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90 讀春秋略記-明-朱朝瑛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讀春秋畧記卷七   明 朱朝瑛 撰
  宣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同一即位也胡氏之說褒貶異義以為美惡不嫌同
 辭夫不嫌于同者謂其美惡較然如涇渭之不可淆
 也若諸公之不朝天子與受賊臣之立者媺惡不甚
 相逺豈得不嫌于同故知書即位者猶書公薨志其終始
[007-1b]
 而已非褒貶之所繫也
公子遂如齊逆女 三月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
 稱婦與出姜同義公為敬嬴子夫人不得不為敬嬴
 婦也不稱氏亦縁妾姑而畧之非貶也公之以喪婚
 其惡不貶自見丈夫制義欲以大禮責一女子迂矣
夏季孫行父如齊 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衞
 虞書曰五流有宅五宅三居逺者四裔近亦千里諸
 侯之國欲放其大夫而不請命于天子安得三居而
[007-2a]
 放之晉與衛為列國而放其罪臣于衛是鄙衛而帝
 制自為也故書放大夫者猶之書殺大夫專責上之
 辭也
公㑹齊侯于平州 公子遂如齊 六月齊人取濟西

 是時晉强于齊魯不賂晉而賂齊者以出姜在齊方
 訴其寃也金壇王氏曰齊惠公之惡商人也終不曰
 公曰夫已氏羞惡之心亦明矣今於魯之效商人者
[007-2b]
 絶不之惡不過貪于濟西之賂遂忍心犯義以助其
 成是以春秋甚惡夫賂也
秋邾子來朝 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 晉趙盾帥師
救陳
 傳稱師救陳宋經則削宋而不書說者謂弑君之賊
 不宜救是已抑諸夏之國所以限南北而阻遏楚氛
 者惟宋鄭是頼鄭既從楚勢必及宋觀于㐮二十七
 年晉趙武楚屈建盟于宋而南北分伯之勢成楚日
[007-3a]
 以强晉遂日以弱矣使此時而不救宋則分伯之勢
 將遂成于此昧于大勢而失其機宜亦非義之所存
 也然則宋固宜救而春秋不書者何與聖人葢權之
 審矣陳介楚宋之間晉誠以重兵戍陳而委宋以子
 楚時出輕兵斷其餉道如漢周亞夫之擊呉楚閉營
 休士以承其弊如漢王霸之討茂建雖有所不救自
 可以全勝而無所失也若兩救之則力分而非所以
 為計且名惡而不足以服人故春秋不與其救宋也
[007-3b]
 與其救陳而已
宋公陳侯衛侯曹伯㑹晉師于棐林伐鄭公作/斐林
 桓十五年諸侯㑹袲伐鄭榖梁以為地而後伐譏其
 疑也此則以為著其美而胡氏從之非也以四國之
 君聲罪致討不能服鄭而反遺楚禽何美之有此亦
 譏也葢譏其畏楚而不進也始以大夫用諸侯故稱
 師以著之而不書趙盾不與大夫用諸侯也上書盾
 帥師下但書師而義自見
[007-4a]
冬晉趙穿帥師侵崇公作/栁
 欲求成于秦而伐其與國非計也誰秉國政而縱其
 生釁如此葢趙穿欲得兵權而盾遂假此以授之此
 亦王衍之三窟矣
晉人宋人伐鄭
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華元帥師及鄭公子歸生帥師
戰于大棘宋師敗績獲宋華元
 鄭之附楚猾夏宋之弑君立君其罪等也興兵搆怨
[007-4b]
 又無曲直之分春秋不書鄭伐而書宋及若專責宋
