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60 禮記大全-明-胡廣 (master)


[026-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大全卷二十六
            明 胡廣等 撰
  表記第三十二
   鄭氏曰記君子之德見於儀表者
子言之歸乎君子隠而顯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

 方氏曰此篇稱子言之者八皆總其大同之略也稱
[026-1b]
 子曰者四十五皆列其小異之詳也○應氏曰歸乎
 之嘆聖人周流不遇覩世道之益衰念儀刑之有本
 何必厯聘駕説而後足以行道哉隠而顯即中庸所
 謂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是也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
 言而信即所謂不動而敬不言而信是也中庸以是
 終篇葢示人以進德之事表記以是為始葢發明聖
 人立教之故馬氏曰隠者其迹顯者其名其迹隠於/幽其名聞於人以其德藴於中輝光發
 於外夫惟徳藴於中而輝光發於外故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矜所以自飾而欲人之敬厲所以
[026-2a]
 自嚴而欲人之畏言所以自宣而欲人之信故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則至德黙喻於心也
子曰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是故
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甫刑曰敬忌而罔
有擇言在躬
 疏曰甫刑吕刑也甫侯為穆王説刑故稱甫刑○馬
 氏曰見其所可行而不慮其所可止則失足於人見
 其所可喜而不慮其所可怒則失色於人見其所可
 語而不慮其所可黙則失口於人不失足於人故貌
[026-2b]
 足畏不失色於人故色足憚不失口於人故言足信
 ○劉氏曰君子謹獨不待矜而莊故不失足於人而
 貌足畏不待厲而威故不失色於人而色足憚不待
 言而信故不失口於人而言足信也葢其尋常敬忌
 故動處無不中節如此又引書以證之而義益顯矣
 藍田吕氏曰修身之要有三貌也色也言也曽子告/孟敬子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出辭氣正顔色
 而已冠義曰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顔色順辭令/若巧言令色足恭則反是者也所謂足者舉動是也
 舉動即貌也主於足故言足也色者顔色見於面目/者也口者言辭是也修此三者敬而已矣不敬則失
[026-3a]
 之故貌敬則足畏也色敬/則足憚也言敬則足信也
子曰裼襲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瀆也
 裼襲見曲禮○應氏曰裼襲以示文質各有異宜所
 謂不相因者恐一時或有異事必易服從事各存其
 敬不以襲衣而因為裼不以裼衣而因為襲葢節文
 既辨而又不憚其勞則無相䙝之患藍田吕氏曰禮/者節文而已節
 文不明慢瀆所由生也衣裘之間以襲裼為之節文/故凡服裘者必有衣以裼之裘䙝服也不可以敬事
 故有衣以覆之也不袒則謂之襲襲充美也袒謂之/裼裼見美也謂裘之文飾也不文飾也不裼故犬羊
[026-3b]
 之裘不襲也不相因者或以裼為敬或以襲為敬也/禮盛者不文則以襲為敬如大裘不裼及尸襲聘禮
 賓襲執圭弔則襲是也禮不盛者尚文故以裼為敬/如君在則裼無事則裼受饗之時賓裼奉束帛加璧
 是/也
子曰祭極敬不繼之以樂洛/朝極辨不繼之以倦
 吕氏曰極敬者誠意至也苟至於樂則敬弛極辨者
 節文明也苟至於倦則入於苟簡金華應氏曰極者/竭盡而無餘之辭
 繼者前竭而後承之謂葢報本始通肸蠁莫重乎祭/一毫不敬則曠而不接矣其可以樂而散其志乎正
 名分出政令者莫嚴於朝一事不辨則紊而不治矣/其可以倦而懈於事乎不繼之者竭力以畢事而不
[026-4a]
 敢以此/終也
子曰君子慎以辟避/禍篤以不揜恭以逺去/聲
 馬氏曰篤者居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處其華則
 輝光發於外而人不能揜也○應氏曰君子經德不
 回非以正行則其戒謹篤恭皆非有為而為之也豈
 區區於避禍患防揜恥乎記禮之垂是言亦以曉人
 知避困辱之道耳張子曰篤謂篤實篤實則自有光/輝如何可揜與誠之不可揜其義
 同寡藍田吕氏曰慎篤恭三者皆行之敬也慎其行/則 過况於禍乎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不慎而取
[026-4b]
 禍者也篤其行則誠著何事於揜乎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及見君子則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不篤而好
 揜者也恭其行則人敬何事於恥乎/侮人者人亦侮之不恭而近恥者也
子曰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偷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
仕鑑/反焉如不終曰
 馬氏曰莊敬所以自强而有進德之漸故日强安肆
 所以自棄而有則度之漸故日偷○應氏曰儳者參
 錯不齊之貌心無所檢束而紛紜雜亂遂至儳焉錯
 出外既散亂而不整則内亦拘迫而不安故不能終
[026-5a]
 日也若主一以直内而心廣體胖何至於如不終日
 乎嚴陵方氏曰莊敬日强者進於勤也安肆日偷者/薄於怠也○延平周氏曰莊敬日强可以言君子
 安肆日偷亦言君子者謂雖為君子果/莊敬則日入於强或安肆則日入於偷
子曰齊戒以事鬼神擇日月以見現/君恐民之不敬也
 幽明之交上下之際尤其所當敬者故並言之石林/葉氏
 曰事鬼神則致敬於幽者也故主齊戒見君則致敬/於明者也故主擇日月○嚴陵方氏曰玉藻言將適
 公所宿齊戒則見君者非不齊戒周官言祭祀前期十/日帥執事而卜日遂戒則事鬼神者非不擇日月而
 此於鬼神言齊戒於君言日月者葢齊戒在人日月/在天神道至幽故主言在人者以明之君道至明故
[026-5b]
 主言在天者以神/之亦各有所當也
子曰狎侮死焉而不畏也
