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60 禮記大全-明-胡廣 (master)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大全卷十
            明 胡廣等 撰
  禮器第十
   器有二義一是學禮者成徳器之美一是行禮
   者明用器之制嚴陵方氏曰禮運言道之運禮/器言器之用道散而為器故繼
   禮運而後有禮器焉然禮運非不及器以道為/主爾禮器非不及道以器為主爾故記者各以
   所主/名篇
[010-1b]
禮器是故大備大備盛徳也禮釋回增美質措則正施
則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栢之有心也二
者居天下之大端也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故君子
有禮則外諧而内無怨故物無不懷仁鬼神饗徳
 以禮為治身之器故能大備其成人之行至於大備
 則其徳盛矣禮之為用能消釋人回邪之心而增益
 其材質之美措諸身則無往不正施諸事則無往不
 達以人之一身言之如竹箭之有筠足以致飾於外
[010-2a]
 如松栢之有心足以貞固於内箭竹之小者也筠竹
 之青皮也大端猶言大節二物比他草本有此大節
 故能貫串四時而柯葉無所改易也君子之人惟其
 有此禮也故外人之疎逺者無不諧協内人之親近
 者無所怨憾人歸其仁神歆其徳也嚴陵方氏曰人/稟五行之秀氣
 則其質未始不美也然或不美者蔽於回邪以損之/爾故釋回然後可以増美質也然禮之於人豈能予
 之以其所無哉亦因其所有以增之爾故於美質言/増焉○馬氏曰先王以人情為田始於脩禮以耕之
 陳義以種之以至播樂而達於順則無所不備也故/曰大備回者偽之自外入者也美質者誠之由中出
[010-2b]
 者也禮所以去偽故在回則釋之禮所以著誠故在/質則増之以措則正致之以治己者也以施則行施
 之以治人者也竹箭之有筠言其和澤於外也松栢/之有心言其堅實於内也故為天下之大端而禮者
 亦人道之大端也堅實於内者猶言實以君子之徳/也和澤於外者猶言文以君子之容也禮所以理萬
 物故物無不懷仁所以/順鬼神故鬼神饗徳
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
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
 先王制禮廣大精微惟忠信者能學之然而纎悉委
 曲之間皆有義焉皆有理焉無忠信則禮不可立昧
[010-3a]
 於義理則禮不可行必内外兼備而本末具舉則文
 因於本而飾之也不為過本因於文而用之也中其
 節矣長樂陳氏曰有忠有信則内有主而能正故曰/禮之本有義有理則外有主而能行故曰禮之
 文下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此忠信/所以為禮之本也孔子去麻冕以從衆則適於義從
 拜下以違衆則歸於理此義理所以為禮之文也○/嚴陵方氏曰孟子言理義人心之所同此以為禮之
 文者彼主於體/此主於用故也
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
物者也是故天時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
[010-3b]
曲有利也故天不生地不養君子不以為禮鬼神弗饗
也居山以魚鼈為禮居澤以鹿豕為禮君子謂之不知

 合於天時天時有生也謂四時各有所生之物取之
 當合其時設於地財地理有宜也謂設施行禮之物
 皆地之所産財利也然土地各有所宜之産不可强
 其地之所無如此自然順鬼神合人心而萬物各得
 其理也人官有能謂助祭執事之官各因其能而任
[010-4a]
 之葢人各有能有不能也物曲有利者謂物之委曲
 各有所利如麴蘖利於為酒醴桐竹利於為琴笙之
 類也天不生謂非時之物地不養如山之魚鼈澤之
 鹿豕之類虙氏曰天時有生則陰陽寒煖之不齊地/理有宜則髙下燥濕之不一人官有能則
 當因任其能而不廢物曲有利則當曲成其利而不/遺苟非禮之會通孰能與於此哉○嚴陵方氏曰以
 天所不生者為禮則逆天之時矣以地所不養者為/禮則逆地之理矣天時地理之不可逆如此則人官
 物曲固可知言地所不養之物而不及天所不生者/亦舉此以見彼也○延平周氏曰合於天時而天時
 有生也設於地財而地理有宜也合於人心而人官/有能也理萬物而物曲有利也禮至於曲利萬物而
[010-4b]
 不遺非禮之妙孰能與於此然言順於鬼神合於人/之心而止曰人官有能則是特言人之為成材而不
 及於鬼神者何也人者鬼神之所依言人則見鬼神/矣君子之為禮順於天地而已矣非天地之所宜而
 以為禮者故君/子謂之不知禮
故必舉其定國之數以為禮之大經禮之大倫以地廣
狹禮之薄厚與年之上下是故年雖大殺衆不匡懼則
上之制禮也節矣
 定猶成也數税賦所入之數也王制言祭用數之仂
 禮非財不行故必以此數為行禮經常之法也禮之
[010-5a]
 大倫以地之廣狹天子諸侯卿大夫地有廣狹故禮
 之倫類不同地廣者禮備地狹者禮隆也禮之厚薄
 則與年之上下為等王制言豐年不奢凶年不儉是
 專言祭禮此兼言諸禮耳大殺謂年凶而税斂之入
 大有減殺也匡與恇通恐也衆不匡懼謂無溝壑之
 憂也此其制禮有節財不過用故能如此長樂陳氏/曰經言其
 常倫言其理舉其定國之數則有常故言大經以地/廣狹則有理故言大倫夫舉其定國之數以為禮之
 大經則王制所謂必於嵗之杪五榖皆入然後制國/用者是也禮之大倫以地廣狹則王制所謂用地小
[010-5b]
 大是也禮之厚薄與年之上下則王制所謂視年之/豐耗是也先王之為禮節以制則有所裁節以度則
 有所限故能於財則不傷於民則不害此其所以年/雖大殺而衆不匡懼也○龍泉葉氏曰禮無定經也
 以舉國之數為經也無常倫也以地之廣狹為倫也/不自為厚薄也以年之上下為厚薄也制禮之節用
 財之數常相繼而不相離不獨於其隆也盛禮以自/尊而又於其殺也貶禮以自卑葢稱財以為禮而不
 以空文言禮也計其有而不虞其無喜其/備而不憂其闕聖人之於禮也必不然矣
禮時為大順次之體次之宜次之稱次之堯授舜舜授
禹湯放桀武王伐紂時也詩云匪革其猶聿追來孝
 時者天之所為故為大堯舜湯武之事不同者各隨
[010-6a]
 其時耳聖王受命得天下必定一代之禮制或因或
 革各隨時宜故云時為大也順體宜稱四者下文析
 之詩大雅文王有聲之篇革急也猶與猷通謀也聿
 惟也言文王之作豐邑初非急於成己之謀惟欲追
 先人之事而致其方來之孝以不墜先業耳今詩文
 作匪棘其欲遹追來孝江陵項氏曰時者天地之大/運順者人道之大倫體者其
 支體宜者其義理稱者其度/數五者自綦大至綦細也
天地之祭宗廟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義倫也
[010-6b]
 王者父事天母事地故天地宗廟父子君臣四者乃
 自然之序故曰倫也倫不可紊故順次之
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體也
 社稷山川鬼神之禮各隨其體之輕重而為禮之隆
 殺故曰體次之嚴陵方氏曰天之運之謂時人之倫/之謂順形之辨之謂體事之義之謂
 宜物之平之謂稱堯舜以徳而授受湯武以兵而放/伐非人力之能為葢天運然也故謂之時引詩者言
 武王聿追文王之道以趨時也天地宗廟父子君臣/皆出乎自然之理而人則順而序之故謂之倫社稷
