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69 春秋金鎖匙-元-趙汸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金鎖匙       元 趙汸 撰
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書元年自隠公始春秋書王正月亦自隠公始
 元年云者謹人君繼世體元之始也王正月者謹天
 下奉周正朔之始也一則存一國之體一則存一王
 之體春秋嚴矣
無駭帥師入極柔㑹宋公盟于折隠二年年/桓十一
[001-1b]
 春秋以前征伐之權不下於大夫也而大夫專兵自
 無駭之帥師入極始春秋以前禮樂之權不下于大
 夫也而大夫專盟自柔之㑹宋盟折始聖人于無駭
 去其氏者謹大夫專兵之始也于柔去其氏者謹大
 夫專盟之始也
齊侯宋人㑹于北杏宋齊伐郳莊十三年/十五年
 伯主專天下禮樂之權自齊桓北杏之㑹始伯主專
 天下征伐之權自齊桓伐郳之役始春秋于北杏之
[001-2a]
 㑹人四國之君者謹其從伯之始所以不與伯主以
 禮樂之權也于伐郳之役加宋于齊之上者謹其摟
 諸侯之始所以不與伯主以征伐之權也
齊侯鄭伯盟于石門蔡侯鄭伯盟于鄧隠三年/桓二年
 齊楚争鄭之勢成于莊僖之世而其機萌於隠桓之
 時春秋書石門之盟者謹鄭從齊之始也書于鄧之
 㑹者謹鄭懼楚之始也
滕侯薛侯來朝公及齊侯鄭伯入許隠十一年/
[001-2b]
 春秋書朝三十六而滕薛之朝為之始滅國三十六
 而滅許為之始是邦交兵交之變也非天子不旅見
 于諸侯而旅見於諸侯可乎許無罪而覆宗亡國至
 分為東西偏亦亡矣春秋特以旅見書憂朝覲之始
 變也不以滅許書而以入許書憂封建之始壊也是
 特筆也是隠辭也
公至自唐公至自伐鄭桓二年/十六年
 戎盟唐而至自唐為致㑹之始伐鄭至自伐鄭為致
[001-3a]
 伐之始交戎人于㑹盟者非義之禮也納厲公于㑹
 伐者非義也威也魯雖有非義之禮而春秋則不忍
 虧中國之禮故書至自唐危之也魯雖有非義之威而
 春秋則不忍虧中國之威故書至自伐不得意皆謹
 始之書也
季孫行父止/戰于鞌季孫宿叔老止/㑹于向
 春秋以來大夫帥師者有矣未有四卿帥師者也四
 卿帥師自成公二年于鞌之戰始大夫列㑹者有矣
[001-3b]
 未有二卿列㑹者二卿列㑹自襄公十四年于向之
 㑹始春秋之法將稱元帥使舉上客而二卿列㑹四
 卿帥師所以著大夫之張也亦所以謹其始也
元年春王正月西狩獲麟
 春秋之作所以明王道者也大而禮樂刑政聖人盖
 律之以文武成康之盛小而紀綱法度聖人亦律之
 以文武成康之盛也盖甚欲王道之復行於天下也
 作始於王正月之一語以王道正春秋之始也以
[001-4a]
 為由是而尚可以為成康之盛也奈何天下之事不
 能盡如聖人之意内而諸侯不奉一王之法外而四
 裔不奉一人之法然猶未有以知王道之果不可行
 也至於麟出焉然後知王道之無徵也絶筆于西狩
 獲麟之一語以天道正春秋之終也以為占之於天
 必將有戰國之衰也
齊鄭盟于石門荆敗蔡師于莘晉師虞師滅下陽吳伐
郯於越敗吳于檇李齊國書帥師及吳戰于艾陵公㑹
[001-4b]
晉侯及呉子于黄池楚公子申帥師伐陳於越入吳晉
魏曼多帥師侵衞
 成春秋二百年之世變者齊為之首也楚為之次也
 其次晉也其次吳也越又其次者也天下無齊晉楚
 吳越春秋不作可也石門之盟齊患之始也敗蔡之
 師楚患之始也下陽之滅晉患之始也伐郯之役吳
 患之始也檇李之敗越患之始也艾陵之戰齊患之
 終也黄池之㑹吳患之終也伐陳之役楚患之終也
[001-5a]
 入吳之舉越患之終也侵衛之舉晉患之終也然世
 變之始來也三五强國紛紜縱横猶相望于二百年
 間此春秋之所以猶得為春秋者也及世變之已極
 也三五强國交舉迭作遂見於不數年之間此春秋
 之所以不可復為春秋者也
陳人蔡人從王伐鄭齊侯衛侯伐晉桓五年/哀元年
 春秋之所以始也為天下之無王也春秋之所以終
 也為天下之無伯也春秋之初周為天下之共主而
[001-5b]
 鄭伯不朝至勤王之伐則天下無王之禍鄭實為之
 也春秋之終晉為中國伯主而齊景不服至敢晉國之
 伐則天下無伯之禍齊實為之也一則無王一則無
 伯此固春秋之所以始終也
陳人秦人從王伐鄭劉子單子以王猛入于王城
 春秋之所以得為春秋之初者以王室猶能自立於
 天下而諸侯猶知以臣從君之義也春秋之所以遂
 為春秋之終者以王室不能自立於天下而不能不
[001-6a]
 有賴於臣下之扶持也始則從王終則以王亦可見
 為春秋世變之始終矣
莒人入向鄭人伐衞楚公子申伐陳於越入吳
 春秋書入國之事凡二十有一而始於入向終于入
 吳書伐國之事凡二百十有三而始于伐衞終于伐
 陳聖人于莒人以入向書于鄭人以伐衞書者所以
 正世變之始也于越以入吳書於楚人以伐陳書者
 所以正世變之終也
[001-6b]
鄭伯使弟語來盟齊髙子來盟楚屈完來盟于師衞侯
使孫良夫來盟
 來盟不書而春秋必書鄭語齊髙子衞良夫之來盟
 者所以詳内録也來盟不書而春秋必書楚屈完之
 來盟者所以為大中夏也詳内録者備一國之體也
 大中夏者體天下之變也
鄭人來輸平宋人及楚人平暨齊平及齊平及鄭平
 平不書必有闗于我魯而後書外平不書必有闗于
[001-7a]
 天下之大故而後書由鄭人之輸平以至于暨齊平
 及鄭平之事皆無闗于天下之大故者也而春秋必
 書之者以其有闗于我魯也來輸平之後暨齊平之
 前其事非有闗于我魯者也而春秋亦必書之者以
 其有闗于天下之大故也
及宋人盟于宿公及齊大夫盟于蔇及髙傒盟于防及