 馬氏曰狎侮至於死而不畏者蔽其所䙝也
子曰無辭不相接也無禮不相見也欲民之毋相䙝也
易曰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易蒙卦辭謂凡占者初筮則誠敬必全若以明而治
 蒙必其學者如初筮之誠則當告之若如再筮三筮
 之瀆慢則不必告之矣引此以言賓主之交際當慎
[026-6a]
 始敬終如初筮之誠不可如再三筮之瀆慢也○吕
 氏曰辭者相接之言如公與客宴曰寡人有不腆之
 酒以請吾子之與寡人須臾焉使某也以請之類是
 也禮者相見之摯如羔鴈雉鶩之類是也必以辭必
 以禮者交際不可苟也苟則䙝䙝則不敬此交所以
 易疎也嚴陵方氏曰無辭不相接欲其有相接之名/也無禮不相見欲其有相見之文也有名以
 正之有文以章之則豈有相䙝者乎禮重於辭而見/親於接瀆有汚意䙝有近意則䙝不若瀆之為甚也
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義者天下之制也報者天下
[026-6b]
之利也
 應氏曰仁之體大而尊昭揭衆善而人心儼然知所
 敬故曰表義之體方而嚴裁割事物而人心凜然知
 所畏故曰制報之為禮以交際徃來彼感此應而有
 不容己者所以使人有文以相接有恩以相愛其何
 利如之嚴陵方氏曰仁足以長人故曰天下之表義/足以方外故曰天下之制仁義之表制而繼
 之以報之利則報者禮也曲禮曰大上貴德其/次務施報又曰禮尚徃來則報之為禮固明矣
子曰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怨則民有所懲詩
[026-7a]
曰無言不讎無德不報太甲曰民非后無能胥以寧后
非民無以辟四方子曰以德報怨則寛身之仁也以怨
報德則刑戮之民也
 以論語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之言觀之此章恐非夫
 子之言○方氏曰以德報怨則忘人之怨雖不足以
 有懲而衆將德之而有裕矣故曰寛身之仁以怨報
 德則忘人之德既不足以有所勸而衆且怨之而不
 容矣故曰刑戮之民馬氏曰德必報之以德然後民/知有所勸怨必報之以怨然後
[026-7b]
 民知有所懲言有得失則必讎德有吉凶則必報民/非后無能胥以寧則是民有德於后而必報之后非
 民無以辟四方則是后有德於民而必報之此上下/之報也君之於民時使薄斂此上有以報於下也民
 之於君出死斷亡而不偷此下有以報於上也以德/報徳禮也以德報怨非禮也雖其非禮而能以寛自
 居故謂之寛/身之仁也
子曰無欲而好仁者無畏而惡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己
矣是故君子議道自已而置法以民
 呂氏曰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則非聖人不足以性
 仁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則衆人皆可以為仁以聖人之
[026-8a]
 所性而議道則道無不盡以衆人之可為而制法則
 法無不行○方氏曰欲而好仁則知者利仁之事也
 畏而惡不仁則畏罪者强仁之事也若所好生於無
 欲所惡生於無畏非中心安仁者不能故曰天下一
 人而已虙氏曰無欲而好仁則所好無非仁自仁之/外别無他好也無畏而惡不仁則所惡無非
 不仁自不仁之外别無他惡也○延平周氏曰無欲/而好仁者仁之至也無畏而惡不仁者義之至也無
 欲而能好無畏而能惡者天下一人而已矣以其無/欲而能好無畏而能惡者天下常寡故君子議道則
 以己而置法則必以人葢無欲而好仁無畏而惡不/仁者己之所能以己之所能而議道則可以合道有
[026-8b]
 欲而好仁有畏而惡不仁者民之所能以/民之所能而置法則法之所以易行者也
子曰仁有三與仁同功而異情與仁同功其仁未可知
也與仁同過然後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
罪者强上/聲仁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
厚於仁者薄於義親而不尊厚於義者薄於仁尊而不

 呂氏曰安仁利仁强仁三者之功同歸於仁而其情
 則異此堯舜性之湯武身之五霸假之所以異也桓
[026-9a]
 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雖湯武之舉不過乎是而其
 情則不同故其仁未可知也過者人所避有不幸而
 致焉周公使管叔監殷過於愛兄而已孔子對陳
 司敗以昭公知禮過於諱君而已皆出乎情而其仁
 可知也道非仁不立義非人不行凡人之舉動必右
 先而後左隨之故曰仁右道左嚴陵方氏曰與仁同/功其仁未可知者以
 其三者之情雖異及其成功則一而未知其孰為仁/者也與仁同過然後其仁可知者論語曰人之過也
 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正謂是也仁者之為仁猶/之生於陵者安於陵而已故曰安仁知者之為仁知
[026-9b]
 仁之為己利則為之知不仁之為己害則不為也故/曰利仁畏罪者之為仁畏不仁之貽罪則戒而惡之
 欲仁之為功則强而好之故曰强仁○藍田呂氏曰/右者人所有事左者居於不用之地而助右之所不
 及也仁者人之體也將有為也將有行也非仁不可/也故曰仁者右也又曰仁者人也道者天之理也仁
 至于不可行不可不節則理有所不得已以助人之/所不及者義也故曰道者左也又曰道者義也仁莫
 隆於父子父子之道親親也義莫重於君臣君臣之/道尊尊也厚於此則薄於彼厚於彼則薄於此惟知
 其所以為左右則尊尊親親並/行而不相悖無厚薄之間矣
道有至有義有考至道以王義道以霸考道以為無失
 應氏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渾而無迹故得其渾全精
[026-10a]
 粹以為王義道嚴而有方故得其裁割斷制以為霸
 盡稽考之道而事不輕舉焉亦可以無失矣○石梁
 王氏曰義道以霸非孔子之言藍田呂氏曰至道者/至于道之極不可以
 有加也所謂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者也故曰至道以王義道者揆道而裁之者也所謂
 制節謹度是可以有國而長諸侯者也故曰義道以/霸考道者必稽古昔稱先王所謂非法不言非道不
 行雖未達道不能以義/起亦庶幾乎不失道矣
子言之仁有數義有長短小大中心憯七感/反多八/反
人之仁也率法而强上/聲之資仁者也詩云豐水有芑武
[026-10b]
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數上/聲世之仁也國風曰