 山川鬼神自有形以至於無/形莫不各有所辨故謂之體
[010-7a]
喪祭之用賓客之交義也
 既於義不得不然必須隨事合宜故曰次之
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有餘此之謂稱也
諸侯以龜為寶以圭為瑞家不寶龜不藏圭不臺門言
有稱也
 諸侯有國宜之占詳吉凶故以龜為寶也家謂大夫
 也大夫卑不當寶藏五等諸侯各有圭璧以為瑞信
 又以天子所賜如祥瑞之降於天故以為瑞大夫非
[010-7b]
 為君使不得執故不當藏之臺門者門之兩旁築土
 為臺於其上起屋大夫不然各稱其分守也故曰稱
 次之長樂陳氏曰時在天順體宜稱在人在天者大/在人者小故時為大順次之體次之宜次之稱
 次之堯授舜舜授禹天與賢也湯放桀武王伐紂天/吏也順天者存逆天者亡時之所以為大也天地之
 祭則有所尊宗廟之事則有所親天地宗廟尊親之/倫也父子君臣尊卑之倫也社稷山川地祗之祀人
 鬼天神之祭三者之體固異葢天神則以陽為體地/祗則以陰為體人鬼則魂以陽為體魄以陰為體也
 喪之用則不儉其親祭之用則必盡其物賔之交則/禮殺客之交則禮隆皆從其義而已矣羔豚而祭薄
 也宜若不足而百官皆足大牢而祭豐也宜若有餘/而不必有餘者求其稱而已矣葢順主仁體主禮宜
[010-8a]
 與稱主義其所主雖殊而其為禮一也○嚴陵方氏/曰龜所以決國疑圭所以稱國信諸侯有國者也故
 以龜為寶以圭為瑞大夫有家而已故不寶龜不藏/圭變瑞言藏則以藏猶不可而況於瑞乎門之有臺
 所以壯國體故家不臺門凡/此則以國家之辨各有稱焉
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一
 一廟下士也適士則二廟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
 此天子朔食之豆數
諸公十有六
[010-8b]
 上公也更相朝時堂上之豆數
諸侯十有二
 通侯伯子男也亦相朝時堂上之豆數
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皆謂主國食使臣堂上之豆數山陰陸氏曰天子朝/踐八豆饋食八豆又
 加豆八羞豆二所謂二十有六諸公十六倍上大夫/朝事八饋食八諸侯十二倍下大夫朝事六饋食六
 上大夫八朝事之豆也下/大夫六去茅葅麋臡也
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
[010-9a]
 介副也上介一人餘為衆介牢太牢也謂諸侯朝天
 子時天子以太牢之禮賜之周禮公九介九牢侯伯
 七子男五今言七舉中以言之也大夫五介五牢者
 諸侯之大夫為君使而來各降其君二等此五介五
 牢謂侯伯之卿亦舉中言之也
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
 天子袷祭其席五重諸侯席三重者謂相朝時賔主
 皆然也三重則四席再重則三席嚴陵方氏曰豆以/實地産為主故每
[010-9b]
 用陰數介謂僎介之介此引諸侯牢介謂朝天子之/禮也卿大夫牢介諸侯使聘天子之禮也其言諸侯
 之席三重則通五等可知/言大夫再重則兼卿可知
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
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為貴也
 五重者謂杭木與茵也茵以藉棺用淺色緇布夾為
 之以茅秀及香草著其中如今褥子中用絮然縮者
 二橫者三為一重杭木所以杭載於土下棺之後置
 杭木於椁之上亦横者三縮者二上加杭席三此為
[010-10a]
 一重如是者五則為五重也翣見檀弓長樂陳氏曰/多少者禮之
 數大小髙下者禮之度文素者禮之容是雖所設之/不同皆縁情以制宜隨宜以為貴以求其稱而已其
 言以多為貴則先之以廟而繼之豆介牢席者先神/后人之序也由豆介牢席而繼之以葬者養生送死
 之序也至於多少大小髙下文素之間其先後之序/葢可以理考○許氏曰裁羣物制庶事安上治民莫
 善於禮究其裒多益寡别嫌明微使禮之或多或寡/或小或大或髙或下或文或質各當其位而不相亂
 各稱其情而不相悖循其名列其器而義以脩焉禮/以藏焉則非聖人莫能為矣故祧廟之設天子則七
 諸侯則降而五焉大夫三焉士則一焉非特以誠深/孝篤獨隆於天子也葢以天下有王尊祖親親之道
 當如是也堂上正羞天子則二十有六豆諸公則殺/而十六焉諸侯則十二焉上大夫八而下大夫六焉
[010-10b]
 非以備味多品獨宜於天子也不如是無以極九州/之美備四時之和也牢介異數諸侯之七則多於大
 夫之五席重異宜諸侯之三則多於大夫之再事莫/大於天子之喪故葬必七月杭木與茵之數至於五
 重而翣於八焉至諸侯則五月而葬三重六翣而已/夫葬月之或七或五也杭茵柳翣之數五之與三八
 之與六天子諸侯之儀亦或幾於相亂矣夫其禮之/相亂者其間不能以寸聖人乃惓惓致意焉葢以為
 毫釐之際所以明嫌表/微者舍是無以自見也
有以少為貴者天子無介祭天特牲
 介所以佐賔天子以天下為家無為賔之義故無介
 也特獨也
[010-11a]
天子適諸侯諸侯膳以犢諸侯相朝灌用鬱鬯無籩豆
之薦大夫聘禮以脯醢
 天子祭天惟用一牛若巡守而過諸侯之境則諸侯
 奉膳亦止一牛其尊君之禮亦如君之尊天也諸侯
 相朝享禮畢主君酌鬱鬯之酒以獻賔不用籩豆之
 薦者以其主於相接以芬芳之徳不在殽味也大夫
 出使行聘禮主國禮之酌以酒而又有脯醢之薦此
 見少者貴多者賤也
[010-11b]
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
 食餐也位尊者徳盛其飽以徳不在於食味故每一
 餐輒告飽須御食者勸侑乃又餐故云一食也諸侯
 則再餐而告飽大夫士則三餐而告飽皆待勸侑則
 再食食力自食其力之人農工商賈庶人之屬也無
 徳不仕無禄代耕禮不下庶人故無食數飽即自止
 也
大路繁纓一就次路繁纓七就
[010-12a]
 殷世尚質其祭天所乗之車木質而已無别雕飾謂
 之大路繁馬腹帶也纓鞅也在馬膺前染絲而織以
 為罽五色一布曰就就猶成也繁與纓皆以此罽為
 之車朴素故馬亦少飾也大路之下有先路次路次
 路殷之第三路也供卑雜之用故就數多郊特牲云
 次路五就此葢誤為七就嚴陵方氏曰繁纓葢路馬/之飾一就言五色一布葢
 色至於五然後備故也色謂之就猶樂謂之成歟大/路繁纓一就次路繁纓七就者殷尚質故就之少者
 為大就之多/者為次也
[010-12b]
圭璋特
 圭璋形制見考工記諸侯朝王以圭朝后則執璋玉
 之貴者不以他物儷之故謂之特言獨用之也周禮
 小行人掌合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然皮與馬皆不升
 堂惟圭璋特升於堂亦特之義也
琥璜爵
 琥為虎之形璜則半環之形也此二玉下於圭璋不
 可專達必待用爵葢天子享諸侯及諸侯自相享至
[010-13a]
 酬酒時則以幣將送酧爵又有琥璜之玉以將幣故
 云琥璜爵也延平周氏曰饗至於酬爵則禮成矣圭/璋春夏迎氣之玉有生物之意琥璜秋
 冬迎氣之玊有成物之意有生物之意故不待禮成/而特達於天子有成物之意故必待禮成然後附爵
 而通/也
鬼神之祭單席
 鬼神異於人不假多重以為温暖也
諸侯視朝大夫特士旅之此以少為貴也
 君視朝之時於大夫則特揖之謂每人一揖也旅衆
[010-13b]
 也士卑無問人數多少君一揖而已長樂陳氏曰諸/侯膳天子以犢
 以天子祭天之禮事其天子也諸侯相朝灌用鬱鬯/以人敬神之禮敬諸侯也用鬱鬯無籩豆之薦者謂
