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76 大戴禮記-漢-戴德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戴禮記卷六
            漢 戴德 撰
 武王踐阼第五十九
 衛將軍文子第六十
  武王踐阼
武王踐阼三日
 既王之後
[006-1b]
召士大夫而問焉曰惡有藏之約行之行萬世可以為
子孫恒者乎案恒各本因避諱作常今從儀/禮經傳通解本及王應麟注本
 惡猶于何也言于何有約言而行之乃行萬世而猶
 得其福
諸大夫對曰未得聞也然後召師尚父而問焉曰昔帝
顓頊之道存乎案昔各本作黄鄭注學記云昔黄帝顓/頊之道疏云今檢大戴禮惟云帝顓頊
之道無黄字或鄭見古本不/與今同或後人足黄字耳意亦忽不可得見與
 言忽然不可得見
[006-2a]
師尚父曰在丹書王欲聞之則齊矣王齊三日案各本/脱王齊
二字學記注引此文作王齊三日疏/不言有異同則唐時本亦未脱也端冕奉書而入案/各
本作王端冕師尚父亦端冕學記注無王字疏/云師尚父亦端冕考大戴禮無此文鄭所加也負屛而

 端正也樹謂之屏
王下堂南面而立師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折
而東面案各本作王行西折而南東面而立學記注所/引同疏云大戴禮惟云折而東面方本與疏所
言者/合師尚父西面道書之言曰敬勝怠者强怠勝敬者
[006-2b]
案各本强作吉亡作滅學記疏云大戴禮敬勝怠者/强怠勝敬者亡瑞書云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然
則各本乃改/同瑞書非也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凶凡事不强則枉
 凡事不能自强而執于此則枉也
不敬則不正案不敬各本不作/弗今從禮記疏枉者滅廢敬者萬世藏
之約行之行可以為子孫恒者此言之謂也
 問先帝之道庻聞要約之㫖故對此而已
且臣聞之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仁得之以
不仁守之其量十世案各本作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今從禮記疏
[006-3a]
 以仁得之以仁守之以仁得之以不仁守之案各本/亦作以
 不仁得之以仁守/之今從禮記疏皆謂創基之君十百世謂子孫無
 咎譽者于十百之外天命則有興改其廢立大節依
 于此
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案及禮記/疏作傾
 謂止于其身也
王聞書之言惕若恐懼案禮記疏作/惕然若懼退而為戒書
 託于物以自警戒不忘也
[006-3b]
于席之四端為銘焉于机為銘焉案机各本訛作機/今從髙安本方本
鑑為銘焉于盥槃為銘焉于楹為銘焉于杖為銘焉于
帶為銘焉于履屨為銘焉于觴豆為銘焉于牖為銘焉
于劍為銘焉于弓為銘焉于矛為銘焉席前左端之銘
曰安樂必敬
 安不忘危
前右端之銘曰無行可悔
 當恭敬朝夕故以懐安為戒也
[006-4a]
後左端之銘曰一反一側亦不可以忘
 言雖反側之間不可以忘道也
後右端之銘曰所監不遠視邇所代
 周監不遠近在有殷之世
机之銘曰皇皇惟敬口生㖃
 㖃恥也言為君子榮辱之主可不慎乎
口戕口
 言口能害口也机者人君出令所依故以言語為戒
[006-4b]
 也
鑑之銘曰見爾前慮爾後盥槃之銘曰與其溺于人也
寧溺于淵溺于淵猶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日知所無學者之功溺于民庻大人之禍故或以自
 新取戒或以游溺為鑑也
楹之銘曰毋曰胡殘其禍將然毋曰胡害其禍將大毋
曰胡傷其禍將長
 夫為室者慎其楹君天下者難其相也
[006-5a]
杖之銘曰惡乎危于忿㚄
 惡于何也忿者危之道怒甲及乙又危之甚杖扶危
 故以危戒也
惡乎失道于嗜慾
 杖依道而行之
惡乎相忘于富貴
 言身杖相資也因失道相忘乃嗜慾安樂之戒也
帶之銘曰火滅修容慎戒必恭恭則夀
[006-5b]
 雖夜解息其容不可以茍帶于寢先釋故因言之也
履屨之銘曰慎之勞勞則富
 行慎躬勞躬勞終福諭慎履亦財不費也屨在下尤
 勞辱因為此戒福與富音義兩施互取焉
觴豆之銘曰食自杖食自杖戒之憍憍則逃
 無求醉飽自杖而已
户之銘曰夫名難得而易失無懃弗志而曰我知之乎
無懃弗及而曰我杖之乎
[006-6a]
 志識也杖立不能懲其駑怠而自謂杖成功無可就
 故終失其名也
擾阻以泥之若風將至必先搖搖
 搖搖無所託言有風則先困
雖有聖人不能為謀也
 諭人行亦然
牖之銘曰隨天之時案各本脱之字今從儀/禮經傳通解本及方本
 隨任也
[006-6b]
以地之財
 質也
敬祀皇天敬以先時
 先祭時而敬齋
劍之銘曰帶之以為服動必行德行德則興倍德則崩
 以順誅也
弓之銘曰屈伸之義廢興之行無忘自過
 言得時也
[006-7a]
矛之銘曰造矛造矛少間弗忍終身之羞
 重言造矛見造矛之不易也言少間之不忍則為終
 身羞以君子于殺之中禮恕存焉
予一人所聞以戒後世子孫
 貽厥孫謀以燕翼子武王之詩也
  衛將軍文子
衛將軍文子
 文子衛卿也名彌牟
[006-7b]
問于子貢曰
 子貢端木賜也衛人衛之相也
吾聞夫子之施教也先以詩
 論語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後進于禮樂君子也案/此
 所引與正文/絶不比附
世道者孝悌案此句/有舛誤説之以義而觀諸體成之以文德
蓋受教者七十有餘人
 言能受教者謂七十二子也
[006-8a]
聞之孰為賢乎子貢對辭以不知文子曰吾子學焉何
謂不知也子貢對曰賢人無妄知賢則難故君子曰智
莫難于知人此以難也
 書曰知人則哲惟帝其難之
文子曰若夫知賢人美不難吾子親游焉是以敢問也
案各本脱以/字今從方本子貢對曰夫子之門人蓋三就焉
 謂大成次成小成也
賜有逮及焉有未及焉不得辯知也
[006-8b]
 未及者謂先就夫子而或止或退未得及己見也或
 以子貢違夫子之後有新來者也
文子曰吾子之所及請問其行也子貢對曰夙興夜寐
諷詩崇禮案詩程本/朱本作誦行不貳過稱言不苟是顔淵之行