晉處父盟
 及盟未有不書其人之姓氏者書其人之姓氏者義
[001-7b]
 繫于其人也若盟宿而書宋人則微者而名氏未登
 于史冊也盟防而書髙傒盟晉而書處父則意在抑
 二子之敢于上抗也不書其人之姓氏者義不繫于
 其人也于蔇之盟上不同于宿之盟下不同于髙傒
 處父之例春秋盖深惡大夫之專而謹其自齊始也
及髙傒盟于防及晉處父盟及晉荀庚盟及衞孫良夫

 及盟而言其地者盟于國都之外也髙傒之盟是也
[001-8a]
 及盟而不書其地者盟于吾國之都也荀庚良夫之
 盟是也至若處父之盟則與髙傒盟防相似而非荀
 庚良夫之比矣春秋書之不例于髙傒盟防之法而
 例于荀庚良夫之法者不忍使我公往晉而與處父
 盟矣
晉侯云云/伐秦公至自伐秦
 春秋之法前事大則以前事致後事大則以後事致
 晉文㑹温之後諸侯有圍許之師圍許之事盖大於
[001-8b]
 㑹温也春秋致圍許而不致㑹温非以圍許之事為大
 也以諸侯猶能奉王法也成公如京之後諸侯有伐
 秦之舉伐秦之事不大於如京也春秋致伐秦而不
 致如京非以伐秦之事為大也以諸侯為急於狥伯
 主也
公㑹齊侯止/侵蔡遂伐楚公至自伐楚公㑹齊侯止/
鄭諸侯遂救許公至自伐鄭
 中國之患楚為之齊桓是以有伐楚之師而伐楚之
[001-9a]
 先則有侵蔡之役楚人之患鄭為之齊桓是以有伐
 鄭之師而伐鄭之後則有救許之役春秋前則不以
 侵蔡致而以伐楚致者以伐楚之事為大于侵蔡也
 聖人惡楚之心甚于惡蔡也後則不以救許致而以
 伐鄭致者非以伐鄭之義為大于救許也聖人惡鄭
 之心甚於惡許也
遂伐楚盟于召陵公至自伐楚公㑹晉侯止/伐鄭㑹于
蕭魚公至自㑹僖四年年/襄十一
[001-9b]
 春秋於齊桓不致以盟于召陵而致以伐楚者聖人
 以齊桓之所以服楚者在于八國之伐有以挫其志
 而不在于召陵之盟有以得其心也盖王貢不供受
 以為罪有不待于盟于召陵之日也於晉悼不致以
 伐鄭之師而致於蕭魚者聖人以晉悼之所以服鄭
 者在于蕭魚之㑹有以懐其心而不在伐鄭之師有
 以挫其志也盖樂器車甲以賂晉侯有以待于蕭魚
 既㑹之時也君子觀乎我魯告至之書而二伯成功
[001-10a]
 之實為不可掩矣
侵蔡遂伐楚公至自伐楚公如京師遂㑹晉侯止/伐秦
公至自伐秦僖四年年/成十三
 齊桓以侵蔡伐楚二事出疆而告至之書春秋舍前
 事而録後事者聖人非以蔡人附楚擾夏之罪為可
 恕也以齊桓之本志在于伐楚也晉厲以如京伐秦
 二事出疆而告至之書春秋舍前事而録後事者聖
 人非以相率朝王之事為非禮也以晉厲之本志在
[001-10b]
 于伐秦也
遂伐楚盟于召陵公㑹劉子晉侯止/于召陵侵楚
 既伐之後而有盟則盟者所以收伐之功也未伐之
 先而有㑹則㑹者所以開伐之端也齊桓帥諸侯以
 伐楚而後為召陵之盟則召陵之盟不過收遂伐之
 成功而非以謀諸侯之不協也晉昭合諸侯以伐楚
 而先為召陵之㑹則先為召陵之㑹所以謀諸侯之
 不協而非以收侵楚之成功也
[001-11a]
公㑹齊侯宋公止/侵蔡遂伐楚晉陽處父伐楚以救江
僖四年/文三年
 終春秋一經伐楚之書惟齊桓與晉襄有之耳聖人
 不以侵蔡繫之伐楚之下而加於其上者以伐楚為
 因侵蔡而行也所以著桓公之御外服者為有其道
 也不以救江加之伐楚之上而繫之其下者非以救
 江為因伐楚而行也所以著晉襄之救與國為非其
 道也
[001-11b]
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叔孫豹救晉次于雍榆
僖元年三年/襄二十
 不曰救邢次于聶北而以救邢繫於次之下者盖後
 言救則是猶有救患之行聖人以為桓之救邢終不
 至如他人之以次而遂無心以救患者也不曰次于
 雍榆以救晉而以救晉加於次之上者盖後不言救
 則是終無救患之心聖人以為豹之救晉不能如齊
 桓之既次而猶有心於救患者也觀於春秋書次先
[001-12a]
 後之異而其心同異可知矣
春王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自正月不雨至於秋七月
僖三年年/文十三
 不雨每時而一書者閔雨也不雨歴時而縂書者不
 憂雨也春秋喜其有志乎民故春不雨而書夏不雨
 而書辭繁而不削者以著其勤於民也春秋惡其無
 志乎民故自正月不雨至秋七月而書辭簡而不贅者
 以著其慢於民也惟其閔雨故夏四月之下繼之曰
[001-12b]
 不雨惟其不憂雨故秋七月而下不書不雨筆削之
 㫖明矣
遂伐楚次于陘次于厥貉伐麋僖四年/文十年
 不言次于陘伐楚而以伐楚繫於次陘之上者盖既
 伐之後而次則其次為有整兵慎戰之意不言伐麋
 次于厥貉而以厥貉加於伐麋之上者盖未伐之先
 而次則其次為聲威恐人之意齊桓以伐楚之後而
 次于陘而君子以其次為善者以齊為能修文告以
[001-13a]
 感敵也楚子未伐麋之先次于厥貉而君子不以其
 次為善者以楚為藏禍心以慿夏也
公救成至遇叔孫豹帥師救晉次于雍榆
 救成而至遇其事與救晉次于雍榆無以大相逺也
 而春秋於救成以至遇書而不以次書者聖人以為
 襄公之於成實有救之之心第畏齊而不敢進非終
 無此心而外為是以欺人也於救晉以次于雍榆書
 而不以至書者聖人以為襄公之於晉實無救之之
[001-13b]
 心第欲掠取為義之名非畏齊而不敢進者之比也
 盖至者至此之謂也他日之進固未可知也次者止
 此而已他日之不進固可前知也
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遂次于匡公孫敖帥師
及諸侯之大夫救徐
