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121 春秋隨筆-清-顧奎光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隨筆卷下
          瀘溪縣知縣顧奎光撰
桓宣繼弑而書即位者外援既定内位既固從容成禮
無復危疑畏憚之心可以見亂賊之得志也
桓公元年三月公㑹鄭伯於垂即書鄭伯以璧假許田
所以結鄭也宣公元年夏書公㑹齊侯於平州公子遂
如齊即書齊人取濟西田所以賂齊也此與㑹於稷以
[002-1b]
成宋亂取郜大鼎於宋皆同盖亂賊所畏不在强大而
在無欲
晉趙盾帥師救陳下書宋公陳侯衛侯曹伯㑹晉師於
棐林伐鄭言伐鄭故書㑹晉師而趙盾已見於上文不
必復書趙盾文自簡明謹禮於㣲諸説俱可不必
晉雖大國獨當一楚猶或不敵復加以秦則晉不支矣
故晉與秦合而楚敗楚與秦合而晉敗殽之後秦晉報
復紛然自是晉之全力在秦而不在楚至楚人滅庸而
[002-2a]
秦楚之交合矣趙穿侵崇求成益為失䇿不能合秦以
拒楚而怒秦以資楚舛矣
經不書師敗績而書獲其君與將者韓原之獲晉侯鄭
獲蔡公子燮盖君與將雖見獲而師徒不至大崩也其
書敗其師而獲君與將者以蔡侯獻舞歸獲莒挐獲宋
華元獲陳夏齧獲齊國書皆師先敗而君將復見獲者
也或疑豈有君將見獲而師徒不至大崩者不知韓之
戰晉戎馬還濘而止是以見獲而秦伯亦幾為晉止為
[002-2b]
慶鄭所誤耳是晉侯雖獲而師未動也傳叙城濮之戰
楚惟中軍不敗邲之戰晉惟下軍獲全始書敗績則知
書敗與否皆據實而言但君將見獲敗亦可想見矣
趙盾舍靈公而欲立公子雍秉國者如此便是大事糊
塗令狐以後秦晉之搆兵盾為之也其郉政偏頗絶無
執守内不得於君而外不競於敵三傳所紀如鉏麑彌
明靈輒等事人艶稱之吾謂厚施養士使君側左右皆
為之死黨後來游俠氣習已開於此桃園之賊即趙氏
[002-3a]
羽翼穿特為之首耳
盾於趙穿曲徇其意正欲得其死力如求成於秦而反
伐其與國秦非畏晉者安得成盾非不知此以穿欲得
兵柄故遂使之侵鄭之役合諸侯之師力非不足而去
之亦縁君臣相圖意不在鄭弑械於此成矣其亡也以
君委穿而已且中立不成則奔成則復穿愚而盾巧矣
亡不越竟而非謂越竟討賊遂可免罪即使盾歸罪於
穿執而戮之終無以自解劉氏敞/謂盾之免與不免在
[002-3b]
乎討與不討而不在越與不越此未是司馬昭即斬賈
充亦何以謝天下何况成濟
魯宣繼弑齊惠亦繼弑故宣之立不事晉而事齊鄭襄
繼弑晉成亦繼弑故襄之立不附楚而附晉所謂同惡
相濟
齊侯止公以叔姬免五年/春晉侯止公以賂免魯本望國
至是辱甚矣黒壤之盟/在七年冬
仲遂之卒上書公子下書氏及名互詳之也春秋未嘗
[002-4a]
貶曷為不貶遂之惡無待於貶也
弑君大惡天地所不容載非文字間貶斥得蔽其辜故
文姜哀姜猶稱夫人小君慶父仲遂猶稱公子正欲天
下後世見其為夫人公子罪乃益重若不書與常人等
耳文姜孫齊不書姜氏哀姜喪歸不書姜恐是遺闕姑
為説之耳
塟我小君敬嬴雨不克葬胡傳曰著咎徴焉此説為勝
潦車載蓑笠士猶備之豈有葬君母而無備者宣公親
[002-4b]
母且由以得立未必苟簡從事不克葬則雨甚矣弑君
逐嫡而居然正夫人之位生榮死哀豈復有天道乎雨
甚水至踰時淹日不能成禮亦足覘天人之理矣
宣公三年楚侵鄭書人四年伐鄭書爵胡氏曰與之也
歸生有可討之罪而楚非討罪之師春秋安得與之乎
五年伐鄭書人九年伐鄭又書爵胡氏曰下書晉卻缺
帥師救鄭則知其非與之然則四年伐鄭果可為與乎
吾謂楚之伐鄭皆非予詞君行則書爵大夫行則稱人
[002-5a]
耳若晉郤缺帥師救鄭與陽處父帥師伐楚以救江同
意有救之名無救之實力不足畏徳不足懐救江而江
滅救鄭而鄭叛猶之弗救而已春秋憤楚之憑陵而書
救以解嘲耳故十年楚伐鄭士㑹之救遂不書盖謂晉
救不足為有無也
楚人殺陳夏徴舒予楚也合下入陳納孔寜儀行父二
事觀之固未嘗以討賊予楚盖自徴舒言之則弑君之
賊雖蠻夷戎狄亦得明正其罪而又傷王法之不申伯
[002-5b]
威之不競此書殺徴舒意也自楚言之則既有利心復
納亂臣以間之若正本清源二人當與徴舒同辟一殺
一納於義安居書入書納可見楚之非伯討矣
左氏叙邲之戰説楚之所以勝在晉人口中叙出晉之
