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35 呂氏春秋集解-宋-呂本中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集解卷四
            宋 吕本中 撰
   桓公
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伊川先生解古者昆蟲蟄而後火田去莽翳以逐禽
  獸非竭山林而焚之也咸丘地名云焚咸丘如盡
  焚其地見其廣之甚也
[004-1b]
 杜氏注焚火田也咸丘魯地髙平鉅野縣南有咸亭
  譏盡物故書
夏榖伯綏来朝鄧侯吾離来朝
 左氏傳春榖伯鄧侯来朝名賤之也
 伊川先生解臣而弑君天理滅矣宜天下所不容也
  而反天子聘之諸侯相繼而朝之逆亂天道歳功
  不能成矣故不書秋冬與四年同或曰然則十五
  年邾人牟人葛人来朝何以書秋冬曰四年與此
[004-2a]
  明其義矣三國之来别立義也
 杜氏注榖國在南鄉筑陽縣北
 劉氏傳同時而特言之者特見之
 髙郵孫氏曰以名書者趙子曰用夷禮也
 武夷胡氏傳春秋之法諸侯不生名榖伯鄧侯何以
  名桓天下之大惡也執之者無禁殺之者無罪榖
  伯鄧侯越國踰竟相繼而来朝即大惡之黨也故
  特貶而書名與失地滅同姓者比焉經於朝桓者
[004-2b]
  或貶爵或書名或稱人以深絶其黨撥亂之法嚴
  矣誅止其身而黨之者無罪則人之類不相賊殺
  為禽獸者幾希東莱吕氏曰二年滕子来朝不名/杞侯来朝不名何獨於榖伯鄧侯
  罪而名/之乎
 吕氏曰杜預以謂不書秋冬首月史闕文其說既善
  矣然謂之史闕文則不可謂之闕文則可矣
八年春正月己夘烝
 公羊傳烝者何冬祭也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
[004-3a]
  烝何氏注薦尚稻雁烝衆也氣盛貎冬萬/物畢成所薦衆多芬芳備具故曰烝常事不
  書此何以書譏何譏爾譏亟也亟則黷黷則不敬
  君子之祭也敬而不黷䟽則怠怠則忘劉氏權衡/曰春秋欲
  見五月再烝故於此不得不書己夘烝猶將書壬/午猶繹者不得不先書有事於太廟也此其實矣
  又何/亟乎
 伊川先生解冬烝非過也書之以見五月又烝為非
  禮之甚也
 杜氏注此夏之仲月非為過而書者為下五月復烝
[004-3b]
  見瀆也
 陸氏纂例趙子曰周雖以建子為正至於祭祀則用
  夏時本月以行四時之祭故桓八年正月烝則夏
  之仲冬也凡四時之祭皆用孟月若有故及日不
  吉即用仲月桓八年正月烝是也
 泰山孫氏曰烝冬祭也春興之非禮也祭祀從夏時
  周之正月夏之十一月也四時之祭用孟月
 髙郵孫氏曰不書所祭之名而謂之有事若宣八年
[004-4a]
  有事於大廟仲遂卒於垂壬午猶繹失禮者猶繹
  也祭無譏焉書祭名者罪在祭也烝己夘之類是
  也
 武夷胡氏傳周官大司馬烝以中冬今魯烝以春正
  月其不同何也周書有周月以紀政而其言曰夏
  數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周革命改正示不相沿
  至於敬授民時廵狩烝享猶自夏焉然則司馬中
  冬教大閱獻禽以享烝所謂自夏而魯之烝祭在
[004-4b]
  春正月見春秋用周正紀魯事也
天王使家父来聘
 伊川先生解魯桓公弑立未嘗朝覲天王不討而屢
  使聘之失道之甚也
 杜氏注家父天子大夫家氏父字
 武夷胡氏傳下聘弑逆之人而不加貶何也既名冢
  宰於前其餘無責焉乃同則書重之義以此見春
  秋任宰相之專而責之備也虞史以人主大臣為
[004-5a]
  一體春秋以天王宰相為一心以為一體故帝庸
  作歌則曰股肱喜哉无首起哉百工熈哉臯陶賡
  歌則曰无首明哉股肱良哉庻事康哉而垂益九
  官之徒不與也以為一心故歸賵仲子㑹𦵏成風
  則宰咺書名於前而王不稱天於後来聘桓公錫
  桓公命則宰糾書名以正其始王不稱天以正其
  終而榮叔家父之徒不與也故人主之職在論相
  而已矣
[004-5b]
夏五月丁丑烝
 公羊傳何以書譏亟也
 伊川先生解正月既烝矣而非時復烝者必以前烝
  為不備也其黷亂甚矣
 武夷胡氏傳春秋之文有一句而包數義者有再書
  而一貶者戎伐凡伯於楚丘以歸之類一句而包
  數義春正月己夘烝夏五月己丑烝再書而一貶
秋伐邾公作/邾婁
[004-6a]
 泰山孫氏曰不出主名微者
 吕氏曰微者也其事不可得而詳也然則何以書曰
  天子在上諸侯檀相侵伐君子以為無王也春秋
  所由作也
冬十月雨雪
 公羊傳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不時也何氏注周之/十月夏之八
