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h0017 論孟精義-宋-朱熹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論語精義卷六下


  宋 朱子 撰


  顔淵第十二


  顔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
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顔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
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顔淵曰回雖不
敏請事斯語矣


[012-1b]
  明道嘗論克己復禮韓持國曰道上更有甚克莫錯
否曰如公所言只是説道也克己復禮乃所以為道
也更無别處克己復禮之為道亦何傷乎公之所謂
道也如公所言則是一人自指其前一物曰此道也
少本無可克者知道與已未嘗相離則若不克己何
以體道道在己不是與己各為一物可跳身而入者
也克己復禮非道而何至如公言克己不是道亦是
道也實未嘗離得故曰可離非道理甚分明持國又
[012-2a]
曰道無真假曰旣無真無假却是都無物也到底須
是是者為真不是者為假便是道大小大分明 又
韓持國嘗論克己復禮以謂克却不是道先生言克
便是克之道持國又言道則不須克先生言道則不
消克却不是持國事在聖人則無事可克今日持國
須克得己然後復禮 又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聴非
禮勿言非禮勿動積習儘有功禮在何處 又曰非
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一於禮之謂
[012-2b]
仁仁之於禮非有異也 又曰克己則私心去自能
復禮雖不學文而禮意己得 又曰多驚多怒多憂
只去一事所偏處自克克得一件其餘自止 又曰
克己最難故曰中庸不可能也


  伊川曰克勝也難勝者莫如己勝己之私則能有諸
己是反身而誠者也凡言克者未能有諸己也一本云凡
言仁者有諸己也必誠之在已然後為克己禮者理也有諸

己則無不中於理君子慎獨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所
[012-3a]
以為克己復禮也克己復禮則事事皆仁故曰天下
歸仁焉人之視最在先非禮而視則所謂開目便錯
了次聽次言次動自有次序 又曰人能克己則心
廣體胖仰不愧俯不怍其樂可知有息則餒矣 又
曰敬立則無妄無妄則禮也 又曰敬即便是禮無
己可克 又曰視聽言動非禮不為即是禮禮即理
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入於私欲雖有意於為善亦
是非禮無人欲即皆天理尹本無雖有意下十六字但云雖為善事亦是私意
[012-3b]
 又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者言一旦能克己
復禮則天下稱其仁非一日之間也 或問克己復
禮如何是仁曰非禮處便是私意旣是私意如何得
仁凡人須是克盡己私只有禮時方始是仁處先生親筆
改云克己復禮為仁言克盡己私皆歸於禮是乃仁也 又曰難勝莫如己私

學者能克之非大勇乎 先生作四箴其序曰顔淵
問克己復禮之目夫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
勿言非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
[012-4a]
於外所以養其中也顔淵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後
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視箴曰
心兮本虛應物無迹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
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内克己復禮久而誠矣
聽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
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言箴曰人心
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内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
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
[012-4b]
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動箴曰哲人知
幾誠之於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
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范曰克己自勝其私也勝己之私則至於理禮者理
也至於理則能復禮矣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
復行克己也不遷怒不貳過復禮也夫正與是出於
理不正不是則非理也視聽言動無非禮者正心而
已矣為仁由己在内故也克己復禮時天下之善皆
[012-5a]
在於此矣天下之善在己則行之一日可使天下之
仁歸焉夫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則非顔子所及而堯
舜修身以治天下亦惟視聽言動無非禮而已矣
吕曰仁者以天下為一體天秩天叙莫不具存人之
所以不仁已自已物自物不以為同體勝一己之私
以反乎天秩天叙則物我兼體雖天下之大皆歸於
吾仁術之中一日有是心則一日有是德 又曰有
己則䘮其為仁天下非吾體忘己則反得吾仁天下
[012-5b]
為一人故克己復禮昔之所䘮今復得之非天下歸
仁者與安仁者以天下為一人而已 克己復禮贊
曰凡厥有生均氣同體胡為不仁我則有已立已與
物私為町畦勝心横生擾擾不齊大人存誠心見帝
則初無吝驕作我蟊賊志以為帥氣為卒徒奉辭於
天孰敢侮予且戰且徠勝私窒慾昔焉寇讐今則臣
僕方其未克窘我室廬婦姑勃蹊安取厥餘亦旣克
之皇皇四達洞然八荒皆在我闥孰曰天下不歸吾
[012-6a]
仁癢疴疾痛舉切吾身一日至之莫非吾事顔何人
哉希之則是


