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68 欽定禮記義疏-清-高宗弘曆 (master)


[035-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禮記義疏卷三十五
 禮器第十之二
禮也者猶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設之不當猶
不備也禮有大有小有顯有㣲大者不可損小者不可
益顯者不可揜㣲者不可大也故經禮三百曲禮三千
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當丁/浪反
 正義鄭氏康成曰禮猶體謂若人身體致之言至也
[035-1b]
 一謂誠也 孔氏穎達曰此論因上禮之有稱故此
 以下廣明三代之禮皆由誠信乃合也人之身體髮
 膚骨肉筋脈備足乃謂成人若不備便不為成人也
 禮有大者謂有大及多為貴也有小者謂有小及少
 為貴也有顯者謂有髙及文為貴也有㣲者謂有素
 及下為貴也大小顯㣲各随其體而設禮不得不當
 也行禮皆須至誠猶入室須由戸室猶禮戸猶誠也
  馬氏睎孟曰經禮者曲禮之總曲禮者經禮之别
[035-2a]
  陳氏澔曰體人身也先王經制大備如人體之全
 具矣若行禮者設施或有不當亦與不備同也大者
 損之小者益之揜其顯著其㣲是不當也
 存疑鄭氏康成曰經禮謂周禮周禮六篇其官有三
 百六十曲猶事也事禮謂今禮禮篇多亡本數未聞
 辨正朱子曰禮儀三百便是儀禮中士冠諸侯冠天
 子冠禮之類此是大節有三百條如始加再加三加
 又如坐如尸立如齊之類皆是其中小目吕與叔云
[035-2b]
 經便是常行底緯便是變底恐不然經中自有常有
 變緯中亦自有常有變
君子之於禮也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有美而
文而誠若
 正義鄭氏康成曰竭情盡慎謂以少小下素為貴也
 美而文謂以多大髙文為貴也
 存疑鄭氏康成曰若順也
 辨正陳氏澔曰若語辭
[035-3a]
 案有美而文則所易於不足者誠耳上句兼言敬此
 句専言誠重禮本也葢非慎其獨何以能樂其發非
 有忠信禮之本何以能行義理禮之文哉故此篇似
 廣言義理禮之文而意實注重忠信禮之本也
君子之於禮也有直而行也有曲而殺也有經而等也
有順而討也有摲而播也有推而進也有放而文也有
放而不致也有順而摭也殺去聲摲所監反又所覽反/芟也放方徃反下有放必放
 同不致本或作/不至摭之石反
[035-3b]
 正義鄭氏康成曰直而行若始死哭踊無節也孔疏/直順
 己之天性而行敬方氏慤曰/若凶事不詔至 無文皆是曲而殺若父在為母期
 也方氏曰若君燕不/以卿為賓亦是經而等若天子下至士庶人為
 父母三年孔疏經常也天子至士庶尊卑有異而服/其父母貴賤同一 方氏曰男昏女嫁亦
 是/討猶去也順而討若天子以十二公以九侯伯以
 七子男以五為節孔疏順序/而稍去之摲之言芟也謂芟殺有
 所與也摲而播若祭者貴賤皆有所得不使虚也孔/疏
 謂君祭而臣助祭下/至胞翟悉有所得推而進若王者之後得用天子
[035-4a]
 之禮方氏曰若兄弟/之子猶子亦是放而文若天子之服象日月以
 至黼黻放而不致若諸侯自山龍以下孔疏放法/而不至極
 而摭若君沐粱大夫沐稷士沐粱孔疏士卑不嫌是/拾君之禮而用之
  孔氏親達曰此經廣明禮意不同播布也放法也
 存異項氏安世曰此章凡九條皆以反對為文獨經
 而等無反對者則外八條皆變而不同即此一條之
 反對也順而討自與順而摭為對討去也摭取也順
 而去謂自下而上每等減去以去為順此以多為貴
[035-4b]
 者也順而取謂自上而下每等取加以加為順此以
 少為貴者也
三代之禮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
 正義鄭氏康成曰一也者俱趨誠也言所尚雖異禮
 則相因耳孔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
 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孔氏穎達曰此廣明三代
 損益不同 方氏慤曰三代之禮所異者迹所同者
 道故曰民共由之迹之相變雖或有異道之相因未
[035-5a]
 始不同故其言如此
 存疑鄭氏康成曰素謂殷尚白青謂夏尚黑秦趙髙
 變亂名實以青為黑黑為黄今語猶存 王氏肅曰
 舜尚青 方氏慤曰青言文素言質天地之文始於
 春質始於秋
周坐尸詔侑武方其禮亦然其道一也夏立尸而卒祭
殷坐尸周旅酬六尸曾子曰周禮其猶醵與侑音又鄭/云或作囿
 陸云或作宥武鄭讀無醵/其庶反又其約反與音餘
[035-5b]
 正義鄭氏康成曰武當為無聲之誤也方猶常也告
 尸行節勸尸飲食無常若孝子就養無方孔疏宗廟/之中禮主
