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47 春秋集義-宋-李明復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
 春秋集義       春秋類
  提要
    臣/等謹案春秋集義五十卷綱領三卷宋李
    明復撰明復亦名俞字伯勇始末無考據魏
    了翁序知為合陽人嘉定中太學生而是書
    首行題校正李上舍經進春秋集義次行又
    題後學巴川王夢應案朱彞尊經義考云宋
[000-1b]
    藝文志載李復春秋集義五十卷又載王夢
    應春秋集義五十卷嘗見宋季舊刻即李氏
    原本而王氏刋行之非王氏别有集義也此
    本乃無錫鄒儀蕉録草堂藏本核其題名與
    彞尊所見本相合知經義考所説有據而宋
    志誤分為二也張萱内閣書目稱其採周程
    張三子或著書以明春秋或講他經以及春
    秋或其説有合于春秋者皆廣收之然所採
[000-2a]
    如楊時謝湜胡安國朱子吕祖謙之説不一
    而足謝湜尤多萱葢考之未審耳經義考載
    是書前有綱領二卷又有魏了翁序此本乃
    皆不載葢𫝊寫佚之然春王正月條下自註
    曰餘見綱領上中二卷則綱領當有三卷故
    有上中下之分經義考作二卷亦小誤矣今
    永樂大典明復所著綱領尚存謹録而補之
    仍釐為三卷以還其舊焉乾隆四十三年二
[000-2b]
    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臣/陸 費 墀
[000-3a]
春秋集義原序
昔吕給事元鈞為吾鄉銅梁令實事濓溪先生嘗謂其
志清才醇行敏學博讀易春秋探其源而濂溪序彭應
求崇聖院詩自言往在袁州進士多來講學於公齋竊
意先生道徳之髙聲聞之逺所至學士大夫多從之然
學士大夫之所以從之者或師其文學或師其政事或
師其徳行至於相與講磨孔孟之絶學而獨得夫聖賢
不𫝊之秘者明道伊川而已蓋自金陵王氏得志而頒
[000-3b]
其所謂新經者於天下自後其徒互相祖述推尊之以
為聖人復生庠序専以設教科舉専以取士其或不由
此者一切棄絶甚者屛逐之學士大夫知有新經而不
知有其他當是獨吾鄉之老師宿儒從事易春秋論語
其議論講說今其存於世者又復専主伊川之說深探
力取持之不變蓋其當時親聞於濂溪者父兄相與謹
而𫝊之風流餘韻至是而未泯耳正少蒙義方之訓早
知誦習伊洛之書竊嘗以為後之學者不欲為孔孟之
[000-4a]
學則已如欲黜異端祖述孔孟當由是而入焉其始聞
之者皆怫然不悅而同志於此者不過數人其後學之
既久則亦有聞風興起相與慕用而為之者不幸未幾
而偽學之論起於是向之興起慕用者往往消沮退縮
至有背而馳者矣北巖李明復伯勇以文獻故家自其
少時已能汲汲於學服膺諸老之書信之甚篤求之甚
至惟其趨向之既正是以見於言詞者亦卓然不惑於
世俗好惡是非之私故雖屢困場屋而未嘗悔則其志
[000-4b]
豈在於釣聲名干祿利而已哉伯勇於經無所不學而
尤盡力於春秋故凡濓溪明道伊川横渠而來或著書
以明春秋或講他經以及春秋或其說之有合於春秋
者皆廣收博訪無所遺逸爾乃定其後先審其精粗各
附於本章之次名之曰春秋集義凡諸老先生平日之
所講明以遺乎後之人者皆粲然在目而聖賢𫝊心之
㫖可坐而至真求道之軌轍而入徳之門户也間擕以
示余且謂為之序以冠其篇首余讀之撫卷太息曰是
[000-5a]
固余平生之志而力有所未暇子能成之子之志偉矣
