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89 春秋辯義-明-卓爾康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辯義卷九    明 卓爾康 撰
僖公一
壬戌○惠王十八年
元年○齊桓二十七年晉獻十八年衛文公瑕元年蔡
 穆十六年鄭文十四年曹昭三年陳宣三十四年杞
 惠十四年宋桓二十三年秦穆公任好元年楚成十
 三年
[009-1b]
春王正月
 左傳不稱即位公出故也
 熊氏曰繼弑君隠之也僖公出入不書非諱之也僖
 公年幼季子来歸則公不必書矣
齊師宋師曹伯次于聶北救邢
 聶北之次公羊曰救言次不及事也胡氏曰救而書
 次以次為譏予謂書次者不過直叙其事無所褒貶
 也有觀望而次者有俄延而次者有審時度勢而次
[009-2a]
 者齊桓不救邢當責耳力未可進而從容以俟何害
 乎卒之夷儀之役邢遷如歸使邢不至大創不復者
 誰之力也杜氏曰按兵觀釁以待事張元德言屯兵
 便利以援邢懼敵是也齊師非齊侯也齊侯不親行
 也榖梁曹伯作曹師曹無師曹師者曹伯也曹伯稱
 師從齊也
 黄正憲氏曰按先儒皆以衛自盟幽以来背齊不㑹
 及齊見伐又抗不從故桓公棄衛不圖而盡力救邢
[009-2b]
 以歆之非也蓋衛自宣公淫亂國勢崩解狄人猝至
 遂爾播遷一時未有救法姑且聽其避狄處漕以俟
 後舉非棄之也若邢與衛鄰實當狄人歸路之衝藉
 令狄乗勢襲邢邢不能支而入于狄則邢衛之地狄
 得縱横出沒後雖欲恢復境土為邢衛計難為力矣
 故帥宋曹之師遷于夷儀遂帥二國城之以固其根
 本邢存則邢衛兩國之間彼此猶得聫絡交制不為
 翟所梗塞庶人民安堵可以為勞来還定之計而楚
[009-3a]
 丘之城因可漸舉矣是救邢亦所以存衛也迺猥云
 棄衛不救豈知伯主之心哉
 聶北地在邢南
 曹伯公榖作曹師
夏六月邢遷于夷儀
 左傳諸侯救邢邢人潰師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遷
 之師無私焉
 趙子常曰自遷不書有遷之者而後書非有遷之者
[009-3b]
 而書則必有闗于一國之存亡者也狄伐邢邢遷于
 夷儀狄圍衛衛遷于帝丘皆避難也許遷者四偪于
 鄭也蔡遷者一避楚仇也皆有闗于存亡者也
 夷儀今邢臺縣西一百四十里地有夷儀山
 夷儀公作陳儀
齊師宋師曹師城邢
 公羊傳此一事也曷為復言齊師宋師曹師蓋不復
 言師則無以知其為一事也榖梁傳是向之師也使
[009-4a]
 之如改事然美齊侯之功也陸氏曰三國先救邢邢
 遷後乃城之各一事據實書耳然曰再叙三師見春
 秋以来悉力存亾惟有此舉不必然也一事而蒙上
 文略者如前稱公後稱人則可若師與師等師不必
 畧而稱人也然春秋三人二人即再見必重叙若四
 人以往䝉上文不叙非必盡有意也隠四年宋公陳
 侯蔡人衛人伐鄭四國而再叙者以下有翬㑹之文
 也
[009-4b]
 髙忠憲曰此城夷儀也邢國之矣故書邢
 汪氏曰衛之滅也春秋不書滅戴公廬于曹而不言
 遷桓公使公子無虧戍以甲士歸其祭服乗馬而不
 書救凡皆所以隠桓公之封衛蓋其功不足以揜過
 是以畧其事而㣲其功也夫城邢城杞皆以國書惟
 城縁陵不繫國此不繫衛則城縁陵之例也城邢序
 三國之師城杞序十一國之大夫城縁陵諸侯以凡
 舉惟戍陳歸粟于蔡不言諸侯此不言諸侯則戍陳
[009-5a]
 歸粟于蔡之例也然曰戍曰歸粟雖若魯事猶目陳
 蔡而楚丘之書法與魯邑無異則深諱齊桓之專封
 而責備之也歟汪氏之説如此例則是而意則非書
 城楚丘則廬曹虧戍皆不必書非㣲功之説也楚丘
 不書衛時尚未遷與縁陵杞未遷同非諱封之説也
 時尚未遷則天子之地還之天子不得繫國與初書
 虎牢不繫鄭同非備責之説也
 董仲舒氏曰桓公存邢衛杞不見春秋内心予之行
[009-5b]
 法絶而不予止亂之道也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齊人以歸
 何氏曰桓公行覇王誅不阿親親
 王樵氏曰此春秋正哀姜之誅予齊桓以討賊之義
 也本國之辭不得直言故書薨于夷而曰齊人以歸
 所以著齊人殺之也左氏乃謂君子以齊人殺哀姜
 為己甚矣女子從人者也何物君子而為是言女子
 從人在夫家有他罪父母國不討可也與弑二君大
[009-6a]
 義滅親使哀姜在魯魯不能討桓公猶不可但已况
 其逸而在于邾乎取而殺之于夷以其尸歸桓公之
 意蓋以其義已絶于魯不可反𦵏于魯故也以歸之
 義胡文定程沙隨皆謂齊以喪歸魯竊詳若果歸其
 喪齊魯鄰境豈得七月死至十有二月䘮始至乎經
 凡言以歸者以歸其國也左氏是矣
 趙氏曰榖梁云夫人薨不地地故也此説非也如夫
 人歸寧在路遇疾而薨豈得不書地乎且君薨者皆
[009-6b]
 記其寢被殺即不言地隠公是也桓公在齊被殺而
 亦書地故知在外不論有故無故皆書地也
 夷今在莒州界
楚人伐鄭
 左氏鄭即齊故也始書楚以國舉也漸進矣
 荆始書楚
八月公㑹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于檉
 左氏盟于犖謀救鄭也檉宋地是時楚兵已退鄭已
[009-7a]
 在㑹此舉非謀救鄭也謀却楚也季氏曰魯以齊能
 定難乃始服楚而大國如陳衛許尚皆未至則人心
 猶未盡一可知故與宋公定計而諸侯自此潜孚不
 待再㑹矣
 檉公作朾今陳州西北有檉亭
九月公敗邾師于偃
 邾人既送哀姜齊人殺之因戍虚丘公敗其師于偃
 左氏曰虚丘之戍將歸者也邾匿姜莒匿遂二國黨
[009-7b]
 惡故魯皆以兵敗之或曰檉之㑹天下之故也偃之
 師魯之故也事不相闗義各有在
 偃邾地
冬十一月壬午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酈獲莒拏
 慶父奔莒莒不同心討賊乃以賂邀伐我師故詳書
 敗獲以快其事焉季友主此戰胡氏謂有所貶非也
 季友帥師安得不季友主戰自是直書其事而其中
