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67 日講禮記解義-清-張廷玉 (master)


[040-1a]
 欽定四庫全書
日講禮記解義卷四十
 學記
  以其記人學教之義故名學記其㫖與大學相表裏
  開端言學而推及於化民成俗是學有用也篇終言
  學而推本於先源後委是學有體也有體有用大人
  之事備矣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衆就賢體逺足以
[040-1b]
 動衆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此言君子以務學爲急也憲法也謏之言小也體猶
  親也逺謂疏逺之士爲治莫先於擇術如起發謀慮
  必擬度於法式又能招求善良之士此足以小致聲
  譽而未足以感動衆心使之興起也若能下賢親逺
  則足以動衆未足以化民於善也在上之君子欲化
  民以成美俗必也其由學乎蓋學也者乃古之人所
  以明明徳於天下也
[040-2a]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
民教學爲先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
 此言立學教人之事也兌命商書典常也玉有美質
 可以爲器然不琢則不成猶人有美質可以造道然
 不學則不知是以古之王者建國君民必以立教立
 學爲先務蓋教所以一其學之方學所以定其教之
 地教學興而後道可明矣傅説之告髙宗有曰人當
 一心終始常在于學其即君之教民爲學終始有常
[040-2b]
 而不暫廢之謂乎案六經言學莫有先於説命者不
 曰始終而曰終始學無窮已也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㫖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
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
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强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
學半其此之謂乎
 此申言教學之善也兌命上學字當作斆斆即教也
 嘉肴雖㫖弗食則不知其㫖也至道雖善弗學則不
[040-3a]
 知其善也是故學以求其所未至然後知自得之不
 足也教以推其所有餘然後知肆應之困也知不足
 然後能自反以期其足知困然後能自强以濟其困
 此教學所以相長也兑命所云斆學半者其即此相
 長之謂乎方氏慤曰足則厭矣故學以不厭爲知困
 則倦矣故教以不倦爲仁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
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羣五年視博
[040-3b]
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逹强
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説服
而逺者懐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
謂乎
 此言立學立教之方而并及教成之效也陳注術當
 作州比年每歲也中年間一年也博習無所不習也
 記謂古書蛾蚍蜉也古之教者二十五家爲閭同在
 一巷巷首門側有塾以教其閭之人五百家爲黨其
[040-4a]
 學曰庠以教閭塾所升之人二千五百家爲州其學
 曰序以教黨庠所升之人王都及侯國之學爲國學
 則又以教元子衆子及卿大夫之子與所升俊選之
 士也於每歲之入學者間一年而考校焉一年歲終
 則察視其能離絶經書之句讀辨别志趣之髙下三
 年則視其敬業而習無怠荒樂羣而交無睽貳五年
 則視其博習而不限於程親師而不忘所授七年則
 視其論學而能求其蘊取友而能收其益如此謂之
[040-4b]
 小成至於九年致知而識之精可以觸類旁通力行
 而守之定可以强立不反則謂之大成夫然後以此
 大成之士而官使之則推所學於人足以化民而易
 其汚俗使近者被其教而無不説服逺者聞其風而
 無不懐之此乃大學所謂明新止至善之道也古記
 有曰蛾子以時時學習銜土而成大垤其即此由積
 學而成大道之謂乎案鄭注術當爲遂古術遂二字
 通用據周禮州長以禮會民而射于州序則陳説可
[040-5a]
 從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
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
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
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謂乎
 此言教學之制也宵之言小也夏圓楚方大倫猶言
 大節官已仕者士未仕者大學之始教也有司必釋
[040-5b]
 菜於先聖先師服用皮弁祭用蘋藻示以尊敬道藝
 也肄習小雅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之三篇示以教成
 官使之義於其始也入學之時大胥擊鼓以召學士
 既至而發箧出書所以振動其志使之遜順而進業
 也其用夏楚二物者警其怠忽使之收歛威儀也未
 及卜禘則不視學以考校者所以優游其志也時爲
 觀示而不悉語以故者欲其黙識諸心也幼者但有
 聽受而無問難以學不可踰等也此七者皆大學教
[040-6a]
 人之大節也記曰凡學之道不拘一途官則先其職
 事之所急士則先其志意之所尚其即此教必先大
 倫之謂乎朱子曰聖賢教人合下便要他用便要用
 賢以治不肖舉能以教不能所以公卿大夫思各舉
 其職也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
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
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脩焉息焉游
[040-6b]
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
