病在乎不務實故孔子告之
 皆篤實之事充乎内而發乎外者也○聞只是求聞
 於人達却有實有實方能達○色取仁而行違居之
 不疑正是指子張病痛處○問察言而觀色曰此是
 實要做工夫察人之言觀人之色乃是要騐吾之言
[032-47b]
 是與不是今有人自任己意說將去更不看人之意
 是信受他是不信受他如此則只是自高更不能謙
 下於人實去做工夫大抵人之為學須自低下做將
 去才自高了便不濟事這一項都是詳細収歛工夫
 如色取仁居之不疑只是麄謾將去○此章大意一
 箇是名一箇是實○呂氏謂徳孚於人者必達矯行
 求名者必聞此說却好○質與直是兩件質是質朴
 直是無偏曲○南軒曰聖人論達蓋為己篤實工夫
[032-48a]
 若有求聞之意則其心外馳矣色取仁者其色則有
 取於仁其行則違如内交要譽惡其聲之類一毫萌
 於中皆所謂行違也雖然使其有所不安於心則庻
 乎可使之反者惟其居之不疑則終為不仁而已矣
 ○又曰聞與達異聞謂人知之達謂道行於邦家也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
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朱子曰此其志有所不為而其材足以有為者也子
[032-48b]
 貢能言故以使事告之蓋為使之難不獨貴於能言
 而已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此本立而材不足者故為其次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
以為次矣
 果必行也硜小石之堅確者小人言其識量之淺狹
 也此其本末皆無足觀然亦不害於自守也故聖人
[032-49a]
 猶有取焉下此則市井之人不復可為士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算亦作筭今之從政蓋如魯三家之屬噫心不平聲
 斗量名容十升筲竹器容斗二升斗筲之人言鄙細
 也算數也子貢之問每下故夫子以是警之○程子
 曰子貢之意蓋欲為皎皎之行聞於人者夫子告之
 皆篤實自得之事○晁氏曰尊義於己不窮於外士
 之上也僅能有義於己而未能不窮於外士之次也
[032-49b]
 孝弟親於宗族鄉黨特行己有恥之事○或問行己
 有恥為使不辱亦何足以為高而夫子以為士之上
 何邪曰是二者泛而觀之雖若僅免於羞辱然嘗反
 諸身而度之則能充其實者正不易得程子所謂篤
 實自得者正謂此也曰硜硜小人而亦可以為士何
 也曰彼其識量雖淺而非惡也至其所守雖規規於
 信果之小節然與夫誕謾茍賤之人則不可同年而
 語矣此與不得中行而取狂狷同意故下章言之○
[032-50a]
 子路問何如斯可謂之士章見前
子曰士而懐居不足以為士矣
 朱子曰居謂意所便安也○南軒曰懐居者志不立
 其何以為士乎○愚按懐居與小人懐土之義同
周有八士伯達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
 楊氏曰盡為士之道子張曰士見危致命章見前
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
文王猶興
[032-50b]
 朱子曰興者感動奮發之意豪傑有過人之才知者
 也蓋降衷秉彛人所同得惟上智之材無物欲之蔽
 為能無待於教而自能感發以有為也○士尚志章
 見前○以上言為士之道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
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朱子曰成人猶言全人言兼此四子之長則知足以
 窮理亷足以養心勇足以力行藝足以泛應而又節
[032-51a]
 之以禮和之以樂使徳成於中而文見乎外則材全
 徳備渾然不見一善成名之迹中正和樂粹然無復
 偏倚駁雜之蔽而其為人也亦成矣然亦之為言非
 其至者蓋就子路之所可及而語之也若論其至則
 非聖人之盡人道不足以語此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乆要不忘
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復加曰字者旣答而復言也授命言不愛其生持以
[032-51b]
 與人也久要舊約也平生平日也有是忠信之實則
 雖其才知禮樂有所未備亦可以為成人之次也○
 程子曰知之明信之篤行之果天下之達徳也若孔
 子所謂成人亦不出此三者武仲知也公綽仁也卞
 莊子勇也冉求藝也須是合此四人之能文之以禮
 樂亦可以為成人矣然而論其大成則不止於此若
 今之成人有忠信而不及於禮樂則又其次者也又
 曰臧武仲之知非正也若文之以禮樂則無不正矣
[032-52a]
 又曰語成人之名非聖人孰能之孟子曰惟聖人然
 後可以踐形如此方可以稱成人之名胡氏曰今之
 成人以下乃子路之言蓋不復聞斯行之之勇而有終
 身誦之之固矣未詳是否○或問四子之事曰武仲
 則春秋傳詳矣公綽他無所見而前章所稱亦可以
 得其為人卞莊子事見新序曰莊子養母戰而三北