所以敗在楚人口中叙出其叙楚之勝在楚之不欲戰
處見之叙晉之敗在晉之或欲戰或不欲戰處見之不
必看到交鋒接刅己自勝負燎然
晉殺其大夫先縠不正其邲之罪而加以召狄者何也
[002-6a]
桓子請死而士貞子救之若趙穿魏錡皆無討焉則無
辭以誅縠故置邲事不問而以召狄中之可見縠之剛
愎不容於晉矣
宋人及楚人平宣十五/年夏左傳言華元夜入楚師登子反
之牀而起之子反懼與之盟而告王公羊言司馬子反
乗堙而窺宋城宋華元亦乗堙而出見之二傳不同公
羊語為可信子反為大將軍中守備䕶衞必然嚴宻何
以夜入登牀如無人焉果爾則必如後世劍俠之術也
[002-6b]
異矣
春秋書饑書有年重民命也桓宣書有年説者胡氏/孫氏
為不宜有夫其君是惡其民何罪此正見天心之仁愛
耳復何異乎汪氏克/寛曰幸其僅有年也得之矣親戚間
財帛交際若我貧彼富不可不分明我富彼貧又太分
明不得錙銖計較縱是分所應得亦能致怨
宣十四年秋九月楚子圍宋至十五年五月而後宋及
楚平其服宋也可謂難矣宋人告急晉安得不救而伯
[002-7a]
宗之言曰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强能違天乎諺
曰髙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
君其待之晉本畏楚而伯宗復以此言佐之晉益不振
矣楚雖强而頓兵堅城之下已踰半載師老財匱勢如
弩末使晉救之未必不退而包羞忍恥不敢出師順天
者存果如是乎書宋人及楚人平所以傷中夏之無盟
主而譏晉也説春秋者乃以専政擅名罪華元子反豈
識輕重哉
[002-7b]
楚圍宋而晉不救於是宋未下而魯先降矣十五年春/公孫歸父
㑹楚子/於宋使晉能救宋魯猶有所恃也
孟獻子謀魯薦賄以求免其恇懦無䇿與伯宗同而一
則以禮意文之一則以天意諉之故謀國者論時勢不
容以盛衰强弱委之天意而不知自强論道理又不可
珠玉皮幣之事為以小事大之禮後世若漢唐之和親
宋之嵗幣孟獻子之故智也宋之偏安伯宗之故智也
二人言皆可聴而誤國不小
[002-8a]
斷道之盟宣十/七年五國之君皆在故書爵非予之而貴之
也外楚既無事實謀齊亦出私憤何予之而貴之有予/之
趙氏鵬飛説貴/之家氏鉉翁説
宣公即位以來事齊甚至末年乃謀伐之必不堪其誅
求也依人自立者必受其敝以力服人者必反為讐石
晉之於契丹亦猶是矣
宣公弑立而叔肸非之織屨而食終身不食宣公之禄
與之財則曰我足矣穀梁以為通恩胡氏以為明親親
[002-8b]
厲不軌其賢於春秋宜也書字必賜氏也胡氏以不用
事不見經為疑非也不食其食矣其不用事可知也賜
氏自是宣公之恩叔肸有不得而辝者未有君不賜氏
春秋賢之而特加以字者也叔肸以加字為賢則仲遂
當去字為貶遂不可去字則肸亦不可加故斷其為宣
公賜也
魯肸衞鱄皆公弟之賢者衞獻無信故去之魯宣有恩
故留之所遇異也楊氏士/勛以春秋字肸而名鱄强分優
[002-9a]
劣非是然則仲遂亦字謂遂賢於鱄可乎
楚子旅書卒不書葬公羊以為辟其號是也孫氏復/
貶之也春秋於列國之君不備禮不書葬不往㑹不書
葬皆非貶詞如貶之則於呉楚并不書卒可矣何獨不
書其葬哉
宣公薨而歸父逐榖梁曰捐殯而奔其父之使者是亦
奔父也胡氏曰罪成公君臣死君而忘父逐之亟也論
固正矣然使舊主耄昏奸權擅柄新君嗣政大憝不除
[002-9b]
而執三年無改之説襲其粃政用其私人因循而莫敢
動何以明賞罸而新號令若歸父則固不必逐而逐之
若是亟者以欲去三桓之怨也行父始不能治仲遂之
惡而比之繼不能忍歸父之怨而逐之則是為死君而
已矣
鞌之戰成公/二年四卿並將掃境興師大夫氣熖赫然而公
室㣲矣然亦不獨魯也戰鞌之後即為袁婁之盟征伐
者大夫㑹盟者亦大夫雖其來有漸而是役實一大闗
[002-10a]
目也
自鞌以後六年侵宋則仲孫蔑叔孫僑如昭公十年伐
莒則季孫意如叔弓仲孫貜定公八年侵衞則季孫斯
仲孫何忌哀公二年伐邾則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
忌而鞍之役尚有臧孫許公孫嬰齊伐莒之役尚有叔
弓餘則無非三家者故大夫擅兵自翬帥師而已然若
兵柄悉屬三家則自此始耳
成公以前民猶公家之民兵猶公家之兵故師則命帥
