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12 春秋釋例-晉-杜預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釋例卷二
             晉 杜預 撰
  滅取入例第七案此篇見永樂大/典惟篇目佚今補
莊十年冬十月齊師滅譚譚子奔莒傳曰齊侯之出也
過譚譚不禮焉及其入也諸侯皆賀譚又不至冬齊師
滅譚譚無禮也譚子奔莒同盟故也
閔二年冬云/云十二月狄入衛傳曰冬十二月狄人伐衛
[002-1b]
云/云衛懿公云/云及狄人戰于熒澤衛師敗績遂滅衛衛侯
不去其旗是以甚敗云/云狄入衛
僖十年春王正月云/云狄滅温温子奔衛傳曰春狄滅温
蘇子無信也蘇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
不救故滅蘇子奔衛
十二年夏楚人滅黄傳曰黄人恃諸侯之睦于齊也不
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黄
十九年冬云/云梁亡傳曰梁亡不書其主自取之也初梁
[002-2a]
伯好土功亟城而弗處民罷而弗堪則曰某冦將至乃
溝公宫曰秦將襲我民懼而潰秦遂取梁
二十二年春公伐邾取須句二十一年傳曰邾人滅須
句須句子來因成風也成風為之言于公曰崇明祀保
小寡周禮也蠻夷滑夏周禍也若反須句是崇皥濟而
修祀紓禍也二十二年傳曰春伐邾取須句而反其君
焉禮也
二十五年春王正月丙午衛侯燬滅邢傳曰正月丙午
[002-2b]
衛侯燬滅邢同姓也故名
二十六年秋楚人滅䕫以䕫子歸傳曰䕫子不祀祝融
與鬻熊楚人讓之對曰我先王熊摯有疾鬼神弗赦而
自竄于䕫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成得臣鬭宜申
帥師滅䕫以䕫子歸
文五年秋楚人滅六傳曰六人叛楚即東夷楚成大心
仲歸帥師滅六云/云臧文仲聞六與蓼滅曰臯陶庭堅不
祀忽諸徳之不建民之無援哀哉
[002-3a]
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須句傳曰春公伐邾間晉
難也三月甲戌取須句寘文公子焉非禮也
十五年夏云/云六月云/云晉郤缺帥師伐蔡戊申入蔡傳曰
新城之盟蔡人不與晉郤缺以上軍下軍伐蔡曰君弱
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還傳例曰凡勝國
曰滅之獲大城焉曰入之
宣九年秋取根牟傳曰秋取根牟言易也
十五年夏云/云六月癸夘晉師滅赤狄潞氏以潞子嬰皃
[002-3b]
歸傳曰潞子嬰兒之夫人晉景公之姊也鄷舒為政而
殺之又傷潞子之目晉侯將伐之云/云六月癸夘晉荀林
父敗赤狄于曲梁辛亥滅潞
十六年春王正月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傳曰春晉
士㑹帥師滅赤狄甲氏及留吁鐸辰
成六年春云/云取鄟傳曰取鄟言易也
襄六年冬云/云十二月齊侯滅萊傳曰十一月齊侯滅萊
萊恃謀也
[002-4a]
十年夏五月甲午遂滅偪陽傳曰夏四月戊午㑹于柤
云/云晉荀偃士匄帥卒攻偪陽親受矢石甲午滅之書曰
遂滅偪陽言自㑹也
十三年夏取邿傳曰夏邿亂分為三師救邿遂取之𫝊
例曰凡書取言易也用大師焉曰滅弗地曰入
昭四年秋云/云九月取鄫傳曰九月取鄫言易也莒亂著
