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113 惠氏春秋說-清-惠士奇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說卷十三
         翰林院侍讀惠士竒撰
隠公案經九年春無王月左傳獨稱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及庚辰則南季來聘亦在三月經無王者闕文
而以三月列於來聘之下者後/人亂之也留此存疑以待後學
 元年春王三月 三年春王二月 四年春王二月
 七年春王三月 十年春王二月二年五年六年八/年九年十一年皆
 有春無月獨八年春宋公衞侯遇于垂九年春天王/使南季來聘皆下有三月八年三月鄭伯使宛來歸
[013-1b]
 祊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
  左傳元年春王周正月不書即位攝也孔䟽隱莊/閔僖皆有
  故而不行即位之禮非行其禮而不書也何氏膏/肓謂古制諸侯幼弱天子命賢大夫輔相為政無
  攝代之義昔周公為政非居其位故死不記崩隱/公生稱公死稱薨何得為攝攝者攝其政事而已
  非攝其/位也
  公羊傳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歳之始也
  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
  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公何以不言即
[013-2a]
  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將平國而反之桓
  曷為反之桓桓幼而貴隠長而卑其為尊卑也微
  國人莫知隠長又賢諸大夫扳隠而立之隠于是
  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則
  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隠之立為桓立
  也隠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
  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子以母貴母以子
  貴
[013-2b]
  榖梁傳雖無事必舉正月謹始也公何以不言即
  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取為公也君之不
  取為公何也將以讓桓也讓桓正乎曰不正隠不
  正而成之何也以惡桓也隠將讓而桓弑之則桓
  惡矣桓弑而隠讓則隠善矣善則其不正焉何也
  春秋貴義而不貴惠信道而不信邪孝子揚父之
  美不揚父之惡先君之欲與桓非正也邪也雖然
  既勝其邪心以與隠矣已探先君之邪志而遂以
[013-3a]
  與桓則是成父之惡也兄弟天倫也為子受之父
  為諸侯受之君已廢天倫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
  小道也若隠者可謂輕千乗之國蹈道則未也
桓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年春王正月 十年春
 王正月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餘皆有月無王獨/九年有春無月
  公羊傳繼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
  也
[013-3b]
  榖梁傳桓無王此論發自穀梁未可盡信左氏公/羊皆不言左氏詳于事而畧于義
  公羊好言義/曷為亦不言其曰王何也謹始也其曰無王何也
  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諸侯不能救百姓
  不能去以為無王之道遂可以至焉爾元年有王
  所以治桓也楊疏宣公亦簒位而立不去王者桓/弑賢兄讓國之主害成立之君宦簒
  未踰年之子又無為臣之義故不去王非也文公/薨而子赤立則君臣之分定矣而云宣不為臣不
  亦悖乎且宣以庶簒適以臣弑君而云簒未踰年/之子則齊公子啇人弑其君舍亦未踰年之子也
  春秋曷為直/書弑其君哉繼故不言即位正也繼故不言即位
[013-4a]
  之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
  位也繼故而言即位則是與聞乎弑也先君不以
  其道終已正即位之道而即位是無恩于先君也
  二年春王正月/十年春王正月傳曰桓無王其曰王何也一正與
  夷之卒一正終生之卒也宋與夷以弑曹終生以/疾陳侯䶌以怴其卒也
  皆在正月宋與曹皆稱王以正其卒矣而陳鮑之/卒獨無王或云鮑以二日卒甲戌己丑皆非正月
  如其然則經曷為而書正月乎既書正月又曷為/不稱王以正陳侯之卒也或云十年者數之終故
