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41 左氏博議-宋-呂祖謙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左氏博議卷三
           宋 呂祖謙 撰
  滕薛争長隠十一年滕侯薛侯來朝争長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
   也我不可以後之公使羽父請於薛侯曰君與/滕君辱在寡人周諺有之曰山有木工則度之
   賔有禮主則擇之周之宗盟異姓為後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君若辱貺寡人則願以
   滕君為請薛侯/許之乃長滕侯
以辭服人主于直世之通論也吾以謂辭之直固可使
[003-1b]
人之服然亦可以起人之争天下之理至於直而止今
反曰起人之争何耶蓋聞過而喜者君子也聞過而怒
者衆人也君子心口為一故其與人辨心既屈則口亦
屈衆人心口為二故其與人辨心雖屈而口不屈辭之
直者固可以服君子矣苟與衆人辨則在我雖直在彼
雖曲苟恃吾之直而與之較曲直彼安肯内訟其曲而
甘處于不勝之地乎其勢必與吾辨辨而不勝必争争
而不勝必忿忿心一生其禍有不可勝言者矣君子常
[003-2a]
少衆人常多則辭之直者利天下少而害天下多信如
是則辭不可以直乎曰非直之罪也有其直之罪也使
吾不有其直亦何自而起人之争哉昔滕侯薛侯朝于
魯滕同姓也所當先也薛異姓也所當後也方其争長
舉魯國之人孰不知滕之直而薛之曲乎為隠公者若
主滕之直責薛之曲則滕將自矜其直而益驕薛將自
恥其曲而益忿使隠公之辭果出于此非徒不能解二
國之鬭乃合二國之鬭也惟隠公不有其直而婉其辭
[003-2b]
未嘗明言薛侯之曲乃退託於卑下寡弱之域以己而
喻人其辭曰寡人若朝于薛不敢與諸任齒君若辱貺
寡人則願以滕君為請其言巽順和易紆餘閑暇不躁
不廹不矜不揚想薛侯聞之必自思曰為主者謙抑如
此為賓者當如何耶為大國者謙抑如此為小國者當
如何耶雖有忿戾之心游泳此言如隨春風如醉醇酎
見魯之恭而不見滕之傲也見魯之遜而不見滕之争
也向之虛氣驕色固已雲散霧除而無復存矣吾以是
[003-3a]
知魯之善為辭令也嗚呼屈己服人近於弱屈人服己
近于强凡人之情未有不恥弱而喜强者然我欲服人
人亦欲服我兩强不相下其争何峕而已乎隠公降大
國之尊而屈於小國之卑其始雖若弱然以片言而平
二國之爭强孰大焉故致强之道始於弱致弱之道始
于强非忘强弱者孰能真知强弱之辨哉
  穎考叔爭車隠十一年公㑹鄭伯于郲謀伐許也/鄭伯授兵于太宫公孫閼與頴考叔
   爭車頴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七月公㑹齊侯鄭伯伐許傳於
[003-3b]
   許穎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
   矣鄭師畢/登遂入許
理之在天下猶元氣之在萬物也一氣之春播於品物
其根其莖其枝其葉其華其色其芬其臭雖有萬而不
同然曷嘗有二氣哉理之在天下遇親則為孝遇君則
為忠遇兄弟則為友遇朋友則為義遇宗廟則為敬遇
軍旅則為肅隨一事而得一名名雖至于千萬而理未
嘗不一也氣無二氣理無二理然物得氣之偏故其理
[003-4a]
亦偏人得氣之全故其理亦全惟物得其偏故蕕之不
能為薰荼之不能為薺松之不能為栢李之不能為桃
各守其一而不能相通者非物之罪也氣之偏也至于
人則全受天地之氣全得天地之理今反守一善而不
能相推豈非人之罪哉頴考叔㠯孝聞于鄭一言而回
莊公念母之心其孝固可嘉矣隠元/年使考叔能推是孝
而極之則塞乎天地横乎四海凡天下之理未有出于
孝之外也奈何考叔有是孝而不能推之伐許之役反
[003-4b]
爭一車而殺其身可勝惜哉其與莊公問答之際温良
樂易何其和也其與子都鬭爭之際忿戾攘奪何其暴
也一人之身前後相反如此當賜食之時則思其親至
