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54 春秋集傳詳說-宋-家鉉翁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集傳詳説卷五   宋 家鉉翁 撰
   莊公上名同桓公之子母文/姜周莊王四年即位
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夫人孫于齊
 荘公不書即位夫人姜氏去族而孫于齊所以明王
 法伸大義於天下也荘公者子同是也子同生聖人
 特見之書法非為桓喜也為魯國懼也穀梁曰疑故
[005-1b]
 志之時曰同乎人也公羊於桓之遇弑也亦曰夫人
 譖公於齊侯公曰同非吾子齊侯之子也齊侯怒與
 之飲酒於其出也使公子彭生乘而殺之則桓之死
 坐子同故聖人既明著其事於猗嗟序及脩春秋又
 特書子同生以見意是可不思其故耶盖父有國而
 傳之於子子必嫡且長而後得在此位庶孽猶不得
 以干正而況於嫌疑之不謹遺謗國中百姓盡知之
 曰此非吾君之子厥父又因是以死而猶得竊居此
[005-2a]
 位揆之人心天理天下大義斷斷乎有所不容是以
 春秋書王正月不書公即位而夫人姜氏去族而孫
 于齊明子同不得有魯國而姜氏之罪當討也然則
 當是之時孰為當繼孰為當討曰方魯桓之死於齊
 也魯有大臣必将上請于王下請于方伯連帥廢子
 同而立隠公之子夫然後正姜氏預弑之罪則繼世
 有其人元惡誅大仇復而王法得伸魯國無事矣今
 子同挾強齊之援襲居簒位姜氏孫齊而旋返賊不
[005-2b]
 討讐不復天經地義幾於泯滅而無餘由立非所當
 立魯無大臣故也春秋不書即位不與魯荘以君魯
 也夫人去族而孫絶之於宗廟為魯桓討賊也夫豈
 繼故不書即位而已哉或曰如子所言春秋其不為
 魯諱乎曰春秋天子事也所秉之法百王之公法也
 魯人小惡固為之諱此其惡甚大有關於宗社之存
 亡絶續若併為之諱無以垂法於天下後世然其辭
 微隠則亦為之諱矣南軒張子嘗評武后中宗之事
[005-3a]
 謂武氏唐之大賊當討中宗不能君當廢中宗廢而
 後武氏之刑乃克正有得於春秋用法之意士不通
 春秋不足以當大事
夏單伯送王姬公穀作逆王/姬今從左傳
秋築王姬之館于外
 公穀以單伯為魯大夫天子召而使之左氏無傳杜
 預曰天子之卿也單采地伯爵也王将嫁女于齊使
 魯為之主故單伯不稱使其義正矣單伯畿内諸侯
[005-3b]
 為王朝卿大夫奉命而來耳若魯大夫當以名書不
 當云單伯穀梁子明於復讐之義謂魯君見弑於齊
 使魯主昏與齊為禮義不可受又曰仇讐之人非所
 以接昏姻衰麻非所以接弁冕不言齊侯之來逆不
 使齊侯得與吾為禮也陳義據正又二傳所不能及
 也或曰天王嫁女使魯主之其來舊矣此何以書曰
 譏周也責魯也魯與齊為不共戴天之讐荘王知此
 義則改命他國可也單伯乃於此時奉命送王姬於
[005-4a]
 魯魯當陳義力辭不受亦未至得罪于王而魯莊幼
 弱無知不明復讐之義輙受王命為讐國主昏彼非
 以共王命也内偪於其母外脅於強齊故為此耳春
 秋常事不書此特書單伯送王姬不稱王使譏以非
 理之禮強使諸侯也又書築王姬之舘于外責魯人
 忘大讐主嘉禮舘雖築于外而禮實主於魯忘讐之
 罪終不可逭也又其後娶讐女以為妻躬如齊納幣
 尸女苟可事讐者無不為矣由莊公自以為齊出故