[002-10b]
將必屬卿至是則各自為帥有専屬而無兼統故分則
獨出合則並出然三家之中季孫為主後此書並將無
有不合季孫者惟六年侵宋不預耳
陽橋之役王卒盡行楚以衆勝而晉亦辟之故侵衞書
師盟蜀書人皆著其衆也人楚故並列國之卿人之又
以見服從楚者衆也中書公㑹楚公子嬰齊於蜀見侵
衞盟蜀者為嬰齊也非貶詞盖不待貶耳三年伐鄭晉
宋衞曹並書爵則以其君自行亦非予詞夫冬盟蜀則
[002-11a]
即楚而背晉在十/一月春伐鄭則即晉而背楚正/月反覆無常
二三其徳難乎其立國矣屢書公而不諱亦危之也
郯伯姬來歸杞叔姬來歸皆見出也雖未審其事然為
不安於國則同叔姬之歸杞伯先來朝而後復逆其喪
者杞素畏魯故未敢决絶耳未見叔姬之優於伯姬也
蟲牢之盟左氏曰鄭服也鄭以訟許不勝急而求合非
力屈而服非心悦而服雖汲汲為此盟而必不能固矣
呉伐郯成公七/年春家氏鉉/翁曰貴郯而賤呉也夫呉為太伯
[002-11b]
之後而周章武王所封何賤焉孫氏復/曰惡其僣號也
是時楚僣王號方主夏盟春秋書子書卒業已與諸夏
同何獨惡呉之僣號其書國者始通上國猶略之之詞
逮盟㑹漸數故至襄五年於戚則書呉人襄十年書呉
子卒則詳之矣楚見於經始亦稱荆莊公十年九月書/荆敗蔡師於莘
至莊公二十三年書荆人僖元年書楚人四年書楚屈
完二十一年書楚子亦漸詳之也蠻夷漸盛交於諸夏
而無攘却之者聖人憂而傷之則有之矣若曰書國書
[002-12a]
人皆為惡斥之詞則其强盛之時尤當痛絶不應嚴於
前而恕於後也以書國為賤以書爵為貴則盂之㑹黄
池之㑹可謂貴之乎
呉與楚敵已乆蠻夷自相攻伐聖人弗責也至是則兵
連上國矣故以伐郯始猶楚之見經以敗蔡師於莘始

易首乾坤詩始闗雎書重釐降禮謹大昏春秋為國史
於男女夫婦之間未嘗不反覆致意以其為人倫之始
[002-12b]
也故於納幣親迎致女逆女來媵來歸苟非得禮為常
事莫不悉書於大美大惡則尤言重詞複不厭其詳於
文姜則詳之㑹禚亨祝/丘之類志淫也於哀姜則詳之納幣觀/社遇榖
盟扈/之類志亂也内女之賢詳書之者紀叔姬媵也而書歸
書卒書葬宋伯姬尤詳凡七見經皆以其守貞而全義
也此不特見史法詳略之宜而聖人重男女夫婦之節
亦顯然矣
孔氏穎/達云史稱有屠岸賈者有寵於靈公此時為司寇
[002-13a]
追論趙盾弑君之事誅趙氏殺趙朔趙同趙括而滅其
族案三年傳欒書將下軍則於時朔已死矣同括為莊
姬所譛此年見殺成公/八年趙朔不得與同括俱死也於時
晉君明諸臣强無容有屠㟁賈輒厠其間得如此専恣
又説云公孫杵臼取他兒代武死程嬰匿武於山中居
十五年因晉侯有疾韓厥乃請立武為趙氏後與左傳
背違馬遷妄説不可從也汪克/寛氏曰史記稱屠㟁賈誅
趙氏殺趙朔趙同趙括趙嬰皆滅其族而春秋止書殺
[002-13b]
同括不書殺朔嬰則不惟與傳牴牾亦且與經相戾此
据經駁史尤無可疑左氏於趙氏事如鉏麑提彌明靈
輒輩皆記之豈有杵臼程嬰所為略不一及而其事又
非尋常不容冺冺反覆覈之史所言恐無稽也
使召伯來錫公命稱天子益知天王之稱王非貶詞也
孔氏穎/達曰稱天王者二十五稱王者六稱天子者一王
稱竝行傳無異説故知天子天王王者之通稱也
生而賜氏者三季友仲遂叔肸也以父字為氏者一仲
[002-14a]
嬰齊也皆變禮故書之
晉侯執曹伯歸之於京師書爵者書其歸京師為天討
也雖伯主必能尊王而後可以討罪晉侯是舉能正已
矣負芻弑立稽三載而執之則緩列之㑹而執之則譎
春秋善善從長無不足之詞盖初時諸侯請討晉以伐
秦為勞請俟他年此與之㑹負芻不敢不至因而執之
則不興師旅罪人斯得皆有息民之意焉此春秋之所
恕也
[002-14b]
公如京師成十三/年三月因伐秦也不書朝王必其不成朝王
之禮也宣伯欲賜請先使王以行人之禮禮焉孟獻子
從王以為介而重賄之是時凌替已甚更不如河陽踐
土時矣王待諸侯之臣若此則諸侯可知當時局景豈
特下堂而已若使朝王成禮雖以他事至而存之二百
四十年以志餼羊之意未必非春秋所樂書也故傳言
朝王而經不書
子魚讓宋襄公子西讓楚昭王子良讓鄭襄公子臧讓
[002-15a]
負芻季札讓僚及光皆能敝屣千乗者而子臧季札尤
稱其賢然較爭奪簒弑之人雖過百倍而反使爭奪簒
弑者偃然得志君父大讐不復闗念惟知歸潔其身非
聖賢所許也晉人執負芻將見子臧于王而立之其將
