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53 春秋或問-宋-呂大圭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或問卷七     宋 吕大圭 撰
莊公  夫人孫于齊元年
或問夫人何以不氏曰春秋書孫者三此年及閔二年
夫人姜氏孫于邾昭二十五年公孫于齊是也凡皆内
無所容而岀奔也内諱奔故曰孫孫遁也言孫則有孫
順之意使若不為臣子之所逐所以全恩也然此年夫
人孫于齊不書姜氏而哀姜之孫于邾則書姜氏至于
夫人氏之喪至自齊則又不書姜或者例以為闕文然
[007-1b]
以鄙意思之若以是為闕文則春秋之可以闕文言者
固多矣奚獨此哉竊意此年夫人孫于齊不書姜氏者
盖前年書公與夫人姜氏遂如齊則今年孫于齊者即
如齊之姜氏也閔元年夫人氏之喪至自齊盖前年書
夫人姜氏薨于夷則其所謂夫人氏之喪至者即薨于
夷之姜氏也此盖蒙上文而書之若夫夫人孫于邾則
上無所見故不得不以姜氏稱也春秋書法固有先目
[007-2a]
而後凡者則其書夫人書夫人氏者亦此例耳曰然則
文姜只書夫人哀姜加之以氏何也曰經書夫人某氏
者所以别其為某氏也如書夫人氏則猶母氏伯氏仲
氏之謂爾所謂夫人所謂夫人氏者固通稱也似不宜
以此而别輕重也曰然則文姜哀姜之事固無貶乎曰
前書公與夫人姜氏如齊繼書公薨于齊繼書夫人孫
于齊則文姜之罪著矣前書公薨繼書夫人姜氏孫于
邾則哀姜之罪著矣夫茍有以著文姜之罪則夫婦之
義絶矣茍有以著哀姜之罪則母子之義絶矣夫婦之
[007-2b]
義絶子母之義絶則凡人爾此不待貶絶而自見也曰
文姜之㑹齊侯與其薨其葬皆書夫人姜氏哀姜之葬
也亦稱小君則猶魯之夫人也聖人之書此也無異辭
母乃溷于名實乎曰桓雖見弑而莊公之於母也一以
夫人之禮事之閔雖見弑而僖公之於哀姜也一以小
君之禮葬之彼且以為夫人也我可不謂之夫人乎彼
且以為小君也我可不謂之小君乎聖人書法亦紀其
[007-3a]
實而已矣至于事之得失是非則世必有能辨之者而
孔子所書則實録也然胡氏之説則學者不可不知胡
氏曰桓公之弑姜氏與焉為魯臣子者義不共戴天矣
嗣君夫人所出也恩如之何徇私情則害天下之公義
舉王法則傷母子之至恩此國論之難斷者也經書夫
人孫于齊而恩義之輕重審矣梁人有繼母殺其父者
而其子殺之有司欲當以大逆孔季彦曰文姜與弑魯
桓春秋去其姜氏傳謂絶不為親禮也夫絶不為親即
凡人耳方諸古誼宜以非司寇而擅殺當之不得以逆
[007-3b]
論也人以為允故通于春秋然後能權天下之事矣劉
氏曰宋襄之母獲罪於君歸其父母之國及襄公即位
欲一見之而義不可得作河廣之詩以自悲然宋襄亦
不得而致也為嘗獲罪于先君不可以私廢命也母子
至親而不得不絶者義也
    單伯送王姬 築王姬之舘于外
或問單伯送王姬何也曰天子嫁女于諸侯必使諸侯
[007-4a]
同姓者主之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
盖以天子之尊而與列國議婚姻之好論好則瀆君臣
之分而敬有所不足明分則廢君臣之好而愛有所不
通此所以嫁女納后必使同姓諸侯主之也主諸侯所
以盡愛敬必同姓所以重本支王姬将下嫁于諸侯必
使魯主之盖周之先以周公懿親為之主自此以為常
