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52 春秋經筌-宋-趙鵬飛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經筌卷一     宋 趙鵬飛 撰
   隐公
  始隠
 夫子嘗曰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葢将興西周
 矣興西周之志不得行於時而寓於春秋故曰知我
 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則春秋者中興周室
 之書也然則不始於孝不始於恵而始於隐何哉蓋
[001-1b]
 春秋之作為周也非為魯也當孝公之世平王之初
 也庸詎知平王不能興衰撥亂而為西周之宣王乎
 初則怠矣迄恵公之世平王之中也庸詎知平王不
 能勵精改圖振刷羣弊卓為賢主如商之太甲乎中
 亦懈矣初怠中懈則興西周之業尚何望哉至隐公
 之世則平王之末年也平王之末政愈不綱而天下
 之亂有加於前而中興無其人矣夫子於是憫悼衰
 世而作春秋春秋修中興之教也故始於隐非始乎
[001-2a]
 隐始乎平王之末也謂周室至是不可不中興矣諸
 儒不探夫子之志妄指一事以為春秋之始是待聖
 人以不廣也學者無取焉
  不書即位
 春秋之法有不沒其實而見意者蓋多矣而書即位
 不書即位之間尤顯焉魯十二公不書即位者四隐
 莊閔僖是也書即位者八桓文宣成襄昭定哀是也
 蓋繼故不書即位正也而隐非繼故亦不書即位繼
[001-2b]
 正書即位正也而桓宣繼弑亦書即位此所謂不沒
 其實也恵公元妃孟子孟子卒而無嫡長隐公聲子
 之子桓公仲子之子隐桓均庶也則隐公長當立恵
 公以仲子有手文為魯夫人之異謂桓為嫡焉邪志
 也隐公因其邪志亦謂桓嫡而已庶曰桓長吾将授
 之故於元年不敢行即位之禮自以為己不當立将
 遜於位也聖人因其志而不沒其實譏隐公不正即
 位之禮而萌寪氏之禍焉若夫文成襄昭定哀繼正
[001-3a]
 者也書即位常事耳而桓弑隐而自立宣殺惡及視
 而自立而亦書即位者此亦如其志不沒其實以誅
 其簒也一不書即位二書即位皆不沒其實而罪惡
 自見愚以是知春秋非聖人不能修也而或者謂定
 公受國於季氏亦書即位當從桓宣之例愚以為定
 公非簒也其得國非其意不當從桓宣簒立之例若
 定公從桓宣之簒則春秋用法無軒輊矣
元年春王正月
[001-3b]
 春秋之作有因舊史之文者有出於聖人新意者因
 史文所以全一經之體出新意所以示襃貶之法書
 元書春因舊史也書稱太甲元年太甲元祀則謂一
 為元已見於太甲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則四時之别
 蓋始於堯則書元書春在春秋為無義例魯史記之
 體當然矣惟書王不書王書正不書正則聖人之新
 意也於春之正月月上必書王蓋以王法而正天下
 也人君即位之初不以有事無事皆書王正月餘年
[001-4a]
 事在二月則書王二月事在三月則書王三月惟事
 在時則書春而不月不月則不書王蓋不可虚書春
 王月也如五年春公/矢魚于棠故無月而不書王者無襃貶十二公
 之中惟桓公有月而不書王有月而不書王桓無王
 也其說詳之桓公若夫書正月者事在正月則書正
 月事不在正月則不書正月事在時則書春而不月
 惟元年不以有事無事皆書王正月以王法正之也
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
[001-4b]
 天子而去信則不能服天下諸侯而去信則不能有
 其國貴而卿大夫賤而士庶人不本乎信則無以立
 乎天地隐公千乘之君也内則疑其附庸外則疑其
 鄰國逺則疑于外裔何以為國乎邾儀父附庸也首
 盟之宋鄰國也繼盟之戎逺人也亦盟之則隐公之
 不自信而疑人亦甚矣春秋之初聖人首書盟盟者
 志不信也且元年及邾盟而七年公伐邾及宋盟而
 十年翬伐宋二年及戎盟而七年凡伯來聘我而戎
[001-5a]
 伐之則盟果可恃哉故春秋之書盟凡以譏其不信
 也然歃血要神以期疆場之靖不猶愈乎干戈相向
 以讐兵毒民邪以三王之世責之則盟為不信以春
 秋之時待之則盟為美事矣聖人蓋不得已而加恕
 心焉不沒公不名儀父無貶詞襃之歟曰是何足襃
 幸之而已其去干戈而即盟去盟而即信則尚可以
 還三王之世也惜乎隐不數年渝盟而即戎聖人復
 何望哉附庸之君未王命者書字儀父邾君之字
[001-5b]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
 聖人之治天下始於修身齊家堯始於親九族舜始
 於遜五品文王始於刑寡妻以至於兄弟武王始於
 重民五教孔子言大學之道亦始於齊家故春秋之
 作尤以名教為重春秋之初首書鄭伯克段之事嗚
 呼聖人尚忍言之蓋亦不得不誅也然則何以誅乎
 鄭伯不友段不弟均名教之罪人也而段為重世之
 説者皆甚鄭伯而恕段不知段何以恕也君雖不君
[001-6a]
 臣不可以不臣父雖不父子不可以不子兄雖不兄
 弟遽可以悖逆邪予段之説本於序詩者之誤後學
 也詩序漢書附益之非聖人之言也叔于田大叔于
 田二詩之辭皆刺段也而序者曰刺莊公且其詩曰
 巷無居人不如叔也言無叔之横也叔在藪火烈具
 舉襢裼暴虎獻於公所言叔之暴也二詩無一言及
 莊公何也其說生於左氏曰稱鄭伯譏失教也特以
 為莊公失教以致段之愚非謂莊公之罪重於段也
[001-6b]
 而序詩者誤以為刺莊公是兄不可以不兄而弟可
 以不弟也吾竊謂聖人責臣之過常重責君之過常
 輕非茍加輕重也長幼之分也尊卑之義也分義定
 而天下定吾不信鄭伯之罪重於弟也凡諸侯之弟
 稱弟親之也或稱公子宗之也段不言弟不稱公子
 比於路人也比段於路人庸謂之恕段乎蓋莊公不
 幸有悖逆之弟如舜之待象可也禮以繩之仁以字
 之禄之而不可任以事富之而不可寵以兵而鄭伯
[001-7a]
 之罪本於請邑而不拒繕兵而不禁益其愚助其虐
 至不可制而将以兵加我焉然後以兵克之左氏所
 謂譏失教是也克者勝之之辭鄭伯不克段則段克
 鄭伯書曰克段言段彊暴幸鄭伯之勝也使不幸而
 段克兄又何以訓哉愚謂觀詩之㫖而得春秋之意
 明春秋以正段之罪蓋以名教之義不可重誅兄而
 輕責弟也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001-7b]
 中庸九經之一曰厚往而薄來所以懐諸侯也自入
 春秋天王之厚往則然矣望其薄來不可得也書天
 王來歸惠公仲子之賵責魯也而說者以為罪天王
 不當賵人之妾蓋魯以為夫人赴諸侯王因是來賵
 焉然則經何以不書夫人曰不書夫人所以正隐也
 仲子惠公之妾桓公之母隐公以仲子為惠公之正
 室而赴於諸侯是啟桓之簒心也初不行即位之禮
 既又正桓母為夫人而赴於諸侯五年又為之考宫
[001-8a]
 獻羽則桓之心枕刀習毒已萌於此蓋恨其稚而志
 不𫉬伸矣是隐公之自取禍也故聖人於其來賵也
 斥曰仲子不以夫人書也而天王何責哉魯有妾䘮
 而平王賵之平王崩而魯不會𦵏愚以是知望魯之
 薄來不可得也夫子責魯不其重歟宰士也咺名也