亡也國人皆將從之外為大國所與内為國人所歸而
不能正負芻之罪是其守節適以成就亂賊而已
魯兩嬰齊仲嬰齊仲遂子也公孫嬰齊叔肸子也叔老
叔弓叔輒叔鞅始以叔為氏而嬰齊稱公孫故知以王
[002-15b]
父字為氏者正也仲嬰齊其變也
鍾離㑹呉通呉以牽楚也
范文子其大臣乎憂深而慮逺伐鄭之役成十/六年則曰若
逞吾願諸侯皆叛晉可以逞若惟鄭叛晉國之憂可立
俟也盖逆知必有楚師矣及戰於鄢陵則曰夫合諸侯
非吾所能也以遺能者我若羣臣輯睦以事君多矣又
曰惟聖人内外無患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内憂盍釋楚
以為外懼乎鄢陵之反至於祈死而死盖厲公之侈欒
[002-16a]
郤之不協外嬖與諸大夫之相爭勢必作難而又勝楚
以益其疾故鄢陵之勝晉君臣之禍也孟子曰入則無
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春秋諸臣惟文
子知此意賢哉
榖梁曰四體偏㫁曰敗此言敗則目也其説固矣春秋
書敗績者其君皆折肱傷股乎
伐鄭之役王臣始㑹伐成十六/年秋自尹子而後以諸侯用
王師而王臣奔走與諸國大夫無異此又一變也非挾
[002-16b]
天子以令諸侯乃挾諸侯以令天子矣髙氏閌/謂其扶
義以令天下豈不謬哉
王臣㑹伐自劉康公成肅公從伐秦始至尹武公同伐
鄭經始書之繼是復伐鄭則尹單二公并預柯陵之盟
㰱血要言王官與列卿夷矣然首止葵丘㑹而不盟翟
泉為盟之始此則㑹伐而同盟之始僖公八年洮之盟/王人與焉㣲者也
且王室有難/故無譏焉
晉弑其君州蒲稱國以弑不得其主名也或本國史官
[002-17a]
書之或魯史書之則聖人因之否則不得而懸坐也董
狐南史所以可貴
行父亂賊之尤也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小善耳豈足掩
其夫惡哉仲遂弑君而人謂之賊行父與於弑君而人
謂之忠欺世盗名又甚於遂矣
簡王崩於九月辛酉訃告未及邾子之朝晉衞之聘皆
無貶焉此亦幸耳當時諸侯即訃告已及亦豈能因聞
喪而輟朝聘哉楊氏士/勛謂魯是有禮之國焉得受之不
[002-17b]
知魯非昔日之魯春秋時天王之待魯為最殷勤而魯
之事天子極偃蹇落穆特較之射王中肩首犯不韙者
稍愈耳
孔氏穎/達曰經云六月庚辰鄭伯睔卒傳言七月庚辰鄭
伯睔卒杜以長歴校之此年六月壬寅朔其月無庚辰
七月壬申朔九日得庚辰則傳與歴合知傳是而經誤
也經在當時日月不應誤意是傳寫譌耳其它殘脱舛
漏亦不能無讀經者不可概忽為傳疑亦不可强生别
[002-18a]
解也
遂城虎牢扼吭拊背得地利之勝者也然悼公即位諸
侯大睦故能偪鄭以制楚蓋先得人和矣
襄四年公如晉請屬鄫晉侯許之五年穆叔覿鄫世子
巫於晉九月穆叔以屬鄫為不利使鄫大夫聴命於㑹
六年莒人滅鄫魯既屬鄫而不能庇故晉人以為討春
秋鄫極㣲弱宋人用之邾人戕之其受凌虐亦無如鄫
者至是見滅於莒非必如榖梁立異姓以蒞祭祀之説
[002-18b]
也小國互相并吞而大國莫正其罪利其賂則請為屬
不利則聴其亡魯豈有字小之義乎晉不討莒而討魯
未為偏也
季友賜費在僖元年至襄七年南遺為宰始城費自後
南蒯以費叛昭十/二年弗狃以費叛定八/年至定十二年墮之
大夫方張陪臣繼叛此天道也
晉欒書中行偃弑君而書晉弑則漏其主名矣然猶知
其為弑也鄭公子騑弑君而以瘧疾赴竟若非弑者然
[002-19a]
亂賊益巧而史益無直筆矣
初税畆宣十/五年始征私田也用田賦哀十/二年則又加征矣公
田之法什取其一今又履其餘畝復什収其一杜氏預/説合於
哀公二猶不足之言故朱子從之榖梁曰非公之去公/田而履畝十取一也是尚未至什而取二故杜説為長
已為什而取二至哀公託名軍用加歛於田數之多寡
不可知要之又多於税畝矣古者田出租里出賦賦之
本義専為出軍租取民財田主供之賦取民力商賈之
里㕓供之國語孔子對冉有之言曰先王制土籍田以
[002-19b]
力而砥其逺邇賦里以入而量其有無任力以夫而議
其老幼於是乎有鰥寡孤疾有軍旅之出則征之無則
已其嵗収田一井出稯禾六百四十斛秉芻二百四十
斗出米十六斗不過是也先王以為足胡傳取國語謂
田以出粟為主而足食賦以出軍為主而足兵弛力薄
