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86 禮書綱目-清-江永 (master)


[061-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綱目卷五十九     婺源江永撰
封建    通禮八
 補
五百里甸服規方千里之内謂之甸服為天/子服治田去王城面五百里百里賦納
甸服内之百里近王城者/禾槀曰總入之供飼國馬二百里納銍銍刈謂/禾穂三百
里納秸服秸槀也/服槀役四百里粟五百里米所納精者/少矗者多五百
里侯服甸服外之五百里侯/候也斥候而服事百里采侯服内之百里供/王事而已不主一
[061-1b]
二百里男邦男任也仕/王者事三百里諸侯三百里同為王者/斥候故合三為一
名/五百里綏服綏安也侯服外之五/百里安服王者政教三百里揆文教揆/度
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三百里皆同二百里奮武衛文教外之二百里奮/武衛天子所以安
五百里要服綏服外之五百/里要束以文教三百里夷守平常之教/事王者而已
百里蔡蔡法也法三/百里而差簡五百里荒服要服外之五百/里言荒又簡略三百
里蠻以文徳蠻來/之不制以法二百里流流移也言政教隨其俗凡/五服相距為方五千里
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教漸入也被及也此/言五服之外皆與
王者聲教/而朝見訖于四海禹/貢 千里之内曰甸服治田/出穀税千里
[061-2a]
之外曰采九州之内地取其/美物以當穀税曰流謂九州之外也夷狄/流移或貢或不禹貢
荒服之外三百里蠻/二百里流 王制 方千里之内為比服方二千里
之内為要服方三千里之内為荒服此服名因於殷非/周制也 周書王
會/解 大司馬以九畿之籍施邦國之政職方千里曰國
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
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
外方五百里曰衛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又其外
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畿又其外方
[061-2b]
五百里曰蕃畿畿猶限也自王城以外五千里為界有/分限者九籍其禮差之書也政職所共
王政之職謂賦税也故書畿為近鄭司農云近當言畿/春秋傳曰天子一畿列國一同詩殷頌曰邦畿千里維
民所止/ 夏官 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
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
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
五百里曰衛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又其外方五
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服又其外方五百
里曰藩服服服事天子也詩云/侯服于周 同上 邦畿方千里其外方
[061-3a]
五百里謂之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甸服又其外
方五百里謂之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采服又其
外方五百里謂之衛服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要服要/服
蠻服也此六服去王城三千五百/里相距七千里公侯伯子男封焉九州之外謂之蕃國
九州之外夷服鎮服蕃/服也 秋官大行人
  右畿服之制 祭公謀父曰先王之制邦内甸服
  邦内謂天子畿内千里之地商頌曰邦畿千里維/民所止王制曰千里之内曰甸京邑在其中央故
  夏書曰五百里甸服則古今同矣甸王田也服服/其職業也自商以前并幾内為五服武王克殷周
[061-3b]
  公致太平因禹所弼除畿内更制天下為九服千/里之内謂之王畿王畿之外曰侯服侯服之外曰
  甸服今謀父諫穆王稱先王之制猶以王畿為甸/服者甸古名世俗所習也故周襄王謂晉文公曰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是也周禮亦以蠻服為要服足以相况也邦外
  侯服邦外邦畿之外也方五百里之地謂之侯服/侯服侯圻也言諸侯之近者嵗一來見也
  侯衛賔服此總言之也侯侯圻也衛衛圻也言自/侯圻至衛圻其間凡五圻圻五百里五
  五二千五百里中國之界也謂之賔服常以服貢/賔見於王也五圻者侯圻之外曰甸圻甸圻之外
  曰男圻男圻之外曰采圻采圻之外曰衛圻周書/康誥曰侯甸男采衛是也凡此服數諸家之説皆
  紛錯不同唯/賈君近之蠻夷要服蠻蠻圻也夷夷圻也周禮/衛圻之外曰蠻圻去王城
[061-4a]
  三千五百里九州之界也夷圻去王城四千里周/禮行人職曰衛圻之外謂之要服此言蠻夷要服
  則夷圻朝貢或與蠻圻同也/要者要結好信而服從也戎狄荒服戎狄去王/城四千五
  百里至五千里也四千五百里為鎮圻五千里為/蕃圻在九州之外荒裔之地與戎狄同俗故謂之
  荒荒忽無/常之言也甸服者祭供日祭也此采地/之君其見無數侯服者祀
  供月祀也堯舜及/周侯服皆嵗見賔服者享供時享也享獻也周/禮甸圻二嵗而見男
  圻三嵗而見采圻四嵗而見衛圻五嵗而見其見/必以所貢助祭於廟孝經所謂四海之内各以其
  職來祭/者是也要服者貢供嵗貢也要服/六嵗一見也荒服者王王王/事天
  子也周禮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一見各以其所/貴寳為贄故詩云自彼氐羌莫敢不來王 國語
[061-4b]
  周/語 襄王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
  為甸服規規盡/而有之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其職/貢供王
  祭也上帝天神五帝也山川五嶽/河海也百神丘陵墳衍之神也以備百姓兆民
  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百姓百官有世功者用/財用也庭直也虞度也
  不直猶不道也不度/不億度而至之患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其/餘
  甸服之外地也均平也周禮公之地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使各
  有寧宇寧安也宇居/也 同上
天子之田方千里象日月之大亦取畧同也此/謂縣内以禄公卿大夫元士公侯田
[061-5a]
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
