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83 春秋事義全考-明-姜寶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事義全考卷八    明 姜寳 撰
  宣公名接文公子母敬/嬴善問周逹曰宣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宣書即位與桓同說已見前矣
公子遂如齊逆女
 胡傳逆之如此其亟而不顧者必敬嬴仲遂請齊立
 接之始謀也 季氏私考敬嬴欲結齊惠懼為出姜
[008-1b]
 所謀故喪娶其女如此之急 按請齊立接其謀已
 露於二卿並使之時矣今遂如齊逆女盖以赤齊之
 甥懼齊為赤有所討於魯而急欲昏於齊以免討爾
 公穀謂譏喪娶不知喪娶固可罪然尤可罪者所以
 喪娶之故也胡傳喪紀廢意似説較寛緩矣
三月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
 書遂以夫人即遂不當以夫人見公喪娶而不親迎
 而所以喪娶之故則縁弑逆急於昏齊以免討也書
[008-2a]
 婦姜至婦有姑之詞見敬嬴欲速以姑自居而所以
 欲自為姑之速者則亦縁子弑逆急於得婦以為姑
 而當尊用事且亦免於其子之見討也上罪宣公下
 罪敬嬴為是遂之罪自於宣公一邊見之不稱公子
 則以一事而再見故單稱名非别有意義也若不稱
 氏以罪夫人之說則未可據以為確論盖稱婦姜則
 不必更言氏矣胡氏夫人與有罪一段似亦牽強難
 従
[008-2b]
夏季孫行父如齊
 胡傳經書行父如齊下書公㑹齊侯于平州則知此
 㑹行父請之也又書齊人取濟西田則知其請盖以
 賂也諸侯立卿為公室輔猶屋之有楹也而謀國如
 此亦不待貶絶而惡自見者也不然以行父之勤勞
 恭儉相三君而無私積必能以其君顯名與晏嬰等
 矣 高氏曰公既昏矣然後季文子如齊納賂請列
 於㑹假大國之權以定宣公之位宣公之位定則一
[008-3a]
 時臣子黨惡誤國之罪皆可以逃矣 季氏私考行
 父魯之所謂賢大夫也公子遂弑赤而亦與之為黨
 盖與聞廢立之謀因與之比周共事也然則行父之
 罪其即次於仲遂者歟
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衞
 按趙穿獨出盾慮失穿而遂出戰不肯薄河敗秦以
 甲穿軍門之呼而止皆盾不能節制諸帥之過不應
 自發其事且事已八年不應至此然後討甲要是晉
[008-3b]
 靈漸長察知河曲無功由於撓臾駢之事故不得不
 致討而盾以胥甲父為穿之黨也但放而不當以重
 辟姑以解説而已焉盖靈於此已有疑盾之心矣盾
 於此舉不但庇穿為私是時衛善於晉其放甲父於
 晉亦猶是盾之私也
公㑹齊侯于平州平州在今泰/安州境内
 胡傳按左氏曰㑹于平州以定公位夫簒弑之賊毁
 㓕天理無所容於天地之間身無存没時無古今其
[008-4a]
 罪不得赦也以列於㑹而不復討是率中國為戎夷
 棄人類為禽獸此仲尼所為懼春秋所以作也然欲
 定其位者魯宣宜稱及齊而曰㑹者討賊之法也凡
 討亂臣賊子必深絶其黨而後為惡者孤也 汪克
 寛氏謂齊惠因逆得立故於宣之納賂以請㑹驩然
 而従於事容有之至謂魯因齊之強大冀其能庇已
 故曲意以結之不知魯自為齊為其鄰為其為出姜
 之母家不専為其強大而已也
[008-4b]
公子遂如齊
 胡傳宣公簒立之罪仲遂主謀為首惡其請於齊遂
 及行父則一再見於經矣如齊拜成雖削之可也又
 再書於䇿者於以著其始終成就弑立之謀凡此皆
 直書於䇿而義自見者也 前書遂得臣如齊以著
 逆謀之始此書遂如齊以著逆謀之終所以能始終
 成就此謀者以内有敬嬴為之主外有齊人為之援
 也後世人主可不以為戒哉
[008-5a]
六月齊人取濟西田
 胡傳魯人致賂以免討而書齊人取田者所以著齊
 罪春秋討賊尤嚴於利其為惡而助之者所以孤其
 黨夫齊魯鄰國盟主之餘業也子惡弑出姜歸而宣
 公立不能聲罪致討務寧魯亂首與之㑹是利其為
 惡而助之也弑君簒國人道所不容而貨賂公行免
 於諸侯之討則綱紀等于弁髦人類㓕為禽獸其禍
 乃自不知以義為利而以利之可以為利而為之也
[008-5b]
 孟子為梁王極言利國者必至於弑奪而後饜盖得
 經書取田之意舉法如此然後人知保義棄利亂臣
 賊子孤立無後而亂少弭矣
秋邾子來朝
 邾子貜且齊出也雖為魯附庸而常屬於齊毎視齊
 為向背今魯與齊通好所以邾子亦來朝其黨惡之
 罪與滕子朝桓同
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
[008-6a]
 以陳靈公宋文公皆受盟於晉故也遂繼事之詞
 按齊桓侵蔡而遂伐楚以蔡近而楚遠有事於楚道
 先由蔡也楚荘侵陳而遂侵宋以陳近而宋遠有事
 於宋道先由陳也侵蔡伐楚盖齊桓圖伯之舉侵陳
 侵宋盖楚荘圖伯之舉也以天下之患莫大於楚以
 中國之樞實在於宋故也後十五年而宋楚平後五
 十年而晉楚同盟于宋然則楚之有事於宋也非楚
 荘所以爭伯也歟書楚子傷荆楚之欲執伯權鄭伯
[008-6b]
 稱人貶鄭伯之従楚以亟病中國其罪直書而並見
 矣
晉趙盾帥師救陳
 王氏經世據經文盾實未嘗救宋左氏意之爾上書
 楚子侵陳遂侵宋則楚師已在宋矣盾始帥師救陳
 明不與楚師相及也盾師至陳楚已掠境而過盾不
 過揚兵而還耳盖自陳而即次于棐林㑹四國以伐
 鄭矣盾必不又尾楚師而至於宋也遙以為名而左
[008-7a]
 氏誤信之經安得書救宋哉
宋公陳侯衞侯曹伯㑹晉師于棐林伐鄭棐林郷杜預/云榮陽宛陵
 縣盖在今陽/武中牟之間
 此晉師即上趙盾所帥救陳之師諸侯就而㑹之於
 棐林以伐鄭書法似當如此不必别生意義也 季
 氏私考㑹則稱師者盖一事再見則従略之常詞觀
 昭十一年楚棄疾帥師圍蔡而下書楚師㓕蔡齊履
 謙氏所謂承上省文而稱師是已 按是時趙盾帥
[008-7b]
 師救陳而四國之君帥師以徃及而㑹之於棐林故
 曰㑹晉師則是役似是伐鄭有疑須㑹乃定故㑹而
 後伐如此既而伐鄭又不能服鄭與楚蒍賈有北林
 之遇而致解揚被囚焉其不競於楚眀矣盖亦直書
 而自見者胡氏以為著其美非也
冬晉趙穿帥師侵崇崇即今西/安府鄠縣
 王氏經世是時晉已不競於楚故𫝊生求成于秦之
 說夫秦強國與晉又深讐也以好結之猶未易成乃
[008-8a]
 伐崇以怒之而曰以求成不亦遠於為謀乎趙穿雖
 狂趙盾雖惛或不為是也趙盾以驟諌激靈公之怒
 公潜使人賊之不克又伏甲將襲殺之於庭陛之間
 盾倉皇脫免趙穿遂有桃園之逆起於一時非素謀
 也趙盾自以無罪而不直在君故未出山而復所謂
 不知春秋之義而陷於簒弑之罪蒙首惡之名者也
  按王氏此說是然則侵崇之謀何自而起乎當時
 盾驟諫而不入靈公疑盾之心萌矣盾借侵崇之名
[008-8b]
 授其子弟之親信者以兵權殆將以自固也而靈公
 屢欲殺盾盾出走而穿遂弑公非由兵柄在手何以
 能如此胡傳謂穿欲得兵權托於伐國以用其衆是
 已謂穿於此已有逆心則恐未必然也伐與國以求
 成事亦未必然要亦左氏傳之者誤爾
晉人宋人伐鄭
 王氏經世棐林之伐無功不思修其未至而又興不
 戢之師挾有瑕之宋欲以伐人不亦難乎書人書伐
[008-9a]
 交罪之也是時楚師去宋乆矣故伐鄭而宋與焉榖
 梁伐鄭以救宋之説大非世未有國方受兵乃伐他
 國以自救之理也
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華元帥師及鄭公子歸生帥師
戰于大棘宋師敗績獲宋華元大棘城在今開封府/寧陵縣西南七十里
