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29 正蒙初義-清-王植 (master)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正䝉初義卷十四
            邳州知州王植撰
  大易篇第十四
 補訓此篇論易可與程朱傳義相發明大易二節以
 易較諸子之說所以闢異端一物三才以下十二節
 雜引易語而訓以己意潔靜節引禮記之言以其言
 易附入易中也天下之理得以下十七節専論乾卦
[014-1b]
 坤至柔三節由乾而及坤造化之功以下十節明說
 卦一陷溺以下十七節又雜言易義往之為義節専
 明一字故居末
  愚按此篇凡六十三節程子之説易以理朱子之
  説易以數張子亦以理說易而與程子又有不同
  者叅而攷之義固各有當也讀者不得執一以廢
  一○首節入近思録辨别異端
大易不言有無言有無諸子之陋也
[014-2a]
 集解理氣不相離故大易不言有無老荘之類乃言
 有生於無則是以道為虚無隔理氣而為二矣何其
 陋哉
  愚按此節大意明易之異於諸子也易不言有無
  如一隂一陽之謂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
  謂之器是也諸子言有無如老子萬物生於有有
  生於無是也此只以易與老荘諸子分别如晉人
  好以易及老荘並言故以此正之諸家或並及釋
[014-2b]
  氏空無與徇生執有之謬竊謂此又是一義不必
  牽及
易語天地隂陽情偽至隠賾而不可惡也諸子馳騁說
辭窮髙極幽而知徳者厭其言故言為非難使君子樂
取之為貴
 徴引易上傳之十二章設卦以盡情偽八章言天下
 之至賾而不可惡也十二章又云探賾索隠
 補訓易中所言天地隂陽及人之情偽雖極扵至隠
[014-3a]
 深至繁賾而皆有至理其言可取而不可惡也若諸
 子馳騁說辭窮其髙極其幽無所不至而知徳者厭
 其言之怪誕而不足信故言為非難使君子樂取之
 乃為貴耳○厭惡字相形可厭便不可取不可惡便
 可取知徳猶言知道即君子也
 髙注皆實理故不可得而惡
  愚按此節大意同上節上節言有無似指老氏意
  多此節馳騁說辭似指荘列意多
[014-3b]
易一物而三才隂陽氣也而謂之天剛柔質也而謂之
地仁義徳也而謂之人
 徴引易説卦之二章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
 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
 六畫而成卦
 華注王文緝曰一物即一理也易只一理而天地人
 三才之道具於其中隂陽剛柔仁義分言之有三才
 之别合言之總此一隂一陽之理而已
[014-4a]
 張注氣之輕清者屬乎天如寒暑之類是也質之凝
 重者屬乎地如山川是也合天地之氣質而成性屬
 乎人仁義是也三者一而已矣氣質之說雖自張程
 始發明之實具之於易隂陽是氣剛柔是質聖人言
 下本自明白漢唐以下諸儒特未之察耳
  愚按此節大意釋易說卦立天之道六句見其止
  是一理而分之則有三也○隂陽剛柔仁義本一
  物也以其氣而屬之天以其質而屬之地以其徳
[014-4b]
  而屬之人實則一而已矣非太極分為兩儀之謂
  補訓謂一理即太極但不必指定尚介騎牆
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故撰徳於卦雖爻有小大及
繫辭其爻必諭之以君子之義
 徴引易下傳之九章雜物撰徳辨是與非繫辭傳本
 義繫辭謂文王周公所作之辭繫於卦爻之下者
 補注易卦之辭必曰利貞曰利君子貞曰小人勿用
 曰君子吉小人否皆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也小謂
[014-5a]
 隂大謂陽也
 發明吉凶者言乎失得悔吝者言乎小疵無咎者善
 補過是禍福皆縁道義而有故曰為君子謀
 張注易雖為卜筮而設然聖人繫辭直是教人以决
 疑趨避通志成務故論吉凶而不論禍福今人必以
 徴驗求卜筮是専為禍福起見豈足以言易哉為禍
 福一定之說者術家小數非知易者也
  愚按此節大意總論大易示人之理○語意云易
[014-5b]
  之為書但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故每卦中所以
  具其一卦之理者雖爻有隂小陽大之不同及至
  聖人繫辭於爻下必諭之以君子之義也易豈為
  小人謀哉○為君子謀兼補注所舉易辭發明所
  舉易義其理乃備此句為綱下申明之撰徳於卦
  者一卦中具有一卦之理也此句虚下言爻正以
  明卦以每卦各有六爻也繫辭𦂳接其爻說専指
  六爻之小象言每爻必諭以君子之義故曰易為
[014-6a]
  君子謀也舊說皆以卦爻平舉或分兩層皆未合
  ○明章𢡟易論引伸張子之意甚暢其畧曰夫黄
  裳元吉南蒯終以取敗元亨利貞穆姜不得而用
  也易果不為小人謀乎曰此所謂不謀之謀欲使
  天下後世之皆為君子而不為小人也夫拔茅征
  吉户庭無咎謀出䖏也揚於王庭括囊不害謀語
  黙也乾而惕厲震而修省損而懲忿窒慾益而遷
  善改過謀所以修身也臨而保民觀而設教巽而
[014-6b]
  申命行事噬嗑而明罰勅法謀所以治人也飲食
  於需宴息於隨避難於否致命於困反身修徳於
  蹇則於處常䖏變之事無一不為之謀焉易之拳
  拳於君子如此其於小人也履霜則恐其堅娶女
  則憂其壮童牛是牿金柅是繫惡羸豕之躑躅戒
  剥床之滅貞誠不為之謀矣然使小人知所悟焉
  必将曰覆餗而刑剭負乘而致寇易盖戒我不可
  以覆餗而負乘也獲狐於田射隼於墉易又教我
[014-7a]
  不可以為狐而為隼也小人勿用小人弗克吾而
  不為小人則用矣克矣能反乎此則易之一言一
  字皆小人之藥石又况剥之六五許其貫魚之利
  復之六四美其獨復之道然則易之不為謀特不
  為之謀為小人之事耳小人而欲為君子易固未
  始不為之謀也
一物而兩體其太極之謂與隂陽天道象之成也剛柔
地道法之效也仁義人道性之立也三才兩之莫不有
[014-7b]
乾坤之道
 徴引易說卦傳二章已見一物三才節上傳之十一
 章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五章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
 坤
 補訓此一物即指太極太極中具有乾坤之道是兩
 體也象之初成尚未成形即上文氣也法之呈效其
 形可見即上文質也性所由立即上文徳也乾坤兩
 也合之為太極故太極一物而兩體成象效法易分
[014-8a]
 言乾坤此合言乾坤不同
 集釋隂陽剛柔仁義皆兩也剛仁與乾陽之道柔義
 與坤隂之道
  愚按此節大意釋說卦兼三才而兩之之義而以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明之也○此所謂太極亦不
  専以理言當與一物兩體氣也意叅㸔一物指太
  極而兼天地人兩體指乾坤而兼隂陽剛柔仁義
  分之則一才各有兩體合之則三極只是一物而
[014-8b]
  隂陽剛柔仁義各具乾坤之兩體也○三才節見
  天地人只是一理此見天地人各有兩體三才節
  一物指隂陽言三才同是隂陽之理此一物指太
  極言隂陽本於一理語意各有所主李注謂申一
  物三才節之意竊謂俱釋說卦二章之言但上節
  明立天之道六句此則明三才兩之之義固未可
  合一耳
隂陽剛柔仁義之本立而後知趨時應變故乾坤毁則
[014-9a]
無以見易
 徴引易上傳之十二章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毁則無以見易本義凡陽皆乾凡隂皆坤畫卦
 定位則二者成列而易之體立矣乾坤毁謂卦畫不
 立乾坤息謂變化不行下傳之一章剛柔者立本者
 也變通者趨時者也
 髙注隂陽剛柔仁義者乾坤之道也趨時應變者易
 也本立者三才之體具趨時者三才之用行
[014-9b]