 於孝若子/事父母此亦周所因於殷也夏禮尸有事乃坐殷
 無事猶坐周旅酬使之相酌也后稷之尸發爵不受
 旅合錢飲酒為醵孔疏曽子引世/事証周禮旅酬旅酬相酌似之也
 孔疏凡斂錢飲酒必令/平徧與次序旅酬相似王居明堂禮仲秋乃命國醵
  孔氏穎達曰此論三代尸禮不同殷人坐尸周因
 坐之詔告也侑勸也其禮亦然者謂周禮坐尸及詔
[035-6a]
 侑無方之禮皆因於殷禮故云亦然其用至誠之道
 一也夏禮質言尸是人人不可久坐神坐故惟飲食
 時暫坐非飲食則尸倚立以至祭竟也殷因夏禮而
 損其不坐之禮益為常坐之法周又因殷而益之更
 相次序以酬也旅酬六尸謂祫祭時聚羣廟之主於
 大祖后稷廟中次序以酬也大祫多主惟云六尸者
 毁廟無尸但有主也
 存疑孔氏穎達曰據特牲少牢詔侑皆祝謂人有方
[035-6b]
 自確據周禮大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祝中士
 八人下士十六人謂凡祝皆得詔侑不定一人 陸
 氏佃曰案周九廟而旅酬六尸則旅酬葢言成康之
 世而文武親未盡猶在七廟之數葢以時祭何必大
 祫
 案無方言詔侑之無有定所非謂勸侑之人不定一
 人也 又案書言七世之廟可以觀徳禮王制言天
 子七廟祭法言王立七廟諸經無言九廟者葢大祖
[035-7a]
 廟一居中其昭穆功徳廟二親廟四親廟遞遷惟功
 徳二廟不毁故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徳不聞曰七廟
 之外可以觀徳如劉歆九廟之説也又鄭氏述逸禘
 祫禮云禘祫昭穆各用一尸葢時祫大祖不與旅酬
 故惟旅酬六尸即大禘祫羣祧咸在而羣祧總統於
 文武之二尸則亦惟旅酬六尸是六尸時祫大祫一
 也趙匡謂大禘四親廟尸不與加所自出一尸則當
 四尸牛𢎞謂大祫加先公二尸先王二尸則十一尸
[035-7b]
 於經皆無據
君子曰禮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郊血大饗腥三獻
爓一獻孰爓似/廉反
 正義鄭氏康成曰近人情者䙝而逺之者敬郊祭天
 也一獻祭羣小祀也孔疏大宗伯祭羣小/祀則𤣥冕宜一獻也爓沈肉於
 湯也血腥爓孰逺近備古今也孔疏血為逺腥次之/爓稍近孰最近逺者
 為古近者為今一祭之中/兼有此事故云備古今也尊者先逺差降而下至小
 祀孰而已 孔氏穎達曰此論禮以尊逺為敬近人
[035-8a]
 情為䙝近人情者若一獻孰飲食也既近人情非是
 敬之至極血於人最逺故郊薦血以為極敬也腥生
 肉去人情稍近爓更漸近孰最䙝近矣
 通論皇氏侃曰此據設之先後郊則先設血後設腥
 與爓孰其祭天皆然大饗之時血與腥同時俱薦當
 朝事迎尸於户外薦血腥也其宗廟之祭皆然三獻
 之祭血腥與爓一時同薦凡薦爓之時皆在薦腥之
 後但社稷五祀初祭降神之時已埋血宗伯之文是
[035-8b]
 也至正祭薦爓之時又薦血此文是也若羣小祀之
 屬唯有薦孰無血腥爓也以其神卑故耳先薦者設
 之在前後進者設之居後 孔氏穎達曰凡郊與大
 饗三獻之屬正祭之時皆有血有腥有爓有孰此云
 郊血是郊有血也宗伯云以血祭祭社稷五祀是三
 獻有血也楚語云禘郊則有全烝是祭天有孰也有
 孰則有腥可知也宗伯云以肆獻祼饗先王是大饗
 有腥有孰也此云三獻爓宗伯云以血祭祭社稷五
[035-9a]
 祀既有血有爓明有腥有孰可知也 沈氏括曰腥
 爓以鬼道接之饋食以人道接之
 餘論黄氏裳曰君子事其尊而逺者以意為主事其
 卑而近者以物為主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我之意
 達之物之形氣不足與焉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
 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
 則以物之氣達之以貍沈祭山林川澤以疈辜祭四
 方百物則以物之形達之形氣之中先王誠意之所
[035-9b]
 寓故足以致焉然則自孰至血其去人情逺矣泰壇
 之設羔羊之裘未孕之牲陶匏之器無文也無情也
 無味也用血而已豈禮之至哉以寄其敬而已故必
 定之以七日之戒齊之以三日之宿不御色不聼樂
 不飲酒不茹葷眂滌濯涖玉鬯省牲鑊奉玉齍贊幣
 爵告時告備告純告潔以誠其意而乃可交於神也
 存疑鄭氏康成曰大饗祫祭先王也孔疏案宗伯以/肆獻祼饗先王
 以下宗廟之祭凡有六饗此云大饗饗中最大故為/祫也此大饗之文在郊血之下故知非大饗帝也祭
[035-10a]
 社稷五祀者以冕服差之司服祀四望山川則毳冕/毳冕子男之服子男五獻以下差之也祭社稷五祀
 則希冕宜/三獻也
 案周禮追饗禘也朝饗祫也禘重於祫鄭云祫大禘
 小非也又三獻當作祭山林川澤如貍沈之祭是也
 若社稷五祀與五嶽同為血祭則不止於三獻矣注
 謂三獻為祭社稷五祀亦非