  稱王則二年非數之/始曷為亦稱王哉
[013-4b]
莊公
 元年春王正月 二年春王二月 三年春王正月
  四年春王二月 五年春王正月 六年春王二
 月 八年春王正月 十年春王正月 十有一年
 春王正月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 十有六年春王
 正月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
  二十年春王二月 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二
 十有二年春正正月 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 二
[013-5a]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 三十年春王正月餘皆有春/無月莊薨
 于三十二年是年春經不書王桓薨于十/八年獨書王則桓無王之説益不可信
  左傳元年春不稱即位文姜出故也此説/似非
  公羊傳公何以不言即位春秋君弑子不言即位
  隠之也孰隠隠子也
  榖梁傳繼弑君不言即位正也先君不以其道終
  則子不忍即位也
閔公
[013-5b]
 元年春王正月 二年春王正月
  左傳元年春不書即位亂故也
  公羊傳公何以不言即位繼弑君不言即位
  榖梁傳繼弑君不言即位正也親之非父也尊之
  非君也經書子般卒莊公未葬故名言閔之繼般/雖非父而親之為父雖未踰年而尊之為
  君/繼之如君父也者受國焉爾
僖公
 元年春王正月 二年春王正月 三年春王正月
[013-6a]
  四年春王正月案五年春經不書王亦無正月左/傳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啓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觀傳書月書日書王又言視朔遂
 登觀臺以望而書雲物此國之大典故傳特詳焉然/則經不書王亦無正月其為闕文必也秦火之餘豈
 無殘闕學者當存疑/勿為之妄說斯可矣六年春王正月 八年春王正
 月 九年春王三月 十年春王正月 十有二年
 春王三月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 十有六年春王
 正月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案十七年春伐英氏不/稱王亦無正月十八年
 春王正月伐齊同一伐也或/時或月或稱王或不稱王十有九年春王三月
[013-6b]
 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 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 三十年春王正月 三十
 有二年春王正月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餘皆有/春無月
  左傳元年春不稱即位公出故也公出復入不書
  諱之也諱國惡禮也
  公羊傳公何以不言即位繼弑君子不言即位此
  非子也其稱子何臣子一例也
  榖梁傳繼弑君不言即位正也
[013-7a]
文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年春王正月 三年春
 王正月 五年春王正月 八年春王正月 十年
 春王三月 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十有三年春王
 正月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案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經不書王而十六年
 之夏特書公四不視朔則亦/不朝于廟也豈獨桓無王哉十有八年春王二月餘/皆
 有春無/王月
  榖梁傳繼正即位正也
[013-7b]
宣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年春王二月 三年春
 王正月 四年春王正月 九年春王正月 十有
 一年春王正月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 十有七年
 春王正月宣在位十八年書王月者/八年不書王月者十年
  公羊傳繼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其意也
  榖梁傳繼故而言即位與聞乎故也
成公成十七年經書春不書王月左傳獨書十七年/春王正月傳必據經而後書經不書者闕文也
[013-8a]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三年春王正月 五年春
 王正月 六年春王正月 七年春王正月 九年