授兵之際獨不思其親乎當捨肉之時則思其親至挾
輈之時獨不思其親乎前則思之後則忘之是見親于
羮而不見親於車也苟考叔推事親之敬為宗廟之敬
必不敢爭車于大宫矣推事親之肅為軍旅之肅必不
敢挾輈於大逵矣惟其不能推故始得純孝之名終不
[003-5a]
免犯鬭狠危父母之戒也或曰考叔之伐許輕身以先
登豈亦不能推其孝乎吾應之曰爭車者私也所以為
不孝也先登者公也所以為孝也愛其身者事親之孝
忘其身者事君之忠忠孝豈有二道乎曽子以戰陳無
勇為非孝則考叔之勇正曽子所謂孝也然考叔不死
于先登之傷而死於子都之射死於私不死於公君子
安得不責之乎此吾所以深惜其不能推也昔左氏嘗
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之詩以美考叔自今觀之能捨
[003-5b]
肉而不能捨車則其孝有時而匱矣能化莊公而不能
化子都則其類有時而不能錫矣考叔三復是詩能無
愧乎左氏以此詩而美考叔之孝吾請移此詩以責考
叔之非
  齊魯鄭入許隠十一年公㑹鄭伯于郲謀伐許也/許莊公奔衛齊侯以許讓公公曰君
   謂許不共故從君討之許既伏其罪矣/雖君有命寡人弗敢與聞乃與鄭人
共患易共利難患者人之所同畏也利者人之所同欲
也同有畏心其勢必合同有欲心其勢必爭自古及今
[003-6a]
變親為疎變恩為怨變黨為讎鮮不以共利者吁亦難
矣吾觀三國之克許何其善處於功利之間也當伐許
之際先登者鄭之大夫而齊魯之大夫無與焉畢登者
鄭之師而齊魯之師無與焉是則克許之功獨出于鄭
以許歸固其所也然常人之情戰則避患而居後勝則
爭利而居前不慙已之無功反不容人之有功昔鄧艾
鍾㑹同將兵而伐蜀矣人皆知平蜀者鄧艾之功也而
鍾㑹反攘其功而殺之見三國志/鄧艾傳王渾王濬同將兵而
[003-6b]
伐吳矣人皆知平吳者王濬之功也而王渾反攘其功
而劾之見晉書/渾濬傳使齊魯之君亦如鍾㑹王渾之用心則
三國之禍吾知其始於克許之日矣許地雖𥚹然亦古
之建國也一兔在野百人逐之一金在地百人競之况
一國之利乎今舉以與齊齊不敢受舉以與魯魯不敢
受計其義推其功而卒歸之於鄭焉嗚呼孰謂春秋爭
奪之世而復見羣后徳遜之風乎許國之破鄭師克之
齊魯推之為鄭伯者固可安受而無愧也且不絶許之
[003-7a]
祀不縣許之疆將何所待耶鄭伯之意豈不曰克許者
雖我師之功然齊魯之師亦與有暴露之勞也三國同
其勞一國専其利彼雖不校吾獨不愧於心乎此所以
啟許叔之封也齊魯無功而不敢奪人之功鄭雖有功
而不敢恃己之功是善處無功者莫如齊魯善處有功
者莫如鄭也是心也豈特可用之戰陣之間哉凡與人
共利者大而共政小而共財推是心而居之將無入而
不自得矣雖然伐許之役所以全其美者由彼此之善
[003-7b]
處也苟與人共利我雖推之彼益競之則將奈何吾以
謂使齊魯推其功而鄭専其功在齊魯者不害其為美
使我推其利而人専其利在我者不害其為亷盡其在
我聼其在人可也吾又𤼵之以告與人共利者
  息侯伐鄭隠十一年鄭息有違言息侯伐鄭大敗/而還君子是以知息之將亡也不度徳
   不量力不親親不徴辭不察有罪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居賤惡勞居貧惡困居難惡辱皆禍患之招也天下之
理賤不與勞期而勞自至貧不與困期而困自至難不
[003-8a]
與辱期而辱自至是猶形影之相隨聲響之相應也豈
有形能離影聲能離響者乎不知其不可離而欲離之
此所以連臂而自投于禍患之網也君子以謂勞者賤
之常困者貧之常辱者難之常彼其所以冐禍患者特
不能處其常而已自處于勞則在賤而安矣自處於困
則在貧而安矣自處于辱則在難而安矣處小國之道
亦猶是也處小國者當卑當遜當忍恥當屈身豈不以
弱者小國之常耶息之為息在春秋之時至㣲也介乎
[003-8b]
大國之間雖祇慄危懼猶恐不能自保况敢與人爭乎
當其與鄭違言之際息侯盍自咎曰小大之不敵天也
小國之見陵於大國亦天也天實為之吾其敢逆天乎
今乃不勝一朝之忿忘其小而犯大宜其自取覆敗而
五不韙之責皆歸其身也然鄭息俱有違言鄭之大不
先加兵於息息之小反先加兵於鄭何耶葢小國之心