  月未當/雨雪
 伊川先生解建酉之月未霜而雪書異也
[004-6b]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紀
 公羊傳祭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女在其國稱女此
  其稱王后何王者無外其辭成矣
 榖梁傳遂繼事之辭也
 伊川先生解祭公受命逆后而至魯先行私禮故書
  来以逆后為遂事責其不䖍王命而輕天下之母
  也
 陸氏纂例趙子曰言遂逆者譏不躬白於王
[004-7a]
 泰山孫氏曰桓王取后於紀魯受命主之故祭公来
  謀逆后之期其曰遂逆王后于紀者祭公来謀逆
  后之期既謀之則當復命於天子命之逆則逆之
  不可專也祭公不復命於王專逆王后于紀故曰
  遂以惡之
 劉氏意林祭公之来命魯以婚姻之事也若是則苟
  大夫可矣何待於三公三公大任也非所當輕使
  也任之大而使之輕使祭公得縁其義專命不報
[004-7b]
  遂行如紀由輕重不相副也故王以輕使為失而
  祭公以遂行為專君令過則臣事放矣
九年春紀季姜歸于京師
 左氏傳凡諸侯之女行唯王后書
 公羊傳紀季姜歸于京師其辭成矣則其稱紀季姜
  何自我言紀父母之於子雖為天王后猶曰吾季
  姜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師者何衆
  也天子之居必以衆大之辭言之
[004-8a]
 伊川先生解書王國之事不可用無王之月故書時
  而已或曰借如正月日食則如何書之曰書春日
  食則其義尤明也王后之歸天下當有其禮諸侯
  莫至是不能母儀天下也故書紀女歸而已
 杜氏注紀季姜桓王后也季字姜紀姓也
 劉氏意林逆也稱王后歸也稱季姜此言禮之上下
  取予進退先後各有所宜而不相悖也公卿謀之
  諸侯主之龜筴諏之天子命之是王后矣然而未
[004-8b]
  見宗廟也未覯君子也未覿羣臣也則不敢居其
  位其詞順以聽此正始之道王化之本也詩云未
  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赤既覯止我心則說
  周召之風也
 吕氏曰史失季姜歸月春秋不得而増益也獨記其
  春耳
夏四月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004-9a]
 左氏傳曹大子来朝賔之以上卿禮也
 榖梁傳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使世子伉諸侯之禮
  而来朝曹伯失政矣諸侯相見曰朝以待人父之
  道待人之子以内為失正矣内失正曹伯失正世
  子可以已矣則是放命也尸子曰夫已多乎道
 伊川先生解曹伯有疾不能親行故使其世子来朝
  春秋之時君疾而使世子出取危亂之道也
 杜氏注曹伯有疾故使其子来朝
[004-9b]
 武夷胡氏傳案周官典命凡諸侯之適子誓於天子
  而攝其君則下其君之禮一等未誓則以皮帛繼
  子男世子固有出㑹朝聘之儀矣然攝其君繼子
  男者謂諸侯朝於天子有時而不敢後故老疾者
  使世子攝已事以見天子急述職也諸侯間於王
  事則相朝其禮本無時曹伯既有疾何急於朝桓
  而使世子攝哉大位姦之窺也危病邪之伺也世
  子君之貳也君疾而儲副出啓窺伺之心危道也
[004-10a]
  當享而射姑歎踰月而終生卒其有疾明矣而使
  世子来終生之過也世子將欲已乎則方命矣曰
  孝子盡道以事其親者也不盡道而苟焉以從命
  為孝又焉得為孝故尸子曰夫已多乎道
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終生卒
 泰山孫氏曰此年書王者王無十年不書也十年無
  王則人道滅矣
 武夷胡氏傳桓無王今復書王何也十者盈數也天
[004-10b]
  道十年則亦周矣人事十年則亦變矣故易稱守
  貞者十年而必反傳論逺惡者十年而必棄桓公
  至是其數已盈宜見誅於天人矣十年書王紀常
  理也有習於榖梁子而不得其傳者見二年書王
  以為正與夷之卒此年書王而曹伯適薨遂附益
  之以為正終生之卒誤矣果正諸侯之卒不縁篡
  弑者陳侯鮑在五年之正月曷不書王以正其卒
  乎
[004-11a]
夏五月𦵏曹桓公
秋公㑹衛侯于桃丘弗遇
 榖梁傳弗遇者志不相得也弗内辭也
 杜氏注衛侯與公為㑹期中背公更與齊鄭故云獨
  往而不相遇也桃丘衛地濟北東河南有桃城
 陸氏纂例趙子曰書弗遇者見衛侯之無信
 劉氏傳不者正辭也弗者遷辭也
 吕氏曰公與衛侯為㑹而衛侯不至故弗遇其無信
[004-11b]
  可知春秋之世專計利害不顧信義如是