[005-4b]
 知有母與舅而不知父讐之當報愚故謂子同不廢
 則魯無以伸大義於天下此春秋不書即位之意也
冬十月乙亥陳侯林卒
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
 錫命之禮在春秋屢見而其事不同或即位而見錫
 或歴年乃加錫或已死而追錫魯桓衛襄死而錫者
 也襄之沒也王使成簡公追命之曰叔父陟恪在我
 先王之左右以佐事上帝予敢忘髙圉亞圉䇿書之
[005-5a]
 辭也魯桓錫命亦當倣此榮叔之來王不稱天貶也
 何休謂魯桓弑逆之人王法所宜誅絶而錫命於已
 殞之後悖亂天道故王不稱天此公羊學也范甯乃
 以為非貶之所在踈矣春秋以一字為予奪安有王
 不稱天而非貶乎或曰自宰糾而後王使至於魯者
 幾人矣王未嘗去天今榮叔之來王始不稱天其故
 何也曰桓之簒也前王既不能討使之倖保首領以
 沒今王又從而奬之已為不可而況文姜者預弑其
[005-5b]
 夫罪大惡極王復不能討而為之錫命死者既釋逆
 桓以往之戮又貸文姜必不可貸之罪王綱盡弛何
 以臨制萬國春秋於是去天以示貶孰云其非貶乎
 義又見文五年王使/榮叔召伯歸含㑹𦵏
王姬歸于齊
 堯之女舜也書曰釐降二女于媯汭詩序言王姬適
 諸侯而曰下嫁於諸侯曰降曰下猶有自上而下之
 意至春秋垂法則曰王姬歸于齊與列國女嫁諸侯
[005-6a]
 者無異辭此出於聖人之特筆所以見隂從陽夫倡
 婦乃天地之大義不以天子女至貴而紊居室之大
 倫其慮後世逺矣由秦漢以來務在尊君抑臣列侯
 尚主夫屈於婦甚至降其父母下從弟昆不使以尊
 行而臨帝女千有餘年相承及我朝列聖始明下詔
 㫖俾公主下嫁者脩婦道如禮經其春秋之教歟
齊師遷紀郱鄑郚
 紀姜姓也與齊同所自出據傳齊與紀為世讐連嵗
[005-6b]
 用師必欲墟其國而後已紀自知危亡不復能與齊
 戰但欲齊存其宗社而勿毁是以有入酅之議故齊
 人遷是三邑而紀付之不校以入酅之議既定於前
 故也遷其民虛其地因遂亡其國暴横至甚春秋所
 深貶也書師書遷言用大衆廹而遷之耳公羊以為
 不言取者為齊襄諱以其志在復讐也復讐之論有
 益世教但此遷三邑春秋所貶不為之諱也以齊人
 而遷紀之邑非戰争攻伐而得是之謂取非其有而
[005-7a]
 取之事類於盜不待貶而自見矣義又見三年入酅/與四年大去其國
 及𦵏紀/伯姬
二年春王二月𦵏陳荘公
夏公子慶父帥師伐於餘丘
 於餘丘者或以為國或以為邾婁之邑邑不言伐言
 伐則國也時莊公年方十五而慶父擅兵伐國漸不
 可長故春秋書以示戒或曰主少其不可以動師歟
 曰主少國疑外有強敵存亡安危於是乎繫大夫以
[005-7b]
 身殉國持兵遏敵死生以之正也今餘丘者附庸一
 小國耳要不能為魯患而慶父出師逐利此自為私
 計稔成末年再弑之禍正由久擅兵權威行國中則
 無不為矣
秋七月齊王姬卒
 禮檀弓齊告王姬之喪魯莊公為之大功或曰由魯
 嫁故為之服姊妹之服即此是也此一事也自單伯
 送王姬至齊王姬卒春秋凡四書之曰王姬歸于齊
[005-8a]
 曰齊王姬卒者繫之齊以著魯為讐國主昏之罪孫
 泰山曰莊公忘父之讐既主其嫁又主其卒不子之
 甚也
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㑹齊侯于禚
 姜氏身負弑君未討之誅甫除喪而往㑹其兄齊襄
