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6 湖廣通志-清-邁柱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十三
  關隘志津梁附/
  楚豫之交關有三焉武勝最雄南跨漢東北接申
  羅夙稱阨塞之地湖南六里峻嶺懸巖即古之崇
  山居楚黔蜀三省之中苗蠻據為巢穴邃古以來
  莫之能馴也我
 國家幅&KR0695廣大逺近梯航楚地為九㑹通衢南方鎖
[013-1b]
  鑰永慶昇平紅苗自昔梗化今臣服效順以我衣
  冠易彼介鱗仰惟
皇上徳威所被股肱宣力易稱王公設險書曰慎固封
  守以康四海亶其然乎橋梁之設亦關王政徒杠
  輿梁之成於冬也為北地言之也南服利稱舟楫而石
  梁鐵索有以千百年計者實與關津相表裏故備著之
武昌府
  江夏縣
[013-2a]
 金口鎮在縣南六十里
 滸黄洲鎮在縣北三十里
 八吉堡在縣北五十里雍正六年撥守備一員千總
 一員兵六十名輪流貼防
  武昌縣
 雞鳴關在縣東明一統志即孫吴東宫門俗云吴工
 夜役鬼工爲城未合雞鳴而罷
 樊山砦在縣西五里南史宋永初元年刺史王明擊
[013-2b]
 鄂州破萬餘人於武昌拔樊山砦
 金牛鎮在縣南百二十里
 華容鎮明一統志在縣西五十里即唐禪林寺
 白湖鎮在縣西九十里
  嘉魚縣
 簰洲鎮在縣東北四十里
 石頭口鎮在縣西南八十里
 陸口鎮在縣西南赤壁之北今名陸溪口三國吴以
[013-3a]
 此爲控制要地吴志魯肅傳肅初住江陵後屯陸口
 恩威大行衆増萬餘人肅卒吕䝉代之後吕岱又領
 潘璋士卒屯於此
  蒲圻縣
 羊樓鎮在縣南六十里
  咸寜縣
 成山寨明一統志在縣西五里周廻十餘里容數千
 人四面峻峭惟一徑可入宋建炎間民聚糧保守賊
[013-3b]
 不能窺
  崇陽縣
 東關在縣南六十里
  興國州
 古龍關在州西北五里
 栁峯砦在州南三十里元末邑人黄普禄率衆於此
 避兵
 太平砦在州南百九十里
[013-4a]
 石榴砦在州西五十里百福山四面險峻元季人多
 避兵於此
 富池鎮在州東六十里宋建炎中立寨於此名曰池
 口
國朝設千總一員帶兵七十六名駐防
 黄顙鎮在州北六十里
  大冶縣
 西塞在縣東九十里一名道士洑江夏風俗記延連
[013-4b]
 江側東望偏髙謂之西塞山對黄石九磯兩山之間
 如關塞也括地志孫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劉毅攻
 桓𤣥唐曹王臯復淮西皆砦於此南齊書沈攸之反
 世祖遣軍據西塞令堅壁以待其疲卒平攸之
國朝設守備一員把總一員帶兵二百六十三名駐防
 雍正九年改設都司僉書
 長虹堡在縣北五十里
 田家鎮在縣境有外委把總分防
[013-5a]
 保安堡在縣西六十里
  通山縣
 九宫隘在縣南九十里九宫山明萬厯中知縣張書
 紳立於要害處以備不虞
 朦朧嶺在縣東南三十里險峻陡絶爲江西武陵必
 經之地
 羊都堡在縣西三里
漢陽府
[013-5b]
  漢陽縣
 鐵門關在禹功磯旁古置戌守
 沌口鎮在縣西南三十里晉書列傳陶侃爲荆州刺
 史領西陽江夏武昌鎮此
  漢川縣
 劉家隔在縣北三十里明一統志楊琚撫治荆襄創
 築劉家隔諸要隘明末獻賊來攻邑令孫光祚率衆
 敗之於此
[013-6a]
  黄陂縣
 金竹關在縣北百九十里
 鐵林寨在縣東三十里
 潘家寨在縣東四十里
 克敵軍寨在縣北五里前代築以禦寇
 灄口鎮在縣西南四十里
 沙口鎮在縣東南五十里
 大城鎮在縣北百二十里
[013-6b]
  孝感縣
 黄峴關在縣北三百里土名九里關魏書地形志南
 司州宋安郡東隨縣注有黄峴關即古大隧爲豫楚
 險隘南北朝屢爭之
 鎮陽城在縣東北八十里黄草山西壘石爲城四山
 陡絶一徑僅通古避兵處也
 白雲寨在縣西南九十里白雲山層巒削壁相傳古
 避兵地
[013-7a]
  附徳安府志明季流賊充斥人無所庇參政夏時
  亨因諸生唐烈等請言於縣令雍鳴鸞立寨此山
  崇禎十六年二月賊突至寨下攻五晝夜貢生彭
  清典等督義勇拒却之時吏部員外程良籌亦移
  家寨内與貢生夏㷆等同心守禦賊乗夜暗襲則
  令健兒礨石擊之一發常殺數人賊不能拔引去
  已而賊詐降潛襲寨潰良籌死之十一月賊率馬
  歩三千人來攻時亨密令劉體縉等夜斫其營斬
[013-7b]
  首百餘級撫按嘉之並以良籌死事狀上聞贈廕
  如例清典等授職有差
 國朝順治二年靖逺大將軍英王帥師逐賊賊望風
  奔竄王素聞白雲義舉至徳安使召時亨於是亨
  子舉人煒及丁之鴻屠奏疏等陳白雲抗賊狀王
  承
 制授奏疏等以官寨衆乃解
黄州府
[013-8a]
  黄岡縣
 三江口關明一統志在縣北三十里有江三路而下
 至此㑹合爲一亦屬武昌縣
 大活關在縣北二百三十五里唐書地理志縣北有
 大活城隋唐於此建關
 陽邏鎮明一統志在縣西百二十里宋置堡於此東
 接蘄黄西抵漢沔南渡江至鄂北距五關乃要害地
 元史列傳至元十一年巴延大舉伐宋次蔡店往觀
[013-8b]
 漢口形勢宋淮西制置使夏貴等以戰艦萬艘分據
 要害都統王達守陽邏堡荆湖宣撫朱禩孫以逰擊
 軍扼中流兵不得進巴延徑趨沙蕪口遂入大江麾
 諸將攻堡三日不克巴延密謀於阿珠曰此堡甚堅
 攻之徒勞汝今夜以鐵騎三千泛舟直趨上流爲𢷬
 虚之計詰旦渡江襲南岸已過則速報我乃分遣人
 先以歩騎攻陽邏堡阿术出其不意泝流西上對青
 山磯而泊乗夜雪率衆抵南岸巴延因揮諸將急攻
[013-9a]
 破陽邏堡斬王達夏貴潰走
國朝設把總一員駐防
 團風鎮在縣北五十里
  蘄水縣
 大靈寨在縣北六十里大靈山舊有城塹相傳陶琳
 立寨處明季里人楊楚材陳恪於此築寨避冦保全
 甚衆