常疑人之陵我故忿心易生此息師所以先動也是心
也非特息侯為然凡人之處於困阨窮弱之地其最不
[003-9a]
平者莫甚於人之陵我吾將有以曉之當貴盛之時人
之奉我者非奉我也奉貴者也當貧賤之時人之陵我
者非陵我也陵賤者也奚以知其然耶使吾先貴而後
賤我之為我自若也而奉我者遽變而見陵則回視前
日之奉我者豈真奉我乎使吾先賤而後貴我之為我
亦自若也而陵我者遽變而見奉則回視前日之陵我
者豈真陵我乎彼自奉貴者耳我何為而喜彼自陵賤
者耳我何為而怒心者我之心固將治我之事也何暇
[003-9b]
助貴者之喜助賤者之怒哉
  羽父弑隠公隠十一年羽父請殺桓公将以求太/宰公曰為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使
   營菟裘吾將老焉羽父懼反譛公於桓公而/請弑之十一月壬辰羽父使賊弑公立桓公
嗚呼敗天下為義之心者隠公之弑也利者人之所趍
義者人之所憚使為義而無禍人猶且不肯為况重之
以禍乎隠公輕千乘之國而推之桓公桓公反不亮其
心而弑之有甚髙之節而罹甚酷之禍世將指隠公為
戒而諱言義矣是隠公之弑非隠公之不幸乃道義之
[003-10a]
不幸也君子所恃以勝小人者惟有福善禍淫之戒僅
可以動愚俗既有隠公之變則平日所恃以勝小人之
具索然矣此有志之士所以憤天道之無知撫遺編而
浩歎也吾之所聞則異於是焉人皆以為隠公之弑敗
天下為義之心吾獨以為隠公之弑可以勉天下為義
之心是何耶隠公之禍非坐為義也乃坐為義不盡耳
隠公遜國之節心甚明迹甚顯當桓公幼弱之時隠公
苟有他志㣲見風采立可虀粉桓公在隠公之掌握十
[003-10b]
有二年不惟無纎芥之隙又且長育而輔翼之上有天
下有地其心迹不可誣也所可恨者特為義不盡貪數
年之權而去位不亟耳惟其去位不亟故貪慕顧惜之
形見於外羽父因得入殺桓公之謀焉使隠公勇退髙
蹈之風凛然在人則不仁者不敢至其牆不義者不敢
至其廬况敢以戕殺之謀狗彘之行浼我乎今羽父敢
對隠公明𤼵戕殺之言而不忌是隠公貪慕顧惜之形
有以召之也隠公尚不自警方且告羽父曰為其少故
[003-11a]
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菟裘吾將老焉將之一字是隠公
貪慕顧惜之心形于言者也當授即授何謂將授當營
即營何謂將營投機之㑹間不容髪豈容有所謂將者
耶此所以招羽父之侮起桓公之疑而迄至于殺其身
也隠公遜國之義心如此之明迹如此之顯秋毫不盡
遽受大禍况心迹未如隠公之所見者其敢不自勉乎
以是知大恩與大怨為隣大名與大辱為朋隠公之于
桓公恩可謂大矣少有不盡遂變而為大怨隠公之遜
[003-11b]
魯國名可謂大矣少有不盡遂變而為大辱然則君子
之為義夜以繼日不敢不用其極者非特就義亦所以
避禍也向無隠公之禍迫之則為義者立一善修一行
沾沾自足怠而不復前矣抑又嘗反覆觀之隠公之禍
實生於自恕焉隠公之心以謂吾遜國之志左右知之
卿士亦知之國人知之諸侯亦知之吾終不有魯國決
矣幸桓公之少尚可偷安居位少假嵗月然後脱履而
去之人未必見責也彼桓公無故而得一國寧不能忍
[003-12a]
歳月之淹乎然隱公雖自恕而不知桓公之不我恕也
人之欲自恕者其可不鑒隱公之覆轍乎隱公之禍既
可以激自怠之志又可以破自恕之私凡人之所以不
能為義者自怠耳自恕耳一經此變二病俱瘳蕩蕩平
平之義路可以長驅而横騖矣故曰勉天下為義之心
者隱公之弑也
  臧哀伯諫納郜鼎桓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大廟非禮也臧哀伯諫曰
   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羮
[003-12b]
   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衮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紘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厲游纓昭其數也
