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58 大學衍義-宋-眞德秀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學衍義卷六
            宋 眞徳秀 撰
 格物致知之要一
  明道術
   天理人倫之正兼言五/者大倫
大學禮記/篇名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
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006-1b]
  臣按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爲人君爲人臣以至
  與國人交各有所當止止云者必至於是而不遷
  之謂也以君道言之有一毫未至於仁不可以言
  止知仁之當爲而或出焉或入焉亦不可以言止
  何謂仁克己復禮仁之體也愛人利物仁之用也
  爲人君者内必有以去物欲之私使視聽言動無
  一不合乎禮外必有以廣民物之愛鰥寡孤獨無
  一不遂其生此所謂仁也必有是體然後其用行
[006-2a]
  焉故聖人論仁莫先於克己也人君爲天下民物
  之主痒疴疾痛孰非同體故君道必主於仁而為
  仁必極其至所謂止於至善也自古帝王獨稱堯
  舜為至仁者以其兼體用之全無纖微之間故也
  若宋襄以不禽二毛為仁梁恵以移民移粟為仁
  是特區區之小善耳其可以言至乎其可遽止於
  是乎以此推之則臣之敬子之孝父之慈與國人
  交之信皆以極至為當止之地若夫以貎恭為敬
[006-2b]
  以從令為孝以長惡為慈以小諒為信而曰止於
  是焉則非臣之所敢知也
晏子曰晏子名嬰字平仲/齊景公大夫也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
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君令而不違臣共而不貳
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愛而文弟敬而順夫和而義妻
柔而正姑慈而從婦聽而婉禮之善物也物猶/事也
  臣按君令臣共以下皆禮之當然也然君以出令
  為職要必不違於理然後人心服而令必行否則
[006-3a]
  言悖而出亦悖而入未見其能令也臣之事君以
  恭為夲然必忠誠不二然後可貴否則外有事君
  之禮内有嫚上之心未見其能恭也父慈而不能
  教則敗其子子孝而不能箴則陷父於不義兄能
  愛弟矣又必有切磋之益如朋友之相資不然則
  義揜於恩其失為徒愛弟能敬兄矣必又有和順
  之美使情意相親而無間不然則禮勝則離其失
  為徒敬夫之於婦貴乎和協茍不知義則溺愛而
[006-3b]
  失其剛非夫道也婦之於夫貴乎柔巽茍不由正
  則狃説而流於淫非妻道也君臣而下皆以二徳
  相濟惟姑之於婦一於慈而從婦之於姑一於聽
  而婉葢婦姑相與專主於和柔而無取於剛勁故
  與前四者不得不異也禮之善物謂八者之禮於
  事為善也不然則得其偏而無相濟之美其得為
  善乎晏子之言上下均所當知故録焉
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006-4a]
聖人有憂之使契爲司徒教以人倫聖人謂舜契臣名/司徒掌教之官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臣按舜典帝之咨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遜五品/卽五
  者之大/倫也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寛春秋傳亦曰舜
  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㳟子
  孝孟子所稱卽其事也當舜之時旣命后稷教民
  稼穡五榖旣熟有以養民之生矣養而不教則民
  不知義又何以别於禽獸哉人之有道謂其各有
[006-4b]
  秉彛之性也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别長幼
  之序朋友之信皆人性所自有舜之命官敷教亦
  因其有而導之耳非强之以所無也經傳論人倫
  之道非一然各以一言而盡其要未有如孟子者
  嗚呼旨哉
漢白虎通義章帝時論五經同異/於白虎殿作此書三綱者何謂也謂君
臣父子夫婦也六紀者何謂也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
師長朋友也故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何謂綱
[006-5a]
紀綱者張也紀者理也大者爲綱小者爲紀所以張理
上下整齊人道也人皆懐五常之性有親愛之心是以
綱紀萬化若羅網之有綱紀而萬目張也
  臣按三綱之名始見於此非漢儒之言古之遺言
  也葢天下之事衆矣聖人所以治之者厥有要焉
  惟先正其本而已本者何人倫是也故三綱正則
  六紀正六紀正則萬事皆正猶舉網者提其綱紀
  而衆目畢張也若綱紀不正雖事事而理之猶整
[006-5b]
  亂絲其能治乎卽三綱而言之君爲臣綱君正則
  臣亦正矣父爲子綱父正則子亦正矣夫爲妻綱
  夫正則妻亦正矣故爲人君者必正身以綂其臣
  爲人父者必正身以律其子爲人夫者必正身以
  率其妻如此則三綱正矣繇古洎今未有三綱正
  於上而天下不安者亦未有三綱紊於上而天下
  不危者善計天下者亦察乎此而已矣
    以上論天理人倫之正一
[006-6a]
  明道術
   天理人倫之正通言人/子之孝
孝經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
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此天子之孝
  臣按孝之爲孝不出愛敬二者而已推愛親之心
  以愛人而無所疾惡推敬親之心以敬人而無所
  慢易則天下之人皆在吾愛敬中矣愛敬盡於事
  親非求以律人也躬行於上而德教自形於下天
[006-6b]
  下之人無不皆愛其親矣其守豈不約乎其施豈
  不博乎故曰此天子之孝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
况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此/言
天子/之孝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况於士民乎故得百姓
之懽心以事其先君此言諸/侯之孝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
