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67 日講禮記解義-清-張廷玉 (master)


[023-1a]
 欽定四庫全書
日講禮記解義卷二十三
 文王世子
  此篇詳言教世子之法因首述文王之為世子故以
  名篇
 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於寢
 門外問内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豎曰安文王
 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
[023-1b]
 節則内豎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不能正履王季復膳
 然後亦復初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食下問所膳命膳
 宰曰末有原應曰諾然後退
  此言文王之孝行也内豎内庭小臣在察也末猶勿
  也原再也昔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每日必三不
  特朝夕二朝而已方雞初鳴即衣服至於寢門外問
  内豎之直日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必内豎曰安文王
  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若王季
[023-2a]
 有不安節則内豎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歩不能正
 履以至王季復膳然後文王亦復初平時食上必親
 察視寒煖之節食下必問親所飲饌以知其嗜好又
 命膳宰勿以所食之餘再進必既諾而後退不敢急
 於退安也葢由愛慕發於天性故即問安視膳之常
 節而行之必致其誠此所以為世子萬世法也
武王帥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說冠帶
而養文王一飯亦一飯文王再飯亦再飯旬有二日乃
[023-2b]
閒文王謂武王曰女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
文王曰女以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
撫諸文王曰非也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九十
吾與爾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終
 此因文王而及武王之事也帥循也閒瘳也武王事
 親於文王之道率而行之而不敢有加焉當文王有
 疾武王常在側至於不說冠帶而養俟文王一飯然
 後亦一飯文王再飯然後亦再飯葢旬有二日疾乃
[023-3a]
 瘳云文王因問武王曰女有何夢矣武王對以夢天
 與我九齡文王曰女以為何祥也武王對以西方有
 九國未賔其為君王終當撫有之兆乎文王曰非也
 古者謂年為齡齒亦謂之齡言年夀視齒也我年當
 百以夢言之爾當九十吾與爾三焉故文王至九十
 七乃終武王則九十三而終案聖人人倫之至故所
 行者不可以復加文王之止孝武王之逹孝一也與
 齡之說則於理近誣不必信也
[023-3b]
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相踐阼而治抗世子法於伯禽
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長幼之道也成王有過則撻
