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f0005 孝經指解-唐-玄宗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六
 古文孝經指解    孝經類
  提要
    臣/等謹按古文孝經指解一卷宋司馬光撰范祖禹又
    續為之説宋中興藝文志曰自唐明皇時排毁古
    文以閨門一章為鄙俗而古文遂廢按此説舛錯/辨己見孝經
    正義/條下至司馬光始取古文為指解又范祖禹進
    孝經説劄子曰仁宗朝司馬光在館閣為古
[000-1b]
    文指解表上之臣妄以所見又為之説書録
    解題載光書祖禹書各一卷此本不知誰所
    併殆以二書相因而作故合編也王應麟玉
    海載光書進于至和元年時為殿中丞直秘
    閣與祖禹説小異然光集所載進表稱嘗撰
    古文孝經指解皇祐中獻于仁宗皇帝竊慮
    嵗久不存今繕冩為一卷進上云云則祖禹
    所説者初進之本耳孝經今文古文自隋志
[000-2a]
    所載王劭劉炫以来即紛紛聚訟至唐而劉
    知幾主古文司馬貞主今文其彼此駁議唐
    㑹要具載其詞至今説經之家亦多逓相左
    右然所争者不過字句之間觀光後古文而
    句下乃備載唐元宗今文之註使二本南轅
    北轍可移今文之註以註古文乎宋黄震日
    鈔有曰按孝經一爾古文今文特所傳微有
    不同如首章今文云仲尼居曽子侍古文則
[000-2b]
    云仲尼閒居曽子侍坐今文云子曰先王有
    至徳要道古文則曰子曰參先王有至徳要
    道今文云夫孝徳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古
    文則曰夫孝徳之本教之所由生文之或増
    或减不過如此于大義固無不同至于分章
    之多寡今文三才章其政不嚴而治與先王
    見教之可以化民通為一章古文則分為二
    章今文聖治章第九其所因者本也與父子
[000-3a]
    之道天性通為一章古文則分為二章不愛
    其親而愛他人者古文又分為一章章句之
    分合率不過如此于大義亦無不同古文又
    云閨門之内具禮矣乎嚴父嚴兄妻子臣妾
    猶百姓徒役也此二十二字今文全無之而
    古文自為一章與前之分章者三共増為二
    十二所異者又不過如是非今文與古文各
    為一書也其説可為持平光所解及祖禹所
[000-3b]
    説讀者觀其宏㫖以求天經地義之原足矣
    其今文古文之争直謂賢者之過可也胡爌
    拾遺録嘗譏祖禹所説以光註言之不通也
    句誤為經文今証以朱子刋誤爌説信然然
    亦非大義所係今姑仍原本録之而附胡爌
    説以糾其失焉乾隆四十一年五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000-4a]
欽定四庫全書
 今文孝經序
  唐  𤣥  宗  皇  帝  撰
朕聞上古其風朴略雖因心之孝已萌而資敬之禮猶
簡及乎仁義既有親譽益著聖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
故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
立身揚名之義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是知
孝者徳之本歟經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
[000-4b]
遺小國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朕嘗三復斯言景
行先哲雖無徳教加於百姓庶幾廣愛刑于四海嗟乎
夫子沒而微言絶異端起而大義乖况冺絶於秦得之
者皆煨燼之末濫觴於漢傳之者皆糟粕之餘故魯史
春秋學開五傳國風雅頌分為四詩去聖逾逺源流益
别近觀孝經舊注蹖駮尤甚至於迹相祖述殆且百家
業擅專門猶將十室希升堂者必自開户牖攀逸駕者
必騁殊軌轍是以道隠小成言隠浮偽且傳以通經為
[000-5a]
義義以必當為主至當歸一精義無二安得不翦其繁
蕪而撮其樞要也韋昭王肅先儒之領袖虞翻劉邵抑
又次焉劉炫明安國之本陸澄譏康成之注在理或當
何必求人今故特舉六家之異同㑹五經之㫖趣約文
敷暢義則昭然經分注錯理亦條貫寫之琬琰庶有補
於將來且夫子談經志取垂訓雖五孝之用則别而百
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數句一句之内意有
兼明具載則文繁略之又義闕今存於疏用廣𤼵揮
[000-6a]
 古文孝經指解序
  朝奉郎守殿中丞充集賢挍理史館檢討臣司馬光上進
聖人言則為經動則為法故孔子與曽參論孝而門人
書之謂之孝經及傳授滋乆章句寖差孔氏之人畏其
流蕩失真故取其先世定本雜虞夏商周之書及論語
藏諸壁中苟使人或知之則旋踵散失故雖子孫不以
告也遭秦滅學天下之書掃地無遺漢興河間人顔芝
之子得孝經十八章儒者相與傳之是為今文及魯共
[000-6b]
王壞孔子宅而古文始出凡二十二章當是之時今文
之學已盛故古文排根不得列於學官獨孔安國及後
漢馬融為之傳諸儒黨同疾異信偽疑真是以歴載累
百而孤學沉厭人無知者隋開皇中祕書學生王逸於
陳人處得之河間劉炫為之作稽疑一篇將以興墜起
廢而時人已多譏笑之者及唐明皇開元中詔議孔鄭
二家劉知幾以為宜行孔廢鄭於是諸儒爭難蠭起卒
行鄭學及明皇自注遂用十八章為定先儒皆以為孔
[000-7a]
氏避秦禁而藏書臣竊疑其不然何則秦科斗之書廢
絶已乆又始皇三十四年始下焚書之今距漢興纔七
年耳孔氏子孫豈容悉無知者必待共王然後乃出盖
始藏之時去聖未逺其書最真與夫他國之人轉相傳
授歴世踈逺者誠不侔矣且孝經與尚書俱出壁中今
人皆知尚書之真而疑孝經之偽是何異信膾之可啗
而疑炙之不可食也嗟乎真偽之明皦若日月而歴世
爭論不能自伸雖其中異同不多然要為得正此學者
[000-7b]
所當重惜也前世中孝經多者五十餘家少者亦不減
十家今祕閣所藏止有鄭氏明皇及古文三家而已其
古文有經無傳案孔安國以古文時無通者故以𨽻體
冩尚書而傳之然則論語孝經不得獨用古文此盖後
世好事者用孔氏傳本更以古文寫之其文則非其語
則是也夫聖人之經高深幽逺固非一人所能獨了是
以前世並存百家之説使明者擇焉所以廣思慮重經
術也臣愚雖不足以度越前人之胷臆窺望先聖之藩
[000-8a]
籬至於時有所見亦各言爾志之義是敢輙以𨽻寫古
文為之指解其今文舊注有未盡者引而伸之其不合
者易而去之亦未知此之為是而彼之為非然經猶的
也一人射之不若衆人射之其為取中多矣臣不敢避
狂僭之罪而庶幾於先王之道萬一有所補焉
[000-9a]
 古文孝經説序
  修實録檢討官承議郎祕書省著作郎兼侍講臣范祖禹上進
古文孝經二十二章與尚書論語同出於孔氏壁中歴
世諸儒疑眩莫能明故不列於學官今文十八章自唐
明皇為之注遂行於世二書雖大同而小異然得其真
者古文也臣今竊以古為據而申之以訓説雖不足以
明先王之道庶幾有萬一之補焉臣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