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g0002 鄭志-魏-鄭小同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鄭志卷上
           魏 鄭小同 撰
冷剛問大畜六四童牛之梏元吉注巽為木互體震震
為牛之足足在艮體之中艮為手持木以就足是施梏
又䝉初六注云木在足曰桎在手曰梏今大畜六四施
梏于足不審桎梏手足定有别否答曰牛無手以前足
當之案禮記月令正義冷剛問牛四足何以稱梏鄭答/云牛無手前足施梏也周禮大司寇正義牛無手
[001-1b]
惟以足言之與此/詞稍異而意竝同
易歸妹以須注云須有才智之稱天文有須女屈原之
妹名女須 答冷剛云須才智之稱故屈原之妹以為
案詩桑扈君子樂胥鄭箋胥有才知之名孔穎達謂/胥須古今字引易注及答冷剛云云證之其文與此
同女須離騷作女媭王逸/注云屈原妹與此有異
書賛云我先師棘下生安國亦好此學自世祖興後漢
衞賈馬二三君子之業則雅才好博既宣之矣 張逸
問賛云我先師棘下生何人案水經淄水注/引此作何時人答曰齊田
[001-2a]
氏時善學者所㑹處也齊人號之棘下生無常人也
孫晧原註一/作顥問月令季夏火星中前受東方之體盡以
為火星季夏中心也不知夏至中星名答曰日永星火
此謂大火也大火次名東方之次有夀星大火析木三
者大火為中故尚書云舉中以言焉又每三十度有竒
非特一宿者也季夏中火猶謂指心火也案禮記月令/正義載鄭答
孫顥云星火非謂心星也夘之三十度總為大火與此/義同而詞異詩七月流火正義引吴志孫晧與鄭問答
之詞悉與此同王應麟謂康成不與吴孫晧同時吴志/亦無此語後人因孫晧名氏遂改鄭志為吴志詳見困
[001-2b]
學記聞足證宋本詩疏已訛由/不知鄭志者妄改附識于此
趙商問曰禹貢導河至于大陸又北播為九河然則大
陸以南固未播也在于袞州安得有九至于何時復得
合為一然後従大陸以北復播為九也答曰袞州以濟
河為界河流分袞州界文自明矣復合為一乃在下頭
子走南北何所求乎觀子所云似徒見今袞州之界不
及九河而青冀州分之故疑之耳既知今亦當知古
張逸問殷爵三等公侯伯尚書有微子箕子何答曰微
[001-3a]
子箕子實是畿内采地之爵非畿外治民之君故云子