 更有㣲㫖焉不以賊討慶父者體季子親親之心必
[009-8a]
 以師敗莒之庇慶父者著季子誅亂之義慶父弑二
 君通國母危魯國即季友曲全慶父君子尚謂于義
 不快非周公石碏之法况莒為其逋匿之地平日所
 為押闢閃倐必有不可言者是可忍乎讀春秋者于
 敗莒獲拏而心稍愜然諸家猶有謂其詐戰幾許絮
 語者何也公羊曰大之是也
 酈公作犂榖作麗當在魯之東鄙
 左傳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
[009-8b]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䘮至自齊
 熊氏曰夫人氏則何以不稱姜杜氏曰闕文也苟有
 所不通者則謂之闕文春秋何文不闕也夫人遜于
 齊不稱姜氏亦闕文耶榖梁子曰為桓公諱殺同姓
 也夫人挾小君之尊而殺二子魯人不敢討也桓公
 為伯主疾禍亂之所生豈得顧同姓耶此非春秋所
 恥也非春秋所恥則亦非春秋所諱矣古之人有為
 此言者可謂辯矣然文姜去姓字而哀姜存氏終不
[009-9a]
 能明也趙子常曰一事再見則蒙上文之例上書公
 與夫人姜氏遂如齊則下書夫人遜于齊者即如齊
 之姜氏也上書夫人姜氏薨于夷則下書夫人氏之
 䘮至自齊者即薨夷之姜氏也此是古史簡奥之體
 可謂有見矣然亦因其可畧而畧之也春秋之法㣲
 而婉為魯人諱哀姜不可書殺為桓公存實則主人
 習其讀者思夫人之去姓而桓之大義滅親其功顯
 矣此又史外之法子常之所未及也
[009-9b]
 蘇子繇曰齊人殺哀姜而以其尸歸絶之于魯僖公
 請而𦵏之不稱姜氏何也文姜之孫也不稱姜氏以
 為義當絶齊也哀姜之死齊既自絶之矣是以不稱
 姜也然則曷為不于其薨𦵏焉去之薨𦵏盡禮雖欲
 去之而不可得故于其至焉去之也
 黄正憲氏曰齊桓既以大義縊殺哀姜絶之也絶之
 則必不容復稱姜矣當是時既從僖公之請而歸其
 䘮必有復之之辭曰夫人者因魯人之稱也去其姜
[009-10a]
 者齊惡而削之也齊曰夫人氏則魯史亦曰夫人氏
 史官亦書夫人氏聖人仍舊史之文耳不然夫人尊
 號且存之也而獨去一姜字以示貶哉
癸亥○惠王十九年
二年○齊桓二十八晉獻十九衛文二蔡穆十七鄭文
 十五曹昭四陳宣三十五杞惠十五宋桓二十四秦
 穆二楚成十四
春王正月城楚丘
[009-10b]
 楚丘三傳俱以為封衛國語衛人廬于曹桓公城楚
 丘以封之熊過氏曰楚丘魯地引戎伐凢伯之楚丘
 已足為證載讀子貢詩傳序題以定中之什為魯詩
 則楚丘之屬魯益著矣鄒肇敏曰楚丘者何魯之楚
 丘也今山東兖州府曹州曹縣東南五十里有楚丘
 城有景山明乎其為魯地而一統志云衛文公徙居
 楚丘測日景于此則正因緣于定中之詩耳又據輿
 地廣記漕楚丘二邑相近今拱州楚丘非衛所遷縣
[009-11a]
 有景山景岡乃後人附㑹名之括地志拱州之景山
 乃商之景亳在開封府歸徳州非衛南之景山則竊
 意衛縱或有楚丘而齊桓原無城衛之事何者邢遷
 如歸衛國㤀亡傳所並侈為伯績也然經于救邢則
 書邢遷夷儀則書城邢則書獨于衛無聞焉乃以城
 楚丘為封衛又以不言城衛為衛未遷則何不先之
 曰衛遷于楚丘而繼之曰諸侯城衛乎且春秋于諸
 侯遷國惟自遷者不書文十三年邾文公遷繹成六
[009-11b]
 年晉景公遷新田是也楚遷鄀而不書者外之也至
 如許為楚逼故靈公遷葉則書悼公遷夷則書遷白
 羽則又書許男斯遷容城則又書蔡遷于州来則書
 即如僖三十一年狄圍衛衛遷于帝丘則書夫遷帝
 丘書而遷楚丘獨不足書乎亦可證此之楚丘本非
 衛地而魯自城其地如城郎城向城防城武城之類
 云耳先是隠公七年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凢伯
 于楚丘以歸玩經文語意夫亦魯人之授節詰奸實
[009-12a]
 有所缺而戎繫魯肘掖之患前者㑹潜盟唐不一而
 足楚丘乃其要地故僖公城之以修備歟此亦一證
 也若夫衛則何封之有公羊云入者得而不居入不
 言圍滅不言入皆舉重也觀經但書狄入衛載馳之
 詩亦稱歸唁衛侯可見衛原未滅苐以殘破之餘城
 郭室廬未能完繕而暫處漕邑以避狄鋒齊侯乘其
 困以示恩甲士之戍乗馬魚軒之歸或在此時及狄
 退仍還舊都耳夫衛未嘗滅齊未嘗封而三傳誤以
[009-12b]
 為封衛擬之莊三十二年城小榖而左氏誤以為管
 仲夫齊桓則嘗城榖而置管仲矣彼是濟北之榖城
 此是曲阜西北之小榖城榖則齊城之而小榖則魯
 自城之安得強為附合耶是故知城楚丘之為内詞
 則知定中之為魯詩周正建子春秋正月城楚丘與
 定中之期正近其稍不相符者或是節氣有早晚或
 是亥月鳩工而子月乃竣役耳然則衛無楚丘與傳
 僖十二年春諸侯城衛楚丘之郛懼狄難也其事不
[009-13a]
 見于經豈以所城者郛與城杞城緣陵城成周不類
 故畧之而三傳所言封衛其訛或原于此
 楚丘為魯考古者多從之予謂未然戴公廬漕文公
 播越衛國不絶如綫齊桓仗大義封而植之此何等
 大事春秋豈得冺沒不書確為衛楚丘無疑也書法
 不言齊不舉諸侯苐曰城楚丘説者又謂以内辭書
 齊亦非也爾時齊桓公以伯命令諸侯板築畚插各
 自受功各自令衆諸侯奉齊之命苐從本國往衛非
[009-13b]
 與諸國同行不得書諸侯也魯有此役史書曰城楚
 丘而已其法與襄五年戍陳十年戍鄭虎牢定五年
 夏歸粟于蔡書法同離至不可得而叙也其不書衛
 者實是衛未遷也
夏五月辛巳𦵏我小君哀姜
虞師晉師滅下陽
 晉國大而主謀宜先晉今先虞者左氏以為賄者其
 一也虞公好貨之君一得晉賂欣然許之傳載虞公
[009-14a]
 請先伐虢虞欲自效于晉晉欲隠情于虞發號興師
 友邦告命必&KR0972然身先于晉矣春秋探其故而先虞
 此其情也乃虞公爵晉侯爵晉人初見于經春秋于
 各國俱以漸進晉雖大國而未主盟以班次為序自
 當先虞國而曰滅下陽邑爾其書滅何胡氏以虢有
 下陽猶秦有潼闗蜀有劍嶺一伐下陽而虢在其掌
 中矣是滅國之道也亦非也虢在畿内逼近王都下