丘公立而不撫鄫鄫叛而來故曰取傳例曰凡克邑不
用師徒曰取
[002-4b]
哀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傳曰春宋公
伐曹將還褚師子肥殿曹人詬之不行師待之公聞之
怒命反之遂滅曹執曹伯及司城彊以歸殺之
 釋例曰先王之命天子之地一圻列國一同自是以
 衰故九服之内有萬國焉聞諸前史周之興也姬姓
 之國五十有五興廢繼絶仍有舊封者千有八百其
 後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大侵小衆暴寡漢陽諸姬楚
 實盡之霍陽虞虢滅而入晉故春秋見于經傳通及
[002-5a]
 古國附庸蠻夷無爵而為國者凡百四十五而已定
 哀之末又存者大半案自先王之命以下永樂大典/無之從敬鉉續明三𫝊例説略
 補/入夫興滅繼絶帝王之逺典也勤而撫之五伯之所
 以役王命也兄弟甥舅侵敗王略王命伐之則有征
 討之事兵之所加不可細舉故策書之典以例而言
 用大師起大衆重力以陷敵因而有之故名勝國通
 以滅為文也案名字僖三年正/義引釋例作曰字以成師重力雖獲大
 城得而弗有故直以出入為辭曰入之而已城不苞
[002-5b]
 地國不苞邑滅邑必主大師故再發例取者乘其衰
 亂或受其潰叛或用少師而不頓兵勞力則直言取
 如取如攜言其易也𫝊四發取例者邿以師取案襄/十三
 年正義引釋/例取作徒鄫以叛而來根牟東夷鄟附庸國名各
 不同故也邿為小國非邑非夷故以凡例附之譚黄
 萊六之滅𫝊但見四國之咎有以取之非所以解滅
 例也狄滅而書入者狄無文告衛之君臣死盡齊桓
 存之以告諸侯言狄已去不能有其土地也蘇子叛
[002-6a]
 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滅而居之此中國之狄也作
 事不時則怨讟動于民彼梁伯者虚興無虞之功詐
 稱無害之寇環溝其宫案環溝僖十九年正/義引釋例作遂溝以盪百
 姓之心開大國之志是妖興之先徴自亡之實應故
 不言秦滅梁而以自亡為辭也案為辭僖十九年正/義引釋例作為文
 衛侯滅邢無異罪同姓故名䕫子承祝融鬻熊之𦙍
 世紹其祀而欲移之于楚見責又不以禮服罪狀由
 于不祀宜在見罪故無異譏晉侯滅虞而修虞祀供
[002-6b]
 其職貢𫝊稱罪虞且言易亦其義也狄有五罪伐之
 正也不書林父士㑹從告辭也㑹以訓上下叙徳刑
 遂滅偪陽言滅生于㑹非本意也曹人背晉而奸宋
 是以致討宋公既還而不忍褚師之詬怒而反兵一
 舉滅曹滅非本志故以入告也
  氏族例第八案此篇永樂/大典全闕
 釋例曰别而稱之謂之氏合而言之謂之族子孫繁
 衍枝布葉分始承其本末取其别故其流至于百姓
[002-7a]
 萬姓隠八年正/義引釋例尋按春秋諸氏族之稱甚多參差而
 先儒皆以為例欲托之于外赴則患有人身自來者
 例不可合因以僻陋未賜族為説弑君不書族者四
 事州吁無知不稱公子公孫賈氏以為弑君取國故
 以國言之按公子商人亦弑君取國而獨稱公子宋
 督賈氏以為督有無君之心故去氏按𫝊自以先書
 弑君見義不在于氏也宋萬賈氏以為未賜族按𫝊
 稱南宫長萬則為巳氏南宫不得為未賜族也執殺
[002-7b]
 大夫不書族者二事楚殺得臣與宜申賈氏皆以為
 陋按楚殺大夫公子側大夫成熊之等六七人皆稱
 氏族無為獨于此二人陋也欲以為通例則有若此
 之錯欲以為無義例則𫝊曰嘉之故不名書曰仲孫
 嘉之書曰崔氏非其罪翬溺帥師皆曰疾之稱族尊
 君命舎族尊夫人尊晉罪巳之文炳然著明以此推