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文王之為世子也
 此言周公教成王之事也阼階東階也古者適子冠
 於阼以著代故繼體臨朝謂之踐阼抗舉也昔成王
 年幼未能涖阼而行天子之事周公為相輔王踐阼
 而治天下以其幼而不知父子君臣長幼之道也故
 舉世子之法以教伯禽俾王有所視效或王愆於法
[023-4a]
 則撻伯禽以警示之凡此所示之道即文王所以為
 世子者而王所宜法也案書但言周公位冡宰正百
 官不言踐阼而治也時成王已弁其非不能涖阼無
 疑此與明堂位之云皆妄說矣
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皆於
東序小樂正學干大胥賛之籥師學戈籥師丞賛之胥
鼔南
 此承上文而推言教世子及教士之法也學教也士
[023-4b]
 即司徒論俊選而升於學者干盾也戈鉤㦸也羽翟
 雉之羽籥笛屬東序夏學名周立四代之學故東序
 為太學也小樂正大胥籥師籥師丞皆樂官賛助也
 胥即大胥凡教世子及教士必有時焉所以定其志
 專其業也春夏陽氣發動則教以干戈之武舞秋冬
 隂氣凝寂則教以羽籥之文舞而皆在於東序其學
 以干也則掌於小樂正而大胥賛之其學以戈也則
 掌於籥師而籥師丞賛之當教舞之時胥更擊鼓以
[023-5a]
 為南音之節則聲容備矣案南方之音和平温厚而
 可以養人之性情詩所謂以雅以南是也舊注以為
 南夷之樂殆恐未然
春誦夏弦大師詔之瞽宗秋學禮執禮者詔之冬讀書
典書者詔之禮在瞽宗書在上庠
 此申言時教之事也瞽宗殷學名上庠虞學名春夏
 不特教干戈而已因陽用事而更教之以其聲則春
 誦詩夏調弦大師必詔告於瞽宗以瞽宗乃樂之祖
[023-5b]
 也秋冬不特教羽籥而已因隂用事而更教之以其
 事則秋學禮有執禮之官詔告之冬讀書有典書之
 官詔告之禮亦在瞽宗者同於弦誦也書則在上庠
 者始於唐虞也陳氏祥道曰言書禮則知誦之為詩
 弦之為樂言弦誦則知禮之為行書之為事意固可
 以互見也
凡祭與養老乞言合語之禮皆小樂正詔之於東序大
樂正學舞干戚語說命乞言皆大樂正授數大司成論
[023-6a]
説在東序
 此言先王命官分教之事也養老乞言謂行養老之
 禮因乞善言也合語謂祭及養老與鄉射郷飲大射
 燕射之時皆以先王之法合會而相告語也舞干戚
 即祭禮祭必用舞語說即合語之禮命猶辭也謂乞
 言之辭命數謂萹章之數凡報本反始而有祭尊年
 尚徳而有養老乞言援古陳義而有合語之禮其威
 儀容節皆小樂正詔之於東序大樂正復就此學舞
[023-6b]
 干戚語說命乞言者而一一授之以數然後大司成
 舉小樂正所詔之儀節大樂正所授之萹章皆論說
 之而並在於東序焉葢先王之教甚詳而有序故先
 之小樂正以習其儀繼之大樂正以考其數終之大
 司成以究其義理則自淺至深雍容詳盡所以成徳
 而逹財者在是矣
凡侍坐於大司成者逺近間三席可以問終則負牆列
事未盡不問
[023-7a]
 此言國子侍坐請問之儀也席廣三分丈之一間猶
 容也容三席所謂圅丈也凡國子侍坐於大司成者
 布席與大司成逺近容三席如此則不至於不相聞
 亦不至於太相逼而可以致問問畢則卻就後席負
 牆而坐以避後来問者其問事時若有教而已猶未
 逹必待其言之盡然後再問而不敢遽問以參錯之
 也案此即曲禮所云先生問焉終則對者凡以明敬
 也
[023-7b]
凡學春官釋奠於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
釋奠於先聖先師及行事必以幣凡釋奠者必有合也
有國故則否凡大合樂必遂養老
 此類言釋奠之禮也釋奠者設薦饌酌奠而已但奠
 置於地而無迎尸食飲旅酬之莭以主於行禮非報
 功故也先師謂先代明習此事者凡在學者時當乎
 春則大師之官必釋奠於詩樂之先師至秋冬亦如
 之以其為道藝之宗也凡諸侯受封天子命之教而
[023-8a]
 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及其行事又必薦以