 顔囘魯人字子淵也
孔子説之以詩詩云媚兹一人應侯順德永言孝思孝
思惟則
[006-9a]
 大雅下武之四章也媚兹一人謂御于天子而蒙寵
 愛應侯順德逢國君能成其德孝思惟則此文在前
 章兼以説之故連言之也
故國一逢有德之君世受顯命不失厥名以御于天子
以申之
 于諸侯受爵命未盡其能
在貧如客
 言安貧也
[006-9b]
使其臣如藉
 藉借也如借力然也
不遷怒不探怨不録舊罪是冉雍之行也
 冉雍魯人也字仲弓
孔子曰有土君子有衆使也有刑用也然後怒匹夫之
怒惟以亡其身
 使舉也夫子因其性不好怒故説妄怒之敗也書曰
 惟辟作威也
[006-10a]
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以告之
 大雅蕩首章也言冉雍能終其行也
不畏彊禦不侮矜寡其言曰性
 其言惟陳其性不茍虚妄
都其富哉
 仲由優于政事故能備治其都也
任其戎是仲由之行也
 仲由衛人也字子路一字季路大夫也
[006-10b]
夫子未知以文也
 節其勇也
詩云受小共大共為下國恂蒙何天之寵傅奏其勇
 殷頌長發之五章也頌湯伐桀除災之事恂信也言
 下國信蒙其富詩為駿龎或古有二文或以義賦寵
 傅又為龍敷
夫强乎武哉文不勝其質恭老恤孤不忘賓旅好學者
物而不懃是冉求之行也
[006-11a]
 物猶事也事省則不懃也冉求字子有冉雍之族季
 氏宰
孔子因而語之曰好學則智恤孤則惠恭老則近禮克
篤恭以天下其稱之也宜為國老
 言為國之尊也言任為卿相也
志通而好禮擯相兩君之事篤雅其有禮節也是公西
赤之行也
 公西赤魯人也字子華
[006-11b]
孔子曰禮儀三百可勉能也
 禮經三百可勉學而能知
威儀三千則難也
 能躬行三千之威儀則難而公西赤能躬行也
公西赤問曰何謂也孔子曰貌以擯禮禮以擯辭是之
謂也
 禮待貌而行辭得禮而發言貌所以擯贊三千之儀
 也
[006-12a]
主人
 言行此主在于人
聞之以成
 公西赤聞之以成家語云衆人聞之為成主或聲誤
 也
孔子之語人也曰當賔客之事則通矣謂門人曰二三
子欲學賔客之禮者于赤也滿而不滿實如虚過之如
不及先生難之
[006-12b]
 云先生猶有難之亦所謂先子之所畏也
不學其貌竟其德敦其言于人也無所不信其橋大人

