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35 呂氏春秋集解-宋-呂本中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集解卷十二
             宋 吕本中 撰
   僖公
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衛
 左氏傳春晉侯將伐曹假道於衛杜氏注曹/在衛東故衛人弗
  許還自南河濟侵曹伐衛正月戊申取五鹿二月晉
  郤縠卒原軫將中軍衛侯請盟晉人弗許
[012-1b]
 榖梁傳再稱晋侯忌也
 蘓氏曰晋文之出也曹衛皆不禮焉
 武夷胡氏傳再稱晉侯者譏復怨也春秋之時用兵
  者非懷私復怨則利人土地爾詩云百爾君子不
  知徳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忮則能懲忿不求
  則能窒慾然後貪憤之兵亡矣或曰曹衛背華即
  夷於是乎致武奚為不可曰楚人摟諸侯以圍宋
  陳蔡鄭許舉兵而同㑹魯公與㑹而同盟楚雖得
[012-2a]
  曹新㛰於衛然其君不在㑹其師不與圍以方諸
  國不猶愈乎又况衛已請盟而晋人弗之許也書
  曰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徳乃大文公能忍於奄
  楚里鳧須矣何獨不能忍於曹衛乎再稱晋侯者
  甚之也下書楚人救衛則譏晋深矣春秋責備賢
  者而樂與人改過責備賢者故再稱晋侯樂與人
  改過故謂已請盟不當拒而絶之也
 襄陵許氏曰齊桓之興至於伐楚伐北戎也而後稱
[012-2b]
  爵而晋文始見即稱爵者事彌速功彌淺矣
 吕氏曰侵曹伐衛兩事也既侵曹矣又伐衛也春秋
  書之如此其詳者見諸侯之放恣也晋侯之害兩
  國深切著明如此其甚也
公子買戍衛不卒戍刺之楚人救衛
 左氏傳公子買戍衛楚人救衛不克公懼於晋殺子
  叢以説焉謂楚人曰不卒戍也
 公羊傳刺之者何殺之也内諱殺大夫謂之刺之也
[012-3a]
 杜氏注内殺大夫皆書刺言用周禮三刺之法
 陸氏纂例偃則直書刺者有罪當殺也買則上言晋
  人伐衛買不卒戍明不勝而還非其罪也不斥言
  無罪申臣禮也凡惡事須書者則避辭言之猶公
  夫人奔則曰孫殺大夫曰刺之類是也
 蘓氏曰刺未有書其故者書其故言非其實也
 武夷胡氏傳孟子曰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
  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今乃殺無罪之主将以苟
[012-3b]
  說於強國於是乎不君矣故特書其故以貶之也
 吕氏曰戍衛而不卒戍罪也刺之則過矣春秋之世
  賞罰皆有所為類如此
三月丙午晋侯入曹執曹伯畀宋人
 左氏傳晋侯圍曹門焉多死曹人尸諸城上晋侯患
  之聼輿人之謀曰稱舍於墓師遷焉曹人兇懼三
  月丙午入曹數之以其不用僖負羈而乘軒者三
  百人也且曰獻狀令無入僖負羈之宫而免其族
[012-4a]
  報施也魏犫顚頡怒曰勞之不圖報於何有爇僖
  負羈氏宋人使門尹般如晋師告急公曰宋人告
  急舍之則絶告楚不許我欲戰矣齊秦未可若之
  何先軫曰使宋舍我而賂齊秦藉之告楚我執曹
  君而分曹衛之田以賜宋人楚愛曹衛必不許也
  喜賂怒頑能無戰乎公説執曹伯分曹衛之田以
  畀宋人
 杜氏注執諸侯當以歸京師晋欲怒楚使戰故以與
[012-4b]
  宋所謂譎而不正
 陸氏纂例不稱晋人執者承上晋侯入曹文故不可
  重言晋人也
 武夷胡氏傳古者覿文匿武修其訓典序成而不至
  於是乎有攻伐之兵故孟子謂萬章曰子以為有
  王者作將比今之諸侯而誅之乎其教之不改而
  後誅之乎曹伯嬴者未狎晋政莫知所承晋文不
  修詞令遽入其國既執其君又分其田暴矣欲致
[012-5a]
  楚師與之戰而以曹伯畀宋人譎矣雖一戰勝楚
  遂主夏盟舉動不中於禮亦亂矣徒亂人上下之
  分無君臣之禮其功雖高道不足尚也故曰五霸
  三王之罪人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吕氏曰二十八年一年記晋事最詳皆聖人所致意
  者觀晋文公舉動如此有意於為善乎
夏四月己巳晋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于城濮楚
師敗績
[012-5b]
 左氏傳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榖使子玉去宋曰
  無從晋師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國險阻
  艱難備嘗之矣民之情偽盡知之矣天假之年而
  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廢乎子玉使伯棼請戰王