 幣有加禮也凡釋奠者禮分隆殺而皆必合樂惟國
 有凶喪之故則否耳凡大合樂之時天子既視學必
 遂適東序而養老又非尋常合樂之可擬矣案春官
 釋奠不言夏夏從春可知也葉氏夢得曰天子一入
 學而所教者三釋奠教其重道也合樂教其崇徳也
 養老教以致孝也
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徳進或以事舉或以
[023-8b]
言揚曲藝皆誓之以待又語三而一有焉乃進其等以
其序謂之郊人逺之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
 此言小學論士之法也成均五帝大學之名凡論辨
 於郊學之中者必以賢才為重而取之斂之或以徳
 進是其賢也或以事舉或以言揚是其才也即有曲
 藝欲試皆必戒之使習以待再語而考論之三事有
 一節可取乃進之於同等之中以其藝為次謂之郊
 人而不稱士者以其藝成而下故較之升於成均以
[023-9a]
 及取爵於上尊者猶為逺之也案郊謂四郊之學待
 又語謂不與上語於郊同日耳非春又待秋秋又待
 春也成均謂俊士由司徒論定而升於國學者取爵
 於上尊謂鄉以賔禮升之司徒者上尊堂上之尊郊
 人猶在郊學逺之於俊選二士也
始立學者既興器用幣然後釋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儐
于東序一獻無介語可也教世子
 此言立學器成而釋菜之禮也興當為釁東序與虞
[023-9b]
 庠東西相對此盖釋奠於虞庠也諸侯始立學者凡
 禮樂之器塗釁既畢必用幣於先聖先師以告成然
 後釋菜以告用其禮以簡質為敬不用舞斯不授舞
 器禮畢乃退禮其賔於東序惟行一獻之禮無儐介
 無合語可也案胡氏銓曰儐禮其賔於東序惟一獻
 無介但語可也朱子曰語即上文合語之語言可也
 明釋菜時未可語禮尚嚴也此俱與疏意不同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樂所以脩内也禮所以脩外
[023-10a]
也禮樂交錯於中發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温

 此言教世子必以其道也兩相合謂之交兩相雜謂
 之錯凡三王以世子為天下之大本而端其豫教未
 有不以禮樂者葢樂由中出所以治心而脩其内也
 禮自外作所以治身而脩其外也至於教之之久則
 明乎禮樂之意而交錯於中逹乎禮樂之文而發形
 於外有分之而無可分者是故其成也但見其悅懌
[023-10b]
 而已恭敬温文而已則禮樂之為益顧不大與真氏
 徳秀曰禮所以起人之敬心敬心生則慢心窒矣樂
 所以感人之和心和心生則戾心消矣薰陶徳性變
 化氣質莫妙於此然樂雖脩内由内以逹外禮雖脩
 外由外以入中二者醺醲涵暢相與無閒此徳之所
 以底於成而教之不可不豫也
立大傅少傅以養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審
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觀大傅之德行
[023-11a]
而審喻之大傅在前少傅在後入則有保出則有師是
以教喻而徳成也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徳者也保
也者慎其身以輔翼之而歸諸道者也記曰虞夏商周
有師保有疑丞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唯其人語使能
也君子曰徳徳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國治君
之謂也
 此言教世子必擇其人也養者涵育薰陶之意四輔
 師保疑丞也一云前疑後丞左輔右弼為四輔疑字
[023-11b]
 未詳朱子謂是有疑即問之意先王之教世子以禮
 樂為具而必以人倫為本於是立大傅少傅以養之