冬十有二月丙午齊侯衛侯鄭伯来戰于郎
 左氏傳齊衛鄭来戰于郎我有辭也初北戎病齊諸
  侯救之鄭公子忽有功焉齊人餼諸侯使魯次之
  魯以周班後鄭鄭人怒請師於齊齊人以衛師助
  之故不稱侵伐先書齊衛王爵也杜氏注鄭主兵/而序齊衛下者
  以王爵/次之也
 伊川先生解三國為主甚其惡也
[004-12a]
 常山劉氏曰戰不言師敗績者敗在内也敗在内何
  以不言恥也
 劉氏意林来戰于郎戰者仁人之所惡也有不得已
  而應之者矣未有得已而先之者也
 武夷胡氏傳春秋加兵於魯衆矣未有書来戰者此
  獨不稱侵伐而以来戰為文何也兵凶器戰危事
  聖人之所重也誅暴禁亂敵加於己蓋有不得已
  而應之者矣未有悖道縱欲得已不已而先之者
[004-12b]
  也魯桓弑立天下大惡人人之所得討也鄭伯則
  首盟于越以定其位齊侯則繼㑹于稷以濟其姦
  曽不能修方伯之職駐師境上聲罪致討伸天下
  之大義也今特以私忿小怨親帥其師戰於魯境
  尚為知類也哉此春秋之所必誅而不以聽也故
  以三國為主而書来戰于郎鄭人主兵而首齊猶
  衛州吁主兵而先宋
十有一年春正月齊人衛人鄭人盟于惡曹
[004-13a]
 左氏傳春齊衛鄭宋盟于惡曹
 劉氏傳此大國也皆微者乎非微者也微者之盟不
  志非微者則其稱人何大夫之交盟於中國自此
  始故貶之也
 劉氏意林齊衛鄭相與㑹盟而君不行委之大夫春
  秋正本謹始知其後必且有大夫脅君交政之患
  苟大夫有脅君交政之患則又有陪臣執國於上
  之禍其勢相召也故於是貶而絶之
[004-13b]
 武夷胡氏傳盟㑹皆君臣之禮故微者之盟㑹不志
  於春秋凡春秋所志必有君與貴大夫居其間者
  也惡曹之盟即三國之君矣既不以道興師為郎
  之戰又結怨固黨為惡曹之盟故前書其爵而以
  来戰著罪後書此盟而以奪爵示貶
 吕氏曰盟我不與也其曰人不詳也来戰無禮既盟
  而去動無禮文不可得而詳也
夏五月癸未鄭伯寤生卒秋七月𦵏鄭莊公
[004-14a]
 左氏傳夏鄭莊公卒初祭封人仲足有寵於莊公莊
  公使為卿為公娶鄧曼生昭公故祭仲立之宋雍
  氏女於鄭莊公曰雍姞生厲公雍氏宗有寵於宋
  莊公故誘祭仲而執之曰不立突將死亦執厲公
  而求賂焉祭仲與宋人盟以厲公歸而立之秋九
  月丁亥昭公奔衛己亥厲公立
 杜氏注三月而𦵏速
 武夷胡氏傳鄭莊公志殺其弟使餬其口於四方自
[004-14b]
  以為保國之計得也然身没未幾而世嫡出奔庻
  孽奪正公子五爭兵革不息忽儀亹突之際其禍
  憯矣亂之初生也起於一念之不善後世則而象
  之至於兄弟相殘國内大亂民人思保其室家而
  不得不亦酷乎有國者所以必循天理而不可以
  私欲滅之也莊公之事可以為永鑒矣
九月宋人執鄭祭仲
 榖梁傳宋人者宋公也其曰人何也貶之也劉氏權/衡曰榖
[004-15a]
  梁曰宋人者宋公也其曰人何也貶之也此非穀/梁例也穀梁之例當以稱人執之為是稱侯執之
  為非向今書宋公執者得無云斥宋公以執祭仲/乎且齊人執鄭詹何以獨不曰貶乎文同而義異
  何/哉
 陸氏纂例曰諸國大夫王賜之畿内邑為號令歸國
  者皆書族書字同於大夫敬之也鄭祭仲魯單伯
  陳女叔是也
 劉氏傳曷為或稱人以執或稱侯以執稱侯以執者
  伯討之也稱人以執者非伯討也
[004-15b]
 武夷胡氏傳祭仲鄭相也見執於宋使出其君而立
  不正罪較然矣何以不名命大夫也命大夫而稱
  字非賢之也乃尊王命貴正卿大祭仲之罪以深
  責也其意若曰以天子命大夫為諸侯相而執其
  政柄事權重矣固將下庇其身而上使其君保安
  富尊榮之位也今乃至於見執廢絀其君而立其
  非所立者不亦甚乎任之重者責之深祭仲無所
  逃其罪矣春秋美惡不嫌同詞突之書名則本非
[004-16a]
  有國由祭仲立之也若忽則以世嫡之正至於見
  逐不能立乎其位貴賤之分亡矣凡此類抑揚其
  詞皆仲尼親筆非國史所能與而先儒或以從赴
  告而書者殊誤矣或曰孔父賢而書名則曰禮之
  大節也今此則名其君於下而字其臣於上何以
  異乎曰春秋者輕重之權衡也變而不失其正之
  謂權常而不過於中之謂正宋殤孔父道其常祭
  仲昭公語其變惟可與權者其知之矣
[004-16b]
 吕氏曰陸淳以為執大夫例稱人不可别為義
突歸于鄭
 榖梁傳突歸于鄭曰突賤之也曰歸易辭也祭仲易
  其事權在祭仲也死君難臣道也今立惡而黜正
  惡祭仲也
 伊川先生解突不稱公子不可以有國也
 劉氏傳突歸于鄭何病祭仲也祭仲之為人臣也處
  則不能守出則不能權貪生而好勢廢正以立亂
[004-17a]
  曰突歸于鄭者見突之挈乎祭仲者也歸者順辭
  也有易辭焉非所順而書歸易也入者逆辭也有
  難辭焉非所逆而書入難也突之易見祭仲之挈
  也交惡之
 劉氏意林突内因强臣之力赤外援戎狄之衆以奪