我今不閲皇恤我後終身之仁也
 仁有數言行仁之道非止一端葢為器重為道逺隨
 其所舉之多寡所至之逺近皆可謂之仁也義有長
 短小大言義無定體在隨事而制其宜也中心憯怛
 惻隠之端也故為愛人之仁率循古人之成法而勉
 强行之此為求仁之事資仁取諸人以為善也即上
 文强仁之意詩大雅文王有聲之篇言豐水之傍以
[026-11a]
 潤澤生芑穀喻養成人才也武王豈不官使之乎言
 無遺才也聖人為後嗣計莫大於遺之以人才是欲
 𫝊其孫之謀而燕安翼輔其子耳曾𤣥以下皆孫也
 故夫子以為數世之仁葢中心憯怛所發者深故所
 及者逺也國風邶風谷風之篇今詩作躬閲容也言
 我身且不見容何暇憂後事乎此但欲以仁終其身
 而已耳葢勉强資仁所發者淺故所及者近也藍田/吕氏
 曰以其誠心愛人故曰愛人之仁以其有取於外故/曰資仁此所發淺深之數也數世之仁終身之仁此
[026-11b]
 所施逺近之數也故曰仁有數義無定體唯其所宜/而已宜長則長宜短則短宜大則大宜小則小如孔
 子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禮有以髙為貴者以下為貴者有以大為貴者以
 小為貴者之類是也故曰義有長短小大/此章論仁而及義者葢仁之數是亦義也
子曰仁之為器重其為道逺舉者莫能勝升/也行者莫
能致也取數多者仁也夫勉於仁者不亦難乎是故君
子以義度待洛/反人則難為人以人望人則賢者可知己

 呂氏曰管仲之功㣲子之去箕子之囚比干之死皆
[026-12a]
 得以仁名之語仁之盡則堯舜其猶病諸此仁所以
 取數之多也以義度人盡義以度人者也以人望人
 者舉今之人相望也盡義以求人非聖人不足以當
 之故難為人舉今之人相望則大賢愈於小賢故賢
 者可知己嚴陵方氏曰器若器用之器道若道路之/道勝言勝其任致言致其至舉若手舉行
 若足行論語曰士不可以不𢎞毅任重而道逺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逺乎其言正與此
 合儒行言温良之本敬慎之地寛裕之作孫接之能/禮節之貌言談之文歌樂之和分散之施其用雖不
 同至於本乎仁則一也孟子言天子之保四海諸侯/之保社稷大夫之保宗廟士庶人之保四體其位雖
[026-12b]
 不同至於本乎仁亦一也孔子言郊社之於鬼神嘗/禘之於昭穆饋奠之於死喪射鄉之於鄉黨食饗之
 於賓客其禮雖不同至於本乎仁亦一也兹非取數/之多乎以其數之多此勉於仁者所以為難也以義
 而度人則天下無全人故曰則難為人以人而望人/則不求備於人故曰則賢者可知所謂賢者賢於人
 也與某賢於某猶賢乎己之賢同則彼善於此而已/○馬氏曰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又曰有能一日用
 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而云舉者莫能勝/行者莫能致何也此言有抑揚之理也葢仁之道自
 其本而言之仁在我也在我者易以勉自其仁之成/名而言之唯中心安仁者能之則是勉於仁者葢亦
 難/矣
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大雅曰德輶如毛
[026-13a]
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小雅
曰髙山仰止景行去/聲行止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去/聲
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俛焉
曰有孳孳斃而后已
 大雅烝民之篇言德之在人其輕如毛非難能也而
 民少能舉之者尹吉甫於儀匹之中圖謀之求其能
 舉德者乃惟仲山甫能舉之我愛其人使其或有不
 及我思効忠以助之今吉甫雖愛山甫而欲助之而
[026-13b]
 山甫全德吉甫無可以致其助者也小雅車牽之篇
 言有高山則人瞻望而仰之有景大之德行則人視
 法而行之二止字皆語辭夫子引此兩詩而賛之曰
 詩人之好仁如此哉中道而廢言力竭而止若非力
 竭則不止也不足少也人老則未來之嵗月少矣俛
 焉無他顧之意孳孳勤勉之貌斃死也○應氏曰前
 章言仁重且逺而人不可以全責此又總叙而勸勉
 之藍田呂氏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聖人之/任也雖未至焉不敢不勉不以世莫之助而不為
[026-14a]
 故曰惟仲山甫舉之○嚴陵方氏曰髙山出雲故澤/加於民民賴而仰之景行當於道故德加於民民傚
 而行之詩人思高山之可仰景行之可行非好仁者/疇或能之忘身之老者即所謂不知老之將至是也
 斃而後己者即所謂死而後己是也○臨川呉氏曰/引詩斷章葢借仰髙山以興行大道也鄉此大道而
 行之行至中半力不能進而後止若猶能/進則不止也好仁之甚故力行不輟如此
子曰仁之難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過易辭
也子曰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敬讓以行此雖有過其
不甚矣夫恭寡過情可信儉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
鮮乎詩云温温恭人維德之基
[026-14b]
 仁之難成私欲間之也私意行則所好非所當好故
 曰失其所好也苟志於仁雖或有過其情則善故不
 待多言而可辨故曰易辭也恭儉信三者未足以為
 仁而亦行仁之資曰不甚曰鮮皆勉人致力於此可
 以由此寡過而進德也詩大雅抑之篇○石梁王氏
 曰信近情當為情近信嚴陵方氏曰能好仁則得其/所好矣以其反此而失其所
 好仁所以難成歟苟仁矣雖有過易辭也況無過乎/以仁者之過過於厚故也若周公使管叔監殷孔子
 謂哀公知禮非無過也然周公之過過於愛親孔子/之過過於愛君為君親而有過此其所以易辭歟○
[026-15a]
 藍田呂氏曰恭儉信未足以為仁而仁者之資也恭/則不侮得禮之意近乎禮矣儉則不奪得仁之意近
 乎仁矣言語必信存心正行近乎情矣三者之行不/私於己又以敬讓行之鄉乎仁矣雖有過差其情則
 善故不甚矣葢不侮人則人亦不侮其過寡矣近乎/情則不志於欺斯可信矣不奪人則知足斯易容矣
 如是而失之者鮮矣可與進於德矣故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雖未成德斯德之基矣
子曰仁之難成久矣唯君子能之是故君子不以其所
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是故聖人之制行