 之知亦非仲尼所遺也斯葢非史策舊法故無凡例
 當時諸國以意而赴其或自來聘使者辭有詳略仲
[002-8a]
 尼修春秋因采以示義義之所起則刊而定正之否
 則即因而示之不皆刊正也故蔡人嘉赴而經從稱
 季傳曰蔡人嘉之書崔氏傳亦曰且告以族明皆從
 其本也書司馬華孫來盟亦無他比知非大例也然
 則總而推之春秋之義諸侯之卿當以名氏備書于
 經其加貶損則直稱人若有襃異則或稱官或但稱
 氏若内卿有貶則特稱名文不言魯人故異于外也
 若夫襃無貶傳所不發者則皆就舊文或未賜族或
[002-8b]
 時有詳略也推尋經文自莊公以上諸弑君者皆不
 書氏閔公以下皆書氏亦足以明時史之異同非仲
 尼所皆刊也隠四年正/義引釋例舊説以為大夫有功徳者則
 生賜族非也至于鄭祭仲為祭封人後升為卿經書
 祭仲以生賜族者檢傳既無同華氏之文則祭者是
 仲之舊氏也隠八年正/義引釋例傳云公子遂如齊逆女尊君
 命也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尊夫人也叔孫僑如逆
 女則往曰稱族還曰舎族然則公子公孫繫公之常
[002-9a]
 言非族也宣元年正/義引釋例禍福不告則不書然則國之大
 事見告則皆承告而書貴賤各以所告為文也福莫
 大于享國有家禍莫甚于骨肉相殘故公子取國及
 為亂見殺者亦皆書之不必繫于為卿故子紏意恢
 以公子見書于經也莊九年正/義引釋例
  爵命例第九案此篇永樂/大典全闕
 釋例曰天子錫命其詳未聞諸侯或即位而見錫或
 厯年乃加錫或已薨而追錫魯桓薨後見錫則亦衛
[002-9b]
 襄之比也魯文即位見錫則亦晉惠之比也魯成八
 年齊靈二十四年乃見錫隨恩所加得失存乎其事
 莊元年正/義引釋例周官王之五路及卿大夫士服車各有名
 又有良車散車不在等者其用無常襄十九年正/義引釋例
 路者革路若木路或云先或云次葢以就數為差其
 受之于王則稱大成二年正/義引釋例公侯伯子男及其卿大
 夫士命數周官具有等差當春秋時漸已變改是以
 仲尼丘明據時之宜仍其行事從而然之不復與周
[002-10a]
 官同也而先儒考合周官禮記各致異端今詳推經
 𫝊國之大小皆據當時土地人民不復依爵故書齊
 楚之卿而略于滕薛也諸侯大國之卿皆必有命固
 無所疑其總名亦曰大夫也故經傳卿大夫之文相
 渉晉殺三卿而經書大夫邢丘之㑹𫝊稱大夫亦皆
 卿也蜀之盟齊國之大夫湨梁之盟小邾之大夫此
 不命一命之大夫故不書也命者謂其君正爵命之
 于朝其宫室車旗衣服禮儀各如其命數則皆以卿
[002-10b]
 禮書之于經衛之于晉不得比次國則邾莒把鄫之
 屬固已㣲矣此等諸國當時附隨大國不得列于㑹
 者甚多及其得列上不能自通于天子下無暇于備
 禮成制故與于㑹盟戰伐甚多唯曹之公子首得見
 于經其餘或命而禮儀不備或未加命數故皆不書
 之也邾畀我之等其奔亡亦多所書唯數人而已知
 其合制者少也又邾庶其等傳皆言非卿以地來雖
 賤必書紀裂繻來逆女傳曰卿為君逆知此等㣲國
[002-11a]
 亦應有卿有卿則應書于經徒以卑陋制不合禮失
 禮之例把降為夷華耦具官君子貴之至于此等卿
 而不備禮亦所以見其略賤也諸儒以為邾莒無命
 卿既自違𫝊劉賈又云春秋之序三命以上乃書于
 經穎氏以為再命稱人傳曰叔孫昭子三命踰父兄
 昭公十年昭子始加三命而先此叔孫皆自見經知
 所書皆再命也襄二十一年/正義引釋例
  内外君臣逆女例第十案此篇見永樂大/典惟篇目佚今補
[002-11b]
隠二年秋云/云九月紀裂繻來逆女傳曰紀裂繻來逆女