 石門寨在縣西北六十里石門山峭壁臨河明季里
[013-9b]
 人何彬然築寨禦冦屢攻未破
 巴河鎮在縣西七十里
 闌溪鎮在縣西南四十里
  羅田縣
 平湖關在縣西北四十里抵麻城界
 松子關在縣西北百八十里抵商城界
 石門關在縣東北百里抵英山界
 岐嶺關在縣東北百八十里抵六安界乃陸遜追曹
[013-10a]
 兵處
 青苔關在縣北百八十里
 栗子關在縣東百八十里
 銅鑼關在縣西百四十里
 周家寨在縣北六十里最險要
 石壠寨在縣東南四十里
 鼓羊寨在縣西北四十里
 雁門寨在縣西北八十里上有仙人騎牛古跡
[013-10b]
 望英寨在縣東北三十里
 熊崖寨在縣東北四十里
 觀音寨在縣東南六十里
 光山寨在縣東六十里即石馬山寨
 天堂寨在縣東百六十里勢極峻險
  麻城縣
 虎頭關在縣北七十里商城界宋史寧宗嘉定十二
 年金人自光州至麻城冦關孟珙集各屬戰士守之
[013-11a]
 黄土關在縣北九十里光山界金史列傳定興五年
 布薩安貞伐宋至洪門山宋黄統制團兵五千保此
 關關絶險素有備堅壁不出安貞分左右軍潛登别
 以兵三千逼關門翼日左右軍㑹於山巔俯瞰關内
 守關者氣奪不能立中軍急攻宋兵潰遂奪關
 白沙關在縣北九十里與黄土關相近山路峭壁委
 折而上梁置沙州治白沙城後魏因之
 大城關在縣北九十里今屬黄安
[013-11b]
 木陵關在縣北百里齊陳分界處唐書元和十二年
 李道古代栁公綽鎮鄂討吴元濟道古自將出木陵
 關士卒驕不能制
  附宋李&KR0811乞復五關之險疏畧云虎頭關形勢最
  險兩山千仞一澗激衝黄土關形勢聳峭白沙關
  與黄土相去密邇木陵關山路峭壁委折而上大
  城關山勢不甚高峻而横斜盤繞修善關亦在其
  旁使諸關之兵據險效死豈能遽入乎
[013-12a]
 修善關在五關之旁
 隂山關在縣北六十里據高臨下北望二十里皆在
 目中
 長嶺關在縣東北百里商城縣界明嘉靖中盜起九
 龍灣兵備僉事沈龍議建守備府於此
 鐵壁關在縣西四十里土名鵞籠山明嘉靖中西山
 盜起分巡僉事林遂建議設巡檢司
 黑石寨光山縣界
[013-12b]
 臺山寨在縣西百里
 岐亭鎮在縣西七十里隋揭素居永安造大艦大舉
 伐陳陳南康内史吕仲肅屯岐亭素登陸先攻其寨
 仲肅夜潰
  黄安縣
 金局關在縣西北四十里
 大城關宋時爲羅山界元世祖已未二月入此關戌
 軍皆遁後屬麻城今分屬黄安
[013-13a]
 清泉寨在縣南五十里清泉山東連尾斗頂有清泉
 元季孟維忠建寨於上屢捍大冦爲東南屏障
 鮑家寨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木城寨在縣北六十五里
 黄楊寨在縣北七十里楚豫交界地週環如壁其上
 平衍宋元之季土人於此立寨避兵全活億萬事鐫
 天臺石壁
  蘄州
[013-13b]
 茅山鎮在州西六十里
 大同鎮在州北百八十里
  廣濟縣
 保定營明季邑令張登衡招聚士民於大江洲上立
 營防禦流冦
 武穴鎮在縣南七十里設把總一員帶兵二百二十
 三名分防
 馬口鎮在縣南七十里
[013-14a]
 龍坪鎮
 清江鎮
  黄梅縣
 北隘通蘄州後山
 東北隘通宿松太湖亭前驛
 東隘通宿松佛坐嶺
 西隘通廣濟雙城驛
 西南隘通廣濟龍坪鎮
[013-14b]
 南隘通潯陽江清江鎮
 東南隘通湖口江
 下新鎮
安陸府
  鍾祥縣
 塘港關在縣南三十里
 池河關在縣西北十五里
  京山縣
[013-15a]
 洪山寨元史中統中張柔屯兵曹武以逼宋遣别將
 鞏彦暉攻洪山寨破之
 大洪寨在縣西北百二十里元史至元十五年棗陽
 萬力府言李均收撫大洪寨爲宋朱都統所害命賜
 銀千兩賙其家
  潛江縣
 興隆鎮在縣北十五里水路要衝
  沔陽州
[013-15b]
 侯埠關在州東六十九里
 范溉關在州北百三十里
  天門縣
 鴻漸關在南門外
 義水關在義河
  荆門州
 虎牙關在州西三里勢極險峻
 樂鄉關在州北八十里
[013-16a]
 沙陽堡在州東百二十里元史至元十一年巴延伐
 宋舍郢順流直下次沙陽使招守將王虎臣等虎臣
 斬其使㑹日暮風大作巴延命順風掣金汁砲焚其
 廬舍烟焰漲天城遂破虎臣等被擒
  當陽縣
 百寶砦在縣北五十里四壁陡絶山腰有洞下瞰沮
 流傳爲石劉屯兵處
徳安府
[013-16b]
  安陸縣
 諸葛寨明一統志在縣東羅陂村相傳諸葛亮所築
 高竅鎮在縣南三十里
  雲夢縣
 高臺砦在縣南
 利塘鎮在縣北
  應城縣
 﨑山鎮關在縣北四十里
[013-17a]
  随州
 平林關即隋平林縣地在州之上名鄉當楚豫之交
 乃咽喉地
 順義關即晉順陽地隋煬帝大業元年改順義
 仵水關在州北百二十里
 田王寨在州北百八十里古避兵處石垣尚存
 蒼臺營在州東南七十里
 界山嶺即大悲店在州西北九十五里
[013-17b]
 關兒口在州北二百三十里接桐柏界古隘道
 界牌口在州北二百四十里界河南亦古隘道
 石門在州南七十里段家岡原有石坊今址存
 土門在州西一百七十里夾山中通一路今有門樓
 椵樹埡在長崗店西五十里
  附舊志隨之險要左馬坪舖右界山嶺前漢東橋
  後界牌口有土門以衛之有石門以界之立蒼苔
  營爲南之保障置關兒口爲北之鎖鑰仵水關之
[013-18a]
  險要椵樹埡之陡峻可攷而知也
  應山縣
 平靖關在縣北七十里即古㝠阨地吕氏春秋天下
 扼塞有九冥阨其一林木叢欝怪石嶙峋車不方軌
 馬不並騎史記無忌謂魏王曰秦不敢攻冥阨之塞
 俗傳漢忠義侯過此竊竊憾之因名憾這關又曰杏
 遮關綱目集覽作行者坡
 白雁關在縣西北五十里即黄土關又名百雁關密
[013-18b]
 邇中州昔人屢爭之
 武勝關在縣東北百二十里即古直轅雄據上流俯
 瞰諸方險阨之地用武之所梁曰武陽魏書列傳中