况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親此言大/夫之孝夫然故
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災/害
[006-7a]
謂水旱饑/饉之屬禍亂不作禍亂謂甲兵/寇戎之屬故明王之以孝治天
下也如此詩云有覺徳行四國順之
  臣按此章亦推愛親之心以愛人之意能愛人則
  人亦愛之故天子則得萬國之懽心諸侯大夫亦
  各得其人民之懽心人心懽悅則親心亦為之懽
  悅以奉養則親安以祭祀則鬼享幽明無二致也
  其效至於天下和平而無灾禍之興葢人和則天
  地之和亦應其始推愛親之心以及人其終享愛
[006-7b]
  人之福以及親所謂孝治天下也如此後世人君
  葢有暴虐其民結怨稔禍至於危其親以及宗廟
  者然後知聖人之言眞百世之蓍龜也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察/著
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彰亦/明矣故雖天
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
不忘親也脩身愼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
弟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006-8a]
  臣按父母者子之天地天地者人之父母其實一
  也故事父孝則事天之理明事母孝則事地之理
  察明察云者謂昭然顯著洞悟於心也夫父兮生
  我母兮育我此所謂子之天地也大哉乾元萬物
  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此所謂人之父母也事
  父母之道無他全其所以與我者而已故樂正子
  曰天之所生地之所養無人爲大父母全而生之
  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先可謂
[006-8b]
  全矣故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
  父母人子之孝未有大於此者然則事天地之道
  亦豈有異是乎夫人有此身則有此心有此心則
  有此性此天地之所與我者也五常萬善本來全
  具一毫有虧是嫚其所與矣故孟子曰存其心養
  其性所以事天也成湯所以顧諟天之明命者正
  恐瞬息之不存非所以事天也文王所以陟降在
  帝左右者正恐跬歩之或違非所以事天也卽是
[006-9a]
  而觀事父母事天地豈有二道乎天下之道其玅
  而不可測者謂之神顯而不可欺者謂之明吾之
  事天明事地察則天地神明所以鑒臨在上者昭
  著而不可揜卽下文通乎神明之義也長幼指兄
  弟而言孔子旣言孝又兼言弟故謂雖天子之貴
  所尊者父而所先者兄然自宗廟致敬以下則惟
  言孝而已未始及於弟也葢孝弟一心孝旣至則
  弟亦至矣天人一理通乎神明則亦光乎四海矣
[006-9b]
  此葢推言孝弟之極功爲人君者所當深體也
易蠱卦/名初六初爻/隂畫幹父之蠱蠱事也其字從蟲從皿蟲/之食皿敗壊之象故以治
事爲治/蠱也有子考無咎厲終吉象曰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臣按程頥之傳以爲子幹父蠱之道能堪其事則
  爲有子而其考得無咎不然則爲父之累故必惕
  厲則得終吉臣謂昜雖通言人子之道其在王者
  承祖考之業則幹蠱之尤大者也茍或忘敬畏之
  心而萌嫚易之志其終凶可知矣若唐之𤣥宗憲
[006-10a]
  宗始初清明中興帝業祖考有光焉其後志驕以
  怠浸弗克終則反吉而爲凶矣吉凶之分由敬嫚
  之異其可忽哉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象曰幹母之蠱得中道也
  臣按程頥之傳以爲子之於母當以柔巽輔導之
  使得於義不順而致蠱則子之罪也從容以將順
  豈無道乎以婦人言之則隂柔可知若伸已剛陽
  之道遽然矯拂則傷恩所害大矣亦安能入乎在
[006-10b]
  乎屈己下意巽順將承使之身正事治而已故曰
  不可貞固盡其剛直之道如是乃中道也臣謂人
  君之事母后尤不可不知此義
孟懿子問孝懿子魯大夫/仲孫何忌子曰無違樊遲御遲孔子/弟子
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
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臣按朱熹之說以爲生事葬祭事親之始終具矣
  禮卽理之節文也人之事親自始至終一於禮而
[006-11a]
  不茍其尊親也至矣臣嘗推衍其說以爲昏定而
  晨省冬溫而夏凊出告而反靣下氣怡聲問衣燠
  寒疾痛疴癢而敬抑搔之出入則或先或後而敬
  扶持之飲食則問所欲而敬進之有命之應唯敬
  對進退周旋謹齊升降出入揖遜不敢噦噫嚏咳
  欠伸跛倚睇視不敢唾洟此生事之禮也喪三日
  而殯凡附於身者必誠必信此死葬之禮也及時
  將祭君子乃齋防其邪物訖其嗜欲耳不聽樂心
[006-11b]
  不茍慮必依於道手足不茍動必依於禮散齋七
  日以定之致齋三日以齊之齋者精明之至然後
  可以交神明此祭之禮也自天子而至於庻人其
  物之隆殺不同然禮之所得爲者則不容一毫之
  不盡也故孝經曰君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
  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五者之名不同而禮所當
  爲則一論語孝經皆聖人親筆凡爲人子者少違
[006-12a]
  斯言其可立於天地間乎故合而著之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臣按先儒之説謂武伯之爲人必多可憂之事者
  故夫子以此告之欲其體父母之心知所以自愛
  也臣謂此雖爲父母俱存者言然不幸而不終養
  者其可㤀此葢父母之生我其望於我者何如也
  顧不能謹身自愛而致疾焉無乃嫚父母之遺體
  而孤父母所以望我之意乎自士庶人以上皆所
[006-12b]
  當知至人主之身宗廟社稷之所託其責尤重而
  所以撓亂其血氣戕伐其壽命者尤非一端故漢
  文帝嘗騎馳下峻坂袁盎諫曰陛下縱自輕奈高
  廟太后何此言足以深儆之矣爲人主者儻能體
  孔子之言凢可以致疾者必敬必戒庻其免於不
  孝之責乎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
養不敬何以别乎
[006-13a]
  臣按父母至重也犬馬至輕也孔子以至輕喻至