 方有王姬伉儷之戚未踰時而出淫其妹此天下之
 大惡覆載之所不容聖人為是故筆之春秋聨書之
 比而誅之也趙子曰此姜氏齊侯之惡亦以病公也
[005-8b]
 曰子可以制母乎曰夫死從子通乎上下況國君乎
 若莊公者哀痛以思父誠敬以事母威刑以督下車
 馬僕從莫不俟命夫人徒往乎夫人之往也則公威
 命之不行哀戚之不至耳魯莊是時年及弱冠亦可
 以自強趙子之責甚當
乙酉宋公馮卒
三年春王正月溺㑹齊師伐衛未賜族例見隠/二年無駭入極
 榖梁曰溺者公子溺也其不稱公子惡其㑹仇讐而
[005-9a]
 伐同姓故貶而名之此論固正但春秋始年未賜族
 之大夫不皆有所貶此㑹齊伐衛則貶也不必以去
 族言書齊則父讐也書衛則同姓也㑹仇讐而伐同
 姓不加貶斥而義自見者也或曰衛朔在齊此㑹齊
 納朔非成父志乎曰納朔者父惡也不能復父之仇
 而成父之惡滋不孝也是時莊年十有六固未可責
 以舉兵向讐國而寢苫枕戈弗與共戴天者子之志
 也既為之主昏禮復與之連兵伐人則悖之甚矣烏
[005-9b]
 得無貶
夏四月𦵏宋莊公
五月𦵏桓王書崩不書𦵏義/初見隠三年
 天王不書𦵏義已見隠三年至是桓王書𦵏責嗣君
 也王崩七年乃𦵏傳者以為郤尸而求諸侯是時周
 家無大變故而天王之喪緩𦵏至是嗣君不克負荷
 從可想見矣匹夫莫不𦵏親匹夫而不能𦵏其親曰
 生無以養死無以𦵏以為人生之大戚周室雖衰王
[005-10a]
 畿之内幅貟千里有臣有民乃緩𦵏其親至於七年
 之久不子不君無以自立於覆載之内故莊王崩𦵏
 春秋皆削不書著其不能𦵏親之罪也
秋紀季以酅入于齊
 傳者於春秋書父書仲書季輙目為書字既目為字
 遂謂春秋之不名之所以襃也於是曲為之説以求
 其可襃之善坐是故失春秋之㫖者多矣此紀季者
 名與字不可知而公羊以為春秋不名之者賢之也
[005-10b]
 為其請後五廟以存姑姊妹後儒多祖其説愚三復
 經㫖見其為貶而非襃也齊人連嵗攻紀諸侯莫有
 救之者紀於是大蹙乃俾厥弟季先以酅入于齊冀
 宗社之猶血食耳此亦甚不獲已而以為春秋賢之
 必無是也夫遷國以圗存者古有之而宗社則危而
 猶存也割地以苟生身為匹夫而依仇讐之國初無
 寸善之可書徒以君命往何異乎以邑叛者而傳者
 賢之後儒因之大率以季為字而求其所以不名之
[005-11a]
 故甚者謂季自辱其身以全其兄之髙辱則有矣不
 能保有宗社去為匹夫奚有於髙愚恐後之人生當
 國家危亂之際率先叛去苟事仇人以圗朝夕之安
 者以紀季藉其口是以不得不辨耳然則子何以知
 其為有貶乎曰春秋書法凡諸侯大夫公子奔而返
 國曰入猶皆有貶此以紀之邑而入于齊書曰入者
 惡其入也如鄭莊以鄭之祊而歸之於魯謂之為襃
 可乎非歸而言歸非入而言入是所謂貶奚襃然則
[005-11b]
 鄭之歸紀之入亦有異乎曰鄭以賂而進言歸罪之
 也紀以急而入言入言其有所廹而後入弗獲已焉
 耳
冬公次于滑
 此謀救紀也救而書次不與之以救也紀自桓之始
 年即依魯以為自全之計魯不能為之深思逺慮反
 摟之以敗齊搆怨愈深至是為齊所併荘於義當救
 而童年未有立志父讐且未暇問而況於拯他人之
[005-12a]
 危急乎春秋書次于滑言其無往救之實徒次而已
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齊侯于祝丘
 穀梁曰饗甚矣甚之為言以前者㑹于禚而無討今