 山王英伐梁次義陽將取三關英策之曰三關相須
 如左右手若克一關兩關不待攻而定攻難不如攻
 易宜先取東關恐其并力於東乃使長史李華率五
 統向西關分其兵勢身督諸軍向東關先是馬仙琕
 使雲騎將軍馬廣率衆拒屯於長薄軍主胡文超别
[013-19a]
 屯松峴英至長薄馬廣夜遁入於武陽英進師攻之
 聞梁遣冠軍將軍彭瓮生等援武陽英乃緩軍曰縦
 之使入此城吾先曽觀其形勢易攻耳取之如拾遺
 也諸將未之信瓮生等既入關英促圍攻之六日而
 廣等降於是進擊西關馬仙琕等皆遁走果如英策
 黄陵砦在縣東二十五里
 牢城砦在縣東五十里
 大城砦在縣東八十里大城山之陽有古城址
[013-19b]
 鴉狐砦在縣東北四十里何家山
 牛心砦在縣東北六十里東接武勝關
 狄將軍砦在縣東北八十里舊傳宋狄青常屯兵於
 此下有古洞
 興安砦在縣北四十里相傳楊平章立
 鐵城砦在縣西北四十里唐書志元和十年節度使
 高霞寓與吴元濟戰於鐵城敗績即此
  附縣志形勢險要論畧應爲楚之北門自古必爭
[013-20a]
  之地吕覽謂天下扼塞有九冥阨其一而大隧直
  轅左右虎據三關鼎峙號稱天險東有太平鎮鎮
  濱河水繞其山下通孝昌上達羅山商賈往來奸
  慝錯雜守禦維難水之従西南來者經馬坪過平
  市南入於溳應山隨州遂得因河岸東西以爲界
  接壤安陸曰夀山聳西南之巖峻以迴向乎郡城
  是應山者郡之保障也依乎腹心則溳城亦爲邑
  之砥柱焉内外表裏相爲屏衛舊志云鄖子國在
[013-20b]
  熊繹封北永邑又在鄖北直與申伯國聨岡巒礌
  矹三國隘險九砦爲烈屹然北門鎖鑰也申畫郊
  圻慎固封守厥維重哉
荆州府
  江陵縣
 司馬休之壘在縣東十里十六國春秋初休之以討
 庾楷王恭有功遷平西將軍都督荆雍六州後子文
 思作亂劉裕率師擊之魯宗之自襄陽來㑹休之築
[013-21a]
 壘於江津以拒裕綱目休之兵臨峭岸裕軍無能登
 者將軍何藩以刀頭穿岸埒容足指騰之而上直前
 力戰裕軍乗之休之遂大潰
 馬家寨在縣東三十里
  公安縣
 劉王營在縣東九十里相傳昭烈帝居吴時屯兵於
 此
  監利縣
[013-21b]
 南寨在縣西五十四里傳蜀漢立寨於此
 王家堡在縣東北
  松滋縣
 西平寨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昔人屯兵之所
 紅崖子寨在縣南一百里
 上明鎮在縣東晉書桓冲傳冲都督江荆等州軍事
 疏言自中興以來荆州所鎮隨宜迴轉臣兄溫經畧
 中原因江陵路便即而鎮之事與時遷勢無常定且
[013-22a]
 兵者詭道示之以弱今宜全重江南輕戌江北南平
 孱陵縣界地名上明土田膏粱可以資業軍人在吴
 時樂鄉城以上四十餘里北枕大江西接三峽敵至
 則舊郢以北堅壁不戰接㑹濟江路不去逺乗其疲
 惰撲剪爲易於是移鎮上明
  夷陵州
 南津關在州南一里
 西津關在州西大江右
[013-22b]
 白虎關在州東北六十里
 石門寨
 林家寨
 長嶺砦
 連山砦
 神機砦
 佛頂寨
  宜都縣
[013-23a]
 普通關界當陽夷陵枝江宜都四縣境明成化間設
 巡檢司
 江關在荆門虎牙二山之門後漢書岑彭傳建武十
 一年公孫述遣其將任滿田戎程汛將數萬人乗枋
 箄下江關據荆門虎牙横江水起浮橋鬬樓立攢柱
 絶水道結營山上以拒漢兵彭與吴漢等將兵六萬
 人㑹荆門彭令軍中募攻浮橋先登者上賞於是偏
 將軍魯竒應募而前時東風狂急彭竒船近流而上
[013-23b]
 直衝浮橋而攢柱鈎不得去竒等乗勢殊死戰因飛
 炬焚之風怒火盛橋樓崩燬彭悉軍順風並進所向
 無前蜀兵大亂遂斬任滿明成化間設巡司於此
  附縣志關隘論畧邑山川扼要雄據上游昔公孫
  子陽倚江關以爲重而後遂爲吴蜀所必爭葢荆
  州控制巴蜀爲全楚之咽喉而宜都鎖鑰荆南又
  爲荆州之頷頞也不有重關要隘何以塞潛渡之
  奸况乎背拊樊保臂指夜郎而西南逼近土司萬
[013-24a]
  谷千巖又豈一夫可當哉
  逺安縣
 洪恩砦
 五爪砦
 包巾砦
 北砦
 石柱砦
 千金砦設把總一員駐防
[013-24b]
襄陽府
  襄陽縣
 鳳林關在縣南五里
 觀音閣關在縣南九里
 栁子關在縣西七里
 老龍隄關在縣西北十里
 樊城關在縣北三里
 七里店關在縣北十里
[013-25a]
 李百户營
 龔家營
 傅王家營
 韓家營
  宜城縣
 郭海營雍正八年爲請
㫖事案内因地方遼濶撥外委把總一員分防
  南漳縣
[013-25b]
 雞頭關在縣南百里
 瑪瑙關在縣西三十里
 猫兒關在縣西四十里
 隘門關在縣西百里
 鳳凰寨
 青龍寨
 紫山寨設把總分防
 天門寨
[013-26a]
 天保寨雍正八年因地方遼濶撥外委把總一員分防
 石門寨在縣北四十里明成化間都御史項忠建
 胡家營
 武安鎮設有把總分防
  穀城縣
 翠屛寨
 古山寨
 獨山寨
[013-26b]
 范家寨
 太平寨
  光化縣
 傅家寨雍正八年因地方遼濶撥外委把總一員分
 防
 左旗營堡在縣北五十里明成化間都御史項忠建
 陳家營
  均州
[013-27a]
 石古關在州東六十里
 小江口關在州東南八十里通河南陸路
 槐樹關在州北五里通陜西路
 油瓶關在州北六十里
 沙沱營
鄖陽府
  鄖縣
 鄖關史記南陽西通鄖關即此
[013-27b]
 黎子關在縣東百二十里
 雷峯&KR3853關在縣東北七十里
 □峪關在縣東北百二十里
 天馬關在縣南
 石門關在縣西南
 青桐關在縣西北七十里
 百桑關
 梅家舖堡在縣東北百四十里
[013-28a]
 黄柿坪堡在縣北百一十里
 馬山口堡在縣西五十里
  房縣
 湯池關在縣東十五里
 東欄關在縣東三十五里
 房山關在縣西三十五里
 瑤峯關在縣西二百五十里