 非宰周公之宰膳宰之宰也微者曰氏車馬曰賵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信不足而後盟兩君交盟尚疑不信而微者相盟信
[001-8b]
 復安在哉且不信者君也而盟則微者也微者之盟
 果能結二國之信邪及宋人盟于宿無盟可也至十
 年乃伐宋而取二邑則微者之盟何有於信哉外出
 大夫名而内不書公公屈於大夫諱之也及齊髙傒
 盟是也或承上文而内不出主名及國佐盟于袁婁
 是也内不書公外書人皆微者也此宿之盟是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古者王臣無外交王臣天子之臣諸侯亦天子之臣
[001-9a]
 諸侯則許其相朝一徳以尊天子而王臣締交亦何
 損於王室哉蓋周之制王畿千里曰萬乗以制四方
 諸侯大國不過千乗合十大國始能敵王畿之内所
 以犬牙相制以杜僭亂之隙凡食采於王畿者皆萬
 乗之數也使内外之分不嚴而寰内之卿大夫𫉬交
 於諸侯内外之勢一合則王畿危矣此王臣所以不
 得外交者為是也今祭伯非王命非朝非聘非奔非
 放而率然來魯何哉其來之意不可得而知也故直
[001-9b]
 曰來以誅之說者皆曰祭國伯爵惟黎錞以為字曰
 天子三公稱公如宰周公之類是也其餘則字也祭
 叔尹子單子劉子皆字也不然劉子卒來赴以為爵
 也當曰劉子卷卒何以直曰劉卷也以是知其伯叔
 子皆字也祭采邑此說諧理故取之
公子益師卒
 大夫之卒書於冊者其國之上卿當國者也生為國
 之股肱股肱或虧何痛如之故君為之不視朝撤樂
[001-10a]
 減膳以著其戚登名於史冊以示禮也公子益師魯
 之卿也其事雖不見於春秋而史必書之以崇恩也
 此魯史之舊非聖人之新意惟書氏去族則見其善
 惡也公子氏也書氏所以别不書氏者以見襃貶焉
 或以公子為命大夫或以公子為世卿意之也吾於
 無駭詳之
二年春
 事在時則不書月不月則不書王無義例他皆倣此
[001-10b]
 謂隐公十年無王者臆論也
公會戎于濳
 公會戎于濳說者皆曰會禮以會諸侯猶可也會戎
 甚矣噫不度時論勢而責人於難吾未見其達也先
 王盛時寄象鞮譯皆列於四海之外叛則討之服則
 綏之來朝則坐之門外不與諸侯齒也周徳之衰其
 屬雜居中夏赤狄白狄伊雒之戎陸渾之戎驪戎徐
 戎皆與諸侯同處明王不作隐公其能驅之四海之
[001-11a]
 外哉凡伯天子之使而戎輒伐之魯與之有疆場之
 交能保其不犯牧圉乎幸其不以戈㦸相舂而惠然
 尋會魯何辭而拒之哉故不得不會之也
夏五月莒人入向
 莒向均小國地醜徳齊初無以大相過也自入春秋
 彊凌弱衆暴寡以一日兵力之舒則要利幸勝於鄰
 國王法不行而諸侯専兵以犯侯度也春秋之初以
 兵入人之國者此為兵首則其貶固不輕也入者以
[001-11b]
 兵直造其國都也三傳書入之例穿鑿甚矣而春秋
 書帥師者将尊師衆也書師将尊師少也書人将卑
 師少也君将不言帥師此春秋之常也至春秋之變
 則不然有君将而書人者有将尊而書人者貶也有
 師衆而書人者恃衆也蓋春秋不變文無以著襃貶
 莒人者何也莒子也左氏以向姜不安莒而歸莒人
 入向以姜氏還則非衆也非将卑師少也人莒子以
 重其貶誅兵首也自是而後向不復見於經至宣四
[001-12a]
 年公及齊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則向
 卒為莒所滅而地入於莒也則莒之暴戾甚矣故聖
 人於此首誅之以見意
無駭帥師入極
 極微國也以魯之衆而無駭之専帥大衆以臨之宜
 乎直入其國而莫敢抗也然動大衆而陵小邦不足
 以言武而無駭所以然者将以示威於莒也莒人入
 向向迫近乎魯魯人疑其東鄙之侵也故亦動大兵
[001-12b]
 以脅之莒則不能無恐矣極何負於魯哉隐公即位
 修好於四鄰近而邾宋逺而外裔皆會而盟之莒雖
 睥睨於東鄰亦将有以親之也故其後因紀子帛為
 密之盟而遂結浮來之好則今日帥師之舉非公意
 也無駭繼公子執國柄者也以其柄之在己而専為
 是役故聖人惡其専兵去族以示貶穀梁謂隐不爵
 命大夫爵命自爵命耳何與於去族書族乎是穀梁
 以爵命為命氏也命氏自命氏何干於爵命乎爵命
[001-13a]
 何也禮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次國三卿二卿命於
 天子一卿命於其君雖大國之卿不過三命周禮一
 命受職再命受服三命受位此三命也大國之卿三
 命次國之卿再命小國之卿一命此所謂爵命也何
 與於命氏哉命氏非天子命也其君之命也公之子
 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不可稱公曾孫
 故以王父字為氏也如公子公孫皆生則姓之受氏
 之常也不必命於其君惟公孫之子不可稱公曾孫
[001-13b]
 故以王父字為氏私所不安焉故必請於君而君命
 之此命氏也何與於爵命哉左氏謂無駭卒羽父請
 族者為無駭之子請族也杜氏不達以為為無駭請
 族則無駭為終身無姓也豈人情哉然則無駭公孫
 無駭也無駭卒而羽父為無駭之子請諡為展氏也
 諸儒謬以爵命為命氏謂無駭不書氏為未爵命故
 愚力辯之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001-14a]
 費誓言徐戎並興東郊不開則魯之有戎患蓋始於
 伯禽伯禽之賢不免設甲胄備弓矢植板餘峙芻茭
 而後能禦之蓋亦勞矣今隐公春會之戎請盟公辭
 及秋復乞盟而遂及之盟則知戎之有慕於魯而服
 之不勞也隐何足慕哉隐雖不正而有遜國之心視
 千乗之位如敝屣春秋之世蓋難其人即位之初和
 睦於四鄰故戎因是而有慕焉雖歃血要神非戎人
 所宜然而修疆場之好以弭兵息民者則亦春秋之
[001-14b]
 美事也以文王之聖而事昆夷太王之賢而事獯鬻
 隐公何疵焉春會而秋盟之隐公之慮患深矣則唐
 之盟非得已也不得已而盟之隐公蓋亦知司盟之
 典不可紊再辭而不𫉬也
九月紀裂繻來逆女冬十月伯姬歸于紀
 譏不親迎也紀侯娶於魯而使大夫逆女非禮也伯
 姬魯女也婦人謂嫁曰歸
紀子帛莒子盟于密
[001-15a]
 莒自入向之後哆然有窺魯之心故無駭帥師入極
 以怖之莒雖小國僻處海上有夷風焉伺間而窺魯
 蓋未已也紀裂繻往來莒魯之間而知之於是遂與
 莒子盟于密為魯謀也周官有調人諧和萬民有合
 方氏除其怨惡則和諧讐怨亦聖人之所與也故裂
 繻字而不名襃之也卒之八年為浮來之盟莒魯交
 好終隐及乆無東鄙之侵子帛之功也然則子帛奉
 命逆女而遂盟莒子可乎大夫出疆有可以尊國家
[001-15b]
 利社稷専之可也不惟足以平莒魯而紀魯之好愈
 篤則於其國亦不為無益也子帛裂繻字序莒子上
 主盟也或曰公子結媵陳人之婦于鄄遂及齊侯宋
 公盟何以不字曰結抗也大夫不可會公侯會伯子
 男可也結抗齊宋不旋踵而來伐結之罪也子帛盟
 莒子順也不旋踵而莒魯交好子帛之功也聖人之
 書法視人之功罪而已何容私
十有二月乙夘夫人子氏薨
[001-16a]
 夫人子氏隐公之妻也左氏以為仲子且安有元年
 先歸賵至二年而後薨邪誣人甚矣天王雖微亦不
 致顛倒死生之理以死理賵生人也不近人情一至