卿為君逆也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歸于紀
桓三年秋七月云/云公子翬如齊逆女傳曰公子翬如齊
逆女修先君之好故曰公子
九月齊侯送姜氏于讙傳曰齊侯送姜氏非禮也傳例
曰凡公女嫁于敵國姊妹則上卿送之以禮于先君公
子則下卿送之於大國雖公子亦上卿送之於天子則
[002-12a]
諸卿皆行公不自送於小國則上大夫送之
夫人姜氏至自齊冬齊侯使其弟年來聘傳曰齊仲年
來聘致夫人也
八年冬十月云/云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傳曰祭公來遂
逆王后于紀禮也
九年春紀季姜歸于京師傳曰紀季姜歸于京師傳例
曰凡諸侯之女行唯王后書
莊元年夏單伯送王姬
[002-12b]
二十二年冬公如齊納幣
二十四年夏公如齊逆女秋公至自齊八月丁丑夫人
姜氏入戊寅大夫宗婦覿用幣傳曰秋哀姜至公使宗
婦覿用幣非禮也
僖五年夏公孫兹如牟傳曰夏公孫兹如牟娶焉
二十五年夏四月云/云宋蕩伯姬來逆婦
三十一年冬把伯姬來求婦
文二年冬云/云公子遂如齊納幣傳曰襄仲如齊納幣禮
[002-13a]
也傳例曰凡君即位好舅甥修婚姻娶元妃以奉粢盛
孝也孝禮之始也
四年夏逆婦姜于齊傳曰逆婦姜于齊卿不行非禮也
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于魯也曰貴聘而賤逆之君
而卑之立而廢之棄信而壊其主在國必亂在家必亡
不允宜哉詩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敬主之謂也
宣元年春王正月云/云公子遂如齊逆女傳曰公子遂如
齊逆女尊君命也
[002-13b]
三月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傳曰遂以夫人婦姜至自
齊尊夫人也
五年秋九月齊髙固來逆叔姬傳曰齊髙固來逆女自
為也故書曰逆叔姬卿自逆也
成八年春云/云宋公使華元來聘傳曰宋華元來聘聘共
姬也
夏宋公使公孫夀來納幣傳曰宋公使公孫夀來納幣
禮也
[002-14a]
冬十月云/云衛人來媵傳曰衛人來媵共姬禮也傳例曰
凡諸侯嫁女同姓媵之異姓則否
九年春云/云二月伯姬歸于宋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晉
人來媵傳曰晉人來媵禮也
十年夏云/云五月云/云齊人來媵
十四年秋叔孫僑如如齊逆女傳曰宣伯如齊逆女稱
族尊君命也
九月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傳曰僑如以夫人婦
[002-14b]
姜氏至自齊舎族尊夫人也君子曰春秋之稱㣲而顯
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
修之
襄十五年春云/云劉夏逆王后于齊傳曰官師從單靖公
逆王后于齊卿不行非禮也
 釋例曰凡稱君即位修婚姻娶元妃謂諒隂既終嘉
 好之事通于内外内外之禮始備此除凶之即位也
 古者諸侯之娶嫡夫人及左右媵各有姪娣皆同姓
[002-15a]
 之國國三人凡九女參骨肉至親所以息隂訟息隂
 訟案隠元年𫝊正義引/釋例此句作隂訟息所以廣繼嗣也當時雖無其
 人必待年長而送之所以絶淫逸案淫逸成八年正/義引釋例作望求
 塞非常也辭稱惷愚不教故遣大夫隨之而亦謂之