 老寨在縣南五十里
[013-28b]
 高良坪堡在縣東南二百里
 望夫山堡在縣東南三百里
  竹山縣
 吉陽關在縣西百里
 黄茅關在縣西北五十里
 崔家寨
 紅岩寨
 萬興寨
[013-29a]
 官渡堡在縣南百二十里
 洪坪堡在縣南二百里
 鄭家埧堡在縣南三百里
 三界堡接白河竹溪界
  竹溪縣
 磁瓦關在縣東四十里
 五陵關在縣西五十里
 白土關在縣西六十里明成化中設縣河巡檢司守之
[013-29b]
 小關子與秦蜀交界
 牛頭寨
 中峯寨
  鄖西縣
 李四關在縣西北八十里
 雞嶺關在縣西五十里
 馬鞍關在縣西七十里
 六郎關在縣西南百七十里
[013-30a]
 廟川堡在縣西北二百六十里
 南關堡在縣西
  保康縣
 瑪瑙關在縣南
 瑪良坪在縣南百里
直𨽻歸州
 金雞寨在州北三十里
 石柱寨在州北百二十里
[013-30b]
 和尚寨在州南二十里險峻不可攀援
 五峯寨在州南三十五里
 中嶺寨在州南百里
 三角寨在州西北三十里野桑坪中有將軍嶺擂鼓
 臺
  長陽縣
 古捍關明一統志在縣南七十里本佷山縣地楚肅
 王立以拒蜀蘇秦云秦自汶山浮江以下不十日而
[013-31a]
 抵捍關史記注在巴郡魚復縣
 梅子八關明一統志俱在縣境四臨江南四臨江北
 元時設以備峒蠻明改設二巡檢司
 招徠舊關堡在縣西北二百里
 梭草關在縣西二百里明設巡檢司
 長毛關在縣西南二百三十里交長毛司界
 百年關在縣南西至峝口交容美土司界
 漁洋關在縣南百二十里
[013-31b]
 菩提隘在縣西南二百五十里
  附縣志關隘論畧明設巡檢三員凑撥額數弓兵
  以守關隘土蠻不許出境漢人不許入峝天啟元
  年土司侵邊菩提隘巡檢兵寡難禦遂退札漁洋
  關至七年裁漁洋關巡檢而土蠻出沒抄擄愈不
  可制矣
 國朝設把總一員帶兵五十名駐防分汛
  興山縣
[013-32a]
 猫兒關
 高雞寨在縣東北百里
 關口埡設把總一員帶兵九十名駐防
  巴東縣
 野三關在縣西南三百五十里
 紅砂堡設把總一員帶兵一百五十二名駐防
  恩施縣
 五峯關在縣東連珠山下
[013-32b]
 東門關在縣東南東門山
 石乳關在縣西石乳山
 勝水關在忠建宣撫司境
 振武關在縣北
 深溪關在大田所酉陽路口
 土地關在木册忠峝路口
  附續文獻通考明隆慶五年湖廣撫臣劉慤以土
  冦覃壁平條議五事一議處監制請以川東道所
[013-33a]
  轄巫山建始黔江萬縣行川湖撫按官㑹議改屬
  湖廣上荆南兵備道凡漢土官民詞訟兵糧悉聴
  經理及湖廣有應𨽻川東者并議改屬一議處置
  荆州去施州衛道里險逺不能巡察夷陵以西有
  國初頴國公傅有徳所闢取蜀故道名百里荒者
  抵衛僅五百餘里請移巴東之石柱巡檢司於野
  三關施州衛之荆門驛於河水舖三㑹驛於古夷
  舖俾閭井聨絡而於百里荒及東卜隴仍創建哨
[013-33b]
  堡各一令千户一員督夷陵長陵二所班軍各百
  人更番戌守一議軍民職掌施州衛道里延袤甚
  廣物産甚饒衛官每肆脧削致民逃匿諸土司爲
  亂宜裁撫夷通判更設同知一員俾撫治民夷嵗
  額錢糧外有該衛公費必不可廢者仍依軍三民
  七照例編審均徭册報分守道覆實派徴衛官不
  得額外横索一議金峝管轄謂覃氏世不忍遽絶
  宜姑貸其罪削安撫司職改爲峝長聴支離所百
[013-34a]
  户提調有抗違故縦土民生事即寘之法一議防
  制土司謂國初施州衛所轄十四土司官舍應襲
  俱令赴部邇因衛所交通奸徒誘引率皆私擅名
  號無所顧忌請嚴行撫按官訪治凡諸土司應襲
  官舍必關白該道兩院始許承替署理司事兵巡
  道每嵗巡歴亦預行知㑹調集各官舍面加奬諭
  並令赴學觀禮兵部覆奏俱従之
  津梁附/
[013-34b]
武昌府
  江夏縣
 冶塘渡在縣東三十里
 北嘴渡在縣東南
 引振渡在縣東南九十里
 南嘴渡在縣東南一百里
 游家渡在縣南八十五里
 山門渡在縣西南
[013-35a]
 女冠渡在縣西南七十里
 漢陽渡在縣西舊用民渡江濶水險輕舠遇風多危
 明萬厯間布政陳瑞置巨艘八隻將江夏縣嵗編操
 船水手十二名改募渡夫領之今仍復民渡
 白羊橋在縣東北四十里
 八分渡一名張公渡
 滋陽橋在城内墩子湖萬厯中郭承奉修
 分金橋在望山門内
[013-35b]
 明月橋 清風橋俱在文昌門内
 浮橋在望山門外江水支流所經兩岸相峙明洪武
 間知府冒政造舟爲梁正徳庚辰周儀改造嘉靖壬
 子知府嚴忠増修其水夏溢冬涸楚藩駕木爲橋更
 名王惠今廢用舟渡
 新橋保安門外明經畧熊廷弼建
 廣平橋明一統志在府城東二里跨南湖宋紹興間
 建
[013-36a]
 土橋在忠孝門外
 伏龍橋明一統志在府城東相傳許遜自豫章追蛟
 至此蛟化白驢伏橋下
 雨落橋在縣東四十里
 楊橋在縣東五十里
 踏泊橋在縣東南七里
 老人橋在縣東南十五里
 長虹橋在縣南五里熊廷弼重修築新隄障水
[013-36b]
 𢎞濟橋在縣南二十里舊名李家橋
 太平橋在縣南七十里有亭
 獅子橋在縣南七十五里有亭
 青林橋在縣西南二十里今圯舟渡
 廖家橋在縣西南七十里
 龍穴橋在縣北四里
 北洋橋在縣北二十里明𢎞治中邑孝子周璽建萬
 厯間中丞常居敬重修有碑
[013-37a]
 孟井橋在縣東北三十里相傳孟宗建
  武昌縣
 梁子渡在縣南九十里
 方家渡在縣西南十五里
 赤馬渡在縣西北七十里
 大江渡在縣北通淮州
 韓婆橋在縣東
 石盤橋明一統志在縣東十里舊名石盤渡鄉民往
[013-37b]
 來病渉明景泰二年建橋
 石橋在縣東三十里
 蟠龍橋在縣東南
 黄荆橋在縣南
 南湖橋在縣南二里
 泗洲橋在縣南百三十里
 鶴礲橋在縣西南
 大橋在縣西南百二十里金牛鎮
[013-38a]
 卧仙橋在西五里
 萬松橋 寒溪橋俱在西山下
