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4 浙江通志-清-嵇曾筠 (master)


[095-1a]
欽定四庫全書
 浙江通志卷九十五
 海防一/
  浙瀕海者六郡水陸交錯島嶼旁連並稱要地明
  代剏立衛所増設臺汛備禦亦已多方而區畫猶
  未盡善
聖朝徳威遐播海不揚波既極梯航之盛尤嚴户牖之
  防制置周詳規模宏逺誠久安長治之道也志海
[095-1b]
  防
 籌海圖編兩浙形勢大半負海論列郡之海口則溫
  州之飛雲横陽館頭台州之松門海門寜波之定
  海大浹湖頭渡紹興之三江沙門杭州之赭山龕
  山嘉興之乍浦澉浦皆列郡之門户也守門户則
  堂奥自安矣論海洋之要害則金盤之鳳凰山南
  麂山松海之大陳大佛頭昌國之韭山定海今鎮/海
  之舟山逺而陳錢馬蹟下八山臨觀之烈港海寜
[095-2a]
  之洋山許山皆沿海之藩籬也守藩籬則門户自
  固矣
 兩浙海防𩔖考浙西沿海一帶自鼈子門起至金山
  衛止延袤五百餘里實省城之咽喉嘉湖之藩籬
  以緩急較之海鹽乍浦為極衝澉浦為次衝海寜
  為稍緩
 萬里海防浙東地形與福建連壌浙西地形與蘓松
  連壌各有輔車相依之勢故分哨各官宜互為聲
[095-2b]
  援往來會哨以交信/票為驗南則沈家門兵船哨至福建
  之烽火門而與小埕兵船相會北則馬墓兵船哨
  至蘓州洋之羊山而與竹箔沙兵船相會
 海防纂要浙江之源始於黟之林厯山一線之㣲合
  流萬壑終於錢塘江之鼈子門而入海焉故鼈子
  門者乃省城第一門户石墩鳳凰外峙為第二門
  户此外無山惟羊許獨立海中東接衢洋西控呉
  淞江口為第三門户羊許二山有防然後石墩鳳
[095-3a]
  凰有蔽石墩鳳凰有蔽然後錢塘鼈子門可寜此
  其大畧也沙起錢塘東至吳淞曾無間斷海外諸
  沙亦向此而轉是蘓松杭嘉四府連壌一脉利害
  安危輔車相倚者也今欲求錢塘無虞當守附海
  之三闗欲求三闗寜謐先防大海之羊許第羊山
  孤懸大海去乍浦太逺我舟頓此設遇東北颶風
  賊舟便㨗彼此齊驅勝負難必許山嶴門淺狹止
  可避東南之風賊乗東北風利吾開舟擊之亦為
[095-3b]
  並駕矣惟海鹽之白塔山去秦駐山不逺四風皆
  便賊若由大洋而來随處可擊是海鹽一闗尤四
  面之控制也總而論之賊由東洋經陳錢馬蹟犯
  寜定者必藉衢山馬墓兵船以禦之賊由南洋經
  韭山烏沙門犯昌國臨觀者必藉舟山烈港兵船
  以禦之若由羊山直進犯海鹽者必藉乍浦三闗
  兵船以禦之是防海之總要也
 觀海指掌圖防江在於聨絡防海在於會哨會哨必
[095-4a]
  於洋山洋山者海道必由之路山圍百里形似南
  箕中平如掌内有十八嶴可藏海船數百海水鹽
  不可飲惟山頂一泉清淡可汲會哨必泊其中以
  避風汲水南至定海北至吳淞皆一潮可到葢江
  浙之交界也故舟山為浙江之屏翰而玉環鳳凰
  馬蹟馬墓等山輔之洋山又為江浙兩省之屏翰
  而陳錢壁下大衢小衢諸山輔之陳錢中國海山
  之盡處海賊擊空明而來風波無際望見陳錢則
[095-4b]
  喜中國之將近而必泊於洋山以避風汲水視風
  然後分䑸然必發&KR1468於洋山洋山既為江浙之險