 按鄭之従楚侵宋也宋既為棐林之役以報之是冬
 又以晉人伐鄭一怨而兩報之今致歸生受楚命來
 伐宋不能奉詞令以諭鄭又不能固封守以待鄭華
[008-9b]
 元遽出師與戰敗獲乃其自取若斷罪則鄭輕而宋
 重矣春秋紀勝負但縁師先敗身乃見獲故依次第
 書之兼重之意恐亦不當如胡傳専主以立説如此
 也
秦師伐晉
 吕氏曰晉文之欲與楚争也必得秦而後敢戰殽函
 之役晉襄度淺而先軫諸人見利乗便自是報復無
 已楚今方有陵駕中國之心鄭復背晉従楚以侵陳
[008-10a]
 宋晉將與楚争則通秦以軋楚可也否則置秦而勿
 問可也而盾族子興侵崇之謀盾也聽之是又啟秦
 之爭也宋方敗于鄭而晉復病於秦非自致之而誰
 耶按春秋直書自見盾疎於謀以致秦報如此秦以
 問罪為名故書伐非是予秦亦非是誅穿盾上侵弑
 逆之萌所謂直書而罪自見焉耳
夏晉人宋人衞人陳人侵鄭
 王氏經世鄭之受盟于楚而侵宋以晉為不足與盖
[008-10b]
 有所侮也晉乃庇宋以伐鄭是時趙盾攬權而偷於
 為政實無鬬心故棐林之役楚囚解揚晉師即還鄭
 歸生受命于楚以伐宋聲其罪曰伐而直詞以責其
 曲宋負瑕而敵為戰之主遂至師崩將獲為效如此
 亦可創矣乃趙盾復因救焦而侵鄭潜師掠境稍欲
 洗大棘之恥塞宋意而還耳而不虞楚師之遽出也
 鬭椒次鄭以待晉師先我師之未至也先人有奪人
 之心於是趙盾者氣消意沮謬曰彼宗競于楚殆將
[008-11a]
 獘矣復引而去之夫以全晉之強合諸侯之師遇一
 鬭椒而不敢交綏事之不收一至於此皆起于受賂
 釋宋不討而已 是時盾避鬭椒以本無欲戰之心
 故不競于楚而又方有弑逆之禍不但理曲而已也
 於是楚遂益張明年且有問鼎之舉矣不可謂非盾
 有以致之也胡氏但追論取賂釋宋而不及於此恐
 未盡且謂楚人有詞於宋似許楚與鄭之従楚皆非
 也謂鄭罪稍輕於宋謂晉事更曲于楚則可爾
[008-11b]
秋九月乙丑晉趙盾弑其君夷臯
 初盾之外求君也欲廢靈公公雖幼寧不知之乎既
 立乎位而盾也又當國政而専其權者二十餘年之
 乆境内外皆知有盾而不知有公公以盾欲廢己既
 不相能後又以盾專恣積不能堪而欲殺盾及鉏麑
 提彌明靈輒等皆為盾而不為公君臣相為仇敵勢
 不兩立如此則盾有殺公而已矣穿其族子所愛信
 穿之弑為盾弑也亡不越境謂行未逺而君被弑反
[008-12a]
 不討賊謂不討穿寧獨不討而已乎且使穿逆成公
 於周使得以固新君之寵則盾非但與穿同謀盖實
 主謀者矣此趙盾弑君之斷案也
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匡王也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傷改卜牛牛死乃不郊
 家氏曰此魯宣除喪始郊而天示之譴如此也 胡
 傳乃不郊為牛之口傷改卜牛而牛又死也不然郊
[008-12b]
 矣禮為天王服斬衰周人告喪於魯史䇿已書而未
 葬也祀帝于郊夫豈其時而或謂不以王事廢天事
 禮乎春秋備書其義自見
猶三望
 胡傳三望者公羊曰祭泰山河海河海非魯之封内
 其不得祭亦明矣猶者可已不當為之詞
葬匡王
 胡傳四月而葬王室不君其禮畧也㣲者往會魯侯
[008-13a]
 不臣其情慢也
楚子伐陸渾之戎陸渾戎允姓初在秦晉西北僖公二/十二年為秦晉遷于伊川遂従陸渾
 戎號其地即今河南/府嵩縣古伊闕地
 窺周室也胡傳外域相攻不志此其志何也為陸渾
 在王都之側戎夏雜處族類之不分也楚又至洛觀
 兵於周疆問鼎之大小輕重焉故特書於䇿以謹中
 外之辨禁猾夏之階
夏楚人侵鄭
[008-13b]
 胡傳按左氏晉侯伐鄭鄭及晉平而經不書者仲尼
 削之也鄭本以晉靈不君取賂釋賊為不足與似也
 而往従楚非矣今晉成公初立背僣竊偽邦而歸諸
 夏則是反之正也春秋大改過許遷善書楚人侵鄭
 者與鄭伯之能反正也故獨著楚人侵掠諸夏之罪
 爾鄭既見侵於楚則及晉平可知矣
秋赤狄侵齊
 季氏私考赤狄隗姓别為一種隗俗尚赤衣者也在
[008-14a]
 山西潞州以北而東界黎城即古黎侯國其種有潞
 氏甲氏留吁壤地相連者也赤狄距齊甚逺而連年
 侵至齊國未有不由狄境而往者然而狄不為規盖
 自叔孫得臣敗狄于鹹之後狄勢稍衰而赤狄浸強
 則取道于狄而無忌矣 許氏曰楚侵其南狄侵其
 北此中國棟撓之時也
宋師圍曹
 按二族雖非討罪之師然在宋有不赦之罪亦因此
[008-14b]
 而自反可也今乃不能反躬自治而徒恃衆強以報
 之豈端本清源之道哉此春秋所以書宋師圍曹以
 責文公也
冬十月丙戌鄭伯蘭卒穆公卒靈/公夷立
葬鄭穆公
 吴氏曰葬速禮不備也
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齊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
取向今兖州府郯城縣與淮安之海州/皆郯子國地郯少皥之後已姓國
[008-15a]
 莒郯二國相怨故公與齊侯共平之 胡傳以齊魯
 大國平郯莒小邦宜其降心聽命不待文告之及也
 然而莒人不肯則以宣公心有所私係失平怨之本
 耳故書取以著其罪 屬詞後此郯伯姬來歸則郯
 嘗結婚於魯故宣公為之伐莒取向按榖梁云取向
 乗義而為利也則向魯取以自益初非為郯取也今
 既無以得莒後書郯伯姫來歸郯亦無以固其好矣
 夫以偏心失莒又以貪心不能固郯之好是不惟無
[008-15b]
 以平莒且亦無以結郯盖兩失之春秋書不肯書取
 以著其罪以此及字平字取字不肯字俱是解事之
 說書法重書取以著其罪句
秦伯稻卒共公卒子榮/嗣是為桓公
夏六月乙酉鄭公子歸生弑其君夷弟堅嗣是/為襄公
 靈公見弑不以禮葬也故不書葬 王氏經世事不
 可考止據經文可也左氏所載子公之黿不類羊斟
 之羊乎公食大夫君臣禮會豈得遽有染指於鼎之
[008-16a]
 事靈公初立豈應即以小故欲殺大夫借曰一時之
 怒言非不可解之罪子公何至遽與子家歸生謀先
 乎懼者子公也子家無罪何事而與之謀子家聞此
 狂謀寧不駭異而顧曰畜老猶憚殺之而况君乎此
 與殺老牛莫之敢尸悖語同必其君素無道之甚積
 憾不堪而有之靈公初立子家無怨聞謀不詰而驟
 出此言尤非人情也又謂子公反譛子家子家懼而
 従之譖者托何事以取信懼者因何危疑自度必不
[008-16b]
 免而遂見従乎歸生貴戚之卿當國秉權君臣無釁
 謂其自有妄圖猶不可知而謂其以嘗黿之故従人
 弑逆雖病狂者亂不至此雖至愚者信不至此矣胡
 氏惑左氏而曲為之説非也 季氏私考歸生自大
 棘戰勝必恃功驕恣而見疑於嗣君者也故假手於
 公子宋以弑之而歸生實造此謀故以歸生主乎弑
 與趙盾同
赤狄侵齊
[008-17a]
 髙氏曰以齊之強而連年為狄所侵惠公之無政可
 知矣
秋公如齊公至自齊毎行必飲至不知當/時何所喜而如此
 胡傳君行告至常事不書宣公此年如齊而皆致者
 危之也夫以簒弑謀於齊而取國以土地賂齊而請
 會以卑屈事齊而求安上不知有天王下不知有方
 伯惟利交是奉而可保乎髙固之事亦殆矣故比年
 如齊而皆致以戒後世之欲利有攸往者惟義之與
[008-17b]
 比為可安耳 汪氏曰盟會之書至始於桓公之盟
 唐朝大國而屢書至始於宣公之如齊春秋盖危桓
 宣之不得返而又嘆其不見討也
冬楚子伐鄭
 王氏經世晉救不書晉若討鄭之賊楚師不禦而自
 去矣若楚能仗義亦孰能與之爭惟志不在於討賊
 而在於争強交罪之也 前年楚侵鄭不獲成故曰
 未服而今又伐之胡氏以稱爵為予楚恐非
[008-18a]
五年春公如齊
夏公至自齊
