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81 春秋輯傳-明-王樵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輯傳卷五
             明 王樵 輯
 僖公
元年春王正月
 左傳不稱即位公岀故也公岀復入不書諱之也
 公羊傳公何以不言即位繼弑君子不言即位此非
 子也其稱子何臣子一例也 榖梁傳繼弑君不言
[007-1b]
 即位正也 按左氏以為閔公弑後成季以僖公適
 邾共仲奔莒乃入立之經無僖公出入之文者諱之
 也然去年八月閔公遭弑僖公自邾入為君至此乆
 矣國内已粗定不應猶以出奔之故不行即位之禮
 也身出復入恥不在公何嫌而諱若君出諱而不書
 昭公何以書乎
齊師宋師曺師次于聶北救邢曺師左作曺/伯聶女輒反
 公羊傳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邢已亡矣
[007-2a]
 孰亡之盖狄滅之曷為先言次而後言救君也君則
 其稱師何不與諸侯專封也 趙氏曰公羊云邢已
 亡矣盖狄滅之按邢實未亡何得云亡又云君則其
 稱師何不與諸侯專封也按齊宋曺三國君實不在
 但使師救耳邢實未亡又何封乎 啖氏曰救者救
 其患難凡救皆美也救而次失救道也救邢之師譏
 不速赴故先書次于聶北邢竟得其援故又言救邢
 言有成事也 杜氏曰次于聶北者按兵觀釁以待
[007-2b]
 事也聶北邢地
夏六月邢遷于夷儀夷儀公作/陳儀後同
 左傳諸侯救邢實大夫而言諸侯/總衆國之詞也邢人潰出奔師奔/聶
 北之師也邢潰/不書不告也師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遷之師無
 私焉夏邢遷于夷儀諸侯城之救患也凡侯伯州/長
 患分灾分甫問反又如/字謂分之穀帛討罪禮也 公羊傳遷者何
 其意也遷之者何非其意也 榖梁傳遷者猶得其
 國家以往者也其地邢復見也非若宋人遷/宿滅不復見 杜氏
[007-3a]
 曰邢遷如歸故以自遷為文夷儀邢地
齊師宋師曺師城邢
 公羊傳此一事也曷為復言齊師宋師曺師不復言
 師則無以知其為一事也 糓梁傳是向之師也使
 之知改事然美齊侯之功也 陸氏曰三國先救邢
 邢遷後乃城之各一事據實書耳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齊人以歸
 杜氏曰傳在閔二年不言齊人殺諱之書地者明在
[007-3b]
 外薨閔二年傳曰共仲通于哀姜哀姜欲立之閔公/之死也哀姜與知之故孫于邾齊人取而殺之
 于夷以/其尸歸 公羊傳夷者齊地齊地則其言齊人以歸
 何桓公召而縊殺之 趙氏曰穀梁云夫人薨不地
 地故也此説非也假如夫人歸寧在路遇疾而薨豈
 得不書地乎且君薨者皆記其寢被殺即不言地隠
 公是也桓公在齊被殺而亦書地故知在外薨不論
 有故無故皆當書地理甚昭然 愚按此春秋正哀
 姜之誅予齊桓以討賊之義也本國之辭理不得直
[007-4a]
 言故書薨于夷而曰齊人以歸所以著齊人殺之也
 左氏乃謂君子以齊人殺哀姜為已甚矣女子從人
 者也何物君子而為是言女子從人在夫家有他罪
 謂非父母國所討可也與弑二君大義滅親使哀姜
 在魯魯不能討桓公猶不可但已况其逸而在于邾
 乎取而殺之于夷以其尸歸桓公之意盖以其義已
 絶于魯不可反𦵏于魯故也以歸之義胡文定程沙
 隨皆謂齊以喪歸魯竊詳若果歸其喪齊魯隣境豈
[007-4b]
 得七月死至十有二月喪始至乎經凡言以歸者以
 歸其國也左氏是矣 崔銑曰齊桓戮哀姜晉文納
 王晉悼討魚石乃定伯之柄乎人倫稍明紀綱粗立
 所謂假之也與是故儒學王道修彛倫而已矣
楚人伐鄭荆始/書楚
 左傳鄭即齊故也
八月公㑹齊侯宋公鄭伯曺伯邾人于檉檉勅呈反/公作朾
 左傳盟于犖謀救鄭也犖力角反即檉/也地有二名 杜氏曰檉
[007-5a]
 宋地陳國陳縣西北有檉城公及其㑹而不書盟還
 不以盟告 汪氏曰經書㑹而左氏言盟傳誤耳
 按楚兵已退鄭已在㑹則此舉非為謀救鄭也謀却
 楚也
九月公敗邾師于偃敗必邁反/偃公作纓
 左傳公敗邾師于偃虚丘之戍將歸者也杜氏曰偃
 邾地又曰虛丘邾地邾人既送哀姜還齊人殺之因
 戍虛丘欲以侵魯公以義救齊齊歸姜氏之喪邾人
[007-5b]
 懼乃歸故要而敗之 按檉之盟邾人在焉越月而
 敗其師傳亦不能詳其故不知虚丘誰地何故戌之
 杜氏亦不過以意言之耳盖以哀姜嘗遜于邾邾人
 或有所要于魯魯自求于齊齊人許歸其喪邾欲侵
 魯魯敗其師敗之者為主譏在魯也
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酈獲莒挐酈力知/反公作
 犁穀作麗挐女/居反又女加反
 左傳冬莒人來求賂公子友敗諸酈獲莒子之弟挐
[007-6a]
 非卿也嘉獲之也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汶陽田/汶水北
 地汶水出泰山/萊蕪縣西入濟 公羊傳莒挐者何莒大夫也莒無
 大夫此何以書大季子之獲也何大乎季子之獲季
 子治内難以正謂拒/慶父禦外難以正其禦外難以正奈
 何公子慶父弑閔公走而之莒莒人逐之將由乎齊
 齊人不納反却舍子汶水之上使公子奚斯入請季
 子曰公子不可以入入則殺矣奚斯不忍反命于慶
 父自南涘音俟水/涯也北面而哭時慶父在/汶水之北慶父聞之曰
[007-6b]
 嘻此奚斯之聲也諾已諾已自畢/竟之詞曰吾不得入矣於
 是抗舟竹由反/小車轅經而死莒人聞之曰吾已得子之賊
 矣以求賂于魯魯人不與為是興師而伐魯季子待
 之以偏師 按左氏公羊皆謂予季友之獲今考經
 書鄭獲蔡公子燮宋華元呉獲陳夏齧齊國書未有
 以書獲為善者此于友書敗書獲自責在友耳若夫
 莒逐慶父死于汶水之上而不書莒人殺慶父與宋
 萬奔陳而不書陳人殺萬同義其納姦要賂之罪盖
[007-7a]
 在其中矣何必謂嘉季子之獲哉凡詐戰曰敗觀經
 書敗某師則知其非以正勝榖梁乃有屏左右而相
 搏之説大謬可笑者也 陸氏曰三傳皆謂挐非卿
 以魯獲故書之按例凡不命卿事執于魯以及執殺
 奔放皆書莒慶鄭宛之類是也何乃于獲别生義乎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喪至自齊
 公羊曰貶必與其重者莫重乎以喪至也 趙氏曰
 文姜何不於死及塟貶之乎 榖梁曰不言姜為齊
[007-7b]
 侯諱殺同姓也 趙氏曰文姜不言姜亦是為齊諱
 乎 杜氏曰僖公請而塟之故告于廟而書喪至也
 齊侯既殺哀姜以其尸歸絶之于魯僖公請其喪而
 還不稱姜闕文 今按杜説是也齊桓治哀姜之罪
 取而殺之于夷以其喪義不可歸于魯故遂以歸焉
 齊桓之為義也盡矣使魯有知義者因使告于齊曰
 夫人氏實與弑寡君幸君討之若君以先君之故不
 忍肆諸市朝敢請其喪齊人許之則即其死所而𦵏
[007-8a]
 之可也今乃請而還之于魯𦵏以小君之禮大義滅
 矣春秋詳書之所以深著魯君臣之罪也胡氏乃謂
 書齊人以歸夫人氏之喪至自齊者譏桓公也夫不
 譏僖公而譏桓公何倒見乎 上文敗邾師于偃三
 傳俱無明説惟何休云公怨邾人以夫人與齊恐得
 事之情
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
 公羊傳孰城城衛也曷為不言城衛滅也孰滅之盖
[007-8b]
 狄滅之趙氏曰按經文/但言入無滅文然則孰城之桓公城之曷為
 不言桓公城之不與諸侯專封也 趙氏曰按經文
 自為衛築城耳如何謂之封乎 榖梁傳楚丘者何
 衛邑也其城何封衛也則其不言城衛何也衛未遷
 也 愚按桓公之于衛實有存亡繼絶之功故木瓜
 之詩夫子錄之然以小惠評之則齊桓為有徳以大
 法論之則諸侯無專封故城楚丘城者非獨魯也而
 獨書魯者以彼之為未足以為功故反循吾之常義
[007-9a]
 而稱城焉耳猶晉文使諸侯朝王朝者亦非獨魯也
 而獨書魯者以彼之為未足以為義故反循吾之常
 道為朝焉耳貴義而不貴惠貴正而不貴功亦略小
 善而優大節抑霸權而尊王室斯春秋之㫖也宋子
 魚曰齊桓存三亡國義士猶或薄之夫薄之者非小
 其功也記曰私惠不歸徳君子不自留處/也焉詩曰王
 命仲山甫城彼東方又曰經營四方告成于王斯春
 秋責桓之意也
[007-9b]
夏五月𦵏我小君哀姜
虞師晉師滅下陽公穀作夏陽/ 晉始見經
 左傳晉荀息將以屈産之乗與垂棘之璧假道于虞
 以伐虢荀息荀叔也屈地生良馬垂棘出美玉故以/為名四馬曰乗自晉適虢途出于虞故假道
 公曰是吾寶也對曰若得道于虞猶外府也公曰宫
 之竒虞忠/臣存焉對曰宫之竒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
 諫且少長于君君暱之雖諌將不聴乃使荀息假道
 於虞曰冀為不道入自顛軨音/零伐鄍亡丁/反三門前是/冀伐
[007-10a]
 虞至鄍鄍虞邑河東大/陽縣東北有顛軨坂冀之既病則亦惟君故言虞/報伐
 冀使病將欲假道故稱虞強以悦其心/冀國名平陽皮氏縣東北有兾亭是也今虢為不道
 保于逆旅逆旅客舍也虢稍遣人分/依客舍以聚衆抄晉邉也以侵敝邑之南
 鄙敢請假道以請罪于虢問虢伐已/以何罪虞公許之且請
 先伐虢宫之竒諌不聴遂起師夏晉里克荀息帥師
 㑹虞師伐虢滅下陽先書虞賄故也下陽虢邑在/河東大陽縣
 公羊傳虞㣲國也曷為序乎大國之上使虞首惡也
 曷為使虞首惡虞受賂假滅國者道以取亡焉其受
[007-10b]
 賂柰何獻公朝諸大夫而問焉曰寡人夜者寢而不
 寐其意也何諸大夫有進對者曰寢不安與其諸侍
 者有不在側者與獻公不應荀息進曰虞虢見與獻
 公攝而進之以手通/指曰攝遂與之入而謀曰吾欲攻虢則
 虞救之攻虞則虢救之如之何願與子慮之荀息對
 曰君若用臣之謀則今日取虢而明日取虞耳君何
 憂焉獻公曰然則柰何荀息曰請以屈産之乗與垂
 棘之璧往必可得也則寳出之内府藏之外府馬出
[007-11a]
 之内廐繫之外廐耳君何喪焉獻公曰諾雖然宫之
 竒存焉如之何荀息曰宫之竒知則知矣雖然虞公
 貪而好寳見寶必不從其言請終于往於是終以往
 虞公見寶許諾宫之竒果諌諌曰唇亡則齒寒虞虢
 之相救非相為賜則晉今日取虢而明日虞從而亡
 耳君請勿許也虞公不從 榖梁傳夏陽者虞虢之
 塞邑也滅夏陽則虞虢舉矣 其載荀息之言曰玩
 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後此中知以上乃能
[007-11b]
 慮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 愚
 按左氏云先書虞賄故也公羊云先書虞使虞首惡
 也二家皆未盡設謀在晉春秋乃以虞公餌賄而使
 虞首惡非公論矣據左傳虞先起師晉侯㑹之春秋
 從其先後書之耳無他意也 程子曰虞假道而助
 晉伐虢虢之亡虞實致之故以虞為主下陽邑也虢
 之亡由此故即書滅 按以虞首兵猶邾之導鄭又
 如以宋首州吁徐彦曰虢之滅由于下陽之亡郢之
[007-12a]
 入由于州來之亡故皆書滅 張氏曰下陽與上陽
 為對虢之塞邑在今陜州平陸縣上陽在陜縣虢所
 都也虞仲雍之後虢文王弟虢叔之後
秋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于貫公貫下/有澤宇
 榖梁傳貫之盟管仲曰江黃逺齊而近楚楚為利之
 國也若伐而不能救則無以宗諸侯矣桓公不聴遂
 與之盟 按管仲逺慮卓見 張氏曰江在汝南安
 陽縣今蔡州新息縣今蔡黄嬴姓國在汝南缺/陽縣
[007-12b]
 今光州定城縣也貫今興仁府濟隂縣有貫城齊桓
 謀楚先服此二國皆近楚之國也所以逺交而孤楚
 之勢此桓公服楚之規模也惟宋預盟不煩諸侯也
  今按張氏此説最是杜氏亦謂江黃楚與國也始
 來服齊故為合諸侯此得事之情但諸侯唯齊宋盖
 宋王者之後中州之大國自齊桓初霸即與宋同力
 常推先焉今諸侯無異志者逺盟江黃獨與宋俱張
 氏所謂不煩諸侯也陽榖之㑹亦同公榖皆以為大
[007-13a]
 國言齊宋逺國言江黃則以其餘為莫敢不至也此
 盖推言其勢之若是非諸侯之果皆與盟也春秋序
 盟㑹皆從其實無包舉之例 此舉不出于管仲而
 諸家盛稱為制楚之竒䇿恐未然
 附左傳齊寺人貂始漏師于多魚寺人内豎貂名多/魚地名闕為齊亂
 張/本 虢公敗戎于桑田桑地虢地在宏/農陕縣東北晉卜偃曰虢
 必亡矣亡下陽不懼而又有功是天奪之鑒鍳所以/自照
 而益其疾也必易晉而不撫其民矣不可以五稔熟/也
[007-13b]
冬十月不雨
 榖梁傳不雨者勤雨也欲得雨之/心勤也
楚人侵鄭
 左傳楚人伐鄭鬭章囚鄭聃伯經書侵傳言伐本/以伐興權行侵掠
三年春王正月不雨
 榖梁傳不雨者勤雨也
夏四月不雨
 榖梁傳一時言不雨者閔雨也經一時輒言不/雨憂民之至閔雨
[007-14a]
 者有志乎民者也 按雨𤾉繫乎人時闗乎民命故
 災則書旱僖二十一年夏大/旱宣七年秋大旱勤雨則書不雨閔雨則
 每時而一書不雨喜雨則書雨今/年示人君恤民也文
 公之篇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而書文二/年
 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而書文十年/十三年皆著其慢也或
 者乃縁榖梁閔雨之言欲飾成僖公恤民之實則亦
 過矣何休有省百官放佞臣/理冤獄四百餘人之説 杜氏曰一時不雨則
 書首月傳例曰不曰旱不為災 五行志庶徴之恒
[007-14b]
 𤾉劉向以為春秋之大旱也不傷二榖謂之不雨
徐人取舒
 杜氏曰徐國在下邳僮縣東南舒國今廬江舒縣勝
 國而不用大師亦曰取 孔氏曰諸侯相滅亡者多
 是王壤鄰接思啟封疆徐在下邳舒在廬江相去甚
 遥而越境滅國不知所以 李亷曰外滅國書取者
 惟此左氏公羊皆以為易趙氏以為不絶其祀也夫
 用兵雖有難易而滅人之罪無重輕何得以易而減
[007-15a]
 其滅罪乎以為不絶其祀則書降書遷足矣以為舒
 自取滅亡則書潰書亡足矣何得稱取稱取者與魯
 兵書滅曰取同文先儒林氏以為舒者楚之黨徐人
 取舒為齊桓通伐楚之徑也春秋以其效順于中國
 也故書人書取此説疑得之
六月雨
 左傳春不雨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於五月不曰
 旱不為災也 杜氏曰亦旱不竟夏周六月夏四月
[007-15b]
 於播種五稼無損 榖梁傳雨云者喜雨也喜雨者
 有志乎民者也 髙氏曰建巳之月萬物始盛待雨
 而大古者以是月雩而祈雨則六月之雨尤為可喜
秋齊侯宋公江人黃人㑹于陽榖
 左傳謀伐楚也 杜氏曰陽榖齊地在東平須昌縣
 北 趙氏曰據明年伐楚江黄不與則知此説非也
  按胡傳諸侯之帥同次于陘所謂聚而為正也江
 人黄人各守其地所謂分而為竒也此類舉業鋪張
[007-16a]
 之辭江黄小國實不能為中國掎角桓公不用管仲
 之言乃其失䇿無濟于事適促二國之亡耳 公羊
 云此大㑹也曷為末言爾按此義同盟貫諸侯無包
 舉之例其載桓公之言曰無障谷無貯粟無易樹子
 無以妾為妻者此盖聞葵丘五命之畧而𠞰𫝊之焉
 耳兼此文亦不完上下意不屬也 榖梁云陽穀之
 㑹桓公端委搢笏而朝諸侯諸侯皆諭乎桓公之志
 並附㑹之浮辭 兩與盟㑹一從伐陳滅亡繼之况
[007-16b]
 敢犯楚乎胡氏謂次陘之役江黄守境按兵以為八
 國之援以此為克敵制勝之謀並非其實
冬公子友如齊涖盟榖作公子季友涖/公穀作蒞後同
 公羊傳涖盟者何徑盟乎彼也來盟者盟于我也
 公盖有故不㑹陽榖是以季友往涖盟或曰聴伐楚
 之期也 涖盟對來盟為義公羊得之
楚人伐鄭
 左傳鄭伯欲成孔叔鄭大/夫不可曰齊方勤我棄徳不
[007-17a]
 祥
四年春王正月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曺
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
 左傳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
 問師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周太保/召公奭命我先君太公
 曰五侯九伯五等諸侯/九州之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爾貢
 包裹/來菁/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所六/反束茅而灌/之以酒為
 縮/寡人是徴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昭王南巡/守涉漢船
[007-17b]
 壞而溺周人/諱而不赴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
 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陘 杜氏曰
 民逃其上曰潰遂兩事之辭陘楚地頴川召陵縣南
 有陘亭 按齊桓圖伯二十餘年至是始有事于楚
 猶未敢聲言伐之也以侵蔡召諸侯借侵蔡以出楚
 不意蔡自莊十四年荆入蔡蔡哀侯折而事楚已易
 世不通中國今二十有四年矣蔡已入楚則次及于
 鄭蔡鄭當楚之衝華夷之門户也故齊不得蔡無以
[007-18a]
 及楚侵蔡伐楚勢當然矣公怒蔡姬歸之未絶而蔡
 嫁之説者遂為齊侯以私憾加兵者謬也因諸侯之
 師震而潰之遂事伐楚不與角力示之以形勢以全
 取勝故一問而楚詞屈兵不血刃孔子稱其一匡天
 下遂以仁許之春秋舉重凡師再有事不悉書茍悉
 書則以遂言之兵事言遂必關于天下之大故也楚
 入春秋浸強而諸夏之交兵非以定簒弑則修怨而
 已問不及楚也桓公始有志于制楚合九國之衆兵
[007-18b]
 莫盛焉楚雖强足以一戰乃次陘不戰以待其來折
 以話言而楚即服雖然荆楚僭王罪之大者也包茅
 不入罪之小者也昭王之不復則非其罪矣管仲乃
 舍其大而問其小且及于事之乆逺不明而非其罪
 者仗義執言固當如是而已乎吁此其所以為霸者
 之師也禹之征苗湯之伐桀皆明徴其辭盖有諸已
 而後可求諸人無諸已而後可非諸人齊桓之霸所
 謂以力服人而已内嬖如嫡同産不嫁内之失徳多
[007-19a]
 矣滅譚滅遂遷陽降鄣外之失義多矣楚大國也僣
 王其大惡也我以大惡責之彼肯弭然受責者哉攻
 之弗克圍之弗下將何辭以退師乎故舍其所當責
 者而及其不必責者庶幾楚人之為辭也易不盡力
 以抗我我之服楚也亦易不勞師而有功鳴呼此其
 所以為霸者之心也孔子曰管仲之器小哉孟子曰
 管仲功烈如彼其卑也泛而觀之則聖賢之貶伯功
 若以存教而絶人之趨于功利也唯以是而深考之
[007-19b]
 則其實卑而小也猶斗筲之不可強以譽為鐘鼎春
 秋尊王賤霸猶首冠足履之不可以易置也豈唯存
 教云乎哉 胡氏謂齊師雖强桓公能以律用之而
 不暴楚人已服桓公能以禮下之而不驕庶幾乎王
 者之事此等並過論也
夏許男新臣卒
 劉氏曰諸侯卒于外者在師則稱師在㑹則稱㑹今
 許男一無稱者此去師與㑹而復歸其國之騐也召
[007-20a]
 陵地在頴川去許/宻邇是以許男復焉古者國君即位而
 為椑音闢棺/襯尸也嵗一漆之出疆必載椑卒于師曰師卒
 于㑹曰㑹正也許男新臣卒非正也 按許男春在
 陘而夏卒師未退不言卒于師故先儒以為歸國而
 卒未見非正之意劉氏之説過矣榖梁則謂死于師
 而不地内桓師也
楚屈完來盟于師盟于召陵屈居忽反完音/完召上照反
 左傳夏楚子使屈完楚大/夫如師觀齊因屈完覩齊/之盛 而求盟
[007-20b]
 退次于召陵因楚已服退/舍以禮之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
 乗共/載而觀之齊侯曰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
 不榖同好何如對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
 寡君寡君之願也齊侯之辭禮故屈完之對/亦謙雖非情而不得不順齊侯曰
 以此衆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齊侯于是/乎失言矣
 使管仲侍行/其為斯言乎對曰君若以徳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
 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衆無所用之
 齊侯亦屈而不能對矣退是時齊為虚禮善詞以柔/楚故楚亦虚禮善詞以 齊取完師却敵而已意不
[007-21a]
 欲生事盖令尹子文之謀也而屈完亦俊士也折桓/數言楚之雄壯抗衡中夏不為人下之氣具見于此
 矣桓公之不能終定楚亦坐判于此都方城山在南/陽葉縣南以言竟上之逺漢水出武 至江夏南入
 江言其險固/以當城池屈完及諸侯盟 召陵頴川縣 公羊
 傳其言盟于師盟于召陵何師在召陵也曷為再言
 盟喜服楚也楚有王者則後服無王者則先叛夷狄
 而亟病中國南夷與此夷交中國不絶若綫桓公起
 中國而攘夷狄卒帖荆以此為王者之事也 趙氏
 曰若不重言盟于召陵則無以知退軍乃似盟于陘
[007-21b]
 也若惟言盟于召陵則莫知與誰盟又無以示退軍
 之禮 榖梁曰以桓公得志為僅矣 按是時北有
 狄人之患南伐至于邢衛矣南有荆楚之難北伐
 至于鄭矣所謂南夷與北夷交而中國不絶若綫桓
 公此却狄而南帖荆其有功于諸夏大矣然其却狄
 也緩而帖荆也僅狄已蹙邢而始次于聶此以救邢
 狄已入衛而二年之後楚丘始城衛北州之大國也
 及其廬于曺也止遺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
[007-22a]
 共滕之民為五千人亡而後存之齊將以為非是不
 足以見徳也乎若夫楚之為患又有百于狄者始而
 吞噬羣蠻繼而憑陵中夏已盡漢陽之諸姬睥睨宗
 周之九鼎入蔡滅息比年伐鄭始專意北方矣鄭之
 為國也前嵩後河右洛左濟虎牢之險天下所聳中
 國有鄭則足以據北面南而為政于天下周召之所
 以分陜而治徳化大成于内而南方之國莫不從教