 後言次而先序三國之師是三國之次于聶北以救
 邢而次也先言次而後舉救徐之大夫是諸侯之次
 于匡不以救徐而次也以救邢而次者伯主拯患之
[001-14a]
 不篤也不以救徐而次者伯主號令之不嚴也拯患
 之不篤而號令之猶嚴此所以為伯主之始號令之
 不嚴而拯患之不篤此所以為伯業之終
齊師宋師次于郎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次于郎齊創伯之難也次于厥貉楚争伯之難也人
 心之始不忍於無王而决於從伯故齊桓創伯之為
 難人心之終不忍於無伯而决於從夷故楚子之
 争伯為難惟齊桓之創伯難故以次于郎書惟楚子
[001-14b]
 之争伯難故以次于厥貉書盖次者人心不决於去
 就之義也
圍宋彭城遂城虎牢
 以伯主攘外患安中國之地非外服所可得專以伯
 討不服從之國則天下之險非諸侯之所得私是故
 彭城非宋有也伯主為宋討則還繫之宋虎牢本鄭
 地也伯主當討鄭則不繫之鄭一筆一削春秋明王
 制以示予奪之正也
[001-15a]
臧孫辰告糴于齊公子遂如楚乞師
 不曰如齊告糴而曰告糴于齊盖先言告糴則其情
 急後言告糴則其情緩聖人急其辭於告糴之書者
 深譏魯之君臣政事不修遇事苟且非所以為國也
 不曰乞師于楚而曰如楚乞師盖先言乞師則其情
 急後言乞師則其情緩聖人緩其詞於乞師之書者
 不忍言中國之諸侯有求於荆楚如此其急也
圍宋彭城圍戚
[001-15b]
 不曰圍彭城而曰宋彭城者不與荆楚取中國之地
 以與叛臣也不曰圍衞而止曰戚者不與齊衞二國
 之大夫助子以圍父也春秋之微意也
諸侯城縁陵仲孫羯㑹晉荀盈云云/城把
 齊桓之城把也公其心於救天下之患者也晉平之
 城把也私其心救一國之患者也惟夫公其心於救
 天下之患故縁陵之城以諸侯書其意若曰諸侯同心
 於救天下之患其書不可以一二序也惟夫私其心
[001-16a]
 救一國之患故城把之城列序諸侯其意若曰諸侯
 無心於救一國之患其書不容以先後序也均之為
 城把也而春秋所書若此得非以公心救患者非私
 心救患者所可比耶
戍陳戍鄭虎牢
 悼公之戍陳也實欲㫁荆楚之路以為陳蔽也非駐
 師扼險以恐陳也悼公之戍鄭也實欲駐師扼險以
 逼鄭也非㫁荆楚之路以為鄭蔽也悼公之志在於
[001-16b]
 㫁荆楚之路以蔽陳故春秋戍陳而不斥其地者若
 曰公之所戍在於一國所以大公之為也悼公之志
 在於駐師扼險以逼鄭故春秋書戍鄭而直稱虎牢
 者若曰公之所戍在於一邑所以小公之為也
齊師宋師曹師城邢城楚丘
 邢危而安之是方伯卹患之義也當為而為也衞亡
 而存之是天子封國之權也不當為而為之也春秋
 言城邢而不書夷儀者以天下大義可自伯主出也
[001-17a]
 言城楚丘而不言衛者以天下大權不可不自天子
 出也
公朝于王所公如京師
 僖公之朝王也不于京師之地而于王所似非聖人
 之所與也而春秋則不以王所非其所之故而大書
 朝者以僖公之心誠於朝王也成公之朝王也不于
 王所而于京師之地宜聖人所深予也而春秋則不
 以朝王於京師之故而直書如者以成公之心為不
[001-17b]
 誠於朝王也朝者以臣事君之禮也僖公之事周為
 其王豈成公之比乎如者列國相朝之禮也成公之
 視周如列國又豈僖公之比乎
公子遂如京師遂如晉公如齊仲孫蔑如京師
 僖公之於周也有公子遂如京師之事宣公之於周
 也有仲孫蔑如京師之事僖公之於周曰如於晉曰
 如不過昧輕重之等而一槩施之耳而先如京師後
 如晉國固未嘗失先後之序也宣公之先如齊國後
[001-18a]
 如京師不惟失先後之序也而君如齊臣如周殆失
 輕重之等而倒行逆施之矣
公如齊公如晉公如京師公如楚
 如者列國相朝之謂也齊楚為天下伯主魯公之朝
 以朝書可也而乃以如書者聖人以為齊晉雖强且
 大爵則同列故也至於王室則非齊晉比矣魯君之
 朝以朝書之誰曰不宜而亦以如書者聖人以為魯
 之所以事周者無異於事伯故也至於楚則固不可
[001-18b]
 以上侔周室而下與齊晉同日語者也魯之朝也削
 而不書可也而亦以如書之者聖人以為魯之所以
 事楚者殆無異於事周故也視王室如列國視楚國
 如王室春秋盖不能不致憾於秉禮之魯云
天王使周公來聘公子遂如京師遂如晉取濟西田公
子遂如晉
 天王使冡宰來聘其為禮盖甚厚也魯於周室亦宜
 視施為報矣而公子遂之如京師乃以二事出所以
[001-19a]
 報乎周者於是為不專焉晉侯以濟西之田歸我其
 為利甚微也魯人於此視施為報可也而公子遂之
 如晉不聞以二事出所以報乎晉者於是為甚專焉
 聖人比而書之所以著魯之慢王畏伯也
公如京師公自京師遂㑹諸侯止/伐秦公至自伐秦
 周天子也可以言朝不可以言如如京大事也不可
 以不致而乃以伐秦小事致春秋書如京師者以為
 諸侯之狥私而忘公也是以原其從伯之實也
[001-19b]
諸侯城縁陵大夫盟溴梁
 縁陵之城伯主在也春秋以伯主書也盖未害也乃
 以諸侯自城書而不以伯主列序者以為天下於是
 而後無伯主也天下非果無伯主也而所以為伯主
 者皆天下之諸侯也溴梁之盟諸侯在也春秋以
 諸侯書也亦未害也乃以大夫書而不係於諸侯
 者以為天下於是而後無諸侯也天下非果無諸侯
 也而所以為諸侯者皆天下之大夫也自縁陵既城
[001-20a]
 而齊伯衰溴梁既盟而晉伯微矣
公㑹諸侯晉大夫盟于扈宋公陳侯云云/㑹晉師于棐
林伐鄭
 晉以大夫主盟多矣而未嘗直以晉大夫為言者獨
 至于扈之盟則大書諸侯於上而於晉大夫不紀其
 名聖人盖以為於是之時大夫專盟天下已不知晉
 之有君也晉以大夫主征伐者亦多矣而未嘗不斥