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視公侯天子
之卿視伯天子之大夫視子男天子之元士視附庸皆/象
星辰之大小也不合謂不朝㑹也小城曰附庸附庸者/以國事附於大國未能以其名通也視猶比也元善也
善士謂命士也此地殷所因夏爵三等之制也殷有鬼/侯梅伯則殷爵三等者公侯伯也周武王初定天下更
立五等之爵增以子男而猶因殷之地以九州之界尚/狹也周公攝政致太平斥大九州之界制禮成武王之
意封王者之後為公及有功之諸侯大者地方五百里/其次侯四百里其次伯三百里其次子二百里其次男
百里所囚殷之諸侯亦以功黜陟之其不合者皆益之/地為百里焉是以周世有爵尊而國小爵卑而國大者
[061-5b]
唯天子畿内千里不増以禄/羣臣不主為治民 王制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
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
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
為附庸閒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國建立也立大國三十/十三公也立次國六
十十六卿也立小國百二十二十二小卿也名山大澤/不以封者與民同財不得障管亦賦税之而已此大界
方三千里三三而九方千里者九也其一為縣内餘八/各立一州此殷制也周公制禮九州大界方七千里七
七四十九方千里者四十有九也其一為畿内餘四十/八八州各有方千里者六設法一州封地方五百里者
不過四謂之大國又封方四百里者不過六又封方三/百里者不過十一謂之次國又封方二百里者不過二
[061-6a]
十五及餘方百里者謂之小國盈上四等之數并四十/九一州二百一十國則餘方百里者百六十四也凡處
地方千里者五方百里者五十九/其餘方百里者四十一附庸地也天子之縣内方百里
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
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朌其餘以禄士以為閒田
縣内夏時天子所居州界名也殷曰畿詩殷頌曰邦畿/千里維民所止周亦曰畿畿内大國九者三公之田三
為冇致仕者副之為六也其餘三待封王之子弟次國/二十一者卿之田六亦為有致仕者副之為十二又三
為三孤之田其餘六亦待封王之子弟小國六十三大/夫之田二十七亦為有致仕者副之為五十四其餘九
亦以待封王之子弟三孤之田不副者以其無職/佐公論道耳雖有致仕猶可即而謀焉朌讀為班凡九
[061-6b]
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不/與
不在數中也春秋傳曰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言執玉帛則是唯謂中國耳中國而言萬國則是諸
侯之地有方百里有方七十里有方五十里者禹承堯/舜而然矣要服之内地方七千里乃能容之夏末旣衰
夷狄内侵諸侯相并土地減國數少殷湯承之更制中/國方三千里之界亦分為九州而建此千七百七十三
國焉周公復唐虞之舊域分其五服為九其要服之内/亦方七千里而因殷諸侯之數廣其土増其禹耳孝經
説曰周千八百諸侯布列五千里内此又改周之法闗/盛衰之中三七之間以為説也終此説之意五五二十
五方千里者二十五也其一為畿内餘二十四州各/有方千里者三其餘諸侯之地大小則未得而聞也
方千里者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國其餘方
[061-7a]
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為方百里者二十
九方十里者四十其餘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
又封方五十里者百二十為方百里者三十其餘方百
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
庸閒田諸侯之有功者取於閒田以禄之其有削地者
歸之閒田天子之縣内方千里者為方百里者百封方
百里者九其餘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
十一為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餘方百里者
[061-7b]
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為方
百里者十五方十里者七十五其餘方百里者六十四
方十里者九十六並同/上 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列爵惟/五公侯
伯子男也分土惟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之三等也 武成 大司徒凡建邦
國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
其食者半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參之一諸
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參之一諸子之地封疆
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
[061-8a]
者四之一土其地猶言度其地鄭司農云土其地但為/正四方耳其食者半公所食租税得其半耳
其半皆附庸小國也屬天子參之一者亦然故魯頌曰/錫之山川土田附庸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於海邦論
語曰季氏將伐顓臾孔子曰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此非七十里所能容然則方五百
里四百里合於魯頌論語之言諸男食者四之一/適方五十里獨此與今五經家説合耳 地官 凡
邦國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則六侯
方三百里則七伯方二百里則二十五子方百里則百
男以周知天下以此率編知四海九州邦國多少之數/方千里者為方百者百以方三百里之
積以九約之得十一有奇云七伯者字之誤也周九州/之界方七千里七七四十九方十里者四十九其一為
[061-8b]
畿内餘四十八八州各有方千里者六周公變殷湯之/制雖小國地皆方百里是毎事言則者設法也設法者
以待有功而大其封一州之中以其千里封公則可四/又以其千里封侯則可六又以其千里封伯則可十一
又以其千里封子則可二十五又以其千里封男則可/百公侯伯子男亦不是過也州二百一十國以男備其
數焉其餘以為附庸四海之封黜陟之功亦如之雖有/大國爵稱子而已鄭司農云此制亦見大司徒職曰諸
公之地方五百里諸侯之地方四百里諸伯之地方三/百里諸子之地方二百里諸男之地方百里 夏官職
方/氏