 此哉公羊以為隐母亦非也隐既不自正安肯正其
 妾母為夫人且惠公元妃孟子則隐母聲子桓母仲
 子均妾也仲子不得為夫人案歸賵不/書夫人聲子亦安得為
 夫人非獨隐公不以為夫人聖人亦不與其為夫人
 也安得以夫人書若然則無以知隐之正矣曰均庶
[001-16b]
 則長立隐公長也長則為正若妾母則均不可稱夫
 人也則是夫人子氏隐妻也隐既不自正亦安肯稱
 為夫人曰稱夫人臣子詞也魯以隐為君豈容不以
 子氏為夫人薨稱夫人國人辭也不書𦵏隐不以夫
 人禮𦵏之也隐雖不以為夫人而國人夫人之聖人
 亦因而夫人之所以正隐之當立也
鄭人伐衛
 左氏曰討公孫滑之亂也共叔之亂滑出奔衛衛人
[001-17a]
 為之伐鄭取廩延於是鄭人伐衛雖滑之奔不見於
 經然春秋之始鄭衛之怨不可得而考以克段之事
 觀之則段奔其子必不安於鄭餬口於衛亦無足怪
 者鄭不幸而有兄弟之隙而衛又因其餘孽而加兵
 於鄭蓋亦交亂鄰國矣然聖人書鄭人伐衛若責鄭
 之深者何哉於以見鄭莊之不仁也管蔡之亂周公
 誅其父而録其子蓋以為亂者管蔡也其子何罪故
 封之上以慰先君之心下以明己之不私於殺也今
[001-17b]
 鄭莊克其弟而不字其子使栖栖然僑纍於衛而又
 加兵於衛焉使衛而不敵則滑復為鄭伯所魚肉也
 衛鄭地醜徳齊則其伐衛也必不以微者行今不書
 君将不書師不書帥師斥而人之貶鄭之辭著矣其
 後使州吁得以藉口而脅宋伐鄭宋鄭交兵迄隐之
 世不解職此為之兵端也貶而人之其㫖逺哉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經書日食三十六著天變以警懼人君也隂陽家流
[001-18a]
 則曰日行有常度當食則食事之常耳莊二十五年
 一食不當食而食厯家誤也古有太陽當虧不虧羣
 臣稱賀者亦厯家之誤也嗚呼拘忌之學以天廢人
 不可以訓夫日者君象也君徳不剛則隂侵之而薄
 食見於日詩云十月之交朔日辛夘日有食之亦孔
 之醜安得視以為常而不戒懼哉書曰乃季秋月朔
 辰弗集於房瞽奏鼔嗇夫馳庶人走夫君人者當修
 徳於無事之時而弭變於未形至天變作區區奏鼔
[001-18b]
 素服撤膳避正寢亦何及矣然與夫信瞽史之誣視
 以為常而不懼者猶有間也故夫春秋書日食災變
 凡以垂人君畏天之戒而已而左氏何休乃指一事
 一臣一國之應以為騐此聖門之叛臣也至於或書
 朔或書日或不書日或日朔皆不書舊史失之聖人
 之意不在是吾故略之
三月庚戌天王崩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厯十有三王而書崩書𦵏者五
[001-19a]
 周赴於諸侯而魯會𦵏也故其𦵏之月日尊諡得書
 於魯之史冊孔子亦因史冊而書之書崩不書𦵏者
 四周赴而魯不會𦵏也故𦵏之月日尊諡不可知也
 崩𦵏皆不書者四赴有所不及魯亦不會𦵏也則崩
 𦵏日月尊諡皆不見於史冊孔子亦因而或書或不
 書焉以見魯之無周而不會𦵏周室之微而赴告有
 所不詳也書𦵏者五惟文九年𦵏襄王書叔孫得臣
 如京師昭二十二年𦵏景王書叔鞅如京師其三則
[001-19b]
 不書大夫如京師不書大夫如京師何以知其會𦵏
 曰微者也微者不登於冊又不可書魯人也禮莫重
 於𦵏天王諸侯躬行正也以大夫非禮也况以微者
 乎聖人或書大夫或不書大夫以見意然猶愈夫不
 會𦵏者之甚也
夏四月辛夘尹氏卒
 春秋書王臣卒者二劉卷與此尹氏卒是也卒未有
 書氏者書氏譏世卿也詩曰尹氏大師維周之氐周
[001-20a]
 之有尹氏久矣尹氏世柄周政至春秋而不改故聖
 人於此因其卒來赴而書之以見義其後尹氏立王
 子朝尹氏以子朝奔楚世以氏書其譏可知也左氏
 以為君氏卒聲子也且魯夫人皆書薨未有書卒者
 惟定公十五年姒氏書卒哀公十二年孟子書卒蓋
 姒氏哀公妾母定公薨哀未君也故書卒若以為聲
 子隐母也隐即位於今二年非未君也何以不書薨
 孟子者昭公娶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哀不敢以
[001-20b]
 小君之禮居之故不書薨聲子非同姓也又何嫌況
 君非姓也不可曰君氏若以為小君之君則經有書
 𦵏我小君者矣君氏云者自不成稱謂古無是言也
秋武氏子來求賻
 諸侯有貢天子無求禮也周室之衰諸侯不貢而天
 子至於下求春秋其可不作乎平王崩魯不會𦵏至
 來求賻而卒不會焉則賻之得否又未可知也魯於
 春秋未為彊暴之國以魯觀之諸侯可知矣嗚呼仁
[001-21a]
 人君子視此可為太息也而書生之論乃以為不書
 天王為天王諱惡夫子於此忍益諸侯之横而不憫
 周室之微乎春秋書求者三文九年春毛伯來求金
 亦不書天王說者遂以為諱天王下求使若出於武
 氏子毛伯之自求焉然則桓十五年天王使家父來
 求車何以書天王無乃車服乃天子之所當求邪求
 其說而不得乃曰車服天子之所賜反求於下不君
 也故書天王以示貶噫不書天王以為為天王諱惡
[001-21b]
 書天王又以為著天王之罪周之微甚矣不容負天
 下之罪如此之重也此豈仁人之言哉不知武氏之
 來平王崩威王未君也毛伯之來襄王崩頃王在䘮
 也諸侯在䘮稱子若葵丘之盟書宋子踐土之盟書
 衛子是也天王不可書周子故直書王臣焉凡書求
 賻求金求車皆誅諸侯不貢而天下無王也尚何責
 天王哉武氏世卿也武氏子未命也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001-22a]
 分義天下之大閑也君子不以小㢘亂大分不以小
 謙廢大義宋之亂宣公啟之而穆公成之也宣公捨
 其子而立其弟是以小㢘亂大分也穆公又捨其嗣
 而歸其姪是以小謙廢大義也故宋之亂者二世宣
 穆之罪也聖人非不尚賢也尚賢而隳分義則争且
 亂故非朱均雖堯舜不茍遜也益非不賢也禹傳啟
 而不授益豈禹之不能遜哉杜亂原也拘小㢘持小
 謙未有不亂者隐公欲遜桓而亂吳王将遜札而亂
[001-22b]
 茍不啟亂則大禹無事乎傳子以求異於堯舜也愚
 竊怪後世有啟之賢而不傳以務過大禹無朱均之
 子而茍遜以僭擬堯舜也宋宣穆再遜而再亂簒奪
 二世迄襄公而始定襄公不悛而又欲遜公子目夷
 幸目夷不受而其亂遂已不然宋之禍又未艾也故
 愚因穆公之卒明分義以為世戒云春秋諸侯卒必
 書名以名赴也𦵏書爵諡魯會𦵏也惟吳楚不書𦵏
 黜僭也
[001-23a]
冬十有二月齊侯鄭伯盟于石門
 春秋外盟不志此何以志為六年艾之盟張本也聖
 人無茍辭一言之志絲牽繩聯實有條理顧學者不
 可不考爾春秋之初宋鄭為讐國而齊乃鄭之與國
 也石門之盟結舊好矣非首交盟也古者諸侯睦乃
 四鄰以蕃王室春秋諸侯無望其蕃王室各固私黨
 以要利而已隐公之世宋衛為西黨齊鄭為東黨魯
 則徘徊於二黨之間惟利是從蓋初比於宋矣至艾
[001-23b]
 之盟而從齊附鄭故聖人於此書石門之盟而知齊
 為鄭之私黨及六年艾之盟則知公從齊而附鄭也
 其事昭然可考學者無以傳溷經則聖意白矣
癸未𦵏宋穆公
 内諸侯書薨常也外諸侯書卒從赴也赴曰卒謙辭
 也魯史因其赴而説者以為夫子尊内而黜外非也
 魯史因其赴而書孔子亦因魯史而書非黜也外書
 𦵏則書公我會𦵏尊之也
[001-24a]
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婁