 媵臣所以將謙敬之實也夫人薨不更聘必以姪娣
 媵繼室一與之醮則終身不二所以重婚姻之禮固
 人倫之義人倫之義既固上足以奉宗廟下足以繼
 後世此夫婦之義也天子至尊無敵則上卿親迎而
[002-15b]
 上公臨之案襄十五年劉夏逆王后于齊𫝊云官師/從單靖公逆王后于齊卿不行非禮也孔
 穎達正義云此公既行矣唯譏卿之不行不譏王不/親逆是知于禮天子不親昏使上卿逆而公臨之故
 唯言卿不行非禮也釋例據此/𫝊知天子當使公卿不親迎也諸侯若有故不得親
 迎必使宗親上大夫為介凡内外君臣逆十六𫝊所
 以發義例有四紀裂繻來逆女傳曰卿為君逆也齊
 髙固來逆叔姬傳曰書逆叔姬卿自逆也此外君臣
 來逆女之異文也公子遂如齊逆女傳曰尊君命也
 公孫兹如牟傳曰娶焉此内君臣出逆女之異文也
[002-16a]
 祭公逆王后于紀傳曰禮也此天子之異文也逆婦
 姜于齊傳曰卿不行非禮也劉夏逆王后于齊傳曰
 官師從單靖公卿不行非禮也知祭公如紀時亦有
 卿卿不書舉重略輕猶鞌邲之戰唯書郤克林父此
 又天子及諸侯使公卿之文也國君之娶必卜鄰國
 之吉人臣亦卜國内之耦所以美祚𦙍也臣若有故
 而外婚則稱使以出不得稱婚卿非君命不越境也
 婚禮雖奉時君之命其言必稱先君以為禮辭故公
[002-16b]
 子翬逆女傳稱修先君之好公子遂逆女傳曰尊君
 命互發其義也往必稱族以示其重還雖在途必舍
 族以替之所以成小君之尊也禮父母逆女不下堂
 著外成之節委之于迎者也齊侯送姜氏經指事而
 書𫝊亦隨文而釋以見其非也婚禮卿納幣而君親
 逆君有故即使卿逆之則書卿名以夫人至父母之
 國又遣使致女所以進貞女成大禮也桓公不書納
 幣而遣公子翬逆女逆女踰月翬未反而公㑹齊侯
[002-17a]
 于讙本非親迎因接夫人直稱夫人至者為失禮不
 斥言之文也莊公顧割臂之盟崇寵孟任故即位二
 十三年乃娶元妃雖丹楹刻桷身自納幣而有孟任
 之嫌故與姜氏俱反而異入經所以不以至禮書也
 文公既不親迎又不使卿君而卑之立而廢之故不
 稱逆女皆國史叙事之宜也天子娶則稱逆王后卿
 為君逆女則稱逆女其自為逆則稱所迎之字案隠/二年
 正義引釋/例迎作逆尊卑之别也逆稱王后而逆之曰季姜伸
[002-17b]
 父母之尊也天子嫁女于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
 之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尊卑不
 得交禮也魯諸公納幣或在即位之前成公娶夫人
 而不納幣此經文闕也貴聘而賤逆失之㣲者𫝊猶
 詳之言其不終若實不納幣非所略也諸侯婚禮久
 亡以士婚禮準之不得唯止于納幣逆女逆女納幣
 二事皆必使卿行卿行則書之他禮非卿則不書也
 宋公使華元來聘聘不應使卿故𫝊但言聘共姫也
[002-18a]
 使公孫夀來納幣納幣應使卿故𫝊明言其得禮也
 魯君之婚亦唯存納幣逆女此其義也魯自惠已上
 世娶于宋自桓已下娶于齊及春秋之末襄昭定哀
 四公皆違其舊三桓執政欲以削公室外援成巳之
 私故哀公將因越人以去三桓越人請妻之于是季
 孫賂太宰嚭以絶其計哀公不能自固出奔而死禄
 之去公室亦難以禮論也把蕩二伯姬皆自為子來
 迎之與求雖異然其實一也文公宣公成公夫人皆
[002-18b]
 稱婦各有姑之辭也宣公納幣雖或在即位之前據
 為喪娶不須貶責而自明故無譏文也成公逆女及
 夫人至最為得禮故詳其文丘明謂之㣲而顯婉而