  右分封之制 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諸侯執玉附庸執帛塗山在/夀春東北 哀公七年在傳 子産曰昔天子之
[061-9a]
  地一圻方千/里列國一同方百/里自是以衰衰差/降今大
  國多數圻矣襄二十五/年左氏傳 孟子曰天子之地方千
  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諸侯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
  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待諸侯謂待其朝覲聘/問之禮宗廟典籍祭祀
  會同之/常制也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
  儉於百里太公之封於齊也亦為方百里也地非
  不足也而儉於百里二公有大勲勞於天下而其/封國不過百里儉止而不過
  之意/也 王者立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足以教道
[061-9b]
  照幽隠必復封諸侯何重民之至也善惡比而易
  知故擇賢而封之使治其民以著其徳極其才上
  以尊天子僃藩輔下以子養百姓施行其道開賢
  者之路謙不自專故裂土封賢因而象之象賢重
  民也諸侯封不過百里象雷震百里所潤雨同也
  七十里五十里差功徳也天子所治方千里此平
  土三千并數邑居山川至五十里名山大澤不以
  封者與百姓共之不使一國獨專也山木之饒水
[061-10a]
  泉之利千里相通所均有無贍其不足制土三等
  何因土地有高下中王者即位先封賢者憂人之
  急也故列土為疆非為諸侯張官設府非為卿大
  夫皆為民也天下太平乃封親屬者示不私也即
  不私封之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濵莫非
  王臣海内之衆已盡得使之不忍使親屬無短足
  之居一人使封之親親之義也白虎/通
唐虞建官外有州牧侯伯州牧各總其州者侯伯次州/牧而總諸侯者也 周官
[061-10b]
 弼成五服至於五千州十有二師外薄四海咸建五
五服甸侯綏要荒也言非特平治水土又因地域之/逺近以輔成五服之制也五千者毎服五百里五服
之地東西南北相距五千里也十二師者毎州立十二/諸侯以為之師使之相牧以糾羣后也薄迫也九州之
外迫於四海毎方各建五人以為之長而統率之/也聖人經理之制其詳内畧外者如此 益稷 千
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
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
屬連卒州猶聚也伯帥正猶長也凡長皆因/賢侯為之殷之州長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八州八
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
[061-11a]
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老謂/上公
周禮曰九命作伯春秋傳曰自陜以/東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天子使其大夫為
三監監於方伯之國國三人使佐方伯領/諸侯 王制 天子之大
夫為三監監於諸侯之國者其禄視諸侯之卿其爵視
次國之君其禄取之於方伯之地方伯為朝天子皆有
湯沐之邑於天子之縣内視元士給齊戒日潔清之用/浴用湯沐用潘 同
上/ 五官之長曰伯是職方其擯於天子也曰天子之
吏天子同姓謂之伯父異姓謂之伯舅自稱於諸侯曰
[061-11b]
天子之老於外曰公於其國曰君九州之長入天子之
國曰牧天子同姓謂之叔父異姓謂之叔舅於外曰侯
於其國曰君注見名器上/篇 曲禮 大宰施典於邦國而建其
牧立其監以侯伯有功徳者加命作州長謂之牧所謂/八命作牧者監謂公侯伯子男各監一國書
曰王啓監厥亂/為民 天官 大司馬建牧立監以維邦國詳見治/邦國章
 八命作牧謂侯伯有功徳者加命得專征伐於諸侯/鄭司農云一州之牧王之三公亦八命
九命作伯上公有功徳者加命為二伯得征五侯九伯/者鄭司農云長諸侯為方伯 春官大宗伯
  右牧伯之制 王者必立牧方三人使窺逺牧衆
[061-12a]
  也逺方之民有饑寒而不得衣食有獄訟而不平
  其寃失賢而不舉者入告乎天子天子於其君之
  朝也揖而進之曰意朕之政教有不得爾者邪何
  如乃有饑寒而不得衣食有獄訟而不平其寃失
  賢而不舉然後其君退而與其卿大夫謀之逺方
  之民聞之皆曰誠天子也夫我居之僻見我之近
  也我居之幽見我之明也可欺乎哉故牧者所以
  明四目達四聰也尚書/大傳 州伯者何謂也伯長也
[061-12b]
  選擇賢良使長一州故謂之伯也唐虞謂之牧何
  尚質使大夫往來牧諸侯故謂之牧方立三人凡
  十二人王者所以有二伯者分職而授政欲其亟
  成也春秋公羊傳曰自陜以東周公主之自陜以
  西召公主之不分南北何東方被聖人化日少西
  方被聖人化日久故分東西使聖人主其難者賢
  者主其易者乃俱致太平也又欲令同有隂陽寒
  暑之節共法度也白虎/通 舜咨十有二牧曰食哉
[061-13a]
  惟時柔逺能邇惇徳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牧/養
  民之官十二牧十二州之牧也王政以食為首農/事以時為先舜言足食之道惟在於不違農時也
  柔者憲而撫之也能者擾而習之也逺近之勢如/此先其畧而後其祥也惇厚允信也徳有徳之人
  也元仁厚之人也難拒絶也任古又作壬包藏凶/惡之人也言當厚有徳信仁人而拒姦惡也凡此
  五者處之各得其宜則不特中國順治/雖蠻夷之國亦相率而服從矣 舜與 羊客問
  子思曰周自后稷封為王者後子孫據國至大王
  王季文王此固世為諸侯矣焉得為西伯乎子思
  曰吾聞諸子夏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
[061-13b]
  謂之二伯殷王帝乙之時王季以功九命作伯禮/九
  命一命受職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受則六命受官七命受國八命受牧九命作伯
  受圭瓚鬯之賜禮九錫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器四曰納陛五曰虎賁六曰朱
  戸七曰斧鉞八曰/弓矢九曰圭瓚故文王因之得專征伐此以諸
  侯為伯猶周召之君為伯也周召之地在雍州岐/山之陽古公亶父避
  狄自豳始徙於此修徳以建王業故啇王帝乙命/其子季歴以為西伯至紂又命文王為西伯蓋商
  之州長曰伯謂以文王為伯而在西也故文王行/化而雍梁荆豫徐揚之人咸被其徳而從之故語
  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惟冀青兗一分屬/紂矣文王受命作邑于豐而岐陽周召之地已空
[061-14a]
  故分賜周公召公以為采邑施大王王季之化於/己所職之國傳記言分陜而治者蓋此也 孔叢