 春王正月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 十有四年春王
 正月 十有五年春王二月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成在位十八年書王月者/十一年不書王月者七年
襄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年春王正月 四年春
 王三月 六年春王三月 八年春王正月 十有
[013-8b]
 一年春王正月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 十有四年
 春王正月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 十有七年春王
 二月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 二十年春王正月
 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二十有三年春王二月 二十有六年春王二月
 二十有九年春王正月 三十年春王正月 三十
 有一年春王正月襄在位三十一年書王月者/十九年不書王月者十二年
昭公
[013-9a]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三年春王正月 四年春
 王正月 五年春王正月 六年春王正月 七年
 春王正月 十年春王正月 十有一年春王二月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案經/書十
 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須卒左傳先書春王二月乙卯/周毛得殺毛伯過然後書三月曹平公卒此魯春秋
 舊文而左氏因之者也然則春三月書/王亦魯春秋之舊非孔子加之明矣二十年春王
 正月左傳書二月己丑日/南至亦魯春秋舊文二十有一年春王三月案/二
 十二年春齊侯伐莒經不書王月左傳獨書春王二/月甲子齊北郭啓伐莒莒敗之然後齊侯伐莒明在
[013-9b]
 王三月經不/書者闕文也二十有三年春王正月 二十有四年
 春王二月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 二十有八年
 春王三月 三十年春王正月 三十有一年春王
 正月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昭書王月者十九年/不書王月者十三年
定公
 元年春王三月 夏六月癸亥公之䘮至自乾侯戊
 辰公即位 二年春王正月 三年春王正月 四
 年春王二月 五年春王三月 六年春王正月
[013-10a]
 七年春王正月 八年春王正月 九年春王正月
  十年春王三月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定在位十/五年書王
 月者十一年不/書者四年而已
  左傳元年夏叔孫成子逆公之䘮于乾侯䘮及壊
  隤公子宋先入從公者皆自壞隤反六月癸亥公
  之喪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
  公羊傳定何以無正月元年必書正月雖不書即/位亦然其餘或書二月或
  三/月正月者正即位也定無正月者即位後也即位
[013-10b]
  何以後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曷為未
  可知在季氏也定哀多微辭主人習其讀而問其
  傳則未知己之有辠焉爾癸亥公之䘮至自乾侯
  則曷為以戊辰之日然後即位正棺于兩楹之間
  然後即位何注正棺者象既小斂夷于堂禮小歛/于戸内夷于兩楹之間天子五日小斂
  七日大斂諸侯三日小斂五日大斂卿大/夫二日小斂三日大斂夷而經殯而成服子沈子
  曰定君乎國然後即位即位不日此何以日錄乎
  内也
[013-11a]
  穀梁傳不言正月定無正也定之無正何也昭公
  之終非正終也定之始非正始也昭無正終故定
  無正始不言即位䘮在外也戊辰公即位謹之也
  内之大事日即位君之大事也其不日何也以年
  決者不以日決也此則其日何也著之也何著焉
  踰年即位厲也于厲之中又有義焉未殯雖有天
  子之命猶不敢況臨諸臣乎周人有䘮魯人有䘮
  周人弔魯人不弔周人曰固吾臣也使人可也魯
[013-11b]
  人曰吾君也親之者也使大夫則不可也故周人
  弔魯人不弔以其下成康為未久也君至尊也去
  父之殯而往弔猶不敢況未殯而臨諸臣乎
哀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年春王二月 四年春
 王二月 八年春王正月 九年春王二月 十年
 春王二月案十二年春用田賦經不書王月左傳獨/稱十二年春王正月用田賦此傳中之經
 乃知經無王月者闕文非不書也六哀自元/年迄十四年獲麟之歳書王月者 年而已
[013-12a]
後漢陳寵曰冬至之節陽氣始萌故十一月有蘭射干
芸荔之應天以為正周以為春十二月陽氣上通雉雊