  其嫡而禍其宗皆有不仁之心姦桀之材春秋所
  惡也專治突則祭仲不明專治赤則戎不見故挈
  其上而易其下其罪一施之所以絶禍本禁首惡
[004-17b]
  也
 武夷胡氏傳小白入於齊則曰齊小白突歸於鄭何
  以不稱鄭突乎以小白繫之齊者明桓公之宜有
  齊也不以突繫之鄭者正厲公不當立也
鄭忽出奔衛
 左氏傳秋九月丁亥昭公奔衛己亥厲公立
 榖梁傳鄭忽者世子忽也其名失國也劉氏權衡曰/榖梁曰其名
  失國也非也春秋失國/者多矣豈皆名之乎
[004-18a]
 伊川先生解忽國之正也不能有其位故不爵
 常山劉氏曰鄭莊公既𦵏而忽既立出奔乃名者絶
  也何則忽鄭之世嫡不能自固其位以至於亡考
  之於詩其迹備見有女同車則刺無大國之助山
  有扶蘓則所美非美然籜兮則刺君弱臣强不唱
  而和狡童則刺不能與賢人圖事權臣擅命也由
  其不能自固進退之權在於祭仲故宋因而執之
 武夷胡氏傳或曰詩人刺忽不婚於齊至於見逐欲
[004-18b]
  固其位者必待大國之援乎曰此獨為鄭忽言也
  如忽之為人苟無大援則不能立爾若夫志士仁
  人卓然有以自立者進退之權在我矣鄭自五覇
  之後益以侵削他日子産相焉馳詞執禮以當晉
  楚至於壞諸侯之館垣却逆女之公子於野皆變
  其常度以晉楚之强卒莫能屈亦待大國之助乎
  然則仲見脅忽出奔咸其自取焉爾春秋書法如
  此欲人自强於為善也
[004-19a]
柔㑹宋公陳侯蔡叔盟于折
 公羊傳柔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劉氏權衡曰公/羊曰柔者何吾
  大夫之未命者/非也再命耳
 杜氏注柔魯大夫未賜族者蔡叔蔡大夫叔名也
 陸氏纂例趙子曰凡大夫特盟公侯非禮也言特者/明更有
  諸侯則可兼大夫也言公/侯者明可以㑹子男也
 蘓氏曰柔魯大夫之未賜族者也叔蔡大夫之未賜
  族者也
[004-19b]
 武夷胡氏傳臣與宋公盟于折君與宋公㑹于夫鍾
  于闞于虛于龜皆存而不削何其辭費也曰屢盟
  而長亂數㑹以厚疑聖人皆存而不削於以見屢
  盟而卒叛數㑹而卒離其事可謂著明矣
公㑹宋公于夫鍾公作/童冬十有二月公㑹宋公于闞
 杜氏注夫鍾郕地闞魯地在東平須昌縣東南
十有二年春正月
夏六月壬寅公㑹杞公榖並/作紀侯莒子盟于曲池公作/毆蛇
[004-20a]
 左氏傳盟于曲池平杞莒也
 杜氏注曲池魯地魯國汶陽縣北有曲水亭
秋七月丁亥公㑹宋公燕人盟于榖丘
 左氏傳公欲平宋鄭秋公及宋公盟于句瀆之丘杜/氏
  注句瀆之/丘即榖丘
 杜氏注榖丘宋地燕人南燕大夫
 髙郵孫氏曰昭三年書北燕伯款出奔齊又稱北燕
  則燕有二國矣言北燕則有南燕也故杜預於此
[004-20b]
  解燕人為南燕大夫蓋北燕限於山戎自莊二十
  八年齊桓伐山戎之後始與燕開路於是得通中
  國此榖丘之㑹北燕猶為戎所隔未能自通
八月壬辰陳侯躍卒
 杜氏注厲公也壬辰七月二十三日書於八月從赴
  也
公㑹宋公于虛公作/郯
 杜氏注虛宋地
[004-21a]
冬十有一月公㑹宋公于龜
 杜氏注龜宋地
丙戌公㑹鄭伯盟于武父
 杜氏注武父鄭地陳留濟陽縣東北有武父城
 襄陵許氏曰王迹既熄覇統未興諸侯自擅無所禀
  命觀隠十年見兵革之亂也桓十一年以来見盟
  㑹之亂也是以君子不得已於斯民而以禮樂征
  伐實與桓文故覇統興起則無復此亂諸侯有所
[004-21b]
  一矣
 吕氏曰此年書盟㑹之數如此見諸侯無王放恣自
  若多事屢盟民不堪命如此之極也聖人傷之以
  為世戒後之君子有意於善者其知慎事守約愛
  民為急以合聖人之意乎
丙戌衛侯晉卒
 泰山孫氏曰再言丙戌者羨文也
十有二月及鄭師伐宋丁未戰于宋
[004-22a]
 左氏傳公欲平宋鄭秋公及宋公盟于句瀆之丘宋
  成未可知也故又㑹于虛冬又㑹于龜宋公辭平
  故與鄭伯盟于武父遂帥師而伐宋戰焉宋無信
  也
 公羊傳戰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辟嫌也惡乎嫌嫌與
  鄭人戰也此偏戰也何以不言師敗績内不言戰
  言戰乃敗矣劉氏權衡曰丁未戰于宋公羊曰内/不言戰言戰乃敗矣非也若偏戰而
  内勝何得不言戰若曰内/不言敗言戰則敗矣可也
[004-22b]
 武夷胡氏傳既書伐宋又書戰于宋責賂于鄭而無
  厭屢盟於魯而無信者宋也二國聲其罪以致討
  故書曰伐夫宋人之罪則固可伐矣然取其賂以
  立督者魯桓也資其力以篡國者鄭突也無諸已
  然後可以非諸人春秋之義用賢治不肖不以亂
  易亂也故又曰戰于宋来戰者罪在彼戰于郎是
  也往戰者罪在内戰于宋是也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㑹紀侯鄭伯己巳及齊侯宋公衛