  子/ 管仲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召康公周/大保召公
  奭/也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五等諸侯/九州之伯
  皆得征討其罪齊/桓因此命以夸楚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
  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穆陵無棣皆齊境也/履所踐履之界齊桓
  又因以自言其盛/ 僖四年左氏傳 自陜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陜
  而西者召公主之陜者蓋今𢎞農陜縣是/也 隠五年公羊傳 襄王
  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興父策命晉侯為侯伯
[061-14b]
  以策書命晉侯為伯/僖二十八年左氏傳
典瑞土圭封國則以土地土地猶度地也封諸侯以土/圭度日景觀分寸長短以制
其域所封/也 春官 土方氏掌土圭之灋以土地相宅而建邦
土地猶度地知東西南北之深/而相其可居者宅居也 夏官 小司徒凡建邦國
立其社稷正其畿疆之封畿九畿/ 地官 封人凡封國設其
社稷之壝封其四疆封國建諸侯立其/國之封 同上 量人掌建國
之灋營國城郭營后宮量市朝道巷門渠建立也立國/有舊法式若
匠人職云后君也言君/容王與諸侯 夏官 古者百里之國三十里之遂
[061-15a]
二十里之郊九里之城三里之宮七十里之國二十里
之遂九里之郊三里之城一里之宮五十里之國九里
之遂三里之郊一里之城以城為宫遂郊之門執禁以譏異服
譏異言𤣥或疑焉匠人營國方九里謂天子城也今大國九里小/則與天子同春秋傳曰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以此推説
國大都之地方百步中都之城六十步小都之城三十/二步三分之一非也然則大國七里之城小國三里之
城焉為近可也盛者天子十二里之城諸侯/大國九里次國七里小國五里 尚書大傳 匠人王
宮隅之制七雉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雉長三/丈高一丈度高以高度廣以廣環涂七
環涂謂環/城之首宮隅之制以為諸侯之城制諸侯畿以外/也其城隅制
[061-15b]
高七丈宫隅門阿皆五丈/禮器曰天子諸侯臺門環涂以為諸侯經涂經亦謂/城中道
諸侯環涂五軌野/涂三軌 考工記 大宗伯王大封則先告后土后土/土神
也黎所食/者 春官 大祝建邦國先告后土用牲幣后土土神/也 同上
 司几筵凡封國命諸侯王位設黼依依前南鄉設莞
筵紛純加繅席畫純加次席黼純左右玉几斧謂之黼/其繡白黑
采以絳帛為質依其制如屏風然於依前為王設席左/右有几優至尊也鄭司農云紛讀為豳又讀為和粉之
粉謂白繡也純讀為均服之均純縁也繰讀為藻率之/藻次席虎皮為席書顧命曰成王將崩命大保芮伯畢
公等被冕服憑玉几𤣥謂紛如綬有文而狹者繅席削/蒲蒻展之編以五采若今合歡矣盡謂雲氣也次席桃
[061-16a]
枝席有次列/成文 同上 大宗伯王命諸侯則儐儐進之也王將/出命假祖廟立
依前南鄉儐者進當命者延之命使登内史由王右以/䇿命之降再拜稽首登受䇿以出此其畧也諸侯爵禄
其臣則於祭/焉 同上 内史凡命諸侯則策命之詳見職/官下篇 巾
車金路鉤樊纓九就建大旂同姓以封象路朱樊纓七
就建大赤異姓以封革路龍勒條纓五就建大白以封
四衛木路前樊鵠纓建大麾以封蕃國同姓以封謂王/子母弟率以功
徳出封雖為侯伯其盡服猶如上公若魯衛之屬其無/功徳各以親疏食采畿内而已異姓王甥舅四衛四方
諸侯守衛者蠻服以内蕃國謂九州之外/夷服鎮服蕃服 詳見名器下篇 春官 罪隷凡封
[061-16b]
國若家牛助為牽徬鄭司農云凡封國若家謂建諸侯/立大夫家也牛助為牽徬此官主
為送致之也𤣥謂牛助國以牛助轉徙也/罪隷牽徬之在前曰牽在旁曰徬 秋官
  右封國之禮 古者於嘗出田邑順隂義也國地/屬隂
  統祭/ 諸侯受命於周乃建大社於周中受封/也
  壝東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驪土中央亹以黄土
  將建諸侯鑿取其方一面之土苞以黄土苴以白
  茅以為土封故曰受則土於周室其方謂建東方/諸侯以青土而
  覆茅苴裏土封之以為社/也 汲冢周書作雒解 乃命魯公俾侯于東
[061-17a]
  錫之山川土田附庸魯公伯禽也附庸猶屬城也/小國不能自達於天子而附
  於大國也/魯頌閟宮  周公何以稱大廟于魯封魯公以
  為周公也周公拜乎前魯公拜乎後始受封時拜/於文王廟也
  尚書曰用命賞於祖是也父子俱/拜者明以周公之功封魯公也曰生以養周公
  生以魯國/供養周公死以為周公主如周公死當以魯公為/祭祀主加曰者成王始
  授其茅土之辭禮記明堂位曰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乗蓋以為有王功故半天子也
  年文十三/ 公羊傳 魯人三郊三遂國外曰郊郊外曰遂/天子六軍則六鄉六
  遂大國三軍故魯三/郊三遂也 費誓 衛子魚曰武王克商成王
[061-17b]
  定之選建明徳以蕃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
  下尹正/也於周為睦睦親厚也以/盛徳見親厚分魯公以大路大
  旂魯公伯禽也此大路金路錫同姓諸/侯車也交龍為旂周禮同姓以封夏后氏之
  璜璜美/玉名封父之繁弱封父古諸侯也/繁弱大弓名殷民六族條
  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
  其分族將其類醜醜衆/也以法則周公用即命于周
  即就也使六族就/周受周公之法制是使之職事于魯共魯公/之職事以昭
  周公之明徳昭顯/也分之土田陪敦陪增也/敦厚也祝宗卜
[061-18a]
  史大祝宗人大卜/大史凡四官備物典策典䇿春/秋之制官司彝器官/司
  百官也彞/器常用器因商奄之民啇奄國名也與四國流言/或迸散在魯皆令即屬魯
  懷柔/之命以伯禽伯禽周公世子時周公惟遣/伯禽之國故皆以付伯禽而封
  於少皥之虚少皥虚曲阜/也在魯城内分康叔康叔衛/之祖以大路
  少帛綪茷旃旌少帛雜帛也綪茷大赤取染/草名也通帛為旃析羽為旌大呂
  鐘/名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
  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畛塗所/徑也畧
  界也武父衛北/界圃田鄭藪名取於有閻之土以共王職有閻衛/所受朝
[061-18b]
  宿邑蓋/近京畿取於相土之東都以會王之東蒐為湯沐/邑王東
  巡守以助/祭泰山聃季授土耼季周公/弟司空陶叔授民陶叔/司徒
  以康誥而封於殷虛康誥周書殷/虚朝歌也皆啟以商政疆
  以周索皆魯衛也啟開也居殷故地因其風俗/開用其政疆理土地以周法索法也
  唐叔唐叔晉/之祖以大路密須之鼓密須/國名闕鞏甲/名姑洗
  鐘/名懷姓九宗職官五正懷姓唐之餘民九宗一姓/為九族職官五正五官之
