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86 禮書綱目-清-江永 (master)


[080-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綱目卷七十八     婺源江永撰
孝經    曲禮三
 補依朱子孝/經刋誤定
仲尼居曽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
和睦上下無怨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言先代聖德之/王能順天下人心行此至要之化則上
下臣人和/睦無怨汝知之乎曽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禮師有問/避席起荅子曰夫孝德之本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故為德本教之所
[080-1b]
由生也言教從/孝而生復坐吾語女身體髪膚受之父母不敢
毁傷孝之始也父母全而生之己當全/而歸之故不敢毁傷立身行道揚名
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言能立身行此孝道自然/名揚後世光顯其親故行
孝以不毁為/先揚名為後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言行/孝以
事親為始事君為中忠孝道著乃/能揚名榮親故曰終于立身也愛親者不敢惡於人
博愛/也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廣敬/也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
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刑法也君行博愛廣敬之道使人/皆不慢惡其親則德教加被天下
當為四夷之/所法則也盖天子之孝也盖猶略也孝道/廣大此略言之在上不驕
[080-2a]
高而不危諸侯列國之君貴在人上可/謂高矣而能不驕則免危也制節謹度滿而
不溢費用約儉謂之制節慎行禮法/謂之謹度無禮為驕奢泰為溢高而不危所以長
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
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列國皆有社稷其君主而祭/之言冨貴常在其身則常為
社稷之主而/人自和平也盖諸侯之孝也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服/者
身之表也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言/卿大夫遵守禮法不敢僣上偪下非先王之法言不
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法言謂禮法之言德行謂/道德之行若言非法行非
德則虧孝道/故不敢也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言必守法/行必遵道口無
[080-2b]
擇言身無擇行言行皆遵法道/所以無可擇也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
天下無怨惡禮法之言焉有口過/道德之行自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後能守
其宗廟三者服言行也禮卿大夫立三廟以奉先/祖言能備此三者則能長守宗廟之祀盖卿
大夫之孝也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
君而敬同資取也言愛父與/母同敬父與君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
兼之者父也言事父兼/愛與敬也故以孝事君則忠移事父孝以/事於君則為
忠/矣以敬事長則順移事兄敬以事/于長則為順矣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然後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能盡忠順以事君長則/常安禄位永守祭祀
[080-3a]
盖士之孝也用天之道春生夏長秋歛冬藏舉/事順時此用天道也分地之
分别五土視其高下各/盡所宜此分地利也謹身節用以養父母身恭謹/則逺恥
辱用節省則免饑寒公/賦既充則私養不闕此庶人之孝也庶人為孝/唯此而已故自
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始自/天子
終於庶人尊卑雖殊孝道同致而患不/能及者未之有也言無此理故曰未有
  右經一章舊本今文分作六章古文作七章而朱/子曰此一節夫子曽子問荅之言 曽
  氏門人之所記也疑所謂孝經者其本文正如此/其下則或者雜引傳記以釋經文乃孝經之傳也
  竊嘗考之傳文固多傳會而經文亦不免有離析/增加之失顧自漢以來諸儒傳誦莫覺其非至或
[080-3b]
  以為孔子之所自著則又可笑之尤者盖經之首/統論孝之始終中乃敷陳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
  人之孝而其末結之曰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其首尾相應次
  第相承文勢連屬脉絡貫通同是一時之言無可/疑者而後人妄分以為六七章又增子曰及引詩
  書之文以雜乎其間使其文意分斷間隔而讀者不/復得見聖言大體大義為害不細故今定此六七章
  者合為一章而刪去子曰者二引書者一引詩者/四凡六十一字以復經文之舊其傳文之失又别
  論之如/左方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言教不必/家到户至