 成章也宋公之娶伯姬幣聘兩備晉衛為媵葢古婚
 之道故𫝊毎為之發伯姬以賤逆婦齊人來媵皆非
 所應故𫝊亦無文也叔姬歸于紀此待年之女年滿
 特行故書其歸公子翬如齊逆女此經正文而賈氏
 云使翬逆女兼修艾之盟婚姻禮之大事方遣逆女
[002-19a]
 無縁兼修盟㑹若實如此經當變文不得以逆女為
 使而更以修盟為實也又此年春公已㑹齊侯而成
 婚豈復須逆女之臣以申久要斯不然矣夫人孫于
 齊𫝊云不稱姜氏絶不為親止釋孫例也至于喪婚
 則或稱姜而不言氏或稱氏而不言姜丘明不發其
 例斯葢經傳闕也
  内女夫人卒𦵏例第十一案此篇見永樂大/典其篇目亦存
隠二年冬云/云十二月乙夘夫人子氏薨
[002-19b]
三年夏四月辛夘君氏卒傳曰夏君氏卒聲子也不赴
于諸侯不反哭于寢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稱夫人故
不言𦵏不書姓為公故曰君氏
僖元年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齊人以歸閔二
年傳曰閔公之死也哀姜與知之故孫于邾齊人取而
殺之于夷以其尸歸僖公請而𦵏之
云/云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喪至自齊傳曰夫人氏
之喪至自齊君子以齊人之殺哀姜也為已甚矣女子
[002-20a]
從人者也
文四年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風氏薨
五年春云/云三月辛亥𦵏我小君成風傳曰春王使榮叔
來含且賵召昭公來㑹𦵏禮也
十七年夏四月癸亥𦵏我小君聲姜傳曰𦵏聲姜有齊
難是以緩
宣八年冬十月己丑𦵏我小君敬嬴雨不克𦵏庚寅日
中而克𦵏傳曰𦵏敬嬴旱無麻始用葛茀雨不克𦵏禮
[002-20b]
也卜𦵏先逺日避不懷也
襄四年秋七月戊子夫人姒氏薨傳曰定姒薨不殯于
廟無襯不虞匠慶謂季文子曰子為正卿而小君之喪
不成不終君也君長誰受其咎初季孫為巳樹六檟于
蒲圃東門之外匠慶請木季孫曰畧匠慶用蒲圃之檟
季孫不御君子曰志所謂多行無禮必自及也其是之
謂乎
云/云八月辛亥𦵏我小君定姒
[002-21a]
定十五年秋七月壬申姒氏卒傳曰姒氏卒不稱夫人
不赴且不祔也
九月云/云辛巳𦵏定姒傳曰𦵏定姒不稱小君不成喪也
哀十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傳曰夏五月昭夫人孟
子卒昭公娶于呉故不書姓死不赴故不稱夫人不反
哭故不言𦵏小君
   右夫人卒𦵏
莊二年秋七月齊王姬卒
[002-21b]
四年夏云/云六月乙丑齊侯𦵏紀伯姬
二十九年冬十有二月紀叔姬卒
三十年秋云/云八月癸亥𦵏紀叔姬
僖九年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文十二年春云/云二月庚子子叔姬卒傳曰叔姬卒不言
把絶也書叔姬言非女也
成八年冬十月癸夘把叔姬卒傳曰把叔姬卒來歸自
把故書
[002-22a]
九年春王正月把伯來迎叔姬之喪以歸傳曰杞桓公
來逆叔姬之喪請之也把叔姬卒為把故也逆叔姬為
我也
襄三十年夏云/云五月甲午宋災宋伯姬卒傳曰甲午宋
大災宋伯姬卒待姆也君子謂宋共姬女而不婦女待
人婦義事也
秋七月叔弓如宋𦵏宋共姬傳曰叔弓如宋𦵏共姬也
   右内女卒𦵏夫人卒𦵏二十四内女卒十二錯
[002-22b]
   綜其二十三以包通之