  謝曰禮者攝心之規矩循理而天則動作語黙無非
天也内外如一則視聽言動無非我矣 或問言動
非禮則可以正視聽如何得合禮曰四者皆不可易
易則多非禮故仁者先難而後獲所謂難者以我視
以我聽以我言以我動也仰面貪看鳥回頭錯應人
視聽不以我也胥失之矣 或問視聽言動合理而
[012-6b]
與禮文不相合如何曰言動猶可以禮視聽有甚禮
文以斯視以斯聽自然合理合理便合禮文循理便
是復禮曾本云問合視聽言動處視聽言動只是理何故得合禮曰怎生外面討得禮文來合循
理便是復禮言動猶可以有禮文視聽有甚禮文以斯聽自然合理合這箇理字便合禮文禮理之不可
易者也只是一箇敬字 或問求仁如何下工夫曰如顔子視

聽言動上做亦得如曽子顔色容貎上做亦得出辭
氣者猶佛所謂從此心中流出今人唱一喏若不從
心中出便是不識痛癢古人曰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012-7a]
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不見不聞不知味便是不
仁死漢不識痛癢了又如仲弓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
承大祭但存如見大賔如承大祭底心在便長識痛
癢 又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只就性上看
 又曰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克己之私則


  心虛見理矣


  游曰孟子曰仁人心也則仁之為言得其本心而已
心之本體則喜怒哀樂之未發者是也惟其徇己之
[012-7b]
私則汨於忿慾而人道熄矣誠能勝人心之私以還
道心之公則將視人如己視物如人而心之本體見
矣自此而親親自此而仁民自此而愛物皆其本心
隨物而見者然也故曰克己復禮為仁禮者性之中
也且心之本體一而已矣非事事而為之物物而愛
之又非積日累月而後可至也一日反本復常則萬
物一體無適而非仁矣故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
仁焉天下歸仁取足於身而已非有藉於外也故曰
[012-8a]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顔淵請事斯語至於非禮勿
動則不離於中其誠不息而可久矣故能三月不違
仁雖然三月不違者其心猶有所操也至於中心安
仁則縱目之所視更無亂色縱耳之所聽更無姦聲
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發
育萬物彌綸天地而何克己復禮三月不違之足言
哉此聖人之能事而對時育萬物者所以博施濟衆
也仁至於此則仲尼所不敢居而且罕言也然則仁
[012-8b]
與聖烏乎辨曰仁人心也操之則為賢縱之則為聖
苟未至於縱心則於博施濟衆未能無數數然也
楊曰仁人心也學問之道求其放心而已放而不知
求則人欲肆而天理滅矣楊子曰勝己之私之謂克
克己所以勝私欲而収放心也雖収放心閑之為艱
復禮所以閑之也能常操而存者天下與吾一體耳
孰非吾仁乎顔淵其復不逺庶乎仁者也故告之如
此若夫動容周旋中禮則無事乎復矣


[012-9a]
  尹曰弟子問仁者多矣唯對顔子為盡問何以至於
仁曰復禮則仁矣禮者理也去私欲則復天理復天
理者仁也禮不可以徒復唯能克己所以復也又問
克己之目語以視聽言動者夫然則為仁在内何事
於外乎葢難勝莫如己私由乎中而應乎外制其外
所以養其中視聽言動必以禮而其心不正者未之
有也是之謂復天理顔子事斯言而進乎聖人他弟
子所不能及也


[012-9b]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
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
事斯語矣


  伊川曰大賔大祭只是敬也敬只是不私之説也才
不敬便私欲萬端害於仁 又曰孔子言仁只説出
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看其氣象便須心廣體
胖動容周旋中禮唯慎獨便是守之之法此一段下文與憲問
篇修己安百姓章内一段相屬或問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

[012-10a]
祭方其未出門使民時如何曰此儼若思時也當其
出門使民時其敬如此未出門使民敬可知也且見
乎外者出乎中者也出門使民者事也非是因事上
方有此敬葢素敬也猶之接物以誠人皆曰誠者葢
是人素來誠也非因接物方有此誠也 又曰在邦
家而已心無怨孔子發明仲弓使知仁字然舜在家
亦怨周公狼跋亦怨又引文中子又曰孔子告仲弓曰出
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
[012-10b]
子能如是用心能如是存心則惡有不仁者乎而其
本可以一言而蔽之曰思無邪 又曰仲弓之仁安
已而敬人故曰雍也可使南面對樊遲之問亦是仁
之目也然樊遲失於粗俗聖人勉使為仁曰雖之夷
狄不可棄也司馬牛多言而躁故但告以其言也訒
 或問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在知在己在人曰在己
曰旣在己舜在家何以怨曰怨只是一箇怨但其用
處不同舜自是怨不怨却不是也學須是通不得如
[012-11a]
此執泥如言仁者不憂又却言作易者其有憂患須
知用處各别也天下只有一箇憂字一箇怨字有此
二字聖人安得無之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在理可使
無怨然於事亦難天地之大也人亦有所憾