昔石子重會諸老先生之言為中庸集解朱文公為發
明其書且刪其重複去其訛誤以為輯略恨子生晩不
及見文公正雖幸及見之而心力衰耗顧不足以任兹
事姑為序其本末以待後之學者庶幾後之學者知師
友淵源之所自云爾嘉定十三年冬十有一月辛亥山
陽度正序
天地之運盪摩屈信為五行四時感遇聚結為風雨霜
[000-5b]
露所以接人耳目切人體膚告曉於人者亦不翅口訓
而面命矣人蓋有由之而弗察者孔子之政布在春秋
正邪善惡有目皆睹其為五行四時風雨霜露不已多
乎學士大夫生乎百世之後有能尚論古人考求義例
參訂事實則以為是通經己耳於己之所存反而思之
以求其合或鮮能焉孟子曰孔子懼作春秋又曰孔子
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春秋由懼而作書成而亂賊懼
亂賊蓋陷溺之深者而猶知懼焉則人性固不相逺也
[000-6a]
學士大夫習讀是書而已之所存則未嘗切近求之異
端所怵利欲所誘所以陷溺其良心者固不減於亂賊
矣而未之知懼焉余為之懼又以自懼參觀諸儒之𫝊
至本朝諸大老始謂此書為經世之大法為𫝊心之要
典又曰非禮明義精殆未可學然則是使人切已近思
以求為遷善逺罪之歸非以考義例訂事實為足也余
聞其說而懼益深乃裒稡以附於經將以反諸身而益
求其所可懼者尚慮觀書未廣析理不精又慮開卷瞭
[000-6b]
然祇以資口耳之見故未敢輕出也合陽李君明復乃
亦先我心之所懼而為是書且諗余為序嗚呼余安能
知春秋亦庶幾知懼焉者乃書以復之嘉定十四年十
二月辛亥朔白鶴山人魏了翁書
[000-7a]
進春秋集義表
臣聞聖人達而賞罰行聖人窮而褒貶作褒貶者萬世
賞罰也昔孔子作春秋人見其所褒貶者既往之人也
不知聖人固為來者設也論者乃謂天下有道聖人推
而行之天下無道聖人述而藏之豈知春秋蓋亦推而
行之乎漢董仲舒記孔子之言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
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知孔子者亦謂春秋即行
事矣夫豈必待居位用權而後為行事乎哉雖然有孔
[000-7b]
子之聖則可無孔子之聖則僭矣達而賞罰行聖人處
常也窮而褒貶作聖人處變也春秋樂道堯舜蓋堯舜
處其常而孔子處其變試觀春秋初年何往而非變惠
公隠桓之傳國父子之變也祭伯非命而私交君臣之
變也仲子妾母而上僭夫婦之變也君臣父子夫婦人
之三綱盡變於一年之間春秋雖欲不作可乎哉春秋
因其變書之將以復其常也或曰是知其不可復而復
之者乎曰非然也書其變於一時復其常於萬世故孟
[000-8a]
軻氏曰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後世思其說而不
得至本朝周惇頥明之曰誅死者於前所以懼生者於
後也先之曰孔子為後世王者而修也嗚呼知孔子者
惟軻知軻惟惇頥乎惇頥春秋之學程顥程頥得其傳
頥嘗作傳而顥則間及之若張載則與顥頥講明而得
之若劉絇謝湜則見而發明之若范祖禹諸人則見而
知之若胡安國則聞而發明之若李侗諸人則聞而知
之其派分其源同說雖不無稍異而尊王賤霸内中國
[000-8b]
外夷狄即事明綱常以著人君之用則一而已臣幼習
春秋靡惑他岐嘗取惇頥以下十有七家或著書以明
春秋或講他經而及春秋或其說之有合於春秋皆廣
搜博訪始乃定其後先審其精粗凡總論春秋大㫖者
歸之綱領若専指一事而言則各附本章夫春秋即天
理也天理在人不容己也近取諸身春秋在焉驗諸履