 其用鬱鬯之時而無籩豆也君子食徳小人食力食/徳則謀道故食以薄食力則謀食故食以厚此天子
 至士所以有一食再食三食之數而食力者則無數/也夫不待酬爵而特達於天子者圭璋也必待酬爵
 而不可以特達者琥璜也圭璋禮東南之玉而主乎/陽琥璜禮西北之玉而主乎陰主乎陽則可以特達
 於天子主乎陰則必附爵而後通故易之陽卦畫竒/陰卦畫耦以其陽故可以特而不必有附陰必資於
 所附而不可以特也聘義曰圭璋特達徳也豈非所/謂陽徳歟周官之法祀先王之席如朝覲饗射之數
 而天神之祭則藁桔而已此言鬼神之祭單席者非/周制也諸侯視朝大夫特揖士旅之者葢大夫之徳
[010-14a]
 尊而士之徳卑徳尊者寡故特揖徳卑者衆故旅揖/而已諸侯之視朝如此至於天子則不然周官之司
 士云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
有以大為貴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
大此以大為貴也有以小為貴者宗廟之祭貴者獻以
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卑者舉角五獻之尊門外缶
門内壺君尊瓦甒此以小為貴也
 爵一升觚二升觶三升角四升散五升○疏曰特牲
 云主人獻尸用角佐食洗散以獻尸是尊者小卑者
[010-14b]
 大按天子諸侯及大夫皆獻尸以爵無賤者獻以散
 之文禮文散亡不具也特牲主人獻尸用角者下大
 夫也特牲少牢禮尸入舉奠觶是尊者舉觶特牲主
 人受尸酢受角飲者是卑者舉角此是士禮耳天子
 諸侯祭禮亡五獻子男之享禮也凡王享臣及其自
 相享行禮獻數各隨其命子男五命故知五獻是子
 男别尊之法門外缶者缶尊名盛酒在門外壺亦尊
 也盛酒在門内君尊子男之尊也子男用瓦甒為尊
[010-15a]
 不云内外則陳之在堂人君面尊而專惠也其壺缶
 但飲諸臣小尊近君大尊在門是以小為貴壺大一
 石瓦甒五斗缶又大於壺嚴陵方氏曰周官典命宫/室以命數為節目上公至
 子男或以九或以五各有差此宫室以大為貴也天/子之路謂之大路弓謂之大弓斗謂之大斗房謂之
 大房此器皿以大為貴也尊者之棺至於四重卑者/止為一重椁則周於棺此棺椁以大為貴也周官冡
 人以爵等為丘封之度此丘封以大為貴也量言其/所容度言其所至度量宫室器皿皆有之於宫室言
 量於器皿言度互相備也既曰器又曰皿者若車旗/之屬可謂之器而不可謂之皿若籩豆之屬正謂之
 皿亦可謂之器此大小之辨也既曰丘又曰封者自/積土言之則曰丘自度土言之則曰封曰丘則必髙
[010-15b]
 矣曰封則不必髙也故王公曰丘諸侯曰封此亦大/小之辨也獻謂獻之於尸也舉謂自舉而飲也貴賤
 以位言尊卑以體言獻爵者主人獻散者佐食主人/之與佐食則有貴賤之别焉故以位言之舉觶者皇
 尸舉角者主人皇尸之與主人特有尊卑之别爾故/以體言之於瓦甒言君尊則知壺缶為飲諸臣之尊
 於甒言瓦則知/壺缶皆瓦矣
有以髙為貴者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
三尺天子諸侯臺門此以髙為貴也
 九尺以下之數皆謂堂上髙於堂下也考工記堂崇
 三尺是殷制此周制耳臺門見前章嚴陵方氏曰陽/數窮於九天子
[010-16a]
 則體陽道之極故也故堂階之髙其尺以九為節自/是而下降殺以兩故或以七或以五或以三焉前言
 家不臺門而有國者得用之矣故天/子諸侯臺門凡此皆以髙為貴故也
有以下為貴者至敬不壇埽地而祭天子諸侯之尊廢
禁大夫士棜禁此以下為貴也
 封土為壇郊祀則不壇至敬無文也禁與棜皆承酒
 樽之器木為之禁長四尺廣二尺四寸通局足髙三
 寸漆赤中畫青雲氣菱苕華為飾刻其足為褰帷之
 形棜長四尺廣二尺四寸深五寸無足亦畫青雲氣
[010-16b]
 菱苕華為飾也棜是轝名禁者因為酒戒也天子諸
 侯之尊廢禁者廢去其禁而不用也大夫士棜禁者
 謂大夫用棜士用禁也棜一名斯禁見鄉飲酒禮嚴/陵
 方氏曰祭天之禮謂之至敬下言至敬無文是也壇/特人為髙非禮之自然也故埽除其地以致其潔也
 郊特牲所謂埽地而祭於其質也是矣禁所以承酒/尊且棜也禁也皆所以為酒戒曰棜則欲其不流曰
 禁則欲其不犯别而言之固如此合而言之棜亦禁/也猶之旗常通謂之九旗也且有足者為禁無足者
 為棜有足則髙無足則下此主以下為貴於大夫/用棜至廢禁則又下矣故天子諸侯之貴如此
禮有以文為貴者天子龍衮諸侯黼大夫黻士𤣥衣纁
[010-17a]
裳天子之冕朱緑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
夫五此以文為貴也
 龍衮畫龍於衮衣也白與黑謂之黼黼如斧形刺之
 於裳黑與青謂之黻其狀兩已相背亦刺於裳也纁
 赤色冕祭服之冠也上𤣥下纁前後有旒前低一寸
 二分以其畧俛而謂之冕冕同而服異一衮冕二鷩
 冕三毳冕四絺冕五𤣥冕各以服之異而名之耳冕
 之制雖同而旒有多少朱緑藻者以朱緑二色之絲
[010-17b]
 為繩也以此繩貫玉而垂於冕以為旒周用五采此
 言朱緑或是前代之制十有二旒者天子之冕前後
 各十二旒每旒十二玉玉之色以朱白蒼黃𤣥為次
 自上而下徧則又從朱起衮冕十二旒鷩冕九旒毳
 冕七旒絺冕五旒𤣥冕三旒此數雖不同然皆每旒
 十二玉繅玉五采也此皆周時天子之制諸侯九上
 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亦非周制周家旒數隨命
 數詳見儀禮冕弁圖○疏曰諸侯雖九章七章以下
[010-18a]
 其中有黼也孤絺冕而下其中有黻故特舉黼黻而
 言耳詩采菽云𤣥衮及黼是特言黼終南云黻衣繡
 裳是特言黻也○陳氏曰藻潔而文衆采如之故曰
 藻長樂陳氏曰此經主以文為貴故於天子不言大/裘曰龍衮而已諸侯之服雖曰自衮冕而下然其
 徳則貴乎能斷故言黼抑亦舉其下者而言之卿大/夫之服自𤣥冕而下則有章有黻而已故言黻以其
 徳貴乎能辨也諸侯有君道以治邦國以蕃王室其/於政治之義必貴乎能斷大夫有臣道道合則從不
 合則去其於去就之義不可以不辨也士之服止於/𤣥衣纁裳則質而已衣正色則天子至於士皆𤣥衣
 也裳間色自天子至士皆纁裳也𤣥以象道之在上/纁以象事之在下此貴賤之所通也所異者特繡繢
[010-18b]
 之功或多或寡/或有或無而已
有以素為貴者至敬無文父黨無容大圭不琢大羮不
和大路素而越席犧尊疏布鼏樿杓此以素為貴也
 敬之至者不以文為美如祭天而服黑羔裘亦是尚
 質素之意折旋揖讓之禮容所以施於外賔見父之
 族黨自當以質素為禮不為容也大圭天子所搢者
 長三尺不琢不為鐫刻文理也大羮太古之羮也肉
 汁無鹽梅之和後王存古禮故設之亦尚𤣥酒之意
[010-19a]
 大路殷祭天之車朴素無飾以蒲越為席犧尊刻為
 犧牛之形讀為娑音者謂畫為鳯羽婆娑然也此尊
 以麄疏之布為覆鼏樿白木之有文理者杓沃盥之
 具也嚴陵方氏曰大圭之用即其體而無琢刻之功/所以為大若鎮圭之類則小矣大羮之湆遺其
 味而無調和之齊所以為大若鉶羮之類則小矣大/路之制因其質而唯朴素之尚所以為大若金路之
 類則小矣禮之不同者固多而大槩不過於多少大/小髙下素文○長樂陳氏曰至敬無文篤於誠也父
 黨無容篤於愛也天子大圭則搢之不琢而抒上所/以象乎天之藏物而無為也羮不和謂之大羮路不
 飾謂之大路以其道之所寓而非功之所致也以蒲/為席謂之越席畫牛於尊謂之一尊牛取其能耕犧
[010-19b]
 言其共祭言犧而不言牛以共祭為主也八尊所以/祭天地故尚質六彜所以祭宗廟故尚文則疏布之
 所鼏唯尊而已○許氏曰禮責乎多者葢非多則不/足為禮之稱也然物欲有盡而人情亡藝使天下而