 橋高也髙大之人也
常以皓皓是以眉壽
 皓皓虚曠無長生久視之意見長生久視之術
是曾參之行也
 曾參魯之南武城人也字子輿齊聘以相楚迎以令
[006-13a]
 尹晉迎以上卿皆不應其命也
孔子曰孝德之始也
 天道曰至德地道曰敏德人道曰孝德四代曰有天
 德有地德夫學天地之德者皆以無私為能也動而
 樂施者天德也安而待化者地德也故天之德有廣
 狹矣自餘禮義忠信以下皆為人德因事則為禮厚
 其行則為孝也
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參也中夫四德
[006-13b]
者矣哉以此稱之也業功不伐貴位不善不侮可侮不
佚可佚
 不侮可侮者不佚可佚者仁之至也
不敖無告
 天窮之民無所告者不陵敖之也
是顓孫之行也
 顓孫師陳人也子張字也
孔子言之曰其不伐則猶可能也其不弊百姓者則仁
[006-14a]
也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
 大雅泂酌之首章也
夫子以其仁為大也學以深
 能深致隱賾也
厲以斷
 性嚴厲而能斷決七十子篇説子夏云為人性不宏
 好精微時人無以尚也
送迎必敬上友下交銀乎如斷案乎各本訛作/手今從方本是卜商
[006-14b]
之行也
 卜商衛人字子夏為魏文侯師銀廉鍔也如斷言便
 能子張曰子夏之門人洒埽應對進退出入可也
孔子曰詩云式夷式已無小人殆
 小雅節之四章殆近也
而商也其可謂不險也
 言其鄰于德也
貴之不喜賤之不怒茍于民利矣
[006-15a]
 惟在利民春秋左傳曰上思利民忠也
廉于其事上也以佐其下
 佐助也
是澹臺滅明之行也
 澹臺滅明魯之東武城人也字子羽為魯大夫
孔子曰獨貴獨富君子恥之夫也中之矣先成其慮及
事而用之是故不妄案各本訛作/妄今從方本是言偃之行也
 言偃魯人也字子游為武城宰
[006-15b]
孔子曰欲能則學欲知則問欲行則訊案行各本訛作/善今從永樂大
典/本欲給則豫當是如偃也得之矣獨居思仁公言言義
其聞詩也案聞下各本衍之字周禮司儀注/引此文作其聞詩也今據以訂正一日三復
白圭之玷是南宫縚之行也
 南宫縚魯人也字子容
夫子信其仁以為異姓
 謂以兄之子妻之也周禮司儀職曰時揖異姓土揖
 庻姓家語曰以為異士言殊異之士似妄也
[006-16a]
自見孔子入户未嘗越屨
 凡在于室卑者之屨皆陳于户外故雖後至而不越
 焉
往來過人不履影
 不越人之屨不履人之影謙慎之至也
開蟄不殺方長不折執親之喪未嘗見齒是高柴之行