 張注天道之發育萬物只是以隂陽作材料地道之
 成遂萬物只是以剛柔為設施人道之云為萬事只
 是以仁義作本領雖時㑹遷移亘古及今千變萬化
 無有窮盡要不外此而已苟非此則無本不立将何
 藉以趨時應變乎
  愚按此節大意釋上傳十二章之義也本義言畫
  後之易張子之意則不専指卦畫竊謂有隂陽而
  生萬變畫前之易然也有竒耦而成爻象已畫之
[014-10a]
  易亦然也兼之乃備其㫖
六爻各盡利而動所以順隂陽剛柔仁義性命之理也
故曰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徴引易上傳之二章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本義六
 爻初二為地三四為人五上為天極至也三極天地
 人之至理三才各一太極也十二章變而通之以盡
 利說卦之二章将以順性命之理
 補訓上傳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此明其義○性命
[014-10b]
 之理總承隂陽剛柔仁義言六爻盡利而動是六爻
 之動順隂陽剛柔仁義性命之理是三極之道
  愚按易六爻之動以卦爻之變動言三極之道謂
  卦中自具天地人之理也諸說于此節多将盡利
  順理㸔作有力字似以人之用易者言與易本㫖
  不同竊意利如孟子以利為本之利盡利而動猶
  言順其自然而動非利害之利盖易卦以隂陽立
  體而隂變為陽陽變為隂以成六爻之位皆盡利
[014-11a]
  以變動所以然者天之隂陽地之剛柔人之仁義
  皆因時盡變不拘一體六爻之動由此道而已亦
  以卦爻言不以人之用易言
陽徧體衆隂衆隂共事一陽理也是故二君共一民一
民事二君上與下皆小人之道也一君而體二民二民
而宗一君上與下皆君子之道也
 徴引易下傳之四章陽卦多隂隂卦多陽其徳行何
 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隂二君而一民小人
[014-11b]
 之道也本義震坎艮為陽卦皆一陽二隂巽離兊為
 隂卦皆一隂二陽
 補訓易下傳四章張子分疏其義隂體陽事先言其
 理下分兩邊說○陽徧體衆隂衆隂共事一陽此理
 之常也二君共一民所令不一一民事二君則無所
 従上與下皆為小人之道以其與理悖也一君而體
 二民無不徧二民而宗一君有常尊上與下皆為君
 子之道以其與理合也卦體大概如此然吉凶不盡
[014-12a]
 在是也
 華注天下之理陽為主而隂輔之則吉主不可分分
 則爭戰國南北朝是也輔不可二二則不忠馮道之
 類是也故曰小人一君體二民是一統之象二民宗
 一君是歸仁之象故曰君子不特天下大勢如此一
 國一家一事一物之理皆然
吉凶變化悔吝剛柔易之四象與悔吝由贏不足而生
亦兩而已
[014-12b]
 徴引易上傳之二章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
 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本義悔自凶而趨吉吝自吉而向凶十一章易有四
 象所以示也本義四象謂隂陽老少
 集解吉凶悔吝以辭言變化剛柔以變言四象各有
 兩反覆相因悔吝似一物也故又特言其由贏生吝
 由不足生悔亦兩而已葢悔自凶而趨吉吝自吉而
 向凶吉者大獲為贏凶者破敗為不足然則隂陽之
[014-13a]
 理何所不體而天下何物不有兩哉
 補訓易四句皆言象故為易之四象贏有餘也與盈
 同兩不外隂陽即前兩體之兩
  愚按此節大意葢以吉凶四句實十一章四象之
  文與本義不同悔吝二句又明悔吝所以分為兩
  之義也○以贏貼吝以不足貼悔者由吉来而生
  吝由凶来而生悔也贏不足仍不外吉凶之義
尚辭則言無所苟尚變則動必精義尚象則法必致用
[014-13b]
尚占則謀必知来四者非知神之所為孰能與於此
 徴引易上傳之十章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
 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
 其占又云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九章知變
 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下傳之五章精義入神
 以致用也上傳之十一章備物致用十章遂知来物
 集解易之辭皆至理也故尚辭則言無所苟易之變
 老陽變為少隂老隂變為少陽者一時而已尚變則
[014-14a]
 仕止久速辭受取予皆當乎時故動必精合於義理
 也卦之象何用不具故尚象則法度必可以致之於
 用占之辭吉凶有定也故尚占則謀必知来然四者
 實自然而然神之所為也非知其為神之所為則以
 易理為出於人為我亦或容心於其間其孰能言動
 法謀之胥善哉
 集釋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辭變象占是也如不恒其
 徳或承之羞辭也亢龍有悔龍戰於野變也離為網
[014-14b]
 罟益為耒耜象也潛龍勿用飛龍利見占也尚存心
 於此也
 補訓象以制器故言法制作之法度也
  愚按此節大意釋易傳十章之文而雜舉論語易
  辭以明之也
易非天下之至精則辭不足待天下之問非深不足通
天下之志非通變極數則文不足以成物象不足以制
器幾不足以成務非周知兼體則其神不能通天下之
[014-15a]
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徴引易上傳之十章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非
 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本義此尚辭尚占之事
 傳又云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
 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
 此本義此尚象之事變則象之未定者也傳又云寂
 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
 與於此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惟深也故
[014-15b]
 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本義所以極深者至精也所以
 研幾者至變也
 補訓此雜引上傳十章之辭而以己意貫之以釋其
 義○易之辭足以待天下之問而告之惟其理之至
 精也若非天下之至精則其辭不足以待天下之問
 矣易足以通曉天下人之志而決其疑惟其理之至
 深也若不深則不足以通天下之志矣揲蓍求卦者
[014-16a]
 通其揲之變遂成天地竒耦老少之文極其七八九
 六之數遂定天下卦爻之象而且能研幾以成天下
 之務也若非通變極其數則其文不足以成物其象
 不足以制器其幾亦不足以成務矣易能周知無隠
 而兼體不遺於天下之故惟其神故不疾而速不行
 而至也若非周知兼體則其神不能通天下之故且
 不疾而自速不行而自至矣
 集解至精辭之精宻無所不具也深理之𤣥微無所
[014-16b]
 不包也辭足以待天下之問則其理足以通天下之
 志矣二意不甚相逺變揲蓍之變也分二掛一揲四
 歸竒為一變通變總三揲兩手之策也極究察也數
 七八九六也文謂隂陽老少之畫非通變則隂陽老
 少之文不成何以成物象謂卦爻動静之象非極數
 則卦爻動静之象不明何以制器無文象以成物制
 器則是其幾之不辨不足以成務矣成務即成物制
 器也通天下之故即是待問通志成務不疾而速不
[014-17a]
 行而至承上神字說
  愚按易傳分辭變象占至精節言辭占極深即至
