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h0012 論語全解-宋-陳祥道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論語全解巻九     宋 陳祥道 撰


  陽貨第十七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
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懐其寳而迷
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
不可日月逝矣嵗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其饋也以禮孔子受之禮也其來也闞亡孔子稱其
[009-1b]
施而往報之亦禮也孔子於衞不主彌子瑕於齊不
主侍人瘠環則於魯豈主陽貨哉故諾以仕而終不
仕諾以仕者言遜也終不仕者危行也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逺也


  天命之謂性人為之謂習性則善惡混故相近習則
善惡判故相逺今夫水之為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
通之為川瀆則有以利物升之為霜雪則有以害物
木之為性其直則喬以折其曲則樛以屈構之以為
[009-2a]
棟宇則為庇人之器刻之以為矛㦸則為殺人之器
人之性習豈異是哉書曰習與性成又曰若生子罔
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荀卿曰于越夷貉之子生而
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上智生而知之者也不移而為愚下愚困而不學者
也不移而為智班固曰堯舜禹稷卨欲與之為善則
行鯀驩兠欲與之為惡則誅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
[009-2b]
是謂上智桀紂龍逢比干欲與之為善則誅崇侯欲
與之為惡則行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
賈誼曰上主不可引而下下主可引之而下不可引
之而上與此同意然書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
作聖者罔念克念者習之始不移者習之成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
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
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
[009-3a]
之耳


  君子學道則能仁能仁故愛人小人學道則知禮知
禮故易使子游為武城宰而以道教民可謂知本矣
觀其責子夏之趨末則其學道而為政務本可知矣
蓋君子之於天下無所施而非道夫豈以衆寡小大
而加損之哉然則割雞牛刀之説特戲之也詩曰善
戲謔兮不為虐兮惟和也故善戲謔兮惟中也故不
為虐


[009-3b]
  公山弗擾以費叛召子欲往子路不説曰末之也已何
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
者吾其為東周乎


  道者君子所以處已義者君子所以趨時方其守道
也雖諸侯之善辭命者有所不從其行義也雖公山
佛肸之召則欲往蓋彼叛而召我者豈欲得我而與
為不義哉殆亦有悔過遷善之心焉耳夫茍有悔過
遷善之心而可與之為東周者其可以棄而不欲往
[009-4a]
乎故欲往者以義行道而終不往者以道處義以義
行道則不失人以道處義則不失已此所以為孔子
也夫堅譬則徳白譬則行徳固扵内而不可虧故曰
磨而不磷行純扵外而不可變故曰湼而不緇磨而
不磷湼而不緇與易所謂常雜而不厭同意磷與考
工記所謂敝而不甐之甐同意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
問之曰㳟寛信敏恵恭則不侮寛則得衆信則人任焉
[009-4b]
敏則有功恵則足以使人


  孔子言為仁則曰恭寛信敏恵而不及公言為政則
曰寛信敏公而不及恭恵盖公者王道之端而非子
張之所及恭恵者仁體之末而非為政之所先也於
為政曰信則民任焉於為仁曰信則人任焉夫恭者
為仁之始使人者為仁之效故始之以恭終之以使
人孔子論子産之道始之以其行已也恭終之以其
使民也義與此同意


[009-5a]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
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叛子之往也如
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
涅而不緇吾豈匏𤓰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
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
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
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009-5b]
  仁知信徳性也直勇剛徳行也好仁不好學則施而
不能返故愚若墨翟是也好知不好學則動而不能
静故蕩若儀秦是也好信不好學則復言以害仁故
賊若尾生是也好直不好學則訐而不能容故絞若
證父者是也好勇不好學則暴而不怯若賁育是也
好剛不好學則强而不知節故狂若陽處父是也子
路甞曰南山有竹不扶自直何學之有其使子羔為
費宰則曰何必讀書然後為學由是觀之則子路之
[009-6a]
不好學可知矣故孔子告之如此仁智信五徳之序
也直剛勇三徳之序也剛徳之偏故在勇下然言五
徳不及禮義言三徳不及柔者禮義之於仁智信勇
則履之宜之而已柔非所以告子路也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
怨邇之事父逺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詩可以興可以觀窮理也可以羣可以怨盡性也學
至於盡性則邇可以事父逺可以事君若多識鳥獸
[009-6b]
草木之名則學詩之所成終始也蓋學詩則知言故
可以興知言則有節於内故可以觀有節於内則知
所避就故可以羣知所避就則出怒不怒可以怨則
人道盡矣故以之事父則孝以之事君則敬此所以
成孝敬厚人倫者也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
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