 者也及其衰也荆楚抗衡中夏則必爭鄭桓文攘却
[007-22b]
 荆楚則必服鄭不然不克天下大勢之所在亦可見
 矣惜乎桓文無周召之心楚人伐鄭鄭伯欲成孔叔
 不可曰齊方勤我棄徳不祥鄭之受兵亟矣齊未嘗
 救而孔叔猶有勤我之言盖知于檉于貫陽榖之㑹
 皆為謀鄭故也桓公之于却楚謀中夏也僅僅焉耳
 不于斯見之矣乎召陵之後僅得屈完之盟故保不
 戰之勝榖梁氏曰以桓公得志為僅矣可謂辭約而
 義深矣然則曾西所謂功烈之卑也豈無見哉
[007-23a]
齊人執陳轅濤塗轅公穀/作袁
 左傳陳轅濤塗謂鄭申侯曰師出于陳鄭之間國必
 甚病當有供給/之費故若出東方觀兵于東夷而循海而歸
 其可也東夷郯莒徐夷/也觀兵示威申侯曰善濤塗以告齊侯許
 之申侯見曰師老矣若出于東方而遇敵懼不可用
 也若出于陳鄭之間供其資糧屝符費反/革屨也屨其可也
 齊侯說與之虎牢執轅濤塗 公羊傳稱侯而執者
 伯討也稱人而執者非伯討也此執有罪何以不得
[007-23b]
 為伯討古者周公東征則西國怨西征則東國怨桓
 公假途于陳而伐楚陳人不欲其反由已者師不正
 故也不修其師而執濤塗古人之討則不然也 啖
 氏曰公羊云濤塗説桓公令師濱海而歸師陷沛澤
 之中顧而執濤塗若然則是軍失路致陷非濤塗之
 罪故左氏説是 李亷曰濤塗誤軍之罪疑公羊得
 之如左氏之説則仍從陳鄭而歸足矣執其卿而又
 侵伐其國者至是甚乎 按齊實未嘗濱海而歸安
[007-24a]
 從有陷師沛澤之事秋及江黃伐陳江黃皆汝旁國
 而近陳自伐楚歸就令伐陳則路由陳鄭明矣濤塗
 之言雖私其國然不聴則已何至勤師以討盖陳蔡
 二國終以近楚常有二心今不欲齊師反而由已有
 厭苦之之心齊人以為此叛齊即楚之漸故因歸師
 以威之堅其意耳觀再侵而陳乃成則陳初未肯服
 也陳不心服桓再興師得其成而後已盖定陳之從
 齊非專以濤塗故也
[007-24b]
秋及江人黄人伐陳
 左傳秋伐陳討不忠也 榖梁傳不言其人及之者
 何内師也 汪氏曰或謂書及者蒙上文齊人執轅
 濤塗之文乃齊及之非魯及之也然求之一經書法
 他國再有事必書遂如遂滅偪陽遂滅賴之類此不
 言遂實魯及之耳 愚按江黄雖從齊然不敢明出
 師以助伐楚故陘之師江黄不與順小國之情且使
 整旅保境以待事也至有討陳之舉而用之然齊桓
[007-25a]
 之計失于是矣小國使之侵伐結怨深讐而我救或
 不能及則反以快敵而負小國效順之初心矣
八月公至自伐楚
 榖梁傳有二事偶則以後事致後事小則以先事致
 其以伐楚致大伐楚也 范氏曰楚強莫能伐故以
 伐楚為大事 啖氏曰或致前事或致後事盖夫子
 擇其重者志之也 李亷曰致先事致後事之説榖
 梁傳得之啖氏之説亦榖梁意也然則以伐楚盟召
[007-25b]
 陵致伐而不致㑹對侵楚盟臯鼬致㑹而不致侵論
 之則伐楚之義大而侵楚之事淺矣又以侵蔡遂伐
 楚致伐而不致侵對伐鄭遂救許致伐而不致救論
 之則伐楚之功美而討鄭之事亦重矣其公羊以為
 得意致㑹不得意致伐者獨于伐鄭㑹蕭魚致㑹則
 可通于此不通則以為楚復叛盟故不以㑹致皆強
 生論也 劉氏曰諸致例有可通者有不可通者不
 足泥也
[007-26a]
𦵏許穆公穆公/作繆
 左傳許穆公卒于師𦵏之以侯禮也凡諸侯薨于朝
 㑹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于是有以衮斂 按許男
 實不卒于師已見前卒下同盟重其從伐楚也過以
 加等之禮褒之耳
冬十有二月公孫兹帥師㑹齊人宋人衛人鄭人許人
曹人侵陳兹公作/慈後同
 杜氏曰兹叔牙子叔孫戴伯 左傳叔孫戴諡/伯帥
[007-26b]
 師㑹諸侯之師侵陳陳成歸轅濤塗 胡傳桓公識
 明而量淺管仲器不足而才有餘楚方受盟志已驕
 溢陳大夫一謀不恊其身見執其國再見侵伐桓徳
 于是乎衰矣 張氏曰是時大兵之後復以師出重
 困諸侯况兵以憤興則後有當討者應之必怠人亦
 侮之故楚終不服鄭伯逃盟以至弦滅而不能救皆
 怒陳之過致之也故詳書伐侵以著其罪
 附左傳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
[007-27a]
 吉公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物生而有/象象而後
 有滋滋而後有數龜象/筮數故象長而數短也弗聴立之生奚齊其娣生卓
 子及將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姬謂太子曰君夢
 齊姜必速祭之太子祭于曲沃歸胙于公公田姬置
 諸宫六日公至毒而獻之毒酒經宿輒敗而經六日/明公之惑 穀梁云君將
 食驪姬跪曰食自/外不可不試也公祭之地地墳與犬犬斃與小臣
 小臣亦斃姬泣曰賊由太子穀梁云驪姬下堂而啼/呼曰天乎天乎國子之
 國也子何/遲于為君太子奔新城曲/沃公殺其傅杜原欵或謂太
[007-27b]
 子子辭君必辨焉以六日之/狀自理太子曰君非姬氏居不
 安食不飽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自理則/姬死姬
 死則君不樂是/不樂由吾也曰子其行乎太子曰君實不察其罪
 被此名也以出人誰納我十二月戊申縊于新城姬
 遂譛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五年春
晉侯殺其世子申生
 左傳晉侯使以殺太子申生之故來告初晉侯使士
[007-28a]
 蒍為二公子築蒲與屈不慎夷吾訴之公使讓之對
 曰詩云大/雅懐徳唯寧宗子唯城以徳安國則宗/子之固若城君其
 脩徳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將尋師焉焉用慎及
 難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挍踰垣而
 走披斬其袪袂/也遂出奔翟 公羊傳曷為直稱晉侯
 以殺殺世子母弟直稱君者甚之也此傳之極簡/明得經㫖者
 穀梁傳日晉侯斥指/斥殺惡晉使也 按太子縊于新
 城則其斥殺何春秋之法前有讒而不見則其君之
[007-28b]
 罪也 按外傳公之優曰施通于驪姬驪姬問曰吾
 欲為難安始而可優施曰必于申生其為人小心精
 潔精潔易辱甚精必愚是故先施讒于申生又優施
 教驪姬夜半而泣謂公曰吾聞申生甚仁而彊今謂
 君惑于我必亂國無乃以國故而行彊于君盍殺我
 無以一妾亂百姓公曰夫豈惠于民而不惠于父乎
 驪姬曰為仁與為國不同為仁者愛親之謂仁為國
 者利國之謂仁故長民者無親衆以為親茍衆利而
[007-29a]
 百姓和豈能憚君公懼曰若何而可驪姬曰君盍老
 而授之政彼得政而行其欲乃釋君公曰不可我以
 威與武是以臨諸侯未沒而亡政不可謂武有子而
 不勝不可謂威爾弗憂我將圖之驪姬曰以臯落翟
 之苛我邉鄙君盍使之伐翟以觀其果于衆也若不
 勝翟雖濟益/也其罪可也若勝翟則善用衆矣求必益
 廣乃可厚圗也公説故使申生伐東山申生敗翟而
 返讒言益起驪姬告優施曰君既許我殺太子而立
[007-29b]
 奚齊矣吾難里克柰何優施飲里克酒中飲起舞乃
 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烏烏人皆集于菀木茂/貌已獨
 集于枯譏里克不能擇所依如烏鳥能/擇茂木而捿之吾吾自得也里克曰而言
 戲乎抑有所聞之乎優施告之故里克曰阿君以殺
 太子吾不忍拒命吾不敢中立其免乎優施曰免
 西山真氏曰驪姬之殺申生也其機變亦甚巧矣夫
 父子之情日相親近則間言不得而入惟以術離之
 然後可故驪姬首賂二五説獻公出三子于外此離
[007-30a]
 人之術也獻公者喜功貪得之人以闢地啟土中其
 情安得不悦而從之三子既出則圖之易矣既又與
 優施謀作難之先後優施知申生之可陷也則請先
 之其言曰精潔易辱又曰甚精必愚盖精潔之人惜
 名矜行惟恐㸃汚故曰易辱以節自勵不以術自全
 故曰必愚若是者可以術激之而使死石顯之陷蕭
 望之亦猶是也申生輕死重名故優施欲先陷焉然
 恐獻公猶未忍果于殺也則又夜半而泣以危言動
[007-30b]
 之謂申生有將為逆之意自請先死公懼而謀之則
 又勸授之政而避禍焉夫獻公剛猛人也肯為其子
 屈乎懐怒必殺之心自此啟矣然猶患無隙以加之
 罪也則使將兵而伐翟勝則加以得衆之名而敗則
 繩以覆師之罪申生至是無逃死之所矣然又慮大
 臣或守正力爭則公之意未可知也則又使優施以
 杯酒從容歌舞㣲詞諷其為附麗之計里克大臣也
 許以中立則無復事矣獻公之意其成也已乆故歸
[007-31a]
 胙之詐至易辨而不復辨申生之仁恐傷公意又不
 忍自辨則有死而已申生死而二子奔無不如優施
 之所料者然奚齊立里克弑之卓子立又弑之夷吾
 不終迨重耳立而後定晉國之亂垂二十年由驪姬
 之讒而三嬖二五/優施助之也故女子小人表裡交締者
 危國亡家之本也 東萊吕氏曰晉殺其世子申生
 孰殺之士蒍殺之也殺申生者實驪姬之譛士蒍何
 與焉士蒍開其隙驪姬乗其隙也羣公子之出于桓
[007-31b]
 莊者豈他人哉非獻公之諸父則王父昆弟也士蒍
 逢獻公之惡使屠其宗族昆弟如艾草菅畧無㦧怛
 不忍之意其于宗族昆弟既如此何獨難于其子乎
 驪姬之譛即襲吾前日譛富子之術也城蒲與屈即
 前日城聚之意也吾嘗考晉國之本末又知開禍端
 者非獨士蒍其所從來逺矣晉穆侯之二子長則文
 侯而桓叔其季也自桓叔以來視文侯之子孫不啻
 冦讐必鋤其根奪其據而後已者良欲啟子孫之業
[007-32a]
 耳殊不知吾私其子而殺其昆弟則吾之子亦私其
 子而殺其昆弟矣當桓莊翦害文侯子孫之時其心
 必謂是本既除則吾子孫無復有患矣豈知害其子
 孫者乃吾子孫即當獻公翦害桓莊子孫之時其心
 亦謂是偪既除則吾嗣子無復有患矣而豈知害其
 嗣子者又吾也即嗚呼私生于愛而害愛者莫如私
 天下未有私而能愛者也將立奚齊乃定之矣必死
 申生奪夷吾重耳而後安者為奚齊慮也而奚齊以
[007-32b]
 弑卓子又弑使二子不保又非獻公為之也邪徒設
 此心兩俱棄之致晉亂二十餘年所謂為人君父而
 不知春秋之義必蒙首惡之名者豈不信哉豈不信
 哉 朱子謂驪姬之亂詛無畜羣公子自是晉無公
 族而以卿之子為公族大夫這箇便是六卿分晉之
 漸 晉無公族語在宣二年
把伯姬來朝其子來字/句絶
 相朝諸侯之禮也把伯在無使其子行之禮魯無以
[007-33a]
 待人父之道待人子之禮又俱無使婦人參之之禮
 書把伯姬來朝其子參譏之也伯姬歸把方十三年
 有子必尚㓜是年把惠公卒昔曺伯有疾遣其世子
 射姑來是時惠公疑亦有疾朝其子而伯姬俱來盖
 托之于魯也 杜氏曰伯姬來寧寧成風也時子在
 十嵗左右不成朝禮故繫于母而曰朝其子
夏公孫兹如牟
 私交也左氏以為如牟娶焉
[007-33b]
公及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㑹王世子于
首止公穀作首/胾後同
 按史記周惠王太子鄭母早死後母曰惠后陳/媯惠后
 生叔帶封于甘故左/傳稱甘昭公有寵于惠后惠王以惠后故將
 廢太子而立之故齊桓帥諸侯㑹王世子以定其位
  左傳㑹于首止㑹王太子鄭謀寧周也 公羊傳
 曷為殊㑹王世子世子貴也世子猶世世子也 穀
 梁傳及以㑹尊之也何尊焉王世子王之貳也 杜
[007-34a]
 氏曰世子不名而殊㑹尊之也王之世子尊與王同
 首止衛地陳留襄邑縣東南有首鄉 按據史記則
 叔帶與襄王異母僖二十四年傳曰天王出居于鄭
 辟母弟之難也注云叔帶襄王同母弟此盖因母弟
 字而誤説依史記為是左傳此處載事只云謀寧周
 也而不明言惠后欲立帶事至鄭忽辭昬魯為其班
 後鄭此等小事却兩處見之 汪氏曰齊桓㑹王世
 子于首止以定其位而王室寧使惠王無易樹子之
[007-34b]
 過若景王不能早正國本而王室亂使諸侯有戍周
 城成周之勤晉頃寧王室于已亂之後不若齊桓能
 弭難于未亂之先也或言世子無王命而出㑹諸侯
 是世子外交霸國以脅制其君齊桓不請于王而率
 諸侯以㑹王世子是為世子私植黨以拒父也是不
 然漢髙欲易太子張良招四皓與逰卒定惠帝程子
 與之以為得納約自牖之義彼四皓非以髙帝之命
 而至惠帝亦非以父命而招四人也春秋許㑹首止
[007-35a]
 之意亦猶是也 陸氏曰齊侯非㑹主故言及齊侯
秋八月諸侯盟于首止
 公羊傳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見者前目而後凡
 也 榖梁傳無中事而復舉諸侯何也尊王世子而
 不敢與盟也尊則其不敢與盟何也盟者不相信也
 不敢以所不信而加之尊者天子㣲諸侯不享覲桓
 控大國扶小國統諸侯不能以朝天子亦不敢致天
 子尊王世子于首胾乃所以尊天王之命也世子受
[007-35b]
 之可乎是亦變之正也天子㣲諸侯不享覲世子受
 諸侯之尊已而天王尊矣世子受之可也
鄭伯逃歸不盟
 左傳王使周公宰孔/也召鄭伯曰吾撫汝以從楚輔之
 以晉可以少安王恨齊桓定太子之/位故召鄭伯使叛齊鄭伯喜于王命
 而懼其不朝于齊也故逃歸不盟孔叔止之曰國君
 不可以輕輕則失親孔叔鄭大夫/親黨援也失親患必至病而
 乞盟所喪多矣君必悔之弗聴逃其師而歸 趙氏
[007-36a]
 曰凡言逃者皆謂義當留而竊去也故榖梁云逃義
 曰逃君臣同辭逃者匹夫之事也 按是時齊桓攘
 楚諸侯服從㑹于首止匡戴王室大義明于天下周
 室積衰之勢自此可振而惠王以嬖孽之私棄義理
 之正撫鄭從楚惎間中國自是楚復張矣故知中國
 之卒不競于楚非獨楚之强與諸侯之罪亦王室有
 以啟之也可勝嘆哉春秋逃鄭伯則王之畔義棄忠
 不待貶而惡亦見矣 孔氏曰逃在盟前避盟而逃
[007-36b]
 故曰逃歸不盟
楚人滅弦弦子奔黄楚始滅/中國
 左傳楚鬬榖於菟滅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
 睦于齊皆弦姻也姻外親也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柏國名汝南西平縣有伯亭
 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設備故亡 按召陵之盟楚
 非誠服也侵陳之役諸侯有叛心矣觀鄭伯以不朝
 于齊而懼夫其不朝也端有故乎又疑于見討而懼
 則其生心乆矣故一聞惠王撫汝以從楚之言遂喜
[007-37a]
 于王命而逃歸不盟自是竊與楚通也楚窺此間遂
 滅弦以嘗齊夫召陵之盟與不穀同好此言皎如白
 日而楚敢畔之盖有以知齊間之可乗耳使齊之為
 義出于誠飭躬正已上事王室内撫其民外綏諸侯
 莫不盡其道上下内外皆中心悦而誠服之也則以
 背盟滅弦問楚之罪可也楊雄有言為政有幾曰思
 斁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其思矣夫齊欲徑陳陳不果
 納執轅濤塗其斁矣夫夫桓徳既斁于人義不信于
[007-37b]
 天王氣不聨于與國此所以不能再興問楚之師也
 江黄道柏齊之睦而弦之姻也滅弦者圖四國之漸
 也齊將僕僕然救之乎彼處南海而吾處北海彼威
 之旦夕耳而吾救在千里之外豈所能及不救則盟
 楚之功墮矣齊桓之失在于積義不以平素而假其
 一二以為名故無以充其類而不在于滅弦不救之
 日也 杜氏曰弦國在弋陽䭾縣東南
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007-38a]
冬晉人執虞公
 左傳晉人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竒諌曰虢虞之
 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冦不可翫一之為甚
 其可再乎謗所謂輔頰/輔牙/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
 虢之謂也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太伯虞仲
 太王之昭也太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
 穆也為文王卿士勲在王室藏于盟府司盟/之官將虢是
 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
[007-38b]
 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偪乎親以寵偪猶尚害之况
 以國乎弗聴許晉使宫之竒以其族行八月甲午晉
 侯圍上陽上陽虢國都在/宏農陜縣東南冬十二月丙子朔滅虢虢
 公醜奔京師不書不/告也師還館于虞遂襲虞滅之執虞
 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脩虞祀且歸其職
 貢于王故書曰晉人執虞公罪虞且言易也 公羊
 傳虞公抱寳牽馬而至荀息見曰臣之謀何如獻公
 曰子之謀則已行矣寶則吾寶也雖然吾馬之齒亦
[007-39a]
 已長矣盖戲之也虞已滅矣其言執之何不與滅也
 不與虞公/以見滅滅者亡國之善辭上下之同力者也 杜
 氏曰稱人以執同于無道于其民之例所以罪虞公
 且言易也晉侯修虞之祀而歸其職貢于王故不以
 滅同姓為譏 啖氏曰春秋時以强暴弱故執諸侯
 皆稱人亂辭也 按公羊謂虞不言滅不與虞以亡
 國之善辭可也杜氏謂晉侯脩虞祀歸職貢于王故
 不以滅同姓為譏非也啖説得之
[007-39b]
六年春王正月
 附左傳晉侯使賈華晉大/夫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
 將奔狄郤芮曰後出同走罪也嫌與重耳同/謀而相隨不如之
 梁梁近秦而幸親/幸焉乃之梁秦既大國且穆姬在/焉故欲因以求入
夏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曺伯伐鄭圍新城
 左傳諸侯伐鄭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圍新宻鄭所
 以不時城也實新宻而經言新城者鄭以/非時興土功齊并以為討 杜氏曰
 新城鄭新宻今滎陽宻縣
[007-40a]
秋楚人圍許諸侯遂救許冬公至自伐鄭
 按伐而不服故圍新城合六國之師圍新造之邑宜
 若振槁然圍而不舉見桓公以徳綏鄭心不在于為
 暴也楚人圍許以救鄭也諸侯遂救許皆伐鄭之諸
 侯故不復更叙也凡言救未有不善之也書遂救許
 善之尤者也其致以乆也左傳蔡穆侯將許僖公以
 見楚子面縛御璧夫楚本圍許以救鄭諸侯救許則
 鄭已解圍楚師亦退許有何懼乃隨蔡侯為滅國之
[007-40b]
 禮乎若爾許已從楚齊容得不爭乎八年許男即㑹
 盟于洮豈得嘗降楚而又即齊如是之速乎左史楚
 人辭多右楚失之誣明矣况面縛者圍息而出降之
 事也秋救許楚子已還至冬迄圍解在數月之後乃
 無故而行此乎且引㣲子面縛尤妄也紂之末年㣲
 子行遯商書有明文矣謂之出迪謂之行遯則去於
 商未亡之前其踪跡必不可物色矣周師至而靣縛
 衘璧非㣲子之事也武庚也左氏于此下誣許男上
[007-41a]
 誣㣲子信乎文勝之史記多而志寡之有害也
七年春齊人伐鄭
 左傳齊人伐鄭孔叔言于鄭伯曰諺有之曰心則不
 競何憚于病心則弱于齊矣何外憚/屈服之病而不肯下乎既不能强又不
 能弱所以斃也國危矣請下齊以救國公曰吾知其
 所由來矣姑少待我欲以申/侯説對曰朝不及夕何以待
 君
夏小邾子朝公作小邾/婁子後同
[007-41b]
 杜氏曰郳黎來始得王命而來朝邾子别封故曰小
 邾
鄭殺其大夫申侯
 按左氏申侯申出也姊妹之/子為出有寵于楚文王文王將
 死與之璧使行曰唯我知女女專利而不厭我死女
 必速行無適小國將不女容焉政狹/法峻既𦵏出奔鄭又
 有寵于厲公信斯傳也則申侯故楚臣而乆用事于
 鄭鄭伯近欲從楚盖申侯有謀焉不然則所謂欲以
[007-42a]
 申侯説于齊者何事乎左氏好旁采小事謂陳濤塗
 怨申侯之反已于召陵故勸之城其賜邑而美遂譛
 諸鄭伯曰美城其賜邑將以叛也申侯由是得罪至
 是殺之以説于齊夫齊以申侯為忠賜之虎牢以濤
 塗誤軍道至于見討今鄭以濤塗之譛殺申侯正忤
 齊侯之意矣何得謂説于齊乎説之云者盖以逃盟
 從楚歸罪于申侯以自解于齊也春秋前書鄭伯逃
 歸不盟鄭伯之罪已不可文矣此書鄭殺其大夫申
[007-42b]
 侯稱國以殺罪累上也上下/皆失不知自返移過于下茍
 以自免于大國而擅殺其大夫不待貶而見矣如申
 侯者專利反覆為佞不忠是足以殺其身而已
秋七月公㑹齊侯宋公陳世子欵鄭世子華盟于甯母
 母音某又音無/穀作寕毋音同
 左傳秋盟于甯母謀鄭故也管仲言于齊侯曰臣聞
 之招攜以禮懷逺以徳徳禮不易無人不懷齊侯修
 禮于諸侯諸侯官受方物諸侯官司各于齊受其/方所當貢天下之物
[007-43a]
 伯使太子華聴命于㑹言于齊侯曰洩氏孔氏子人
 氏三族實違君命若君去之以為成我以鄭為内臣
 齊侯將許之管仲曰君以禮信屬諸侯而以姦終之
 無乃不可乎君其勿許鄭必受盟齊侯辭焉冬鄭伯
 使請盟于齊 榖梁傳衣裳之㑹也 杜氏曰甯母
 魯地髙平方與縣有泥母亭音如甯
曺伯班卒班公/作般
公子友如齊
[007-43b]
 杜氏曰罷盟而聘謝不敏也
冬𦵏曺昭公
 附左傳惠王崩襄王惡太叔帶之難懼不立不𤼵喪
 而告難于齊
八年春王正月公㑹王人齊侯宋公衛侯許男曺伯陳
世子欵盟于洮鄭伯乞盟陳世子欵下公/有鄭世子華
 左傳盟于洮謀王室也鄭伯乞盟請服也襄王定位
 而後𤼵喪 公羊傳王人者何㣲者也曷為序乎諸
[007-44a]
 侯之上先王命也 榖梁傳兵車之㑹也 按左氏
 謂去年冬閏月惠王崩襄王惡去/聲太叔帶之難懼不
 立不𤼵喪而告難于齊今年盟于洮謀王室也襄王
 定位而後𤼵喪據經今年十二月丁未方書天王崩
 恐秘不𤼵喪難于經年而叔帶乃襄王親弟非外國
 逺人亦難以秘喪為欺也且既云定位而後𤼵䘮則
 正月二月位已定何得至十二月乎秘不𤼵喪盖後
 世之事取權一時信史書之亦必從其實歴考後史
[007-44b]
 可見豈春秋乃有此事因其權秘一時遂從其虚日
 而不改乎襄王有子帶之難此盟為謀王室即不可
 知惟秘䘮則決不可信或曰甯母及洮兩合諸侯皆
 為鄭也 杜氏曰王人與諸侯盟不譏者王室有難
 故洮曺地
夏狄伐晉
