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43 近思錄集註-清-茅星來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近思録集註卷五
             歸安茅星來撰
  省察克治性無不善而情之動則有不善故當省/察而克治之而情不外喜怒哀樂愛惡
  欲其存之身也不外視聽言動而七情之發稍不/中節便是過視聽言動稍不自檢便有過而其中
  有氣質之偏有物欲之蔽反其偏開其蔽以復其/本然之善則此卷最為切要凡四十二條 按語
  類此卷作改過/遷善克己復禮
濓溪先生曰君子乾乾不息於誠然必懲忿窒慾遷善
[005-1b]
改過而後至乾之用其善是損益之大莫是過聖人之
㫖深哉朱子曰其字難通疑當作莫字今從之窒朱子/曰乾乾不息於誠便是修徳之事懲忿 慾是
損卦大象遷善改過是益卦大象修徳者必須如此而/後能至於成徳又曰是者指去惡進善而言盖乾之體
乾乾不息而其用則莫善於去惡進善也損益二卦大/義亦莫過於此聖人作易之㫖意深矣 朱子曰學者
於日用應接思慮隱微之間一一加察其善端之發慊萌/於吾心而合於聖賢之言則勉厲而力行之其邪志之
愧於吾心而戾於聖賢之訓則果决而速去之/總不使有頃刻悠悠意態則為學之本立矣吉凶悔
吝生乎動噫吉一而已動可不慎乎通書易吉凶悔吝/句見 繋辭下傳
朱子曰四者一善而三惡故人之所值福常少而禍常/多不可不謹問上文所言皆自修之事此忽言動何也
[005-2a]
曰所謂懲忿窒慾遷善改過皆動上有此等過失須/於方動之時審之則無凶悔吝周子所以再言動也
濓溪先生曰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予謂養心不止
於寡而存耳盖寡焉以至於無無則誠立明通誠立賢
也明通聖也遺文實見與張宗範養心亭説朱子曰誠/立謂 體安固明通則實用流行立如三
十而立之立通則不惑知命而郷乎耳順矣成仇氏曰/孟子言寡欲從初學言之也周子言無欲從 徳言之
也葉氏不察以孟子指欲之不可無者故只云寡周子/指欲之不可有者故必言無殊不知聲色貨利人心不
可有之欲正由耳目口鼻人心不可無之欲不能節制/以至於此也其為欲無有二也孟子亦正欲漸次克治
歸於無欲而後已非謂欲不可無但可寡也黄勉齋曰/寡欲固善矣然非真知夫天理人欲之分則何以施其
[005-2b]
克治之功哉故格物致知又所以/為寡欲之要學者之所當察也 伊川先生曰顔淵
問克己復禮之目夫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
言非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
所以養其中也朱子曰由中應外是推本視聽言動四/者皆由中而出盖泛言其理如此耳非
謂從裏面做工夫也制外養中方是説做工夫處問克/己工夫在内此言制於外何也曰制却在内又問此但
説仁之體而不及用/曰制於外便是用顔淵請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後
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箴與鍼通/俗作針
箴以鐡為之所以治病者也故有所警戒以自治其病/者謂之箴服膺勿失説見中庸以上二節言所以作箴
[005-3a]
由也乃四箴之序問明知其不當視而自接乎目明知其不/當聽而自接乎耳則將如何朱子曰視與見異聽與聞異
非禮之色雖過乎目在我不可有視之之心/非禮之聲雖過乎耳在我不可有聽之之心視箴曰心
兮本虛應物無迹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其中
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内克己復禮久而誠矣内叶奴/大切矣
叶於禮切形陳氏曰心之體本自虛明而其用則隨物/而應無有 迹也操而存之之要以視為準則而已盖
物欲之蔽交接於前則心隨之以遷故必制之於外使/凡有非禮者不得以接於吾目而此心虛明之體自安
而無所搖矣如是乃所以克己而復禮也至於用力之/久無有間㫁則自然誠實不待勉强乃所謂仁也輔慶
源曰人之視最在先遇不當視者纔起一念要視他便/是非禮故當以視為操心之則薛氏曰所謂蔽者非只
[005-3b]
謂非禮之色凡見一切可好之物目逐之而動者皆是/問制之於外以安其内却似與克伐怨欲不行相似朱
子曰克己工夫其初亦須着禁制始得到純熟後私意/自漸消磨去矣 愚按首二句以心之本然者而言蔽
交於前二句則物欲累之而失其本然也制之於外句/以功之當然者而言久而誠句則功夫之盡而各得其
所當然也制之於外謂非禮勿視也内指仁而言蔡氏/曰始而克復有以用吾力久而誠則私欲淨盡表裏一
貫自無所/容其力矣聽箴曰人有秉彞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
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知誘物/化本樂
記知誘於外物至而人化物語沈誠庵曰人有秉彞二/句是大概説知字方從聽上來盖聲一入於耳則吾心
之知遂為所誘而與物俱化矣亡其正者亡其秉彝之/天性也知止有定聲來自覺善惡此心作得主宰不能
[005-4a]
誘之也是朱子曰視是将這裏底引将去所以云以安/其内聽 聽得外面底來所以云閑邪存誠又曰物至
則智足以知之而有好惡這是自然如此到好惡無節/於内知誘於外方始不好去胡雲峯曰眼在前不正之
色只是前一面來故云蔽交於前其中則遷耳在兩旁/不正之聲左右前後皆可來故曰知誘物化遂亡其正
目之明在外故當制之於外以安其内耳/之聰在内故惟在内者知止有定乃可耳言箴曰人心
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内斯静專矧是樞機興戎出
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已肆物忤
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好如字叶去聲易道並/去聲 宣布也發發言