  横渠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恕己以仁人也在邦
無怨在家無怨己雖不施不欲於人然人施於己能
無怨也


  范曰為仁之道以敬為主而行之以恕敬所以直内
[012-11b]
恕所以待人可以修身而不可離也修己以敬待人
以恕而仁道成矣二帝三王皆以二者信能行此則
在邦為諸侯亦無怨在家為卿大夫亦無怨仲弓可
使南面故所告者臨民之事居敬而行簡之道也
吕曰以敬恕行仁則人無所慊


  游曰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則以閑邪存其
誠而已出門如見大賔則無時而不敬也使民如承
大祭則無事而不敬也仲弓能請事斯語則於非禮
[012-12a]
勿動亦庶幾焉


  楊曰敬以守之恕以行之則仁在其中矣顔淵克己
復禮克之己與禮一而克復之名亡則聖人之事也
仲弓可使南面故告之以見大賔使民之事由是守
之可以為仁而已此告二子之異也


  尹曰敬以直内為仁之要也恕者敬之及物也敬則
不私不敬則多欲故寡欲則至於仁矣葢言無時不
敬也出門使民接於事者也見乎外者由乎中非謂
[012-12b]
接於事方敬也夫子懼仲弓之未喻故又曰在邦無
怨在家無怨仁者能之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
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明道曰其言也訒難其出也


  伊川曰仁者其言也訒司馬牛多言故及此然聖人
之言亦止此為是 又曰司馬牛多言而躁故但告
之以其言也訒


[012-13a]
  范曰訒之言堅忍也為之難故堅忍而難言之知仁
之難而無易言則庶乎近仁也


  吕曰言之輕則為之不篤仁術雖大不離乎人倫雖
曰庸行不察則不至


  謝曰心有所覺謂之仁仁則心與事為一草木五穀
之實謂之仁取名於生也生則有所覺矣四肢之偏
痺謂之不仁取名於不知覺也不知覺則死矣事有
感而隨之以喜怒哀樂應之以酬酢盡變者非知覺
[012-13b]
不能也身與事接而心漠然不省者與四體不仁無
異也然則不仁者雖生無以異於死雖有心亦鄰於
無心雖有四體亦弗為吾用也故視而弗見聽而弗
聞食而不知其味此善學者所以急急於求仁也克
己復禮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其言訒皆求
仁之術也能從事於斯則仁可以忘言識也不能從
事於斯乃欲以言求仁譬如不食終不知味克己復
禮勝己之欲以循天之理則天下之仁皆歸焉出門
[012-14a]
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敬也其言也訒先難也
游曰仁之難成久矣豈惟行之為難知之固未易也
今欲言出而當於仁得無難乎故曰其言也訒訒之
難也夫子答樊遲之問仁曰先難而後獲答司馬牛
曰仁者其言也訒皆未可與言仁故也


  楊曰司馬牛問仁告以其言也訒則曰其言也訒斯
謂之仁已乎問君子告以不憂不懼則曰不憂不懼
斯謂之君子已乎則非切問近思者其易於言可知
[012-14b]
矣仁不可易為之則言之固宜訒也推是而反之則
仁其不逺矣


  尹曰仁者難言之也非以難言為仁也謂言之猶難
况為之乎知為仁之難而不敢易則庶乎近仁矣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
之君子矣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范曰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司馬牛未及此也疑君子
之道不止如是而已内省不疚則不愧於天不畏於
[012-15a]
人由此以至於樂天知命獨立不懼聖人之事也夫
子之教人先正其心而後與之入德司馬牛憂懼桓
魋之惡故以是告之然是言也通于上下與樊遲問
仁智之類一也


  謝曰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楊曰以其憂也故告以不憂不懼不憂不懼非仁且
勇不足以與此充是言也其為君子何有


  尹曰夫子教人入德也能内省不疚而後可安


[012-15b]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
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
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明道曰敬而無失便是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也敬
不可謂之中但敬而無失即所以中也