  要故防海之道賊犯江南而浙江官兵不至陳錢
  者罪在浙江賊犯浙江而江南官兵不至馬蹟者
  罪在江南俱以交牌號為驗遇賊則江浙官兵聨
  絡為一併力擊殺或搗其中堅或截其歸路或踵
  其後或犯其前毋使登岸入江為第一策此江浙
  海防之大要也
[095-5a]
 觀海指掌圖大洋山北行二更餘至馬蹟山海中道/里以更
  計一更/九十里此二山為江浙分汛地最為扼要大衢山
  雖為浙江洋面而與大洋馬蹟三方鼎峙守大洋
  馬蹟者必守大衢始臂指相使呼吸可通馬蹟二
  更餘至陳錢山又一更至盡山盡山以内為内洋
  山以外為外洋順風不三日可至日本矣由衢山
  而東諸山錯列各有港道可以泊船不二更至舟
  山也
[095-5b]
 兩浙海防𩔖考羊山屹立大海東窺馬蹟西應許山
  南援衢洋北控大小七山此地之重者一也溫台
  寜三府於汛期之際漁船到此而後分䑸採捕南
  極漁山北極茶蛇二山渺茫千里處處皆船此地
  之重者二也此地不守則馬蹟可以結巢而徐公
  上下皆為倭宼淵藪不惟許山有唇亡之慮而聲
  息不通應援阻絶衢洋當一面之衝浙西失藩蔽
  之固矣但羊山之外四顧汪洋隂霧迷漫咫尺不
[095-6a]
  辨則難於瞭望港門錯雜潮勢縱横備左右空備
  前後寡則難於防禦夫聖姑礁為居中之地創為
  老營而以小船數隻泊之羊山則張家嶼之北鍋
  灣嶼之東之警可備也以小船數隻泊之下釣則
  徐公之外馬蹟之内之警可備也以小船數隻泊
  之秀才等嶴則衢洋之上沙塘之下之警可備也
  以小船數隻泊之西洋等嶴則灘山之前漁山之
  後之警可備也如此分佈則要害有守而浙西之
[095-6b]
  門户可固矣
 籌海圖編陳錢馬蹟洋山在内海之外止可出哨不
  能設守葢恐糧餉易匱聲援莫及且自來水寨設
  在沈家門遇有緩急戰守兼得耳
 籌海圖編陳錢乃孤山突出極東大洋水深不可下
  椗又無嶴可泊惟小漁舟盪槳至此即以舟拖閣
  灘塗採捕後仍拖下水而囘欲以此為期會之地
  恐不便也馬蹟大衢洋山則不然葢馬蹟有小潭
[095-7a]
  可以泊舟此山雖在陳錢之西離大衢尚逺賊舟
  西來一過陳錢即是馬蹟以此為會哨之地可也
  大衢與長途相對其西有礁無嶴不可泊舟其東
  有衢東嶴者可容船隻但水震蕩不寜舟泊於此
  久則易壊不如以大舟藏於長塗之北而以哨舟
  泊於衢東嶴遇警舉號但大衢在北長塗在南相
  離不過半潮之逺潮從東西行兩山束縳其勢甚
  疾哨船戰船遇潮來與落時皆難横渡俟潮平然
[095-7b]
  後可行策應
 職方考鏡浙海諸山其界有三黄牛山馬墓長塗册
  子金塘大榭蘭秀劍山䨇嶴䨇塘六横韭山檀頭
  等山界之上也灘山許山羊山馬蹟兩頭洞漁山
  三姑霍山徐公黄澤大小衢大佛頭等山界之中
  也花腦求芝絡華彈丸東庫陳錢壁下等山界之
  下也
 籌海圖編金塘玉環諸山膏腴幾萬頃皆古來民居
[095-8a]
  之處可墾為屯田設所戍守一以據險一以固糧
  舊制當復者也
 定海縣志金塘雖處海中實隸翁洲之内譬之家翁
  洲為門金塘為&KR1161鎮海為室是金塘兀峙中間與
  邑相為唇齒者也宋元盛時各山盡屬内地耕讀
  魚鹽民安物阜不獨金塘為然自信國遣徙紛紛