  精者為之至變節言象變研幾即至變者為之而
  以至神總承張子義大同
示人吉凶其道顯矣知来藏往其徳行神矣語蓍龜之
用也
 徴引易上傳之九章顯道神徳行是故可與酬酢可
 與祐神矣本義道因辭顯行以數神酬酢謂應對祐
[014-17b]
 神謂助神化之功十一章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補注釋易顯道神徳行之意
 發明藏往以下章明患而弭其故觀之是謂今日吉
 凶既明從新徑往吉一邊去将前日既往故事盡掩
 藏消弭了
 補訓易只用蓍龜帶言易中兼言龜蓍亦如此
  愚按易道以吉凶之理言徳行以民生趨避之行
  言謂易能顯之神之也張子道與徳行即以易而
[014-18a]
  言之
顯道者危使平易使傾懼以終始其要无咎之道也神
徳行者寂然不動㝠㑹於萬化之感而莫知為之者也
受命如響故可與酬酢曲盡鬼謀故可以祐神
 徴引易下傳之十一章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
 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无咎上傳之十章寂然
 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又云問焉而以言其受命
 也如響下傳之十二章人謀鬼謀
[014-18b]
 補訓上釋顯道神徳行二句此又申明之並釋可與
 酬酢二句俱是用易釋易○㝠㑹猶云黙契萬化乃
 天下萬事之變化不齊者
 集解危懼則得平安慢易則必傾覆大抵能危懼以
 終始其事其要得無咎易辭所顯此道而已易無思
 無為也寂然不動而萬化之感自然能㝠㑹無遺而
 莫測其所以為之者不為神乎可與酬酢謂易可以
 之應對乎人鬼謀吉凶也鬼神主吉凶以示人而不
[014-19a]
 能使之趨避易能曲盡以示人故可以祐助鬼謀之
 所不及
  愚按上節言示人吉凶此則謂吉凶非有一定當
  危懼以得无咎上節言知来藏往此則謂往来萬
  變之不齊易能於寂然不動之中一一㝠契而示
  之幾皆較前深一層下二語通承道行舊說或以
  酬酢承顯道祐神承神徳行未確
開物於幾先故曰知来明患而弭其故故曰藏往極數
[014-19b]
知来前知也前知其變有道術以通之君子所以措於
民者逺矣
 徴引禮仲尼閒居篇有開必先○易上傳之十章神
 以知来知以藏往五章極數知来之謂占通變之謂
 事十二章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補訓易示人吉凶凡事物皆開曉於幾兆之先是能
 知未来也患之已見者為故明於患而有以消弭之
 是往者得以藏也易本是包藏之藏此作掩藏之藏
[014-20a]
 極數知来之謂占謂究極其揲蓍之數以知来所以
 占也通變之謂事謂通其變吉則趨凶則避而事業
 以之出也二句合看極數知来可以前知前知其變
 之如何而有道術以通之君子所以措於民者逺矣
 此又合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句来說事字道術
 二字要着眼不是耑計利害為趨避自有善全之道
 術法也本道而善其用謂之道術
 集解以弭字解藏故字解往言人之舊所習行者不
[014-20b]
 知患而妄為易則能明其患以示人而消弭之故曰
 藏往與易本㫖不同
  愚按此節大意解上傳十章知来藏往而以五章
  極數知来二語明之也措民之謂事業又借說一
  事字意只以知来藏往為主補訓謂並釋極數知
  来二句尚未審○上四句知来藏往平舉下五句
  又従知来言及通變前知即知来之意有道術以
  通之則藏往之理存乎其中矣以語之相近故舉
[014-21a]
  以相証也
潔淨精微不累其迹知足而不賊則於易深矣
 徴引禮經解潔靜精微易教也易之失賊其為人也
 潔静精㣲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
 補訓此張子引禮之言易者而明其義以不累其迹
 訓潔静精微以知足訓不賊葢滯於象數之迹則不
 潔靜亦不精微潔静精微者圎融神妙自然不累於
 迹過求髙逺反害道知足者理明而止故不賊
[014-21b]
 李注易者稽實待虚存體應用如明鏡然物来畢照
 而本無物也雖窮乎天地鬼神之奥而近在日用民
 行之間故惟不累於迹而知足者為深於其道記所
 謂潔静精微而不賊者此耳
天下之理得元也㑹而通亨也說諸心利也一天下之
動貞也
 徴引易乾卦乾元亨利貞上傳之一章易簡而天下
 之理得矣八章觀其㑹通以行其典禮下傳之十二
[014-22a]
 章說諸心研諸慮一章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補訓此引易語以釋元亨利貞四字
 髙注以乾之四徳言學也
 華注四句俱在心學上説只是理得於心加以天下
 二字有兼收統貫之義故曰元就其㑹通而言曰亨
 就其恱心而言曰利就其一而言曰貞
  愚按㑹而通言㑹合而貫通也若作嘉之㑹㑹以
  禮言與上下句未合悦猶易之言和所謂和順於
[014-22b]
  道徳者也一者一之也亦與所謂貞夫一者微異
  葢學之序始於有得而漸至㑹通能恱諸心則固
  克協於一則成故以此為元亨利貞始終之義與
  易之言仁義禮智者亦不必作一說
乾之四徳終始萬物迎之隨之不見其首尾然後推本
而言當父母萬物
 徴引易乾卦彖乾元亨利貞彖傳大哉乾元萬物資
 始○老子賛𤣥篇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014-23a]
 書泰誓上惟天地萬物父母
 發明元者物之始貞者物之終亨利在終始之際元
 上有貞是迎之不見首貞下起元是隨之不見尾天
 下無一物不本此四徳者非父母而何
  愚按此節大意明元亨利貞及大哉乾元萬物資
  始之義也○四徳循環非有終始可分乾元資始
  之云特推萬物所由本而言之此推本二字之義
  上下兩層分意也然四徳循環方能父母萬物此
[014-23b]
  然後二字之義上下兩層合意也二說相須其義
  始備○推本而言正明乾元資始之辭彖以元亨
  利貞並言而傳但言大哉乾元盖因言萬物資始
  故推其本而言耳上節明四徳此並及資始之詞
  下節専言資始資生此三節相承之序也舊說多
  未了然
彖明萬物資始故不得不以元配乾坤其偶也故不得
不以元配坤
[014-24a]
 徴引易乾卦彖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坤卦彖至哉坤
 元萬物資生
 補注釋乾元資始坤元資生之意
 發明乾備四徳缺一非乾彖因明資始故止以元配
 乾坤資生為乾之偶故以元配坤
 李注乾始萬物而元尤始之始也坤雖代乾有終然
 順天時行始則偕始矣故曰乾元又曰坤元也
仁統天下之善禮嘉天下之㑹義公天下之利信一天
[014-24b]
下之動
 徴引易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㑹也
 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嘉㑹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一動
 見上節
 補注釋文言元者善之長四句之意○童氏發微曰
 仁義禮智皆善也而仁為之長故曰仁統天下之善
 禮則動容周旋無不中禮故曰禮嘉天下之㑹義以
[014-25a]
 制事使天下之物各得其利不徇乎私故曰義公天
 下之利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信也即貞也故曰信
 一天下之動
  愚按本義扵嘉之㑹則云嘉美之㑹也於嘉㑹足
  以合禮則曰嘉其所㑹朱子又謂㑹為㑹聚齊集
  之意言三千三百許多嘉美一時鬭凑到此便動
  容周旋無不中禮玩張子語意似以行禮時相㑹
  接䖏言與嘉其所㑹意同與嘉美之㑹則異
[014-25b]
六爻擬議各正性命故乾徳旁通不失太和而利且貞