 陽采地不言滅虢者諱之也
[009-14b]
 趙氏曰虢公者天子三公下陽其所封國邑也畿内
 之地天子所制以禄公卿大夫士謂之采邑言不得
 有其土地人民惟采取其租税而已此不可與列國
 相爭奪者同文故變伐取言滅與戎伐凡伯于楚邱
 變執言伐同虞晉之罪大矣
 熊過氏曰按左疏漢志武王封仲雍曾孫周章弟虞
 仲為泰伯嗣國今解州平陸縣東北古河東太陽縣
 為虞公世族譜封虞仲庶孫于中國以為虞仲後為
[009-15a]
 西吳吳者虞省文也亦謂小虢秦武公十二年滅之
 事當在魯莊時居中國者指今靈寳亦謂西虢羅氏
 路史指為陜之平陸誤矣太陽之虞雖公爵而春秋
 所書先大國者皆主兵也故舎宋一再主兵無先齊
 者豈論爵哉虞國于太陽而下陽虢采邑正在河東
 太陽縣界故榖梁子以為虞塞邑蓋下陽雖虢采邑
 而虢都河南滎陽相去視虞反若稍逺季氏遂疑晉
 絳西南相界不須假道不知晉人恐虞以疆埸相援
[009-15b]
 耳今虞自撒其藩圍以近晉不亦愚哉邑而書滅何
 也馬融曰虢仲封下陽叔封上陽此言無出也西虢
 自忌父始為卿士寰内諸侯其采天子親制之其後
 王巡虢守與之酒泉然則皆周邑也少穎林氏言天
 子之地非諸侯所得取故書滅使若國然是也趙企
 明因謂下陽者虢之采取之采虢復何在故書滅然
 不知酒泉桑田桃林華山皆虢畧尚在也其後火中
 成軍乃取之始可言虢滅耳季氏以下陽即國名别
[009-16a]
 無滅虢之事故不再書不知孟子明言假道于虞伐
 虢者止謂虢邑耳虢嘗銜王命命曲沃伯為晉侯又
 嘗同朝王所情好如此金氏謂曲沃賂周必虢公實
 為之請似矣今狡焉思啓封疆越國而取其采邑是
 一舉而有數失也
 李琪氏曰晉自武公以支代宗非有王命并吞専主
 讀無衣之詩雖晉之臣民不能自安也春秋為是黜
 晉不書
[009-16b]
 虞今解州平陸縣東北下陽也上陽在陕縣今陕州
 靈寳縣南有虢城晉唐叔虞封國在晉陽曲沃武公
 并晉都絳又從新田復命為絳今平陽府絳州絳縣
 下陽公榖作夏陽
 晉始見經
秋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于貫
 胡傳按左氏盟于貫服江黃也荆楚天下莫強焉江
 黃者其東方之與國也二國来定盟則楚人失其右
[009-17a]
 臂矣樂毅破齊先結韓趙孔明伐魏申好江東雖武
 王牧野之師亦誓友邦逺及庸蜀彭濮八國之人共
 為犄角之勢也桓公此盟其服荆楚之慮周矣其攘
 夷狄免民於左袵之義著矣
 王樵氏曰張氏曰齊桓謀楚先服此二國皆近楚之
 國也所以逺交而孤楚之勢此桓公服楚之規模也
 惟宋預盟不煩諸侯也陽榖之㑹亦同公榖皆以為
 大國言齊宋逺國言江黄則以其餘為莫敢不至也
[009-17b]
 此推言其勢之若是非諸侯之果皆與盟也春秋序
 盟㑹皆從其實無包舉之例
 郝仲輿曰江黄楚與國也盟江黄謀楚也説者謂人
 為大夫豈江黄大夫而與齊宋之君齒乎可知書人
 之非㣲也
 江今光州息縣界黄今光州定城廢縣界貫梁國蒙
 縣宋地今歸徳府北五十里
 貫公作貫澤
[009-18a]
冬十月不雨
楚人侵鄭
 莊三十年楚頵已殺子元用子文為令尹兵勢浸強
 故比年侵伐鄭
甲子○惠王二十年
三年○齊桓二十九晉獻二十衛文三蔡穆十八鄭文
 十六曹昭五陳宣三十六杞恵十六宋桓二十五秦
 穆三楚成十五
[009-18b]
春王正月不雨
夏四月不雨
 榖梁傳不雨者勤雨也一時言不雨者閔雨也有志
 于民者也
徐人取舒
 熊過氏曰凢勝國而不用大師為取詩懲荆舒則舒
 乃荆之與國取舒蓋剪楚援也取不言滅孫莘老曰
 不絶其祀是也莊二十六年齊伐徐遂服焉意者取
[009-19a]
 舒出于伯令也許翰謂倚諸齊其後楚滅舒庸則此
 年取而未滅矣然楚自是疾徐而加兵焉桓公合八
 國于匡使諸侯之大夫救徐亦必以舒之故輕師越
 境以襲强國之黨而師無他虞東諸侯之勢益張江
 黄逺来震其威哉
 舒今廬州府舒城縣
六月雨
 左傳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不曰旱不為災也榖梁
[009-19b]
 傳雨云者喜雨也
秋齊侯宋公江人黄人㑹于陽榖
 左傳謀伐楚也趙氏曰明年伐楚江黄不與則此説
 非矣夫江黄小國服役于楚齊師至楚二國可以撓
 齊齊故為此㑹以携之然伐楚江黄不與趙氏以左
 氏為非此又不然二國于楚近于齊逺即不心從楚
 何敢以身從齊楚即信二國不敢從齊亦必疑二國
 不能從楚桓公固計此熟矣豈必帥二國之師同至
[009-20a]
 城下乃云謀伐哉
 季氏曰陽榖在齊之西非江黄便道也宋致二國逺
 至於此蓋就桓為謀亦欲宻其迹耳
冬公子友如齊涖盟
 公羊傳涖盟者何往盟乎彼也来盟者盟于我也公
 蓋有故不㑹陽榖是以季友往涖盟或曰聽伐楚之
 期也
 公子友榖作公子季友涖公榖作莅
[009-20b]
楚人伐鄭
 左傳鄭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齊方勤我棄徳不祥
 汪氏曰楚師連年加鄭齊桓不救而孔叔猶有勤我
 之言蓋知于檉于貫于陽榖皆為謀伐楚謀伐楚正
 所以謀救鄭也
乙丑○恵王二十一年
四年○齊桓三十晉獻二十一衛文四蔡穆十九鄭文
 十七曹昭六陳宣三十七杞惠十七宋桓二十六秦
[009-21a]
 穆四楚成十六
春王正月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
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
 王樵氏曰齊桓圖伯二十餘年至是始有事于楚猶
 未敢聲言伐之也以侵蔡召諸侯借侵蔡以出楚不
 意蔡自莊十四年荆入蔡蔡哀侯折而事楚不通中
 國者二十有四年蔡已入楚則次及于鄭蔡鄭當楚
 之衝華夷之門戸也故齊不得蔡無以及楚侵蔡伐
[009-21b]
 楚勢當然矣公怒蔡姬歸之未絕而蔡嫁之説者遂
 謂齊侯以私憾加兵者謬也桓公有志于制楚合九