征當以農民為急而増賦竭作不使末業者獨幸而免
也觀此則用田賦者乃令出粟者復出軍既失重本抑
末之意而更假軍旅之名為聚歛之實不過加征以足
[002-20a]
用耳吕大圭曰陳君舉謂以丘賦為未足又以田賦之/田賦之者家一人以為兵也然九夫為井六十四
井為甸甸出革車一乗則是五百七十六夫而出七十/五人今几受田者皆出兵一人比古七倍恐加兵不至
如是之甚賈逵以為周制十六井賦戎馬一匹牛三頭/今使一井之田出十六井之賦是多於常賦十六倍於
理亦/未然論語有哀公問有若之言是舉宜出於哀公然自
襄十一年作三軍而民之屬公者僅十二分中之五至
昭五年舍中軍公室無復有民矣此雖哀公之意亦三
家為之故季氏使冉求訪於孔子可見哀公不得而為
主也
[002-20b]
初税畝首壊田制也作丘甲首壊軍制也至用田賦則
田制軍制俱亂矣於倍征後加征是亂田制/令出粟者出兵是亂軍制六書故上
取諸下曰賦禹貢厥賦惟上上錯註賦謂土地所生以
供天子周禮以九賦歛財賄太宰八則五曰賦貢註曰
率出泉也貢功也九職之功所税也是租亦云賦故曰
賦税而計口率泉乃屬兵賦周禮辨其夫家之衆寡與/其可任者國中自七尺以
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即漢之口賦也左傳言悉索敝賦則以兵
為賦漢郉法志畿方千里有税有賦税以足食賦以足
[002-21a]
兵始分賦税為二矣
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㐀一百四/十四夫四㐀為甸五百/七十
六/夫甸地方八里旁加一里為成一成之賦長轂一乗戎
馬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十五人
為一甲積四㐀而具一乗每㐀出十有八人耳作㐀甲
則使一㐀出一甲士二十四步卒而長轂牛馬之數亦
加四之一是每甸増一甲也杜民謂使㐀出/一甸之賦太過此與用田
賦不同作㐀甲専為益兵而用田賦乃是加征耳九夫/為井
[002-21b]
實則八家蓋去公田百畝矣/一㐀止應一百二十八家也税畝在宣公十五年㐀甲
在成元年踰三年耳變亂先王成法自其君始而其臣
遂無顧忌矣成法既壊則由是而作三軍舍中軍無所
不可故公室之分宣公先啟之也
魯本有三軍而此言作者分公室之始也専擅改作不
足責而弱公强私之罪大
始則三分其民三家各得其一繼則四分其民季氏獨
得其二故作三軍而三家並强舍中軍而季氏獨强
[002-22a]
邢丘之㑹襄八/年命朝聘之數也大夫聴命已為過矣况
諸侯乎胡氏曰朝聘事之大者而使大夫聴命無乃以
姑息愛人而不由德乎是不知晉命朝聘之數為以天
子自居而欲使諸侯親自頫首於壇坫之下以成其僣
妄也榖梁曰見魯之失正也不知此正以公不與㑹稍
為得體以為失政非也陳氏傅/良曰大夫不書尊晉侯也
亦無此意伯主尊大自為典制彼不尊周室春秋何為
獨尊晉侯哉晉侯親發命鄭伯親聴命則書晉侯鄭伯
[002-22b]
而已無所庸其尊髙厚向戍輩知有伯主不知有天子
奉命惟謹㣲之則書人而已亦無所庸其貶
溴梁之㑹襄十/六年髙厚歌詩不類荀偃怒且曰諸侯有異
志矣使諸大夫盟髙厚髙厚逃歸大夫遂自盟是大夫
之盟固有君命矣孔氏穎/逹云君使之盟非自専也髙厚
是大夫盟髙厚故使大夫無諸侯盟大夫之禮公榖胡
氏皆以為諸侯失政大夫不臣殆未考本事政在大夫
豈自今日始哉
[002-23a]
悼公三駕襄十年秋戍鄭虎牢一也十一年秋同盟於
亳城北二也九月㑹於蕭魚三也三駕而後得鄭諸侯
之勞肄亦甚矣盟則不如召陵戰則不如城濮其得計
者在城虎牢以逼鄭而通呉以牽楚故鄭服而楚亦不
爭其不與楚戰終是畏楚之意多以為疲楚者非也
呉子壽夢卒臨於周廟禮也凡諸侯之喪異姓臨於外
同姓於宗廟同宗於祖廟同族於禰廟是故魯為諸姬
臨於周廟為邢凡蔣茅胙祭臨於周公之廟是則傳所
[002-23b]
言周廟者宗廟也文王廟也周公之廟者祖廟也諸侯
不敢祖天子而有文王廟非禮也
杜氏諤/曰宣十八年録楚子旅卒者甚其暴盛此書呉
乗即/壽夢卒亦以其暴盛此説無理國君薨卒來赴告則
書之否則不書此常例也若云甚其暴盛則春秋書卒
如杞邾莒之君亦書豈有暴盛意乎盟㑹侵伐其暴盛
於生時為甚何反於書卒而見之乎