 而俟其自化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以身教
 故詳審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以言教故奉世
 子以觀大傅之徳行而詳審曉喻之即一行歩而大
 傅在前少傅在後一居處而入則有保出則有師所
 以教易喻而徳易成也夫天下無事外之徳師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諸徳者也天下無身外之道保也者
[023-12a]
 謹慎世子之身輔翼之而歸諸道者也古記有云凡
 虞夏商周之教世子必有師保有疑丞以為四輔有
 大師大保大傅以為三公官不必備而唯在乎得人
 此葢謂貴得能者而使之苟非其人毋寧不備也必
 其人皆君子而後可曰徳徳成則法立而教尊教尊
 則稱職而官正官正則上行下效而國治此為君者
 能自得師之謂也而所以教世子者可知矣真氏徳
 秀曰師也者教世子以事而喻諸德謂教之以事親
[023-12b]
 之事則知孝之徳教之以事長之事則知弟之徳也
 保則安護世子之身輔之翼之使歸諸道耳目口體
 不以欲而動即所謂道也案周禮師氏教國子以三
 德三行保氏養國子以六藝六儀其職葢如此
仲尼曰昔者周公攝政踐阼而治抗世子法於伯禽所
以善成王也聞之曰為人臣者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為
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優為之
 此贊羙周公之善其君以起下文也于迂同仲尼甞
[023-13a]
 曰昔者周公攝理政事踐阼而治舉世子事君親長
 之法以教伯禽使成王觀此而知世子之道事近乎
 迂而實所以善成王也聞之昔人曰為人臣者殺其
 身而有益於君則亦當為之况迂其身以善其君又
 其易焉者乎固宜周公優為之也
是故知為人子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然後可以
為人君知事人然後能使人成王幼不能涖阼以為世
子則無為也是故抗世子法於伯禽使之奥成王居欲
[023-13b]
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長幼之義也君之於世子也親
則父也尊則君也有父之親有君之尊然後兼天下而
有之是故養世子不可不慎也
 此承上而極言教世子之宜慎也家國無二理是故
 知所以為子然後能推之而可以為人父知所以為
 臣然後能推之而可以為人君知所以事人然後能
 推之而可以使人昔者周公以成王方幼而不能涖
 阼若教之為世子則又無為子之處也是故抗世子
[023-14a]
 法於伯禽使與成王居欲令成王相觀而善因以知
 父子君臣長幼之義也夫周公之善其君如此而况
 君於世子以云親親則父也以云尊尊則君也既有
 父之親又有君之尊然後能兼天下而有之而盡乎
 君父之道是故養世子不可不明禮樂擇保傅而致
 其慎也
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齒於學之謂也
故世子齒於學國人觀之曰将君我而與我齒讓何也
[023-14b]
曰有父在則禮然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其二曰将君
我而與我齒讓何也曰有君在則禮然然而衆著於君
臣之義也其三曰将君我而與我齒讓何也曰長長也
然而衆知長幼之節矣故父在斯為子君在斯謂之臣
居子與臣之節所以尊君親親也故學之為父子焉學
之為君臣焉學之為長幼焉父子君臣長幼之道得而
國治語曰樂正司業父師司成一有元良萬國以貞世
子之謂也
[023-15a]
 此言教世子齒讓而化以成也學之教之也元大良
 善貞正也天下有行一事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