  重所以深警世人之以養爲孝者子游聖門髙弟
  宜不至是然一念之微少以能養爲足則已墮不
  敬之域矣非必輕忽簡慢而後謂之不敬也故記
  禮亦曰養可能也敬爲難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
謂父兄先/已而生也曽是以爲孝乎
  臣按此言承順父母之顏色爲難至於服勞能養
[006-13b]
  特其末耳葢父母之顏色有慘有舒爲人子者所
  當潜觀黙察其色愉則其心樂固可以自慰若其
  色少有異焉其可不兢兢焉愓愓焉自省且自責
  乎慶雲丼雨天之喜也迅雷烈風天之怒也善事
  天者必於此焉察之父母者子之天地察之可不
  謹乎如此而後知色難之義
禮記爲人子者聽於無聲視於無形
  臣按此戒愼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之意
[006-14a]
  也葢孝子之心惟恐纖介之差須臾之失故其潛
  觀嘿察至於如此非誠於事親其能若是乎
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
色者必有婉容嚴威儼恪非所以事親也
  臣按愛根於中者深然後發於氣動於色見於容
  者如此非可以僞爲也嚴威儼恪居上臨下之容
  施之親則厲矣故曰非所以事親
仁人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
[006-14b]
  臣按此與孝經明察之指畧同先儒張載作西銘
  卽事親以明事天之道大畧謂天之予我以是理
  也莫非至善而我悖之卽天之不才子也具人之
  形而能盡人之性卽天之克肖子也禍福吉凶之
  來當順受其正天之福澤我者非私我也予之以
  爲善之資乃所以厚其責譬之事親則父母愛之
  喜而不忘也天之憂戚我者非厄我也將以拂亂
  其心志而增其所不能譬之事親則父母惡之懼
[006-15a]
  而不怨也卽此推之親卽天也天卽親也其所以
  事之者豈容有二哉夫事親如天孝子事也而孔
  子以爲仁人葢孝之至則仁矣張載之論極其精
  微臣姑舉其槪如此必欲深窮其指自當卽全書
  而熟覆也
公明儀問於曾子曰夫子可以爲孝乎曽子曰君子之
所謂孝也者先意承志論父母於道參直養而已安能
爲孝乎
[006-15b]
  臣謂父母之意未形而能逆之於其先逆猶/迎也父母
  之志已形而能承之於其後非深於孝愛以父母
  之心爲心者不能喻者開說曉譬之謂爲人子者
  平時能以理開曉其親置之於無過之地猶臣之
  事君格其非心而引之當道也其視有過而後諫
  者功相百矣故曽子猶難之
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諌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
則復諫不說與其得罪於州閭鄉黨寜孰諫孰卽/熟字父母
[006-16a]
怒不説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臣按起者悚然興起之意孰者反復純熟之謂不
  諫是陷其親於不義而得罪於州里等而上之諸
  侯而不諫則使其親得罪於國人天子而不諫則
  使其親得罪於天下是以寜孰諫也怒而撻之猶
  不敢怨况下於此者乎諫不入起敬起孝諫而怒
  亦起敬起孝敬孝之外豈容有他念哉豈容一息
  忘哉是説也聖人已著之論語矣曰事父母幾諫
[006-16b]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善事親者當合二
  書而思焉
親有疾飲藥子先嘗之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臣按春秋書許世子止弑其君買傳曰許悼公瘧
  飲世子止之藥而卒書曰弑其君者止不嘗藥也
  先儒胡安國以爲夫子之所愼者三疾居其一季
  康子饋藥而未達則不敢嘗敬謹其身如此而於
  君父可忽乎止不擇醫而輕用其藥藥不先嘗而
[006-17a]
  誤進於君是有忽君父之心而不謹矣此簒弑之
  萌堅冰之漸而春秋之所謹也故加以大惡而不
  得辭此春秋除惡於微之意也然則侍親之疾者
  其可不以許止爲戒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氣竭而息/聲不委曲禮無容不為/容儀
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慽之情也三
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毁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
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爲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
[006-17b]
簋而哀慽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
爲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民之本盡
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臣按經傳之言喪親惟此爲略備居喪者當深體
  焉
子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
之通喪也
中庸曰期之喪達乎大夫期周年之服也王公/絶期故曰達乎大夫三年之
[006-18a]
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滕定公薨定公/滕君世子謂然友曰世子定公之子是為/文公然友其傅也
者孟子嘗與我言於宋於心終不忘今也不幸至於大
故吾欲使子問於孟子然後行事然友之鄒問於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也曽子曰生事之以
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諸侯之禮吾未之
學也雖然吾嘗聞之矣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
齊衣下縫也不緝曰斬衰緝之曰齊衰也疏麄也/麄布也飦糜也䘮禮二日始食粥旣葬乃疏食自天
[006-18b]
子達於庻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爲三年之喪父兄
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