[004-23a]
侯燕人戰齊師宋師衛師燕師敗績
 左氏傳宋多責賂於鄭鄭不堪命故以紀魯及齊與
  宋衛燕戰不書所戰後也
 髙郵孫氏曰案經書公㑹紀侯鄭伯則是紀侯主兵
  若如左氏之文乃鄭主兵矣此非也趙子亦曰若
  紀侯助鄭即當戰於宋鄭之境不當在紀也
 榖梁傳戰稱人敗稱師重衆也其不地於紀也
 杜氏注衛宣公未𦵏惠公稱侯以接鄰國非禮也
[004-23b]
 襄陵許氏曰趙氏曰凡諸侯在喪而有境外之事以
  喪行者稱子以吉行者稱爵志惡之淺深也
三月𦵏衛宣公
 常山劉氏曰𦵏自内録也君子怨不棄義怒不廢禮
  惡不忘親
 武夷胡氏傳既與衛人戰曷為𦵏宣公怨不棄義怒
  不廢禮是知古人以𦵏為重也
夏大水秋七月冬十月
[004-24a]
十有四年春正月公㑹鄭伯于曹
 左氏傳㑹于曹曹人致餼禮也
無冰
 公羊傳記異也何氏注周之正月夏之十一/月法當堅冰無冰者溫也
 武夷胡氏傳案豳風七月周公陳王業之詩也其詞
  曰二之曰鑿冰沖沖三之曰納于凌隂四之日其
  蚤獻羔祭韭周官凌人之職頒冰于夏其藏之也
  固隂沍寒於是乎取其出之也賔食喪祭於是乎
[004-24b]
  用藏之周用之徧亦理隂陽天地之一事也今在
  仲冬之月燠而無冰則政治縱弛不明之所致也
  故書於策夫春秋所載皆經邦大訓而書法若此
  其察於四時寒暑之變詳矣
夏五
 榖梁傳孔子曰聽逺音者聞其疾而不聞其舒望逺
  者察其貎而不察其形立乎定哀以指隠桓隠桓
  之日逺矣夏五傳疑也
[004-25a]
 泰山孫氏曰孔子作春秋專其筆削損之益之以成
  大中之法豈其曰月舊史之有闕者不隨而刋正
  之哉此云夏五無月者後人傳之脫漏耳
鄭伯使其弟語榖作/禦来盟
 左氏傳鄭子人来尋盟且修曹之㑹杜氏注子人/即弟語也
 榖梁傳来盟前定也
 伊川先生解使来盟盟前定矣與髙子不同
 陸氏纂例趙子曰未盟彼欲之也欲之故来此與/外為志同義
[004-25b]
  書其誰不書内/盟者名敵者也名位敵/無議嫡簡辭也
 蘓氏曰凡外大夫来盟於魯内大夫涖盟於他國皆
  盟其君也
 武夷胡氏傳来盟稱使則前定之盟也其不稱使如
  楚屈完齊髙子則權在二子盟不盟特未定也諸
  侯之弟兄例以字通而書名者罪其有寵愛之私
  非友于之義也
秋八月壬申御廩災乙亥嘗
[004-26a]
 左氏傳秋八月壬申御廩災乙亥嘗書不害也劉氏/權衡
  曰左氏曰書不害也非也記災而書其不害何益/於教乎火不害粟此亦物之不為災者於例當不
  書何故自書於上又自解釋於下乎苟令/御廪災在乙亥之後當不復見其不害矣
 公羊傳御廪之災粢盛委之所藏也御廪災何以書
  記災也
 榖梁傳御廪之災不志此其志何也以為唯未易災
  之餘而嘗可也志不敬也范氏注用火焚之餘以/祭宗廟非人子所以盡
  其心力不敬/之大者也天子親耕以供粢盛王后親蠶以供
[004-26b]
  祭服國非無良農工女也以為人之所盡事其祖
  禰不若以己所自親者也何用見其未易災之餘
  而嘗也曰甸粟而内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廪
  夫嘗必有兼甸之事焉壬申御廪災乙亥嘗以為
  未易災之餘而嘗也
 髙郵孫氏曰趙子曰此乃大故何得不志
 泰山孫氏曰嘗秋祭也周之八月夏之六月也其言
  八月壬申御廪災乙亥嘗者以不時與災之餘而
[004-27a]
  嘗也以不時與災之餘而嘗此桓之不恭也甚矣
 蘓氏曰災而為害則不嘗善矣災而不害而可以勿
  嘗乎事之不可以意推者當從史左氏史也
冬十有二月丁巳齊侯禄父卒
宋人以齊人蔡人衛人陳人伐鄭公羊衛人/在蔡人上
 左氏傳宋人以諸侯伐鄭報宋之戰也焚渠門入及
  大逵伐東郊取牛首以大宫之椽歸為盧門之椽
 公羊傳以者何行其意也
[004-27b]
 榖梁傳以者不以者也范氏注不以者謂本非/所得制今得以之也
 武夷胡氏傳師而曰以者能左右之以行己意也宋
  怨鄭突之背已故以四國伐鄭魯怨齊人之侵已
  故以楚師伐齊蔡怨囊瓦之拘已故以呉子伐楚
  蔡弱於呉魯弱於楚宋與蔡衛陳敵而弱於齊乃
  用其師以行己意故特書曰以列國之兵有制皆
  統乎天子而敢私用之與私為之用以伐人國大
  亂之道也故榖梁子曰以者不以者也
[004-28a]
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車
 左氏傳非禮也諸侯不貢車服天子不私求財
 公羊傳王者無求求車非禮也
 榖梁傳求車非禮也求金甚矣
 泰山孫氏曰諸侯貢賦不入周室財用不足也
 常山劉氏曰世之治也天子命貢賦於天下而無敢
  不從無有求也諸侯奉貢賦於天子而無敢不共
  不至於来求也世亂反此書者交譏之所以見王
[004-28b]