堯典注云始羲和之時主四岳者謂之四伯至其死分
岳事置八伯 張逸問云九州而八伯者何答曰畿内
之州不置伯有鄉遂之吏主之伯即牧也
皐陶謨注云堯初制五服更五百里禹所弼每服五百
里故始有百里之封焉猶用要服之内為九州州立十
二人為諸侯師蓋百國一師則州十有二師則每州千
[001-3b]
二百國也八州九千六百國其餘四百國在畿内 趙
商問云以王制論之畿内之國有百里有七十里有五
十里今率以下等計之又有王城闗遂郊野卿大夫之
采地數不在中今就四百似頗不合答云三代異物王
制之法唐虞或不盡然堯舜之徳守在四疆鄉遂有無
無以言也公卿大夫有舊禄者其四百國非采地為何
王城之大郊闗之處㡬何而子責急也
皐陶謨注云禹朝羣臣于㑹稽執玉帛者萬國 張逸
[001-4a]
問云按左傳禹㑹諸侯于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外傳云
禹朝羣臣于㑹稽防風氏後至不與注相應何答云欲
明諸侯守土之祀故兼用外傳内傳語
趙商問金縢曰若武王未終疾固當瘳信命之終雖請
不得自古以来何患不為答曰君父疾病方困忠臣孝
子不忍黙爾視其歔欷歸其命于天中心惻然欲為之
請命周公達于此禮著在尚書若君父之疾不為請命
豈忠孝之志也
[001-4b]
顧命東房西房 答趙商曰成王崩之時在西都文王
遷豐作靈臺辟廱而已其餘猶諸侯制度故知此喪禮
設衣服之處寢者夹室與東西房也周公攝政致太平
制禮作樂乃立明堂于王城 答張逸云周公制禮建
國土中洛誥云王入太室祼是也顧命成王崩在原註/一作
于/鎬京鎬京宮室因文武更不改作故同諸侯之制有
左右房宣王承亂原註斯干詩築室/百堵西南其戸未必如周公之制
案書顧命正義引鄭志答張逸語詩斯干正義/兼引答趙商語與此詞句互異而意指竝同
[001-5a]
洪範云鯀則殛死禹乃嗣興祭法鯀鄣鴻水而殛死注
謂不能成其功也 答趙商曰鯀非誅死鯀放居東裔
至死不得反于朝禹乃其子也以有聖功故堯興之若
以為殺人父用其子而舜禹何以忍乎而尚書云鯀則
殛死禹乃嗣興者箕子見武王誅紂今與己言懼其意
有慙徳為説父不肖其罪之子賢則舉之以滿武王意
案禮記祭法正義引/此其罪下無之字
趙商問甘棠行露之詩美召伯之功案詩甘棠正義/引此作張逸問
[001-5b]
以為當文王與紂之時案鄭箋專指行露此誤以/為兼説二詩詳詩譜正義詩傳
及樂記武王即位乃分周公左召公右為二伯文王之
案詩傳至此二十四字原本/誤作註文今據詩正義校正不審召公何得為伯答
曰甘棠之詩召伯自明誰云文王與紂之時乎
張逸問何詩近于比賦興答曰比賦興吴札觀詩已不
歌也孔子錄詩已合風雅頌中難復摘别篇中義多興
案此條與下二條竝見詩闗雎正義其以比/賦興原來不分疏觧此條大意最為明曉
張逸問嘗聞一人作詩何謂答曰作詩者一人而已其
[001-6a]
取義者一國之事變雅則譏王政得失閔風俗之衰所
憂者廣發于一人之本身
張逸問王者之風王者當在雅在風何答曰文王以諸
侯而有王者之化述其本宜為風
張逸問麟趾義云闗雎之化則天下無犯非禮雖衰世
之公子皆信厚其信厚如麟趾之時箋云喻今公子亦
信厚與禮相應有似于麟惟于此二者時闗雎之化致
信厚未致麟答曰衰世者謂當文王與紂之時而周之
[001-6b]
盛徳闗雎化行之時公子化之皆信厚與禮合古太平
致麟之時不是過也案詩麟趾正義引/此作不能過也
張逸問行露召伯聽訟察民之意化耳何訟乎答曰實
訟之辭也民被化久矣故能有訟
小星傳裯襌被也箋云裯牀帳也 張逸問此箋不知
何以易傳又諸妾抱帳進御于君有常寢何其碎答曰
今人名帳為裯雖古無名被為裯諸妾何必人抱一帳
施者因之如今漢抱帳也
[001-7a]
張逸問箋原註何彼穠/矣平王箋云徳能正天下之王然則不必
要文王也答曰徳能平正天下則稱為平故以號文王