秋九月齊高固來逆子叔姬
 胡傳按左氏公如齊髙固使齊侯止公請叔姬焉書
 夏至自齊秋齊髙固來逆子叔姬罪宣公也其曰來
 者以公自為之主也諸侯嫁女於大夫主大夫以與
 之者為體敵也而公自為之主壓尊毁列卑朝廷慢
 宗廟矣宣公以魯國周公之後逼於高固請婚其女
[008-18b]
 強委禽焉而不能止惟不知以禮為守身之幹是以
 得此辱也春秋詳書為後世鑒欲人之必謹於禮以
 定其位不然卑巽妄説不近於禮奚足逺恥辱哉
 按高固以大夫抗禮於國君齊侯容其臣以大夫抗
 禮於國君固皆不為無罪然所以致此者公也公屢
 年如齊不知有守身為國之禮以至於見止而請婚
 自為婚主不知有壓尊毁列之嫌以至於卑朝廷而
 慢宗廟始既不能辭婚終又不當主婚其取此辱也
[008-19a]
 公實自致之爾春秋詳書為後世鑒以此
叔孫得臣卒
 汪氏曰荘叔也子僑如嗣是為宣伯 胡傳君臣父
 子妃妾適庶人道之大倫也方仲遂以殺適立庶往
 謀於齊而與得臣並使也若懵然不知其謀或知之
 而不能救則將焉用彼相矣春秋治子赤之事専在
 仲遂以其内交宫禁外結強鄰大惡無所分也而叔
 孫得臣有同使於齊之罪故特不書日以貶之若曰
[008-19b]
 大夫而不能為有無者不足加以恩數云爾
冬齊高固及子叔姬來
 胡傳左氏曰反馬也禮嫁女留其送馬不敢自安及
 廟見成婦遣使反馬則高固親來非禮也又禮女子
 有行逺父母者歳一歸寧今見逆逾時未易歳也而
 叔姬亟來亦非禮也故書及書來以著齊罪也齊均/也言
 均著其/罪也
楚人伐鄭
[008-20a]
 傳楚子伐鄭陳及楚平伐鄭所以脅陳也故陳及楚
 平晉荀林父救鄭伐陳 楚兵於是三至鄭矣書罪
 其數犯中國也
六年春晉趙盾衞孫免侵陳
 胡傳按傳稱陳及楚平荀林父伐陳經皆不書者以
 下書晉衛加兵於陳即陳及楚平可知矣以趙盾孫
 免書侵即林父無詞可稱亦可知矣愛人不親反其
 仁治人不治反其智晉嘗命上將帥師救陳又再與
[008-20b]
 之連兵伐鄭今而即楚無乃於已有闕盍亦自反可
 也不内省徳遽以兵加之則非義矣故林父不書伐
 而盾免書侵以正晉人所以主盟非其道也 伐者
 有詞之稱侵者無詞之稱不書伐而書侵皆無詞可
 稱之詞也 家氏曰陳之叛晉即楚以鄭故爾鄭穆
 暮年棄楚而托身於晉望晉有以大拯其危急也曽
 未期年而有歸生之亂晉坐視莫之顧陳叛而與楚
 良以是爾晉成孱君政在趙氏豈能為鄭討賊然陳
[008-21a]
 鄭毎相視以為向背鄭賊之不討無以服陳人之心
 陳雖受伐而終不為晉屈也
夏四月
秋八月螽
 胡傳傳謂螽為穀災虐取於民之效也 宣惟伐莒
 於前伐萊於後用兵不息虐取於民此戾氣所以應
 之而有螽而助法之所以改也經書於䇿見天人感
 應之理不可誣示人君當慎其所以感之者
[008-21b]
冬十月
七年春衞侯使孫良夫來盟
 胡傳來盟為前定者嘗有約言矣未足效信而釋疑
 又相歃血固結之爾是盟衛欲為晉致魯而魯專事
 齊初未與晉通也必有疑焉而衞侯任其無咎故遣
 良夫來為此盟而公卒見辱盟非春秋之所貴義自
 見矣
夏公㑹齊侯伐萊
[008-22a]
秋公至自伐萊大旱
 伐萊是齊主兵虐小而公従之竭力従人而不顧力
 之已困聲罪為名而不思已之負罪兵出踰時勞民
 毒衆身方冐危而至又以軍旅之後歳大旱而凶年
 焉公之病國病民如此其罪直書而自見矣雩不雩
 之說似多
冬公會晉侯宋公衞侯鄭伯曹伯于黑壤
 公之見止以専朝齊而不事晉公有以致之公之罪
[008-22b]
 也晉之止公但以不朝已之故而責賂於公曽不問
 及其簒立之大惡晉亦非所以行乎諸侯晉之罪也
 春秋書會不書盟見公以行有不慊而不得與於盟
 又見晉以責賂之故而不使之與於盟盖兩譏之胡
 氏以為非晉人之咎恐未然
八年春公至自會
 公止於晉逾年始返其書至危之也
夏六月公子遂如齊至黄乃復
[008-23a]
 胡傳至黄乃復壅君命也有疾亦不復可乎大夫以
 君命出聞喪徐行而不返未致事而死以尸將事乃
 者無其上之詞其曰復事未畢也何氏曰聞喪徐行
 而不返聞喪者聞父母之喪徐行者不忍疾行又為
 君當使人追代之以喪喻疾者喪尚不當返况疾乎
辛巳有事于太廟仲遂卒于垂
 合享則書有事于太廟時祭則書四時祭名書辛巳
 有事而仲遂卒見遂以祭之日卒也仲是遂之字死
[008-23b]
 而以此賜氏故稱仲遂此處重在猶繹說下志變法
 之端恐當他處見之為是 屬詞仲遂荘公子也字
 襄仲仲嬰齊遂之子歸父之弟
壬午猶繹萬入去籥
 胡傳繹者祭之明日以賓尸也猶者可已之詞萬舞
 也以其無聲也故入而遂用籥管也以其有聲也故
 去而不作仲遂國卿也卒而猶繹則失寵遇大臣之
 禮矣聖人書法如此存君臣之義也 萬文武二舞
[008-24a]
 之總名籥舞文舞之别名盖文舞吹籥秉翟羽也萬
 入去籥盖文武二舞俱入於二舞中去羽舞吹籥者
 爾 按尸者主也繹者繼也賓尸謂出主於太廟合
 享後歸主於太廟而繼昨日事行小祭之禮以安之
 爾非是以賓客之禮燕為尸者之謂也諸侯以大夫
 為尸則君當拜臣王父以孫為尸則父當拜子世寧
 有是理乎即如大夫為尸孫為尸當祭之日儼然坐
 於上而君若父者従下拜而獻之亦當有不安於其
[008-24b]
 心况明日又拜祭焉可乎故知尸従木主之說是也
 孟子弟為尸則誰敬亦謂弟捧主出廟之時爾非是
 弟真自為父祖尸也
戊子夫人嬴氏薨
 王氏經世汪氏曰春秋既書夫人姜氏薨于夷又書
 夫人風氏薨則知哀姜為荘公夫人而成風乃妾也
 既書夫人姜氏歸于齊又書夫人嬴氏薨則知出姜
 為文公夫人而敬嬴乃妾也直書於䇿讀者比事以
[008-25a]
 考之雖㣲傳而嫡妾之分明矣 宣公以夫人之禮
 喪妾母其失與僖公同所謂直書而自見者也
晉師白狄伐秦
 胡傳晉主夏盟糾合諸侯攘夷狄安諸夏乃其職矣
 秦人之怨起自侵崇其曲在晉責己可也既不知自
 反釋怨修睦以補前過已可咎矣乃復興師動衆會
 戎狄以伐之獨不惡傷其類乎直書於䇿貶自見矣
  季氏私考白狄别為一種俗尚白衣者也在西河
[008-25b]
 秦晉之間故秦晉相攻皆連白狄成十三年左傳載
 晉吕相絶秦書云白狄及君同州則白狄與秦相近
 當在晉西趙鵬飛所謂介秦晉之間者也史記亦載
 晉文公攘戎翟居於河西圁洛之間圁今之神木縣
 洛今之洛川縣皆屬延安府盖延綏葭鄜諸州悉其
 地也 李氏曰晉絶秦書曰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
 讐而我之婚姻也晉與秦自侵崇起釁七年而未巳
 晉昏狄而結以伐秦其罪大矣故自此至成十三年
[008-26a]
 吕相絶秦皆連兵之事秦康共晉襄靈之後晉成秦
 桓之交兵又始於此 季氏私考此趙盾當國之事
 也結白狄以伐秦而秦自此不敢加兵於晉者七年
 於憤泄矣然必於報怨而不顧自傷其類尚為能善
 其後乎
楚人滅舒蓼蓼先滅於楚者其/地即今固始縣
 按地譜上義陽之蓼文五年先已滅於楚此即如舒
 鳩舒庸盖羣舒别種非二國也 胡傳按詩稱戎狄
[008-26b]
 是膺荆舒是懲在周公所懲者其自相攻滅中國何
 與焉然春秋書而不削者是時楚人疆舒蓼及滑汭
 盟吴越勢益強大將為中國憂而民有被髮左袵之
 患矣經斯世者當以為懼有攘卻之謀而不可忽則
 聖人之意也 趙鵬飛氏曰舒地逼近中國舒滅則
 中國失南門矣
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嬴
[008-27a]
 胡傳僖公享國八年然後致成風而敬嬴之亟也雖
 云援例魯君臣之責亦可知矣 象山陸氏曰襄仲
 殺太子惡敬嬴為之也敬嬴非嫡而薨以夫人葬以
 小君魯君臣之責深矣