故魯常主之他公不書而獨莊公書者二其他常事不
書故也莊公有父之喪其讎在齊義不與共戴天天王
不能為之誅而俾之主婚姻之禮天王之非可知也莊
[007-4b]
公在寢苫枕塊之中其義為不可受而受之莊公之罪
又可知也知其不可而為之為之築舘于外亦非也穀
梁曰仇讐之人非所以接婚姻也衰麻非所以接弁冕
也知其不可故特築之於外也此言當矣然單伯或以
為周大夫或以為魯大夫以經攷之則魯無單伯也且
古姓氏或以國或以字或以地或以官或以諡或以事
或以居齊魯秦吴則氏以國也孟仲叔季則氏以字也
[007-5a]
曰留曰黄地也司馬司徒官也文武成宣之族則氏以
諡也巫乙匠陶之類則氏以事也東門北郭之類則氏
以居也春秋之時在魯則有仲叔季孫之類在晉則有
范欒狐趙之類在齊則有髙國鮑晏之類衛之孫寗宋
之華樂未聞有在魯而為晉之氏族在齊而為宋衛之
族也單伯周之世族也周有單襄公簡公豈有單伯哉
諸侯大夫無稱伯者如毛伯召伯凡伯皆王朝之卿士
則單伯天子之卿也明矣或疑鄄之盟經書單伯㑹之
于鄄稱單伯㑹諸侯則單伯為魯人也猶曰叔孫豹㑹
[007-5b]
趙武屈建而已若單伯為周大夫則應書單伯齊侯㑹
于鄄不得屬㑹于單伯也又文十四年齊人執單伯十
五年單伯至自齊與季孫意如至自齊為一例不應周
大夫而書至自齊也此説似矣然經書單伯㑹伐宋又
書單伯㑹于鄄謂鄄之㑹不得屬㑹于單伯則單伯㑹
伐宋亦不可乎茍單伯㑹伐宋而可則單伯㑹于鄄何
為而不可且宰周公劉子之㑹皆公㑹之既書公㑹則
[007-6a]
不得不書宰周公劉子㑹矣此自文體然也至若單伯
之至自齊則為魯故也為魯故而執於齊則其至也又
可以不誌乎然則單伯之為天子大夫明矣曰然則築
王姬之館于外何也曰此魯之臣子以為義不可以館
之於内也且其不知則已夫既知之而乃築之于外以
自誣曰我庶㡬得禮哉若是則不如不知之為愈也且
天王之命魯者非也為魯之臣子者可以辭矣辭之以
居喪可也當是時晉鄭曹衛皆同姓豈獨魯哉亦申其
誠請可矣胡氏曰有三年之喪天王於義不當使之主
[007-6b]
有不共戴天之讎莊公於義不可為之主築之于外之
為宜不若辭而弗主之為正也
    王使榮叔来錫桓公命
或問王何以不書天曰春秋来錫命者二賜命者一此
年及文元年天王使毛伯来錫公命成八年天子使召
伯来賜公命是也凡言来錫命皆非禮也穀梁曰禮有
受命無来錫命来錫命非正也賜則有加於錫矣然或
[007-7a]
言王或言天王或言天子杜預孫公皆以為王者之通
稱者非也或者以為缺文理或然矣說者以為去天以
示貶則失之彼謂春秋皆書天王不應只書王耳春秋
不書天者惟此年與文五年王使榮叔歸含且賵三月
王使召伯㑹葬而已為先儒之説則曰春秋書王必稱
天所履者天位也所行者天道也所賞者天命也所刑
者天討也今桓公弑君簒國而王不能誅又反錫之命
僖公成風妾母也而王使人歸含且賵又使人㑹葬成
其為夫人使妾並適此二事最大故皆去天以示貶謂
[007-7b]
其不能奉天也此其説只在拘春秋書天王之例故有
此説春秋之作為尊王而作也而已自貶天王何以責
人乎榮叔歸含且賵與宰咺来歸仲子之賵一例耳何
以不去天而示貶乎以名冡宰為貶則榮叔何以不貶
乎豈歸仲子之賵罪在冢宰而不在天王乎又豈歸成
風之含賵罪在天王而不在榮叔乎此其不通也明矣
    齊師遷紀郱鄑郚
[007-8a]
或問書遷之義曰經書遷者十而其義有二焉有强人