秋七月禘于太廟用致夫人
 左傳禘而致哀姜非禮也凡夫人不薨于寢不殯于
[007-45a]
 廟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則弗致也 杜氏曰禘三年
 大祭之名太廟周公廟致者致新死者之主于廟而
 列之昭穆夫人淫而預弑不薨于寢于禮不應致故
 僖公疑其禮歴三禘今果行之寢小寢同同盟 公
 羊傳夫人何以不氏譏以妾為妻也盖聘于楚而脅
 于齊媵女之先至者也 榖梁傳成風也言夫人而
 不言氏姓非夫人也立妾之辭 范氏曰夫人者正
 嫡之稱非崇妾之嘉號以妾體君則上下無别雖尊
[007-45b]
 其母是卑其父 劉氏曰春秋雖亂世未有妾母稱
 夫人者也自成風始矣 孫氏曰禘天子大祭夫人
 成風也不言風氏者成風僖公妾母嫁非廟見不得
 與祭僖公既為君欲專其母故因此秋禘祭用夫人
 之禮致于太廟使之與祭也妾母稱夫人僣之大者
 故不言風氏以貶之 蘓氏曰公羊之説非人情以
 齊楚之强齊能脅魯使以其媵女為夫人而楚乃肯
 安然使其女降為妾哉成風之為夫人非正也春秋
[007-46a]
 以為非正而不可以廢焉故與之不足之文而已矣
 方其存也不可以不稱夫人而去其氏及其沒也不
 可以不稱諡而去其夫人皆所以示不足于成風也
 况乎禘于周公而用致焉則其罪已不容于貶矣
 今按夫人之説左氏以為哀姜哀姜以元年見討于
 齊僖公為之請其喪而葬以小君之禮乆矣烏見疑
 其禮至今方致于廟乎或言十一年公及夫人姜氏
 㑹齊侯于陽穀則夫人為姜氏而僖娶于齊審矣此
[007-46b]
 禘而致之者夫人廟見也按納幣逆女不見于經無
 上事而遽書廟見又沒其姜氏亦無此理公羊盖因
 疑此而遂有脅于媵女先至者之説蘓氏闢之當矣
 孫明復從榖梁以夫人為成風其説明盡至于禮不
 王不禘而行之于周公之廟舉大事于祖廟而用之
 以崇妾母以妾體君是卑其父致于太廟是誣其祖
 其罪皆不待貶絶而見矣初成風聞季友之繇遂事
 之而屬僖公焉故僖公立而季友受費以為上卿自
[007-47a]
 是季氏世專魯政惠公仲子猶别立宫至成風乃有
 二夫人祔廟是私門之强嫡妾之亂皆自僖公始也
 故春秋謹而志之
冬十有二月天王崩
 據傳實以前年冬崩今始來告
九年春王正月宋公御説卒正月公作三月御魚吕/反公穀作禦説音悦
 左傳宋公疾太子兹父固請曰目夷子/魚長且仁君其
 立之公命子魚辭曰能以國讓仁孰大焉臣不及也
[007-47b]
 且又不順遂走而退九年春宋桓公卒襄公即位以
 目夷為仁使為左師以聴政于是宋治故魚氏世為
 左師 仁山金氏曰宋故國也得一子魚為政遂足
 以霸惜其不能盡用子魚所以不能遂霸耳 不書
 𦵏魯不㑹公羊云為襄公諱盖見未/𦵏而㑹諸侯故强生説
夏公㑹宰周公齊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曺伯于葵丘
 左傳宋桓公卒未𦵏而㐮公㑹諸侯故曰子凡在䘮
 公侯曰子㑹于葵丘尋盟且修好禮也王使宰孔賜
[007-48a]
 齊侯胙胙祭肉尊之/比二王後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賜伯
 舅胙天子謂異姓/諸侯曰伯舅齊侯將下拜孔曰且有後命天子
 使孔曰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對曰天威不
 違顔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于
 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榖梁傳宋稱
 子未𦵏之辭也禮柩在堂上孤無外事今背殯而出
 㑹以宋子為無哀矣 程子曰天子之宰與世子禮
 異故不殊㑹 杜氏曰陳留外黄縣東有葵丘
[007-48b]
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穀梁傳内女也未適人何以卒許嫁而死則以成人
 之喪治之 蜀杜氏曰嫁為夫人則繫國 啖氏曰
 内女為諸侯夫人書卒許嫁為夫人者亦然
九月戊辰諸侯同盟于葵丘
 孟子曰五霸桓公為盛葵丘之㑹諸侯束牲載書而
 不㰱血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
 曰尊賢育材以彰有徳三命曰敬老慈幼無㤀賓旅
[007-49a]
 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
 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
 之人既盟之後言歸于好 按左傳止載凡我同盟
 之人三句豈前有佚邪 穀梁傳陳牲而不殺讀書
 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㑹盟同地而再言葵丘
 盟稱諸侯前目後凡且見不敢上盟周公也 杜氏
 曰宰孔先歸不與盟 趙氏曰公羊云貫澤之㑹桓
 公有憂中國之心不召而至者江人黄人也葵丘之
[007-49b]
 㑹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按此㑹唯六國㑹鹹牡
 丘皆七國㑹淮八國並舊盟之國寧有九國叛乎
 按九國叛之説固無據但桓公之心至是滿甚宰孔
 料其將亂矣 左傳宰孔先歸遇晉侯曰可無㑹也
 齊侯不務徳而勤逺畧此一語/斷盡故北伐山戎南伐楚
 西為此㑹也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其在亂乎君務
 靖亂無勤于行晉侯乃還 按宰孔之料齊桓可謂
 智矣然齊桓素以尊周攘楚為心晉于周莫親于國
[007-50a]
 莫大以齊之才輔之以晉帖楚有餘矣而晉藐然于
 王室唯知狡焉啟其封疆為心而已今風動于齊桓
 之義而來宰孔正宜因其善心勸以同奬王室是時
 齊之六嬖五公子晉之驪姬奚齊卓子齊晉之家政
 盖兄弟也其曰其在亂乎君務靖亂無勤于行盖知
 齊亂已成因以諷晉然晉自有亂豈能靖齊之亂惜
 乎宰孔為言之不盡使晉侯泛然聴之徒敗其從伯
 之志而已其後楚卒横于中國正縁齊晉之常不同
[007-50b]
 志也然則晉侯斯行宰孔斯言其闗于盛衰進退之
 故豈細也哉
甲戌晉侯佹諸卒甲戌左作甲子以前戊辰/推當從公穀作甲戌為是
 左傳九月晉獻公卒里克㔻鄭欲納文公丕鄭晉大/夫丕普悲
 反/故以三公子申生重/耳夷吾之徒作亂初獻公使荀息傅
 奚齊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藐妙小反/又亡角反諸孤辱在大夫
 其若之何稽首而對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
 貞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公曰何謂忠貞
[007-51a]
 對曰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無猜
 貞也往死者居生者耦兩也送死/事生兩無猜恨所謂貞也及里克將殺奚齊
 先告荀息曰三怨將作秦晉輔之子將何如荀息曰
 將死之里克曰無益也荀叔曰吾與先君言矣不可
 以貳能欲復踐/也言而愛身乎
冬晉里克殺其君之子奚齊殺公/作弑
 左傳冬十月里克殺奚齊于次書曰殺其君之子未
 𦵏也公羊曰未踰/年君之號也荀息將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
[007-51b]
 輔之荀息立公子卓以𦵏十一月里克殺公子卓于
 朝荀息死之 穀梁傳其君之子云者國人不子也
 國人不子何也不正其殺世子申生而立之也 按
 奚齊齊舍皆未踰年書奚齊曰其君之子書齊舍曰
 君舍正而奚齊不正也不正者國人實不之君非春
 秋故奪之也
 附左傳齊侯以諸侯之師伐晉及髙梁晉地在平/陽縣西南
 還令不及魯故不書 按晉之亂使齊桓公所藏乎
[007-52a]
 身者恕奉辭以正其亂而定立其君可也此實一大
 有為之幾而桓公不能也已徳如晉何以能正晉之
 亂乎師及髙梁而還其不克强于為義也由無其本
 也 晉郤芮郤克/祖父使夷吾重賂秦以求入曰人實有
 國我何愛焉言國非已之有/何惜不以賂秦入而能民得/民土于何有
 不患/無土從之齊隰朋齊大/夫帥師㑹秦師納晉惠公
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齊
 左傳始朝齊也
[007-52b]
狄滅温温子奔衛
 左傳謂蘇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
 救故滅 蘇子司冦蘇公之後國于温故曰温子國
 名為蘇所都之邑名為温
晉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杜氏曰弑卓在前年而以今春書者從赴按當從經/是今春弑
 也/獻公既𦵏卓以免䘮故稱君按稱君/説見下 按外傳里
 克見㔻鄭曰優施告我君謀成矣將立奚齊㔻鄭曰
[007-53a]
 子何謂曰吾對以中立丕鄭曰惜也不如曰不信以
 䟽之亦固太子以攜之多為之故以變其志志少疏
 乃可間也今子曰中立是固其謀也彼有成矣難以
 得間里克曰往言不可及也明日稱疾不朝三旬難
 乃成觀㔻鄭所謂乃可間也難以間矣豈里克欲中
 立之意猶欲有所圖乎漢髙帝欲易太子叔孫通周
 昌等則强諌留侯則從容招四皓使髙帝之意自回
 此二者皆是也大臣之義力能為張良則為張良不
[007-53b]
 能則秉義力争執節無貳以固太子濟則國之福不
 濟死之亦于分畢矣于心無憾矣唐髙宗欲立武后
 待李勣之一言晉獻公驪姬之計深矣亦待里克之
 一言今曰中立則㔻鄭知之矣曰固其謀也彼有成
 矣胡間之俟甚矣里克之愚也以智自免而終亦不
 免等死耳不死于世子而死于弑君所謂為人臣而
 不知春秋之義必陷于簒弑誅死之罪里克是也夫
 奚齊卓子一耳國人不子奚齊則不子卓子矣而書
[007-54a]
 曰弑其君卓何也二子雖不正而有先君之命則固
 里克之君也不正既于奚齊見義則于卓子成其君
 臣之名以正里克之罪非聖人不能修此類是也
 仇牧荀息書法説見孔父經下 荀息召忽同 公
 羊傳獻公謂荀息曰士何如則可謂之信矣對曰使
 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言則可謂信矣里克弑奚
 齊卓子荀息死之荀息可謂不食其言矣 司馬公
 曰左氏書荀息死之引詩斯言之玷不可為也杜元
[007-54b]
 凱以為荀息有此詩人重言之義元凱失左氏之意
 矣彼生言而死背之是小人穿窬之行君子所不譏
 也晉獻公溺于嬖寵廢長立少荀息不能諌正遽以
 死許之是其言玷于獻公未沒之先而不可救于已
 沒之後也左氏之言貶也非褒也 按荀息嘗為獻
 公為取虞虢之計此其人可知矣胡康侯取其節不
 如栁子厚曰春秋進荀息非聖人之情也進荀息以
 甚茍免之惡也
[007-55a]
夏齊侯許男伐北戎
 當是時患有大于戎者狄及晉楚是也晉滅虢滅虞
 近又國亂狄入衛逼邢前年伐晉近滅温召陵之後
 楚滅弦圍許所當問者多矣曽不之及而北戎之為
 事君子以桓公為失所事矣况許方患楚而驅以伐
 戎非用人之道也杜氏以北戎為山戎然春秋書戎
 有茅戎雒戎之屬書狄有白狄赤狄皆以别其種部
 前書山戎而此言北戎則北戎非山戎明矣
[007-55b]
晉殺其大夫里克
 左傳夏四月周公忌父周卿/士王子黨周大/夫㑹齊隰朋
 立晉侯晉侯殺里克以説自觧説/不篡將殺里克公使謂
 之曰㣲子則不及此雖然子弑二君與一大夫為子
 君者不亦難乎對曰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
 其無辭乎臣聞命矣伏劍而死于是㔻鄭聘于秦且
 謝緩賂故不及 榖梁傳稱國以殺罪累上也里克
 弑二君與一大夫其以累上之辭言之何也其殺之
[007-56a]
 不以其罪也其殺之不以其罪柰何里克所為弑者
 為重耳也夷吾曰是又將殺我乎故殺之不以其罪
 也 按里克弑二君其罪顯矣惠公申生之介弟于
 次當立齊秦納之周公忌父王子黨臨之不可謂不
 正使能覲于天王而後受命然後治晉之亂以告先
 君求世子之所以死則驪姬二五優施之交搆猶當
 窮治其黨里克之罪人之所知者弑二君惠公之所
 疾者懷二心而不知其在獻公時志在中立此尤其
[007-56b]
 罪之本而不可不問者也如是則一舉而君臣父子
 兄弟之義明晉國百世之基定矣而惠公曽無家難
 之恤方且因亂以為利納賂以求入外因秦伯内因
 里㔻則奚齊卓子之見殺實夷吾心所利耳觀其告
 里克曰㣲子不及此則初未嘗有討里克之心特以
 其志在重耳而不在已故榖梁載其言曰是又將殺
 我乎此之謂懷私而討雖死不服故春秋不以討賊
 之辭書 惠公之入不書者晉不告也
[007-57a]
秋七月
冬大雨雪雨于付反/雪公作雹
 附左傳晉侯改𦵏共太子 㔻鄭之如秦也言于秦
 伯曰吕甥郤稱兾芮三子晉/大夫實為不從不與/秦賂若重問
 以召之問聘問/之幣臣出晉君君納重耳蔑不濟矣冬秦
 伯使泠至秦大/夫報問且召三子郤芮曰幣重而言甘
 誘我也遂殺㔻鄭祁舉晉大/夫及七輿大夫左行户剛/反下
 同/共華右行賈華叔堅騅音/佳市專/反纍虎特宫山祁
[007-57b]
 侯伯七命副車七乗/七子七輿大夫也皆里㔻之黨也㔻豹奔秦豹㔻/鄭之
 子/言于秦伯曰晉侯背大主秦/也而忌小怨里/㔻民弗與
 也伐之必出
十有一年春晉殺其大夫㔻鄭父㔻普/悲反
 杜氏曰書春從告 按稱國以殺罪累上也㔻鄭里
 克之黨也言于秦伯請出晉君納重耳則鄭有罪矣
 其累上何也使夷吾有君人之徳將舉晉國願以為
 君里㔻雖桀其何敢貳重耳雖才其何能使人貳哉
[007-58a]
 不此自反既殺里克不以其罪㔻鄭之徒又以一言
 罪狀未明而皆死濫刑甚矣郤芮背惠不與秦賂詿
 誤晉君懷復私怨賛其濫殺其罪亦安可辭胡氏謂
 稱國者兼罪用事大夫得之矣
夏公及夫人姜氏㑹齊侯于陽榖
 杜氏曰婦人送迎不出門見兄弟不踰閾與公俱㑹
 齊侯非禮 髙氏曰公之娶夫人之歸皆不書者合
 禮故也此㑹于陽榖則非禮矣公稔聞桓莊之失而
[007-58b]
 不改其轍齊侯親見兩國之事亦躬蹈其非以兩君
 相㑹而使夫人參于其間何以示侍御僕從之臣乎
  家氏曰桓公之始霸憤齊女之無度以哀姜為首
 戮諸夏肅然知中國所以嚴于禮義實在于是齊㐮
 衛宣汙染之習為之一掃庶乎古方伯之遺烈矣及
 其暮年志得而驕乃復與僖姜為陽榖與卞之㑹霸
 業已衰矣乎
 附左傳夏揚拒泉臯伊雒之戎同伐京師入王城焚
[007-59a]
 東門揚拒泉臯皆戎邑及諸雜戎居伊/水雒水之間者今伊闕北有泉亭王子帶召之
 也秦晉伐戎以救周秋晉侯平戎于王
秋八月大雩
 榖梁傳雩月正也雩得雨曰雩不得雩曰旱 諸侯
 旱而雩禮也大雩僣也
冬楚人伐黄
 左傳黄人不歸楚貢冬楚人伐黄楚之强暴凡近楚/之國皆責之以納
 職貢如事天子之禮黄既從齊故不歸楚貢而楚伐/之滅不書伐今年冬伐明年夏滅經歴三時告命已
[007-59b]
 至而援師不出故/特書伐以責齊 胡傳按穀梁子曰貫之盟管仲
 曰江黄逺齊而近楚楚為利之國也若伐而不能救
 則無以宗諸侯矣桓公不聴遂與之盟管仲死楚伐
 江滅黄桓公不能救故君子閔之也逺國慕賢春秋
 之所取也被兵城守更厯三時告命已至而援師不
 出故滅弦滅温皆不書伐滅黄而書伐者罪桓公不
 救也以貫之盟陽穀之㑹/徒足以亡其國耳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
[007-60a]
夏楚人滅黄
 胡傳春秋滅人之國其罪則一而見滅之君其例有
 三以歸者既無死難之節又無克復之志貪生畏死
 甘就執辱其罪為重許斯頓牂作郎/反之屬是也出奔
 者雖不死于社稷有興復之望焉託于諸侯猶得寓
 禮其罪為輕弦子温子之類是也若夫國滅死于其
 位是為得正而斃焉者矣于禮為合于時為不幸江
 黄二國是也其書滅者責方伯連帥之不修其職使
[007-60b]
 小國寡民困于强暴不得其所公羊子所謂亡國之
 善詞上下之同力者也
秋七月
 附左傳王以戎難故討王子帶秋王子帶奔齊 愚
 按王子帶召戎伐京師入王城圖危王室在王室則
 管蔡之比也屬籍當絶在天下則王室之賊天下之
 所當共討也今王以戎難之故聲其罪而討之齊侯
 不聞其助王而反受其賊之奔又不執以歸京師執
[007-61a]
 以歸于京師有文武之典刑在焉當使司冦議其辟
 縱王以懿親之故不忍行誅人臣猶當執法以請齊
 侯推首止之心為王室永除禍本豈至其亂迄十餘
 年而不定致襄王播遷出居于鄭哉况是時戎患尤
 亟前年秦晉伐戎以救周齊師不出今年王討戎難
 而齊受其賊謂之何哉戎伐王室天下古今之大變
 自幽王以來遂狃以為常事諸侯脩方伯之職謂宜
 以是為勤王之首不在射肩問鼎之次而齊桓之徒
[007-61b]
 曽莫之恤其昧于義而缺于職也甚矣方且使管仲
 平戎于王夫隣好和合之謂平戎犯王室而平焉惡
 用方伯連率為矣戎狄豺狼不可厭也獨不憶是言
 乎諸夏親暱猶不可棄而况王室天下之元首腹心
 乎 左傳齊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
 晉王以上卿之禮饗管仲管仲辭曰臣賤有司也有
 天子之二守國髙在若節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
 節時/也陪臣敢辭王曰舅氏伯舅之使/故曰舅氏余嘉乃勲應乃
[007-62a]
 懿徳謂督不㤀徃踐乃職不言位而言職者管仲位/卑而執齊政故欲以職尊
 之/無逆朕命管仲受下卿之禮而還不敢以職自髙/卒受本位之禮
 不明年春齊侯使仲孫秋聘于周且言王子帶事畢/ 與王言歸復命曰王怒未息其十年乎不十年王
 弗召也則按以平戎及言子帶二/事觀之 齊侯之志盖亦荒矣
冬十有二月丁丑陳侯杵臼卒杵公/作處
十有三年春狄侵衛
 楚滅弦黄戎伐王室狄今年侵衛明年侵鄭淮夷亦
 來病杞而不忌交有所侮而動也文武以至誠無息
[007-62b]
 仁義禮樂化成天下而其效猶足以維持于數百年
 之後五霸以假借仁義收威取勝驩虞一時而其缺
 露敗壊已見于其身未死之時其事則直書于䇿其
 義則講于聖人之道者自知之矣
夏四月𦵏陳宣公
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曺伯于鹹
 左傳夏㑹于鹹淮夷病把故且謀王室也秋為戎難
 故諸侯戌周齊仲孫湫致之 榖梁傳兵車之㑹也
[007-63a]
  杜氏曰鹹衛地東郡漢陽縣東南有鹹城
秋九月大雩
冬公子友如齊
 陽榖甯母及鹹之㑹其後公子友皆如齊僖公委國
 以聴季氏而季友能善事齊桓數年之間魯國幾治
 而僖公稱為賢君季友之力也
 附左傳冬晉荐饑麥禾皆/不熟使乞糴于秦秦伯謂子桑
 與諸乎對曰重施而報君將何求重施而不報其民
[007-63b]
 必攜攜而討焉無衆必敗謂百里與諸乎百里秦大/夫其即百
 百奚乎自虞適秦/者乎對語正大對曰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
 隣道也去其行道/有福一句㔻鄭之子豹在秦請伐晉秦伯曰
 其君是惡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輸粟于晉自雍及絳
 相繼命之曰汎舟之役
十有四年春諸侯城縁陵
 此㑹鹹之諸侯也再言諸侯者間有事也不再叙者
 前目後凡也左氏云不書其人有闕也穀/梁云其曰諸侯散辭也並妄緣陵把邑
[007-64a]
 左氏謂辟淮夷遷都淮去杞逺恐無病杞之事公羊
 謂徐莒脅之徐方屬中國明年楚見伐則必不脅把
 而敢勞霸主為之城邑而遷矣况莒又素在齊之宇
 下而敢乎然則把自懼楚而遷耳 齊桓城三國而
 書詞不同胡氏謂城楚丘則歿諸侯而不書城縁陵
 則書諸侯而不序城邢則再序三國之師何也邢以
 自遷為文故再列三師而書城邢者美其得救患分
 災之義無封國之嫌也淮夷病杞諸侯㑹于鹹城緣
[007-64b]
 陵而遷把焉則其事專矣故前目後凡直書諸侯而
 不序也衛為狄滅東徙渡河野處曺邑桓公使公子
 無虧戍以甲士歸之祭服乗馬其力尤勤其功尤大
 其事尤専而春秋責之尤重曰城楚丘而不書諸侯
 正王法也今按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
 滅亡者能救而存之治亂持危使不失祀此齊桓之
 美也然此王事也王命仲山甫城彼東方經營四方
 告成于王凡相救相援皆以奉王職非以相為徳而
[007-65a]
 以私惠自留也五霸者假之以為功者也故衛廬漕
 而楚丘城邢奔播而夷儀遷亡而後存之非是不足
 以見徳桓公有是心焉城把之及事與不及事雖不
 可考然此城一杞而彼之滅黄圍許與侵衛侵鄭者
 紛然與吾交騁而莫吾忌也則有以窺吾之不誠而
 謂吾之為義有所不給故耳至是力亦不贍矣孰謂/伯者終能以力服人哉
 此則桓公之罪也桓公之功罪三處同㫖初無差别
 春秋亦非以詳畧見義也胡氏論之過矣專封之説
[007-65b]
 起于公羊以今論之昔未有國今始有國者封也周
 公之封魯大公之封齊宣王封其母弟于鄭是也若
 邢若衛若把建國舊矣不幸以王室衰㣲為外域所
 侵陵雖都邑殘破而人心未散桓公因而修捍為之
 改營而植社稷焉此乃救患之常事安得謂之封而
 以專封為罪哉盖伯者欲自侈其事自尊其名以為
 㤙比于再造故自謂之封而齊魯諸儒亦眩于其名
 實陽貶而隂張之曰不與諸侯專封也曰實與而文
[007-66a]
 不與也文不與而實與何異朝四而暮三乎是以聖
 人之筆為蘇張之口矣
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來朝鄫似陵反穀/作繒後同
 左傳鄫季姬來寧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來寕/不書
 而後年書歸鄫更嫁之文也/明公絶鄫昏既來朝而還夏遇于防而使來朝
 公穀皆謂季姬魯未嫁女使鄫子來請已范氏以為
 非以左傳為是
秋八月卒夘沙鹿崩
[007-66b]
 公羊傳為天下記異也 左傳晉卜偃曰期年將有
 大咎幾亡國胡氏曰書沙鹿崩于前書獲晉侯/于後雖不指其事應而事應俱存 杜
 氏曰沙鹿山名在平陽元城縣 趙氏曰凡山崩不