是故君子之於禮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是
故七介以相見也不然則已慤三辭三讓而至不然則
[035-10b]
已蹙故魯人將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頖宫晉人將
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於惡池齊人將有事於泰山必先
有事於配林三月繫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故禮有
擯詔樂有相歩温之至也蹙本又作慼字子六反又音/促頖或作泮音判鄭云或作
 郊宫惡音呼惡池即滹沱秦/或作大相息亮反温紆運反
 正義鄭氏康成曰作猶起也已猶甚也慤蹙愿貌大
 愿則辭不見情無由至也上帝周所郊祀之帝也魯
 以周公之故得郊祀上帝與周同先有事於頖宫告
[035-11a]
 后稷也孔疏魯人無后稷之廟今将/祭天先於頖宫告后稷也告之者将以配
 天先仁也孔疏謂将欲以后稷配/天先以仁恩存偶之也頖宫郊之學也詩
 所謂頖宫也字或為郊宫孔疏周人立大學於東郊/則天子魯侯立大學於公
 宫東也小學在郊詩云思樂泮水薄采/其藻則魯以小學為頖宫頖宫在郊惡當為呼聲
 之誤也呼池嘔夷幷州川孔疏此夏官職方之文由/案在今山西繁畤縣東
 直𨽻/入海配林林名案在今山/東萊蕪縣繫繫牲於牢也孔疏充人/云祀五帝
 則繫於牢/芻之三月戒散齋也宿致齋也孔疏祭義曰散齋七/日致齋三日鄭注儀
 禮云宿是又戒宿之/言肅肅敬之義也将有祭祀之事必先敬慎如此
[035-11b]
 不敢切也擯詔告道賓主者也詔或為紹 孔氏穎
 達曰君子行禮非私意専輒徒起而致己情皆法天
 地之道陳七介以相見申賓主之情也司儀賓至大
 門外陳擯介交擯三辭畢君迎賓拜辱至大門三揖
 三讓入大門主君每門讓賓三辭是三辭三讓若不
 為此則大急蹙情無由達也 方氏慤曰賓主相接
 而後禮行瞽相相資而後樂作則緩而不廹和而無
 乖故曰温之至也 黄氏震曰慤謂大質蹙謂太遽
[035-12a]
  徐氏師曾曰相見始於介至廟始於辭讓祭始於
 先牲始於繫是即所謂由始云者非如舊説由始於
 古後世守而行之也
 案禮不貴近人情則行禮者可以為我情在於斯遂
 起而直致之乎葢禮之始本於天制於聖原與人之
 俗情相逺如賓主相見必有介以道之又辭讓而後
 進不然則過慤而野過蹙而躁而情反無以致矣惡
 池配林河岱之從祀也擯以道儀詔以達意相以治
[035-12b]
 亂歌之終歩以見方舞之始祭不直告所祭而先告
 其所配此慎之至温如柔色以温之之温擯詔有左
 右之勤相歩協始終之節此温之至總未有直致其
 情者
 存疑鄭氏康成曰相歩扶工也
 案相謂治亂以相歩謂三歩見方注似未確
 存異鄭氏康成曰敬非己情也所以下彼有由始有
 所法也
[035-13a]
 案禮出於人心自有之敬鄭謂敬非己情非是
禮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詔朝事以
樂醴酒之用𤣥酒之尚割刀之用鸞刀之貴莞簟之安
而槀鞂之設是故先王之制禮也必有主也故可述而
多學也鸞力端反莞音官一音九簟徒/㸃反槀亦作藁古老反鞂秸同
 正義鄭氏康成曰哭泣由中非由人也孔疏孝子親/喪痛由心發
 故啼號哭泣不待外告而哀/自至是反其孝性之本心也朝廷養賢以樂樂之也
 孔疏朝廷是養老之地為賢所樂故臣入門/必縣興奏樂之事是反其樂朝廷之本心也二者反
[035-13b]
 本也穗去實曰鞂禹貢三百里納鞂服𤣥酒三者脩
 古也主謂本與古述而多學以本與古求之而已
 孔氏穎達曰此節論禮之所設反本反其本性脩古
 脩習於古由其反本脩古故不忘其初本謂心也醴
 酒五齊第二酒也𤣥酒水也割刀今之刀鸞刀古刀
 也陳氏澔曰鸞鈴也刀鐶有鈴故名鸞刀割/肉欲中其音節郊特牲云聲和而後斷也今刀便
 利古刀遲緩莞簟今之席詩云下莞上簟乃安斯寝
 言其精細可以安人槀鞂除穂粒取稈槀為郊席四
[035-14a]
 時祭祀有醴酒之美而陳尊在𤣥酒之下宗廟不用
 今刀而用古刀郊祭不用莞簟之可安而設稾鞂之
 粗席是皆脩古也 方氏慤曰逐末之流而不知其
 所反從今之便而不能有所脩則先王之禮意亡矣
 本者末之初古者今之初反之脩之則不忘之故也
 本末一物欲追還之故曰反古今異時必有損益故
 曰脩夫少則得多則惑以其有主則雖多不惑故可
 述而多學也
[035-14b]
 案檀弓之記凶事言相者多而此云不詔何葢孝子
 之哀痛迫切原發於至性也此一章兼内外統古今
 見禮有其初不可忘也
君子曰無節於内者觀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禮
弗之得矣故作事不以禮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禮弗之
信矣故曰禮也者物之致也
 正義鄭氏康成曰致之言至也極也 孔氏穎達曰