 梅橋在縣西二十里
 馬橋在縣西三十里當驛路之衝
 丁橋在縣西六十里
 柘橋在縣西七十里
 舊石橋在寒溪寺前
 黄龍橋在金牛鎮
[013-38b]
 清思橋在虎頭山下
  嘉魚縣
 頭陀港渡在縣東四十里
 大橋渡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三㲼渡在縣東南五十里
 陸磯口渡在縣西南六十里
 石頭口渡在縣西南八十里
 上夾口渡在縣北九十里
[013-39a]
 駕部口渡在縣東北即宋文帝黒龍負舟處
 丁家渡在縣東北
 淨寶橋在淨寶寺前
 大橋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官橋在縣南二十里
 紅硃橋在縣西北
 熟湖橋在熟湖寺前
 魚山橋  官路橋  董公橋  清溪橋
[013-39b]
 龍津橋
  蒲圻縣
 聶泗渡在縣東十里
 石坑渡在縣東南四十里
 嘉水橋  藍港橋  黄沙橋  花木橋
 夜珠橋  太平橋  大姑橋  小姑橋
 峽山橋  七寶橋  白水橋  斗門橋
 長泉橋  羅田橋  弓背橋  大礲橋
[013-40a]
 俱在縣河南
 五洪橋在縣西十里元皇慶初建學士程巨夫有記
 浮橋在縣北門外
 杉嶺橋上爲黄公隄
 □懃橋  樊師橋  下礲橋  梅澥橋
 普惠橋  月仙橋  雙港橋  青龍橋
 沙橋   官塘橋  解水橋  汀泗橋俱在
 咸蒲兩邑界
[013-40b]
 上已橋  楊橋   洪口橋  高橋
 竹山橋  琅橋   江施橋  卧虹橋
 馬駟橋  泉口橋  洪水橋  濟川橋
 霞落橋  黄龍橋  龍鵲橋  栗柴港橋俱
 在縣河北
 雙路口橋 慧林橋  荆港橋  無疆橋
 鳳凰橋
  咸寧縣
[013-41a]
 三元橋在縣東初名永安即唐永安鎮
 金塘橋在縣東三里
 東川橋在縣東四里
 上好橋在縣東七里
 官埠橋在縣東十里
 横港橋  駕城橋  小金橋  楊湖橋俱在
 縣東二十里路通興國
 洗馬橋在縣東三十里路通武昌
[013-41b]
 下好橋在縣南三里
 平家橋在縣南十里
 芙蓉橋在縣南二十里
 救苦橋在縣南三十里
 白沙橋在縣南四十里
 富庶橋在横街西
 西河橋在縣西半里知縣曹應聘始甃以石邑宦趙
 嗣芳成之橋洞七上列石欄
[013-42a]
國朝雍正五年夏洪水浸頹知縣戴惟樞倡修
 皇風橋在縣西三里
 黄家橋在縣西五里
 北洪橋在縣西十里
 竹劄橋在縣西十五里
 馬橋在縣西二十里
 黄石橋在縣北三十里
 賀勝橋明一統志在縣北四十里宋末兵起里人王
[013-42b]
 華聚衆保障與賊戰勝因以名橋
 觀山橋在縣東北四十里
 西河橋在縣西蒲圻驛路
  崇陽縣
 史家渡在縣東五里
 吴城渡在縣南九十里水従吴城港出
 穆林渡在縣西五十里
 雙湖橋在縣東十里
[013-43a]
 白泥橋  東流橋俱在縣東十五里
 福善橋在縣東三十里
 西冲橋  西溪橋俱在縣西南十五里元岳麓山
 長徐源明有記
 九都橋在縣西南三十里
 義城橋明一統志在縣西二里宋令張詠建
 浮溪橋在縣西五里
 楊栁橋在縣西二十里
[013-43b]
 石屋橋在縣西三十里
 白馬橋在縣西七十里
 柘橋在縣西八十里
 桃花橋  穆林橋俱在縣西
 桃溪橋在縣北二里昔有泉水流花出
 栁樹橋在縣北十六里
 朱紫橋明一統志在縣西三里宋孟珙書朱紫橋三
 大字碑存橋廢
[013-44a]
 鵓鴿橋  櫺星橋官塘橋水所經出
 甘棠橋宋史張詠令崇時民多種茶爲業詠曰茶利
 厚官將𣙜之不如栽桑後果𣙜茶崇邑獨免又爲鑿
 山引水溉田惠愛甚沃民爲立橋以志不忘
 劈箭橋  官塘橋  長平橋  湖南橋
 張公橋  黄犬橋  楊洪橋
  通城縣
 毛公渡在縣北五里
[013-44b]
 太平橋在縣東五里
 朝宗橋在縣南
 第一渡橋在縣西南二十里
 石潭橋在縣西二十里
 烏橋在縣西北五里
 拱北橋在縣北門外
 星華橋在縣北一里
  興國州
[013-45a]
 石浮礲渡在州東十五里
 城南渡在州東三十里
 軍山渡在州東十五里
 楊林渡在州東南五里
 南市渡在州南十里
 沬口渡在州西十里
 大瑶渡在州西三十五里
 率州渡在州西四十五里
[013-45b]
 華潭渡在州西五十里
 湄潭渡在州西七十五里
 丘家渡在州西九十里
 陽辛渡在州西百里
 門枋渡在州東北二十里
 懷坡橋在州東半里
 荻田橋在州西二十里
 大塘橋在州西三十里
[013-46a]
 永濟橋在州西北十五里
 三濟石橋在州西北四十里
 恩波橋在北城外
 湄峯橋在州北五里
 良薦橋在州北二十里
  大冶縣
 磁湖渡明一統志在縣東四十里湖邊之石多磁𩔖
 産菖蒲蘇子由嘗阻風於此作詩寄兄
[013-46b]
 金隄渡在西關外即茅嶺渡
 青山渡在縣西五里古青山場
 碧石渡在縣北六十里
 源潭橋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採芹橋在西市
 備禮橋在縣西十五里
 栖儒橋在靈峯山下
 換縧橋宋嘉定間造相傳鍾吕二仙換縧於此
[013-47a]
 新雁橋在道士洑市
  通山縣
 黄沙渡在縣東三十里
 寶石渡在縣東南四十里
 賽公渡在縣西南
 通津橋在縣南半里
 青雲橋在縣西
 桃花橋在縣西洞淵觀
[013-47b]
 行逺橋在縣西五里
 高橋在縣西二十里
 舉橋在縣西三十里
 花橋在縣東北十五里
 多寶橋在多寶寺南
漢陽府
  漢陽縣
 漢陽渡明一統志在縣東門外唐李白詩鸚鵡洲横
[013-48a]
 漢陽渡水引寒烟沒江樹
 沌口渡在縣西南三十里
 平塘渡在縣西二十里
 龔家渡在西北八十里
 迎恩橋在縣東
 迎春橋在縣西宋大觀初建石上刻迎春二字