 杞在周為三恪周之盛時擁上公之爵天子有祭膰
 焉有䘮拜焉明王不作方伯連帥之職不修莒蕞爾
 東夷而敢稱兵扼之以掠奪其地是可忍也孰不可
 忍也自周之晚諸侯以彊暴相侵力不敵者則為其
 吞噬千八百國至於春秋纔七十餘國耳子産言天
 子之地一圻列國一同今大國數圻若非侵小何以
 致此以大侵小固其勢也而莒何恃哉自入春秋首
[001-24b]
 加兵於向天下無敢誰何者僻處海上時出而搏噬
 井蛙横行自以為無敵矣於是扼杞之弱稱兵而攘
 其封邑聖人其何以容之春秋之初三見於經而兩
 人之以其近於東垂外之也至桓十二年公會杞侯
 莒子盟于曲池而後釋今日之憾然牟婁之邑卒為
 莒有至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婁來奔則牟婁又轉而
 之魯杞侯不特不能復其侵疆而遷徙畏避之者不
 一於以知杞之果不足證也徒守夏時何益於保邦
[001-25a]
 哉
戊申衛州吁弑其君完
 君臣之分與天地俱生與天地俱久順之則存逆之
 則亡然世逮叔末亂臣賊子固有冐危亡而逆之者
 然亦有逆之而不亡因以得國者嗚呼王法不行三
 綱淪而九法斁春秋其可不作邪春秋書弑君者三
 十六所以正君臣之分明天地之倫也然有稱國以
 弑者衆弑之辭也薛弑其君比之類是也有稱人以
[001-25b]
 弑者微者也宋人弑其君杵臼之類是也有稱名以
 弑者誅其人也宋督弑其君與夷與此州吁之類是
 也宋督去氏州吁去族同一貶焉追其命氏絶其屬
 藉也然則許止蔡般何以不去世子去世子則不知
 其為弑君父也惟内之弑逆則不書非私魯也隐閔
 之薨不書地薨非其地也不書𦵏若不得𦵏也微而
 顯矣惟桓公弑於齊則書薨於齊蓋弑於他國不得
 不地也書䘮至自齊不得不書𦵏也惟去夫人之族
[001-26a]
 以見意焉噫聖人之㫖隐顯抑揚抑自有㫖亂臣賊
 子宜削迹於後世矣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宋魯之遇為衛謀也左氏言公與宋公為會将尋宿
 之盟未及期衛人來告亂夏遇于清以禮以地考之
 疑左氏為得其㫖清衛地也禮曰諸侯未及期相見
 曰遇公與宋公将行會禮未及期各簡其儀以遇禮
 見焉左氏之説與禮經合而於地為有據吾從之衛
[001-26b]
 有州吁之逆宋魯皆衛鄰也聞其變當如何田常弑
 其君孔子沐浴而朝請討之則衛之亂宋魯所當謀
 也然二君相遇於衛地而返宋遂從州吁伐鄭以濟
 其惡焉惡在其為謀也謀之不善則遇之其以禮哉
 聖人所以不黜其爵而愧之
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為惡之罪輕黨惡之罪重蓋自作孽者足以殺其身
 而已黨惡者誘人為惡其害可勝既乎春秋之法誅
[001-27a]
 惡人常輕而絶黨惡常重宋殤黨惡者也州吁弑逆
 未有以定其位而悦其民謂前二年有伐衛之師以
 為先君之怨未償也将加兵于鄭則疑兵不敵而敗
 於前掃境而出則疑陳蔡之襲其後彷徨籌度以為
 宋公子馮在鄭終為宋患乃逢宋殤之意而假援於
 宋宋殤不之察舉兵而從之又為之脅陳蔡以往蓋
 衛桓公陳出也而州吁弑之疑陳合蔡而議其後也
 然已率陳蔡則陳有所不從故借宋人之力而脅之
[001-27b]
 宋殤隂墮其計連三國之師以從其伐鄭卒之鄭不
 可克無功而返而宋殤黨惡之罪膠不可赦嗚呼簒
 逆之人小人惡覿其面而宋公奉社稷而從之尚何
 逭腰領於聖筆之下哉故聖人不以衛主師而以宋
 公為兵首誅惡黨也惡黨孤則亂臣賊子絶矣
秋翬帥師會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公及宋公遇于清為衛謀也既而宋從衛伐鄭而魯
 不從公知義也然公之即位常不自正而在朝之臣
[001-28a]
 常若己所不當臣焉故無駭帥師入極而公不禁今
 翬之出春秋黜族知其専也審矣衛之惡闕/ 宋殤
 墮州吁之謀而陷黨惡之罪隐公亦不能禁翬之行
 而遂與宋公同科宋則自陷矣而翬之行吾竊為隐
 公惜之夫簒逆天下之大惡也盜與小人偶小人恥
 之隐公有遜國之賢而與州吁同列其何顔以見宗
 廟哉雖其兵出于翬而公不在行然公不能制而魯
 國之人與其惡亦隐公之辱也周公出征作大誥於
[001-28b]
 時周公攝政也其誥必稱王若曰以命之不敢専也
 今翬不以公命而行専之甚矣而公以千乗之權不
 能禁一公子何以制命愚是以知寪氏之禍蓋兆於
 此易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
 由來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吾於翬見之
九月衛人殺州吁于濮
 罪莫大於弑君國莫幸於得賊君弑而賊不討臣子
 之罪也大司馬九伐之法放弑其君則殘之以兵而
[001-29a]
 殘其國矣非但刑一人也故法出於司馬而不出於
 司冦用是知聖人責弑君之罪為重也春秋王法不
 行君弑而賊逸者多矣弑君三十六而殺罪人者纔
 六焉惟殺州吁及無知書人得討賊之辭也而晉里
 克衛寗喜則書國以殺又目賊為大夫蓋不以弑君
 之罪殺之罪國人也陳佗之罪則陳不能討而蔡人
 殺之與蔡得鄰國討賊之義而罪陳無臣子也蔡般
 之惡則蔡不能殺而楚誘殺之亦非霸討也楚蔡兩
[001-29b]
 有罪焉故不去世子以示義其餘則或因而君之或
 因而命之或衎衎然出入其國而無敢誰何者嗚呼
 司馬之法安在哉夫子作春秋凡以興周公之典也
 彼幸逃司馬之伐而卒受聖筆之誅吾因是而知襃
 貶之權不輕於賞罰之柄也
冬十有二月衛人立晉
 民情者一國之私也王法者天下之公也聖人不以
 私害公是春秋之法也州吁既誅衛無君者凡三月
[001-30a]
 衛人知康叔之祀未易絶楚丘之邑未易亡然以蕞
 爾之地而介乎大國之間安能久為共和之政而不
 亂哉於是求晉而逆之逆晉而立之自民情觀之衛
 有君焉衛之本也然諸侯守天子之土地繼先君之
 廟祧不有王法乎諸侯世子誓於天子而立之諸侯
 繼世朝於天子而命之上受之天子下受之先君正
 也不幸如衛之亂而無君則大夫及國人請於天子
 擇當繼者而命之以奉康叔之祀焉今衛無天子之
[001-30b]
 命而自立君於一國之私情則然矣天下之公法不
 其亂歟故聖人書衛人立晉不以一國之私廢天下
 之公也晉之有國上不受於天子下不受於先君是
 得國於匹夫也得國於匹夫雖塊處民上其亦何榮
 故聖人不書公子賤之也晉武公併晉合二晉之彊
 蓋亦可以揜然自處矣而無衣之詩必待大夫請命
 於天子使受七命之服而後安之詩曰豈曰無衣七
 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必服其命服而後安且吉
[001-31a]
 也宣公傲然自以爲安矣使時有明王時有賢方伯
 問罪於衛則宣公不免為簒也而說者以為國人賢
 晉而立之宣公之滛烝君子羞言也何賢之有茍以
 新臺苦葉為宣公末年之詩則是初賢也若其果賢
 必不賢於前而荒於後矣國人以為得一公子而奉
 之衛之宗廟復有血牲之祀已為衛國之幸也豈以
 其賢哉春秋書立君者二尹氏立王子朝書尹氏以