襄十三年春公至自晉傳云孟獻子書勞於廟禮也桓
[002-24a]
二年傳曰凡公行告於宗廟反行至舍爵䇿勛焉公之
如晉也以朝且拜士魴之辱其事伯主卑恭已極告事
而已何勞可書而謂之禮乎長樗之盟孟獻子相襄三/年夏
公稽首知武子曰天子在而君辱稽首寡君懼矣恭不
近禮識者非之獻子有賢德而不知事大之禮使其君
屈體强大僕僕道途又自以為功可謂無恥矣
晉侯蒐於綿上以治兵士匄讓荀偃韓起讓趙武欒黶
讓韓起傳言晉國之民是以大和諸侯遂睦其事在襄
[002-24b]
十三年至十四年春㑹於向將執戎子駒支范宣子親
數諸朝則云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是與諸侯
遂睦之語相背矣及夏伐秦之役荀偃欲戰欒黶徑歸
而欒鍼死士鞅逐其不和如此一年之間事語不相應
自為矛盾左氏可盡信乎
衞侯出奔齊以臣逐君不可訓也故失國而不名晉為
伯主當正林父之罪而納衞侯乃聴師曠荀偃之言反
助林父而立剽政郉既失則齊人之貳正不在假羽毛
[002-25a]
而弗歸也師曠之言似識道理荀偃之言似識時勢此
謂巧言亂徳
襄十九年八月仲孫蔑卒而二十年正月仲孫速㑹莒
人盟於向二十三年秋仲孫速卒而二十四年春仲孫
羯帥師侵齊此不行三年喪之始
季武子廢彌公/鉏立紇悼/子而公鉏即為仲孫廢秩立羯武
子明知秩長當立而無以荅公鉏故曰身不行道不行
於妻子
[002-25b]
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啖氏曰不言叛為内諱也非也
叛者從其國言之如衞孫林父宋華亥宋弟辰晉趙鞅
等是也書來奔者詞繫於魯而不繫於邾何由書叛
經書三叛人襄二十年邾庶其昭五年莒牟夷三十一
年邾黒肱皆季氏為逋逃之主而公不在國也季氏外
倚强臣内受叛臣所謂同惡相濟
莊公之弑晏嬰不死其言曰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
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暱誰敢任之
[002-26a]
此賈舉州綽之徒所以不得為死節也然身為大臣於
君之失徳無諫諍之節君之臨危無捍衞之謀及君既
死不能討賊復不能潔身而去徒以嬰言為貪生苟免
之計則害義矣
宋公殺其世子痤襄二十/六年秋讒痤者伊戾也殺痤者向戌
也大臣不賢女寺得計能使人君父子不能相保而無
敢明白其事者江充之讒戾太子使為宰相者能持重
而以田千秋之告武帝者入奏帝未必不悟乃倉黄發
[002-26b]
兵至於兩敗張九齡去而太子瑛死李泌在而廣寧王
安由是觀大臣之係於國家豈淺鮮哉
向戌以弭兵為名而晉楚之從交相見自此南北兩伯
而中夏諸侯皆南面朝楚乃東西並帝之權輿也故宋
之㑹為春秋一大闗鍵襄二十/七年夏
向戌之弭兵又即戰國合縱之始也但此主通和彼主
拒秦耳其游説列國頗類蘓秦
宋之盟成於二十七年之秋至明年而宋鄭陳許皆旅
[002-27a]
見於楚公留楚七月至使親禭見辱如此謂非向戌之
罪乎然晉已不競無能庇諸侯其折而服從楚亦勢也
襄二十九年夏五月閽弑呉子餘祭與呉子使札來聘
文不隔月蓋餘祭使札在先被弑在後札之至魯未及
聞喪故請觀周樂而後去魯據呉赴則餘祭弑在前季
札至在後則追書於來聘之上杜註孔疏皆極明白傳
言城杞在六月而士鞅之聘杞子之盟俱在城杞之下
則札來在六月可知春秋於夏五月下連系七事更不
[002-27b]
隔月者蓋使五月書呉子弑六月書呉子使札則將以
札為夷昧所使而君尚未葬概行吉禮益滋後人之疑

襄二十八年十有二月天王崩靈/王乙未楚子昭卒明年
春王正月書公在楚夏五月書公至自楚不奔天王之
喪而送楚子之葬何也三十年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
君固冬十月葬蔡景公即書㑹於澶淵宋災故不討弑
君之賊而恤失火之災何故公在楚為天王崩而書非
[002-28a]
以存君宋災故為葬蔡景公而書非為失信
子野卒而立禂穆叔不欲而季孫立之蓋立長立賢權
臣所忌也
莒人弑其君宻州程子曰莒子虐國人弑之而立展輿
展輿非親弑是也如傳云展輿因國人以攻莒子則弑