 髙柴齊人也字子羔為郕宰
[006-16b]
孔子曰高柴執親之喪則難能也開蟄不殺則天道也
方長不折則恕也恕則仁也湯恭以恕是以日躋也
 北事于葛恭也教網者祝恕也詩殷頌曰聖敬日躋
此賜之所親覩也吾子有命而訊賜則不足以知賢文
子曰吾聞之也國有道則賢人興焉中人用焉百姓歸
焉若吾子之語審茂則一諸侯之相也亦未逢明君也
 茂盛也一皆也
子貢既與衛將軍文子言適魯見孔子曰衛將軍問二
[006-17a]
三子之行于賜也不一而三賜也辭不獲命以所見者
對矣
 見其行也
未知中否請嘗以告
 請嘗以所對者告也
孔子曰言之子貢以其質告孔子既聞之笑曰賜汝偉
為知人賜
 質由實也偉為知人言大為知人也再言賜者善之
[006-17b]
子貢對曰賜也焉敢知人此賜之所親覩也孔子曰是
女所親也吾語女耳之所未聞目之所未見思之所未
至智之所未及者乎
 言未至未及者謂其德廣厚也
子貢曰賜得則願聞之也孔子曰不克不忌不念舊惡
蓋伯夷叔齊之行也
 克好勝人忌有惡于人也論語曰伯夷叔齊不念舊
 惡怨是用希也
[006-18a]
晉平公問于祁徯曰羊舌大夫晉國之良大夫也其行
何如
 平公悼公之子晉侯彪也祁徯祁午之父也羊舌肸
 羊舌職之子
祁徯對辭曰不知也公曰吾聞女少長乎其所女其閹
知之
 言居處之同者桓為相也
祁徯對曰其幼也恭而遜恥而不使其過宿也其為候
[006-18b]
大夫也悉善而謙其端也其為公車尉也信而好直其
功也
 公車尉公行也詩曰殊異乎公行也
至于其為和容也温良而好禮博聞而時出其志也
 和容主賔客也
公曰嚮者問女女何曰弗知也祁徯對曰每位改變未
知所止是以不知蓋羊舌大夫之行也畏天而敬人服
義而行信孝乎父而恭于兄好從善而斆往蓋趙文子
[006-19a]
之行也
 晉大夫趙武也
其事君也不敢愛其死
 不茍免于難也
然亦不忘其身
 不死于不義也
謀其身不遺其友君陳則進不陳則行而退
 陳謂陳其德教
[006-19b]
蓋隨武子之行也
 晉大夫也世掌刑官後受隨范會名也季字也武諡
 也
其為人之淵泉也多聞而難誕也不内辭足以没世國
家有道其言足以生國家無道其黙足以容蓋桐提伯
華之行也
 晉大夫羊舌赤也邑于桐提
外寛而内直自設于隱栝之中
[006-20a]
 能以禮自鞏直也孔子曰隱栝之旁多曲木也
直己而不直人以善存亡汲汲蓋蘧伯玉之行也
 衛大夫蘧瑗也
孝老慈幼案老各本訛作/子今從方本允德禀義約貨去怨蓋柳下
惠之行也
 魯士師展禽也食采于柳下惠諡也
其言曰君雖不量于臣臣不可以不量于君是故君擇
臣而使之臣擇君而事之有道順君無道横命晏平仲
[006-20b]
之行也
 齊大夫晏嬰也
德恭而行信終日言不在尤之内
 在尤之外案此四字各本訛/作正文今從方本
貧而樂也蓋老萊子之行也
 楚人隱者也
易行以俟天命居下位而不援其上觀于四方也不忘
其親茍思其親不盡其樂以不能學為己終身之憂蓋
[006-21a]
介山子推之行也
 晉大夫介之推也離騷曰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
 德之優游
 
 
 
 
 
[006-21b]
 
 
 
 
 
 
 
 大戴禮記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