 見非周人之願尹氏一人之私也立晉書人以見國
[001-31b]
 人衆立之也非晉所欲故不若齊小白書入無善可
 褒故不若蔡季書歸非外納之故不若衛朔書納聖
 人之㫖粲然黒白矣故曰晉之立國人立之也
五年春公矢魚于棠
 受天下之託者有天下之禮受一國之寄者有一國
 之禮禮所以尊君上亦所以屈君上何謂屈越於禮
 之謂屈匹夫而越於禮君子不録也天子諸侯而越
 於禮則天下國家有議其上矣故堯舜不以位為樂
[001-32a]
 而毎以位為憂也隱公千乘之君而不以禮自閑輕
 千乘之尊而觀魚于棠魚何物也其品不足以充乾
 豆則無補於宗廟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無益於國
 家而命駕踰境以越逺地為耳目之玩而已何有於
 禮哉四時之田講武以捍牧圉備物以薦宗廟動而
 非時獵而非地君子猶且譏之况非田非狩而遊蕩
 無度乎天子非展義不狩諸侯非民事不舉古之制
 也矢魚于棠果民事乎以目前之玩輕千乘之尊愚
[001-32b]
 見隱公之不君矣春秋禮義之書也貴禮所以示諸
 侯度焉矢陳也魚微物也于棠逺地也陳微物而踐
 逺地為隱公者其亦念宗廟社稷乎愚竊為公危之
夏四月葬衛桓公
 州吁之亂外假先君之義以報怨於鄭而内不葬桓
 公其罪可勝誅乎宣公受國人之立已踐其位則當
 奉其宗祧而先君之弑至是十有四月公得國四月
 而後葬之國人何頼於晉哉聖人書之所以著其緩
[001-33a]
 諸侯五月而葬
秋衛師入郕
 先王盛時諸侯比小事大一徳以尊天子周徳既衰
 天下惟彊是恃以大凌小土地差廣兵力差彊則懐
 併吞之志庸恤夫親踈逺近哉且衛與郕均文王之
 子康叔封衛叔武封郕皆文之昭也自入春秋衛彊
 而郕弱衛大而郕小宣公入繼先烈不能奉康叔之
 戎索乃履州吁之覆轍安忍無親掃重兵以壓郕壘
[001-33b]
 郕㡬殆哉幸叔武之祀未易滅而文王之神靈未冺
 郕恃以存不然以衛之師而郕之小反掌為墟矣春
 秋將卑師衆稱師以卑將敵郕易之也以大兵直入
 其郛期於滅也嗚呼不仁哉宣公也非春秋何以治
 之至隱十年齊鄭又連兵入郕莊八年公又及齊師
 圍郕蓋不敵而降於齊焉雖然降而未滅也迄文十
 二年書郕伯來奔其後不復見於經計為大國所扼
 失地而奔而國遂滅矣然春秋之初郕被鄰國之兵
[001-34a]
 者蓋始於衛故聖人於此謹之若曰滅郕之端自衛
 始故書師書入以重其貶也
九月考仲子之宫
 惠公以妾為嫡隱公謂庶為正惠公不幸不見正於
 春秋而隱公為法受貶其又何辭孔子曰從父之令
 又焉得為孝隱公從父于邪尚可謂之孝乎春秋貶
 隱公凡以責孝也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而祔惠公
 之廟諸侯禮無二嫡則仲子死其何以祭之隱公於
[001-34b]
 是考宫於外以奉先君之死也然則考宫禮乎曰古
 無是禮也妾母之子立而繼世則立宫以祭其母於
 子祭於孫止先王為是權時之禮以慰人子之心也
 隱公非仲子之子而為仲子考宫此何禮哉其意以
 為己非嫡子桓公嫡子也桓幼而已代之位則凡己
 之立為桓立也吾當代桓公為母立廟以享之不知
 仲子之為嫡先君邪心也手文之妖其可紊先王之
 典哉愚以是知仲子之宫隱公之禍基也桓公見隱
[001-35a]
 為己母立宫則掩然自立之志蓋已馳於寪氏矣獨
 恨其竊發之遲考之為言落成之謂也宫成而禍成
 矣故聖人不書立書考武宫煬宫立於五廟之外為
 僭故以立書仲子之宫非隱公所宜考故以考書一
 字之間其㫖逺矣
初獻六羽
 初獻六羽是乎非乎曰無問是非當議其數數定而
 禮定禮定而是非定然則公榖與衆仲異又宜何從
[001-35b]
 曰從衆仲衆仲曰天子用八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
 公榖曰天子八諸公六諸侯四愚竊以髙赤之說為
 不經且天子諸侯大夫士有廟則有祭有祭則有樂
 祭之與樂如食必濟以飲衣必副以裳未有食而不
 飲衣而不裳者宗廟之制天子七諸侯五大夫三士
 一毎降以兩樂舞亦然此為合於廟制而謂諸公六
 諸侯四則伯子男不當有樂邪大夫士不當有樂邪
 季氏舞八佾於庭是大夫有樂舞也是四而僭八也
[001-36a]
 豈季氏初無樂而直僭佾邪魯用天子之樂舞八佾
 而季氏僭擬其君亦用八佾也謂伯子男大夫士無
 樂舞者漢儒謬說也而後世有附其說者曰周禮舞
 師凡小祭祀則不興舞小祭祀不用舞伯子男大夫
 士安得用樂嘻小祀自小祀耳遽可以比伯子男大
 夫士邪上自天子下及士立廟所以尊祖也人各以
 祖為重安可謂之小祀哉誣人甚矣然則衆仲之說
 正矣而仲子之宫用六正乎曰魯用天子禮樂宗廟
[001-36b]
 舞八佾常也使仲子為正嫡則各祔於廟同舞八佾
 矣仲子不得祔廟立宫於外而隱公疑之於是有衆
 仲之問隱公以為廟外立宫不可同宗廟之禮於是
 殺而用六焉故聖人書初言魯世用八佾至是而初
 獻六羽也噫以為不可同宗廟之禮則如勿立既立
 而徒殺其舞數之二是隱公知其非而彊為之也是
 隱公之待仲子尚在乎正不正之間而惑於先君之
 邪而不能正也愚於此又見公之不智也不智不孝
[001-37a]
 隱公之罪深矣然則聖人誅之與曰譏之隱公有君子
 之資而未聞道責其不智不孝所以待君子也
邾人鄭人伐宋
 鄭讎於宋固也而邾人主兵何哉邾區區小邦必不
 敢先犯宋宋鄰於邾必有以侵之也左氏謂宋人取
 邾田邾人請鄭伐之取田不書不赴也則邾鄭皆有
 辭矣然衛脅宋伐鄭而宋主之邾請鄭伐宋則邾自
 為主於以見聖人誅黨惡之重也宋從州吁伐鄭以
[001-37b]
 怙惡而鄭從邾人伐宋以報怨情有逆順聖人原情
 而已矣

 洪範八政以食為首食者民之命而稼者食之本蟲
 螟食稼稼傷而民傷民傷而國傷故聖人書蟲螟之
 異凡以為民而警懼人君也君人者宜修徳以弭之
 而後世君徳不修乃遣捕蝗之使人力其能勝天乎
 春秋書螟者三隱之世二莊之世一而何休曲引附
[001-38a]
 㑹以為矢魚之所致劉歆以為逆諌之所生指一事
 以應天災何天之不廣屑屑於一二事而致災也若
 百度皆不舉則百蟲蠢動盡驅而出之以應人君之
 失然後為應邪愚讀三傳竊鄙休之學凡誣幻不稽
 之說休公言之而不愧吾不欲觀之矣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
 觧見元年公子益師卒
宋人伐鄭圍長葛
[001-38b]
 嗚呼宋鄭之怨於是深矣四年宋兩伐鄭五年秋邾
 鄭伐宋勝負相當可以已也今宋又伐鄭以圍其邑
 憾何時而釋邪春秋將卑師少稱人常也今伐而圍
 其邑非將卑師少也兵法倍則攻之十則圍之長葛
 大邑也所謂用大師矣而聖人書人貶之也蓋前日
 勝負相當怨已償矣宋人復起兵端以賈怨於鄭况
 又圍其邑踰年而不觧其意以為公子馮之在鄭必
 得之而後已也且穆公受國於宣公穆公卒挈而還
[001-39a]
 其子殤公受國於穆公而志殺其子人之賢愚蓋已
 判矣雖穆公之遜不為義而殤公必將殺馮又得為
 君子乎且志於殺馮鄭何罪哉卒之連兵結禍十年
 不觧終罹華督之禍非不幸也
六年春鄭人來渝平
 脅利以求人者辭亢而情柔脅勢以要人者隂進而
 陽退鄭之渝平於魯非得已也以經考之鄭於魯固
 未嘗有怨隱四年而翬帥師從宋伐鄭雖兵端生於