  異議俱謂金塘不宜開復或慮養亂滋奸或慮攘
  奪致訟或慮分屯增戍得不償失愚皆以為不然
[095-8b]
  夫金塘延袤百有餘里約田三萬餘畝泉甘土肥
  利莫厚焉方其初闢招徠之民墾有餘地無待於
  攘及其既定各業其業亦復何争若云養亂滋奸
  則宼不為區區金塘而特起戎心也明矣以宼為
  虞而先棄之是猶懼噎而廢食也況此地為鎮之
  咽喉定之臂指設一旦有警則控扼其間呼吸可
  通聲援可接勢若常山之蛇首尾相應豈非尤重
  於他山者而反惜區區屯戍之費輙欲空虚其地
[095-9a]
  撤鎮海藩籬之衛失定邑輔車之依亦惑之甚也
  又云翁洲田裏山金塘山裏田中多險害故不宜
  開彼第知宼之能據險而不知我當先守隘此其
  說尤難通矣今者按圖觀之烈港在其西黄由礁
  在其東册子山在其西北黄茅山在其西南而其
  中為支山者五為嶺者三為嶴者十為大塲地者
  一為汊者二要會多設舟師東西各置墩臺相形
  勢而圖久逺則金塘實有賴焉
[095-9b]
 玉環志玉環乃溫台兩府之鎖鑰樂太二縣之門户
  外截海洋内資保障崇岡峻嶺周匝繞流依山築
  堡險足以守四面泥塗捍禦亦易此玉環之内勢
  然也山外有南麂北麂横截對峙又為玉環之屏
  塞此玉環之外勢然也兹山向為沃壌民人聚處
  商賈貿易自洪武二十年控海之兵遂徙沿海居
  民於腹裏以致閩廣溫台各處匪𩔖私搭棚厰聚
  居各嶴或沿海刮土公行私販之鹽或羣聚墾種
[095-10a]
  坐收無稅之産網魚捕蝦捉蛇釣□船艘千餘藏
  垢納汚查玉環原有十八都並分支附近各嶴可
  以插種成為膏腴者約田三四萬畝其各嶴口塗
  地玉環鄉老㟁須築塘&KR0309漸次成熟者約六七萬
  畝以天地自然之利養生齒日繁之民此玉環一
  定之生息也有水師遊巡海上則洋匪無從而入
  有陸路屯聚要隘則私販無從而出有戰艦屯泊
  海口則詭秘之船隻易於追擒有快哨遊巡内港
[095-10b]
  則奸匪之出沒無可潛踪棊布星羅稽查森嚴使
  商艘漁船於洪濤巨浪之中如履康莊誠利益於
  民生不小非第為玉環一方籌邉固圉之計而已
 籌海圖編海防莫急於舟師舊制邉海衛所各造戰
  船有七百料五百料四百料二百料尖□之殊七
  百料停造久矣其餘五百料之𩔖亦以不便海戰
  改造福清等船復調發廣東横江烏尾船顧稅蒼
  沙民船又有小哨草撇船軍駕八槳船裝火器出
[095-11a]
  奇埋伏划網船四叅六總分哨守各洋港每值春
  汛戰船出海初哨以三月二哨以四月三哨以五
  月小陽汛亦慎防之毎年六七八月風漸險惡正/月十一二月風色不常舟皆
  不可行三月至五月東北風多倭來便易十月小/陽汛亦可渡海宼有停泊海島乗間而至者故春
  秋二汛皆/當防也其南哨也至鎮下門南麂玉環烏沙門
  等山交於閩海而止其北哨也至洋山馬蹟灘許
  衢山等處交於直海而止陳錢為浙直分䑸之處
  則交相會哨復於沈家門列兵船一枝以一指揮
[095-11b]
  領之馬墓港列兵船一枝以一指揮領之舟山駐
  劄把總兼督水陸賊若流突中界則沈家門馬墓
  港兵船北截過長塗三姑山而與浙西兵船相為
  犄角南截過普陀青龍洋韭山而與溫台兵船相