 徴引易乾卦彖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
 貞文言六爻發揮旁通情也上傳之八章擬議以成
 其變化
 集解此解乾卦彖傳而非其本㫖
 集釋六爻擬議如乾初爻則為潛龍二為見龍五為
 飛龍上九為亢龍此擬議而位之也
[014-26a]
 發明各正性命是各得其所以當然之理旁通只是
 乾徳流貫六爻之内意太和即資始之理也惟不失
 太和故利且貞貞下復起元若始如此終不如此何
 以為利貞而元亨亦息矣各正保合易俱指萬物言
 張子則正性命指六爻不失太和指乾徳盖非乾徳
 則六爻不能正性命非六爻正性命則乾徳利貞亦
 不可見
  愚按此以六爻之各正處見乾徳之流通以乾徳
[014-26b]
  為至葢乾之六爻本乾元之徳而分見者也聖人
  畫卦繋爻所以擬議而位置之者或潛或見或飛
  或躍一爻一義各正其性命以自全故乾徳之周
  流扵六爻中者有以不失其太和資始之理而利
  且貞焉以成其終也○易本以乾道變化各正保
  合為天道之利貞而以首出庶物二語為聖人之
  利貞各正保合皆就萬物已成形後不相妨害䖏
  言張子雖與易異㫖然各正亦以六爻成象不相
[014-27a]
  假借者言之意異而理同也
顔氏求龍徳正中而未見其止故擇中庸得一善則拳
拳服膺歎夫子之忽焉前後也
 徴引易乾卦九二文言龍徳而正中者也本義正中
 不潛而未躍之時也
 補訓此與下數節承上文六爻而明其義此言九二
 爻
 集解正中以聖徳之極言與易㫖不同止即龍徳正
[014-27b]
 中也
 髙注擇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求龍徳之正中也
 歎夫子之忽焉前後則未見其止矣
  愚按此節以下言九二九五以孔顔為說當與中
  正篇前十節叅看盖朱子言六龍各自為說内卦
  以徳學言外卦以時位言張子看六龍有一層進
  一層之義皆兼徳位言故以顔子為大人孔子為
  聖人顔子為見龍而不安孔子為飛龍也宋子鋭
[014-28a]
  臣云忽焉前後即中正篇所謂中道不可識者也
  ○三十篇顔子龍徳而隠者也以位言龍徳聖修
  之極也以徳言大抵張子看乾卦六爻皆作此解
  而其意尤重在徳耳○此篇明九二爻以徳言後
  以庸言庸行節申之
乾三四位過中重剛庸言庸行不足以濟之雖大人之
盛有所不安外趨變化内正性命故其危其疑艱於見
徳者時不得舍也九五大人化矣天徳位矣成性聖矣
[014-28b]
故既曰利見大人又曰聖人作而萬物覩亢龍以位畫
為言若聖人則不失其正何亢之有
 徴引易乾九二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又云見龍
 在田時舍也九三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文言重剛而不中本義重剛謂陽爻陽位九四爻或
 躍在淵无咎文言或之者疑之也九五爻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文言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徳又云聖人作
 而萬物覩上九爻亢龍有悔文言知進退存亡而不
[014-29a]
 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
 補訓上節言二爻此言三四五上爻○乾三四爻位
 過中重剛與二爻不同二之庸言庸行不足以濟三
 四之事雖以大人之盛徳䖏三四亦有不安故須外
 趨時而變化其用内以進徳修業正其性命之理三
 之行事四之自試皆趨變化也三四皆言進徳修業
 内正性命也危以厲无咎厲字言疑以或之者疑之
 也疑字言時不得舍足見徳之意葢不能見徳則不
[014-29b]
 見徳可耳何必致其艱而必欲見之以其時與二不
 同不得舍藏故必艱於見徳也九五大人化矣化則
 聖故云天徳位成性聖文言位字本以君位言張子
 以位為到天徳地位天徳位則成性自然而聖人矣
 亢龍以爻之位畫為言至扵極而亢也若聖人䖏此
 則不失其正何至於亢
 李注九二有中正之徳葢大人也然猶為時舍如顔
 子之居陋巷則修其庸言庸行足矣三四以剛居重
[014-30a]
 剛之位而不中危疑之地也正性命趨變化非庸言
 庸行所能盡故乾乾以修其徳而又難於見徳是其
 為大人同而時之舍不舍不同也周公伊尹之位是
 已九五雖曰大人而化而達扵天徳以成性矣徳與
 時位叅㑹堯舜其人也以時則有亢聖人䖏之則無
 亢自堯舜湯武以至周公孔子之所䖏皆是也
  愚按易重剛本言九三此過中重剛大概兼三四
  言之其危其疑艱於見徳連看惟其所䖏之地當
[014-30b]
  趨變化正性命而不得守其常故必危疑自惕艱
  難以見其徳盖時不得舍故也時不得舍猶言時
  不得藏利見二句見大人不足盡之故又曰聖人
  不重利見作覩意
聖人用中之極不勉而中有大之極不為其大大人望
之所謂絶塵而奔峻極於天不可階而升者也
 徴引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荘子田子方
 篇顔淵曰夫子奔逸絶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014-31a]
 補訓此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之意易本謂大
 人在位如飛龍之在天而人皆利見之張子謂聖人
 徳極於天大人望之而不可及與本㫖不同○用其
 中至於極不待勉而自中有其大至於極不待為而
 自大中如字不依中庸作去聲讀絶塵奔之速而其
 塵不可見也大人之望聖人聖人如絶塵而奔其髙
 峻極於天而大人不可階而升也乾之六爻位不同
 而䖏之因以不同非人品有髙下張子分大人聖人
[014-31b]
 似有隔礙
 補注聖人指九五而言大人指九二
  愚按此以絶塵而奔峻極於天為飛龍在天之解
  而以九二大人相形言之此大人自以九二言非
  利見之大人也上節九五大人化矣意自明白○
  篇内論九五者凡五此耑論九五爻辭後至健篇
  申此節之意皆以徳言乾之九五節並明象傳大
  人造也文言位乎天徳之意成性節以九二明九
[014-32a]
  五大而得易簡節申成性節之意皆重在徳○宋
  子鋭臣云此大人即指顔子故引荘子語顔子之
  言
乾之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乃大人造位天徳成
性躋聖者耳若夫受命首出則所性不存焉故不曰位
乎君位而曰位乎天徳不曰大人君矣而曰大人造也
 徴引易乾卦九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象傳飛龍
 在天大人造也本義造猶作也九五文言飛龍在天
[014-32b]
 乃位乎天徳本義天徳即天位盖惟有是徳乃宜居
 是位彖傳首出庶物
 潛室陳氏曰横渠此說不要作得時位大人看要作
 孔子㸔所謂君有君用臣有臣用聖人有聖人用學
 者有學者用此善學易者若耑指為堯舜湯武則不
 識易矣
 補訓此亦明九五之意乃大人二句見九五大人是
 言徳若夫以下辨其非言位與易本㫖不同○彖傳
[014-33a]
 大人造也文言位乎天徳張子合作一處云大人造
 位天徳謂大人造於位天徳成性而躋於聖即上成
 性聖矣之意受天之命首出庶物以君位言大人所
 性不在乎是故易不曰位乎君位而曰位乎天徳主
 徳言也不曰大人君矣而曰大人造也主徳造其極
 言也
  愚按位天徳連讀造者至於是之謂也後言造而
  位天徳者至其極之謂也髙注位已造聖人之徳
[014-33b]
  非語氣
庸言庸行盖天下經徳達道大人之徳施於是者溥矣
天下之文明於是者著矣然非窮變化之神以時措之
宜則或陷於非禮之禮非義之義此顔子所以求龍徳
正中乾乾進徳思䖏其極未敢以方體之常安吾止也
 徴引易乾九二象𫝊見龍在田徳施普也九二文言
 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又云見龍在田天下文明九三