[001-39b]
 宋衛而翬實從之是亦不能無憾也鄭讎於魯而怨
 未償今乃頓釋前憾而求平焉若鄭伯之能懲忿也
 茍無故而平不其美歟而鄭之來實為宋兵所扼懼
 魯人復整兵從宋則鄭益殆矣乃遣使致平以離宋
 之黨也且平而言渝有以致於我也何致哉八年之
 祊田也八年歸祊而今致之何邪有所脅也若曰魯
 能不從宋而反兵救我我當以祊田饋魯也既而鄭
 徒言之而祊未入魯故魯雖不從宋然亦不救鄭蓋
[001-40a]
 有所要也嗚呼若是而曰平果足為平乎鄭有所脅
 魯有所要來致悃而已故聖人書曰渝平焉暨齊平
 及鄭平與宋楚之平直豁然釋怨矣今曰渝平致平
 意而已實未平也三傳互失無足據
夏五月辛酉公㑹齊侯盟于艾
 艾之盟鄭故也自石門之盟而知齊鄭為與國齊將
 救鄭則地隔於魯不求魯無以救鄭春鄭來渝平齊
 為之謀也故鄭使反命而齊為艾之盟當是時宋圍
[001-40b]
 鄭邑蓋六月矣其危益甚也齊之為是盟蓋亦廹矣
 而魯終未之救者祊未入也觀乎此則魯之所以要
 鄭者又可見也
秋七月
 無事必書首月者備四時也間或有不書者傳授脫
 之
冬宋人取長葛
 宋圍鄭長葛踰年不觧必取之而後已其為惡不既
[001-41a]
 深歟書人書取誅之重也然長葛被圍鄭求成於魯
 而魯不救繼又㑹齊為艾之盟而兵卒不出坐觀宋
 人取鄭邑而曾無隱恤之心鄭脅利以求人果何益
 哉不若為華元登床之謀未必魯人不憐而救之也
 此可以為脅利不誠者之戒然而隱公於此亦不得
 為君子矣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歸于紀
 叔姬伯姬之媵許嫁者也待年於父母之國至是歸
[001-41b]
 焉媵不書歸此何以書為莊十二年紀叔姬歸於酅
 張本録賢也紀之滅宗廟在酅歸奉其祀其不以存
 亡而虧婦道叔姬之賢也故此首録之以全其終始
 焉媵非賢不書蘇轍謂書叔姬賢之也若賢不得書
 必貴而後書是以位蔑徳也小國無大夫至於接我
 則書是位不可以廢事也位不可以廢事獨可以廢
 賢乎蘇之學左杜之義疏耳去經逺甚吾未嘗觀焉
 惟此義為近經姑存之至謂小國無大夫此又從杜
[001-42a]
 之疏而不知正也禮大國三卿次國二卿小國一卿
 何謂無大夫
滕侯卒
 諸侯卒或書名或不書名從赴也故禮曰諸侯不生
 名薨則赴以名或不赴以名小國不達禮也左杜謂
 春秋一切從赴告則疎矣若諸侯卒是當從赴告者
 也乃反立例曰凡諸侯同盟薨則赴以名間有不同
 盟而亦赴名者杜氏則曰未同盟而赴以名知其師
[001-42b]
 之謬而不正但曰未而已且既以為同盟則不必從
 赴以為從赴則不必同盟立例自交攻吾所不曉
夏城中丘
 諸侯城邑宫室池觀苑囿皆有常制不可亂也圮而
 城之故而新之以守國保民亦所不可緩而春秋之
 城築新作皆書之何哉不譏其不時以妨民則譏其
 創作以違度凡土功龍見而戒事火見而致用水昬
 正而栽日至而畢龍見周之二月夏之十二月也於
[001-43a]
 以戒事喻民將有土功之役也火見周之九月夏之
 七月也於以致用致築作之物堅良而不蠧也水昬
 正周之十二月夏之十月也於以栽板榦農務休而
 百榖成民可以役也土潤而膏植栽必固也日至周
 之正月夏之十一月也民不可以久役蟄不可以加
 插役不可以不休也故春秋之城惟十二月為得時
 衛文公徙於楚丘建城營室為得其時詩曰定之方
 中作於楚宫定星昬而正中即水昬正也故雖役民
[001-43b]
 而民美之不妨農也凡春秋之書皆不時周之夏今
 之春也而城中丘方春東作之時而役民事城民失
 業矣其他城郎城祝丘之類皆不時也或得時而書
 則必一月而城二邑勞民也如城諸及防城諸及鄆
 是也或城非其地城小榖城虎牢之類是也非城之
 不時則城二邑非城二邑則城非其地皆譏也其或
 新築新作則有義存焉新者革故之辭新延廐是也
 新作創作之辭作南門之類是也築者築所不當築
[001-44a]
 築三臺之類是也凡以恤民力而繩違度也
齊侯使其弟年來聘
 諸侯相聘禮也而春秋之相聘非謂禮也謀其私而
 已齊侯前年為艾之盟為鄭求魯也既而宋取長葛
 而魯兵不出艾盟何益於鄭哉盖魯有望於鄭而鄭
 有要於魯所望者不至而所要者不遂則魯鄭之好
 蓋在成否之間魯公之揺足則宋鄭之彊弱繫之故
 齊復遣弟年聘魯而卜進退焉魯蓋决有望於鄭不
[001-44b]
 能勞師靡財以興無益之役也齊年之來必囁嚅其
 言而告之曰吾之與宋未有隙也而鄭平於我盖空
 言矣吾安能以空言而敗實好哉年歸反命而鄭賂
 卒不至故秋公遂伐邾盖以邾嘗從鄭伐宋公伐邾
 示將從宋以動鄭也鄭知魯兵之不能虛出故明年
 春遂以祊來歸焉則年之來豈為聘問哉假聘問之
 名而為鄭求魯也然齊有大夫為行人今不以大夫
 而遣其弟私之也且公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
[001-45a]
 孫國之常也今不曰公子而特曰其弟年盖同母弟
 也稱弟親之也若曰吾之弟云耳且父子兄弟之間
 君子不以恩掩義盖恩勝則寵生寵生則驕驕則亂
 此理之必然者故叔武武王之母弟也惟封之郕與
 諸侯伍而已友宣王之母弟也亦封之鄭與諸侯均
 矣不敢寵以私而驕之也春秋之諸侯知有恩而不
 知有義不知私之適所以敗之也鄭莊封段以大邑
 而卒至於亂亦可以鑒矣而諸侯必私其母弟曰弟
[001-45b]
 故弟之書於經十有二不奔則叛不叛則殺惟齊之
 弟年不叛不奔及其子無知遂肆其毒而賊襄公焉
 則寵而私之果有益乎春秋書弟凡以垂戒也以此
 防民後世猶有淮南厲王與夫梁王之亂而文帝之
 賢不免乎尺布斗粟之嘲則春秋之訓可不鑒哉
秋公伐邾
 邾魯之附庸也元年甞從公盟未有以戾於魯也而
 公於此乃為宋伐之若誠為宋伐之猶為有辭曰宋
[001-46a]
 於我為與國而邾我之附庸何敢伐吾之與國今乃
 為動鄭而伐之志於得鄭之賂也魯欲得賂而邾被
 兵何名哉加兵於邾以賣二國魯卒以得賂而邾横
 受其毒既而得鄭賂矣遂從鄭伐宋今日為宋伐邾
 明日為鄭伐宋於此益見伐邾之無名宜邾人之不
 我服也故終隱之世邾不復通於魯灼知隱公之不
 足事也
冬天王使凡伯來聘
[001-46b]
 君臣之道交濟而天下治君天象也臣地象也天地
 交而萬物通君陽義也臣隂義也隂陽和而萬物得
 天道下濟而地不上行則暌陽唱而隂不和則亢天
 子諸侯君臣之大分也故天子於諸侯有時聘間問
 歸脤鍚命之寵而諸侯於天子則有春朝夏宗秋覲
 冬遇之儀所以交濟而成天下之治春秋之時天子
 下聘鍚命歸膰歸賵不勝其勤也而諸侯何有一覲
 九陛之下者春秋書天王下聘者凡八以責諸侯不
[001-47a]
 朝而坐受天子之聘也隱公即位十有一年而天王
 聘魯者二隱公揜然當之不以為抗己則不朝矣亦
 何有一介之使如京師答天王之勤哉故夫春秋之
 亂君臣之道不交也聖人作春秋垂中興之教故責
 諸侯朝王為重諸侯復朝中興之本也
戎伐凡伯于楚丘以歸
 古者敵國賔至候人為導司徒具徒司冦詰姦至於
 王臣則皆官正涖事事畢衛以出境單襄公道陳以
[001-47b]
 聘楚候不在疆宰不致膳單子知陳之將亡則尊王
 臣非茍以重王命而國之興衰從可卜也盖諸侯尊
 天子則大夫尊諸侯亦上下之常分耳今凡伯來聘
 而魯不加衛過衛而衛不加禮使蕞爾之戎得伐之