也不制以己使民有所勸勉愧恥以行其言禮以節之
信以結之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讀為稱/尺正反之朋友以極
[026-15b]
之欲民之有壹也小雅曰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呂氏曰聖人制行以立教必以天下之所能行者為
 之法所以為達道也惟不制乎己故民知跂乎此而
 有所勸勉知不及乎此而有所愧恥則於仁也知所
 向矣非特此也制禮以節其行而使之齊立信以結
 其志而使之固容貌以騐其文之著於外衣服以稱
 其德之有於中朋友切磋相成以至於極而後己○
 應氏曰五者輔導而夾持之欲其趨向之專壹也縱
[026-16a]
 有懈怠而欲為惡者獨不愧于人而畏于天乎詩小雅
 何人斯之篇藍田吕氏曰人失其所好此仁所以難/成君子責人以恕而成人有道則仁不
 難成矣故曰唯君子能之○馬氏曰君子已雖能不/必己之能者病人人雖不能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
 人故制行不以己民之賢者有所勸勉不肖者有所/愧恥以行其言言從而行之此行不違言之意也自
 禮以節之至欲民之有壹者此言聖人制行不以己/之法也夫不足則儉有餘則侈人之常情也故有禮
 以節之僨驕而不可繋者其惟人心乎故有由中之/信以結之此所以正於内又不可不文於外故容貌
 以文之衣服以稱之然外不可以不資之以友故朋/友以極之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而成也
 聖人之教人俯仰之間無所愧怍故引詩之辭以況/之詩之意非如此葢説詩者不以辭害意○臨川呉
[026-16b]
 氏曰上言愧人我愧之/也下言愧恥彼自愧也
是故君子服其服則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則文以君
子之辭遂其辭則實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恥服其服
而無其容恥有其容而無其辭恥有其辭而無其德恥
有其德而無其行去/聲是故君子衰絰則有哀色端冕則
有敬色甲胄則有不可辱之色詩云維鵜在梁不濡其
翼彼記之子不稱其服
 此承上文容貌衣服而言欲有其德行以實之也德
[026-17a]
 謂得之於己行謂見之於事詩曹風侯人之篇鵜鵜
 鶘也俗名淘河鵜鶘常入水中食魚今乃在魚梁之
 上竊人之魚以食未嘗濡濕其翼如小人居髙位以
 竊禄而不稱其服也延平周氏曰服其服而能文以/君子之容者然後可以服先王
 之法服有其容而又文以君子之辭者然後可以守/先王之法言遂其辭而能實以君子之德者然後可
 以行先王之德行衰絰有哀色端冕有敬色甲胄有/不可辱之色君子不失色於人如此○藍田呂氏曰
 鵜鶘善居汙澤之中捕魚以為食者也不濡其翼則/不得食梁者魚梁也人之所以捕魚者也鵜之求食
 不之澤而之梁無濡翼之勞坐得其食如人之無德/無功而受顯服者也故服之不稱其德異乎鵜者未
[026-17b]
 之有/也
子言之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於天下天子親
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故諸侯勤以輔事於天子
 應氏曰義者截然正方而無偏私也知賤之事貴而
 不知貴之率賤豈絜矩之道哉故天子竭力致敬以
 事乎上帝則諸侯亦服勤以輔乎天子也馬氏曰君/子之所謂
 義者事之制而制之得其宜之謂也有宜於貴必有/宜於賤故古之人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
 以事上凡以此也天子使諸侯勤以輔上在我必先/自盡然後可以責此故天子親耕粢盛秬鬯以事上
[026-18a]
 帝夫以天子之尊非不足於耕也葢身致其誠信而/示其嚴上之禮也故諸侯以輔事天子亦有嚴上之
 禮/也
子曰下之事上也雖有庇民之大德不敢有君民之心
仁之厚也是故君子恭儉以求役仁信讓以求役禮不
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儉於位而寡於欲讓於賢卑己
而尊人小心而畏義求以事君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
聴天命詩云莫莫葛藟力水/反異/于條枚凱弟君子求
福不回其舜禹文王周公之謂與有君民之大德有事
[026-18b]
君之小心詩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
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役猶為也得之不得即中庸獲乎上不獲乎上也詩
 大雅旱麓之篇莫莫茂密也藟似葛枝曰條榦曰枚
 嚴氏云是葛也藟也乃蔓於木之枝榦喻文王憑先
 祖之功而起也文王凱樂弟易其求福不回邪也表
 記言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聴天命遂引此章葢有
 一毫凱倖之心則邪矣詩大雅大明之篇言文王小
[026-19a]
 心翼翼然恭敬以明事上帝遂能懷來多福葢其德
 不回邪故受此四方侯國之歸也○應氏曰數章之
 内自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之後又言恭儉役仁信
 讓役禮曰自卑而尊人又曰自卑而民敬尊之曰不
 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又曰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
 功嚴陵方氏曰仁不止於恭儉恭儉可以為仁之用而已/禮不止於信讓信讓可以為禮之用而已故每以
 役言之也事雖為人所尚已未嘗自尚之也身雖為/人所尊己未嘗自尊之也儉於位則非貪夫位也寡
 於欲則非慕夫禄也讓於賢則非爭其名也卑己故/能尊人小必故能畏義君子之為此者豈他求哉求
[026-19b]
 以事君而已以是事君而得君者義也以是事君而/不得君者則有命存焉古之人有行之者舜禹文王
 周公而已葢舜之事堯禹之事舜文王之事紂周公/之事成王有君民之大德又有事君之小心故也前
 曰庇民者止足以覆物君民者又足以命物若舜禹/之受禪文王之受命周公之攝政皆君民之事也雖
 然豈嘗有是心哉○石林葉氏曰恭儉求役仁故不/自尚其事儉於位寡於欲皆役仁之事也信讓求役