 國之衆兵莫盛焉楚雖強足以一戰乃次陘不戰以
 待其来折以話言而楚即服雖然荆楚僣王罪之大
 者也包茅不入罪之小者也昭王之不復則非罪矣
 管仲乃舍其大而問其小且及于事之久逺不明而
 非其罪者仗義執言固當如是而已乎吁此其所以
 為伯者之師也楚大國也僣王其大惡也我以大惡
[009-22a]
 責之彼肯弭然受責者哉攻之弗克圍之弗下將何
 辭以退故舎其所當責者而及其不必責者庶幾楚
 人之為辭也易不盡力以抗我我之服楚也亦易不
 勞師而有功嗚呼此其所以為覇者之心也
 蘇子繇曰楚人方強齊将綏之以徳故次于陘以待
 之既而楚屈完来求盟因而許之雖有諸侯之衆而
 不用蓋伯者之師求以服人而已非若後世必戰勝
 為功也二十八年晉楚戰于城濮晉文公退三舍避
[009-22b]
 楚楚成得臣從之不得已而後戰方其退舍而楚還
 則文公亦将不戰繇此觀之桓文用兵皆求服人而
 不求必勝也
 召陵今許州偃城縣東四十五里有召陵而陘在召
 城之南有陘亭
夏許男新臣卒
 蘇子繇曰卒于師也不言卒于師師未訖事也曹伯
 廬之卒于㑹也書曰卒于師訖事也榖梁曰諸侯死
[009-23a]
 于國不地死于外地死于師而不地内桓師也雖内
 桓師使既訖事不可不地也
 熊過氏曰陘今許州郾城東南四十五里召陵之南
 本蔡地也趙企明因杜氏遂定陘在蔡南為楚地其
 後為楚所併則不可知然謂非穎州陘亭而以為非
 卒于師則誤矣師方次陘而許男卒卒在退盟召陵
 之先必以召陵許地遂謂非卒于師則不惟失考地
 理而且昧諸侯薨于路寢之説矣蓋不卒于師者屬
[009-23b]
 辭當併下文觀之春秋無費辭詳于下則略于上也
 郝仲輿曰榖梁為許男死于師不地内桓師非也蔡
 近許許男以病歸卒何以知之宣公九年書晉侯卒
 于扈成公十三年曹伯廬卒于師襄公十八年曹伯
 負芻卒于師二十六年許男甯卒于楚定公四年杞
 伯成卒于㑹凡諸侯客死未有不地者故許男卒于
 其國也
楚屈完来盟于師盟于召陵
[009-24a]
 公羊傳曷為再言盟喜服楚也楚荆蠻也而亟病諸
 夏楚人與狄人交中國不絕如綫桓公救中國而攘
 却之卒帖荆以此為王者之事也
 廬陵李氏曰来盟不稱使正與齊髙子同蓋齊桓之
 使高子本欲覘魯之成敗楚成之使屈完本只觀齊
 之强弱皆非有前定之盟也髙子至而安魯屈完至
 而服齊春秋所以獨以權與二子也榖梁與杜氏得
 之但春秋内魯則高子止書来盟足矣若屈完則安
[009-24b]
 得不書于師哉榖梁以于師為前定則非也又曰楚
 子使屈完如師正與齊侯使國佐如師同然晉不能
 服國佐而屈完卒能服齊故國佐止書如師而屈完
 得書来盟國佐不服則盟乃晉人所欲屈完既服則
 盟為齊侯之績故爰婁盟書及而召陵再書盟書績
 之説公羊得之榖梁以退師為桓不得志者非也
 陳氏傳曰桓公合九國之衆以討楚兵未有盛于此
 者也雖楚強足以一戰矣而臨楚不戰楚人為之詘
[009-25a]
 使其大夫即盟于師桓公不欲臨楚盟屈完退而盟
 召陵不以阻隘不以君違臣不以軍容亂國容一動
 而三善得桓公不但以力服人矣
 趙氏曰若不重言盟于召陵則無以知退軍乃似盟
 于陘也若惟言盟于召陵則莫知與誰盟又無以示
 退軍之禮至公羊以屈完不稱使為尊屈完榖梁以
 書屈完来為内桓師則曲矣
 孫明復曰按元年桓公救邢城邢皆曰某師某師此
[009-25b]
 合魯衛陳鄭七國之君侵蔡遂伐楚書爵者以其能
 服強楚攘夷狄救中國之功始著也故自是征伐用
 師皆稱爵焉楚卿未有通于中國者特使卿来重其
 事也
 春秋立言有法屈完来盟于師舉其来盟也師地為
 陘至盟于召陵則實徵盟焉其文辭詳婉如此来不
 稱使非但盟無前定且是時春秋尚未進楚楚人楚
 子辭未有舉樂正子杜氏俱作兩盟及諸説之權在
[009-26a]
 完者何支離也
 郝仲輿曰諸侯之師次于陘楚使屈完来師遂退次
 于召陵盟説者曰桓公服楚矣春秋與之非也當是
 時桓公稱覇二十餘年諸侯力能抗齊不受盟者惟
 秦與楚秦逺而楚近楚屈則東諸侯震而齊益張故
 桓公拳拳以楚為事而心畏楚之强也不得楚盟而
 心畏諸侯輕齊也故先舉蔡嘗楚以示諸侯而次于
 陘夫次陘無必進之志矣何以知其然也齊果能討
[009-26b]
 楚于楚使来當首問其稱王問其伐鄭問其虜蔡侯
 之罪有辭止無辭進服則止不服則進此堂堂問罪
 之師矣釋此不言枝梧逺引包茅不貢昭王不復是
 明借以易托之辭苟求完局恐逢彼之怒至戰而自
 損也守口如瓶畏敵如虎奚貴為討哉陳師以出未
 踐郢國之郊未覿楚子之面僅僅屈完一来遂振旅
 歸歸未踰年而楚滅弦矣踰年又圍許矣自召陵一
 見楚大夫後同盟有事未聞楚一介一旅從其桀驁
[009-27a]
 如故也齊何嘗能服楚而仲尼與之然則楚不當伐
 與曰春秋諸侯無日不相伐也數諸侯之罪可伐不
 但楚論討罪之權征伐不在齊謂王室不尊乎無如
 子頺叔帶之難惠襄之播遷矣然而非楚也謂中國
 不安乎無如狄滅邢衛戎入曹魯内亂晉亾虢鄭伐
 許齊滅遂滅譚遷陽降鄣伐宋非獨楚也謂夷猾夏
 乎楚本非夷也管仲讓楚不謂猾夏而後儒以為猾
 夏謬也春秋以夷猾夏者莫如狄與夷齊不能攘而
[009-27b]
 欲攘楚左也故孟子曰春秋無義戰仲尼之徒無道
 桓文之事者召陵城濮皆所謂摟諸侯以伐諸侯三
 王之罪人也仲尼奚取焉
 召陵楚地
齊人執陳轅濤塗
 公羊云濤塗説桓公令師濱海而歸陷沛澤之中顧
 而執濤塗王樵氏曰按齊實未嘗濱海而歸安從有
 陷師沛澤之事秋及江黄伐陳江黄皆汝旁國而近
[009-28a]
 陳自伐楚歸就令伐陳則路繇陳鄭明矣濤塗之言
 雖私其國然不聽則已何至勤師以討蓋陳蔡二國
 終以近楚嘗有貳心今不欲齊師反而繇已有厭苦
 之心齊人以為此叛齊即楚之漸故因歸師以威之
 堅其意耳觀再侵而陳乃成則陳初未肯服也陳不
 心服桓再興師得其成而後已蓋定陳之從齊非專
 以濤塗也
 轅公榖作袁
[009-28b]
秋及江人黄人伐陳
 左傳秋伐陳討不忠也不忠二字下語最確則知陳
 向非心服矣此齊及不書齊者蒙上文也
 王樵氏曰按江黄雖從齊然不敢明出師以助伐楚