也矧況也樞戸樞機弩牙户之闔闢由於樞弩之張弛/由於機人之吉凶榮辱由於言故以為比易繋辭上傳
[005-4b]
所謂言行君子之樞機是也戎兵也好善也惟口出好/興戎見書大禹謨篇道言也非法不道見孝經卿大夫
孝章訓辭即指非法不道句而言是朱子曰人心之動/八句是就身上謹傷易則誕四句 當謹於接物間都
説得周徧輔氏曰躁属氣妄属欲不為氣所動故静不/為欲所分故專沈誠菴曰易煩之病在已故支誕以損
其徳肆悖之病及人故違忤以反乎已吕涇野曰如在/官言官在朝言朝或言及之而不言言未及之而言未
見顔色而言皆是非禮處推此類可見胡雲峰曰易是/輕言煩是多言肆是放言悖則純乎不善矣朱子以為
是四項病而諸家只/解歸躁妄二字非矣動箴曰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
厲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
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行去聲哲文集以幾猶幾善惡/之幾惟 人有 知之而念慮
[005-5a]
所動必一於善而無有不實也若志士則當於其行而/厲之而凡有所動作必一於善而無敢有失也克能也
克念書多方篇所謂惟狂克念作聖也戰兢詩小旻篇/所謂戰戰兢兢也戰戰恐懼兢兢戒謹克念戰兢並承
造次言言雖造次之頃而克念戰兢不敢有忽也克念/以誠於思言戰兢自持以守於為言聖性之也謂哲人
賢習之也謂志士及其成功一也故曰同歸士朱子曰/哲人只於思慮間便見得當為與不當為志 須於事
為己著方見得又曰思是動之㣲為是動之著便該動/之精粗盖思於内不可不誠為於外不可不守又曰順
理則裕二語是最𦂳要處此是生死路頭陳氏曰循天/理之公則無餒於中故裕逐人欲之私則易陷於下故
危愚按非禮不動便是順理從欲則非禮而動矣禮者/理而已從欲惟危以上見動之不可不謹也造次克念
二語乃為學者言所以存理遏欲工夫也克念則動於/心者無不實戰兢則動於身者無不謹内外交致其力
[005-5b]
也陳定宇曰商書曰兹乃不義習與性成此伊尹之言/本謂習於惡而與性成者程子引用此句則言習於善
而與性成者此性字盖以氣質之/性言與上文本乎天性之性不同 復之初九曰不逺
復旡祗悔元吉傳曰陽君子之道故復為反善之義初
復之最先者也是不逺而復也明道曰祇與底通用至/也俞氏曰初居震動之
始方動即復故/曰不逺而復失而後有復不失則何復之有唯失之
不逺而復則不至於悔大善而吉也惟聖人本非有失/自無有復下此則
不能以無失但復之有逺近不同耳失之而復自不能/無悔惟未逺而復故不至於悔乃元吉也 此以上明
初爻所以為復之不/逺而不至於悔者也顔子無形顯之過夫子謂其庶幾
[005-6a]
乃無祗悔也過既未形而改何悔之有子曰顔氏之子/其殆庶幾乎見
繋辭上傳形顯謂形之顯著也敬軒薛氏曰不善之端/不待應物而後見如静中一念之薄即非仁一念之貪
即非義一念之慢即非禮一念之/詐即非信君子所以貴慎獨也既未能不勉而中所
欲不踰矩是有過也然其明而剛故一有不善未嘗不
知既知未嘗不遽改故不至於悔乃不逺復也中去聲/ 此以
上因繋辭上傳夫子之言而釋之以見必如顔子之/明且剛而後能是有不逺之復也以上初九爻傳
問之道無他也惟其知不善則速改以從善而已易傳/下同
尹知不善明也速改以從善剛也此三句初九象傳為/ 起莘曰仲虺善成湯之徳以從諫弗咈改過不吝
[005-6b]
首稱盖過者人所不免惟能知/之而速改之乃其所以為賢也 晉之上九晉其角維
用伐邑厲吉旡咎貞吝傳曰人之自治剛極則守道愈
固進極則遷善愈速如上九者以之自治則雖傷於厲
而吉且無咎也嚴厲非安和之道而於自治則有功也
治平聲下同方角剛而居上之物上九以剛居卦之極/故取為象四 為外居邑為内伐邑以象内自治也厲
嚴厲也剛極謂以陽居上也進極謂在晉之終也程問/本義以為伐邑程傳以為自治如何朱子曰便是 傳
多不肯説實事/皆以為取喻耳雖自治有功然非中和之徳故於貞正
之道為可吝也於宋本作所以今從易傳朱子曰吝不/在克治正以其克治之難而言其合下
[005-7a]
有此吝耳貞吝之義只云貞固守此/則吝不應於此獨云於正道為吝也 損者損過而就
中損浮末而就本實也天下之害無不由末之勝也峻
宇雕牆本於宫室酒池肉林本於飲食淫酷殘忍本於
刑罰窮兵黷武本於征討凡人欲之過者皆本於奉養
其流之遠則為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後人流於
末者人欲也損之義損人欲以復天理而已損彖曷之/用二簋可
用享亦愚按宫室飲食固人生日用所不可無而刑罰/征討 國家治道所不可廢者然其末流之過至於窮
奢極欲任酷吏好逺畧其害有不可勝言如秦始隋煬/以此亡國殞身然則天理人欲之間其始甚微其終則
[005-7b]
不可救學者顧/可以不謹乎 夬九五曰莧陸夬夬中行無咎象曰
中行無咎中未光也傳曰夫人心正意誠乃能極中正
之道而充實光輝若心有所比以義之不可而决之雖
行於外不失其中正之義可以旡咎然於中道未得為
光大也盖人心一有所欲則離道矣夫子於此示人之
意深矣吕本爻象之詞在則離道矣下夬九五曰夬上/有故字下有之字夫子於此二句在末作結無
傳曰二字莧許戰反比音避王莧陸本義及程傳並云/今馬齒莧孔疏引馬融鄭𤣥 肅並云一名商陸皆以
莧陸為一唯董氏分為二而朱子發因之然語類亦有/莧者馬齒莧陸者章陸一名商陸之説未詳孰是本草
[005-8a]
謂其根至蔓雖盡取之而旁根復生盖其類難絶故取/為象九五切近上六之隂昵於小人者深故曰心有所
比然為决之主其義不可以不决故曰以義之不可而/决之又九五陽剛其力尚足以决而居中處正又不為
過暴故所行猶不失中正之義有欲指心有所比而言/所以未得為光大也如宋神宗以人言而罷王安石不
久復用正坐此病誠有所比則心不正以義之不可而/勉强决之則意不 朱子曰事雖正而意潜有所係吝
荀子所謂偷則自行佛家所謂/流注不㫁皆意不誠之本也 方説而止節之義也
節彖傳兌下坎上為節兑説也坎險也説則/欲進而有險在前則不能進故有止節之義 節之九
二不正之節也以剛中正為節如懲忿窒欲損過抑有
餘是也不正之節如嗇節於用懦節於行是也九二以/剛居柔
[005-8b]
