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h0026 論語集說-宋-蔡節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論語集說卷八      宋 蔡節 撰


  衞靈公第十五凡四十一章


  衞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
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絶糧從者病莫能
興子路愠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
斯濫矣陳從並去聲見賢遍切


  集曰陳謂軍師行伍之列俎木器祭以薦肉者俎
[008-1b]
豆皆禮器絶乏也糧食也興起也固窮謂固守其
困窮也濫猶泛溢謂失其所守也衞靈公無道之
君也復有志於戰伐之事與夫子之㫖趣背馳夫
子所以答之者則以己之所學不在此而在彼也
俎豆雖有司之事然實禮之所寓而教之所由興
至若軍旅之事則非君子之所當先者矣以其言
之不合也故明日遂行焉去衞適陳絶糧而從者
病子路之愠以為夫子之德之盛疑其不當窮也
[008-2a]
夫子答以君子小人皆有窮時特君子能固守而
小人則濫溢而為非矣本註䟽河南尹氏南軒張氏晦菴朱氏說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
非也予一以貫之女音汝識音志與並平聲


  集曰子貢之學博矣夫子欲其知所歸也故設為
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之問以發之子貢方信而
忽疑葢其學之所積至是將有得也意其於一事
一物之中亦知夫理之各有攸當特未知衆理本
[008-2b]
一理耳故夫子以一貫告之其所謂一者則理而
已其所謂貫則是理行乎事物之閒而無有不通
者也晦菴朱氏 節謂一事一物莫不各有當然之理然衆理本一理也能即其理而求之則雖事事物物之萬殊而亦無所不通矣


  又曰夫子於曾子不待問而直告之以一貫曾
子復深喻之曰唯若子貢則先發其疑而後告
之而子貢亦終不能如曾子之唯也二子所造
有淺深夫子告之之意亦異於參也則以道言
[008-3a]
所以達其至於賜也則以學識言所以廸其歸
各當其可而已河南尹氏南軒張氏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鮮上聲


  集曰由呼子路之名而告之也晦菴朱氏知者如飲食
之知味也南軒張氏夫子每言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
也今又曰知德者鮮矣葢謂人非但不能好德而
能知德者亦鮮也惟其知之鮮故好之者未之見
也若誠有以知之則亦誠有以好之矣檗山黄氏


[008-3b]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
已矣與平聲夫音扶


  節釋曰無為言不待有所作為也恭已正南面言
德容之盛無愧於居天子之正位也獨舉舜以為
言者舜紹堯之後法度彰禮樂著盡循堯道任五
臣之賢此其所以能無為也夫舜亦何所為哉恭
己正南面而已矣所謂篤恭而天下平也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
[008-4a]
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
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行篤敬之行行不篤
敬之行並去聲貊亡百切參七南切夫音扶


  集曰蠻南蠻貊北狄五家為鄰五鄰為里萬二千
五百家為州行字猶曰不行於妻子之行其者指
忠信篤敬而言參言與我相參也輿車輿也倚依
也衡軛也紳大帶之垂者書諸紳以示不忘也子
張之問意在得行於外故夫子反諸其身而言之
[008-4b]
言忠信則言有物行篤敬則行有恒以是而行雖
之蠻貊可也反是則州里尚不可行况蠻貊乎參
前倚衡言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隨其所在常若
有見而未嘗相離一言一行自然無非忠信篤敬
夫如是而後可行也註䟽晦菴朱氏南軒張氏伊川程子曰學要鞭辟近裹
著己而已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
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卷音捲


[008-5a]
  集曰史官名魚衞大夫名鰌如矢言直也卷收也
懷藏也晦菴朱氏史魚可以謂之直而已然知伸而不
知屈未盡君子之道若蘧伯玉則能因時而屈伸
故謂之君子南軒張氏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
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知去聲