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
 譏無雨備也
城平陽平陽今泰安/州新泰縣
 髙氏曰懼晉故也方舉大喪又城平陽重困民力也
[008-27b]
  季氏私考平陽在魯北鄙近根牟城之以為逼根
 牟計也
楚師伐陳
 髙氏曰陳以晉衛見侵復棄楚而従晉故楚以為討
 然晉不能救陳陳遂復即楚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齊公至自齊
 孫氏曰公有母喪而逺朝強齊無哀甚矣
夏仲孫蔑如京師蔑公子慶父之孫公孫敖之子是為/孟獻子盖慶父荘公庶兄故為孟氏
[008-28a]
 以庶長不可先嫡而字/曰仲其後因氏仲孫云
 王使先來徴聘故也 胡傳當歳首月公朝於齊夏
 使大夫聘於京師此皆比事可考不待貶絶而惡自
 見者也宣公享國九年於周纔一往聘其在齊則又
 再朝矣經於如齊毎行必致深罪之也經書君如齊
 臣如周而特書春王月以表之以此 王氏經世勤
 齊至矣今又冐哀而往於京師缺如也乃因徴聘而
 大夫黽勉於一行象山陸子曰直書於策比而讀之
[008-28b]
 而無懼心者真不知矣 以厚薄言則君朝齊而臣
 聘周以緩急言則歳首朝齊而夏乃聘周以疎宻言
 則於周纔一往聘而於齊則又再朝經於如齊既毎
 行必致以著其罪而又春正月書王於蔑如京公如
 齊之上見其奉天子之正朔為周之臣子而不知有
 周所以表其罪如此若比事以觀則又不待貶絶而
 惡自見矣
齊侯伐萊
[008-29a]
 李氏曰東萊有萊山従齊之小國也齊自七年會魯
 伐之今年又自伐之卒於襄六年而滅之矣
秋取根牟季氏私考根牟小國漢為泰山郡牟縣今泰/安新泰縣嬴愽之間牟汶出焉者其西境也
 顔師古曰桓十五年牟人來朝即此是以為牟子國/也則非矣盖牟子城在今登州府福山縣西北三十
 里漢為東萊郡東牟而距根牟逺矣魯越齊萊之境/而往取之一千五百里而遙勢之所不便也且根牟
 與牟異名顔説悞也或根牟乃牟支庶所分而别為/一國如小邾之於邾則不可知耳夫根牟在魯東北
 界者也杜元凱以為根牟魯東界琅琊郡陽都有牟/鄉乃因漢志於陽都之下載有牟䑓之言故謂牟縣
 在此盖陽都屬琅琊屬泰山求之水源限隔山谷是/以各分所𨽻豈根牟界居其間水西流出魯北界者
[008-29b]
 為牟汶其東境入陽都界者為牟縣歟故牟䑓牟鄉/之名遂因牟縣而沿及陽都之境爾至鄭漁仲又以
 根牟為都安丘則又以隋/嘗於此置牟山縣而誤也
 汪氏曰諱滅書取與鄟邿同昭八年蒐於紅自根牟
 至於商衛即所取根牟也 私考根牟盖屬魯小國
 而北界於齊必困於強令而悖慢不共者也是時齊
 方善魯故聽魯取之
八月滕子卒昭公卒文/公夀立
九月晉侯宋公衞侯鄭伯曹伯會于扈晉荀林父帥師
[008-30a]
伐陳荀息之後是為桓子以其嘗將中/行故又為中行伯而氏曰中行云
 按胡傳會於扈以待陳而陳侯不會然後林父帥師
 則諸侯之師不與可知而以為林父兼將誤矣凡列
 國統於一將者皆書如隠十年翬帥師會齊人鄭人
 伐宋是也此不書安得以為林父將諸侯之師乎故
 知季氏私考是當時陳之棄盟主而即楚也於従違
 之義已非而又背晉救陳之施罪可伐矣晉會扈以
 待陳陳不至然後林父伐之可謂得聲討之宜者矣
[008-30b]
 此則文定說當従觀春秋所書而自見者也
辛酉晉侯黑臀卒于扈成公卒子/景公獳立
冬十月癸酉衞侯鄭卒成公卒子/穆公速立
 胡傳晉成公何以不葬魯不會也衛成公何以不葬
 亦魯不會也衛成事晉甚謹而魯宣公獨深向齊衛
 欲為晉致魯故謀黑壤之會而特使孫良夫來盟以
 定之也及會於黑壤而晉人止公賂然後免是以扈
 之㑹皆前日諸侯魯獨不往而二國繼以喪赴亦皆
[008-31a]
 不㑹此所謂無其事而闕其文者也
宋人圍滕
 季氏私考文十二年膝昭公背宋而朝魯宋人内有
 國亂外有楚兵故不暇討至是昭公卒乃因其喪而
 圍之 胡傳圍國非將卑師少所能辦也必動大衆
 而使大夫為主帥明矣然而稱人是貶之也滕既小
 國又方有喪所宜矜哀弔恤之不暇而用兵革以圍
 之比事以觀知見貶之罪在不仁矣 王氏經世伐
[008-31b]
 滕之喪不仁間晉有喪以侵小不義曰圍非師少可
 知直書宋人圍滕而其罪自見矣
楚子伐鄭晉郤缺帥師救鄭
 王氏經世按自厲之役鄭南北無屬楚未得志七年
 鄭又及晉平㑹於黑壤故楚今年伐鄭不以黑壤興
 戎遠稱厲之役者志恨在厲役也是時晉景方立郤
 缺救而不能定是以十一年辰陵之盟鄭子良曰晉
 楚不務徳而兵爭與其來者可也乃従楚然楚荘之
[008-32a]
 立加兵於鄭者凡四而兩書楚子說凡例者紛然愚
 意書楚子者君為將也書人者大夫也夷狄猾夏何
 可褒而以書楚子曲生意義耶 按楚莊即位以來
 毎窺伺中國以圗伯如連年伐鄭是也實未有討鄭
 賊之誠心春秋以其君將故書爵實亦未嘗予之若
 晉郤缺之救則以為與晉可也盖伐者惡則救者善
 矣據明年傳載鄭討歸生之罪斵其棺而逐其族盖
 此時歸生已斃故書救以與晉此汪氏之說可従也
[008-32b]
陳殺其大夫洩冶
 胡傳稱國以殺者君與用事大臣同殺之也稱其大
 夫則不失官守而殺之者有専輒之罪矣洩冶無罪
 而書名何也冶以諫殺身者也殺諫臣者必有亡國
 弑君之禍故書其名為徴舒弑君楚子滅陳之端以
 垂後戒此所謂義係於名而書其名者也見陳因殺
 此人而有此禍所謂義係於名而書名者非貶也
 胡氏前段是後段過求洩冶處未妥王氏經世云君
[008-33a]
 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黙或語惟其時而已必於㓗身
 遠患非也必於出身犯難亦非也觀洩冶之能諫知
 其非貪乎寵禄見幾而不去者如皆欲為子哀叔肸
 則亂世何賴於有君子乎此說是當従之
十年春公如齊公至自齊
 公至是四朝齊矣
齊人歸我濟西田
 季氏私考濟西田即今鄆范二縣之地盖齊魯之所
[008-33b]
 互爭僖三十一年魯既取之而宣二年又為齊取者
 也今齊與魯厚故中分以與魯范近於齊則齊有之
 鄆近於魯則以歸魯田之分屬於魯者謂之我濟西
 田齊履謙氏曰我者對彼之稱濟西之地魯不盡有
 者是也何以知鄆之屬魯盖鄆即成四年所城之邑
 知其當分於魯者以此 胡傳宣公於齊順其所欲
 既以女妻其臣又以兵㑹伐萊之舉又毎歳往朝於
 齊庭雖諸侯事天子無是禮也歸讙及闡直書曰歸
[008-34a]
 此獨書我者乃相親愛惠遺之意深著齊人助成弑
 逆之罪也以柔巽卑屈事人不以其道而得地與恱
 人之柔巽卑屈事已不以其道而歸其地皆人欲之
 私而非義矣 按我字連下讀當由我故疆而言胡
 文定以為親愛惠遺則以我字粘上文讀矣恐非
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己巳齊侯元卒惠公卒子頃/公無野立
齊崔氏出奔衞
[008-34b]
 家氏曰是歳至杼弑君盖五六十年使杼得年七十
 此時方在弱冠不應權勢已盛為人所畏疑非杼之
 身或其父但不可考爾 王氏經世按自此至崔杼
 弑莊公凡五十一年古者四十而仕五十而爵使為
 一人則崔杼盖百歳矣以棠姜亂國以崔明滅家必
 非耋耄之人所為然則非一人也 季氏私考齊惠
 公繼諸兄而立羣従不能無爭崔氏於立君之際意
 或不同而髙國則擁立頃公懼其逼已所以逐之故
[008-35a]
 穀梁子曰氏者舉族而出之之辭也舉族可出其無
 根據難除之勢可知矣至成公末年出髙無咎連及
 國佐而崔杼以慶氏之黨復歸其國亦非如欒盈之
 以宗強而入曲沃也
公如齊五月公至自齊
 胡傳文約而事詳者經也春如齊朝惠公夏如齊奔
 其喪若是雖不致可也而皆致者甚之也天王之喪
 不奔欲行郊禮而汲汲於奔齊惠公之喪天王之葬