 故陘之師江黄不與順小國之情且使整旅保境以
 待事也至有討陳之舉而用之然齊桓之計失于是
 矣使小國侵伐結怨深讐而我救或不能及不反以
 快敵而負小國效順之心哉
[009-29a]
 孫明復曰凢内師無不與謀而出㑹者故君大夫将
 皆言㑹必㣲者而後言及蓋㑹以合謀君與國卿之
 事也及則受成命于國㣲者之事也義與内盟稱及
 稱㑹者不同經書及伐唯此與桓十七年及宋人衛
 人伐邾二事桓十二年及鄭師伐宋蒙上文公㑹盟
 莊八年師及齊師圍郕諱公書師不入此例
八月公至自伐楚
 榖梁云後事小則以前事致何氏以為危之皆非此
[009-29b]
 舉原為伐楚陳乃乗便為之故以伐楚致吳氏為重
 大其事且以師出三時見久役之勞是也
𦵏許穆公
 左傳卒于師𦵏之以侯禮也凢諸侯薨于朝㑹加一
 等死王事加二等于是有以衮斂
 穆公作繆
冬十有二月公孫兹帥師㑹齊人宋人衛人鄭人許人
曹人侵陳
[009-30a]
 陳蔡隣楚朝夕急勢難心服蔡已被侵不必言陳侯
 身雖與召陵之盟而心未嘗一日不在楚也齊桓公
 借申侯之譛執濤塗秋與江黄伐陳冬又㑹七國侵
 陳以兵威懾之自是首止之盟新城之圍洮之盟陳
 無不與威陳者所以制楚也不然濤塗謀國忠言執
 以示法足矣奚必牽連諸國兩次侵伐哉
 侵淺事也一侵楚後無以懾之此後衣裳之㑹十一
 兵車之㑹四蔡竟不来楊子以斁論桓恐非而胡氏
[009-30b]
 遂以魏武纔得荆州而張松見忽唐莊自矜取汴而
 髙氏不朝為比且曰稱人以執所以罪之矣
 兹公作慈
 覇國大夫㑹諸大夫侵與國自此始
丙寅○惠王二十二年
五年○齊桓三十一晉獻二十二衛文五蔡穆二十鄭
 文十八曹昭七陳宣三十八杞惠十八宋桓二十七
 秦穆五楚成十七
[009-31a]
春晉侯殺其世子申生
 申生自縊而書殺書晉侯書世子蔽其罪在晉侯也
 董仲舒氏曰公子目夷復其君終不與國祭仲已與
 後改之晉荀息死而不徳衛曼姑拒而弗内此四臣
 事異而同心其義一也目夷之弗與重宗廟祭仲與
 亦重宗廟荀息死之貴先君之命曼姑拒之亦貴先
 君之命也事雖相反所為同俱是重宗廟貴先君之
 命耳難者曰公子目夷祭仲之所為皆存之事君善
[009-31b]
 之可矣荀息曼姑非有此事而所欲恃者皆不宜立
 者何以得載乎義春秋之法君立不冝立不書予君
 之得立也君之立不冝立者非也既立之大夫奉之
 是也荀息曼姑之所得為義也
杞伯姬来朝其子
 伯姬歸寧成風因見其子于公時年十嵗是年徳公
 卒即朝之子立是為成公
 榖梁傳諸侯相見曰朝伯姬為志乎朝其子也伯姬
[009-32a]
 為志乎朝其子則是杞伯失夫之道矣諸侯相見曰
 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子非正也故曰杞伯姬来朝
 其子㕘譏也
 髙氏曰先王之制諸侯未冠而即位謂之童子侯童
 子侯不朝蓋不可以成人之禮接之也伯姬歸杞方
 十三年有子必尚幼穉如之何而勝朝乎
 王樵氏曰伯姬歸杞方十五年有子必尚幼是年杞
 恵公卒昔曹伯有疾遣其世子射姑来是時恵公疑
[009-32b]
 亦有疾朝其子而伯姬俱来蓋托之于魯也
夏公孫兹如牟
 左傳如牟娶焉
 郝仲輿曰其事不可考未聞大夫娶而書者必有故
 姜廷善曰牟自来朝後屬于魯齊桓事從簡便不令
 小國與㑹而貢賦則助大國供事魯人以從齊征伐
 㑹盟之故使兹如牟取貢賦之助未可知也左氏謂
 兹以私娶行恐非
[009-33a]
公及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㑹王世子于
首止
 左傳㑹于首止㑹王太子鄭謀寧周也
 汪氏曰晉制皇太子在三恪下宋升太子在三恪之
 上齊梁陳因之隋制皇太子與㑹設坐於御東南西
 向唐制朝賀首皇太子次上公
 初恵王娶陳媯為后生太子鄭後母恵后生叔帶王
 以恵后故將廢鄭而立帶故齊桓帥諸侯而㑹之以
[009-33b]
 定其位世子不名而殊㑹尊之也蘇子繇曰首止之
 㑹非王志也帥諸侯而定世子為義也然而諸侯不
 以王命而㑹世子世子不以王命而出㑹諸侯衰世
 之事也書及者有魯公在是内辭書法榖梁曰及以
 㑹尊之也啖叔佐曰齊不敢為㑹主故言及皆非也
 張洽氏曰杜氏曰陳留襄邑東南有首鄉襄邑今屬
 拱州然以為衛地則非也
 首止公榖作首戴
[009-34a]
秋八月諸侯盟于首止
 公羊傳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見者前目而後凡
 也
 趙子常曰榖梁傳無中事而復舉諸侯何也尊王世
 子不敢與盟也尊則其不敢與盟何也盟者不相信
 也故謹信之不敢以所不信而加之尊者陳氏傳曰
 㑹而後盟間有異事書諸侯盟于某則有不盟者也
 此其言諸侯則王世子不與盟也是故㑹有周人盟
[009-34b]
 無周人書㑹于某某日諸侯盟則齊桓之孫也㑹有
 周人盟有周人書㑹于某但曰某日盟則晉厲之伉
 也
 是役也樹太子以脇惠王恵王必不惬王世子塊然
 受諸侯之尊己而立乎其位世子必不安當是時諸
 侯必不以定嫡顯言世子亦必不以定位出㑹左氏
 曰㑹于首止謀寧周也謀之一字最得本㫖或者更
 以左氏為失載非也蓋齊桓伐楚一師已聲大義于
[009-35a]
 天下必告成獻捷于天子天子不可下盟奉世子以
 涖焉而世子之位固己定矣如列國諸侯即負大罪
 而已列于㑹則位定而不討也然此一事三傳皆無
 明文左公僅寂寥一二語耳若榖梁纍纍数十言止
 言諸侯尊王世子于首止齊桓不享覲世子含王命
 㑹齊桓為變之正而不及子帶一字鄭伯逃歸不盟
 左傳載王使周公召鄭伯曰吾撫汝以從楚輔之以
 晉可以少安此亦為鄭計耳亦未嘗及子帶也予謂
[009-35b]
 此俱是當時君臣父子意中事使人心知黙㑹潜消
 于無形而不使覺乃足貴耳果若人言則人子為植
 黨人臣為脇君世子果有人心即一朝舉全盛之天
 下挈而與之當不忍受夫子必不輕下一筆以助其
 瀾故左傳謀寧周三字真化筆也不減經文矣
 杜氏以首止為衛地即今睢州之首鄉此去雒陽七
 百里恐世子不能逺出
鄭伯逃歸不盟