 此明作事云為非禮不可内猶心也察分辨也 方
[035-15a]
 氏慤曰節者即物自然而為之制者也用是以觀物
 則萬物之情可見矣苟無節於内則所存乎已者未
 定何恃而觀彼哉禮者體物以致節者也由禮乃能
 得物之情 陳氏澔曰無節於内言胸中不能通達
 禮之節文也觀物弗之察言雖見行禮之事不能審
 其得失也 劉氏曰致謂極至也萬物由之各遂其
 性各正其命之謂也
 存疑鄭氏康成曰節猶驗也孔疏外欲觀察萬物必/先内有識驗之明心内
[035-15b]
 無明則外不能分辨而心/不由禮則察物不能得也
 案天地惟有精㣲之徳故能發揚以詡萬物外心由
 内心出也禮也者聖人以大中至正之心體天地盈
 虛消息之理而有以曲成萬物者也故察物必以禮
 察之乃能得不然不能察物則作事不合物理之宜
 而人不敬出言不合物理之宜而人不信故曰禮者
 物理之極致君子先慎其獨心乃有節於内而觀物
 察鄭賈以驗訓節未確
[035-16a]
是故昔先王之制禮也因其財物而致其義焉爾故作
大事必順天時為朝夕必放於日月為髙必因丘陵為
下必因川澤是故天時雨澤君子達亹亹焉朝音潮放/上聲亹亹
 亡非反徐音/尾勉勉貌
 正義鄭氏康成曰大事祭祀也孔疏左𫝊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春秋
 𫝊曰啟蟄而郊孔疏建寅之月蟄/蟲啟户郊祭天也龍見而雩孔疏建/己之月
 龍星昏見雩/祭天求雨也始殺而嘗孔疏建酉之月隂/氣始殺嘗祭宗廟閉蟄而烝
 孔疏建亥之/月烝祭宗廟日出東方孔疏為朝謂天子春分/之日朝日於東門之外月生
[035-16b]
 西方孔疏為夕謂秋分之/夕夕月於西門之外冬至祭天於圜丘夏至祭
 地於方澤君子愛物見天雨澤皆勉勉勸樂孔疏天/地感祭
 而降雨澤天子樂之/所以與天地合徳亹亹勉勉也 應氏鏞曰大事
 不止於祀若動大衆興大役必順寒暑之時而為之
 節為朝夕若日出而作日夕而息必因其有晝夜之
 經而為之限為髙若築臺觀為下若蓄陂池必因其
 有高下之勢而始用其力天時雨澤葢陽和融液仁
 徳流行出於天運之自然而不容止也君子感之仁
[035-17a]
 孝愛敬之心發於中而達於外者亦勉勉而不容己
 焉感之而敬天則雷出地奮必達其殷薦之誠感之
 而思親則雨露既濡必達其怵惕之心以至經綸於
 雲雷之屯宴樂於雲天之需財成輔相於天地交泰
 之時赦過宥罪於雷雨作觧之日皆所以達其亹亹
 也
 存疑鄭氏康成曰達猶皆也 孔氏穎達曰為髙冬
 至祭皇天大帝於圜丘之上為下夏至祭崑崙之神
[035-17b]
 於方澤之中
 案物各適用之謂材孟子有達財者財與材同禮為
 物之致故先王制禮必因所用之物而推極其義得
 物理之宜而後行之故凡作大事必順天道之本然
 與時宜之適然如為朝夕必因日月出沒之時為高
 下必因山澤崇卑之勢二句舉以例其餘凡府事之
 脩和皆在其内鄭専以祭祀言應氏又推而廣之二
 者必相兼乃備也又注疏天降雨澤説是矣或云君
[035-18a]
 子由禮故其事之所達如時雨之化物之生長亹亹
 不已焉其説亦得備一義附存之至皇天大帝及崑
 崙之神本緯書之言諸儒咸非之前卷已詳 又案
 此一節即天時有生地理有宜之意惟察物乃能用
 物也
是故昔先王尚有徳尊有道任有能舉賢而置之聚衆
而誓之
 正義鄭氏康成曰古者将有大事必選賢誓衆重事
[035-18b]
 也 孔氏穎達曰先王貴尚有徳之人尊崇有道之
 士任使有能之衆至将祭之時選舉賢能置之祭位
 則射以擇士是也又聚集其衆而誓戒之其有不恭
 則服大刑是也 朱氏申曰賢謂有徳有道者置用
 也衆謂有能者誓戒也
 案上節以作事明因物之道此又以用人明因物之
 道徳如知仁聖義中和道如孝友睦婣任恤能如禮
 樂射御書數平時既尊禮而信任及將祭又舉此賢
[035-19a]
 者而置之助祭之列又聚衆執事而誓之人官有能
 此亦其一耳
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於天因吉土以
饗帝於郊升中於天而鳯凰降龜龍假饗帝於郊而風
雨節寒暑時是故聖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假音格/至也治
 直吏/反
 正義鄭氏康成曰天髙因髙者以事地下因下者以
 事也名猶大也升上也中猶成也謂廵狩至於方嶽
[035-19b]
 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馬氏睎孟曰升中心/之誠於天 案王者
 以安天下為心諸侯之/功即王者安民之心也吉土王者所卜而居之土也
 饗帝於郊以四時所兆祭於四郊者也鳯凰降龜龍
 假者功成而太平隂陽和而致象物風雨節寒暑時
 者五帝主五行五行之氣和而庶徴得其序也孔疏/尚書
 八曰庶徵庶衆也徴騐也五行/之氣各有所主得失皆有其驗南面立者視朝 熊
 氏安生曰自其自然而言謂之天自其主宰而言謂
 之帝唯聖人為能祀天享帝所謂先天而天弗違後