雞乳地以為正殷以為春十三月陽氣已至天地已交
萬物皆出蟄蟲始振人以為正夏以為春三微成著以
通三統統者統一年之事王者三正遞用循環無窮三
禮義宗曰三微者三正也十一月陽氣微而未著其色
赤周尚赤夜半為朔十二月萬物始牙其色白殷尚白
雞鳴為朔十三月萬物始逹其色黑夏尚黑黒猶青/一作青
[013-12b]
旦為朔故曰三微三微而成著三著而成體王者奉而
成之是以春秋春三月皆書王謂王者奉三微之月以
通三統故曰三正春正月者周之正春二月者殷之正
春三月者夏之正然則三正昉于夏殷周之三代乎曰
否前此矣夏書甘誓曰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如三正昉
于夏殷周之三代則夏時焉得有三正哉三正者以人
道言之曰正道以歳言之曰正朔是為三才之正三王
之春古帝王奉順三微敬承天意怠棄者言不能奉順
[013-13a]
而敬承之也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或有春無月或有月
無王而有月無王之歳適皆見于桓之篇于是榖梁獨
發桓無王之論其論以為桓弟弑兄臣弑君天王不能
討故曰桓無王然則春秋貶桓歟抑貶王歟如以為貶
王則春秋子弑父臣弑君天王皆不能討曷為獨貶于
桓之篇如以為貶桓則于天王何與而顧削去春王之
號哉且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無王一百有八榖梁/楊疏雖有
月無月不同其無王則一也或云餘公無王者為無月
[013-13b]
不得稱王則桓九年亦有春無月不得稱王又與餘公
等矣我不知所謂貶者以無王為貶乎抑以有月為貶
乎十一公皆無王獨桓有月遂曰桓無王我不知其說
也然則桓何以獨無王而有月歟曰不知也或史闕文
或史誤文或後人亂之皆不可知無所據而徒以意說
則我豈敢史有誤文曷為桓十三年皆誤春秋十二公
其文皆有闕誤豈獨桓十三年六經皆秦火之餘又古
變篆篆變𨽻安保其必無闕誤且無亂之者哉榖梁正
[013-14a]
論我皆從之獨此不能無疑後之學者詳焉趙匡謂桓/之有王是
謬増加我不知何人謬/増何所據而為此說
莊公
 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廏
  左傳二十九年春新作延廏經傳不同/必有一誤書不時也
  凡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
  公羊傳新延廏者何脩舊也何注繕故曰新有所/増益曰作始造曰築
  脩舊不書此何以書譏何譏爾凶年不脩
[013-14b]
  榖梁傳延廏者法廏也其言新有故也有故則何
  為書古之君人者必時視民之所勤民勤于力則
  功築罕民勤于財則貢賦少民勤于食則百事廢
  矣力疲財匱/食乏曰勤冬築微春新延廏以其用民力為己
  悉矣
僖公
 二十年春新作南門水經注沂水北對稷門圉人犖/投葢處僖公更新而高大之故
 曰高門亦曰雩門門南隔水有雩壇曽/點所欲風舞處今門基猶在高八丈餘
[013-15a]
  左傳二十年春新作南門書不時也凡啓塞從時
  服注云闔扇所以開鍵閉所以塞月令仲春脩闔/扇孟冬脩鍵閉從時從此時也杜預更為别說謂
  新作南門乃脩飾使高/大耳非急務也故譏之
  公羊傳何以書譏何譏爾門有古常也
  榖梁傳作為也有加其度也言新有故也非作也
  南門者法門也
成公
 元年三月作丘甲
[013-15b]
  左傳為齊難故作丘甲
  公羊傳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丘使也
  榖梁傳作為也丘為甲也丘甲國之事也丘作甲
  非正也丘作甲之為非正何也古者立國家百官
  具農工皆有職以事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
  民有農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人之所能為也丘作
  甲非正也
襄公
[013-16a]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軍
  左傳十一年春季武子將作三軍孔疏詩魯頌閟/宫稱僖公能復
  周公之宇云公徒三萬箋云大國三軍合三萬七/千五百人言三萬者舉成數也則僖公復古制亦
  三軍/矣告叔孫穆子曰請為三軍各征其軍穆子曰
  政將及子子必不能武子固請之穆子曰然則盟
  諸乃盟諸僖閎詛諸五父之衢正月作三軍三分
  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子各毁其乗季氏使其乗之
  人以其役邑入者無征不入者倍征役謂力役若/唐之丁邑謂
[013-16b]
  賦稅若唐/之租調孟氏使半為臣若子若弟叔孫氏使盡
  為臣不然不舍
  公羊傳三軍者何三卿也作三軍何以書譏何譏
  爾古者上卿下卿上士下士何注古者諸侯有司/徒司空上卿各一下
  卿各二司馬事省上下卿各一上士相上卿下/士相下卿足以為治至是乃益司馬作中卿官
  榖梁傳作為也古者天子六師諸侯一軍作三軍
  非正也范注魯有二軍今/作三軍増置中軍
昭公
[013-17a]
 五年春王正月舍中軍
