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58 大學衍義-宋-眞德秀 (master)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學衍義卷十五
            宋 真德秀 撰
 格物致知之要二
  辨人材
   聖賢觀人之法
堯典帝曰疇咨若時登庸疇誰也咨訪問也若/順也時是也庸用也放齊曰
放齊/臣名𦙍子朱啓明𦙍子朱堯之嗣子丹朱也啓/開也言其性開明可登用也帝曰吁
[015-1b]
吁者歎其/不然之辭嚚訟可乎嚚謂口不道忠信之言訟/爭辯也可乎言不可用也帝曰疇
咨若予采采事/也驩兜曰都驩兜臣名四凶/之一也都美也共工方鳩僝
共工官名世是官者亦四凶之一鳩聚也/僝見也言共工方且鳩聚而見其功也帝曰吁静
言庸違静謂無事之時庸謂有事之際/無事則能言用之則違背也象恭滔天象似/也言
貎恭而心不然也滔漫也言/其中心之惡浩瀚而無極也帝曰咨四岳四岳官名一/人而總四岳
諸侯之/事也湯湯洪水方割湯湯水盛貎洪/大也割害也蕩蕩懐山襄陵
蕩蕩廣也懐包也襄駕/出其上也大阜曰陵浩浩滔天浩浩大貎滔天言/其勢大若漫天也
民其咨咨怨/嗟也有能俾乂俾使也言有能/使治此水者僉曰僉衆共之/辭四岳與
[015-2a]
其所領諸侯之在/朝者同辭而對曰於鯀哉於美也鯀崇伯/名亦四凶之一帝曰吁咈哉
咈甚不/然之辭方命圮族方命者逆上之命也圮敗也族類也/言鯀之爲人悻戾自用不從上令與
衆不和傷/敗族類也岳曰异哉試可乃已异舉也言舉而試之可/以治水乃已勿求其他
也/帝曰徃欽哉帝從衆言令往/治水敬其事也九載績用弗成唐虞之/時三載
一考績九載三/考也績功也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堯以十七/即天子位
時年八/十六矣汝能庸命巽朕位巽遜/也岳曰否德沗帝位否德/不德
也沗/辱也曰明明揚側陋上明謂明顯之下明謂已在顯位/者揚舉也側陋微賤之人也言惟
德是舉不/拘貴賤也師錫帝曰師衆也/錫與也有鰥在下曰虞舜鰥無妻/之名虞
[015-2b]
氏舜/名也帝曰俞俞然/也予聞如何言我亦聞此人也如何/者復問其德之詳也
曰瞽子言舜乃瞽/者之子父頑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母嚚母舜後母也/嚚義見上
象傲象舜異母弟/傲驕傲也克諧以孝諧和/也烝烝乂不格姦説見/前
帝曰我其試哉女于時女以女/與人也觀厥刑于二女謂觀其/所以刑
于家者/如何也釐降二女于媯汭釐理也降下也媯水名汭/水之内也舜所居之地
于虞嬪婦也使爲婦/于虞氏之家也帝曰欽哉此戒二女之辭使/敬其爲婦道也
  臣按帝堯始問若時登庸之人而放齊以𦙍子朱
  對又問若采之人而驩兜以共工對又問可以治
[015-3a]
  水之人而四岳以鯀對丹朱之慢遊傲虐與共鯀
  之凶此不當舉而舉之者也後問可以巽位之人
  而四岳以舜對此當舉而舉之者也堯於其不當
  舉者則吁而歎之於朱知其嚚訟於共工知其静
  言庸違於鯀知其方命圮族而於其當舉者則俞
  而然之既問其爲人又妻以二女方放齊驩兜之
  舉何異後世庸闇之朝姦邪小人自相汲引者惟
  堯之明德如日中天萬象畢照片言之發洞中隱
[015-3b]
  微有不能以遁者此其所以爲聖歟然於朱於共
  工則不用而於鯀則用之者葢前二者輔相之任
  所貴者德此則治水之任所取者材鯀雖狠愎自
  用而以治水言之則未有過之者故卒從衆言而
  命之此又可見聖人雖智周萬物而不自用其智
  也至於舜在側㣲潛德隐行何由徹於廟堂之上
  而岳言一發堯即然之曰吾固聞之矣然必問其
  德之詳而以二女試之又可見聖人之明雖足以
[015-4a]
  知之然猶考之衆言之公試以行事之實故無後
  世徇名之弊而有爲天下得人之功雖然人主欲
  以堯爲法將何所用力哉曰明其德而已葢堯之
  知人不可學而能堯之明德可以學而至格物致
  知於天下之理無所疑勝私窒欲於天下之物無
  所蔽此所以明其德也明其德者知人之本也有
  天下者可不勉諸
臯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
[015-4b]
咸皆也若如也時是也言皆如所言/雖堯帝亦以爲難故先歎而後言也知人則哲能官人
哲智/者安民則惠惠愛/也黎民懐之懐謂心/服也能哲而惠何憂
乎驩兜四凶/之一何遷乎有苗遷徙也三苗之君/昬迷不恭者也何畏乎巧