 禮故不自尊其身讓於賢卑己以尊人皆役禮之事/也小心而畏義求以事君所以知人得之不得自是
 以聴天命/所以知天
子曰先王諡以尊名節以壹惠恥名之浮於行也是故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處情過行去/聲弗率
[026-20a]
以求處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賢是故君子
雖自卑而民故尊之子曰后稷天下之為烈也豈一手
一足哉唯欲行之浮於名也故自謂便人
 諡以尊名為美諡以尊顯其聲名也壹專也惠善也
 善行雖多難以枚舉但節取其大者以專其善故曰
 節以壹惠也以求處情謂君子所以不自大尚其事
 功者以求處情實不肯虚為矯飾也過行弗率以求
 處厚者謂若有過髙之行則不敢率循惟求以處乎
[026-20b]
 篤厚之道而已本分上不可加毫末也后稷教民稼
 穡為周之始祖其功烈之在天下豈一人之手一人
 之足遵而用之哉固當以仁聖自居矣惟欲行過於
 名也故自謂便習民事之人而已嚴陵方氏曰生則/有名死則有諡有
 諡則諱其名矣故曰諡以尊名檀弓言公叔文子之/子請諡而曰請所以易其名者葢謂是矣諡以誄行
 而為之然行不一也諡有所不勝言特以所隆者之/一端而為之節爾故曰節以壹惠若文王之為文武
 王之為武此皆壹惠之道也行雖多而節之以惠則/名不浮於行矣孟子曰聲聞過情君子恥之故不自
 大其事以下皆自卑之道也揚子曰自下者人髙之/易曰卑而不可踰故曰君子雖自卑而民敬尊之○
[026-21a]
 呂氏曰后稷之教民稼穡無此疆爾界天下之利萬/世之功也其為烈也非一手一足之所能及也然猶
 不自以為功但自謂/便習是事之人耳
子言之君子之所謂仁者其難乎詩云凱弟君子民之
父母凱以强平/聲教之弟以説悦/安之樂音/洛而毋荒有禮
而親威莊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如
此而后可以為民父母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
 呂氏曰强教之者以道驅之如佚道使民雖勞不怨
 者也説安之者得其心之謂也説以使民民忘其勞
[026-21b]
 説以犯難民忘其死者也樂説安也毋荒則有教矣
 威莊强教也安則説矣孝慈説也敬則有教矣强教
 則父之尊存焉説安則母之親存焉此言君子仁民
 之道如此非聖人莫能與也馬氏曰所謂仁者其難/乎信仁之難其成也嚴
 有以致其尊愛有以致其親然後為功之成也詩云凱/弟君子民之父母此言仁之成也凱以强教之所以
 致其尊而率之於外也弟以説安之所以致其親而/和之於内也有以致其尊故樂而無荒孝慈而敬有
 以致其親故有禮而親威莊而安尊有以致其親親/有以致其尊其尊可以比於父其親可以比於母故
 曰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如此而後可以為民父母矣
[026-22a]
今父之親子也親賢而下無能母之親子也賢則親之
無能則憐之母親而不尊父尊而不親水之於民也親
而不尊火尊而不親土之於民也親而不尊天尊而不
親命之於民也親而不尊鬼尊而不親
 下無能賤其無能之子也○應氏曰命者造化所以
 示人者也顯而易見故人玩之鬼幽而難測故人畏
 之或曰命謂君之教令故下文言夏道尊命馬氏曰/父主於
 敬尊而不親母主於愛親而不尊水懦則狎而玩之/故親而不尊火烈則人望而畏之故尊而不親土則
[026-22b]
 近於人而有利可愛故親而不尊天則逺於人而有/威可畏故尊而不親命則令人於明而近於人者也
 故親而不尊鬼則相人於幽而逺於人者也故尊而/不親○臨川呉氏曰上言至德之君子能兼有父母
 之尊親此則言其各/偏於一而不兼有者
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逺去/聲之近人而忠焉先禄
而後威先賞而後罰親而不尊其民之敝憃尸容/反而愚
音/驕而野樸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
禮先罰而後賞尊而不親其民之敝蕩而不静勝而無
恥周人尊禮尚施去/聲事鬼敬神而逺之近人而忠焉其
[026-23a]
賞罰用爵列親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慚賊
而蔽
 先禄後威先賞後罰皆是忠厚感人之意故民雖知
 親其上而尊君之意則未也故曰親而不尊憃愚驕
 傲鄙野質樸之敝皆忠之末流也殷人欲矯其敝故
 以敬畏為道以事神之道率民先其鬼之不可知者
 後其禮之可知者先其罰之可畏後其賞之可慕尊
 則尊矣而親愛之情則無由生也故曰尊而不親流
[026-23b]
 蕩而不知静定之所者尊上鬼神之敝務自勝以免
 刑而無恥者先罰後賞之敝也周人見其然故尊禮
 以矯後禮之失尚施惠以為恩亦如夏時之近人而
 忠其賞罰亦無先後但以爵列之髙下為凖如車服
 土田之賞有命數之異刑罰之施有八辟之議及命
 夫命婦不躬坐獄訟之類皆是也故亦如夏世之親
 而不尊其後民皆便利而多機巧美文辭而言之不
 怍賊害而蔽於理皆尊禮太過文没其實之所致○
[026-24a]
 應氏曰三代之治其始各有所尊其終各有所敝夏
 之道惟思盡心於民惟恐人之有所不正不得不重
 其文告之命逺神近人後威先禄皆其忠實之過而
 徇於近也近則失之玩故商矯之而尊神焉君民上
 下情不相接率民事神先鬼先罰後禮後賞而逺於
 物也逺則失於亢故周矯之而尊禮焉禮文委曲而
 徇人禮繁文勝利巧而賊其敝又有甚者焉凡此非
 特見風氣既開而澆漓之日異抑亦至德之不復見
[026-24b]
 而已歟○石梁王氏曰此一章未敢信以為孔子之
 言嚴陵方氏曰天下之理始乎有成終乎有敝三代/之政各有所尊方其所尊則是各有所成也始既
 各有所尊而終不免各有所敝矣故皆言民之敝焉/然則民之敝也豈民之罪哉政使之然也豈政之罪
 哉勢使之然爾故三代相承各有救敝之政焉使之/通變而不倦新新而不窮也雖然近人而忠夏周之
 所同也而夏之敝則民喬而野周之敝則文而不慙/何哉葢夏之近人本乎尊命周之近人則本乎尊禮
 命之所制者簡故近人之敝喬而野禮之所飾者/煩故近人之敝文而不慙其源既異其流亦不同
子曰夏道未瀆辭不求備不大望於民民未厭其親殷
人未瀆禮而求備於民周人强上/聲民未瀆神而賞爵刑
[026-25a]
罰窮矣
 未瀆辭以其尊命也未瀆禮以其後禮也未瀆神以
 其敬神而逺之也不求備不大望於民即省刑罰薄
 税斂之事未厭其親尊君親上之心自不能忘也言
 夏之民未厭其親則殷周之民不然矣强民言殷民
 不服而成王周公化之之難也賞爵刑罰之制至周
 而詳悉備具無以復加故曰窮矣窮極也一説賞爵
 不能勸善刑罰不能止惡故曰窮馬氏曰夏之時其/民淳故君民者無
[026-25b]