  或問曰横渠曰敬而無失與人接人當也恭而有禮
不為非禮之恭也此語如何伊川曰不然敬是持己
恭是接人與人恭而有禮言接人當如此也近世淺
[012-16a]
薄以相驩狎為相與以無圭角為相親愛如此者安
能久須是恭敬君臣朋友皆當以禮為主也比之上
六曰比之無首凶象曰比之無首無所終也旣無首
安得有終故曰無所終比之道須當有首也或曰
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曰然豈有甘而不壞者
横渠又曰論死生則曰有命以言其氣也語富貴則
曰在天以言其理也


  范曰死生有命則當知命富貴在天則當樂天敬而
[012-16b]
無失故能親善恭而有禮故能附逺知此四者則四
海皆兄弟也君子不患無兄弟天下之善皆同類也
謝曰司馬牛憂無兄弟意在急難無助而已然操恭
敬之心以遊世也又何患焉四海之内皆兄弟豈信
以為真若己之兄弟也哉愛人而人常愛之故也
命自其所稟言天自其所遇言


  楊曰桓魋之凶足以滅其身害於家則貧賤死亡無
日矣故子夏以有命在天告之以釋司馬牛之憂也
[012-17a]
夫萬物盈天地之間各以其類從而人之與人類也
莫親焉吾之所以直内者敬而無失所以與人者恭
而有禮有能一日用力乎此天下歸仁矣四海之内
非兄弟而何然則士或以無兄弟為憂者皆自私之
過也


  尹曰先儒云牛即魋之弟以其兄之惡死亡無日憂
其無兄弟也故子夏以天命解其憂夫死生有命則
當知命也富貴在天則當樂天知命樂天而操恭敬
[012-17b]
之心以行乎世則人皆如兄弟矣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
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逺也已矣


  范曰浸潤以言其漸也膚受以言其微也譖人者必
以漸愬人者必自微故重言而深歎之不可不防其
細也不行焉可謂明逺矣然未若譖愬不至之為難
也是以堯畏巧言令色孔壬舜堲纔説殄行皆欲絶
之未至也


[012-18a]
  吕曰譖者毁人之行愬者愬己之私浸潤者漸進而
已内有所未入膚受者面從而已心有所未然明者
知幾逺者慮終必拒其始然後譖愬不得行不然則
始雖漸進久則言入始雖面從久則心然


  謝曰辨所難辨此之謂明已亂於未然此之謂逺
又曰浸潤之譖漸而不驟膚受之愬淺而不迫故非
明者無以止之浸潤之譖行則君子以忠信見疑膚
受之愬行則小人以誕謾見信則其出入不逺矣
[012-18b]
楊曰浸潤謂漸而入之者膚受謂切於身者驟而語
之與利害不切於身者不行焉有不待明者能之也
故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然後謂之明謂之逺
逺明之至也書曰視逺唯明


  侯曰浸漬漸潤之譖皮膚淺近之愬人皆忽之而易
入不行焉非明與逺者不能也若驟而語之切於肌
骨者孰不知之何待乎明逺也


  尹曰浸潤言其漸也膚受言其微也善譖愬者必以
[012-19a]
微漸此其所以難辨而易信從也受譖愬者必偏暗
而隘廹能察譖愬而不行者可謂明矣明察不足盡
其美可謂明識逺到矣堯之畏巧言舜之堲讒説皆
欲絶譖愬故也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
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
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伊川曰有人然後有死無信則無人矣何死之
[012-19b]
有此食之所以可去而信不可去也古之人行一不義殺
一不辜雖得天下不為者充此道也 又曰孔門弟
子善問直窮到底如問鄉人皆好之何如曰未可也
便又問鄉人皆惡之何如如説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便問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才説去兵便問
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自非聖人不能答便
云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不是孔子弟子不
能如此問不是聖人不能如此答


[012-20a]
  范曰非子貢不能如是善問比而明之叩而竭之使
天下萬世知信重於兵又重於食又重於死無民則
已有民則無信不立焉中庸曰不誠無物信之謂也
吕曰去食必死失信則不立不立則死均死爾故不
若守信


  謝曰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雖有兵吾得而衛諸故信
當以死守之


  楊曰民不立則傾危之俗成而亂亡無日矣雖有粟
[012-20b]
焉得而食諸故食可去信不可去夫寧死以存信非
善學者其孰能疑而問之


  尹曰為政之務有三食也兵也信也而三者以信為
主苟無信也雖有粟安得而食雖有兵安得而用民
無信不立信有重於死也非子貢之問孔子之答不
能盡斯理也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
之説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
[012-21a]
猶犬羊之鞟