 皆饜足其好多之心則雖窮天下之物一以亂天下/之禮而已是以聖人之制有推而進焉以不奪其情
 亦有抑而反焉以求深其本是故天子無介祭天用/特天子之膳諸侯非不能備多品也而用止一犢諸
 侯相朝主國豈不能備籩豆也而灌止用鬯繁纓美/於多就而大路一就也琥璜用於爵幣而圭璋之特
 也不特禮之多少為然推之於小大髙下文質之間/亦莫不然故宫室器皿尊者極其大而宗廟之尊彜
 爵之貴於散也觶之崇於角也瓦甒之尊於壺缶也/無非不廢其大而隆其小也堂筵門臺尊者極其髙
 而祭天之地不壇也天子之尊而廢禁也又無非樂/其髙而不忘其下也龍衮玉藻文采之隆於天子極
[010-20a]
 矣而祭天之用圭不琢羮不和大路質素而越席之/用犧尊布鼏而樿杓之貴豈以文采之用而盡廢其
 質哉多少不同其用而各惟其宜文質不一其施而/悉惟其稱或大或小或髙或下狹不可豐廣不可殺
 情文並施條理不紊而禮之/本末始得以並著於天下
孔子曰禮不可不省也禮不同不豐不殺此之謂也葢
言稱也
 省察也禮之等雖不同而各有當然之則豐則踰殺
 則不及惟稱之為善馬氏曰自禮以多為貴而至於/禮以素為貴皆禮之寓於形名
 數度之間其用不同者有如此也其用雖不同要之/歸於稱則一也故豐之而不以為有餘殺之而不以
[010-20b]
 為不足唯其稱而已/此為禮不可不察也
禮之以多為貴者以其外心者也徳發揚詡萬物大理
物博如此則得不以多為貴乎故君子樂其發也
 用心以致備物之享則心在於物故曰外心然所以
 貴於備物者聖人葢見夫天地之徳發揚昭著盛大
 溥徧於萬物是其理之所該者大故物之所成者博
 如此豈得不以多為貴乎此制禮之君子所以樂其
 用心於外以致備物也
[010-21a]
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内心也徳産之致也精微觀天
下之物無可以稱其徳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
故君子慎其獨也
 散齊致齊祭神如在皆是内心之義惟其主於存誠
 以期感格故不以備物為敬所以然者葢有見夫天
 地之徳所以發生萬彚者其流行賦予之理宻緻而
 精微即大傳所言天地絪緼萬物化醇也縱使徧取
 天下所有之物以祭天地終不能稱其徳而報其功
[010-21b]
 不若事之以誠敬之為極致是以行禮之君子主於
 存誠於内以交神明也慎獨者存誠之事也嚴陵方/氏曰心
 一而已以示禮於外故有外心焉以體禮於内故有/内心焉用心於外故以多為貴用心於内故以少為
 貴徳之發揚則其和足以詡萬物矣詡猶言翕張也/徳雖不言而翕張萬物如之一翕一張相濟而和則
 大得其理而功之所施者博矣以多為貴乃其稱歟/故君子樂於發也易言天地之大徳曰生則天下之
 物皆徳之所生也故曰徳産物生之迹雖粗而其道/則致精物生之迹雖顯而其道則致微故曰徳産之
 致也精微徳之所致如此觀天下之物固無可以稱/其徳者矣以少為貴乃其稱歟故君子慎其獨也
古之聖人内之為尊外之為樂少之為貴多之為美是
[010-22a]
故先王之制禮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唯其稱也
 尊如中庸尊徳性之尊恭敬奉持之意也尊其在内
 之誠敬故少物亦足以為貴樂其在外之儀物必多
 物乃可以為美宜少者不可多宜多者不可寡或稱
 其内或稱其外也嚴陵方氏曰内外以心言多少以/物言即上文所言者是也外心不
 止於多則或髙或大或文亦外心耳内心不止於少/則或下或小或素亦内心耳稱其内心則以少為貴
 故不可多稱其外心則以多為美/故不可寡此先王制禮之道也
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謂之禮匹士大牢而祭謂之攘
[010-22b]
 謂之禮稱也謂之攘不稱也○疏曰匹偶也士賤不
 得特使為介乃行故謂之匹士庶人稱匹夫者惟與
 妻偶耳馬氏曰君子者以位之貴者言之匹士者以/位之賤者言之古者天子諸侯卿大夫皆君
 子也天子諸侯卿大夫位之尊其禮可以以其隆故/曰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此大牢而
 祭謂之禮也至於匹士大牢而祭/故謂之攘攘者非其有而取之也
管仲鏤簋朱紘山節藻棁君子以為濫矣
 管仲齊大夫鏤簋簋有雕鏤之飾也紘冕之繫以組
 為之自領下屈而上屬於兩旁之笄垂餘為纓天子
[010-23a]
 朱諸侯青大夫士緇山節刻山於柱頭之斗栱也藻
 水草也藻棁畫藻於梁上之短柱也此皆管仲僭禮
 之事濫放溢也嚴陵方氏曰是皆天子之禮管仲以/陪臣為之則過於奢矣奢則僭故君
 子以為濫濫者溢而無所制之/謂也雜記所謂難為上者以此
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
為隘矣
 晏平仲亦齊大夫大夫祭用少牢不合用豚周人貴
 肩肩在俎不在豆此但喻其極小謂併豚兩肩亦不
[010-23b]
 足以掩豆故假豆言之耳上言不豐不殺此舉管晏
 之事以明之管仲豐而不稱晏子殺而不稱者也隘
 陋也嚴陵方氏曰隘者陋而無所容/之謂雜記所謂難為下者以此
是故君子之行禮也不可不慎也衆之紀也紀散而衆

 禮所以防範人心綱維世變前篇言壊國喪家亡人
 必先去其禮
孔子曰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葢得其道矣
[010-24a]
 記者引孔子之言而釋之曰夫子所以能此二者葢
 以得其行之之道也馬氏曰紀者衆目之總禮者亦/百行之總君子之戰非必於克
 而克隨之君子之祭非必於受福而福亦隨之葢在/已者有以先之也在已有以先之者禮而已矣○嚴
 陵方氏曰紀一定則衆目各有條理故紀散而衆亂/此君子之行禮所以不可不慎也順以使衆故戰則
 克誠以事神故祭則受福能順則得戰之道矣能/誠則得祭之道矣夫子之所謹則得其道可知
君子曰祭祀不祈不麾蚤不樂葆大不善嘉事牲不及
肥大薦不美多品
 君子曰記者自謂也祭有常禮不為祈私福也周禮
[010-24b]
 大祝掌六祈小祝有祈福祥之文皆是有故則行之
 不在常祀之列麾快也祭有常時不以先時為快葆
 猶褒也器幣之小大長短自有定制不以褒大為可
 樂也嘉事冠昏之禮奠告有常儀不為善之而更設
 他祭牲不及肥大及猶至也如郊牛之角繭栗宗廟
 角握社稷角尺各有所宜用不必須並及肥大也薦
 祭之品味有定數不以多品為美也長樂陳氏曰君/子之於祭祀也
 寧祝而已故不祈因時而已故不麾蚤○馬氏曰器/幣所以將誠茍葆大其器而無其意君子不樂也書
[010-25a]
 曰享多儀儀不及物一不役志於享凡民惟曰不享/與此同意冠昏之禮必先祭於祖廟者非以嘉事為
 善也示其有尊祖敬禰之意禮有以大為貴而牲不/及肥大禮有以多為貴而薦不美多品者脩其在中
 之誠而已葢君子内則盡志外則盡物在外/之物不可得而盡盡其在内之志而已矣
孔子曰臧文仲安知禮夏父弗綦逆祀而弗止也
 臧文仲魯大夫臧孫辰夏父弗綦人姓名也魯莊公
 薨立適子閔公閔公薨立僖公僖公者莊公之庶子
 閔公之庶兄也僖公薨子文公立二年八月袷祭太
 廟夏父弗綦為宗伯典禮移閔公置僖公之下是臣
[010-25b]
 居君之上逆亂尊卑不可之大者時人以文仲為知
 禮孔子以其為大夫而不能止逆祀之失豈得為知
 禮乎金華應氏曰文仲不知正其順祀/之為禮徒以昵於所親之為孝
燔柴於奥夫奥者老婦之祭也盛於盆尊於瓶
 此亦言臧文仲不能正失禮之事周禮以實柴祀日
 月星辰有大火之次故祭火神則燔柴也今弗綦為
 禮官謂㸑神是火神遂燔柴祭之是失禮矣禮祭至
 尸食竟而祭㸑神宗婦祭僖㸑烹者祭饔㸑其神則
[010-26a]