而遷之者有自欲遷者若齊遷紀邑宋人遷宿齊人遷
陽此强而遷之也邢遷夷儀衛遷帝丘許遷葉遷白羽
遷于夷遷容城蔡遷州来此其自欲遷者也強而遷之
者三此獨稱師者豈齊襄恃其兵衆以迫脅小國而遷
其人民故聖人詳而録之以見其强暴之甚歟且諸侯
之國皆受之於天子其封域有定分人民有定居強者
不可以力并詐者不可以誕取若紀者豈非受之於天
子者邪若受之於天子則齊烏得而遷之今也至於遷
[007-8b]
其三邑而無所顧忌則是王法不存而詐力勝小國烏
得不日侵月削以至於亡也凡書遷與書取異取者取
其土地耳未若遷其民之酷也遷其民則父子兄弟離
散而民失其常居矣恃衆以遷紀之民此聖人所以書
師以深疾之歟
    夫人姜氏㑹齊侯于禚
或問姜氏㑹齊侯聖人備書於册何也曰此所以發夫
[007-9a]
人羞惡之心以為後人之鑒戒也以經攷之夫人姜氏
自孫于齊之後此年冬㑹齊侯于禚禚齊地也四年享
齊侯于祝丘祝丘魯地也五年如齊師師則衆在焉七
年春㑹齊侯于防防魯地也冬又㑹于穀穀齊地也始
而㑹焉繼而享焉享則禮有加矣又繼而如齊師如齊
師則無羞恥於衆矣又一嵗而再㑹焉其為惡益逺矣
載馳之詩曰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魯道有蕩齊子遊遨
序詩者以為刺襄公之無禮義也敝笱之詩曰敝笱在
梁其魚唯唯齊子歸止其從如水序詩者以為惡桓公
[007-9b]
不能防閑文姜也猗嗟之詩曰猗嗟名兮美目清兮儀
既成兮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序詩者以為刺
莊公有威儀技藝而不能防閑其母也夫齊襄之惡人
皆知惡之矣而其原則在桓之不能防閑其妻桓之失
人亦皆知之矣而莊公之不能以禮防閑其母則世或
未之察也善乎趙子之言曰子可以制其母乎夫死從
子通乎其下况國君乎君者人臣之主也風教之本也
[007-10a]
不能正家如正國何若莊公者哀痛以思父誠恭以事
母威刑以篤下車馬僕從莫不俟命夫人徒往乎夫人
之徃也則公之威命不行而哀慼不至耳
    溺㑹齊師伐衛
或問溺何以不氏曰石氏曰溺之不氏説者曰大夫不
可以専入邑帥師入邑自無駭始大夫不可以専伐國
帥師㑹諸侯伐鄭自翬始大夫不可以専㑹諸侯盟㑹
諸侯盟折自柔始春秋之時大夫専㑹紛紛皆是誅之
則不可勝誅誅其始僭而已此其所以不稱族也至於
[007-10b]
溺㑹齊師伐衛非始僭也謂其不當黨仇讎以伐同姓
也是以去氏以貶之為此説者亦巧矣然挾之卒也不
氏又不知其何以貶之乎宜吾曰春秋之初大夫皆不
以氏見也
    葬桓王
或問天王崩有書葬者有不書葬者何也曰不書葬者
是魯不徃㑹也或曰不書葬者公親㑹也書葬者公不
[007-11a]
親㑹也不言葬者常也言葬非常也夫事孰有大於葬
天子而可以不志乎死生終始之際人道之大變豈以
是為常事而不書也然比事而觀則葬諸侯不書公葬
天王亦不書公文無異辭則其為公不親徃也明矣文
六年使公子遂葬晉侯九年叔孫得臣葬襄王是均周
晉也昭十一年使叔弓葬宋公三年叔弓葬滕侯二十
二年叔鞅葬景王是均周宋滕也葬諸侯使卿葬天王
亦使卿魯之夷王於諸侯也可知矣盖猶有甚焉者成
五年定王崩不書葬而十年晉侯獳卒公如晉襄二十
[007-11b]
八年靈王崩不書葬而楚子昭卒公在楚於天王則不