  為犄角賊若流突上界總兵官自烈港督發舟師
  北截之於七里嶼觀海洋而叅將自臨山洋督兵
  應援南截之於金塘崎頭洋而石浦梅山港兵船
  為之應援是故海防自内達外有三重焉會哨於
[095-12a]
  陳錢分哨於馬蹟羊山普陀大衢為第一重出沈
  家門馬墓港之師為第二重總兵督發兵船為第
  三重備至宻也
 湧幢小品兵船在海遇晩宜酌量收舶安嶴以防夜
  半發風嘗按沿海之中上等安嶴可避四面颶風
  者凡二十三處曰馬蹟曰兩頭洞曰長塗曰髙丁
  港曰沈家門曰舟山前港曰潯江曰烈港曰定海
  港曰黄岐港曰梅港曰湖頭渡曰石浦港曰猪頭
[095-12b]
  嶴曰海門港曰松門港曰蒼山嶴曰玉環山梁嶴
  等嶴曰楚門港曰黄華水寨曰江口水寨曰大嶴
  曰女兒嶴中等安嶴可避兩面颶風者凡一十八
  處曰馬墓港曰長白港曰蒲門曰觀門曰竹齊港
  曰石牛港曰烏沙門曰桃花門曰海閘門曰几山
  曰爵溪嶴曰牛欄磯曰旦門曰大陳山曰大牀頭
  曰鳳凰山曰南麂山曰霓嶴其餘下等安嶴可避
  一面颶風如三姑山衢山之𩔖不可悉數必不得
[095-13a]
  已寄泊一宵若停久恐風反别迅不能支矣至潭
  㟁山灘山許山之𩔖皆團上無嶴一面之風亦所
  難避可不慎乎
 玊環志玊環海汛以岐頭汛起可以泊船汲水可避
  東北風潮出岐頭東北至小門可以泊船避風樵
  柴汲水惟半洋有泥礁小門山之南即大門係溫
  鎮中營管轄出小門有嶼土名光采嶼至烏星難
  以泊船無可樵汲烏星之東南至横址山南係溫
[095-13b]
  鎮中營洋汛北係本營洋汛難以泊船無可樵汲
  横址之北至大巖頭雖係𦂳要難以泊船無可樵
  汲大巖頭之北係梁灣汛最𦂳要可以泊船樵汲
  可避東北風潮梁灣之北即桃枝嘴下有無名暗
  礁暫可寄椗避東北風無可樵汲桃枝嘴之北即
  大麥嶼口有一絹機礁可以泊船可避東北風潮
  大麥嶼之北即小麥嶼口有無名暗礁小麥嶼之
  西北係連嶼頭可以泊船可避南風無可樵汲連
[095-14a]
  嶼頭之西即小烏大烏又有扁鰻礁俱難以泊船
  樵汲連嶼頭之北土名稻幹堂嶼過灣即普竺港
  港口有西青嶼可以泊船樵汲可避東北風潮西
  青嶼之西即江埏山可以泊船可避北風巖口有
  金礁江埏之北有牛糞礁担兒山難以泊船無可
  樵汲西青嶼之西北至鱔魚頭烏巖巖口有蝦岅
  礁難以泊船無可樵汲烏巖東北角至分水與黄
  巖鎮右營為界分水之東即黄巖右營洋汛分水
[095-14b]
  之西係本營洋汛分水之北有苔山分水之東有
  鷺鷥礁塗頭嶼楚門俱係本營洋汛楚門北㟁有
  麥城麥城之東有花巖浦女兒洞梅嶴等山俱連
  太平縣界分水之東北有應公應婆山俱難以泊
  船應公應婆之北係大青小青可以泊船汲水可
  避東北風潮分水之西即茅峴山可以泊船汲水
  茅峴山後之北有箬笠礁難以泊船茅峴山後之
  東北壇兒山可以寄椗汲水可避東北風潮茅峴
[095-15a]
  山之西北有方江嶼難以泊船方江嶼之西北有横
  址可以寄椗避東北風由大巖頭之東至薛疊嶴
  鷺鷥灣俱難以泊船鷺鷥灣之東至黄門係𦂳要
  灣内可以寄椗無可樵汲黄門之南有䨇排東臼
  係溫鎮中營洋汛黄門之東係坎門汛最𦂳要可
  以泊船樵汲可避東北風潮黄坎門外山之中有