   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錫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徳儉而有度
   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今滅徳立違而
   寘其賂器于大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徳寵賂章也郜
   鼎在廟章孰甚焉武王克商遷九鼎於雒邑義士/猶或非之而况將昭違亂之賂器于大廟其若之
   何公不聽周内史聞之曰臧孫達其/有後於魯乎君違不忘諫之以德
鄰國之賢敵國之讎也權門之良公門之蠧也蕭何韓
信之徒髙祖視之則為忠項羽視之則為賊漢髙祖與項/羽爭天下蕭
[003-13a]
何之徒為佐卒/敗羽于垓下杜欽谷永之徒王鳯視之則為忠漢室
視之則為賊漢成帝時詔舉直言極諫之士杜欽谷永/應詔後詣白虎殿問策是時帝委政王鳯
欽永皆/阿附之然則簒君之忠臣庸非治世之賊臣耶臧哀伯
之諫郜鼎其言則是其所與言者則非也臣弑君凡在
官者殺無赦子弑父凡在官者殺無赦桓公以弟弑兄
以臣弑君凡在魯國者雖牧圉厮養之賤皆可劇刃以
戮之况哀伯魯之世卿有禄於國有賦於軍有職於祭
寧忍坐視而不救乎力能討則誅之可也力不能討則
[003-13b]
去之可也今乃低首下心日趍于朝又𤼵忠言以禆其
闕其於桓公信無負矣獨不負於隠公耶斬闗之盜人
不責其穿窬殺人之囚人不責其鬭歐以斬闗而槩穿
窬餘事也以殺人而槩鬭歐㣲罪也彼桓公親為簒逆
而不忌况可責其取亂人之一鼎乎宜其説之不納也
由前言之則不忠由後言之則不智一進説而二失具
焉人謂哀伯為賢吾不信也嗚呼嚴尤匈奴之䇿竒䇿
也然君子不謂之竒以其所告者王莽耳漢書王莽新/即位欲立威
[003-14a]
迺拜十二部将三十萬衆齎二百日糧同時十道並出/窮追匈奴嚴尤諫曰臣聞匈奴為害所從來逺矣未聞
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後世三家周秦漢征之然皆未得/上䇿者也周得中䇿漢得下䇿秦無䇿焉云云大用民
力功不可必立臣/伏憂之莽不聴陳子昻明堂之議正議也然君子不
謂之正以其所告者武后耳武后埀拱初詔羣臣調元/氣當以何道陳子昻因是
勸后興明堂上言曰昔黄帝合宫有虞總章堯/衢室周世室皆所以調元氣洽隂陽也云云臧哀伯
郜鼎之諫忠諫也然君子不謂之忠以其所告者桓公
耳觀人之言當先考其所處之地然後聴其所𤼵之言
苟失身于簒逆之區雖有忠言嘉謀未免為助亂也以
[003-14b]
亂助亂其罪小以治助亂其罪大濟之以淫侈佐之以
暴虐凶徳參㑹神怨人怒適所以趣其誅而速其死此
以亂助亂之罪小也導之以典型規之以箴諫使亂人
之身安固而不可拔忠臣孝子之憤亦無自而雪此以
治助亂之罪大也向若桓公用哀伯之言動遵法義自
附於逆取順守之説則終無彭生之禍公子/彭生而隠公之
目永不瞑于地下矣哀伯之罪顧不大耶吾嘗謂羽父
之請為桓公畫簒國之謀哀伯之諫為桓公建保國之
[003-15a]
策始亂者羽父也成亂者哀伯也正名定罪不當置哀
伯于羽父之下
  晉穆侯命二子名及晉封曲沃桓二年穆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
   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師服曰異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義義以出禮
   禮以體政政以正名是以政成而民聽易則生亂/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命太子曰仇