  集曰可與不可非知者孰能審之南軒張氏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008-5b]
  集曰孟子曰士尚志非仁無守也非義無行也夫
是謂之志士龜山楊氏仁人則成德之人也仁者心之
德求生以害仁則身雖存而心之德亡矣殺身以
成仁則身雖死而心德之全天理之正浩然充塞
乎天地之閒夫孰得而亡之哉仁人之於仁如飢
食渴飲然也志士之於仁亦能擇而處之矣二者
地位雖不同要皆知所取舍故求生害仁所必無
也殺身成仁則有之矣言有者亦可見仁者未必
[008-6a]
皆殺身也本晦菴朱氏南軒張氏說 伊川程子曰實理得之於心自别實理者實見得
是實見得非也古人有捐軀隕命者若不實見得惡能如此殺身成仁只是成就一箇是而已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
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集曰器利則事善所事者賢所友者仁南軒張氏賢以行
言仁以德言輔仁之器孰利於此龜山楊氏夫子所答為仁

之資而已伊川程子


  顔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
[008-6b]
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輅音路遠去聲


  集曰行猶用也邢氏䟽夏時謂以斗柄初昬建寅之
月為嵗首也是月也得四時之始萬物初生之候
故特有取焉晦菴朱氏曰天開於子地闢於丑人生於寅故斗柄建此三辰之月皆可
為嵗首而三代迭用之夏以寅為人正商以丑為地正周以子為天正也或曰商周之改正朔何以
不如夏時之得其正也曰陽氣雖始於黄鍾而其月為建子然猶潛於地中而未有以見其發生之
功也歴丑轉寅而三陽始備於是叶風乃至盛徳在木而春氣應焉以言乎天地則生物之功著以
言乎人則作事之序明故以為一嵗之首焉此孔子所以有取於夏時也輅者大車之

[008-7a]
名商輅木輅也周人飾以金玉則過於侈不若商
輅之為質也邢氏曰明堂位曰大輅殷輅也鄭氏云大輅木輅也左氏傳曰大路越席
昭其儉也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冠上有覆前後有旒

黄帝時已有之制度至周始備然其為物小而加
於衆體之上故雖文而不以為過也韶舜樂名取
其盡善盡美也鄭聲鄭國之音也佞人諂巧之人
也放謂屏去之也遠謂斥絶之也淫亂也殆危也
夏時商輅周冕韶樂此夫子斟酌四代帝王之制
[008-7b]
而從之以為百王不易之大法然法度禮樂猶是
也所以不能常保其治而亂亡隨之者鄭聲佞人
有以惑其耳目而蠱其心志也放鄭聲遠佞人而
後四代之法度禮樂可以興行而無斁矣本晦菴朱氏說


  子曰人無遠盧必有近憂


  集曰先事而為之慮遠慮也事至而後憂之近憂
用之陳氏惟遠慮者可以無近憂上蔡謝氏


  子曰己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好並去聲


[008-8a]
  節釋曰夫子前既言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是
猶幸其或見之也今又言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
好色者也至是以其終未得見之故重為之歎息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者與之與平聲與立之與如字


  集曰柳下惠魯大夫展獲字禽食邑柳下諡曰惠
與立謂與之並立於朝也晦菴朱氏非其有而有之故
[008-8b]
曰竊位天位也當與賢者共之不可私而有也臧
文仲居大夫之位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能薦之與
並立於朝是竊據其位者也漢上朱氏


  節釋曰公叔文子與大夫僎同升諸公夫子謂
之文臧文仲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夫子謂
之竊位二子之設心葢有為國為己之不同也
若文仲者有愧於文子多矣後之事君者宜以
文子為法文仲為戒


[008-9a]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遠去聲


  集曰躬身也邢氏䟽人所以多怨者以不能自反而
責望於人者厚也誠能薄於責人而厚於自責焉
則怨自遠矣漢上朱氏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集曰天下之事當防微杜漸於未然之前故不曰
如之何若至於已然横流極熾無可奈何之後雖
聖人亦無如之何矣故曰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
[008-9b]
也已矣河東侯氏


  子曰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好去聲慧胡桂切
集曰義者天理之公小慧則才知之私而己羣居
之益為夫講習於義理也若終日之閒不求為義
理之歸而相髙以私知言行如是是難與共處也
苟與之共處久則俱化矣本南軒張氏說 晦菴朱氏曰言不及義則放
僻邪侈之心滋好行小慧則欺偽巧詐之機熟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
[008-10a]
子哉孫去聲