  怒少與之師唯西廣東宫與若敖之六卒實從之
  子玉使宛春告於晋師曰請復衛侯而封曹臣亦
  釋宋之圍先軫曰不如私許復曹衛以攜之執宛
  春以怒楚既戰而後圖之公説乃拘宛春於衛且
[012-6a]
  私許復曹衛曹衛告絶於楚子玉怒從晋師晋師
  退軍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師老矣何故退子
  犯曰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㣲楚之恵不及
  此退三舍避之所以報也我退而楚還我將何求
  若其不還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衆欲止
  子玉不可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齊國歸父崔夭
  秦小子憖次于城濮晉車七百乘韅靷鞅靽晋侯
  登有莘之墟以觀師曰少長有禮其可用也遂伐
[012-6b]
  其木以益其兵己巳晋師陳于莘北胥臣以下軍
  之佐當陳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將中軍曰今日
  必無晉矣子西將左子上將右胥臣蒙馬以虎皮
  先犯陳蔡陳蔡奔楚右師潰狐毛設二斾而退之
  欒枝使輿曳柴而偽遁楚師馳之原軫郤溱以中
  軍公族横擊之狐毛狐偃以上軍夾攻子西楚左
  師潰楚師敗績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敗晋師三
  日館榖及癸酉而還
[012-7a]
 劉氏意林及楚人戰于城濮當是時晋辟楚三舍欲
  戰者得臣也而春秋書晋焉得臣雖有必戰之意
  由先軫則激之是以書晋也此誅心原情之義也
 武夷胡氏傳荆楚恃強憑陵諸夏滅黄而霸主不能
  恤敗徐於婁林而諸大夫不能救執中國盟主而
  在㑹者不敢與之爭今又戍榖逼齊合兵圍宋戰
  勝中國威動天下非有城濮之敗則天下折而入
  楚矣冝有美詞稱揚其績而春秋所書如此其畧
[012-7b]
  何也仁人明其道不計其功正其義不謀其利文
  公一戰勝楚遂主夏盟以功利言則高矣語道義
  則三王之罪人也知此說則曾西不為管仲而仲
  尼孟子雖老於行而不悔其有以夫
楚殺其大夫得臣
 左氏傳楚子玉既敗王使謂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
  息之老何子西孫伯曰得臣將死二臣止之曰君
  其將以為戮及連榖而死晋侯聞之而後喜可知
[012-8a]
  也曰莫余毒也已蒍吕臣實為令尹奉巳而已不
  在民矣
 劉氏傳稱國以殺大夫者罪累上也此殺有罪其以
  累上之辭言之何惡楚子也何惡乎楚子知其不
  可使也而不能勿使知其不可敵也而不能勿敵
  是亦棄其師之道也
衛侯出奔楚
 左氏傳衛侯欲與楚國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説於晋
[012-8b]
  衛侯出居於襄牛衛侯聞楚師敗懼出奔楚遂適
  陳使元咺奉叔武以受盟
 武夷胡氏傳諸侯失國出奔未有不名者衛侯何以
  不名著文公之罪也衛侯失守社稷即安于楚於
  文公何罪乎衛之禍文公為之也初齊晋盟于斂
  盂衛侯請盟晋人不許是塞其向善之心雖欲自
  新改轍而其道無由也高帝一封雍齒而功臣不
  競世祖燒棄文書而反側悉安使文公釋怨許衛
[012-9a]
  結盟南向諸侯棄楚而歸晋矣忿不思難唯怨是
  圖必使衛侯竄身無所奔於荆蠻歸於京師兄弟
  相殘君臣交訟誰之咎也夫心不外者乃能統大
  衆智不鑿者乃能處大事文公欲主夏盟取威定
  霸而舉動煩擾若不勝任者惟鑿智自私而心不
  廣也春秋於衛侯失國出奔不以其罪名之而重
  文公之咎蓋端本議刑責備賢者之意也
五月癸丑公㑹晋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衛子莒子盟
[012-9b]
于踐土
 左氏傳甲午至於衡雍作王宫於踐土杜氏注襄王/聞晋戰勝自
  往勞之故/為作宫五月丁未獻楚俘於王駟介百乘徒兵
  千鄭伯傅王用平禮也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王
  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興父䇿命晋侯為侯伯
  賜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
  千秬鬯一卣虎賁三百人曰王謂叔父敬服王命
  以綏四國糾逖王慝晋侯三辭從命曰重耳敢再
[012-10a]
  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受䇿以出出入三
  覲癸亥王子虎盟諸侯於王庭要言曰皆奨王室