 者何也以鄭之附楚因晉之受賂有所激而然其心
 尚可原也列國大夫並書帥師自此始大夫之勢日
 以强也
秦師伐晉 夏晉人宋人衛人陳人侵鄭
 晉能悔其前非深自引咎釋鄭不討又與秦平因合
 諸侯之師責猾夏之罪于楚則可以刷棐林之耻繼
 城濮之功乃不出此徒狥宋而伐鄭宜其不競于楚也
[007-5a]
 故書人以示貶
秋九月乙丑晉趙盾弑其君夷臯公作/□
 郝氏曰盾為政穿為從子而寵之河曲違命不問伐
 崇狥私不禁桃園之事豈得云不知乎始謀先去自
 掩事成則返釋賊不討又使迎立新君以逋舊罪盾
 為穿計非自為計乎春秋書實而已非責備也
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傷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猶三
[007-5b]

 天子大郊則以冬至魯惟啟蟄之郊耳今以正月治
 郊事僭天子大郊之禮矣故因其變異備書以示天
 戒春秋書牛災者皆在正月以僭天子之禮天之所
 不享也此年改卜之牛又死則變異之尤甚者宣之
 立不以正既僭天子之禮又忘天子之喪其罪為尤
 甚也無曰髙髙在上陟降厥士詩言豈不信哉曽子
 問天子郊社諸侯社稷簠簋俎豆既陳天子崩其禮
[007-6a]
 皆廢今聞喪不赴而治祭事可乎王制所言天地社
 稷越紼而行事者亦天子之變禮非所論于諸侯也况
 其所行者又非分之事宜天之深絶之矣
葬匡王 楚子伐陸渾之戎公作賁渾戎/榖無之字夏楚人侵鄭
 楚之志不在伐陸渾而在耀兵于王畿也春秋乃以
 伐戎書之非予之也秦晉遷戎實處伊洛以逼王室
 中國莫能伐之而伐之者乃出於僭王猾夏之人戎
 亂未戢而楚勢轉盛是聖人所大懼也故繼伐戎而
[007-6b]
 書侵鄭鄭與陸渾皆在王畿之側則楚之志可知已
秋赤狄侵齊
 文七年傳狄有鄷舒宣十三年傳赤狄潞相曰鄷舒
 是赤狄即狄也僖三十二年傳云狄有亂葢自是而
 後種類相爭部黨分立以赤衣白衣别之遂有赤狄
 白狄與狄而為三于是狄之勢始衰晉得以滅赤狄
 齊為伯國之遺數被其禍不能創之于既衰之後語
 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惜哉
[007-7a]
宋師圍曹
 凡伐國之事咎之則書予之亦書曹之伐宋固非討
 罪春秋所不予要亦宋自取之非曹之咎故不書而
 獨書宋之圍曹
冬十月丙戌鄭伯蘭卒 葬鄭穆公
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齊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
取向
 春秋于大事皆書之略此小事而書之詳亦聖人之
[007-7b]
 特筆春秋之大義也凡春秋所書皆以力服人之事
 見有近乎仁義者則姑予之葢聖人不得已之苦心非
 立教之本志也今以魯之大挾齊為助臨一無所恃
 之小莒而所以治之不過解紛息爭亦近乎仁義之
 事然卒不能服之至於伐取其邑而莒仍弗顧此春
 秋所罕見故詳書之以明力服之不足恃而德服者
 乃可貴也聖人立教之本志在于此也曰不肯者悍
 然弗應之辭也與桓公之平宋鄭而宋辭平者異矣
[007-8a]
秦伯稻卒 夏六月乙酉鄭公子歸生弑其君夷
 臨川呉氏曰歸生貴戚之卿秉國重權必有所不獲
 於嗣君者故公子宋之邪既不能發又不以大義阻
 之乃為畜老憚殺之言是陽拒之而陰實假手焉者
 也汪氏曰十年傳載鄭人討幽公之亂斵歸生棺而
