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31 春秋通訓-宋-張大亨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通訓卷二     宋 張大亨 撰
  桓公
滕子來朝二/薛伯卒莊三/十一杞伯來朝莊二/十七杞子卒僖二/十三
公㑹尹子單子云云伐鄭成十/七把子來盟襄二/十九
 孟子稱周室班爵禄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
 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周官之制上公九命侯伯七
 命子男五命凡三等而春秋之世則公一等侯一等
[002-1b]
 伯子男為一等故子産曰鄭伯男也而共公侯之貢
 左氏亦云禮不㑹公侯㑹伯子男可也其序於經伯
 子男之班髙下迭居靡有定位則信乎其一等矣滕
 薛杞故侯也黜居伯子之列單故伯也黜居子列此
 非一二第之也以其等為之差耳然而黜不逮於男
 者子男同位故也周衰諸侯黜陟之柄不歸於天子
 或由覇者之令或為大國所制然秦晉之始為列侯
 邾郳之初賜王爵亦必請於天子而後受之則知先
[002-2a]
 王之澤葢未盡泯春秋所以汲汲于斯者抑有謂也
 說者謂杞雖夏之後背乎禮故仲尼以文貶其爵同
 於吳楚徐越是葢不然春秋因實以定名者也爵命
 受之天子而仲尼得以升黜之不幾于亂名者乎若
 吳徐越則外域之君也雖有公侯之地本爵不過于
 子春秋黜其僣稱而復其本耳非貶也所以貶吳楚
 者於經槩可以見之不在乎稱子也
公㑹齊侯鄭伯于稷以成宋亂二/公㑹宋公云云于袲
[002-2b]
伐鄭十/五師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莊/八宋公楚子云云㑹
于盂執宋公以伐宋僖二/十一公㑹諸侯盟于薄釋宋公僖/二
十/一楚人圍江晉陽處父帥師伐楚以救江文/三宋公陳侯
衛侯曹伯㑹晉師于棐林伐鄭宣/元晉人齊人云云㑹于
澶淵宋災故襄三/十公㑹劉子晉侯云云于召陵侵楚定/四
 㑹盟侵伐不言其所事者其事衆也指言其所事者
 其事專也其事專故善惡審善惡審故褒貶明稷之
 㑹以成宋亂而實無損於亂澶淵之㑹以䘏宋災而
[002-3a]
 實無補於災袲之㑹以伐鄭納君而不克納召陵之
 㑹以侵楚治蔡而不克治郎之次以俟衆伐郕而不
 克俟處父之師以伐楚救江而不克救棐林之役以
 伐鄭救陳而不克伐勤諸侯暴師旅竊取其名而不
 効其實春秋所以正其辭也盂之㑹楚子有輕中國
 之心執宋公以求覇薄之盟諸侯有衞中國之志釋
 宋公以沮楚楚子不得遂其覇心中國不遂屈於外
 裔春秋所以正其辭也凡美惡之實苟有所見君子
[002-3b]
 不務斥之非惡訐也周旋中禮從容中道之義也帷
 所見之不足與明也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於是君
 子正其辭焉此學者所當深考也
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太廟二/
 𦙍之舞衣兊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禮度出焉故先
 王以之傳世夏后氏之璜封父之弓宻須之鼓闕鞏
 之甲訓戒存焉故先王以之封國此之謂重器皆藏
 諸宗廟以為社稷之鎮守也夫大鼎者郜所自為邪
[002-4a]
 抑王所封邪自為則無法王所封則不可遺人今郜
 不能保而遺宋郜尚存/非滅得宋不能有而賄魯魯遂藏之
 太廟将以考禮則取非其禮将以示訓則不可以訓