言令色孔壬巧好也令善也孔甚也壬者包藏姦慝之/意説者謂指共工而言四凶不言鯀者禹
爲親/者諱臯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
采采載行也/采事也禹曰何問如何謂/之九德也臯陶曰寛而栗寛洪而/莊栗
柔而立柔順而/有植立愿而恭愿慤而/温恭亂而敬有治亂之/才而能敬擾而
擾順也順/而果毅直而温正直而/温和簡而廉簡約而/有廉隅剛而塞塞/實
[015-5a]
也剛健/而篤實彊而義堅彊而/能合義彰厥有常吉哉彰顯也久而不/變曰常吉猶善
也/日宣三德宣逹/也夙夜浚明有家浚治也家/謂大夫日嚴祗敬
六德亮采有邦亮明也采事也/有邦謂諸侯翕受敷施翕合/也九德咸
咸皆/也俊乂在官俊賢也有治/人之才曰乂百僚師師百工惟時僚/工
皆官也僚以人言工以事言師師謂更/相師法惟時言百工之事各得其時撫于五辰撫順/也五
辰四時也木火金水旺/於四時土寄旺於四季庶績其凝庶衆也績功也凝/者成而堅定之意
  臣按臯陶陳謨于舜以知人安民爲要禹謂二者
  雖帝堯且猶難之葢知人者智之事也安民者仁
[015-5b]
  之事也知人則官得其職安民則民懐其惠合智
  與仁二者兼盡則雖有姦邪小人不足畏矣凡姦
  邪之所以害事者以人君不知其爲姦邪也苟誠
  知之如驩兜未放有苖未竄共工未流彼安能肆
  其惡哉故深歎其難而不敢易也臯陶則曰知人
  誠非易事然亦不過以德求之而已有德則爲君
  子無德則爲小人此知人之要也人之行凡有九
  德言人之有德者必觀其行事如何葢德者事之
[015-6a]
  本事者德之施徒曰有德而不見之事則德爲虚
  言矣此又知人之要也自寛而栗而下其目凡九
  或以剛濟柔或以柔濟剛渾全而無偏弊然後爲
  成德觀其德之成與否而人材之優劣判矣此又
  知人之要也先儒謂自寛至强皆所禀之性自栗
  至義乃學問之力此説得之然有德者又貴乎常
  而不變若勉於暫不能持之久亦不足以言德矣
  故孔子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人君能顯用
[015-6b]
  有常之士則爲國之福故曰彰厥有常吉哉以常
  與不常觀之其有常者爲君子不能常者爲小人
  是又知人之要也然人之於九德不能皆全或有
  其三或有其六惟上所用爾有三德者日宣逹之
  無使沈滯則其人朝夕浚治而光明可任大夫之
  職矣有六德者日尊嚴而祗敬之無或忽慢則其
  人精明通逹可任諸侯之職矣天下未嘗無才上
  之人有以淬勵興起之則下亦澡雪精神以應其
[015-7a]
  求不然則頽靡昬惰安得有浚明亮采之氣象邪
  然三德之爲大夫六德之爲諸侯亦言其大法爾
  非必以數拘也天子者一世人才之宗主也九德
  之中茍有其一皆當兼收竝蓄分布而用之使各
  隨所長而施於事則百官皆賢而互相觀法百工
  皆治而不失其時矣夫五辰在天而此以撫言者
  天人一本人事順則天道亦順也凝者凝定堅久
  之謂成功非難而堅久爲難惟衆賢畢用百職具
[015-7b]
  脩則其功可以堅久矣九德之名自臯陶始其後
  周公告成王亦欲其廸知忱恂于九德之行葢古
  之論人者必貴於有德後世之主或以材能論人
  而不稽諸德行故有才無德之小人得以自售其
  不敗事者㡬希臯陶之言真萬世知人之法也
子曰視其所以所以所/爲也觀其所由所由所/從也察其所安所/安
所樂/也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隐/也
  臣按此聖門觀人之法也凡人所爲皆有偶合於
[015-8a]
  善者必觀其所從來其爲義邪爲利邪若其本心
  實主於義則其善出於誠可以爲善矣若其本心
  實主於利則其善也非出於誠又安得爲善乎然
  有所從雖善而非其心之所安者茍未能安焉則
  富貴可以淫貧賤可以移威武可以屈不能保其
  常不變也然則若之何爲安曰猶水之寒猶火之
  熱自然而不可易猶饑之食猶渴之飲必然而不
  可已夫然後謂之安夫以孔子之聖其於人也以
[015-8b]
  視爲未足而復觀之以觀爲朱足而復察之然後
  人之情僞不得而隱况聖未如孔子者可以知人
  爲易乎雖然視也觀也察也出於我者也苟我之
  心未能至公而無私至明而不惑其於人之情僞
  焉能有見乎以人君言之一身而照臨百官正邪
  忠佞雜然吾前豈易辨哉必也清其天君如鑑之
  明如水之止以爲臨下燭物之本然後於人之所
  由所安庶乎其得之矣此又人君所當知也
[015-9a]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黨類/也觀過斯知仁矣過謂失/誤也仁