 逐其族當時固以歸生為罪首矣
赤狄侵齊 秋公如齊公至自齊
 魯之弑君可以掩天下之耳目獨不可以欺齊且出
[007-8b]
 姜在齊未嘗一日忘魯魯懼齊之見討故比年朝之
 朝之而猶有自危之心故至必告廟以自幸也史書
 之經亦書之以致戒焉
冬楚子伐鄭
 自趙盾盟諸侯聖人不復斥楚凡楚君之所親莅概
 書以爵傷中國之政在大夫不如楚之猶有君也三
 年侵鄭苐遣將士慴之故書人今之伐鄭以其不服
 而親帥師故書爵說者謂以討賊與楚非也凡誅亂
[007-9a]
 臣而不以其罪者春秋未嘗與之以討賊楚與中國
 爭鄭久矣此役並無聲罪之辭何足為討賊而春秋
 予之
五年春公如齊 夏公至自齊
 汪氏曰公五如齊惟此年踰時始返經雖諱止公而
 比事觀之其實亦不可掩矣按齊之數被狄侵不能
 一報其不振已甚魯猶畏之若此者齊之髙固魯之
 遂與行父表裏相倚陰有所挾以制之也然則藉人
[007-9b]
 之力以遂其私未有不受其制者也
秋九月齊高固來逆叔姬公穀作/子叔姬
 此書來逆與莊二十七年莒慶同凡内女嫁于大夫
 必有關於國事而後書之此以公之見止而請昬故
 書以示譏
叔孫得臣卒
 不日史佚之也内大夫之卒而不日者多矣以為恩
 禮之畧者不日則無以解于得臣之有私勞者也于
[007-10a]
 是為之變其說曰得臣之卒宜日也而不日是為聖
 人削之以示貶則公孫敖之請葬弗許宜不日矣而
 反日豈聖人筆之以示褒乎
冬齊高固及子叔姬來
 士昬禮記若不親迎則婦入三月然後婿見今固已
 來逆此行可已且以其婦來誠為越禮要非大義所
 關春秋特書之何也固為齊侯所聽信其欲婚也能
 使齊侯請之其既得昬也不嫌越禮以媚魯必能使
[007-10b]
 齊侯親魯以市德十年之歸田固葢有力焉故書其
 來則知田之所由歸也以叔姬亦可醜已
楚人伐鄭
 傳稱楚子伐鄭陳及楚平經則書楚人者楚子以伐
 鄭出過陳而陳求平楚子必與之修㑹盟之禮其伐
 鄭者葢所遣之將也故書人晉救鄭不書未嘗救也
 趙盾身為不義豈肯以兵柄假人亦豈能遂與楚敵
 荀林父之師聊以張虛聲示諸侯耳故楚既退然後
[007-11a]
 自將侵陳家氏以為不書救者鄭方弑君不宜救也
 則九年郤缺之救又何以得書
六年春晉趙盾衛孫免侵陳
 趙盾自棐林之後不競于楚乆矣况負大慝豈能復
 振今避楚而侵陳適以見其無能為也將何以服陳
 乎
夏四月 秋八月螽 冬十月
七年春衛侯使孫良夫來盟
[007-11b]
 書來盟與楚屈完同凡公與外大夫書及者彼此同
 盟為抗書來者彼自盟以明其心此特因而報盟非
 抗也衛之來盟以自明其為魯之心也汪氏曰魯衛
 兄弟之國解紛救患迭相為援衛成之執僖公為之
 請而免之黒壤之止疑亦衛成言于晉而得釋耳
夏公㑹齊侯伐萊 秋公至自伐萊
 前之伐莒後之伐杞皆不至而伐萊獨至者以其為
 齊事也强大則竭力事之猶有戒心故告廟告廟則書
[007-12a]
 書至弱小則恃威以脅之無戒心焉故不告廟不告
 廟則不書至也
大旱 冬公㑹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于黒壤
 非王事而諸侯㑹盟春秋所不予也然與其出自大
 夫又不若其自諸侯矣此㑹大夫不與庶幾復桓文
 之業不至委柄于下故皆書爵以著之自是而諸侯
 之所親莅多書爵矣王叔桓公臨之不書非王命也
 公不與盟不書晉未嘗明斥公也傳稱止公于㑹盟
[007-12b]
 于黄父則黄父非即所㑹之地葢黑壤之别境公之
 在㑹若不知有盟焉者非顯然見拒如平丘沙隨之
 事也如以曲在公而諱之則平丘邾莒之訴未為誣
 也安見其曲不在公而不諱不盟乎
