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i0002 樂書-宋-陳暘 (master)


[172-1a]
  欽定四庫全書


  樂書卷一百七十二


  宋 陳𤾉 撰


  樂圖論


  雅部


  舞


  聖朝樂舞   廟室樂舞   舞人


  聖朝樂舞


[172-1b]
  聖朝建隆之初竇儼首議更周樂舞之名以崇徳舞為文徳
之舞象成舞為武功之舞權籍教坊及開封府樂户子弟充
之冠服用唐舊制而已太祖皇帝乾元殿朝羣臣更詣大明
殿上夀詔用文徳武功之舞然郊廟殿廷同制其容綴未稱朝
廷揖遜之意故和峴建言宜先奏文舞焉殿廷所用文舞宜
為盛徳升聞之舞取舜受堯禪𤣥徳升聞之義也舞工用百
二十人八佾之數判為八列列十六工皆著履執拂服袴褶
冠進賢二工執五采纛引之文容變數略倣舊儀次奏武舞
[172-2a]
宜為天下大定之舞取武王一戎衣而天下大定之義也舞
工亦凖文舞之數被金甲持㦸二工執五色旗引之一變
象六師舉二變象上黨平三變象維揚定四變象荆湖復
五變象卭蜀來六變象師還振旅至於鐃鐸雅相錞鼗
并舞舞工冠服仍舊而已太宗淳化中峴弟㠓復奏昔
改殿庭二舞以光太祖功烈今亦應更定舞名其舊用
盛徳升聞冝更名化成天下之舞取易稱化成天下之
義也天下大定更名威加海内之舞取漢高帝為威加
[172-2b]
四海之歌也蓋其舞亦六變焉一變象講武二變象漳
泉歸三變象杭越朝四變象殄并汾五變象清銀夏六
變象兵還振旅每變樂一曲而已詔從之和峴弟兄可
謂善因時而造者真宗又詔殿廷二舞復用乾徳舊名
祥符中崇奉玉清昭應宫等諸祠每乗輿薦獻並作備
樂别號文舞曰發祥流慶之舞武舞曰降真觀徳之舞
又因太宗裁萬國朝天之曲造同和之舞裁平晉之曲
造定功之舞郊廟並奏之天聖中孫奭進言太常雅樂
[172-3a]
郊廟酌獻上用登歌不作文舞亞獻又不作武舞止奏
正安而已於是劉筠等議自是宗廟酌獻復用文舞武
舞工先入以須亞獻而亞獻終獻並舞正安之曲郊祀
天地與宗廟既異廟室各有稱頌功徳故文舞迎神之
後各奏逐室之舞郊祀降神奏高安之曲文舞已作及
皇帝酌泛齊惟登歌奏禧安之樂而舞綴不作亞獻終
獻用武舞焉明道中冬至皇帝率羣臣於文徳殿莊獻
明肅皇太后行上夀之禮設宫縣進厚徳無疆之文舞
[172-3b]
四海會同之武舞各三變而罷由此觀之文武並用長
乆之道也豈不信哉


  廟室樂舞


  聖朝建隆初竇儼實始建議更周樂名以崇徳為文徳
之舞以象成為武功之舞至於祖宗廟室樂舞之名未
嘗不各稱功徳之實而形容之矣是故僖祖文獻睿和
皇帝室曰大善之舞順祖惠元睿明皇帝室曰大寜之
舞翼祖簡恭睿徳皇帝室曰大順之舞宣祖昭武睿聖
[172-4a]
皇帝室曰大慶之舞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徳聖
功至明大孝皇帝室曰大定之舞太宗至仁應道神功
聖徳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室曰大盛之舞真宗膺
符稽古成功讓徳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室曰大明
之舞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徳神文聖武濬哲明孝皇
帝室曰大仁之舞英宗體乾膺歴隆功盛徳憲文肅武
睿神宣孝皇帝室曰大英之舞神宗紹天法古運徳建
功英文烈武聖孝皇帝室曰大神之舞哲宗欽文睿武
[172-4b]
昭孝皇帝室曰大成之舞文懿皇后僖祖崔氏惠明皇后順祖
桑氏簡穆皇后翼祖劉氏昭憲皇后宣祖杜氏孝惠皇后賀氏孝明

皇后王氏孝章皇后太祖宋氏淑徳皇后尹氏懿徳皇后符氏
明徳皇后李氏元徳皇后太宗李氏章懷皇后潘氏章穆皇
郭氏章獻明肅皇后劉氏章懿皇后真宗李氏慈聖光獻
皇后仁宗曹氏宣仁聖烈皇后英宗高氏欽聖憲肅皇后向氏
慈皇后陳氏諸后之室凡行酌獻之禮孝惠孝章位
同奏大統之曲淑徳位奏大昌之曲章懷位奏大治之
[172-5a]
曲則自餘隨帝室所奏亦可類見矣臣竊議祖宗之室
曲異異舞至於后室一用文徳之舞而武舞不用焉豈
非惑於先儒婦人無武事之說邪春秋書初獻六羽非
無武舞也特舉羽以見干而已如曰不然閟宫祀姜嫄之
詩何以美萬舞洋洋乎古人亦嘗振萬於文夫人之側
亦足考信矣方今誠於諸后之室併奏文武之舞以娱
樂神靈以形容徳美真曠世甚盛之舉而不失先王之
制也


[172-5b]
  舞人


  周人教國子之舞有大司樂有小樂師又舞師下士二
人胥四人舞徒四十人然則古之舞者非獨給繇役之
賤者而已雖貴為國子爵為下士亦預焉漢太樂律卑
者之子不得舞宗廟之酎除吏二千石至六百石闗内
侯至五大夫之子取其適者五尺以上年十二至三十
顔色和身體修治者以為舞人古國子下士之實也唐
之郊廟舞工不合古制趙慎言奏議隋代猶以品子為
[172-6a]
之號二舞郎唐興遂變其制誠願復古道取品子年二
十以下容質修正者備二舞之員令太常博士主之准
國子學給料閒日得習六樂學五禮滿十嵗量文武授
散官號雲門生其制亦可謂近古矣然不設課試之法
勸沮之術未為備制也聖朝舞郎之制尚仍唐舊誠推
慎言之法輔之以課試勸沮之方以之饗郊應接神祗
未有不降格而來饗矣今日不得不為之留意也


[172-6b]









  樂書卷一百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