  無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隊其師無克祚
  國及而𤣥孫無有老㓜
 榖梁傳諱㑹天王也
 杜氏注踐土鄭地衛侯出奔其弟叔武攝位受盟非
  王所加從未成君之禮故稱子而序鄭伯之下
 高郵孫氏曰齊桓之興始致世子晋文公之霸遂召
[012-10b]
  天王
 武夷胡氏傳踐土之㑹天王下勞諸侯削而不書何
  也周室東遷所存者號與祭耳其實不及一小國
  之諸侯晋文之爵雖曰侯伯而號令天下幾於改
  物實行天子之事此春秋之名實也與其名存實
  亡猶愈於名實俱亡是故天王下勞晋侯於踐土
  則削而不書去其實以全名所謂君道也父道也
  晉侯以臣召君則書天王狩于河陽正其名以統
[012-11a]
  實所謂臣道也子道也而天下之大倫尚存而不
  滅矣衛侯奔楚不書名者未絶其位也叔武受盟
  而稱衛子者立以為君也此見聖人深罪晋文報
  怨行私専權自恣廢置諸侯之意
陳侯如㑹
 杜氏注陳本與楚楚敗懼而屬晋來不及盟故曰如
  㑹
 襄陵許氏曰鄫子㑹盟後會也陳侯如會後盟也宋
[012-11b]
  襄使邾用鄫子而晋文受陳侯霸圗宏矣
公朝于王所
 公羊傳曷為不言公如京師天子在是也天子在是
  則曷為不言天子在是不與致天子也
 榖梁傳朝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
 杜氏注王在踐土非京師故曰王所
 劉氏意林踐土之㑹天子自往也自往雖㣲而猶可
  言河陽之會臣召君也臣召君不可以訓故書狩
[012-12a]
  焉
 武夷胡氏傳朝不言所言所非其所也朝於廟禮也
  於外非禮也有虞氏五載一廵狩羣后四朝周制
  十有二年王乃時廵諸侯各朝於方岳亦何必於
  京師於廟然後為禮乎古者天子廵狩於四方有
  常時諸侯朝於方岳有常所其宫室道塗可以預
  修故民不勞其供給調度可以預備故國不費今
  天王下勞晋侯公朝于王所則非其時與地矣自
[012-12b]
  秦而後廵遊無度至有長吏以倉卒不辦被誅民
  庶以煩勞不給生厭蓋春秋之義不行故也然則
  天子在是其可以不朝乎天子在是而諸侯就朝
  禮之變也春秋不以諸侯就朝為非而以王所非
  其所為貶正其本之意也
六月衛侯鄭自楚復歸于衛衛元咺出奔晋
 左氏傳或訴元咺於衛侯曰立叔武矣其子角從公
  公使殺之咺不廢命奉夷叔以入守六月晋人復
[012-13a]
  衛侯寗武子與衛人盟於宛濮衛侯先期入叔武
  將沐聞君至喜捉髪走出前驅射而殺之元咺出
  奔晋
 榖梁傳自楚楚有奉焉爾
 劉氏傳衛侯鄭何以名貶曷為貶殺叔武也
 武夷胡氏傳衛侯殺叔武是不念鞠子哀而以爭國
  為心亂民彛滅天理其為罪大矣此其所以名也
  元咺由是走之晋而訟其君然衛侯初歸則稱復
[012-13b]
  再歸何以不稱復乎春秋立法甚嚴而待人以恕
  鄭之初歸既殺叔武既名之矣猶意其或出於惡
  而能革也是以稱復及其再歸又殺元咺及公子
  瑕則是終以爭國為心長惡不悛無自艾之意矣
  是以不稱復其曰歸于衛者易詞也諸侯嗣故稱
  復者繼之也不稱復者絶之也而國非其國矣
陳侯欵卒
秋杞伯姬來
[012-14a]
 襄陵許氏曰志入杞之怨釋也歸寜常事不書者也
  中國有霸則諸侯弛兵而室家緩帶於是族姻之
  恩始録而鄰國之好交修以是為晋侯之澤也故
  書伯姬二十五年歸杞知伯姬非哀姜出今其來
  歸蓋寜成風也
公子遂如齊
 襄陵許氏曰志伐齊之仇解也齊自孝公之立與魯
  好絶比相侵伐昭公元年復與公同踐土之盟故
[012-14b]
  公遣大夫聘之修舊好焉禮也
冬公㑹晋侯齊侯榖無/齊侯宋公蔡侯鄭伯陳子莒子邾公/作
邾/婁子秦人于温
 左氏傳冬會于温討不服也杜氏注/討衛許
 榖梁傳諱會天王也
 杜氏注陳共公稱子先君未𦵏宋襄公稱子自在本
  班陳共公稱子降在鄭下陳懐公稱子而在鄭上
  蓋主會所次
[012-15a]
天王狩榖作/守于河陽壬申公朝于榖作/於王所
 左氏傳是㑹也晋侯召王以諸侯見且使王狩仲尼
  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訓故書曰天王狩于河陽言
  非其地也壬申公朝于王所
 公羊傳不與再致天子也
 榖梁傳全天王之行也為若將狩而遇諸侯之朝也
  為天王諱也水北為陽山南為陽温河陽也
 杜氏注晋地今河内有河陽縣壬申十月十日有日
[012-15b]
  而無月史闕文
 陸氏㣲㫖啖子曰時天子㣲弱諸侯驕惰怠於臣禮
  若令朝於京師多有不從又晋已強大率諸侯而
  入王城亦有自嫌之意故請王至温而行朝禮若
  天子因狩而諸侯得覲然以常禮言之晋侯召君
  名義之罪人也其可以為訓乎若原其自嫌之意
  嘉其尊主之意則晋侯請王之狩忠亦至焉故夫
  子特書曰天王狩于河陽所謂春秋之作原情為
[012-16a]
  制以誠變禮者也
 武夷胡氏傳以尊周而全晉也
晉人執衛侯歸之于京師
 左氏傳衛侯與元咺訟寗武子為輔鍼莊子為坐士
  榮為大士衛侯不勝殺士榮刖鍼莊子謂寗俞忠
  而免之執衛侯歸之於京師寘諸深室寗子職納
  橐饘焉
 公羊傳衛侯之罪何殺叔武也文公逐衛侯而立叔