八年春公至自㑹 夏六月公子遂如齊至黄乃復
 聘禮賓入境而死遂也則未入境者猶可以復書至
 黄明其已入齊境也雖死猶將終事况疾乎
辛巳有事于太廟仲遂卒于垂壬午猶繹萬入去籥
[007-13a]
 遂之卒宣公以援立之私不能追正其罪又不能盡
 遇臣之禮而為之廢繹進退兩無所據矣葢以正合
 者其禮重以邪合者其禮輕亦自然之勢也遂若在
 者禮必日輕嫌必日積且不免于誅矣故為人臣者
 貴于守正以事君也公羊氏曰萬者千舞籥者籥舞
 也夏小正亦以萬為干戚舞吕氏以為文武二舞之
 總名非是籥舞者周禮籥師所云舞羽吹籥是已凡
 舞必有聲以節之此非去其有聲存其無聲也武舞
[007-13b]
 在先文舞在後簡兮之詩可証去其在後者期於速
 竣事以存喪大臣之意也禮大夫有外喪而祭齊衰
 則不侑不酢大功酢而已緦小功室中之事而已大
 抵以喪之重輕為祭之遲速宣公亦推此意而行之
 也既不廢繹又不全去樂疏之為已甚矣
戊子夫人嬴氏薨
 出姜無罪與哀姜不同敬嬴逐嫡又與成風不同春
 秋亦成之為夫人者大臣與之鄰國助之天子不能
[007-14a]
 討盟主不能詰既成宣公之為君豈得不成敬嬴之
 為夫人故敬嬴之書夫人猶之文姜之書夫人也前
 書夫人姜氏歸于齊則敬嬴之惡亦不待貶絶而見
 也家氏曰八日之間仲遂敬嬴相繼而殞與哀姜慶
 父先後即誅其事相類雖免于人刑不能逃天討矣
晉師白狄伐秦
 晉吕相絶秦書曰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讐而我之
 婚姻也後世結昬異域資其兵力以為用者實自晉
[007-14b]
 始
楚人滅舒蓼
 文十二年羣舒疏引世本有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
 鮑舒龔楚之所滅者三杜氏獨以此為二國葢誤文
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

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
 士喪禮有潦車載簑笠則諸侯之張設宜無所不備
[007-15a]
 乃以雨不克葬者必天變駭異雨甚而害於力役也
 不可謂非咎徴葢出姜怨氣之所積感而有此與定
 公之葬亦然則昭公之怨氣為之也文姜之𦵏無是者
 桓公身處不義不足以動天也
城平陽
 家氏曰左氏言水昬正而栽周正十月今之八月水
 星不應昬正此謂書時非也按漢志泰山郡有平陽距
 晉甚逺以為備晉者亦非
[007-15b]
楚師伐陳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齊公至自齊 夏仲孫蔑如京師
 書王正月常詞也不書闕文也君如齊臣如京師其
 罪自明胡氏云特書王正月以表之非也
齊侯伐萊 秋取根牟
 劉氏曰根牟蓋附庸小國汪氏曰昭八年蒐于紅自
 根牟至于商衛即此
八月滕子卒 九月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㑹于扈
[007-16a]
晉荀林父帥師伐陳 辛酉晉侯黒臋卒于扈
 伐陳之師以晉侯卒而即還則是未嘗伐也未嘗伐
 而書伐不書還葢與其伐也陸氏象山曰前年陳受
 楚伐勢必向楚扈之㑹乃為陳也陳不即晉宜晉之
 伐之也
冬十月癸酉衛侯鄭卒 宋人圍滕
 家氏曰宋非惟乘滕之喪亦乘晉之喪也
楚子伐鄭晉郤缺帥師救鄭
[007-16b]