  暗礁土名黄牛礁坎門南首有金礁出坎門之東
  北車首頭之正東長嶼虎义嶼雞冠嶼羊嶼車
[095-15b]
  首頭之北礁頭衝擔嶼沙頭乾江坎門外洋之正
  東披山洞正等山所有避風之處只可避東北風
  若遇西南大颶俱無可避之處識者審之
 萬厯溫州府志溫與台接壌台之外海大陳山與溫
  之外海邳山交界自大陳山乗東北風一日可至
  邳山自邳山長潮西南上行半晌可至大鹿半潮
  可至横坎二門自横坎門半潮可至玉環山大巖
  頭梁灣如東北風自邳山半潮可至麥園頭華架
[095-16a]
  礁或入三盤或洞頭或白鹿或馬耳嶴俱可泊船
  自邳山下行一潮可至東洛東洛一潮可至南麂
  自東洛上行一潮可至南龍南龍半潮可至鳳凰
  鳳凰半潮可至江口青山嶼舥艚炎亭珠明大嶴
  大小濩一帶自南麂向上行遇東風一潮可至南
  龍南龍半潮可至鳳凰如遇東北風可往江口舥
  艚炎亭珠明大嶴大小濩一帶如出外洋遇東北
  風直至三星南臺向上可至七磎洋蓀官嶴鎮下
[095-16b]
  門向下即出流江沙埕南鎮大篔簹□嶼嵛山烽
  火門入閩境矣
 定海縣志定海南洋三百餘里與黄鎮交界北洋四
  百餘里與崇鎮交界閩粤商船多由内洋東西洋
  船多由外洋大約定鎮所屬洋面遼濶山嶼叢雜
  抛椗寄洋之處多而深塗廣澚之處少也嘗驗海
  洋颶風夏秋之交始於西北者必繼以東南春冬
  之交始於東南者必繼以西北廻風轉信僅在頃
[095-17a]
  刻故必四面環抱之地然後可以停泊戰艦不忌
  颶風定鎮所屬惟舟山道頭沈家門岑港長塗港
  梅山港青龍港石浦所六七處而已北洋羊山廟
  前僅避東北插燭澚僅避正南馬蹟有小澚僅避
  西北蘇竇有大澚然亦不利東南大衢山有沙塘
  倒斗礁潭龍潭各澚鼠狼湖亦有小澚均避東南
  不利西北南洋東西嶼可避一面風道人港甚淺
  青門内擔門雖可避西北然利小船不利大船大
[095-17b]
  目山洋最忌柔浪淡水門雖藉牛欄基稍避諸風
  然椗地亦淺東南風水石相觸噴浪髙五六尺必
  收入石浦然後無患外洋則絶無澚地韭山烏沙
  港東福山湖泥白馬小澚僅寄椗不可常住夫寄
  椗之處多則匪船易匿深塗廣澚之處少戰艦不
  能久停而彼之窺伺洋閩各船也恒在於内洋外
  洋風雨晦暝之際戰艦廵防之隙卒然之間可以
  得志故定鎮防海之要尤要於他處數倍也
[095-18a]
 籌海圖編春汛小汛弇州史料防海者以三四五月/為大汛九十月為小汛其所向
  一視/乎風先期一月將各道兵士督發各海口要害之
  處如在嘉湖者出三闗在紹興者出龕山出臨山
  出觀海出三江在寜波者出定海今鎮/海出昌國出
  象山在台州者出海門出新河出松門在溫州者
  出楚門出盤石出金鄉等處安營操練與兵船相
  表裏以為防守萬全之計春汛至五月終小汛至
  十月終方令撤兵歸道嚴立限期通行提督總叅
[095-18b]
  衙門永為遵守則防禦周而賊無伺志矣
 鄭泉海防議防海之策海口為要害在浙則定海海
  寜海門為海口第土兵官軍須叅調而用土兵諳
  練波濤之險易又能役使船户當於要害處分營
  以土兵為主令隨便出哨使得撓彼於舟楫之間
  官軍扼於塘㟁之口策之上也然土兵必用哨船