[012-16b]
  武叔武辭立而他人立則恐衛侯之不得反也故
  於是已立然後為踐土之㑹治反衛侯衛侯得反
  曰叔武篡我元咺爭之曰叔武無罪終殺叔武元
  咺走而出此晋侯也其稱人何貶曷為貶衛之禍
  文公為之也文公為之奈何文公逐衛侯而立叔
  武使人兄弟相疑放乎殺母弟者文公為之也
 劉氏傳曷為或言歸于或言歸之于歸于者正也歸
  之于者不正也此其為不正奈何文公使元咺與
[012-17a]
  衛侯訟文公右元咺刖衛大夫鍼莊子殺士榮然
  後執衛侯歸之于京師文公之聼也已頗古者盖
  君臣無獄諸侯不専殺
 襄陵許氏曰司馬之法邦國賊殺其親則正之衛侯
  殺叔武執有罪也則何為不得為伯討天子在是
  而擅執諸侯軋矣是以推而逺之也
衛元咺自晋復歸于衛
 左氏傳元咺歸于衛立公子瑕
[012-17b]
 榖梁傳自晋晉有奉焉爾
 劉氏傳其言復歸何大夫無復復者位已絶也已絶
  而復惡也惡則其言歸何易也其易奈何以文公
  為之主也
諸侯遂圍許
 左氏傳丁丑諸侯圍許
 榖梁傳遂繼事也
 武夷胡氏傳諸侯比再㑹天子再至皆朝于王所而
[012-18a]
  許獨不㑹以其不臣也故諸侯圍許案古者廵狩
  諸侯各朝於方岳今法天子行幸三百里内亦皆
  問起居許距河陽踐土近矣而可以不㑹乎其稱
  遂繼事之詞也
 襄陵許氏曰許之能從齊宋而不能從晋者何也案
  齊桓自北杏之㑹十有七年而後侵許服之又九
  年而後從於伐楚蓋使失其所係如此之難也宋
  襄之興紹桓遺緒逮晋文時則許既離於中國而
[012-18b]
  合於蠻夷矣國人一服楚之威令是以難變也
曹伯襄復歸于曹遂㑹諸侯圍許
 左氏傳晋侯有疾曹伯之豎侯獳貨筮史使曰以曹
  為解公復曹伯遂㑹諸侯於許
 劉氏意林曹伯襄復歸於曹衛侯以殺叔武名曹伯
  以賂得國名其惡不同其貶一也此正性命之理
  也
 武夷胡氏傳夫以賂得國而春秋名之比於失地滅
[012-19a]
  同姓之罪以此知聖人嚴於義利之别以正性命
  之理其說行而天下定矣豈曰小補之哉
 吕氏曰晋侯執曹伯畀宋人既赦之使歸則遂㑹諸
  侯圍許晋文之於諸侯殆以奴之也曹伯不能感
  激自奮以求合於義而遂委靡不振以死亦君子
  所鄙也
二十有九年春介葛盧來
 左氏傳春介葛盧來朝舍於昌衍之上公在㑹餽之
[012-19b]
  芻米禮也
 公羊傳介葛盧者何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
  乎朝也
 杜氏注介東夷國也在城陽黔陬縣葛盧介君名也
 吕氏曰葛盧夷狄之附庸
公至自圍許
夏六月公榖並/有公字㑹王人晋人宋人齊人陳人蔡人秦人
盟于翟泉公作/狄泉
[012-20a]
 左氏傳夏公㑹王子虎晉狐偃宋公孫固齊國歸父
  陳轅濤塗秦小子憖盟于翟泉尋踐土之盟且謀
  伐鄭也卿不書罪之也在禮卿不㑹公侯㑹伯子
  男可也
 伊川先生解晋文連年㑹盟皆在王畿之側而此盟
  復迫王城又與王人盟強逼甚矣故諱公諸侯貶
  稱人惡之大也
 杜氏注翟泉今洛陽城内大倉西南池水也
[012-20b]
 劉氏傳是稱人皆㣲者與非㣲者也王子虎晋狐偃
  宋公孫固齊國歸父陳轅濤塗秦小子憖之盟也
  則其稱人何翟泉在王城之内諸侯之大夫入天
  子之境雖貴曰士陪臣也而盟於天子之側自此
  始是以貶也其餘從同
 劉氏意林列國之卿亂王室之禮王子虎不能正也
  使陪臣盟天子之側此所謂下陵上替也
秋大雨雹
[012-21a]
 左氏傳為災也
 武夷胡氏傳正蒙曰凡隂氣凝聚陽在内者不得出
  則奮擊而為雷霆陽在外者不得入則周旋不捨
  而為風和而散則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則為戾
  氣曀霾隂常散緩受交於陽則風雨調寒暑正雹
  者戾氣也隂脅陽臣侵君之象當是時僖公即位
  日久季氏世卿公子遂専權政在大夫萌於此矣
冬介葛盧來
[012-21b]
 左氏傳冬介葛盧來以未見公故復來朝禮之加燕
  好
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狄侵齊
 左氏傳春晋人侵鄭以觀其可攻與否狄聞晋之有
  鄭虞也夏狄侵齊
 武夷胡氏傳晋人侵鄭以觀其可攻與否狄聞晋之
  有鄭虞也遂侵齊詩不云乎戎狄是膺荆舒是懲
[012-22a]
  四夷交侵所當攘斥晋文公若移圍鄭之師以伐
  之則方伯連率之職修矣上書狄侵齊下書圍鄭
  此直書其事而義自見者也
秋衛殺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
 左氏傳晋侯使醫衍酖衛侯寗俞貸醫使薄其酖不
  死公為之請納玉於王與晉侯皆十㲄王許之秋
  乃釋衛侯衛侯使賂周歂冶厪曰苟能納我吾使
  爾為卿周冶殺元咺及子適子儀
[012-22b]
 榖梁傳稱國以殺罪累上也衛侯在外其以累上之
  罪言之何也待其殺而後入也
 高郵孫氏曰公子瑕嘗立為君矣於是殺之猶曰公
  子者瑕見立於元咺耳非受命於天王傳國於先
  君者也不曰其君非君也元咺及之者言瑕之見