 釋例曰夫人喪禮有三薨則赴于同盟之國既𦵏日
 中自墓反虞于正寢所謂反哭于寢也卒哭而祔于
 祖姑皆然則書曰夫人某氏薨𦵏我小君某氏此備
 禮之文也姒氏卒傳曰不稱夫人不赴且不祔也𦵏
 定姒不稱小君不成喪也然則夫人子氏赴而不反
 哭故不書𦵏定姒則反哭而不赴故書𦵏而不言小
 君若昭之孟子者以同姓為諱案諱字哀十二年/正義引釋例作闕
[002-23a]
 革其姓過而知晦也然呉之太伯下及魯昭公于親
 逺矣所諱在于名義而已居夫人之位籍小君之尊
 已三世矣季氏當國而不為之服至令仲尼釋已之
 經國朝不成其喪以世嫡夫人亦不書于策此季氏
 之咎也凡妾子為君其母猶為夫人雖先君不命其
 母母以子貴其嫡夫人薨則尊得加于臣子而内外
 之禮皆如夫人矣故姒氏之喪責以小君不成案此/句永
 樂大典誤作貴以小君今從/隠三年正義所引釋例改正成風之喪王使來㑹𦵏
[002-23b]
 傳曰禮也隠公以讓攝位案此句隱三年正義引/釋例作隠以讓桓攝位
 不成禮于聲子假稱君氏以别妾媵葢是一時之宜
 隠之至義凡夫人薨失所則書地明失常也哀姜不
 書姓經闕文也夫人姒氏薨𦵏皆以禮備為文明季
 文子雖議從略賤案襄四年𫝊定姒薨匠慶請木季/孫曰略杜預集解不以道取為略
 孔穎達正義云釋例以略為略賤/自是解略字正義與集解别也聞匠慶之言懼而
 備禮殯𦵏無闕也齊王姬卒魯為主比内女也紀侯
 大去其國令弟納邑附齊齊侯嘉而愍之恩及伯姬
[002-24a]
 伯姬魯女也故以來告大夫㑹𦵏故書齊侯𦵏紀伯
 姬也叔姬繼伯姬之後紀侯既卒依紀季居酅貞義
 守節嘉而愍之故亦存弔𦵏之禮也子叔姬卒傳曰
 不言把絶也書叔姬言非女也出棄之女反在父母
 之室則與既笄成人者同故亦書卒也昭三年傳曰
 昔文襄之伯君薨大夫弔卿共𦵏事夫人士弔大夫
 送𦵏宋伯姬之卒宋人義其待姆魯嘉其事貞節使
 卿送𦵏舉諡成禮君子嫌其敬過于節故以女而不
[002-24b]
 婦示義經文仍舊非仲尼所變故亦不嫌書日以示
 别之葢丘明道達聖㫖扶春秋之義也内女唯諸侯
 夫人卒乃書恩成于敵體其所嘉愍乃遣弔喪又簡
 于文襄之法也其非適諸侯則略之以服制相準也
 生書其來而死不録其卒從外大夫之比也伯姬卒
 未適人故不稱國既笄成人故書經書孟子卒傳曰
 昭公娶于呉故不書姓此為昭公加諱不復繫呉改
 其姓號經傳因而不革也論語謂之呉孟子葢時人
[002-25a]
 常言非經傳正文也而賈氏以謂言孟子若言呉之
 長女稱呉長女既不異于同姓之長女且娶同姓長
 之與少未聞其異無所為别也又齊侯𦵏紀伯姬不
 書諡者葢亡國之婦夫妻皆降莫為之諡也而賈許
 方以諸侯禮説又失之也禮公子為其母練冠縓縁
 既𦵏除之及其嗣位為君非復公子嫡母薨則伸其
 母尊而先儒同之公子亦繆矣
  侵伐襲例第十二案此篇見永樂大/典惟篇目佚今補
[002-25b]
 釋例曰侵伐襲者師旅討罪之名也鳴鐘皷以聲其
 過曰伐寢鐘皷以入其境曰侵掩其不備曰襲此所
 以别興師用兵之狀也其但稱圍救舉實而言也周
 禮萬二千五百人為軍二千五百人為師五百人為
 旅傳曰君以軍行祓社釁皷又曰嘉好之事君行師
 從卿行旅從然春秋不書師旅一皆曰師從衆辭也
 大夫將滿師稱師不滿稱人而已卿將滿稱師案此/句隠
 二年正義引釋例作卿將滿/師則兩書與永樂大典異不滿則直書名氏君將
[002-26a]
 不言帥師卿將不言師旅此史策記注之常也案隠/二年
 正義云此用/公羊之説翬之伐鄭溺之伐衛固請專命王命伐
 宋羽父不待君以速進案待字隠十年正/義引釋例作匡而先㑹二
 國自以為名故皆貶去其族齊為侯伯鄭伯又為王