日見而語之但行孝/于内其化自流于外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
[080-4a]
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舉孝悌以為教/則天下之為人
子弟者無不/敬其父兄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舉臣/道以
為教則天下之為人/臣者無不敬其君也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愷樂也/悌易也
義取君以樂易之道化人/則為天下蒼生之父母也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
大者乎
  右傳之首章舊本苐十三章之朱子曰此一節釋/至德以順天下 意當為傳之首章
  然所論至德語意亦疎如上章/之失云 上章謂傳之二章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言教人/親愛禮
[080-4b]
順無加于/孝悌也移風易俗莫善于樂風俗移易先入樂聲變/隨人心正由君德正之
與變因樂而彰/故曰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禮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别明男女長
㓜之序故可以/安上化下也禮者敬而已矣敬者禮/之本也故敬其父則子
恱敬其兄則弟恱敬其君則臣恱敬一人則千萬人恱
居上敬下盡得/懽心故曰悦也所敬者寡而恱者衆此之謂要道
  右傳之二章舊本第十二章傳朱子曰此一節釋/要道之意當為 之二章但經所謂
  要道當自已而推/之與此亦不同也
曽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參聞行孝無限高卑/始知孝之為大也子曰夫孝
[080-5a]
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經常也利物為義孝為/百行之首人之常德若
三辰運天而有常五/土分地而為義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天有常明/地有常利
言人法則天地亦/以孝為常行也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
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法天明以為常因地利/以行義順此以施政教
則不待嚴肅/而成禮也
  右傳之三章舊本今文第七章盖朱子曰此以下/皆傳文而此一節 釋以順天下之
  意當為傳之三章而今失其次矣但自其章首以/至因地之義皆是春秋左氏傳所載子太叔為趙
  簡子道子産之言為易禮字為孝字而文勢反不/若彼之通貫條目反不若彼之完備明此襲彼非
[080-5b]
  彼取此無疑也其曰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又與/上文不相屬故温公改教為孝乃得粗通而下文
  所謂德義敬譲禮樂好惡者郤不相應疑亦裂取/他書之成文而强加裝綴以為孔子曽子之問荅
  但未見其所出耳然其前叚文雖非是而理猶可/通存之無害至于後叚則文既可疑而謂聖人見
  孝可以化民而後以身先之于理又已悖矣况先/之以博愛亦非立愛惟親之序若之何而能使民
  不遺其親耶其所引詩亦不親切今定/先王見教以下凡六十九字並刪去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言先代聖明之王以/至德要道化民是為
孝/理不敢遺小國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小國之臣/至卑者耳
王尚接之以禮况于/五等諸侯是廣敬也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萬/國
[080-6a]
舉其多也言行孝道以理天下皆/得懽心則各以其職來助祭也治國者不敢侮于鰥
寡而况于士民乎理國謂諸侯也鰥寡國之㣲者君/尚不敢輕侮况知禮義之士乎
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諸侯能行孝理得所統之/懽心則皆恭事助其祭享
也/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况于妻子乎理家謂卿大/夫臣妾家之
賤者妻子/家之貴者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親卿大夫位以材進/受禄養親若能孝
理其家則得大小/之懽心助其奉養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夫/然
者上孝理皆得懽心則/存安其榮没享其祭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禍亂
不作上敬下懽存安没享人用和睦/以致太平灾害禍亂無因而起故明王之以孝治
[080-6b]
天下也如此言明王以孝為理則諸侯以/下化而行之故致如此福應詩云有覺德
行四國順之覺大也義取天子有大德/行則四方之國順而行之
  右傳之四章舊本今文第八章無朱子曰此一節/釋民用和睦上下 怨之意為傳之
  四章其言雖善而亦非經文之正意盖經以孝而/和此以和而孝也引經亦無甚失且其下文語已
  更端無所隔礙故/今且得仍舊耳
曽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參問明王孝理/以致和平又問
聖人德教更/有大於孝否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其異於/萬物也人之行
莫大于孝孝者德/之本也孝莫大於嚴父萬物資始于乾人倫/資父為天故孝行之
[080-7a]