 先炊也故謂之老婦惟盛食於盆盛酒於瓶卑賤之
 祭耳雖卑賤而必祭之者以其有功於人之飲食故
 報之也有問竈可祭否朱子曰飲食所繫亦可祭○/嚴陵方氏曰祀奥者以竈能化飲食以養人
 故也配以先炊故謂之老婦之祭○延平周氏曰/先炊之有祭猶牧之有先牧而嗇之有先嗇也
禮也者猶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設之不當猶
不備也禮有大有小有顯有微大者不可損小者不可
益顯者不可揜微者不可大也故經禮三百曲禮三千
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
[010-26b]
 體人身也先王經制大備如人體之全具矣若行禮
 者設施或有不當亦與不備同也大者損之小者益
 之揜其顯著其微是不當也禮以敬為本一者敬而
 己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豈有行禮而不由敬乎○
 朱子曰禮儀三百便是儀禮中士冠諸侯冠天子冠
 禮之類此是大節有三百條如始加再加三加又如
 坐如尸立如齊之類皆是其中小目吕與叔云經便
 是常行底緯便是變底恐不然經中自有常有變緯
[010-27a]
 中亦自有常有變○趙氏曰經禮如冠昏喪祭朝覲
 會同之類曲禮如進退升降俯仰揖讓之類馬氏曰/百骸九
 竅具然後足以為人大小精粗備然後足以為禮古/之言禮者内之為本外之為文多之為美少之為貴
 凡此者皆慮其禮之不備也小大為顯設之皆當禮/之所以備也經禮者曲禮之總曲禮者經禮之别經
 禮至於三百之多曲禮至於三/千之多者皆慮其禮之不備也
君子之於禮也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有美而
文而誠若
 誠實也若語辭謂以少者小者下者素者為貴是内
[010-27b]
 心之敬無不實者以多者大者高者文者為貴美而
 有文是外心之實者嚴陵方氏曰禮雖不同至於致/其誠則一而已竭情盡慎致其
 敬則誠之存乎内者美而文則誠之發乎外/者或内或外皆不離乎誠故每以誠言之
君子之於禮也有直而行也有曲而殺也有經而等也
有順而討也有摲而播也有推而進也有放而文也有
放而不致也有順而摭也
 親始死而哭踊無節是直情而徑行也故曰直而行
 父在則為母服期尊者在則卑者不杖是委曲而減
[010-28a]
 殺之也故曰曲而殺父母之喪無貴賤皆三年大夫
 士魚俎皆十五是經常之禮一等行之也故曰經而
 等順而討者順其序而討去之若自天子而下每等
 降殺以兩是也摲而播者芟取在上之物而播施於
 下如祭俎之肉及羣臣而胞翟之賤者亦受其惠是
 也推而進者推卑者使得行尊者之禮如二王之子
 孫得用王者之禮及旅酬之禮皆得舉觶於其長是
 也冕服旗常之章采樽罍之刻畫是放而文也公侯
[010-28b]
 以下之服其文采殺於天子而不敢極致是放而不
 致也摭猶拾取也雖拾取尊者之禮而行之不謂之
 僭逆如君沐梁士亦沐梁又有君大夫士一節者是
 順而摭也言君子行禮有此九者不可不知也嚴陵/方氏
 曰直而行者謂行吾誠於内而無所屈曲而殺者謂/為所隆者厭而不得伸經而等謂順理之常無貴賤
 一也摲而播謂摲此以播於彼放而文謂觀象放法/以致其飾放而不致若諸侯之服自鷩冕而下其旗
 白龍而/下是矣
三代之禮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
[010-29a]
 殷尚白夏尚黑素即白也青近於黑不言白黑而言
 素青變文耳此類皆制作之末舉此以例其餘則前
 之創造後之因仍皆可知矣○朱子曰三綱五常禮
 之大體三代相繼皆因之而不能變其所損益不過
 文章制度小過不及之間而已嚴陵方氏曰三代之/禮所異者迹所同者
 道故曰一也夏造殷因者言夏造於前殷因之於後/也言殷之因夏則周之因殷從可知矣○臨川呉氏
 曰言夏殷周三代之時禮之儀文雖小有損益而其/所以為禮者則一故天下之民皆可通行葢損益而
 異者禮之文耳禮之本則相因不變而無不同也又/曰所尚之色雖有或素或青之異然禮之本則夏造
[010-29b]
 作於前殷因襲/於後無不同者
周坐尸詔侑武方其禮亦然其道一也
 承上夏造殷因而言三代尸禮之異周之禮尸即位
 而坐詔者告尸以威儀之節侑者勸尸為飲食之進
 詔與侑皆祝官之職祝不止一人無方謂無常人也
 宗廟中可告之事皆得告之也亦然亦如殷之禮也
 禮同本於道之同故云其道一也
夏立尸而卒祭殷坐尸
[010-30a]
 夏之禮尸當飲食則暫坐若不飲食則惟立以俟祭
 事之終也殷則尸雖無事亦坐嚴陵方氏曰夏立尸/而殷坐尸殷雖坐尸
 而詔侑未必無方周則文又備不惟坐尸而且詔侑/無方為此特文備之事爾而於禮莫不然也故曰其
 禮亦然以其道未始不/相因故曰其道一也
周旅酬六尸曾子曰周禮其猶醵與
 周家袷祭之時羣廟之祖皆聚於后稷廟中后稷尸
 尊不與子孫為酬酢毁廟之祖又無尸故惟六尸而
 已此六尸自為昭穆次序行旅酬之禮故曾子言周
[010-30b]
 家此禮其猶世俗之醵與醵斂錢共飲酒也錢之所
 斂者均則酒之所飲必均此六尸之旅酬如醵飲之
 均平也臨川吳氏曰此承上文言周之異於殷者不/但詔侑無方之禮又有旅酬六尸之禮也而
 又引曾子釋然酬/之言於後以結之
君子曰禮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郊血大饗腥三獻
爓一獻孰
 近者為䙝逺者為敬凡行禮之事與人情所欲者相
 近則非禮之極至者其事本多端此獨舉血腥爓孰
[010-31a]
 四者之祭以明之者禮莫重於祭故也郊祭天也郊
 祀與大饗三獻皆有血腥爓孰此各言者據先設者
 為主也郊則先設血後設腥爓孰大饗祫祭宗廟也
 腥生肉也去人情稍近郊先薦血大饗則迎尸時血
 與腥同時薦獻酌酒以薦獻也祭社稷及五祀其禮
 皆三獻故因名其祭為三獻也爓沉肉於湯也其色
 畧變去人情漸近矣此祭血腥與爓一時同薦但當
 先者設之在前當後者設之居後據宗伯社稷五祀
[010-31b]
 初祭降神時已理血據此則正祭薦爓時又薦血也
 一獻祭羣小祀也祀卑酒惟一獻用孰肉無血腥爓
 三者葢孰肉是人情所食最為䙝近以其神卑則禮
 宜輕也延平周氏曰獻以血非近人情者也而反以/事天獻以孰乃近人情者也而反以事羣小
 祀葢禮之近人情者非禮之至也爓與孰以牲言質/與文以禮言○嚴陵方氏曰全乎天者莫如血故用
 之於郊近乎人者莫如孰故用之於獻故曰禮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且由爓而上則尚氣而已至於
 孰則又尚味焉故郊特牲曰/至敬不饗味而貴氣臭也
是故君子之於禮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是
[010-32a]
故七介以相見也不然則已慤三辭三讓而至不然則
已蹙
 作如作聰明之作過意為之也言先王制禮之初一
 以誠敬為本乃天理人情之極致後世守而行之非
 過意而故為極致之情也此由始於古也上公之介
 九人侯伯七人子男五人此舉其中而言之兩君相
 見必有介副之人以伸賔主之情不如此則太愿慤
 而無禮之文矣已太也三辭三讓者賔初至大門外
[010-32b]
 交擯之時有三辭之禮及入大門主君每門一讓則
 賔一辭凡三辭三讓而後至廟中也不如此則大迫
 蹙而無禮之容矣山隂陸氏曰禮出於自然非作之/也夫禮一於本而已則或失之愿
 是故以介相見/辭讓而後至
故魯人將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頖宫晉人將有事