[035-20a]
 天而奉天時於此概見 彭氏絲曰鳯凰飛故言降
 龜龍潛故言假風雨不可過故言節寒暑不可忒故
 言時
 存異鄭氏康成曰升中孝經説曰封乎泰山考績燔
 燎禪乎梁甫刻石紀號 孔氏穎達曰因天事天因
 地事地是圜丘方澤前不言感應者以未太平之時
 未能感應此太平之後致祥瑞可知名山謂封禅也
 太平乃封禅未太平時巡守而已 又曰升中唯泰
[035-20b]
 山為之餘嶽則否五行木為雨金為暘火為燠水為
 寒土為風
 辨正陳氏澔曰舜典柴岱宗即其禮後世封禅之説
 皆鄭氏祖緯書悞之
 案孔氏第見言封禅者動以泰山梁甫為説故謂唯
 泰山為之不知虞書巡守之禮自柴望而下東西南
 朔皆同也又洪範以水火木金土為序而配以雨𤾉
 燠寒風此乃以木金火水土配五庶徴葢五行家悖
[035-21a]
 經之説不足訓也
天道至教聖人至徳廟堂之上罍尊在阼犧尊在西廟
堂之下縣鼓在西應鼓在東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
於東月生於西此隂陽之分夫婦之位也君西酌犧象
夫人東酌罍尊禮交動乎上樂交應乎下和之至也罍/音
 雷犧舊素何反今如字下同縣/音元應應對之應分抉問反
 正義鄭氏康成曰首二句目下事也犧尊縣鼓俱在
 西禮樂之器尊西也孔疏犧尊貴於罍尊縣鼓大/於應鼓而皆在西是尊西也
[035-21b]
 鼓謂之應犧周禮作獻君在阼人君尊東也天子諸
 侯有左右房孔疏知天子諸侯有左右房者以士喪/禮主婦髽於室在主人西䘮大記君之
 喪婦人髽帶麻於房中亦當在男子之西故彼注亦/云則西房也又顧命云天子有左右房此云夫人在
 房又云夫人東酌罍尊是/西房也故云有左右房大明日也西酌犧象象日
 出東方而西行也東酌罍尊象月出西方而東行案/月
 出當作月生/比字誤也周禮曰春祠夏禴祼用雞彞鳥彞皆有
 舟其朝踐用兩獻尊其再獻用兩象尊皆有罍諸臣
 之所酢孔䟽引此見王禮與此/夫人東酌罍尊不同和之至言禮樂交乃
[035-22a]
 和也 孔氏穎達曰此明天道用教以示人聖人則
 放之以為徳故君立於阼以象日夫人在西房以象
 月天垂日月示人以至極而為之教聖人法天之至
 極而為徳大射稱建鼓案建者以木貫/鼓而樹之跗此云縣鼓案/縣
 者懸於/虡業大射應鼓在大鼓之旁案在旁以/擊之便此與大鼓
 别縣謂祭與射别也罍尊夫人所酌此謂諸侯時祭
 所用之禮若天子之祭則罍尊在堂下故禮運云澄
 酒在下司尊彞云皆有罍諸臣之所酢則君不酌罍
[035-22b]
 也禮交動乎上者謂君與夫人酌獻之禮交相動於
 堂上也樂交應乎下者謂縣鼓應鼓相應在於堂下
 堂之上下禮樂交相應會和諧之至極也 方氏慤
 曰日月皆有明日本明月受日而明本明則大也月
 生於西揚雄所謂載魄於西是也犧象謂犧尊象尊
 也前言尊而不言象後言象而不言尊互相備也
 案月生於西謂三日哉生明月正在西嗣後每日昏
 見漸轉而東至望乃正東也
[035-23a]
 存疑孔氏穎達曰卿大夫以下唯有東房故鄉飲酒
 鄉射尊於房戸間賔主夾之無西房也
 辨正朱子曰案聘禮賔館于大夫士君使卿還玉于
 館也賔退負右房則大夫士亦有右房右房西房也
禮也者反其所自生樂也者樂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
制禮也以節事脩樂以道志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
也蘧伯玉曰君子之人達故觀其器而知其工之巧觀
其發而知其人之知故曰君子慎其所以與人者道音/導蘧
[035-23b]
 其居反/知音智
 正義鄭氏康成曰自由也制禮者本已所由得民心
 也孔疏若舜元由紹堯之功得民心制/禮之時還本得民心之事而制禮也作樂者縁民
 所樂於己之功也舜之民樂其紹堯而作大韶湯武
 之民樂其濩伐而作濩武制禮以節事動反本也孔/疏
 動皆反本脩古/而以禮接之脩樂以道志勸之善也觀其禮樂則
 知治亂亂者必禮慢而樂淫也蘧伯玉衛大夫名瑗
 觀器而巧可知觀發而人可知禮樂亦猶是也慎所
[035-24a]
 以與人将以是觀治亂也 孔氏穎達曰前經明禮
 樂相交此經更論先王制禮樂以節事道志化民治
 下也禮據王業之初故云所自生樂據王業之末故
 云所自成初用此禮以得民心故用民心之義以節
 事宜用此樂以成王業故脩正其樂以勸道已志使
 行之不倦若能以禮節事以樂道志則國治不爾則
 國亂故治亂可知也下又譬喻之觀器善則知工巧
 器惡則知工拙觀人發而皆中則知有知發而不中
[035-24b]
 則知無知禮樂猶是也禮正而樂和則知其國治禮
 慢而樂淫則知其國亂也禮樂者與人相接之具君
 子治國謹慎其所以與人相接者将以是觀也 馬
 氏睎孟曰禮所以約人之外故以節事樂所以和人
 之内故以道志然禮未嘗不在内記曰禮節民心樂
 未嘗不在外記曰樂和民聲合而言之則禮樂之情
 同也 陳氏澔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禮主於報