 及母死齊伐魯莊子赴闘三獲甲首以獻曰此塞三
 北遂赴齊師殺十人而死冉求之藝則夫子固嘗稱
[032-52b]
 之矣曰必兼四子之長而又必文之以禮樂然後可
 以為成人何也曰四子各有所長而不能相兼又無
 禮樂以文之故知者至於要君勇者至於輕死藝者
 至於聚歛而不欲者又或不能於小國之大夫也亦
 難以為成人矣故孔子言必兼此四人之能而又文
 之以禮樂則集其所長去其所短而後可以為成人
 也洪氏以為特以四人為言者四人皆魯人而莊子
 於子路皆卞人冉求又朋友也舉其近而易知者胡
[032-53a]
 氏以為言卞莊子蓋以況子路耳言有是一能而不
 能兼衆之長與成於禮樂焉則亦不足為成人矣恐
 亦有此意也曰今之成人以下或以為子路之言何
 如曰未可知也然姑存之以備參考可也胡氏曰此
 子路之所己能也夫子方進子路於成人之域豈又
 取其己能者而重奬之哉蓋子路晩節末路不復聞
 斯行之之勇而有終身誦之之固是以自名其善而
 為此辭與未見其止者異矣○文之以禮樂此一句
[032-53b]
 最重上面四人所長且把做個樸素子唯文之以禮
 樂始得○南軒曰文之以禮樂道問學之事也又言
 其次者聖人所以引而進也見利思義無茍得也見
 危授命無茍避也久要不忘不食其言也是雖未有
 過人之才而亦篤實忠信之士也故在今日亦可謂
 成人此亦思狂狷之意○此章言成人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善人
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
[032-54a]
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朱子曰亡讀為無三者皆虛夸之事凡若此者必不
 能守其常也○或問云云曰吳氏曽氏說亦得之吳
 氏曰君子蓋有賢良而又有作用者特不及聖人耳
 若善人則粗能嗣守成緒不至於為惡而已非若君
 子之能有為也曽氏曰當夫子時聖人固不可得而
 見豈無君子善人有常者乎而夫子云然者蓋其人
 少而思見之也及其見則又悅而進之曰君子哉若
[032-54b]
 人凡此類當得意而忘言善人明乎善者也有常雖
 未明乎善亦必有一節終身不易者若本無一長而
 為有之狀未能充實而為盈之狀貧約而為泰之狀
 此亦妄人而已矣孟子所謂雨集溝澮皆盈其涸可
 立而待也烏能久矣曰有亡虛實約泰之分奈何曰
 無絶無也虛則未滿之名耳二者兼内外學之所至
 事之所能而言約之與泰則貧富貴賤之稱耳為之
 云者作為如是之形作為如是之事者也為而無以
[032-55a]
 繼則雖欲為有常不可得矣○釋曰亡為有虚為盈
 約為泰三者夸大欺妄之意不實之謂也人惟實也
 則始終如一故能有常今其人不實如此又豈敢望
 其有常哉夫子稱聖人君子有恒不可得見而卒反
 乎此又以明夫有恒者之亦不可見也言舉世皆虚
 浮之徒豈敢望其有常而得見之哉嘆風俗之益薄
 也○南軒曰聖人君子以學言善人有恒者以質言
 聖人者肖天地者也君子者具其體而未能充盡者
[032-55b]
 也故聖人不得而見得見君子斯可矣善人資禀醇
 篤無惡之稱有恒者則能謹守常分而已故善人不
 得而見得見有恒者斯可矣雖然以善人之質而進
 學不已聖蓋可幾有恒者力加勉焉亦足以有至也
 若夫以無而為有以虚而為實在約以為泰則是驕
 矜浮虚不務實者其能以有恒乎未能言恒況可言
 學乎○此章言聖人君子善人有恒之分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032-56a]
 朱子曰周普徧也比偏黨也皆與人親厚之意但周
 公而比私耳○君子小人所為不同如隂陽晝夜每
 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則在公私之際毫釐之差耳
 故聖人於周比和同驕泰之屬常對舉而互言之欲
 學者察乎兩間而審其取舍之幾也○南軒曰君子
 小人之分公私之間而已周則不比比則不周天理
 人欲不並立也君子内恕以及人其於親踈逺近賢
 愚處之無不得其分蓋其施無不溥焉所謂周也若
[032-56b]
 小人則有所偏係而失其正其所親䁥皆私情耳所
 謂比也
子曰君子懐徳小人懐土君子懐刑小人懐惠
 朱子曰懐思念也懐徳謂存其固有之善懐土謂溺
 其所處之安懐刑謂畏法懐惠謂貪利君子小人趣
 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尹氏曰樂善惡不善所以
 為君子茍安務得所以為小人○或問君子小人安
 知不以位言耶曰以例求之凡言君子小人而相須
[032-57a]
 者則君民之謂如愛人易使之類是也言君子小人
 而相反者則善惡之謂也如周比和同之類是也此
 蓋以相反為言云云又問懐刑之說以為惡不善何
 也曰樂善惡不善猶曰好仁惡不仁也必以刑為言
 則猶管仲所謂畏威如疾之謂耳○南軒曰懐徳懐
 刑好善惡惡之公心也懐土懐恵茍安務得之私意
 也○喻義喻利章己見前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032-57b]