在節卦是為不正之節也剛中正謂九五也嗇節於用/二者程子亦偶舉以見意耳他如待人之節而失之薄
處已之節而/失之固皆是 人而無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有之而
能制其情不行焉斯亦難能也謂之仁則未可也此原
憲之問夫子答以知其為難而不知其為仁此聖人開
示之深也為仁下宋本有也字斬經説不説見論語朱/子曰克己者從根源 截更 復萌不行者
但禁制之使不行於外耳若其本則著於心而未能去/也又曰學者見有不善處便須剗去若只是遏之使不
行此根常留在裏便不得饒氏曰拔去病根其道有二/平時荘敬涵養此積漸消磨法也臨事省察克治此勇
猛決去/法也 明道先生曰義理與客氣常相勝只看消長
[005-9a]
分數多少為君子小人之别義理所得漸多則自然知
得客氣消散得漸少消盡者是大賢長張丈反分音問/别必列反 遺書
下同客客氣者血氣也以其非心性之本然故曰客氣/知得 氣知字要體認盖義理所得漸多則志氣清明
稍有客氣便自知覺不為所用事矣去朱子曰初學者/只要牢劄定脚跟與他捱捱得一毫 則逐漸捱將去
此心莫退終/須有勝時 或謂人莫不知和柔寛緩然臨事則反
至於暴厲伊川曰只是志不勝氣氣反動其心也按遺/書當
是伊川語舊/本作明道誤 人不能祛思慮只是吝吝故無浩然之
祛丘於反敺同從示與從衣者别吝祛攘却也不能/祛思慮是病吝乃其致病之本也 則心胸狹隘私
[005-9b]
意纒擾故無/浩然之氣 治怒為難治懼亦難克己可以治怒明
理可以治懼氣剛而不能以自制則易怒氣柔而不能/以自勝則多懼惟克己則意氣自消故可
以治怒明理則事至/不惑故可以治懼 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
者温潤之物若將兩塊玉來相磨必磨不成須是得他
箇麤礪底物方磨得出譬如君子與小人處為小人侵
陵則修省畏避動心忍性增益豫防如此便道理出來
來下宋本無相字箇上葉本無他字按遺書有相字他/字 堯夫邵氏名雍河南人後賜謚康節他山之石二
句見詩小雅鶴鳴篇此/程子述邵氏之言如此 目畏尖物此事不得放過便
[005-10a]
與克下室中率置尖物須以理勝他尖必不刺人也何
畏之有朱子曰人有目畏尖物者故明道教之以此盖/習見既熟則不復畏之矣克己之功皆當如此
問習在危階上行亦此意否曰此却分明是危只教習/使不怕問習得不怕少間到危疑之際心亦不動否曰
是如此愚按遺書人有患心疾見物皆獅子伊川教之/以見即直前捕執之無物也久之疑疾遂愈與此可參
㸔/ 明道先生曰責上責下而中自恕己豈可任職分
分音問己朱子曰恕本取義如心謂如治己之心以治/人如愛 之心以愛人也故但可施之於人而不可以
施之於己也漢光武謂郅惲善恕己量主范忠宣公亦/謂恕己則昏後世循習因以寛貰為義非其解矣愚謂
程子平日解恕字最分曉此云恕己疑紀録者之誤專/務責人而不知責己則於自己職分必不能盡故不可
[005-10b]
任以/職分 舍己從人最為難事己者我之所有雖痛舍之
猶懼守己者固而從人者輕也舍並音捨禹舍己從人/説見書大 謨及孟子
朱子曰此程子為學者言若聖人分上則不如此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曰痛舍則大段費力矣
九徳最好皋陶曰亦行有九徳寛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温簡而亷剛而塞强而
義見虞書皋陶謨篇朱子曰九徳皆是論反氣質之意/只不曾説破氣質耳問而下一字便是工夫否曰然陳
幾亭曰寛柔愿擾是沈潜下四者即剛克之法亂直簡/剛强是高明下五者即柔克之法陽數常勝故陽五隂
四/ 飢食渴飲冬裘夏葛若致些私吝心在便是廢天
朱子曰飲食衣服皆道之所在也若便謂即此是道/則又與龎居士運水搬柴神通妙用同一般病痛又
[005-11a]
曰須㸔著些/私吝心字 獵自謂今無此好周茂叔曰何言之易
也但此心潜隱未發一日萌動復如前矣後十二年因
見果知未也本註云明道年十六七時好田獵十二年
暮歸在田野間見田獵者不覺有喜心好去聲易音異/復扶又反 見
謂見田獵者未也指不覺有喜心而言我朱子曰人當/以此自檢㸃須見得明道尚如此則在 者當益加操
守不可以/此自恕 伊川先生曰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
宜其與道難一道者純乎天理而不雜以人欲者也有/身則不能以無欲欲動情勝而去道也
逺矣心愚按私即身而具非從外至所謂雖上智不能/無人 也理字可玩惟其為理之自然所以修之最難
[005-11b]
稍不自檢則流為人欲矣問此為理之自然何也曰飢/飽勞逸身自知之而於他人則不之知也喜懼愛惡身
自知之而於他人則不之知也惟其如此故有身便有/自私之理而與道難一是以君子必盡己之心而推以
及物庶幾心公理/得而道可一也 罪已責躬不可無然亦不當長留
在心胸為悔朱子曰固不可常在胸中為悔然若竟説/不悔則今畨做錯便休明日做錯又休不
成説話問如何是酌中的道理曰不可不悔但不可留/滯既做錯此事他時更遇此事或與此事相類便須懲
戒不可再/做錯也 所欲不必沈溺只有所向便是欲以上並/伊川語
輔慶源曰學者須是於欲有所向處/便加克治若待其張皇則用力難矣 明道先生曰子
路亦百世之師本註云人告之以有過則喜説見孟子/陳定宇曰
[005-12a]
程子深賛子路欲學者/師之以修身補過也 人語言𦂳急莫是氣不定否
伊川先生曰此亦當習習到言語自然緩時便是氣質
變也學至氣質變方是有功到下吕本無言語字方/上宋本無變字疑脱去
問不遷怒不貳過何也語録有怒甲不遷乙之説是否
伊川曰是曰若此則甚易何待顔子而後能曰只被説
得麤了諸君便道易此莫是最難須是理㑹得因何不
遷怒易並音異説甲乙設為彼此之辭也古人於事理/難明或衆 紛紜者徃徃假托甲乙丙丁如韓非
子罪生甲禍歸乙關尹子甲言利乙言害丙言或利或/害丁言俱利俱害是也麤謂不得其所以然而率口道
[005-12b]
之也須㸔因何二字自許魯齋曰不/遷怒如何便到得且 忿思難為始如舜之誅四凶怒
在四凶舜何與焉蓋因是人有可怒之事而怒之聖人
之心本無怒也譬如明鏡好物來時便見是好惡物來
時便見是惡鏡何嘗有好惡也與音預好惡並如字遷/此以下皆反覆明不
怒之所以/為難也世之人固有怒於室而色於市且如怒一人