 爻君子終日乾乾文言君子進徳修業
[014-34a]
 補訓此釋文言二爻以申顔氏求龍徳正中之意○
 是字承庸言庸行乾乾進徳借三爻言二爻
 髙注庸言庸行此守經也方體之常也徳施普者即
 此庸言庸行之徳及於庶物也天下文明者即此庸
 言庸行之化被於天下也然非窮變化之神以時措
 之宜亦未為達權之聖人安知不陷於非禮之禮非
 義之義此顔子所以乾乾進徳未敢以守經之道自
 安而止之也
[014-34b]
 華注此言大人必造到聖人而後為至也庸行庸言
 之謹信亦既足以表見於天下矣而非達權通變則
 所謂守之非化之者尚不能無毫釐之差顔子所以
 不肯止也
  愚按方體之常似以卓爾時言蓋對髙堅前後無
  方體者言也然只是守非是化故不安於是而自
  止補訓即以瞻前忽後為不以方體而安所止之
  解未確
[014-35a]
惟君子為能與時消息順性命躬天徳而誠行之也精
義時措故能保合太和健利且貞孟子所謂始終條理
集大成於聖智者與易曰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
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其此
之謂乎
 徴引易乾卦彖傳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
 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補注此釋乾彖傳大明終始以下二節之義
[014-35b]
 華注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所謂精義所謂與時消息
 智之事也時乘六龍以御天所謂時措所謂順性命
 躬天徳而誠行之聖之事也乾道變化以下乃言其
 徳之成就如此也
 補訓消息猶言進退君子能與時消息順性命之理
 身體天徳而誠篤以行之又能精義入神時措咸宜
 保合太和而不失行健而利且貞孟子集大成始終
 聖智之事與此相合故引之與時消息順性命躬天
[014-36a]
 徳而誠行之即易大明數句之意精義時措保合太
 和健利且貞即易乾道變化數句之意
  愚按首四句為一段與時句屬知順性命三句屬
  行此釋易大明終始四句精義時措三句為一段
  精義時措知行對言保合利貞合承上句此釋易
  乾道變化四句終始聖智又承上二段知行意而
  引孟子以証之易本義大明四句言聖人之元亨
  乾道四句言天道之利貞兩不相貫依張子則下
[014-36b]
  四句亦以君子言言君子體乾道之變化以制事
  使各正其性命故能保合太和而利且貞也○此
  節各家之說不同以與時消息貼乾道變化順性
  命貼各正性命者集釋與補注之說也以終始聖
  智貼大明終始者補注與髙注之說也其説皆雜
  而無序以大明終始時乘六龍貼精義時措為始
  條理智之事以保合太和健利且貞為終條理聖
  之事者李注也以與時消息四句貼始條理智之
[014-37a]
  事以精義四句貼終條理聖之事者補訓也其說
  亦分配未確竊意與時消息即大明終始六位時
  成之意也従終始㸔出消息從時成㸔出與時順
  性命躬天徳而誠行之即時乘六龍以御天之意
  也従六龍與天看出性命天徳従乘與御㸔出順
  躬誠行精義時措即變化各正之意也従乾道變
  化看出精義從各正性命看出時措與時消息知
  也至於知之至而義精矣順性命躬天徳行也至
[014-37b]
  於行之熟而時措咸宜矣知者始條理之智也行
  者終條理之聖也保合利貞者大成之集也如此
  方於節次分貼䖏皆合又補訓謂此節承上節顔
  子思䖏其極而言有㑹於易遂以易証之竊謂篇
  内皆釋易此亦先舉易義而後舉其辭盖釋書之
  一體耳上節顔子思䖏其極就二五爻言此自明
  彖傳亦難相承為說也
成性則躋聖而位天徳乾九二正位於内卦之中有君
[014-38a]
徳矣而非上治也九五言上治者言乎天之徳聖人之
性故捨曰君而謂之天見大人徳與位之皆造也
 徴引易乾卦九二文言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徳也
 九五文言飛龍在天上治也本義居上以治下文言
 又云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徳象傳大人造也
 補訓此節申明九五而以九二相形非並論二五也
 ○成性句直以九五說起前云大人造位天徳成性
 躋聖此合言之謂成性則躋聖而位乎天徳矣徳與
[014-38b]
 位位字乃實指君位言
 華注九二非特其位之未尊也大人而未至於聖人
 則徳猶未至於天故曰非上治九五非特其位之已
 極也大人即聖人則徳已位乎天故不曰位乎天位
 而曰位乎天徳
 李注此解上治上字為最上無以復加之意不指位
 言
  愚按易每卦以下三畫為内卦九二居内卦上下
[014-39a]
  畫之中故曰内卦之中此節大㫖重徳補訓欲重
  位言玩起句不及位則重徳為允
大而得易簡之理當成位乎天地之中時舍而不受命
乾九二有焉及夫化而聖矣造而位天徳矣則富貴不
足以言之
 徴引易上傳之一章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
 理得而成位乎天地之中矣乾卦九二文言見龍在
 田時舍也九五象傳飛龍在天大人造也文言乃位
[014-39b]
 乎天徳
 補訓此亦以九二形九五申上文徳與位皆造之意
 也○大而得易簡之理二句總言以引起九二九五
 成位以君位言
 華注九二當成位而不受命九五雖已受命成位而
 聖造天徳則富貴之位又不足言也
樂則行之憂則違之主於求吾志而已無所求於外故
善世博化龍徳而見者也若潛而不見則為己而已未
[014-40a]
暇及人者也
 徴引易乾卦初九文言樂則行之憂則違之九二爻
 見龍在田文言善世而不伐徳博而化
 補訓此明初九文言憂樂二句之意而以九二相形
 非並論初二也樂則行之至求於外截住故善世二
 句虛說若潛而未見至末應上意為已即求志未暇
 及人即無求於外
 華注樂行憂違即用舍行藏也初九是憂則違之者
[014-40b]
成徳為行徳成自信則不疑所行日見乎外可也
 徴引易乾初九文言君子以成徳為行日可見之行
 也坤六三文言則不疑其所行也
 補注釋文言君子以成徳為行日可見之行也之意
 補訓君子以成徳為其行徳既成而能自信則不疑
 其所行而日見於外可也易有行而未成一轉以足
 勿用意此則未及
  愚按易成徳為行二句泛言其理下潛之為言也
[014-41a]
  四句方言初九此亦但釋首二句意非謂初九如
  此也成徳者道徳行者功業也
乾九三修辭立誠非繼日待旦如周公不足以終其業
九四以陽居隂故曰在淵能不忘於躍乃可免咎非為
邪也終其義也
 徴引易乾九三文言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九四
 爻或躍在淵无咎九四文言上下無常非為邪也君
 子進徳修業欲及時也本義内卦以徳學言外卦以
[014-41b]
 時位言進徳修業九三備矣此則欲其及時而進也
 補訓此並釋九三九四文言之義○修辭立誠易本
 非說周公借周公以見其必勤如是方可居業而有
 終終字従居字生出九四以陽爻居隂位故取象於
 在淵四當進退未定之時輕進有咎全不進亦有咎
 不忘於躍而不遽躍乃可免咎
 發明終其義終進徳脩業之義也
  愚按上四句言進修之功下六句言仕進之時而
[014-42a]
  仕進之時仍是終其進修之義也易九四進徳修
  業以已然者言欲及時謂及時而仕此不忘於躍
  亦重在仕終義云者徳成而仕乃進修者當然之
  義九四之不㤀於躍非有干進之邪心亦欲廣其
  徳大其業以終其進修之義而已集解以為行其
  義也之義李注以為進退之義補訓以為欲進之
  義皆於終字少来歴
至健而易至順而簡故其險其阻不可階而升不可勉
[014-42b]
而至仲尼猶天九五飛龍在天其致一也
 徴引易下傳之十二章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徳行恒