於河必先有事於惡池齊人將有事於泰山必先有事
於配林三月繫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
 此因上章言兩君相見之禮漸次而進故言祭祀之
[010-33a]
 禮亦有漸次由卑以達尊者魯人將祭上帝必先有
 事頖宫頖宫諸侯之學也魯郊祀以后稷配先於頖
 宫告后稷然後郊也虖池并州川之小者河之從祀
 也配林林名泰山之從祀也帝牛必在滌三月繋繫
 牲於牢也七日戒散齊也三日宿致齊也敬慎之至
 如此故以積漸為之何敢迫蹙而行之乎馬氏曰大/者小之所
 積由小而至大莫不有漸故魯人將有事於上帝必/有事於頖宫者凡以此也不如是則情失於慤且蹙
 矣與夫直情徑/行者無以異也
[010-33b]
故禮有擯詔樂有相步温之至也
 禮容不可急遽故賔主相見有擯相者以詔告之樂
 工無目必有扶相其行步者此二者皆温藉之至也
 温藉之義如玉之有承藉然言此擯詔者是承藉賔
 主相步者是承藉樂工也嚴陵方氏曰相見必以介/者所以達其情辭讓而後
 至者所以舒其行初曰禮辭再曰固辭三曰終辭則/讓亦由是也鄉飲酒曰月者三日則成魄三月則成
 時是以禮有三讓此辭讓之數必以三也有事謂祭/也將有事於大必先有事於小焉七日戒即祭統言
 散齊七日以定之是也三日宿即祭統言致齊三日/以齊之是也此皆先事而備焉故曰慎之至賔主相
[010-34a]
 接而後禮行瞽相相資而後樂作而/緩而不迫和而無乖故曰温之至也
禮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詔朝事以

 本心之初天所賦也貴於反思而不忘禮制之初聖
 所作也貴於脩舉而不墜二者皆有初故曰不忘其
 初擗踊哭泣不待詔告以其發於本心之自然也朝
 廷養老尊賢之事必作樂以樂之亦以愜其本心之
 願望也此二者是反本之事嚴陵方氏曰物有本末/時有古今然逐末之流
[010-34b]
 而不知其所反從今之便而不能有所脩則先王之/禮意亡矣本者末之初古者今之初反之脩之則不
 忘之故也本末一物欲追還之而已故於本曰反古/今異時必有損益焉故於古曰脩此其别也言凶事
 則知朝事之為吉禮言朝事則知凶事之為喪禮凶/事不詔則朝事必詔可知朝事以樂則凶事無樂可
 知/
醴酒之用𤣥酒之尚割刀之用鸞刀之貴莞簟之安而
稾鞂之設
 醴酒之美用矣而列尊在𤣥酒之下今世割刀之利
 便於用矣而宗廟中乃不用割刀而用古之鸞刀下
[010-35a]
 莞上簟可謂安矣而設稾鞂之麄者為郊祀之席此
 三者是脩古之事鸞鈴也刀鐶有鈴故名鸞刀割肉
 欲中其音節郊特牲云聲和而後斷也莞蒲之細者
 可為席簟竹席也藳鞂除去榖之稈也鞂與禹貢秸
 字同
是故先王之制禮也必有主也故可述而多學也
 有主主於反本脩古也但以此二者求之則可以稱
 述而學之不厭矣嚴陵方氏曰主猶賔主之主以其/衆之所從故也葢本者末之主故
[010-35b]
 先王之制禮也必反之古者今之主故先王之制禮/也必脩之此之謂有主夫少則得多則惑以其有主
 則雖多不惑故/可述而多學也
君子曰無節於内者觀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禮
弗之得矣故作事不以禮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禮弗之
信矣故曰禮也者物之致也
 無節於内言胸中不能通達禮之節文也觀物弗之
 察言雖見行禮之事不能審其得失也察物而不由
 禮以察之何以能得其是非之實作事而不由禮何
[010-36a]
 以能存其主敬之心出言而不由禮何以能使人之
 信其言故曰禮者事物之極致也嚴陵方氏曰無節/於内則所存乎已
 者未定何恃而觀彼哉故曰無節於内者觀物弗之/察矣禮者體物者也故欲察物而不由禮弗之得矣
 葢由禮乃能得物之情故也事無禮則不能無妄作/故弗之敬矣言無禮則不能無妄出故弗之信矣
是故昔先王之制禮也因其財物而致其義焉爾故作
大事必順天時為朝夕必放於日月為髙必因丘陵為
下必因川澤是故天時雨澤君子達亹亹焉
 財物幣玉牲牢黍稷之類無財無物不可以行禮故
[010-36b]
 先王制禮必因財物而致其用之之義焉然財物皆
 天時之所生故祭祀之大事亦必順天時而行之如
 啓蟄而郊龍見而雩始殺而嘗閉蟄而烝皆是也夫
 明生於東故春朝朝日必於東方月生於西故秋莫
 夕月必於西方為髙上之祭必因其有丘陵而祭之
 為在下之祭必因其有川澤而祭之一説為髙為圓
 丘也為下為方丘也祭有輕重皆須財物故當天時
 之降雨澤也君子知夫天地生成財物之功如此乎
[010-37a]
 勉勉而不已也則安得不用財物為禮以致其報本
 之誠乎嚴陵方氏曰因其財物於外以致其義於内/葢先王制禮之意也下文所云皆其事矣大
 事若春有祠夏有礿秋則有嘗冬則有烝凡此則因/其財物以致大事之義以日之出於朝也則朝日於
 王宫之壇以月之見於夕也則夕月於夜明之坎凡/此則因其財物以致朝夕之義也因山之髙而為事
 髙之禮因川澤之下而為事下之禮凡此則因其財/物以致髙下之義也然此皆財物之大者爾若悉而
 論之凡天之所生茍可以為禮者莫非財物也故終/之以天時雨澤君子達亹亹焉財物固皆天之所生
 天之所以生之者/存乎時雨之澤也
是故昔先王尚有徳尊有道任有能舉賢而置之聚衆
[010-37b]
而誓之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
吉土以饗帝于郊升中于天而鳳凰降龜龍假饗帝于
郊而風雨節寒暑時是故聖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置如置諸左右之置謂使之居其位也禮莫重於祭
 當大事之時必擇有道徳才能者執其事又從而誓
 戎之周禮冢宰掌百官之誓戒是也因天之尊而制
 為事天之禮因地之卑而制為事地之禮郊社是也
 中平也成也巡守而至方岳之下必因此有名之大
[010-38a]
 山升進此方諸侯治功平成之事以告於天舜典柴
 岱宗即其禮也吉土王者所卜而建都之地也兆於
 南郊嵗有常禮其瑞物之臻休徵之應理或然耳而
 後世封禪之説遂根著於此牢不可破皆鄭氏祖緯
 説啓之也馬氏曰夫禮有五經莫重於祭而聖人於/祭不能自任其事則任之以人故有尚徳
 尊道任能舉賢誓衆之事自尚有徳至舉賢而置之/則小大之官莫不具其職聚衆而誓之則小大之官
 莫不謹其職故於廟足以饗親於郊足以饗帝天者/髙之極者也故於髙必因丘陵因髙而事之所謂因
 天事天也地者下之極者也故為下必因川澤因下/而事之所謂因地事地也因名山以升中于天因吉
[010-38b]
 土以饗帝于郊因天之事也升中于天而鳳凰降龜/龍假饗帝于郊而風雨節寒暑時事天之效也○嚴
 陵方氏曰饗亦祭也以祭之而見饗故謂之饗曰祭/則以人而言其事曰饗則以神而言其禮也鳳雌曰
 凰以羽族故言降也龜龍鱗介之族故曰假四靈獨/不言鱗者以麟土畜土分王於四時言三者則麟在
 其中矣四靈之物至則無獝狘之患矣五行之氣和/則無愆伏之災矣聖人夫何為哉故南面而立而天
 下大/治也
天道至敎聖人至徳廟堂之上罍尊在阼犧尊在西廟
堂之下縣鼓在西應鼓在東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
於東月生於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君西酌犧象
[010-39a]
夫人東酌罍尊禮交動乎上樂交應乎下和之至也
 天道陰陽之運極至之敎也聖人禮樂之作極至之
 徳也無以復加故以至言罍尊夏后氏之尊也犧尊