 繫國者以其自有常處不比隕星退鷁也 按沙鹿
 崩與梁山崩一例沙鹿是山名不是疑故不言山從
 省文也公羊以為河上之邑言崩者襲邑也何注云
 襲者黙陷入地中榖梁謂林屬于山為鹿無崩道而
 崩故志然則當云陷不得言崩此並妄也
[007-67a]
狄侵鄭
冬蔡侯盻卒盻許/乙反
 臣子慢則赴不具日月春秋因舊文耳先儒謂盻父
 哀侯為楚所執盻不附中國而常事父讐故惡之而
 不書日非也
 附左傳冬秦飢使乞糴于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
 無親幸灾不仁貪愛不祥怒隣不義四徳皆失何以
 守國
[007-67b]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齊
楚人伐徐
 左傳徐即中夏故也
三月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曺伯盟于牡
丘遂次于匡公孫敖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帥公作/率後同
 左傳盟于牡丘尋葵丘之盟且救徐也孟穆伯帥師
 及諸侯之師救徐諸侯次于匡以待之 榖梁傳兵
 車之㑹也遂繼事也次止也有畏也 鄭氏曰牡丘
[007-68a]
 齊地與匡近 杜氏曰匡衛地在陳留長垣縣西南
 公孫敖慶父之子諸侯既盟次匡皆遣大夫將兵救
 徐故不復具列國 按徐素不柔之國宣王常南征
 焉今慕義而即諸夏尤難得而可嘉也郢在江南徐
 在淮北越國而伐之楚之憑陵著矣楚志非徐而已
 也徐齊之南土也伐徐所以震齊之隣耳齊桓于此
 謂當朝告而夕救尤以為遲今書盟于牡丘則見諸
 侯有不協者矣書次于匡則見其宿留無急難之心
[007-68b]
 矣卒之君皆不親而使大夫行惟桓公之志自不足
 以帥其氣故不能一諸侯之志而作其氣假之者之
 功烈所以卑而不足道也
夏五月日有食之
 左傳不書朔與日官失之也 范氏曰夜食此據傳/云不言
 日不言朔夜/食也故云
秋七月齊師曺師伐厲
 左傳謂以救齊也 杜氏曰厲楚與國義陽隨縣北
[007-69a]
 有厲鄉 按繼此楚敗徐于婁林則伐厲不足以解
 徐左氏盖意之也九日齊曺偏師伐厲冬宋人伐曺
 不請不待終齊桓之世而諸侯散矣
八月螽公作/&KR0977
九月公至自㑹
季姬歸于鄫
已夘晦震夷伯之廟
 晦者晦朔之晦據十六年戊申朔隕石于宋五成十
[007-69b]
 六年甲午晦晉楚戰于鄢陵並書晦朔則知古史之
 體應合書曰而遇晦朔必書之以為厯數之證公榖
 皆云晦𠖇也非也夷伯魯大夫展氏之祖父夷諡伯
 字也震者雷擊之公羊曰記異也左氏曰震伯夷之
 廟罪之也于是展氏有隠慝焉杜氏謂隠惡非法所
 得尊貴罪所不加聖人因天地之變以設教使人自
 懲肅此意甚佳然震不出于它處而于夷伯廟故榖
 梁又以夷伯之廟過制故震之未有以知其然否至
[007-70a]
 公羊以夷伯為季氏之子又曰㣲者以天戒之故大
 之而稱夷伯則誕矣大夫既死加諡之後不更稱名
 如原仲夷伯是也
冬宋人伐曺
 左傳討舊怨也 按莊十四年曺與諸侯伐宋迨今
 幾年矣而討舊怨乎宋自畔伯違盟以私畧耳盖至
 是而齊伯衰諸侯散矣
楚人敗徐于婁林
[007-70b]
 左傳徐恃救也 杜氏曰婁林徐地下邳僮縣東南
 有婁亭 按齊桓大合諸侯以救徐而三出三時無
 功而返故書楚人敗徐以病之
十有一月壬戌晉侯及秦伯戰于韓獲晉侯秦始/見經
 左傳晉侯之入也在九/年秦穆姬申生姊秦/穆夫人屬賈君獻/公
 次妃賈/女也焉且曰盡納羣公子羣公子晉武獻之族宣/三年傳曰驪姬之亂詛
 無畜羣/公子晉侯烝于賈君人不納羣公子是以穆姬怨
 之晉侯許賂中大夫國内執政/里㔻等既而皆背之賂秦伯
[007-71a]
 以河外列城五按賂上合/有許字東盡虢畧從河南而/東盡虢界南及
 華山内及解梁城今河東/解縣既而不與晉飢秦輸之粟
 秦飢晉閉之糴故秦伯伐晉晉侯謂慶鄭曰冦深矣
 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孫卜右慶鄭
 吉弗使步揚郤犨/之父御戎家僕徒為右乗小駟鄭入也
 慶鄭曰古者大事必乗其産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
 安其教訓而服習其道唯所納之無不如志今乗異
 産以從戎事君必悔之弗聴九月晉侯逐秦師使韓
[007-71b]
 簡晉大夫韓/萬之孫視師復曰師少于我鬬士倍我公曰何
 故對曰出因其資入用其寵飢食其粟三施而無報
 是以來也今又擊之我怠秦奮倍猶未也公曰一夫
 不可狃况國乎狃忕也言辟/秦則使忕來遂使請戰曰寡人不佞
 能合其衆而不能離也君若不還無所逃命秦伯使
 公孫枝對曰君之未入寡人懼之入而未定列猶吾
 憂也茍列定矣敢不承命韓簡退曰吾幸而得囚壬
 戌戰于韓原晉戎馬還濘而止公號慶鄭慶鄭曰愎
[007-72a]
 諌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梁由靡御韓簡
 虢射為右輅五嫁反/迎也秦伯將止之止獲/也鄭以救公誤
 之遂失秦伯獲晉侯以歸經書十一月壬戌/十四日經從赴晉大夫
 反首髪下/垂草/止/從之秦伯使辭焉曰二三子何
 其慼也寡人之從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是踐豈敢
 以至狐突適下國遇太子太子使登車僕而告之曰/夷吾無禮余得請于帝矣將以晉界秦 按夷
 吾改𦵏加諡于申生不薄矣申生有靈不加于肆讒/交搆之徒而夷吾是怨誤矣盖晉人妄托也以至至
 秦/晉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
[007-72b]
 土實聞君之言羣臣敢在下風穆姬聞晉侯將至以
 太子瑩廉公/名𢎞其母/弟與女簡璧瑩𢎞/姊妹登臺而履薪焉
 使以免服衰絰逆且告曰上天降災使我兩君匪以
 玉帛相見而以興戎若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
 夕以入則朝以死唯君裁之乃舍諸靈臺在京兆鄠/縣周之故
 臺/大夫請以入公曰獲晉侯以厚歸也既而䘮歸焉
 用之若得晉侯入則/夫人或自殺大夫其何有焉且晉人慼憂以
 重我天地以要我不圖晉憂重其怒也我食吾言背
[007-73a]
 天地也重怒難任背天不祥必歸晉君公子縶秦大/夫
 曰不如殺之無聚慝焉子桑曰歸之而質其太子必
 得大成晉未可滅而殺其君祗以成惡乃許晉平十
 月晉隂飴音/怕甥㑹秦伯于王城隂飴甥即吕甥也食/采于隂故曰隂飴甥
 王城秦地馮翊臨晉縣/東有王城今名為武鄉秦伯曰晉國和乎對曰不和
 小人恥失其君而悼䘮其親親謂父兄/為秦所殺不憚征繕以
 立圉也曰必報讎寧事戎狄君子愛其君而知其罪
 不憚征繕以待秦命曰必報徳有死無二以此不和
[007-73b]
 秦伯曰國謂君何對曰小人慼謂之不免君子恕以
 為必歸小人曰我毒秦秦豈歸君君子曰我知罪矣
 秦必歸君貳而執之服而舍之徳莫厚焉刑莫威焉
 服者懐徳貳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納而不定
 廢而不立以徳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改
 館晉侯饋七牢焉牛羊豕各/一為一牢十一月晉侯歸丁丑殺
 慶鄭而後入是嵗晉又飢秦伯又餼之粟曰吾怨其
 君而矜其民且吾聞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後必大
[007-74a]
 晉其庸可冀乎姑樹徳焉以待能者于是秦始征晉
 河東置官司焉 按君子喻于義躬自厚而薄責于
 人則逺怨矣以徳報徳若是者無入而不自得也晉
 惠公以賂求入背秦三施秦伯以責報而興戎皆失
 也以君子聴其輕重則晉之失許食言在先而其應
 于人也又甚夫名位公器而欲因亂取土地世守而
 許以賂人本既不正矣出因其資入用其寵飢食其
 粟而一旦倍之非唯秦之觖望雖晉人固不直惠公
[007-74b]
 矣然則召秦師者惠公也兩國非有父兄之怨疆埸
 之争也彼涉吾境我固不得不應然獨不可先之以
 一介之使以禮義再三辨喻安知秦伯之不悔而還
 乎下之不獲而後戰則我之士氣亦倍矣而惠公輒
 使請戰曰寡人不佞能合其衆而不能離也躁而用
 㒺如此烏得不敗而見獲乎程子曰春秋之時諸侯
 不禀命天王擅相侵伐聖人直書其事而常責夫被
 侵伐者盖兵加于已則引咎自責或辨喻之以禮又
[007-75a]
 不得免焉則固其封疆上告之天王下訴之方伯近
 赴于隣國必有所直矣茍不勝其憤而與戰則以與
 之戰者為主責已絶亂之道也斯言可以斷惠公之
 事矣 凡戰之道以主及客主人服則客不戰故戰
 由主人而成如韓之戰以晉及秦是也凡戰不言及
 交為主也如秦初伐晉而退晉復追之至河曲交戰
 之類是也 秦伯伐晉而不書伐戰不言伐也胡傳/謂専
 罪晉/非是獲晉侯舍諸靈臺而不書以歸異乎以歸也實/未
[007-75b]
 嘗以入國又未乆即改館而歸之故異乎以/歸胡傳謂以歸而不書歸免秦伯也非是君獲不
 言師敗績君重于師也大夫戰而見獲敗必書師敗/績師與大夫敵也如戰于大
 棘書宋師敗績/獲宋華元之類 公羊曰君獲不言師敗績此説是/惜不竟
  陸氏曰按左氏晉侯以戎馬還濘而止師實不敗
 也 今按陸説非是安有兩國未嘗交鋒而可以言
 戰乎戎馬還濘自紀晉侯之所以見獲耳無以見師
 實不敗也隂飴甥曰小人恥失其君而悼䘮其親失
 其君為君獲䘮其親非師敗乎榖梁亦有民未敗而
[007-76a]
 君獲之説俱妄也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于宋五隕公作霣/于敏反
 左傳隕星也 公羊傳曷為先言霣而後言石據星/霣後
 言/霣霣石記聞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 杜氏
 曰隕落也聞其隕視之石數之五各隨其聞見先後
 而記之莊七年星隕如雨見星之隕而墜于四逺不
 見其在地之騐此則見在地而不見始隕之星史各
 據事而言
[007-76b]
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鷁五歴反穀作/鶂過五禾反
 左傳風也 杜氏曰是月隕星之月重言是月嫌同
 曰鷁水鳥髙飛遇風而退宋人以為灾告于諸侯故
 書 公羊傳曷為先言六而後言鷁據隕石/後言五六鷁退
 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察之則退飛
 程子曰隕石于來自空凝結而隕六鷁退飛必有氣
 驅之也春秋所書灾異皆天人響應有致之之道人
 以淺狹之見便以為無應然漢儒拘于事應又皆牽
[007-77a]
 合不足信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凡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不
 復言公孫則以王父字為氏如鄭穆公之子曰公子
 騑字子駟其子曰公孫夏其孫則曰駟帶駟乞宋桓
 公之子曰公子目夷字子魚其子曰公孫友其孫則
 曰魚莒魚石是也亦有以王父名為氏者魯孝公之
 子曰公子展其子曰公孫夷伯其孫則曰展無駭展
[007-77b]
 禽鄭穆公之子曰公子豐其子曰公孫段其孫則曰
 豐卷豐施是也亦有不以王父字為氏而以父字為
 氏者如公子遂之子曰公孫歸父字子家其後為子
 家氏是也又如公孫枝字子桑其後為子桑氏亦是
 也亦有以父名為氏者如公孫牙之子曰公孫兹字
 戴伯其後為兹氏是也又如季孫鉏字子彌其後為
 公鉏氏亦是也以名字為氏者甚多左氏但記王父
 字而已其二曰以次為氏次者長幼之次伯仲叔季
[007-78a]
 之類是也次亦為氏人生其始也皆以長幼呼及乎
 往來既多交親稍衆則長幼有不勝呼然後命氏焉
 長幼之次可行于家里而已此次與字之别也所以
 魯國三家皆以次命氏而亦謂之字焉良由三家同
 出其始也一家之人爾亦不止如魯三家他如丁氏/癸氏以先後别也祖氏禰氏
 以上下别也第五氏第八氏同居之/别也南宫氏南伯氏同稱之别也禮諸侯之卿命
 于天子平王東徙諸侯無復請命故隠桓及莊之初
 如無駭俠之類不書族者未賜也未賜族而身為大
[007-78b]
 夫則稱名而已卒而後賜氏故無駭卒不書氏自宋
 立華氏於是有未死而賜族者矣賜族者皆命之世
 為卿也季友立僖襄仲立宣二君者不勝私情欲以
 異賞報之故皆生而賜氏俾世其官經于其卒各以
 氏書者志變法亂紀之端遺權臣竊命之禍其垂成
 逺矣
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
 内女為諸侯之夫人則書卒以公為之服故也内女
[007-79a]
 之塟不書書者皆非常也莊四年三月紀伯姬卒六
 月乙丑齊侯𦵏紀伯姬二十九年冬十二月紀叔姬
 卒三十年八月癸亥𦵏紀叔姬襄三十年五月甲午
 宋災伯姬卒秋七月叔弓如宋𦵏宋共姬皆以非常
 而書也胡氏謂紀其卒則必紀其𦵏有不紀者此筆
 削之㫖非可以例求也恐未是
秋七月甲子公孫兹卒
 附左傳王以戎難告于齊齊徴諸侯而戍周 冬十
[007-79b]
 一月乙夘鄭殺子華
冬十有二月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衞侯鄭伯許男邢侯
曺伯于淮
 左傳謀鄫且東畧也城鄫役人病有夜登丘而呼曰
 齊有亂不果城而還 杜氏曰淮臨淮郡左右 怠
 于勤王而勤逺畧
十有七年春齊人徐人伐英氏
 左傳春齊人為徐伐英氏楚與/國以報婁林之役也
[007-80a]
 附左傳夏晉太子圉為質于秦秦歸河東而妻之
夏滅項
 左傳師滅項淮之㑹公有諸侯之事未歸而取項齊
 人以為討而止公内諱執/皆言止 按公猶在齊滅項非公
 命也向也費伯帥師城郎非公命不書此何以書城
 郎常事滅項非常事也僖公徳季氏擁佑之私假之
 以權待之不疑其後遂至不可制襄在楚而宿取卞
 昭在晉而意如納邾莒叛人皆此年滅項啟之故書
[007-80b]
 此志魯君失權之漸也 公穀以滅項者齊也曰君
 子惡惡疾其始善善樂其終桓公嘗有存亡繼絶之
 功故君子為之諱也事雖非是以其語而存之 杜
 氏曰項國今汝隂項縣
秋夫人姜氏㑹齊侯于卞卞皮/彦反
 左傳秋聲姜以公故㑹齊侯于卞 杜氏曰卞魯國
 卞縣
九月公至自㑹
[007-81a]
 左傳九月公至書曰至自㑹猶有諸侯之事焉且諱
 之也恥見執故託/㑹以告廟 按臣滅項而止其君非討也㑹
 夫人而歸公非禮也由臣得罪霸主而反國不討無
 政也
冬十有二月乙亥齊侯小白卒
 左傳齊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無子齊侯好
 内多内寵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長衛姬生武孟公子/無虧
 少衛姬生惠公公子/元鄭姬生孝公公子/昭葛嬴生昭公
[007-81b]
 公子/潘宻姬生懿公公子/商人宋華子華氏之/女子姓生公子雍公
 與管仲屬孝公于宋襄公以為太子雍巫雍人名巫/即易牙
 有寵于衞共姬因寺人貂以薦羞于公亦有寵公許
 之立武孟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齊桓
 公卒易牙入與寺人貂因内寵以殺羣吏而立公子
 無虧孝公奔宋十二月乙亥赴辛已夜殯六十七/日乃殯
 史記曰五公子各樹黨争立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
 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牀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户無
[007-82a]
 虧立乃棺赴 東萊吕氏曰管仲始進説于桓公盤
 逰縱佚之屬皆曰不害伯其深戒痛絶以為害伯者
 獨參用小人而已仲之意謂有抑必有揚有操必有
 縱故其得政之始首與君約舉一國之樂皆歸君舉
 一國之權皆歸已其所以得有為者固以此抑不知
 資人君之樂者君子乎小人乎名曰佚樂未有不資
 小人者名曰小人未有不貪權勢者已許其縱佚樂
 而禁其近小人容其近小人而禁其勿侵權勢必不
[007-82b]
 之能也仲急於功利亟欲得齊之柄不暇長慮而為
 是約至寺人貂漏師多魚恃寵干政正犯仲之約而
 不能誅則固已隂悔初約之謬矣迨仲將死始言豎
 刁開方易牙之姦欲併逐之平時則不敢排擊以為
 保自之計將死則盡言不諱以取知人之名其自為
 謀亦巧矣嗚呼管仲輔桓之初心其自期何如邪卒
 使桓公不能自定其子區區與仲屬所欲立于宋襄
 公者乃内嬖鄭姬之子于次未當立者也致五公子
[007-83a]
 交争國統殆絶自死不殯蟲流户外其亦可哀也夫
 其亦可鑒也夫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曺伯衞人邾人伐齊宋公下/公羊有
 㑹/字
 左傳宋襄公以諸侯伐齊三月齊人殺無虧 榖梁
 傳非伐䘮也
 附左傳鄭伯始朝于楚 按此特筆也
夏師救齊
[007-83b]
五月戊寅宋師及齊師戰于甗齊師敗績甗魚免反又/魚偃反又音
 言一/音彦
 左傳齊人將立孝公不勝四公子之徒無虧已死故/曰四公子
 遂與宋人戰夏五月宋敗齊師于甗立孝公而還
 榖梁傳戰不言伐客不言及言及惡宋也 程子曰
 書宋及曲在宋也奉少以奪長其罪大矣齊師敗績
 書敗責齊臣也 杜氏曰無虧既死曺衞邾先去魯
 亦罷歸故宋師獨與齊師戰甗齊地 何氏曰戰言
[007-84a]
 及所以别主客直不直也 鄭君曰及者别異客主
 耳不施于直與不直也直不直自在事而已 李亷
 曰鄭説固足以辨何氏之失然兵凶戰危不得已而
 用之何得汲汲欲戰故凡志乎是戰者春秋皆貶之
秋救齊
秋八月丁亥𦵏齊桓公
 趙氏曰十一月而𦵏亂故八月無丁亥日誤 西山
 真氏曰嫡庶不分繼嗣不定此有國之大患以桓公
[007-84b]
 管仲之君臣而昧于此及諸子爭立無虧為國人所
 殺孝公立十年而其子為公子潘所殺潘立是為昭
 公十九年春卒子舍立又為公子商人所殺商人立
 是為懿公四年而遇弑國人迎公子元立之是為惠
 公盖變亂相尋三十餘年而後已夫子頹子帶之禍
 桓公管仲所親見也而不之戒卒使禍流後嗣甚于
 王室豈非來世之永鑒哉 家語子貢問于孔子曰
 今之人臣孰為賢子曰吾未識往者齊有鮑叔鄭有
[007-85a]
 子皮則賢者矣子貢曰齊無管仲鄭無子産乎子曰
 賜汝徒知其一未知其二也汝聞用力為賢乎進賢
 為賢乎子貢曰進賢賢哉子曰然吾聞鮑叔達管仲
 子皮達子産未聞二子之達賢已之才者也按蘓胡/允嘗有
 論責管仲不因桓公之問舉天/下之賢者以自代盖祖之家語
冬邢人狄人伐衞
 左傳邢人狄人伐衞圍菟圃 陸氏曰凡夷狄用兵
 唯舉國號如與諸侯列叙侵伐盟㑹則稱人以便文
[007-85b]
 而君臣同辭他皆放此 按陸説甚是榖梁謂狄稱
 人善累而後進之伐衛所以救齊也此説非也狄懐
 禍心于中國乆矣桓公在已嘗侵衞今乗齊亂又以
 救齊為名而興師伐衛宋襄之徒奉少奪長伐齊之
 喪而反使狄得以為辭邢衛皆嘗亡于狄頼齊而存
 今邢㤀讎棄親而聴其驅以伐兄弟同難之國春秋
 書之所以傷列國之無人見狄人之益横以為諸矦
 不能自强于禮義之明戒也或者反謂善其救齊失
[007-86a]
 夫春秋之㫖矣
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執滕子嬰齊
 啖氏曰春秋時以强暴弱故執諸侯皆稱人亂辭也
 以私相執/不歸京師 趙氏曰被執失地則名不然則否滕嬰/齊戎
 蠻赤/失也凡執不言釋唯言釋宋公 杜氏曰傳例不以
 名為義書名及不書名皆從赴 今按稱人啖氏説
 是書名杜氏説是
夏六月宋公曺人邾人盟于曺南公作宋人蜀杜氏/曰公羊宋稱人誤
[007-86b]
 按春秋諸㑹在國者即以國地而地主不列見㑹其
 國即地主與焉不言可知也此㑹地于曺南而曺人
 在列杜預因謂曺雖與盟而不心服不肯致餼無地
 主之禮此盖因下文宋人圍曺傳云討不服而生此
 説耳
鄫子㑹盟于邾
 杜氏曰不及曺南之盟諸侯既罷鄫子乃㑹之于邾
 故不言如㑹盖鄫子如㑹適遇宋公歸國/及邾之境故言㑹盟于邾
[007-87a]
已酉邾人執鄫子用之
 左傳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屬東
 夷汴從河出睢從汴出此水次有/妖神東夷皆社祀之次水旁也司馬子魚公子/目夷
 古者六畜不相為用謂若祭馬/先不用馬小事不用大牲而况
 敢用人乎祭祀以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享
 之齊桓公存三亡國魯衛/邢以屬諸侯義士猶曰薄徳
 謂欲因亂取/魯緩救邢衛今一㑹而虐二國之君又用諸淫昏之
 鬼將以求伯不亦難乎得死為幸 陸氏曰執鄫子
[007-87b]
 用之取其血與之盟 趙氏曰縁盟用之同于牲也
  杜氏曰不書宋使邾而以邾自用為文南面之君
 善惡自専不得托之于他命 按用之據左氏是殺
 人以致祭二傳皆謂叩其鼻以衈釁也/音二社陸氏謂取
 其血與之盟陸説頗合情理鄫子後㑹非大罪逆殺
 而用之如牲以祭社宋公邾人雖無道恐不至如是
 之殘忍也 趙氏曰曺南之盟自是大夫盟耳若宋
 公自曺還宋何得路出于邾哉左氏云用之次睢之
[007-88a]
 社以睢水在宋附㑹為此説㨿鄫子㑹于邾何得至
 宋哉 按曺南之盟宋公當從公羊作宋人為是若
 霸主在曺邾無使大夫與盟之理
秋宋人圍曹
 左傳宋人圍曺討不服也子魚言于宋公曰文王聞
 崇徳亂而伐之崇崇/侯虎軍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伐之
 因壘而降今君徳無乃猶有所闕而以伐人若之何
 盍姑内省徳乎無闕而後動
[007-88b]
衛人伐邢
 左傳衛人伐邢以報菟圃之役于是衞大旱卜有事
 于山川不吉甯莊子曰昔周飢克殷而年豐今邢方
 無道諸侯無霸天其或者欲使衛討邢乎從之師興
 而雨 按雨乃偶然天豈助虐甚矣甯莊子之逢君
 而左氏之好誣也 按邢舍狄怨而從狄伐衛衛舍
 狄怨而専伐邢邢或被脅衛則肆忿也其惡大矣