 宜宗廟之弗受也三國胥失故併舉而誅之凡春秋
 書取皆惡其不以義得此其尤者也
蔡侯鄭伯㑹于鄧二/
 春秋志外之㑹盟魯不與焉者凡二十有七諸侯則
 舉其爵大夫則不列其名摠曰人而已耳夫魯所不
[002-4b]
 與而經得以志者未必皆赴告之辭盖亦有所謂聞
 而知之者矣苟闗於治亂聖人録焉孔子曰多聞闕
 疑慎言其餘則寡尤是以諸侯之舉其爵無所疑也
 大夫之不列其名辟不敏也然則莒子帛隱/二鄭㳺速
 定/十何以名之曰二者前志之所略未可以臆斷也慎
 言其餘可矣
公㑹齊侯于嬴公子翬如齊逆女齊侯送姜氏于讙桓/三
公㑹齊侯于讙三/夫人姜氏至自齊三/齊侯使其弟年
[002-5a]
來聘三/
 易之咸恒詩之周召皆夫婦之初人倫之本也咸恒
 則曰亨利貞吉利有攸往周召則曰正始之道王化
 之基盖未有不正其始而能亨且吉可以有行可以
 化下而為治道之基者也公之娶也成昏于齊非不
 稱主人之義也文姜之嫁也齊侯送之非逺兄弟之
 義也公受姜于讙非親迎之義也姜不與公同至非
 女隨之義也翬逆女而不致夫人非逆女之義也年
[002-5b]
 致女而聘非致女之義也文姜失事君子承宗廟之
 道干饗㑹之禮肆往來之欲以至於殺其夫亂其國
 者由其始之不正故也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
 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以戒歟春秋十有二公閔幼
 未娶哀位未終其餘得昏婣之正者皆略之若桓莊
 之娶齊成女之家宋最為失正之甚者故春秋盡其
 辭焉
齊侯衞侯胥命于蒲三/
[002-6a]
 命者君所以詔其臣上所以令其下也有出之者則
 有受之者天下有道小徳役大徳小賢役大賢故出
 命者無不善而受之者誠服也天下無道小役大弱
 役彊故出命者未必善而從之者不得已也春秋之
 世天子之命固不能使諸侯誠服惟大國刼之以威
 然後畏而退聽今此两國者地醜徳齊莫能相尚其
 所謂命者誰出之而誰受之邪有以見王室不綱方
 伯失職諸侯各自為政也不然凡㑹遇者亦皆不盟
[002-6b]
 此何獨以胥命云哉
甲戌己丑陳侯鮑卒五/丙戌公㑹鄭伯盟于武父丙戌
衛侯晉卒十/二夏五十/四郭公荘二/十四九月辛丑用郊十一月
壬申公孫嬰齊卒成十/七
 孔子曰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闕如也又曰吾猶及史
 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夫人之所不
 知與史之闕文雖理所易知易見者聖人不敢加損
 焉畏後世之鑿也故春秋記事如日月之疑猶或闕
[002-7a]
 之以俟後之多聞者况大于此者乎左氏作傳與國
 語所載時有不同司馬遷作史一事而雜見數說不
 知者以為抵牾也其知者以為法聖人也此學者所
 當深考也
齊侯鄭伯如紀五/州公如曹五/單伯如齊文十/四
 外相朝聘不志于春秋其志者我所與聞者也齊鄭
 朝紀欲窺其間而襲之吾伯姬之國也州公朝曹欲
 委其國而去之來託於我也單伯聘齊欲以王命請
[002-7b]
 吾子叔姬也是皆我所與聞也紀無罪齊鄭以詐圗
 之州無罪杞以彊廹之子叔姬無罪齊人殺其子而
 執之君子惡三國之無道而傷魯之弱不能救也於
 是志之
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五/王師敗績于茅戎成/元
 王者之兵有征而無戰今王有討于鄭而不曰征有
 以見正已之道不足也天子之軍其将皆命卿今王
 自将之三國從王而君不自行有以見用衆之道不
[002-8a]
 立也此兎爰所以閔周也不言王以三國伐鄭不使