  長/命以唐誥而封於夏虚唐誥誥命篇名也夏虚/大夏今大原晉陽也
  啟以夏政亦因夏風俗/開明其政疆以戎索大原近戎而寒/不與中國同故
[061-19a]
  自以/戎法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徳故昭之以分物不然
  文武成康之伯猶多而不獲是分也唯不尚年也
  定四年/左氏傳 肅慎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肅慎/北夷
  也楛木名砮鏃也以/石為之八寸曰咫先王欲昭其令徳之致逺也
  以示後人使永監焉監視/也故銘其栝曰肅慎氏之
  貢矢刻曰銘栝葥/羽之閒也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諸陳分/予
  也大姫武王元女胡公舜/後虞遏父之子胡滿也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
  親也展重也玉謂若/夏后氏之璜分異姓以逺方之職貢使無
[061-19b]
  忘服也故分陳以肅慎氏之貢陳媯姓也/國語魯語
天子存二代之後猶尊賢也尊賢不過二代過之逺難/法也二或
為三牲/郊特
  右封帝王後 虞舜以堯子丹朱為賔曰虞賔而
  不臣之夏禹封丹朱於唐舜子商均於虞皆有疆
  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禮樂如之以客禮不臣也杜/佑
  通/典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黄帝之後於
  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
[061-20a]
  夏后氏之後於杞投殷之後於宋反當為及字之/誤也及商謂至
  紂都也牧誓曰至於商郊牧野封謂故無土地者/也投舉徙之辭也時武王封紂子武庚於殷墟所
  徙者微子也後周公/更封而大之 樂記 子産曰昔虞閼父為周陶
  正以服事我先王閼父舜之後當周之/興閼父為武王陶正我先王賴
  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後也舜聖故謂/之神明庸以元
  女大姬配胡公庸用也元女武王之長/女胡公閼父之子滿也而封諸陳
  以備三恪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後又封舜後謂/之恪并二王後為三國其禮轉降示敬
  而已故曰三恪傳襄/二十五年左氏 王者所以存二王之後何
[061-20b]
  也所以尊先王通天下之三統也明天下非一家
  之有謹敬謙讓之至也故封之百里使得服其正
  色用其禮樂永事先祖詩曰厥作祼將常服黼冔
  言微子服殷之冠助祭於周也周頌曰有客有客
  亦白其馬此微子朝周也白虎/通
大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詳見政/事上篇乃施典於
邦國詳職官/下篇凡治以典待邦國之治以九貢致邦國之
詳財/賦篇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詳政事/上篇 典命掌諸侯之
[061-21a]
五儀詳職/官下 大宗伯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詳職/官下
玉作六瑞以等邦國詳名/器下以凶禮哀邦國之憂詳凶/禮
賔禮親邦國詳賔/禮以軍禮同邦國詳軍/禮以賑膰之禮親
兄弟之國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詳嘉禮嘉/事雜記篇乃頒祀
於邦國詳吉禮/祭通禮 大祝禁督逆祀命者頒祭號於邦國
同/上 大史頒告朔於邦國詳王/朝禮 大司樂凡建國禁其
淫聲過聲凶聲慢聲注見/樂 大司馬之職掌建邦國之
九法以佐王平邦國平成也/正也制畿封國以正邦國封謂/五封
[061-21b]
於疆/為界設儀辨位以等邦國儀謂諸侯及諸臣之儀/辨別也别尊卑之位進賢
興功以作邦國興猶舉也作起也起其勸/善樂業之心使不情廢建牧立監以
維邦國牧州牧也監監一國/謂君也維猶聯結也制軍詰禁以糾邦國詰猶/窮治
也糾猶/正也施貢分職以任邦國職猶賦税也任猶事/也事以其力之所堪簡稽
鄉民以用邦國簡謂比數之/稽猶計也均守平則以安邦國諸侯/有土
地者均之尊者守大/卑者守小則法也比小事大以和邦國比猶親使大/國親小國小
國事大國相合/和也 夏官 職方氏凡邦國小大相維大國比小/國小國事
大國各有屬/相維聯也王設其牧選諸侯之賢者/為牧使牧理之制其職各以其
[061-22a]
所能牧監參伍之屬/用能所任秩次制其貢各以其所有國之地物所/有 同上
 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津梁相凑/不得陷絶通其財利茂遷/其有
無/同其數器權衡不得/有輕重壹其度量尺丈釡鍾不/得有大小除其怨
怨惡邦國/相侵虐同其好善所好所善謂/風俗所髙尚 形方氏掌制邦
國之地域而正其封疆無有華離之地杜子春云離當/為雜書亦或為
雜𤣥謂華讀為&KR0992哨之/&KR0992正之使不&KR0992邪離絶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比/猶
親也易比象曰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匡人掌達灋則匡邦國而觀其
慝使無敢反側以聽王命法則八法八則也邦國之官/府都鄙亦用焉憨姦偽之惡
[061-22b]
也反側猶背違法度也書/曰無反無側王道正直 撢人掌誦王志道國之政
事以巡天下之邦國而語之道猶言也以王之志與政/事諭説諸侯使不迷惑
使萬民和説而正王面面猶鄉也使民之心暁/而正鄉王 並同上 大行
人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者歲徧存三歲徧覜五歲徧
省七歲屬象胥諭言語協辭命九歲屬瞽史諭書名聴
聲音十有一歲達瑞節同度量成牢禮同數器修灋則
十有二歲王巡守殷國注見賔禮王侯聘問/遣使及巡守會同篇 小行人
若國札喪則令賻補之若國凶荒則令賙委之若國師
[061-23a]
役則令槁禬之若國有福事則令慶賀之若國有禍烖
則令哀弔之凡此五物者治其事故及其萬民之利害
為一書其禮俗政事教治刑禁之逆順為一書其悖逆
暴亂作慝猶犯令者為一書其札喪凶荒厄貧為一書
其康樂和親安平為一書凡此五物者毎國辨異之以
反命于王以周知天下之故注見王侯/聘問遣使 掌交掌以節
與幣巡邦國之諸侯及其萬民之所聚者道王之徳意
志慮使咸知王之好惡辟行之節以為行信幣以見諸/侯也咸皆也辟讀如辟
[061-23b]
忌之辟使皆知王之所好者而/行之知王所惡者辟而不為使和諸侯之好有欲相/與修好
者則為/和合之達萬民之説説所喜也達者達/之于王若其國君掌邦國之通事
而結其交好通事謂朝/覲聘問也以諭九税之利九禮之親九牧
之維九禁之難九戎之威諭告暁也九税所税民九職/也九禮九儀之禮九牧九州
之牧九禁九法之禁九/戎九伐之戎 秋官 大司冦掌建邦之三典以佐