 復饗于祝丘播淫於通道大都天王不討方伯不問
 人理絶矣或曰夫人之孫也既去其氏今而㑹饗乃
 復其氏何也曰非復也去氏所以誅其逆加氏所以
 著其淫齊襄出而姜往㑹焉禽獸之無别也春秋前
 去其族今與之以氏盖示之以有别亦所以討其亂
[005-12b]
 倫之罪
三月紀伯姬卒
 此紀裂繻先所逆内女也穀梁曰外夫人不卒此其
 言卒何吾女也適諸侯則尊同以吾為之變卒之也
 范注禮諸侯絶旁期姑姊妹女子之嫁於國君者尊
 與己同則為之服大功九月盖以其匹於國君尊與
 己同故不以絶論若嫁大夫則無服無服則不書卒
 考之經内女嫁於諸侯而書卒者七人其間復有出
[005-13a]
 而歸者焉至於卒𦵏皆書則紀伯姬及叔姬與宋共
 姬三人耳伯姬以國亡為齊所𦵏愍而書之叔姬伯
 姬之娣國亡夫死守節於酅特録其𦵏非例也共姬
 則遇災而終節行顯著是以卒𦵏皆書後之傳烈女
 者其春秋之遺意乎
夏齊侯陳侯鄭伯遇于垂
 是時鄭有二君突在櫟子儀在鄭此遇于垂者或以
 為突或以為子儀以愚觀之在櫟者僅同旅瑣安能
[005-13b]
 與諸侯遇必子儀也然則此二君者其孰為正曰皆
 非正突為甚突之立以弟而簒兄王法所必誅也昭
 公既返國突乃入櫟以叛未遑討而昭公為亂臣所
 弑祭仲逆子儀於陳而立之子儀君鄭十有四年人
 無異辭以其得之於外非有求而得異突之為簒耳
 為子儀者當請之天王謀之方伯連帥思所以自定
 其位者而十有四年僅擁虚器烏在其為君也春秋
 於垂之遇而書鄭伯非遇之也示在櫟之簒耳非君
[005-14a]
 也乃若衛衎與剽其事與此相似而不同
紀侯大去其國
 公羊曰大去者何滅也孰滅之齊滅之曷為不言齊
 滅之為襄公諱也春秋為賢者諱何賢乎襄公復讐
 也哀公烹乎周紀侯譖之九世矣九世猶可復讐乎
 雖百世可也復讐之義大矣公羊子於此發之此孔
 門髙弟得之於聖人而傳以示後世公羊子有所授
 矣諸説多不取愚甚惑焉盖滅國者春秋所惡也齊
[005-14b]
 襄滅紀自初迄終春秋不從滅國之例則以齊襄所
 仗者復仇之義異乎其他滅人之國者耳紀侯所以
 為善非為其以酅入于齊也以去之三年而民之從
 者未畢猶有太王去邠之風民猶戴君故聖人不忍
 遂以滅書凡皆以垂法於後世耳大去云者永去之
 辭如婦人不終于夫家以絶為大歸亦豈以大歸為
 襃哀其去而不可復返耳胡氏謂聖人與其不争而
 去不與其去而不存夫不争而去去而遂不復存聖
[005-15a]
 人何取直與其得民未忍絶之耳
六月乙丑齊侯𦵏紀伯姬
 前輩謂滅人之國而𦵏其妻豺狼之行婦人之仁是
 固然矣然此春秋書齊襄滅紀之終事愚三復經㫖
 不見其有貶辭則公羊子所傳信乎其有所授矣嗚
 呼齊襄躬獸行負天下之大惡而春秋猶不沒其復
 讐之善所以媿乎為人臣為人子不明復讐之義忘
 君親而事仇者耳周幽王死於申侯之亂而平王親
[005-15b]
 申侯而不以為嫌魯桓公死於齊襄之殺而莊公事
 齊襄而不以為怨春秋明復讐之義正惟二君故其
 可忽諸
秋七月
冬公及齊人狩于禚
 公羊曰此齊侯也其稱人何諱與讐狩也前此者有
 事矣後此者有事矣則曷為獨於此焉譏擇其重者
 而譏焉莫重乎與讐狩也讐者無時焉可與通通則
[005-16a]
 為大譏不可勝譏故将壹譏而已榖梁曰此齊侯而
 曰人卑公之敵所以卑公也何為卑公不復讐而怨
 不釋刺釋怨也春秋於魯莊之世揭復讐大義以示
 天下惟公榖知之故於襄之滅紀荘之㑹齊而拳拳