 王首難也不言鄭人與王戰不使鄭敵君也此春秋
 所以尊王也鄭敗王師則沒其敗戎敗王師則志之
 何也戎外裔也贄幣不通禮教不及王師敗于戎猶
 可道也鄭周之宗國王之卿士也内以蕃王室外以
 禦戎狄者也親執干戈以敗王師不可道也
州公如曹五/寔來六/紀侯大去其國莊/四
 諸侯之國皆受之天子而世守之者也宗廟社稷存
[002-8b]
 焉去其國而宗廟有奉社稷無隕則不以其所以養
 人者害人仁者之所為也太王之去邠是也去其國
 而宗廟乏祀社稷乏主則與民守之效死而勿去義
 者之所為也孟軻之語滕是也紀侯廹于齊使其季
 事齊而已去之民之從者四年而後畢紀於是復見
 合乎太王之所謂去也州公廹于杞委其國于杞而
 已託於諸侯民無從之者州是以不復見異乎孟子
 之所謂守也此春秋所以賢紀而下州也寔來者不
[002-9a]
 復反之辭也大去者不復顧之辭也
大雩五○按經大雩乃桓公五年/事原本誤作三年今改正大雩十有九不雨七
雨一大旱二
 詩稱春夏祈糓于上帝則雩為常祀矣傳稱龍見而
 雩則雩有常時矣語稱樊遲從逰於舞雩之下則雩
 有常所矣以其有常故春秋不志大雩非常也以旱
 故舉舉不必以其時故春秋志之雩而效則志雩雩
 而不效則志不雨不雨而為災則志大旱志不雨而
[002-9b]
 曰雨者嘉及時也志不雨而不曰雨者弗及事也志
 大旱而不曰饑者荒政行也荒政不行/則書饑夫天災流行
 雖國家所不免然先王遇災而懼側身修行欲銷去
 之者畏天憂民故也觀舉祀之早晚察記雨之疏數
 則人君畏天憂民之志可以槩見矣
八月壬午大閱六/
 先王寓兵政於民政不尚兵也藏武事於農事不黷
 武也是故四時之田皆於農隙所以簡車徒閑戰陳
[002-10a]
 也車攻吉日之詩是矣八月大閱不因田獵為之非
 事也不待農隙為之非時也然則春秋以為罪乎曰
 否於是魯不用兵久矣國家閒暇及是時明其政刑
 以為近於知道者向使及其時事而為之雖車攻吉
 日何以加焉故明其政刑大務也非其時事小過也
 春秋不以小掩大亦不以大廢小
子同生六/
 文姜之子同出姜之子惡襄仲/所殺齊姜之子午襄/公皆嫡
[002-10b]
 長也同則志其生而惡與午不志何也傳謂同以太
 子生之禮舉之是不然禮曰天子之元子猶士也天
 下無生而貴者也適長雖有為世子之道然始生同
 未得異其禮也内則之言因傳為之也夫同有威儀
 伎藝而不能防閑其母失子之道人以為齊侯之子
 焉陳靈公之弑魯桓公之死陳之所以亡魯之所以
 亂皆本于此也陳靈公之臣謂徵舒似君君曰亦似/汝魯桓公曰同非吾子齊侯之子
 是故春秋正其辭焉於陳曰夏徴舒於魯曰子同生
[002-11a]
 所以斷天下後世之疑為淫荒昏亂之戒也
二月焚咸邱七/
 夏之仲春君誓吏士以習軍旅遂以蒐田焚莱除草
 田正弊火然後獻禽以社至季春出火而後民皆用
 之先王之法也今以建丑之月焚焉非習軍也非田
 社也故不言蒐故春秋譏之四時之田非時而舉猶
 書其過况先時出火乎先王之出内火也必考於天
 然後為之所以順隂陽之闔闢厚民之生也豈苟然
[002-11b]
 哉
糓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七/郳黎來來朝莊/五
 糓鄧者漢上之小國郳者邾之别封也糓鄧廹楚郳
 廹諸戎皆雜用其禮故春秋録其朝所以明其為諸
 夏也名其君所以賤其背於禮也郳後受爵乃始従
 中國之稱而糓鄧之後遂無聞焉
正月己夘烝五月丁丑烝八/壬申御廩災乙亥嘗十/四
禘于莊公閔/二禘于太廟用致夫人僖/八大事于太廟躋僖
[002-12a]
文/二有事于太廟仲遂卒于垂壬午猶繹萬入去樂宣/八
○按此條原本訛/脫今據經文補正有事于武宫叔弓卒去樂昭十/五從祀
先公定/八
 祫禘烝嘗所以事宗廟者也故通謂之事亦通謂之