 本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王者功成治定然後作樂
[035-25a]
 以文徳定天下者樂文徳之成以武功定天下者樂
 武功之成節事為人事之儀則也道志宣其湮鬱也
 君子致慎以其所關者大也故曰葢古有是言而記
 者稱之耳 方氏慤曰治亂生於志而發於事禮者
 事之所寓樂者志之所寓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
 君子之人達言達於道也以道觀物故知其工之巧
 以道觀人故知其人之知
 通論張子曰禮别異不㤀本而後能推本為之節文
[035-25b]
 樂統同樂吾分而已
 案一代之禮樂各有所自生各有所自成其始也皆
 人心之自然與補救之當然然其後又不能無弊弊
 則亂生君子慎之酌其中以補偏救弊使有治無亂
 而已鄭孔於其字説甚分明
大廟之内敬矣君親牽牲大夫贊幣而從君親制祭夫
人薦盎君親割牲夫人薦酒卿大夫從君命婦從夫人
洞洞乎其敬也屬屬乎其忠也勿勿乎其欲其饗之也
[035-26a]
納牲詔於庭血毛詔於室羮定詔於堂三詔皆不同位
葢道求而未之得也設祭於堂為祊乎外故曰於彼乎
於此乎大音泰從去聲盎烏浪反/洞音慟屬音竹祊百彭反
 正義鄭氏康成曰納牲於庭時也當用幣告神而殺
 牲故君牽牲大夫以幣從也親制祭謂朝事進血膋
 時孔疏郊特牲取膟膋燔燎升首報陽也又祭義取/膟膋之後又爓祭祭腥則膟膋所用在腥爓之前
 故知血膋是/朝事時也所制者制肝以祭於室及主孔疏郊特/牲云詔祝
 於室/是也親割謂進牲孰體時勿勿猶勉勉也肉謂之羮
[035-26b]
 孔疏爾雅/釋器文道猶言也設祭之饌於堂人君禮焉孔疏/特牲
 少牢皆設在奥此言/在堂故知人君禮也為祊乎外明日之繹祭也謂之
 祊者於廟門之旁因名焉孔疏釋宮文/廟門謂之祊其祭之禮既
 設祭於室而事尸於堂孝子求神非一處也周禮曰
 夏后氏世室門堂三之二室三之一孔疏引周禮證/廟門之旁有室
 有/堂詩頌絲衣曰自堂徂基孔疏引詩證繹/祭在堂事尸也於彼於此
 不知神之所在也 孔氏穎達曰此一節論侯伯子
 男祭宗廟之事祼鬯既訖君出廟迎牲牽牲而納於
[035-27a]
 庭大夫則贊佐執幣而從也殺牲既畢進血腥之時
 君斷制牲肝祭神於室夫人薦盎齊以獻之卿大夫
 從君謂制祭割牲之時命婦從夫人謂薦盎酒時洞
 洞質慤貌屬屬専一貌中心勉勉乎欲望神之歆饗
 也詔告也牲入在庭以幣告神於庭殺牲取血及毛
 入以告神於室羮肉湇也定孰肉也謂羮肉既孰将
 迎尸主入室乃先以俎盛之告神於堂是薦敦未食
 之前也三詔不同位者葢求而未得故於三處告之
[035-27b]
 也設祭謂薦腥爓之時設此所薦於堂繹祭在廟門
 外之西於彼乎於此乎古語有此記者引以結之
 方氏慤曰朝事以神事之故制祭以腥而薦以齊饋
 食以人事之故割牲以孰而薦以酒然君以盎齊饋
 食而夫人用之於朝踐君以酒獻尸而夫人用之於
 饋食者禮殺於君故也牲自外至故詔於庭血毛告
 幽全故詔於室室比庭為幽也羮定則事以人道神
 明之堂比室為明也未之得特疑其如此而已設祭
[035-28a]
 於堂言正祭時為祊乎外言索祭時謂之祊者祝祭
 求神以此為所在之方故也 馬氏睎孟曰祭必夫
 婦親之所以備外内之官也官備則具備是故牽牲
 至薦酒皆夫婦身親涖之
 存疑孔氏穎達曰侯伯子男朝踐君不獻故夫人薦
 盎親割牲謂薦孰時君亦不獻故夫人薦酒
 案孔氏因記言夫人不言君故以君不獻言之據祭
 統尸飲五疏謂侯伯七獻朝踐饋食各一獻食畢酳
[035-28b]
 尸三獻合二灌而七子男五獻惟二灌及酳尸三獻
 此記兩言夫人適合侯伯一獻之數故疏為此説此
 無論一獻之説於經無據即使禮應一獻亦止當君
 獻而夫人不獻豈有君不獻而夫人獨獻之理况記
 特大概言之又何所據而斷為侯伯且據彼疏子男
 并無朝踐饋食之獻烏得合侯伯子男為説耶
 存異周氏諝曰先王制禮莫詳於别嫌祭祀賔客之
 事而君與夫人共行事於羣執事之中可乎周官之
[035-29a]
 法后不與事則宗伯攝行此篇所謂君在阼夫人在
 房君制祭夫人薦盎之類豈非攝行者乎
 案事神備外内之官則君與夫人致祭禮也周初去
 古風俗人心尚淳故祭不嫌然王后有三夫人世婦
 以下以備内官夫人亦有世婦以下以備内官非卿
 大夫為后夫人執事也至後世而諸侯相饗廢夫人
 之禮矣然廟祭未嘗廢夫人之禮也周官所云攝后
 夫人有故耳
[035-29b]
一獻質三獻文五獻察七獻神
 正義方氏慤曰傳曰名位不同禮亦異數禮有隆殺
 故數有多寡此獻所以有一三五七之異也四望山
 川地道故言察先公人道故言神惡其䙝故也
 存疑鄭氏康成曰一獻祭羣小祀也三獻祭社稷五
 祀也五獻祭四望山川也七獻祭先公也 孔氏穎
 達曰羣小祀最卑其禮質略社稷五祀稍尊比羣小
 祀禮儀為文飾四望山川其神既尊神靈明察先公
[035-30a]
 之廟禮又轉尊神靈尊重也案周禮司服職𤣥冕一