謂本心/之德也
  臣按此亦聖門觀人之法先儒以爲人之過也各
  於其類君子常失於厚小人常失於薄君子過於
  愛小人過於忍以此觀之則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若夫爲人君者尤當因臣下之過而察其心如愛
  君而極諫不無狂訐之過要其用心非仁乎取其
  仁而略其過可也愛民而違命不無矯拂之過要
[015-9b]
  其用心非仁乎取其仁而略其過可也若姦邪之
  臣巧於揜覆未必有過之可指然其心何如哉凡
  此皆觀人之一端以類求之莫不然也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
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臣按此因宰予晝寢而言葢予之爲人能言而行
  不逮故孔子自謂始也聽人之言即信其行今也
  聽人之言必觀其行葢因予而改此失也家語亦
[015-10a]
  曰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夫以孔子之於門人高弟
  朝夕與處其正邪賢否安能逃聖鑒哉猶必觀其
  行而後誠僞可見况人君之尊其與臣下接固有
  時矣而欲以一應對之頃察知其心術不亦難哉
  故敷奏必以言而明試必以功此自尭舜以來不
  易之法也夫巧言如簧詩人刺之利口覆邦聖人
  所惡有言者不必有德而佞者不知其仁故漢文
  悦嗇夫之對拜為上林令而張釋之争之以爲絳
[015-10b]
  侯周/勃東陽侯張相/如稱爲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
  出口豈效此嗇夫喋喋利口哉今以其口辯而超
  遷之臣恐天下隨風而靡文帝乃止當是時將相
  大臣皆少文多質議論務在忠厚耻言人之過失
  迄成醇厚之俗其後武帝之於江充唐文宗之於
  鄭注皆以應對敏㨗悦而信之巫蠱甘露之禍㡬
  至亡國臣故因宰予之事及之以見聽言觀行之
  訓爲不可易也
[015-11a]
子游爲武城宰言偃字子游孔子弟/子也武城魯邑名子曰女得人焉耳
乎曰有澹臺滅明者澹臺姓/滅明名行不由徑徑路之小/而㨗者非公
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公事如鄉飲鄉/射讀法之類
  臣按子游以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至其室而知澹
  臺之賢葢二者雖若細行因而推之行且不由徑
  其行已也肯枉道而欲速乎非公事且不至其室
  其事上也肯阿意以求悦乎子游以一邑宰其取
  人猶若是等而上之宰相爲天子擇百僚人主爲
[015-11b]
  天下擇宰相必以是觀焉可也故王素之論命相
  欲求宦官宮妾不知名之人而司馬光之用諫官
  亦取不通書問者爲之必如是然後剛方正大之
  士進而奔競諂諛之風息矣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
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臣按此論觀人於一鄉者當如是也推之於國於
  天下亦莫不然夫人之善否不同而好惡亦異故
[015-12a]
  善者不善之所仇而不善者亦善人之所弗與也
  若人無善否翕然好之則是雷同干譽者之所爲
  孟子所謂鄉原者也若人無善否翕然惡之雖未
  見所以致之之由然其人亦可知矣故必善者好
  之不善者惡之是其制行之美有以取信於君子
  而立心之直又不茍同於小人則其爲賢者必矣
  陳蕃李膺之徒天下稱其賢而中常侍目之曰鈎
  黨裴度之爲人天下仰其勲德而八關十六子輩
[015-12b]
  毁之者百端此所謂善者好之而不善者惡之也
  然好者雖多其言未必上徹惡者雖少其論常譁
  於人主之前所以誣善之言易行而忠邪毎至於
  易位也爲人君者將奈何曰明四目逹四聰使天
  下公論皆得上聞而姦邪不得以壅蔽則是非好
  惡之實庶乎其不謬矣
子曰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
  臣按好善惡惡雖人性之本然而違道之譽求全
[015-13a]
  之毁亦世之所有故不可以不察也匡章之不孝