君與父不容不書且經云宻州傳云買朱鉏顯與經異
當以經為正
宋之㑹晉楚並伯申之㑹昭四/年夏楚専㑹諸侯而獨伯矣
[002-28b]
然魯辭以祭衞辭以疾曹邾辭以難楚威雖盛而諸侯
之未肯甘心服從猶可見也在㑹而執徐子蓋欲以威
諸侯至秋而伐呉則宋鄭滕小邾亦不與矣
中軍之舍昭五/年春乗叔孫豹之卒豹卒於四年/冬十二月不特卑公
室并以弱仲叔二家也
惠牆伊戻之讒太子痤也以坎牲加書平公既知痤之
寃而烹伊戻矣及寺人栁之讒華合比也亦坎牲加書
平公又信之一法再施而又屢騐何以接踵蹈襲平公
[002-29a]
明而復闇佐無左師之聒亦絶不為解也此傳之可疑

昭七年春王正月暨齊平傳曰齊求之也若謂與燕平
則下云燕人行成盟於濡上且歸燕姬賂以瑶罋玉櫝
斚耳是燕求之不應云齊求之若云與魯平則齊魯十
數年中並無怨隙自崔杼伐我北鄙之後襄二十/五年已有
慶封之聘未嘗搆怨何事議和即云昭公即位以來未
嘗與齊通好然但求通好㑹可也盟可也何必言乎李
[002-29b]
亷/謂下文又有叔孫涖盟正與叔還涖盟之事相類
然鄭人來輸平隠六/年則平狐壤之怨定十年及齊平則
平八年侵齊伐魯之怨定十一年及鄭平則平六年侵
鄭取匡之怨獨此與下涖盟後雖有屬而前則無根以
經文求之則暨齊平即䝉上伐北燕為文間時不間事
而叔孫涖盟在三月公如楚之後間事復間時則以為
燕齊平較優
葬陳哀公誰葬之輿嬖袁克葬之是未必成葬禮諸侯
[002-30a]
未必敢往㑹葬楚靈之暴并未必能葬故君以示恩而
春秋書葬者與下書㑹陳陳災同為特筆以絀楚而存
陳也
楚子䖍誘蔡侯般殺之於申書楚子名變例也公羊曰
絶之胡氏曰惡之髙氏閌/曰同斥其名以見其罪同説
皆是然楚靈罪大極惡非書名足以蔽辜毛西/河説實未得
確然之義春秋非失國而生名/者衞侯煅及楚子䖍
許世子止弑其君買三傳皆以為非弑諸儒釋之又以
[002-30b]
不嘗藥為無解於弑以合經文然左氏言止奔晉榖梁
言止未踰年而死其紀已有參差吾謂春秋原情定罪
竟以許止蔡般一例並書未免漫無區别歐陽公竟以
止為弑君非無見也公羊曰葬許悼公是君子之赦止
也然則葬蔡景公亦赦般乎髠頑之弑以瘧疾赴楚麇
之弑以瘧疾赴所以掩飾者亦復略同
曽子問曰諸侯之祭社稷俎豆既陳聞天子崩后之喪
君薨夫人之喪如之何孔子曰廢然則是四者雖祭亦
[002-31a]
告卿大夫之卒則不告也榖梁言大夫之卒/雖祭禮皆告於君
檀弓仲遂卒猶繹仲尼曰非禮也卿卒不繹然則卿大
夫之喪正祭不可廢而繹祭可廢也何休言禮大夫死
為廢一時之祭有事於廟而聞之者去樂卒事而聞之
者廢繹是故萬入去籥非禮之禮也繹祭尚可廢豈去
籥足以明待大臣之禮乎叔弓蓋涖事而卒於廟非當
祭而告也去樂卒事乃禮之正與去籥一失一得
昭二十二年六月叔鞅如京師葬景王王室亂此春秋
[002-31b]
特筆也魯之如京師者止此矣王室之亂亦無復能安
定之者矣既傷無王兼惜無伯昔時子頺子帶之難恃
有桓文起而定之今則兩王並立共主播遷至四年之
後始為黄父之㑹猶曰將待明年怠敖至此欲其勤王
以求諸侯者亦不可得故特書王室亂所以重責盟主
而兼及諸侯
子朝告諸侯之詞甚直其言王后無適則擇立長年鈞
以徳徳鈞以卜王不立愛公卿無私古之制也穆后及
[002-32a]
太子壽早夭即世單劉賛私立少以間先王亦惟伯仲
叔季圖之蓋子朝是庶長而王猛敬王是太子母弟劉
單奉嫡以絀庶尹毛奉長以絀幼故子朝以齒序為辭
自春秋書王子猛卒又書天王居於狄泉尹氏立王子
朝然後天位大定而庶長不得干嫡幼之分明矣
王城曰東都對西京而言此一東西周也東都自平王
東遷以來世居之洛誥所謂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
傳所謂定鼎於郟鄏是也亦名上都成周下都也周公
[002-32b]
遷殷頑民於此洛誥所謂卜瀍水東亦惟洛食是也而
成周在王城東故子朝據王城敬王入成周萇𢎞以敬
王為東王子朝為西王此又一東西周也敬王不居王
城晉率諸侯城成周遂定都焉則以下都為東周而非
郏鄏之舊矣洎考王封其弟揭於河南曰河南桓公乃
前東都即子朝所據/稱為西周威烈王時桓公孫恵公復封其少
子班於鞏曰東周恵公韓趙即其所封分為二顯王寄
居東周鞏/也赧王復遷西周東都/也而周遂亡此又一東西