  室之微而著諸侯之罪也
 武夷胡氏傳遣使需索之謂求王畿千里租稅所入
  足以充費不至於有求四方諸侯各有職貢不至
  於来求以喪事而求貨財已為不可况車服乎經
  於求賻求車求金皆書曰求垂後戒也夫上有好
  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王者有求下觀而化諸侯必
  將有求以利其國大夫必將有求以利其家士庻
  人必將有求以利其身皇皇焉唯恐不足未至於
[004-29a]
  篡弑奪攘則不厭矣古之君人者必昭儉徳以臨
  照百官尊卑登降各有度數示等威明貴賤民志
  既定之後皆安其分而無求兵刑寢矣及侈心一
  動莫為防制必至於亢不衷官失徳亷恥道喪寵
  賂日章淪於危亡而後止也觀春秋所書則見王
  室衰亂之由而知興衰撥亂之說矣
三月乙未天王崩
 何氏注桓王也
[004-29b]
 襄陵許氏曰桓紹文勝之弊不反其質而欲恃詐諼
  以欺天下諸侯弗聽則以兵從之至於覆敗而不
  暇王室之威靈盡矣
夏四月己巳𦵏齊僖公
五月鄭伯突出奔蔡
 左氏傳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壻雍糾殺之將享諸
  郊雍姬知之以告祭仲殺雍糾尸諸周氏之汪夏
  厲公出奔蔡
[004-30a]
 公羊傳突何以名奪正也
 伊川先生解避蔡仲而出非國人出之也
 陸氏纂例啖子曰凡人君奔例書名者罪其失地言
  不復諸侯也
 陸氏微㫖淳聞於師曰祭仲逐君其惡大矣沒而不
  書其義何也曰逐君之臣其罪易知也君而見逐
  其惡甚矣聖人之教在乎端本清源故凡諸侯之
  奔皆不書所逐之臣而以自奔為名所以警乎人
[004-30b]
  君也
鄭世子忽復歸于鄭
 左氏傳六月乙亥昭公入
 公羊傳其稱世子何復正也曷為或言歸或言復歸
  復歸者出惡歸無惡復入者出無惡入有惡入者
  出入惡歸者出入無惡劉氏權衡曰公羊以為復/歸者出惡歸無惡歸者出
  入無惡非也如忽之奔蓋有不得已亦何惡乎若/以為惡猶冇可委未知突之篡國亦何故出入無
  惡/乎
[004-31a]
 伊川先生解稱世子本當立者不能保其位故不爵
  鄭人謂之狡童又曰狂童恣行其不肖可知
 陸氏纂例曰復歸之正者莫過於鄭忽
 劉氏意林忽之出無鄭者也而又不得稱子則忽之
  可以君國者無幾矣春秋别嫌疑明是非以謂忽
  雖失道乎固君之世子矣世子者必命於天子者
  也若側庻因亂得逐而奪之則天下之姦臣縱矣
  復歸有君臣之異言固不可概舉也以其世也故
[004-31b]
  可言復可言復而不言復者奪其國之意也以其
  不世也故不可言復不可言復而言復者效其竊
  取位之意也
 泰山孫氏曰歸者善也復歸者不善也入者惡也復
  入者甚惡也忽世嫡當嗣其歸不善者諸侯受國
  乎天子鄭世子忽其奔也祭仲逐之其歸也祭仲
  反之以其進退在祭仲而不在天子也
 髙郵孫氏曰此雖未善然彼之不善者有甚於此不
[004-32a]
  得不少進以見彼之惡也忽之得稱世子非以其
  徳能堪之而見許也蓋示突之不正耳
許叔入于許
 榖梁傳許叔許之貴者也莫宜乎許叔其曰入何也
  其歸之道非所以歸也范氏注泰曰進無王命退/非父授故不書歸同惡之
  也/
 杜氏注許叔莊公弟也隠十一年鄭使許大夫奉許
  叔居許東偏鄭莊公既卒乃入居位
[004-32b]
 陸氏微㫖啖子曰言入志非其正也字之善興復也
 劉氏傳何以字賢也何賢爾宜為君也宜為君則其
  稱入何難也何難焉爾鄭欲滅之迨其亂而後能
  入也
 常山劉氏曰許叔蓋因鄭亂而竊入於許也許先王
  之建國叔不能申正義於天王或求直於大國以
  反厥邦復先君之宗廟社稷乃竊入焉則許叔之
  非可見矣國難竊入故難
[004-33a]
公㑹齊侯于艾公作鄗/榖作髙
 左氏傳謀定許也
公作/邾婁人牟人葛人来朝
 公羊傳皆何以稱人夷狄之也
 何氏注桓公行惡而三人俱朝事之故夷狄之
 杜氏注牟國今泰山牟縣葛國在梁國寧陵縣東北
 陸氏纂例雜用夷禮者以人稱之邾人牟人葛人来
  朝是
[004-33b]
 劉氏意林滕薛之旅見也與邾牟葛無異滕薛之貶
  輕而邾牟葛之貶重何也曰古之諸侯朝者固曰
  間於天子之事考禮正刑一徳以尊天子焉耳滕
  薛是也今天王崩魯與三國未嘗奔問弔贈修臣
  子之職而方沛然以朝禮自處其義上僭是所以
  責之重也
 泰山孫氏曰稱人者賤其相與朝弑逆之人貶之也
 常山劉氏曰董仲舒曰為其天王崩而相朝也斯義
[004-34a]
  得矣
秋九月鄭伯突入于櫟
 左氏傳鄭伯因櫟人殺檀伯而遂居櫟莊公十四年
  六月傳瑕殺鄭子而納厲公
 伊川先生解突非正也忽既恣行故國人君之諸侯
  助之書爵所以戒居正者已不能保則人取之矣
  書入以見義不容也