冬㑹陳人蔡人楚人鄭人盟于齊公作公㑹盟/楚始與夏
[007-89a]
 左傳陳穆公請修好于諸侯以無㤀齊桓之徳冬盟
 于齊修桓公之好也宋襄暴虐/故思齊桓 杜氏曰地以齊齊
 亦與盟 按此盟以不㤀齊桓之徳為辭齊桓仗義
 以伐楚屈完來盟于師得尊中國攘夷狄之義未嘗
 引楚而内之也内楚而列于齊盟自此㑹始或者皆
 知合南北之成自向戌始而不知此㑹已為之權輿
 矣陳合齊楚之成而楚執宋公宋合晉楚之成而楚
 争為長楚人衷甲冦不可啟漸不可長此之謂也
[007-89b]
梁亡
 左傳梁亡不書其主不書取梁/者主名自取之也初梁伯好
 土功亟成而弗處民罷而弗堪則曰某冦將至乃溝
 公宫曰秦將襲我民懼而潰秦遂取梁
二十年春新作南門
 左傳書不時也失土功/之時凡啟塞從時門戸道橋謂之/啟城郭墻塹謂
 之/塞 榖梁曰作為也有加其度也言新有故也 啖
 氏曰作門戸為啟當用春分以後城郭為塞當用秋
[007-90a]
 分以後順天時以開閉也 杜氏曰魯城南門也本
 名稷門僖公更髙大之今猶不與諸門同 胡氏曰
 南門者南非一門也庫門天子臯門雉門天子應門
 天子五門臯庫應雉路魯有庫雉路魯之/庫門制似天子臯門雉門制似天子應門
夏郜子來朝郜古/報反
 陸氏曰公羊云失地之君也按經無異文無所據也
  杜氏曰郜姬姓國 後漢志濟隂城武北有郜城
五月乙已西宫灾
[007-90b]
 公羊傳西宫者何小寢也小寢則曷為謂之西宫有
 西宫則有東宫矣魯子曰以有西宫亦知諸侯之有
 三宫也 杜氏曰公别宫天火曰灾 何氏曰禮夫
 人居中宫少在前右媵居西宫左媵居東宫少在後
鄭人入滑
 左傳滑人叛鄭而服于衛夏鄭公子士鄭文/公子洩堵冦
 鄭大/夫帥師入滑
秋齊人狄人盟于邢
[007-91a]
 左傳秋盟于邢為邢謀衛難也于是衛方病邢 榖
 梁傳邢為主焉爾邢小其為主何也其為主乎救齊
  按齊已定何救齊之有左氏是
冬楚人伐隨
 左傳隨以漢東諸侯叛楚冬楚鬬榖於莵帥師伐隨
 取成而還
 附左傳宋襄公欲合諸侯臧文仲聞之曰以欲從人
 則可以人從欲鮮濟 按臧文仲之言天下之名言
[007-91b]
 也
二十有一年春狄侵衛
 杜氏曰為邢故 按有他國則狄同稱人無他國則
 狄還本號而止稱狄益見進之之説非是
宋人齊人楚人盟于鹿上
 左傳春宋人為鹿上之盟以求諸侯於楚楚人許之
 公子目夷曰小國争盟禍也宋其亾乎幸而後敗
 杜氏曰鹿上宋地汝隂有原鹿縣宋為盟主故在齊
[007-92a]
 上 按齊楚力敵齊義方著楚少懦焉故楚服而齊
 霸晉楚力敵楚勢方張晉少懦焉故南北合成而晉
 楚兩霸宋不强于魯衞而常有先諸侯之志前之襄
 公後之王偃其轍一也襄公徒慕齊桓假借仁義之
 迹而欲效之故不鼓不成列不禽二毛以為仁立孝
 公以為義徒慕齊桓以不戰屈楚之迹而欲效之故
 為鹿之盟以求諸侯而楚陽許之致而執之直以兒
 戯視之耳偃之王政襄之王道也偃之射天襄之用
[007-92b]
 鄫子也
夏大旱
 經書大旱二此年及宣七年秋孔氏曰春秋之例旱
 則修雩雩而得雨喜雩有應則書雩不書旱雩不得
 雨則書旱明灾成也 按郎覬謂魯僖遭旱脩政自
 勅時雨自降然攷于春秋初書不雨書雨已而書大
 旱公之晚政荒矣
秋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曺伯㑹于盂執宋公
[007-93a]
以伐宋盂公作霍穀作雩/或作宇楚始書子
 左傳秋諸侯㑹宋公于盂子魚曰禍其在此乎君欲
 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執宋公以伐宋 榖梁傳
 孰執之楚子執之曷為不言楚子執之不與夷狄之
 執中國也 按鹿上之盟楚嘗許宋以諸侯故為今
 㑹以定之執宋公以同執為文榖梁謂不與夷狄之
 執中國胡氏謂諸侯皆在㑹而蠻夷執其㑹主拱手
 以聴而莫之違故以分惡于諸侯也此皆得之抑宋
[007-93b]
 襄一㑹而虐二國之君先為中國諸侯之所共嫉故
 楚得以乗間而諸侯莫違亦以見徳義尊則人聴制
 命于已徳可賤則已聴制命于人求諸侯志將以為
 雄也而其道一失非唯强楚得而加之陳蔡鄭曺許
 皆得而加之矣此春秋書法之意也 鹿上之盟固
 楚人將誘而致之未容有他亦恃有齊在焉今之㑹
 齊不至事可疑矣陳蔡鄭許皆楚之黨而曺又宋之
 讐也見執烏乎疑 春秋書呉楚之事初舉號繼而
[007-94a]
 書爵皆曰子盖因事異文有不得不然者非漸進之
 也蠻夷之君雖大曰子此周之舊典故呉楚僣王而
 春秋書之曰子以從舊典正大分也
冬伐邾
 左傳任今任/城縣宿須句在東平須/昌縣西北顓臾在太山南武/陽縣東北
 姓也實司太皥伏羲也四國/太皥之後與有濟之祀四國封/近于濟
 服事諸夏邾人滅須句須句子來奔因成風也成風
 為之言于公曰崇明祀保小寡周禮也蠻夷滑夏周
[007-94b]
 禍也若封須句是崇皥濟而修祀紓禍也 按此伐
 邾杜氏曰為邾滅須句故至二十二年復伐邾取須
 句
楚人使宜申來獻㨗
 公羊傳此楚子也其稱人何為執宋公貶之也宋公
 與楚子期以乗車之㑹公子目夷諌曰楚夷國也彊
 而無義請君以兵車之㑹往宋公曰不可吾與之約
 以乗車之㑹自我為之自我墮之不可終以乗車之
[007-95a]
 㑹往楚人果伏兵車執宋公以伐宋宋公謂公子目
 夷曰子歸守國矣吾不從子之言以至此公子目夷
 歸設守械而守國楚人謂宋人曰子不與我國吾將
 殺子君矣宋人應之曰吾賴社稷之神靈吾國已有
 君矣楚人知雖殺宋公猶不得宋國于是釋宋公公
 子目夷逆襄公歸 榖梁傳㨗軍得也其不曰宋㨗
 何也不與楚㨗于宋也 按楚執宋公以伐宋將求
 諸侯也魯初不與故獻㨗以威之晉景公使鞏朔獻
[007-95b]
 齊㨗于周天子猶責其姦先王之禮况于蠻夷陵暴
 中國而可受其㨗乎魯義不能自强而遏楚之横禮
 不能正亂以拒楚之使直書不待貶而義自見者也
 不言宋捷者杜預謂秋伐宋冬來獻㨗事不異年從
 可知此説是也公羊謂為襄公諱胡康侯謂為魯諱
 此皆過矣不稱楚子使來不稱君命行禮或謂楚子
 貶而稱人亦誤
十有二月癸丑公㑹諸侯盟于薄釋宋公
[007-96a]
 左傳冬㑹于薄以釋之子魚曰禍猶未也未足以懲
 君 榖梁傳不言楚不與楚專釋也 按義同執
 杜氏曰薄史記作亳漢山陽薄/縣即湯都 張氏曰拱州考城
 漢薄縣 按宋公先伐之後方修衣裳之㑹欲赴楚
 而納之而楚人包藏禍心潜伏兵車執之壇坫之上
 義甚不直而懸車深入淹歴秋冬師亦已老矣使中
 國有人焉以大義責其曲以重兵乗其老則走蠻荆
 釋宋公在我掌握耳豈至反與㰱血要言求而釋之
[007-96b]
 哉凡書諸侯見執而不失國例曰某侯某歸于某今
 不書宋公歸于宋而曰釋宋公見諸侯之失也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須句句其俱反/公作昫
 左傳伐邾取須句反其君焉禮也 張氏曰須句今
 東平府須城縣 按左氏謂須句國也邾滅之公伐
 邾而取之反其君焉禮也若是則魯之美事春秋當
 書邾滅須句須句子來奔公伐邾歸須句子于須句
 如歸邾子益之文然後明白今直書公伐邾取須句
[007-97a]
 如莒人伐把取牟婁之類則須句為邾所滅而國為
 邑乆矣魯伐邾而取邑耳未見反其君而修皥濟之
 祀也直書于䇿以見其無崇明祀保寡小之實至文
 公七年又書伐邾取須句是須句嘗反之邾而文公
 又伐取也
夏宋公衛侯許男滕子伐鄭
 左傳三月鄭伯如楚夏公伐鄭子魚曰所謂禍在此
 矣 杜氏曰怒鄭如楚故伐之為下泓戰起
[007-97b]
 附左傳初平王之東遷也辛有適伊川辛有周大夫/伊川周地伊
 水/名見被髪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
 先亡矣秋秦晉遷陸渾之戎于伊川允姓之戎居陸/渾在秦晉西北
 二國誘而徙之伊川遂從/戎號至今為陸渾縣也 晉太子圉為質于秦謂
 嬴氏曰與子歸乎對曰子晉太子而辱于秦子之欲
 歸不亦宜乎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從
 子而歸棄君命也不敢從亦不敢言遂逃歸 富辰
 周大/夫言于王曰請召太叔王子帶十/二年奔齊詩曰小/雅協比其
[007-98a]
 鄰和合/近親昏姻孔云昏姻甚相歸/附也云旋也吾兄弟之不協焉能
 怨諸侯之不睦王説王子帶自齊復歸于京師王召
 之也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戰于升陘陘音/刑
 左傳邾人以須句故出師公卑邾不設偹而禦之臧
 文仲曰國無小不可易也無偹雖衆不可恃也君其
 無謂邾小蠭蠆有毒而况國乎弗聴八月丁未公及
 邾師戰于升陘我師敗績邾人獲公胄兠/鍪縣諸魚門
[007-98b]
 邾城/門 杜氏曰升陘魯地 啖氏曰凡魯勝則曰敗
 某師榖梁云内不言戰舉其大者舉敗彼/足知戰此説是也
 敗則但書戰而已不可斥言也公羊云内不言戰言
 戰乃敗績也榖梁云内諱敗舉其可道者二説並通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師敗績
 榖梁傳日事遇朔曰朔 左傳楚人伐宋以救鄭宋
 公將戰大司馬固諌曰大司馬固莊公/之孫公孫固也天之棄商乆
 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言違天/必取禍弗聴冬十一月己
[007-99a]
 巳朔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
 司馬曰子/魚彼衆我寡及其未及濟也請擊之司馬此/言非也
 或者以咎襄公不從司馬之言而/致敗殊非理襄公自有以致敗耳公曰不可既濟而
 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後擊之宋師敗績
 公傷股門官守門者師行/則在君左右殱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
 子不重傷不禽二毛頭白有/二色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
 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恥以詐勝軍法鳴/鼓以戰因謂交戰
 為鼓彼未成列則此不鼓/也 公之所言並是正道 杜氏曰泓水名 按襄
[007-99b]
 公甫脱釁鼓之餘以歸不能引咎責躬脩徳勤政内
 輯其國外和四鄰蓄威養重待時而動而伐鄭以挑
 楚不度徳不量力不徴詞欲無敗得乎司馬子魚于
 其用鄫子也曰齊桓公存三亾國義士猶曰薄徳今
 一㑹而虐二國之君將以求伯不亦難乎于其圍曺
 也曰文王聞崇徳亂而伐之軍三旬而不降退修教
 而復伐之因壘而降今君徳無乃猶有所闕而以伐
 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徳乎于其盟鹿上也曰小國争
[007-100a]
 盟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後敗于其㑹盂也曰禍其在
 此乎君欲已甚于其釋于薄也曰禍猶未也未足以
 懲君于其伐鄭也曰所謂禍在此矣凡襄公之舉皆
 其所以敗也而子魚必有言其言也不違于道義而
 盡利害之情使襄公能聴其一猶及有所救柰之何
 其皆弗聴也則不待于泓之戰而知其必敗矣以子
 魚平日之言則知迨其未畢濟而擊之未畢陳而擊
 之者非子魚之言也襄公猶恥以詐勝仁且知如子
[007-100b]
 魚而肯反以此勸之乎子魚籌所以勝楚者豈他無
 其道乎襄公自用而不委之以師臨戰而子魚無言
 盖知不可言矣若掩擊之言則決非子魚之言也左/傳
 子魚曰君未知戰以下今並削之/司馬恐是公孫固子魚字誤也楚稱人戰以宋主
 見城濮經下 榖梁曰過而不改是謂之過襄公之
 謂也倍則攻敵則戰少則守
二十有三年春齊侯伐宋圍緡緡亡巾反穀/梁作閔後同
 左傳以討其不盟于齊也 榖梁傳伐國不言圍邑
[007-101a]
 此其言圍不正其以惡報惡也 杜氏謂十九年盟
 于齊以無忘桓公之徳而宋獨不㑹復召齊人共盟
 鹿上故今討之按此盖受指于楚也宋襄公爭霸陵
 弱雖不義奉少奪長雖不順然于齊孝公不可謂無
 私徳矣况鹿上之盟昭如也今乗其敗于楚而背之
 且㑹盂不來盟薄不與執宋公而齊坐視釋宋公而
 齊無力則齊之負宋也多矣于時荆楚之勢方張既
 無尊中國攘夷狄以纉父遺烈之志又無恤災患畏
[007-101b]
 簡書以申固鄰好之心乃受指于人伐國圍邑春秋
 所惡也故書以著其罪凡書伐國圍邑討得其罪桓
 公伐鄭圍新城是也討得其罪則諸侯遂圍許圍宋
 彭城同圍齊皆非譏也徒恃兵力則雖攻其内邑之
 背叛如圍棘圍費圍鄆圍郈春秋未嘗與之也 杜
 氏曰緡宋也髙平昌邑縣東南有宋緡城
夏五月庚寅宋公兹父卒兹公/作慈
 左傳夏五月宋襄公卒傷于泓故也 魯不㑹故不
[007-102a]
 書葬
秋楚人伐陳
 左傳秋成得臣帥師伐陳討其貳于宋也成得臣/子王也
 取焦今焦/縣一名城父今譙郡城/父縣二地皆陳也城頓而還頓國今/汝隂南
 頓/縣子文以為之功使為令尹叔伯楚大夫/薳吕臣曰子若國
 何對曰吾以靖國也夫有大功而無貴仕其人能靖
 者與音餘/句絶有幾 西山真氏曰此言有得有失有功
 當賞固也然令尹相職也豈賞功之官乎其後子玉
[007-102b]
 訖不勝任䘮師而死若多與之邑則可矣薳吕臣知
 子玉之不可為令尹及其自為也乃奉已而不在民
 何責人之易而盡已之難也近世武臣有以勞而求
 節鉞者當國者抑而不與卒以召禍正如子文之言
 是亦不可不戒也 按楚伐陳左氏以為討其貳于
 宋恐未是曺南之盟伐鄭之役陳皆不與㑹盂執宋
 公盟薄釋宋公陳皆從楚考之經唯見陳之服于楚
 未見其貳于宋也盖陳蔡與鄭皆楚之所欲服屬而
[007-103a]
 不欲其貳于中國者也伐宋之後鄭既朝楚則威陳
 蔡以及曺許里所必至故以討貳為名而伐取其二
 邑陳頓之争始此
 附左傳九月晉惠公卒經在明/年從赴懐公子/圉命無從亡人
 重/耳如/字音/基而不至無赦狐突之子毛及偃子/犯從重
 耳在秦弗召冬懐公執狐突曰子來則免對曰子之
 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䇿名名書于所/臣之䇿委質屈膝/而君
 事/之貳乃辟也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數矣若又召
[007-103b]
 之教之貳也父教子貳何以事君刑之不濫君之明
 也臣之願也淫刑以逞誰則無罪臣聞命矣乃殺之
 卜偃稱疾不出曰周書有之曰乃大明服已則不明
 而殺人以逞不亦難乎民不見徳而唯戮是聞其何
 後之有
冬十有一月把子卒
 左傳把成公卒書曰子杞夷也不書名未同盟也凡
 諸侯同盟死則赴以名禮也赴以名則亦書之謂未/同盟
[007-104a]
 不然則否謂同盟而/不以名告辟不敏也 趙氏曰左氏云把
 成公卒書曰子把夷也按蠻夷之君雖大曰子降而
 稱子似亦有理薛乃稱伯把亦多稱伯有何理哉左
 氏不達國小降名之意誤為此説舊説皆云赴告廢
 先王之禮故貶之且升降名位當由王者若魯史專
 自貶降爵位乃春秋自為亂也且春秋若實以削黜
 為義則諸侯惡事非一何不黜其名位哉又以後把
 或稱伯即云捨夷禮或稱子即云復用夷禮彼二王
[007-104b]
 之後常預大國盟㑹豈是兒童屢舍屢行哉盖知是
 伯主升降之耳
 附左傳昔公子重耳之及于難也晉人伐諸蒲城蒲
 城人欲戰重耳不可遂奔狄從者狐偃趙衰趙夙/弟
 頡魏武子魏/犨司空季子胥臣臼季也時狐毛賈佗皆/從而獨舉此五人賢而有大
 功/處狄十二年而行將適齊三字在前今有/刪節移置之此過衛衛
 文公不禮焉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乗公子安
 之從者以為不可將行謀于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
[007-105a]
 姜氏姜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
 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姜曰行也懐與安實敗名
 公子不可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及曺曺共公聞其
 駢脅合/幹欲觀其祼浴薄迫/也而觀之僖負羈之妻曰吾
 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若以為相夫子必反
 其國反其國必得志于諸侯得志于諸侯而誅無禮
 曺其首也子盍蚤自貳焉乃饋盤飱置璧焉公子受
 飱反璧及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乗及鄭鄭文公不
[007-105b]
 禮焉及楚楚子享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
 榖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
 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其何以報君此問此對良/非偶然夷吾
 之人曰人實有國我何愛焉多以土/地許秦而後倍之所以起釁者矣曰雖然何以報
 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
 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弭弓末/無縁者右屬櫜
 古刀反/以受箭九言及/以受弓以與君周旋子玉請殺之楚子曰
 吾聞姬姓唐叔之後其後衰者也其將由晉公子乎
[007-106a]
 天將興之誰能廢之乃送諸秦秦伯納女五人懐嬴
 與焉子圉/妻他日公享之公子賦河水逸/詩公賦六月趙
 衰曰重耳拜賜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級而辭焉衰
 曰君稱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六月詩小雅道尹/吉甫佐宣王征伐
 耳敢不拜
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
 附左傳春王正月秦伯納之不書不告入也及河子
 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負羈絏羈馬絡首/絏馬繮從君巡于天
[007-106b]
 下臣之罪多矣臣猶知之而况君乎請由此亡公子
 曰所不與舅氏子犯重/耳舅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
 河濟河圍令狐入桑泉在河東解縣西/ 令力丁反取臼衰衰初/危反
 解縣東南/有臼城二月甲午晉師軍于廬栁懐公追軍/距重耳秦伯
 使公子縶如晉師師退軍于郇解縣西北/有郇城辛丑狐偃
 及秦晉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晉師丙午入
 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戊申使殺懐公于髙梁懐公/奔髙
 梁髙梁在平/陽縣西南不書亦不告也吕卻吕甥郤芮/惠公舊臣畏偪害/也
[007-107a]
 將焚公宫而弑晉侯寺人披請見公使讓之且辭焉
 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後余從狄君以田
 渭濱女為惠公來求殺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雖有
 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猶在女其行乎對曰臣謂君之
 入也其知之矣若猶未也又將及難君命無二古之
 制也除君之惡唯力是視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
 即位其無蒲狄乎齊桓公置射鈎而使管仲相乾時/之役
 管仲射桓/公中帶鈎君若易之反齊/桓何辱命焉行者甚衆豈唯
[007-107b]
 刑臣公見之以難告三月晉侯潛㑹秦伯于王城己
 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獲公乃如河上秦伯誘而
 殺之晉侯逆夫人嬴氏秦穆公女/文嬴也以歸秦伯送衛于
 晉三千人實紀綱之僕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文/公
 臣之/語助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
 矣惠懐無親外内棄之天未絶晉必將有主主晉祀
 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
 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况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
[007-108a]
 義其罪上賞其姦上下相蒙難與處矣遂隠而死晉
 侯求之不獲以緜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西河界休縣南/有地名緜上
夏狄伐鄭
 左傳鄭之入滑也在二十/一年滑人聴命師還又即衛鄭
 公子士洩堵俞彌堵俞彌/鄭大夫帥師伐滑王使伯服㳺孫
 伯如鄭請滑二子周/大夫鄭伯怨惠王之入而不與厲公
 爵也事在莊二/十一年又怨襄王之與衛滑也怨王助衛/為滑請
[007-108b]
 不聴王命而執二子王怒將以狄伐鄭富辰諫曰不
 可臣聞之太止以徳撫民無親/疎也其次親親以相及也
 先親以及疎/推恩以明義昔周公弔傷/也二叔管叔蔡叔或云/夏殷之叔世之不