大莫過尊/嚴其父也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謂父為天/雖無貴賤
然以父配天之禮始/自周公故曰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后稷/周之
始祖也郊謂圜丘祀天也周公攝政/因行郊天之祭乃尊始祖以配之也宗祀文王于明堂
以配上帝明堂天子布政之宮也周公因祀五/方上帝于明堂乃尊文王以配之也是以四
海之内各以其職來祭君行嚴配之禮則德教刑於四/海海内諸侯各修其職來助祭
也/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言無大/於孝者故親生之膝
下以飬父母日嚴親猶愛也膝下謂孩㓜之時也言親/愛之心生於孩㓜比及年長漸識義
方則日加尊嚴能/致敬于父母也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因其
[080-7b]
親嚴之心敦以愛敬之教故出以就傅趨而過/庭以教敬也抑搔痒痛懸衾箧枕以教愛也聖人之
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聖人順羣心以行愛敬制/禮則以施政教亦不待嚴
肅而成/理也其所因者本也本謂/孝也
  右傳之五章舊本今文通下章為第九章傳朱子/曰此一節釋孝德之本之意 之五
  章也但嚴父配天本因論武王周公之事而賛羙/其孝之詞非謂凡為孝者皆欲如此也又况孝之
  所以為大者本自有親切處而非此之謂乎若必/如此而後為孝則是使為人臣子者皆有今將之
  心而反陥于大不孝矣作傳者但見其論孝之大/即以附此而不知其非所以為天下之通訓讀者
  詳之不以文害意焉可也其曰故親生之膝下以/下意卻親切但與上文不屬而與下章相近故今
[080-8a]
  文連下二章為一意但下章之首語已更端意亦/重複不當通為一章此語當依古文且附上章或
  自别為一/章可也
子曰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子之道天性之/常加以尊嚴又有
君臣/之義父母生之續莫大焉父母生子傳體相續/人倫之道莫大于斯君親臨
之厚莫重焉謂父為君以臨于已/恩義之厚莫重于斯故不愛其親而愛他
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言盡/愛敬
之道然後施教于人違/此則于德禮為悖也
  右傳之六章舊本今文通上章為第九章無子曰/字 朱子曰此一節釋教之所由生
[080-8b]
  之意傳之六章也古文析不愛其親以下别為一/章而各冠以子曰今文則合之而又通上章為一
  章無此子曰二字而于不愛其親之上加故字今/詳此章之首語實更端當以古文為正不愛其親
  語意正與上文相續當以今文為正至君臣之義/之下則又當有脫簡焉今不能知其為何事也悖
  禮以上皆格言但以順則逆以下則又雜取左氏/傳所載季文子北宮文子之言與此上文既不相
  應而彼此得失又如前章所論/子産之語今刪去凡九十字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平居必/盡其敬養則致其樂
就養能/致其懽病則致其憂色不滿容/行不正履喪則致其哀擗踊哭泣/盡其哀情
祭則致其嚴齊戒沐浴/明𤼵不寐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視五者闕/一則為
[080-9a]
未/能事親者居上不驕當荘敬以/臨下也為下不亂當恭敬以/奉上也
醜不爭醜衆也爭競也當/和順以從衆也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
刑在醜而爭則兵謂以兵/刃相加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
猶為不孝也三牲太牢也孝以不毁為先言上三事皆/可亡身而不除之雖日致太牢之養固非
孝/也
  右傳之七章舊本今文第十章敢朱子曰此一節/釋始於事親及不 毁傷之意乃傳
  之七章亦/格言也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五刑謂墨劓荆/宫大辟也條有
[080-9b]
三千而罪之大/者莫過不孝要君者無上君者臣之稟命也而/敢要之是無上也非聖
人者無法聖人制禮作樂而/敢非之是無法也非孝者無親善事父母為/孝而敢非之
是無/親也此大亂之道也言人有上三惡豈唯/不孝乃是大亂之道
  右傳之八章舊本今文第十一章而朱子曰此一/節因上文不孝之云 繫于此乃傳
  之八章亦/格言也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上謂/君也進思盡忠進見于君則/思盡忠節退思
補過君有過失/則思補益將順其美將行也君有美/善則順而行之匡救其惡匡/正
也救止也君有過/惡則正而止之故上下能相親也下以忠事上上以/義接下君臣同德
[080-10a]
故能/相親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遐/逺
也義取臣心愛君雖離左右不謂為/逺愛君之志恒藏心中無日蹔忘也
  右傳之九章舊本今文第十七章當朱子曰此一/節釋忠于事君之意 為傳之九章
  因上章爭臣而誤屬于此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亦左傳所載士貞子語然于文理無害引詩亦足
  以𤼵明移孝事忠之意今並/存之 或云冝為十一章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王/者
父事天母事地言能敬事/宗廟則事天地能明察也長㓜順故上下治君能尊諸/父先諸兄
則長㓜之道順/君人之化理天地明察神明彰矣事天地能明察則/神感至誠而降福
[080-10b]
祐故曰/彰也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
兄也父謂諸父兄謂諸兄皆祖考之/𦙍也禮君燕族人與父兄齒也宗廟致敬不忘親
言能敬事宗廟則/不敢忘其親也脩身慎行恐辱先也天子雖無上/于天下猶修