 章祭羣小祀希冕三章祭社稷五祀毳冕五章祀四
 望山川鷩冕七章享先公故鄭知獻數亦然也 陳
 氏祥道曰社稷之所主止於利人故服粉米以稱之
 辨正陳氏祥道曰周禮大祀次祀小祀見於肆師大
 祭中祭小祭見於酒正大宗伯所辨天地五帝先王
 之類大祀也社稷五祀五嶽之類中祀也四方百物
 之類小祀也大祀獻多小祀獻寡則社稷所獻宜加
[035-30b]
 於山川也先王祭服各有象數則希冕三章以祭社
 稷者非卑之於山川以獻數不繋於服章也賔客之
 禮士一獻卿大夫三獻子男五獻侯伯七獻上公九
 獻而王饗諸侯自子男五獻以至諸侯長十有再獻
 皆服鷩冕七章而巳孰謂獻數必繫於服章哉鄭氏
 以三獻為祭社稷五祀五獻為祭四望山川誤矣一
 獻孰則於人情為近故曰質三獻爓知於人情漸遠
 故曰文三獻爓則五獻其血乎禮所謂血祭社稷是
[035-31a]
 也
 案此節總以起下大饗其所謂獻數亦泛舉之耳鄭
 必求其神以實之鑿矣中庸言上祀先公以天子之
 禮無緣於先公止七獻也五嶽視三公安知非九獻
 四瀆視諸侯安知非七獻而必曰四望山川五獻與
 獻數之不繫於章服陳氏之辨晰焉而社稷五祀之
 為五獻於禮雖無明文以大宗伯地示之祭考之則
 社稷五祀與五嶽同為血祭其不止於三獻可知辨
[035-31b]
 正巳見前一獻孰節 又案司服職衮冕九章鷩冕
 七章毳冕五章以饗先王先公及四望山川差次而
 下皆自文而漸趨於質也社稷為土榖之神則彌近
 質矣故祭社稷以希冕三章陳氏謂其所主止於利
 人故服粉米以稱之殊未確
大饗其王事與三牲魚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
薦四時之和氣也内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徳也龜為
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見情也丹漆絲纊竹箭與衆共財
[035-32a]
也其餘無常貨各以其國之所有則致逺物也其出也
肆夏而送之葢重禮也事與之與音餘腊音昔内音納/見賢遍反纊音曠綿也肆注作
 陔古來反/今如字
 正義鄭氏康成曰三牲魚腊籩豆之薦此諸侯所獻
 内金内之庭實先設之金從革性和荆揚二州貢金
 三品孔疏金三/品禹貢文束帛加璧貢享所執致命者君子於
 玉比徳焉孔疏鄭知行享之/時所執覲禮文也龜知事情者陳於庭在
 前荆州納錫大龜又荆州貢金金炤物故云見情金
[035-32b]
 有兩義先入後設孔疏内金示和是先入陳在/龜後是後設故鄭云兩義也丹漆
 絲纊竹箭萬民皆有此物荆州貢丹兖州貢漆絲豫
 州貢纊揚州貢篠簜孔疏荆州四/句皆禹貢文其餘謂九州之外
 夷服鎮服蕃服之國周禮九州之外謂蕃國世一見
 各以其所貴寶為贄其出也謂諸侯之賔禮畢而出
 作樂以節之肆夏當為陔夏孔疏大司樂之文大饗/諸侯則諸侯出入奏肆
 夏此經是助祭之後無算爵禮畢客醉而出宜/奏陔夏故燕禮大射賔出奏陔夏明不失禮也 孔
 氏穎達曰此明天子大饗諸侯各貢其方物奉助祭
[035-33a]
 之禮諸侯雖有袷祭不可致九州之物唯王者乃然
 故云其王事與 周氏諝曰備四海九州之美味者
 示其得四海九州之懽心也薦四時之和氣者示其
 能贊於天地也 方氏慤曰司服以九章之衮冕享
 先王則大饗為九獻矣三牲牛羊豕也魚腊薧魚也
 三牲魚腊天産也天産所以作隂徳故曰美味葢味
 為隂也籩豆之薦地産也地産所以作陽徳故曰和
 氣葢氣為陽也 陳氏祥道曰帛隂物也君子所以
[035-33b]
 示財璧陽物也君子所以比徳定天下之吉凶成天
 下之亹亹莫大乎蓍龜此龜為前列其先知者也柔
 而能順温而能和者金也此金次之所以見情也
 存疑鄭氏康成曰大饗謂盛其饌與貢祫祭先王也
 孔疏以有三牲魚腊則非祭天以内金和庭實又非/饗賔享賔時無此庭實故也知非朝而貢者以朝而
 貢物不名大饗孝經云四海之内各以其職/來祭故知是祫也 案説見前大饗腥下
 案此所重在合萬國之歡故惟舉賔出言也
祀帝於郊敬之至也宗廟之祭仁之至也喪禮忠之至
[035-34a]
也備服器仁之至也賔客之用幣義之至也故君子欲
觀仁義之道禮其本也
 正義鄭氏康成曰祀帝於郊就而祭之不敢致也仁
 恩也父子主恩也喪禮謂泣踊袒襲備服器謂小斂
 大斂之衣服𦵏之明器欲觀仁義之道禮其本者言
 禮有節於内可以觀也 孔氏穎達曰此總明祭祀
 喪賔客之等天尊彌逺祭之宜極盡於敬宗廟主親
 祭之必極盡於仁愛君子欲觀其人行仁義之道必
[035-34b]
 須用禮為其本若行合於禮則有仁義也不言忠敬
 者舉仁義則忠敬可知也 方氏慤曰君子無所不
 用其敬然祭莫重於天故為敬之至無所不用其仁
 然孝莫大於寜神故為仁之至 馬氏睎孟曰喪主
 乎哀先王為之禮而盡心於死者三日而斂凡附於
 身者必誠必信三月而𦵏凡附於棺者必誠必信故
 曰忠之至也賔客之交必以幣表記所謂無辭不相
 接無禮不相見皆禮之所宜故為義之至禮生於仁
[035-35a]
 義而曰欲觀仁義之道禮其本者宗廟之祭禮也仁