 焉後之言復讐者實昉乎此故愚謂春秋垂世之經
 法自公榖而發之孔門髙弟親得於聖人者也彼謂
 束三傳於髙閣者用其學而廢其言者也
五年春王正月
[005-16b]
夏夫人姜氏如齊師
 既㑹既饗其無憚亦甚矣茲復往㑹於師不言與齊
 侯㑹于師而曰如齊師師者用武之地是時齊侯出
 師何向而姜往㑹之豈非懼四鄰之有討而挾齊師
 以為逭死之計與盖曰㑹曰饗所以著其淫此其言
 如齊師者變文也
秋郳黎來來朝
 郳附庸也其上世出於邾未王命故名之其後數從
[005-17a]
 齊桓㑹盟尊周室王命為小邾子邾與郳為同姓皆
 附庸小國儀父若字傳者以為貴之是以字之黎來
 若名説者以為外之是以名也儀父初無可書之善
 黎來亦無可名之惡此因名字之異而強生襃貶其
 實名歟字歟在當時已難深辨而況於千百年之後
 乎若附庸當字則儀父與黎來皆謂之字可也若當
 名則皆名也不可以此為襃貶愚於孔父祭仲既詳
 辨之
[005-17b]
冬公㑹齊人宋人陳人蔡人伐衛
六年春王正月王人子突救衛書王人/之始
 榖梁曰人諸侯所以人公也人公以其逆天王之命
 也又曰王人卑者也稱名貴之也善救衛也救者善
 則伐者不正矣愚謂救固善也而王師不言救諸侯
 相攻而諸侯救之外域内侵而方伯連率以兵救之
 可以言救今諸侯擅兵伐國王不能令而以兵救之
 救非所以施於王也盖伐之為言天子事也而諸侯
[005-18a]
 以之救之為言諸侯事也而天子以之以見當時諸
 侯之無王而名分幾於埽地聖人作經垂訓于諸侯
 之伐則削其爵而人之于子突之救則正其名而王
 人之所以明君臣之分而正五國無王之戮其義精
 矣王人不獨微者凡書王人皆以責諸侯之抗王也
 僖二十九年王子虎及諸侯之大夫盟于翟泉虎非
 微者責諸侯大夫之抗王人故以王人書是役也五
 國伐衛將以納朔王人救衛為黔牟也或曰衛朔以
[005-18b]
 父命而立黔牟以王命而立是二人者皆有所稟其
 孰為正曰奉王命者君也拂王命者逆也諸侯有國
 雖受之於父而其厥父若祖實受之於王故諸侯世
 子之立必稟命于王其或無嫡子而以庶孽為嗣亦
 必王命之而後得繼承於其國朔者衛宣麀聚之孽
 譖殺其兄而簒居其位本無得國之望衛宣死朔立
 旋為國人所逐公榖二傳則謂朔實得罪於王以奔
 而黔牟之立嘗請命于王而王許之以立矣夫以康
[005-19a]
 叔之裔奉王命而君國豈不愈於麀孽之為簒者乎
 今五國悖義亂常王所與則伐之王所黜則輔之卒
 敗王師而納朔於衛放黔牟於周是之謂逆明王在
 上五國之君皆當誅也故春秋人五國而尊王人所
 以明君臣之分而正五國無王之戮而衛朔之罪亦
 無所逃於斧鉞之下矣自入春秋諸侯再叛鄭莊侵
 伐王略及王戰與此五國連兵伐衛而抗王師皆叛
 也是謂初年之二叛
[005-19b]
夏六月衛侯朔入于衛
 公羊曰衛侯朔何以名絶曷為絶之犯命也其言入
 何簒辭也榖梁曰不言伐衛納朔何也不逆天王之
 命也入者内弗受也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
 朔之名惡也朔入逆則出順矣朔出入名以王命絶
 之也愚謂春秋書王人救衛以見黔牟之立王實命
 之黔之立為正則朔之入為逆書名以入著違命之
 戮也若只以入之一字定其予奪豈能盡春秋之意
[005-20a]
秋公至自伐衛
 榖梁曰惡事不致此其致何也不致則無用見公之