  節釋曰君子所以制事者義而已故以義為體禮
以行之所以節此也孫以出之所以和此也信以
成之所以實此也四者具故曰君子哉易曰敬以直内義以
方外而此曰義以為質葢以制事而言則以義為體合敬義而言則以敬為體義為用讀者詳之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集曰病猶患也邢氏䟽人之病在不修己而好求人
知故每言此以誨人也成都范氏


[008-10b]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集曰疾猶病也沒猶盡也稱謂見稱於人也何氏註
名者所以命其實也有實必有名君子學以為己
雖不求人之知然沒世而名不稱焉則無為善之
實矣故君子疾諸南軒張氏成都范氏


  子曰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


  集曰君子無適而非求諸已小人無適而非求諸
人求諸已則德日進求諸人則欲日肆此君子小
[008-11a]
人所以分也南軒張氏


  又曰君子雖不病人之不己知然亦疾沒世而
名不稱也雖疾沒世而名不稱然所以求之者
亦反諸己而已矣三者文不相蒙而義實相足
此亦記言之意龜山楊氏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集曰矜矜莊也包氏註矜莊以自持則易以不和而
失於爭羣居而相與則易以有比而失於黨君子
[008-11b]
非與人異也處己嚴而濟之以和故雖矜而不爭
君子非與人同也待物平而行之以公故雖羣而
不黨唯敬者能處此而勿失也南軒張氏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集曰言雖是而人則非故人不以言而舉者知人
也人雖非而言則是故言不以人而廢者知言也
石林葉氏岷隱戴氏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008-12a]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集曰學貴知要子貢之問可謂知要矣夫子恕之
一言是乃求仁之方也河南尹氏推己之心以及物其
為用不窮故可以終身行之晦菴朱氏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毁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譽並平聲


  集曰毁者惡未至此而過詆之譽者善未及此而
驟稱之南軒張氏斯此也三代夏商周也直道無私曲
[008-12b]
晦菴朱氏節謂夫子言我之於人何所毁而何所譽
乎其或有所譽者亦必有所試以驗其實矣今此
之民也即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者也吾安得而
容其私哉朱氏曰聖人樂道人之善惡稱人之惡毁則必無也譽則或有之矣此所以言
譽而不言毁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乗之今亡矣夫
夫音扶


  集曰有馬者借人乗之此史之闕文也夫子謂始
[008-13a]
時猶及見此今則亡之無復古意矣惜其以私見
去之也檗山黄氏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集曰巧言之亂德以其不本於誠實也小不忍之
亂大謀以其輕發於血氣也故廸德者以謹言為
先當大事者以懲忿為本南軒張氏


  子曰衆好之必察焉衆惡之必察焉好惡並去聲


  集曰天下之善惡有若黒白之易明者衆之好惡
[008-13b]
固所同也然陳仲子之廉匡章之不孝衆人之所
惑而君子之所必察也取於衆而察於獨善惡斯
無遁矣南軒張氏


  子曰人能𢎞道非道𢎞人


  集曰𢎞者廓而大之也人心有覺道體無為故人
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晦菴朱氏節謂夫子斯言葢欲人以道為己任爾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008-14a]
  集曰過而能改則其過亡矣若過而不改則其過
常存斯為過矣南軒張氏節謂夫子斯言豈曰有過而
未謂之過必待不改而後謂之過邪葢以過者人
之所不免知過而必改則為可貴耳此所以誘夫
人勇於改過也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


  集曰學與思常相須此非以思為無益也思至於
[008-14b]
忘寢與食而不以學先之則無益耳葢學而後思
則其思也有畔故思愈精而學愈明若不學而徒
思祗見其汗漫而無所依據矣故曰不如學也即
己而言所以教也本南軒張氏說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禄在其
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餒奴罪切