 所求備不大望於民則民樂推之而不厭故曰未厭/其親殷人尊神於禮猶略故未瀆禮周人雖尊禮而
 於事神之禮猶略故未瀆神方周之時比有長閭有/胥鄉有大夫其政致詳其法致嚴而善惡無所逃於
 其間故賞爵刑罰極於此矣○嚴陵方氏曰前言殷/人尊神矣至此乃言周人未瀆神何也葢尊與瀆異
 而瀆神者由瀆禮之所致而已前言尊神而繼之以/先鬼後禮則非瀆之所致可知矣此其所以異歟
子曰虞夏之道寡怨於民殷周之道不勝升/其敝子曰
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去/聲其質殷周
之質不勝其文
 前章言夏殷周之事此又兼言虞氏以起下章藍田/呂氏
[026-26a]
 曰虞夏之道質質者責人也略故寡怨於民殷周之/道文文者責人也詳民之不從則窮刑賞以驅之故
 不勝其敝虞夏質之至者也故文不勝其質殷周文/之至者也故質不勝其文至者無以加也後世王者
 欲尚質者無以加虞夏之質欲尚文者無以加殷周/之文矣三代所尚非苟為異亦各因時救敝而已繼
 周者未有以救之楊墨韓莊所以肆行於戰國也○/嚴陵方氏曰虞夏非無文也特其文不勝質爾殷周
 非無質也特其質不勝文爾殷尚質而此以文為至/者葢殷之文則存乎時殷之質則存乎人為其時之
 文故人尚質以救之而已若夫其道則瀆辭是/其時之為文也其色則尚白是其人之為質也
子言之曰後世雖有作者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
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愛有忠利
[026-26b]
之教親而尊安而敬威而愛富而有禮惠而能散其君
子尊仁畏義恥費輕實忠而不犯義而順文而静寛而
有辨甫刑曰德威惟威德明惟明非虞帝其孰能如此

 呂氏曰憯怛之愛猶慈母之愛非責報於其子也非
 要譽於他人也發於誠心而已忠利之教者若使契
 為司徒教以人倫作為衣裳舟楫臼杵弧矢宫室棺
 椁書契使天下利用而不倦是皆有教人以善之誠
[026-27a]
 無所不利之功者也富而有禮節於物者也惠而能
 散周於物者也義以相正而不傷乎割文以相接而
 不傷乎動故寛裕有容而容之中有辨焉○應氏曰
 生無私有天下而不與也死不厚其子傳諸賢而為
 天下得人也生死無所私而心乎斯民真若父母之
 於子親而尊至惠而能散猶元氣之運妙用無迹此
 中庸所謂用其中於民也其君子化之皆為全德尊
 仁畏義不敢犯天下之公理恥費輕實不敢徇一己
[026-27b]
 之私欲恥費用者儉於自奉也輕財實者薄於言利
 也自庇民大德而下凡三章言臣道之難於盡仁惟
 舜禹文王周公可以為仁之厚而后稷庶幾近之自
 凱弟君子而下凡四章言君道之難於盡仁惟虞帝
 可以為德之至而夏商周皆未免有所偏也嚴陵方/氏曰帝
 則公天下故曰生無私以其傳於賢故曰死不厚其/子有憯怛之愛有忠利之教愛之則親教之則尊故
 曰親而尊親而有所尊故安而敬尊而有所親故威/而愛敬故冨而有禮受故惠而能散由是君子化之
 而尊仁安義以至於寛而有辨也富而有禮則無驕/奢之患惠而能散則無偏黨之私仁者天下之表故
[026-28a]
 在所尊義者天下之制故在所畏恥費則奉己有節/輕實則與人無吝忠所以抗節常失於犯上義所以
 立我常失於忤物文則常失於妄動寛則常失於大/雜兼父之尊母之親故能並行而無偏敝也非有威
 明之德其能若是乎故引書之言以證之○延平周/氏曰孟子曰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又曰其
 子之賢不肖皆天也是舜之所以生無私死不厚其/子者順天而已矣自其有憯怛之愛而至於惠而能
 散者特舜之粗迹耳果舜之極致則惠而能散不足/以言自其君子尊仁畏義而至於寛而有辨者特舜
 之德廣耳果舜之道化/則豈止於君子者哉
子言之事君先資其言拜自獻其身以成其信是故君
有責於其臣臣有死於其言故其受禄不誣其受罪益
[026-28b]

 應氏曰資憑藉也古之為臣其經世之學皆豫定於
 胷中至於事君則前定之規模先形於言以為藉然
 後自獻其身以成其信自獻者非屈己以求售也如
 書之自靖自獻致命而無所愧也畎畝幡然之數語
 説命對揚之三篇此伊傅先資之言也齊桓問答而
 為書燕昭命下而有對此管樂先資之言也言於先
 而信於後無一不酬者後世若登壇東向之答草廬
[026-29a]
 三顧之策亦庶幾焉○馬氏曰受禄不誣言不素餐
 也嚴陵方氏曰先資其言者先以言為之資也獻其/身將以行其言也能行其言故足以成其信拜謂
 受其命也獻謂効其能也君無為也故有責於臣臣/有守也故有死於其言臣能任責則非尸禄者矣故
 受禄不誣臣能効死則非有罪者矣故受罪益寡人/亦或以忠獲罪此所以不言無罪止言益寡而已
子曰事君大言入則望大利小言入則望小利故君子
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易曰不家食吉
 不家食吉大畜之彖辭也謂大畜之君子才德所藴
 者大則當食禄於朝以有為於天下而不食於家則
[026-29b]
 吉此言不以大言受小禄所謂達可行於天下而後
 行之者也○呂氏曰大言所言者大也小言所言者
 小也利及天下澤及萬世大利也進一介之善治一
 官之事小利也諫行言聴利斯從之矣先儒謂利為
 禄賞人臣事君各効其忠而已言入而遂望其禄賞
 乃小人之道非所以事君也所謂不以小言受大禄
 不以大言受小禄者此君之所以報臣非臣之所以
 望君也受之以義亦稱其大小而己小言而大禄則
[026-30a]
 報踰其分大言而小禄則君不我知亦不可受也
 石梁王氏曰此非孔子之言張子曰大言入則望大/利利非歸己之利大言
 入則吾道可大行是大/利也小言入則可小利
子曰事君不下達不尚辭非其人弗自小雅曰靖共爾
位正直是與神之聴之式穀以女
 下達謂趨乎汙下如曰吾君不能如曰長君之惡逢
 君之惡皆是也伊尹使君為堯舜之君孟子非堯舜
 之道不陳則謂之上達也尚辭利口㨗給也自所由
[026-30b]
 以進者也小雅小明之篇言人臣能安靖恭敬其職
 位惟正直之道是與則神明聴之將用福禄與汝矣
 以與也藍田吕氏曰以下達之事事其君則賊其君/者也尚辭而實不稱則欺其君者也非其人
 而自達之枉己以事君者也三者皆不正非所謂靖/共正直者也人臣敬治其職所與正直則神將福之
 況於/君乎
子曰事君逺而諫則讇謟/也近而不諫則尸利也子曰
邇臣守和宰正百官大臣慮四方
 呂氏曰陵節犯分以求自達故曰讇懷禄固寵主於
[026-31a]
 為利故曰尸利也○方氏曰所謂守和者過於和則
 流而為同不及於和則乖而為異故在於能守守則
 適中而無過與不及之患矣○應氏曰宰以職言大
 臣以位言自三公以下皆是不特六卿其序則先君
 德而後朝廷先朝廷而後天下也○石梁王氏曰逺
 而諫則讇非孔子之言石林葉氏曰逺於君則見之/略諫則為佞近於君則見之