踐何莫非天理之流行雖然此一身之春秋也而畎畝
㣲臣之心將冀是經自聖主昭明之則措諸事業何莫
[000-9a]
非天理之著見此天下之春秋也臣願聖主昭明孔子
之春秋以復堯舜之常昭明孔子之褒貶以行堯舜之
賞罰斯與三聖異世而同符矣則是書也臣安敢為一
家之私藏哉安敢為一家之私藏哉大學生臣李俞謹

[000-10a]
諸家姓氏事畧
周惇頥
 惇頥字茂叔道州營道人終虞部郎中諡元學者稱
 濓溪先生惇頥於春秋雖無解釋然其言曰春秋正
 王道明大法也孔子為後世王者而修也亂臣賊子
 誅死者於前所以懼生者於後也蓋發明孔子之本
 心而廣孟子不盡之意臣今所集諸家之義蓋以惇
 頥為宗自惇頥以下得其𫝊者程顥程頥則又以次
[000-10b]
 取焉
程顥
 顥字伯淳河南人終宗正寺丞諡純學者稱明道先
 生顥於春秋亦無書然其言春秋以為莫謹於華夷
 之辨至論王霸之際深明天理人欲之分欲人君以
 堯舜為法若桓文管仲之事義所不由蓋深於春秋
 者也其弟頥𫝊春秋亦多用其說今互出之以表其
 一家之學
[000-11a]
程頥
 頥顥之弟終西京國子監教授諡正頥傳春秋雖無
 全書然論春秋大法則一序盡之矣其他見於門人
 記錄有果為頥之言者有得其意而非其言者其徒
 謝湜劉絢最得其意亦各為傳惟湜有全書絢之書
 則程氏雜說及李參所錄程氏學載焉間亦有頥語
 也頥於春秋發明大有功至胡安國遂廣其說而春
 秋之義明矣
[000-11b]
范祖禹
 祖禹字淳夫成都人終翰林學士兼侍講按朱熹伊
 洛淵源錄亦據鮮于綽所記列為程頥門人又稱其
 所著論語說唐鑑盡用程頥之意頥曰淳夫乃能相
 信如此又曰三代以來無此議論臣今於其書有及
 於春秋者悉取附於本章
謝良佐
 良佐字顯道上蔡人歴仕州縣曾召對除書局官程
[000-12a]
 顥初見以為展拓得開程頥亦以王佐才許之良佐
 嘗語學者以春秋云向見河南先生言須要廣見諸
 家之說其門人惟劉絢得先生㫖意為多良佐為論
 解及語門人間亦合於春秋之義今取之
楊時
 時字中立南劒州人終龍圖閣直學士諡文靖學者
 稱龜山先生南方學者從程顥兄弟惟時與謝良佐
 游酢三人以髙弟稱時與程頥往來書講論春秋之
[000-12b]
 學極詳又嘗語學者昔聞之師云若經不通則當求
 之𫝊𫝊不通則當求之經又其所著書如三經義辨
 論語孟子解多有及於春秋之說其後胡安國為春
 秋傳間與時商確時之𫝊為羅從彦從彦𫝊延平李
 侗侗𫝊朱熹
侯仲良
 仲良字思聖江陵人從程頥學或言其嘗從周惇頥
 朱熹考其年月不合然仲良程頥髙弟也今論語說
[000-13a]
 及中庸解等書間有及於春秋者亦附本章之次
尹焞
 焞字彦明洛人曾以逸民召賜和靖處士終徽猷閣
 待制嘗因蘇炳以見程頥以篤行稱於其門嘗曰孟
 子善讀春秋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焞謂
 程子亦善讀春秋春秋土功必書重民力也或以胡
 安國春秋傳示焞焞曰昔侍程子嘗有所聞尚能記
 一二吕稽中謂其與羣弟子言據六經發明問答不
[000-13b]
 為講解獨嘗奉詔撰論語解今倂取其說焉
劉絢
 絢字質夫河南人以通春秋召為太學博士有人問
 程頥春秋學曰已令劉絢作傳絢傳成來呈頥曰郤
 㸔頥親作據尹焞謂程傳竟不成書劉傳亦不出然
 今世傳程氏雜說首卷所載皆絢傳而李參所編程
 氏學自言倂程子語錄之今十三家春秋集解皆目
 為程解誤矣臣今亦不能别其孰為程孰為劉各按
[000-14a]
 其書為標題亦疑以傳疑焉若其師友淵源之學則