  左傳五年春王正月舍中軍卑公室也毁中軍于
  施氏成諸臧氏初作中軍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
  季氏盡征之叔孫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及
  其舍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擇二二子各一皆盡征
  之而貢于公以書使杜洩告于殯四年冬十二月/乙卯叔孫豹卒
  曰子固欲毁中軍既毁之矣故告杜洩曰夫子唯
  不欲毁也故盟諸僖閎詛諸五父之衢受其書而
[013-17b]
  投之帥士而哭之
  公羊傳舍中軍者何復古也然則曷為不言三卿
  五亦有中三亦有中
  榖梁傳貴復正也
定公
 二年冬十月新作雉門及兩觀是年夏五月壬辰/雉門及兩觀災
  公羊傳其言新作之何脩大也脩舊不書此何以
  書譏何譏爾不務乎公室也風俗通曰魯昭公設/兩觀于門是謂之闕
[013-18a]
  廣雅曰闕謂之象魏爾雅曰/觀謂之闕說文曰闕門觀也
  榖梁傳言新有舊也作為也有加于其度也此不
  正其以尊者親之何也雖不正也于美猶可也榖/梁
  謂雉門尊/故云爾
周官挍人掌王馬之政乗馬一師四圉三乗為皁皁一
趣馬三皁為繫繫一馭夫六繫為廏廏一僕夫六廏成
挍挍有左右天子十二閑邦國六閑家四閑鄭康成云
自乗至廏其數二百一十六匹易乾為馬此應乾之數
[013-18b]
至挍言成者明六廏則為千二百九十六匹而王馬小
備也毎廏為一閑閑名為廏天子十二廏諸侯六廏六
廏成挍挍惟天子有左右諸侯六閑而已延廏者六閑
之廏也莊二十九年新延廏何以書以不時書然則脩
廏當在何時凡馬日中而出謂春分之後馬在野詩所
謂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者也日中而入謂秋分之後馬
在廏詩所謂乗馬在廏摧之秣之者也周官趣馬辨四
時之居謂春仲居牧夏居庌秋仲居廏故牧師孟春焚
[013-19a]
牧馬將出而先焚之所以除陳而生新草圉師則于仲
春始牧之時除蓐釁廏蓐者馬兹馬出而後除之既除
而脩脩成而釁釁之者新之也且神之也然則延廏之
新當在夏之仲春周正月二月三月皆非其時故書以
譏之葢得其時則言釁非其時則言新春秋書新不書
釁以此啖助謂馬雖出入有時廏何妨脩之于農隙此
不知馬有四時之居故釁廏不于農隙而于馬出之時
周之春馬猶在廏可以焚牧未可以除蓐也乃釁而新
[013-19b]
之又在大荒之後豈非失其時哉僖二十年春新作南
門農隙之時也曷為與新延廏並書新延廏者非其時
以非馬出之時也新作南門而更高大之故加作雖當
農隙亦書以譏焉或曰廏有出入門有啓塞一也啓塞
猶開閉&KR2279俗作/卯為春門開丣俗作/酉為秋門閉門之脩也
當在夏之春秋二仲歟廐與門其新皆不于農隙者以
其自有出入啓塞之時也左氏皆據舊典俗儒好攻之
適見其妄而已矣司馬法丘有戎馬一匹牛三頭是為
[013-20a]
匹馬丘牛甸出長轂一乗馬四匹牛十二頭甲士三人
歩卒七十二人戈楯具是為乗馬杜預謂成元年作丘
甲者甸有甲士三人使丘出甸賦信乎抑否乎曰否不
然司馬法以田賦出兵其法本于春秋行于戰國非周
禮也丘甲始作于齊桓之霸桓公以此行之于齊故成
公亦以此行之于魯管子乗馬篇曰古文乗甸通/乗馬猶甸馬一乗
之地方六里當作/八里一乗者四馬也甸馬/四匹一馬丘馬/一匹其甲
七其蔽五一乗四/馬其甲二十有八其蔽二十白徒三十
[013-20b]
人奉車兩車一乗/為一爾器制也然則丘出一馬七甲甸四之
出四馬二十八甲古制丘有馬無甲今使一丘作七甲
而已安得有長轂一乗戎馬四匹且甲士歩卒戈楯皆
具而猥云丘出甸賦乎杜預以司馬法注春秋往往不
合多類此穀梁子曰甲國之事也丘作甲非正也國有
農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人之所能為也攷諸周禮而知
其説本于古矣周禮大司馬有司甲之官其職雖闕考
工記仍有函人之職甚詳司兵掌五兵五盾以待軍事
[013-21a]
及授兵從司馬之法以頒之其受兵輸亦如之注云兵
輸謂師還有司還兵然則戈盾弓矢師出頒之師入還
之明甲亦然此非國之事歟丘甸出甲實始于齊桓非
古制明矣周官繕人稾人皆有工春獻素秋獻成書其
等以饗工且下上其食而誅賞詳考函人鮑人之職則
為甲者皆世其官必非民間所造也然則榖梁之說非
本于古哉夏官司馬凡制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
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魯為宗國故有三卿各將一
[013-21b]
軍是為三軍則是魯有三軍自伯禽以來未聞改作曷
為襄十一年特書作三軍昭五年復書舍中軍方其作
之也三家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及其舍之也三家四
分公室季氏擇二二子各一則是四分其室亦四分其
軍名為舍中軍其實魯有四軍矣曷為不書作四軍而
書舍中軍三有中而四無中言舍中軍則魯有四軍可
知三軍禮也四軍非禮也故不書作四軍而書舍中軍
此聖人之特筆春秋之微辭主人習其讀而問其𫝊亦
[013-22a]