 杜氏注櫟鄭别都也今河南陽翟縣
[004-34b]
 武夷胡氏傳經於厲公復國削而不書獨書入于櫟
  何也夫制邑之死虢君共城之叛大叔皆莊公所
  親戒也今又城櫟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何謀
  國之誤也衛有蒲戚而出獻公楚有陳蔡不羮而
  叛棄疾末大必折有國之害也故夫子行乎季孫
  曰古者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遂墮三都以張
  公室於厲公復國削而不書者若曰既入于櫟則
  其國已復矣於以明居重馭輕强榦弱枝以身使
[004-35a]
  臂之義為天下與来世之鑒也為國者可不謹於
  禮乎
 襄陵許氏曰此詩所謂公子五爭兵革不息者也鄭
  亂如此春秋弗志志突入櫟而已語曰櫟人實使
  鄭子不得其位言邑國之大也忽失其政不能制
  突使斬鄭而居之以生民心此亂根也故君子略
  其枝葉使世謹夫亂之所生
冬十有一月公㑹公冇/齊侯宋公衛侯陳侯于袲公作/侈伐鄭
[004-35b]
 左氏傳㑹于袲謀伐鄭將納厲公也弗克而還
 杜氏注袲宋地在沛國相縣西南
 武夷胡氏傳左氏曰將納厲公也弗克而還榖梁曰
  地而後伐疑詞非其疑也昭公與突之是非邪正
  亦明矣然昭公雖正其才不足以君一國之人復
  歸於鄭日以微弱厲公雖篡其智足以結四鄰之
  援既入于櫟日以盛强諸侯不顧是非而計其强
  弱始疑於輔正終變而與邪榖梁所謂非其疑者
[004-36a]
  非其疑於為義而果於為不義相與連兵動衆納
  篡國之公子也故詳書其㑹地而後言伐以譏之
  也
十有六年春正月公㑹宋公蔡侯衛侯于曹
 左氏傳謀伐鄭也
 泰山孫氏曰未能納突故復㑹於此
夏四月公㑹宋公衛侯陳侯蔡侯伐鄭
 伊川先生解突善結諸侯故皆為之致力屢伐鄭也
[004-36b]
 杜氏注蔡常在衛上今序陳下蓋後至
 武夷胡氏傳春正月㑹于曹蔡先於衛夏四月伐鄭
  衛先於蔡王制諸侯之爵次其後先固有序矣在
  周官大司馬設儀辨位以等邦國猶天建地設不
  可亂也及春秋時禮制既亡覇者以意之向背為
  升降諸國以勢之强弱相上下蔡嘗先衛今序陳
  下者先儒以為後至也以至之先後易其序是以
  利率人而不要諸禮也豈所以定民志乎後世有
[004-37a]
  以醲賞誘人之趨事赴功以重罰沮人之奉公守
  正意亦如此夫亂之所由生也則儀位以為階春
  秋防微杜漸尤嚴於名分考其所書意自見矣
 吕氏曰㑹于曹蔡先衛伐鄭衛先蔡蓋當時諸侯皆
  以一切强弱目前利害為先後不復用周班也春
  秋因事紀實以見當世之亂無復禮文也
秋七月公至自伐鄭
 伊川先生解不惟告廟又以見勤勞於鄭突也
[004-37b]
 泰山孫氏曰助篡伐正踰時而反
冬城向
 左氏傳書時也
 辨疑啖子曰案下有十一月縱是同月亦今之九月
  農功未畢不可興役
十有一月衛侯朔出奔齊
 左氏傳初衛宣公烝於夷姜生伋子屬諸右公子為
  之娶於齊而美公娶之生夀及朔屬夀於左公子
[004-38a]
  夷姜縊宣姜與公子朔搆伋子公使諸齊使盜待
  諸莘將殺之夀子告之使行不可夀子載其旌以
  先盜殺之伋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請殺我乎
  又殺之二公子故怨惠公十一月左公子洩右公
  子職立公子黔牟惠公奔齊
 公羊傳衛侯朔何以名絶曷為絶之得罪於天子也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㑹齊侯紀侯盟于黄
 左氏傳平齊紀且謀衛故也
[004-38b]
 杜氏注黄齊地
二年丙午公㑹公榖並/作及公作/邾婁儀父盟于趡
 左氏傳尋蔑之盟也
 杜氏注趡魯地
 髙郵孫氏曰及者内為志㑹者外為志邾儀父魯附
  庸小國之君非敢盟公公欲與之盟耳此當以及
  字為定
榖有/夏字五月丙午及齊師戰于奚榖作/郎
[004-39a]
 左氏傳疆事也
 榖梁傳内諱敗舉其可道者也
 杜氏注奚魯地
 泰山孫氏曰此公及齊師戰也不言公者諱之莊九
  年及齊師戰于乾時僖二年及邾人戰于升陘皆
  此義也
 眉山蘓氏曰不書夏闕文也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秋八月蔡季自陳歸于蔡
[004-39b]
 左氏傳蔡桓侯卒蔡人召蔡季于陳秋蔡季自陳歸
  于蔡
 榖梁傳自陳有奉焉爾
 何氏注蔡侯封人無子季次當立封人欲立獻舞而
  疾害季季辟之陳封人死歸反奔喪思慕三年卒
  無怨心故賢而字之
 劉氏傳蔡季者何蔡侯之弟也何以稱字賢也何賢
  爾其去也以道其反也以禮公子不去國何賢乎
[004-40a]
  季之去權也若季者道足以與權而不亂力足以