[008-35b]
 不㑹使㣲者往而公孫歸父㑹齊惠公之葬其不顧
 君臣上下尊卑之等所謂肆人欲滅天理而無忌憚
 者也詞繁而不殺聖人之情見矣
癸巳陳夏徴舒弑其君平國靈公弑子/成公午立
 胡傳陳靈公之無道也而稱大夫之名氏以弑何也
 禍莫大於拒諫而殺直臣忠莫顯於身見殺而其言
 驗洩冶所為不憚斧鉞盡言於其君者正謂靈公君
 臣通於夏徴舒之家恐其及禍不忍坐視故昧死言
[008-36a]
 之靈公不能納又従而殺之卒以見弑而亡其國此
 萬世之大戒也特書徴舒之名氏以見洩冶忠言之
 驗靈公見弑之由使有國者必以遠色修身包容狂
 直開納諌諍為心也
六月宋師伐滕
 季氏私考滕被圍不服至再見伐亦見其善於守國
 矣自是以後國日強諸侯日親孟子他日謂可以為
 善國其基不立於此乎 滕人恃晉而不事宋故也
[008-36b]
  胡傳宋大國爵上公霸主之餘業力非不足也今
 鄰有弑逆不能聲罪致討乃用大衆以伐所當矜恤
 之小邦且滕不事已無乃已徳猶有所闕而滕何尤
 焉故特稱宋師伐滕以著其罪而汲汲於誅亂臣討
 賊子之意見矣
公孫歸父如齊葬齊惠公字子家其後/為子家氏
 胡傳歸父仲遂之子貴而有寵宣公深徳齊侯之能
 定其位而又以濟西田歸之也故生則傾身以事之
[008-37a]
 而不辭於屈辱没則親往奔喪而使貴卿㑹其葬亦
 不顧天王之禮闕然莫之供也比事考辭義自見矣
  季氏私考齊惠公卒三月爾而葬太速者必以孝
 昭懿惠兄弟相及國内羣従有争也觀崔氏見逐於
 君終之際而嗣子稱侯於未逾年之前則必有故而
 倉卒即位以治喪矣
晉人宋人衞人曹人伐鄭
 黄震氏曰前日楚子伐鄭郤缺之救不能得鄭故鄭
[008-37b]
 服於楚而晉又伐之 胡傳按左氏鄭及楚平諸侯
 伐鄭取成而還其稱人貶之也居大國之間従於強
 令豈得已乎不能以徳鎮撫而用力爭之庸何愈於
 楚自是責楚益輕罪在晉也鄭従楚不為無罪要豈
 得已而為此 家氏曰剪簒鋤兇伯政之最先自趙
 盾為政宋齊魯皆弑其君盾内有所歉置而不問今
 郤缺為政又不能治侯國之賊其君者乃率三國爭
 鄭而以討逆遺楚遂使夷國挾仗義之名以風示天
[008-38a]
 下晉伯自是愈衰矣
秋天王使王季子來聘
 胡傳公羊傳曰王季子者王之母弟也王有時聘以
 結諸侯之好禮也宣公享國至是十年不朝於周而
 比年朝齊不奔王喪而奔齊侯喪不遣貴卿㑹匡王
 葬而使歸父㑹齊侯之葬縱未舉法勿聘焉猶可也
 而使王季子來王靈益不震矣自是王聘春秋亦不
 書矣
[008-38b]
公孫歸父帥師伐邾取繹繹今鄒縣北/嶧山下地
 胡傳當此時陳有弑君之亂既來赴告蔵在諸侯之
 䇿矣曽不是圖而有事於邾不亦傎乎故魯人伐邾
 特書取繹以罪之也 高氏曰自文公時邾魯有隙
 宣公簒立而邾子首朝焉自是絶迹魯庭者又十年
 故歸父伐之 汪氏曰宣公簒立惴惴然惟恐諸侯
 問子赤之故其不能討陳冝矣而猶稱兵於邾以奪
 其地者以晉伯不振而強齊為之援故爾不猶碩鼠
[008-39a]
 欺人之不見而竊食於盆盎之間乎下書歸父為邾
 故如齊則魯之為魯可知矣
大水
 家氏曰宣即位以來六年螽七年大旱今復大水咎
 徴頻仍未有甚於此時旱而書大水而書大以變常
 書也宣嘗以臣弑君以子逐母罪大惡極天討未加
 發而為水旱之災民受其虐書以示戒也
季孫行父如齊
[008-39b]
冬公孫歸父如齊
 胡傳按左氏行父如齊初聘也歸父如齊邾故也齊
 侯嗣立宣公親往奔其父喪又使貴卿㑹葬矣若待
 逾年然後修聘未晚也而季孫亟行歸父繼徃則以
 宣公君臣不知為國以禮而謂妄說取人可以免於
 討也歸父貪於取繹畏齊而徃盖理曲則氣必餒矣
 能無畏乎哉春秋備書而不削以著其罪為後世鑒
 也 季氏私考歸父繼徃左氏曰伐邾故也盖魯因
[008-40a]
 齊而得邾者也惠公卒而即伐之以取其邑則足以
 取怨於齊矣故懼邾之愬而先往說焉明年歸父㑹
 齊伐莒其亦因是始謀而許與為役歟
齊侯使國佐來聘
 季氏私考國佐國歸父之子齊之貴卿也宣公時魯
 君臣事齊甚謹而絶無一使報聘今國佐親來豈特
 為行父之賀嗣君哉盖齊頃公之立亦因嗣子有爭
 國中未靖而髙固既逐崔氏亦恐其愬於諸侯也故
[008-40b]
 其禮獨異以固魯交耳自此魯使不復如齊豈亦有
 以㣲見其情實歟 胡傳葬之速也太不懷也又未
 逾年而以君命遣使聘於鄰國則哀戚之情忘矣齊
 頃公嗣位之初舉動如此喪師失地幾見執獲豈特
 婦人笑客之罪哉已失守身之本矣

 按大水之後特書饑見宣公煩於事大上下用竭故
 一遇水旱遂致乏食爾春秋書饑以此
[008-41a]
楚子伐鄭
 楚子親將故稱爵其親將而頻年伐鄭也可謂肆行
 而無忌矣晉實不競於楚故雖有救鄭戍鄭之舉皆
 不足為輕重所以不見於經者此也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楚子陳侯鄭伯盟于辰陵辰陵陳地杜氏以為潁川/長平縣東南按長平故城
 在今陳州西/華縣東北
 胡傳晉楚爭此二國為日乆矣今陳鄭背晉従楚盟
[008-41b]
 于辰陵而春秋書之無貶詞者盖經之大法在誅亂
 臣討賊子今魯與齊方用兵伐莒晉與狄方㑹于櫕
 函而不謀少西氏之逆也而楚人能謀之所謂禮失
 而求之野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辰陵之盟
 所以得書於經而詞無貶乎聖人討賊之意可謂深
 切著明矣 張氏曰楚莊於是合二國為盟而欲討
 陳夏徴舒也
公孫歸父㑹齊人伐莒
[008-42a]
 汪氏曰伐邾伐莒皆以歸父將重兵而後此㑹齊侯
 㑹楚子皆歸父特㑹國君以見宣公之徳仲遂而寵
 其子使専權於魯也至笙之逐得非肇端於此歟
 書㑹可見是齊為主以伐邾之故恐齊以為討遂従
 之伐莒焉甚矣魯之懼齊也
秋晉侯㑹狄于櫕函
 胡傳中國有亂天王不能討則方伯之責也又不能
 討則四鄰諸侯宜有請矣而魯方㑹齊伐莒晉方求
[008-42b]
 成於狄不亦傎乎凡此直書其事不待貶絶而義自
 見者也 晉景㑹狄攅函則楚盟辰陵之歲也 按
 得狄是晉之所圗徇齊是魯之所圖也所以晉㑹狄
 櫕函魯㑹齊伐莒不顧陳有弑君之難以此 髙氏
 曰陳鄭諸夏之國而従楚衆狄夷狄之國而従晉狄
 在櫕函而晉侯親徃㑹之夫中國諸侯所恃者晉爾
 齊方伐莒晉方㑹狄而使楚人為伯者之事此反道
 也 王氏經世比事而觀上則楚子陳侯鄭伯盟于
[008-43a]
 辰陵成乎伯主矣下則楚人殺陳夏徴舒行乎伯討
 矣而魯方㑹齊伐莒晉方㑹狄于櫕函其言外之意
 可謂深切著明矣
冬十月楚人殺陳夏徴舒
 陸氏曰使楚荘真有討賊之心則辰陵之盟執徴舒
 而誅之一匹夫之力奚待以重兵造其國都而後戮
 之乎由其本無是心而假其事以為功故不足以進
 於此吕氏曰楚人殺徴舒討賊之辭且衆同欲也故
[008-43b]
 曰楚人入陳非衆志也故曰楚子按楚荘本欲縣陳
 其縣陳也固以申叔時之言而止然實陳成公在晉
 恐晉率諸侯内其故君而陳人應之楚終不能有陳
 故不若以復封陳為名而其實非其本心如此也觀
 復封為名之後而猶鄉取一人為夏州其不忘取陳
 一念可知矣當時其實亦未嘗滅陳書入陳乃實録
 也
丁亥楚子入陳
[008-44a]
 先書殺後書入春秋以討賊之義為重故先之亦非
 是予楚真能討賊也所謂似予而實不予也
納公孫寧儀行父于陳
 胡傳此二臣者従君於昏宣淫於朝誅殺諫臣使其
 君見弑盖致亂之臣也肆諸市朝與衆同棄然後快
 於人心今乃詭辭奔楚託於討賊復讐以自脱其罪
 而楚荘不能察其反覆又使陳人用之是猶人有飲
 毒而死者幸而復生又彊以毒飲之可乎故聖人外
[008-44b]
 此二人於陳而特書曰納納者不受而強納之者也