 永安橋在縣西三里
 官橋在縣西六十里
[013-48b]
 王公橋在縣東北三里明知府王宗本修
 洗馬橋在洗馬口
 九如橋在漢口循禮坊
  漢川縣
 陽臺渡明一統志在陽臺山下宋曽慥詩渺渺陽臺
 去茫茫鸚鵡洲干戈迷大别烟雨瞑南樓
 南河渡在縣南六十里龍門山下
 安河渡在縣東北三十里
[013-49a]
 迎恩橋在縣東關
 甑山橋在縣東十五里
 南虹橋在縣南關
 道觀橋在縣南二里
 新陂橋在縣西北四十里大赤鄉
 義橋在縣北十五里
 廣濟橋在劉家隔西
 土橋 青雲橋俱在劉家隔
[013-49b]
  黄陂縣
 魯臺河渡在縣郭外
 許家河渡在縣東四十里
 灄口渡在縣南四十里
 油湖渡在縣西五十里
 十潭渡
 平易橋在縣前
 駱駝橋在縣東二十里明一統志魏人來伐以駱駝
[013-50a]
 載輜重墜橋下因名
 甘棠橋在縣東四十里
 黄婆橋明一統志在縣西舊志云宋太祖微時過此
 渴求水黄婆見而異之具禮數進酒且曰酒禁嚴慎
 勿洩後即位捐闔邑𣙜酤
 大板橋在西郭外
 丁公橋在縣西二里
 和尚橋在縣西四十里
[013-50b]
 石港橋在縣北十五里
  孝感縣
 縣河渡  注泉渡  澴河渡  白沙渡
 萬夀橋在東關外
 高埠橋在縣東十二里
 魯班橋在縣東三十里
 深溝橋在縣南五里
 後湖橋在城西
[013-51a]
 理絲橋在縣東北十里
 滻川橋在縣東北四十里
 績麻橋世傳居民女績麻所建
 丘址港橋 白沙橋  雲公橋  願藏橋
 太平橋
黄州府
  黄岡縣
 巴河渡在縣東四十里
[013-51b]
 長河渡  雙溪渡俱在縣北
 趕化渡  陽邏渡  大江渡俱在城西
 三江口渡 團風口渡 張家店渡 松湖壩渡
 舊州渡  柴埠湖口渡
  蘄水縣
 縣溪渡  蘭溪渡  青蒿渡  陸神港渡
 巴河渡
 緑楊橋蘇軾醉卧橋上有解鞍欹枕緑楊橋之句遂
[013-52a]
 名
 昭化橋  盡街橋  青萬港橋 苦竹港橋
 麻橋   浮橋
  羅田縣
 界河渡在縣西十里
 源清橋  通濟橋  龍門橋  霸城橋
 板橋灣  河口橋  三里橋  花石橋
 黄䜿公橋 李莽崖橋 關口橋  祝家畈橋
[013-52b]
 觀音橋
  麻城縣
 縣前河渡 岐亭河渡 高安河渡 浮橋河渡
 白塔河渡 白杲河渡
 花橋   南門橋  太平橋
 岐亭橋宋陳李常與蘇軾逰㑹處
 橙林橋在縣北
  黄安縣
[013-53a]
 高栁橋在縣北
 陽真橋  遇仙橋  銀錠橋  通濟橋
 太平橋
  蘄州
 西河渡  黄桑口渡 乾明渡  歐家渡
 滑石橋  新興橋  轉蓬橋  芭茅橋
 大名橋  吴公橋  駱駝橋  橋舟橋
  廣濟縣
[013-53b]
 伊家渡  鄧家渡  北港口渡
 仁夀橋  荆竹橋  春風橋  車枋橋
 雙城橋
 滄浪橋在縣西門内
  黄梅縣
 清江觜渡 濯港渡
 松陽橋康熈四年知縣黄玉鉉重建
 平政橋在縣小南門外
[013-54a]
 馬頭橋  明月橋  蘆花橋  上沿港橋
 上谷塘橋 上山橋  下山橋  靈潤橋
 白湖渡橋
安陸府
  鍾祥縣
 寨子渡在縣東山溪之水時漲時消船隻久廢
 唐港渡  石碑渡  臼口渡  瓦子灘俱在
 縣南
[013-54b]
 漢江渡在縣西
 直河渡  豐樂渡俱在縣西北
 洋梓渡  殷家渡俱在縣東北
 昇僊橋在縣東青泥凹相傳漢梅福上昇處諺云昇
 僊橋倒狀元歸即此
 通濟橋在縣東
 後寺橋在縣城東祥吉寺前嵗久傾圮康熈初修
 通津橋即閘口橋今毁
[013-55a]
 東港橋在縣南三十里
 朝宗橋在縣西門外
 武定橋在縣西門外又名板橋今易名
 西門大橋在縣石城西嵗久圮齧康熈初郡守張崇
 徳司李史颺廷知縣程起鵬修舊止三眼今増爲五
 橋東西建二坊
 利渉橋在縣𤣥妙觀後即古利市順治間重修
 曽家橋即古土橋明司空曽省吾易以石嵗久傾圯
[013-55b]
 康熈初郡守張崇徳司李史颺廷知縣程起鵬修橋
 東西建坊
 豐樂橋在豐樂渡上小河新橋
 龍鳳橋
 甎橋 公濟橋俱在縣北
 洋梓橋在縣東北三十里
  京山縣
 南河渡在縣南
[013-56a]
 溾河渡在縣南最後設輟南河渡額充之
 土橋渡  石灘渡  黒流渡  青山渡
 沙洋渡  小河渡  三板橋渡
 㑹僊橋在縣東門外漢張楷跨驢逰此故名橋建數
 百年至今未壞
 塌橋在縣東四里
 湖家橋在縣南
 雙河橋在縣南
[013-56b]
 三板橋在縣南泗湖西
 宿食橋在縣南八十里漢光武宿食處
 樂濟橋在縣西三里
 機枋橋在縣西四里
 三女橋在縣西
 廣濟橋在縣西十五里
 沙河橋  孫家橋
  潛江縣
[013-57a]
 總口渡在縣東四十里
 龍淵渡  横隄渡  棠黎渡俱在縣西南
 新口渡在縣西五十里
 排沙渡在縣西北五里通天門縣
 策口渡在縣東北十五里通安陸府
 永興渡在縣東十里成化初知縣汪志修萬厯間知
 縣朱熈洽重修
 陶村橋在縣西南相傳張居正遺石所造
[013-57b]
 利渉橋在縣西南今廢
 通僊橋在縣西南八十里蒿口元建相傳吕巖曽經
 此知縣吕文汪志胡璘皆重修𢎞治初安福義民劉
 佐僊建於白湖舖之前知縣史華重修
 廣濟橋在縣西五里成化間知縣胡璘創𢎞治間水
 衝知縣史華重修
 普濟橋在元妙觀左
 楊胥橋在縣西六十里古埠垸知縣陳敏政創建成
[013-58a]
 化初知縣汪志重修
  沔陽州
 油榨洚渡 三江口渡 上江渡  拖船渡
 窑頭渡  剅河渡  南黄渡  荆南門渡
 小北門渡 劉家渡  漕河渡  江北渡
 泗港橋在州東十里
 孫江口橋在州東七十里
 城西浮橋春夏水泛則行舟
[013-58b]
 劉家渡橋在州西十里渡接中埂隄傾圯知州郭僑
 重修
 江北橋  侯埠橋
  天門縣
 官城渡在縣東十里