未知已之有辠焉公榖二傳謂舍中軍者貴復古豈其
然乎且此一作一舍乃軍賦非軍制也春秋有軍賦有
田賦田賦者謂分田而以賦出軍軍賦者謂立軍而以
軍定賦魯有三鄉三郊三遂萬二千五百家為鄉家出
一人為軍故萬二千五百人為軍由三鄉至三郊由三
郊至三遂凡民之力役賦稅皆出于此有鄉則有田有
田則有賦有軍則有丁有丁則有役魯三家之各征其
軍也三分于前四分于後皆盡征之而貢于公由是魯
[013-22b]
之民皆三家之民魯之賦皆三家之賦而魯自襄昭以
後其君皆為托食之君矣姤之九四曰包无魚起凶魚
為民象而九四無民故凶其魯昭公之謂歟公羊子家
駒曰諸侯僭天子大夫僭諸侯久矣昭公曰吾何僭矣
哉子家駒曰設兩觀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
以舞大武皆天子之禮也何注云禮天子諸侯臺門天
子外闕兩觀諸侯内闕一觀其説雖不見于經而以兩
觀為天子之禮亦必有據矣不然脩舊不書定二年新
[013-23a]
作雉門及兩觀曷為亦書于策哉
隱公
 七年夏城中丘
  左傳七年夏城中丘書不時也
  公羊傳中丘者何内之邑也城中丘何以書以重
  書也
  穀梁傳城為保民為之也民衆城小則益城益城
  無極凡城之志皆譏也
[013-23b]
 九年夏城郎
  左傳九年夏城郎書不時也
桓公
 五年夏城祝丘左氏無𫝊酈道元曰東海郡即丘縣/故祝丘也即祝魯之音蓋字承讀變
 矣以齊欲襲/記故城祝丘
莊公
 九年冬浚洙
  公羊傳洙者何水也浚之者何深之也曷為深之
[013-24a]
  畏齊也曷為畏齊也辭役子糾也
  穀梁傳浚洙者深洙也著力不足也
 二十有八年冬築郿郿二傳/作微
  左傳築郿非都也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
  曰邑邑曰築都曰城
  穀梁傳山林藪澤之利所以與民共也虞之非正
  也
 二十有九年冬城諸及防
[013-24b]
  左傳冬十二月城諸及防書時也凡土功龍見而
  畢務戒事也火見而致用水昬正而栽日至而畢
  穀梁傳可城也以大及小也
 三十有一年春築臺于郎夏築臺于薛秋築臺于秦
  公羊傳何以書譏何譏爾臨民之所潄浣也何注/禮天
  子有靈臺以候天地諸侯有時臺以候四時登高/遠望人情所樂動而無益于民者雖樂不為也
  于薛遠也于秦臨國也
  穀梁傳一年罷民三時虞山林藪澤之利惡内也
[013-25a]
 三十有二年春城小穀
  左傳三十二年春城小穀為管仲也
僖公
 元年夏六月邢遷于夷儀齊師宋師曹師城邢
  左傳邢遷于夷儀諸侯城之救患也凡侯伯救患
  分災討辠禮也
  公羊傳此一事也是年春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曷為復言
  齊師宋師曹師不復言師則無以知其為一事也
[013-25b]
  言桓公宿畱城/之非若緣陵也
  穀梁傳是向之師也使之如改事然美齊侯之功
  也
 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
  左傳二年春諸侯城楚丘而封衛焉不書所㑹後
  也
  公羊傳孰城城衛也曷為不言城衛滅也孰滅之
  蓋狄滅之曷為不言狄滅之為桓公諱也曷為為
[013-26a]
  桓公諱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
  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也然則孰城之桓公
  城之曷為不言桓公城之不與諸侯專封也曷為
  不與實與而文不與文曷為不與諸侯之義不得
  專封諸侯之義不得專封則其曰實與之何上無
  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力能救之
  則救之可也
  穀梁傳楚丘者何衛邑也國而曰城此邑也其曰
[013-26b]
  城何也封衛也則其不言城衛何也衛未遷也其
  不言衛之遷焉何也不與齊侯專封也其言城之
  者專辭也故非天子不得專封諸侯諸侯不得專
  封諸侯雖通其仁以義而不與也故曰仁不勝道
 十有四年春諸侯城緣陵
  左傳十四年春諸侯城緣陵而遷把焉不書其人
  有闕也去年夏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于鹹傳曰夏㑹于鹹淮夷病把故
  且謀王室也然則鹹之㑹非獨為把而周亦有戎/難兼謀戍周且㑹鹹在去年之夏至今年春而已
[013-27a]
  歴三時則諸侯之歸久矣明城緣陵者非即㑹鹹/之諸侯也俗儒趙匡以為不書其人者乃春秋前
  目後凡之例妄矣如其說則元年夏城邢之師即/是年春救邢之三師曷為不從前目後凡之例乎
  公羊傳孰城之城把也曷為城把滅也孰滅之蓋
  徐莒脅之見恐愒/而亡
  穀梁傳其曰諸侯散辭也聚而曰散何也諸侯城
  有散辭也桓德衰矣
文公
 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須句遂城郚
[013-27b]
 十有二年冬十有二月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水/經