 詳諫則不為素餐素餐則尸利也○嚴陵方氏曰逺/而諫似忠而非忠秖以為謟耳近而不諫似慎而非
 慎秪以/為利耳
[026-31b]
子曰事君欲諫不欲陳詩云心乎愛矣瑕不謂矣中心
藏之何日忘之
 諌者止君之失陳者揚君之失也詩小雅隰桑之篇
 瑕詩作遐本謂我心愛慕此賢者思相與語以其相
 去遐逺故不得共語然欲發之言藏於我心何日而
 忘之乎此記者借以為喻言我有愛君之心欲諌其
 過胡不言乎縱未得進諌亦藏於心而不忘但不以
 語他人耳嚴陵方氏曰陳善閉邪謂之敬故諫不欲/陳陳之則是暴君之過矣然有犯無隠則
[026-32a]
 陳之矣葢諫之不從不得已而後陳焉然則陳者非/所欲也故以不欲言之○臨川呉氏曰引詩中心藏
 之明不欲陳其/過於外之意
子曰事君難進而易退則位有序易進而難退則亂也
故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逺去/聲亂也
 呂氏曰所謂有序者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之謂
 也所謂亂者賢不肖倒置之謂也君信我可以為師
 非學焉而後臣之則不進也信我可以執國政雖待
 以季孟之間亦不進也膰肉不至而即行靈公問陳
[026-32b]
 而即行君子之仕以道正君而己枉已者未有能直人者
 也人之相見三揖至于階三讓以賓升而其退也一
 辭而出主人拜送賓去不顧若主人之敬未至而强
 進主人之意已懈而不辭則賓主之分亂矣可仕可
 已可見可辭進退之義一也延平周氏曰其進也以/禮故難其退也以義故
 易進也不以禮故易退也不以義故難難進而易退/則位之所以有序易進而難退則位之所以亂而無
 序故君子三揖而進若甚難一辭而退若甚易者葢/逺其亂於賓主之間況君臣之間可不逺其亂也哉
 ○山隂陸氏曰易進而難/退則亂之階由此始也
[026-33a]
子曰事君三違而不出竟上/聲則利禄也人雖曰不要平/聲
吾弗信也
 違猶去也不出竟實無去志也謂非要利可乎○呂
 氏曰孔子去魯遲遲吾行以不忍於父母之國也孟
 子去齊三宿出晝冀齊王之悔悟也然卒出竟以去
 君子之義可見矣山隂陸氏曰三違而不出竟内實/利之而外强違之非要利而何
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終子曰事君可貴可賤可富可貧
可生可殺而不可使為亂
[026-33b]
 馬氏曰在物者有命故可貴可賤可生可殺在己者
 有義故不可使為亂也延平周氏曰進以禮所以慎/始退以義所以敬終○藍田
 呂氏曰貴賤貧富殺生君之所操以御臣之具者也/雖有是具以御臣然所以御之者理也理義人心之
 所同然天所以命於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以保/乎天下國家也故臣之事君無所逃乎天地之間東
 西南北惟命是從及違於理義則臣得以爭於君匹/夫不可奪其志故君以我為賢則可處之以富貴以
 我為不肖則可處之以貧賤以我為無罪則可生以/我為有罪則可殺六者莫不惟君所命其不可奪者
 吾之理/義而已
子曰事君軍旅不辟音/避去/聲朝廷不辭賤處其位而不
[026-34a]
履其事則亂也故君使其臣得志則慎慮而從之否則
孰慮而從之終事而退臣之厚也易曰不事王侯髙尚
其事
 呂氏曰亂者如絲之不治而無緒也臣受君命雖有
 所合不敢以得志而自滿故慎慮而從之乃臨事而
 懼好謀而成者也有所不合又非所宜辭亦不敢怨
 於不得志故孰慮而從之卒事則致為臣而去故可
 以自免而不累於上故曰臣之厚也易蠱之上九事
[026-34b]
 之終且無位也有似乎仕焉而已者故曰不事王侯
 乃可以髙尚其事而不見役于人也石林葉氏曰位/軍旅則以勇故
 不辟難位朝廷則以仁故不辭賤處其位而辟難辭/賤則事不治而亂何有於仁勇於事君有得志而與
 否者命也慮而從之者義也得志而慎慮所以畏命/故其寵若驚不得志而孰慮所以畏義故其辱若驚
子曰唯天子受命于天士受命于君故君命順則臣有
順命君命逆則臣有逆命詩曰鵲之姜姜鶉之賁賁人
之無良我以為君
 詩衛風鶉之奔奔篇嚴氏云鶉之奔奔然鬬者不亂
[026-35a]
 其匹也鵲之彊彊然剛者不淫其匹也刺宣姜與公
 子頑非匹偶也人之不善者我乃以為小君乎○呂
 氏曰天道無私莫非理義君所以代天而治者推天
 之理義以治斯人而已天秩天叙天命天討莫非天
 也臣之受命于君者命合乎理義為順天命不合則
 為逆天命順則為臣者將不令而行逆則為臣者雖
 令不從矣馬氏曰天之命於君者豈諄諄然命之乎/使之居天位食天禄治天職牧天民葢所
 謂命也故由其道而順天則謂之順命不由其道而/逆天則謂之逆命雖然上者下之儀而臣之逆順亦
[026-35b]
 視其君之所為而已○嚴陵方氏曰天子者天之所/子故雖天子受命于天士以事人為事故受命于君
 此止以士言者葢降於士則有府史胥徒之屬皆其/官長所自辟除其卑不能上達故不得受命于君也
 然則受命于君者/其卑止於士而已
子曰君子不以辭盡人故天下有道則行去/聲有枝葉天
下無道則辭有枝葉
 不以辭盡人謂不可以言辭而盡見其人之實葢有
 言者不必有德也行有枝葉根本盛而條達者也辭
 有枝葉則蕪辭蔓説而已此皆世教盛衰所致故以
[026-36a]
 有道無道言之張子曰盡極也取也有道是有實也/有實則行有文章也無實則言有文
 章也行有文章則莫非實事也言尚浮華則惟虚辭/相譽而已無其實也故君子問寒則衣之稱美則爵
 之今言無有實其求益與夫相親相依之言皆相奉/而已有道則行得伸無道則辭得伸辭行天下之辭
 行也有道無道亦天下之有道無道也辭得伸也以/天下無道明無以考其實所以浮辭得伸葢莫能窮
 辨之也○藍田呂氏曰枝葉者榦之文也天下有道/則人致文於行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乃行之文也故
 曰行有枝葉天下無道則人致文於辭詩曰巧/言如簧顔之厚矣乃辭之文也故曰辭有枝葉
是故君子於有喪者之側不能賻焉則不問其所費於
有病者之側不能饋焉則不問其所欲有客不能館則
[026-36b]
不問其所舍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
以成小人甘以壞小雅曰盜言孔甘亂是用餤
 三者不能則不問不可以虚言待人也接交也小雅
 巧言之篇盜言小人讒賊之言也餤進也藍田呂氏/曰問所費
 於喪者而不能賻問所欲於病者而不能饋問所舍/於客而不能館則其言也不出於誠心君子恥之故
 與其不能惠而問之不如不問之愈也君子之接人/也以信而不以苟説人故如水淡而可久於此三者
 不能恵則不問此交之所以全而無後怨故曰淡以/成小人之接人也苟説而不以信故如醴之甘而不
 可久於此三者能問而不能恵取説於頃刻而不顧/其後此交之所以難保故曰甘以壞故凡言之甘而
[026-37a]