 言大夫之名氏者獨至棐林之役則列序諸侯而以
[001-20b]
 㑹晉師為文聖人盖以為當此之時晉付其權於大
 夫而天下惟知晉之有大夫也天下不知晉之有君
 非天下之小變也天下惟知晉之有大夫非天下之
 細故也考當時行事之跡究春秋筆削之㫖斯可以
 見聖人憂世變之心矣
盟雞澤豹及諸侯之大夫及陳袁僑盟㑹溴梁大夫盟
 雞澤之盟晉人伯業方盛之日也伯業方盛則盟誓
 之權雖大夫而統其權者猶在諸侯既盟而陳使袁
[001-21a]
 僑如㑹則書曰叔孫豹及諸侯之大夫以大夫歸之
 諸侯以諸侯為猶能統其權也溴梁之盟晉人伯業
 已衰之日也伯業已衰則盟誓之權既付之諸大夫
 而諸侯失政則無以統其權矣故諸侯皆在而使諸
 侯之大夫自相為盟則書曰大夫盟矣不以大夫歸
 之諸侯以諸侯無以統其權也
及晉處父盟公孫敖會晉士縠盟于垂隴
 前此未有大夫盟魯者也自處父始他日卻犨荀庚
[001-21b]
 祖述於此矣前此亦未有大夫出主諸侯盟㑹者也
 自士縠始他日大夫盟雞澤盟溴梁又以此為口實
 矣處父及盟不書公所以存望國之君之體也不使
 晉大夫强於望國之君也况公如晉不書其為魯㑹
 也可知矣士縠書於諸侯之下所以存列國之君之
 體也不使晉大夫加於外國之君也以宋書公陳書
 侯鄭書伯其尊君卑臣也可知矣
遂伐楚諸侯遂圍許
[001-22a]
 楚之為國畢獻方物之禮盖亦有聞也而王貢不入
 包茅不供齊是以有遂伐之師春秋之世之伐諸侯
 者多矣未有伐當其罪如此者故春秋於此以繼事
 之辭書而書遂許之為國班瑞輯瑞之禮盖亦有聞
 也而踐土不朝河陽不㑹是以有遂圍之討春秋之
 世之圍諸侯者多矣未有圍當其罪如此者故春秋
 於此亦以繼事之辭書而書遂
公子遂如京師遂如晉齊侯伐衞遂伐晉
[001-22b]
 如京之與如晉其事為孰重伐衞之與伐晉其事為
 孰大公子遂之如京師禮也而如京師之後繼以如
 晉則於禮非矣齊莊公之伐衛未害也而伐衞之後
 繼以伐晉則為罪大矣春秋不以如京如晉並書而
 以如晉為遂事者著魯之敢於無王也以為自是而
 後天下將不知有王也不以伐衞伐晉並書而以伐
 晉為遂者責齊之敢於無伯也以為自是而後天下
 將不知有伯也
[001-23a]
公子遂如京師遂如晉公如京師遂㑹晉侯止/伐秦
 公子遂之如京師本以如晉之後而後有行也而春
 秋不以如京師為遂事而以如晉為遂事者以明聘
 王之事為大於聘伯所以為人臣之禮也成公之如
 京師也本以伐秦之故而後有行也而春秋不以如
 京師為遂事而以伐秦為遂事者以明朝王之事為
 大於伐秦亦所以存人臣之禮也
公㑹齊侯宋公止/侵蔡遂伐楚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
[001-23b]
 齊之伯王室之憂也楚之伯中國之憂也齊桓之侵
 蔡伐楚春秋不各書之而以伐楚侵蔡之為遂事者
 所以著齊桓之伯也以為自是而後征伐諸侯之權
 專於齊桓也楚荘之侵陳侵宋春秋不各書之而以
 侵宋侵陳之為遂事者所以著楚莊之伯也以為自
 是而後征伐諸侯之權專於楚莊為中國之憂方大
 聖人安得不致微意於遂之一字乎
齊侯伐衞遂伐晉晉士鞅侵鄭遂侵衞
[001-24a]
 晉自文公既伯以來世主夏盟未有敢伐之者也而
 伐晉之師首見於齊莊復伯之時衛自晉之為伯以後
 世事伯主未有忍伐之者也而伐衞之師首見於晉
 定不能為伯之日春秋於伐晉書遂者所以著齊人
 之果於伐盟主也以盟主而果於伐之則其果於伐
 他國者從可知矣侵衞而書以遂者所以著晉人之
 果於伐與國也以與國而果於伐之則其果於伐他
 國者又可知矣
[001-24b]
遂及齊侯宋公盟遂如晉莊十九年/僖三十年
 春秋之書遂一也而有善惡存焉亦觀其行事之是
 非而已矣利害出於一時而制之於千里之外當此
 時而不遂不可也上不足以利國下不足以利民可
 以復命而後請當此時而遂不可也公子結將及齊
 宋盟而書遂者聖人盖曰大夫出疆可以專安國家
 利社稷之事也公子遂如京修聘因以如晉而書遂
 者聖人盖曰大夫驕蹇而自專則公不得為政矣均
[001-25a]
 之為書遂也而褒貶不同君子則考其行事之當否
 則見之矣
公㑹王人齊侯止/盟于洮㑹王人止/盟于翟泉
 齊桓于洮所盟者實王朝之下士也非王朝之卿士
 也春秋以王人書者直其辭以著其實也以桓公為
 能盡尊王之禮也晉文翟泉之所盟者實王朝之卿
 士也春秋亦以王人書者婉其辭以隱其實也以文
 公不能盡尊王之禮也考其事迹之異而觀其書法
[001-25b]
 之同亦可見聖人之意矣
盟于鹿上㑹于黄池僖二十一年/哀十三年
 鹿上之盟三伯為盟之時也春秋不以三伯之辭書
 之者隠其事於不書以見當時之去齊桓之伯猶未
 逺也黄池之㑹兩伯為㑹之時也春秋遂以兩伯之
 辭書之者著其事於大書以見當時之去文悼之伯
 已逺也齊桓之伯未逺而世道之變有三伯交主夏
 盟之事聖人於是盖不忍於有言也文悼之伯既逺
[001-26a]
 而世道之變有兩伯並主諸侯之事聖人於是盖不
 容於無言也
公㑹晉侯云云/吴人于戚㑹于宋豹及大夫盟于宋襄/五
年七襄二/十 年
 襄公五年于戚之㑹晉與其盟也春秋止書㑹不書
 盟者以前乎此呉未嘗争伯于中國也二十七年于
 宋之㑹晉與楚盟也春秋既書㑹又書盟者以為前
 乎此楚盖嘗争伯於中國也呉未嘗有争伯中國之
[001-26b]
 事而其端見于戚之㑹聖人誠有所不忍書也楚盖
 嘗有争伯中國之事而其事極於宋之㑹聖人誠不
 容於不書也呉楚之盟不可與列國之盟齒亦可以
 見聖人之憂心矣
齊侯次五氏定九/年次垂葭十三/年齊侯衞侯伐晉哀元/年
 定公季年齊衞已有叛伯伐晉之師而春秋止書次