對那人説話能無怒色否有能怒一人而不怒别人者
能忍得如此已是煞知義理者若聖人因物而未嘗有
怒此莫是甚難義理下吕本無者字遺書同蹶怒於室/句見春秋左傳令尹子瑕言 由於楚
[005-13a]
子之語原文作室於怒市於色杜註謂忿於室家而作/色於市人也韓䇿周最亦有此語盖當時方俗言也
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見人可喜可怒之事自家著一
分陪奉此亦勞矣聖人之心如止水見人從宋本葉本/吕本並作今見遺
書作今人見有奉下葉吕本並有他字便役猶使也用/也物如喜怒之類皆是見有可喜之事 為喜所動如
屐齒之折是也見有可怒之事便為怒所動如機杼之/投是也見可喜可怒之事而動如追隨其後而奉承之
自家全不能作主宰故曰陪奉止水言物來畢照而水/未嘗有物以喻聖人因物而未嘗有怒也 此又言常
人之情與聖人所以不同者如此朱子曰明道謂能於/怒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此為學者理未甚明者
言之耳若顔子分上不消如此説/只是見得理明自不遷不貳矣 人之視最先非禮
[005-13b]
而視則所謂開目便錯了次聽次言次動有先後之序
説見論語聽愚按洪範以人生本然者而言故先貌次/言次視次 夫子以日用當然者而言故先視次聽次
言次動猶易八卦方位之有先後天也獨不言思者盖/説一非字勿字而思已立於其中亦猶四端不言信之
意饒雙峰曰視聽言動四者横渠東銘只云戱言戯動/却是二件中庸非禮不動又只是一件詳畧不同何也
盖詳言之是四件約言之只二件所謂言行君子之樞/機是也言是言視聽属動是行又約言之都只是動視
是目之動聽是耳之動言是口之動動是身之動故中/庸只説非禮不動 或問此亦與五行之數合乎曰眼
主肝属木金聲清亮故聽属金言發於氣属火朱子於/書洪範篇已言之矣唯動不言要之水動物也則動之
属水明矣按五行傳以五事分屬木金火水土其次第/頗與此相符盖亦主相克而為言但如書六府水火金
[005-14a]
木土云云皆自上克下此乃倒相克自下克上耳盖五/行傳以貌属木言属金視屬火聽屬水則貌言視聽思
乃為下/克上也人能克己則心廣體胖仰不愧俯不怍其樂可
知有息則餒矣外書下同知朱子曰此數語極有味又/曰當初亦 是好語謾録於此今㸔來
直是恁地好有尹和靖曰克己唯在克其所好便是下/手處然人未 不知所好處而能克之者如好財即於
財上克好酒即於酒上克今人只為事事皆/好便没下手處然須擇其偏好甚處先克也 聖人責
己感也處多責人應也處少處上聲之言聖人責己之/所以感 者毎處其多而
責人之所以應之者常處其少亦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之意 責己處多則徳愈修責人處少故人自服
謝子與伊川别一年徃見之伊川曰相别又一年做得
[005-14b]
甚工夫謝曰也只去箇矜字曰何故曰子細檢㸃得來
病痛盡在這裏若按伏得這箇罪過方有向進處相别/下諸
本無又字今從遺書及宋本増矜下宋本無字字遺書/有子細檢㸃得來句病痛盡在這裏句姚本於㸃字句
得來病痛句非進下宋本無處字只胡文定公問矜字/罪過何故恁地大謝曰今人做事 管要誇耀别人耳
目渾不關自家受用事有底人食前方丈便向人前喫/只蔬食菜羮却去房裏喫為甚恁地張氏曰今人纔有
意為學即有一種抗顔為人師之氣威儀容貌已全不/似學者此當入驕字罪過而不止如上蔡所云矜字也
如此則讀書説道理適以長傲/而已長傲必飾非難以言學矣伊川㸃頭因語在坐同
志者曰此人為學切問近思者也時朱公掞以諫官召/過洛見伊川顯道在
[005-15a]
坐公掞不語程子/指顯道謂之如此 思叔詬詈僕夫伊川曰何不動心
忍性思叔慙謝此馮忠恕所記/尹氏語如此 明道先生曰見賢便
思齊有為者亦若是見不賢而内自省盖莫不在已者/下
宋本無亦字遺書有勉此因論語夫子之言而發明之/如此以見學者當自 也薛敬軒曰不獨見當時之人
當如此以至讀古人之書見古人之賢者皆思齊見/古人之不賢者皆自省則進善去惡之功益廣矣
横渠先生曰湛一氣之本攻取氣之欲口腹於飲食鼻
舌於臭味皆攻取之性也知徳者屬厭而已不以嗜欲
累其心不以小害大末䘮本焉耳湛牀減反舌吕本作/口屬之玉反厭于兼
[005-15b]
反又如字喪去聲是正䝉下同湛屬厭而已見左傳屬/足也朱子曰湛一 未感物時 然純一此是氣之本
攻取如目之欲色耳之欲聲便是問攻取是攻取那物否/曰然 愚按口腹三句申明攻取氣之欲亦以見人之
所不能無也屬厭二句言君子不以口腹鼻舌之欲而/失其湛一之本然也不以小害大二句又申明所以屬
厭而已不以嗜欲累其心之故也朱子曰如孔子失餁/不食不時不食不多食無非天理若貪口腹不當食而
食便是/人欲 纎惡必除善斯成性矣察惡未盡雖善必麤
纎細也成性猶習與性成之意惡不在大自念慮之/微以至於一言一動之細稍有未善處即惡也惡無
纎而不除則日用隱㣲無不一於善而性之本善者斯/以成矣然雖纎惡必除而苟察之有未盡則雖其所作
為未嘗不出於善而小過不及之間或未盡當焉而不/免有所麤矣 朱子曰善斯成性句有語病似性本未
[005-16a]
善必如此而/後善成性也 惡不仁故不善未嘗不知徒好仁而不惡
不仁則習不察行不著好惡並去聲下同恐人能惡不/仁則省躬克己惟 有失故不
善未嘗不知不然則不仁之端且有潜滋暗長/於隱㣲之中而不自知者矣故習不察行不著是故徒
善未必盡義徒是未必盡仁好仁而惡不仁然後盡仁
義之道此申明上節之意善謂好仁也好仁有善善之/意故以善言義主於㫁制故必惡不仁而後有
以盡義是謂惡不仁也惡不仁得是非之正故/以是言仁主於樂善故必好仁而後有以盡仁 責己
者當知無天下國家皆非之理此君子所以貴/反求諸己也故學至
於不尤人學之至也不尤人則必能自反而/愈修其徳故曰學之至 有潜心
[005-16b]
於道忽忽為他慮引去者此氣也舊習纒繞未能脱灑
畢竟無益但樂於舊習耳樂音洛也潜心於道者義理/之良心 他慮如出見紛華
而悦之類氣即所謂客氣也舊習亦此氣之習熟者也/脱灑脱然無繋累也猶言除去也樂於舊習言以此為
樂雖明知其無益/而不能以除去也是故古人欲得朋友與琴瑟簡編常
使心在於此惟聖人知朋友之取益為多故樂朋友之
古人上近本無是故二字今從宋本增去論/語説 常使心在於此則不為他慮引 矣 矯輕
警惰語録下同二輕則不能厚重以自持惰則不能振/作而有為 者為學之大患故必有以矯之警之