 注濰水北逕諸縣故城西即行父所城後世分諸縣/之東為海曲縣故俗謂此為東諸城王莾更名諸并
 矣京相璠曰琅邪姑幕縣南四十里員亭故魯鄆邑/非也郡國志東苑有鄆亭今在團城東北四十里魏
 文帝立東苑郡東燕錄謂之團城/魏南青州治今城北鄆亭是也
  左傳城諸及鄆書時也
  穀梁傳稱帥師言有難也
宣公
 八年冬城平陽泰山郡東平陽縣河東有平陽故/加東晉武元康元年改為新泰縣
[013-28a]
  左傳城平陽書時也
成公
 四年冬城鄆魯有東西二/鄆此蓋西鄆
 九年冬城中城
 十有八年秋築鹿囿
  左傳城中城書時也築鹿囿書不時也
  公羊傳何以書譏何譏爾有囿矣又為也
  穀梁傳城中城者非外民也築不志此其志何也
[013-28b]
  山林藪澤之利所以與民共也虞之非正也
襄公
 二年冬仲孫蔑㑹晉荀罃齊崔杼宋華元衛孫林父
 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是年秋/及冬兩
 㑹于戚後㑹多齊崔杼滕薛小邾餘/皆前㑹之人也不觀左傳焉知其故
  左傳秋七月㑹于戚謀鄭故也孟獻子曰請城虎
  牢以偪鄭知武子曰善鄫之㑹事在/元年吾子聞崔子
  之言今不來矣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齊故也寡君
[013-29a]
  之憂不唯鄭罃將復于寡君而請于齊得請而告
  吾子之功也若不得請事將在齊吾子之請諸侯
  之福也豈唯寡君賴之冬復㑹于戚齊崔武子及
  滕薛小邾之大夫皆㑹知武子之言故也遂城虎
  牢鄭人乃成十年冬諸侯之師城虎牢而戍之晉/師城梧及制士魴魏絳戍之書曰戍
  鄭虎牢非鄭地也言/將歸焉鄭及晉平
  公羊傳虎牢者何鄭之邑也其言城之何取之也
  公羊不知其事而/為之説故削之
[013-29b]
  穀梁傳若言中國焉内鄭也穀梁亦不知其事鄭/猶未服焉得内之
 七年夏城費
  左傳南遺為費宰叔仲昭伯為隧正欲善季氏而
  求媚于南遺謂遺請城費吾多與而役故季氏城
  費
 十有三年冬城防
  左傳冬城防書時事也于是將早城臧武仲請俟
  畢農事禮也
[013-30a]
 十有五年夏季孫宿叔孫豹帥師城成郛是時齊侯/伐我北鄙
 圍成公救/成至遇
  左傳夏齊侯圍成貳于晉故也于是乎城成郛
 十有九年冬城西郛 城武城
  左傳城西郛懼齊也齊及晉平盟于大隧故穆叔
  㑹范宣子于柯穆叔見叔向賦載馳之四章叔向
  曰肸敢不承命穆叔曰齊猶未也不可以不懼乃
  城武城
[013-30b]
 二十有九年夏仲孫羯㑹晉荀盈齊高止宋華定衛
 世叔儀鄭公孫段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
 城把世叔儀當作太叔儀/似以穀梁經文而誤
  左傳晉平公把出也故治把六月知悼子合諸侯
  之大夫以城把孟孝伯㑹之鄭子太叔與伯石往
  子太叔見太叔文子世叔/儀與之語文子曰甚乎其
  城把也子太叔曰若之何哉晉國不恤周宗之闕
  而夏肄是屛其弃諸姬亦可知也已諸姬是弃其
[013-31a]
  誰歸之吉也聞之弃同即異是為離德詩曰協比
  其鄰昬姻孔云晉不鄰矣其誰云之
  穀梁傳古者天子封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
  足以滿城以自守也把危而不能自守故諸侯之
  大夫相帥以城之此變之正也
昭公
 九年冬築郎囿
  左傳冬築郎囿書時也季平子欲其速成也叔孫
[013-31b]
  昭子曰詩曰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焉用速成其以
  勦民也無囿猶可無民其可乎
 三十有二年冬仲孫何忌㑹晉韓不信齊高張宋仲
 幾衛太叔申鄭國參曹人莒人邾人薛人把人小邾
 人城成周
  左傳秋八月王使富辛與石張如晉請城成周敬/王
  徙都/成周天子曰天降禍于周俾我兄弟竝有亂心以
  為伯父憂我一二親昵甥舅不遑啓處于今十年
[013-32a]
  勤戍五年余一人無日忘之閔閔焉如農夫之望
  歳懼以待時伯父若肆大惠復二文之業弛周室
  之憂徼文武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則余一人
  有大願矣昔成王合諸侯城成周以為東都崇文
  德焉今我欲徼福假靈于成王脩成周之城俾戍
  人無勤諸侯用寧蝥賊遠屛晉之力也其委諸伯
  父使伯父實重圖之俾我一人無徴怨于百姓而
  伯父有榮施先王庸之魏獻子使伯音韓不/信對曰
[013-32b]
  天子有命敢不奉承以奔告于諸侯遲速衰序于
  是焉在冬十一月經皆不/書月晉魏舒韓不信如京師
  合諸侯之大夫于狄泉尋盟且令城成周魏子南
  面南面以/令之己丑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揣高卑度
  厚薄仞溝洫物土方議遠邇量事期計徒庸慮財
  用書餱糧以令役于諸侯屬役賦丈書以授帥而
  效諸劉子韓簡子臨之以為成命案傳昭末年冬/定元年春兩合
  諸侯之大夫于狄泉皆魏舒為政舒屬役于韓簡/子及原壽過而田于大陸還卒于甯范獻子去其
[013-33a]