   弟曰成師始兆亂矣兄其替乎惠之二十四年晉/始亂故封桓叔于曲沃靖侯之孫欒賔傅之師服
   曰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二宗士有𨽻
   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今晉甸侯也而建國本既弱矣
[003-15b]
   其能/久乎曲沃晉莊伯伐翼隱五年曲沃莊伯以鄭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
   助之翼/侯奔隨王伐曲沃隱五年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
   沃武公伐翼桓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陘庭/韓萬御戎梁𢎞為右逐翼侯于汾隰
   驂絓而止夜獲/之及欒共叔曲沃伯殺小子侯桓七年冬曲沃/伯誘晉小子侯
   殺/之王命曲沃伯為晉侯莊十六年冬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軍為晉侯
千萬世之爭端非人力之所能塞也凡有血氣之屬利
小則爭亦小利大則爭亦大國者其千萬世之大爭端
乎集人之所同欲聽而不可得者以奉吾之耳集人之
[003-16a]
所同欲視而不可得者以奉吾之目集人之所同欲嗜
而不可得者以奉吾之口集人之所同欲享而不可得
者以奉吾之身聚天下之大利而萃之於此有國者雖
欲絶爭奪之禍然傳諸後世其子孫以謂均襲先君之
業均出先君之胄年相若也貌相若也材氣相若也智
力相若也彼何為而獨尊我何為而獨卑彼何為而獨
强我何為而獨弱爭心一起是豈人力之所能禦乎昔
之聖人知人力之不能禦也于是反求諸天而得塞之
[003-16b]
之術曰嫡庶長幼之分是分既立而爭奪之門始閉矣
嫡與長天之所生而非人之所能為使嫡為長也庶與
幼亦天之所生而非人之所能為庶為幼也嫡者天實
嫡之庶者天實庶之長者天實長之幼者天實幼之今
聖人制為定分傳於長嫡為支子者咸知其出於天而
不出於人命當為庶初非人之賤我也命當為幼初非
人之後我也仰視嫡長之貴如垤之於嶽如瀆之於海
如石之於玉如魚之於龍如鳥之於鳯如獸之於麟邈
[003-17a]
然超軼非吾流輩其自然之尊蓋判於有生之初天既
命之豈人之所敢干哉由開闢以來所以共守是分而
不敢變者非専畏聖人也畏天也是故㣲子不敢代紂
㣲子開者殷/紂之庶兄也目夷不敢代襄公僖八年宋公疾太子兹/父固請曰目夷長且仁
君其立之公命子魚子魚辭曰能以國讓/仁孰大焉以不及也且又不順遂走而退子西不敢代
昭王昭二十六年楚平王卒令尹子常欲立子西曰太/子王弱其母非適也王子建實聘之子西長而好
善立長則順建善則治王順國治可不務乎王/子西怒曰王有適嗣不可亂也令尹乃立昭季札不敢
代諸樊吳夀夢有子四人長曰諸樊次曰季札季/札賢夀夢欲立之諸樊遜位季札季札謝以數
[003-17b]
子之賢苟承祀繼統可以大前人之業可以啟無窮之
基然終逡巡却避者豈非不忍以一國之私欲利害而
啓千萬世爭奪之禍乎嫡庶長幼之定分歴聖歴賢歴
古歴今不敢輕變晉穆侯何人也乃敢首亂之溺于私
愛命名之際妄有輕重馴致曲沃之禍卒覆宗國為周
王者又從而寵秩之自古聖人所恃以塞千萬世之爭
端者至是皆壊世始知人可勝天庶可奪嫡幼可陵長
簒奪之禍史册相望納中國於戎狄夷貊之域者未必
[003-18a]
非晉與周啓之也噫至貴之無敵至富之無倫染指垂
涎者至衆也使勇者守之遇勇之倍者則奪之矣使智
者守之遇智之尤者則奪之矣守以盟誓則有時而渝
守以法度則有時而廢守以城郭則有時而隳守以甲
兵則有時而衂惟守之以天然後人莫敢與之較是則
嫡庶長幼定分之出於天乃有國者之所恃也民恃吏
吏恃國國恃天為國而無故亂天之定分是自伐其恃
也嗚呼殆哉
[003-18b]
 
 
 
 
 
 
 
 左氏博議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