而後可以/進於學 仁之難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盖人人有
[005-17a]
利欲之心與學正相背馳故學者要寡欲好去聲欲或/作慾 首二
句禮表記篇夫子之言下三句張子釋人之所以失其/所好之故也能好仁則當其所好而仁可成矣人皆反
此而失其所好仁之所以難成也盖學莫大於求仁而/有利欲之心則不能矣故曰與學正相背馳陳氏曰仁
之難成私欲間之也私意/行則所好非其所當好矣 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
為太柔太弱至於瞻視亦有節視有上下視高則氣高
視下則心柔故視國君者不離紳帶之中學者先須去
其客氣其為人剛行終不肯進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
仁矣去上聲行音項不視國君不離紳帶者如曲禮天/子視不上於袷 下於帶國君綏視大夫衡視士
[005-17b]
視五步及士相見禮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卒視/面之類皆是張子盖亦約畧言之耳客氣説己見前剛
行剛强貌堂堂乎張也二句見論語不必避他人之言/以為柔弱者盖人多於此致病故先以此破其疑也張
子於畏人非笑嘗再三言之意可見矣古之學者言動/舉止皆有節制而視最易忽故又抽出言之玩至於字
亦字可見見無在而可苟也末又引曽/子之言以證為人剛行終不肯進之意蓋目者人之所
嘗用且心常托之視之上下且試之己之敬傲必見於
視所以欲下其視者欲柔其心也柔其心則聽言敬且
見音現其此一節明瞻視亦有節之意試/之者欲 反己自騐而有以知其誠然也人之有朋
友不為燕安所以輔佐其仁今之朋友擇其善柔以相
[005-18a]
與拍肩執袂以為氣合一言不合怒氣相加朋友之際
欲其相下不倦故於朋友之間主其敬者日相親與得
效最速不為之為去聲言下視柔心接物皆然此又於/其中抽出朋友 之今之朋友五句所以極言
為燕安而取友之病以見非下視柔心/不可之意主敬又下視柔心之本也仲尼嘗曰吾見
其居於位也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欲速成者則學
者先須温柔温柔則可以進學此又引夫子之言以明/當下視柔心之意温柔
則心虚志遜而可以/進學其不然者反是詩曰温温恭人惟徳之基盖其所
益之多詩大雅抑之篇引此/以見温柔之得益也 世學不講男女從㓜便
[005-18b]
驕惰壞了到長益凶狠只為未嘗為子弟之事則於其
親已有物我不肯屈下病根常在又隨所居而長至死
只依舊長並張丈反下同只為之為去聲下只為同子/弟宋本作弟子 世學不講謂今之世為學之
道不講也子弟之事如灑埽應對/進退之類皆是病根即驕惰也為子弟則不能安灑
掃應對在朋友則不能下朋友有官長則不能下官長
為宰相則不能下天下之賢甚則至於徇私意義禮都
喪也只為病根不去隨所居所接而長有官長下宋本/無則字宰相下
吕本無則字喪去聲也此本上文之意而推言之正見/其病根隨所居而長 居居處以地而言接交接以人
[005-19a]
而/言人須一事事消了病則義理常勝此又結言克治之/道盖義理常勝則
病根漸去自不至隨所居所接而長矣者上章言學者/貴於柔順謙和此又就不能柔順謙和 推其病根以
窮極其/流弊也 凡所當為一事意不過則推類如此善也一
事意得過以為且休則百事廢此條近本無之楊亦併/前條失去今照宋本增
有又採此條以發上條末二句未盡之意意不過謂心/ 所未安也為一事而心有未安則當以類而推凡心
之有所未安者皆不可以苟為也事事如此周詳審慎/自無有不善者矣若以意所便安不復求進則天下之
事皆視為不甚經意而有所不為/矣故曰百事廢 以上並横渠語
 
[005-19b]
 
 
 
 
 
 
 
 近思録集註卷五
[005-20a]
欽定四庫全書
 近思錄集註卷五
              婺源江永撰
 朱子曰此卷改過/遷善克己復禮
濓溪先生曰君子乾乾不息於誠然必懲忿窒欲遷善
改過而後至乾之用其善是損益之大莫是過聖人之
㫖深哉朱子曰此以乹卦爻辭損益大象發明思誠之/方葢乾乾不息者體也去惡進善者用也無體
則用無以行無用則體無所措故以/三卦合而言之或曰其字亦是莫字吉凶悔吝生乎動
[005-20b]
噫吉一而已動可不慎乎朱子曰四者一善而三惡故/人之所值福常少而禍常多
不可不謹/ 通書 濓溪先生曰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予
謂養心不止於寡而存耳葢寡焉以至於無無則誠立
明通誠立賢也明通聖也朱子曰欲未便說到那邪僻/不好底物事只是眼前底事
纔多欲便将本心俱紛離了孟子説寡欲如今且要得/寡漸至於無 問周子言不止於寡如何曰語其所至
則固然矣然未有不由寡欲而能至於無者也語其所/至而不由其序則無自而進語由其序而不要其至則
或恐其安於小成也是以周子之説於此為有相發之/功焉 濓溪言寡欲以至於無葢恐人以寡欲為便得
了故言不止於寡欲而已必至於無而後可耳然無底/工夫則由於能寡欲到無欲非聖人不能也曰然則欲
[005-21a]
字如何曰不同此寡欲則是合不當如此者如私欲之/類若是飢而欲食渇而欲飲則此欲亦豈能無但亦是
合當如此者之誠立謂實體安固明通則實用流行立/如三十而立 立通則不惑知命而鄉乎耳順矣 立
字輕如三十而立之立明字就見/處説如知天命以上之事 遺文 伊川先生曰顔淵
問克己復禮之目夫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聴非禮勿
言非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
所以養其中也朱子曰非禮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辭是人心之所以為主而勝私復禮之
機也私勝則動容周旋無不中禮而日用之間莫非天/理之流行矣 由乎中而應乎外是勢之自然制於外
所以養其中是做工夫處工上句是説視聴言動皆自/此心形見下句即是克己 夫制於外所以養其中這
[005-21b]