  乾坤易之門周南召南詩之始學易始於乾坤學詩
[009-7a]
始於周召故曰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
立也與書云不學牆面又不特不學詩已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鼔云乎哉
禮主於中而不在物樂主於和而不在聲故孟子以
節文仁義為禮之實樂仁義為樂之實禮記以中正
無邪為禮之質莊敬恭順為禮之制論倫無患為樂
之情欣喜歡愛為樂之官如叔齊以守國行政無失
其民為禮魏絳以殿萬邦來逺人為樂然則聲之與
[009-7b]
文豈與其間哉


  子曰色厲而内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盗也與
子曰鄉原徳之賊也


  子曰道聽而塗説徳之棄也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
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
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
[009-8a]
之愚也詐而已矣


  人之身隂陽節通則平偏倚則疾性之疾猶身之疾
故凡性之失其平者皆謂之疾易言我仇有疾損其
疾詩言庶人之愚亦職惟疾孔子言民有三疾孟子
言寡人有疾是也古之狂也肆意以進取而已今之
狂則蕩而無所守古之矜也廉隅以自持而已今之
矜則忿戾而有所爭古之愚也質直無為而已今之
愚則詐而有所欺孔子之門若曾晢琴張其志嘐嘐
[009-8b]
然可謂狂矣子貢正衣冠齊顔色嗛然而終日不言
可謂矜矣子羔則可謂愚矣然狂不至於蕩矜不至
於忿戾愚不至於詐故皆可以遊聖人之門而聖人
所以未嘗不與之也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
邦家者


  紫亂正色鄭亂正聲利口亂正言故孔子惡之傳曰
[009-9a]
紫色䵷聲餘分閏位聖王之所驅除云爾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
理而不説聖人原天地之美逹萬物之理故至人無
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其斯以為孔子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
之聞之


[009-9b]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而不屑之教不與焉蓋五者之
教教之教也不屑之教不教之教也孔子之於孺悲
如是非教之教也不教之教而已然則君子之教者
不為多術乎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壊
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榖既沒新榖既升鑽燧改火期
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
之夫君子之居喪食㫖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
[009-10a]
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子之不仁也子生三
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懐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子
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創鉅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之喪稱情以出
之所以為其痛極也由是而殺焉故有期月有九月
有五月有三月是喪因隆以有殺非因殺而有隆焉
禮記荀卿皆曰加隆焉使倍之故再期其説誤矣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
[009-10b]
猶賢乎已


  人之性勞則易以善佚則易以淫故曰飽食終日無
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蓋博
弈非所以待君子亦以為特賢乎無所用心而已或
以為待君子者誤矣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
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盗


  勇非義不立義非勇不行則勇以義為主義以勇為
[009-11a]
輔此義所以為上也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若好勇
不好學其蔽也亂是也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盗若荆
軻専諸是也子路能勇不能怯孔子於其喜浮海
則曰無所取材於其聞斯行諸則曰有父兄在於其
行三軍則曰暴虎憑河吾不與也於其問强則曰寛
柔以教不報無道則其問勇而對之以義宜矣孔子
謂子路曰君子以心導耳目立義以為勇小人以耳
目導心不遜以為勇蓋以此也言義以為質又言義
[009-11b]
以為上者義為質則禮文義為上則勇下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
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
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
直者


  傳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辨廣大而
危其身者𤼵人之惡者也孟子曰言人之不善當如後
患何此所以惡稱人之惡者也孟子曰不得而非其上
[009-12a]
非也揚子賊義近鄉訕此所以惡居下流而訕上者
也孔子曰勇而無禮則亂州吁勇而無禮衞風刺之
此所以惡勇而無禮者也蓋稱人之惡則不仁居下
流而訕上勇而無禮則不義果敢而窒則不知四者
以稱人之惡為先以子貢不能匿人之過故也子貢
曰賜惡徼以為智者惡不遜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
者蓋察伺者似智不遜者似勇訐者似直三者似是
而非故子貢惡之孔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子
[009-12b]
貢不足於仁而有所惡者茍有所惡而已語之以能
惡則未也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逺之則怨
女子小人不知禮義者也不知禮故近之則不孫不
知義故逺之則怨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年彌髙徳彌卲君子之所善也年四十而見惡焉其
終也已則年彌髙徳彌消可知矣四十者强仕之年
[009-13a]
也當强仕之際宜其為人所敬畏而不見惡焉為人
見惡而不見畏孔子亟言而深斥之為其終此而已
焉故也


  㣲子第十八


  㣲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


  㣲子去所以存商之祀箕子奴所以貽天下之法比
干死所以示人臣之節去則明夷于飛垂其翼者也
[009-13b]
利而不正死則過渉滅頂者也正而不利奴則内難
而能正其志者也利而且正三者之所趍雖殊然去
者仁之清奴者仁之和死者仁之任皆其自靖以趨
於仁而已此所以均謂之仁蓋㣲子去然後箕子奴
箕子奴然後比干死事辭之序也武王克商然後釋
箕子之囚則箕子未嘗去商而史以箕子避紂於朝
鮮誤矣