 板港渡在縣東二十里邑太學胡來俊修
 義河渡在縣城南一里
 十里隄渡在縣南十里
[013-59a]
 漿陂港渡在縣南三十一里
 獅子渡在縣南五十里獅子河今淤
 東湘渡在縣南五十一里
 東尾渡在縣南七十九里
 芙蓉渡在縣南八十里
 漁泛洪渡在縣西南五十里
 黒流渡在縣西南七十里
 古角渡在縣西二十五里青山湖口
[013-59b]
 皂角渡在縣東北七十里
 北大渡  北小渡
 浮橋在縣南門外元知府白景亮作今廢
 觀音橋在縣西北十五里舊橋敝且隘知縣周端改
 作可通車馬
 雁橋世傳得陸羽處鴻雁集西陂覆小兒於下僧史
 積見而收育之因以雁名橋
 馬溪河橋在縣西北三十一里義民載鸞建
[013-60a]
 河橋在縣北拱門北昔有巡道經此策馬不起得孔
 聖遺像嘉靖間僉憲柯即其地改爲儒學因以爲泮
 池焉
 栁河橋在縣北四十里康熈三十五年修建石橋
  荆門州
 沙洋渡  新城渡  大江渡俱在州東南
 建陽渡在州南九十里
 樂鄉渡在州北八十里
[013-60b]
 平正橋在州城外西南
 䝉惠橋在州西
 惠政橋在州北
 建陽橋  樂鄉橋  龍陂橋  石橋
 聚仙橋  仁義橋  泥水橋  甎橋
 板橋
  當陽縣
 沮水橋  河溶渡  清溪渡
[013-61a]
 朝天橋在縣東十里
 普通橋在縣東六十里明景泰初重建
 玉陽橋在縣西二里
 太平橋在縣西
 普濟橋在縣西北六十里明正統中重建
 倒流橋在縣西北六十里相傳曹操追劉先主至此
 張飛據橋大呼水爲逆流魏兵不敢進
徳安府
[013-61b]
  安陸縣
 櫻桃渡在縣西南三里
 竹籮渡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紫石橋在縣東二十里
 金龍橋在縣東三十里
 普安橋在縣東三十五里
 通濟橋在縣西一里知府周鐸建
 七里橋有三一在縣西南通應城一在縣東南通雲
[013-62a]
 夢一在縣西通京山
  雲夢縣
 西河渡  沙鳥渡  利塘渡
 萬金橋在東門濠上久圮義民劉𢎞試新修
 好石橋在縣北
 七里橋在縣北驛路
 無量橋在縣東北通陳家店應山縣諸路
  應城縣
[013-62b]
 西河渡在縣西一里
 楊家河渡在縣北四十里
 三里橋在縣東
 雙橋在縣東
 龍港橋在縣東南八里
 東門橋  青龍橋
 七里橋有二一在縣東一在縣西
 女兒橋在縣南三里本名旅利橋俗訛邑人周啟泰
[013-63a]
 建
  隨州
 析河口渡在州東南十五里
 西河渡
 兩河口渡在州西南三里
 木瓜園渡在州西二里
 嵗豐橋知州李克嗣重修
 七里橋明末水衝塌知州陳秉化修
[013-63b]
 高家橋今名五眼橋
 樂善橋在州東南
 光化橋在州東南三十五里
 雲潭橋在州東五十五里
 阜民橋在州城南一里
 通津橋在州南關内
 紫石橋在州南六十里
 僊人橋在州北門外
[013-64a]
 囘龍橋在州北二十五里
  應山縣
 渡蟻橋宋郊編橋渡蟻處後人於此立橋遂名之
 紫石橋在平里市萬厯間知縣江墉修
 永固橋在縣東十五里
 廣水橋在縣東三十里
 漢東橋  永定橋  月港橋俱在縣東五十里
 石井橋在石井舖東
[013-64b]
 杜僊橋在縣南十五里
 廣濟橋在縣南百三十里
 西關外橋萬厯間建
 惠化橋在縣西二百歩
 官橋在縣西三十里
 井子橋在縣西五十里
 馬坪橋在縣西六十里
 汶水橋在縣北三百六十歩
[013-65a]
 仁義橋在縣東北五里
荆州府
  江陵縣
 虎渡在龍洲南宋張景對仁宗兩岸緑楊遮虎渡一
 灣芳草䕶龍洲即此
 㑹通橋在縣西衆水之㑹下有鐵牕大渠
 武安橋在公安門外
 普濟橋在南紀門外
[013-65b]
 華張橋  華筵橋  安興橋  新堰橋
 倪軍橋  梅槐橋  祕師橋  賀市橋
 新壋橋  白水橋  白雲橋  板橋
 塔兒橋  白鱔橋
 東市橋在草市漕河
 沙橋在縣西一里
 王猛橋俗名海子橋後秦王猛孫鎮惡居荆州故名
 分水橋有二一在公安門外一在新東門外濠隄上
[013-66a]
 明𢎞治中江水泛漲衝塌城樓荆州左衛指揮張朝
 造此以殺水勢
 龍陂橋  雙橋   岳山橋  寧賓橋
  公安縣
 孫黄渡  芭芒渡  蘇家渡  大江渡
 太嵗渡  簡家渡  嚴灘渡  辛家渡
 霸城河渡 焦石溪渡 江管渡  惠果渡
 王家堰渡 杜橋渡  新渡   大陽渡
[013-66b]
 尹家渡
 鎮安橋在縣東一里
 石浦橋  䝉城橋  南星橋  三穴橋
 黄鍾橋  界溪橋
 孝港橋因謝鱗過此故名
 新隄堰橋 積善橋  横橋
 車公橋相傳車應曽居此
 秀峰橋  浮盆橋俱在茅穗村
[013-67a]
 白馬橋在縣魯陂里明嘉靖間司徒鄒文盛致政時
 建易名恩波
  石首縣
 金牛渡在縣南七里
 沙埠渡  調絃渡
 黄金橋在縣南三里以黄金隄得名
 黄陵橋  龍塘橋  逺通橋
 照影橋在縣西八仙下下相傳有仙人於此照影
[013-67b]
  監利縣
 雞鳴渡在縣西北三十里世傳東漢馬援行兵渡此
 時值雞鳴
 龎公渡在縣西北二里相傳魏龎涓曽過此渡兵
 石家渡  馬公渡
 滿心橋  新橋   長林橋  濟衆橋
 石橋   乾港橋  兔兒洲橋 馬鞍橋
  松滋縣
[013-68a]
 荆江渡  三水渡  裴家河渡 虞氏渡
 湘王橋在草埠湘獻王建
 隄尾橋舊板架明𢎞治中典史張璉甃以石正徳中
 縣丞徐雄重建
 天星橋在縣南二里
 三里橋在縣南三里
 花溪橋在縣西五里
 東門橋  通濟橋
[013-68b]
 洋溪橋在縣東二十里
  枝江縣
 白水渡  北河古渡 對江津渡
 天生橋在縣南三里三即溪上兩岸通近水中卧巨
 木如天生然故名
 東門橋  花溪橋  通濟橋
  夷陵州
 臨江渡  長渡   浣紗渡
[013-69a]