 鄭襄之立以子良讓之非歸生所立也明年歸生卒
 而斵其棺逐其族則鄭之不庇歸生可知特以其乆
 握兵柄未能即圖耳春秋之所罪者在歸生不在鄭
 也故晉之救鄭則書之未幾而鄭復即楚救亦終無
 成功春秋之予人也恕雖無成功亦書以為鄭自反
 復非救之過也楚之書爵義已見前
陳殺其大夫洩冶
 君弑皆名豈大夫殺而不名乎不論有罪無罪書爵
[007-17a]
 書名以正其終臣道也春秋以專殺為戒而褒忠之
 義則比事而觀亦可以見洩冶未殺則晉楚交伐之
 而無恙也洩冶既殺踰年而即有弑君亡國之禍然
 則洩冶之所繫豈不重哉或以不能見幾咎之是非
 所論于大臣也冶若為大臣者亦一比干矣家語載
 孔子之言乃後人因左傳而衍之非孔子語也是時
 一國所恃惟冶宗廟社禝實式慿之何必貴戚乃可
 諌乎
[007-17b]
十年春公如齊公至自齊 齊人歸我濟西田
 永嘉吕氏曰取不言我以見内無惜之之意也歸則
 言我以見内有欲之之意也
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己巳齊侯元卒 齊崔氏出
奔衛
 崔杼自縊距此五十四年則此時杼年尚㓜遽以權
 寵逼其大臣此豈崔杼一人之能必其族大勢張習
 為奸害所由來者漸矣是以出而能復復而能弑也
[007-18a]
 許翰謂于此舉氏辨之早也深得之矣凡世爵不可
 勝譏舉其尤非禮者書氏以譏之與書尹氏之義同
公如齊 五月公至自齊
 汪氏曰魯君親往奔喪送葬者三此年如齊成十年
 如晉襄二十八年如楚是也馴至昭公之弔晉少姜
 至河乃復以國君之重奔嬖妾之喪却而不納益可
 傷已
癸巳陳夏徴舒弑其君平國
[007-18b]
 君雖無道非大夫所得弑故大夫而弑君未有不書
 大夫之名者胡氏惑於欒書之見削故于此强為之
 辭不知欒書之削葢闕疑也
六月宋師伐滕
 廬陵李氏曰自宋執嬰齊之後滕遂為宋私屬故宋
 之盟叔孫豹曰滕宋私也成周之城仲幾曰滕宋役
 也其見偪非一日矣按前圍不書師此書師者以圍
 之未服又益兵以攻之也
[007-19a]
公孫歸父如齊葬齊惠公 晉人宋人衛人曹人伐鄭
 傳稱諸侯之師未必諸侯親莅之稱人亦人大夫耳
 家氏曰楚莊北向而爭諸侯晉人畏縮不敢犯楚惟
 伺其去釋憾于小國縱能服之能保楚之不再出乎
 夫剪簒鋤兇伯政所最先自趙盾為政宋齊魯皆弑
 其君盾内有所嗛置而不問今郤缺為政又不能治
 陳之弑其君者而以討賊遺楚徒率三國爭鄭晉自
 是愈衰矣
[007-19b]
秋天王使王季子來聘
 汪氏曰王室來求之書止于文公來聘之書止于宣
 公錫命之書止于成公非削之而不紀葢王命不足
 為輕重而王亦不復遣使于諸侯耳寥寥百有餘年唯
 石尚以歸脤書自是而天王之名號不見于經矣
公孫歸父帥師伐邾取繹
 鄭漁仲曰邾魯之間繹山多矣邾文公遷繹乃邾都
 非此繹也
[007-20a]
大水 季孫行父如齊 冬公孫歸父如齊 齊侯使
國佐來聘
 嗣子未踰年則稱子此書齊侯譏其未踰年而即位
 也郝氏曰魯數往而齊一來魯君往而齊臣來齊倨
 而魯恭也甚矣
饑 楚子伐鄭
 自閔二年鄭棄其師而後鄭日疲于奔命至此數年
 遂南北兩屬惟其來者從之乍楚乍晉不能自立非
[007-20b]
 一朝一夕之故矣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楚子陳侯鄭伯盟于辰陵
 前年冬楚子伐鄭傳稱晉士㑹救鄭敗楚師于潁北
 諸侯之師戍鄭今年春楚復伐鄭及櫟諸侯之戍並
 無一人禦之則知其戍鄭者為偽言非實事也故鄭
 子良曰晉楚無信我焉得有信以晉之無信故救鄭