 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徳行恒簡以知阻乾
 九五爻飛龍在天
 華注聖人之於道純亦不已而從容中道所謂至健
 而易也易故愈不可測險莫險於此矣聖人之於道
 安土敦仁而一理泛應所謂至順而簡也簡故愈不
 可到阻莫阻於此矣此仲尼所以不可階而升也
[014-43a]
 李注此以險阻為聖徳髙堅之象亦借言耳
 補訓意重下截見仲尼即飛龍在天也健順險阻是
 引起語
  愚按此節大意亦明乾九五爻之義也與前聖人
  用中之極節意同上五句借繫辭以明聖人同天
  之實不重繫辭下三句以論語猶天與易飛龍在
  天相陪言之見其理之一亦不以易與論語平重
  ○易本言聖人具乾坤之徳者能知天下之險阻
[014-43b]
  此則言聖人健順之徳至險阻也不可階二句總
  承險阻補訓以不可階而升貼險不可勉而至貼
  阻似未確
坤至柔而動也剛乃積大勢成而然也
 徴引易坤卦文言坤至柔而動也剛
 補注釋坤卦文言
 髙注坤者地之所以為地也積大成勢故坤元體雖
 柔順而生物發用䖏則動而剛也
[014-44a]
  愚按積大勢成即中庸博厚二字指地之大體而
  言也
乾至健無體為感速故易知坤至順不煩其施普故簡

 徴引易上傳之一章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本義知猶
 主也乾健而動即其所知便能始物而無所難故以
 為易而知大始坤順而静凡其所能皆従乎陽而不
 自作故以為簡而能成物
[014-44b]
 補訓釋乾以易知坤以簡能之義重在易簡二字上
 而不及詳知大始能成物
 髙注盧中菴曰無體者圓神不滯感速者一氣所感
 頃刻不留故曰乾知大始乾以易知不煩者無造始
 之勞施普者承天之施隨物成就故曰坤作成物坤
 以簡能
  愚按此節葢以無體貼易感速貼知不煩貼簡施
  普貼能也知字或不作主字解
[014-45a]
坤先迷不知所従故失道後能順聴則得其常矣
 徴引易坤卦彖先迷後得彖傳先迷失道後順得常
 補注釋坤卦彖辭先迷失道後順得常之意
 集解陽先隂後其常分也坤隂也先則越其常分非
 所能辨也必迷惑而不知所從故失道失道者行不
 中事幾也居乎後而順聴乎陽則倡之者陽我得所
 恃以為安矣故為得其常而有利
造化之功發乎動畢達乎順形諸明養諸容載遂乎說
[014-45b]
潤勝乎健不匱乎勞終始乎止
 徴引易說卦之五章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
 役乎坤說言乎兊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本義邵
 子曰此卦位文王所定所謂後天之學也説卦又云
 離也者明也又云坤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又云兊
 正秋也萬物之所説也又云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
 所成終而成始也
 補訓此即説卦而少變其文以明其義○易言帝此
[014-46a]
 言造化之功即帝之所主宰也易言出乎震此言發
 乎動動震也發即出也易言齊乎巽此言畢達乎順
 順巽也畢達即齊也易言相見乎離此言形諸明形
 見為離明也易言致役乎坤此言養諸容載坤能容
 載萬物皆致養焉易言説言乎兊此言遂乎恱潤恱
 故遂也易言戰乎乾此言勝乎健健乾也因戰而勝
 也易言勞乎坎此言不匱乎勞其勞為無盡也易言
 成言乎艮此言終始乎止止艮也有始有終故成也
[014-46b]
 發明發乎動者萬物萌芽發露也時為春畢達乎順
 時為春夏之交形諸明者物形既盛明白相見也時
 為夏養諸容載時為夏秋之交遂乎悦潤者物各遂
 其充足之性故説也時為秋勝乎健者自巽至兑皆
 隂卦忽與乾遇隂疑於陽必戰然陽氣無間可息故
 勝也時為秋冬之交不匱乎勞萬物歸藏於内而休
 息也時爲冬終始乎止者陽氣至此物之所成終而
 成始也時為冬春之交
[014-47a]
  愚按易言勞者慰勞休息之義張子意似少異
健動陷止剛之象順麗入悦柔之體
 徴引易説卦之七章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
 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兊説也本義此言八卦之性
 情
 華注此以卦之性情明其剛柔
 補訓乾純陽震坎艮皆一陽之卦為剛坤純隂巽離
 兊皆一隂之卦為柔剛言象柔言體大概之詞無深
[014-47b]
 意
  愚按此節諸家多照乾坤六子分剛柔然動作陷
  沒止息皆有果決自主之義與健俱為剛附麗欣
  悦深入皆有俯從順人之義與順俱為柔蓋以八
  卦之性情分剛柔也但以陽卦隂卦為說恐失之
  淺
巽為木萌於下滋於上為繩直順以達也為工巧且順
也為白所遇而從也為長為髙木之性也為臭風也入
[014-48a]
也於人為寡髮廣顙躁人之象也
 徴引易說卦之十一章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
 為工為白為長為髙為進退為不果為臭其於人也
 為寡髮為廣顙為多白眼為近利市三倍其究為躁
 卦
 補訓説卦巽為木節張子釋其意有畧之者以其可
 不用解也○一隂萌於下二陽滋於上下象其根上
 象其枝榦木之義取此繩直如匠之繩墨繩柔順以
[014-48b]
 直物而能達也髪屬隂乃血之餘二陽在上一隂在
 下陽勝於上故為寡髮陽勝於上又即為廣顙易本
 言躁卦此言躁人之象謂躁亦是以人事言也
 集解巽漸也萌於下漸長於上為木之象也巽順也
 以繩直物順而無礙也巽又入也思之深入為巧工
 人性之巧且能順木之大小曲直而成器者也巽從
 也白則隨所遇而皆能從之由拱把而合抱由合抱
 而參天木之性長且髙也故巽為木又因而廣其象
[014-49a]
 為長為髙臭風之類而善入者也故巽為風為入因
 而廣其象為臭寡髮廣顙皆上盛陽也葢隂血盛者
 髮多陽氣盛者髮少陽體勝者顙濶隂體勝者顙狹
 也為躁者變之極為震震為决躁也故曰其究為躁
 卦髮顙以人之體言躁亦以人之性言故曰人之象
 華注卦中所配之物亦約畧其象而已非有一定不
 易之深理然亦可見卦爻之象於天下之物無所不
 包故聖人畫八卦而天下之象數包括無遺固不特
[014-49b]
 說卦傳所舉之物而已
  愚按卦之取象或以象或以義如木其象也繩直
  工白則其義也長髙又因木之象而取義也臭又
  因風之象而取義也寡髮廣顙又即人而取其象
  以配之也躁則取其象之變以為義也皆不外象
  與義
坎為血卦周流而勞血之象也為赤其色也
 徴引易説卦之十一章坎為水節為血卦為赤
[014-50a]
 補訓此釋坎為水節耑舉血赤二句餘皆畧之○坎
 為水血亦水也故坎為血卦周流於人之身而勤勞
 不息血之象也其字跟血言血色赤也
  愚按此勞字與勞乎坎作休息慰勞之義者不同
  前不匱乎勞疑亦此解
離為乾卦於木為科上槁附且躁也
 徴引易説卦之十一章離為火節為乾卦其於木也
 為科上槁本義乾音干
[014-50b]
 補訓此釋離為火節乾卦科上槁二句躁當作燥
 發明節齋蔡氏曰火熯燥故為乾卦離中虚故於木
 為科上槁㸔来附麗之義指木言火燥之義指乾言
  愚按易舊説科空也木中空而上枯槁也諸家則
  訓科為鳥巢之窠槁為窠上之槁枝以附且躁為
  解科上槁句竊謂數節中皆句為之解此節不應
  畧為乾卦而耑解科上槁發明照舊説似理長
艮為小石堅難入也為徑路通或寡也
[014-51a]
 徴引易説卦之十一章艮為山為徑路為小石
 補注釋説卦艮為山節通或寡雖通而行之者或寡
 髙注為小石者剛在坤上為徑路者二隂開於下一
 陽阻於上故曰通或寡若震二隂在上前無阻之者
 則為大途矣
 李注難入寡通皆止之義
  愚按艮之為山固也然一陽在外則堅故為石剛
  在坤上則地上之石堅而難入者故為小石也二
[014-51b]
  隂開於下故為通一陽阻於上則行者寡矣故為
  徑路也須理㑹艮之所以難入寡通䖏