  巡哨在大洋之内不必過大大則轉動為難須四
  時分哨上下更番庶可有備無患也
[095-19a]
 厯朝防海事宜
 海鹽縣圖經漢會稽郡海有樓船守尉都試令丞尉
  亦各統其縣以時肄習後陽嘉中又詔縁海益屯
  兵備盗賊海上之有戍葢自漢始也
 唐書徳宗本紀建中二年夏六月改浙江西道為鎮
  海軍
 海鹽縣圖經置鎮將始於唐改為鎮遏使始吳越唐
  制上鎮防兵五百中下逓減鎮各設將副一人吳
[095-19b]
  越鎮遏使以本土豪傑世領之秩視鎮將尤崇防
  兵為多宋南渡後行都密邇防海道為亟水軍始
  設其後元人南下漸逼海上險隘處益設戰艦
 鼠璞舟師始於吳越南北分境仗以防江建炎南渡
  始有防海之說
 文獻通考宋哲宗元祐五年刑部言賈人由海道往
  外蕃請令以賈物名數并所詣之地報所在州召
  保毋得叅帶兵噐或違禁及可造兵器物官給以
[095-20a]
  文憑若擅乗船由海入界河者罪以徒中興後凡
  沿江沿海招集水軍控扼要害及地方濶逺處皆
  置巡檢一員往來接連合相應援處則置都巡檢
  以總之各隨所在聽州縣守令節制
 宋史兵志建炎後砦兵兩浙東路慶元府十砦浙東/鮚埼
  三姑管界大嵩海内/白峯岱山鳴鶴公塘溫州十三砦城下管界館頭/青奥梅奥鹿西
  蒲門南監東北三/尖北監小鹿大荆台州六砦管界亭塲呉都/白塔松門臨門
 宋史髙宗本紀建炎三年二月命監察御史林之平
[095-20b]
  為沿海防托募海舟守隘四年七月禁海舶商販
  募民據險立柵防遏外宼八月命陳思恭屯兵明
  州以防海道紹興二年五月以中書門下省檢正
  官仇愈為沿海制置使宋史職官志沿海制置使/以明州守臣領之其職肅
  清海道節制諸軍延祐四明/志制置司所隸者溫台明越
 玊海紹興二年七月吕頤浩言近制沿海制置司最
  為得策然敵舟從大海北來抛洋直至定海此浙
  東路也自通州入料角放洋至青龍港又沿流至
[095-21a]
  金山村海鹽縣直泊臨安府江岸此浙西路也宜
  令仇愈專管淮東浙西别除一員專管浙東福建
  路從之
 宋史髙宗本紀紹興二年八月命沿海州縣籍民海
  舶每嵗一更守海道險要九月以右朝請大夫吕
  源為浙江福建沿海制置使治定海縣三十一年
  十一月遣吏部侍郎汪應辰詣浙東措置海道
 宋史孝宗本紀隆興元年六月命浙西副都總管李
[095-21b]
  寳措置浙西海道乾道七年三月立沿海州軍私
  齎朝錢下海船法
 續文獻通考理宗淳祐三年六月資政殿學士知溫
  州趙與權乞廢併諸寨增置鎮海寨兵以備倉猝
  從之
 宋史理宗本紀淳祐十一年正月詔沿海沿江州郡
  申嚴水軍之制開慶元年六月詔申嚴海道防禦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八年十一月置鎮邉萬户府
[095-22a]
  控制日本勅征日本囘軍後至者分戍沿海二十
  六年尚書省言自泉州至杭州立海站十五站置
  船五艘水軍二百防禦海道從之二十七年冬十
  一月平章布拉吉達言浙東一道地極邉惡復還
  三萬户以哈喇岱一軍戍沿海明台伊竒哩一軍
  戌溫處扎呼岱一軍戌紹興婺水戰之法舊止十
  所今擇瀕海沿江要害二十二所分兵閱習伺察