 為楚荘者宜柰何瀦徴舒之宫封洩冶之墓尸孔寧
 儀行父於朝謀於陳衆定其君而去其庶幾乎季
 氏私考孔寧儀行父不繫之陳以其従楚而絶於陳
 故従畧爾 王氏經世夏徴舒不勝忿恥以弑其君
 其賊易知也而孔寧儀行父之為賊難見也何則公
 告洩冶之諫寧行父請殺之公弗禁遂殺之然則躬
 殺洩冶者二賊也徴舒之恥發於似女亦似君之言
[008-45a]
 然則激自廐之射者亦二賊也平國既弑不他奔而
 奔楚盖志在以陳餌楚而殺徴舒爾楚荘動於利而
 興師非申叔時之言則陳遂縣矣然則致胡公大姫
 幾不祀者又二賊也使盡乎天討則二賊之誅不當
 在徴舒之後而反納之楚荘之志可知矣
十有二年春葬陳靈公
 胡傳徴舒雖楚討之陳之臣子亦可以釋怨矣故得
 書葬君子詞也
[008-45b]
楚子圍鄭
 季氏私考圍鄭者本止於圍未入其國也自左氏附
 為入自皇門至於逵路之説世儒因之遂謂末减而
 書圍則事亦可以不従實録乎且楚之入陳本圖其
 國非真為討賊也乃欲縁此併圗鄭之罪而减之是
 聖人論事不究人心術之㣲也其不至於長奸者幾
 希矣若以為退師與鄭為盟其情可恕則凡楚兵所
 加之國如此類者亦多矣何不悉従末减乎故書圍
[008-46a]
 鄭者直著其慿陵諸夏之罪耳鄭既與楚盟于辰陵
 矣楚又曷為圍鄭邪盖鄭用子良之謀與其來者而
 又徼事於晉故也然則鄭之不信乃其累世相沿故
 智豈待子駟而犧牲玉帛有二竟之待哉此非效死
 守國之道其得罪於晉而見侮於楚冝矣 陳鄭既
 盟辰陵又不忍叛晉楚於是入陳圍鄭 王氏經世
 陳鄭二國楚盖幾於有之矣然而人心未去故家巨
 室猶存先聖神明之冑數百年有奉之社稷未易變
[008-46b]
 而除之也故釋之以陽存厚道此楚荘之諼也實不
 能有故録其卒而畧其始其文則實録其義則存中
 國不使夷狄盡其虐之辭也若曰與其能有討於中
 夏故末减其慿陵之罪而曰入曰圍則大乖聖人之
 意矣
夏六月乙卯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于邲晉師敗績
 季氏私考邲鄭地在敖山之東衡雍之北大河之南/今當為滎澤河隂界上地一統志以為在鄭州東六
 里非/也
[008-47a]
 按春秋内晉而外楚故凡中國與楚戰皆以中國為
 主然而息爭之道則亦當責之於中國焉邲之戰楚
 討陳亂師既似乎有名而所以施於鄭者又得退師
 之宜矣林父上不能輔其君討亂以行盟主之大義
 此行本為救鄭而鄭既服楚謂宜觀釁而後動也乃
 輕與楚戰此已非所以待敵之道况身為元帥既不
 能禁副屬之違令而專行又不能躬帥士卒冐矢石
 而力戰乃先備歸舟鼓於軍中倡為棄甲曵兵之舉
[008-47b]
 則喪師之罪不於林父而誰責乎經不以救鄭書但
 書及楚戰敗而林父之罪自見矣胡氏以書及為罪
 又謂楚真能討賊而不貶似亦未必然也 又按辰
 陵之盟為服陳鄭然陳鄭猶未心服也故楚入陳圍
 鄭晉既不能有陳而僅爭鄭邲之戰夷夏勝負之一
 决也自邲之敗而楚滅蕭圍宋遂横行於中國而莫
 制矣春秋寧肯遂予楚乎以是知胡氏之説非也
秋七月
[008-48a]
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滅蕭楚將以/脅宋也
 蕭宋附庸國楚雖滅之而不能有其地猶屬於宋觀
 宋十一年辰佗彄地入蕭以叛猶為宋地可知矣
 胡傳假於討賊而滅陳春秋以討賊之義重也末减
 而書入惡其貳已而入鄭春秋以退師之情恕也末
 减而書圍與人為善之徳宏矣至是肆其強暴滅無
 罪之國其志已盈雖欲赦之不得也故傳稱蕭潰經
 以滅書斷其罪也建萬國親諸侯者先王之政興滅
[008-48b]
 國繼絶世者仲尼之法今乃滅人社稷而絶其祀亦
 不仁甚矣况又以滅蕭告赴諸侯矜其威力以恐中
 國乎此春秋所以深罪楚莊之暴且横也愚意當如
 此說方是故為刪補之如右 汪氏曰楚莊滅蕭所
 以逼宋而脅中國諸侯之服已也
晉人宋人衞人曹人同盟于清丘今開州西南/有清丘故址
 胡傳書同盟志同欲也楚既入陳圍鄭大敗晉師伐
 蕭滅之慿陵中國甚矣為諸侯計者宜信任仁賢修
[008-49a]
 明政事自強於為善則可以保其國耳曽不是圖而
 刑牲歃血要質鬼神蘄以禦楚謀之不臧孰大於是
 故國卿貶而稱人譏失職也原縠違命喪師乃晉國
 罪人而主兹盟約所信任者皆可知矣 是時晉伯
 不振楚入陳圍鄭敗晉於邲至是又滅蕭以脅宋而
 宋與曹衛皆唇齒之國猶欲推晉以禦楚晉實不能
 也而徒為此盟以塞責竟何益於事乎列卿稱人以
 示貶胡傳說是也季氏以為㣲者稱人恐非 王氏
[008-49b]
 經世原縠先軫之後先軫或稱原軫原其食邑縠食
 采於彘故稱彘子今又稱原縠襲其先世之稱也
宋師伐陳衞人救陳
 宋既與晉同盟故為之盡力以討陳而不知晉之不
 足恃也其卒蒙楚伐以此 胡傳陳有滅君之亂宋
 不能討而楚能討之其従楚而不貳未足責也宋人
 不能内自省徳遽以大衆伐之非義舉矣衛人救陳
 背盟失信而以救書者見宋師非義陳未有罪而受
[008-50a]
 兵為可恤也且謀國失圖妄興師旅無休息之期則
 亂益滋矣其以救書意在責宋也若衛叛盟則不待
 貶絶而惡自見矣 按楚實未嘗縣陳封陳故改胡
 傳一二為此 宋以清丘載書有討貳約言而伐陳
 宋於是挑楚釁矣 按衛之此舉恐以與宋同盟見
 討於楚而聊出單師以圗解塞觀宋以師伐而衛以
 人救可見其實非欲與宋為敵也孔達自謂巧於謀
 國而卒罹身禍如此季彭山以調停之術不得不然
[008-50b]
 說恐非然則宋之伐陳固失策而衛之救陳亦未為
 策之得也書衛救以責宋叛盟意衛亦不得而辭胡
 文定說是苐以為惡則過矣
十有三年春齊師伐莒
 莒恃晉而不事齊故也
夏楚子伐宋
 楚人滅蕭將以脅宋諸侯懼而同盟矣宋不惟固本
 之圖而輕為兵先攻楚與國是自挑楚爾故書楚子
[008-51a]
 伐宋以罪宋也 以其救蕭又伐陳也伐之為言盖
 楚自以救蕭伐陳為宋之罪聲而討之而其實不可
 以言有詞書爵莊自將爾莊之罪所謂不待貶而自
 見胡氏之說非也 李氏曰楚有事於中國皆自鄭
 及宋楚成之爭伯敗宋於泓楚穆之爭伯弱宋於厥
 貉楚莊之興挾鄭以侵宋卒之今年之伐明年之圍
 又朙年之平而南北之勢成矣成十八年彭城之役
 楚又挾鄭以圖宋向非悼公之盛則於宋之盟不待
[008-51b]
 襄公之末年而天下分伯矣 季氏私考楚本欲圖
 宋者也而去年宋師伐陳攻其與國則楚人有辭於
 伐矣書爵楚子親行也楚既屬陳尋又服鄭惟宋未
 服故欲圖之觀其初滅蕭以脅宋可知矣盖陳鄭宋
 皆在河南而中國之要樞也鄭處其西宋處其東而
 陳則介乎鄭宋之間者也得鄭則可以致西諸侯得
 宋則可以致東諸侯而得陳則可以致鄭宋者也陳
 鄭既皆歸楚若復得宋則河南之地盡為楚有自是
[008-52a]
 將圖天下矣而為世道計者未見有人焉使非宋人
 猶足以自守中國幾何而不淪于楚邪
秋螽
冬晉殺其大夫先縠
 胡傳兵者安危所係有國之大事也將非其人則敗
 雖得其人使親信間之則敗以剛愎不仁者恭焉而
 莫肯用命則敗凡此三敗君之過也河曲之戰趙穿
 獨出而臾駢之謀不用濟涇而次欒黶欲東而荀偃
[008-52b]
 之令不行今林父初將中軍乃以先縠佐之使敵國
 謀臣知其従政者新未能行令誰之過歟故稱國以
 殺不去其官罪累上也 左氏秋狄伐晉及清先縠
 召之也冬晉人討邲之役與清之師歸罪於縠而殺
 之盡滅其族焉 髙氏曰釋趙旃魏錡不討而獨誅
 先縠為政不平殺者不受治矣又族之惡之甚者也
  張氏曰越椒將攻王而楚莊尚思子文之治楚而
 復克黃之所先縠先軫之孫而滅其族盖晉之徳刑
[008-53a]
 皆不足以敵楚矣 季氏私考赤狄伐晉及清經所