  殺由於元咺立之元咺存則公子瑕存元咺死則
  公子瑕死咺立之君咺見殺則公子瑕死也
 常山劉氏曰殺二大夫以上不書及者其事同殺之
[012-23a]
  之志均故也殺其大夫某及某者以某之故而延
  及某也
 武夷胡氏傳稱國以殺者君與大臣専殺之也衛侯
  在外其稱國以殺何也榖梁子曰待其殺而後入
  也待其殺而後入是志乎殺咺瑕者也兵莫憯於
  志鏌鋣為下衛侯未入稱國以殺此春秋誅意之
  效也然則大臣何與焉從君於惡而不能止故并
  罪之也
[012-23b]
衛侯鄭歸于衛
 左氏傳解在上文
 公羊傳此殺其大夫其言歸何歸惡乎元咺也曷為
  歸惡乎元咺元咺之事君也君出則已入君入則
  已出以為不臣也
 劉氏意林鄭之初歸也得言復當是之時叔武在内
  鄭雖無國國固其國也及其又歸也殺叔武矣執
  之歸於京師矣殺元咺及公子瑕矣鄭雖得國國
[012-24a]
  非其國也故不言復春秋之褒善罰惡豈不至明
  至察哉向也無國而義可以有國則亦謂之有國
  今也得國而義不可以得國則亦謂之無國由是
  觀之天子者得天下之義者也非得其位也諸侯
  者得一國之義者也非得其勢也得其義雖未有
  其位君子謂之得矣失其義雖能専其勢君子謂
  之失矣故曰義重於冨仁重於爵
 武夷胡氏傳衛侯出奔於楚則不名見執於晉則不
[012-24b]
  名今既歸國復有其土地何以反名之乎不名者
  責晉文公之以小怨妨大徳名之者罪衛侯鄭之
  以忮害戕本支末世隆怨薄恩趨利棄義有國家
  者恐公族之軋已至於網羅誅殺無以芘其本根
  而社稷傾覆如六朝者衆矣衛侯始歸而殺叔武
  再歸而及公子瑕是葛藟之不若而春秋之所惡
  也故再書其名為後世戒此義苟行則六朝之君
  或亦少省矣
[012-25a]
晋人秦人圍鄭
 左氏傳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晋且
  貳於楚也晋軍函陵秦軍汜南鄭伯使燭之武見
  秦伯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
  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秦伯説與鄭人
  盟使把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
  不可㣲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與不智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012-25b]
 武夷胡氏傳鄭伯之於晉公子特不能厚將迎贈送
  之禮而未嘗以横逆加之也坐此見圍為列國者
  不亦難乎
介人侵蕭
冬天王使宰周公來聘
 左氏傳冬天王使周公閱來聘
 榖梁傳天子之宰通於四海
 杜氏注周公天子三公兼冢宰也
[012-26a]
 高郵孫氏曰禮雖有天子聘諸侯之義然義不當使
  三公書曰宰周公來聘用見周道之衰而諸侯強
  盛也
公子遂如京師遂如晋
 左氏傳東門襄仲將聘於周遂初聘於晉
 武夷胡氏傳大夫出疆有以二事出者有以一事出
  而専繼事者其書皆曰遂公子遂如周及晉與祭
  公自魯逆王后皆所謂以二事出者也公子結往
[012-26b]
  媵而及齊宋盟則専繼事者也是非得失則存乎
  其事矣冢宰上兼三公其職任為至重而來聘於
  魯天王之禮意莫厚焉魯侯既不朝京師而使公
  子遂往又以二事出夷周室於列國此大不恭之
  罪履霜堅氷之漸春秋之所誅而不以聼者也則
  何以無貶乎有不待貶絶而罪惡見者不貶絶以
  見罪惡
三十有一年春取濟西田
[012-27a]
 左氏傳取濟西田分曹地也使臧文仲往宿於重館
  重館人告曰晉新得諸侯必親其共不速行將無
  及也從之分曹地自洮以南東傅於濟盡曹地也
 高郵孫氏曰左氏公羊皆以為晋侯以曹地分諸侯
  而魯取濟西之田然案經書之與汶陽田相等耳
  無異文也此蓋晋侯執曹伯而反諸侯之侵地魯
  濟西之田嘗見侵入於曹魯於是取之
 常山劉氏曰凡力得之曰取不當取也不是其専奪
[012-27b]
  雖復取本邑亦無異詞其有本是已邑及我之附
  庸以彼所奪之後却取得當異其文謂其不能申
  明直辭請於王而正疆理但専自以兵甲爭奪不
  得正道故悉同辭言之
  案此年取濟西田成二年取汶陽田先本魯地而
  皆書取若此義例據經為合盖春秋之義以治易
  亂而不以亂易亂所正者本而已凡取人之有其惡
  易見而取已之舊不以其道者其罪難知聖人所
[012-28a]
  書亦正名曰取以顯㣲也
公子遂如晋
 左氏傳襄仲如晉拜曹田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
 左氏傳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非禮也猶三望
  亦非禮也禮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