[009-36a]
 胡氏曰平丘之盟惡也請魯無勤是以為幸故直書
 曰公不與盟首止之盟善也犯衆不盟是以為貶故
 特書曰鄭伯逃歸逃者匹夫之事也
楚人滅弦弦子奔黄
 江黄道栢者齊之睦而弦之姻也滅弦者圖四國之
 漸也楚于是始滅中國矣
 弦即今光山縣
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009-36b]
冬晉人執虞公
 左傳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八月晉侯圍上陽冬
 十二月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師還遂襲虞滅之執
 虞公修其職貢于王
 胡傳公羊子曰虞己滅矣其言執何不與滅也滅者
 亾國之善辭上下之同力也若夫虞公地之緼于晉
 久矣晉命行乎虞民信矣其曰晉人執之者猶衆執
 獨夫耳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為獨夫商紂是也
[009-37a]
 貴為諸侯富有一國而身為獨夫虞公是也其曰公
 者非存其爵猶下執之之詞也不言以歸騐其為匹
 夫之實也書滅下陽于始而記執虞公於後可以見
 棄義趨利黷貨無厭之能亾國敗家審矣
 趙子常曰春秋凡滅無不書虞己滅矣曷為不言滅
 諱滅也曷為于此焉諱之春秋諸侯有相滅者矣未
 有滅天子寰内之國者于是晉人滅虢又滅虞惡其
 滅寰内諸侯以偪天子故為王室諱之也此以歸之
[009-37b]
 其但言執之何諱不言滅則言執不言以歸也春秋
 筆削不足以盡義而後有變文故滅虢不書滅下陽
 不言取滅虞不書執虞公不言以歸以不書為王室
 諱則變文以明晉罪也虞公何以不名上公故不名
 也
 熊氏曰林少穎言聖人不忍周衰諸侯再取其地故
 不斥言滅而但言執此言非也春秋治其名實者也
 寧有不忍周衰沒其亡地之實者乎滅下陽晉據而
[009-38a]
 有之者也虢公醜奔京師未嘗執也故書其重重在
 地也虞滅而修其職貢于王謂輸其甸服之貢則虞
 公猶存于國置之而不得他去其事與下陽異而執
 天子三公重在人也
 啖氏曰春秋時以强暴弱執諸侯皆稱人亂詞也
 蘇子繇曰虞公之不名未通也凡執諸侯稱侯以執
 伯討也稱人以執私執之也執諸侯重于執大夫故
 得以斥其君也
[009-38b]
丁卯○惠王二十三年
六年○齊桓三十二晉獻二十三衛文六蔡穆二十一
 鄭文十九曹昭八陳宣三十九杞成公元年宋桓二
 十八秦穆六楚成十八
春王正月
夏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伐鄭圍新城
 左傳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
 王樵氏曰伐而不服故圍新城合六國之師圍新造
[009-39a]
 之邑宜若振槁然圍而不舉見桓公以徳綏鄭志不
 在于為暴也子常以為憚遇楚師榖梁以為桓之帖
 楚為僅矣者非也
 新城今禹州之宻縣
秋楚人圍許
 左傳楚子圍許以救鄭諸侯救許乃還
諸侯遂救許
 鄭已堅志從楚許與鄭世仇國在鄭之西實界楚鄭
[009-39b]
 之間中國諸侯藉許以制鄭適楚之路楚人之圍實
 欲得許以為鄭聲援非止攻其所必應以解新城之
 圍也黄正憲氏曰救稍緩則楚必入許将據其要害
 與鄭相為犄角以制我矣故遂釋圍以救之此見齊
 桓不為敵所制如前緩于救衛而急于救邢皆伯主
 權時應變之術耳胡康侯但曰善之尤而不言所以
 尤善之意是明于書法而或未知兵法也
公至自伐鄭
[009-40a]
 王樵氏曰按左傳載蔡穆侯将許僖公見楚子面縛
 銜璧夫楚本圍許以救鄭諸侯救許鄭已解圍楚師
 亦退許有何懼乃隨蔡侯為滅國之禮乎若爾許已
 從楚齊何故不伐許乎八年許男即㑹盟于洮豈既
 嘗降楚而又即齊如是之速也左史楚人辭多右楚
 其誣明矣况面縛者圍急而出降之事也秋救許楚
 子已還至冬則圍解在數月之後乃無故而行此乎
 且引㣲子面縛尤妄也紂之末年㣲子行遯商書有
[009-40b]
 明文矣謂之出迪謂之行遯則去于商未亡之前其
 蹤跡必不可物色矣周師至而面縛銜璧亦非㣲子
 之事也武庚也
戊辰○惠王二十四年
七年○齊桓三十三晉獻二十四衛文七蔡穆二十二
 鄭文二十曹昭九卒陳宣四十杞成二宋桓二十九
 秦穆七楚成十九
春齊人伐鄭
[009-41a]
夏小邾子来朝
 杜元凱曰郳黎来也邾之别封曹姓故曰小邾始得
 王命来朝也
 小邾子公作小邾婁子
鄭殺其大夫申侯
 左傳鄭殺申侯以説于齊且用轅濤塗之譛也
 熊過氏曰申以邑為氏即今信陽州本楚邑也侯者
 名也左氏謂陳濤塗怨申侯反已于齊譖而殺之若
[009-41b]
 然則申侯葢忠于齊者殺之是怒齊也何名為説按
 申侯始反濤塗之言雖齊所説然美其賜城将以為
 叛齊侯入其譖久矣齊既賜申侯又難遽殺故鄭殺
 之所以悦齊
 季明徳曰凡别族之臣以名繫氏貴戚之臣稱公子
 公孫皆為卿者也置卿因國大小大國三卿次國二
 卿小國一卿皆命于天子若大夫則諸侯自命而以
 名通此禮之常而卿大夫之所以别也春秋時凡為
[009-42a]
 卿者皆不請王命矣故于其見殺皆不稱卿而謂之
 大夫王制以卿為上大夫而下言大夫又别于上中
 下三等前後自相牴牾至以次國二卿小國一卿命
 于其君而不命于天子則于禮尤為不通漢儒附㑹
 之説其亦不察于諸侯不書卿而書大夫之義矣然
 卿必有職如太宰司空之類皆官名也春秋于大夫
 未有書其官者見其非公選也當時用人或以私愛
 而登庸或以世官而承襲官無專職兼攝無常皆徳
[009-42b]
 不稱其任者也非義所繫則略而不書耳胡康侯以
 為不書官者不與其自為卿也夫魯之單伯鄭之祭
 仲皆命大夫也而亦不書官豈繫于不命而自為卿
 乎張主一以為宋統承先王得自命官故有司馬司
 城之書亦非也蓋司馬司城義繫于官耳若宋果得
 自命則華向皇樂之族以貴卿而見于經者亦多矣