 不載未必有此事而戰邲至此已年餘先縠乆同列
 卿用事矣何為始討之意縠為人好剛任直多為同
 列所排適又楚人伐宋欲救不能則追咎前敗以中
 縠如此爾此一說姑識之
十有四年春衞殺其大夫孔達
 胡傳稱國以殺不去其官罪累上也春秋端本清源
 故法如此 陳氏曰達自殺而稱國以殺其君意也
[008-53b]
 見君用其言以干盟主而尋殺之以是為君之過矣
  當時楚伐宋晉不能救歸咎於同盟之不協而謂
 衛有貳於楚討衛救陳以失清丘之信也衛人懼晉
 之討歸罪於達而達自縊既又以為成勞復室其子
 而復其位焉刑不亦頗矣哉以為成勞而室其子可
 見衛侯亦以達之救陳為忠於謀國而殺之則由晉
 討而出於不得已也
夏五月壬申曹伯夀卒文公卒子/宣公廬立
[008-54a]
晉侯伐鄭
 胡傳按左氏傳為邲故也比事以觀知其為報怨復
 讐之兵詞無所貶者直書其事而義自見矣 十二
 年晉救鄭不及鄭已従楚而晉敗于邲也故今又責
 服於鄭而有此師
秋九月楚子圍宋
 胡傳宋人要結盟誓欲以禦楚已非持國之道輕舉
 大衆勦民妄動又非恤患之兵特書救陳以著其罪
[008-54b]
 明見伐之由也始謀不臧至於見伐見圍幾亡其國
 則自取之也春秋端本故責宋為深若蠻夷圍中國
 則亦明矣 汪氏曰楚荘始而滅蕭以逼宋繼而伐
 宋以聲其救蕭之罪又遣使過宋不假道以激怒於
 宋而使宋殺之於是國君親將環其邑而攻之然則
 楚子之志在於陵暴中華以取威爭伯其惡甚矣文
 定屢責宋而不責楚楚人慿夏之罪顯而易見而宋
 有致兵之由其罪未著也故備論之 王氏經世是
[008-55a]
 時楚已得陳鄭許蔡非得宋不已故滅蕭以偪之不
 假道以挑之厯三時而圍不解卒得宋平而後已宋
 服則齊魯可搖矣此楚圖中國之序也鄭在楚之彀
 中未易旦夕爭也是時急莫先於救宋宋救捷則鄭
 亦可招矣而晉不知所先後勞師於鄭而緩於救宋
 乃比之雖鞭之長不及馬腹不知宋既去則楚威振
 及齊魯而南北之勢成矣豈但失鄭而已甚矣晉人
 之顛冥也胡氏以端本為說專一責宋夫宋伐陳固
[008-55b]
 有啟釁之道然清丘之盟晉宋衛曹咸在以同懼楚
 為志而相要以恤病而討貳其策未為不善但諸侯
 不同心而遂敗此盟耳春秋之義志中國盛衰之大
 機均責諸侯而首罪晉其所關者天下之勢周公懲
 荆舒以寧百姓非為一國謀也
葬曹文公
冬公孫歸父㑹齊侯于穀
 季氏私考宋之東北界即魯地也楚人圍宋則魯有
[008-56a]
 剥牀以膚之慮矣歸父㑹齊侯咨於齊以謀其不免
 也而齊侯不任其事此魯所以遂使歸父親㑹楚子
 於宋以求免也歟 或曰此㑹盖謀楚也按謀楚之
 說楚方圖宋魯恐不免以為憂故與齊㑹謀所以待
 楚而明年㑹宋之舉要是齊侯許之而然爾
十有五年春公孫歸父㑹楚子于宋
 胡傳楚子不假道於宋以啓釁端而圍之陵蔑中華
 甚矣諸侯縱不能畏簡書攘夷狄存先代之後嚴兵
[008-56b]
 固圉以為聲援猶之可也乃以周公之裔千乘之國
 謀其不免至於薦賄不亦鄙乎若此類聖人不徒筆
 之於經也比事以觀則知中國大勢盛衰之由春秋
 經世之畧矣 時楚在宋歸父先㑹齊侯而後㑹楚
 子於宋者宣公方事齊故先謀於齊而後㑹楚也
 楚子圍宋蠻荆之盛也宋見圍而魯至於薦賄中國
 之衰也其由則在楚能討陳中國不能討陳爾 前
 既失於討陳至此若能救宋則亦不失為經世之畧
[008-57a]
 此春秋之㫖也 趙鵬飛氏曰當時宋與魯為鄰宋
 去則楚兵至魯矣魯見宋之危而諸侯畏楚莫敢有
 救者故懼而求服迎楚子之意而預弭其兵爾有謂
 宋楚之平歸父為之釋憾而結好者非也歸父盖自
 謀不暇决不暇能為此謀也
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
 卿稱人是春秋常事以為貶恐未必然也 永嘉吕
 氏曰晉與楚爭陳楚討少西氏之亂而陳在楚宇下
[008-57b]
 矣晉與楚爭鄭邲之戰敗而鄭又在楚宇下矣宋伐
 陳而衛救之則衛又貳於楚歸父㑹宋而魯又即楚
 楚之圍宋也軍罷食盡將去矣宋人告急晉不能出
 師以援之宋及楚平豈得已哉書曰宋人及楚人平
 以見蠻荆之恣横中國之無伯與夫諸侯之畏楚而
 莫有能救之者也 王氏經世楚之圍宋九月於此
 不惟宋之憊也甚楚亦兵罷食盡而將去矣凡外平
 不書彼既事解不來告也此書者宋幸得平以告諸
[008-58a]
 侯故魯史有其事耳夫宋之急至於易子而食析骸
 而炊其望援如在水火而四鄰環視莫之動心楚軍
 亦止有七日之糧爾而晉不能出一師以撼之待其
 威單力盡徐自解罷書曰宋人及楚人平傷中國之
 失道也明王不興賢伯不出強者恣其力貪者滿其
 意人之類不將胥而盡乎此春秋書宋人及楚人平
 之㫖也 按春秋書宋人及楚人平平者兩相欲之
 辭而宋人為主見楚將因宋以為中國患今華元子
[008-58b]
 反相告語而結平也中國之患當且従是而息矣所
 謂直書而自見者也胡氏謂貶二卿季氏私考謂稱
 人為衆詞以見人情同欲者恐皆非
六月癸卯晉師滅赤狄潞氏以潞子嬰兒歸潞地即今/潞安府是
 胡傳赤狄未嘗侵掠晉境非門庭之㓂而恃強暴以
 滅之其不仁甚矣春秋所以責晉而畧狄也又有異
 焉者夫伐國之要討其罪人斯止矣按左氏潞子夫
 人晉景公之姊也酆舒為政而殺之又傷潞子之目
[008-59a]
 則酆舒者罪之在也為晉計者執酆舒轘諸市立黎
 侯安定潞子改紀其政而返則諸狄服疆域安矣今
 乃利狄之土滅潞氏以其君歸何義乎春秋所以責
 晉而畧狄也 王氏經世楚為封豕長蛇以蠶食上
 國天下岌岌乎有胥而為楚之勢不此之懼而以廣
 地於狄為得計悖亦甚矣荀林父敗軍之將不克報
 於楚而徒逞志於狄方以為功而受狄臣千室之賞
 春秋畧而不書而書晉師以見其勞民動衆縱大敵
[008-59b]
 棄諸夏而施侮奪於狄人為可恥也
秦人伐晉
 乗晉兵畧狄土而窺其虚也書以貶之
王札子殺召伯毛伯
 何氏曰王札子天子之庶兄與召氏毛氏爭政而矯
 王命以殺之以是為無君矣王不能正其將何以令
 天下乎春秋直書而其失自見矣
秋螽
[008-60a]
 胡傳人事感於此則物變應於彼宣公為國虚内以
 事外去實而務華煩於朝㑹聘問賂遺之末而不知
 務其本者也故戾氣應之六年螽七年旱十年大水
 十有三年又螽十有五年復螽府庫匱倉廩竭調度
 不給而言利尅民之事起矣
仲孫蔑㑹齊高固于無婁
 齊魯既皆通楚而晉將徴㑹於諸侯也故蔑㑹髙固
 以謀之魯初欲㑹楚既謀之於齊而使歸父㑹齊侯
[008-60b]
 于穀今聞晉以齊魯通楚將徴㑹又謀之於齊而使
 蔑㑹髙固于無婁可見魯於此時一惟主齊行事如
 此 大夫㑹大夫自叔仲彭生㑹郤缺于承筐始胡
 傳意非以為始於此也 按歸父始㑹齊侯于榖為
 楚也而齊侯不任其事今仲孫蔑復與髙固為此㑹
 為晉也而齊侯亦不任其事斷道之盟所以従晉徴
 㑹而歸父之如晉以結好非亦由於此歟
初稅畝
[008-61a]
 胡傳初者志變法之始也其後作丘甲用田賦至於
 二猶不足則皆宣公啓之也故曰作法於凉其獘猶
 貪作法於貪獘將若何有國家者必欲克守成法而
 不變其必先務本乎 屬詞通一井言之曰田去公
 田言之曰畝稅畝者以畝為率也古者井田之法十
 取其一宣公又履私田之畝復十取其一則十取其
 二自宣公始也 公田之入薄所以廢助用稅民不
 盡力於公田所以公田之入薄宣公煩於力役之征
[008-61b]
 所以民不盡力於公田其原由是如此
冬蝝生
 胡傳始生曰蝝既大曰螽秋螽未息冬又生子災重
 及民也而詳志之如此者急民事謹天災仁人之心
 王者之務也

 胡傳宣公為國務華去實虚内事外煩於朝㑹聘問
 賂遺之末而不敦其本府庫竭矣倉廩匱矣水旱螽
[008-62a]
 蝝天降饑饉亦無以振業貧之矣經所以獨兩書饑