  牲成而卜郊上怠惰也望郊之細也不郊亦無望
  可也
[012-28b]
 公羊傳曷為或言三卜或言四卜三卜禮也四卜非
  禮也三卜何以禮四卜何以非禮求吉之道三禘
  嘗不卜郊何以卜卜郊非禮也卜郊何以非禮魯
  郊非禮也魯郊何以非禮天子祭天諸侯祭土天
  子有方望之事無所不通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
  内者則不祭也曷為或言免牲或言免牛免牲禮
  免牛非禮也免牛何以非禮傷者曰牛三望者何
  望祭也然則曷祭祭泰山河海曷為祭泰山河海
[012-29a]
  山川有能潤於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觸石而出
  膚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泰山耳河
  海潤於千里猶者何通可以已也何以書譏不郊
  而望祭也
 榖梁傳免牲者為之緇衣纁裳有司𤣥端奉送至於
  南郊免牛亦然
 杜氏注三望分野之星國中山川皆因郊祀望而祭之
  魯廢郊天而修其小祀故曰猶猶者可止之辭
[012-29b]
 范氏注鄭君曰望者祭山川之名也謂海也岱也淮
  也非其疆界則不祭禹貢曰海岱及淮惟徐州徐
  州魯也
 陸氏纂例啖子曰凡祭常事多不書失禮及非常乃
  書啖子曰天子以冬至祭上帝於郊故謂之郊魯
  以周公之故特得以孟春周之/三月祈榖於上帝亦謂
  之郊郊皆用辛日故以二月卜三月上辛不吉則
  卜中辛又不吉則卜下辛所謂吉事先近日也凡
[012-30a]
  養牲必養二牲一以祀上帝一以祀后稷帝牛有
  變變謂所/傷之類則改卜稷牛以代之而别以他牛為稷
  牛可也禮曰帝牛必在滌三月稷牛唯具
 劉氏傳三卜禮也四卜非禮也三卜何以禮四卜何
  以非禮郊用正月上辛郊用正月上辛則曷為卜
  哉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吉則以正月
  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吉則又以二月下辛卜三
  月上辛如不吉則不郊夏后氏以建寅為正商人
[012-30b]
  以建丑為正周人以建子為正王者必以其正月
  郊曷為或言免牲或不言免牲免牲禮也不免牲
  非禮也免牲何以禮不免牲何以非禮郊者嵗事
  也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繋牲帝牲必在
  滌三月如不從則免矣曷為或言牲或言牛中禮
  曰牲不中禮曰牛何以則中禮何以則不中禮夏
  后氏元牝商人白牝周人騂牝天地之牛角繭栗
  宗廟之牛角握賔客之牛角尺猶三望三望者何
[012-31a]
  望祭也然則曷祭祭星辰山川曷為祭星辰山川
  星辰民所瞻仰也山川民所取財用也
 劉氏意林謂猶者可以已之辭何其不知春秋也春
  秋貴正貴備安有廢大存小而又教之曰可以已
  哉是猶逐其父養其母者而謂之曰可并逐母也
  亦誨之孝而已矣王介甫曰不郊矣幸其猶三望
  也不告朔矣幸其猶朝於廟也是猶紾其兄之臂
  者而曰我且徐之以全吾愛云爾其可乎亦誨之
[012-31b]
  悌而已矣故以猶為可以已者逐父而養母之説
  也以猶為愈乎已者紾兄而徐徐之説也君子不
  然彼不郊而三望自以為猶愈乎已者故譏之彼
  不告朔而朝廟自以為猶愈乎已故非之君子之
  道致乎其至者也當其必為不曰可以已亦不曰
  愈乎已
 武夷胡氏傳記禮者曰祭帝於郊所以定天位也禮
  行于郊而百神受職焉魯諸侯何以有郊成王以
[012-32a]
  周公有大勲勞於天下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
  子之禮樂是故魯君孟春乘大輅載弧韣旂十有
  二旒日月之章祀帝於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禮也
  以人臣而用天子之禮可乎是成王過賜而魯公
  伯禽受之非也楊子曰天子之制諸侯庸節節莫
  差於僭僭莫重於祭祭莫重於地地莫重於天諸
  侯而祀天其僭極矣聖人於春秋欲削而不存則
  無以志其失為後世戒悉書之乎則嵗事之常有
[012-32b]
  不勝書者是故因禮之變而書於䇿或以卜或以
  時或以望或以牲或以牛於變之中又有變焉者
  悉書其事而謂言偃曰魯之郊禘非禮也周公其
  衰矣把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
  守也言把宋夏商之後受命於周作賔王家統承
  先王修其禮物其得行郊祀而配以其祖非列國
  諸侯之比也是故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祝嘏
  莫敢易其常古易則亂名犯分人道之大經拂矣
[012-33a]