  節釋曰謀者有所思為也餒飢也此言君子當以
謀道為心而不當以謀食為心以謀食為心譬之
[008-15a]
耕者本以求食也然嵗有凶荒而餒存焉則有時
而不得食矣以謀道為心雖非所以求禄也然修
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學之既充鮮有不得夫禄者
由此言之則君子之所憂者在不得乎道而已而
貧非所憂也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
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
之不以禮未善也知去聲涖力至切


[008-15b]
  集曰涖臨也謂臨民也動之謂動民也猶曰鼓舞
而作興之云爾晦菴朱氏知及仁守莊涖動禮為政始
伊川程子節謂此言政理也知及之所見明徹也仁
守之所行堅定也莊以涖之則表儀正矣禮以動
之則風化形矣知及之固有以得夫為政之理仁
不能守之則必失之矣知及之仁能守之則理明
而政立矣然臨民者不以莊則民慢其上而政不
行矣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固足以為政矣
[008-16a]
然動民者不以禮而民未至於化焉則亦非政之
善者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
小知也


  節釋曰此言君子小人之知識器量也君子之知
識器量恢廣故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小人之器量
知識淺狹故不可大受而可小知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
[008-16b]
見蹈仁而死者也


  集曰甚猶過也蹈猶履也邢氏䟽節謂人非水火不
生活則水火固不可一日無也然仁人心也是心
其可一日無乎一日而非水火不過口腹有飢渴
之害而已一日而非仁則失其本心而不足以為
人矣此民之於仁所以甚於水火也又況水能溺
火能焚雖能以養人亦能以害人仁之所以異於
水火者以其有以成乎人而無所害乎人也故蹈
[008-17a]
水火而死者吾見之矣蹈仁而死者吾未之見也
亦何憚而不肯為仁乎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集曰當仁以仁為己任也弟子之於師每事必讓
而不敢先者也至於仁則己之當為雖師在焉亦
且不讓此葢言為仁之急也本晦菴朱氏說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集曰貞者貞於義也諒者執小信也貞於義則信
[008-17b]
在其中若但執夫小信而於義有蔽則失其正而
反害於信矣南軒張氏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集曰食禄也後其食謂以食為後也事君者主於
敬其事而己食非所計也若曰食焉而己遑恤其
事則失事君之義矣本南軒張氏說


  子曰有教無類


  集曰所稟之質雖有不同然未有善惡之類一定
[008-18a]
而不可變者葢均是人也原其降衷何莫不善故
聖人有敎焉所以納之於善也敎之行愚者可使
之明柔者可使之彊豈有氣類之不可變者乎故
曰有敎無類南軒張氏 東溪劉氏曰天地不擇草木而雨露均焉聖人之敎亦猶是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為去聲


  節釋曰道同則可相為謀矣道不同其所趨異也
所趨者異則我之不能為彼謀亦猶彼之不能為
[008-18b]
我謀也烏在其相為謀哉


  子曰辭達而已矣


  集曰辭辭章也辭取其達意而止過是則徇於辭
而反害於理矣南軒張氏 勉齋黄氏曰其曰達而已矣亦非通於理者不能也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
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
然固相師之道也見賢遍切道與之與平聲相去聲


  集曰師樂師冕名葢瞽者也某某人也相助也古
[008-19a]
者瞽必有相師冕之見夫子以其瞽而無所見也
故及階則告之階及席則告之席既坐則歴告之
以在坐之人子張見而問焉夫子語以相瞽者之
道當如是爾聖人豈作意而為之哉亦曰盡其道
而已聖門學者於夫子之一言一動無不存心省
察如此晦菴朱氏南軒張氏


  又曰事事物物莫不有其道葢所當然者天之
所為也夫以一日之閒起居則有起居之道飲
[008-19b]
食則有飲食之道見是人則有待是人之道遇
是事則有處是事之道道不可須臾離也一失
所宜則為廢是道矣是故君子戰兢自持造次
顛沛必於是惟懼其失之也夫惟天下之至誠
一以貫之道之所在如影隨形葢無往而非是
南軒張氏