 不書伐者以為猶可以不書也哀公元年齊衞又有
 叛伯伐晉之師而春秋不書次大書伐者以為不可
[001-27a]
 以不書也齊衞叛晉中國於是乎無盟主矣夷儀之
 伐河内之師聖人誠有所不忍書也哀公既立春秋
 於是將絶筆矣乾侯之師棘蒲之役聖人不得不書
 也均之為叛伯伐晉之師也而春秋或書或不書亦
 可見聖人憂世之心也
晉秦戰于河曲文十/二年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
 河曲之戰晉秦四五十年兵争之終也諸鄆之城莒
 魯百餘年兵争之始也秦晉四五十年之兵争終于
[001-27b]
 河曲之一戰而春秋以諸鄆書而不係之莒者兵争
 方始誠不忍於有言也聖人於此則曰秦晉者他日
 兵争已極之莒魯也莒魯者前日兵争方始之秦晉
 也或要其終或究其始斯可以㫁春秋書諸侯兵争
 之事矣
公會晉大夫盟于扈文七/年宋公陳侯止/㑹晉師于棐林
 晉以大夫主諸侯之盟者舊矣其事不始于扈之盟
 也然流而至於扈之盟聖人雖欲盡為之隠而有不
[001-28a]
 可得者故變其常辭以晉大夫書若曰自是而後天
 下惟知晉之有大夫也晉以大夫用諸侯之師者多
 矣其原乃自棐林伐鄭始也其原始於棐林之役聖
 人雖欲不為之隠而不可得者故變其常辭而以晉
 師書若曰是役也晉衞未嘗以大夫用諸侯之師也
 以大夫主諸侯之盟其事極於扈而聖人不為之隠
 以大夫用諸侯之師其事始于棐林而聖人猶為之
 隠何也盖棐林之役猶前日以大夫主諸侯之盟之
[001-28b]
 始而于扈之役猶後日以大夫用諸侯之師之終也
蔡以吳及楚戰于柏舉㑹于黄池定四年年/哀十三
 於蔡書以者以蔡為用大國之兵也是以書大國之
 辭書吳也於黄池書㑹以及者以吳與晉為兩伯也
 是以書伯者之辭書吳也柏舉之戰吳人欲争伯於
 中國之時也而春秋止以書大國之詞書之者以為
 吳人争伯之時猶可遏也黄池之㑹吳人與晉共主
 諸侯之時也而春秋不以書大國之辭書遂以書伯
[001-29a]
 主之辭書之者以為吳人争伯之勢於是為不可遏
 也吳人争伯之勢猶可遏而聖人止以待大國之禮
 待之者不忍使吳伯中國也吳人争伯之勢不可遏
 而聖人遂以待伯主之禮待之者不容不使吳伯中
 國也
齊侯來獻戎捷楚人使宜申來獻捷莊三十一年/僖二十一年
 通春秋一體獻捷之事凡兩書一則齊人之獻戎捷
 也一則楚人之獻宋捷也齊之獻戎捷以逺畧而誇
[001-29b]
 與國也楚之獻宋捷以内侮威中國也然而在齊可
 以俘戎名在楚不可以俘宋名此一王之大法也春
 秋於齊獻捷而書戎者著其實也著其實者以齊可
 以俘戎也於楚獻捷不書宋者沒其實也沒其實者
 不以楚得俘宋也
遂㑹晉侯止/伐秦公㑹尹子晉侯止/伐鄭公㑹尹子單
子晉侯止/伐鄭
 伐秦之役二王卿在而春秋不書劉子成子㑹伐者
[001-30a]
 此隠於不書也所以尊王室也伐鄭之役王卿亦在
 而春秋屢書尹子單子主兵者此顯於屢書也亦所
 以尊王室也
宋人齊人伐郳㑹盟于齊荘十五年/僖十九年
 春秋之法㑹盟征伐以主者先例之常也伐郳之役
 齊桓為志非宋主兵也而春秋不以齊主兵而加宋
 於齊上者不以中國征伐之權與齊也以為以伯主
 而主諸侯前乎齊桓之所未見也盟齊之役楚子為
[001-30b]
 志非陳主盟也而春秋不以楚主盟而加陳於楚上
 者不以中國㑹盟之權予楚也以為以荆楚而主夏
 盟前乎是時之所未有也
公孫敖㑹宋公云云/晉士縠盟于垂隴叔老㑹鄭伯晉
荀偃衞寗殖宋人伐許
 春秋之法㑹盟征伐以主者先垂隴之盟晉為伯主
 則晉主也晉主之則曷為不先書晉而先書宋大夫
 不可以先諸侯也春秋以士縠序諸侯之下者不以
[001-31a]
 㑹盟之權予大夫欲推而屬之宋也伐許之役晉為
 伯主則亦為之主也晉主之曷為不先書晉而先書
 鄭大夫不可以先諸侯也春秋以荀偃序鄭伯之下
 者不以征伐之權予大夫欲推而屬之鄭也春秋之
 為書所以正名而定分者也
城楚丘蔡侯廬歸于蔡陳吳歸于陳
 衞嘗滅矣楚丘之城齊桓復封之也齊桓復封之則
 其不言齊桓封衞何也封國天子之大權不與齊桓
[001-31b]
 以封衞者以為天子之大權不可得而自伯主出也
 陳蔡亦嘗滅矣廬呉之歸楚平復封之也楚平復封
 之則其不言楚封陳蔡者以為天子之大權不可逸
 而歸於夷狄也
宋陳衞云云/㑹晉師于棐林公㑹晉師于瓦
 終春秋十二公之世不以晉大夫名氏書而以晉師
 書者二始于棐林終于瓦棐林之不以趙盾書何也
 趙盾者晉之大夫大夫不可以敵諸侯者也列序諸
[001-32a]
 侯而以㑹趙盾為文則臣疑於君不可以訓不若以
 晉師總言也于瓦而不以晉士鞅書者又何也士鞅
 者晉之大夫大夫不可以敵人君者也大書我公而
 以㑹晉士鞅為文則臣疑於君不可以訓又不若以
 晉師書也於此見春秋之謹於分也
豹及大夫盟于宋襄二十/七年盟于臯鼬
 于宋之盟楚主夏盟而春秋隠之使若為魯主諸侯
 之盟者其意若曰于宋之盟雖楚主之而楚為荆蠻
[001-32b]
 决不可以主中夏之盟以叔孫豹及之者推其權以
 屬諸魯也以為中國不幸而有楚也臯鼬之盟晉主
 諸侯而春秋隠之使若為魯主諸侯之盟者其意若
 曰臯鼬之盟雖晉主之而晉政衰微决不能以主諸
 侯之盟故以我公及之者推其權以與諸魯也以為
 中國不幸而無伯也
宋人以齊蔡衞陳伐鄭宋人齊人衞人伐鄭
 宋以諸侯伐鄭之役伯主專諸侯之兵之端也齊合
[001-33a]
 宋衞伐鄭之役伯主專諸侯之兵之始也聖人於宋
 人書以者不與宋人之以諸侯也以為他日伯主專
 諸侯之兵固始於此也聖人序齊桓於宋下者不與
 齊桓之專諸侯也以為是伯主摟諸侯以專征伐之