[002-33a]
周則又以鞏為東周而非下都矣
昭公兩朝晉而一見止五如晉而四不得入此失國出
奔之由也季氏所畏者晉而無忌於齊使公朝必見盟
㑹必與睦於盟主則季氏逐君詎能晏然惟意如結援
晉臣而惡公於晉使晉視公藐然若無而不復有敬禮
之心使公亦與晉愈疎而不敢倚以自固臣交日宻主
勢日孤然後無君之心大逞公雖流徙播遷無復援而
納之者季氏竟安意肆志據有魯國矣故公之見辱於
[002-33b]
晉正意如之謀而薨於乾侯張本也
釋春秋而責昭公是以成敗論人假令鬷戾不救平子
出亡則將以剛果善㫁許之而不復罪其輕發矣公若
公為公果公賁郈氏臧孫皆以私怨若禘於襄公萬者
二人而衆萬於季氏則大夫之怨平子乃公憤也僚祖
告公至於再三而曰非小人所及亦非一味輕舉特誤
以公果輩為可恃而不知其亦徼倖於一勝耳然伐季
氏而入其門無敢倒㦸而禦者即孟叔二家觀望不動
[002-34a]
登臺之請惶急已甚此際能有操縱使孟叔不救而聴
其出亡未至一敗塗地是公之伐季氏在不知人而不
可專責以逞私妄動也
讒人以君僥倖奪門諸臣是矣
昭公入國甚易而竟薨於乾侯者由齊晉無助之者也
凡君出奔者必立一君以為之敵如鄭之突衞之叔武
及剽皆是而昭公既出君仍虛位未嘗别立新主意如
雖强然孟孫終不為助而甚畏於晉車馬衣屨之饋偽
[002-34b]
為周旋晉定使荀躒一訊詞哀而理屈不敢悍然出無
君之言較之祭仲髙渠彌元咺孫林父甯喜輩其惡不
如至若叔孫昭子孟懿子皆欲納公未嘗得罪通國而
卒不得歸者其不能自歸則為從者所刼其不能正季
氏之罪而歸魯君者則在齊晉之君皆昏弱臣皆貪黷
而無勤恤之意也梁丘據取貨而齊為季援矣范獻子
取貨而晉為季援矣景及頃定皆瞢然無定見紛紛之
議反若季氏逐君為順天而存昭公失國為逆天而亡
[002-35a]
者伯圖不競君臣之義益不明於天下經書曰次於陽
州齊侯唁公於野井齊侯使髙張來唁公晉侯使荀躒
唁公於乾侯控於大邦唁之而已使在桓文時安得至
此此春秋所傷也
公至自齊居於鄆其設主以行告至之禮與否不可知
也前年次於陽州唁於野井皆齊地此書至自齊者明
鄆之猶為魯地也然上言齊侯取鄆後言鄆潰二十/九年
此一隅之地猶藉人之力有之而卒不能有自是削跡
[002-35b]
於魯而一民尺土非公有矣
城成周説者以為善列國非也王室之亂在昭公二十
二年踰年而晉有圍郊之師四年而晉有黄父之㑹及
成周之城閲十年矣有怠慢若此而謂之尊王勤王者
乎天王入於成周無一字及晉納王見春秋之深惡晉

公薨於乾侯甚意如之惡也有君不事致淹恤在外八
年而卒客死其罪上通於天矣其不敢簒不敢别立君
[002-36a]
者外懼討而内則孟叔不同心也説春秋者反責昭公
可謂不識輕重是必祭則寡人含羞忍垢而老死牖下
者乃為賢也是猶以髙貴鄉公為罪而末減司馬氏也
定公即位於六月戊辰六月以前為昭六月以後為定
然不可一年兩君而昭之薨在十二月故即書定元年
仍是踰年改元之例若昭薨於正月則定雖六月即位
不得書定元年
正月二月無事故書春王三月左氏公榖離而析之故
[002-36b]
諸儒有正始而明王法不與季氏頒朔之論惟邵氏寳/
趙氏恒/余氏光/之説最簡易其竟不書正月者昭公之
喪未歸定公之位未定故不欲如隠莊閔僖之例無事
亦書所以存其實也
以不討賊責定公是又欲其上告天子下告方伯也可
謂不識時務汪氏克寛以/不討賊責之而家氏鉉/翁并例定於簒更深
文矣春秋但據事直書書日者見猶是殯而即位之常
書即位者正以明嗣君繼及之始不與季之得專廢立
[002-37a]
也書法詳明豈有先罪定公之意
定公初年夫子不仕是未有用之者説者更謂昭定之
際子有所歉故然集註於子奚不為政亦及此意實則
非也若云惡定公之立不正與季氏之逐君當始終痛
絶決志不仕何以惡於初年而恕於中葉又何以惡平
子而恕桓子乎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痛之也距薨則八月距喪歸
則踰月又葬之墓道南是不成乎為葬而猶曰我君也
[002-37b]
此魯臣所泚顙也我君而如此薨如此喪歸又如此葬
也此聖人所痛心也
 
 
 
 
 
 春秋隨筆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