 昭若日星無可疑也若夫朱熹所定程氏經說自有
 春秋傳二卷胡安國每援以為據與今劉傳不同是
 則為程傳又何疑焉
謝湜
 湜字持正懐衣金堂人終國子博士二程來廣漢湜
 往從之嘗解春秋以呈程頥頥曰更二十年後子方
 可作然尹焞謂其久從程頥則其書成當在頥既殁
[000-14b]
 之後近年山陽度正始訪得其書於懐安鋟板以行
 世方𫉬見大抵說多本之頥比劉絢極詳細頥春秋
 學得湜得絢後又得安國而其義昭著矣
胡安國
 安國字康侯建川崇安人終寳文閣直學士諡文定
 因同舍靳裁之得聞西洛二程之學嘗詔以春秋進
 講以學未卒業辭退乞編集因得程頥𫝊其間精義
 十餘條若合符節蓋以自信年六十一書成宋髙宗
[000-15a]
 稱嘆其書世所共見然講說之詳則雜見他書多與
 其𫝊互相發明者今倂取之安國一生精力盡在是
 矣
吕祖謙
 祖謙字伯恭其先河東人後徙開封至祖謙又與朱
 熹張栻講明益詳尤嗜春秋左氏傳有春秋集解左
 氏博議等書行於世嘗言觀春秋見聖人以禮杜亂
 名義之間凜乎不可犯也而左氏所載國之安危人
[000-15b]
 之夀夭又皆以禮觀之故祖謙發明春秋以禮為本
 祖謙自言博議特為舉子課試之文作爾朱熹亦於
 其門人所記左氏説有取焉臣今亦惟其解釋經義
 者取之講傳而與經不相闗者略之他書有及春秋
 者多所援據祖謙晩著大事記以見意嘗謂司馬光
 通鑑效左傳而目錄效春秋臣於朱熹通鑑綱目祖
 謙大事記亦云
胡宏
[000-16a]
 宏字仁仲安國之季子也嘗被召㫖以疾不克造朝
 學者稱五峯先生幼志於道從楊時侯仲良游而卒
 傳安國之學故其論春秋皆安國遺訓著皇王大紀
 亦以發明春秋之㫖嘗曰聖人教人消人欲復天理
 莫深切於春秋臣今所援取皆雜見諸書各以章次
 附其說焉
李侗
 侗字愿中南劒州劒浦縣人聞郡人羅從彦得河洛
[000-16b]
 之學於楊時遂往學焉從之累年受春秋中庸語孟
 說盡得所傳之奥學者稱延平先生新安朱熹從之
 嘗問春秋大㫖侗曰春秋一事各是發明一例如觀
 山水徙步而形勢不同不可拘以一法然所以難言
 者蓋以常人之心推測聖人未到聖人灑然處豈能
 無失耶熹服其言終身不敢輕議褒貶蓋得於此侗
 無書傳世惟熹所錄平時語有問春秋者數條臣今
 取附本章
[000-17a]
朱熹
 熹字元晦亦字仲晦父世居徽之婺源後徙於建終
 華文閣待制諡文學者稱晦庵先生從屛山劉子翬
 游又從李侗卒傳程氏之學為學者宗熹平生於易
 詩中庸大學語孟皆有成書獨於春秋自謂不敢臆
 度尊之也然其言曰春秋大㫖可見者誅亂臣討賊
 子内中國外夷狄貴王賤霸而已又曰易本隠以之
 顯春秋推見至隠此書雖云本根天理然實與人事
[000-17b]
 貫通乃正誼明道之書不可於一字一義間妄求褒
 貶臣細考其說於諸書發明春秋最多而世莫察也
 熹晩年著通鑑綱目一書頗用春秋遺意此又熹不
 言之秘臣今雜取熹諸書及其門人記錄各附本章
 細味之當知熹深於春秋者熹讀春秋雖程氏說間
 亦疑之自餘皆未敢輕信觀其所疑益知其所信之
 不妄
張栻
[000-18a]
 栻字敬夫廣漢人魏國公浚嗣子終右文殿修撰諡
 宣從胡宏學益務取友以力求所未至學者稱南軒
 先生嘗謂學者莫先於明義利之辨凡無所為而為
 之者王者之事也霸者則有所為而為之矣又曰春
 秋即事而明天理窮理之要也觀此書取其大義數
 十斷為定論而詳味其抑揚予奪輕重之宜則有以
 權萬變矣栻於春秋雖無書而間因解釋他經或旁
 及之率得春秋之㫖臣今悉援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