 以示後世為國之不可不敦本也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
 胡傳甲氏潞之餘種留吁其殘邑也必欲盡殄滅之
 無遺種豈仁人之心王者之事乎 書此自見其不
 仁之甚矣卿大夫將稱人是春秋常事以稱人為貶
 詞恐亦未盡然也 季氏私考是時晉畏楚強不能
 攘却而威加赤狄聊以闢土爾謂諸侯何
[008-62b]
夏成周宣榭火
 成周洛陽也 王氏經世爾雅室有東西廂曰廟無
 東西廂有室曰寢無室曰榭楚語云榭以講軍實故
 知榭是講武屋竊疑宣王南征北伐講武於此遂以
 為廟故其制如榭書稱王在新邑烝祭文王武王則
 洛邑鎬京皆有廟可知矣 胡傳宣榭火何以書以
 宗廟之重書之也貴戚擅殺大臣而天子不討王室
 不復能中興矣人火之天所以見戒乎 宣王周室
[008-63a]
 中興之主也以毛召之獄而天子不能討周不再興
 之兆固於是乎在矣此宣榭之所以火也使定也不
 以人火之而廢乎天之所以見戒之意因宣榭之災
 而得乎宣之所以遇災而懼之心庶其猶有興乎
秋郯伯姬來歸
 汪氏曰春秋書郯伯姬來歸所以譏父母之訓育弗
 至致内女之婦徳有虧而亦責郯君失齊家之道而
 棄其伉儷也
[008-63b]
冬大有年
 以宣侈為盛事告於廟而書與桓同說已見前矣可
 見他年之多歉也記異之說亦不然
十有七年春王正月庚子許男錫我卒昭公卒子/靈公甯立
丁未蔡侯申卒文公卒子/景公固立
夏葬許昭公葬蔡文公
 凡訃不往葬者為失禮則此訃而往葬不可一例責
 之也胡氏以不月為畧恐未然
[008-64a]
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己未公㑹晉侯衞侯曹伯邾子同盟于斷道
 王氏經世按郤克徴㑹本為謀楚榖梁之說是也胡
 氏謂謀伐齊誤矣徴㑹在未見笑之先豈預知其見
 笑故為之㑹以謀之耶左氏載婦人笑於房自為鞌
 之戰張本耳斷道之盟同志於外楚此天下之大計
 也因小忿而忘大計舎攘夷匡世之功而雪一笑之
 恥晉之所以可罪也
[008-64b]
秋公至自㑹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肸卒
 稱字以其不仕待之以不臣也 胡傳稱弟得弟道
 也稱字賢也何賢乎叔肸宣弑而非之也非之則胡
 為不去也兄弟無絶道故雖非之而不去也與之財
 則曰我足矣終身不食宣公之禄君子以是為通恩
 也論情可以明親親言義可以厲不軌所以取貴乎
 春秋書曰公弟而稱字以表之也 屬詞主俾世其
[008-65a]
 卿之說盖見肸後世為大夫遂與季友仲遂為一例
 不知即宣公俾世其卿當是肸身後事肸不與知也
 觀其不受財不食禄於生前則可見矣 公孫嬰齊
 與叔老皆肸之子叔弓叔老之子輒叔鞅皆叔弓之
 子叔詣輒之子
十有八年春晉侯衞世子臧伐齊
 汪氏曰齊自翟泉以來不與於晉之㑹與盟而恃其
 強大侵暴小國是以晉景欲振奕世之伯業始則君
[008-65b]
 率衛以伐齊既而正卿舉合境之兵偕魯衛曹以戰
 齊盖非専以婦人笑客之故也按晉侯與衛伐齊未
 必為其臣雪婦人見笑之恥而然要是為齊不與盟
 㑹汪說可従後此鞌之戰則晉侯意在治齊而郤克
 䓁自以己之私忿而甚焉爾前後合二說始備
公伐杞
 以杞不朝也髙氏曰杞自文十六年來朝而不復至
 故伐之已不修徳而欲人朝已亦不思之甚矣
[008-66a]
夏四月
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
 胡傳邾人盖嘗執鄫子用之則不共戴天之世讐也
 既不能復又使邾人得造其國而戕殺其君曰于鄫
 者所以深責鄫之臣子不能救君難至此極也
甲戌楚子旅卒
 舊以楚荘為五伯之一恐非孔子嘗曰其事則齊桓
 晉文而不及於荘與宋襄秦穆盖以桓文嘗有功於
[008-66b]
 王室有功於中夏故也若宋襄欲圖伯而無成秦穆
 楚荘皆嘗為中國患聖人豈應許以伯乎孟子所稱
 五伯未見有眀訓有以夏昆吾商大彭豕韋併桓文
 為五伯者亦未敢據以為是也 季氏私考楚荘之
 興志欲圖中國但以能審形勢故先為務本息民之
 計不汲汲於兵爭即位三年而始滅庸秦巴既合足
 以制中國諸侯然後漸圖陳宋動必相機辭足以屈
 中國亦一時之雄也然滅庸滅舒蓼滅蕭肆其強暴
[008-67a]
 而宋陳鄭聖賢之後無不皆被其毒凡其所為皆貪
 慾之事非有假仁義以正天下之功說者乃以列於
 五霸而與桓文並稱豈不誤哉
公孫歸父如晉
 季氏私考歸父以父仲遂之故素謹事齊今魯自斷
 道之盟已改従晉特令歸父如晉以聽晉命盖季孫
 行父當國實主此謀欲使歸父必與齊絶之計也左
 氏以為歸父欲去三桓以張公室與公謀而聘於晉
[008-67b]
 欲以晉人去之殊不知魯之於晉初交未固此豈遽
 與謀腹心時哉且歸父志本向齊不在晉也事晉乃
 三桓之意特懼歸父有異志故使之奉使耳歸父欲
 去三桓不謀於素厚之齊而謀於初交之晉智者不
 如是也盖行父本忌歸父有寵於君而欲以計傾之
 使處齊晉相疑之地不待宣公薨而歸父危矣謀去
 三桓以張公室之說得非行父誣加歸父之辭而左
 氏誤信以為實乎
[008-68a]
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寢
 廬陵李氏曰宣公即位十八年乃不義之君也大畧
 與桓公相類除即位有年書法同桓公外其餘事同
 則従同可矣宣公因齊得國終身事齊自黑壤見止
 之後南逋於楚當是時晉之伯事不振故魯亦得以
 自縱數侵犯小國以自益而晉問不及焉直至十七
 年斷道之盟始背齊事晉則以季孫之憤也於是歸
 父逐而三家之張甚矣先儒李氏曰賂田求昏君大
[008-68b]
 夫奔走無寧嵗以為媚齊之謀不㑹于扈不&KR0576于清
 丘而無事晉之志一逞於兵則伐莒伐邾猶未巳也
 而伐萊伐杞一放於利則取向取繹猶未厭也而取
 根牟此宣之所以無良圖也斯言得之矣
歸父還自晉至笙遂奔齊
 季氏私考歸父自仲遂以來得君専寵而是時季孫
 行父當國所深忌也今歸父使晉而還適遭公之變
 行父欲自文預聞弑赤之故於是誣加謀去三桓之
[008-69a]
 罪以激衆怒而實以向不事晉之罪歸之謂其有事
 於齊也則歸父懼罪於晉勢無所歸有奔於齊而已
 遂者急於後事之辭見歸父之志在齊也左氏以墠
 帷復命於介為善而胡康侯遂許其志仁則過矣不
 自位奔故不言出杜元凱曰笙魯境也 按歸父如
 晉奔齊二項事従季氏私考為是盖謀去三桓欲仗
 晉以行事使果有此則歸父被逐當奔晉不當奔齊
 也左氏載此事後來不見晉人従否如何要是左氏
[008-69b]
 以傳聞為實然竟不審其後如何爾歸父即顛沛患
 難時但依齊而不向晉可見心不在晉但以君命奉
 使於晉不得不一行而所恃惟齊益見仗晉以去三
 桓無有此事明矣當時若果有此晉若許之則三桓
 乃晉所欲去之人行父當首先被斥何與同伐齊戰
安革於後來即晉不之許而宣公君也君所欲去之人
 晉亦何至遣其臣與之連兵結好反若親厚於前日
 乎要是晉徴㑹為㫁道之盟魯不得不往既受盟魯
[008-70a]
 又不得不一修好此歸父所以如晉而歸父之見逐
 則又以其貴而有寵行父輩始嘗忌之今於宣公之
 薨行父又將自文其謀弑子赤與仲遂同使於齊之
 故故因公薨而追治子赤之事若以為罪止於遂當
 罰及於其子孫故致其以家遣如此而歸父之奔齊
則以其父嘗謹於事齊齊為可依故也胡傳信左氏
 以立說恐未然
 
[008-70b]
 
 
 
 
 
 
 
 春秋事義全考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