王刑邦國詰四方一曰刑新國用輕典二曰刑平國用
中典三曰刑亂國用重典注見/刑辟 天子之縣内諸侯禄
選賢置之於位其國/之禄如諸侯不得世外諸侯嗣也有功乃封之使之/世也冠禮記曰繼
[061-24a]
世以立諸侯象/賢也 王制 繼絶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
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中/庸
  右治邦國之法 祭公謀父曰甸服者祭供日祭/也此采
  地之君其/見無數侯服者祀供月祀也堯舜及/周侯服皆歲見賔服者享
  供時享也享獻也周禮甸圻二歲而見男圻三歲/而見采圻四歲而見衛圻五歲而見其見也皆以
  所貢助祭於廟孝經所謂/四海之内各以其職來祭要服者貢供歲貢也要/服六歲一見
  荒服者王王王事天子也周禮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一見各以其所貴寳為贄詩曰自
  彼氐羌莫/敢不來王日祭日祭祭於祖考謂/上食也近漢亦然月祀月祀於/高曽
[061-24b]
  享時享於/二祧歲貢歲貢於/壇墠終王終謂世終也朝嗣/王及即位而來見
  王之訓也有不祭則修意意志意也謂邦國之内/有一違闕不供日祭者
  先修志意以自責/也圻内近知王意有不祀則修言言號/令也有不享則
  修文文典/法也有不貢則修名名謂尊卑職供之名號/也晉語曰信於名則上
  下不/干也有不王則修徳逺人不服則修/文徳以來之序成而有不
  至則修刑序成謂上五者次序已/成而有不至則有刑誅於是乎有刑不
  祭伐不祀征不享讓不貢讓譴/責也告不王謂以文辭/告暁之也
  地逺者/罪輕於是乎有刑罰之辟刑不/祭也有攻伐之兵伐/不
[061-25a]
  祀/也有征討之備征不/享也有威讓之令讓不/貢也有文告之
  辭告不/王也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又增修於徳無勤
  民於逺勤勞/也是以近無不聽逺無不服國語/周語 芋
  尹無宇曰天子經畧經營天下畧有/四海故曰經畧諸侯正封封/疆
  有定/分古之制也昭七年/左氏傳 繼世以立諸侯象賢也
  象法也為子孫行法先祖之/賢故使之繼世也 士冠記 始封諸侯無子死
  不得與兄弟者何古者象賢也弟非賢者子孫至
  繼體諸侯無子得及親屬者以其俱賢者子孫也
[061-25b]
  重其先祖之功故得及之禮服傳曰大宗不可絶
  同宗則可以為後繼世諸侯無子又無弟但有諸
  父庶兄當推與庶兄推親之序也王者受命而作
  興滅國繼絶世何為先王無道妄殺無辜及嗣子
  幼弱為强臣所奪子孫皆無罪因而絶重其先人
  之功故復立之誅君之子不立者義無所繼也諸
  侯世位象賢也今親被誅絶也春秋傳曰誅君之
  子不立君見弑其子得立何以尊君防篡弑也白/虎
[061-26a]
  通/ 鄭伯以璧假許田非假而曰假諱易地也禮
  天子在上諸侯不得以地相與也
書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其訓曰三歲而小考者
正職而行事也九歲而大考者黜無職而賞有功也其
賞有功也諸侯賜弓矢者得專征賜鈇鉞者得專殺賜
圭瓚者得為鬯以祭不得專征者以兵屬於得専征之
春秋傳曰魯賦八百邾賦/六百以兵屬于晉由是也不得專殺者以獄屬於專
殺之國不得賜圭瓚者資鬯於天子之國然後祭資取/ 尚
[061-26b]
書大/傳 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賜伯子男樂則以
鼗將之將謂執以致命祝/鼗皆所以節樂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
然後殺賜圭瓚然後為鬯未賜圭瓚則資鬯於天子得/其
器乃敢為其事圭瓚鬯/爵也鬯秬酒也 王制 小宗伯掌衣服車旗宮室之
賞賜注見名/器上 内史王制禄則贊為之以方出之注見/職官
下/賞賜亦如之春/官 司勲掌六鄉賞地之灋以等其功
賞地賞田也在逺郊之内屬六/鄉焉等猶差也以功大小為差王功曰勲輔成王業/若周公
功曰功保全國家/若伊尹民功曰庸法施於民/若后稷事功曰勞以勞/定國
[061-27a]
若/禹治功曰力制法成治/若咎繇戰功曰多尅敵出奇若韓信陳/平司馬法曰上多前
虜/凡有功者銘書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勲詔之銘/之
言名也生則書於王旌以識其人與其功也死則於烝/先王祭之詔謂告其神以辭也盤庚告其卿大夫曰兹
予大享於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是也今漢祭功臣於朝廷大功司勲藏其貳貳猶/副也
功書蔵於天府又副/於此者以其主賞掌賞地之政令政令謂/役賦凡賞無常
輕重眂功無常者功之/大小不可豫凡頒賞地參之一食鄭司農云/不以美田
為采邑𤣥謂賞地之税參分計/税王食其一也二全入於臣惟加田無國正加田旣/賞之又
加賜以田所以厚思也鄭司農云正謂税也禄田亦有/給公家之賦貢若今時侯國有司農少府錢穀矣獨加
[061-27b]
賞之田無正/耳 夏官 䕫始制樂以賞諸侯䕫欲舜與天下/之君共此樂也
盛而教尊五穀時孰然後賞之以樂樂/記 諸侯敵王所
愾而獻其功敵猶當也/愾恨怒也王於是乎賜之彤弓一彤矢百
玈弓矢千以覺報宴覺明也謂諸侯有四夷之功王賜/之弓矢又為歌彤弓以明報功宴
樂左大四/年 氏傳 大司馬以九伐之灋正邦國馮弱犯寡則
𤯝之賊賢害民則伐之暴内陵外則壇之野荒民散則
削之負固不服則侵之賊殺其親則正之放弑其君則
殘之犯令陵政則杜之外内亂鳥獸行則滅之注見/軍禮
[061-28a]
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
移之者誅其人而/變置之也 孟子 諸侯得專征者鄰國有臣弑其
君孽伐其宗者弗請於天子征之而歸其地于天
子可也孽支子也宗適/子也征伐也諸侯之有不率正者天子絀之
率循也/正正也一絀少絀以爵謂三年明也言/少絀明以漸也再絀少絀以地
謂六年/時也三絀而爵地畢尚書/大傳諸侯之有功者取於閒田
以禄之其有削地者歸之閒田王/制 古者天子之制諸
侯嵗獻貢士於天子天子試之於射宮其容體比於禮
[061-28b]
其節比於樂而中多者得與於祭其容體不比於禮其
節不比於樂而中少者不得與於祭數與於祭而君有
慶數不與於祭而君有讓數有慶而益地數有讓則削
注見嘉/禮射義
  右黜陟巡守而行黜陟/見賔禮巡守篇 諸侯所以考黜何王者
  所以勉賢抑惡重民之至也禮記九錫車馬衣服
  樂朱户納陛虎賁鈇鉞弓矢秬鬯皆隨其徳可行
  而賜車馬能安民者賜衣服能使民和樂者賜以
[061-29a]
  樂民衆多者賜以朱户能進善者賜以納陛能退
  惡者賜以虎賁能誅有罪者賜以鈇鉞能征不義
  者賜以弓矢孝道備者賜以秬鬯能安民故賜車
  馬以著其功徳安其身能使人富足衣食倉廩實
  故賜衣服以彰其體能使民和樂故賜之樂以事
  其先也禮曰未賜樂者不得以時王之樂事其宗
  廟也朱盛色户所以紀民數故民衆多賜朱戸也
  古者人君下賢降階一等而禮之故進賢賜之納
[061-29b]
  陛以優之也旣能進善當能戒惡故賜虎賁虎賁
  者所以戒不虞而距惡距惡當斷刑故賜之鈇鉞
  所以斷大刑刑罰旣中則能征不義故賜弓矢弓