  季氏第十六凡一十三章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
[008-20a]
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
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
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
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
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毁於櫝中是
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
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
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
[008-20b]
不安葢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
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
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
干戈於邦内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内
顓並音專臾並音俞見賢遍切過與之與並平聲夫顓臾之夫今夫之夫疾夫之夫夫如是之夫並音扶
任平聲焉於䖍切相並去聲兕徐履切柙户甲切櫝音獨費音祕舍上聲


  集曰顓臾國名魯之附庸也無乃乃也爾汝也夫
子指季孫也周任古良史也陳布也列位也相家
[008-21a]
相也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此周任之言也兕野牛
也柙檻也龜大龜也玉寶玉也櫝匱也固謂城郭
堅完也費季氏之私邑也國謂諸侯家謂卿大夫
寡謂土狹民少也貧謂財用不足也均謂君臣上
下各得其分也安謂上下相安也和謂上下相睦
也傾傾覆也分崩離析謂公室四分也干楯也戈
㦸也蕭牆門内之屏也季氏將有事於顓㬰謂伐
之也由求為季氏家臣故以告孔子孔子首呼求
[008-21b]
以責之豈求在季氏之門為用事者邪蒙山在魯
地之東故曰東蒙先王以是封顓㬰使主其祭又
在魯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或曰社稷所恃以存者故曰社稷臣
季氏所當伐也求實為謀以孔子非之故歸咎於
季氏孔子引周任之言謂陳其材力以就其列位
苟不能則當止也為人之相不扶其顛而持其危
則安所用之吾二臣不欲之語求之言過矣譬如
虎兕在柙而逸龜玉在櫝而毁典守者安得而辭
[008-22a]
其責哉既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所以
自解者至矣又曰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其情
終不能掩也託為慮患之辭以葢夫貪利之說此
則君子之所疾也有國有家者非土狹民少之為
患患上下之不均爾非財用不足之為患患上下
之不安爾上下之分定則均而和和而安矣均則
不嫌於貧和則不嫌於寡至於安則無傾覆之患
東溪劉氏曰均則無貧不必利顓㬰之有以為己富也和則無寡不必兼顓㬰之土地人民以
[008-22b]
為己益也安則無傾不必去顓㬰以憂子孫之不支也内寧則外自服就使

有不服者則當修文德以來之於其來也則亦安
之而已此為國家之常道也由求相季氏如遠人
不服而不能來如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方且相
與謀動干戈於邦内以逞其欲夫季氏魯卿也瘠
公室以自肥不均不和而内變且作矣求徒知夫
顓㬰為季氏子孫憂而不知其禍將起於蕭牆也
伐顓㬰之事則專責於求相夫子之事則併由責
[008-23a]
之葢為季氏計者求也至於不能勉季氏以道則
由亦不能逃其責矣本註䟽南軒張氏晦菴朱氏東萊吕氏武夷吳氏說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
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葢十世希不失矣自大
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
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集曰希少也孔氏註陪臣家臣也馬氏註國命國之命
令也不議言無非議之者也邢氏䟽禮樂征伐天子
[008-23b]
之事也禮樂以明分征伐以討其不然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
子出矣葢上得其道則權綱在己而下莫敢干之
也若上失其道則綱維解紐而諸侯得以竊乗之
禮樂征伐將專行而不顧矣若諸侯可以竊之於
天子則大夫可以竊之於諸侯而陪臣亦可以竊
之於大夫其理之逆必至於此也所以有十世五
世三世之異者於理愈逆則其亡愈近也天下有
道則政不在大夫者政出于一也庶人不議者上
[008-24a]
無失政則下無私議也東溪劉氏曰天下有道在上者緫其政而其咨訪亦
及乎芻蕘之賤當是之時民有公言而無私議天下無道大夫竊執國柄雖士君子之言亦壅於上
聞於是庶人始私相非議於下又其甚至於道路以目而天下之情窮矣雖然所謂自

天子出者天子亦豈敢以己為可專而以私意加
於其閒哉亦曰述夫天理而已矣南軒張氏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
三桓之子孫微矣故夫之夫音扶餘如字