離師輔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孫務時敏厥脩乃來其此
之謂乎
 此言大學教人其功無間而益無窮也正業謂時教
 之業如春誦夏弦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是
 也居學謂退息之所學即下操縵博依雜服是也操
 縵謂操弄琴瑟之弦博依謂詩人比興之詞託於物
 理而至博雜服謂禮文冕弁衣裳之類藏息以地言
[040-7a]
 脩游以學言輔友也大學之教人也四時之立教必
 有正業偶然之退息必有居學如不學操縵則心手
 弗調而不能安於弦矣不學博依則物理弗明而不
 能安於詩矣不學雜服則制度弗詳而不能安於禮
 矣所以然者不興起於藝即不能樂學故也故君子
 之於學也藏之時而有脩焉則所習者專而志不分
 息之時而有游焉則所養者純而藝愈熟夫然故安
 其學而益親其師樂其友而益信其道是以雖離去
[040-7b]
 師友而所守堅固自不變移也兑命曰學能敬孫其
 志無時而不敏斯進脩之益如水源源而來其即此
 離師友而不反之謂乎張子曰古之教人先使有以
 樂之者如操縵博依如此則心樂樂則道義生服事
 也雜服灑埽應對投壺沃盥細碎之事案張子解雜
 服與注異而義甚切實今竝存之
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
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
[040-8a]
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
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此言今教者之失也呻吟也佔視畢簡訊問也佛讀
 作拂數進謂數數進之刑成也惟古之爲教有法故
 其爲學有成若今之教者但誦其所視之簡多其所
 問之辭至於數進而不顧其能安與否使之不由其
 實教之不盡其能所施者悖而所求者拂如是則不
 能明其所受於師之學甚而至於疾其師止苦其進
[040-8b]
 之難而初不知其得之益也雖勉强以終其業而去
 之必速教之所以不成者其殆由於此乎案鄭氏謂
 數是法象朱子謂數是形名度數言及於數欲以是
 窮學者之未知非求其本也惟吳氏澄以言字斷句
 數字讀入聲連下爲句比舊説爲直截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
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此備言興學之由也陵節猶言躐等大學立教之法
[040-9a]
 有禁於情欲之未發者寧先毋後是之謂豫有迎其
 氣機之適可者不先不後是之謂時有不至陵節而
 施者予以漸入是之謂孫有可使相觀而善者資以
 互益是之謂摩此四者乃教之所由興也朱子曰禁
 於未發但謂豫爲之防其事不一不必皆謂十五時
 也當其可謂適當其可告之時亦不必以年爲斷相
 觀而善但謂觀人之能而於己有益如以兩物相摩
 而各得其助也吳氏澄曰此四者三屬於師一屬於
[040-9b]
 友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雜施而不孫則壊亂而不脩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
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此備言廢學之由也扞格言相抵也勝承也燕猶䙝
 也其在不善教者已發而後爲之禁則情欲既熾必
 至於扞格而不勝時過而後命之學則智力既退必
 至於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序之既紊必至於
[040-10a]
 壊亂而不脩獨學而無友則羣之既離必至於孤陋
 而寡聞由是燕私之朋乘之相與逆其師燕游之僻
 因之以至廢其學此六者乃教之所由廢也吳氏澄
 曰此六者在師者三在學者三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爲
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强而弗抑開而弗
逹道而弗牽則和强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逹則思和易
以思可謂善喻矣
[040-10b]
 此承上而詳言施教之善也喻曉也教有興廢如此
 君子既知其所由興而從之又知其所由廢而防之
 然後能成就後學而可以爲人師也故君子之教而
 以言爲喻也引以所當由而不曵之必進勉以所自
 立而不按之使止啓以所從來而不竟其所往蓋道
 而弗牽則和而不戾强而弗抑則易而不苦開而弗
 逹則思而善入能使之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戴氏
 溪曰道而弗牽强而弗抑未嘗示人以難開而弗逹
[040-11a]
 亦未嘗示人以易也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
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
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此言教者當知學者之心而救其失也學者之氣質
 不齊約有四失教者必先知之而後教可施蓋人之
 學也以知而言或務廣而失之多或孤陋而失之寡
 以行而言或兼人而失之易或自畫而失之止此四
[040-11b]
 者皆原於心而心之病固莫同也惟知其心然後能
 激厲裁抑而有以救其失教也者正所以長其固有
 之善而救其一偏之失也呂氏本中曰知其心然後
 能救其失譬如醫者要識他病處方始隨證用藥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
逹㣲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此言善教之道也善歌者務使人繼其聲善教者務
 使人繼其志誠欲其相引於無窮也夫志之所發不
[040-12a]
 在多言其言也雖至約而能使人通之雖至㣲而能
 使人善之雖少所取譬而能使人曉之斯志得所傳
 而可謂之繼志矣朱子曰繼聲繼志者皆謂㣲發其
 端而不究其說使人有所玩索而自得之也約而逹