  栢椁以其未復命而田也然則成周未城而魏舒/先卒矣第正月辛巳魏子涖政庚寅栽相去不過
  十日耳城三旬而畢乃歸諸/侯之戍當在定元年三月也
  穀梁傳天子微諸侯不享覲天子之在者惟祭與
  號故諸侯之大夫相帥以城之此變之正也
定公
 六年冬城中城
  穀梁傳城中城三家張也或曰非外民也
 十有三年夏築蛇淵囿京相璠曰今濟北有蛇丘城/城下有水魯囿也蛇水逕鑄
[013-33b]
 城西又西/南入汶
 十有四年不書冬/似闕文城莒父及霄
 十有五年冬城漆案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酈道元謂漆鄉在平陽縣東
 北而漆鄉東北十里見有閭丘鄉則二鄉相去甚近/焉知漆閭丘非一邑乎十三州記平陽縣有閭丘鄉
 明二鄉同在一縣則漆閭丘似非兩/邑也定末年所城者豈即邾之邑歟
  左傳冬城漆書不時告也傳文定有闕/誤當存疑
哀公
 三年夏季孫斯叔孫州仇帥師城啓陽公羊作/開陽
[013-34a]
 四年夏城西郛
 五年春城毗
 六年春城邾瑕公羊作/邾婁葭
邑曰築都曰城言邑小而都大也自其小而推之則築
館築臺皆曰築自其大而推之則城國都城成周皆曰
城且小者非徒館與臺而已囿亦曰築道亦曰築曷為
道亦曰築書稱說築傅巖之野蓋傅氏之巖通道所經
常使胥靡刑人築而䕶之秦為馳道道廣五十歩三丈
[013-34b]
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葢築成甬道使民
不得行故曰亭臯千里靡不被築築之者禁之也禁之
者虞之也虞之者守之也凡所被築悉為禁地有官守
之故穀梁以為非正春秋築微築囿築臺皆然故特書
以示譏啖助謂獨築囿則然濫列于築微之下或又以
為築微者作邑也殊失築之義矣古聖王之時地可墾
辟皆農郊也悉弛之以贍氓𨽻實陂池而勿禁虛宫館
而勿仞隤牆塡壍使山澤之民得至焉穀梁所謂山林
[013-35a]
藪澤之利與民共之者也安可築而守之使為禁地哉
凡春秋書築自築館之外皆譏也惟城則否或有難而
城或有備而城城所以設險而守其國安得不先為之
備乎是故莒恃其陋而不脩城郭浹辰之間而楚克其
三都無備故也穀梁謂凡城之志皆譏似失之然惟有
難而先為之備則雖非時而春秋不譏否則必于農隙
先王之制諸侯無故非時而城是為産城必攻其所産
産猶造也諸侯無故造城是叛也故必攻之僖六年諸
[013-35b]
侯伐鄭圍新城新城本名新密不曰新密而曰新城者
首止之盟鄭伯逃歸畏齊之討乃非時而城新密齊桓
即以此聲其辠而伐之故傳曰鄭所以不時城也葢築
不侵農地城不奪農時此非先王之舊典歟成九年定
六年兩城中城杜預謂中城魯邑在東海廩丘縣西南
穀梁謂中城者中外之中故有外民之説信乎外有郭
中有城城為中城則郭為外城矣然郭不名外城而名
郛者城郭皆所以居民民不可外也如穀梁説則中城
[013-36a]
乃魯之都非魯之邑故言中城以别之然以為外民則
我未敢信姑兩存以待後之學者僖十四年城緣陵以
遷把襄二十九年城把事同而書法不同前之城緣陵
曰諸侯穀梁以為散辭左氏以為有闕後之城把則詳
書十二國之大夫且以為弃諸姬而夏肄是屛焉未聞
以此譏齊桓而顧以此譏晉平豈前之城緣陵獨非夏
肄是屛哉葢把夏餘也而即東夷知悼子合諸侯之大
夫以城之諸侯之大夫譁然不服而有異論我以為緣
[013-36b]
陵之城諸侯實有闕而晉平城把未見其闕也乃前有
散辭後有異論豈非桓德衰而晉霸亦衰歟同一城把
也曷為緣陵獨有闕僖元年夏城邢之三師即是年春
救邢之三師如從省文之例則書曰師城邢可矣而仍
詳列三師者言三師實宿畱城之所謂辭繁而不殺也
鹹之㑹在前年之夏諸侯之散久矣至今年春而復城
緣陵諸侯或至或不至或後至故殺其辭曰諸侯而弗
目以此趙匡俗儒何足以知之趙匡駮左傳不知前目/後凡之例而以為有闕
[013-37a]
前目後凡後世庸史皆知之/而左氏獨不知妄之甚矣然則僖三年城楚丘曷為
亦弗目此内辭也非散辭也魯後其期故從内辭亦非
弗目故一稱諸侯一不稱諸侯稱諸侯而不言其人故
曰弗目不稱諸侯豈弗目哉合而觀之則其義見焉矣
僖二十九年翟泉之盟晉霸之始昭三十二年狄泉之
㑹晉霸之終翟狄/通前盟謀伐鄭後㑹城成周皆諸侯之
大夫㑹盟于京師均不可以訓曷為一書一不書翟泉
之盟王子虎涖之魯僖公㑹之猶可言也狄泉之㑹晉
[013-37b]
魏舒涖之孟懿子㑹之不可言也故一書一不書或問
曰公羊謂築猶造也穀梁謂築乃虞之後人皆從公羊
莫有從穀梁者今獨取穀梁而舍公羊請終其説城可
謂之築築亦可謂之城春秋志城不志築築館不/入例志築
者惡之也曷為惡之以其築而守之故惡之晏子曰山
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候
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齊既然魯獨不然乎齊景公
聞晏子之言乃為之去禁明築者禁而守之矣竹書周
[013-38a]
顯王四年梁惠成王發逢忌之藪以賜民地理志開封
縣逢池在東北或曰宋之逢澤也臣瓉曰今浚儀有逢
陂忌澤昔梁惠王發其藪以賜民焉發而賜之者言舊
禁而守之此非山林藪澤皆有禁哉禁不可書故書築
書築則禁可知穀梁之説受之師故從之
 
 
 
[013-38b]
 
 
 
 
 
 
 
 春秋說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