 始也不與宋之以諸侯者所以塞其源不與齊之專
 諸侯者所以防其流塞其源防其流而後征伐之權
 猶可以自王室出也
秦人伐晉晉處父伐楚以救江
[001-33b]
 伐晉而秦伯成矣春秋止以人書不以伯書不以伯
 權予秦也伐楚救江請師于周而王叔下臨春秋止
 書處父不書王叔不以王命予伯主也聖人盖曰王
 命非伯權之資而伯權非秦所可有也
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宋公云云/㑹晉師于棐林伐鄭
 侵鄭遂侵宋楚人之争伯權也㑹棐林伐鄭趙盾之
 專伯權也春秋不以秦可雜伯權故書侵不書伐所
 以抑之也春秋不以大夫主伯權故書㑹晉師不書
[001-34a]
 㑹趙盾亦所以抑之也聖人之所以若是者欲以正
 内外之分上下之綱也
晉侯伐衞晉處父伐楚以救江
 晉襄之伐衞也先行禮於王室也處父之伐楚也上
 告王室也春秋書伐衞而不書朝王于温者聖人不
 欲以伯權間王室之禮也春秋書處父而不書王叔
 桓公者聖人不欲以王命予伯國之盛也盖尊王大
 義不可以伯權而屈王室之命不可以伯威而損所
[001-34b]
 以兩不書也
處父伐楚救江公㑹晉宋于黒壤
 伐楚救江止書處父帥師是征伐之權不自天子出
 也故王叔桓公不書不以主征伐為得也不以王命
 予晉侯也所以全一王之體也㑹于黒壤止書公㑹
 是禮樂之權不自天子出也故王叔桓公不書不以
 主盟㑹為得也不以王命予晉侯也亦以全一王之
 法也
[001-35a]
齊人伐衞公㑹晉侯止/盟于踐土
 齊桓伯天下則征伐之權之專于桓公必矣而伐衞
 之役天王又使召伯厚賜齊侯命則吾恐自是而後
 征伐之權于是不自王室出也晉文伯天下則禮樂
 之權之專于文公也必矣踐土之盟天王又使王子
 虎策命諸侯則吾恐自是而後禮樂之權於是不自
 王室出也春秋止書伐衞不書賜命不忍以王命予
 齊桓也止書踐土不書䇿命不忍以王命予晉文也
[001-35b]
狄伐鄭遂㑹晉侯止/伐秦
 襄王以狄師伐鄭不書天王賜命若狄自伐然諱之
 也所以存王室之體也以王室用外裔於中夏為不
 可言也晉厲以王師伐秦不書劉成㑹伐若諸侯自
 伐然諱之也亦所以存王室之終也以伯主儕列卿
 於列國不可言也
公㑹宋公止/于袤伐鄭宋公陳侯止/于棐林伐鄭
 春秋之法一美一惡不嫌同辭故有以地而後伐為
[001-36a]
 疑辭者亦有以地而後伐為美詞者四國伐鄭先㑹
 于袤而春秋以其㑹為疑詞者所以著四國之疑於
 為義而果於為不義也六國伐鄭㑹晉棐林而春秋以
 其㑹為美詞者所以著五國知鄭人之罪為不可赦也
公㑹齊侯云云/㑹世子于首止諸侯盟首止㑹于鹹諸
侯城縁陵
 首止之㑹同於尊王而諸侯之勢大合也于鹹之㑹同
 於謀把而諸侯之勢已散也惟其諸侯之勢合故首
[001-36b]
 止之盟復舉諸侯者所以著諸侯之合也惟其諸侯
 之勢散故縁陵之城復舉諸侯者所以著諸侯之散
 也著諸侯之合而書諸侯者若曰同心協力不可以
 一二叙也著諸侯之散而書諸侯者若曰雖至不齊
 不可以先後序也一美一惡無嫌於同也
公及齊侯宋公止/㑹王世子于首止叔孫僑如止/㑹吳
于鍾離
 王世子不可以下同諸侯之㑹而首止之㑹世子在
[001-37a]
 焉聖人以為不可以訓故書及以㑹者使若為王世
 子在是而諸侯自往㑹焉示不可得而抗也外裔不
 可以與諸侯之㑹而鍾離之㑹吳人在焉聖人以為
 不可以訓故書曰㑹以㑹者使若為諸侯在是而吳
 人自來㑹焉示不可得而同也均之為殊㑹也而褒
 貶若是班者一美一惡無嫌於同也
公㑹宰周公齊侯止/于葵丘諸侯盟于葵丘公㑹劉子
晉侯止/于平丘同盟于平丘
[001-37b]
 㑹盟同地再言葵丘書之重詞之複其中必有大美
 惡存焉葵丘之盟美之大者也申以五命大明王禁
 而諸侯咸喻桓公之志束牲載書而不歃血是故㑹
 盟同地再言葵丘美之也㑹盟同地再言平丘書之
 重詞之複其中必有大美惡存焉平丘之盟惡之大
 者也主盟中國奉承齊犧而矜其威力恐迫諸侯以
 逞其私忿也是故㑹盟同地再言平丘惡之也
齊師止/城邢仲孫何忌止/城成周
[001-38a]
 城諸侯之國而以國書者法之常也城王者之都而
 亦以國書者例之變也夷儀之城齊桓伯天下之日
 也春秋不以城夷儀書而書城邢者以為邢國猶能
 自立於天下足以與諸侯並也成周之城晉昭伯天
 下之日也春秋不以城京師書而書成周者以為周
 室不能自立於諸侯之上不過與列國等也均之以
 為國書也而褒貶若此得不以王室之大盡乎天下
 而諸侯之大止於一國乎
[001-38b]
不郊猶三望閏月不告朔猶朝于廟
 春秋書猶一也而其義有二焉亦觀其行事之是非
 而已矣曰如此而猶如此者甚之之辭曰不如此而
 猶如此者幸之之辭也魯人不郊而望祭山川春秋
 書之以猶者以為魯之郊祭已為非禮而况三望乎
 書之曰猶所以甚其可已而不已也魯人不告閏月
 而朝于宗廟春秋書以猶者聖人以告月之禮雖不
 可復見而其朝則猶可識也書之曰猶所以幸其可
[001-39a]
 已而猶未已也
楚子止/淮夷㑹于申楚子蔡侯止/越人伐吳
 春秋内諸夏而外四裔而昭公四年于申之㑹淮夷
 在焉春秋不殊㑹之者以為楚靈結其强暴威脅中
 夏以為申之㑹而中國諸侯俛首聴命莫之或違是
 在㑹諸侯皆畏懾其行也昭公五年伐吳之役於越在
 焉春秋驟進於中國者以為楚靈大振兵威執信討
 罪以為伐吳之役而微若於越非索賦受職不敢或
[001-39b]
 後是越人之善與中國無以大異也均之為不殊㑹
 外裔也而褒貶若是班者春秋盖曰所為惡則中國
 不殊於外裔所為善則外裔可進於中國也
遂伐楚處父伐楚救江侵楚