 戍鄭皆不書而辰陵之盟無貶辭非予楚也以媿晉
 也若討逆之舉陳侯因盟而請則有之楚之志不在
[007-21a]
 此也故入陳之時陳侯在晉大抵不得于楚乃謀之
 晉耳楚以陳之即晉恐晉之遂得陳也于是伐而入
 之少西氏之討特假以為名耳非為此而盟春秋何
 為予之
公孫歸父㑹齊人伐莒 秋晉侯㑹狄于欑圅
 莒近于齊狄近于晉陳近于楚故齊之伐莒晉之㑹
 狄楚之伐陳皆以壤地相接欲併而有之也其志同
 而齊晉無名反不若楚之有名矣
[007-21b]
冬十月楚人殺陳夏徵舒 丁亥楚子入陳納公孫寧
 儀行父于陳
 羅氏倫/曰討賊非楚子之志也故曰楚人入陳則楚
 子之志也故曰楚子楚之伐陳初謂陳人無動將討
 于少西氏乃入陳而縣之微申叔時之言陳遂亡矣
 是紿而取之也討賊者如是乎徴舒弑陳靈者也寧
 與行父致陳靈之弑者也今殺徴舒而納二人于陳
 討賊者如是乎此葢二人奔楚誘楚子以利因假討
[007-22a]
 賊以遂其貪故楚子德此二人而納之也分其功于
 下而專其罪于君春秋之權衡審矣按經書入陳明
 係以日則先後之序判然傳稱入而後殺與經異者
 大抵前軍先入遇徴舒而殺之次日楚子乃入也胡
 氏謂與其討賊故先書殺不應書日以别之矣日以
 别著其實也
十有二年春葬陳靈公 楚子圍鄭
 楚縣陳而不果故止書入入鄭而不傷故止書圍胡
[007-22b]
 氏以入陳為討賦而從末减猶可以圍鄭縁入陳而
 同論則不可當時歸生之死乆矣族已逐矣鄭襄無
 罪已與盟矣楚何嘗討賊而亦何賊之可討乎楚之
 圍鄭以其背盟而徼事于晉也
夏六月乙夘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于邲晉師敗績
 季氏曰晉雖救鄭而師出後期鄭已服楚無及于事
 故不書救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滅蕭
[007-23a]
 楚之滅國多矣何有于蕞爾之蕭蕭即不殺二囚楚
 亦未必遂舎之也其志不在蕭而在乎宋也宋陳鄭為
 楚所必爭陳鄭既服勢必及宋滅蕭者先去其輔也
 宋即不救蕭亦必不免於伐矣趙氏曰觀今日滅蕭
 之舉則前日之復陳服鄭果真情乎亦以陳鄭之祀
 未易絶耳
晉人宋人衛人曹人同盟于清丘
 新城之書同盟不與大夫之主盟諸侯也此書同盟
[007-23b]
 不與先縠之違命喪師而主盟乎大夫也主盟者貶而
 人之則與盟者亦從而貶矣不然恤病討貳固盟之
 善者待其不實言而復見惡焉不已晚乎觀其人而
 即知其不實也
宋師伐陳衛人救陳
 宋之伐陳人皆以為踐盟春秋于衛書救陳以見伐
 陳之失既以救陳與衛衛疑于無罪又貶而書人以
 見背盟之非然則為宋計者先恤其病而後討貳陳
[007-24a]
 可服也驟焉伐之陳有辭矣為衛計者正告于晉身
 任服陳之事則宋師可止也而後以實告陳陳必見
 聽若不我聽則伐而不救我亦不為負約矣驟焉救
 之無益于人有害于己亦君子所不為也
十有三年春齊師伐莒
 臨川呉氏曰十一年伐莒稱齊人此稱師甚其恃强
 以陵弱也
夏楚子伐宋
[007-24b]
 廬陵李氏曰宋鄭皆中國之要樞楚有事于中國必
 自鄭以及宋成敗宋于泓穆弱宋于厥貉莊之興則
 挾鄭以侵宋至今年之伐明年之圍又明年之平而
 南北之勢成矣彭城之役楚又挾鄭以圖宋向非悼
 公則于宋之盟不待㐮公末年而天下分伯矣
秋螽公作/&KR0977冬晉殺其大夫先縠
十有四年春衛殺其大夫孔逹
 逹之救陳以抗大國其罪未至于死也衛之君臣不
[007-25a]
 能自明其曲直以說于晉乃聽其自縊是非逹自殺