 以歸戎在所不責也而魯衛皆周之叔父伯父王臣
 至而不衛焉所謂司冦詰姦之法存乎亡乎愚觀單
 襄公之言而知魯奪於三家鄭制於七穆有以自取
 也凡伯不能死節將天子之命委諸戎狄聖人書以
[001-48a]
 歸凡伯之罪亦不輕矣楚丘衛地也凡伯邑於凡凡
 邑在黎陽與衛為鄰葢凡伯將歸其邑戎故以兵伐
 之不然一人而曰伐豈理也哉或者以為大天子之
 使不考其地妄為之說也
八年春宋公衛侯遇于垂
 宋衛遇于垂齊命也何以知其齊命見瓦屋之盟也
 齊之為鄭謀久矣然魯公卒未從前年魯又為宋伐
 邾則若無意於鄭焉齊患魯之不從則鄭之禍未艾
[001-48b]
 也將㑹宋衛而平之於鄭宋既踰年伐鄭取其長葛
 蓋已償怨矣故亦懼鄭之報怨將從其平焉故曰垂
 之遇齊命也垂近乎鄭何以知其近鄭桓元年公㑹
 鄭伯于垂則其近鄭可知矣宋衛遇於此盖以觀鄭
 意也至秋宋公齊侯衛侯盟於瓦屋則垂之遇非齊
 命而何
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庚寅我入祊
 嗚呼春秋之世利勝義也久矣隱公初睦於宋何其
[001-49a]
 篤也宿之盟清之遇何其親也翬從宋伐鄭何其信
 也及六年鄭人來求平且言致祊田則公之待宋不
 若前日之親公之從宋不若前日之信踟躇觀望以
 期祊田之至齊侯盟之而不從齊侯聘之而不答且
 伐邾以撼鄭焉鄭伯知布空言不足以結魯之信非
 實利不能出魯之兵也魯且伐邾以恱宋魯舉足而
 南則吾事去矣故不得已割先君之田奉圗歸魯庶
 魯之必我從也於是有宛之來而祊之歸隱公得田
[001-49b]
 矣尚何辭哉故奉社稷而從鄭焉噫前日睦宋之義
 何在隱公入祊之際其亦一念及此乎愚觀乎此而
 知春秋之世利重而義輕也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辛亥宿男卒
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衛侯盟于瓦屋
 瓦屋之盟齊平宋鄭也平宋鄭而鄭不與盟何謂平
 邪鄭不肯平也鄭不肯平而齊宋徒盟何益哉宋廹
 之也蓋初平宋鄭在未入祊之前也而入祊之後魯
[001-50a]
 挈國而從鄭鄭得魯之援又已入祊於魯其肯行虛
 賂而不責報哉宜鄭之不肯平也鄭得魯則宋不能
 無恐而求於齊為急故宋序齊上主是盟也卒之鄭
 不至而三國參盟焉虛盟何益哉蓋魯已得賂則安
 肯從齊鄭已得魯則安能下宋齊徒為是盟固無益
 矣然亦不肯無故而棄鄭之好也曰吾安能從新附
 之宋而背久好之鄭哉故寧棄是盟而復從鄭焉初
 而為鄭求魯繼而為宋求鄭鄭卒不我從乃叛盟而
[001-50b]
 伐宋齊之交亂亦已甚矣
八月葬蔡宣公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來
 莒自宻之盟雖受紀人之平實未嘗與魯通也至此
 七年而後為是盟豈至是而平始成邪蓋前日子帛
 之盟莒有窺於魯也子帛盟之修紀好也因為魯致
 辭而已然莒卒不敢加於魯者知魯之未可動無從
 嫁怨於魯而敗紀好也今隱公既受鄭祊將空國以
[001-51a]
 赴鄭之求則疑莒人之議其後故因尋密之盟以成
 紀好焉蓋無釁而求於人則其情舒有畏而求於人
 則其情廹莒塊爾小邦其敢抗魯乎前日子帛之盟
 紀大夫也而莒子躬歃血而不辭今浮來之盟公在
 是也而莒以微者涖執牛耳豈莒人抗公之罪哉公
 自辱也有畏而求之也故為内諱則沒公而不書及
 髙傒盟是也髙傒抗也内外皆微者則書及而已不
 可書魯人也及宋人盟於宿是也内不沒公而外書
[001-51b]
 人者著公之辱也此浮來之盟是也

冬十有二月無駭卒
 去旋貶也無駭専也終其身而貶之或以為未命或
 以為未爵以為未命則人未有終身無氏者若未爵
 則士也士微者也微者不登於冊安得書卒書卒魯之
 正卿也挾卒同之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來聘
[001-52a]
 隠公即位於今九年未嘗遣一介如京師而天王元
 年來歸賵三年來求賻七年凡伯來聘九年南季來
 聘且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諸侯事天子之節也
 而天王反行之於魯魯安受之而不怍嗚呼諸侯之
 抗周室之微也極矣舉魯以問他邦齊晉宋楚之彊
 又可知也周制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
 且以五年一朝則隱公及是九年當再朝矣再不朝
 而天王一賵一求二聘焉聖人著天王遣使之節所
[001-52b]
 以誅魯再不朝之罪也周公貶爵削地之典不行於
 春秋而孔子代之賞罰焉安能私魯而不誅哉書天
 王下聘則著魯不朝之罪也於以歎周公之衰而不
 令子孫自敗周公之典也餘義凡伯詳之矣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
庚辰大雨雪
 公榖月日之例吾未嘗觀焉蓋褒貶初不在月日也
 然亦有因月日而見褒貶者如城築土功非月日則
[001-53a]
 不見褒貶九月城費十二月城諸及防是也伐取兩
 邑非月日則不見褒貶辛未取郜辛巳取防是也祭
 祀之禮非月日則不見褒貶正月己丑烝五月乙亥
 嘗是也天之災變非月日則不見褒貶此三月癸酉
 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是也八日之間而天變如此非
 日何以知之此因月日以見褒貶者也公榖以為或
 謹而日之或謹而月之或日卒或不日卒或日以危
 之或不日以信之褒貶不在是也公榖謬例也君子
[001-53b]
 所不學也三月今之正月大雨震電豈其時哉况八
 日而大雨雪且陽極而大震電隂極而大雨雪大雨
 必於夏大雪必於冬隂陽之運然也今於正月而兼
 冬夏之電雪天變甚矣聖人書之以見隂陽相反責
 君臣調和之失也魯君臣可知矣
挾卒
 挾之功過不見於經而卒去其族必魯大夫之専恣
 者也公子益師公子彄功過亦不見於經而卒著其
[001-54a]
 族雖不保其賢知其必不如無駭挾之専也然則公
 子翬於桓公可謂専矣而不去族何哉翬之於桓公
 不必去族而後見其罪於隱公則不去族不知其専
 故翬於隱公兩見於經皆去族以見意於桓公則著
 其族以見桓任之専而待之重也非挾無駭之比
夏城即
 備宋也郎即今之單父魚臺是也單宋地郎逼於宋
 魯將北㑹齊鄭伐宋疑宋為批亢擣虛之策故西城
[001-54b]
 郎以備之噫不務講信修睦以和四鄰乃見利忘義
 叛宋以從鄭兵未出境區區然盟莒人以固其東城
 郎以備其西利之役人一至是哉為利所廹尚何暇
 顧天時之正否民力之豐凶邪故雖東作之時城役
 妄興而不恤也嗚呼為隱公之民者不其難哉
秋七月
冬公㑹齊侯於防
十年春王二月公㑹齊侯鄭伯於中丘
[001-55a]
 甚哉利之溺人也甚於水火平人狎而玩之卒䧟於
 死利甘人恱而嗜之卒䧟於不義與其不義也寧死
 故君子不避死而避不義隱公其先盖賢君也即位
 之初慨然視千乘如鴻毛將舉而遜其弟締交四鄰
 㑹盟交好以息民和衆苟廣而充之以克厥終不㡬
 於賢歟自鄭莊以利導之割祊來歸隱得祊田則見