  范曰子貢因棘子成之失言而戒人以慎言夫質而
不文則虎豹無以異於犬羊君子無以異於野人何
可以不文也


  謝曰倬彼雲漢為章于天玉在山而木潤淵生珠而
崖不枯有君子之質雖欲無君子之文其可得乎是
以棘子成不可謂知言


  楊曰見草而説見豹而戰則文不可以無質虎豹之
[012-21b]
鞟猶犬羊之鞟則質不可以無文故曰文猶質也質
猶文也


  侯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葢文質不可偏勝也文質猶天地陰陽血氣日月往
來未有獨立者也文不可無亦不可勝起居坐作進
退威儀皆文也專以文為事則不可無本不立無文
不行賁之彖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若獨質而無文則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也
[012-22a]
何以别諸故曰文猶質也質猶文也


  尹曰有質於内則文見乎外文不能去也子貢曰惜
乎夫子之説君子也駟不及舌者惜棘子成失言故
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喻文之不可去也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
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
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范曰孟子曰王欲行仁政盍亦反其本矣夫徹非所
[012-22b]
以豐財然求富民而用足必徹而後可也故有子以
正對哀公無所苟而已君父也百姓子也未有子富
而父貧子不足而父裕者有子之言似夫子其此之
類與


  謝曰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君之所以為君以有民也
故君猶心百姓猶體豈有體癯而心安者


  楊曰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正則井地均井地均而
後徹可為也故井地均則穀禄平而軍國之需皆量
[012-23a]
是出焉故一徹而百度舉矣上下寧憂不足乎以二
猶不足而教之徹則疑若迂矣然什一天下之中制
多則桀寡則貊不可改後世不究其本而惟末之圖
故征斂無蓻費出無經而上下困矣又烏知盍徹之
當務而不為迂乎


  侯曰君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百姓足則君足矣故
哀公問年饑用不足而有若對以徹則足民之道也
百姓苟足君必與焉孰與為不足哉若困民以自足
[012-23b]
則非足也


  尹曰周法什一而税謂之徹有若以正對也哀公意
在厚斂故有若深言不足之本曰百姓足則是君足
矣百姓凍餒則君將安取而足哉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
生惡之欲其死旣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
亦祗以異


  范曰主忠信所以立誠也徙義所以修身也誠立而
[012-24a]
身修則德日益崇矣愛惡無常惑之所由生也辨之
於此謹其所愛惡所以正心矣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我行其野之詩也人之成德不以富亦祗以行異於
野人而已程頤疑此錯簡其下當言齊景公有馬千
駟葢後之傳者因齊景公問政而誤也


  謝曰忠信則有物徙義則惟正是從道得於我者豈
不日積死生有命葢不容欲也知此則胸中豈不判


[012-24b]
  楊曰忠信以誠善徙義以補過非崇德與不蔽於愛
惡之私非辨惑與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則非誠
善補過不蔽於私者故告之如此誠不以富亦祗以
異伊川云當在齊景公有馬千駟之下


  侯曰學者以忠信為主聞義而徙非崇德者乎愛惡
汨於中而以死生為好憎之志非惑與若其誠不富
祗以取異爾


  尹曰學以忠信為主而徙於義則崇德矣不使愛惡
[012-25a]
汨於心則其惑判然矣臣師程頤曰誠不以富亦祗
以異簡編之差也疑在齊景公有馬千駟之下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
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
得而食諸


  范曰景公之時齊無君臣父子之禮故以是而告之
為君盡君道為臣盡臣道堯舜亦如此而已矣夫禍
莫大於知過而不改景公知齊之將亂而坐以待之
[012-25b]
此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郭公所以亡也
謝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親親而尊尊所謂民彛也
為政之道保民而已不然人類幾何其不相噬嚙也
楊曰君之所以君臣之所以臣父之所以父子之所
以子是必有道也景公知善其言而不知反求其所
以然葢説而不繹者齊之所以卒於亂也


  侯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謂達道也先王之政達
此道以保天下而已不然幾何而不為禽獸也


[012-26a]
尹曰齊無君臣父子之禮故以是對之惜乎景公善
之而不能用也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伊川曰子路之言信故片言可以折獄 又曰言由
之見信如此刑法國人尚取信其他可知 又曰魯
與小邾射盟而射止願得季路一言此其證也 又
曰宿謂豫也非一宿之宿也 或問子路無宿諾是
果決乎曰信也非果也