 不出乎誠心者必將有以盗諸人𫝊曰幣重而言甘/誘我也甘言入則受其盜故言盜言孔甘亂是用餤
子曰君子不以口譽平/聲人則民作忠故君子問人之寒
則衣去/聲之問人之飢則食嗣/之稱人之美則爵之國風
曰心之憂矣於我歸説税/
 譽者揚人之善而過其實者也國風曹風蜉蝣之篇
 詩人憂昭公之無所依故曰其於我而歸税乎説讀
 為税舍息也嚴陵方氏曰不以口譽人則言之所與/必發於心不止於外貌故民化之而作
 忠焉若問人之寒則衣之之類皆非口/譽之事也口譽者内外之不相應也
[026-37b]
子曰口惠而實不至怨菑災/及其身是故君子與其有
諾責也寧有己怨國風曰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
反反是不思亦己焉哉
 國風衛風氓之篇晏晏和柔也旦旦明也始焉不思
 其反覆今之反覆是始者不思之過也今則無如之
 何矣故曰亦己焉哉○呂氏曰有求而不許始雖咈
 人之意而終不害乎信故其怨小諾人而不踐始雖
 不咈人意而終害乎信故其責大藍田呂氏曰口惠/而實不至則害信
[026-38a]
 之大者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危國亡家之本此/怨菑所以及其身○嚴陵方氏曰口惠者始終之不
 相副/也
子曰君子不以色親人情疏而貌親在小人則穿窬之
盜也與子曰情欲信辭欲巧
 情欲信即大學意誠之謂也巧當作考即曲禮則古
 昔稱先王之謂也否則為無稽之言矣○呂氏曰穿
 窬之盜欺人之不見以為不義而已色親人者巧言
 令色足恭無誠心以將之情疏貌親主於為利亦欺
[026-38b]
 人之不見也孔子曰色厲而内荏譬諸小人其猶穿
 窬之盜也與孟子曰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
 也是皆穿窬之類也二者亦欺人之不見以為不義
 故所以為穿窬也○石梁王氏曰辭欲巧決非孔子
 之言巧言令色鮮矣仁馬氏曰君子不以色親人者/以其有相愛之情出於中愉
 色婉容見於外葢真積於内然後誠動於外故君子/不以色親人而慮其情之不信也慝怨而友其人者
 君子所/恥也
子言之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無非卜筮之用
[026-39a]
不敢以其私褻事上帝是以不犯日月不違卜筮卜筮
不相襲也
 不相襲説見曲禮○劉氏曰此段經文言事天地神
 明無非卜筮之用而又云大事有時曰呂氏以為冬
 夏至祀天地四時迎氣用四丘他祭祀之當卜日者
 不可犯此素定之日非此則其他自不可違卜筮也
 然曲禮止云大饗不問卜周官太宰祀五帝卜曰祀
 大神示亦如之太卜大祭祀眡髙命龜春秋魯禮又
[026-39b]
 有卜郊之文郊特牲又有郊用辛之語是葢互相牴
 牾未有定説又如卜筮不相襲大事卜小事筮而洪
 範有龜從筮從龜從筮逆之文簭人有凡國之大事
 先簭而後卜太卜又凡事涖卜又如外事用剛日内
 事用柔日而特牲社用甲召誥丁巳郊戊午社洛誥
 戊辰烝祭嵗凡此皆不合禮家之説未知所以一之也
 姑闕以俟知者藍田呂氏曰郊所以事上帝卜日而/用之不敢必其期也卜牲而養之不
 敢必其物也是乃不敢以私褻事之也○馬氏曰三/代事天地之神明無非卜筮之用祭義曰雖有明知
[026-40a]
 之心必進斷其志焉示不敢專以尊天也與此同意/○張子曰不犯日月謂不使祭日相見犯若一時有
 兩祭則必相回/互使之不相妨
大事有時日小事無時日有筮外事用剛日内事用柔
日不違龜筮子曰牲牷禮樂齊咨/成/是以無害乎鬼
神無怨乎百姓
 大事祭大神也小事祭小神也外剛内柔見曲禮詳
 文理不違龜筮四字當在牲牷禮樂齊盛之下以其
 一聴於龜筮故神人之心皆順也馬氏曰外事陽也/而剛亦陽也故用
[026-40b]
 剛日内事隂也而柔亦隂也故用柔日以郊為外事/矣而用辛以社為内事矣而用甲説者以天地至尊
 之祭不可同於外内其説似得之矣○嚴陵方氏曰/牲牷天産齊盛地産禮者威儀樂者節奏於物則有
 天産地産於事則有威儀節奏事物雖盡苟或有違/於龜筮焉又烏能幽無鬼神之害明無百姓之怨乎
 故先王之於祭祀不特卜日而又卜尸不特卜尸而/又卜牲也違龜筮而百姓怨者書不云乎詢謀僉同
 鬼神其依則以鬼神依人而行故也/鬼神有害則百姓有所怨可知矣
子曰后稷之祀易富也其辭恭其欲儉其禄及子孫詩
曰后稷兆祀庶無罪悔以迄于今
 富備也詩大雅生民之篇兆詩作肇始也以迄于今
[026-41a]
 明其禄及子孫也藍田呂氏曰后稷之祀竭力以共/齊盛無非誠信故易富也其祀也
 求無罪悔而已此所以其辭恭其欲儉也以迄于今/至于周推后稷以配天一用后稷之法故曰其禄及
 子孫○嚴陵方氏曰其辭恭則物雖薄而誠足以饗/神其欲儉則物雖少而用足以行禮此祀之所以易
 富也盛德必百世祀/故其禄及于子孫
子曰大人之器威敬天子無筮諸侯有守去/聲筮天子道
以筮諸侯非其國不以筮卜宅寢室天子不卜處大廟
 龜筴之為器聖人所以寓神道之教故言大人之器
 也以其威敬而不敢玩褻故大事則用小事則否天
[026-41b]
 子無筮惟用卜也而又云道以筮者謂在道途中則
 用筮也守筮謂在國居守有事則用筮也龜亦曰守
 龜左傳國之守龜何事不卜非其國不筮謂出行在
 他國不欲人疑其吉凶之問也宅居也諸侯出行則
 必卜其所處之地慮他故也太廟天子所必當處之
 地故不卜也藍田呂氏曰如天子無筮敬則用祭器/則龜與祭器皆大人之器大人所主之
 器當威嚴敬重不可私褻於小事故大事則不筮小/事則不卜朝聘之饗昏冠之禮醮皆用祭器燕則不
 用也天子無筮者天子體尊在國中有事皆卜而不/以筮至于巡守征伐在道則以筮葢以龜當敬而不
[026-42a]
 可褻也故曰天子道以筮諸侯卑於天子在國中居/守有事則筮降於天子之用龜也至于出竟則不筮
 葢不敢問吉凶於人之國且辟天子也故曰諸侯非/其國不以筮○山隂陸氏曰諸侯適人之國雖不用
 筮其所宅寢室猶卜若天子/適諸侯則舍其寢廟不卜也
子曰君子敬則用祭器是以不廢日月不違龜筮以敬
事其君長是以上不瀆於民下不褻於上
 敬其禮故用祭器敬其事故詢龜筮不瀆不褻以其
 敬故也○疏曰敬事君長謂諸侯朝天子及小國之
 於大國張子曰以聖人之智非不能為後之器皿須/要作籩豆簠簋以祭欲不便於褻用也若褻
[026-42b]
 用則自有燕器惟是大賓客至敬則用祭器○藍田/呂氏曰君子之事天地鬼神與事其君長其敬一也
 故敬則用祭器不廢日月者事其君長各有日月如/嵗之有朝覲宗遇一日之有朝夕不敢廢也不違龜
 筮者欲見其君長及其所貢獻皆卜筮而後進也○/嚴陵方氏曰祭器所以事神燕器所以事人以事神
 之禮事之則敬可知也不廢日月不違龜筮凡以致/敬而已故曰以敬事其君長上不瀆於民者不為民
 所瀆也下不褻於上/者不為上所褻也
 
 
 禮記大全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