  諸盜錢塘控扼海口舊置戰船二十艘今增置戰
[095-22b]
  船百艘海船二十艘故盜賊不敢發二十九年冬
  十月日本舟至四明求互市舟中甲仗皆具恐有
  異圖詔立都元帥府以防海道
 元史仁宗本紀至大四年冬十月以蘄縣萬户府鎮
  慶元紹興沿海萬户府鎮處州宿州萬户府兼鎮
  台州
 杭州府志明於會城置都指揮使司統諸衛所衛所
  在内地者主守在沿海者主備倭衛在内地者一
[095-23a]
  沿海者九衛各五所其外又特設所三十四在内
  地者六沿海者二十八衛所官有定員而沿海特
  設總督都指揮一人兩浙海防𩔖考總督備倭舊/以公侯伯領之洪武三十年
  改領於/都指揮把總指揮四人籌海重編浙洋沿海舊設/四總後増為四叅六總四
  叅者杭嘉湖一寜紹一台金嚴一溫處一也六總/者定海昌國臨觀松海金盤海寜也籌海圖編叅
  將原設二人分守浙東西後分為四把總原係指/揮四人後因地方多事衛所窵逺分而為六裁去
  備倭總督而各把總以都/指揮體統行事轄諸衛而又備戰有船守瞭有
  寨傳警有烽堠墩臺衛所外有巡檢司司有弓兵
[095-23b]
  而沿海居其半
 續文獻通考明沿海衛所每千户所設備倭船十隻
  毎一百户船一隻每衛五所共船五十隻每船旗
  軍一百名春夏出哨秋冬囘守
 眀實録洪武三年六月詔延安侯唐勝宗督浙江屬
  衛官軍造海船修城隍五年十一月癸亥詔浙江
  瀕海諸衛改造多櫓快船以備倭宼
 倭患考原洪武六年以於顯為總兵官出海巡倭
[095-24a]
 明實録洪武十五年四月浙江都指揮使司言杭州
  紹興等衛每至春則發舟師出海分行嘉興澉浦
  松江金山防禦倭宼迨秋乃還後以浙江之舟難
  於出閘乃聚泊於紹興錢清滙然自錢清抵澉浦
  金山必由三江海門俟潮開洋凡三潮而後至或
  遇風濤動踰旬日卒然有急何以應援不若仍於
  澉浦金山防禦為便其台州寜波二衛舟師則宜
  於海門寳陀廵禦或止於本衛江次備禦有警則
[095-24b]
  易於追捕若溫州衛之舟卒難出海宜於蒲門楚
  門海口備之詔從其言
 倭患考原洪武十七年信國公湯和築浙江沿海城
  民丁四調一為戍兵
 籌海圖編湯信國經理海防北起乍浦南迄蒲門縈
  紆二千餘里設九衛及諸所諸巡司總有百城營
  寨烽堠彼此聨絡援應血脉貫通
 明實録洪武二十三年四月詔濱海衛所毎百户置
[095-25a]
  船二艘巡邏海上盜賊巡檢司亦如之二十七年
  二月命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劉徳前軍都督府
  都督僉事商暠巡視兩浙沿海州郡城隍以及軍
  士器械之數仍督各衛嚴為備禦三月命魏國公
  徐輝祖安陸侯呉傑往浙江訓練沿海軍時海上
  有倭宼之警先命都督楊文節制沿海諸軍備之
  至是復命輝祖等往加訓練
 明實録永樂三年六月命浙江都司造海舟一千一
[095-25b]
  百八十艘九年十月命浙江臨山觀海定海寜波
  昌國等衛造海船四十八艘
 明實録洪熙元年七月浙江右布政使周幹言嘉興
  府海鹽縣地臨大海數被倭宼洪武中設海寜衛
  及澉浦乍浦二千户所路置烟墩水置海船官軍
  往來巡警晝夜有備盜賊屏息百姓安堵永樂七