 已則序齒於學之謂也故世子齒讓於學在國人之
 不知禮者見而疑曰将君臨乎我而乃同我齒讓者
 何其知禮者從而曉之則曰此唯父在故禮有然夫
 然而衆皆知父子之道矣其二復曰将君臨乎我而
 乃同我齒讓者何曉之者曰此唯君在故禮有然夫
 然而衆皆著於君臣之義也其三又曰将君臨乎我
[023-15b]
 而乃同我齒讓者何曉之者又曰此唯長長故也夫
 然而衆皆知長幼之節矣所以然者世子雖貴而當
 其父在斯為子君在斯謂之臣其守子與臣之節行
 此齒讓正所以尊君親親也是故教之為父子焉教
 之爲君臣焉教之為長幼焉父子君臣長幼之道皆
 得而無失則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而國無不治
 矣古語曰有樂正以主其業有父師以主其成則一
 有元良在上而萬國因之以貞正世子道得國治之
[023-16a]
 謂也夫樂正司業即所謂大樂正授數者也父師司
 成即所謂大傅少傅有保有師以成世子之徳者也
 一有太甲萹作一人朱子曰書本謂天子而元良初
 不謂太子也古人引經多如此今但随文觀之可耳
周公踐阼
 案此萹中如文王之為世子也句教世子句周公踐
 阼句鄭注皆以為題上事葢章叚之目標列於後而
 誤入本文非有義指也
[023-16b]
庶子之正於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睦友子愛明父子之
義長幼之序
 此因言教世子而及庶子所以正公族之事也庶子
 周禮謂之諸子夏官司馬之屬正政同主正公族教
 國子者也自教世子而外更設庶子以為政於公族
 於凡公卿大夫士之子而皆有以教之教之孝弟以
 事其上睦友以善其交子愛以恤其下此所以明父
 子之義與長幼之序也案周道親親而莫先於正名
[023-17a]
 定分明父子之親而曰義明長幼之情而曰序則名
 正分定親親者自永保於弗替矣
其朝于公内朝則東面北上臣有貴者以齒其在外朝
則以官司士為之
 此言公族之朝禮也司士亦司馬之屬公族之朝於
 公者其在於内路寢之庭則均為同姓立於西方而
 面向東以北為上雖臣有貴者必視昭穆之長幼以
 次而南論齒而不論官也若朝於路寢門外則同姓
[023-17b]
 與異姓一以官之髙卑為序而司士治之不論齒也
 葢内朝親親使之知一本之戚外朝貴貴使之知分
 職之嚴先王所以惇叙九族者如此
其在宗廟之中則如外朝之位宗人授事以爵以官其
登餕獻受爵則以上嗣
 此言公族在宗廟之禮也宗人掌宗廟之禮百官之
 職事以官官各有所掌也若司徒奉牛司馬奉羊司
 空奉豕上嗣嫡子之長者公族若在宗廟之中而助
[023-18a]
 祭則一如外朝之位論官而不論齒至廟中各有其
 事則宗人之典禮者授之或以爵而分不相踰或以
 官而職不相侵必有辨也其升堂而食餕餘及獻酢
 受爵諸禮則必以上嗣為之雖同姓之長兄弟異姓
 之長賔皆不得與所以親親也案特牲禮祝酌爵奠
 於鉶南俟主人獻内兄弟畢長兄弟及衆賔長為加
 爵之後宗人使嗣子舉鉶南之奠爵於是尸執奠爵
 嗣子進受飲之拜答各以禮所謂受爵也嗣子又舉
[023-18b]
 爵洗酌獻尸尸拜而受嗣子答拜所謂獻也至無算
 爵之後禮畢尸出宗人乃使嗣子及長兄弟升堂而
 餕所謂登餕也先受爵而後獻獻而後餕今先餕者
 以餕為重也無事之時嗣子在堂下餕時登堂獻與
 受爵亦登堂也
庶子治之雖有三命不踰父兄
 此申言公族在内朝之禮也應在臣有貴者以齒之
 下公族之朝於内朝而必以齒其位次之上下皆庶
[023-19a]
 子治之雖有三命之貴不敢踰於諸父諸兄也鄭氏
 曰此唯於内朝則然其餘㑹聚之事則與庶姓同一
 命齒於郷里再命齒於父族三命不齒不齒者謂為
 别席獨坐在賔之東不在父兄行列中也
其公大事則以其喪服之精麤為序雖於公族之喪亦
如之以次主人
 此言公族之喪禮也大事謂喪事其有公喪臣為君
 皆斬衰然升數之多寡各依本服為序而使精者在
[023-19b]
 後麤者在前雖公族之相為服者亦如之雖有庶長
 父兄尊於主人必次於主人之下使主人得在上而