一句好看内問克己工夫從内做去反説制於外如何/曰制却在 問明知其不當視而自接乎目眀知其
不當聴而自接乎耳這将如何曰視與看見不同聴與/聞不同如非禮之色若過目便過了自家不可有要視
之之心非禮之聲入耳也過了自家不可有要聴之之/心然這般處也難古人亦有以禦之如云姦聲亂色不
留聪明淫樂慝/禮不接心術顔淵請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後之學
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朱子曰四箴精/確縝密無纎芥
之可/疑視箴曰心兮本虚應物無迹操之有要視為之則
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内克己復禮乆
而誠矣朱子曰四者惟視為切所以先言視而視箴之/説尤重於聴 視聴言動視最在先為操心之
[005-22a]
凖則此兩句未是不好至蔽交於前方有非禮而視故/制之於外以安其内則克己而復禮也如是工夫無間
斷則乆而自從容不勉故曰乆而誠矣夫問制外安内/却與克伐怨欲不行底相似曰克己工 其初如何便
㑹自然也須著禁制始得到養/熟後便私意漸漸消磨去矣聴箴曰人有秉彛本乎
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
誠非禮勿聴問視何以説心聴何以説性朱子曰互換/説也得然諺云開眼便錯視所以就心上
説道理本自好在這裏却因雜得外面言語来誘化聴/所以就理上説 問知誘物化曰樂記云人生而靜天
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内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人莫
不有知物至則知足以知之而有好惡這是自然如此/到得好惡無莭知誘於外方始不好去 視是将這裏
[005-22b]
底引出去故云安其内聴是聴得外面底來故云閑邪/存誠 問聴箴前靣亦大㮣說不知可改聴字作視箴
否曰視箴説又較切視最在先開眼/便是所以説得切至聴處却較輕也言箴曰人心之動
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内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
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已肆物忤出悖
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朱子曰言箴說許多是人口/上有許多病痛從頭起至吉
凶榮辱惟其所召是就身上謹傷易則誕至出悖來違/是當謹於接物間都説得周備 上四句是就身上最
緊要處須是下躁妄方始靜專才不靜專自家心自做/主不成如何去接物矧是樞機四句是説謹言底道理
下是説四項病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已肆則物忤出悖/則來違 心氣和則言順理然亦須就言上做工夫發
[005-23a]
禁躁妄内斯靜專是也内外表/裏照管無少空闕始得相應動箴曰哲人知幾誠之
於思志士厲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
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朱子曰誠之於思是/動之於心守之於為
是動之於身思思是動之㣲為是動之著這是該動之/精粗為處動 處亦動思是動於内為是動於外葢思
於内不可不誠為於外不可不守然專誠於思而不守/於為不可專守於為而不誠於思亦不可 視聴言動
該貫内外不可謂専在外面工夫須是誠之於思守之/於為内外交致其功可也 問哲人志士是兩般人否
曰非也只是誠之於思底却覺得速守之於為者彼其/形於事為早是見得遲了此覺有遲速不可道有兩般
却兩脚做工夫去做哲人只於思量間便見得合做與/不合做志士便於 出了方見得雖是有兩様大抵都
[005-23b]
是順理便安裕從欲便危險句動箴那句是緊要或云/順理則裕曰更連從欲惟危 都是這是生死路頭
四箴意思都該括得盡有說多底有說少底多底減不/得少底添不得 其曰制外閑邪而禁躁妄則克己復
禮之事也曰内安誠存而内靜專則吾心之徳於此/其得之矣學者深體而力行之其庻幾乎 文集
復之初九曰不逺復无祇悔元吉傳曰陽君子之道故
復為反善之義初復之最先者也是不逺而復也失而
後有復不失則何復之有惟失之不逺而復則不至於
悔大善而吉也顔子無形顯之過夫子謂其庻幾乃无
祇悔也過既未形而改何悔之有既未能不勉而中所
[005-24a]
欲不踰矩是有過也然其明而剛故一有不善未嘗不
知既知未嘗不遽改故不至於悔乃不逺復也學問之
道無他也惟其知不善則速改以從善而已朱子曰易/傳云惟其
知不善則速改以從善而已這/般說話好簡當 易傳下同晉之上九晉其角維
用伐邑厲吉无咎貞吝傳曰人之自治剛極則守道愈
固進極則遷善愈速如上九者以之自治則雖傷於厲
而吉且无咎也嚴厲非安和之道而於自治則有功也
雖自治有功然非中和之道故於貞正之道為可吝也
[005-24b]
葉氏曰伐邑/内自治也 損者損過而就中損浮末而就本實也
天下之害無不由末之勝也峻宇彫牆本於宫室酒池
肉林本於飲食淫酷殘忍本於刑罰窮兵黷武本於征
討凡人欲之過者皆本於奉養其流之逺則為害矣先
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後人流於末者人欲也損之義損
人欲以復天理而已損彖/傳 夫人心正意誠乃能極中
正之道而充實光輝若心有所比以義之不可而決之
雖行於外不失其中正之義可以无咎然於中道未得
[005-25a]
為光大也葢人心一有所欲則離道矣故夬之九五曰
莧陸夬夬中行无咎而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夫子
於此示人之意深矣朱子曰事雖正而意潛有所係吝/此意不誠之本也 葉氏曰九五