持其身謹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毁盛業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
格享於克誠/故曰著也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能敬宗廟順長㓜以極孝悌之心則性/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故曰無所不通詩云自西自東
自南自北無思不服義取徳教流行莫/不服義從化也
  右傳之十章舊本今文第十六章言朱子曰此一/節釋天子之孝有格 焉當為傳之
[080-11a]
  十章十或云/冝為 二章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以孝事/君則忠事兄悌故
順可移於長以敬事/長則順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君子所居/則化故可
移於/官也是以行成於内而名立於後世矣修上三德於内/名自傳於後代
  右傳之十一章舊本今文第十四章士朱子曰此/一節釋立身揚名及 之孝傳之
  十一章也或/云宜為九章
子曰閨門之内具禮矣乎嚴父嚴兄妻子臣妾猶百姓
徒役也
[080-11b]
  右傳之十二章舊本今文無此章古文有之而朱/子曰此一節因上章三可移 言
  傳之十二章也嚴父孝也嚴兄弟也/妻子臣妾官也 或云冝為十章
曽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
父之令可謂孝乎事親有隱無犯又敬/不違故疑而問之子曰是何言與
是何言與有非而从成父不義/理所不可故再言之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
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
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降殺以兩尊卑/之差爭謂諫也
言雖無道為有爭臣則終/不至失天下亡家國也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
[080-12a]
令善也益者三友言受/忠告故不失其善名父有爭子則身不䧟於不義父/失
則諫故免/陥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
不爭於君不爭則/非忠孝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
為孝乎
  右傳之十三章舊本今文第十五章冝朱子曰此/不解經而别𤼵一義 為傳之十
  三/章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生事已畢死事/未見故𤼵此章哭不偯氣竭而息/聲不委曲
禮無容觸地/無容言不文不為/文飾服美不安不安美飾/故服縗麻聞樂不
[080-12b]
悲哀在心/故不樂也食㫖不甘甘美也不甘美/味故疏食水飲此哀戚之情也
謂上/六句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毁不滅性此聖人之
政也不食三日哀毁過情滅性而死皆虧孝/道故聖人制禮施教不令至於殞滅喪不過三
年示民有終也三年之喪天下達禮使不肖企及賢者/俯從夫孝子有終身之憂聖人以三年
為制者使人知/有終竟之限也為之棺椁衣衾而舉之周尸為棺周棺/為椁衣謂歛衣
衾被也舉為舉/尸内於棺也陳其簠簋而哀慼之簠簋祭器也陳奠/素器而不見親故
哀慼/也擗踊哭泣哀以送之男踊女擗/祖載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
宅墓穴也兆塋域/也塟事大故卜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立廟祔祖之/後則以鬼禮
[080-13a]
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寒暑變移益用増感以/時祭祀展其孝思也生事愛
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
親終矣愛敬哀慼孝行之始終也備/陳死生之義以盡孝子之情
  右傳之十四章舊本今文第十八章而朱子曰傳/之十四章亦不解經 别𤼵一義
  其語尤/精約也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没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
謂孝矣父在子不得自專而志則可知父没然後其行/可見故觀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惡然又必能三
年無改於父之道乃見其孝不然則所行雖善亦不得/為孝矣 尹氏曰如其道雖終身無改可也如其非道
[080-13b]
何待三年然則三年無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游氏曰三年無改亦謂在所當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子曰事父母㡬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此/章
與内則之言相表裏㡬㣲也㣲諌所謂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也見志不從又敬不違所謂諫若不入
起敬起孝悦則復諫也勞而不怨所謂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寕熟諫父母怒不悦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
敬起/孝也 子曰父母在不逺遊遊必有方逺遊則去親逺/而為日乆定省