 在其中賔客之用幣亦禮也義在其中 陳氏澔曰
 祭天之禮簡素至敬無文所以為敬之至仁之實事
 親是也事亡如事存所以為仁之至朝聘燕享幣有
 常用故幣帛篚筐将其厚意義之至也
 存異鄭氏康成曰用幣謂來賻賵 彭氏絲曰備服
 與器凡祭皆然不獨喪禮
 案首二句言祭禮次二句言喪禮末句言賔禮彭氏
[035-35b]
 絲以備服器總承郊廟喪則郊用陶匏器有不備不
 如鄭注指喪為當而鄭以用幣亦粘喪禮則又不如
 馬氏陳氏泛以賔禮言為允也此章廣言用物之宜
 以盡義理禮之文之説而末一節則欲人由禮之文
 以深探其本也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苟無忠信
之人則禮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為貴也和户/卧反
 正義鄭氏康成曰道猶由也從也 孔氏穎達曰前
[035-36a]
 言觀仁義之道禮為其本此明學禮之人須有忠信
 甘為衆味之本不偏主一味故得受五味之和白是
 五色之本不偏主一色故得受五色之采舉此二物
 喻忠信之人可以學禮也葢質素為本不有雜行故
 可以學禮其人即忠信之人也 陳氏澔曰人無忠
 信則每事虚偽禮不可以虛偽行
 案前既廣言義理禮之文此一章復歸本忠信見必
 本立而文乃行也
[035-36b]
孔子曰誦詩三百不足以一獻一獻之禮不足以大饗
大饗之禮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饗帝毋輕議

 正義鄭氏康成曰誦詩三百喻習多言而不學禮也
 大旅祭五帝饗帝祭天毋輕議禮謂若誦詩者不可
 以强言禮 孔氏穎達曰一獻祭羣小祀不學禮則
 不能行大旅是總祭五帝天人道隔其禮轉難大旅
 又不如郊為祭天之備典瑞云四圭有邸祀天旅上
[035-37a]
 帝是祀天重於旅帝 徐氏師曾曰周禮國有大故
 則旅上帝及四望是旅以祈取衆之義不若南郊饗
 帝之専也
 存疑孔氏頴達曰大饗謂祫祭宗廟其禮又繁
 案一獻質三獻文至大饗王事極文之至然足以大
 饗不足以大旅至大旅具文質之中然猶不足以饗
 帝而饗帝則又用質也文為貴乎質為貴乎議禮者
 可輕乎引此以深明義理禮之文忠信禮之本缺一
[035-37b]
 不可而自㣲而鉅必盡義理之文反本歸源尤重忠
 信之本也或謂鄭注樂記一獻士飲酒禮孔引大行
 人謂獻數依命數天子諸侯之士同一獻又昏義舅
 姑饗婦以一獻之禮又左傳鄭伯享趙孟趙孟欲一
 獻則一獻不専羣小祀仲尼燕居曰大饗有四其下
 所陳兩君相見禮則大饗不専祫祭先王書曰荆岐
 既旅蔡蒙旅平九山刊旅論語季氏旅於泰山皆祭
 山川則旅非祭五帝以相難然本篇前有一獻質至
[035-38a]
 大饗其王事之文此下與饗帝相接則此獻饗斷以
 祭祀言不當以賔禮汨而亂之也又書論語言旅不
 言大此亦分大饗與饗帝為二則又安得以旅混大
 旅以大饗混饗帝乎
子路為季氏宰季氏祭逮闇而祭日不足繼之以燭雖
有強力之容肅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臨祭其
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與室事交乎戸堂事交乎階
質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聞之曰誰謂由也而不
[035-38b]
知禮乎跛彼義反與/音預朝音潮
 正義鄭氏康成曰宰治邑吏也案此當是/家臣之長季氏祭謂
 舊時也倦怠以其久也偏任為跛依物為倚室事祭
 時堂事儐尸 孔氏穎達曰前經既明禮之為重故
 記者引子路能行禮之事逮及也室事謂正祭之時
 事尸在室外人将饌至户内人於户受饌設於尸前
 相交承接在於户也堂事正祭後儐尸之時事尸於
 堂堂下之人送饌至階堂上之人於階受取是交乎
[035-39a]
 階也質正也晏晚也正明始行事朝正向晚禮畢而
 退言敬而能速也許其知禮者禮從宜寧略而敬不
 可煩而怠也 陳氏澔曰闇昧爽以前也 方氏慤
 曰子路雖不必合於先王之文然知禮之意且能救
 時之弊孔子所以善之
 存異方氏慤曰室事若毛血詔於室之類堂事若羮
 定詔於堂之類執事者内外異位乃以内而交乎外
 上下異等乃以上而交乎下則尤易為力矣宜乎質
[035-39b]
 明而行晏朝而退也案大夫正祭惟事尸於室至儐/尸乃於堂故凡禮所云坐尸於
 堂設祭於堂羮定詔於堂皆人君正祭禮而方氏乃/援以釋此堂事交乎階混甚宋元諸儒説禮多類此
 故存其説/而辨之
 案子路忠信人也故以此結之通篇以大備盛徳起
 以子路知禮終見所貴乎禮者以義理禮之文足以
 釋去囘邪而増益其忠信之美質耳非以繁文喪其
 忠信之質更以僭濫入於回邪也用意深逺
欽定禮記義疏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