葬於諸侯則㑹之於蠻荆則㑹之何為者哉春秋諱公
之葬晉侯也故書曰公如晉諱公之葬楚康也故書曰
公在楚是故春秋不徒志葬也
    紀季以酅入于齊
或問紀季以酅入齊或曰大夫不得用地公子不得去
國君子無避外難紀季皆犯此三者其惡可知也紀之
[007-12a]
為國本受之天子雖諸侯不可以其國而與敵况於季
為人弟義當與之同休戚而乃裂其邑以事讎使其勢
益孤而無以自存則季之為也或曰齊為無道紀侯事
之而不得免焉固不忍鬭其民也逡廵有去志紀季由
是以酅入于齊請復五廟以存姑姊妹姑以存宗祀焉
其亦可也二說將孰從曰以春秋一書攷之則可見矣
春秋之法凡人臣竊地以逃者必書奔如邾庶其以漆
閭丘来奔莒牟夷以牟婁及防兹来奔之類是也今季
不書奔則非奔也凡臣竊地以自恣者必書叛如晉欒
[007-12b]
盈入于曲沃以叛是也今季不書叛則非叛也不書奔
不書叛而直以酅入于齊則是以酅入于齊而求存其
宗祀而已尚奚疑哉曰然則比之微子何若曰不類微
子之事昔人以為微子度紂之必亡抱祭器而歸周盖
深覩夫存亡消長之機以求存其宗國其實不然盖微
子紂之庶兄也比干箕子皆宗臣也比干既安於義之
當死箕子則以為我無臣僕從人之理而詔王子出迪
[007-13a]
故微子之去所以存宗祀也然所謂去者非謂紂之國
未亡而微子先抱祭器以歸周也出於自靖自獻之心
不忍與比干相從於死而懼其後之無以繼也是以去
之及武王克商然後靣縳銜璧衰絰輿櫬而歸周以求
存宗國夫豈殷國未亡而先棄宗國以從人乎若紀季
之事則紀侯不能下齊又自度不能死守其國故以酅
與季而使之入齊以為附庸是微子之歸周盖在於商
紂既亡之後而紀季之入齊乃在於紀侯尚存之時微
子之歸周出於理勢之不得不然而紀季之入齊則出
[007-13b]
於紀侯之命紂未亡而微子遽歸周則微子為不仁紀
侯不能死守其國而紀季不以酅入于齊則紀季為不
智故曰紀季之事出於不得已而然耳
    公次于滑
或問書次之法曰有伐而書次者有救而書次者有俟
而書次者伐而書次者有整兵謹戰之意遂伐楚次于
陘是也救而書次者有緩師畏敵之意次于匡救徐次
[007-14a]
于聶北救邢是也俟而書次者有無名妄動之意師次
于郎以俟陳蔡是也此年次于滑而不言其所以則其
所以次者亦無謂矣是將救紀而不能也自齊鄭如紀
之後紀之所恃者惟魯而已紀之於齊有積年之恨魯
之於紀有婚姻之好紀之有難魯當救之可也然公之
於齊有不共戴天之讎而不能報尚安能謀既危之紀
而存之乎自知其不能而姑欲竊救弱之名以次于滑
則亦無謂而已矣書此不惟見魯之不能救紀亦以見
魯之不能憾齊也
[007-14b]
    紀侯大去其國
或問紀侯大去其國聖人之書此也罪之乎許之乎曰
春秋之際小國介于大國之間日見侵削不幸而如紀
之事固難乎為紀矣滕文公問於孟子曰滕小國也間
於齊楚竭力以事大國則不得免焉如之何則可孟子
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也築斯
城也與民守之效死勿去又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
[007-15a]
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邠人從之者如歸市君請擇於