曠而音問疎不惟已之思親不置亦恐親之念我不忘/也遊必有方如已告云之東則不敢更適西欲親必知
己之所在而無憂召已則必至而無失也/范氏曰子能以父母之心為心則孝矣 子曰父母
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知猶記憶也常/知父母之年則
[080-14a]
既喜其夀又懼其衰其於/愛日之誠自有不能已者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孟/懿
子魯大夫仲孫氏名何/忌無違謂不背於理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
我我對曰無違樊遲孔子弟子名須御為孔子御車也/孟孫即仲孫也夫子以懿子未達而不
能問恐其失指而以從親之/令為孝故語樊遲以𤼵之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
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生事葬祭事親之始終/具矣禮即禮之節文也
人之事親自始至終一於禮而不苟其尊親也至矣是/時三家僭禮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語意渾然又若不專
為三家發者所以為聖人之言也而胡氏曰人之欲孝/其親心雖無窮而分則有限得為 不為與不得為而
為之均於不孝所謂以禮/者為其所得為者而已矣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
[080-14b]
其疾之憂武伯懿子之子名彘言父母愛子之心無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為憂也人子體此
而以父母之心為心則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於不/謹矣豈不可以為孝乎舊説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陥
於不義為憂而獨以其/疾為憂乃可謂孝亦通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
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子游孔子/弟子姓言
名偃養謂飲食供奉也犬馬待人而食亦若養然言人/畜犬馬皆能有以養之若能養其親而敬不至則與養
犬馬者何異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流胡氏曰/世俗事親能養足矣狎恩恃愛而不知其漸 於不敬
則非小失也子游聖門高弟未必至此聖/人直恐其愛踰於敬故以是深警𤼵之也 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曽是以為
[080-15a]
孝乎色難謂事親之際惟色為難也食飯也先生父兄/也饌飲食之也曾猶嘗也葢孝子之有深愛者必
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親之際惟色為難耳服勞奉養未足為孝也 程子曰
告懿子告衆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憂之事子/游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養而或少温潤之色各
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並論語 子曰立愛自親始教民
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親長父兄也/睦和厚也教以慈睦而
民貴有親教以敬長而民貴用命尊長出/教令者孝以事親順
以聽命錯諸天下無所不行祭/義 子云善則稱親過則
稱已則民作孝 子云君子弛其親之過而敬其美弛/猶
[080-15b]
棄忘也孝子不/藏戢父母之過 子云從命不忿㣲諫不倦勞而不怨
可謂孝矣㣲諌不倦者子於父母尚和順不用鄂鄂論/語曰事父母㡬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内則
曰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諌諌若/不入起敬起孝説則復諌此所謂不倦 子云睦於父
母之黨可謂孝矣睦厚也黨/猶親也故君子因睦以合族合族/謂與
族人燕與/族人食 子云於父之執可以乗其車不可以衣其
衣君子以廣孝也父之執與父執志同者也可以乗其/車車於身差逺也謂今與已位等
 子云父母在不稱老言孝不言慈閨門之内戯而不
孝上施言慈則嫌下流也戯謂孺子言笑者也孟子/曰舜年五十而不失其孺子之心歎謂有憂慼之聲
[080-16a]
也/君子以此坊民民猶薄於孝而厚於慈 父母在不
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財示民有上下也身及財皆當統/於父母也有猶
專/也父母在饋獻不及車馬示民不敢專也車馬家物之/重者 並坊
記/ 曽子曰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
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孝子之身終終身也者
非終父母之身終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
母之所敬亦敬之至於犬馬盡然而况於人乎賤喻貴/也 内
則/ 曽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公
[080-16b]
明儀問於曽子曰夫子可以為孝乎曽子曰是何言與
是何言與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參
直養者也安能為孝乎公明儀曽/子弟子 曽子曰身也者父