  人所共稱也而孟子則曰此父子責善之過爾非
  不孝也仲子之㢘亦人所共稱也而孟子則責其
  避兄離母之罪曰此烏能㢘哉是是非非之大致
  固若黑白之了然而其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者則
  常人之所易惑也不有聖賢原情於疑似之中考
  實於曖昧之際烏能適其當乎自人君言之必如
  齊威王之烹阿封即墨然後爲能察是非之實不
[015-13b]
  然則未有不以毁譽而亂真者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巧好也令善/也鮮少也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剛者堅强也毅者果毅也/木者質樸也訥者遲鈍也
  臣按巧言令色之人以虚僞勝故鮮仁剛毅木訥
  之人以質實勝故近仁仁者本心之全德必致知
  必力行然後能造乎其地豈剛果樸鈍所能遽得
  哉然誠而不僞質而不華則其本心未失於仁爲
  不逺矣故曰近仁若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求
[015-14a]
  以悦人則其僞而不誠華而不實去本心也逺矣
  其能爲仁者㡬希兩章之言實相表裏由後世觀
  之安劉氏者乃椎鈍木强之周勃而令色諛言如
  董賢者卒以禍漢室焉勃未得爲仁人也而忠誠
  徇國惟一無二其質近乎仁矣惜其不學故止於
  是焉若賢則不仁之尤者也然樸忠之言難合而
  巧佞之士易親故不仁者往往得志於世治亂存
  亡常必由此嗚呼人主其亦謹所擇哉
[015-14b]
子曰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臣按易之大傳曰將叛者其辭慙中心疑者其辭
  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
  其守者其辭詘此因言觀人之法也爲人君者尤
  當知之葢人之將爲惡也必有愧於中故其辭慙
  見理不明中心眩惑故其辭枝枝謂支離而多端
  也端良易直之人言不茍發故簡而寡狂妄躁急
  之人言常輕發故繁而多誣毁善良中懐羞恧故
[015-15a]
  其辭游揚而不確操守不堅奪於利害故其辭困
  屈而易窮有諸中必形諸外不可揜也故不知言
  則無以知人雖然緘黙不言者有似乎寡敷陳無
  隐者亦近乎多聽言者茍不察焉則懐姦者得吉
  士之名盡忠者入躁人之目豈不誤哉惟人君於
  此知吉人之辭簡而當理非緘黙不言之謂躁人
  之辭繁而悖理非敷陳無隐之謂於近似之中察
  其甚不同然後爲真知言者矣大傳之言與此章
[015-15b]
  同出於孔子故併論焉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普徧也/比偏黨也
  臣按君子之心與物爲公故周而不比小人之心
  惟己是私故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懐德懐思/念也小人懐土君子懐刑小人懐惠
  臣按君子所好者善故懐德小人所志者利故懐
  土君子所畏者法故懐刑小人所徇者利故懐惠
  懐者常存於心之謂
[015-16a]
子曰君子坦蕩蕩坦平夷也蕩/蕩寛廣貎小人長戚戚
  臣按君子安於義理故常坦然有自得之意小人
  役於物欲故常戚然懐不足之憂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臣按君子之心好善故惟恐人之不爲善惡則沮
  而敗之成人之善則不成人之惡矣成人之惡則
  不成人之善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015-16b]
  臣按君子之於人以可否相濟故和而不同小人
  之於人以朋比相親故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説也説之不以道不説也及其使
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説也説之雖不以道説也及
其使人也求備焉
  臣按君子之心平恕故易事其情正大故難説惟
  其平恕故使人各取其所長小人之心刻覈故難
  事其情偏私故易説惟其刻覈故用人必責其全
[015-17a]