兌為附决内實則外附必决也為毁折物成則上柔者
必折也
 徴引易説卦之十一章兊為澤節為毁折為附决
 補訓釋説卦兊為澤節○徐氏曰柔附於剛剛乃决
 柔故曰附决金氣始殺條枯實落故為毁折
 髙注外附上柔皆指一隂而言
[014-52a]
 補訓二陽在内本實而一隂附於外陽必决而去之
 物成從兊金秋令㸔出物到成實結果處則枝葉凋
 落故其上之柔者必毁折也
坤為文衆色也為衆容載廣也
 徴引易説卦之十一章坤為地節為文為衆
 補注釋說卦坤為地節
 髙注畫多為衆色色相雜故文虚容為載廣故衆
乾為大赤其正色為氷健極而寒甚也
[014-52b]
 徴引説卦之十一章乾為天節為寒為氷為大赤
 補注釋說卦乾為天節○胡氏曰乾為天而貫四時
 故在秋冬為寒為氷在夏為大赤
 髙注大赤純陽之正色陽極而隂生故曰健極而寒
 甚
  愚按乾卦後天位在西北為冬故為寒寒甚則凝
  而成冰矣健極即乾之性與冰之體而合言之也
  若云陽極隂生似不應即說到寒甚
[014-53a]
震為萑葦為蒼莨竹為旉皆蕃鮮也
 徴引易説卦之十一章震為雷節為旉為蒼莨竹為
 萑葦其究為健為蕃鮮
 補注釋說卦震為雷節
 髙注萑實荻也葦虛蘆也蒼深青色莨謂色之美蓋
 竹之筠也旉花蔕下連而上分者
 發明三者皆下本實而上榦虛取震一陽在下二隂
 在上之象
[014-53b]
 補訓皆蕃鮮言上三者皆蕃盛而鮮美易本分言此
 合言之震為春令不特取物象而於時亦當蕃鮮
  愚按色必言青者東方之色也引本文而無釋語
  與前數節異意以皆蕃鮮句運化易辭以為之解
  歟
一陷溺而不得出為坎一附麗而不能去為離
 徴引易坎卦本義坎險陷也其象為水陽陷隂中外
 虚而中實也離卦本義離麗也隂麗於陽其象為火
[014-54a]
 體隂而用陽也
 補注釋坎離二卦之名義程子曰凡陽在中者為陷
 之象隂在中者為麗之象
  愚按一者陽也即坎之中一畫離之上下二畫也
  參兩篇陽陷於隂為水附於隂為火與此互相發
艮一陽為主於兩隂之上各得其位而其勢止也易言
光明者多艮之象著則明之義也
 徴引易艮卦本義艮止也一陽止於二隂之上陽自
[014-54b]
 下升極上而止也大彖其道光明本義艮體篤實故
 又有光明之義大畜於艮亦以輝光言之
 補注釋艮卦體及彖象
 補訓一陽止於上更無可去故其勢止陽著見於外
 則光明借中庸語以証之
 髙注隂陽得位其分自安而止
 華注上下之分定斯治道光明矣
  愚按其勢止之義兼髙注補訓二說乃備華注以
[014-55a]
  治道言之尤善説易學者宜具此識
蒙無遽亨之理由九二循循行時中之亨也
 徴引易䝉卦彖傳䝉亨以亨行時中也本義九二以
 可亨之道發人之蒙而又得其時之中
 張子語録時中之義甚大䝉亨以亨行時中也䝉何
 以有亨以九二之亨行蒙者之時中此所以䝉時亨
 也䝉無遽亨之理以九二循循行時中之亨也蒙卦
 之義主者全在九二彖之所論皆二之義教者但只
[014-55b]
 㸔䝉者時之所及則道之是以亨行時中也此時也
 正所謂如時雨化之若既引之中道而不使之通教
 者之過也當時而引之使不失其正此教者之功也
 䝉以養正聖功也是養其蒙以正聖人之功也
 補注釋䝉卦彖辭之意
 補訓借論語循循善誘以見發䝉之善本義以亨行
 稍斷與此異
  愚按此言時中之亨玩語録是謂以時而引之中
[014-56a]
  道以使之通也舊皆以時中屬九二未是
不終日貞吉言疾正則吉也仲尼以六二以隂居隂獨
無累於四故其介如石雖體柔順以其在中而静何俟
終日必知幾而正矣
 徴引易豫卦六二爻介於石不終日貞吉象曰以中
 正也本義豫雖主樂然易以溺人獨此爻中而得正
 是上下皆溺於豫而獨能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也
 故其思慮明審不俟終日而見凡事之幾微下傳之
[014-56b]
 五章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集釋此解豫之六二
 集解九四陽也居大臣之位而天下由之以豫者勢
 位薰灼足以動人故人多累焉六二爻位皆隂則異
 於四為無所累而挺然特立者矣故其介如石知幾
 而正
 補訓疾速也從不終日看出豫之九四為衆隂所附
 二以隂居隂獨不為四所動脱然無累雖其體隂而
[014-57a]
 柔順然在中而能安靜故能早知幾而得其正也象
 出周公象傳出孔子此云仲尼亦大概之詞
  愚按首二句提起下申明之以隂居隂無累於四
  正見其介如石而以正自守也在中而靜即無累
  於四之實何俟終日即疾之意知幾又以繫辭見
  幾而作足正之義
坎維心亨故行有尚外雖積險苟處之心亨不疑則雖
難必濟而往有功也
[014-57b]
 徴引易坎卦彖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本義此卦
 上下皆坎是為重險中實為有孚心亨之象以是而
 行必有功矣
 張子語録與此同而其後又益數語曰今水臨萬仞
 之山要下即下無復凝滯險在前惟知有義理而已
 則復何迴避所以心通
 補注釋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之意
 補訓維心亨故行有尚以故字跌出維字口氣外雖
[014-58a]
 積險外以境言對心㸔不疑貼心亨往貼行功貼尚
 凡遇險而心内惶惑最害事處之泰然心自光亨可
 有功矣
中孚上巽施之下説承之其中必有感化而出焉者蓋
孚者覆乳之象有必生之理
 徴引易中孚卦本義孚信也彖傳説而巽孚乃化邦
 也
 補訓上巽以施之下說以承之是釋説而巽句其中
[014-58b]
 必有感化而出焉者是釋孚乃化邦句感化以邦之
 人言出猶言起謂必有感化者出焉集解出於義理
 非語氣下訓孚字之意孚從爪從子以爪覆蓋卵乳
 之象有必生之理故取信意
  愚按此節大意解中孚彖詞而又以字義申明卦
  徳也○易説上下交孚指君與本國臣民化邦指
  天下之人此以化邦為化本國之人則下宜以臣
  言字書鳥之孚卵皆如其期故曰孚鳥抱子恒以
[014-59a]
  爪反覆其卵故從爪此雖上言卦徳下明字義然
  孚之必生與感之必化其意一耳○宋子鋭臣云
  母之爪即上巽施之也子之卵即下恱承之也玩
  一蓋字實上下相承一意
物因雷動雷動不妄則物亦不妄故曰物與无妄
 徴引易无妄象曰天下雷行物與无妄本義天下雷
 行震動發生萬物各正其性命是物物而與之以无
 妄也
[014-59b]
 補注釋无妄象辭
 補訓上動字以物言下動字以雷言雷以實理而動
 物以實理而生皆无妄也物因雷動而生是雷與之
 以无妄也
  愚按物指草木昆蟲之類雷者行天之令以動物
  者也不曰天而曰雷者天命流行無所不在而雷
  之驚蟄藏振萌芽尤為最神是物之不妄者皆雷
  與之也不妄者本乎實理而不差妄之謂
[014-60a]
靜之動也無休息之期故地雷為卦言反又言復終則
有始循環無窮人指其化而裁之耳深其反也幾其復
也故曰反復其道又曰出入無疾
 徴引見復卦彖復亨出入無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
 七日來復上傳之十二章化而裁之謂之變十章惟
 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恒
 卦彖終則有始也
 補訓此釋復卦彖辭反復其道之語而帶出入無疾
[014-60b]
 言之○易出入無疾言在己之一出一入皆無疾病
 張子不以人言作反覆其道一例㸔言入而反出而
 復皆以道而无咎也
 集解反往也靜也終也復來也動也始也終則有始
 以下又申解所以言反復之意言始終循環混混流
 行而無窮此天地自然之化也人則指其化而裁制
 之耳靜而深微萬化無形乃其反也動而有幾萬化
 萌焉乃其復也動靜相因固未有終而不始反而不
[014-61a]
 復者故復卦辭曰反復其道又曰出入无疾出即復
 入即反也
  愚按此宜分三段首四句提起終則有始三句申
  明此意以上皆明反復其道深其反也以下皆明
  出入无疾終即反始即復也終始之化無窮所謂
  反復者裁之自人耳其實則固無休息也深幾以
  下重無疾意葢又以反復自然之妙理言之深而
  無形者其反之無疾也幾而有兆者其復之無疾