[012-26b]
  横渠曰子路禮樂文章未足盡為政之道以其重然
諾言為衆信故片言可以折獄如易所謂利用獄利
用刑人皆非爻之盛德適能是而已焉


  范曰小邾射以句繹奔魯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
小邾射不信千乘之君而信子路之言此信在言前
也故一言可以折獄唯由能之可言而不可行君子
所恥也唯子路無不行之言故無宿諾


  謝曰子路志在力行有諾不能踐言雖非吾本心豈
[012-27a]
不流而入於自恕


  楊曰由之果毅人所信服故片言可以折獄而記者
又著其無宿諾以見其素行如此


  尹曰小邾繹奔魯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小邾不
信千乘之君而信子路之言子路之見信於人也可
知矣言而折獄者信在言前人自信之故也 又曰
子路不預諾所以全其信也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012-27b]
  范曰聽訟者治其末塞其流也正其本清其源則無
訟矣經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理順莫善於悌
此無訟之道也孟子曰民有常産則有常心此無訟
之政也


  謝曰人情誕慢則必待聽而後決明教服義不待聽
而決者謂之無訟可也


  楊曰先之以博愛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
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道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
[012-28a]
之以好惡而民知禁有是五者民何訟之有子路片
言可以折獄而不知以禮讓為國則未能使民無訟
者也故又著孔子之言以見聖人不以聽訟為能而
以使民無訟為貴


  侯曰夫子之志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夫
子之在邦家則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
斯和夫如是訟何自而興哉堯之黎民於變時雍文
王之民耕讓畔行讓路皆其徵也此孔子所以言必
[012-28b]
也使無訟乎有訟則孰不能聽之哉


  尹曰聽訟得其當治之末也使之無訟則教化存焉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伊川曰子張少仁無誠心愛民則必倦而不盡心也
故孔子因問而告之


  范曰子張之學有餘於外而不足於内為政之道固
知之矣其所患在於誠意之未篤也故以誠意為本
誠立而後政可為也誠意不至則有時而倦行不以
[012-29a]
忠若居之有倦行不以忠而能正人者未之有也
謝曰盡心竭力而為之何事不成


  楊曰身以先之不倦以終之為政之經也子張之行
難能也難能則難繼不能無倦故以是先之與告子
路異矣


  尹曰子張之學誠不篤故夫子因其問而告之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范曰此亦夫子所常言故又見於此顔淵曰博我以
[012-29b]
文約我以禮其所以教人未嘗不在此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范曰君子樂道人之善故成人之美惡稱人之惡故
不成人之惡亦已有之也君子自處也厚故好人勝
已小人自處也薄故唯欲人不勝己與君子處日聞
人之善與小人處日聞人之惡則無以養其内心故
惡日長而善日消也


  謝曰尊之以禮義養之以名譽以引以翼使人樂於
[012-30a]
善皆成人之美也


  楊曰君子之於人也長善而救失故成人之美不成
人之惡小人則濟惡而傷善故反是


  侯曰君子樂善故成人之善小人樂禍反是


  尹曰小人之私唯惡人之勝己也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
敢不正


  范曰天下之政本於身政所以正人也未有不正己
[012-30b]
而能正物者也揚雄曰政之本身也身立則政立矣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猶之表正則影無
不正也書曰表正萬邦君相者天下之表也


  謝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楊曰子帥以正教之以德為政也民不正則有禮以
齊之孰敢不正


  侯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子
苟帥之以正孰敢不正哉


[012-31a]
  尹曰未有不正己而能正人者也故曰其身正不令
而行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
不竊


  横渠曰欲生於不足不足則民盜能使無欲則民自
不為假設以子不欲之物賞子使竊其所不欲子必
不竊故為政者在乎足民使無所不足則不見可欲
而盜心息矣


[012-31b]
  范曰唐太宗與羣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帝哂
之曰民之所以貧者由饑寒也朕今將去奢省費輕
徭薄賦使百姓家給人足自不為盜何用重法乎行
之四年外戸不閉行旅夜宿於道焉