 終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伯主加兵於楚之事凡三
 而聖人則以為莫善於齊桓莫不善於晉定而晉襄
 則上雖不能及齊桓下猶不至如晉定者也於齊桓
 書遂伐楚書法之一變也而問膠舟責包茅之師為
[001-40a]
 善之善者也於晉襄書伐楚以救江書法之再變也
 以㑹王叔門方城之師為未盡善也於晉定不以伐
 楚書而書侵楚書法之三變也以晉之求貨於蔡侯
 而不與以有為也均之為加兵于楚也而書法凢三
 變聖人之心夫亦可見矣
蔡人止/從王伐鄭公㑹晉侯齊侯于温仲孫何忌止/
成周
 桓王討鄭之舉雖不能無頼於陳蔡之師而征伐之
[001-40b]
 權猶自王室出也是世道之一變也王室猶可為也
 迨至襄王之時不能自靖其國之難而有待於伯主
 諸侯之謀於是征伐之權降自諸侯出矣是世道之
 再變也然而靖之而已耳王室猶可扶持也迨至敬
 王之時王室實蠢蠢焉不惟不能自立而京師之城
 且以伯主為焉依之主矣是世道之三變也於是王
 室為不可復扶持也觀乎王室之勢日微於一日可
 以見春秋之世變日下於一日也
[001-41a]
蔡人止/從王伐鄭王人子突救衞王師敗績于茅戎
 終十二公之世王師之見于經者為是三事焉君子
 觀其事迹之同異亦可以見盛衰之故矣伐鄭之舉
 雖用之不當而陳蔡猶以從王書聖人盖以為是時
 王室猶有可興之機也救衞之師雖諸侯無從而王
 人之微猶以子突書聖人盖以王室於是時猶可以
 為天下之共主也至於徐吾氏之役不惟王室無制
 要荒之道而敗績之事亦是大書而不隠焉聖人盖
[001-41b]
 以為王室於是時自失正於天下也
公孫敖㑹宋公止/盟于垂隴叔孫豹及諸侯大夫及陳
袁僑盟大夫盟
 垂隴之盟士縠莅也春秋不以晉大夫書而書其名
 氏者以為盟誓之權雖付之大夫而統其權者猶在
 晉君是世道之一變也雞澤之盟袁僑如㑹而叔孫
 豹與諸侯之大夫及之盟春秋不列書其名氏而總
 以諸侯之大夫為言雖若大夫已專盟誓之權而歸
[001-42a]
 大夫於諸侯則大夫猶諸侯之臣也是世道之再變
 也迨至于溴梁之役諸侯不在大夫自盟而春秋上
 不列序大夫之盟誓中不係大夫於諸侯者以為為
 政者皆天下之大夫而天下於是為無諸侯也是又
 世道之三變也
㑹陳人蔡人楚人盟于齊楚子止/盟于辰陵公及楚人
止/盟于蜀
 于齊之盟楚始與中國盟也然而大國無與主盟載
[001-42b]
 者非楚世道其尚庶幾乎辰陵之盟楚始主中夏之
 盟也然而大國不至從之盟者惟從楚之國世道之
 憂猶未也至於于蜀之盟非于齊始與夏盟之比而
 亦非辰陵始主夏盟之比矣大國如齊宋小國如邾
 莒莫不奔走於刑牲歃血之下則世道之憂方殷也
 觀乎㑹盟離合之道而夷夏之盛衰可考矣
公㑹止/于瑣澤叔孫豹㑹晉楚于宋叔孫豹㑹晉楚于

[001-43a]
 瑣澤之盟晉人和楚之始也于宋之㑹晉人和楚之
 中也于虢之㑹晉人和楚之終也其始也隠楚人於
 不書聖人以為天下之事猶可為而晉伯猶可以扶
 持之也其終也又著楚于大書聖人以為不惟天下
 之事不可復為而晉之伯於是亦不可以扶持也矣
叔孫豹救晉鄭駟𢎞救曹呉救陳
 春秋之末世變盖有三焉魯之救晉世道之一變也鄭
 之救曹世道之再變也吳之救陳世道之三變也其始
[001-43b]
 也伯主不能以自立而有待於諸侯之救其中也中國
 無伯主之可控告而諸侯之自相救其終也中國不足
 以為中國於是勾呉救陳矣諸侯救伯主猶可也諸侯
 救諸侯亦可也至於吳人之救陳則諸夏亦幾於亡矣
初税畆作丘甲用田賦
 初税畆田賦之一變也作丘甲田賦之再變也用田
 賦田賦之三變也税田而書初者以是為始變法也
 丘甲而書作者以是為不宜作也田賦而書用者以
[001-44a]
 為不可用也什一天下之中正而先王取民之良法
 也税畆矣丘甲作矣田賦用矣先王取民之良法於
 是而變易盡矣此固聖人之所必誅而不以法者也
㑹齊侯止/盟于幽公㑹齊侯止/同盟于幽諸侯盟于首

 幽之初盟齊桓伯業未盛之日也惟其未盛故㑹不
 書公而盟以同書幽之再盟齊桓伯業將盛之日也
 惟其將盛故盟書同而㑹不没公首止之盟則齊桓
[001-44b]
 伯業既盛之日也惟其既盛故不叙諸侯不必書同
 盟書盟而㑹不書公是望國有疑於伯主也㑹書公
 而盟尚書同則望國雖無疑於伯主而天下諸侯猶
 有未同也至於不序諸國不書同盟而直以諸侯盟
 大書焉則以為凢為諸侯者於是而後無不同也
盟于召陵及國佐盟袁婁叔孫豹及大夫及陳袁僑盟
 召陵之盟春秋冺齊桓之及於不書書法之一變也
 齊桓之待楚盖善之善也袁婁之盟春秋以及書而
[001-45a]
 没晉侯於不録書法之再變也晉景之待齊盖已不
 能如齊桓待楚之為善也袁僑之盟春秋不惟以及
 書而且以及又及書書法之三變也晉悼之待陳不
 惟不能如齊桓之待楚而亦不能如晉景之待齊也
 其始也不書及其中之書及其終也書及以及三變
 之法即是可知而桓景悼待楚齊陳之得失於是而
 可見矣
把侯來朝荆人來聘把伯來朝楚椒來聘把子來朝楚
[001-45b]
薳罷來聘
 把夏禹之後也其來朝也以侯書也一變而伯再變
 而子何也大扺杞人違周之制禮則弗與中國齒愈趨
 愈下聖人患之故再奪其爵以示貶楚南方之夷也
 其始聘也以荆人書也一變而書其臣之名再變而
 書其名氏何也大扺楚雖僣王其行也以禮則可與中
 國齒每進每善聖人予之故再進其法以示褒
公如晉衞侯㑹公于沓公及晉侯盟公還自晉鄭伯㑹
[001-46a]
公于棐
 文公之如晉也假道于衛衛侯聞之故請平于晉其
 請平也是信已著而後至也信未著而已至者迫於
 患難而來也信已著而後至者慕於信義而來也
公如齊公至自齊齊人歸濟西田公如齊公至自齊