  矢所以征不義伐無道也圭瓚秬鬯宗廟之盛禮
  故孝道備而賜之秬鬯所以極著孝道孝道純備
  故内和外榮玉以象徳金以配情芬香條鬯以通
  神靈玉飾其本君子之性金飾其中君子之道也
  所以三歲一考績何三年有成故於是賞有功黜
[061-30a]
  不肖何以知始考輒黜之尚書曰三年一考少黜
  以地書所言三考黜陟者謂爵土異也小國考之
  有功增土進爵後考無功削黜後考有功正而賜
  之矣五十里不過五賜而進爵土七十里不過七
  賜而進爵土能有小大行有進退也一説盛徳始
  封百里者賜三等得征伐專殺斷獄七十里伯始
  封賜二等至虎賁百人後有功賜弓矢復有功賜
  秬鬯增爵為侯益土百里復有功入為三公五十
[061-30b]
  里子男始封賜一等至樂復有功稍賜至虎賁増
  爵為伯復有功稍賜至秬鬯增爵為侯未賜鈇鉞
  者從大國連帥方伯而斷獄受命之王致太平之
  主美羣臣上下之功故盡封之及中興征伐大功
  皆封所以著大功盛徳之士亦封之所以尊有徳
  也以徳封者必試之必附庸三年有功因而封五
  十里元士有功者亦為附庸世其位大夫功成封五十里
  卿功成封七十里公功成封百里士有功徳遷為大夫大夫
[061-31a]
  有功徳遷為卿卿有功徳遷為公故爵主有徳封
  主有功也三公功成當封而死得立其子為附庸
  賢者之體能否一也百里公一削為七十里侯再
  削為七十里伯三削為寄公七十里伯一削為五
  十里伯二削為五十里子三削地盡五十里子一
  削為三十里子再削為三十里男三削地盡五十
  里男一削為三十里男再削為三十里附庸三削
  爵盡所以至三削何禮成於三三而不改雖反無
[061-31b]
  益也先削地後黜爵者何爵者尊號也地者人所
  任也今不能治廣土衆民故先削其土地也君幼
  稚唯考不黜者何君子不偹責童子也二王後不
  貶黜者何尊賔客重先王也以其當公也罪惡足
  以絶之即絶更立其次周公誅禄甫立微子諸侯
  喑聾跛躄惡疾不免黜者何尊人君也世子有惡
  疾廢者何以其不可承先祖也白虎/通 平王曰父
  義和晉文侯/仇字用賚爾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盧
[061-32a]
  弓一盧矢百馬四匹黑黍曰秬釀以鬯草不言圭/瓚可知卣中罅也當以錫命
  告其始祖故賜鬯彤赤虗黑也/馬四匹曰乘 書文侯之命 齊桓公會諸侯
  于葵丘王使宰孔賜齊侯胙胙祭肉尊之/比二王後賞服大
  路龍旂九旒渠門赤旂大路謂金路鉤樊纓九就/龍旂畫交龍於縿也正幅
  為縿旁屬為旒鉤婁領之鉤樊馬大帶纓當胸削/革為之皆以五采罽飾之九就就成也渠門兩旗
  所建以為軍門若今/牙門也 國語齊語  晉文公以諸侯之師及楚
  人戰於城濮楚師敗績獻楚俘於王駟介百乘徒
  兵千人駟介四馬被/甲徒兵步卒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
[061-32b]
  興父䇿命晉侯為侯伯以䇿書命晉侯為伯也周/禮九命作伯尹氏王子虎
  皆王卿士也叔興父大/夫也三官命之以寵晉賜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人/輅
  金輅戍輅戎車/二輅各有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彤赤弓/玈黑弓
  弓一矢百則矢千弓十矣/諸侯賜弓矢然後專征伐秬鬯一卣秬黑黍鬯香/酒所以降神
  卣器/名虎賁三百人曰王謂叔父敬服王命以綏四
  國糾逖王慝逖逺也有惡於/王者糾而逺之晉侯三辭從命曰重
  耳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稽首首至/地丕大也
  休美/也受䇿以出出入三覲出入猶去來也從來至/去凡三見王 僖二十
[061-33a]
  八年左/氏傳 文公元年天王使毛伯來錫公命錫者
  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古者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文公新即位功
  未足施而賜之非/禮也 公羊傳 禮有受命無來錫命錫命非
  正也穀梁/傳 襄王使大宰文公及内史興賜晉文
  公命大宰文公卿士王子虎也内史興周内史叔/興父晉文公獻公之子惠公異母兄重耳也
  命命服也諸侯/七命冕服七章上卿逆於境逆迎/也晉侯郊勞郊迎/用辭
  勞/也館諸宗廟館舍也舍於宗/廟尊王命也饋九牢牛羊豕為一/牢上公饔餼
  九/牢設庭燎設大燭於庭/謂之庭燎及期命於武宮期將事之/日也武宮
[061-33b]
  文公之祖武公之/廟也命受王之命設桑主布几筵主獻公之主也/練主用栗虞主
  用桑禮旣塟而虞虞而作主天子於是爵命世子/世子即位受命服也獻公死已久於此設之者文
  公不欲繼於惠憞故立獻公之主自以/子繼父之位行未踰年之禮筵席也大宰涖之
  晉侯端委以入説云𤣥𤣥端冠委貌諸侯祭服也/昭謂上士服也諸侯之子未受爵
  命服士/服也大宰以王命命冕服冕大冠也/服鷩衣也内史贊之
  三命而後即冕服贊道也三命三以王命/命文公文公三讓後就旣畢賔
  饗贈餞如公命侯伯之禮而加之以宴好賔者主/人所以
  接賔致飧饔之屬饗饗食之禮贈致贈賄之禮餞/謂郊送飲酒之禮如公命侯伯之禮者如公受王
[061-34a]
  命以侯伯待之之禮而又加之以宴/好也大宰上卿也而言公者兼之内史興歸以
  告王曰晉不可不善也其君必霸逆王命敬謂上/卿逆
  於境晉/侯郊勞奉禮義成謂三讓賔饗之屬皆/加禮 國語周語
諸侯失國而後託於諸侯禮也古者諸侯岀奔他國食/其廩餼謂之寄公 孟
子/ 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繼世寓寄也寄公/之子非賢者
世不足尊也寓或/為託 郊特牲
  右寓公
土方氏掌土圭之灋以土地相宅而建都鄙夏/官 大司
[061-34b]
徒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溝之詳見/井田 縣師凡造都
邑量其地辨其物而制其域物謂地所有也名山/大澤不以封 地官 封
人凡封國封其四疆造都邑之封域者亦如之同/上 量
人營國城郭營后宮量市朝道巷門渠造都邑亦如之
夏/官 匠人王宮門阿之制五雉野涂五軌門阿之制以
為都城之制都四百里外距五百里王子弟所封/其城隅高五丈宮隅門阿皆三丈野涂
以為都經涂經亦謂城中道都環涂/野涂皆三軌 考工記 掌固若造都邑
則治其固與其守灋都邑亦為城/郭 夏官 小司徒乃經土地
[061-35a]
而井牧其田野詳見/井田 載師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
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縣地以大都之田任畺
詳見/井田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詳見/財賦 大宰以
八則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馭其神二曰灋則以馭其官
三曰廢置以馭其吏四曰禄位以馭其士五曰賦貢以