 㣲而臧罕譬而喻皆不務多言而使人自得之意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
然後能爲師能爲師然後能爲長能爲長然後能爲君
故師也者所以學爲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
[040-12b]
三王四代唯其師此之謂乎
 此言人君當慎於擇師也三王夏商周也并虞爲四
 代君子教人必先知其至於學之難易而因以知其
 質之美惡然後能循循善誘隨其淺深髙下而不以
 一類喻之能博喻然後能教人而爲師能爲師然後
 能治人而爲長能爲長然後能治百姓而爲君故師
 也者乃所以講明爲君之道而擇之不可不慎也彼
 記有言三王四代所以治者非但能作之君亦唯其
[040-13a]
 師之得人耳其即此擇師當慎之謂乎朱子曰能爲
 師以教人則能爲君以治人擇師不可以不慎言能
 爲師者其人難得故不可不擇也
凡學之道嚴師爲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
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爲尸則弗臣也
當其爲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
以尊師也
 此言師道之當敬也嚴師謂尊禮嚴重之也師既擇
[040-13b]
 矣抑不可以不重凡學之道欲盡嚴師之禮爲難必
 師嚴而後道尊必道尊而後民知敬學是故君於天
 下莫有不臣而所不臣者有二當其爲尸所以象神
 則弗臣也當其爲師所以傳道則弗臣也大學之禮
 雖詔於天子無北面者所以尊師也案書曰能自得
 師者王如武王之訪于箕子受丹書於尚父是矣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
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
[040-14a]
及其乆也相説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
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
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此言學與問之視乎其人也庸功也善學者求諸己
 故師教甚逸而收功則倍及其成也又於師而庸之
 不善學者恃諸人故師教雖勤而爲功僅半及其無
 成也又於師而怨之善問者心以緩而善入如攻堅
 木然先其易者後其節目之難者及其乆也以彼觸
[040-14b]
 此自然相説以解而不善問者反此矣善待問者心
 以虚而善應如撞鐘然叩以小者則小鳴叩以大者
 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得以盡其聲而不善答問者
 反此矣此善學善問與夫善於答問者所以皆爲進
 學之道也朱子曰善問者如攻堅木若先其難者理
 會不得便進歩不去須先其易者難處且放下少間
 見多了自然相證而解讀書求義理之法皆然
記問之學不足以爲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
[040-15a]
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舎之可也
 此言學貴心得而教貴隨時也爲師者不在乎據已
 所有以告之而在乎因人所疑以啓之是故記誦古
 書以待問此其爲學無得於心而所知有限不足以
 爲人之師必也聽所問之語以爲答斯其應乃可不
 窮乎有力不能問者待其憤悱而後語之語之不能
 知則終無隅反之望雖舎之可也程子曰記問文章
 不足以爲人師以其所學者外也所謂師者何也曰
[040-15b]
 理也義也
良冶之子必學爲裘良弓之子必學爲箕始駕馬者反
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此言習事有漸以明進學之有序也良善也良冶之
 子見其父陶鎔金鐡補合成器必學取獸皮連綴成
 裘以學乎冶良弓之子見其父橈屈幹角調和成弓
 必學取柳條屈曲成箕以學乎弓駒始學駕更不駕
 在車前惟反係車後使日見馳驟以學乎駕此三者
[040-16a]
 習之有漸而不驟進學之以類而不泛求君子察於
 此可以有志於學循序而期於有成矣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
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
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此借物以明學與師之當務而結上文也比方也醜
 齊也當猶主也五聲宫商角徴羽也五色青赤黄白
 黑也五官身口耳目心之所職也五服斬齊衰大小
[040-16b]
 功緦麻之親屬也古之學者比方事物而齊其類如
 鼓本無當於五聲然五聲弗得鼓則不能和水本無
 當於五色然五色弗得水則不能章知此則知學本
 無當於五官然五官弗得學則不能治師本無當於
 五服然五服弗得師則不能親君子果可以不志學
 而求師乎戴氏溪曰天下之理有不相爲而實相用
 者故視聽言貌思非學則不得其正五服隆殺非師
 則恩義不篤也
[040-17a]
 君子曰大徳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
 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
 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此言學之當務本也不明乎體用之合者不知至學
  之有本不審乎源流之數者不知務本之當先君子
  嘗曰徳之大者無所不宜非但專於一官之職道之
  大者無所不備非但局於一器之用信之大者盟誓
  要結皆無所施故不約時之大者仕止乆速各當其
[040-17b]
  可故不齊四者皆由本立而用自周君子察於此亦
  可以有志於本矣試以三王之祭川言之河與海皆
  川而祭必先河後海者以水之來處爲源其聚處爲
  委河則源也海則委也此之謂本之當務而君子之
  學所以莫先於知本也案大學以知本爲知之至是
  故知本而務之所以盡性也
 
日講禮記解義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