 衛之君臣殺之也
夏五月壬申曹伯壽卒 晉侯伐鄭
 楚伐宋不救是不恤病也惟伐鄭以為討貳不待貶
 而惡見矣
秋九月楚子圍宋
 書圍所以惡楚亦所以愧晉也楚之圍宋歴三時而
 不解其志必于服宋也宋即不伐陳豈能免哉不責
[007-25b]
 晉之不救而徒責宋之妄動亦未審于當日之事勢
 矣
葬曹文公 冬公孫歸父㑹齊侯于榖
 季氏曰魯與宋鄰楚人圍宋魯有剥膚之患歸父㑹
 齊侯謀禦楚也齊侯不任其事歸父所以㑹楚以求
 免與按此㑹為楚事亦綦重公不自行而使林父非
 所以畏鄰戒也故書以譏之若大夫之㑹諸侯始於
 桓十一年柔之盟折其來逺矣
[007-26a]
十有五年春公孫歸父㑹楚子于宋 夏五月宋人及
楚人平
 楚之將圍宋也使申舟聘於齊亦使公子馮聘于晉
 則齊晉之不出而禦楚非不能禦也葢貪其厚幣惑
 其甘言自以為無患而魯謀不省宋難不救不知魯
 宋即楚楚且弱齊并弱晉矣慿陵不已憂在王室伯
 宗賢者乃亦曰天方授楚未可與爭所謂未識人倫
 焉知天道者乎平稱人者穀梁氏以為衆辭是也楚
[007-26b]
 自去秋圍宋更四時而不下上下主客至是俱憊故平
 者衆志也公羊氏以為貶辭非也暨齊平併不稱人
 而但舉國號又何以為說陳氏曰外平不書必關于
 天下之故而後書文九年陳及楚平宣十年鄭及楚
 平皆不書僖二十四年宋嘗及楚平亦不書至是始
 書之蓋楚莊得宋天下將有南北之勢春秋特致意
 焉
六月癸卯晉師滅赤狄潞氏以潞子嬰兒歸
[007-27a]
 赤狄之薦居中國久矣能化其習俗歸于禮義上也
 不能則驅之塞外以其土地還之天子次也又不能
 則討其罪人而巳滅之而取其地則亦不減於狄也
 又何以罪狄故凡滅國而以其君歸雖狄亦得書爵
 將尊而稱師沒其功也
秦人伐晉
 晉自八年以白狄伐秦今已七年秦始報晉而不藉
 他國之助似乎曲不在秦春秋貶秦桓而人之者以
[007-27b]
 戒報怨之無極也且瞷其滅狄乘虚而進亦何足以
 服人
王札子殺召伯毛伯
 札子其字也捷其名也王大夫卒則稱名生則稱字
 例也公羊以為長庶之號穀梁以為當上之辭皆失
 之鑿以王子殺二大臣不待名之而後著其罪也
秋螽 仲孫蔑會齊高固于無婁公作/牟婁
 歸父雖㑹楚子念楚之終不可從也蔑復與高固為
[007-28a]
 此㑹以謀楚耳度齊不能乃有從晉之志矣大夫與
 大夫會始于承筐胡氏發傳于此誤也
初稅畝
 左氏曰非禮也穀出不過藉則稅畝為過藉也其過
 藉奈何古者上地田百畝莱五十畝今履畝而稅則
 不分田莱皆概稅之中地下地亦凖此以推是二十
 而益一也杜氏謂公田之外復十取其一竊恐變法
 之初未必驟加至此
[007-28b]
冬蝝生 饑
 周之冬乃夏之秋此時虫生亦為未害故上書蝝生
 下即書饑左氏曰幸之者亦猶公羊氏之言幸之以
 為宣公稅畝而遇天災宜于此焉變而復古也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
 是時最横者莫如楚晉不敢問而窮武于狄狄患稍
 弭而楚氛日甚矣南北分伯其勢漸成晉實恥之而
 逞威于亡虜之餘以文其弱故獻俘于王請黻冕以
[007-29a]
 命士㑹晉國榮之春秋沒其名而書曰人所謂求名
 而不得也李氏琪/曰齊桓舎外以事内畧近效而圖
 大體故縱狄而不為懦晉景捨内以事外匿大恥以
 求微功故滅狄而不為武
夏成周宣榭火榭公羊作謝/火公穀作災
 楚語曰榭不過講軍實宣王㑹諸侯于東都為榭以
 講武後人即其地而作廟焉故曰宣榭以有中興之
 功故得不毁也火何以書慨中興之盛蹟竟淪于灰
[007-29b]
 燼也稱成周非王城也