  故曰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
  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視
  諸掌乎夫庶人之不得祭五祀大夫之不得祭社
  稷諸侯之不得祭天地非欲故為等殺盖不易之
  定理也知其理之不可易則安於守分無欲僭之
  心矣為天下國家乎何有
秋七月
冬把伯姬來求婦
[012-33b]
 榖梁傳婦人既嫁不踰境把伯姬來求婦非正也
 武夷胡氏傳蕩伯姬來逆婦而書者以公自為之主
  失其班列書也把伯姬敵矣其來求婦曷為亦書
  見婦人之不可預國事也王后之詔令不施於天
  下夫人之教令不施於境中㛰姻大事也把獨無
  君乎而夫人主之也故特書於策以為婦人亂政
  之戒母為子求婦猶曰不可况於他乎此義行無
  吕武之禍矣
[012-34a]
 吕氏曰以求婦而來父母之國非禮也故書春秋之
  書凡以此欲人克已復禮而反人道之正云爾毫
  髪不合於禮則於心術之㣲必有不自得者惟能
  自克於義以求合於禮則心廣氣盛千萬人吾往
  矣其終必可以至於聖人也此春秋所由作也
狄圍衛
十有二月衛遷于榖作/於帝丘
 杜氏注帝丘今東郡濮陽縣故帝顓頊之虚故曰帝
[012-34b]
  丘
 武夷胡氏傳帝丘東郡濮陽顓頊之虚亦衛地也狄
  常迫逐黎侯黎侯寓於衛而衛不能修方伯連率
  之職戎常伐凡伯于楚丘而衛不能救王臣之患
  其後遂為狄人所滅東徙渡河矣齊桓公攘夷狄
  封之而衛國忘亡今又為狄所圍其遷於帝丘避
  狄難也而中國衰微强暴憑陵衛侯不能自強於
  政治晉文無恤與國安諸夏之功莫不見矣
[012-35a]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己丑鄭伯㨗卒公作/接
衛人侵狄秋衛人及狄盟
 左氏傳夏狄有亂衛人侵狄狄請平焉秋衛人及狄
  盟
 杜氏注不地者就狄廬帳盟
 泰山孫氏曰不地者就狄盟也復曰衛人者嫌與内
  之㣲者同
[012-35b]
冬十有二月己邜晋侯重耳卒
 范氏注晉自莊公已前不書於春秋又不言文公之
  入何乎徐邈曰諸侯有朝聘之禮赴告之命所以
  敦其交好通其憂虞若鄰國相望而情志否隔存
  亡禍福不以相關則他國之史無由得書故告命
  之事絶則記注之文闕此盖内外相與之常也魯
  政雖陵遲而典刑猶存史䇿所録不失常法其文
  獻之實足徴故孔子因而修之事仍本史
[012-36a]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左氏傳三十有二年把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
  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
  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逺非所聞也師勞力竭
  逺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知所為鄭必知之勤而
  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
  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
  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
[012-36b]
  知中夀爾墓之木抰矣三十三年春秦師及滑鄭
  商人弦高将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
  曰寡君聞吾子將歩師出於敝邑敢犒從者不腆
  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
  之衛且使遽告於鄭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
  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把子奔齊逢孫楊孫奔
  宋孟明曰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
  繼吾其還也滅滑而還
[012-37a]
齊侯使國歸父來聘
 左氏傳齊國莊子來聘自郊勞至於贈賄禮成而加
  之以敏臧文仲言於公曰國子為政齊猶有禮君
  其朝焉臣聞之服於有禮社稷之衛也
夏四月辛巳晉人及姜戎敗秦師公無/師字于殽癸巳𦵏晋
文公
 左氏傳晉原軫曰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天奉我也
  欒枝曰未報秦施而伐其師其為死君乎先軫曰
[012-37b]