  得國而不居逺而不攜邇而不逼者也
 髙郵孫氏曰杜預以為桓侯無子故召季而立之案
  蔡世家及諸侯年表無蔡季嘗立為蔡君之文又
  莊十年荆敗蔡師于莘以蔡侯獻舞歸相去裁十
  年之間不容蔡季卒𦵏與獻舞得立之迹不見於
  經也
癸巳𦵏蔡桓侯
[004-40b]
 陸氏纂例案史記世本左氏傳蔡之諸君皆諡為侯
  經則皆稱公者以其私諡與僭同也唯蔡桓侯稱
  侯蓋告王請諡故特書之明得禮也
 陸氏微㫖啖子曰其稱侯蓋蔡季之賢請諡於王也
  此言凡諸侯請諡於王王之策書則云諡曰某侯
  諸國史因而紀之故西周諸侯記傳皆依本爵春
  秋之時則皆稱公夫子因而書之以明其不請於
  王也
[004-41a]
 劉氏傳𦵏者稱公此其稱爵何稱爵禮也稱公非禮
  也稱爵何以禮稱公何以非禮稱爵者誄之於天
  子者也稱公者非誄之於天子者也賤不誄貴㓜
  不誄長天子崩誄於郊諸侯薨誄於王大夫卒誄
  於君
 武夷胡氏傳或曰𦵏未有不稱公者其稱侯傳失之
  爾臣子之於君極其尊而稱之禮也其說誤矣孔
  子疾子路使門人為臣子曰無臣而為有臣吾誰
[004-41b]
  欺欺天乎曽子疾革而易簀曰吾得正而斃焉斯
  已矣故終而必安於正人子不以非所得而加之
  於父是為孝人臣不以非所得而加之於君是為
  忠極其尊而稱之不正之大者而可以為禮哉
及宋人衛人伐邾公作/邾婁
 左氏傳宋志也杜氏注邾宋争强魯從宋志背趡之/盟辨疑趙子曰據例稱及者皆内之
  志云宋/志非也
 襄陵許氏曰正月與齊為黄之盟而五月戰焉二月
[004-42a]
  與邾為趡之盟而八月伐之詩曰君子屢盟亂是
  用長豈不然哉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左氏傳十月朔日有食之不書曰官失之也天子有
  曰官諸侯有曰御曰官居卿以底曰禮也曰御不
  失曰以授百官於朝辨疑趙子曰凡不書曰或史/官闕之或年深寫誤何關曰
  官曰/御乎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㑹齊侯于濼公與公無/與字夫人姜
[004-42b]
氏遂如齊
 榖梁傳濼之㑹不言及夫人何也以夫人之伉弗稱
  數也劉氏權衡濼㑹時夫人自不在㑹/㑹畢公更召夫人與之如齊耳
 杜氏注濼水在濟南歴城縣西北入濟
 劉氏傳何以不言及夫人伉也猶曰匹夫匹婦之相
  與云爾
 劉氏意林公夫人姜氏遂如齊原其禍之所自始以
  伉言之公子遂季孫行父如齊則以起子赤之弑
[004-43a]
  季孫斯仲孫忌如晉則以起陪臣執國命之禍事
  之始搆而文已變矣此亦春秋慮患於微除禍於
  早之情也
 武夷胡氏傳是年桓公已終復書王者春秋之時諸
  侯放恣弑君簒國者已列於㑹則不復致討故魯
  宣殺惡及視以取國賂齊請會而傳曰㑹于平州
  以定公位曹伯負芻殺太子自立見執於晉而曹
  人請之曰若為有罪則君列諸㑹矣孔子為此懼
[004-43b]
  作春秋於十八年復書王者明弑君之賊雖身已
  沒而王法不得赦也又據桓十五年天王崩至是
  新君嗣位三年之喪畢矣明弑君之賊雖在前朝
  而古今之惡一也然則篡弑者不容於天地之間
  身無存沒時無古今皆得討而不赦聖人之法嚴
  矣已列於㑹則不致討可乎故曰春秋成而亂臣
  賊子懼與者許可之辭曰與者罪在公也為亂者
  文姜而春秋罪桓公治其本也
[004-44a]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齊
 左氏傳春公將有行遂與姜氏如齊申繻曰女有家
  男有室無相瀆也謂之有禮易此必敗公㑹齊侯
  于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公謫之以告夏四
  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乗公公薨於車魯人告
  於齊請以彭生除之齊人殺彭生
 杜氏注不言戕諱之也
 武夷胡氏傳魯公弑而薨者則以不地見其弑今書
[004-44b]
  桓公薨于齊豈不沒其實乎前書公與夫人姜氏
  如齊後書夫人孫于齊去其姓氏而莊公不書即
  位則其實亦明矣
丁酉公之喪至自齊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己丑𦵏我君桓公
 公羊傳賊未討何以書𦵏讎在外也讎在外則何以
  書𦵏君子辭也
[004-45a]
 
 
 
 
 
 
 
 
[004-45b]
 
 
 
 
 
 
 
 春秋集解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