 齊人來歸田之先宣公有如齊之舉矣齊人既歸田
 之後宣公又為如齊之舉矣始之如齊患得之心為
 之也終之如齊患失之心為之也宣公所以為國者
[001-46b]
 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故前後而不憚煩也
公㑹齊侯止/同盟于幽諸侯盟于葵丘同盟于新城
 伯業未盛則書同盟伯業既盛則不書同伯業方盛
 則不書同伯業既衰則書同盟此春秋之法也葵丘
 之盟齊桓伯業之極盛而亦二百四十年間盟㑹之
 極盛者也前乎葵丘桓有于幽之盟矣其盟也不可
 謂不盛也而聖人之書之也以同書也是于幽之盟
 盖齊桓未盛之時也不然則聖人曷為不以書葵丘
[001-47a]
 之法書之乎後乎葵丘者有新城之盟矣其盟也亦
 不可謂不盛也而聖人之書之也以同書也是新城
 之盟盖晉伯既衰之時也不然則聖人曷為不以書
 葵丘之法書之乎
㑹鄭于垂鄭假許田及鄭伯盟越
 未得許田之先而為㑹則為㑹之志出於鄭荘而不
 出於魯既得許田之後而為盟則為盟之志出於我
 魯而不出於鄭荘惟其志不出於我魯故春秋以㑹
[001-47b]
 書㑹者外為志也惟其志出於我魯故春秋以及書
 及者内為志也
齊侯止/㑹陽穀遂伐楚盟于召陵及江黄伐陳
 齊桓之於江黄也未伐楚之先則與之從事於陽穀
 之㑹既盟楚之後則與之從事於伐陳之役盖功之
 未成不容無以懐其心是以為陽穀之㑹功之既成
 不容無以警其心是以有伐陳之及
齊人伐戎齊人伐山戎諸侯盟于葵丘齊侯伐北戎
[001-48a]
 葵丘未盟以前齊人有伐戎伐山戎之事葵丘既盟
 以後齊桓有伐北戎之事盖葵丘之盟伯業之極盛
 於是而伯業之衰亦始于是葵丘以前之桓公有志
 于天下者也故伐戎伐山戎以公不以私葵丘以後
 之桓公無志於天下者也故伐北戎之事以私不以
 公
宋人止/伐鄭荆伐鄭
 齊之伐鄭是伯圖之將盛也楚之伐鄭是荆蠻之驟
[001-48b]
 强也春秋抑伯圖之將盛故先書宋後書齊春秋抑
 外侮之驟强故不書楚止書荆先書宋後書齊以常
 辭正其公也不書楚止書荆以微辭正其名也
㑹齊侯止/同盟于幽公追戎于濟西
 天下不可以無王而幽之初盟魯首事伯中國不可
 以有外侮而濟西之追魯不知戎兵之至春秋為憂
 王室而作故幽不言公春秋為憂中國而作故濟西
 不言來幽不言公者以隠辭存君臣之大經也濟西
[001-49a]
 不言來者以隠詞存荆蠻之分也
豹及大夫盟于宋王正月公在楚
 以中國而與荆蠻盟已非矣况以中國而朝楚乎甚
 矣魯之非禮也前書豹及諸侯大夫盟為其嫌於無
 諸侯也故書及後書公在楚公至自楚為其嫌於無
 王室也故書公在楚見天下不可一日無王室也亦
 不可一日無中國也春秋憂世變之極故特筆謹之
 有不可以細故末節觀者
[001-49b]
㑹吳于鍾離㑹吳于柤㑹吳于向㑹于黄池
 鍾離于柤于向之役㑹以㑹書之一書法也黄池之
 役㑹以及書之又一書法也盖鍾離柤向之役晉為
 伯主而呉人效順春秋一書嚴内外之分故書㑹又
 㑹以外之至于黄池之役則呉晉兩伯於天下春秋
 撫天下之兩伯傷世變之已極故書㑹又㑹以治之
 此皆非細故也
㑹吳于鍾離㑹吳于戚
[001-50a]
 鍾離之㑹諸侯往與呉㑹而以吳為主也于戚之㑹
 吳人來與諸侯㑹而不敢為主也惟諸侯往與吳㑹
 而以吳為主故貶而稱國惟吳人來與諸侯㑹而不
 敢為主故進而稱人均之為㑹吳也而春秋所書若
 此所以明内外之義也
天王使毛伯來錫公命天子使召伯成來賜命
 春秋特筆王命凡二一稱天王一稱天子一書錫公
 命一書賜命襄王君臣加恩於人望之魯春秋之紀
[001-50b]
 事雖特筆也亦絶筆也惟其為特筆故稱天王稱錫
 命稱天王者天下之公也以君與臣曰錫是王政之
 猶重也惟其為絶筆故稱天子稱賜命稱天子者一
 人之私也彼此相予曰賜是王政之已輕也
從王伐鄭王人子突救衞
 正刑討罪一王之大法也分災救患一王之大典也
 從王伐鄭書者以王室正刑討罪之法猶足以聳動
 天下之諸侯也莊王救衞之舉是匡災之義也春秋
[001-51a]
 於王人以子突救衞書者以王室救患分災之典猶
 足以聳動天下之諸侯也
滕薛來朝滕子來朝郳黎來來朝小邾子來朝
 滕朝于隠方以侯書距桓公之初年兩三嵗耳而再
 朝之事乃降而稱子者時王黜之也郳朝于荘方以
 名書距僖公之初年固未久而再朝之書乃進而稱
 邾子者時王爵之也以時王而猶能黜降諸侯爵命
 諸侯此盖春秋之時王室猶可以有為之時自滕侯
[001-51b]
 降而為滕子之後而王室降黜諸侯之命不行於天
 下矣自黎來為小邾之後而王室爵命諸侯之典亦
 不行於天下矣
㑹齊侯宋公止/同盟于幽㑹陳公止/盟于齊會王人止/
于翟泉
 春秋假魯以扶持世道之變者也以伯主而主諸侯
 前乎齊桓未之聞也而肇于幽之盟以荆蠻而與是
 盟前乎楚未始有是也而始于齊之役以諸侯大夫
[001-52a]
 而上盟王臣前乎晉文未之聞也而創自翟泉之㰱
 使魯而不與則猶足以為世變中流之砥柱使魯而
 與則世變盖有靡然紀極之憂此春秋所以於是三
 盟沒公不紀使魯之為不與是盟者也
盟惡曹盟鹿上同盟于清丘
 惡曹之盟中國未有伯之時也鹿上之盟中國始無
 伯之時也清丘之盟中國又将無伯之時也聖人皆
 以人書之者其意若曰惡曹之盟是中國未伯而人
[001-52b]
 自為盟之盟也鹿上之盟是中國始無伯而人自為
 盟之盟也清丘之盟又中國將無伯而人自為盟之
 盟也非以是為衆辭也所以著其為人而人各有心
 不可得而合也
 
 
 
 春秋金銷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