馭其用六曰禮俗以馭其民七曰刑賞以馭其威八曰
田役以馭其衆都之所居曰鄙則亦法也典法則所用/異異其名也都鄙公卿大夫之禾邑王
子弟所食邑周召毛耼畢原之屬在畿内者祭祀其先/君社稷五祀法則其官之制度廢猶退也退其不能者
[061-35b]
舉賢而置之禄若今月奉也位爵次也賦口率出泉也/貢功也九職之功所税也禮俗昬姻喪紀舊所行也鄭
司農云士/謂學士乃施則於都鄙詳職/官下凡治以則待都鄙之治
天/官 都宗人掌都宗祀之禮凡都祭祀致福於國注見/吉禮
祭通/禮正都禮與其服注見名/器上若有寇戎之事則保羣神
之壝注見祭/通禮國有大故則令禱祠旣祭反命於國注見/因事
之祭篇/ 春官 家宗人掌家祭祀之禮凡祭祀致福注見祭/通禮
國有大故則令禱祠反命祭亦如之注見因/事之祭掌家禮與
其衣服宮室車旗之禁令掌亦正也不言寇戍保羣神/之壝則都家自保之都宗人
[061-36a]
所保者謂王所/祀明矣 同上 都司馬掌都之士庶子及其衆庶車
馬兵甲之戒令庶子卿大夫士之子/車馬兵甲備軍發卒以國灋掌其政學
政謂賦税也/學修徳學道以聴國司馬聴者受行其所徵為也國/司馬大司馬之屬皆是
司馬亦如之大夫家臣為司馬者春秋傳曰/叔孫氏之司馬鬷戾 夏官 方士掌
都家聴其獄訟之辭詳見/刑辟凡都家之大事聚衆庶則各
掌其方之禁令以時修其縣灋若歲終則省之而誅賞
詳政/事上凡都家之士所上治則主之注見刑辟/ 秋官 朝大
夫掌都家之國治都家王子弟公卿及大夫之采地也/主其國治者平理其來文書於朝者
[061-36b]
日朝以聴國事故以告其君長國事故天子之事當施/於都家者也告其君長
使知而行之也君謂其/國君長使卿大夫也國有政令則令其朝大夫使以/告其
都家/之吏凡都家之治於國者必因其朝大夫然後聴之唯
大事弗因謂以小事文書來者朝大夫先平理之乃/以告有司也大事者非朝大夫所能平理
都家之治有不及者則誅其朝大夫不及謂有/稻殿之在軍旅
則誅其有司有司都司馬家/司馬 同上 都則闕/ 都士闕/ 家
闕上並/同
  右都邑 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諸侯有國以處
[061-37a]
  其子孫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是謂制度言今不/然也春
  秋昭元年秦伯之弟鍼出奔晉刺其/有千乘之國不能容其母弟 禮運 子云貧而
  好樂富而好禮衆而以寧者天下其幾矣言如此/者寡也
  寧安也大族衆/家恆多作亂故制國不過千乘都城不過百雉
  家富不過百乘以此坊民諸侯猶有畔者古者方/十里其
  中六十四井出兵車一乘此兵賦之法也成國之/賦千乘雉度名也髙一丈長三丈為雉百雉為長
  三百丈方五百步子男之城方五里/百雉者此謂大都三闕之一 坊記 大夫功成
  未封子得封者善善及子孫也諸侯入為公卿大
[061-37b]
  夫得食兩家采不曰有能然後居其位徳加於人
  然後食其禄所以尊賢重有徳也今以盛徳入輔
  佐兩食之何王制曰天子之縣内諸侯禄也外諸
  侯嗣也天子太子食采者儲君嗣主也當有土以
  尊之也太子食百里與諸侯封同故禮曰公士大
  夫子子也無爵而在大夫上故知百里也公卿大
  夫皆食采者示與民同有無也白虎/通 鄭武公取
  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姜氏愛段莊公即位為之
[061-38a]
  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
  國之害也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徑三百雉故
  其大都不/得過百雉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三分國/城之一
  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不合法度/非先王制
  君將不堪其後大叔完聚完城郭/聚人民繕甲兵具卒乘
  將襲鄭公伐之大叔出奔共隠元年/左氏傳 魯惠公之
  二十四年晉始亂故封桓叔於曲沃晉文侯卒子/昭侯元年危
  不自安封成/師為曲沃伯師服曰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
[061-38b]
  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國立諸/侯也諸侯立家卿大夫/稱家
  卿置側室側室衆子也/得立此一官大夫有貳宗適子為小宗/次者為貳宗
  以相/輔貳士有隷子弟士卑自以其/子弟為僕隷庶人工商各有分
  親皆有等衰庶人無復尊卑以親/疏為分别也衰殺也是以民服事其
  上而下無覬覦下不冀/望上位今晉甸侯也而建國本旣
  弱矣其能久乎諸侯而在甸服者/ 桓二年左氏傳 辛伯諗周桓
  公諗告也事在/桓十八年云大都耦國亂之本也閔公二/年左傳
  楚靈王城陳蔡不羮襄城縣東南有不羮城/定陵西北有不羮亭使棄
[061-39a]
  疾為蔡公王問於申無宇曰棄疾在蔡何如對曰
  擇子莫如父擇臣莫如君鄭莊公城櫟而寘子元
  焉使昭公不立子元鄭公子莊公寘子元於櫟桓/十五年屬公因之以殺櫟大夫檀
  伯遂居櫟卒使昭/公不安位而見殺齊桓公城穀而寘管仲焉至於
  今賴之城穀在莊/三十二年臣聞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
  上古金木水火土謂之五官𤣥鳥氏丹鳥氏亦有/五又以五鳩鳩民五雉為五工正蓋立官之本也
  末世隨事施職是以官無常數今無宇稱習古言/故云五大也言五官之長專盛過節則不可居邉
  細弱不勝任亦/不可居朝廷親不在外羈不在内今棄疾在外
[061-39b]
  鄭丹在内襄十九年/丹奔楚君其少戒王曰國有大城何
  如對曰鄭京櫟實殺曼伯曼伯檀伯也厲/公得櫟又并京宋蕭亳
  實殺子游在莊十/二年齊渠丘實殺無知在莊九年渠/丘今齊國西
  安縣也齊大/夫雍廩邑衛蒲戚實出獻公蒲寗殖邑戚孫林/父邑出獻公在襄
  十四/年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折其/本尾大
  不掉君所知也為十三年陳蔡作亂傳/ 昭十一年左氏傳 孔子言
  於定公曰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
  三家過制請皆損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家/語
[061-40a]
  仲由為季氏宰將墮三都三都費郈成也疆盛將/為國害故仲由欲毁之
  於是叔孫氏墮郈季氏將墮費公山不狃叔孫輒
  帥費人以襲魯不狃費宰也輒不/得志於叔孫氏仲尼命申句須
  樂頎下伐之二子魯大夫仲/尼時為司寇費人北二子奔齊二/子
  不狃叔/孫輒遂墮費將墮成公斂處父謂孟孫墮成齊
  人必至於北門成在魯/北竟故且成孟氏之保障也無成
  是無孟氏也子偽不知佯不/知我將不墮公圍成弗
  克定十二年/左氏傳
[061-40b]
 
 
 
 
 
 
 
 禮書綱目卷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