秋郯伯姬來歸 冬大有年
 宣公在位十六年天災洊至今特以大有書見天之
 好生剥窮則必復也但當盡人力以副天意耳後此
 不得再書未免感慨係之于此則未有所譏也
十有七年春王正月庚子許男錫我卒 丁未蔡侯申
卒 夏葬許昭公 葬蔡文公 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己未公㑹晉侯衛侯曹伯邾子同盟于斷道
[007-30a]
 穀梁以為謀楚是也伊川文定以為謀齊非也前者
 魯與楚㑹宋及楚平諸侯駸駸南向故為此㑹以固
 之使郤克徵㑹而後見笑見笑而歸請伐齊晉侯未之
 許也既㑹而齊侯不至故執其使非為克也既㑹之
 之後郤克為政伐齊之謀葢始于此會時何嘗及之
 書同盟者晉不足為盟主也
秋公至自會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肸卒
 春秋書弟皆譏也兄弟之間自有大中至正之道私
[007-30b]
 眤之過或激為害惟鄭語未見其害耳齊年衛黒背
 陳黄秦鍼陳招衛鱄之屬皆以私眤之過而害生焉
 故書弟以譏其私也衛縶宋辰大抵類是已若宣公
 之於叔肸與之財而弗受與之禄而弗食雖欲私眤
 之不可得也亦以弟書者見宣公之忍于惡視而獨
 加恩于叔肸也書弟以卒而生平一無所見又可以
 見叔肸之不義其君不為用事而終自匿也書叔肸
 與書季友仲遂同生而賜氏之說為是叔肸辭官以
[007-31a]
 遂已志受氏以釋君疑也諸侯大夫皆稱名以正其
 終雖賢無書字者
十有八年春晉侯衛世子臧伐齊
 郤克以見笑之故請伐齊而晉侯弗許此則親行者
 斷道之㑹齊侯不親晉侯已怒之矣郤克又初得政
 必以取威定伯鼓動其君于是討齊之無禮役君以
 快其憤也
公伐杞
[007-31b]
 前者杞兩次來朝兩次被伐今乆不朝則又伐之大
 國之于小國狡焉思啟其封疆伐之不患無辭也初
 不伐而末年乃伐之者恃晉也
夏四月 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穀作/繒
 諸侯内被弑外被殺無不書名者不論有罪無罪也
 鄫子不名傷未及死也故曰戕康誥戕敗人宥小雅
 曰予不戕注戕殘也皆不以殺為義此葢盗賊之事
 而邾實使之故不書盗而書邾人甚惡邾也三傳皆
[007-32a]
 以為殺則春秋必當書殺書名矣義茍不合于經寧
 違傳而信經也
甲戌楚子旅卒旅穀/作吕
 楚自趙盾主盟而後春秋既概爵之又安得不卒之
公孫歸父如晉 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寢
歸父還自晉至笙遂奔齊
 凡倚外援以除内逼茍非其人未有不至於大亂者
 袁紹崔𦙍之事君子以為永戒也歸父欲以晉人去
[007-32b]
 三桓此致亂之道春秋書其事終始無貶詞則未有
 此謀而行父誣之也觀其奔也不於晉而于齊可知
 已左氏信以為實誤也季氏曰魯之于晉初交未固
 此豈遽與謀心腹時且歸父志本向齊不在晉也行
 父忌其有寵欲以計傾之使處齊晉兩疑之地不待
 公薨而歸父危矣汪氏曰公孫敖書不至而復此壅
 君命而廢使事者也歸父書還自晉此能逹君命而
 畢使事者也然楚滅若敖氏箴尹克黄使于齊歸復
[007-33a]
 命而自拘于司敗歸父能不避斧鉞而復命于殯尤
 為盡人臣之職矣
 
 
 
 
 
 
[007-33b]
 
 
 
 
 
 
 
 讀春秋畧記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