張逸問騶虞傳曰白虎黑文又禮記曰樂官備何謂答
曰白虎黑文周史王㑹云備者取其一發五豝言多賢

張逸問豕生三曰豵不知母豕也豚也答曰豚也過三
以往猶謂之豵自三以上更無名也
[001-7b]
谷風涇以渭濁箋云此絶去所經見因取以自喻 張
逸問何言絶去答曰衞在東河涇在西河故知絶去不
復還意
張逸問楚宫今何地仲梁子何時人答曰楚丘在濟河
間疑在今東郡界中仲梁子先師説魯人案詩定之方/中正義及玉
海引此作先師/魯人無説字當六國時在毛公前
張逸問傳曰山川能説何謂也答曰兩讀或言説説者
説其形勢也或曰述述者述其故原註一/作古事也述讀如
[001-8a]
遂事不諫之遂案陸徳明釋文全載此條正/義所引惟至述其古事而止
張逸問氓詩箋云耽非禮之樂小雅云和樂且耽何謂
也答曰禮樂者五聲八音之謂也小雅亦言過禮之盛
和樂過禮之言也燕樂嘉賔過厚賢也不以禮耽者非
禮之名故此禁女為之
張逸問平王微弱其詩不能復雅厲王流于彘幽王滅
于戲在雅何答曰幽厲無道酷虐于民以強暴至于流
滅豈如平王微弱政在諸侯威令不加于百姓乎
[001-8b]
君子陽陽箋云我者君子之友自謂也時在位有官職
也 張逸問何知在位有官職又男子焉得在房答曰
房中而招人豈逺乎故知可招者當在位也招之者樂
官有禄而無言責苟免時耳路寢房中可用男子
張逸問有女同車序云齊女賢經云徳音不忘文姜内
淫適人殺夫幾亡魯國故齊有雄狐之刺魯有敝笱之
賦何徳音之有乎答曰當時佳耳後乃有過或者早嫁
不至于此作據時而言故序達經意
[001-9a]
張逸問豳七月專詠周公之徳宜在雅今在風何答曰
以周公專為一國上冠先公之業亦為優矣所以在風
下次于雅前在于雅分周公不得專之
張逸問皇皇者華箋云中和謂忠信每懷靡及箋云懐
私為每懷和當為私而此言忠信愚意似乖也答曰非
也此周之忠信也已有五徳復問忠信之賢人
張逸問常棣箋云周仲文以左氏論之三辟之興皆在
叔世謂三代之末即二叔宜為夏殷末也答曰此注左
[001-9b]
氏者亦云管蔡耳原註鄭衆賈逵/以二叔為管蔡又此序子夏所為親
受聖人足自明矣原註周仲文蓋漢世儒者也以為二/叔宜為夏殷之末不得為管蔡鄭答
注左氏者謂/鄭賈之説也
緜詩自西徂東箋云豳與周原不能為西東據至時従
水滸言也 張逸問豳與周原不能為東西何謂答曰
豳地今為栒邑縣在廣山北沮水西有涇水從此西南
行至正東乃得周案詩緜正義及吕祖謙/讀詩記引此句無至字故言東西云
岐山在長安西北四百里豳又在岐山西北四百里
[001-10a]
棫樸箋云二千五百人為師今王興師行者殷末之制
未有周禮五師為軍軍萬二千五百人 趙商問棫樸
箋引常武整我六師宣王之時又此征伐之事不稱六
軍而稱六師不達其意答曰師者衆之通名故人多云
焉欲著其大數乃言軍耳案詩棫樸正義引此問答又/此作又出乃言上有則字時
邁正義引雜問志天子廵守禮無六軍之文二/語其大意可參合而此本未錄載今附識之
趙商問生民箋云帝上帝又云當堯之時姜源為髙辛
氏妃案詩生民正義及杜佑通/典引此俱作髙辛氏世妃意以為非帝嚳之妃史
[001-10b]
記嚳以姜源為妃是生后稷明文皎然又毛亦云高辛
氏帝苟信先籍未覺其偏隠是以敢問易毛之義答曰
即姜源誠帝嚳之妃履大人之迹而歆歆然是非真意
矣乃有神氣故意歆歆然天下之事以前騐後其不合
者何可悉信是故悉信亦非不信亦非稷稚于堯堯見
為天子髙辛與堯竝在天子位乎
序長𤼵大禘也 趙商問云按祭法殷人禘嚳而郊冥
又喪服小記及大傳皆云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
[001-11a]
祖配之注皆以為祭天皇大帝以嚳配之然則此詩之
禘亦宜以為圜丘之祭不審云郊何答曰郊祀后稷以
配天則以祖配其祖従出之明文也云注皆以為祭天
皇大帝詩之大禘宜為圜丘之祭探意太過得母誣乎
禘者祭名天人共云案詩長𤼵正義全載此條雝正/義節引云禘大祭天人共之
答張逸云文王承先公之業積修其徳以致風化述其
美以為之法能行其本案詩譜正義引/此作得行其本則致末應既致
其應設以為法也 又云文王以諸侯而有王者之化
[001-11b]
卒以受命
答張逸云國史采衆詩時明其好惡令瞽矇歌之其無
作主皆國史主之令可歌
答張逸云風也小雅也大雅也頌也此四者人君行之
則為興廢之則為衰
論語云闗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注云哀世夫婦不得
此人不為減傷其愛詩箋以哀為衷此以哀為義 答
劉琰云論語注人間行久義或宜然故不復定以遺後
[001-12a]
案詩闗雎正義引/此後字下有説字
答趙商曰婦人有歸宗謂自其家之為宗者大夫稱家
言大夫如此耳夫人王后則不然也案自其原本作目/其今據詩葛覃正
義校/正
卷耳傳采采事采之也 答張逸云事謂事事一一用
意之事芣苢亦然雖説異義則同
螽斯不言興 答張逸云若此無人事實興也文義自
解故不言之凡説不解者耳衆篇皆然
[001-12b]
答張逸曰行露以正言也摽有梅以蕃育人民