 祊而不見義背宋之盟赴鄭之㑹屈身盟莒動衆城
 郎以為從鄭伐宋之計初祊之未入也齊侯㑹之弟
[001-55b]
 年聘之亦為鄭謀也而隱不答今祊既歸則防之㑹
 倒屣而從中丘之㑹欣然退聽反坫之間將孰謀哉
 謀宋而已故中丘之㑹歸未及國而君臣掃境同疾
 於宋宋何負於魯乎由祊田之賂也隱公於此尚何
 足為賢邪一為利昬則終身䧟於不義視祊為利則
 視千乘之魯果能脫然歸其弟乎宜菟裘之老不見
 信於桓公而公子翬得以行其譖也嗚呼觀隱公之
 禍則知義仍重於死也故愚論之以為溺於利者之
[001-56a]
 戒云
夏翬帥師㑹齊人鄭人伐宋
 仇宋者鄭也而伐宋之役乃齊主兵而魯從之何哉
 蓋鄭之疾宋固其宜矣而為義不終者齊也見利忘
 義者魯也故聖人罪齊為重何則鄭被宋兵者期年
 而失長葛則鄭之報宋人情所不免而齊何為者哉
 齊固黨於鄭也其間為鄭求魯者無所不至魯未之
 從也則又盟於瓦屋而平之於鄭鄭復不受遂背盟
[001-56b]
 而㑹魯從鄭焉隐公初黨於宋至得鄭賂則不受齊
 平而必於伐宋則夫宋鄭交怨兵連不弭者實齊魯
 之為也故聖人書之若齊魯伐宋而置鄭於不争之
 地聖意蓋可見矣内出主師而去其族外以齊為主
 而皆人之鄭憾宋之極必不以微者行齊方比於鄭
 必不以微者㑹則齊鄭必其君將或上卿也而春秋
 皆人之其貶不㡬重歟然三國之貶齊魯為深盖以
 亂濟亂者實齊魯為之俑也
[001-57a]
六月壬戌公敗宋師於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魯之於宋何憾哉而君臣疾之如世讎焉翬㑹齊鄭
 壓宋境而陣公復潜師出其不虞而敗之浹旬之間
 奪宋二邑宋固未嘗有怨於魯也魯之肆毒於宋徒
 以得賂於鄭效鷹鸇之報擒縱摶擊惟鄭所使謂宋
 嘗取鄭長葛吾取其二邑則得失相當然後足以報
 鄭也鄭則仇宋矣而宋何負於魯哉况夫失長葛者
 鄭也得郜防者魯也鄭得虛報而魯受實利宜隱公
[001-57b]
 之樂為也取祊於未伐宋之前取郜防於既伐宋之
 後鄭宋兩失其邑隱公兩獲其利公蓋自以為得計
 矣而不知上下征利而國危也孟子曰千乘之國弑
 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茍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厭則
 夫隱公鍾巫之禍蓋成於此矣方其潛師於菅一戰
 而得二邑豈知禍之至於此邪嗚呼戒哉
秋宋人衛人入鄭宋人蔡人衛人伐戴鄭伯伐取之
 春秋無義戰然槩以為不義則同一貶焉若然則聖
[001-58a]
 人無所寓其賞罰而春秋不作可也故聖人於不義
 之中必誅其兵首兵首誅則兵端息春秋之法也宋
 鄭交惡久矣然問兵端則起於宋隱四年宋人助州
 吁為虐以稱兵於鄭無功而秋又伐之鄭盖有辭也
 以為己與衛為仇而宋何憾哉故五年連邾兵伐宋
 償怨也兵可以息矣而宋不戢復有長葛之圍繼取
 長葛則鄭又不能無報也於是有前日之伐取郜取
 防以報長葛之失則勝負相當得失相償宋可以已
[001-58b]
 矣今鄭師還未及國而宋繼以兵入之幸鄭有備不
 能撼其社稷則又連蔡衛以伐其附庸宋之為志亦
 已酷矣鄭伯出兵乘之戴鬬其前鄭扼其後一舉而
 取三師焉三國之敗非不幸也故聖人舉而人之誅
 兵首也鄭伯以竒取之聖人幸其勝表而爵之所以
 異於宋也或者疑鄭之孤兵不能取三國之衆更以
 為鄭伯乗危取戴噫蓋亦不近人情矣戴鄭之附庸
 既屬於鄭矣何必取哉何以知戴之為鄭附庸戴今
[001-59a]
 之外黄是也居鄭北鄙三國入鄭不克故移兵以戕
 其附庸不然三國伐戴何損於鄭哉若鄭伯乘危而
 滅其附庸則當書滅惟内諱滅則書取取鄟取鄫是
 也外則直書滅未有諱而書取者以是知其非取戴
 也取三師矣如書取鄭師於雍丘取宋師於嵒之類
 是也不然鄭伯滅人之國何以得書爵說者又以為
 鄭伯伐三師取戴而歸復為附庸非滅也若然則書
 鄭師救戴足矣何用伐而取之
[001-59b]
冬十月壬午齊人鄭人入郕
 郕之為國介於齊宋之間今濟北是也濟逼單父單
 父宋地則郕當齊宋之境上也春秋小國惟彊是附
 計郕必附於宋而不事齊故齊人脅鄭伐之前日宋
 人伐戴鄭附庸也今日齊鄭入郕宋與國也宋鄭交
 怨附庸與國何負哉故鄭伯伐三師書爵今入郕書
 人聖人褒貶嚴矣左氏以為討違王命於經無所考
 不足據
[001-60a]
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
 諸侯朝天子禮也而諸侯相朝何為哉先王許其相
 朝所以一其尊王室之心也然周禮諸侯邦交之法
 世相朝而已春秋諸侯豈必繼世而朝哉廹於彊弱
 之勢緩大國之討救危亡而朝也故朝於魯者滕薛
 邾杞而已齊晉宋鄭未嘗一至魯之庭也魯之所朝
 者齊晉楚而已未嘗一造滕薛之庭也所謂交相朝
 者無有也然一君朝一君受之猶曰為兩君之好也
[001-60b]
 今滕薛旅至於魯庭魯侯亦旅見之嗚呼僭亦甚矣
 天子旅見諸侯隱公亦旅見諸侯其事何以訓哉故
 聖人書曰滕侯薛侯來朝而魯侯之罪著矣且魯之
 於大國也雖大夫至而不敢旅見晉侯使荀庚來聘
 衛侯使孫良夫來聘聘不敢旅受也丙午及荀庚盟
 丁未及孫良夫盟盟亦不敢同盟也盟聘且不敢同
 而况旅見乎至滕薛之君則旅而受其朝嗚呼彊者
 雖大夫而畏之弱者雖國君而藐之春秋之世惟彊
[001-61a]
 是恃於此蓋可見矣滕薛來朝而魯侯旅見之則魯
 衛之朝於晉楚又未必不旅見也則夫周公明堂之
 禮豈復夢見於京師哉夫子書滕薛之朝蓋有歎也
夏五月公㑹鄭伯於時來
秋七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
 嗚呼隱公之果不克終也君子雖欲救之無及矣自
 八年入鄭祊田叛宋從鄭利心炎炎熾不可遏及十
 年則詭兵伐宋攘其二邑自以為得志於四鄰而不
[001-61b]
 知禍發蕭牆近在旦夕今復委宗廟社稷而㑹鄭於
 時来以謀人之國秋遂及齊鄭入許逐其君而利其
 地其初輕千乘之心安在哉故自許歸國而寪氏之
 禍不旋踵則雖得許曽何益乎然時來之㑹鄭志也
 至入許之役則以魯主兵蓋以為成鄭志者魯也公
 及齊鄭無故入許宜得重貶而今書爵蓋不書爵則
 無以見公之危也禍在頃刻而不虞越境踰時而不
 反國人為之戰慄而公不懼則翬之禍實自作孽也
[001-62a]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外弑君書弑内弑君書薨為内諱也然則諱而書薨
 後世何以知其弑曰不地則知其弑不葬則知其不
 成䘮然隱閔皆弑也皆不地皆不書葬固也而桓亦
 弑何以書地書葬曰是有微意也隱閔書地則不知
 其弑桓公不書地則不知其弑桓之如齊姜氏志也
 桓弑於齊亦姜氏志也不書薨於齊則何以知其弑
 於齊盖地非其地則其弑可知也齊人弑之則魯之
[001-62b]
 臣子安得不葬不書葬則嫌於魯自弑也莊元年書
 夫人遜於齊而不書姜氏夫人奔則與弑可知去族
 則其罪自著盖不在不地不葬而後知其為弑也
   右隱公盡十有一年
 
 
 
 春秋經筌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