  集曰五世謂魯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也逮及
[008-24b]
也四世云者自成公至定公則四世爾三桓謂仲
孫叔孫季孫三卿皆出桓公故曰三桓也微衰微
註䟽魯自宣公賴襄仲以立三家始盛專制魯國
之賦而禄去公室矣又一世而政悉移於大夫自
成公而下為國君者拱手聽命而已孔子於禄去
公室政逮大夫而知三桓之子孫必微亦以其理
勢知之也夫三家視其君而起不奪不饜之心則
夫陪臣視之亦何憚而不萌此心乎方三家專公
[008-25a]
室之禄而竊魯國之政本其私意欲以利其子孫
也而豈知子孫之微實兆乎此也南軒張氏 晦菴朱氏曰此章
專論魯事疑與前章皆定公時語


  又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宜諸侯之彊也而魯
以失政政逮於大夫宜大夫之彊也而三桓以
微何也彊生於安安生於上下之分定今諸侯
大夫皆陵其上則無以令其下矣故皆不久而
失之也東坡蘇氏


[008-25b]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
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便並平聲辟婢亦切


  節釋曰友直則無隱而有過必聞矣友諒則不欺
而相與以實矣巖麓趙氏曰直者以義相正諒者以信相與友多聞則
學博理明而可資以講貫矣是皆有益於我者也
便習熟也善能也便於辟則威儀之修飾也善於
柔則容色之嫵媚也便於佞則言語之諂巧也是
皆有損於我者也


[008-26a]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
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樂五教切禮樂之樂音岳
驕樂宴樂之樂音洛


  節釋曰樂喜好也樂節禮樂則有進反而無銷放
而不失其中和矣樂道人之善則有企慕而無媢
嫉而惟見其宏裕矣樂多賢友則善言善行日接
於前而有以輔成吾之德矣此其所以為益也驕
樂以驕矜為樂也樂之則其志傲矣佚遊以佚遊
[008-26b]
為樂也樂之則其志荒矣宴樂以宴安為樂也樂
之則其志惰矣此其所以為損也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
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


  集曰君子有德位之通稱龜山楊氏愆過也躁謂躁急
不安靜也隱謂隱匿不盡情也註䟽瞽無目者也晦菴
朱氏侍於君子或有問焉終則對不問則不敢對各

當其可而己言未及之而言是未當言而先言也
[008-27a]
故謂之躁言既及之而不言是所當言而不言也
故謂之隱顔色未相接而遽有言焉是又有甚於
躁者若無所見而妄發也故謂之瞽三者皆不中
節者也故謂之愆本南軒張氏說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
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鬬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
少失照切


  集曰或曰戒者心有所警省而禁制之謂剛彊也
[008-27b]
得貪得也好色好鬬與貪得之心三者皆血氣之
勝也自少至老無一不在所戒然各隨其血氣之
盛衰而又有偏勝者焉故夫子於此必表而出之
也葢男女之欲惟年少者為最甚也少之時而以
色為戒以其血氣之未定也年既壯而血氣剛矣
則易為勇力之所使故其所戒則在於鬬至於老
而血氣衰矣色與鬭無足逞矣日暮途窮憂感百
集則貪求苟得之心勝矣故其所戒則在於得焉
[008-28a]
成都范氏曰聖人同於人者血氣也異於人者志氣也血氣有時而衰志氣則無時而衰也少未定
壯而剛老而衰者血氣也戒於色戒於鬭戒於得者志氣也君子養其志氣故不為血氣所動是以
年彌髙而徳彌邵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
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集曰畏者嚴憚之意侮戲玩也晦菴朱氏天之命我者
是理也則奉若之而弗敢失大人盡乎是理者也
則尊敬之而弗敢易聖人之言當乎是理者也則
[008-28b]
佩服之而弗敢違然是三言皆主於畏天命小人
不知是理之所在則反是而莫之畏也天命且不
知畏其狎大人侮聖言宜無所不至矣本南軒張氏說 岷
隱戴氏曰畏者進德之機也人唯無所畏也而後動於惡故小人為不善者必先慢天忽人不有聖
賢之語然後得以自便其私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集曰困謂病於有所不通也孔氏註生知者天稟全
[008-29a]
粹不待學而知義理也其次則必學而後知又其
次則困而後反於學困而學雖在二者之下然其
至則一也若困而不之學則是自暴自棄斯為下
愚矣此章所以勉人學也南軒張氏