 周尊也縣鼓大應鼓小設禮樂之器一以西為上故
 犧尊縣鼓皆在西而罍尊與應鼓皆在東也天子諸
 侯皆有左右房此夫人在西房也君在東而西酌犧
 象夫人在西而東酌罍尊此禮交動乎堂上也縣鼓
 應鼓相應於堂下是樂交應乎下也罍尊畫為山雲
[010-39b]
 之形犧尊畫鳳羽而象骨飾之故亦曰犧象此章言
 諸侯時祭之禮延平周氏曰天道無非敎凡有象者/皆至教也聖人無非徳凡在於動作
 之間者皆至徳也自罍在阼而下皆所謂至教至徳/者也雷陽也牛陰也故罍尊在左而犧尊在右者陰
 陽之位也以縣鼓而對應鼔則應鼔非縣乃旋之者/也以應鼔而對縣鼔則縣鼔非應乃倡之者也倡者
 為陽和者為陰故縣鼔在右而應鼓在左者陰陽之/配也君在東阼所以祖日之生於東夫人在西房所
 以祖月之生於西此陰陽之位也君在東階而西酌/犧象所以祖日之西行夫人在西房而東酌罍尊所
 以祖月之東行此陰陽之配也君陽也夫人陰也君/與夫人之禮交舉於上此陰陽之體見於禮者也六
 律陽聲也六吕陰聲也律吕之聲交應於下此陰陽/之聲發於樂者也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道者徳教之
[010-40a]
 所日/出也
禮也者反其所自生樂也者樂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
制禮也以節事修樂以道志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
也蘧伯玉曰君子之人達故觀其器而知其工之巧觀
其發而知其人之知故曰君子慎其所以與人者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禮主於報本反始不忘其所
 由生也王者功成治定然後作樂以文徳定天下者
 樂文徳之成以武功定天下者樂武功之成非泛然
[010-40b]
 為之也節事為人事之儀則也道志宣其湮鬱也世
 治則禮序而樂和世亂則禮慝而樂淫故觀禮樂而
 治亂可知也遽伯玉衛大夫名瑗言君子之心明睿
 洞達觀器用則知工之巧拙觀人之發動舉措則知
 其人之智愚豈有觀禮樂而不知治亂乎禮樂者與
 人交接之具君子致謹於此以其所闗者大也故曰
 葢古有是言而記者稱之耳張子曰禮反其所自生/樂樂其所自成禮别異
 不忘本而後能推本為之節文樂統同樂吾分而已/禮天生自有分别人須推原其自然故言反其所自
[010-41a]
 生樂則得其所樂即是樂也更何所待是樂其所自/成○嚴陵方氏曰治定制禮故於禮曰制功成作樂
 故於樂曰修治亂生於志而發於事禮者事之所寓/也樂者志之所寓也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孟子
 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徳正謂是矣君/子之人達言達於道也以道觀物故知其工之巧以
 道觀人故知其人之知言巧則拙可知言知則愚可/知葢工有巧拙則見於器者有利病人有知愚則見
 於發者有當否故也凡為彼所觀者以吾有與也故/君子慎其所以與人者而況於禮樂之所示乎所謂
 與人猶言接人也或發於言或發於行皆所以與人/者也○馬氏曰禮所以報本故反其所自生樂所以
 彰徳故樂其所自成記曰樂樂其所自生而禮反其/所自始别而言之則禮者反其所自生樂者樂其所
 自成合而言之樂亦反其所自生也禮所以約人之/外故以節事事者自外作者也樂所以和人之内故
[010-41b]
 以道志志者由中存者也禮雖約人之外未嘗不在/内記曰禮節民心樂雖和人之内未嘗不在外記曰
 樂和民聲别而言之則禮在於外而樂在於内合而/言之則禮樂之情同也觀其禮樂之得則知其治觀
 其禮樂之失則知其亂所謂治者非必已治也所謂/亂者非必已亂也達其得失之幾則治亂之將形皆
 得以知之矣自非智足以及則不能達故蘧伯玉曰/君子之人達均是器也而器有巧拙均是發也而發
 有智愚君子之達其明足以照之則器之巧拙發之/智愚皆不能逃於視聴之内葢達之者觀微以知著
 察往以/知來也
大廟之内敬矣君親牽牲大夫贊幣而從君親制祭夫
人薦盎君親割牲夫人薦酒
[010-42a]
 君出廟門迎牲親牽以入然必先告神而後殺故大
 夫贊佐執幣而從君君乃用幣以告神也殺牲畢而
 進血與腥則君親割制牲肝以祭神於室此時君不
 親獻酒惟夫人以盎齊薦獻盎齊見前篇及薦孰之
 時君又親割牲體然亦不獻故惟夫人薦酒也
卿大夫從君命婦從夫人洞洞乎其敬也屬屬乎其忠
也勿勿乎其欲其饗之也
 洞洞敬之表裏無間也屬屬誠實無偽也勿勿勉勉
[010-42b]
 不已也一云切切也命婦卿大夫之妻也
納牲詔於庭血毛詔於室羮定詔於堂三詔皆不同位
葢道求而未之得也
 詔告也牲入在庭以幣告神故云納牲詔於庭殺牲
 取血及毛入以告神於室故云血毛詔於室羮肉汁
 也定熟肉也煮之既熟將迎尸入室乃先以俎盛羮
 及定而告神於堂此是薦熟未食之前也道言也此
 三詔者各有其位葢言求神而未得也
[010-43a]
設祭於堂為祊乎外故曰於彼乎於此乎
 設祭於堂者謂薦腥爓之時設饌在堂也祊祭之明
 日繹祭也廟門謂之祊設祭在廟門外之西旁故因
 名為祊也記者又引古語云於彼乎於此乎言不知
 神於彼饗之乎於此饗之乎嚴陵方氏曰君子固無/所不用其敬然於大廟
 之事必夫婦親之而且求之非一方祭之非一日則/其敬也尤見於此故曰大廟之内敬矣下文所言皆
 其事也言制祭亦割之矣以方敬而多少未定故曰/制及既熟而多少已定故曰割也祭言其用也牲言
 其體也或言其用或言其體互相備也夫人祭酒者/謂凡酒也牲雖以天産為陽然對酒言之則養人之
[010-43b]
 陰而已君親割牲以養其陰夫人薦酒以養其陽亦/陰陽相濟之義也薦盎其義亦若是而已且制祭薦
 盎朝事之時也割牲薦酒饋食之時也朝事以神事/之故制祭以腥而薦以齊葢腥與齊神道故也饋食
 以事人之故割牲以孰而薦以酒葢孰與酒人道故/也然君以盎齊饋食而夫人用之於朝踐君以酒獻
 尸而夫人用之於饋食者葢殺禮於君故也牲自外/至而納之故納牲詔於庭以庭在室之外故也血毛
 告幽全之物故詔於堂以堂比室為明故也三詔求/之固有可得之理而曰求而未之得特疑其如此而
 已故以盎言之道猶言也設祭于堂言正祭之時也/為祊乎外言索祭之時也言堂以見外之為門言外
 以見堂之為内祭言其事也祊言其所也謂之祊者/祝祭求神以此為所在之祊故也且神無方也祊特
 人為之爾故言為祭必有所陳焉故言設孝子不知/神之所在或於彼或於此而祭之非一日求之非一
[010-44a]
 處故曰於彼乎於此乎○馬氏曰祭必夫婦親之所/以備内外之官也官備則具備是故君親牽牲推而
 下之至於夫人薦酒皆夫婦身親莅之致其誠信之/謂盡盡之謂敬故曰大廟之内敬矣納牲詔於庭君
 親牽牲大夫贊幣而從之時也血毛詔於室君親制/祭夫人薦盎之時也羮定詔於堂君親割牲夫人薦
 酒之時也設祭於堂祭於廟之内也為祊乎外祭於/廟之外也祭於内則疑於外祭於外則疑於内則曰
 於彼乎/於此乎
一獻質三獻文五獻察七獻神
 獻酌酒以薦也祭羣小祀則一獻其禮質略祭社稷
 五祀三獻其神稍尊故有文飾五獻祭四望山川之
[010-44b]
 禮也察者顯盛詳著之貌祭先公之廟則七獻禮重
 心肅洋洋乎其如在之神也長樂陳氏曰禮畧故質/禮加故文察則其事地
 也察矣神則其事祖也神矣一獻孰則於人情為近/故曰質三獻爓則於人情漸逺故曰文三獻爓則五
 獻其血乎禮所謂血祭社稷是也○嚴陵方氏曰傳/曰名位不同禮亦有數禮有隆殺故數有多寡此祭
 祀之獻所以有一二五七之異也夫羣小之祀禮則/簡矣故言質社稷五祀則其禮差詳故曰文四望山
 川地道也故言察先公人道/而已故神之惡其䙝故也