  栁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
[009-14a]
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三黜而不去者蓋栁下恵以止為事者也孟子曰
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進不隠賢則栁下恵不以退
為事也又曰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則栁下恵
不以進為事也以其在於進退之間援而止之而
止豈非所謂以止為事者哉栁下恵繼伯夷者也
伯夷繼伊尹者也繼栁下恵者孔子然後言孔子
之去就


[009-14b]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閒待之
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孔子於齊景公有際可之仕至於景公曰若季氏
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閒待之然後行去他國之道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孔子於季桓子有行可之仕及齊人歸女樂而桓子
受之三日不朝然後行去父母國之道也


[009-15a]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鳯兮鳯兮何徳之衰往者不
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
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栁下恵則不屑去者也楚狂接輿長沮桀溺荷蓧丈
人則不屑就者也孔子去齊去魯則非不屑去以為
斯人之徒則非不屑就接輿知孔子有鳯之徳不知
孔子所謂隠者不易乎世也桀溺知天下之滔滔而
不知滔滔者可以與易也鳯有道則見無道則隠見
[009-15b]
非其時為徳之衰所謂非伏其身而弗見非閉其言
而弗出也樂則行之憂則違之而已接輿欲孔子止
而以謂當今之世欲從其政則其身必危揚子曰接
輿之歌鳯也欲去而恐罹害也蓋接輿遊方之外者
也故其行雖與孔子異而孔子亦未嘗不欲與之言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
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
[009-16a]
是知津矣


  蓋非其周流也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
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
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長沮桀溺所謂固矣孔子疾固者也惟天下無道則
孔子與易之以謂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誤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
[009-16b]
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遯於山林是與鳥獸同羣也子之言曰吾亦人耳若
非與人為徒則誰與乎彼非我以天下皆無道誰以易
之蓋不知惟其無道故吾思有以易之若其有道也
吾不與易也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
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
[009-17a]
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隠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㓜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
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道雖不行不可無仕不仕者無義而已夫長㓜之節
不及君臣之義一身之潔不若大倫之不亂荷蓧知
長㓜之節而不知君臣之義知潔其身而不知大倫
豈所謂知務者哉蓋仕而行其義則在己而不仕於
[009-17b]
無義則在時在時在己則亦隠而已非逸民也至于
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栁下惠少連然後可以謂
之逸民也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栁下惠少連子曰不降
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栁下惠少連降志辱身
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伯夷叔齊則清而不和故内不降其志外不辱其身
栁下惠少連則和而不清故内則降其志外則辱其
[009-18a]
身然志雖降而言不失其倫身雖辱而行不役其慮
蓋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不嫌於言不中倫行不中慮
降志辱身則嫌其不能如此故特曰言中倫行中慮
而已


  謂虞仲夷逸隠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虞仲夷逸隠居則身中清放言則廢中權中清則汚
俗不能染中權則反經以合道蓋倫有經權有常變
以中權為放言倫非放言矣


[009-18b]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伯夷叔齊虞仲夷逸不可者也栁下惠少連可者也
孔子集七人之大成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
久則久可以速則速於其義之所去則無可於其義
之所在則無不可故曰我則異於是不言朱張者荀
卿以子弓與孔子同於行蓋子弓則子張是也


  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
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漢少師陽擊磬襄入于海
[009-19a]
古者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然記此者以明樂工
之賤亦知去就之義若夫君子知進退之義則不盡
於此矣雖然猶異於長沮桀溺之徒専以隠為事也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
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周有八士伯達伯
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


  施者易也荀卿曰充虚之相施易是也君子不以人
之親易己之親易己之親則於親無去就之義於親
[009-19b]
無去就之義則事君有之矣君子不使大臣怨乎不
以則臣其可以使君怨其不為用乎故舊無大故不
棄則君無大故而可以去之乎君無求備於一人則
臣其可以求備於君乎凡此欲自盡其恕以循理
進退故也紀周公之言所以成微子之義工師之賤
有去就之義故前此而言之八士則事人而已未必
能盡去就之義故後此言之則周公所以謂魯公者
不過不施其親至于無求備於一人而已荀卿則以
[009-20a]
為周公曰吾執贄而見者十人還贄而見者三十人貎
執之士百有餘人欲言請畢事者千有餘人後世因
為飰而吐哺沐而握髮之説殆不然矣成周之時士
之所以為士者有徳行道藝以自重非若六國縱横
之士汲汲於伸身以干澤也周公之所以為周公者
有道法以御世非若孟嘗春申之僕僕於禮士以干
譽也國語曰文王詢於八虞而説之者以為八士


[009-20b]

















  論語全解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