野有死麕無使尨也吠 答張逸云正行昬不得有狗
案詩正義載此/昬字下有禮字
答張逸云雌雉求牡非其耦故喻宣公與夫人
詩序旄丘責衞伯也 衛是侯爵而為州伯張逸疑而
問答云實當用伯而侯徳適任之何嫌不可命人位以
徳古亦然也
答趙商曰狄人入衞其時明然戴公廬漕及城楚丘二
[001-13a]
者是還復其國也許夫人傷宗國之滅又閔其民欲歸
行其野視其麥是時之憂思乃引日月而不得歸責以
冬夏與誰因誰極未通于許夫人之意也
清人刺文公詩也文公厲公之子清人當處卷末由爛
脱失次厠于莊公時 答趙商曰詩本無文字後人不
能盡得其次第錄者直錄其義而已
答張逸曰税法有常不得薄今魏君不取于民惟食園
桃而已非徒薄于十一故刺之
[001-13b]
伐檀傳云熟食曰飱箋云飱讀如魚飱之飱 答張逸
云禮飱饔大多非可素不得與不素飱相配故易之也
采苓傳采苓細事也首陽幽辟也細事喻小行也幽辟
喻無徵也箋云興者喻事有似而非 答張逸云篇義
云好聽讒當似是而非者故易之
魚麗序云文武以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 答
趙商云于文武時兄弟失道有不和協之意故作詩以
感切之至成王之時二叔流言作亂罪乃當誅悔將何
[001-14a]
及未可定此篇為成王時作原註趙商據魚麗之序而/發問則于時鄭未為譜故
説不定也後為此譜/則次定為成王時也
答趙商云凡賦詩者或造篇或誦古
車攻傳曰戰不出頃田不出防 答張逸云戰有頃數
不能盡其多少猶今戰場者不出其頃界田者不出其
防也
答趙商云衞武公居殷墟案詩賓之初筵正義/引此作衞殷之畿内故用殷
禮君子行禮不求變俗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
[001-14b]
皆如其國之法故衞稱殷禮
大車傳以菼為鵻箋以菼為薍似易傳又言其青者如
鵻復似従傳張逸疑而問之答云鵻鳥青非草名薍亦
青故其青者如鵻
答趙商云諸侯入為卿大夫與在朝者異各依本國如
其命數案此與前條竝見大車正/義而無衣正義亦引此條
孫皓問凌人十二月斬冰即以其月納之七月言三之
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即出之藏之既晚出之又早何答
[001-15a]
曰夏十二月取冰二月開冰四月班冰是其常也藏之
既晚出之又早晚者建寅乃藏與此周禮十二月藏冰
較遲一月故出之早者四月夏之二月出冰與周禮同
今豳土晚寒故可夏正月納冰夏二月仲春太簇用事
陽氣出地始温故禮應開冰先薦寢廟案詩七月正義/周禮凌人正義
與冢宰序官正義竝節引此條大略相同惟豳土晚寒/序官正義作豳土寒攷七月毛傳亦有豳土晚寒之文
陸徳明釋文云晚節而氣寒孔穎達又引鄭志答張逸/云晚温亦晚寒則晚字非可節去其為傳寫脱落無疑
此本未錄載答張逸/原文并附識以備攷
[001-15b]
趙商問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爼是為三牲備焉
商按玊藻天子之食日少牢朔月太牢禮數不同請問
其説案周禮膳夫正義/引此作請聞其説答曰禮記後人所定原註一/作集
時而言或以諸侯同天子或以天子與諸侯等所施不
同故難據也原註一云禮數/不同難以據也王制之法與周異者多原/註
一云與禮/違者多當以經為正案詩鴛鴦正義引此答/詞節去據時而言四字
絲衣序繹賓尸也髙子曰靈星之尸也 答張逸云高
子之言非毛公後人著之
[001-16a]
趙商問傳曰凡土功水昬正而栽日至而畢召誥于三
月之下營洛不依禮之常時答云傳所言者謂庸時也
周召之作洛邑因欲觀衆殷樂之與否則由欲觀民之
意故不依常時也
僖四年傳云五侯九伯 答張逸云五侯侯為州牧也
九伯伯為州伯也一州一牧二伯佐之太公為王官之
伯二人共分陕而治自陕以東當四侯半一侯不可分
故言五侯九伯則九人若征五等諸侯九州之伯是天
[001-16b]
子何異乎云夾輔之有也案禮記王制正義引此云若/征五等諸侯九州之伯何夾
輔之有太公為王官伯分主自陕以東不可分為四侯/半故稱為五侯四州有八伯畿内有一伯故為九伯其
大意同而/文有異
坊記引燕燕詩注以為夫人定姜之詩 答炅模云為
記注時就盧君先師亦然後乃得毛公傳記古書義又
且然記注己行不復改之
禮器云詩云匪革其猶聿追來孝注云革急也猶道也
聿述也言文王改作者非必欲急行己之道乃追述先
[001-17a]
祖之業來居此為孝 答靈模云為記注之時依循舊
本此文是也後得毛詩傳而為詩注更従毛本故與記
不同案靈模與前炅模當是一人或後來傳寫者避宋/太宗諱不書炅或誤炅為灵因作靈而未曾畫一
遂彼此岐異禮記注䟽刋本于坊記正義作炅于/禮器正義亦作靈似䛇訛已久此姑各仍其舊
 
 
 
 
[001-17b]
 
 
 
 
 
 
 
 鄭志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