  謝曰介甫曰俗之所榮罰之所不能止俗之所恥賞
之所不能誘故君子無為也反身以善俗而已
楊曰人人知有貴於己則天下無可欲之物譬之飫
膏粱而視藜藿奚欲之有哉使之竊藜藿雖賞不為
[012-32a]
也然則欲民不為盜在不欲而已欲民之不欲以身
先之而已故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尹曰欲生於不足不足故為盜足則不欲矣今有子
不欲之物雖賞使盜必不取也故為政本乎足民以
在我者化民深知為政者也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
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
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012-32b]
  范曰揚雄法言曰或曰人君不可不學律令曰君子
為國張其綱紀謹其教化道之以仁則下不相賊先
之以信則下不相詐臨之以禮義則下多德讓此君
子所當學也如有犯法則司獄在季康子之執政猶
不可以言刑殺也况於天下之主其可以刑殺而治
乎君人者唯志於仁則天下之民無不善矣


  謝曰大經正則庶民興矣元澤曰教之化民也深於
命民之效上也㨗於令


[012-33a]
  楊曰問政曰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言孰敢則畏而從
之也民畏而從之盜奚足患乎故患盜則曰苟子之
不欲雖賞之不竊夫已不欲而民不竊則化之矣有
不待帥也夫如是民將從欲以治風動而從已又焉
用殺故欲殺無道以就有道則曰子欲善而民善矣
皆申前説以篤之也是道也大人之事宜非康子所
及大匠不為拙工改其繩墨故三問而三告之如此
侯曰政者正也當以正帥民若專用殺以齊民非政
[012-33b]
也則賊道也若省刑罰薄税斂使民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暇日修其孝悌忠信為政之大方也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奚用殺為故曰子為
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
草草上之風必偃政得其道則民之從之也輕矣
尹曰殺之為言豈為人上者之語哉以身教者從以
言教者訟而況於殺乎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
[012-34a]
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
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
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
聞在家必聞


  或問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何以為達
伊川曰此正是達也只好義下人已是達了人所以
不下人只為不達也察言而觀色非明達而何子張
以人知為達才達則人自知矣此更不須理㑹子張
[012-34b]
之意專在人知故孔子痛抑之又曰夫聞也者色取
仁而行違居之不疑也學者須是務實不要近名方
是有意近名則大本已失更學何事為名而學則是
偽也今之學者大抵為名為名與為利清濁雖不同
然其利心一也今市井閭巷人却不為名止為利學
者志於名而足矣其心惟恐人不知韓退之曰内不
足者急於人知沛然有餘厥聞四馳大率為名者只
是内不足内足者自不急於人知君子疾沒世而
[012-35a]
名不稱此一句人多錯理㑹此只是言君子惟患無善
之可稱當汲汲為善非是使人求名也


  范曰聞者求聞於外而内無其實者也故色取仁而
行違足以致名若夫質直而好義則不為謟下不為
利察言而觀色則審於進退逺於恥辱慮以下人則
為善不足求益無已三者皆自修於内而不蘄乎人
之知也故在邦必達足以事君在家必達足以正人
雖通乎聖亦由此而止也子張之學徇外外有餘而
[012-35b]
内不足故以是語之


  吕曰德孚於人者必達矯行求名者必聞


  謝曰子張以聞為達止於名而已聖人以質直好義
察言觀色為達葢有實而名聞四達故也質直而不
好義則近於悻悻慮以下人則不欲多上人


  楊曰聞與達相近而不同師之莊色取仁而已非依
於仁者也疑其以聞為達故夫子問之而後告然質
直而不好義則不知時措之宜直必至於絞察言故
[012-36a]
不失口於人觀色故不失色於人慮以下人則無訑
訑聲音可與並為仁矣此在邦家必達之道也其言
皆所以救子張之失


  尹曰子張之學病在乎不務實故以聞為達務名者
也孔子明告之曰所謂達者立志質直務歸乎義察
言觀色而審於去就慮以下人而不自矜高皆篤實
之事充乎内而發於外斯可謂之達矣當是時也門
人親受聖人之教而其差失有如此者况後世哉


[012-36b]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
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
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范曰先事後得上義而下利也人唯有利欲之心故
德不崇唯不自省己過而知人之過故慝不修感物
而易動者莫如忿忘其身以及其親惑之甚者也惑
之甚者必起於細微能辨之於早則不至於大惑矣
故懲忿所以辨惑也


[012-37a]
  謝曰先事後得其心在事而不在苟得故德以是崇
與先難後獲同意有意於攻人之惡者不能自攻其
惡者也攻己之惡者無暇攻人之惡者也故慝以是
修莫大之惡生於須臾不忍一朝之忿與忘身以及
其親其為得失甚易知也不能懲忿者特惑耳
楊曰不先事而惟得之求是賊德耳非崇德也不攻
其惡而攻人之惡是作慝耳非修慝也君子惡言不
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懼辱其身羞其親也况以一
[012-37b]
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乎是惑也然問於孔子者
多有未有記其問之之所也而此獨著其從遊於舞
雩之下者以見其所謂遊焉息焉者無非學也孔子
悠然於舞雩之下與㸃之詠歸之意異矣學者宜深
味之然後知聖賢之異