 為喪主葢以服為序則親疏不淆以次主人則適庶
 不混也
若公與族燕則異姓為賔膳宰為主人公與父兄齒族
食世降一等
 此言公族之燕禮也若公與同族燕食其人雖衆而
 初為一本無賔之之道則立異姓一人為賔而使膳
[023-20a]
 宰為主與之酬酢君則自與父兄列位以序齒族人
 燕食各随世而降一等如一年中齊衰四㑹大功三
 㑹小功再會緦麻一會有與有不與也案此亦庶子
 掌之其不忍以賔禮待族人者所以篤親親之仁不
 敢以主人待君者所以盡尊君之義
其在軍則守於公禰公若有出疆之政庶子以公族之
無事者守於公宫正室守大廟諸父守貴宫貴室諸子
諸孫守下宫下室
[023-20b]
 此言庶子從公及公行留守之事也禰當作祧國有
 戎事而君親出必奉遷主載於齊車謂之公祧則使
 庶子守之而異姓不得與公若因朝覲會同而有出
 疆之政則公族之不從行與無職守者皆庶子掌之
 而使分守公宫如卿大夫士之適子為正室當從太
 子而守於大祖之廟諸父則守貴宫貴室諸子諸孫
 則守下宫下室吴氏澄曰諸侯之廟始祖稱大廟羣
 公稱宫此貴宫謂四親廟若親廟外别有廟如魯仲
[023-21a]
 子之宫則稱下宫也大廟貴宫下宫共為都宫室宫
 中之室也
五廟之孫祖廟未毁雖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練
祥則告族之相為也宜弔不弔宜免不免有司罰之至
于賵賻承含皆有正焉
 此言庶子所治吉凶之禮也告喪曰赴免謂袒免有
 司即庶子賵以車馬賻以貨財含以珠玉襚以衣服
 承即禭也禭服所以承身者諸侯立廟髙曽祖禰與
[023-21b]
 大祖而五大祖百世不遷以下則親盡遞毁如祖廟
 未毁則同為髙祖之孫者雖未禄仕而為庶人冠婚
 必告於君死必赴練祥亦必告不以貴賤而忘吉凶
 之問也若喪服已窮而族有死喪其相為也或六世
 以往者宜弔而不弔五世者宜免而不免是為廢禮
 而有司必罰之至於賵賻承含亦必随其親疏治以
 正禮焉鄭注云實四廟孫而言五廟者容顯考為始
 封子也案祖廟未毁冠取死喪皆告此言同四親廟
[023-22a]
 者族之相為五世免而六世以外皆弔此言同始祖
 廟者
公族其有死罪則磬于甸人其刑罪則纎剸亦告于甸
人公族無宫刑獄成有司讞于公其死罪則曰某之罪
在大辟其刑罪則曰某之罪在小辟公曰宥之有司又
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及三宥不對走出
致刑于甸人公又使人追之曰雖然必赦之有司對曰
無及也反命于公公素服不舉為之變如其倫之喪無
[023-22b]
服親哭之
 此言公族制刑有法外之仁也懸縊殺之曰磬甸人
 掌郊野之官纎讀為殱刺也剸割也告讀為鞠讀書
 用法曰鞠讞議刑也殺牲盛饌曰舉如庶子之正於
 公族者教無不至而猶犯焉罪固不免矣於是死罪
 則磬於甸人其刑罪之應纎剸者亦必鞠訊於甸人
 五刑之用惟公族無宫刑凡獄辭之成有司議於公
 其為死罪則曰某之罪應在大辟其為刑罪則曰某
[023-23a]
 之罪應在小辟公曰盍宥之有司執法而又曰是固
 在辟公又曰盍宥之有司則又曰在辟及至三宥有
 司不復置對走而出即致刑於甸人公又使人追之
 曰雖然終必赦之有司對曰法已行而無及也反命
 於公公為之素服食無盛饌變乎常禮一如其親疏
 之等而無服親哭之於異姓之廟鄭注云素服於凶
 事為吉於吉事為凶非喪服也葢凶事用布今乃用
 素是比於凶事為吉吉時皮弁服白布深衣素積裳
[023-23b]
 以采為領縁今惟素服衣裳是比吉事為凶而不在
 五服之限也劉氏智曰諸侯於兄弟弔服加衰絰此
 無服但素服不加衰絰案親親之道必自上始而禮
 言自期以下諸侯絶大夫降何也禮有實有文不飲
 酒不食肉不内寢禮之實也衰麻之服禮之文也公
 族以罪誅猶且為之變如其倫之喪則知所絶所降
 者其文也其實如期三不食大功再不食小功緦一
 不食期無席大功無牀三月不御於内當未之有異
[023-24a]
 也是故程子曰有罪者如其倫之喪無服則無罪者
 有服矣
公族朝于内朝内親也雖有貴者以齒明父子也外朝