與上六比心有所昵未必能正特以義/不可而勉勉决去之意亦未必誠也 方説而止節
之義也節彖傳險朱子曰説以行險伊川説是説則欲/進而有 在前進去不得故有止節之義 葉
氏曰說則易流方說/而能止是節之義也 節之九二不正之節也以剛中
正為節如懲忿窒欲損過抑有餘是也不正之節如嗇
節於用懦節於行是也 人而無克伐怨欲惟仁者能
[005-25b]
之有之而能制其情不行焉則亦難能也謂之仁則未
可也此原憲之問夫子答以知其為難而不知其為仁
此聖人開示之深也朱子曰克好勝伐自矜怨忿恨欲/貪欲有是四者而能制之使不得
行可謂難矣仁則天理渾然自無四者之累不行不足/以言之也 問程子以為聖人開示之深而原憲不能
再問使憲也而再問夫子告之宜柰何曰聖人未發之/㫖孰能測之然以程子之意而言則四者之不行亦制
其末而不行於外耳若其本則固著之於心而不能去/也譬之木焉不去其根則萌蘖之生自不能已制而不
行日力亦不給矣且雖或能制之終身不見於外而其/鬱屈不平之意乃日鬬進於胷中則夫所謂仁者亦且
殫殘蔽害而不能以自存矣必也絶其萌芽蹙其根本/不使少有毫髮留於心念之間則於仁也其庻幾乎非
[005-26a]
程子之學之至何足以及此然以為學者苟不能深省/而力行之則亦徒為無當之大言而已故雖發之而亦
有所不敢盡其言者/其㫖深矣 經説 明道先生曰義理與客氣常勝
只看消長分數多少為君子小人之别義理所得漸多
則自然知得客氣消散得漸少消盡者是大賢葉氏曰/義理者
性命之本然客氣者形氣之使然遺永按如/克伐怨欲驕吝之類皆客氣也 書下同 或謂人
莫不知和柔寛緩然臨事則反至於暴厲曰只是志不
勝氣氣反動其心也永按不能持志則客氣用事故多/暴厲能持其志則不為氣所勝而
臨事自/然從容 人不能祛思慮只是吝吝故無浩然之氣永/按
[005-26b]
思慮者心多計較私意小智也不能祛/者只是心有係吝故無浩然正大之氣 治怒為難治
懼亦難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懼葉氏曰怒氣盛/則不能自遏懼
氣祛則不能自立故治之皆難然已私既克則一朝/之忿有所不作矣物理明則非理之懼有所不動矣
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温潤之物若將兩塊
玉來相磨必磨不成須是得他箇粗礪底物方磨得出
譬如君子與小人處為小人侵陵則脩省畏避動心忍
性増益豫防如此便道理出來邵康節先生雍字堯夫/ 永按君子與小人不
並立者也然或有時不幸而與之處善修己/者正資之以為進徳之助如麄石能磨玉也 目畏尖
[005-27a]
物此事不得放過便與克下室中率置尖物須以理勝
他尖必不刺人也何畏之有朱子曰人有目畏尖物者/明道先生教以室中率置
尖物使見之熟而知尖之不刺人也則知畏者妄而不/復畏矣 疑病毎如此尖物元不㑹刺人他眼病只管
見尖物來刺人耳伊川又一處説此稍詳有人眼病常/見獅子伊川教他見獅子則捉來其人一面去捉捉來
捉去捉不著遂不見獅子了心問前輩説治懼室中率/置尖物曰那箇本不能害人 下要恁地懼且習教不
如此妄怕問習在危堦上行底亦是此意否曰那箇却/分明是危只教習教不怕著問習得不怕少間到危疑
之際心亦不動/否曰是如此 明道先生曰責上責下而中自恕已
豈可任職分永按專務責人而不知責已必不能盡其/職分者也横渠先生曰以責人之心責己
[005-27b]
則盡/道 舍己從人最為難事己者我之所有雖痛舍之
猶懼守己者固而從人者輕也朱子曰此程子為學者/言之若聖人分上則不
如此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曰痛舍之則大段費力矣 九徳最好臯陶謨九/徳寛而栗
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温簡而亷剛而塞/彊而義 朱子曰九徳分得細密 九徳只是好底氣
質然須兩件合将來方成一徳凡十八種和葉氏曰寛/宏而荘栗則寛不至於弛和柔而卓立則 不至於懦
愿而恭則朴愿而不徒尚乎質亂治也亂而敬則整治/而不徒恃乎文葢恭著於外敬守於中也馴擾而毅則
擾不至於隨勁直而温則直不至於訐簡易者或規矩/之不立今有亷隅則簡不至於疎剛果者或傷於刻薄
今塞實而篤厚則剛不至於虐强力者或徇血氣之勇/今有勇而義則强不至於暴學問之道在唐虞時論者
[005-28a]
已如是/之密矣 飢食渇飲冬裘夏葛若致些私吝心在便是
廢天職問飢食渇飲冬裘夏葛何以謂之天職朱子曰/這是天教我如此飢便食渇便飲只得順他窮
口腹之欲便不是葢天只教我飢則食渇則飲何曽教/我窮口腹之欲 或謂手之不可履猶足之不可持此
是天職率性之謂道只循此自然之理曰不然桀紂亦/㑹手持足履如何便喚做道若便以為道是認欲為理
也伊川云夏葛冬裘飢食渴飲若著些私/吝心便是廢天職須看著些私吝心字 獵自謂今
無此好周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潜隠未發一日
萌動復如前矣後十二年因見果知未也木註一本註/云明道先生
年十六七時好田獵十二年暮歸在田野間見田獵者/不覺有喜心 問明道三十年猶不忘遊獵之心朱子
[005-28b]
曰人當以此自㸃檢須見得明道氣質如此至三十/猶不忘在我者當益加操守方是不可以此自恕
伊川先生曰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與道難
朱子曰不待接事時方流入於私欲只未接物時此/心已自流了須是未接物時也常剔抉此心教他分
明少間接事便不至於流病如為人謀而不忠只是為/别人做事自不著意這箇 根尤深於計較利害伊川
云人才有形便有彼己所以難與道合釋氏所謂流注/想如水流注下去才有此形便有此事其端甚㣲須用
省/察 罪已責躬不可無然亦不當長留在心胷為悔問/程
子曰自訟不置能無改乎又曰罪已責躬不可無云云/今有學者幸知自訟矣心胷之悔又若何而能不留耶
朱子曰改了便無悔又問已往之失却如何曰自是無/可救了 悔字難説既不可常存胸中以為悔又不可
[005-29a]
不悔若只説不悔則今番做錯且休明番做錯又休不/成説話問如何是著中底道理曰不得不悔但不可留
滯既做錯此事他時更遇此事或與此事相類便須懲/戒不可再做錯了 葉氏曰已往之失長留愧怍應酬