 咸同/也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
 雍曺滕畢原鄷郇十六國皆/文王子文之昭也䢴晉應韓武
 之穆也四國皆/武王子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𦙍也召穆公
 周卿士名虎召采地扶/風雍縣東南有召亭思周徳之不類故糾合宗族
 于成周而作詩曰棠棣之華鄂不&KR1661&KR1661以喻兄弟和/睦則強盛而
[007-109a]
 有光/輝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鬩于墻外
 禦其侮如是則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今天子不
 忍小忿以棄鄭親其若之何庸勲親親暱近尊賢徳
 之大者也即聾從昧與頑用嚚姦之大者也棄徳崇
 姦禍之大者也鄭有平惠之勲平王東遷晉鄭是依/惠王出奔虢鄭納之
 又有厲宣之親鄭始封之祖桓公友/厲王之子宣王母弟棄嬖寵申侯/子華
 用三良叔詹堵/叔師叔于諸姬為近四徳具矣耳不聴五聲
 之和為聾目不别五色之章為昧心不則徳義之經
[007-109b]
 為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狄皆則之四姦具矣周
 之有懿徳也猶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當周公時故/言有懿徳
 其懐柔天下也猶懼有外侮捍禦侮者莫如親親故
 以親屏周召穆公亦云周公作詩召公/歌之故言亦云今周徳既衰
 于是乎又渝周召以從諸姦民未㤀禍王又興之其
 若文武何王弗聴使頽完桃子出狄師二子周/大夫夏狄
 伐鄭取櫟王徳狄人將以其女為后富辰諌曰不可
 臣聞之曰報者倦矣施者未厭施功勞也有勞/則望報過甚狄固
[007-110a]
 貪惏王又啟之女徳無極婦怨無終狄必為患王又
 弗聴初甘昭公王子帶也食邑于甘/河南縣西南有甘水有寵于惠后惠
 后將立之未及而卒昭公奔齊王復之又通于隗氏
 王所立/狄后王替隗氏頽叔桃子曰我實使狄狄其怨我
 遂奉大叔以狄師攻王王御士將禦之王曰先后其
 謂我何寧使諸侯圗之王遂出及坎欿坎若感反欿/大感反坎欿
 周/地國人納之秋頹叔桃子奉大叔以狄師伐周大敗
 周師獲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原毛皆/采邑王出適鄭
[007-110b]
 處于汜鄭南汜也在/襄城縣南大叔以隗氏居于温
秋七月宋及楚平宋公如楚
 諸侯朝楚者有矣宋故霸國霸國朝楚未之有也
冬天王出居于鄭
 左傳冬王使來告難曰不榖不徳得罪于母氏之寵
 子帶鄙在鄭地汜鄙野/也敢告叔父臧文仲對曰天子
 蒙塵于外敢不奔問官守王使簡師父告于晉使左
 鄢父告于秦二子周/大夫天子無出書曰天王出居于鄭
[007-111a]
 辟母弟之難也天子凶服素/服降名稱不/穀禮也 鄭伯
 與孔將鉏石甲父侯宣多省視官具于汜三子鄭大/夫省官司
 具器/用而後聴其私政禮也
晉侯夷吾卒
 杜氏曰晉文定位而後告惠公之喪故書于今年
 永嘉吕氏曰左氏記惠公卒在去年九月盖春秋所
 據者魯史也左氏所據者他國之史也年月不同不
 可得而考矣
[007-111b]
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衛侯燬滅邢
 左傳衛侯燬滅邢同姓也故名 按諸家皆謂衛滅
 同姓故罪而生名之朱子謂經文只隔夏四月癸酉
 一句便書衛侯燬卒恐是因而傳冩之誤此不易之
 見也記曲禮曰諸侯失地名滅同姓名小戴禮多漢
 儒雜説援春秋三傳以立文耳
夏四月癸酉衛侯燬卒
宋蕩伯姬來逆婦
[007-112a]
 杜氏曰伯姬魯女為宋大夫蕩氏妻自為其子來逆
 稱婦姑存之辭婦人越境逆婦非禮故書 胡傳伯
 姬公女也而配蕩氏其往嫁不見于經者國君不與
 大夫敵也今來逆婦而史䇿書之見公失禮下主大
 夫之昏是慢宗廟卑朝廷姑自逆婦其失明矣
宋殺其大夫
 附左傳秦伯師于河上將納王狐偃言于晉侯曰求
 諸侯莫如勤王諸侯信之且大義也繼文文/侯之業而
[007-112b]
 信宣于諸侯今為可矣晉侯辭秦師而下三月甲辰
 次于陽樊右師圍温左師逆王 夏四月丁巳王入
 于王城取太叔于温殺之于隰城戊午晉侯朝王王
 饗醴命之宥既行饗而設醴酒又加之/以幣帛以助勸也宥助也請隧闕地通/路曰隧
 王之𦵏禮也諸/侯皆縣柩而下弗許曰王章也未有代徳而有二王
 亦叔父之所惡也與之陽樊温原攅茅之田晉于是
 始啟南陽在晉山南河/北故曰南陽陽樊不服圍之蒼葛陽樊/人
 曰徳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誰非
[007-113a]
 王之親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取其土/而已
秋楚人圍陳納頓子于頓
 左傳秋秦晉伐鄀音若國名秦楚界上小國/ 其後遷于南郡鄀縣楚鬭克
 申公/子儀屈禦冦息公/子邉以申息之師戍守/也商宻鄀别邑今/南鄉丹水
 縣二子屯兵于/析以為商宻援秦人過析隈析楚邑一名曰科今南/陽析縣隈隐蔽之處
 入而係輿人以圍商宻昏而傅焉係輿人詐為克析/得其囚俘者昏而
 傅城不欲令商/宻知囚非析人宵坎血加書偽與子儀子邉盟者掘/地
 為坎以埋盟之餘/血加盟書其上商宻人懼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
[007-113b]
 乃降秦師囚申公子儀息公子邉以歸楚令尹子玉
 追秦師弗及遂圍秦納頓子于頓 杜氏曰頓迫于
 陳而出奔楚故楚為頓圍陳以納頓子不言遂一事
 也頓國汝隂南頓縣 按楚圍陳納頓子于頓書法
 如楚伐吳執齊慶封殺之盖一事耳夫頓小弱而介
 于陳楚陳欲迫而并兼之故前年楚伐陳城頓而還
 此年納頓子以保恤小寡示恩以大義責陳而攝服
 之皆争主夏盟之意納者不與納也
[007-114a]
葬衛文公
 附左傳冬晉侯圍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諜
 出曰原將降矣軍吏曰請待之公曰信國之寳也民
 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亾滋多退一舍而
 原降遷原伯貫于兾趙衰為原大夫狐溱狐毛/之子為温
 大夫
冬十有二月癸亥公㑹衛子莒慶盟于洮
 左傳衛人平莒于我十二月盟于洮脩衛文公之好
[007-114b]
 且及莒平也 按莒以元年獲挐之故怨魯未嘗通
 衛文公將平之未及而卒成公斬然衰絰中為洮之
 㑹平莒于我成父志也然莒子不至以慶如㑹慶魯/壻故
 盖平之意出于衛莒疑魯之未肯平故以大夫聴命
 至明年向之盟而始成焉衛成公稱子未踰年也是
 時諸侯䘮柩在堂而孤有外事者習以為常至如此
 區區者非甚不得已而亦越禮以為之甚矣事接于
 我雖非命卿皆書名榖梁云莒無大夫其曰莒慶以
[007-115a]
 公之㑹目之也鑿説也君盟大夫自浮來而已然矣
 此不貶者從同 杜氏曰洮魯地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㑹莒子衛甯速盟于向
 速公作/遫後同
 左傳公㑹莒兹㔻公兹㔻時君之號莒/夷無諡以號為稱甯莊子盟于
 向尋洮之盟也 莒今知魯肯平故莒子親來衛知
 魯莒已可平故在䘮不再行而使大夫左氏言尋洮
 之盟洮之盟纔一月何尋之有僖公以前盟莒子不
[007-115b]
 親至故復為此㑹向者盟其大夫今衛又使大夫盟
 公皆失也 杜氏曰向莒地
齊人侵我西鄙公追齊師至&KR0566弗及&KR0566户圭反公作巂/穀作嶲弗左作不
 左傳齊人伐我西鄙討是二盟也 按是時晉文初
 起諸侯無伯齊侯是桓公之子以盟主自居故以洮
 向二盟來討無名興師可見故書侵以&KR1018之于例將
 卑師少稱人將卑師衆稱師此來去一也而師人異
 文者據人本㣲者之稱侵曰人追曰師自不容不變
[007-116a]
 文耳無他義也榖梁言美公能逐其師故大之而曰
 師非也 胡氏謂前見弱以誘魯後伏衆以邀魯並
 非本義公逐齊師逺至齊地&KR1018不言而可見 趙氏
 曰冦至不知追而不及言内之無戎備也 按此夏
 齊再來伐展禽有辭齊侯乃還比事而觀得失見矣
  杜氏曰濟此榖城縣西有地名&KR0566下 非紀季所
 入之&KR0566
夏齊人伐我北鄙
[007-116b]
衛人伐齊
 左傳夏齊孝公伐我北鄙衛人伐齊洮之盟故也公
 使展喜犒師使受命于展禽齊侯未入境展喜從之
 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于敝邑使下臣犒執事
 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齊侯曰
 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
 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
 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主/也太/公
[007-117a]
 為太師兼主/盟載之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
 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
 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
 而棄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齊
 侯乃還
公子遂如楚乞師書乞師/始此
 左傳東門襄仲襄仲居東門/故以為氏臧文仲為襄仲副/故不書如楚
 乞師臧孫見子玉而道之伐齊宋以其不臣也不臣/事王
[007-117b]
 室/ 按師出不正反戰不正勝古人重師重人之罪
 也非所乞也征伐自天子出國之大小師之衆寡皆
 有王制不可乞也故凡乞師與以某之師皆罪也而
 况乞師于南蠻導南蠻以伐中國乎夫子嘗罪臧文
 仲竊位觀其從襄仲借兵彊夷為國之無謀可見矣
 展禽一言足以却齊則所以折衝禦侮必有道矣乃
 知其賢而不與立也一僖公也其先任公子友而從
 齊桓公則智其晩任公子遂而天下無伯則愚其始
[007-118a]
 也頌于詩曰公車千乗公徒三萬戎狄是膺荆舒是
 懲以其從桓伐楚也其終也春秋書曰公子遂如楚
 乞師公以楚師伐齊取榖下喬木而入幽谷其斯舉
 之謂乎
秋楚人滅夔以夔子歸夔求龜反/公作隗
 杜氏曰夔楚同姓國今建平秭歸縣 左傳夔不祀
 祝融髙辛氏之火/正楚之逺祖與鬻熊祝融之十/二世孫楚人讓之對曰
 我先王熊摰楚嫡/子有疾不得/嗣位鬼神弗赦而自竄于夔
[007-118b]
 别封為/夔子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成得臣令尹/子玉
 宜申司馬/子西帥師滅夔以夔子歸 按楚祖鬻熊夔祖
 熊摯諸侯祀不過其祖夔子之對楚問正也其激楚
 怒而見滅者以激之忿而奪言之正耳乃若楚本志
 在貪其土地而假不祀以為名滅同姓而以歸書以
 甚楚之惡不待貶而義見矣
冬楚人伐宋圍緡緡亾巾反/穀作閔
 左傳宋以其善于晉侯也叛楚即晉楚令尹子玉司
[007-119a]
 馬子西帥師伐宋圍緡 按宋襄公傷于泓而死為
 之子者有越勾踐之志則楚者必報之讐也前年乃
 與之平而往朝之晉文初興宋所依以雪讐恥者莫
 如晉從晉得矣曷若遂以楚陵中國有無王室之心
 告之天王協諸夏以討之乎大義既明不待晉重耳
 區區譎勝以為功矣 左傳謂叛楚即晉何其乖又
 謂宋以其善于晉侯何其陋也
公以楚師伐齊取榖
[007-119b]
 左傳公以楚師伐齊取榖凡師能左右之曰以寘桓
 公子雍于榖易牙奉之以為魯援楚申公叔侯戍之
 桓公之子七人為七大夫于楚 按世世子孫無相
 害也魯以先王之命退齊師而又自犯先王之命謂
 之何哉楚方西滅夔北討宋貳東討齊强㣲晉文則
 楚遂伯矣楚志欲逞魯又導之書以楚師書伐取不
 待貶絶而惡自見矣
公至自伐齊
[007-120a]
 穀梁傳惡事不致此其致之何也危之也
二十有七年春把子來朝
 左傳春把桓公來朝用夷禮故曰子公卑杞把不共
 也 杜氏曰把迫于東夷風俗雜壊言語衣服有時
 而夷然異于介葛盧故有爵
夏六月庚寅齊侯昭卒
 左傳齊孝公卒有齊怨不廢喪紀禮也 弟潘弑其
 子而自立是為昭公
[007-120b]
秋八月乙未葬齊孝公
乙巳公子遂帥師入把
 左傳責無禮也
冬楚人陳侯蔡侯鄭伯許男圍宋
十有二月甲戌公㑹諸侯盟于宋
 左傳冬楚子及諸侯盟宋宋公孫固如晉告急先軫
 曰報施救患取威定伯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
 曺而新昏于衛若伐曺衛楚必救之則齊宋免矣前/年
[007-121a]
 楚使申叔侯/戍穀以偪齊于是乎蒐于被廬晉常以春蒐禮改政/令敬其始也被廬晉
 地/作三軍閔元年晉獻公作二/軍今復大國之禮謀元帥中軍/帥趙衰曰
 郤縠可臣亟聞其言矣説禮樂而敦詩書詩書義之
 府也禮樂徳之則也徳義利之本也上二句是此/一語便錯
 書曰賦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君其試之乃使
 郤縠將中軍郤溱佐之使狐偃將上軍讓于狐毛偃/之
 兄/也而佐之命趙衰為卿讓于欒枝貞子也欒/賔之孫先軫使
 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為右荀林/父中
[007-121b]
 行桓/子晉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
 知義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務利民民懐生
 矣將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
 以示之信民易資者不求豐焉不詐以/求多明徴其辭公
 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禮未生其共于是乎大蒐
 以示之禮作執秩主爵/秩以正其官民聴不惑而後用
 之出穀戍釋宋圍一戰而伯文之教也桓文圗伯之/始亦皆務農
 訓武足食足兵素教之士節制之兵故/一用則足以取威定伯傳不無侈辭 家氏曰春
[007-122a]
 秋之法盟主爵而諸侯人者有矣未有盟主人而諸
 侯爵者也人楚子而爵諸侯不與楚子以主諸夏之
 盟也亦以正諸侯從夷之罪也 陸氏曰凡稱人為
 惡者唯楚子稱人以圍宋既在諸侯之上明貶之同
 于荆蠻也所以然者罪諸國從荆蠻也榖梁云楚人
 者楚子也其曰人何也人楚子所以人諸侯也其人
 諸侯何也不正其信音/申夷狄而伐諸國也榖梁義是
  杜氏曰諸侯伐宋公與楚有好而往㑹之宋方見
[007-122b]
 圍無嫌于與盟故直以宋地
二十有八年春晉侯侵曺晉侯伐衛
 左傳春晉侯將伐曺假道于衛曺在衛/東故衛人弗許還
 自南河濟從汲郡南渡/出衛南而東侵曺伐衛正月戊申取五鹿
 衛/地二月晉郤縠卒原軫將中軍以丅軍佐/超將中軍胥臣司空/季子
 佐下軍上徳也晉侯與齊侯盟于斂盂衛/地衛侯請盟
 晉人弗許衛侯欲與楚國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説于
 晉衛侯出居于襄牛衛/地 杜氏曰再舉晉侯者曺衛
[007-123a]
 兩來告 按再舉晉侯自是文勢當然侵曺一事也
 伐衛一事也一出兵為兩事故不可云晉侯侵曺遂
 伐衛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可以言遂遂/侵蔡遂伐楚可以言遂遂繼事也 據楚人
 圍陳納頓子于頓兩事也再出楚人則贅此侵曺伐
 衛兩事也不再出晉侯則缺故知自是文勢宜爾不
 必字字有義也然晉文之伯功與齊桓同而勢與齊
 桓異齊桓之興天下習衰周之弊莫適為主故齊桓
 之求諸侯為難故屢㑹屢盟訓諭招懐而後諸侯服
[007-123b]
 從晉文之興則諸侯盖習于從伯晉文起而號召之
 一麾而至然楚之强則非齊桓之時也齊桓之時楚
 不出蔡鄭今則直蹈齊魯之郊自南以東皆楚矣晉
 文起而收之不其艱哉故齊桓伐楚至于召陵楚地
 也晉文敗楚止于城濮衛地也自楚及衛盖千里而
 遙却楚千里而外以收魯宋曺衛陳鄭許蔡半天下
 之諸侯其用力為如何論者不察而妄訾晉文以為
 不及齊桓此不識天下之勢書生語也子曰晉文公
[007-124a]
 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此二語指桓文之用兵
 而言乃春秋書法之斷也桓公曰伐楚則伐楚仗義
 執言不由詭道文公則匿其機于伐楚而試其端于
 救宋匿其機以救宋而出其不意于侵曺揚其聲于
 伐衛而隂以致楚觀春秋所書而其譎宛然在目也
 夫子盖即其用兵而論之非為伯功之優劣言也其
 罪則孟子知之矣曰春秋無義戰五伯三王之罪人
 也明于五伯之功罪始可以言春秋區區起褒貶之
[007-124b]
 義于一字之間者皆不知春秋者也 公羊曰不言
 遂未侵曺也未侵曺言侵曺致其意也聖人不逆詐
 豈未行其事而先致其意乎穀梁曰再稱晉侯惡也
 棄其攘楚之大功而窮其報怨之小惡豈聖人與一
 匡天下之意乎如是則桓公侵蔡亦以蔡姬之怨亦
 當惡桓公乎或言衞已請盟而晉人弗之許則已甚
 矣夫衞已服而不許其自新誠若過甚然晉之志在
 于致楚則安肯遽許衞盟乎或又言楚之圍宋也陳
[007-125a]
 蔡鄭許舉兵而從而曺衛則君不在㑹師不與圍方
 于諸國不猶愈乎此不知陳蔡鄭許被楚近驅勢不
 得不從此可後圖魯齊曺衞則吾與也得曺昏衞斷
 吾右臂矣故晉文之䇿莫急于收齊魯而治曺衞是
 時楚深入千里頓兵于宋堅城之下而吾不即近以
 乗其弊攻其所必救以致其來以逸待勞以主待客
 以收萬全必勝之績而欲親帥三軍逺造陳蔡之國
 都討其從夷之罪且以扼楚人之歸路豈不愚哉
[007-125b]
公子買戍衛不卒戍刺之刺勅/賜反
 左傳公子買戌衞晉伐衛衛楚之昏姻/魯欲與楚故戍衛楚人救衛不
 克公懼于晉殺子叢買/字以説焉謂楚人曰不卒戍也
 此欺楚之詞穀子叢在楚救/衛下經在上者救衛赴晚至 啖氏曰内殺大夫謂
 之刺唯有二人此年買成/十六年偃皆非卿而特書明其是公
 子也偃則直書刺者有罪當殺也買則上言晉人伐
 衛下言買不卒戌明不勝而還非其罪也
楚人救衞
[007-126a]
 楚為晉所致也凡書救皆善之也為中國救患分灾
 而言也中國攘夷夷自救其與國不在此例 晉文
 不許衞之請盟所以必致楚也盖若許衛之盟楚或
 知難而退解宋之圍全師而去則無以大創之而絶
 其再來故不許衛之盟而攻之益急衛楚之昏也衞
 急矣楚近宋而亦不能救則楚弱矣楚豈能但已乎
 此狐偃所以坐䇿其必來也抑文公是舉專為救宋
 也向使直趨宋郊楚鋒方鋭而我迎而與之角非萬
[007-126b]
 全之道也孫臏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拳救鬬者
 不摶橶批亢擣虚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今梁之輕
 兵鋭卒竭于外而老弱疲于内若引兵疾走其都彼
 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于魏也
 此即晉文之術也
三月丙午晉侯入曺執曺伯畀宋人
 左傳晉侯圍曺門焉多死曺人尸諸城上晉侯患之
 聴輿人輿衆/人之謀曰稱舍于墓師遷焉曺人兇懼因
[007-127a]
 其兇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曺數之以其不用僖負
 羈而乗軒者三百人也宋人使門尹般如晉師告急
 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則絶告楚不許我欲戰矣齊秦
 未可若之何先軫曰使宋舍我而賂齊秦晉欲戰而/齊秦未可
 漢追項羽而信越不至此正事機不可忽也漢有張/良計出捐梁楚地許信越兩人使各自為戰正晉使
 宋舍我而賂齊秦之意也于此見晉不唯能致楚而/又能使齊秦齊秦自欲戰則吾事濟矣當時使不顧
 而遂戰而齊秦/前却其事必敗藉之告楚我執曺君而分曺衛之田
 以賜宋人楚愛曺衞必不許也必不許齊秦/齊秦自怒矣喜賂怒
[007-127b]
 頑能無戰乎言齊秦喜得宋賂而怒楚/之不可告請必自戰也公説執曺伯
 分曺衞之田以畀宋人 按楚方救衞晉遽舍衞又
 出曺之不意入其國執其君分其田畀其讐所以怒
 楚藉齊秦陽告楚楚必不許又所以怒齊秦也 自
 晉侯侵曺至此皆春秋著文公致楚與戰之由也胡
 氏節節為之論今不取
夏四月乙巳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于城濮楚
師敗績
[007-128a]
 左傳楚子入居于申申在方城/内故曰入使申叔去榖使子玉
 去宋前救衛盖分兵也居據左傳自初圍宋楚/子即親來至是入 于申以制師之進退曰無
 從晉師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險阻艱難
 備嘗之矣民之情偽盡知之矣天假之年獻公之子/九人唯文
 公/在而除其害惠懐/吕郤天之所置其可廢乎軍志曰允當
 則歸不求/過分又曰知難而退又曰有徳不可敵此三志
 者晉之謂矣子玉使伯棼子越椒也鬬/伯比之孫請戰曰非敢
 必有功也願以間執猶塞/也讒慝之口王怒少與之師
[007-128b]
 唯西廣東宫與若敖之六卒實從之楚子還申遣此/兵以就前圍宋
 之衆楚有左右廣又太子有宫甲分取以給之若敖/楚武王之祖父𦵏若敖者子玉之祖也六卒子玉宗
 人之兵/六百人子玉使宛春告于晉師曰請復衞侯而封曺
 衛侯出居于襄牛未踰竟故曰復/曺伯見執在宋已失位故言封臣亦釋宋之圍子