 惡愚謂出而至必告于廟禮也今公之是行輔朔之
 簒而納之于衛又敗王師以歸一舉而二罪從之将
 何辭以告書至自伐衛不與其至也

冬齊人來歸衛俘榖作/衛寳
 諸侯連嵗伐衛其志在於得賂耳此歸衛俘三傳皆
[005-20b]
 以為寳盖齊人取衛之寳分以與四國書魯人受賄
 而四國併見矣桓莊二公皆黨簒逆以要厚賂宋之
 鼎衛之俘其事之尤著者也聖人為魯諱故於郜鼎
 則曰取之宋言宋人以歸于魯非魯取之於衛寳則
 曰齊人來歸言齊人以歸于魯非魯取之皆諱賂之
 辭所以存其羞惡之心而垂訓於後世榖梁曰以齊
 首之分惡於齊也使之如下齊而來我然得書法之
 㫖矣
[005-21a]
七年春夫人姜氏㑹齊侯于防
 夫子刪詩齊風存者十一篇而襄之内亂獨居其四
 南山敝笱載驅猗嗟是也敝笱譏魯桓不能防閑其
 妻猗嗟刺魯莊不能防閑其母防閑其妻事之順而
 易者魯桓不能謹之於始防閑其母事之拂而難者
 魯莊豈能制之於終方是時莊以童穉之年挾強齊
 之援臨制其臣民雖欲防閑其母其道無繇故愚謂
 子同不廢則魯無以伸大義於天下夫子於齊風而
[005-21b]
 存四詩於春秋而書姜與齊侯為㑹為饗凡六見焉
 皆所以示王法之誅而垂訓於後世是嵗姜及齊侯
 又㑹于榖惡亦稔矣明年有無知之禍
夏四月辛夘夜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
 三傳解釋不同左氏榖梁得之左氏曰恒星不見夜
 明也星隕如雨與雨偕也杜注辛夘乃四月之五日
 月光尚微無雲而恒星不見由日光不以昏沒故也
 如雨之如而字也夜半乃有雲星落而且雨也榖梁
[005-22a]
 夏四月辛夘昔恒星不見日入至於星出謂之昔不
 見者可以見也竊詳左氏榖梁之㫖盖日沒至於星
 出之時恒星不見日光猶存也至夜半星隕而又有
 雨也啖氏以為星隕衆多而如雨於義亦通此天所
 以大警當時僭竊暴慢之諸侯而扶周徳於未墜也
 日君象也夏時四月乃正陽之月日光欲入而尚明
 此周徳雖衰而天命未墜之證恒星者諸侯人臣之
 象是時齊宋魯鄭之君黨簒賊稱兵犯上有欲叛之
[005-22b]
 萌而荆楚復僭王之大號有憑陵中國之心天不見
 恒星所以警䇿諸侯之叛者且将示以譴罰故恒星
 不見至夜半星隕而雨誅其尤無良者也明年齊諸
 兒始迄天討桓公入率諸侯尊天子攘僣亂以安諸
 夏豈非畏天戒而脩臣職者歟
秋大水無麥苗
 此夏時之七八九月也以是秋大水失於種麥是以
 田無麥苗杜氏以為夏正之五月周之秋平地出水
[005-23a]
 漂蕩熟麥及五稼之苗非也或曰秋而種麥無乃太
 蚤計乎曰月令以仲秋勸種麥母或失時則課種麥
 乃秋八九月事秋而失種是以田無麥苖彼謂春秋
 用周正者以為大水漂蕩熟麥及苗於義未通
冬夫人姜氏㑹齊侯于榖
 春秋一饗三㑹禚榖齊地姜往㑹也祝丘防魯地齊
 侯來㑹也此淫㑹也當時蝨行鼠伏亦豈謂人皆知
 而良史書其時書其地有不容掩焉者聖人因以誅
[005-23b]
 姦而垂法於後世
八年春王正月師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甲午治兵
夏師及齊師圍郕郕降于齊師
秋師還
 此一書自嵗首迄于秋暮傳者皆以為為伐郕之故
 愚竊疑焉夫郕小國也前此為齊鄭所入浸微浸弱
 不能國矣而魯莊次于郎以俟陳蔡又治戎整軍若
 將臨大敵其必不為伐郕也而聖人所以聨書而不