 何以悉不書官乎皆不通之論也
秋七月公㑹齊侯宋公陳世子款鄭世子華盟于甯毋
[009-43a]
 左傳謀鄭故也齊侯修禮于諸侯諸侯官受方物鄭
 太子華曰洩氏孔氏子人氏三族實違君命君去之
 以為成管仲曰君其勿許齊侯辭焉冬鄭伯使請命
 于齊
 或曰左傳以為謀鄭非也鄭既殺申侯以説齊桓矣
 何以謀為然觀前後傳文鄭伯恐桓公不解其殺申
 侯之故先使子華求通謝過以求盟至冬鄭伯使請
 盟于齊必鄭君身親之盟乃成也觀下鄭伯乞盟可
[009-43b]
 
 甯母今兖州魚臺縣地近曹
曹伯班卒
 班公作般
公子友如齊
 杜氏曰罷盟而聘謝不敏也
冬𦵏曹昭公
 左傳閏月恵王崩襄王惡太叔帶之難不發䘮而告
[009-44a]
 難于齊
己巳○恵王二十五年崩
八年○齊桓三十四晉獻二十五衛文八蔡穆二十三
 鄭文二十一曹共公襄元年陳宣四十一杞成三宋
 桓三十秦穆八楚成二十
春王正月公㑹王人齊侯宋公衛侯許男曹伯陳世子
款盟于洮鄭伯乞盟
 左傳盟于洮謀王室也鄭伯乞盟請服也襄王定位
[009-44b]
 而後發䘮
 熊過氏曰謀子帶于首止之㑹世子已定位矣謂恵
 王崩襄王患太叔帶之難懼不立不發䘮而告難于
 齊乎則盟洮之後位亦當定何至歴四時始以崩訃
 乎甯毋之盟子華在焉鄭伯未盟也鄭伯之逃本出
 王意鄭将尋盟故王人下齊為鄭求解焉此以屬辭
 知之王樵氏曰秘不發䘮難于經年而叔帶乃襄王
 親弟非外國逺人亦難以秘䘮為欺也此謀為謀王
[009-45a]
 室則不可知惟秘䘮決不可信或曰甯毋及洮兩合
 諸侯皆為鄭也
 公羊傳王人㣲者也曷為序乎諸侯之上先王命也
 何休氏曰王人銜王命㑹諸侯諸侯當北面受之故
 尊序于上杜元凱曰王人法不與諸侯盟此王室有
 難使之出盟也榖梁傳兵車之㑹也
 趙氏曰周禮巡狩則有方岳之盟不巡狩則有殷同
 之盟王官臨之而已王官猶不盟况卿士乎夫盟以
[009-45b]
 結信非所以施于尊者是以葵丘之盟齊桓盛時也
 宰周公不與臯鼬之盟晉弗伯久矣劉子不與其次
 則黄父之盟王叔桓公臨之以謀不協猶為近之經
 書王人與諸侯盟自洮始天子将崩世子近懼子帶
 之難逺懲子頺之禍王臣出盟諸侯事非得已不必
 諱也晉文一戰而伯作王宫致天子天子命為侯伯
 猶不能自信于諸侯而親屈王臣于踐土襄王䇿命
 晉侯専征猶不能委任方伯而復使大臣盟諸侯于
[009-46a]
 王所是以天子與斯盟也故經没王子虎不書使若
 諸侯自相與盟者為王與晉侯諱之也傳言王子虎
 實盟諸侯故于翟泉釋曰尋踐土之盟也使踐土之
 盟而王子不與則翟泉盟王子何與焉柯陵晉久不
 競而厲公有鄢陵之績雞澤悼公初興而未集平丘
 晉不復伯其請王臣出㑹猶曰假公義以建盟主而
 立中國庶幾天下知有王室而已雖皆與盟不足諱
 矣至于黄池魯君㑹晉侯及吳夫差而單平公與焉
[009-46b]
 則未知何以為禮何以為辭乎故經没單子不書為
 周室諱也蓋春秋于是終焉
 廬陵李氏曰此㑹以齊侯辭鄭世子之事觀之則與
 首止相類蓋首止正天下之人倫而此正一國之人
 倫也以諸侯官受方物之傳觀之則與邢丘相類蓋
 此明王室之貢而邢丘亦改命朝聘之類也正義曰
 周禮大行人云侯服貢祀物甸服貢嬪物男服貢器
 物采服貢服物衛服貢材物要服貢貨物王室盛明
[009-47a]
 之時每國貢有常賦天子衰諸侯惰慢故伯主總帥
 諸侯量其國之大小號令所出之物以貢天子也
 洮今濮州南
 陳世子款下公有鄭世子華
夏狄伐晉
 報采桑之役也狄近晉而逺齊齊晉又未嘗通也吳
 幼清謂桓公不能攘過矣
秋七月禘于太廟用致夫人
[009-47b]
 此一夫人或為哀姜非也哀姜淫惡與廟當絶桓公
 殺之何慮于齊或為僖公妻見于陽榖者亦非也夫
 納幣逆女不見于經無所考據或以為脇于媵女先
 至者亦非也齊楚同强齊女為夫人楚女豈肯降心
 為妾况魯自桓以下皆娶于姜無此事理然則如何
 劉向曰夫人成風也孫明復從榖梁以夫人為成風
 曰禘天子大祭夫人成風也成風僖公妾母嫁非廟
 見不得與祭僖公既為君欲尊其母故因此秋禘用
[009-48a]
 夫人之禮致于太廟使之與祭也妾母稱夫人僣之
 大者故不言風氏以示貶孫氏説已得之特以不言
 風氏為貶還未盡僖公止有一母國人止是一尊是
 時而書夫人舎成風何人哉此與孫齊至齊書夫人
 不同蘇氏又謂成風夫人春秋以為非正而不可廢
 故與之不足之文公榖皆以不稱姓為立妾之貶議
 論紛紛予謂禮可以義起不可槩以嫡妾論也哀姜
 以淫縊死義絶莊公得罪宗廟僖公雖請于齊而𦵏
[009-48b]
 以夫人之禮亦姑以修情面耳決不祔于廟也不祔
 廟則父無配姑無祔其可乎僖公既以次立為魯君
 母以子貴則成風将終不得為夫人乎此正與漢文
 帝以薄太后配髙祖同故曰禮可以義起不可槩以
 嫡妾論也
 郝仲輿曰僖公夫人聲姜也不書氏公夫人不别也
 遠則氏以别之歸魯不書何也無故不書文哀出三
 姜故詳也魯禘非禮五月禘非時致夫人用禘是以
[009-49a]
 夫人禘也諸傳謂祔哀姜哀姜無祔禮五年而後袝
 乎非也
 范守己氏曰夫人聲姜也致者婚禮所謂三月廟見
 也或曰經傳無據何以知為聲姜曰僖公之立至是
 八年矣前此未有書夫人者後三年書公及夫人姜
 氏㑹齊侯于陽榖則所謂夫人姜氏豈不娶而自至
 哉故知是嵗用致夫人為公娶也
 鄒肇敏曰夫人榖梁以為成風其説與劉向同而孫
[009-49b]
 明復從之卓去病之論尤確愚讀公羊傳註更有疑
 焉僖二十年西宫災何休註云僖公為所脅以齊媵
 為嫡楚女廢西宫而不見恤悲愁怨曠所生此言似
 非鑿空則竊意夫人即聲姜而前此不書納幣逆女
 者以原非正配也趙子常疑聲姜是僖為公子時所
 娶故婚禮不見于經今觀何休以齊媵為嫡之説或
 僖公先是所娶元妃已卒于未為君之日聲姜乃其
 繼室如恵公之聲子或僖公未有伉儷先畜嬪御聲
[009-50a]
 姜抑如莊公之孟任或聲姜與楚女本俱媵妾而後
 之升墜異或僖為公子時已娶楚女及即位後見脇
 于齊不敢正其夫人之號又不欲遽以聲姜為嫡故
 遷延至是而後致歟蓋自屈完受盟齊已帖楚一棲