大饗其王事與三牲魚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
薦四時之和氣也内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徳也龜為
[010-45a]
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見情也丹漆絲纊竹箭與衆共財
也其餘無常貨各以其國之所有則致逺物也其出也
肆夏而送之葢重禮也
 大饗袷祭也言王事者明此章所陳非諸侯所有之
 事也三牲牛羊豕也腊獸也少牢禮云腊用麋籩豆
 所薦品味皆四時和氣之生成内金納侯邦所貢之
 金也示和示諸侯之親附也一説金性或從或革隨
 人故言和也君子於玉比徳諸侯來朝璧加於束帛
[010-45b]
 之上尊徳也陳列之序龜獨在前以其知吉凶故先
 之也金在其次以人情所同欲故云見情也自三牲
 以下玉丹漆等物皆侯邦所供貢並以之陳列或備
 器用與衆共財言天下公共所有之物也其餘無常
 貨謂九州之外蠻夷之國或各以其國所有之物來
 貢亦必陳之示其能致逺方之物也但不以為常耳
 諸侯為助祭之賔禮畢而出在無算爵之後樂工歌
 陔夏之樂章以送之設施如此葢重大之禮也註讀
[010-46a]
 肆為陔者周禮鍾師掌九夏尸出入奏肆夏客醉而
 出則奏陔夏故知此當為陔也○劉氏曰後篇言鍾
 次之以和居參之則此言内金示和亦取其聲之和
 耳見情也者見人情之和也嚴陵方氏曰三牲魚腊/天産也天産所以作陰
 徳故以味為主而曰四海九州之美味葢味為陰故/也籩豆之薦地産也地産所以作陽徳故以氣為主
 而曰四時之和氣葢氣為陽故也且味非美則不足/以養人氣非和則不足以養生故於味曰美於氣曰
 和也九州之外蕃國無常貨責之不備而且各以其/國之所有則示能致逺物而已葢得萬國之權心以
 事其先王故其言如此○延平周氏曰備四海九州/之美味者示其得四海九州之懽心也薦四時之和
[010-46b]
 氣者示其能贊於天地也唯其明有以得人心而幽/有以贊天地然後為可以事神○馬氏曰君子之於
 祭祀慎終如始祭之畢則飲酒無算又慮其禮之無/節故奏肆夏以節之使之安宴而不亂葢重禮也重
 其禮者重其/大饗之禮也
祀帝於郊敬之至也宗廟之祭仁之至也喪禮忠之至
也備服器仁之至也賔客之用幣義之至也故君子欲
觀仁義之道禮其本也
 祭天之禮簡素至敬無文所以為敬之至仁之實事
 親是也事亡如事存所以為仁之至附於身附於棺
[010-47a]
 皆必誠必信所以為忠之至斂之衣服葬之器具皆
 全備無缺莫非愛親之誠心故亦曰仁之至朝聘燕
 享幣有常用故幣帛篚筐將其厚意義之至也此仁
 與義之為道皆可於行禮之際觀之故曰禮其本也
 嚴陵方氏曰逺而尊者主乎敬近而親者主乎愛祀/帝於郊所以為敬祭親於廟所以為仁仲尼燕居曰
 郊社所以仁鬼神則郊無非仁也要之以敬為主爾/記曰大廟之内敬矣則廟無非敬也要之以仁為主
 爾○馬氏曰人死斯惡之矣無能斯倍之矣故先王/為之禮使民不惡不倍而盡心於死者三日而斂凡
 附於身者必誠必信三月而葬凡附於棺者必誠必/信故曰忠之至也中庸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
[010-47b]
 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是禮/生於仁義而曰欲觀仁義之道禮其本何也葢因其
 禮行之際仁義存其中也宗廟之祭禮也仁在其中/賔客之用幣亦禮也義在其中○延平周氏曰喪禮
 欲其不欺於己故曰忠之至服器之死而致生故曰/仁之至賔客用幣以將意故曰義之至禮雖出於仁
 義而仁義之成禮乃在於禮故/曰欲觀仁義之道禮其本也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茍無忠信
之人則禮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為貴也
 甘於五味屬土土無專氣而四時皆王故惟甘味能
 受諸味之和諸采皆以白為質所謂繪事後素也以
[010-48a]
 此二者况忠信乃可學禮道猶行也道路人所共行
 者人無忠信則每事虚偽禮不可以虚偽行也大傳
 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嚴陵方氏曰夫薄於徳者於/禮虚無忠信之徳以實之則
 禮之道亦無由而行矣易不云乎茍非其人道不虚/行中庸亦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然後行故
 此經言得其人之為貴也○馬氏曰甘者味之美質/也白者色之美質也忠信者人之美質也然後可以
 文之也故甘則受和白則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和所以文其味采所以文其色禮所以文其忠信質
 不能立於内則文不可行於外故曰忠信禮之本義/理禮之文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茍無忠信之人則禮
 不虚道道之/為言行也
[010-48b]
孔子曰誦詩三百不足以一獻一獻之禮不足以大饗
大饗之禮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饗帝毋輕議

 不學詩無以言然縱使誦三百篇之多而盡言語之
 長其於議禮猶概乎未有所聞也一獻小禮亦不足
 以行之使能一獻不能行大饗之禮謂袷祭也能大
 饗矣不能行大旅之禮謂祀五帝也能具知大旅之
 禮矣不能行饗帝之禮也謂祀天也禮其可輕議乎
[010-49a]
 嚴陵方氏曰不學詩無以言誦詩雖多能言之而已/未必能行禮則貴乎能行也故誦詩三百不足以一
 獻大饗者祭先王之九獻也以會而旅焉故謂之旅/饗帝謂昊天上帝也夫禮有大小故行之有難易此
 愈大者所以愈難焉行其事者其難如此則言其義/者可不重乎經曰禮之所尊尊其義也故曰毋輕議
 禮/
子路為季氏宰季氏祭逮闇而祭日不足繼之以燭雖
有强力之容肅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臨祭其
為不敬大矣
 逮及也闇昧爽以前也偏任為跛依物為倚
[010-49b]
他日祭子路與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階質明而始行
事晏朝而退孔子聞之曰誰謂由也而不知禮乎
 室事謂正祭之時事尸於室也外人將饌至户内人
 於户受之設於尸前内外相交承接故云交乎户也
 正祭之後儐尸於堂故謂之堂事此時在下之人送
 饌至階堂上人即階而受取是交乎階也質正也子
 路權禮之宜畧煩文而全恭敬故孔子善之也嚴陵/方氏
 曰君子之行禮因不欲速又惡乎久而怠焉久而怠/寧若速而敬爾葢禮以敬為主故也季氏之於祭徒
[010-50a]
 欲其久而不能敬又豈知禮之意哉昔用人祭日以/朝及闇季氏之於魯其亦習周之文而不知其意者
 歟及子路行之乃能速而敬焉雖不必合於先王之/文然亦可謂知禮之意且能救一時之弊矣此孔子
 所以善之也强力即聘義所謂强有力是也肅則不/怠敬則不慢强力通乎外故以容言之肅敬存乎中
 故以心言之跛倚葢倦怠之所致也室事謂有事乎/室若血毛詔於室之類堂事謂有事乎堂若羮定詔
 於堂之類執事者内外異位乃以内而交乎外上下/異等乃以上而交乎下則尤易為力矣宜乎質明而
 始行事晏/朝而退也
 
 
[010-50b]
 
 
 
 
 
 
 
 禮記大全卷十