  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遂發命遽興姜戎子墨衰
  絰梁𢎞御戎萊駒為右夏四月辛巳敗秦師于殽
  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遂墨以𦵏文
  公晋於是始墨文嬴請三帥公許之秦伯素服郊
  次鄉師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不替孟明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
  大徳
 公羊傳其謂之秦何夷狄之也易為夷狄之秦伯将
[012-38a]
  襲鄭百里子與蹇叔子諌秦伯怒曰若爾之年者
  宰上之木拱矣師出晋人與姜戎要之擊而殺之
  匹馬隻輪無反者其言及姜戎何姜戎㣲也稱人
  亦㣲也何言乎姜戎之㣲先軫也或曰襄公親之
  襄公親之則其稱人何貶曷為貶君在乎殯而用
  師危不得𦵏也
 榖梁傳晋人者晋子也其曰人何也㣲之也何為㣲
  之不正其釋殯而主乎戰也
[012-38b]
 伊川先生解晋不稱君居喪未𦵏不可從戎也忘親
  背恵其惡甚矣秦為無道越晋踰周以襲人衆所
  共憤故書晋人其稱及姜戎亦然
 劉氏傳其謂之秦何夷狄之也秦之所以為狄與人
  之臣而謀其君利人之喪而襲其國弱人之孤而
  死其親背大臣而與小臣圗事貪得地而棄其師
  者也
 武夷胡氏傳案書序秦穆公伐鄭晋襄公帥師敗諸
[012-39a]
  殽而經書晋人敗秦師于殽是皆仲尼親筆其詞
  何以異乎書序専取穆公悔過自誓之言止於勸
  善其辭恕春秋備書秦晋無道用兵之失兼於懲
  惡其法嚴此所以異也晋襄親將絀不稱君者俯
  逼𦵏期忘親背惠墨衰絰而即戎其惡甚矣視秦
  猶狄其罪云何客人之館而謀其主因人之信已
  而逞其詐利人之危而襲其國越人之境而不哀
  其喪叛盟失信以貪勤民而棄其師狄道也夫把
[012-39b]
  子先軫之謀偷見一時之利儌幸其成自以為功
  者也二君皆過聼焉而貪其利是使為人臣者懐
  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懐利以事其父君臣父子
  去仁義懐利以相與利之所在則從之矣何有於
  君父故一失則夷狄再失則禽獸而大倫滅矣春
  秋人晋子而狄秦所以立人道存天理也
狄侵齊
 左氏傳狄侵齊因晋喪也
[012-40a]
 襄陵許氏曰晋文未暇攘服要荒是以方其霸也則
  狄已侵齊圍衛使天復假文公以年則必将有討
  矣
公伐邾公作邾/婁下同取訾婁榖作樓公/作取叢秋公子遂帥公作/率
伐邾
 左氏傳公伐邾取訾婁以報升陘之役邾人不設備
  秋襄仲復伐邾
 高郵孫氏曰夏公伐邾取其邑秋又使其臣伐之春
[012-40b]
  秋一切志之用見天下無王而諸侯横暴侵伐無
  已也
 武夷胡氏傳案左氏公伐邾取訾婁報升陘之役邾
  人不設備襄仲復伐之此皆不勝忿慾報怨貪得
  恃強陵弱不義之兵也直書其事而罪自見矣或
  曰取須句訾婁有為為之也伐邾至於再三念母
  勤矣夫念母者必當止乎禮義平王不撫其民而
  逺屯戍於母家詩人刺之夫子録焉僖公以成風
[012-41a]
  之有功於己也越禮以尊其身違義以報其怨殘
  民動衆取人之邑曽是以為可乎
晋人敗狄于箕
 左氏傳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敗狄于箕郤缺
  獲白狄子
 杜氏注太原陽邑縣南有箕城
 襄陵許氏曰自三十年狄始侵齊晋未暇討自是中
  國嵗有狄患至敗於此而後懲艾不服犯略是故
[012-41b]
  戎狄之亂不能震疊以威武未易以徳懷也
冬十月公如齊
 左氏傳冬公如齊朝且弔有狄師也
十有二月公至自齊
乙巳公薨于小寢
 左氏傳即安也
 武夷胡氏傳左氏曰即安也周制王官六寢路寝一
  小寝五君日出而眂朝退適路寢聼政使人眂大
[012-42a]
  夫退然後適小寢釋服是路寢治事之所也而小
  寢燕息之地也公羊以西宫為小寢魯子以諸侯
  有三宫則列國之制蓋降於王其以路寢則非正
  矣曽子曰吾得正而斃又何求哉古人貴於得正
  乃如此凡此直書而義自見矣
 襄陵許氏曰君子自治常使心熟於仁而體安於禮
  則正勝於死生之際終不可亂矣曽子之易簀是
  也
[012-42b]
公作/霣霜不殺草李梅實
 公羊傳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不時也
 杜氏注周十一月今九月霜當㣲而重重而不能殺
  草所以為災
 襄陵許氏曰僖公寛仁過厚其失也豫而文公以暗
  弱繼之其咎遂著三桓之盛自僖公始卒以専魯
  將夢之祥卜郊不從者凡以為此天之感變盖深
  逺矣
[012-43a]
晉人陳人鄭人伐許
 左氏傳晉陳鄭伐許討其貳於楚也
 
 
 
 
 
 
[012-43b]
 
 
 
 
 
 
 
 春秋集解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