以官體異姓也宗廟之中以爵為位崇徳也宗人授事
以官尊賢也登餕受爵以上嗣尊祖之道也喪紀以服
之輕重為序不奪人親也公與族燕則以齒而孝弟之
道逹矣其族食世降一等親親之殺也戰則守於公禰
孝愛之深也正室守大廟尊宗室而君臣之道著矣諸
[023-24b]
父諸兄守貴室子弟守下室而讓道逹矣
 此申言庶子所以正公族之義也公族朝於内朝以
 有服屬故進之於内以親之也雖有貴者以齒昭與
 昭齒穆與穆齒明父子也外朝以官異姓咸在體異
 姓也宗廟之中以爵為位有徳者爵乃貴所以崇徳
 也宗人授事以官唯賢者能任事所以尊賢也登餕
 受爵以上嗣致重於繼祖者尊祖之道也喪紀以服
 之輕重為序使服重者居前不奪人本親之恩也公
[023-25a]
 與族燕則以齒不以君之貴加於諸父諸兄而孝弟
 之道逹矣其族食世降一等疏數視乎其屬親親之
 殺也戰則守於公禰使神有憑依孝愛之深也正室
 守大廟不敢以庶賤之人守君所重而君臣之道著
 矣諸父諸兄守貴室子弟守下室賤讓於貴而讓道
 逹矣案孔氏曰適子守大廟是尊宗廟之室君臣之
 道著明也方氏慤則謂凡君之宗皆謂之宗室而正
 室又其正者今從之
[023-25b]
五廟之孫祖廟未毁雖及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不
忘親也親未絶而列於庶人賤無能也敬弔臨賻賵睦
友之道也古者庶子之官治而邦國有倫邦國有倫而
衆鄉方矣
 此申言冠婚喪禮之義而及其效也五廟之孫當祖
 廟未毁時雖賤至庶人冠娶與死必告必赴者以在
 五服之内不忘親也親未絶而遽列於庶人者爵不
 及於無能而賤之也若弔臨賻賵禮以敬施又所以
[023-26a]
 和睦而友愛之也古者庶子之官治則恩明誼羙而
 邦國有倫邦國有倫則化行而衆向方矣葢古之為
 治者自内以及外此亦家齊而后國治之意也
公族之罪雖親不以犯有司正術也所以體百姓也刑
于隐者不與國人慮兄弟也弗弔弗為服哭于異姓之
廟為忝祖逺之也素服居外不聽樂私喪之也骨肉之
親無絶也公族無宫刑不翦其類也
 此申言公族制刑之義也術法也與猶許也慮度也
[023-26b]
 公族之罪雖親必刑者以不敢干犯有司之正法故
 與百姓一體而治也刑於甸人而不於市者不許國
 人見之而謀度吾兄弟之過惡也其弗弔弗為服雖
 親哭而必於異姓之廟者為其辱祖故逺之也猶素
 服居外不聽樂而私喪之者骨肉之親雖陷刑戮無
 斷絶之理也公族獨無宫刑不忍翦絶其類也向以
 此為錯簡當在古者庶子之上吴氏澄謂刑殺非羙
 事故離而言之殆非也刑賞皆忠厚之至豈為非羙
[023-27a]
 事哉
天子視學大昕鼓徴所以警衆也衆至然後天子至乃
命有司行事興秩節祭先師先聖焉有司卒事反命始
之養也
 此言天子為養老而先視學也大昕日初明時也凡
 物以初為大末為小有司司教之官興舉也秩節猶
 言常禮當天子視學則於日之初明學中必先擊鼓
 以徴召學士所以警動衆聽而使早至也學士畢至
[023-27b]
 然後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舉釋奠之常禮於先師
 先聖焉有司卒事復命於天子天子始往於養老之
 處葢即大學中之東序也案天子視學有四養老與
 簡不帥教出征受成以訊馘告是已天子之大學備
 五學之制中為成均東曰東序即東膠也西曰虞庠
 南曰辟雍或以為東序在郊者非是
適東序釋奠於先老遂設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適
饌省醴養老之珍具遂發咏焉退脩之以孝養也反登
[023-28a]
歌清廟既歌而語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長幼之道合
德音之致禮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衆以事逹
有神興有徳也正君臣之位貴賤之等焉而上下之義
行矣有司告以樂闋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羣吏曰反