斯二者孟子之所以為滕文公謀者不過此二説而已
紀之見偪於齊也使其有大王之徳則不以其所以養
人者害人委而去之可以為仁使紀侯明乎世守之道
則築城鑿池與民守之效死勿去可以為義今紀侯未
見其有強為善之實則其仁不足稱也又不能效死而
不去則其義不足道也方之大王養人之言則不類比
之孟子世守之說則有愧矣聖人之書此也非罪之也
亦非許之也直傷之而已矣紀之可傷則齊可惡矣夫
[007-15b]
紀之見疾於齊也久矣紀之所以圖免者亦至矣始㑹
于成再来朝将倚魯以為重也而魯不足倚已而嫁女
於王將依天王以為安也而天王不足依已而㑹于黄
以圖釋齊之憾亦可已矣而齊之貪未止也至襄公時
卒遷其三邑之民紀知齊之决不可事也以先君之故
而謀以酅入之亦庶㡬稍釋其怒矣而齊之欲未息也
三國為垂之遇是將以兵壓境矣紀侯為是妻死不暇
[007-16a]
葬委而去之已去其國而叔姬歸于酅悲哉國滅而身
不知所存兄弟訣别而骨肉離散没者以齊故而不及
葬生者以齊故而不獲其所歸紀之不幸也甚矣聖人
傷紀之不幸則齊之惡可知魯之不足倚也又可知天
王之不足依也又可知故書曰紀侯大去其國悼紀也
惡齊也病魯也又以病天王也雖然諸侯而去其國非
義也
    㑹伐衛王人子突救衛衛侯朔入衛
或問衛侯入于衛何以不言復曰案春秋奔君言復者
[007-16b]
皆復其本位之辭也是故鄭世子忽復歸于鄭衛侯鄭
自楚復歸于衛衛侯衎復歸于衛曹伯襄復歸于曹皆
書復以明其本有而今始復也其或歸不言復者未得
國也鄭突入櫟不言復衛侯入于夷儀不言復盖未能
復國也故不言復非未得國也而不言復則非奔君也
蔡侯歸蔡陳侯歸陳是也若衛侯朔則嘗有國矣已而
出奔今其歸也不書復直曰入而已矣凡書歸皆易辭
[007-17a]
凡書入皆難辭許叔入許猶有鄭難焉鄭突入櫟猶有
忽在焉衛侯入于衛猶有黔牟在焉衛侯入于夷儀猶
有剽在焉不然則直書歸而已矣書入而不書復以明
朔之不當有國也或曰朔之立出于先君之所命何以
不當有國曰以適言之則伋當立其次則夀朔與宣姜
搆伋於衛宣公為之殺伋及夀衛人為之賦二子乘舟
孔子取焉是朔之不當立也明矣朔之不當立也而先
君欲立之當是時使其國人安之以為君為天王者亦
可以治其舊惡而廢之而况國人怨之而不與乎天王
[007-17b]
因國人之所不與也而命黔牟此固義之正也五國不
恤天王之命而欲納朔天王以大義之正而救黔牟為
五國者亦可以退聴矣而五國連兵必欲納朔而後已
魯以冬伐衛而秋始至則五國連兵以抗王人也可知
五國連兵以抗王人而朔始入衛諸侯之罪可勝誅哉
春秋之初惟桓五年書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是天
王猶能舉征伐之權也惟莊之五年書魯齊宋陳蔡伐
[007-18a]
衛六年春王人子突救衛是天王猶能執廢置諸侯之
權也夫使三國從王伐鄭而鄭服則諸侯無有不臣者
矣惟其伐鄭而鄭不服然後王命不行於天下夫使王
人子突救衛而黔牟立則諸侯無敢不稟命而自立者
矣惟其救衛而朔卒得以自立然後王命益不行於天
下矣春秋之初天王之能舉其政刑者惟有此二事耳
而卒止於此然則鄭寤生抗王之罪五國連兵納朔之
罪擢髪不容數矣
    齊人来歸衛俘
[007-18b]
或問左氏經文作俘而三傳皆以為寳何也曰胡氏謂
書稱俘厥寳玉則寳玉亦可謂之俘也然謂之俘則必