 固莫能兩雄矣春秋時諸侯以妾為妻者比比齊桓
 特為申此禁然伯者假之且不能自守其禁縱未嘗
 脇魯安能使魯之不犯哉禘而致者昔未廟見今乃
 廟見也其後哀公欲立公子荆之母為夫人宗人釁
[009-50b]
 夏對無其禮蓋不欲引僖之禘致以逢君可耳至所
 謂自桓以下娶於齊亦止言其大槩昭不娶吳定不
 娶杞乎安在所娶之盡齊姜則安必聲姜之為正娶
 也者故以致夫人屬聲姜似為得解范守已氏亦意
 致夫人之為聲姜矣苐謂娶合禮故春秋不書書其
 三月廟見禘致之戾禮者則猶之膚説而已
 或問以上二解一是必有一非夫人定當誰屬予再
 四思之二説皆是也何以證之以閟宫之詩證之詩
[009-51a]
 述曰僖公八年始用郊禘史克賦閟宫夫此春秋禘
 于太廟用致夫人之年也今觀閟宫之八章云令妻
 壽母以妻與母叠稱當時婦姑必同與廟祭兼致崇
 號春秋若止書用致夫人風氏則遺其婦若止書致
 夫人姜氏則遺其姑若併書用致夫人風氏姜氏則
 並妻于母尤覺不倫况成風及聲姜前此素未嘗為
 夫人安得遽稱夫人某氏若書致某氏為夫人則某
 氏之上又無書母書妻之理故苐槩之曰用致夫人
[009-51b]
 而不言其為誰氏也者則詞固有所難盡也雅詠思
 齊先太任後太姒魯頌乃以令妻先壽母徒取叶韻
 此豈立言之體哉于是益知春秋書法之精融不可
 易而彼或以不書風氏為貶或以不書姜氏為所譏
 不在齊女者皆未深究其義焉耳然則致夫人禮歟
 曰其致成風不失為母以子貴所謂禮可義起也其
 致聲姜以媵干中宫之位則非禮也一言而曲直寓
 孰謂春秋可以例測哉
[009-52a]
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
 左傳冬王人来告䘮難故也是以緩
 趙氏曰左氏云七年閏月恵王崩襄王惡太叔之亂
 不發䘮而告難于齊八年正月㑹于洮謀王室也襄
 王定位而後𤼵䘮據此則正月二月位已定何至十
 二月而後告䘮諸侯乎左氏殆不足憑也吳氏謂恵
 王前年冬有疾而今年冬乃崩者近之
庚午○襄王元年
[009-52b]
九年○齊桓三十五晉獻二十六卒衛文九蔡穆二十
 四鄭文二十二曹共二陳宣四十二杞成四宋桓三
 十一卒秦穆九楚成二十一
春王正月丁丑宋公御説卒
 髙忠憲曰不𦵏魯不㑹也趙氏曰迫于葵丘之㑹也
 正月公榖作二月御公榖作禦
夏公㑹宰周公齊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于葵丘
 左傳㑹于葵丘尋盟且修好禮也
[009-53a]
 陳氏傳曰桓之㑹有天子之事三于洮王人同盟焉
 于葵丘宰周公不敢同盟焉盟于首止不但不同盟
 也而率諸侯以㑹世子桓知節矣
 榖梁曰宋稱子何也未𦵏之辭也禮柩在堂上孤無
 外事今背殯而出㑹以宋子為無哀矣左氏未𦵏而
 襄公㑹諸侯故曰子凡在䘮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熊氏曰葵丘晉地在河東汾陰杜氏及國名記并指
 陳留外黄宋地莊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
[009-53b]
 則臨淄西界齊地知不然者唐孔氏謂傳言齊侯不
 務徳而勤遠畧西為此㑹則此地逺處齊西不得近
 在臨淄也汾陰晉地故晉侯欲往㑹之若宋則晉齊
 素不通何緣欲往且宋在齊南不得為西孔氏以盟
 無晉侯遂謂非晉地不知晉侯以宰孔言還不㑹尚
 安得盟哉據史記襄王使宰孔錫桓公彤弓矢大路
 矣而經不書啖氏曰桓公之伯不書錫命蓋有㣲㫖
 也按葵丘臨淄西界今睢州熊氏泥逺畧之説以為
[009-54a]
 晉地在河東汾陰夫齊晉素不通好豈其逺㑹晉地
 哉宰孔謂逺畧蓋槩指北伐山戎南伐荆楚耳非僅
 以此西㑹為逺也
 姜廷善曰文王都豐分岐周故地為周公旦召公奭
 之采邑即今鳳翔府岐山縣至平王以西都與秦故
 二公别于東都受采仍存周召之名而已非西周矣
 今絳州垣曲縣有召亭蓋召公邑亦東周畿内地而
 周地無聞焉豈亦近于成周者耶周為采邑起于周
[009-54b]
 公旦其元子伯禽既封于魯采邑當以其次子世守
 則春秋中凡言周公者皆公旦之裔矣葵丘在今臨
 淄縣西二十里杜氏以為陳留外黄縣非也
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榖梁傳内女也許嫁而死則以成人之䘮治之
九月戊辰諸侯盟于葵丘
 趙子常曰桓公有事諸侯二十餘年矣其盟㑹之故
 非以求諸侯則以謀王室也至葵丘而中夏小康王
[009-55a]
 室安諸侯信之其規模方畧于是甫定則莫盛于斯
 矣
 公羊傳貫澤之㑹桓公有憂中國之心不召而至者
 江人黄人也葵丘之㑹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
 九國謂叛者多耳非實有九國也宋儒趙鵬飛云葵
 丘之㑹惟六國㑹鹹牡丘皆七國㑹淮八國寧有九
 國乎公羊本意謂一震矜而九國叛猶漢紀云叛者
 九起云爾趙氏如數求之真痴人説夢也古人言數
[009-55b]
 之多止于九逸周書云左儒九諫于王孫武子善攻
 者動于九天之上善守者伏于九地之下此豈實數
 耶楚辭九歌乃十一篇九辯亦十篇宋人不曉古人
 虚用九字之義强合九辯二章為一章以協九數兹
 又可笑
甲子晉侯佹諸卒
 甲子公作甲戌佹公榖作詭
冬晉里克殺其君之子奚齊
[009-56a]
 榖梁傳其君之子云者國人不子也不正其殺世子
 申生而立之也陳氏傳曰遇弑雖未踰年稱君此其
 稱君之子何獻公殺申生絀重耳夷吾而立其嬖子
 晉之亂獻公為之也故奚齊不稱君而稱君之子
 王樵氏曰按奚齊齊舍皆未踰年書奚齊曰其君之
 子書齊舍曰君舍舍正而奚齊不正也
 左傳齊侯以諸侯之師伐晉及髙梁而還討晉亂也
 令不及魯故不書
[009-56b]
 殺公作弑
 
 
 
 
 
 
 春秋辯義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