[005-24a]
 厭其煩者殆有意焉而傳者亦未知之也魯莊之生
 至是二十有一年彼自以為出於齊倚齊為援無復
 為父報讐之志而聖人猶望之以復讐之事春而師
 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不言師所向也甲午治兵猶
 意其整軍經武將有所為也自春徂夏暴露師徒卒
 之及仇國伐同姓復為仇所賣無功而還乃書以貶
 之凡公自將必書此三見之書法皆不書公次于郎
 不書公次及齊圍郕不書公及師還不書公至而書
[005-24b]
 師還皆所以貶也愚觀當時之事意魯人次郎以待
 陳蔡其君臣始謀將以有為不為圍郕之故而次而
 俟而治兵也因陳蔡失期不至是夏乃及齊圍郕改
 計而圍郕非其始所經畫故郕降于齊仲慶父請伐
 齊師猶有憤激未平之氣豈非魯人至是不堪仇襄
 之無道始有出而謀之者其事秘史闕書不容強求
 其説故公羊於乾時之戰以為臣下有復仇之志而
 公獨不許其必有所本嗟夫莊公知有母而不知有
[005-25a]
 父隠忍事仇未幾而仇亦殄滅無復仇之日矣惜哉
 ○此一節其始也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其後乃及
 齊圍郕其中又治兵春秋殆有深意而傳所不載不
 容強求其故姑闕疑
冬十有一月癸未齊無知弑其君諸兒
 或曰諸侯以無道見弑春秋或稱國以弑或稱國人
 以弑言其有以自取也齊襄淫亂不道今而見弑亦
 天討也春秋為之從州吁弑之例削無知族以正其
[005-25b]
 弑君之罪何哉曰稱國以弑稱國人以弑彼弑君者
 無竊位之心也無知弑君自立為君君雖無道而無
 知志存乎簒罪在不赦若之何無討故從州吁之例
 去其族而以賊討之胡氏乃云無知不稱公孫而以
 國氏罪僖公也僖公不以公孫之道待無知使之恃
 寵而當國以此召亂故罪僖公愚三復此説殆所未
 喻也使無知者當子少國危之際弑君簒國歸罪於
 僖公猶可也今齊襄居位既乆威福自己無知者亦
[005-26a]
 既廢絀不用彼因齊襄荒淫不度乘間伺隙而殺之
 豈得復歸罪於僖公乎春秋去逆人之族而曰貶在
 其先君以此為澄源端本恐持論太過而不能得聖
 人之意
九年春齊人殺無知
 春秋初年三罪三討衛人殺州吁也蔡人殺陳佗也
 齊人殺無知也皆名其為賊不以為君此出於春秋
 之特筆非因舊史而書也或曰齊之商人楚之䖍弑
[005-26b]
 其君自立為君及其死也不從州吁無知之例何耶
 曰州吁無知之簒不為國人所君旋即大刑故書衛
 人殺州吁齊人殺無知善衛人齊人之能討賊也乃
 若齊之商人楚之䖍曠嵗歴年然後假手他人以迄
 天討既為臣民所君雖欲用州吁無知之例名之曰
 賊以匹夫討有不可得也
公及齊大夫盟于蔇
 齊襄之存也魯莊幼弱不但無復讐之志而強弱之
[005-27a]
 不敵猶有以藉其事讐之口今襄也既迄天誅魯有
 可乘之釁伸大義而伐之尚能馘讐人於既死而魯
 莊屈國君之尊而及齊大夫盟將納糾焉是不過為
 植黨市恩之計於復讐乎何有書及齊大夫盟以國
 君而盟讐國之大夫貶之也
夏公伐齊納子糾齊小白入于齊公榖於下文/皆有子字
 經書子糾凡再曰子云者當立而未成君之名耳杜
 注以子糾為兄小白為弟公羊曰其稱子何貴也其
[005-27b]
 貴柰何宜為君也榖梁曰齊人殺無知而逆公子糾
 于魯公子小白不讓先入又殺之故曰齊小白入于