[014-61b]
  也故言反覆而又曰出入無疾也
益長裕而不設益以實也妄加以不誠之益非益也
 徴引易益卦象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下傳之七章益長裕而不設
 補訓此釋九卦中益長裕而不設一語○長裕不設
 者漸長而至充裕不必設意為之也實下遷善改過
 功夫則有益若有心求益無實功則為不誠之益豈
 能益乎以實則長裕不誠則為設猶孟子云助長也
[014-62a]
井渫而不食强施行惻然且不售作易者之嘆與
 徴引易井卦九三爻井渫不食為我心惻本義渫不
 停汙也九三以陽居陽在下之上而未為時用故其
 象占如此象曰井渫不食行惻也本義行道之人皆
 以為惻
 補注釋井卦九三爻辭
 發明井清渫而不食如人有才智而不見用勉强設
 施致行道之人皆為心惻蓋憫賢者不遇而天下不
[014-62b]
 䝉其福也然而卒不見售明王之難遇如此
 華注史記以屈原當之亦足發明其意
闔户靜宻也闢户動達也形開而目睹耳聞受於陽也
 徴引易上傳之十一章闔户謂之坤闢户謂之乾
 補訓此解易闔户闢户而推及於人之寤寐也○闔
 户靜而密闢户動而達密者嚴密無罅漏之意達者
 通達無壅滯之意闔户為隂闢户為陽人之形開而
 目有所睹耳有所聞受乾陽之氣而然也
[014-63a]
 李注形開而目睹耳聞此人身闢户之象也
  愚按天地一氣流行時而靜斂如户斯闔屬乎隂
  而謂之坤時而動發如户斯闢屬乎陽而謂之乾
  冬春晝夜皆是也動物篇以人之息言之此以人
  之寤寐言之義皆精妙可相叅看
辭各指其所之聖人之情也指之以趨時盡利順性命
之理臻三極之道也能從之則不陷於凶悔矣所謂變
動以利言者也然爻有攻取愛惡本情素動因生吉凶
[014-63b]
悔吝而不可變者乃所謂吉凶以情遷者也能深存繫
辭所命則二者之動見矣又有義命當吉當凶當否當
亨者聖人不使避凶趨吉一以貞勝而不顧如大人否
亨有隕自天過涉滅頂凶无咎損益龜不克違及其命
亂也之類三者情異不可不察
 徴引易上傳之三章辭也者各指其所之下傳之一
 章聖人之情見乎辭又云變通者趨時者也上傳之
 十二章變而通之以盡利説卦之二章将以順性命
[014-64a]
 之理上傳之二章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下傳之十
 二章變動以利言吉凶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
 凶生逺近相取而悔吝生一章吉凶者貞勝者也否
 卦六二爻大人否亨本義大人當安守其否而後道
 亨也姤九五爻有隕自天大過上六爻過涉滅頂凶
 无咎本義蓋殺身成仁之事損六五爻益六二爻皆
 云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損本義兩龜為朋十朋
 之龜大寳也或以此益之而不能辭其吉可知泰卦
[014-64b]
 上六爻象曰城復於隍其命亂也
 補訓此節言辭由於情易之情異不可徒泥其辭也
 首二句總説指之以趨時至以利言者也言當變動
 者也然爻有攻取至以情遷者也言不可輕於任情
 之動也能深存二句總收上二段言當趨避者也又
 有義命至之類言不使人趨避者也末以三者情異
 總收通節○凡易之辭各指其所往乃聖人之情所
 由見也下接指所之說指之以趨時變而盡其利順
[014-65a]
 性命之理臻於三極之道也人能從其所指則不至
 陷於凶悔而果能趨時盡利矣此正易所謂以利言
 者也可見人當變動以趨時盡利然爻有攻取愛惡
 之本情本情素動因生吉凶悔吝而不可變者乃易
 所謂吉凶以情遷者不可不慎於所動也能深存聖
 人繫辭所命則變動情動二者之動可見矣二者之
 動皆言趨避之方又有義之當安命之已定當吉當
 凶當否當亨者聖人不使人趨避一以正理勝之而
[014-65b]
 不顧其凶吉如大人否亨之類皆説得一定不使人
 趨避但當順受也合言之三者之情異學者不可不
 察也繫辭所命即上文指所之之辭
 華注此章論繫辭之義詳悉蓋聖人繫辭之義有三
 一是教人趨吉以避凶猶云如是則吉如是則凶是
 凶可反而吉吉可變而凶所謂變動以利言也一是
 直指爻象之吉凶因其吉而吉之因其凶而凶之乃
 不可變者為卦之本情如是也學者玩其占亦可曉
[014-66a]
 然於吉凶悔吝之情形是二者皆賴人事為轉移有
 不得諉於命者然亦有吉凶亨否一順乎天不勞趨
 避正恐一趨避焉反為私意但當守正以聴之合前
 二者是有三樣繫辭之法學易者不可不察
 集解大人否亨必身否而後道亨也有隕自天休命
 自天而降也過涉滅頂凶无咎殺身成仁於義無咎
 也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義所當得不能違也城
 復於隍其命當亂不可逃也
[014-66b]
  愚按易變動以利言謂揲蓍之初隂陽老少之象
  未定而蓍䇿之變動乃推出趨避之利以示人也
  吉凶以情遷謂求卦之後吉凶消息之情既具而
  易辭隨之以遷徙也意不甚逺張子㸔作兩義非
  本㫖又其命亂也易本以命令言政昏而否乃至
  也張子作氣數之命亦與本㫖異
因爻象之既動明吉凶於未形故曰爻象動乎内吉凶
見乎外
[014-67a]
 徴引易下傳之一章爻象動乎内吉凶見乎外本義
 内謂蓍卦之中外謂蓍卦之外
 華注事有吉凶人未明也審乎爻象而可决矣是爻
 象可以明吉凶也
  愚按此節大意釋爻象動乎内二語亦先疏其義
  而後舉其文
富有者大無外也日新者久無窮也
 徴引易上傳之五章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徳
[014-67b]
 一章可久則賢人之徳可大則賢人之業
 補注即天道篇富有廣大日新悠久之意
  愚按此節大意釋富有日新之義以天道言與天
  道篇言聖人者稍異朱子採此入本義
顯其聚也隠其散也顯且隠幽明所以存乎象聚且散
推盪所以妙乎神
 補訓此大概言易理非釋成語集釋作解顯仁藏用
 説不合
[014-68a]
 華注幽明以隂陽之對待者言推盪以隂陽之流行
 者言即兩故化一故神之意○惟推盪故有聚散而
 幽明之象因之
  愚按首篇多以象與神言易如言象可見神不可
  見而曰見此者謂之見易言聚散出入形不形之
  分而曰能推本所從來則深於易者也皆是此㫖
  蓋氣之聚而顯者陽之謂即明也氣之散而隠者
  隂之謂即幽也隠而幽顯而明於聚散之象見之
[014-68b]
  而或聚或散推盪不窮者無非自然之妙理蓋神
  之所為莫知其然而然也知此則易之理可識矣
變化進退之象云者進退之動也微必驗之於變化之
著故察進退之理為難察變化之象為易
 徴引易上傳之二章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補注釋大傳變化進退之象也之意
 華注變化是言物象進退是言隂陽變化之著如草
 木之春榮秋枯進退之理其所以榮枯者也所以榮
[014-69a]
 枯者黙運潛孚人不能見故觀其象可以知其理焉
  愚按易變化以卦爻之變言進退以造化人事之
  消長言張子所謂變化者以氣之流行而有迹者
  言進退則隂陽消長之不可見者也隂陽消長亦
  氣也與變化對則無形故曰進退之理
憂悔吝者存乎介欲觀易象之小疵宜存志靜知所動
之幾微也
 徴引易上傳之三章憂悔吝者存乎介又云悔吝者
[014-69b]
 言乎其小疵也本義介謂辨别之端蓋善惡已動而
 未形之時也於此憂之則不至於悔吝矣
 補訓釋憂悔吝句○悔未至於吉而猶有小疵吝未
 至於凶而已有小疵欲觀易象之小疵釋憂悔吝宜
 存志靜知所動之幾微釋存乎介志靜猶云靜志也
 華注悔吝未至大咎每忽而不知惟天下之靜者乃
 有以燭其微而慎其幾焉
往之為義有已往有方往臨文者不可不察
[014-70a]
 補訓此耑明往字之義已往或不可挽方往尚有可
 圖不可概以為往而忽之
 髙注如否泰之往已往也諸卦之攸往将往也
 
 
 
 
 
[014-70b]
 
 
 
 
 
 
 
 正䝉初義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