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55 邇言-宋-劉炎 (master)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邇言卷十
             宋 劉炎 撰
  經籍
或問詩三百一言以蔽之六經之義皆可蔽以一言乎
曰禮毋不敬樂不可偽書執厥中易常其德春秋一字
惟公皆無邪之謂也
詩之流三變國風雅頌美刺以正子虛上林風勸以私
[010-1b]
晉宋以來嘲吟風月摹寫卉木而已至於託物見志一
飯念君則老杜酸辛優於太白之放蕩叙幽情述曠懐
則淵明歸去東坡赤壁優於離騷之怨懟止庵曰陶蘇/與屈平於君
有異姓同姓之不同屈平怨懟於君即大/舜怨慕於親之心也未可以此議平也
或問書有艱深易直之異何也曰古文二十五篇則易
直伏生所傳多齊語故艱深晁錯在當時十且不知二
後世强為之說不無謬妄矣
或問周禮果聖人之全書乎曰司門譏財物之犯禁者
[010-2a]
舉而没之司關凡貨之不出於關者舉其貨罰其人周
公於民之意慮不若是之察也
或問連山歸藏之真偽曰漢志不録連山唐志則有之
漢志不録歸藏晉中經隋唐志皆有之昔無今有其偽
可知况其言之不經耶
或曰六經遭秦火惟易以卜筮之書得全春秋何以無
闕文曰一字褒貶其文藏諸人心胡得訛謬
或問經籍闕文可以意見足之乎曰三代經籍厄於秦
[010-2b]
項之火兩漢經籍厄於莽卓之亂中經四部五胡雲擾
靡有孑遺七志九條五部七録周齊兵火咸自焚之後
魏有書散落於爾朱隋氏之書漂没於砥柱有唐之書
再厄於禄山黄巢闕文多矣必以己見足之八寸䇿必
有八十宗之謬矣
或問易春秋天人之道劉歆比而同之何如曰一身之
脉絡則貫穿而耳目鼻口之形則不同不求合乎易春
秋之理而附㑹其數猶比合乎人之形也洪範五行傳
[010-3a]
大略亦若是也其所以異者向欲興劉歆欲附莽而已
或問周唐六典之同異曰唐象周為制而已茍其制同
修書朝夕可就也何必更易數十人綿延十六年哉
或問六經䜟緯之是非曰夫子不語怪力亂神䜟緯不
足信明矣用以釋經是則漢儒之罪也或曰六經傳注
不同學者師其是而已何西漢諸儒執一見也曰主一
經之說而勝者驟用主一經之說而負者左遷漢君實
使之然耳
[010-3b]
或問兩漢多經師漢以來何寡曰昔求之顓門後世則
師紙上語也
或問古今文籍何煩簡之異曰古文難知加以竹簡之
重質此其所以簡也今文易知加以毫楮之便利此其
所以煩也簡則意全煩則易鑿全則人淳鑿則人偽至
於械用莫不皆然何獨文籍而已哉
或問九流七畧之别儒墨雜處邪正混淆何也曰以書
言不以人言也區别其書各有門目以備歴代藏書之
[010-4a]
䇿云爾決擇去取存乎人必焚其書則反害己
或問諸子立言之體曰古者一言足以盡道今也千萬
言僅足述古人一二而已聖人言則成章無待强作必
也得立言之體則孟氏亞於聖人荀揚王其次也韓柳
又其次也不及韓柳不能傳矣
或問荀揚之得失安在曰立言則荀不雕篆雄多模倣
辯理則雄有據依荀多偏執荀揚得失王通盖兼有之
或問賈誼董仲舒之文曰仲舒春風賈生烈日
[010-4b]
或問温公功業過揚子雲逺甚平生所為文章乃有慕
於子雲何也曰欲成名於後世之趣同也
或問子雲不及孟氏而温公疑孟者何也曰讀聖賢之
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西銘以天地為父母聖人是也人能以父母為天地約
而求之仁亦不可勝用矣孔子曰事父孝故事天明事
母孝故事地察天地明察神明彰矣而況於人乎而況
於物乎
[010-5a]
或問學聖賢之道者其流亦有偏乎曰近聞之真公學
而至之烏得偏學而不至雖孔孟門人不能無偏能遡
其源復於正矣不然毫忽之差其謬逾逺是足為學二
程不至者之戒也
或問歐陽司馬之文孰優曰歐公本之韓退之學而至
者也温公逺齊先漢自誠實而充也
人毋以嗜慾殺身貨財殺子孫政事殺人學術文章殺
天下後世君子哉若人之言斯其為君子之樂也
[010-5b]
或問近世成人之道曰能行司馬公家教吕氏蒙訓亦
可以為近世成人矣
或問近世史學孰優曰通鑑歴代之綱目諸史之㑹要