 齊惡之也聖人之經以一字定予奪糾再書子著其
 於序為長此春秋予奪之所繫也小白雖繫之齊而
 不以子稱者所以示别於子糾不稱公子著其殺兄
 之罪也糾與白皆僖之子襄之弟也襄以淫亂得弑
 縱有嫡嗣於義當廢黜而立賢立弟正也立弟而以
 長亦正也由魯人納之也緩而小白以内援自莒先
[005-28a]
 入據有齊國昭十三年傳曰桓公有國/髙以為内主故入之易而出師以拒
 兄既敗魯兵遂推刄於同氣此人倫之大變春秋書
 齊人取子糾殺之所以著桓公殺兄之罪論者以前
 史有齊桓殺弟之語遂謂糾為弟而桓之殺之為以
 兄殺弟愚以春秋再書子與公榖二傳所載及史記
 世家而知糾於次當立糾兄也桓弟也桓公殺兄之
 罪與攘夷之功各不相掩聖人於春秋著其罪於論
 語録其功似不必以彼而廢此以後世之事而言如
[005-28b]
 唐太宗之為君自是曠代之英主其平定海内之功
 與殺兄之罪亦不相掩建成與太宗更相忌害為太
 宗所戕猶不免於清議之僇子糾既敗不過為奔亡
 之公子桓公必取而殺之乃已其用心慘甚視鄭莊
 克叚過之謂春秋無誅可乎○納字之例有三有書
 伐而納者此是也有書納而不書伐者晉人納㨗菑
 于邾不克納是也有書帥師而納者趙鞅納蒯聵是
 也是皆以兵而納納之正否經之襃貶不繫乎一納
[005-29a]
 字要當觀其所以納而後識書法之深㫖若執一納
 字而定襃貶則拘矣入字亦然有以内援入者有以
 外援入者有當入而入者有不當入而入以簒而入
 者襃貶亦不專繫於一入字許叔入于許入之善也
 小白之入陽生之入突之入入雖同而所以貶者則
 異觀經之全文與上下文乃見以一入字而定襃貶
 亦拘矣餘義見下文/齊人殺子糾
秋七月丁酉𦵏齊襄公
[005-29b]
八月庚申及齊師戰于乾時我師敗績
 齊仇國可伐也以復仇而伐之魯莊之所得為也今
 以納糾而興師意不在復仇也仇有釁而不討乃為
 仇國納公子焉納公子豈無他國非魯國所宜納也
 此公自行不書公貶也此一説也公羊以為魯人是
 行以納糾為名而伸復仇之義公自行不言公復仇
 者在下也以臣下欲復仇而魯莊無其志是故貶之
 公羊必有所本此又一説或曰春秋為魯諱敗乾時
[005-30a]
 之敗獨不諱何哉曰先儒以為及仇戰而敗雖敗亦
 榮是故不諱愚謂列國相戰争一勝一負亦事之常
 本非國惡何有於諱而況敵讐而敗雖敗無傷也春
 秋必不以敗為諱三復經傳是時魯人不堪齊之侵
 暴盖有欲與之戰者故自是而後長勺乘丘再戰再
 勝憤悱之所成
九月齊人取子糾殺之
 前書納子糾糾所以稱子明糾於序為長而當立也
[005-30b]
 此書齊人取子糾而殺之明弟殺兄之為不義也此
 桓公殺之而書齊人殺子糾以路人絶之絶之於天
 倫所以大誅斥之也魯不能納糾又舉以畀其不義
 之弟使受而甘心焉魯亦有罪矣榖梁曰十室之邑
 可以逃難百室之邑可以隠死以千乘之魯而不能
 存子糾以公為病矣得春秋之意○齊桓始年之三
 過殺子糾也滅譚遂也降鄣遷陽也春秋書法功罪
 各不相掩亦是責備賢者之意學者不必曲為囬護
[005-31a]
 有害春秋垂世之公法
冬浚洙
 齊讐國也浚洙所以備齊也春秋幸其能與讐為敵
 故於浚洙而書之以此為絶警之漸耳
 
 
 
 
[005-31b]
 
 
 
 
 
 
 
 春秋集傳詳説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