 廣福渡在州大南門外
 普濟橋去州十里跨大溪
 童公橋明童世彦建
 仙夀橋在州西一里
 龎家橋在州北五里
  宜都縣
 白水渡  白洋渡  清江渡
 朝天橋明成化間知縣建
[013-69b]
 迎薰橋  官莊橋  太平橋  東溪橋
 三溪橋  瀾漲橋
  逺安縣
 李家渡在縣南
 譚家渡
 永濟橋在縣西
 東門橋  濟民橋  深水橋  迎恩橋
 青溪橋  延夀橋  新橋
[013-70a]
襄陽府
  襄陽縣
 東津渡在縣東八里
 蔡村渡
 陳稍渡在縣南四十里
 漢江渡在小北門外沿江
 通濟橋在縣南三里
 乾溝橋有二一在縣南十里一在樊城北三里
[013-70b]
 隂徳橋在吕堰驛南
 檀溪橋在縣西檀溪
 砲石橋在縣北十里宋守襄陽元兵立砲石於此攻城
 習池二橋成化間都督王信建
 漢江浮橋𢎞治間都御史沈暉副使王炫建舟凢七
 十二隻霜降水涸則比之而加板其上以通行旅今
 廢
 陡溝橋久廢雍正十年重建石橋
[013-71a]
 齊里橋在紅林舖
  宜城縣
 龍王洲渡在縣南五十里
 蠻河渡在縣西南五十里
 卧虎崖渡在縣北十五里灌子灘
 保同河渡
 利濟橋在縣東門外知縣雷嘉祥修
 下磚橋在縣東一里久廢
[013-71b]
 鯉魚橋在縣南一里
 上磚橋在縣北一里今廢
 雲水洲橋在縣東三里
 韓公橋在縣東十里韓文公過此因名
  南漳縣
 普濟橋在城東隅
 流化橋在縣東三里
 清涼橋在縣東三十里
[013-72a]
 武靈橋在縣東四十三里
 下壋橋在縣東六十里
 丁蘭橋在縣東七十里
 石花橋在縣南五里
 清溪橋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棗陽縣
 優梁橋在縣東十里
 華陽橋在縣東四十里
[013-72b]
 驌驦橋在縣東八十里左傳唐成公有兩驌驦馬因
 以名橋西魏建
 車橋在縣南八十里
 周濟橋在縣西南五里更名龍頭橋
 青龍橋在縣西四十里
 羔兒橋在縣北門外今更名平橋
  榖城縣
 南河渡在縣南三里
[013-73a]
 仙人渡在縣南十里
 柴店渡在縣南三十里即漢江
 柴店梁在縣南三十里
 楊公橋  鎖風橋
  光化縣
 方城堰渡在縣南十里
 杜家河渡在縣西北二十里
 臨江渡在縣北北通商鄧南通均房
[013-73b]
 大河梁橋在縣東五十里
 溫泉橋在縣南五里
 陡溝橋在縣南三十里
 紅崖橋在縣西南七里
 孟橋在縣西北六十里
 泥河橋在縣北三里
  均州
 青石渡在州南百里
[013-74a]
 大石渡在州北十五里
 一里陂橋在州南一里
 七里橋在州南七里
 中橋在州南三十里
 迎恩橋永樂間建
 分道橋在元和觀前在州南四十五里
 上梅溪橋 中梅溪橋 蒿口橋在州南六十五里
 玉虚宫前
[013-74b]
 天津橋  大聖橋在紫霄宫前俱州南八十里
 歩雲橋在州南百里飛昇臺前
 梯雲橋在州南百一十里朝天宫下
 集仙橋  摘星橋俱在州南百二十里
 禹蹟橋在紫霄宫東北五里
 復正橋  仙都橋  仙源橋  東菜橋
 望梅橋  尋正橋  蓮花橋  西天門橋
 磨針澗橋
[013-75a]
 黄沙河橋康熈六十年知縣錢士俊修
鄖陽府
  鄖縣
 沄洲渡  逺河渡  金家漫渡 時家灣渡
 泥河渡在縣西南六十里
 永濟橋在縣東門三里四省交㑹之區明正徳中知
 府鄭諌立
 神停橋在縣東十五里
[013-75b]
 金魚口橋在縣西一里秦蜀孔道竹房各邑郵遞經
 此
  房縣
 斗河渡在縣境
 西河橋在縣境明萬厯五年知縣朱衣重修
 北河橋在縣境其水三㑹不可通舟遇冬支木以渡
  竹山縣
 南門渡在縣南
[013-76a]
 將軍灘渡在縣南一里通房縣路
 北門渡  苦桃河渡 西河口渡 峪口渡
 官渡
 麻家橋  僊濟橋   石橋
  竹溪縣
 縣河渡  大瀾湍渡 水平河渡 南江河渡
 積慶橋  甎橋   坪河橋  望川橋
  鄖西縣
[013-76b]
 偏橋   天橋   勝輿橋  迎恩橋
  保康縣
 隔渡在縣東四十里
 猪腸渡在縣西十里
 掌口渡在縣北五十里
 惠政橋  通濟橋  普濟橋  界山橋
直𨽻歸州
 通渡橋在城外
[013-77a]
 萬夀橋在城東三里
 鳳凰橋在州南十里傳有鳳凰集於此
 高橋在州北一里
 蘇溪橋  寺橋
  長陽縣
 縣河渡通漁洋澧州石門
 長流渡  白石渡
 花橋有二一在縣南安得鄉一在縣西安寧鄉俱建
[013-77b]
 自元鑴有花草故名
 青龍橋通庠建
 永河橋  東關橋  白石橋  白鶴橋
 萬英橋  西來橋
 僊人橋有二俱邑人李英建
 霧河橋在縣西二里通椒山碼碯長官司諸路
  興山縣
 東門橋  三里橋  渡橋   竹谿橋
[013-78a]
 梁村橋舊無橋因山西運夫隂雨有阻康熈初創建
 木橋尋被水衝後重造下鎮巨石上牽長纜往來利
 渉
  巴東縣
 大江渡  西瀼渡  牛口渡
 觀音橋有二一在江北一在江南
 惠民橋在巴山驛右
 見龍橋在江東北二里
[013-78b]
 飛鳳橋在江北與縣對岸
 東瀼橋  源洞橋  普安橋
  恩施縣
 南陵渡在縣東二里
 清平渡在縣東九十里
 石信渡在縣東一百里
 東津渡在縣東一百里
 長灘渡在北門外七里
[013-79a]
 清江渡
 枝里渡在縣北九十里
 登龍橋在城中圓通寺前
 凌虚橋在縣東六十里龍溪上
 振武橋明一統志在北門外明宣徳間指揮孫本建
 正統中指揮馮廣重修
 盤龍橋明一統志在縣北百餘里山岩極高昔人鑿
 石架木爲橋
[013-79b]
 踴鯨橋跨腰帶溪
 跨虹橋跨巴公溪
 覽勝橋通朝溪口
 便冬橋跨麒麟溪
 
 
 
 湖廣通志巻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