伐衛之所得謂之寳則必朔以此賂五國也然先書朔
入衛而繼書齊人来歸衛寳則必是納朔而得賂無疑
四國之㑹于稷也取郜大鼎五國之納朔也衛寳来歸
當時諸侯之罪可知矣或謂説文保字後人從省文
作保古字通用寶或作&KR3185&KR3185字與俘字相似故誤作俘
[007-19a]
字耳
    師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甲午治兵夏圍郕
    郕降于齊秋師還
或問書次書俟書師還何也曰春秋書用師多矣未有
如此之詳者與陳蔡約將有事于鄰國陳蔡未有師期
而先出師則輕舉而妄動也師次而俟外援俟之而不
至而後治兵則有畏也至夏而後及齊師圍郕則取必
於郕也齊魯同圍郕而郕不降魯而降齊則無義而不
足以服人也自正月出師至秋而後師還則淹時之久
[007-19b]
也聖人備而書之重用師之道也案左氏仲慶父請伐
齊師莊公不可是國君上將親與圍郕之役也然其次
其及其還皆不稱公者重用衆也春秋正例君將不稱
帥師則以君為重今此不稱公則又以為重衆何也輕
舉大衆妄動久役俟陳蔡而陳蔡不至圍郕而郕不服
經三時而後還則無名黷武非義害人未有如此之甚
者至是師為重矣義係於師故不稱公也經未有言師
[007-20a]
還者今此獨言師還何也曰還者始班師也據經之凡
書還者皆去其所徃之地而未至國也文十三年公如
晉既盟而歸鄭伯㑹公于棐書曰公還自晉者言公已
離晉而鄭伯㑹之也故明年始書公至自晉宣十八年
公孫歸父如晉還未及國聞君薨而奔書曰歸父還自
晉至笙遂奔齊襄十九年晉士匄帥師侵齊未至齊而
齊君卒不遂侵焉故書曰聞齊侯卒乃還以知還者皆
自彼反此而未至之辭也秋師還言始班師也以見暴
師於外歴時之久無功而還也
[007-20b]
    齊無知弑其君諸兒
或問弑君者連稱管至父而曰無知弑其君何也曰君
弑而無知受之則賊不在二子矣是故連稱管至父實
弑齊襄公無知與聞故者也而無知受之則無知為逆
首公子棄疾實弑楚靈比與聞故者也而比受之則比
為逆首此可見春秋書法矣胡氏曰僖公私其母弟異
於他弟施及其子衣服禮秩如適此亂本也故於年之
[007-21a]
来聘特以弟書於無知之弑不稱公孫著其有寵而當
國也垂戒之義明矣古者親親與尊賢並行而不相悖
故堯親九族必先克明俊德而後九族睦周封同姓必
先庸康叔蔡叔而後王室強徒知寵愛親屬而不急於
尊賢使為儀表以明親親之道必有簒弑之禍矣餘見
胡傳
    齊人殺無知
或問踰年稱君無知弑君而自立既踰年矣而不以成
君書之何也曰正其為賊也正其為賊者明以賊討之
[007-21b]
也州吁無知是也弑君之賊其見殺也而稱君稱爵者
不正其為賊也不正其為賊者明不以賊討之也齊商
人蔡般是也弑君之賊人人得而討之然而國人以賊
名之則春秋亦以賊名之國人不以賊名之則春秋亦
不以賊名之據事直書而褒貶之義見矣蔡般之見殺
也而稱爵則楚子誘而殺之也非以賊討之也商人之
見殺也而稱君則國人既安之以為君而又殺之也亦
[007-22a]
非以賊討之也里克之見殺也而亦稱大夫則晉人既
視之猶大夫而後殺之也亦非以賊討之也討之不以
其賊則聖人亦不以討賊之辭加之從其實而已矣
 春秋或問卷七
[007-2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