之間反/為係累 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朱子曰只/是纔有意
在上面便是欲便是動自家心人好寫字見壁間有碑/軸便須要看别是非好畫見掛畫便須要識美惡這都
是欲皆足/以為心病 明道先生曰子路亦百世之師本註人告/之以有過
則喜之朱子曰喜其得聞/而改 其勇於自修如此 人語言緊急莫是氣不定
否曰此亦當習習到自然緩時便是氣質變也學至氣
質變方是有功 問不遷怒不貳過何也語録有怒甲
[005-29b]
不移乙之説是否伊川先生曰是曰若此則甚易何待
顔子而後能曰只被説得粗了諸君便道易此莫是最
難須是理㑹得因何不遷怒如舜之誅四凶怒在四凶
舜何與焉葢因是人有可怒之事而怒之聖人之心本
無怒也譬如明鏡好物來時便見是好惡物來時便見
是惡鏡何嘗有好惡也世之人固有怒於室而色於市
且如怒一人對那人説話能無怒色否有能怒一人而
不怒别人者能忍得如此已是煞知義理若聖人因物
[005-30a]
而未嘗有怒此莫是甚難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今見
可喜可怒之事自家著一分陪奉他此亦勞矣聖人之
心如止水朱子曰顔子見得道理透故怒於甲者雖欲/遷於乙亦不可得遷也 問不遷怒伊川説
得太髙渾淪是箇無怒了曰喜怒哀樂發皆中節天下/之達道那有無怒底聖人只是聖人分上著不遷字不
得顔子不遷怒便尚在夾界處心葉氏曰役物者我常/定役於物者逐物而往聖人之 常湛然如止水無一
毫作好/作惡 人之視最先非禮而視則所謂開目便錯了
次聴次言次動有先後之序人能克己則心廣體胖仰
不愧俯不怍其樂可知有息則餒矣朱子曰人能克己/此數語極有味
[005-30b]
外書/下同 聖人責己感人處多責人應人處少永按此感/彼應常理
也有不應焉反求諸己而已雖亦有/時懲惡禁非而責己之意恒多也 謝子與伊川先
生别一年往見之伊川曰相别一年做得甚工夫謝曰
也只去箇矜字曰何故曰子細檢㸃得來病痛盡在這
裏若按伏得這箇罪過方有向進處伊川㸃頭因語在
坐同志者曰此人為學切問近思者也問上蔡才髙所/以病痛盡在此
朱子曰此説是/道理愛揚揚地 謝氏謂去得矜字後來矜依舊在説/永按顔子願無伐善無施勞亦去矜
字之病也謝子語胡文定公以飲食夸耀人之類為矜/而説理之好張大處猶有未及覺者學者當隨時省察
[005-31a]
 思叔詬詈僕夫伊川曰何不動心忍性思叔慙謝永/按
今人好詬詈下賤者/多矣當以此言自省 見賢便思齊有為者亦若是見
不賢而内自省葢莫不在已永按莫不在己謂反躬自/省人之不善已皆有之也
 横渠先生曰湛一氣之本攻取氣之欲口腹於飲食
鼻舌於臭味皆攻取之性也知徳者屬厭而已不以嗜
欲累其心不以小害大末䘮本焉爾朱子曰湛一是未/感物之時湛然純
一此是氣之本攻取如目之欲色耳之欲聲便是/氣之欲問攻取是攻取那物否曰然 正䝉下同 纖
惡必除善斯成性矣察惡未盡雖善必粗矣問張子言/纖惡必除
[005-31b]
云云學者須是毫髪不得放過徳乃可進朱子曰若能/如此善莫大焉以小惡為無傷是誠不可 横渠言成
性猶孟子言踐形是説去/氣稟物欲之私以成其性 惡不仁是不善未嘗不知
徒好仁而不惡不仁則習不察行不著是故徒善未必
盡義徒是未必盡仁好仁而惡不仁然後盡仁義之道
葉氏曰所習或未之察所行或未之明雖有好仁之心/卒陷於不仁而莫之覺矣 永按去不善乃能盡善徒
知向善而不知惡惡徒為其是而不務去其非皆好仁/而不惡不仁者也此張子自為一説以好仁惡不仁為
一人若論語則/是言兩種人也 責己者當知無天下國家皆非之理
故學至於不尤人學之至也永按在人者未必皆非故/不敢尤人而惟務盡已
[005-32a]
 有潜心於道忽忽焉他慮引去者此氣也舊習纒繞
未能脱灑畢竟無益但樂於舊習耳問為他慮所引必/是意不誠心不定
却以為氣是如何朱子曰人誰不要此心定到不定時/也不奈何得如重擔擔不去只為力量不足心之不定
只是合下無工夫且持其志無暴其/氣可也若我不放縦此氣自然心定古人欲得朋友與
琴瑟簡編常使心在於此惟聖人知朋友之取益為多
故樂得朋友之來永按朋來而樂程子言之切矣此謂/樂其取益亦張子自為一說 横渠
論語/説 矯輕警惰朱子曰知有此病必去其病此便是/療之之樂如覺言語多便用簡黙意
思踈闊便加細密覺得輕浮淺易便須深沉/重厚所謂矯輕警惰葢如此 語録下同 仁之難
[005-32b]
成乆矣人人失其所好葢人人有利欲之心與學正相
背馳故學者要寡欲 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為太
柔太弱至於瞻視亦有節視有上下視髙則氣髙視下
則心柔故視國君者不離紳帶之中學者先須去其客
氣其為人剛行終不肯進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永按剛暴者常/有矜髙之病葢目者人之所常用且心常託之視之
上下且試之己之敬傲必見於視所以欲下其視者欲
柔其心也柔其心則聴言敬且信人之有朋友不為燕
[005-33a]
安所以輔佐其仁今之朋友擇其善柔以相與拍肩執
袂以為氣合一言不合怒氣相加朋友之際欲其相下
不倦故於朋友之間主其敬者日相親與得效最速永/按
敬則相下而非善柔日/與之親亦得相觀之益仲尼嘗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與
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欲速成者則學者先須温柔温
柔則可以進學詩曰温温恭人維徳之基葢其所益之
多 世學不講男女從幼便驕惰壊了到長益凶很只
為未嘗為子弟之事則於其親已有物我不肯屈下病
[005-33b]
根常在又隨所居而長至死只依舊為子弟則不能安
洒埽應對在朋友則不能下朋友有官長則不能下官
長為宰相則不能下天下之賢甚則至於徇私意義理
都䘮也只為病根不去隨所居所接而長人須一事事
消了病則義理常勝葉氏曰後世小學既廢父母愛踰/於禮恣之驕惰而莫為禁止病根
既立隨過隨長卒至盡失其良心葢有自來學者所/當察其病源力加克治則舊習日消而道心日長矣
 
 近思錄集註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