 朱子曰坦平蕩蕩寛廣貌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
 泰小人役於物欲故多憂戚○程子曰君子坦蕩蕩
 心廣體胖○南軒曰正己而不求於人故坦蕩蕩狥
 欲而不反諸己故長戚戚坦蕩非謂放懐自適無所
 憂慮之謂也謂求之在己而無必於外故常舒泰云
 耳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朱子曰成者誘掖奬勸以成其事也君子小人旣有
[032-58a]
 厚薄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惡之異故其用心不同
 如此○南軒曰君子充其忠愛之心於人之美其樂
 之如在己也從而扶持之又從而勸相之惟欲其美
 之成也於人之惡則從而正救之正救之不可則哀
 矜之惟恐其惡之成也若小人則以刻薄為心幸人
 之有過而疾人之勝己非徒坐視其入於惡又從而
 濟之非徒欲其美之不成又從而毁之君子小人之
 操存未嘗不相反也
[032-58b]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朱子曰和者無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尹氏
 曰君子尚義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或問
 云云曰諸說皆祖晏子之意然晏子之言乃就事而
 言而此章之意則直指君子小人之情狀而言似不
 可引以為證也蓋此所論君子之和者乃以其同寅
 恊恭而無乖爭忌刻之意其不同者乃以其守正循
 理而無阿黨朋比之風若小人則反是焉此二者外
[032-59a]
 雖相似而内實相反乃君子小人情狀之隠微自古
 至今如出一轍非聖人不能究極而發明之也且以
 本朝諸公論之韓富范公上前議論不同或至失色
 而卒未嘗失和氣王呂章曽蔡氏父子同惡相濟而
 其䆒也無所不至焉亦足以驗聖言之不可易也如
 此說則君子之心無可否同異之私而惟欲必歸於
 是若晏子之說則是必於立異然後可以為和而不
 同也是非矯枉過直之論哉然其為齊景公梁丘據
[032-59b]
 而發明切中其病耳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悅也悅之不以道不悅也及其使
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悅也悅之雖不以道悅也及
其使人也求備焉
 朱子曰器之謂隨其材器而使之也君子之心公而
 恕小人之心私而刻天理人欲之間每相反而已矣
 ○南軒曰易事者平恕之心難悅者正大之情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032-60a]
 朱子曰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反
 是○南軒曰泰者心廣而體胖驕者意盈而氣盛曰
 驕則何由泰泰則奚驕之有然而能不驕矣而未之
 泰者則亦有之蓋雖能制其私而涵養未至未免乎
 拘迫者也○君子而不仁章已見前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朱子曰君子循天理故日進乎高明小人狥人欲故
 日究於汚下○按張子曰上達循天理下達狥人欲
[032-60b]
 朱子之說本此○南軒曰上達反本下達趨末皆云
 達者如喻義喻利同言喻○固窮窮斯濫章見前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謝氏曰君子無不反求諸己小人反是此君子小人
 所以分也○楊氏曰君子雖不病人之不己知然亦
 疾没世而名不稱也雖疾没世而名不稱然所以求
 者亦反諸己而已小人求諸人故違道干譽無所不
 至二者文不相蒙而意實相足亦記言者之意○按
[032-61a]
 此章在病人不已知與疾沒世名不稱之次故楊氏
 云云朱子有說見學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
小知也
 朱子曰此言觀人之法知我知之也受彼所受也蓋
 君子于細事未必可觀而材徳足以任重小人雖器
 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吳氏曰方舜之耕稼
 時視之猶人也一旦受堯之天下若素有之小人有
[032-61b]
 立談之間其材可知者至委以國則未有不敗○南
 軒曰君子所存者大故不可以小者測知而可以當
 其大者小人局於狹小其長易見故不可以任大而
 可以小知之大受如學者之學聖人有為者之當大
 任也
    右論君子小人之分
 學所以學為君子者也故先之以君子之道次之以
 善人之道又次之以士之道與成人之道然後及君
[032-62a]
 子小人之分學者誠能深玩乎此則其願為君子而
 不願為小人也必矣
 
 
 
 
 
 
[032-62b]
 
 
 
 
 
 
 
 西山讀書記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