 犯曰子玉無禮哉君取一釋宋圍/事歸晉臣取二復衛封曺/事歸子玉
 不可失矣先軫曰子與之定人之謂禮楚一言而定
 三國我一言而亡之我則無禮何以戰乎不許楚言
 是棄宋也救而棄之謂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
[007-129a]
 怨讐已多將何以戰不如私許復曺衛不因/楚請以攜之
 離曺衛/心于楚執宛春以怒楚既戰而後圖之公説乃拘宛
 春于衛且私許復曺衛曺衛告絶于楚子玉怒從晉
 師晉師退所謂既戰/而後圗之軍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師
 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乆乎㣲
 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報也背惠食言以
 亢其讐我曲楚直其衆素飽正義有曰忿怒之深空/腹不食直氣盈飽也
 今按素飽者言楚/素資粮有餘耳不可謂老我退而楚還我將何求
[007-129b]
 若其不還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衆欲止子
 玉不可夏四月戊辰晉侯宋公齊國歸父崔天皆齊/大夫
 秦小子憖秦穆/公子次于城濮楚師背&KR0566邱陵險/阻名而舍晉
 侯患之子犯曰戰也戰而㨗必得諸侯若其不㨗表
 裏山河必無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欒貞子枝/曰漢陽
 水/北諸姬楚實盡之思小惠而㤀大恥不如戰也子玉
 使鬬勃楚大/夫請戰晉侯使欒枝對曰寡君聞命矣詰
 朝將見已已晉師陳于莘北莘故/國名胥臣以下軍之佐
[007-130a]
 當陳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將中軍子西闘宜/申將左
 子上闘/勃將右胥臣蒙馬以虎皮先犯陳蔡陳蔡奔晉/侯
 使齊秦貪賂怒頑而齊秦因胥臣/先犯陳蔡而陳蔡奔堅瑕之分楚右師潰陳蔡屬/楚右師
 狐毛設二斾大/旂而退之使若大/將稍却欒枝使輿曵柴而偽
 遁楚師馳之原軫郤溱以中軍公族横擊之竒/兵狐毛
 狐偃以上軍夾攻子西楚左師潰楚師敗績子玉收
 其卒而止故不敗三軍唯/中軍完晉師三日館榖及癸酉而
 還 汪氏曰唯此戰與柏舉皆書楚師敗績則楚非
[007-130b]
 將卑而稱人矣此下書楚殺得臣則知楚人為得臣
 矣柏舉之戰下書囊瓦奔鄭則知楚人為囊瓦矣中
 國及楚君大夫戰皆稱人故宋襄及楚子戰于泓晉
 文及楚得臣戰城濮蔡侯以吳子及楚囊瓦戰柏舉
 皆稱楚人中國大夫及楚子戰稱名氏故邲之戰稱
 荀林父帥師此華夷尊卑之辨也唯鄢陵稱楚子以
 敗績在君不得不稱楚子也 按何休曰戰言及所
 以别客主直不直也鄭君曰及者别異主客耳不施
[007-131a]
 于直與不直也直不直自在事而已説者以鄭言為
 是此經書及在晉亦當以鄭君此意觀之 杜氏曰
 城濮衛地 唐應徳曰春秋書荆入蔡此伯之未興
 而楚猾中國之始春秋書次于厥貉此霸之既衰而
 楚窺中國之始盖桓公之所以扼楚者其力有難易
 而楚與中國之所以盛衰其機有倚伏桓起于海濱
 而從者宋衛陳蔡皆弱國故謀之十餘年結江結黄
 連十二國之師而後能服楚于召陵文據表裡河山
[007-131b]
 之固而所從者齊秦皆勁國故反國一年僅連三國
 之師而遂能克楚于城濮一戰而殺其專兵之將然
 晉之克楚也得䇿于結秦而晉之不競于楚也失䇿
 于讐秦自殽之役而秦晉相讐殺者歴四五世戰彭
 衙戰令狐戰河曲積十餘戰而不解是晉人自失一
 强援自生一强敵失一强援則其氣力不完强敵伺
 近則其勢不暇于略逺故晉伯之衰而楚益横者殽
 之役實然説春秋者乃曰殽之役許晉襄繼伯吾不
[007-132a]
 知也 宋公齊國歸父秦小子憖既次城濮以師屬
 晉不與戰也 陳蔡屬右師失位故賤而不書
楚殺其大夫得臣楚始書/大夫
 左傳楚子玉既敗王使謂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
 之老何申息二邑子弟皆從子玉/而死言何以見其父老子西孫伯曰得臣
 將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將以為戮孫伯即大心/子玉子也及連
 榖而死至連穀王無赦命/故自殺連穀楚地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也
 曰莫余毒也已蒍吕臣實為令尹奉已而已不在民
[007-132b]
 矣
衞侯出奔楚
 陸氏淳曰令叔武攝位而去故不名也 按叔武攝
 君事以受齊盟而自出奔其位未絶若曺伯負芻之
 類故陸氏云云盖晉文雖絶衞侯之位而春秋不絶
 其位罪文公不當廢衛侯也 按敗楚之後曺衛可
 復矣而猶不復曺衞之所以疑也曺衛同見侵伐討
 已行矣曺伯又執而畀宋衞侯見曺伯之未釋也故
[007-133a]
 懼而出奔至是晉侯之惡著矣衛侯不名位實未絶
 書以甚晉也
五月癸丑公㑹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衞子莒子盟
于踐土踐在/演反
 左傳甲午至于衡雍鄭地今滎/陽卷縣作王宫于踐土襄王/聞晉
 戰勝自往勞/之故為作宫去聲/屬也役之三月城濮役前/之三月鄭伯如楚
 致其師為楚師既敗而懼使子人九子人氏/九名行成於
 晉晉欒枝入盟鄭伯五月丙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
[007-133b]
 雍丁未獻楚俘于王駟介四馬/被介百乗徒兵歩/卒千鄭伯
 傅相/也王用平禮也周平王享晉/文侯仇之禮已酉王享醴命晉侯
 宥王命尹氏及王子虎皆王/卿士内史叔興父大/夫䇿命晉
 侯為侯伯賜之大輅金/輅之服戎輅戎/車之服二輅各/有服
 弓一赤/弓彤矢百玈弓矢千玈音盧黑弓也弓一矢百/則弓十矢千矣諸侯賜弓
 矢然後/專征伐黑/黍香酒所/以降神一卣器/名虎賁三百人曰王謂
 叔父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糾逖王慝逖逺地有惡于/王者糾而逺之
 晉侯三辭從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
[007-134a]
 顯休命受䇿以出出入三覲癸亥王子虎盟諸侯于
 王庭要言曰皆奬王室無相害也 榖梁傳諱㑹天
 王也 杜氏曰踐土鄭地王子虎臨盟不同歃故不
 書衛叔武攝位受盟從未成君之禮故稱子而序鄭
 伯之下 胡𫝊踐土之㑹天王下勞晉侯削而不書
 何也周室東遷所存者號與祭耳其實不及一小國
 之諸侯晉文之爵雖曰侯伯而號令天下幾于改物
 實行天子之事此春秋之名實也與其名存實亡猶
[007-134b]
 愈于名實俱亡故天王下勞晉侯于踐土則削而不
 書去其實以全名所謂君道也父道也晉侯以臣名
 君則書天王狩于河陽正其名以統實所謂臣道也
 子道也 或曰踐土之盟于温之㑹天王皆在踐土
 之盟聖人唯書公朝于王所不書王所在及所以出
 之故 按經于僖二十四年書天王出居于鄭自後
 未嘗書歸踐土鄭土則天王盖居于是乆矣何下勞
 之有左氏有晉侯納王之事夫春秋以周室為重安
[007-135a]
 有晉侯納王而不書者哉天王之歸盖因今踐土之
 盟也冬書河陽之狩則天王既歸而出狩也文公非
 緩于納王也盖先勝楚而後納王也此亦/一説
陳侯如㑹
 公羊傳其言如㑹何後㑹也 榖梁傳如㑹外乎㑹
 也不及/序也于㑹受命也 杜氏曰來不及盟故曰如㑹
公朝于王所
 公羊傳曷為不言公如京師天子在是也天子在是
[007-135b]
 則曷為不言天子在是不與致天子也 榖梁傳朝
 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 按受摰于朝受享于廟
 朝者位于内朝而序進覲者位于廟門外而序入此
 朝于京師之禮也京師之外則天子巡狩于四方有
 常時諸侯朝于方岳有常所未有非時出王畿見諸
 侯諸侯亦即其所而朝焉者有之自襄王始其名則
 勞晉侯也其跡則若從諸侯之㑹也故穀梁曰諱㑹
 天王也則名為朝也其實致天子也故公羊傳曰天
[007-136a]
 子在是而不言天子在是不與致天子也榖梁曰朝
 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 諸侯見天子于京師于
 方岳皆言朝春秋書公朝于王所者二書朝而不至
 京師則非其所書公如京師者一雖至京師而不書
 朝則非其禮
六月衞侯鄭自楚復歸于衞
衞元咺出奔晉
 左傳或訴元咺于衛侯曰立叔武矣其子角元咺/子
[007-136b]
 公公使殺之咺不廢命奉夷叔以入守夷/諡六月晉人
 復衛侯以叔武受盟/于践土故甯武子甯/俞與國人盟于宛濮陳/留
 長垣縣西南有/宛亭近濮水曰天禍衛國君臣不協以及此憂也
 今天誘其衷使皆降心以相從也不有居者誰守社
 稷不有行者誰扞牧圉牛曰牧/馬曰圉不協之故用昭乞盟
 于爾大神以誘天衷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後行者無
 保其力居者無懼其罪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明神先
 君是糾是殛國人聞此盟也而後不貳衞侯先期入
[007-137a]
 不信/叔武甯子先長牂衛大/夫守門以為使也與之乗而入
 甯子患公之欲速故/先入欲安喻國人公子歂市耑/及犬華仲前驅衛侯/遂驅
 掩甯子未備/二子衛大夫叔武將沐聞公至喜捉髮走出前驅射
 而殺之公知其無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公以叔武/尸枕其股
 犬走出公使殺之元咺出奔晉 公羊傳文公逐衛
 侯而立叔武叔武辭立而他人立則恐衛侯之不得
 反也故于是已立然後為踐土之位治反衛侯衛侯
 得反曰叔武簒我元咺争之曰叔武無罪終殺叔武
[007-137b]
 元咺走而出 按如左氏之言則殺叔武者歂犬也
 而非衛侯之意知其無罪而哭之即誅&KR1968犬亦足以
 自白矣元咺復何訴乎吾觀衛侯在外則殺元咺之
 子返國則已盟而先入是皆有忌叔武之心&KR1968犬之
 徒盖探㫖承意者耳其使二人為前驅前驅云者即
 漢人清宫誅少帝之意也歸罪歂犬猶以彭生除之
 之謂也枕之股而哭之遂殺歂犬盖欲以此欺晉而
 免其討次必殺元咺以滅口而不料元咺之覺而先
[007-138a]
 奔也晉侯所以疾衛侯之深盖以叔武也而後儒皆
 以為偏信元咺之訴否則又謂以不禮之舊怨妄矣
  胡傳衛侯失國出奔則不名復歸得國則何以名
 殺叔武也
陳侯欵卒
秋杞伯姬來
公子遂如齊
冬公㑹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陳子莒子邾子秦人
[007-138b]
于温晉侯下穀無齊侯/秦與中國㑹始此
 左傳冬㑹于温討不服也 杜氏曰討衛許中國諸/侯伐楚
 而同圍宋者陳蔡鄭許也楚敗之後蔡鄭即從晉陳/亦如㑹唯許不至故討許衛侯既赦之復國矣猶欲
 討衛者元/咺有訟也陳共公稱子先君未葬例在九年宋襄公
 稱子自在本班陳共公稱子降在鄭下陳懐公稱子
 而在鄭上傳無義例盖主㑹所次非褒貶也
天王狩于河陽狩穀/作守
 左傳是㑹也晉侯召王以諸侯見仲尼曰以臣召君
[007-139a]
 不可以訓故書曰天王狩于河陽 公羊傳不與再
 致天子也 榖梁傳全天王之行也為若將守而遇
 諸侯之朝也水北為陽山南為陽温河陽也 杜氏
 曰河陽晉地今河内有河陽縣晉實召王為其辭逆
 而意順故經以王狩為辭 程子曰晉文公欲率諸
 侯以朝王正也懼其不能故譎以行之召王以就焉
 人獨見其召王之非而不見其欲朝之本心是以譎
 而掩其正也 按孟子曰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
[007-139b]
 不足以待諸侯周之衰其地不及一小國之諸侯朝
 覲㑹同之禮乆廢不講非但諸侯驕惰怠于臣禮而
 王室之力亦自以不足以待諸侯而安于廢弛矣晉
 文公欲率諸侯朝王不至王城乃致王以就焉盖為
 此故也杜預謂若令朝于京師恐諸侯不從夫諸侯
 從于伯令無敢後至豈有已㑹于温而憚至王城者
 乎又謂晉已强大率諸侯而入王城亦有自嫌之意
 夫晉雖强大唯其無忠順之實心則已矣果有是心
[007-140a]
 何嫌何疑况前此納王亦嘗朝京師矣而後此齊威
 王亦嘗朝周矣而何獨今時則不可朝乎其非為是
 也明矣齊桓公葵丘之㑹天王使宰孔勞之賜胙命
 無下拜其隆之亦至矣而不親出奚獨踐土乃親下
 勞哉盖自晉侯納王親奉王入于王城王享醴命之
 宥賜之田其待之之隆更有加故為之而不自以為
 異而豈知稍踰于禮則下堂而見諸侯已遂為上替
 之端而况至于踐土乎天王既為是過越之禮晉侯
[007-140b]
 與諸侯之心盖不安也故又為温之㑹將相率朝王
 以上答天王之寵且假王靈以討不服焉王聞晉侯
 之來而重其入也故狩于河陽而就見之諸侯因順
 天王之意朝于王所此事之實也踐土之下勞不書
 而河陽書者諸儒所謂踐土王自來故没而不書存
 君體也河陽晉召王故書天王自狩存臣禮也其説
 是也夫王重晉侯之來而狩以就見之又謂晉侯召
 王何也曰晉侯不務尊王以誠招攜以徳而數數于
[007-141a]
 㑹屑屑于彌文以勤君父非召王而何哉温者河陽
 之邑也于諸侯之㑹以其邑言于天王之狩以其方
 言夫天子之狩故言其方而不定其地也
壬申公朝于王所
 榖梁傳獨公朝與諸侯盡朝也 杜氏曰壬申十月
 十日有日而無月史闕文 陳氏曰朝繫日見先狩
 而後朝也
晉人執衞侯歸之于京師
[007-141b]
 左傳衞侯與元咺訟争殺叔/武事甯武子為輔鍼莊子為
 坐士榮為大士大士治獄訟也周禮命夫命婦不躬/坐獄元咺又不宜與其君對坐故使
 叔鍼莊子為主又使衛之忠臣及/其獄官質正元咺輔輔莊子也衛侯不勝觀此則/所謂歂
 犬殺之者承衛/侯之意明矣殺士榮獄官不能以法/直君故罪重刖鍼莊子謂
 甯俞忠而免之執衛侯歸之于京師寘諸深室甯子
 職納槖饘焉槖衣囊/饘麋也 趙氏曰公羊云歸之于者罪
 已定矣歸于者罪未定也按歸于與歸之于其義一
 也或傳寫衍縮耳按之于皆語助文勢有/舒約耳非關傳寫也不煩妄釋
[007-142a]
 又云衞侯之罪殺叔武也何以不書為叔武諱也春
 秋為賢者諱何賢乎叔武讓國也據理反是為衛侯
 諱是掩惡也何名為叔武諱且凡褒賢之義不聞諱
 殺也又云此晉侯也其稱人何貶曷為貶衛之禍文
 公為之也按例執諸侯皆稱人不必别生義 按是
 時諸侯其心一沒于寵利至有視兄弟如仇讐剪骨
 肉如草菅雖以桓文之賢而殺糾于魯殺懐公于髙
 梁不能無遺憾焉而亦未聞有以意忌信讒戕害骨
[007-142b]
 肉為當世人倫之大不美而欲問其罪者至文公始
 治衛侯殺叔武之罪雖非盡出于公然亦足以警憒
 憒之耳矣且執以歸于京師亦得討罪之禮乃春秋
 之意則若不與之何哉豈非啟君臣之訟其所傷反
 多邪且雖歸之京師而實專聴其獄囚諸深室使醫
 酖之皆晉侯之意未嘗取舍決于天王而輕重付之
 公論也則安得而與之哉故稱晉人以其受臣之訴
 以執其君同之以强暴弱執諸侯皆稱人之亂辭而
[007-143a]
 不殊也啖子曰春秋時以强暴弱故執諸侯皆稱人/亂辭又注云以私相執不歸京師 今按晉
 雖歸京師討不盡/義故同而不殊曰歸之于京師者强致之之詞也
 且其君既坐其臣亦安得無罪而縱釋元咺君囚臣
 歸復擅立君無禮如此而晉懵如也是可忍也其孰
 不可忍也哉
衛元咺自晉復歸于衛
 左傳元咺歸于衛立公子瑕 公羊傳自者有力焉
 者也 陸氏曰按例凡大夫還悉書所自無他義
[007-143b]
 按逆臣藉强伯為主故曰歸則歸甚易而無難視易
 置其君如奕棋然書自以罪晉公羊之義亦不可廢
  國語晉侯執衛成公歸之于周請殺之王曰不可
 夫君臣無獄今元咺雖直不可聴也君臣皆獄父子
 將獄是無上下也而叔父聴之一逆矣又為臣殺其
 君其安庸刑布刑而不庸再逆矣一合諸侯而有再
 逆政余懼其無後也不然余何私于諸侯 按王之
 言至言也據外傳晉之歸衛侯以王之言也
[007-144a]
諸侯遂圍許
 㑹温本為討衛許也故于是遂圍許許之淪于楚深
 矣欲其自拔也難矣故以蕞爾之國合十一國之衆
 逾時閲嵗而不能成功雖曰難變其亦有懲于江黃
 也歟抑晉侯是時伯業成矣是後當休兵息民増修
 其徳以服諸侯之心而禮繁威黷外騖不已踐土之
 盟血未乾又徴㑹城濮之大勞甫息又圍許諸侯亦
 罷于應命矣諸侯强從而非心樂晉伯之所以遂衰
[007-144b]
 也與 胡氏謂討其不朝于王所盖誤
曺伯襄復歸于曺遂㑹諸侯圍許
 左傳丁丑諸侯圍許晉侯有疾曺伯之豎侯獳貨筮
 史使曰以曺為解齊桓公為㑹而封異姓今君為㑹
 而滅同姓曺叔振鐸文之昭也先君唐叔武之穆也
 且合諸侯而滅兄弟非禮也與衛偕命城濮許/復二國而不
 與偕復非信也同罪異罰非刑也公説復曺伯遂㑹
 諸侯圍許 按專執而罪之專釋而歸之晉罪見矣
[007-145a]
 叔孫豹叔孫婼見執于晉或求貨而為之言豹婼不
 與而拒之大夫且恥以貨求免况諸侯乎名賤之也
 附左傳晉侯作三行尹即/反以禦狄荀林父將中行屠
 擊將右行先蔑將左行晉置上中下三軍今復增置/三行以避天子六軍之名三
 行無/佐
二十有九年春介葛盧來
 左傳介葛盧來朝舍于昌衍之上魯國東南/有昌平城公在㑹
 饋之芻米禮也 杜氏曰介東夷國也在城陽黔陬
[007-145b]
 縣葛盧介吾名也不稱朝不見公且不能行朝禮雖
 不見公國賔禮之故書
公至自圍許
 前年書公朝于王所諸侯遂圍許不以王所致而致
 圍許亦猶成十三年如京師㑹伐秦不以京師致而
 致伐秦皆所以著其本心不在于尊王也
夏六月㑹王人晉人宋人齊人陳人蔡人秦人盟于翟
㑹上公有公字翟/亭歴反公作狄
[007-146a]
 左傳夏公㑹王子虎晉狐偃宋公孫固齊國歸父陳
 轅濤塗秦小子憖盟于翟泉尋踐土之盟也且謀伐
 鄭也經書蔡人而傳無名氏即㣲者秦小子/憖在蔡之下者若宋向戌之後㑹也卿不書
 罪之也在禮卿不㑹公侯㑹伯子男可也 杜氏曰
 晉侯始霸翼戴天子諸侯輯睦王室無虞而王子虎
 下盟列國以瀆大典諸侯大夫上敵公侯虧禮傷教
 故貶諸大夫諱公與盟大國之卿當小國之君故可
 以㑹伯子男諸卿之見貶亦兼有此闕故傳重𤼵之
[007-146b]
 翟泉今洛陽城内太倉西南池水也 程子曰晉文
 連年㑹盟皆在王畿之側而此盟復迫王城又與王
 人盟强逼甚矣故諱公諸侯貶稱人惡之大也胡傳/兼用
 杜氏及程子之意/諸侯當作大夫 李亷曰晉文公三大盟㑹本皆
 非禮踐土于温致天王翟泉盟王子其視齊桓之尊
 王人不敢盟世子周公者大不侔矣然春秋原情之
 法則踐土王實自勞非晉之罪于温召王事雖逆而
 情順故皆諱之以存其尊王之名若翟泉則羣然㑹
[007-147a]
 于王都之側上與王子虎歃血以約言既非踐土子
 虎涖盟之比又無于温懐自嫌之心春秋不得不重
 貶之以顯其慢王之實矣盖至此方結正晉文之罪
 是亦望其始而不足其終也 或曰此經缺公字如
 莊十九年之説為是 盟不寒則不必尋也踐土之
 盟有齊宋蔡鄭及後至之陳今齊宋陳蔡皆在而鄭
 獨不至鄭已怠于從晉矣文公于此盍亦姑自反乎
 衛既歸而復執曺納賂而後歸諸侯之不心服宜矣
[007-147b]
 卒之圍許而竟不能服許圍鄭而竟不能得鄭故曰
 以力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五伯假之也功烈之
 所以卑而不足道者也 大夫之交政于是始文公
 為之也
秋大雨雹雹弼/角反
 胡傳正蒙曰凡隂氣凝聚陽在内者不得出則奮擊
 而為雷霆陽在外者不得入則周旋不舍而為風和
 而散則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則為戾氣曀霾隂常
[007-148a]
 散緩受交于陽則風雨調寒暑正雹者戾氣也隂脅
 陽臣侵君之象當是時僖公即位日乆季氏世卿公
 子遂專權政在大夫萌于此矣 按雹雨氷也劉向
 曰盛陽雨水温暖而湯熱隂氣脅之不相入則轉而
 為雹盛隂雨雪凝滯而氷寒陽氣薄之不相入則散
 而為霰故沸湯之在閉氣而湛于寒泉則為之氷則
 雪之消亦氷解而散此其騐也故雹者隂脅陽也
冬介葛盧來
[007-148b]
 左傳以其未見公故復來朝禮之加燕好
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狄侵齊
 胡傳左氏曰晉人伐鄭以觀其可攻與否狄間晉之
 有鄭虞也遂侵齊詩不云乎戎狄是膺荆舒是懲四
 夷交侵所當攘斥晉文公若移圍鄭之師以伐之則
 方伯連帥之職修矣上書狄侵齊下書圍鄭此直書
 其事而義自見者也
[007-149a]
秋衛殺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衛侯鄭歸于衛
 左傳晉侯使醫衍酖衛侯甯俞貨醫使薄其酖不死
 公為之請納玉于王與晉侯皆十㲄双玉/曰瑴王許之秋
 乃釋衛侯衛侯使賂周歂冶厪曰苟能納我吾使爾
 為卿周冶殺元咺及子適公子/瑕子儀瑕母/弟公入祀先
 君周冶既服將命服卿服將/入廟受命周歂先入及門遇疾而
 死冶厪辭卿見周歂/死而懼 公羊傳衛侯未至其稱國以
 殺何道殺也時已得天子命還國于/道路遇而殺之 此非此殺其大夫其
[007-149b]
 言歸何歸惡乎元咺也曷為歸惡乎元咺元咺之事
 君也君出則已入君入則已出以為不臣也 榖梁
 傳稱國以殺罪累上也以是為訟君也衛侯在外其
 以累上之辭言之何也待其殺而後入也此/是 范氏
 曰元咺訟君之罪于伯者君忌之使人殺之而後入
 案宣九年陳殺其大夫泄冶傳曰稱國以殺其大夫
 殺無罪也此傳曰稱國以殺罪累上也凡稱國以殺
 大夫或殺無罪或罪累上參互不同略當近半然則
[007-150a]
 稱國以殺有二義泄冶忠賢而君殺之是君無道也
 衛侯雖有不徳臣無訟君之道元咺之罪亦已重矣
 然君子之道譬之于射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衛侯
 不思致訟之愆躬自厚之義過而不改而又怨忌上
 下皆失故曰罪累上 趙氏曰公子瑕即元咺所立
 瑕立而自秉國權瑕亦未如君也故以君殺大夫之
 辭言之而反在元咺之下以咺罪重于瑕也胡氏謂/瑕不與