養老幼于東序終之以仁也
 此言天子養老之禮也闋終也天子至東序既釋奠
 於先老遂設養老之席位三老設於牖前南面禮如
 賔五更設於西階上東面禮如介羣老設於西階下
[023-28b]
 北面禮如衆賔天子乃親至陳饌之處省視醴酒及
 諸養老珍羞之具然後出迎三老五更及羣老於其
 入門遂作樂聲發歌咏以延進之俟就位於西階下
 天子酌醴獻之乃退是脩之以孝養也老更既受獻
 反升就席樂工登堂歌清廟之詩既歌而旅酬因共
 合語以成天子養老乞言之禮也其所語者明乎父
 子君臣長幼之大倫合乎清廟詩中所咏文王徳音
 之極致此皆禮之大者也登歌之後堂下以管而奏
[023-29a]
 文王象舞之曲庭中以干戚而舞武王大武之舞大
 會衆學士以有事於養老其懽忻鼔舞足以通逹神
 明興起徳性也於是乎正君臣之位與貴賤之等而
 上下之義行焉矣有司以樂闋告王乃命来朝諸侯
 及鄉遂之吏與禮席者使反國而各養其老一如此
 東序之禮是天子之仁恩終将徧及於天下也案鄭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皆年老更事致仕者蔡氏邕曰
 三老三人明天地人之道五更五人明五倫之理以
[023-29b]
 善道更迭而陳且使人更善改過也據禮三公在朝
 三老在學此非一人明矣語談說也鄉射記云古者
 於旅也語養老之禮天子親執醤而饋執爵而酳三
 公設几六卿正履祝鯁在前祝噎在後外饔酒正犒
 人樂正笙師舞人各以其職来備此所謂大合衆以
 事也於同焉有事之中天子之為君三公六卿之為
 貴與夫羣臣百執事之等未甞不正則上下之義行
 矣終之以仁孝經說所謂諸侯歸各帥於國大夫勤
[023-30a]
 於朝州里&KR1710於邑是也
是故聖人之記事也慮之以大愛之以敬行之以禮脩
之以孝養紀之以義終之以仁是故古之人一舉事而
衆皆知其徳之備也古之君子舉大事必慎其終始而
衆安得不喻焉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
 此申言養老之義而見其備衆德也自虞夏商周以
 来皆有養老之禮是故後聖之記序其事也本諸孝
 弟而慮之以大省具而愛之以敬親迎而行之以禮
[023-30b]
 獻薦而脩之以孝養合語而紀之以義推恩而終之
 以仁故古之人一舉事而衆皆知其德之無不備也
 夫終之仁而本於始之大如此則古君子之舉大事
 既必慎其終始而衆人又安得不曉喻乎孝弟焉說
 命曰念終始典于學其即養老於學而必慎其終始
 之謂乎
世子之記曰朝夕至于大寢之門外問於内豎曰今日
安否何如内豎曰今日安世子乃有喜色其有不安節
[023-31a]
則内豎以告世子世子色憂不滿容内豎言復初然後
亦復初朝夕之食上世子必在視寒煖之節食下問所
膳羞必知所進以命膳宰然後退若内豎言疾則世子
親齊𤣥而養膳宰之饌必敬視之疾之藥必親甞之甞
饌善則世子亦能食甞饌寡世子亦不能飽以至于復
初然後亦復初
 此引世子之記以結萹首之意也親齊元而養謂養
 疾者衣齊時所衣之元端服也古世子之記曰世子
[023-31b]
 事親之禮必朝夕至於大寢之門外問於内豎曰今
 日之安否何如必内豎曰今日安世子乃有喜色或
 有不安其常節内豎以告世子則世子色憂不復能
 備飾其儀觀之羙至内豎言已復初世子然後亦復
 初朝夕之食上世子必親視寒煖之節食畢而徹問
 親所膳之品味於庶羞必知所進以命於膳宰而後
 退若内豎言疾則親自齊戒著元冠緇布而致其養
 於膳宰所上之食必敬視之疾所服之藥必親甞之
[023-32a]
  親甞饌而多則世子亦能食若甞饌少則世子亦不
  能飽必至於復初然後亦復初皆以親心為心也方
  氏慤曰文武所為聖人之行也世子之記中人之行
  也聖人之制行不制以已故錄此於篇末使後人可
  跂而及焉
 
 
 
[023-32b]
 
 
 
 
 
 
 
日講禮記解義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