  年革烟墩移置海船於沈家門水寨相去一千餘
  里猝有宼至消息難通及官軍至賊船已退官軍
[095-26a]
  既囘賊船復入軍無休息民無安枕若仍舊各守
  地方及量發附近官軍防守每嵗令亷幹都指揮
  一人總督操備庶幾倭賊知懼軍民兩便
 萬厯杭州府志正統七年户部侍郎焦竑奉命來浙
  江整飭備倭
 明實録嘉靖五年二月御史簡霄疏言沿海諸衛軍
  伍虛耗水寨軍及備倭船存者無幾故宼發率臨
  時募兵造船動失機宜此不可不慮宜設法清補
[095-26b]
  復舊額軍伍既充則修補戰船責以操練乃可備
  緩急從之八年十二月禁沿海居民毋得私充牙
  行居積番貨以為窩主勢豪違禁大船悉報官折
  毁以杜後患
 肅皇外史嘉靖二十六年巡按浙江御史陳九徳請
  置大臣兼巡福浙海道從之以朱紈為右副都御
  史巡撫浙江紈至浙知沿海大姓皆利番舶勾連
  主藏轉鬻其貨牟利潤已久不歸值遂搆難有所
[095-27a]
  殺傷乃下令申嚴海禁凡䨇檣餘皇一切毁之
 明實録嘉靖三十一年八月巡按浙江御史林應箕
  疏言浙江寜紹台溫地濱大海盜賊出没之藪國
  初建衛所四十有一戰船四百三十有九董以總
  督備倭都司巡視海道副使等官控制至為周密
  後以海波不驚戒備漸弛伍籍日虚櫓弊樓折而官
  船廢矣嘉靖二十七年都御史朱紈議招福清捕
  盜船隻勦治有效因量留福船四十餘隻給與行
[095-27b]
  糧使分泊海濱常川防守比年所憑恃者此耳
 明實録嘉靖三十二年八月給事中王國禎議添設
  杭嘉二府守備一員備倭都司駐劄定海兼轄海
  寜二把總屯兵控禦海禁除通番大船販易接濟
  外其餘捕魚樵採無碍海防者編立字號發放出
  入南京御史宋賢言錢塘江口宜增置守備捍海
  塘宜增築髙峻雜植荆棘勒兵防守三十四年八
  月督察軍情侍郎趙文華疏陳國初更番出洋之
[095-28a]
  制極善今乃列船港次猶棄門户而守堂室浸失
  初意宜分乍浦之船以守海上羊山蘓松之船以
  守馬蹟定海之船以守大衢三山品峙哨守相聨
  總兵屯泊陳錢島以扼三路之衝然浙直地勢相
  聨互為唇齒宜設正副總兵官二員分駐金山臨
  山會要之地共守陳錢而以叅將分守馬蹟等三
  山分督汛地則勢成犄角矣
 續文獻通考嘉靖四十四年九月巡撫浙江劉畿言
[095-28b]
  寜波故設市舶以通貿遷屬以近海奸民規利
  起釁爰議裁革今人情狃於近利輙欲議復不知
  沿邉港多兵少防範為艱此釁一開島倭哨聚遂
  寢
 兩浙海防𩔖考海中山嶴錯列林木蒙翳亡命奸徒
  易於盤據元末方國&KR0903乗之以據浙東洪武間湯
  信國經畧其地遷徙其民勒石厲禁迄二百餘年
  莽無伏戎島無遺宼則靖海之效也嘉靖三十二
[095-29a]
  年間倭賊内訌多係海中潛住奸猾結連勾引以
  致禍延内地可為殷鑒邇來申明禁約今後敢有
  奸民豪户擅將海壖閒地私自開墾圖利者事發
  從重究遣各有司不得縱容醸亂庶奸徒無敢盤
  據巖谷而海島既靖釁端自弭矣
 
 
 
[095-29b]
 
 
 
 
 
 
 
 浙江通志卷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