 祀而祫則逺及於毁廟之主宗廟之禮莫加焉故又
 謂之大事然則皆常祀也非有失不志于春秋其失
 在祀則指祀以示譏其失不在祀而因祀以見失則
 略稱事與祀而己烝冬祀也歲中不可以再舉嘗薦
[002-12b]
 新也災餘不可以復薦禘列昭穆之祀也莊未當列
 而姜不可列故曰其失在祀則指祀以示譏之也合
 食之祭宜次尊卑而亂之卿佐之卒宜廢樂舞而用
 之故曰失不在祀而因祀以見失也從祀先公疑於
 反正矣而出於陽虎之所為故春秋不目先公不指
 其祀所以懲其偽也宗廟之禮有國之至嚴也肆於
 上擅於下欲人知孝敬之實篤君親之義難矣哉文
 公在䘮而祫與吉禘無殊而曰失不在祀何也在䘮
[002-13a]
 而祫固為失矣因之逆祀則又甚焉事有一舉而两
 咈於道者取其甚以責之則其餘不待貶而自見也
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八/紀季姜歸于京師九/劉夏逆
王后于齊襄十/五
 王娶則伯叔之國主之上公逆之為之主者歸之正
 也劉夏士也逆不我謀歸不我告王失大昏之禮魯
 失主昏之義祭公專命劉夏失職皆非厚人倫美教
 化之道也王后者天子之匹化天下以婦道也后歸
[002-13b]
 不以禮則王不能假有家不能假有家其能化天下
 乎此春秋所以志也伊川春秋傳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紀 祭公受命逆后而至魯
 先行私禮故書来而以逆后為遂事責其不䖍王命/而輕天下之母也 紀季姜歸于京師 書王國之
 事不可用無王之月故書時而已或曰借如正月日/食則如何書之曰書春日食則其義已明也王后之
 歸天下當有其禮諸侯莫至是不/能母天下也故書紀女歸而已
曹伯使其世子射姑來朝九/杞伯姬來朝其子僖/五季姬
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來朝十/四
 射姑世子也已誓則有攝君之禮父命之正也杞伯
[002-14a]
 姬之子未世子也方幼則無朝聘之禮母挈之妄也
 鄫子夫也制義則無從婦之禮妻使之逆也朝聘者
 天子諸侯之事也婦人與焉則國家之政可知矣
齊侯衞侯鄭伯來戰于郎十/
 春秋三十有三戰未有以來戰言者言來戰而不言
 所與戰知吾未嘗戰也來戰彼志也不言所與戰吾
 志也春秋無義戰而爭地爭城至於糜爛其民則又
 不仁之甚者桓公即位十年于此矣雖無侵伐而不
[002-14b]
 忘武偹雖有武偹而不敢用戰於是三國犯之而已
 不與爭亦庶幾乎保國之仁矣魯鄭伐宋丁未戰于
 宋十/二亦不言所與戰知宋未嘗戰也猶若此矣特内
 外之辭異耳
鄭忽出奔衛十/一鄭世子忽復歸于鄭十/五陳公子留出奔
昭/八楚滅蔡執蔡世子友以歸用之十一○按經楚滅/蔡云云乃昭公十
一年事原本誤作/十二年今改正楚公子弃疾殺公子比十/三晉趙鞅帥
師納衞世子蒯聵于戚哀/二
[002-15a]
 忽之出也曰鄭忽及其歸也曰世子友之執也蒯聵
 之納也亦曰世子留之出也曰公子比之死也亦曰
 公子是皆喪未踰年未成君之稱忽友蒯聵曰世子
 明當立也留比曰公子明不當立也蒯聵雖未立而
 從既立之稱明其正也留比雖既立而從未立之稱
 明非正也禮嗣子未沒喪不稱君而春秋之制踰年
 則君之故曰君存稱世子君薨稱子某既葬稱子踰
 年稱公未踰年先君雖已葬不改元不稱君所以明
[002-15b]
 繼體之義篤君親之愛也鄭忽曹覊荘二/十四衞子僖二/十五
 子惡文十/八王猛昭二/十二是也既踰年先君雖未葬改元
 以紹統正位以定民所以明君道不可曠國命不可
 廢也魯文公成公定公並元/年衞惠公桓十/三衛定公宋
 共公成/三是也晉獻公之卒僖/九經不志葬里克殺两嗣
 君未踰年則曰君之子既踰年則曰君知不繫乎𦵏