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荘非孝
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涖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
也戰陳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烖及於親敢不敬乎遂/猶
成/也亨孰羶薌嘗而薦之非孝也養也君子之所謂孝也
者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已然猶/而也
[080-17a]
之本教曰孝其行曰養養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
為難安可能也卒為難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遺父母
惡名可謂能終矣仁者仁此者也禮者履此者也義者
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樂自順此生
刑自反此作 曽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
横乎四海施諸後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
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
而準無朝夕言常行無輟時/也放猶至也準猶平也 曽子曰樹木以時伐焉
[080-17b]
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
也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勞猶/功也思慈愛
忘勞可謂用力矣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博施備物可
謂不匱矣思慈愛忘勞思父母之慈/愛已而自忘已之勞苦父母愛之喜而弗
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無怨無怨於/父母之心父母有過諫而不
順而/諫之父母既没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謂禮終
雖貧困猶不取惡/人物以事亡親 樂正子春下堂而傷其足數月不
出猶有憂色門弔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數月不出猶有憂
[080-18a]
色何也樂正子春曰善如爾之問也善如爾之問也吾聞
諸曽子曽子聞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養無人為
疏曰言天地生養萬物之中無如人最/為大故孝經云天地之性人為貴是也父母全而生
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
曽子聞諸夫子述曽/子所聞於夫子所言故君子頃歩而弗敢忘孝也今
予忘孝之道予是以有憂色也頃當為跬聲之/誤也予我也壹舉足
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壹舉足而不敢
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徑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遺
[080-18b]
體行殆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
言不反於身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全矣徑歩邪趨/疾也忿言
不反於身人不能無忿怒忿怒之言當由其/直直則人服不敢以忿言來也 並祭義 單離居
問於曽子曰事父母有道乎單離居曽/子弟子也曽子曰有愛而
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則從若不中道則諫諫而不用行
之如由已且俯從所行/而思諌道也從而不諫非孝也同父母之/非不匡諌
而不從亦非孝也徒以義諌/而行不從孝子之諫達善而不敢爭
辨爭辨者作亂之所由興也内則曰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
[080-19a]
敬起孝説/則復諫也由已為無咎則寧謂順/諌由己為賢人則亂謂/争
辨賢與無/咎互相足孝子無私樂父母所憂憂之父母所樂樂之
孝子唯巧變故父母安之若夫坐如尸立如齊弗訊不
齊謂祭祀/時訊問也言必齊色嚴敬/其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為
人子之道也為人父/之事單離居問曰事兄有道乎曽子曰
有尊視之以為己望也謂儀/象也兄事之不遺其言奉其/所令
之行若中道則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則養之養猶/隠之
養之内不養於外則是越之也養之外不養於内則是
[080-19b]
疏之也是故君子内外養之也單離居問曰使弟有道
乎曽子曰有嘉事不失時也謂冠/娶也弟之行若中道則正
以使之正以使之/以弟道弟之行若不中道則兄事之且以兄/禮敬之
詘事兄之道若不可然后舍之矣屈事兄之道然猶/不變則怒罰之
子曰夫禮大之由也不與小之自也言大者得/自由也飲食以
以長/㓜也力事不讓辱事不齒執觴觚杯豆而不醉和歌
而不哀觚器也實之曰觴杯盤盎盆盞/之總名也豆醬器以木曰豋夫弟者不衡坐
不苟越不干逆色趨翔周旋俛仰從命不見於顔色未
[080-20a]
成於弟也大戴/禮
  右論孝附
 
 
 
 
 
 
[080-20b]
 
 
 
 
 
 
 
 禮書綱目巻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