  又曰中庸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
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此勉夫困而能學者之為
上也此章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
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008-29b]
此戒夫困而不學者之為下也聖人之於人或
勉之或戒之皆導之以歸於善其言各有當也
成都范氏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温貌思恭言
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難去聲


  集曰明者無不見也聰者無不聞也色見於面者
貌舉身而言晦菴朱氏温和易也恭莊肅也忠者中心
之誠然也敬者敬其事而不敢忽也疑者心有所
[008-30a]
未安也問者求以釋其疑也難者患難也忿思難
則必懲其忿矣義者宜也見得思義義所不當得
則不敢以苟得也白石錢氏九思各專其一伊川程子當乎
此則思乎此天理之所由充而人欲之所由遏也
南軒張氏 張氏曰是九者要當養之於未發之前而持之於既發之際不然但欲察之於流而收
之於暫則多見其紛擾而無力矣此之謂思誠上蔡謝氏


  節釋曰視聽言貌思五事之目也此章以思為
四者之主又加以色之與事疑之與忿兼見得
[008-30b]
而為九思其示學者省察體驗之功益密矣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
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
見其人也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
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探吐
南切與平聲


  節釋曰探試也馬四匹曰駟首陽山名見善如不
及謂見善矣又若不及見之也見不善如探湯謂
[008-31a]
見不善矣猶未免於嘗試之也為善之不勇去惡
之不力中人皆然也夫子謂吾固見其人矣亦嘗
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志於求仁者也行義以
達其道行吾得為之義以達夫當然之道於天下
後世者也此非立志剛信道篤不以窮達死生累
其心者不能也夫子謂吾固聞其語矣而未見其
人也夫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求之於今則
齊景公其人也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求
[008-31b]
之於今則未見其人求之於古則伯夷叔齊其人
也景公知夫子之聖而不能用善晏子之言而不
能行是見善如不及也田氏不之正而幸公室之
僅存嗣君不之定而幸嬖子之得立是見不善如
探湯也悠悠於善惡之閒是以雖居諸侯之位擁
千乗之富其沒也曾無一德之可稱夷齊兄弟遜
立捨國而逃是隱居以求其志也扣馬而諫耻食
周粟是行義以達其道也即夫人心之安而循夫
[008-32a]
天理之正雖餓死首陽而民到于今稱之即是人
以證是語故曰其斯之謂與然景公達而在上者
也夷齊窮而在下者也夫子論夷齊之事而必以
景公對言者葢所以明夫君子之得行其道初不
拘於富貴利達也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
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
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
[008-32b]
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
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亢並音剛遠去聲
集曰伯魚孔子之子鯉也子指伯魚而言也有異
聞謂聞於孔子也嘗獨立謂孔子獨立之時也不
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此孔子之言也聖人
竭兩端之敎於親踈賢愚無以異也其告門人固
嘗曰興於詩立於禮而此語伯魚亦先之以學詩
次之以學禮學之序固當然也不學詩無以言易
[008-33a]
其心而後能言也不學禮無以立謹其節而後能
立也晦菴朱氏曰學詩則事理通達而心氣和平故能言學禮則品節詳明而德性堅定故能
立當孔子獨立之時伯魚之所聞亦不過如此爾陳亢以伯魚為孔子之

子故有異聞之問及聞詩禮之對又以為聖人之
遠其子殊不知聖人曷嘗有是心哉味伯魚答陳
亢之辭氣亦可見其薫陶之所得矣本註䟽南軒張氏說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
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
[008-33b]


  集曰夫人君夫人尊之之辭也小童寡小君自卑
之辭也春秋之時名不正者多矣記於此者亦正
名之一也東萊吕氏








  論語集說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