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喪祭從先祖曰
吾有所受之也謂然友曰此文公/謂也吾他日未嘗學問好
馳馬試劒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盡於大
事子爲我問孟子然友復之鄒問孟子孟子曰然不可
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聽於冢宰冡宰六官之長君/薨子不聽政以冡
宰攝/國事歠粥靣深墨卽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
[006-19a]
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徳風也小人之
徳草也草尚之風必偃尚與上通/偃伏也是在世子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是誠在我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
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
大悅
  臣按三年之喪自唐虞三代未有改者春秋之世
  此禮廢墜於是宰予欲短喪而孔子責其不仁子
  思作中庸亦謂自朞而下貴賤有殊父母之喪則
[006-19b]
  一而已爾方滕文公用孟子之言欲行其禮則父
  兄百官譁然争之及違衆而行又以爲知禮何耶
  葢以爲不可行者蹈常襲故之陋見而以爲知禮
  者秉彞好徳之良心也夫欲報之徳昊徳罔極正
  雖終身之喪未足以紓無窮之悲其所以三年而
  止者特聖人立爲中制使不可過焉耳而世降教
  失雖以東魯文獻之邦猶不能行何怪於滕之父
  兄乎然文公一以身先之則幡然而悟天理之在
[006-20a]
  人心者固不可泯也自漢文率意變古始爲易月
  之制然詳其遺詔葢為吏民設景帝嗣君也乃冒
  用其文自短三年之制豈非萬世之罪人乎其後
  晉武欲復古制而尼於羣臣之邪説獨後魏孝文
  斷以不疑孝文偏安之主也猶能行此可以中國
  而弗若乎臣故備列聖賢之言使後世有考云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
謂孝矣
[006-20b]
  臣按先儒之說以為父在得觀其志而奉承之父
  沒能觀其行而繼述之又必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然後為孝夫父之道善者當守之終身不善者當
  亟改之何三年之有意其所謂三年無改者必在
  所當改而可以未改故不忍於遽改耳若不顧事
  理之重輕於茹哀銜恤之中而改其所可未改者
  無復謹重之心則於事未必有益而於孝則大有
  虧矣孔子之言葢必有為而發為人子者處此隨
[006-21a]
  其所遇而以義制之可也以人君言之武王繼文
  王之志則終身無改者也宣王承厲王之烈則不
  待三年而改者也若可繼雖不若文而當改又不
  如厲則孔子所謂三年無改者也二十七月之期
  迅若奔電人子於此惟盡追慕之誠姑泯改為之
  迹不亦善乎臣故推而明之以廣先聖言外之指
曽子曰愼終追逺民德歸厚矣
  臣按先儒以爲愼終者喪盡其禮追逺者祭盡其
[006-21b]
  誠上之所爲旣厚而民亦從而歸厚故大學曰一
  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其機如此
禮記曰霜露旣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
謂也春雨露旣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愓之心如將見之
  臣按孝子無一念不在其親故因霜露之降而感
  焉因雨露之濡而感焉若將見之此誠之極孝之
  至也
致齊於内散齊於外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
[006-22a]
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齊三日乃見其所為齊者祭
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見乎其位僾者微/見貌周還出戶肅然
必有聞乎其容聲出戶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歎息之
聲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聲不絶乎耳心志嗜
欲不忘乎心致愛則存致慤則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
得不敬乎君子生則敬養死則敬享思終身弗辱也
  臣按此章於人子之思親可謂盡形容之妙矣非
  誠孝之極安能至此而程頥乃謂思其居處思其
[006-22b]
  笑語此孝子平日思親之心非齊也齊不容有思
  有思非齊也齊者湛然純一方能與鬼神接葢齊
  與戒異當七日之戒凛然祗懼容有思焉及齊三
  日則湛然純一無所思矣此齊與戒之分也致愛
  則存致慤則著者葢愛慕之極儼乎其若存誠慤
  之極昭乎其有見此鬼神之常理也其可不敬乎
  敬則有不敬則無矣故親在而養必以敬親沒而
  享亦以敬親之存沒有異而孝子之敬則同夫如
[006-23a]
  是則終身弗辱其親矣
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
哀稱諱如見親祀之忠也
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故忌日不樂
  臣按忌日之名始見於此父母之喪雖久至於忌
  日則必以居喪之禮處焉終吾身而後已古之聖
  王能盡其道者其惟文王乎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犬馬盡然而
[006-23b]
况於人乎
  臣按孝子愛敬之心無所不至故凡父母之所愛
  敬者雖犬馬之賤亦愛敬之况人乎哉姑舉其近
  者言之若兄若弟吾父母之所愛也吾其可以不
  之愛乎若薄之是薄吾父母也若親若賢吾父母
  之所敬也吾其可不之敬乎若嫚之是嫚吾父母
  也推類而長莫不皆然若晉武惑馮紞之讒不思
  太后丁寜之言而疎齊王攸唐髙宗溺武氏之寵
[006-24a]
  不念太宗顧託之命而殺長孫無忌若二君者皆
  禮經之罪人也
孔子曰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
其親
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