 也齊昭公之卒文十/四晉厲公之弑成十/八經亦不志𦵏
 齊世子舍晉公子周皆未踰年稱君舍明適長周明
[002-16a]
 非嗣故不待乎踰年也齊頃公宣/十鄭悼公成/四邾隱公
 定/三既𦵏而免喪未踰年而稱君是不知君親之愛繼
 體之義也頃公所以見辱於鞌悼公所以自弃於晉
 隱公所以見執於魯非不幸也若陳佗齊無知莒展
 輿弑君公子瑕逐君而自立未能自定而見誅逐故
 雖踰年不以國君道也
柔㑹宋公陳侯蔡叔于折十/一陳侯使女叔來聘莊二十/五○按
經陳侯使女叔來聘係荘公二十/五年事原本誤作十五今改正公子友如陳𦵏原仲
[002-16b]
二十/七齊仲孫來閔/元季子來歸閔/元齊高子來盟二/晦震夷
伯之廟僖十/五宋子哀來奔文十/四
 禮國君不名卿老又曰盛徳之士不名卿老者爵齒
 特髙之臣也不名者敬老事長之義也敬老為其近
 於親所以教人孝也事長為其近於兄所以教人悌
 也堯舜之道孝悌而已孝悌行而王道之本立矣故
 君之於臣所不名者二有禮之而不名者尚齒之義
 也有貴之而不名者尊賢之謂也尚齒尊賢其義一
[002-17a]
 也
及鄭師伐宋丁未戰于宋十/二齊人伐衛衛人及齊人戰
衛人敗績莊二/十八宋公曹伯云云伐齊宋師及齊戰于甗
齊師敗績僖十/八
 春秋言伐則不言戰言戰則不言伐言伐言戰惟此
 三者耳言伐不言戰者未必戰也言戰不言伐者伐
 不足道也言伐言戰者重之也此三者曷為重之伐
 宋之戰魯不為宋所信五㑹不能/平宋鄭不知反求諸已而
[002-17b]
 亂以濟之伐衛之戰齊不為衛所服齊桓以覇國伐/衛而經先衛及
 齊戰則不/服可知不能威之以義而賂以要之伐齊之戰宋
 不為齊所受不能仗義以立正宋立孝/公非正而彊以售之
 春秋惡其敢行非義而怙終不反故盡其辭焉
二月公㑹紀侯鄭伯己巳及齊侯宋公衞侯燕人戰齊
師宋師衞師燕師敗績十/三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
戰于泓宋師敗績僖二/十二楚人陳侯云云圍宋公㑹諸侯
盟于宋二十/七四月己巳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
[002-18a]
于城濮楚師敗績僖二/十八十一月庚午蔡侯以吳子及楚
人戰于栢舉楚師敗績定/四
 戰曰君敗曰師正也君将不稱師也鞌/泓戰曰大夫敗
 曰師正也大夫帥師者也邲/鐵戰曰人敗曰師則知人
 者君或大夫也圍曰人盟曰諸侯則知人者諸侯也
 故紀鄭之戰所謂燕人者燕伯也泓之戰宋之圍所
 謂楚人者楚子也城濮之戰所謂楚人者得臣也栢
 舉之戰所謂楚人者囊瓦也齊桓既沒宋襄圗覇而
[002-18b]
 不克成楚文王爭焉然盂之㑹宋有憂中國之心楚
 有輕中國之心泓之戰宋有仁人之心楚有禍人之
 心故自盂之後春秋志楚之君臣則皆人之及晉文
 興而後止有以見聖人閔中國之無覇而憂荆楚之
 肆行也
春無冰十/四二月無冰成/元春無冰襄二/十八正月雨木冰成十/六
十二月隕霜不殺草李梅實僖三/十三十月隕霜殺菽定/元
 詩七月紀日星霜露之變以驗百物之生成以為寒
[002-19a]
 燠之候所以謹民時前民用王業之先務也今也隂
 過剥而不氷陽未復而不殺應雪而雨氷應露而隕
 霜是皆失天地之和反隂陽之正物将疵癘而歳将
 不熟此有國者所當深憂非止雷電雨雹之失其時
 而已也
宋人以齊人蔡人衞人陳人伐鄭十/四公以楚師伐齊取
僖二/十六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于栢舉楚師敗績定/四
子單子以王猛居于皇劉子單子以王猛入于王城昭/二
[002-19b]
十/二
 宋魯蔡國小而師寡其能入鄭取齊敗楚者用大國
 之衆故也故稱以焉王者之征覇者之伐亦必用諸