  備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臣按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矜
  肆而不安舒泰者心廣而體胖驕者意盈而氣盛
子曰君子上逹小人下逹
  臣按君子以窮理爲事故日進乎高明小人以徇
  欲爲事故日究於汙下
子曰君子求諸巳小人求諸人
[015-17b]
  臣按君子自責而不責人故求諸巳小人責人而
  不自責故求諸人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
小知也
  臣按君子所存者大故不可以小事測知而可以
  當大事小人局於狹小其長易見故不可以任大
  而可以小知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喻猶/曉也
[015-18a]
  臣按義者天理之公利者人欲之私君子之心惟
  知有義故於義見得分明小人之心惟知有利故
  於利無不通曉自比周而下凡十有一章皆言君
  子小人所爲之相反而其大端不越於公私義利
  而已孔子之指欲學者知君子小人之分而審其
  取舎之㡬臣今於此欲人主知君子小人之辨而
  致謹於用舎之際聖人之言葢無適而不宜也嗚
  呼自昔姦邪小人之所以爲天下禍者雖非一端
[015-18b]
  然未有不以私與利爲之者利即私也私即利也
  茍利其身雖君父之安危弗顧也苟利其家雖社
  稷之存亡弗恤也然則人主於平時用舎之際其
  可不察諸此乎
孟子曰觀近臣以其所爲主觀逺臣以其所主主猶舉/主之主
  臣按君子小人各從其類故近臣而賢必能舉逺
  臣之賢者逺臣而賢亦必有近臣之賢者以舉之
  故觀其所舉之賢否則近臣之爲人可知觀其舉
[015-19a]
  者之賢否則逺臣之爲人可知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目之/瞳子也眸子不能掩
其惡胷中正則眸子瞭焉胷中不正則眸子眊焉瞭明/也眊
不明/之貎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臣按目者精神之所發而言者心術之所形故審
  其言之邪正騐其目之明昧而其人之賢否不可
  掩焉此觀人之一法也
魏文侯問置相於李克克曰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
[015-19b]
逹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
  臣按文侯問擇相而李克以此五者爲言葢居而
  不妄親所親者必賢富而不妄與所與者必當逹
  而不妄舉所舉者必善雖窮困而不爲非義之事
  雖貧匱而不取非義之財兼此五者非君子不能
  故可以當大臣宰相之任李克此言亦庶幾得觀
  人之要矣是時有魏成者食祿千鍾什九在外什
  一在内是以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而進之文
[015-20a]
  侯皆以爲師李克之言雖非專爲成發然非成莫
  能當者故文侯卒相之後之論相者其尚有考焉
    以上論聖賢觀人之法臣按朱熹有言知人
    之難尭舜以爲病孔子亦有聽言觀行之戒
    然嘗思之此特爲小人設耳若皆君子則何
    難之有哉葢天地之間有自然之理凡陽必
    剛剛必明明則易知凡陰必柔柔必闇闇則
    難測故聖人作易遂以陽爲君子陰爲小人
[015-20b]
    其所以通幽明之故類萬物之情者雖百世
    不能易也嘗竊推易説以觀天下之人凡其
    光明正大疎暢洞逹如青天白日如髙山大
    川如雷霆之爲威如雨露之爲澤如龍虎之
    爲猛而麟鳯之爲祥磊磊落落無纖芥可疑
    者必君子也而其依阿淟涊囘互隱伏糾結
    如蛇蚓𤨏細如蟣蝨如鬼蜮狐蠱如盗賊詛
    祝閃倐狡獪不可方物者必小人也君子小
[015-21a]
    人之極既定於内則其形於外者雖言談舉
    止之微無不發見而况於事業文章之際尤
    所謂粲然者彼小人者雖曰難知而亦豈得
    而逃哉臣謂熹之言深有得於大易微㫖人
    主以是觀人思過半矣故附著焉
 
 
 
[015-21b]
 
 
 
 
 
 
 
 大學衍義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