  臣按論語曾子之言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
  薄冰正此意也
[006-24b]
禮記曰孝子如執玉如奉盈盈滿/也洞洞屬屬然洞洞空/無他念
也屬屬者/相續連也如弗勝如將失之
  臣按子之身出於父母本一體而分焉猶枝之出
  於幹也傷其枝則傷其幹矣持身之不敬寜不傷
  其親乎故曽子戰戰兢兢以終其身葢敬奉遺體
  不敢以少慢也凡為人子者皆所當然而人主之
  身為尤重祖宗之基業於我乎託也廟祏之神靈
  於我是依也然則一言動一舉措其可忽乎曽子
[006-25a]
  臨淵履冰之言記禮執玉奉盈之喻宜深體之
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事親
事之本也守身守之本也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
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
曽子曰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斷一樹
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
  臣按仁孝同源故孝者必仁而仁者必孝木不妄
  伐獸不妄殺此仁也亦孝也若斷之殺之不以其
[006-25b]
  時則是無復仁心矣安有不仁而能孝者耶武王
  數紂之罪曰暴殄天物人君享天下之奉茍徇其
  侈欲之心用物無節是則所謂暴殄也是則所謂
  不孝也物猶如此况於骨肉之親民生之類其親
  之仁之又當何若邪秦二世疎忌同姓七公子矺
  死於社漢武以一馬興師暴骨萬里之外其爲一
  木一獸不旣多乎此又不孝之尤者也臣故推衍
  其説以廣曾子言外之意
[006-26a]
    以上論天理人倫之正二
 
 
 
 
 
 
 
[006-26b]
 
 
 
 
 
 
 
 大學衍義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