 侯之衆而後克然不稱以者王以徳行仁其用不在
 衆也覇以力假仁用衆不足道也是故商受牧野之
 旅無以敵周齊桓召陵之師不能屈楚若小國而用
 大國之衆以取勝於是乎稱之至於劉單臣也以其
 君出入春秋無避者猛當喪未君故也
[002-20a]
天王使家父來求車十/五
 舜五載一廵狩羣后四朝其法曰車服以庸周宣王
 錫命諸侯其詩曰路車乘馬是知車服者帝王以錫
 有功者也春秋之世國君大夫猶有受路車命服之
 賜于王者今莊王乃反求諸魯何哉豈徴其所嘗錫
 者乎抑魯所自為者乎徴所嘗錫則賞不信魯所自
 為則工不度故賞刑失自求車始也
鄭伯突出奔蔡鄭伯突入于櫟十五至莊/四歸不書衞侯朔出奔
[002-20b]
十/六衞侯朔入于衛莊/六衛侯出奔楚衛侯鄭自楚復歸
于衛僖二/十八衛侯出奔齊襄十/四衛侯入于夷儀二十/五衛侯
衎復歸于衛二十/六
 諸侯出奔則失國失國改立君則失位無國與位則
 不得稱其故爵正也國君出奔皆名不名者義見僖
 二十八此四君之出也其國固改立矣突之出凡十
 有八年而後復國鄭立世子忽子舋/子儀子儀稱鄭伯朔之出凡八年
 而後復國衛立/黔牟鄭之出凡两月而後復國叔武稱/衛子
[002-21a]
 之出凡十有二年而後復國衛立剽七/㑹稱衛侯是内有一衛
 侯鄭伯外有一衛侯鄭伯也春秋不與其一不奪其
 一不嫌一國有二君何也忽以世子嗣位而不終叔
 武以君命攝位則不正無疑也其他則在外者以無
 道出者也在内者以無道立者也吾獨誰與而誰奪
 乎或曰君雖無道因其出遂奪之位而亦可以為君
 則豈非奨簒矣乎曰在外者雖有君名而無君國之
 實在内者雖有君位而無定位之威不能去/出君然國人
[002-21b]
 既君之矣諸侯既㑹之矣吾獨不謂之君可乎雖謂
 之君而外君不沒是不與其為君也夫國人之罪也
 國人有承命之理故也諸侯㑹之諸侯之罪也諸侯
 有討罪之義故也吾亦謂之君所以恕國人責諸侯
 也恕國人責諸侯然後簒者之惡不容於貶夫諸侯
 出奔歸入或先名或後名皆春秋新意惟&KR0691朔出入
 名之以其簒也簒者義固不當為君雖其歸入猶奪
 之國也
[002-22a]
鄭世子忽復歸于鄭十/五歸十三復歸五入十一復入二
歸入言所自十有六
 皆反國也有難易逆順之别焉其入也易則謂之歸
 歸順辭也其歸也難則謂之入入逆辭也鄭突因忽
 之弱桓/曹赤因覊之奔莊二/十四衛侯鄭先誅瑕咺僖三/十
 蔡侯廬陳侯吳始就封國昭十/三邾益衛彄有助之者
 哀八/哀十曹伯趙鞅有請之者僖十六/定十三蔡季楚比有召之
 者桓十七/昭十三其國莫為之難則其入也易故同謂之歸
[002-22b]
 也大夫而志歸者其罪釋也復得其位故也鄭忽之
 出宋立突以簒之衛侯鄭之出晉立叔武以伐之曹
 襄為晉所執而分其地衛衎為臣所逐而不得入其
 失位非其罪也故於歸以復位言之許叔之入許鄭
 雖與之非國人之謀也桓十/五陽生之入齊齊雖召之
 非國卿之意也哀/六鄭伯之入櫟桓十/五小白之入齊莊/九
 衛衎之入夷儀襄二/十五去疾之入莒昭/元衛朔之入衛莊/六
 王猛之入王城昭二/十二天王之入成周昭二/十六其國有與
[002-23a]
 之競則其歸也難故同謂之入也大夫而志入者欲
 以叛也復入者欲覆其宗國也其言所自者明非私
 反也不有顯召之者則有顯納之者也陽生雖有召
 之者而非顯召欒盈雖有納之者而非顯納故皆不
 言其所自也元咺君執則已歸君失位則已復位據
 位以伉君專禄而不臣故亦同謂之復歸也人臣也
 而與其君同辭則咺之罪於是乎不測矣此數端者
 非以為君優劣之差也葢以明宗廟社稷之難保土
[002-23b]
 地人民之易失爵位名器之不可忽以為有天下國
 家者之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