  侯曰克己之私而期進於道非先事後得與所以為
崇德也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逺怨非修慝與好勇
鬭狠忘其身以危其親非惑與崇德修慝辨惑學者
[012-38a]
所先務也故曰善哉問


  尹曰臨事而不計利德斯崇矣有過能自訟慝斯修
矣知一朝之忿可以忘身及親而不能懲之者是惑
也惑之大莫甚於此辨之於微則善矣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
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
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
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衆舉臯陶不仁者逺矣
[012-38b]
湯有天下選於衆舉伊尹不仁者逺矣


  伊川曰聖人之語因人而變化雖有淺近處即却無
包容不盡處如樊遲於聖門最是學之淺者及其問
仁曰愛人問知曰知人且看此語有甚包蓄不盡他
人之語語近則遺逺語逺則不知近惟聖人之言則
逺近皆盡


  横渠曰能使不仁者仁則仁之施也厚矣故并答仁
知以舉直錯諸枉


[012-39a]
  范曰中庸曰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
焉及其至也雖聖人有所不知焉夫婦之愚可以與
知者費也聖人有所不知者隱也夫仁者之愛人知
者之知人猶之孝以事親忠以事君者也雖匹夫匹
婦可以知可以行推而上之舜舉臯陶湯舉伊尹是
亦愛人知人而已矣事親盡子道事君盡臣道唯堯
舜能之聖人之言下則樊遲可行及其至也則堯舜
猶病此所以為富也


[012-39b]
  謝曰愛人仁者之事知人知者急務舜以天下與禹
禹讓臯陶孟子亦曰舜以不得禹臯陶為已憂故言
舜之舉獨稱臯陶


  楊曰問知曰知人以三隅反之則知之事思過半矣
又告之以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則其言豈不富
矣乎孟子曰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
愛也急親賢之為務葢當務之為急莫如親賢舜湯
之有天下以選於衆舉臯陶伊尹為先務然則問知
[012-40a]
以舉直錯諸枉告之則仁知之務兼舉矣故子夏富
其言而又以舜湯之事明之也然舜有臣五人而天
下治而獨曰舉臯陶者葢使舜從欲以治四方風動
不犯於有司亦唯臯陶而已不仁者逺其在兹乎
尹曰學者之問也不獨欲聞其説又必欲知其方不
獨欲知其方又必欲為其事如樊遲之問仁問知也
夫愛人仁者之事也知人知者之事也孔子告人未
有不盡者也樊遲未達故又以舉直錯諸枉能使枉
[012-40b]
者直告之樊遲聞其説而猶未知所以為之者何也
故退而問諸子夏子夏告以舜舉臯陶湯舉伊尹然
後知其所以為之矣使其未喻必將復問也旣問諸
師又辨諸友當是時學者之務實也如是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伊川曰責善之道要使誠有餘而言不足則於人有
益而在我者無自辱矣


  范曰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友至於爭則不止
[012-41a]
於忠告善道之而已子貢問友凡友之道也爭友者
無絶之友也君臣朋友皆以義合事君道合則服從
不可則去者凡為臣之義也守死而不去者無絶之
臣也


  吕曰以忠言告諭以善術誘掖則友之義盡


  謝曰友所以輔德故必忠告善道異於君親故不可
則止


  楊曰責善雖朋友之道然以數而見疏則自辱矣
[012-41b]
尹曰友所以輔德故必忠告而善道之以其義合也
故不可則止


  曽子曰君子以文㑹友以友輔仁


  范曰易曰麗澤兑君子以朋友講習澤相麗則説説
之大莫大於朋友講習焉文者德之著也有文德則
友斯㑹矣仁之為道也大必以友輔之而成故自天
子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以為益也


  謝曰欲輔仁不可以無友欲㑹友不可以無文朋友
[012-42a]
攸攝攝以威儀文也


  楊曰博學而詳説之所以㑹友忠告而善道之所以
輔仁


  侯曰物相雜故曰文一不獨立二則文矣㑹友所以
以文也友如麗澤之相附互相滋益故曰輔仁仁性
之故有友輔之欲相成德也


  尹曰輔仁不可以無友會友貴在乎以文也


[012-42b]

















  論語精義卷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