 衛剽同者是瑕能拒咺辭其位而不立也不與陳佗/同者是瑕能守節不為國人之所惡也 今未見得
[007-150b]
 此/義 按今法子孫告祖父母父母者杖一百徒三年
 但誣者絞此可以定元咺之獄矣周禮大司馬以九
 伐之法正邦國賊殺其親則正之衛侯宜正此罪而
 當時王法不明伯討不正使大義反為私曲此則文
 公不能無罪也君臣無獄君臣皆獄父子將獄是無
 上下也而叔父聴之周王此數言者義理分明聖人
 復起不能易也然則秉彛之在人心何間于衰時末
 運而時之所以衰而不復能振者不自達其所明耳
[007-151a]
 使王遂以是決正衛侯之獄而歸之豈不休哉故曰
 不為也非不能也吾身不能居仁行義謂之自棄也
 以外傳晉侯請殺衛侯而王不可推之則知必無使
 醫衍酖之之事晋侯雖鷙忍既不專殺之又豈隂行
 酖之哉納玉于王與晉侯皆十㲄此亦誣也當因侯
 獳貨筮史而聨飾之耳曺事容有之晉侯必不親受
 賂而釋衛侯也叔武君命奉之以受盟故稱衛子公
 子瑕乃元咺偽立之而咺實自秉國權瑕固未如君
[007-151b]
 春秋亦不與咺君之也瑕因咺而得誅故言及趙子
 謂以君殺大夫之辭言之而反在元咺下以咺罪重
 于瑕也此言是也
晉人秦人圍鄭
 左傳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按踐土于温之/㑹鄭伯皆在越
 五年兩同盟豈至是而始責舊怨哉乃討翟泉之不/㑹耳以左氏此處之不足信則他處言以不見禮之
 故者不足全/信可知矣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此東/汜也
 在滎陽/中牟縣佚之狐言于鄭伯曰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
[007-152a]
 必退佚之狐燭之/武皆鄭大夫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
 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
 懸城/而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
 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逺君知其難也
 設得鄭以為秦邉/邑則越晉而難保焉用亡鄭以倍益/也隣隣之厚君之
 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使/人之往來共其乏困
 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
[007-152b]
 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晉君謂惠公也焦瑕晉河外/五城之二邑朝濟河而夕設
 版築以距秦/言背秦之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
 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圗之秦伯
 説與鄭人盟使把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三子秦/大夫
 犯請擊之公曰不可㣲夫人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
 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秦晉各整/其旅而出
 今反相攻是/以亂易整也吾其還也亦去之初鄭公子蘭穆公/子
 奔晉從于晉侯伐鄭請無與圍鄭許之使待命于東
[007-153a]
 晉東/界鄭石甲父侯宣多二子鄭/大夫逆以為太子以求成
 于晉晉人許之 秦晉之爭始此 今按昔管仲言
 于桓公曰招攜以禮懐逺以徳徳禮不易無人不懐
 今鄭貳于楚無乃晉之徳猶有所闕懐之以徳招之
 以禮未有不格者也乃黷武不已既失之于鄭矣秦
 西州之競國也齊桓之所不能致而晉以甥舅之好
 土壤之接得以同力以挫强楚此計之最得者也况
 穆公之賢可以義動晉不能以信義固其親而常以
[007-153b]
 詐諼啟其貳城濮之役齊秦之未肯戰無亦晉義之
 有未孚乃使宋隂賂之而激之使戰今與秦圍鄭而
 秦伯私與鄭盟盖亡鄭以倍隣闕秦以利晉晉之心
 人皆窺見之矣我信之不足而彼亦背我不難固其
 所也齊桓公不從鄭子華之請而鄭伯受盟今晉文
 公乃以鄭公子蘭從于伐鄭何以訓乎以禮信屬諸
 侯而以姦終之猶曰不可况終始以無禮不信乎無
 怪秦伯之先畔而又何以責鄭焉
[007-154a]
介人侵蕭
 杜氏曰蕭宋附庸國
冬天王使宰周公來聘
 左傳王使周公閱來聘饗有昌歜昌蒲/菹熬/稻熬/黍
 鹽鹽形/象虎辭曰國君文足昭也武足威也則有備物之
 饗以象其徳薦五味羞嘉榖塩虎形以獻其功吾何
 以堪之
公子遂如京師此聘周/之始遂如晉此聘晉/之始
[007-154b]
 左傳東門襄仲將聘于周遂初聘于晉 杜氏曰如
 京師報宰周公既命聘周未行故曰將又命自周聘
 晉故曰遂自入春秋魯始聘晉故曰初 胡傳大夫
 出疆有以二事出者謂本受二事之命也/穀梁云遂繼事之辭有以一事
 出而專繼事者謂但受一事之命而復專再行一事/公羊云遂者何生事也 注專事也
 其書皆曰遂公子遂如周及晉與祭公自魯逆王后
 皆所謂以二事出者也公子結往媵而及齊宋盟則
 專繼事者也季孫宿救台/遂入鄆亦是是非得失則存乎其事矣
[007-155a]
 宰周公聘魯魯既不朝京師而使公子遂往又以二
 事出夷周室于列國此大不恭之罪春秋之所誅也
  按晉未聘魯魯昉往聘故左傳曰遂初聘于晉周
 先聘魯魯本欲往報故左傳曰將聘于周以將字起
 下遂字因來而報不專于王室而以二事遣使直書
 而義自見矣
三十有一年春取濟西田
 左傳春取濟西田分曺地也 公羊傳取之曺也晉
[007-155b]
 侯執曺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諸侯也 杜氏曰濟水
 自滎陽東過魯之西至樂安入海 按濟西田不繋
 曺魯故田也汶陽田不繋齊亦魯故田也非吾田則
 繋國邾田是也漷東沂西田不繋國者承上伐邾文
 也凡力得之田取無王命以正疆界雖取吾故田邑
 亦無異辭不當取也况晉奪之曺以與魯非以義討
 乎鄆讙龜隂讙闡言歸言歸者其所欲也
公子遂如晉
[007-156a]
 左傳襄仲如晉拜曺田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
 公羊傳三卜禮也四卜非禮也求吉之道三魯郊非
 禮也天子祭天諸侯祭土天子有方望之事無所不
 通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内者則不祭也曷為或言
 免牲或言免牛免牲禮也免牛非禮也免牛何以非
 禮傷者曰牛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則曷祭祭泰山河
 海曷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潤于百里者天子秩
[007-156b]
 而祭之觸石而出膚寸而合側手為膚/按指為寸不崇朝而徧
 雨乎天下者唯泰山河海潤于千里猶者何也可以
 已也譏不郊而望祭也 穀梁傳夏四月不時也四
 卜非禮也免牲者為之緇衣熏裳有司𤣥端奉送至
 于南郊免牛亦然猶者可以已之辭也 左傳望郊
 之細也不郊亦無望可也 啖氏曰天子以冬至祭
 上帝又以夏之孟春祈榖于上帝禮行于郊故謂之
 郊魯以周公之故特得以孟春周之/三月祈榖于上帝亦
[007-157a]
 謂之郊郊皆用辛日故以周之二月卜三月上辛不
 吉則卜中辛又不吉則卜下辛所謂吉事先近日也
  孟獻子曰郊祀后稷以祈農事也是故啟蟄而郊
 郊而後耕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從也古啟蟄/在正月 禮
 曰養牲必在滌三月滌者養牲/之宮名故自周之十一月下
 旬而養至二月中旬而牲成故得以二月下旬卜三
 月上辛也 凡養牲必養二牲一以祀上帝一以祀
 后稷帝牛有變變謂傷/食之類則改卜稷牛以代之而别以
[007-157b]
 他牛為稷牛禮曰帝牛必在滌三月稷牛唯具 凡
 卜三旬皆不吉則不郊牛死及牛有灾害則卜稷牛
 而代之若卜稷牛不吉及既養稷牛又死亦皆不郊
  凡不郊皆卜免牲免猶縱也穀梁所謂為之/緇衣熏裳者云云是也榖梁
 曰卜免牲吉則免之不吉則繫而待庀牲庀具也待/明年具牲
 時卜/也然後左右之隨所/用也凡未成牲曰牛穀梁曰牲傷
 者亦曰牛已牛矣而又免之何也嘗置之上帝矣置/之
 滌宫/故也卜而免之不敢專也 趙氏曰郊者天子所以
[007-158a]
 事上帝也魯曷為之周公故也成王尊周公之徳故
 賜天子之禮焉不于日之至避王室也卜周夏正于
 農耕之始也比旬而卜之逺怠慢也必更二旬禮盡
 于三也且郊之月殫矣 李亷曰三望説左氏者以
 為分野星及國内山川然望乃祭山川之名何得及
 分野之星三望既魯之封内魯所得祭則常事又何
 書乎盖因郊而望皆僭禮故河海雖不在其封内而
 亦祭耳 按楚昭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漢睢
[007-158b]
 漳楚之望也韓宣子謂子産曰寡君寢疾並走羣望
 記曰晉人將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惡池齊人將有
 事於泰山必有事于配林又曰周公祀泰山召公為
 尸此並諸侯望祭之事魯三望之名不知所始疑祀
 泰山者周公之舊越望而祭及河海者僣禮之後也
  三正記曰郊後必有望有虞氏受終而望因于類
 巡狩而望因于柴此天子之禮若諸侯則有望而已
 望不越境非所主者非所祭也魯僭天子之郊故亦
[007-159a]
 于郊後而望又越望而祭及河海凡魯之郊禘望皆
 非禮也春秋欲削而不書則無以見其失盡書之乎
 則不可勝書故因其失禮之中又有失焉者因事書
 之以垂鑒戒
秋七月
 附左傳秋晉蒐于清原河東聞喜縣/北有清原作五軍以禦狄
 趙衰為卿二十八年晉作三行今罷之更為上下新/軍二十七年命趙衰為卿讓于欒枝今始
 從原大夫/為新軍帥
[007-159b]
秋把伯姬來求婦
 胡傳蕩伯姬來逆婦而書者以公自為之主失其班
 列書也杞伯姬敵矣其來求婦曷為亦書見婦人之
 不可預國事也王后之詔命不書于天下夫人之教
 令不施于國中昬姻大事也把獨無君乎而夫人主
 之也
狄圍衞
十有二月衞遷于帝丘
[007-160a]
 胡傳帝丘東郡濮陽顓頊之虚亦衛地也狄嘗迫逐
 黎侯黎侯寓于衛而衛不能修方伯連率之職戎嘗
 伐凡伯于楚丘而衛不救王臣之患其後遂為狄人
 所滅東徙渡河齊桓公攘夷狄封之而衛國忘亡今
 又為狄所偪遷于帝丘避狄難也而列國衰㣲外域
 强盛衛侯不能自强于政治晉文無却四夷安諸夏
 之功皆見之矣
 附左傳鄭洩駕惡公子瑕鄭伯亦惡之故公子瑕出
[007-160b]
 奔楚瑕文公子傳為納瑕張/本洩駕非隠五年洩駕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附左傳春楚鬭章請平于晉晉陽處父晉大/夫報之晉
 楚始通 杜氏曰晉楚自春秋以來始交使命為和
 同 按楚昔聞齊伯之漸衰而滅黃伐徐今聞晉伯
 之漸衰而請平于晉其不忘逞于中國一也楚非衰
 弱不振畏我而請平也我與之平非能使之受齊盟
 而遵約禁也攘討之義怠故和同之説入焉晉文之
[007-161a]
 志荒矣
夏四月己丑鄭伯㨗卒㨗公/作接
衞人侵狄
秋衛人及狄盟
 左傳夏狄有亂衛人侵狄狄請平焉秋衛人及狄盟
  杜氏曰不地者就狄廬帳盟
冬十有二月已夘晉侯重耳卒
 左傳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曲沃有/舊宫焉出絳柩
[007-161b]
 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
 軼我擊之必大㨗焉聲自柩出故曰君命大事戎事/也卜偃聞秦宻謀故因柩聲以
 正衆/心把子自鄭使告于秦三十年秦使大/夫把子戍鄭曰鄭人使
 我掌其北門之管鑰/也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
 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逺非所聞也蹇叔秦/大夫師知
 所為鄭必知之公辭焉召孟明百明孟/明視西乞西乞/術
 乙白乙丙里世族譜以百里孟明視為百里奚之子/則姓百 名視字孟明也古人之言名字者皆先
 字後名而連言之其術丙必是名/西乞白乙或字或氏不可明也使出師于東門之
[007-162a]
 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
 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夀爾墓之木拱合子/曰拱矣蹇叔之
 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于殽殽在宏農/渑池縣西
 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臯之墓也夏桀之/祖父其北陵文
 王之所辟風雨也此道在二陵之間南谷中谷深委/曲兩山相嶔故可以辟風雨古道
 由此魏武帝西討巴陵惡/其險而更開北山髙道必死是間以其深/險故余收爾
 骨焉秦師遂東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007-162b]
 左傳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胄而下兵車非大將御/者居中故左右
 下御/不下超乗者三百乗王孫滿尚幼觀之言于王曰秦
 師輕而無禮必敗謂過天子門不卷/甲束兵超乗示勇輕則寡謀無禮
 則脱入險而脱又不能謀能無敗乎及滑鄭商人弦
 髙將市于周遇之以乗韋四/韋先牛十二犒師先韋乃/入牛古
 者將獻遺于人/必有以先之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于敝邑敢
 犒從者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
 則備一夕之衛且使遽傳/車告于鄭則束載厲兵秣馬
[007-163a]
 矣告于鄭下有脱句盖把子本約潜師以來已為内/應故束載厲兵秣馬以待者謂杞子之徒待秦師
 也弦髙使遽告于鄭鄭始知其事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以待矣乃使皇武子辭焉曰云云三子知
 事露故把子奔齊逢孫楊孫/奔宋也杜氏此等處殊憒憒使皇武子辭焉曰吾子
 淹乆于敝邑唯是脯資粮/也生曰/餼牛羊豕/可牽行竭矣為
 吾子之將行也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原圃/具囿
 皆囿/名吾子取其麋鹿以間音/閒敝邑若何使秦戍自取/麋鹿以為行
 資敝邑得閒暇滎陽/中牟縣西有圃田澤把子奔齊逢孫楊孫奔宋孟明
 曰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
[007-163b]
 也滅滑而還 按滑國伯爵近于鄭經書入未滅也
 傳言滅杜預曰滅而書入不能有其地此正如狄入
 衞而傳亦言滅衞
齊侯使國歸父來聘
 左傳齊國莊子來聘自郊勞至于贈賄禮成而加之
 以敏迎來曰郊勞送去曰/贈賄敏審當于事臧文仲言于公曰國子為
 政齊猶有禮君其朝焉臣聞之服于有禮社稷之衛
 也
[007-164a]
夏四月辛巳晉人及姜戎敗秦師于殽秦下公羊/無師字
 左傳晉原軫曰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天奉我也奉
 不可失敵不可縱縱敵患生違天不祥必伐秦師欒
 枝曰未報秦施而伐其師其為死君乎先軫曰秦不
 哀吾䘮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何施之為吾聞之一
 日縱敵數世之患也謀及子孫可謂死君乎遂𤼵命
 遽傳/車興姜戎調/𤼵文公未𦵏/故稱子墨衰絰以凶服從/戎故墨之梁泓
 御戎萊駒為右夏四月辛巳敗秦師于殽獲百里孟
[007-164b]
 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遂墨以𦵏文公晉于是始
 墨文嬴晉文公夫人秦/女襄公嫡母請三帥曰彼實搆吾二君寡
 君若得而食之不厭君何辱討焉使歸就戮于秦以
 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許之先軫朝問秦囚公曰夫人
 請之吾舍之矣先軫怒曰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
 而免諸國墮軍實而長冦讐亡無日矣不顧而唾公
 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釋左驂以公命
 贈孟明欲使孟明還拜/謝因而執之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纍
[007-165a]
 臣釁鼔使歸就戮于秦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若
 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秦伯素服郊次鄉師
 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
 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徳眚過/也
 杜氏曰姜戎姜姓之戎居晉南鄙戎子駒支之先也
 殽在𢎞農渑池縣西 按秦固不義晉子在䘮要擊
 敗其師亦非禮棄親為讎晉卒不競于楚以失秦也
 殽之役為之也 圍鄭之役秦與鄭盟子犯請擊之
[007-165b]
 文公不可盖知大計也 公羊經脱一師字諸家遂
 有狄秦之説蹇叔諸人諌秦伯但曰千里而襲人未
 有不亡者也不知縱使幸而㨗秦豈能越晉而邑鄭
 乎故燭之武曰越國以鄙逺君知其難也秦伯非不
 知此然而為之竟不可曉 晉人角之諸戎掎之不
 同陳故言及 按書及姜戎貶也晉子稱人
癸巳葬晉文公
狄侵齊
[007-166a]
 左傳因晉䘮
公伐邾取訾婁訾子斯反訾婁公/作叢穀作訾樓秋公子遂帥師伐邾
 左傳公伐邾取訾婁以報升陘之役邾人不設備秋
 襄仲復伐邾
晉人敗狄于箕
 左傳狄伐晉及箕八月戊子晉侯敗狄于箕郤缺獲
 白狄子狄别種也故西/河郡有白部胡先軫曰匹夫逞志于君謂不/頋而
 唾/而無討敢不自討乎免胄入狄師死焉狄人歸其
[007-166b]
 元面如生初臼季胥/臣使過冀晉/邑見冀缺耨鋤/也其妻饁
 野/饋之敬相待如賓與之歸言諸文公曰敬徳之聚也
 能敬必有徳徳以治民君請用之臣聞之出門如賔
 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缺父冀芮/欲弑文公
 對曰舜之罪也殛鯀其舉也興禹管敬仲桓之賊也
 實相以濟康誥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
 相及也詩曰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君取節焉可也詩/國
 風也葑菲之菜上善下惡食/之者不以其惡而棄其善文公以為下軍大夫反
[007-167a]
 自箕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先軫之子其父/死敵故進之將中軍
 以再命命先茅之縣賞胥臣曰舉郤缺子之功也先/茅
 絶後故取其/縣以賞胥臣以一命命郤缺為卿復與之冀還其父/故邑
 亦未有軍行 按狄為列國患甚矣移邀秦之師為
 撻伐之武使匹馬隻輪無反者可也乃十人而九得
 志僅此一敗其師獲白狄子在晉為儁功而春秋不
 貴也故書晉人敗狄于箕 杜氏曰太原陽邑縣南
 有箕城郤缺稱人者未為卿
[007-167b]
冬十月公如齊十有二月公至自齊
乙巳公薨于小寢
 左傳冬公如齊朝且弔有狄師也反薨于小寢即安
 也 榖梁傳小寢非正也 胡傳左氏曰即安也周
 制王宫六寢路寢一小寢五君日出而眡朝退適路
 寢聴政使人眡大夫退然後適小寢釋服是路寢治
 事之所也而小寢燕息之地也公羊以西宫為小寢
 魯子以諸侯有三宫則列國之制盖降于王其以路
[007-168a]
 寢為正則一爾君終不於路寢則非正矣
隕霜不殺草李梅實隕公/作霣
 周之十二月夏之十月也隕霜不殺物李梅冬實隂
 假陽威之應 隕霜二此年不殺草定元年殺菽榖
 梁云未可殺而殺舉重可殺而不殺舉輕重謂菽輕
 謂草輕者不死則重者可知 程子曰雨木氷上濕
 而下冷隕霜不殺草上冷而下濕
晉人陳人鄭人伐許
[007-168b]
 左傳討其貳于楚也
 附左傳晉陽處父侵蔡楚子上救之與晉侯夾泜而
 軍泜水出魯陽縣東/經襄城定陵入汝陽子患之使謂子上曰吾聞之
 文不犯順武不違敵子若欲戰則吾退舍子濟而陳
 遲速唯命不然紓我老師費財亦無益也乃駕以待
 子上欲涉大孫伯曰不可晉人無信半涉而薄我悔
 敗何及不如紓之乃退舍陽子宣言曰楚師遁矣遂
 歸楚師亦歸太子商臣譖子上曰受晉賂而辟之楚
[007-169a]
 之恥也罪莫大焉王殺子上
 
 
 
 
 
 
 
[007-169b]
 
 
 
 
 
 
 
 春秋輯傳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