編年本春秋之意紀事槩之左氏之文秦漢以來作者
弗可及矣不特優於近世而已也
或問通鑑之起威烈何也曰平王東遷周於是興矣威
烈壊禮東周益無復興之理春秋始於彼通鑑起於此
温公襲夫子之意而不敢僣其文也曰何以辯其非僣
[010-6a]
也曰夫子嚴一字之褒貶温公述徃事以為勸戒也
或問通鑑正朔以曹魏繼漢朱梁繼唐後周繼後漢何
為而舍吳蜀晉陽北漢之正哉曰吳王孫權晉王克用
始則無所受蜀主北漢主終則無所授始終無所授受
者紀一國之事可也紀歴代之事不可也
或問通鑑書詔令獨詳於先漢者何也曰以其近古也
出於人君之口筆於人君之手如却馬詔賜南越書之
類是也後世詔令皆代言者為之紛紛何足多述哉所
[010-6b]
以温公不屑禁林者不能强作不誠語也
或問離騷上林通鑑何以不録曰無益於勸戒也凡無
與於勸戒凡不足為大禍福者皆所不書此其為法班
馬所不及也
或曰通鑑亦有失歟曰通鑑非春秋烏得而無失魏伐
吳蜀時謂之征吳蜀入魏晉陽入梁北漢入周時謂之
寇何哉而謂之寇夷狄侵中國之謂也何哉而謂之征
王命討不庭之謂也輕重失中是則温公因仍舊史之
[010-7a]
過也
或曰紀傳之體與編年孰是曰文人愛竒則嗜紀傳史
氏尚法則優編年必有作者知所先矣
或曰編年優於紀傳春秋一字之法亦可效歟曰春秋
不可僣也必如荀恱漢紀温公通鑑斯亦足矣
或曰紀傳不及編年然則班馬皆非歟曰班馬未可全
貶也文皆近古事皆見聞法皆家傳後世得之傳聞筆
之衆手者又下於此矣苟不多愛容何傷於紀傳乎
[010-7b]
室堂之言門外不知比鄰所傳朝與夕異作史而有易
心則見實聞不無失實
唐無全史決擇知幾之法平易退之之文則全史矣歐宋
惡其不全更而張之紀𫝊異趣工字斵語其為不全祗
益甚耳
或問范馬二公鍾律之辨曰帝王依人聲以制樂託樂
噐以為音樂本傚人非人效樂為是言者知人聲之貴
矣是故人禀中和之氣則有中和之聲人聲足以權量
[010-8a]
八音妙於聽聲者以心不以度君實以尺制律則失之
矣景仁以律生尺然亦未為得也惟妙於聽聲本之人
心参之人聲聲律相生樂在其中矣
或問荀勗故法胡安定新制曰古者調律出於耳聽後
世則據尺而為之適足易差晉志之言足以正荀勉之
失聖人寓器以聲不先求其聲而更其器則不可徐復
之言足以正胡氏之失二子之失皆泥於器數之過也
景王無射也見非於伶州鳩梁武方夸其能吹笛合聲
[010-8b]
噐數豈必古皆是今皆非歟
或問蘇劉郊祀分合之議曰隂陽天地之道也一陽生
而祭天一隂生而祀地由古而然古者質勝文故郊禮
一嵗而再舉不以為難後世文勝質故郊禮三年而合
祭不以為易也
或曰律䟽刑統防閑備矣何囹圄之不虚曰法以明民
方施象刑屬民讀法是也今也條目浩繁儒生不能遽
曉愚民則亦無責焉耳趙冬曦嘗以是為姦臣侮法之
[010-9a]
資非虛言矣
或問譜牒崇冠冕之緒是耶非耶曰書稱别生分類周
有小史辨世系欲人不亂昭穆婚姻之别也譜牒必以
著姓為先者欲人毋忘其所自出也後世遂有寒門望
族之辨因得以寘厚薄之論則未然矣
或問律厯書志何先曰太史公為之祖蔡邕抑又次焉
其餘則不知而作之者也
或問一行兩戒山河之說曰即天官書所謂街北街南
[010-9b]
也即天下山川東北流其維首在隴蜀而尾入於渤碣
之謂也不徒惟是諸史天文律厯皆推廣太史公之說
云爾
或問歴代厯法之異曰太初以律大衍以易其餘則增
損故法復相非爾
或曰孟子言千嵗之日可坐而致何後世厯法之屢更
曰數往者易知來者難諸厯逆推上元則無爽傳之方
來未有及百年者天動而數無窮餘分積乆則難計也
[010-10a]
或問大衍天地之數曰大衍包天地非天地生大衍也
王弼嘗喻此理後人特未之詳爾
或曰漢魏隋唐人主必集所為文者何也曰後世之君
以馬上得之恥於文名之不彰也古者帝王言動則史
必書言皆法言行皆德行是足以為文矣何必作為與
文士爭一旦之名哉
或曰子之所言書之末也本則奈何曰觀書如飲食在
乎知味而已理解則說曰學識明矣道全則樂無入不
[010-10b]
自得焉未有本末不相為用而能進乎是也
 
 
 
 
 
 
 邇言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