 卿士二君奉王命以討宋惡羽父之專進故使與㣲
 者同伐動而無功故無成敗也老桃之㑹而不同伐
 公既獨敗宋師鄭乃尋其末蹤事同一時故不重告
 于廟也齊侯衛侯鄭伯來戰于郎夫子善魯人之秉
[002-26b]
 周班惡三國之伐有禮故正王爵以表周制去侵伐
 以見無罪此聖人之所以扶奬王室敦崇大教故改
 常例以特見也衛孔達為政不恭背盟主興兵于鄰
 國受討喪邑窘而告陳雖從陳之謀僅得自定以謀
 而濟故君子但明言合古而不釋其尤也秦伯終用
 孟明而致敗敗而罪己救其闕而養其志孟明増修
 其徳以霸西戎夫子嘉之故于伐秦之役貶四國大
 夫四國大夫奉君命而行今以一義變例故稱尊秦
[002-27a]
 謂之崇徳明罪不在四國大夫也傳稱秦伯伐晉既
 嘉孟明以善稱穆公又曰遂伯西戎而經書秦人知
 稱人非諸侯之襃貶也鄭受楚命伐宋大敗宋師獲
 其上卿案上字宣元年正/義引釋例作二字此晉之不競也晉于是申
 命衆國大起其衆將以雪宋之恥取威定霸趙盾為
 政而畏鬭椒之威案宣二年正義引釋例/此句作而畏越椒之盛不敢遂其
 所志託辭班師失宋之心孤諸侯之望楚之囊瓦為
 呉所誘以喪軍師皆所以致貶也子重興鐘皷以救
[002-27b]
 彭城而實使輕軍與鄭人侵之故經以實事稱人書
 侵而𫝊本其始發言伐也諸經傳異文而非例所及
 者其義皆然陳蔡楚之與國鄭欲求親于晉故伐而
 入之晉士莊伯詰其侵小且問陳之罪子産答以東
 門之役故免于譏及其侵蔡既無晉命案命字襄八/年正義引釋
 例作/令又無直辭君死主少興師以求媚于晉義取亂
 略不能以徳懐親又不能以直報怨故二大夫異于
 子産也陳之見伐本以助晉晉不逆勞而以法詰之
[002-28a]
 得盟主道理故仲尼曰晉為伯鄭入陳非文辭不為
 功善之也戎之侵魯魯人不知去而逺追又無其獲
 邊境不備侯不在疆所以為諱也諱此君之闕亦所
 以示戒于將來之君也楚人棄君助臣取宋彭城以
 封叛者削正興偽雖非復宋地故追書繫宋不與楚
 人之所得入也虎牢鄭之郊境晉人既有之矣又城
 而居之將以脅鄭鄭畏偪而强服遇楚而復叛八年
 之間一南一北至于數四晉悼慮其未已故大城置
[002-28b]
 戍先以示威鄭服之日釋戍以歸之案襄十五年義/引釋例以作而
 徳立刑行故能終有鄭國春秋探書其本意案襄十/年正義
 引釋例/意作心善之也三都强盛以奪三家之權陪臣執政
 下凌上替故仲由隳之而仲尼弗禁帥師登臺僅不
 相克案此句定十二年正義/引釋例作僅而皆克直隨事而書以示三家
 之疆無義例也晉伐鮮虞文無主帥既例所不及麻
 隧實戰而但書伐欲以為不告則時公在師欲以為
 諱伐無罪則秦直晉曲欲以為無功諱負則秦師敗
[002-29a]
 績此皆經文闕漏傳文獨存也賈氏以晉直秦曲無
 辭不得敵有辭故不書戰而韓之戰秦直晉曲宋之
 戰魯義而宋不信亦皆書戰事類甚多此既不安又
 師者是人衆之通言取而復為義云諸經稱師皆以
 明用師之義晉師滅潞則曰得用師之道楚師滅陳
 則曰失用師之道文體適同一善一惡諸稱師者百
 六十四患不能通則但為稱師而不見將帥之主數
 條生義此為更在將帥與不復在師也俱是戰伐之
[002-29b]
 事亦俱稱師其人存其事顯則所責明其人沒而但
 稱師則所責隠仲尼曷為舎此而明彼言左氏不明
 義例不以為義例則異同詳畧皆本史也而諸君區
 區溺意于亂文欲于無義之中求義無異施綿緼以
 為縑絹用櫛比于氈毛也
 
 
 春秋釋例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